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商业银行风险分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商业银行需要对其面临风险的来源、性质、演化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认识。其中,对各种风险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将零散的各种风险联系起来,认识其中的主要矛盾。一种恰当的分类可以充分认识风险的特质,以便对各种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同对风险的认识一样,风险的分类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风险分类标准的不断更新,这种更新是由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对风险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决定的。有别于传统的风险分类,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风险分类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下研究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一、一种新的风险分类框架
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一方面来自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来自于商业银行的主观因素以及与银行发生业务关系的企业和公众的客观因素。因此,按照引发银行风险的直接原因,本文把银行风险划分为环境风险、主体风险和客体风险。
(一)环境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客观经济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国家经济金融政策风险、经济体制风险、货币风险、行政干预风险、金融法律法规风险、利率风险、国际收支风险、社会信用环境风险和银行间竞争风险等。
(二)主体风险
主体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它主要包括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
(三)客体风险
商业银行的客体风险是指由于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以及与商业银行有直接业务联系的企业、部门或个人由于自身的风险而给银行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它主要包括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借款企业的经营效益、借款企业所处行业风险、借款人保证风险、借款企业资本状况风险和借款企业所处行业的景气程度等因素。
二、新的风险分类框架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新的风险分类为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风险提供了一个框架,可以使我们能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考察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
(一)环境风险管理现状
1.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不断反映着经济周期的特定发展阶段,不断影响各种企业的经营环境。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有着下面的特点:
一是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开始影响本国经济,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包括国际金融市场。加入WTO五年过渡期很快就要过去,国际金融机构将大举进入我国市场,金融风险的产生条件、形成机理和表现特征将更加复杂,有可能由内生转变为一种内外互动条件下的高成长性风险。
二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产权制度、企业经营体制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企业生命周期、发展前景中不确定因素增多。由于市场调节功能还不充分,经济发展的粗放式特征比较突出,国民经济结构的不科学、不合理,部分行业发展不规范、不健康,投资的快速增长与低水平重复建设并行发展。从2003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钢铁、水泥、铝业、房地产行业的明显过热,其中银行贷款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历史经验表明,投资过热常常伴随着信贷过热,而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经济形势发生逆转,大量的信贷投放往往就要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在信用环境方面,由于我国产权制度改革和建设起步不久,市场信誉机制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法制环境还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社会上坑蒙拐骗、失信赖账的现象时有发生,金融诈骗、借款人逃债现象屡有发生。外部信用制度的缺失,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商业银行很难审慎地分析借款人的真实信用水平,这往往导致了商业银行缺乏以自主风险分析为基础的“从众”行为:从政府项目贷款、上市公司融资、房地产金融到支持民营经济,乃至居民消费贷款,都体现为一哄而上的情形,而最终由于屡屡发生的借款人逃废债务问题,使得银行迅速膨胀起来的资产转化为不良资产。
2.金融市场环境。商业银行所处的金融市场可以说是最直接影响银行的环境,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可以有效化解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追赶型经济”的特点,其目标是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背景是市场机制不健全和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选择银行主导型而不是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制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之后却隐含着金融市场的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在我国,首先,金融市场发展严重不均衡,间接融资比例过高,融资结构过于单一;直接融资的发展速度一直较慢,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始终不相称。其中,股权融资曾在2000年时达到了最高峰,比重占到了整个融资总额的12.6%,之后便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而在间接融资中的银行贷款却一直在大规模高速扩张。影响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整个社会融资结构过分依赖银行。2001、2002、2003年银行贷款占企业贷款的比重分别为75.9%、80.2%和81%,2004年超过90%,远高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融资格局中间接融资只占40%以下的比率。这种融资结构使得企业融资严重依赖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而原本可以通过直接融资领域化解和分散的信用风险却过度向商业银行集中。
其次,我国的金融市场缺乏独立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使得社会信用环境没有得到制度上的净化,信用风险向商业银行过度积累及风险管理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商业银行自身对风险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来控制全社会90%以上的信用风险,对银行来说应是勉为其难的。随着经济发展转轨过程的加快,商业银行所面临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不断加大。
(二)主体风险管理现状
现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商业银行改革工作进一步推行,并以此为基础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有效开展。事实上,相关作业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由于银行利率风险的存在,故而导致商业银行改革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不利于相关经济效益的取得。本文借助相关的模型分析探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表现特征,并就其分类差异性进行全面、具体的论述。
一、数据检验及模型构建
(一)数据的选取
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拆借市场初期利率序列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故而导致其对于市场条件变化的敏感度降低。在论述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表现特征及分类差异性的过程中,笔者选取2013~2016年期间的同业拆借市场的每日加权平均利率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数据的分析以及模型构建。
在数据选取的过程中,笔者从中国货币网(china money. )中选取了750个数据,并借助Excel以及Eviews5.0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此操作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同业拆借利率的波动浮动,实现对于平稳数据序列的获得,笔者对数收益率时间序列rt进行分析:
rt=ln(IBO)t-ln(IBO)t-1
在上述的表达式中,(IBO)t指的是在第t天同业拆借市场的加权平均利率。
(二)数据的检验分析
在进行分析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加强对于数收益率序列的检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般需要对其的正态性、平稳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继而确保模型的科学性得到显著的提升。
1.正态性检验。一般而言,技术人员在构建VaR模型的过程中往往都在正态分布假设的前提之下进行的,并由此实现对于资产风险价值的计算,而正态分布属于特殊情况。为此,在进行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借助Eviews软件对于正态性进行检验、关于检验的结果,笔者进行了相关的整理,具体内容如下:
表1 同业拆借对数收益率描述性统计表
通过对于上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知:样本数据呈现出向右偏移的区域,有沉重的右拖尾,而其峰度大于正态分布峰度值3,故而不服从正态分布。
2.平稳性检验。在进行同业拆借对数收益率序列平稳性检验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往往借助ADF方法进行相单位根检验,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发现样本数值的临界值都小,故而能够证明对数收益率序列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序列。
3.自相关检验。在进行自相关检验的过程中,技术工作人员多借助Eviews5.0软件进行相关的操作,实现对于同业拆借对数收益率序列的自相关系数等参数的计算以及分析。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以及总结可以得知:同业拆借对数收益率序列的影响较低,且两者之间的自相关性也处于较弱的水平状态。
4.条件异方差检验。一般而言,在进行VaR值计算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促进运算过程的简化,往往需要作业人员将方差假设为常数。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金融序列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波动性,故而使得方差会依据时间变化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通过对同业拆借对数收益率序列波动图的分析可以得知:序列波动一般在大的波动后面会紧跟一些大波动,在小波动附近也会出现一些小波动。这种状况的出现就说明该序列具有波动聚集性,并由此推断存在条件异方差。
(三)构建模型
在进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表现特征及分类差异性分析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最为常用的模型分为两类:ARCH模型以及GARCH模型。本文在进行同业拆借利率波动性估计的作业过程中能够,采取GARCH模型进行具体的操作。
在建立相关模型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往往需要对滞后阶数进行科学的选择、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技术人员往往需要加强对于AIC以及SC准则的高效利用,继而促进相关作业的有效开展。本文在操作分析的过程中,多借助GARCH(1,1)族模型度量同业拆借收益率序列的波动性。事实上,该模型在运用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两大回归方程,分别是:均值方程以及条件异方差方程。
1.均值方程。关于均值方程的表达式,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rt=υ+εt
在上述的公式当中,υ代表的是对对数收益率序列rt的均值,而εt则是该方程的残差项。
2.条件异方差方程。由于在GARCH(1,1)模型中,其假设条件方差与过去任何信息均有关系,而其条件异方差方程的表达式为:
本文以中国同业拆借利率模拟市场化利率为核心,通过建立起GARCH族模型定量,实现了对于商业银行整体利率风险特征以及分类差异性的分析以及论述。通过实际的数据分析,笔者实现了对于不同类型银行利率风险的差异性的分析,并由此得到了相关的结论。
(一)银行业利率风险大
基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尚未形成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导致市场化利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而这一现象的出现则说明了我国的市场化利率在运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朝银行业施加不同程度的利率风险。通过实际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银行每单位头寸的日均VaR值约为0.013,若由此实现对于银行所有利率敏感性头寸所受利率风险的模拟及计算,则能够得出银行业利率风险较大的结论。此外,银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主要进行存贷款业务,而同业拆借所占比例较少,通过对于这一现象的分析可以得知: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风险尚小。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在实际的运行以及发展的过程中必将同业拆借利率作为重要的参考,而利率风险也将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关注焦点。
(二)y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波动的杠杆效应显著
此外,通过相关的分析还可以得知: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波动的杠杆效应显著,这种状况的出现则表明在同业拆借市场上,我国的社会居民有着较为乐观的投资心态,而商业银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则需要进一步提高其对于这一现象的敏感程度。
一般情况下,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运用主要在于同业拆借市场的参与者较少,投机气氛较为低迷,而在相关作业的过程中,主要的参与者仅以商业银行以及金融机构为主。事实上,这种局面的出现就导致了“放大利好,缩小利空”状况的出现。作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在这一过程中凭借着其对于政策、市场信息的灵敏度,在利好消息出现时迅速扩大其业务规模,但在利空消息时则实现了对于其业务的有效收缩。
基于此,我们可以得知:国有银行受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较小。而股份制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依据同业拆借市场的变动而做出调整以及变革,并由此带动头寸的快捷调节,实现了相关效益的提升。但是城市商业以及外资银行哟偶遇其规模较小,故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人才缺乏、系统落后的弊端,不利于其对于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故而导致其在利好消息时跟风,但是在利空消息的大背景下难以及时做出收缩决策。
三、结束语
本文基于此,主要论述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表现特征以及分类差异性。在行文的过程中,笔者分析了数据的选取、数据的检验分析、构建模型,并就二、实证结论及解读进行阐述,总结了银行业整体利率风险较大,同业拆借利率风险偏小;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波动的杠杆效应显著这两大特点。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的商业银行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谋求更高的利润。
参考文献:
[1]许院院,刁节文.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实证研究――基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视角[J].金融监管研究,2015,(11):27-38.
[2]钱雪松,杜立,马文涛.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有效性研究:中介效应和体制内外差异[J].管理世界,2015,(11):11-28+187.
[3]张桥云,王宁.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浮动幅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全国124家银行的数据[J].国际金融研究,2013,(5):63-75.[4]刘晓欣,王飞.中国微观银行特征的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检验――基于我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3,(9):75-88.
[5]周鸿卫,韩忠伟,张蓉.中国商业银行净利差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9―2016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4,(4):69-84.
关键词 个人类贷款业务 风险 分析
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积极发展以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商业用房贷款等为主的个人贷款业务。其因高收益、低风险、高稳定性带来了较高的价值贡献成为同业竞争的焦点。随着宏观经济和金融监管政策迭出,个人类贷款业务呈现的一些风险苗头和新的风险特征,其隐含的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外部监管风险值得关注。
一、主要业务风险之案例实证
风险特征之一:“零首付”或降低首付,银行风险被转嫁
开发商采用个人住房贷款“零首付”的方式营销客户,与客户达成一种“默契”来套取银行资金。如开发商在销售的商品房过程中,以装修房的价格与客户签商品房买卖合同,客户以装修房总价向银行申请贷款,客户实际购买的商品房为毛坯房,客户实际购毛坯房总价与贷款金额大致相同,形成了零首付或降低首付的情况。
风险特征之二:土地性质随便改,“阴阳”合同存隐患
在有些城市或区域“商业公寓”不受“限购令”限制,“商业公寓”销售随之热销,使其成为越来越多购房者的选择。如:某开发商利用变造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房屋用途性质由“商业”变造 为“住宅”),向某行某机构申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售房时与借款人签订的购房合同“商品房用途”为“商业公寓”,使用年限40年,向某行申请按揭贷款时,购房合同却为“住宅”,使用年限70年。这种“阴阳”合同极易引起法律纠纷,对银行社会声誉带来不利影响。
风队特征之三:中介机构利益驱动,出现集中贷款、骗贷等现象
近年来,二手房市场发展迅猛,二手房市场已经成为各家金融机构竞争的又一焦点之一。二手房贷款的准入门槛较低,客户群体复杂,所交易房数量众多且地域分散,加之房产中介机构良莠不齐,中介机构及推荐的个人贷款出现骗货、套贷事件时有发生。由于贷后管理流于形式,导致不法分子骗取贷款后未能及时发现,贷款资金拖欠后形成不良。
风险特征之四:虚假消费套个贷,资金回流存隐忧
部分借款人采取虚假的贸易背景,与开发商或者经销商协商,以虚假交易向银行申请个人贷款。贷款发放后,按照受托付的要求转入开发商或经销商等合同约定的交易对象,然后再通过交易对象转回借款人账户。该类贷款不具备真实的交易背景,借款人往往通过伪造或变造交易协议、首付款记录、抵押权证等方式套取贷款。此类款用途往往与合同约定用途不符,资金出现“回流”现象。
风险特征之五:员工贷款问题多,参与集资风险高
银行员工特别是个贷重要岗位的员工,由于熟悉贷款申请条件和业务流程,往往更容易申请到个人贷款。从近几年来,内部员工利用职务便利,套取贷款或者参与企业或民间集资的现象也时常见之报端。
风险特征之六:个贷存在公司化倾向,信用风险易放大
个别基层机构为规避上级行信贷政策约束,以个人贷款的名义,化整为零变相为公司类客户发放贷款。表现为:民营企业借款人采用关系人共同贷款的方式,突破个人贷款单户(笔)金额限制,放大信用风U;或贷款资金用于异地企业经营,加大贷后管理难度,增加风险隐患;或多户个人贷款被企业客户集中控制、使用,部分借款人利用金融机构信贷产品之间的控制缺陷,规避额度控制,放大个人贷款风险等。
二、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及风险管控措施
1.加强国家宏观政策研究,提高风险识别能力。经济下行期,对一些资金实力相对较差,对银行开发贷款依存度较高的开发商,应给予特别的关注。
2.牢守个人信贷真实性关口。落实“三查”制度,严格审查借款人身份信息、房屋交易背景真实性,密切跟踪、监控信贷资金流向;严格审核首付款真实性,做实“ 面谈、面签”,严防开发商、借款人利用假按揭套取信贷资金。
3.加强楼盘准入管理。重点加强对开发企业资信、项目建设及销售合法性、建设资金、销售价格、销售前景等方面的调查;严格控制酒店式公寓、工业园区、厂房等类型商业用房贷款项目;禁止个人商业用房贷款投向采取售后返租、承诺有固定回报及类似变相方式销售的商业用房。
4.做好合作项目存续期间的监控与管理。加强项目实地走访、客户回访以及区域各类媒体信息的采集与监控,及时掌握项目和客户动态;发现楼盘项目出现停工缓建、开发商涉及经济纠纷或案件等风险,要暂缓合作,第一时间组织进行调查,及时化解风险。
5.提高对“假按揭”特征贷款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对经办行个人贷款业务的指导与管理,提升客户经理专业技能;要求从业人员熟练掌握重点环节风险防范措施及重要岗位履职尽责要求;加强系统工具运用,强化对合作项目与客户的动态监控和风险监测,严密防范欺诈骗贷风险。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货币获得利润的同时通过风险分析、风险预测、风险控制等管理方法,从而预测、回避、排除或者转移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经营资金乃至金融体系的安全,并获得经营利润。
商业银行以经营货币借贷的业务的独特性以及其风险管理主体、所处风险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十分复杂多变,只有将风险的类别识别清楚,才能对症下药。
风险分类有很多不同的划分方式。传统教科书上,将银行风险分类将银行风险划分为资产业务风险、负债业务风险、表外业务风险和外汇业务风险。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只是将传统意义上的银行风险进行了划分,而忽视了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或人为操作等方面的原因而给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根据《新巴塞尔协议》(2001)商业银行风险可以分成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三大类,但是,《新巴塞尔协议》(2001)这种分类方式考虑的是全球商业银行的共同风险,确立了全球统一的银行风险管理标准,随着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考虑到中资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也为了更好的找出优化中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案。本文结合《新巴塞尔协议》(2001)对中资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认为主要风险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转移风险、声誉风险等八种。
二、中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2001)对中资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本人认为主要有八种,作者认为: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市场风险是,因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导致价值未预料到的潜在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了其盈利水平。法律风险是,因为银行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文件而造成同预计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国家风险是,与借款人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方面有关的风险。转移风险是,一种事前控制贷款风险的有效手段。指银行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将可能发生的贷款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其他银行或个人承担,以保证自身信贷资产的安全,而被转移的银行则承担了额外的风险。声誉风险是,产生于操作上的失误、违反有关法规和其他问题。
以上八中风险,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倘若,银行对风险没有足够的预测、处理能力,很可能因为处理不当而诱发别的风险,例如,从定义上看,操作风险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以及外部事件引起的,似乎是独立的,但是由于内部程序的不完善,也将导致各种利率、汇率等变量的未预料,从而引发市场风险;也可能因为法律风险而引发声誉风险等。这仅仅是风险的初级分类,风险是动态的,只有深入分析各类风险,才能系统化的构建一个风险管理系统去综合管理。
在中资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正确分类后,要有管理这些风险的话,就必须找出造成这些风险的真正原因,为如何构建一个适合中资商业银行的系统打好基础。商业银行的风险是由其内外众多因素引起的,风险的成因复杂,如果我们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去进行观察分析,可以发现,诱发商业银行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三类:主体因素、客体因素以及环境因素。
商业银行的主体因素是来自商业银行本身的因素。包括金融创新和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个体内部的企业文化、产品设计、管理体制、经营战略、管理效率和人员素质等等。例如,由于商业银行以经营货币为主要业务,具有资产负债不对称、高负债经营的特征,决定了其资产的流动性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比例,否则就会出现清偿力不足的风险,一方面会使银行产生不良资产,另一方面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不信任,从而影响银行的信誉和经营安全,给商业银行的带来风险。
商业银行的客体因素指直接与银行有资金往来的企业、公众等各类客户。从负债方面看,商业银行的经营建立在各个存款人不会同时提款,而且存款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假设基础上,这种假设是否成立,并不取决于银行本身,而是取决于公众对银行的态度,而公众的态度是银行无法控制的,所以公众的行为可能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从资产方面看,银行的多数资产是贷款,而贷款一般难以交易,不具备客观决定的市场价值,所以变现力差。当一笔贷款成为逾期贷款之后,就很难以确定这笔贷款未来的现金流量准确的现值,将无法正确衡量,从而会给带来风险。
环境因素又可以分为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商业银行的宏观环境影响,主要指宏观经济中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经济结构、周期以及国家制度因素等。再加上由于中国实行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结构不够完善,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宏观调控也起着很大的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货币供应量、投资水平与投资结构,以及外汇流动等,这些因素自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资金安全性。商业银行的行业环境影响,是指由于银行业的行业特殊性产生的影响,资金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生命周期、价格以及市场资源等变量区别于其他产品难以估计,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利率和汇率等市场变量变动并非行业本身能控制。商业银行行业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融资渠道的多样化,使得银行业外部的竞争激烈,银行盈利困难,而银行的日益增多使得银行业内部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增大了银行业盈利的巨大不确定性。
最早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开始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强调通过主动借入资金来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20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石油危机的冲击,如何规避汇率和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综合了资产风险管理和负债风险管理的优点.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20世纪九十年代后。在金融全球化、分业经营壁垒消除、金融机构之间竞争加剧以及金融创新此起彼伏的时代背景下,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方法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主要的进展包括在险价值法(VAR)和风险凋整的资本收益法(RAROc)等。现在。信用风险组合管理模型也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市场风险VAR模型的方法和体系,并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二、新巴塞尔协议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要求、新趋势
为适应复杂多变的风险状况,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和第二稿。由此。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出现了一些新的要求和新的趋势。
1、要求银行董事会从战略高度认识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垂直的风险控制体系.并使风险管理日常化、制度化。商业银行经营货币的特殊性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要求银行管理的最高决策层董事会,将风险管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上升到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并制定有关风险管理政策。与此相适应,在组织制度上不仅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而且要建立完善的、垂直的风险控制体系。同时,以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的风险管理系统的运行要建立在管理日常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既同各业务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信息畅通,又充分强调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和对风险管理的全面系统性。
2、加大了风险管理的范围和力度。新协议广泛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这表明,金融监管正从着重信用风险监管转向全面风险监管。全面风险管理(ERM)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产生的一种需求。这种管理模式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还要重视结算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更全面的风险因素,而且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还将商业银行自身的声誉和人才的损失也视为风险。新议在保留外部评级的基础上,强调建立银行内部风险评估体系,并提出三个可供选择方案,即标准化方案、基础IRB方案和高级IRB方案,强调以内部评级为主导来衡量风险资产,确定和配置资本。新协议从过去强调统一外部监管标准转向多元化外部监管与内部风险模型相结合。
3、从事后的静态风险管理转向事前的动态风险管理。长期以来,金融监管机构习惯于事后的静态监管,不能适应银行业的创新和环境变动,缺乏对市场的敏感反应。巴塞尔委员会的一系列文件,以风险监管为基础的审慎原则,促使金融监管由事后的问题处理转向风险导向的事前动态监管。强调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实施有效监管。
4、更加重视强化市场约束和信息披露。新巴塞尔协议将市场约束列为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三支柱,充分肯定市场具有促使银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功能。因此,要强化风险管理,就要促进市场游戏规则和内部管理规则的互补互动,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为了保证市场约束机制的有效执行,新巴塞尔协议提出了全面信息披露的理念,明确规定信息披露包括核心信息披露和附加信息披露两种情况,综合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不仅披露风险和资本充足状况,而且披露风险评估和管理流程,资本结构及风险与资本匹配状况。同时,加大对炮制和传播虚假信息者的惩处力度,遏制信息失真现象。
5、风险管理的措施不断趋于完善。为了对银行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资本要求确定科学的原则,新巴塞尔协议更多地强调银行要建立内部评级体系,并提出了计算信用风险的IBR法,即内部评级法。同时,它还要求进一步确认信用风险缓解技术来降低信用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l、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初步成效。随着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商业银行开始逐步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把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商业银行纷纷制定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细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逐步走上定量分析的轨道。同时,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逐步加强、逐步完善,银监会的成立,更是说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2、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差距。一是资本充足率水平不高,风险资产规模较大。由于国内银行资产质量比较差,在资本补充有限的情况下,要提高资本充足率必须在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规模上做文章。而我国目前包括大型企业在内的绝大部分企业尚未取得外部评级,在标准法下其风险权重为100%或者150%,且国内银行尚不具备内部评级的客观条件,不能对企业进行内部评级,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敞口规模的途径就是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
二是风险计量方法落后,风险计量技术达不到要求。新资本协议规定了内部评级法必须达到九个方面的最低标准,但我国商业银行还存在差距:信用风险尚未进行公司、国家、银行、零售贷款、专项贷款、股权投资方面的细分;评级体系仍实行一逾双呆四级分类法和五级分类法,没有成熟的风险计量模型,信用评价仍以定性分析为主,客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较差;内部评级尚未应用于信贷决策、资本配置、贷款定价、经营绩效考核等方面;缺乏以风险为导向的资本资源配置机制。三是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银行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岗位轮换制度没有得到普遍推行,未能很好地造就业务的多面手和综合管理人才,也难以避免因岗位人员老化而产生的各种弊端。四是风险预警信号滞后,缺乏先进的预警技术。风险监管工作还基本局限在风险形成后的监督、检查和责任划分上,缺乏对风险进行事前和动态的分析预测,缺乏先进预警技术手段和方法的运用,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的制度化管理。
四、新协议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l、切实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应积极寻求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径,增加银行规范的资本增加渠道;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盈利水平,提高内部融资能力;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制度,降低不良资产,减少风险资产数量;国有商业银行可向中央银行申请发行长期金融债券来增加资本金,发行次级长期债券,补充银行附属资本,改善资本结构。
2、推进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各商业银行要成立内部评级专门工作小组,对银行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找出适应银行自身需要的风险分类特征,建立符合商业银行自身要求的资产风险分类标准。要建立一支风险评级专业化团队。对专业人员结构做优化调整,对现有人员定期培训,促使其知识体系及时获得更新,从而确保内部评级体系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最早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开始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强调通过主动借入资金来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20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石油危机的冲击,如何规避汇率和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综合了资产风险管理和负债风险管理的优点,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20世纪九十年代后,在金融全球化、分业经营壁垒消除、金融机构之间竞争加剧以及金融创新此起彼伏的时代背景下,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方法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主要的进展包括在险价值法(VAR)和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RAROC)等。现在,信用风险组合管理模型也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市场风险VAR模型的方法和体系,并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二、新巴塞尔协议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要求、新趋势
为适应复杂多变的风险状况,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和第二稿。由此,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出现了一些新的要求和新的趋势。
1、要求银行董事会从战略高度认识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垂直的风险控制体系,并使风险管理日常化、制度化。商业银行经营货币的特殊性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要求银行管理的最高决策层董事会,将风险管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上升到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并制定有关风险管理政策。与此相适应,在组织制度上不仅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而且要建立完善的、垂直的风险控制体系。同时,以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的风险管理系统的运行要建立在管理日常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既同各业务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信息畅通,又充分强调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和对风险管理的全面系统性。
2、加大了风险管理的范围和力度。新协议广泛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这表明,金融监管正从着重信用风险监管转向全面风险监管。全面风险管理(ERM)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产生的一种需求。这种管理模式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还要重视结算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更全面的风险因素,而且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还将商业银行自身的声誉和人才的损失也视为风险。新协议在保留外部评级的基础上,强调建立银行内部风险评估体系,并提出三个可供选择方案,即标准化方案、基础IRB方案和高级IRB方案,强调以内部评级为主导来衡量风险资产,确定和配置资本。新协议从过去强调统一外部监管标准转向多元化外部监管与内部风险模型相结合。
3、从事后的静态风险管理转向事前的动态风险管理。长期以来,金融监管机构习惯于事后的静态监管,不能适应银行业的创新和环境变动,缺乏对市场的敏感反应。巴塞尔委员会的一系列文件,以风险监管为基础的审慎原则,促使金融监管由事后的问题处理转向风险导向的事前动态监管。强调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实施有效监管。
4、更加重视强化市场约束和信息披露。新巴塞尔协议将市场约束列为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三支柱,充分肯定市场具有促使银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功能。因此,要强化风险管理,就要促进市场游戏规则和内部管理规则的互补互动,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为了保证市场约束机制的有效执行,新巴塞尔协议提出了全面信息披露的理念,明确规定信息披露包括核心信息披露和附加信息披露两种情况,综合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不仅披露风险和资本充足状况,而且披露风险评估和管理流程,资本结构及风险与资本匹配状况。同时,加大对炮制和传播虚假信息者的惩处力度,遏制信息失真现象。
5、风险管理的措施不断趋于完善。为了对银行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资本要求确定科学的原则,新巴塞尔协议更多地强调银行要建立内部评级体系,并提出了计算信用风险的IBR法,即内部评级法。同时,它还要求进一步确认信用风险缓解技术来降低信用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初步成效。随着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商业银行开始逐步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把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商业银行纷纷制定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细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逐步走上定量分析的轨道。同时,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逐步加强、逐步完善,银监会的成立,更是说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2、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差距。一是资本充足率水平不高,风险资产规模较大。由于国内银行资产质量比较差,在资本补充有限的情况下,要提高资本充足率必须在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规模上做文章。而我国目前包括大型企业在内的绝大部分企业尚未取得外部评级,在标准法下其风险权重为100%或者150%,且国内银行尚不具备内部评级的客观条件,不能对企业进行内部评级,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敞口规模的途径就是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二是风险计量方法落后,风险计量技术达不到要求。新资本协议规定了内部评级法必须达到九个方面的最低标准,但我国商业银行还存在差距:信用风险尚未进行公司、国家、银行、零售贷款、专项贷款、股权投资方面的细分;评级体系仍实行一逾双呆四级分类法和五级分类法,没有成熟的风险计量模型,信用评价仍以定性分析为主,客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较差;内部评级尚未应用于信贷决策、资本配置、贷款定价、经营绩效考核等方面;缺乏以风险为导向的资本资源配置机制。三是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银行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岗位轮换制度没有得到普遍推行,未能很好地造就业务的多面手和综合管理人才,也难以避免因岗位人员老化而产生的各种弊端。四是风险预警信号滞后,缺乏先进的预警技术。风险监管工作还基本局限在风险形成后的监督、检查和责任划分上,缺乏对风险进行事前和动态的分析预测,缺乏先进预警技术手段和方法的运用,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的制度化管理。
四、新协议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切实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应积极寻求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径,增加银行规范的资本增加渠道;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盈利水平,提高内部融资能力;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制度,降低不良资产,减少风险资产数量;国有商业银行可向中央银行申请发行长期金融债券来增加资本金,发行次级长期债券,补充银行附属资本,改善资本结构。
2、推进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各商业银行要成立内部评级专门工作小组,对银行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找出适应银行自身需要的风险分类特征,建立符合商业银行自身要求的资产风险分类标准。要建立一支风险评级专业化团队。对专业人员结构做优化调整,对现有人员定期培训,促使其知识体系及时获得更新,从而确保内部评级体系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过去20年,我国金融体系逐步建立和发展,金融监管模式也逐渐确立。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主要是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是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机构,负责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现场和非现场监管。审计署职责之一是对中央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和损益状况进行审计。近些年,审计署组织开展的金融审计对于揭示商业银行风险,维护金融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构建适用于国家审计的商业银行分支行风险评价模型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银行监管理论,对于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增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和联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比较分析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由于信用风险导致银行大量倒闭,银行开始注重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产生了以信用风险为主的风险评估模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巴赛尔协议》有关信用风险的评估理论;20世纪90年代初,JP摩根在考察衍生产品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估市场风险的风险估值法(VaR),巴赛尔委员会于1996年公布了《关于资本协议市场风险补充规定的概述》和《资本协议市场风险补充规定》,规定银行计量资本要求时,除了考虑信用风险外,还要考虑市场风险,同意各家银行采用VaR等内部模型评估市场风险。1999年,巴赛尔委员会公布《新的资本充足比率框架》,要求对操作风险、信誉风险等风险进行评估。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则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
国外银行风险评级体系主要有美国骆驼氏评级体系评级制度、意大利PATROL年度评级体系、法国ORAP评级体系等,其他西方国家也建立了适用于本国的银行风险评级体系,其中以美国骆驼氏评级体系评级制度最为着名,应用最为广泛,其主要思想是对金融机构的资本、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水平、流动性和敏感性按1至5级进行评级,然后按5级制进行综合评级。1996年,人民银行颁布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2004年,银监会公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2006年,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国家审计在实践中也曾借鉴美国骆驼氏评级体系评级制度建立了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模型。
国内外金融理论和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风险评价在研究的主体、对象、指标的选择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各有不同:(1)研究主体不同。有的从商业银行自身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监管角度进行研究。(2)研究对象不同。有的侧重于研究商业银行非系统性风险,有的侧重于研究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3)研究指标选择不同。有的比较全面,有的比较简洁,有的研究只包括业务指标、有的研究既包括财务指标又包括业务指标。(4)研究方法不同。有的以定性研究为主,有的以定量研究为主,有的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有的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判别分析等。就目前我国银行的风险管理来说,风险评估模型只是引入阶段,还没有达到真正应用,而从国家审计的角度把现代风险评估模型应用到商业银行风险评价的研究更少。
国家审计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监管机构,风险评价对象主要是分支行。原因有:一是商业银行分支行数量众多,监管机构很难对某一家分支行持续关注,容易形成监管盲区;二是除宏观风险、市场风险之外的众多运营风险集中于分支行;三是从实践来看,商业银行分支行发生的问题比较多,且较严重。同时,相对于商业银行内部和监管机构而言,国家审计在对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上也有其独特之处(见表1)。
三、商业银行分支行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一)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模型的构建是以现代金融风险理论为指导,以美国骆驼氏评级制度为基础,采取层次分析法对商业银行分支行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和分层,结合中国银行业监管当局的风险评价和商业银行审计实践经验,遴选出适用于国家审计评价商业银行分支行风险的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商业银行分支行综合风险值并进行排序,以利于在国家审计实践中迅速把握商业银行各分支行风险程度,把有限的审计力量和时间用于解剖风险程度较高的分支行,以提高审计效率,维护金融稳定。
(二)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与计量
在理论和实践上,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有很多,已有的风险评价指标大多数来自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少有来自于商业银行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的指标。国家审计是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和损益的全面审计,因此在指标的选择上与现有的风险评价体系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的特点。本文构建的是商业银行分支行风险评价模型,其资本充足度无需计量,我们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三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分支行综合风险进行评价。
1.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与计量
信用风险评价指标选取两个,一是不良贷款率,二是VaR在综合授信中的占比。
(1)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贷款总额,其中,不良贷款以五级分类为标准,包括次级类贷款余额、可疑类贷款余额和损失类贷款余额。
(2)VaR在综合授信中的占比
VaR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当基础资产价格产生不利变化时,在给定置信水平下,所持有的资产头寸可能产生的最大可能损失。
无论哪种定义方法,求解VaR即找到投资组合最小价值或者最小收益率R'。
假设银行资产组合价值的概率分布为f(w),那么在给定的置信水平c下,有:
本模型中对于置信水平的选择采取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选择的置信水平即99%,持续期间为一年,并且VaR值计算符合以下假设:
(1)综合授信价值服从正态分布;
(2)信用等级转移概率矩阵遵循马尔柯夫过程,即信用等级在某一年的转移概率独立于过去时期;
(3)综合授信收益率相关系数为零,不考虑相关条件的联合转移概率矩阵;
(4)资产组合持续期间的选择为一年。
计算VaR在综合授信中的占比步骤:
(1)取得商业银行分支行客户信用等级数据;
(2)取得商业银行分支行各个客户信用等级综合授信余额,其中综合授信余额包括贷款、信用证、保函、银行承兑汇票余额;
(3)根据商业银行前三年信贷管理资料,计算不同信用等级客户授信回收率;
(4)根据商业银行前三年信贷管理资料,计算不同信用等级客户下一年度信用等级变动概率矩阵;
(5)计算各个样本的不同信用等级授信的VaR值和各个样本的总体VaR值;
(6)计算各个样本的总体VaR值占综合授信总额之比。
2.流动性风险评价指标与计量
一般衡量流动性风险指标有中长期贷款比、存贷比、流动性比例和核心负债依存度等,但这些流动性风险指标是针对挤兑风险、破产风险等设置的,对商业银行总行持续性监管比较有效而在分支行风险暴露中未能发挥信息有效提示作用。
在目前审计实践中,我们关注较多的是商业银行分支行流动性风险指标所揭示的业务违法违规的可能性,因此本模型选取对商业银行分支行流动性风险揭示较为有效的流动性缺口关注率作为流动性风险评价指标,计算步骤为:
首先计算商业银行分支行流动性缺口。本模型采取两种方法,一是联行往来分析,将各分支机构的“系统内借入、借出”和“存放系统内款项”、“系统内存放款项”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经加总轧差,如余额表现为借方,说明资金运营正常,如余额表现为贷方,则表明出现占压联行资金情况。二是计算与分析资金缺口。资金缺口的计算简单来说就是资金来源减去资金运用,其中资金来源包括各项存款和同业存放;资金运用包括各项贷款和清算资金。根据计算结果,如差额为正,说明资金运营正常,如差额为负,则表明存在资金缺口。其次根据各商业银行分支行流动性缺口计算各商业银行分支行流动性缺口关注率。
流动性缺口关注率=各分支行流动性缺口/∑各分支行流动性缺口
其中如果对各分支行流动性分析结果为正常,则流动性缺口取值为零。
3.操作性风险评价指标与计量
本模型选取两个操作性风险评价指标,一个是操作风险损失率,一个是内部控制关注率。
(1)操作风险损失率。借鉴银监会对操作风险评价指标,将操作风险指标定义为衡量由于内部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员差错或舞弊以及外部事件造成的风险,定量上表示为:
操作风险损失率=操作造成的损失/当期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平均值
(2)内部控制关注率。首先,建立内部控制水平评测表,对商业银行分支行内部控制要素、业务系统、会计系统、计算机系统和内部控制监督系统给予审计评价,限于篇幅具体内容省略,但并不影响本文对问题的说明。其次,对每个分支行进行内部控制水平评价,评价标准为好、较好、一般和差,好则计0分,较好计0.25分,一般计0.5分,差计1分;另外对每个分支行经济犯罪案件和举报信纳入内部控制水平评价,一个经济犯罪案件5分,一封举报信1分。再次,计算得出每个分支行得分。最后,计算内部控制关注率,计算公式为内部控制关注率=分支行内部控制得分/∑每个分支行内部控制得分。
(三)风险综合计量方法
综上可以得出,商业银行分支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关键词:内部评级法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应用
为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银监会不断推进实施新巴塞尔(以下简称《新资本协议》)协议。2008年9月《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等5个监管规章的,标志着中国实施新资本协议规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确保新资本协议在2010年~2013年如期实施奠定了基础。内部评级法(InternalRatings—BasedApproach,IRB)是新资本协议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保证新资本协议按期成功实施的关键。内部评级法的实施能够提高监管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度,从而有效促使商业银行降低所持资产的风险.增强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一、内部评级法的基本思想
内部评级法包括初级法和高级法,采用内部评级法计算银行最低资本要求时需要四个基本参数:违约概率(probabilityofdefault,PD)、违约损失率(1ossgivendefault,LGD)、违约风险暴露(exposureatdefault,EAD)和有效期限(effectivematurity,M)。初级法仅要求银行根据内部数据对不同类别的风险暴露计算违约概率,其余的参数由监管部门给定;而高级法要求银行利用内部数据和信用评级模型测算上述四个参数并代入给定的公式计算监管资本。内部评级方法对每一类风险暴露都考虑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风险参数量化
风险参数量化是指商业银行估计内部评级法风险参数的过程,是内部评级法的技术核心。对于非零售风险暴露,实施初级法的商业银行应估计违约概率;实施高级法的商业银行应估计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和期限。
(二)风险权重函数
内部评级法根据风险权重函数将风险参数转化成为商业银行计算风险加权资产的风险权重。对每一类风险暴露,风险权重函数都是通过一个精确、连续的函数给出的,其含义是违约时单位风险暴露的损失率,表明某项资产对总风险加权资产的边际贡献,可以简单表示为RW=F(PD,LGD,M);计算资产组合层面的风险权重时还要考虑资产问的相关系数R。可以看出,风险权重RW与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等参数正相关,不同的风险参数将产生不同的风险权重。
(三)最低实施要求
为保证资本计提的充分性,新资本协议对实施内部评级法提出了一系列最低要求,包括:建立以计量模型为基础的风险评级系统,具备一套完整的评级标准,并证明其使用的标准涵盖了所有与借款人风险分析相关的因素;实现信用风险的有效细分,对于每一等级客户,都要单独测算其PD等基本的信用风险指标;确保信用风险评级的完整性;建立独立的风险评级或评审机制,通过完善的风险评级流程和组织结构来保证评级的独立性;科学测算违约概率PD;收集数据和建立信息系统;使用内部评级;内部检查;信息披露等。
二、内部评级法在国内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目前,国内银行普遍加快了内部评级法的研究,一些大型银行已积极投入内部评级体系的开发工作,但是开发建设内部评级体系还面临不少约束。
(一)基础数据不够完备,相关数据积累不足
开发建设内部评级体系需要从积累基础数据开始,目前我国的银行风险管理最薄弱之处就在于基础数据缺乏。根据新资本协议要求,使用IRB初级法的银行必须具备5年以上的历史数据来估计并验证违约概率;对于使用IRB高级法的银行,必须有7年以上的历史数据来估计违约损失率。新协议同时要求银行对评级的历史数据必须加以保留,作为系统完善和检验的基础和依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数据积累较少,缺乏连续性、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
(二)风险管理模型缺乏,仅处开发探索阶段
风险管理模型是内部评级法的重要技术基础,内部评级法中违约概率等风险参数输入值要通过风险管理模型才能得到。但目前国内银行还处于风险管理模型的探索阶段,尚未开发出实用性强的应用模型。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风险管理模型的开发研究属于金融领域的前沿技术,需要结合统计分析、风险计量、资产组合、期权定价以及保险精算等金融理论,对研发人员的素质要求高,国内银行缺乏符合条件的人才队伍;其二,相关数据积累不足,不能满足统计分析方法对历史数据的需要,无法建立不同解释变量与历史违约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测算未来违约概率,也就无法推导资产组合价值或损失的概率密度函数并对不同置信水平上的VaR值进行计量和管理。
(三)资产分类层级较少,无法细分信用风险
对资产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对信用风险进行细分。巴塞尔委员会要求,采用内部评级方法的银行对任何一个风险评级水平的授信不能超过其总授信的30%;与此相应,推荐了最少8级的资产分类标准架构,这8级资产分类架构中有6级是正常资产,2级是不良资产。采用8级资产分类架构的银行可能会发现8级分类架构下满足30%的比率限制难度较大,这就需要银行在内部资产分类上采用更多层级、更细致的资产分类方法。但是,目前国内银行采用的风险资产分类体系还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一些银行的分类标准与巴塞尔委员会最少8级分类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四)评级体系缺乏独立性,风险评级政出多头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评级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上都尚未达到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国内商业银行普遍没有独立完整的评级体系,一些商业银行在评级中存在“不评级”而比照一定等级的做法,导致风险评级存在政出多头的现象。
三、应用内部评级法加强国内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还相距甚远,加快内部评级体系建设,促使国内商业银行尽快达到新资本协议关于使用内部评级法的最低要求,从而在风险管理与内控机制上与国际接轨,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夯实数据基础,改造完善信息系统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分为两部分,从商业银行内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和确保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银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从商业银行外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加强商业银行监管,进行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为了实现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必须满足四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适应业务发展要求。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确保业务发展健康和持续。不顾风险的发展和不顾发展的“零风险都是不对的,风险管理并不是杜绝风险,而是在资本配比的范围内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匹配。
第二,要适应外部监管要求。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外部监管越来越严格。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合规经营的外在力量,也是加强风险控制的内在需求。
第三,要适应业务流程再造的要求。风险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重要的一点是有科学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而风险管理的组织模式又是以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为基础的。今后商业银行将按照各自的业务特点围绕盈利中心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相应地风险管理组织模式也要适应这一变化的要求,只有这样,风险管理才能实现与业务的紧密结合。
第四,要适应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发展趋向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时间还很短,与国际先进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紧跟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商业银行从产生至今,其风险管理经历了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负债业务风险管理;资产负债业务风险管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等阶段。其管理范围逐步扩大,管理方法日益科学。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二稿),至此,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已经基本完善,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如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信用风险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及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内、外部评级等;
(三)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三、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化解银行信用风险,我国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不仅按照《巴赛尔协的规定计算风险资产、补充资本金,还运用较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法,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企业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并采取较先进的以风险度为依据的贷款五级分类法对银行的信贷资产进行分类管理。但多方面的管理措施并没有大幅度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果不显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在风险管理体制方面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大财政、小银行是金融的基本格局,银行制度则以高度集中计划管理和行政约束为主要特征。经过多年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不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2.在组织管理体系方面
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了审贷分离制度,客户经理部负责发放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审查贷款,通过信用风险管理部不直接接触贷款客户来回避贷款风险。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和贷款复核部门之间不独立,受外界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在工作中体现不够,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普遍存在界面不清、职责不明现象。
3.在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方面
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随着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强,银行风险管理也变得日趋复杂。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上虽然有所改进,但仍远远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尤其是在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
四、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完善
风险管理体制改革要遵循全面风险管理原则,建立全员参与,对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在内的各类风险、各业务品种、各业务流程,能够在微观层面和银行整体层面实施有效管理的风险管理体系;还要遵循风险管理相对独立性原则,风险承担与风险监控分离,风险管理体系与业务经营体系保持相对独立,建立垂直化管理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同时,要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按照提高市场响应能力、加强内部风险控制、符合外部监管要求的原则,梳理和优化相关业务流程。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探究、实践:
1.优化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文化是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有效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必须以先进风险管理文化培育为先导。只有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才能使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才能使政策和制度得以贯彻落实,才能让风险管理技术变得灵活而不致僵化,才能让每一位员工发挥风险管理的能动作用。让整个银行更新观念和认识,统一思想和步调,为科学风险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做好思想和舆论准备,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能动参与风险管理。
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一般来说,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1)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应从两个层面进行调整:一是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董事会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在董事会之下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银行风险管理战略、政策的最高审议机构;二是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2)风险管理政策体系。一是以银行的风险偏好为基础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体系。银行要在承担风险的水平和收益期望及对风险的容忍水平一致的前提下,体现银行总体和各个业务单元承担风险的性质和水平。二是建立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政策体系。该体系应涵盖所有的业务领域,每个业务部门和地区都必须执行。同时,风险管理政策体系又要体现分类管理和因地制宜的差别化原则,针对不同业务和地区的特点,在风险管理方面要区别对待。(3)风险管理决策体系。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的核心是坚持公正和透明原则。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建立了客户评价、风险授权和授信、审贷分离、集体审贷等一系列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有效地防范了逆向选择风险。需要指出的是,科学的决策体系不可能杜绝所有的风险,但可以通过决策程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杜绝‘反程序”操作,实现决策水平的提升。(4)风险管理评价体系。风险管理政策制度要适应业务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就必须建立风险管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以风险和收益的量化为基础。目前,要以资产质量和资本回报率为主要内容,降低不良资产的比率,提高资本回报率。
3.努力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
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商业银行需要对其面临风险的来源、性质、演化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认识。其中,对各种风险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将零散的各种风险联系起来,认识其中的主要矛盾。一种恰当的分类可以充分认识风险的特质,以便对各种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同对风险的认识一样,风险的分类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风险分类标准的不断更新,这种更新是由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对风险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决定的。有别于传统的风险分类,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风险分类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下研究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一、一种新的风险分类框架
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一方面来自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来自于商业银行的主观因素以及与银行发生业务关系的企业和公众的客观因素。因此,按照引发银行风险的直接原因,本文把银行风险划分为环境风险、主体风险和客体风险。
(一)环境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客观经济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国家经济金融政策风险、经济体制风险、货币风险、行政干预风险、金融法律法规风险、利率风险、国际收支风险、社会信用环境风险和银行间竞争风险等。
(二)主体风险
主体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它主要包括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
(三)客体风险
商业银行的客体风险是指由于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以及与商业银行有直接业务联系的企业、部门或个人由于自身的风险而给银行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它主要包括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借款企业的经营效益、借款企业所处行业风险、借款人保证风险、借款企业资本状况风险和借款企业所处行业的景气程度等因素。
二、新的风险分类框架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新的风险分类为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风险提供了一个框架,可以使我们能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考察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
(一)环境风险管理现状
1.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不断反映着经济周期的特定发展阶段,不断影响各种企业的经营环境。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有着下面的特点:
一是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开始影响本国经济,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包括国际金融市场。加入WTO五年过渡期很快就要过去,国际金融机构将大举进入我国市场,金融风险的产生条件、形成机理和表现特征将更加复杂,有可能由内生转变为一种内外互动条件下的高成长性风险。
二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产权制度、企业经营体制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企业生命周期、发展前景中不确定因素增多。由于市场调节功能还不充分,经济发展的粗放式特征比较突出,国民经济结构的不科学、不合理,部分行业发展不规范、不健康,投资的快速增长与低水平重复建设并行发展。从2003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钢铁、水泥、铝业、房地产行业的明显过热,其中银行贷款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历史经验表明,投资过热常常伴随着信贷过热,而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经济形势发生逆转,大量的信贷投放往往就要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在信用环境方面,由于我国产权制度改革和建设起步不久,市场信誉机制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法制环境还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社会上坑蒙拐骗、失信赖账的现象时有发生,金融诈骗、借款人逃债现象屡有发生。外部信用制度的缺失,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商业银行很难审慎地分析借款人的真实信用水平,这往往导致了商业银行缺乏以自主风险分析为基础的“从众”行为:从政府项目贷款、上市公司融资、房地产金融到支持民营经济,乃至居民消费贷款,都体现为一哄而上的情形,而最终由于屡屡发生的借款人逃废债务问题,使得银行迅速膨胀起来的资产转化为不良资产。
2.金融市场环境。商业银行所处的金融市场可以说是最直接影响银行的环境,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可以有效化解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追赶型经济”的特点,其目标是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背景是市场机制不健全和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选择银行主导型而不是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制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之后却隐含着金融市场的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在我国,首先,金融市场发展严重不均衡,间接融资比例过高,融资结构过于单一;直接融资的发展速度一直较慢,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始终不相称。其中,股权融资曾在2000年时达到了最高峰,比重占到了整个融资总额的12.6%,之后便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而在间接融资中的银行贷款却一直在大规模高速扩张。影响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整个社会融资结构过分依赖银行。2001、2002、2003年银行贷款占企业贷款的比重分别为75.9%、80.2%和81%,2004年超过90%,远高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融资格局中间接融资只占40%以下的比率。这种融资结构使得企业融资严重依赖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而原本可以通过直接融资领域化解和分散的信用风险却过度向商业银行集中。
其次,我国的金融市场缺乏独立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使得社会信用环境没有得到制度上的净化,信用风险向商业银行过度积累及风险管理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商业银行自身对风险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来控制全社会90%以上的信用风险,对银行来说应是勉为其难的。随着经济发展转轨过程的加快,商业银行所面临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不断加大。
(二)主体风险管理现状
主体风险来自于商业银行自身组织结构缺陷、运营机制的不科学、管理的失误乃至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操作风险就是典型的由于内部管理失误造成的主体风险。自从1994年银行商业化以来,一直到现在的股份制改造,其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化解由于自身问题所造成的风险。
与国外著名的商业银行相比,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内控薄弱是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案件充分暴露了国内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如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主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内部控制措施零散、间断,监督检查环节不到位,缺乏对内部控制持续改进的驱动力等。内部控制环节薄弱是引发主体风险的重要原因。
(三)客体风险管理现状
客体风险是由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对象自身原因所引发的风险。对于这种风险,商业银行应该有一套有效的甄别机制来判断其信用状况,借此来控制风险。
在我国,由于缺乏外部信用评级体系,对于企业或个人的风险只能由商业银行自己来进行控制。一直以来,银行重视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以及贷款运行的安全性等,依靠的还是传统的财务报表报送分析、现场调查等,侧重于定性的分析,与国外风险管理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没有一套可靠的、可以量化的信用分析决策系统,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
三、新的风险分类框架下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管理的思路
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商业银行管理各种风险的一个基础平台。从监管的角度看,当今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发展趋势是采用以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和方式,也就是从监测银行的具体业务活动转向督促银行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银行按照审慎原则开展业务,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风险。
首先,要逐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且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这种方法不仅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银行机构本身产生的一种需求,也是当今国际监管机构对各大机构提出的一种要求。在新的监管措施得到落实后,这类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会更广泛地得到应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普遍缺乏预警机制,所以必须将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提到各商业银行完善其风险管理体系的计划表中,使风险管理形成一个集风险的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与事后补救的完整、全面的体系。
其次,必须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内控机制的建立健全会有效防范由于银行内部控制的疏漏而导致的风险。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严格的业务程序,形成制度对人的约束,减少工作中不良的人为因素的影响。
再次,必须在银行内部形成一种正确的风险文化。当风险被视为商业银行经营的最大忌讳时,往往忽略风险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只有在主动追逐风险机遇过程中完成风险管理,才是真正控制和引导风险演化。随着现代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越来越复杂,随着参与金融市场的主体不断增多而形成竞争,对商业银行风险吸收和再配置的要求提高,风险文化对商业银行来说日益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分类,环境风险、主体风险、客体风险也有着内在的某种联系。比如环境风险中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可以有效防范客体风险的发生,主体风险中经营管理水平、内控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防范环境和客体风险。所以,风险管理中必须注意各种风险的关联问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
四、新的风险分类框架下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管理的对策
(一)对环境风险管理的对策
商业银行对环境风险的管理主要在于分析经济环境的状态、发展趋势,充分估计国际和本国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对本行相关业务的影响程度。对环境风险主要依靠专家来对其一做出评价面对转轨期不均衡的经济运行态势,银行特别要注意对国民经济总体形势的把握,充分估计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加强对环境风险的分析,理性对待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要防止盲目跟风,被经济形势所左右,从而使自身陷入流动性、违约和价格波动的多重风险之中。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承担经济增长的资金供应的同时,也承担了很多社会经济增长波动的风险。考察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可以发现,如此庞大的银行不良资产并不是均衡分布,最为密集的时期就是经济大起大落时期:1992~1993年、1997~1998年,这使得商业银行承担了整个经济波动的风险。2003年以来,在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发展、甚至出现部分行业过热中,银行贷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国家实行了宏观调控,贷款总量增幅下降,但是下降的主要是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一直保持着明显的增幅。中长期贷款相当一部分是用在基础设施项目上,必然会在银行系统增加不稳定因素。
(二)对主体风险管理的对策
要有效防范主体风险,首先,是要有一个健全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防范由于自身原因而造成的风险,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权利制衡机制,防止、人为疏漏可能造成的主体风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还要求产权制度的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相关制度的配合。
其次,要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内部控制的完善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内部控制并非是专门针对防范主体风险,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强调了工作的系统性、透明性,对防范由于银行内部制度不完善、程序不合理、人员不负责所引起的风险有着特殊的作用,真正可以实现以制度来规范工作、约束员工,降低主体风险的发生几率。
第三,要积极探索防范操作风险的方法,加强对工作程序的控制和相关人员的约束。(1)银行必须更新程序使用手册,也就是说银行必须审核所有流程并做成记录文件;(2)对每一项流程,指出所有有潜在失效可能的流程节点并提出可以适用的机制;(3)每当事件发生,其性质及相关的损失影响都应妥为记录;(4)银行必须进行监管,以防逾越限制的情况发生。
(三)对客体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引言
2001年中国加入WTO,我国的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避免不良贷款在一段时间内的大规模产生,一方面,需要银行业控制不良贷款的增加,另一方面,如何把已经产生的不良贷款自我消化就涉及到了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
风险拨备是指商业银行为抵御资产风险而提取的用于补偿资产未来可能发生损失的准备金,主要用以防范银行未来经营风险和补充银行资本。1988年我国建立了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其后,随着我国银行业务的拓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风险拨备制度的法规和操作指导。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建立了自身的风险拨备制度。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拨备主要受到两方面的约束,一方面,银监会要求各商业银行根据规定按照五级贷款分类标准的比率来计提准备金;另一方面,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除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外其余资产都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且采用现金流贴现方法确定可回收金额。而计提时间也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都要对资产是否减值进行判断,若有减值,要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鉴于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数量众多,本文选取了五家上市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2006年—2010年的不良贷款准备金覆盖率和不良贷款率来分析贷款拨备制度对银行业的影响。通过查阅各家上市银行的年度财务报告。分析可得到以下结论:
1.从不良贷款准备金覆盖率来看,各家上市银行都呈现出一种递增的趋势。并且都大于银监会要求的60%,对于不良贷款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2.从不良贷款率来看,各上市银行呈现的是逐年递减的趋势。一方面,反映了商业银行在自身经营等方面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反映了商业银行控制风险方面能力的加强。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存在的缺陷
该制度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不够清晰
银监会、财政部颁布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其在政策的表述上存在模糊不清的缺陷,例如五级贷款的分类问题,银监会只是给出了各级贷款的最低标准,这样,各商业银行在处理具体的问题时必然会导致采用的分类方法的不一致性,不利于监管部门对于其有效的监管。
(二)准备金的使用问题
准备金是针对未来可能产生的损失而事前提取的资金。诚然,其对于抵御银行业的风险是有利的,但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如何科学合理的计提、管理和使用准备金,是监管当局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三)制度的逆周期问题
在我国经济繁荣的时候,各商业银行的贷款会增加,不良贷款率会下降,而随着经济的衰退时期到来,企业无法按时归还贷款,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会增加。贷款准备金制度和经济周期呈现的是一种相反的情况。
(四)无法防范风险的发生
贷款拨备制度针对的是银行信用风险发生之后如何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该制度本身并不能直接防范风险的发生。也就是说,银行在给企业发放贷款时,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不可避免的会给一些信用不良的企业发放贷款,而这些贷款在未来就很有可能会转化为不良贷款。因此,银行应该从根本上来防范风险的产生,贷款拨备制度只是能增强银行在风险发生时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的思考
针对上述的问题在此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和措施。
(一)政策和法规方面
1.各个部门应该针对该制度给出清晰的界定。2.各部门应该在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对该制度进行合理的实施,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以达到制度效用的最大化。
(二)引入动态拨备制度
目前,动态拨备制度在我国尚处于讨论阶段,其是否适用于我国的具体国情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是从国外实施的情况和经验来看,其自身的一些优势相比于贷款拨备制度还是很明显的。因此,本文认为,可以先选择几个银行进行试验,如果可行的话再推广至全国。
(三)从根本上防范风险发生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商业银行发展平稳,各项指标都呈现良好的态势。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银行业发展背后的问题,经济的繁荣之后,必然带来不良贷款的增加。如何在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将风险控制在可以预计的范围内,避免信用风险大规模产生时对银行业的冲击。因此,银行业应该从根本上进行风险的防范,加强内部监管,在合规经营的情况下进行金融创新,改变过分依靠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拨备制度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应该从制度上和可操作性上对于该制度进行完善,同时尽快从法律法规方面建立相应的税收政策。另外,要积极探索动态拨备制度,使该制度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银行业。
参考文献:
[1]陈恩伍,顾楠.上市商业银行贷款拨备计提发展方向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9(12).
[2]李婧,袁庆禄.我国商业银行拨备制度变迁及其影响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