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病人的健康教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a)-123-01
健康教育已作为一种护理手段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病人的生存率不断提高,但肿瘤仍是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杀手,肿瘤病人病程长,心理变化过程复杂,肿瘤的治疗方法对病人的饮食、活动及休息影响较大,所以健康教育在肿瘤病人的临床治疗、护理、愈后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5月~2007年5月,我院收治684例肿瘤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入院时的健康教育
1.1热情接待病人
接诊护士要主动迎接并安置病人,态度热情,详细介绍病区布置、治疗作息时间、探视等各项规章制度,让病人熟悉环境,一一介绍医护办公室及人员情况等。热情接待病人,耐心倾听病人主诉,适当询问其家庭关系及社会背景,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状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制订出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
1.2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心理变化,与病人接受和配合治疗有着密切的联系。信任是护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成功的关键。病人接受健康教育是建立在病人对护士信任度的基础上的,只有建立了融洽的护患关系,才能保证健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1.3加强心理护理
肿瘤病人的心理反应强烈,对其家庭成员的心理也会造成不良影响,这些影响贯穿在疾病的诊断、住院治疗、出院后治疗、康复及疾病发展的全过程。病人住院期间,护士向病人讲解治疗原则及辅助检查知识的同时,要重点做好心理护理。当一个人得知自己被诊断为肿瘤时,会产生一种突然的精神打击,由于缺乏心理准备,处于震惊之中的病人往往对自己的诊断极力否认。在事实面前,恐惧及情绪悲观是肿瘤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对于失去理智的病人,护士要多给予理解、同情和连续的心理护理。让病人充分了解精神紧张,情绪悲观不利于调节自身免疫功能,加重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从而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加重病情的进展[1]。这时更需要护士的体贴和关怀,耐心地听取病人的倾诉,宽容地对待病人,开导病人,对病人家属给予正确的指导,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消除病人恐惧、悲哀的心理,帮助病人接受事实,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为病人提供良好的经济支持和心理支持,解除后顾之忧,改变不良情绪,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生活质量。
2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2.1副作用的处理
肿瘤病人的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都是副作用较重的治疗。在进行各项治疗前,应认真地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理解治疗的作用、简要步骤,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需要配合的事项,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疲劳、胃肠道反应、皮肤破损、食欲减退、黏膜刺激、骨髓抑制、脱发、呼吸系统反应等,要根据不同病人出现的不同症状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疲劳时: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和适当的活动;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者应用止吐药物,给予新鲜蔬菜水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刺激性小的食物,腹泻时多喝饮料,吃水果,避免进食难消化的食物;皮肤破损:局部涂以湿润烧伤膏,严重时需无菌换药;食欲减退:少量多餐,给予易消化的软食,为增加热量和维生素,要加奶、蜂蜜或其他补充食品;黏膜刺激:要注意餐后漱口,大量饮水及使用漱口液;骨髓抑制:要注意消毒隔离,饮食卫生,升白细胞药物治疗等;脱发:头部放置水袋,戴头巾及假发;呼吸系统反应:多服用滋阴润肺,补气养血,止咳化痰之品[2]。这些不良反应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病人的继续治疗甚至造成终止治疗。
2.2休息活动
肿瘤病人的住院时间长,治疗时间短,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都要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安详、舒适的环境。病人日常生活要有规律性地进行,空闲时间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看书报、听音乐、参加各种康复娱乐活动等。让病人轻松愉快地度过空闲时间。
3出院的健康教育
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和护理,患者转向康复,但肿瘤病人的病程长,易复发,虽然出院,但多数病人都不等于痊愈。护士必须做好病人长期治疗慢性病的思想准备工作,强调进一步强化治疗、坚持按时治疗的重要意义。嘱病人严密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保持口腔卫生、合理饮食、正确休息、预防感冒,定期复查、防止复发,异常时随时就诊,及早发现复发和转移病灶,争取最佳的治疗机会。
[参考文献]
糖尿病为我国比较高发的疾病,此疾病主要以患者代谢系统出现障碍而致使疾病发生。现今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饮食习惯发生很大的改变,这也导致此疾病的患者高发。现今,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约1%-2%,正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及对治疗过程的认识,可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的效果。1 方 式
1.1 医院应定期对所有护士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全面了解各项知识,从而在工作中开展此项工作更加具体,更系统化。
1.2 对患者实施的干预措施应多种形式开展,可通过沟通、文字等形式进行干预,并根据病人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等情况进行宣教,再根据病人生理、心理知识的不同需求做相应的调整,内容要求易懂、易记,少而精。
1.3 让患者正确掌握疾病知识和增强保健意识。2 宣传教育
2.1 做好心理护理,因糖尿病不能根治,常造成患者恐惧、焦虑、悲观、不愿意接受治疗等心理,通过给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知识,解除其的不良心理,告知其疾病的各项相关知识,并应保持平和的心态,解除思想顾虑,使患者接受治疗和主动协助治疗。
2.2 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对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宣传糖尿病的保健常识,还要教会患者及家属化验尿糖的方法,正确使用血糖仪,使空腹血糖控制在4.4-5.6mmol指标下,患者还应定期对眼底、血脂、肝、肾功进行检查,了解疾病的情况,患者的体重也应保持正常。
2.3 患者的饮食应予以严格的控制,这也是治疗的最主要方法。
2.3.1 患者的食物应注重营养,避免热量过多。患者应少食多餐,要做到每日不少于三餐,每餐主食不超过100g,每日三餐主食分配为早、中、晚各1/5、2/5、2/5,每日总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分别为50-60%、25-30%、15-25%,并参照食物营养素含量替换表进行合理配餐。
2.3.2 患者的饮食应注意多样性,营养丰富,热量不可超量,少食油炸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禁吃甜食,同时还要限制钠盐的摄入,尽量多食用纤维素含量多的食物,有利于降低血糖,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3.3 有计划的更换食品,以免患者感到进食单调、乏味。
2.4 向患者说明各类降糖药物的作用、服药时间,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做到时间、剂量、剂型准确,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掌握注射方法,并注意注射点的定期更换,避免一直在一个位置注射而致使硬化发生,对药物的吸收也有影响。
2.5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并发症的表现,如低血糖等并发症的表现,并告知其如何进行及时处理。
2.6 患者的卫生情况也应保持,定期进行衣物的更换,患者的皮肤易于出现干燥的表现,故应保持卫生,经常进行洗浴,每日用温水泡脚,更换袜子,患者的鞋子袜子等都不可太紧,同时还要注意口腔、的清洁,预防感染,有炎症和创伤时要及时给予处理。
2.7 患者应保持规律地身体锻炼,其对治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锻炼患者的代谢系统可出现调整,锻炼的方式、方法应随其喜好而定,并不可操之过急,应逐渐增加运动量,不宜突然中断,运动宜在餐后进行,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不宜过大,而糖尿病并发坏疽、严重冠心病、眼底出血、严重糖尿病肾病等不宜选用运动疗法。运动方式选择有节奏、轻松的运动,如快走和交际舞、太极拳等,运动时注意安全及并发症的发生。3 体 会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b)-162-01
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且冠心病发病年龄日趋减小。由于冠心病发病前没有丝毫预兆,一些病人如抢救不及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对冠心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极其重要。目的是使病人积极参与二、三级预防,减缓疾病的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根据近几年来我们实施整体化护理的实践经验,现将对冠心病病人采取的健康教育对策做如下总结。
1临床资料
我院2005~2007年住院治疗的60例冠心病病人,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45~62岁。病史在1年以内15例,1年及以上45例。冠心病类型:心绞痛28例,心肌梗死20例,心衰型6例,心律失常6例。
2健康教育
2.1针对病人不同心态,实施健康教育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取得病人的信任,进行双向交流,共同建立一种指导――合作――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使病人乐于接受护士传递的信息并深信不疑。
2.1.1焦虑、恐惧型病人过于注意自身疾病,感到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每天小心翼翼,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死去。对这类病人,首先要做好亲属、同事的教育工作,请他们积极配合,共同关心开导病人,使他们感受到温暖与被尊重。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尽量避免使用过激的词句,尤其是那些涉及死亡、危险等词句。可以介绍他们接触一些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痊愈的病人,以及经过内科保守治疗症状消失的病人。通过真实的病例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病人做一些转移注意力的事情。如看书、下棋等有益活动。
2.1.2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型对自己的身体满不在乎,即使出现症状也不休息,经常忘记吃药。对这类病人要指导亲属督促其吃药、休息,反复讲解、实例举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可以更好地工作。对当面接受而实际接受不好的病人可进行强化教育,讲解此病的危险性及严重性,要注意教育方式、语气、态度,做到既能达到目的,又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2.1.3得过且过、满不在乎型 这类病人平时身体健康,症状较轻微,不影响生活娱乐。认为医护人员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辞。对服药控制疾病发展没有充分认识。对此类病人要讲解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对健康的危害,引起病人对疾病的足够重视,使他们充分理解“心泵”(心脏)的重要意义,通过上述教育对策,可使病人迅速改变观念,主动接受治疗。
2.1.4悲观、绝望型这类病人一旦发现自己得了这种终身性疾病,或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了自己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就认为自己的一生没指望了,整天郁郁寡欢,对治疗和预防均不积极。此时,要提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向他们讲明现代医学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先进手段,并介绍治愈病例,鼓励他们相互交流感受,请治愈者现身说教,使他们对治疗充满信心。动员家属亲友共同做好思想工作,但要事先和他们进行很好的交流,共同定好思想工作的主方向,以免适得其反。
2.2使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个体化、多样化
2.2.1采取书面形式比如赠送《健康教育处方》,给患者赠送一本《冠心病健康教育处方》,通过阅读,患者可了解冠心病的自我调护知识等。
2.2.2组织专题讲座组织冠心病的专题知识讲座,讲解冠心病的治疗、转归、注意事项及意识、自我防护等。
2.2.3个别指导针对病人知识层次、掌握疾病知识及信息程度不同,对病人进行一一指导。准确回答并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有效正确的指导。个别指导是所有教育方法中最有针对性、最受病人欢迎的方式。
2.2.4建立冠心病健康教育专栏积极宣传冠心病的保健知识,强化人们的卫生保健意识,理解健康意义。
2.3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2.3.1就诊前健康教育病人分诊后,只要不是抢救病人,健康教育就可以进行,认真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使病人相信医生会全心全意治疗他的病,使他们在候诊期间一方面接受卫生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可减少候诊过程中的焦虑、烦躁心理,保持心情愉快,主动配合医生诊治。
2.3.2住院期间检查、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不仅局限在正式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还要利用一切日常护理活动做非正式教育,如执行各项操作时边实施边讲解,在陪病人做检查的途中、在晨间护理中、在护理查房等时间,适时将有关知识教给病人,将健康教育延续到病人生命的全过程。
2.3.3出院后健康教育出院给出详细的书面指导,出院后定期电话指导,必要时家访。可于出院后1、3、6个月,以后可每6个月1次,这样不仅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也增加了病人对医院的信任,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龙去脉,王贵芝,高鹤南.护士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7):515-516.
[2]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6-0077-01
【关键词】老年 肝病病人 健康教育
我院2001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肝病病人406例,对其中162例老年肝病病人进行了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在406例肝病病人中,经统计,肝癌37例,肝硬化248例,肝炎121例;男311例,女95例;城市病人254例,农村病人152例;60岁以上的老年性肝病病人162例。
2 健康教育
2.1 目标(计划实施) 针对病人存在的知识缺乏、营养失调、潜在的并发症等护理问题给予指导。
2.2 饮食指导 介绍老年病人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在尊重老年人饮食习惯的情况下:(1)指导病人进食优质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适量脂肪、水果、谷物等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有食管静脉曲张者避免破裂出血,进少渣饮食,禁食刺激性食物,多用蒸煮方式烹调;(2)有腹水者限制钠盐的摄入,如含钠饮料、酱油等,以防加重腹水;(3)有肝性脑病者,禁用蛋白质食物。
2.3 心理指导 老年肝病病人的共同特点是担心病情恶化,烦躁易怒,性情怪癖、固执,自尊心强。指导家属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尽可能满足合理要求,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解释情绪激动可诱发上消化道出血,使病人保持积极乐观态度,鼓励病人树立信心。
2.4 起居指导 (1)保持病室空气清新,通风良好;(2)说明休息的重要性,能减轻肝脏的负担,有利于肝功能恢复、肝细胞修复和再生;(3)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以促进食欲;(4)病情允许者,可适当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逐渐增加抗病能力。生活要规律,活动要适度。
2.5 行为指导 在162例老年肝病病人中有饮酒史者占93例,对此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讲解酒精性肝病的危害、并发症、预后、防治原则,说明肝病病人为什么必须戒酒。(1)酒精在肠道内吸收很快,90%以上的酒精在肝内分解代谢,被乙醇脱氢酶氧化为乙醛,直接损害肝脏,使肝细胞变性、坏死;(2)多次大量饮酒可引起食欲不振、呕吐等急性酒精中毒症状;(3)乙醇的毒性常影响肝脏对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正常代谢,导致严重肝损伤和酒精性肝硬化;(4)饮酒是慢性肝炎复发的诱因,鼓励老年肝病病人摒弃不良肝病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2.6 护肝指导 (1)宣传肝炎预防、保健知识;(2)指导病人服用保肝药物,助消化药如食母生、多酶片等;(3)针对老年人肝脏的特点及肝病的存在,故应慎重用药,以免加重肝细胞损害。
2.7 隔离指导 病人因患肝炎、肝硬化,担心自己的病传给家人,因而思想负担重,有孤独、自卑感,应指导病人和家属怎样消毒隔离。(1)各种食具和物品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或煮沸消毒。接触过的被褥衣服进行暴晒;(2)日常用品(如水杯等)单独使用;(3)家庭实行分餐制或碗筷隔离。
2.8 出院指导 因人而宜,针对不同的老年性肝病病人进行不同的指导,介绍出院后的饮食、休息、用药、活动、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复诊时间等。
3 效果评价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45岁~78岁,50例中90%为原发性高血压,10%为继发性高血压,38例病情控制出院,随访24例院外生活质量良好。
2 健康教育的目的
医护人员向高血压病病人传授疾病和健康保健知识,形成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在预防疾病和控制并发症最为重要,。可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3 健康教育的形式
在健康教育的形式选择上,最受病人欢迎的是医护人员经常与病人交谈。因此我们采取边护理边教育的方法。如扫床、测血压、服药的时间对病人提供教育内容,对有一定文化层次的病人,我们利用文字材料做补充,给病人看与疾病有关的小册子和标准教育计划等。我们医护人员要与病人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敬的良好关系,把医疗护理工作与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根据病人的不同个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4 健康教育的内容
在我国高血压的治疗目前仍以口服药物为主,大部分病人需长期或终生服药,在客观上要求医务人员与病人要充分认识到治病的长期性,在心理上要具备一定承受能力,在战胜疾病之前一定要战胜自我。
4.1 高血压病的基础教育 高血压的基础教育包括:血压多少可叫高血压;高血压的分期;多长时间测一次血压;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高血压与遗传的关系;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治疗高血压药物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高血压如何预防;维持自身血压的稳定范围;高血压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通过基础知识的教育,使病人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
4.2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培养高血压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高血压的特点:长期性;对自身疾病的重视不够;消耗一定的费用;不理解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高血压病病人渴望得到有关疾病的知识,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调整生活习惯,实施自我管理疾病;教会病人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服药的依从性,控制疾病的发展进而达到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目的。
4.3 指导生活习惯的改善 低盐低脂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戒烟忌酒,加上运动疗法有一定的降压作用,改变生活方式可起到自体降压、协调降压的作用。
4.4 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有人认为病人不依从是当今医学面临的最重要问题,现今降压药物能使90%以上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降至正常,而自然人群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率较低,主要与病人服用降压药的依从性有关,其原因是人们对高血压病的危害认识不足,有的因无自觉症状或症状好转或怕麻烦,加上经济因素,药物副反应等种种原因导致病人擅自停药或不规律服药。针对这些原因,反复向病人解释病情及冶疗的意义和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严格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可持久地维持降压药物的血液浓度,避免短效药物引起血压骤然下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血。尽量避免使用贵重药品,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利于长期服药,病人出院后嘱病人定时测量血压,每周1次,随时修订治疗方案。
4.5 注重心理护理 加强卫生宣传,有针对性地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病的一般常识,使病人对病情的诊断、治疗有大致的了解,保持心情愉快,心理平衡,生活要有规律,对疾病忧虑恐惧者,讲明高血压是可控制的疾病,只要有效地控制血压便可健康长寿,减轻顾虑。对疾病不重视不愿长期服药者,应对其讲明高血压病及并发症的危害,使其主动配合服药,达到增强健康,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5 健康教育的效果
本组60例获随访病人在适应现状、情绪稳定、心理平衡、自保能力等方面均达到教育目的。经护理人员耐心宣教与心理护理,病人主诉不良情绪消除,能够保持情绪稳定,对治疗充满信心,能做到遵医用药,正规治疗还学会了疾病的预防、保健、自我护理等知识。并使护患关系得到发展和升华,个人潜能得到发挥,充分体现了护士的自我价值。同时也树立了医院良好职业道德形象。
参考文献: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加,据权威的资料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3~4%,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是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杀手。然而我国糖尿病病人普遍不重视自身病情的控制,对自我管理、自我保健的知识缺乏了解,因此,加强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对减轻和避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将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介绍如下。
1基本知识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和(或)相对不足,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伴有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与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晚期常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而危及病人的生命。
1.1高危人群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肥胖者;运动少者;工作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者;女性有分娩巨大胎儿史(即新生儿出生体重>4Kg)者或曾患妊娠期糖尿病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者;曾有过高血糖或尿糖阳性者。
1.2临床特征
为血糖增高、尿糖出现、葡萄糖耐量减低。
1.3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1.4糖尿病分型及特点
I型糖尿病:青少年起病者,起病急,症状明显,有酮症酸中毒的倾向;
I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起病缓慢、隐匿,常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于健康体检时发现。其他还有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胰腺疾病、损伤、药物或化学物质作用、激素作用、某些遗传病、胰岛素受体病变等导致的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
2健康教育的目标
使血糖达到并接近正常水平,消除症状或延缓并发症。
3科学饮食
3.1原则
控制总热量,使体重达到并维持标准水平,限制脂肪的摄入,适量选择优质蛋白,减少或禁忌单糖或双糖的食物;坚持少量多餐,定食、定量、定餐;多饮水、限制饮酒。
3.2总热量需要
成人休息状态下105~125.5KJ/Kg/日;轻体力劳动125.5~146KJ/Kg/日;中体力劳动146~167KJ/Kg/日;重体力劳动167KJ/Kg/日以上。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和消瘦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者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
3.3饮食计划
热量50%~60%由碳水化合物提供,蛋白质成人0.8~1.2g/Kg/日;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和消瘦以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可增至1.5~2.0g/Kg/日;脂肪占总热量的30%,每日胆固醇≤300mg;食钠量≤6g/日,伴高血压者≤3g/日。
3.4合理分配
如为三餐可分配为1/5、2/5、2/5,或1/3、1/3、1/3;也可按4餐分配为1/7、2/7、2/7、2/7。
3.5饮食疗法的误区
3.5.1过度节食:一些患者懂得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因此过度节食或全素食,致营养素摄入不足,脂肪分解增强,代谢产物-酮体增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3.5.2限制饮水:有些患者疾病早期有口渴、多饮、多尿的症状,因此限制饮水,这是不妥的,口渴是因为葡萄糖从尿中排出时带走了大量的水分,所以,口渴就应该饮水,否则会引起脱水、高粘血症及血栓形成。
3.5.3少吃主食多吃鱼、肉 糖尿病饮食疗法提倡的是平衡膳食,即适量蛋白质、高膳食纤维、低糖、低脂、低盐的饮食,多食肉类会使总热量增加,对疾病控制不利;多食蛋白质会加重肾脏负担,并可引起高尿酸血症。
3.5.4不敢吃水果: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水果的含糖量高,进食后会加重糖尿病,因此不敢吃水果。其实水果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如铬、锰对提高体内胰岛素的活性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因此在血糖控制的情况下,适当的进食各种水果对人体是有宜的。
4体育运动
4.1运动的作用
坚持体育锻炼有减肥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应鼓励病人积极的参与运动。
4.2运动的方式
首选的运动方式是步行,饭后1小时运动最合适。步行的三、五、七概念:“三”指一次走3公里三十分钟以上;“五”指一周最少活动5次;“七”是指运动适量,只有作到运动适量,才能达到代谢优良,即年龄+运动时的每分钟心率之和为170。
5科学用药
5.1口服降糖药要遵循服药时间
5.1.1需饭前服用的降糖药 分为两类:一类必须在饭前30分钟服用,如磺脲类降糖药(优降糖等);另一类是在饭前5~20分钟服用的,如非磺脲类胰岛素(诺和龙等),此类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餐前半小时或进餐后给药可能引起低血糖,故应在饭前5~20分钟口服,服药必吃饭,服药不吃饭,起不到降糖作用。
5.1.2需饭后服用的降糖药 如二甲双胍类,由于该药对胃肠道有刺激,故应饭后服。
5.1.3需与第一口饭同服,同时强调“嚼服”的降糖药 如拜糖平,此药主要通过抑制肠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吸收速度,使饭后血糖浓度下降,该药应在吃第一口饭时嚼碎服下,效果最好。
5.1.4早晨空腹服用的降糖药:如胰岛素增敏剂,又称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由于此类降糖药作用时间较长,一次服药可维持24小时,因此,每日仅需服药一次,建议患者每天早餐前服药,效果更好。
5.1.5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及处理 胰岛素使用过量、进食少或进食时间与用药时间不协调,运动量大而未及时调整饮食和胰岛素用量;滥用口服降糖药,均可引起低血糖反应。表现为疲乏、饥饿感、头晕、出汗、心悸,重症患者可引起昏迷。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进食糖水100~200ml或甜点心,及时到医院就诊。
6病情监测
由于糖尿病易引起心、脑、肾、血管、周围神经及眼的慢性并发症,因此要定期监测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眼底和神经系统的检查。同时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每晚用温水泡脚,按摩足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肢体坏疽。
7自我监测
7.1尿糖监测:指导病人用尿糖试纸监测尿糖的方法及结果的判断。
7.2血糖监测:为病人演示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及指导结果的判断。若空腹血糖≥7.8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8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糖尿病的病程长,并发症多,诊治处理棘手,因此,大多数的病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有的病人早期持无所谓的态度,不配合治疗,一旦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后,才意识到糖尿病的威胁,进而产生沮丧、恐惧的心理。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针对病人的病情,耐心细致的进行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和家属正确的对待疾病,鼓励病人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社会活动,以此来消除病人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
参考文献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加上环境因素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的紊乱[1]。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及尿糖。临床表现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特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所以,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的主要工作。
1 临床资料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750例,男360例,女390例,年龄35岁~80岁,中年人居多,伴并发症720例,无并发症30例,健康教育普及率100%。
2 护理
2.1 饮食护理
饮食调整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对轻型病人,不需药物而单纯控制饮食,饮食治疗中必须含有足够的营养及适当的糖、蛋白质和脂肪分配比例。根据标准体重、工作性质、病情轻重、营养状况计算每日所需热量,每日主食控制在250g~300g,三餐主食量为早餐1/5、中餐2/5、晚餐2/5。脂肪的摄入量每日50g~60g。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50g~70g。应多食黄瓜、芹菜、苦瓜、青菜、番茄、南瓜、萝卜等含大量纤维素、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蔬菜、水果最好放在两餐之间食用,应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如柚子、苹果、西红柿等,每日量不宜过多。
3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能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加速脂肪分解,增强体质,改善代谢。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锻炼,如散步、快步走、健力操的活动,运动应在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运动量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天锻炼1~2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防止过度疲劳,加重病情,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避免低血糖,并携带糖尿病人卡片,以利于发生低血糖时得到及时救助。
4 用药指导
对于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需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时间、方法、剂量,注意部位应选择在皮肤松弛处,并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防局部组织硬化,影响药物的吸收。注射者应30分钟内进餐,以免发生低血糖。口服降糖药物的病人应知道口服药物的时间及剂量,并了解哪些药物可能发生低血糖,胃肠道反应,如何注意。磺脲类药物如达美康、美吡达、糖适平等,应在餐前30分服用。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唐苹,应在进餐第一口食物咀嚼服用效果更好。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胃肠道副作用明显,应餐后服用。
5 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
低血糖是由于应用胰岛素剂量过大、降糖药物过量或饮食失调等因素引起,胰岛素应在进餐前30分钟内注射,降糖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血糖水平餐前控制在7.2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以下即可。若患者出现饥饿感、出冷汗、心悸、脉快、面色苍白等低血糖症状,即口服果汁或糖果等纠正低血糖,严重者应立即去医院就诊[2]。
6 血糖监测
糖尿病病人应当学会自我血糖监测,有条件的患者应学会使用血糖仪,可经常观察记录血糖水平,为调整药物剂量提供依据。
7 心理护理
掌握与糖尿病患者沟通的方法,医护人员要做到细心、耐心解释患者的疑问,让患者知道糖尿病虽然不能治愈,但可控制,可与健康人一样获得高质量生活,使自己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1 留观察病人健康教育的目标
通过护士对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所患病的一般知识和康复常识,正确的健康教育从而改变了病人的一些不良的健康行为,减少了因缺乏预防知识所诱发疾病,也缩短了留观的天数,提高了留观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2 急诊留观察病人健康教育方式的特点
通俗性 即健康教育语言、形式、通俗易懂易接受。由于起病急,情绪不稳定、病人的文化程度、背景不同,健康教育尽量的不用医学术语,必须使用医学术语时,责深入浅出并辅以相应解释,使急救护理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随机性 健康教育注意因人而异,由于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所患病的病种不同,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的内容。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短暂性 急诊病人观察较短,急性病症得到缓解,即可出院,即可门诊随访,而病情较重的病人,通过短暂的观察后根据病情收治住院或手术治疗,就需要护士合理的安排工作即不影响病人的治疗又不延误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
综合性 急诊留观病人中老年人居多,大多数老年病人同时患有两种甚至更多的慢性疾病,这就需要护士向病人传授具有综合性的最新、最有效的健康教育,来消除病人因疾病而产生的焦虑和恐慌情绪。
强化性 针对急诊留观病人中年龄相对老龄化及家属较多的特点,我们采取反复强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同时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表情等与病人进一步交流沟通。
礼貌性 针对留观病人的起病及情绪不稳的特点,在健康教育时应表现出对病人充分尊重、以诚相待、耐心负责的态度,决不能自已为是或说教的语言,切记用生硬的语言。
3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指导内容
病人的权利与义务 主动介绍急诊留院观察病史的环境,医疗保健方法,卫生注意事项,作息安全陪护制度,并告知病人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常见的健康教育知识 全面系统的内科、外科等各种常见疾病的防病康复知识,也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相关检查、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药物的服用方法,出院指导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指导长期卧床病人,叩背、拍胸,教会病人有效咳痰,指导糖尿患者测试血糖方法,插胃管的有效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将更加被病人及家属所接受,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健康教育是建立健康行为的有效方法,对临床各种治疗有增效的作用。
1 健康教育的特点
1.1 通俗性:即健康教育语言、形式、通俗易懂,易接受。由于病人起病急,情绪不稳定,老年病人较多,及病人的文化程度,背景不同,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少用或尽量不用医学术语,遇到必须使用医学术语时,则深入浅出,并辅以相应解释,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
1.2 随机性:健康教育时注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由于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所患疾病病种不同,我们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非常注意针对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1.3 短暂性:急诊病人的观察期较短,急性病症得到缓解即可出院,门诊随访,而病情较重的病人经过短期的观察后,视病情收治入院或手术治疗,这就需要护士能合理安排工作,既不影响病人治疗,又不延误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
1.4 综合性:急诊留观病人中以老年病人居多,而大多数老年病人同时患有两种甚至更多的慢性疾病,责任护士便会向病人传授具有综合性的最新最有效的健康教育内容,来消除病人因病重而产生的厌烦心理和自弃情绪。
1.5 强化性:针对急诊留观病人中年龄相对老龄化及家属比较多的特点,我们采取了反复强化的宣教方式,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表情,来判断病人是否明白。
1.6 礼貌性:针对急诊留观病人的起病急,情绪不稳定,患者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转换的特点,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表现出对病人充分尊重和友好,真诚相待,耐心负责的态度,决不能自以为是或用说教的语言,切忌生硬等语气。
2 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病人的权利与义务:主动介绍急诊留观病室的环境,医疗保险方法,便民措施,卫生注意事项,作息制度,安全制度,陪客制度,并告知病人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2.2 常见的健康教育知识:全面系统的介绍内科、外科、神经科各种常见疾病的有关防病、康复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有关化验检查、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药物的使用方法、出院指导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目前已制定出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内容。示范教育: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针对病人健康知识的水平及技巧的掌握深浅程度,护士现场对病人进行宣传示范,如帮助长期卧床病人翻身叩背,教会病人有效咳痰,指导糖尿病病人测试尿糖方法,插胃管的配合等,每次示范后大家共同讨论、切磋,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每一位护士的示范宣教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376-02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的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现将社区门诊输液病人开展的健康教育情况介绍如下:
1 社区门诊输液病人健康教育的目标
通过护士对病人输液期间的一系列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康复知识,从而增强了预防保健意识,使病人对病情早知、早防、早治学会并掌握疾病的检测及自我护理知识,主动参与疾病的治疗、护理和预防的全过程增强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改变了病人的不健康行为,减少因缺乏预防保健而使疾病经常复发,加重身心负担的情况,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
2 社区门诊护士应具有的专业素质
护士要有端庄的仪表,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要有丰富的学识、工作经验与娴熟的技能;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护理评估能力;具有良好的品质及服务态度;有同情心、有良好的沟通咨询及教育能力。
2.1 尊重病人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条件:护士要仪表整洁、表情自然、面带微笑,注意病人的隐私,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无论病人的社会背景如何都要做到一视同仁,态度和蔼,耐心细致,使病人心情愉快,减少恐惧配合治疗。
2.2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参加全科护士培训,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地学习掌握各种不同疾病的基本知识,以便能担当健康教育者的角色。
2.3 重视语言交流:语言是与病人交流感情,沟通思想的重要工具。病人对护士的语言非常敏感,因此语言修养,语言艺术至关重要。护士要注意及训练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能力。
3 社区门诊输液病人健康教育的特点
3.1 病人来源复杂性特点:由于我社区门诊流动人多来自全国各地年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不同,因此应注意健康教育的适应性。即健康教育的语言形式通俗易懂易接受。健康教育的内容中不用或尽量少用医学术语,遇到必须使用医学术语时,则深入浅出并辅以相应的解释。
3.2 随机性的特点:健康教育时注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我们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非常注意针对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3.3 短暂性特点:社区门诊输液病人观察期短一般在1―3小时,随治随走。这就需要护士能合理安排工作,既不影响病人的治疗,又不延误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
3 4综合性特点:输液病人中以老年病人居多。而大多数老年病人同时患有两种甚至更多的慢性疾病。帮助老年人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根据老年人所患疾病,讲解一般知识、治疗、检查、转归、注意事项等。护士会向病人传授具有综合性的最新、最有效的健康教育内容,让老年人对自己的疾病有客观的认识,客观的看待,相信科学,来消除病人因病重而产生的厌烦心理和自弃情绪。
3.5 强化性特点:针对社区门诊输液病人中年龄相对老年化及文化程度底、理解能力差的,我们采取了反复强化宣教方式,护理人员在解释内容时,要做到耐心、细心、百讲不厌,不能有厌烦情绪或有责备的语气和行为。
4 社区门诊输液病人健康教育的内容
4.1一般就诊知识:主动介绍门诊输液室的环境、医保方法、便民措施,卫生注意事项,保持良好的就医环境是需要护患双方共同维护的,遵守作息制度、安全制度、陪护制度将一切不安全因素控制在萌芽状态,如禁止吸烟等并告之病人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4.2常见的健康教育知识:全面系统地介绍各种常见病的有关防病与康复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有关化验检查、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药物的使用方法、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如高血压病人的体重控制,使之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戒烟,加强体育锻炼,服用降压药血压平稳后逐渐减量,防止发生“降压药中断综合征[3]”。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家庭熏醋法,开窗通风,正确洗手法,疾病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等。
4.3语言教育:借助护理人员对病人实施治疗操作机会,对病人进行口头的健康教育。包括输液前如何做好血管的准备,排空膀胱,避免空腹。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拔针后如何按压针眼,以及药物知识,治疗方法和效果。边做边讲随机解答病人的咨询,使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对自己所患疾病用药目的和治疗效果及副作用都有所了解。
4.4电教化教育:在输液室放置电视机,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节目,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烦躁不安地情绪,还可适当播放健康教育节目,介绍本院各种检查设备,专家资料,防保健知识,自我护理方法。
5.社区门诊输液病人的健康教育评价方法
5.1由责任护士,护士长采用与病人交谈的方式,了解和检查健康教育执行的程度和质量。
5.2定期向病人发放意见征询表,通过收集信息,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修正制定措施,促进管理。
5.3护士评价可用健康教育登记表,护士在每项宣教内容讲解后请病人签名。6.小结:通过上述的健康教育的实施,使社区门诊护理工作由单纯的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系统化保健服务转变,通过与病人不断交流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使病人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使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健康教育投入少、产出高、效率大是建立健康行为的有效方法,对临床各种治疗有增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巩玉秀,郑修霞,姚岚.社区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0.
1入院后护理健康教育
入院后责任护士积极热情接待病人及其家属,向其介绍病房的环境,谁是主管医生和护士,详细询问病情,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可亲,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充分的信任和亲切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术前护理健康教育
2.1一般手术病人:(1)术前责任护士了解病人一般情况后,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术前健康教育,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及疾病的相关知识、饮食、注意事项、功能锻炼、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帮助病人解除术中各种疑虑,争取以最佳的心身状态接受手术。
(2)鼓励病人向医务人员提出自己的问题,针对有些病人缺乏医学知识,理解能力较差,对手术的顾虑大,术前准备不理解,常不能配合,术前护士更应耐心细致地讲解术前的准备程序,各项辅助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皮肤准备、清洁灌肠、手术前禁食与用药,麻醉方法,手术方式等。(3)术前除对病人讲解术后的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外,还需介绍如何早期活动,开始时间,活动程序与活动量。一般采取循序渐进,开始小活动,逐渐增大运动量。
2.2年老体弱手术病人与有基础疾病的手术病人: 对于年老体弱或伴有基础疾病的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时,更要有充分的同情心和细致的耐心,要了解基础疾病对手术的影响和手术对基础疾病的影响。老年人一般多伴有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冠心病等,这些对手术的影响都是互为因果的,要根据手术的轻重缓急对基础疾病做好相应的治疗。如慢性支气管炎,要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咳嗽、排痰。高血压病人,术前一般血压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责任护士要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给病人予以安慰、理解和支持,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并适当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冠心病人,术前要稳定患者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告知患者术后早活动,防治急性心肌梗塞。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