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117-03
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城市开展并尝试低碳城市的建设,一般都是按照框架论或过程论的思路来建设低碳城市,相比国内其他地区的城市,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数目偏多,是未来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加上各个城市城市化水平、能源结构、经济结构、资源禀赋等等存在差异,因此西部中小城市需要根据自身城镇化进程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宜的建设低碳城市路径。
西部地区地域广阔,经济欠发达,西部地区城市的工业相对发展不足,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尚且不足。随着近些年来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加上劳动待遇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回流到西部户籍地就近务工,促进了劳动力相对充足的西部地区的产业化进程。劳动力与产业的“双转移”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伴随着西部中小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同时带来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公共服务成本高等多种“城市病”。低碳城市建设,正是解决城市从愿景走向现实的困境的重要战略举措。因此,将低碳城市建设置于整个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实考量
(一)未来城镇化的重心是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
西部地区,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综合考虑人口、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指除了西安之外,其他城市均为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狭义上根据城市人口规模,指在西部地区市区常住人口在100万人以下的城市,其中50万~100万为中等城市,50万以下为小城市。依据2010年《中小城市绿皮书》标准,中小城市是指市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城市。由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西部地区城市共计88个,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下的城市数共计53个,占据60.23%。中小城市在西部城市体系中数量大,在整个西部经济中占据比重大,而西部的城镇化水平相比其他地区相对落后,造成城镇化中的城市规模过小、城市集聚效应及扩散力不足等等问题。相对而言,西部地区资源要素比较丰富,经济不断发展,东部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逐渐向西部地区发生转移。因此,未来我国城镇化的重心将出现在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
(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产生的“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
一方面,伴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生产要素、人口资源促进了土地等资源的较高效率的利用,降低了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危害;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同阶段,由于人口的大规模聚集于各个城市,工业、建筑等等高度集中,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急剧增加,人们对生活质量、社会服务、公共设施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会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等带来更大的压力,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也会明显减弱。
(三)低碳城市是未来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
城市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单元。过去的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的“城市病”,实际上是传统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城镇盲目扩张等等。低碳城市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能实现西部中小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2008―2013《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中西部各省份综合能源消耗量不难看出,近些年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背后是能源的大量消耗,其中贵州省综合能源消耗量2008―2013年能源消费增长依次为4.2%、6.8%、8.1%、10.9%、8.9%、8.1%,四川省综合能源消费增长依次为7.13%、7.77%、9.62%、10.08%、4.46%、4.56%,广西省综合能源消费增长依次为8.3%、8.9%、11.9%、8.5%、6.6%、6.7%,这些省份这六年的综合能源消费增长几乎接近10%。西部地区由于目前所处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推进的发展阶段,其能源需求具有相对明显的刚性特征。当然,现阶段,任何一个地区都还无法做到控制减少碳排放的绝对量,而是根据城镇化所处的不同阶段,保证GDP增速大于碳排放的增速。
二、城市低碳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有的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研究一般都是围绕两种思路进行研究,一是按照框架论从基底低碳、结构低碳、形态低碳、支撑低碳和行为低碳五个方面分析;二是按照过程论的思路来进行分析,从低碳生产、低碳流通、低碳消费、低碳循环利用整个过程来分析。现有的研究大多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法通过设定目标层(一级指标),包括低碳经济社会、低碳社会发展、低碳资源环境,其辖准则层(二级指标)如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口密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十五个指标构成进行分析,其得出建设规划低碳城市的结论主要包括: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绿色建筑”规划和低碳技术等等。
当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已进行着低碳城市的建设,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已有的研究表明,城镇化背景下影响城市低碳转型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因素、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政府规制。由经典的I=PAT模型可知,环境影响主要受人口结构变量、财富程度和技术因素控制。因此,本文立足于城镇化背景下,依据当前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初中期阶段,提出影响低碳城市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支持、人口规模因素、能源强度和经济规模因素。
(一)政府支持
西部地区建设低碳城市,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需要当地各级政府主导,政府在低碳城市的建设中应发挥领导、指导、引导的重要作用。首先,政府需要制定低碳发展的目标,进而展开相应的科学城市规划,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一步。低碳城市建设规划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产业规划、交通规划和“绿色建筑”规划。其次,政府还要发挥领导并引导企业、市民共同参与低碳城市的建设。现实中高碳企业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对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负有特殊使命,需要采取构建低碳文化、研发应用低碳环保技术、加强节能减排人才的培养、完善节能减排的管理体系、加大节能减排投资、实现清洁生产方式的有效运作等战略措施。同时转变居民消费理念,提倡低碳消费模式。最后,政府还需及时进行低碳制度改革,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执行并监管低碳城市的建设。
(二)人口规模因素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实现人的城镇化。城镇化进程中,中小城市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大量人口集聚西部地区中小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城市对终端消费产品的需求会增加,加大了对城市交通的使用量以及对城市建筑的需求量,致使能源消耗量不断增长以及碳排放量增加。而城市市民是落实城市低碳的主要参与者,要为西部地区建设低碳城市发挥重要的积极参与作用。转变市民消费观念,倡导并实施低碳的消费理念,改变过去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文明理性消费、绿色生活理念以及倡导家用技术革新,实现城市低碳发展。节能方面,居民尽量降低对耗能高的产品的使用量;减排方面,居民从日常生活细节做起,减少对含碳产品的使用,践行绿色环保的消费模式,积极为实现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能源强度
由2008―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2008―2013年贵州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依次为0.37、0.6、0.63、0.73、0.65、0.65,四川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依次为0.65、0.54、0.64、0.67、0.35、0.46,广西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依次为0.65、0.64、0.84、0.69、0.58、0.66,这些省份这六年的综合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几乎接近1,大多高于0.5。近几年,西部地区个省份单位产值能耗也均在1~3之间。因此,能源强度方面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低碳生产。按照能耗少、技术密集度高、产品附加值高等的原则,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第二产业“高加工度化”,促使高碳产业的逐渐退出、衰退和低碳产业的不断发展,大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推动能源结构演进,改善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和环保产业。同时,进行技术改进和革新,提高对现有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单位GDP能耗,另一方面,通过发现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进行能源替代而降低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
(四)经济规模因素
西部地区大多中小城市处在工业化的初、中期,其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高度依赖物质、能源的投入,属于外延式增长模式,在此阶段,碳排放量一定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逐渐增长。西部地区具有天然的区域煤炭资源优势,煤炭资源型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煤炭开采、洗选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而这些行业往往为高能耗产业,且以消耗煤炭能源为主,从而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而低碳经济提倡的是碳排放相对量的减少,实际上是减少碳排放的增量,让GDP的增速远远大于碳排放的增速。因此,合理提高人均GDP的基础上,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加大第二产业的比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三、结语
西部中小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在城镇化背景下要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具有生态文明特色的低碳之路。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已经开始低碳城市的研究与实践,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武旭.低碳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与路径选择[J].区域与城市经济,20014,(1):40-47.
[2] 侯景新,郭志远.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J].区域与城市经济,20011,(3):49-51.
[3]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R].2009.
生态城市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环境经济学主要讨论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强调利用环境经济规律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运用环境经济学,探讨市场对解决环境问题的作用,能够为西安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解决城市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西安城市建设的发展。
1 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
1.1 自然条件
西安的生态环境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秦岭山区植物种类丰富,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丰富。西安境内河网密集,共有54条河流,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西安地处亚热带环境区域,冷暖干湿四季分明,气候适宜。良好的自然气候背景为西安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2 经济条件
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中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中原、华北和华东各地市的必经之路。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而且,西安高等院校众多,拥有充足的科技人才,其综合科技技术在我国位于前列,是我国重要科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3 资源条件
西安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居我国六大古都之首。西安的文化遗存具有资源密度大、保存好、级别高的特点。西安自然生态优美,位于西安南面的秦岭被誉为中国的“中央公园”,是中国地理和气候的南北分水岭。同时,与旅游资源向配套的一系列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吃住行娱乐行业不断发展,为西安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4 政策条件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逐渐重视环境保护,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纳入我国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当中。这些决策为城市建设指明了发展道路,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2 西安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不合理的城市布局和资源配置
西安将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划分为不同的产业区域,其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和污染产业主要位于西安的西部和北部郊区,造成西部和北部环境污染严重。虽然近几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治理污染,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数据资料显示,全省河流水质总体较差,其中11条河流水质为重度污染。而且,西部和北部的空气污染也非常严重,冬季基本处于雾霾天气状态,虽然政府已经将部分石油、化工企业迁出西安市区,但是仍没有市区改善空气质量。
2.2 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以环保部门为主,仅仅靠环保部门的力量,无法承担城市建设的重要责任,还需要政府其他部门以及能源、资源、交通、建筑、环境、人口等各方面的协调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3 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治理力度不强
交通污染是造成西安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西安在机动车治理上仍存在很多问题。近几年西安居民拥有私家车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与西安城市发展容量不符。西安并没有采取限号、摇号等措施来管理机动车数量,汽车尾气污染严重。而且,在交通治理的执行工作中,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尽到职责,对大货车限制进入二环的管理存在漏洞,二手车交易市场管理混乱等。
3 西安生态城市建设对策研究
3.1 利用环境经济学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西安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存在很多矛盾,阻碍了生态城市发展的进程,环境经济学从市场激励机制出发,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市场手段和多种环境污染治理方法,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依据。
(1)根据环境经济学原则设计环境政策,包括机会成本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前瞻性原则和相互依存原则。这要求政府在西安生态城市建设中制定环境政策时要考虑长期机会成本,重视污染损害后果的累积性、潜伏性和不确定性,制定的相应政策要具有连贯性、长期性和综合性。
(2)可以利用环境成本解决环境治理中的政策、制度问题。西安在生态城市建设当中,要考虑环境成本,注意公共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城市建设中的环保项目会产生环境成本。其中大多数排放量消减项目致力于建设某种具体的环境介质降低污染如空气和水源中的污染物总量,但是有可能增加土壤中的污染物。例如,建造污水处理厂或铺设下水管道时,有可能发生污水泄漏。当企业或消费者针对环保项目进行调整时,将产生不可预见的影响。为了改善空气污染状态,汽油生产商降低了汽油中的含铅量但会添加其他合成物,仍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再如,社会实施环保计划,要求居民缴纳固体垃圾处理费,但会导致“深夜倾倒”现象频发。重视环境成本,政府需要加强执法力度,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缓解公共项目中的环境问题。
(3)要采取经济手段进行环境保护,包括收费、补贴、押金、排污权交易和强制刺激。在西安生态城市建设中具体的收费手段有排污收费、环境资源使用者收费、环境管理收费以及对环保企业的税收优惠。在废弃物回收方面,可以采用押金的手段。对于违章建筑或违法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则可以对其进行违章罚款,这是强制刺激的体现。
(4)采取命令控制型手段治理污染。①对污染企业规定许可排放量。环保局依据一定的标准将总体目标分配到具体的污染源,然后对每个污染源发放许可证,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格惩治。②对工业技术企业规定最低技术要求。即对工业生产过程或主要设备规定特定要求,对潜在污染者规定最低技术要求。
3.2 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对于第一产业,要树立市场意识,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利用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对于第二产业,要按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要求,实施清洁制造和生产,有效利用资源能源,广泛使用清洁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发展循环生态工业。同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新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立生态产业园,推广生物工程,制造业采用新型材料和先进的技术,加快绿色制造的发展。对于第三产业,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并利用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使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
4 总 结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环境问题不容忽视,要解决城市化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可以利用环境经济学的原理,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采取一系列污染治理手段,从而加快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为西安人民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近些年,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过大,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在无形中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世界范围内,大城市的总面积占据了地球的百分之一,对能源的消耗量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而大城市每天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在百分之八十左右。所以,要想调整全球的气候问题,就必须从大城市入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推广“低碳”的发展理念,这就是解决气候问题的目标。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城市开始采取低碳城市建设的方法,但是这种建设方法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
一、 我国进行低碳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速度非常快,城市正在向我们展示着它将面临的种种问题,在社会发展和地区发展过程中,城市都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城市作为碳排放的主要集中地,也应当成为发展低碳建设的主阵地。从我国二十世纪中后期,直至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城市人口的数量增长速度很快,已经从一千七百多万人增长到了六千二百万人,在这个阶段内,我国城市化的水平也由百分之十上涨到了百分之四十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有四亿多农村人口转向了城市。到2050年为止,我国城市化的现象将变得更加严重,最高可能超过百分之七十左右,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也没有达到如此快的速度。
二、 我国低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煤炭能源的消费过高
目前,在我国的统计系统中,所有有关能源的数据中,都没有对城市层级进行统计的相关数据。不论在哪个地区,城市都是主要耗能集中地,我们在对城市能源进行分析时,可以考虑使用全国的能源数据作为参考,这将会对城市能源数据分析产生一定的帮助。从图1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在能源消费过程中,出现了消费不合理的情况,在所有能源中,煤炭的消费占最重的比例,在二十世纪中后期,煤炭的消费比重就占百分之七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对能源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是煤炭仍旧占百分之六十八。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其他一些新型能源发展速度过慢,这给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二) 与低碳城市的规划不相符
在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实践工作还是刚刚起步,就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城市规划理念而言,并不能达到低碳城市建设所要完成的目标,其中的差距主要从这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居住区所占的面积越来越大,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中,在设计居民小区时,都会将其设置成封闭型,从而把公共交通阻挡在居民区外,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这样无形中就鼓励私家车出行,使城市交通变得拥堵,特别是增加了城市能耗量并且增加了尾气的排放。第二,城市用地过于单一,在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巨型的居住区,对于混合型用地考虑较少,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就逐渐减少,造成城市中钟摆交通的情况,也增大了城市交通拥堵,使交通的能耗量有所增长。第三,郊区在开发时,密度较低,在城市的郊区部分,底价相对较低,所以郊区的开发力度也比较弱,在部分情况下甚至出现密度非常低的别墅型住宅区。与此同时,为了考虑交通的经济性,一般在城市郊区公共交通网络比较少,这就造成居民出行不便必须使用私家车的问题。
三、未来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第一,要对一些高碳产业进行管理,尽量保持其向着低碳化的方向发展。要将交通、化工、建材、钢铁等一些高碳的产业逐渐规划为链条产业,要将一些已经在产业链上的产业“低碳化”,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建筑、化工、石化等一些耗能较高的行业作为实践的试点,在其中引入低碳技术,并且对其进行改造,使这些领域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第二,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我们除了要对高碳产业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外,还应当将高碳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使产品、产业向着利润曲线的两端扩展。在产业链的前端从知识产权入手,在产业链的后端从品牌的销售入手。这样就可以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向着低碳化的方向迈进。
(二)不断开发新能源
我国的现阶段,正处在城市化、工业化推进速度飞快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对能源的需求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大。由于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所以要想使我国国内的生产总值有所降低,减少我国国内碳排放量总值,就应当在城市中大力开展低碳城市建设,而目前最有效的措施则是转变能源结构,不能将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结构,而是应当增加核能、风能等新型能源的使用率,改变总体的消费量和生产量,将会对低碳城市建设有很大的帮助。
(三)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
随着我国从高碳模式向着低碳模式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我国的能源结构在短期之内也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在这个转变的时期内就需要我们通过绿化来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量。在城市中,可以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这些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就可以显著的封存和吸收城市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在城市中规划大量的绿化带和绿地。除此之外,在城市中楼顶的利用率很低,可以将楼顶开辟出来并且种植绿地,这样不仅增加了城市绿化的面积,优化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节省了绿地所占的城市用地,使城市的碳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中,楼顶都处于闲置状态,如果大量的将楼顶开发成“空中绿地”那么不仅可以给建筑物保温,而且可以使城市空气得到净化,使城市的热岛效应有所降低,而且美化了城市建设。
三、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城市开始采取低碳城市建设的方法,未来我国还将不断改进我国的能源结构,提高绿化水平,调整空间布局,使我国真正走向一条低碳城市建设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书铭. 城市低碳建设中政府职能研究[D].云南大学,2013.
[2]杨阳.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园林水景营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3]胡伟. 天津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
城市是人类生活、工作的载体,其核心内容是人。传统城市人与城市的关系是对立与分离的。智慧城市打破了这种关系,在信息技术渗透下从智能化向智能思维化过渡,以虚拟化形式进入到人类日常生活工作中,使主客体关系从“单一性”转变成为“多元性”。智慧城市中主客体以虚拟形式存在于信息世界,其最终目的是人性化服务,实现实时互动。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打破了传统主客体与“沉浸性”、“依寓性”、“一体性”的关系。在智慧城市中每一个人或每一项城市设施都可以作为一个单元附着特定的智能特征。在这种智能化特征的引领下,人与城市设施之间逐渐融为一体,同时使城市不再是被动改造对象,而是具备反馈、调节、智能反应、感知等人工智能性质,实现虚拟世界主客体互动关系,改变人类的活动模式。
(二)城市构建的提升
智慧城市有着明显的人工生命化追求痕迹。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可分为感知层、神经层、智慧层。感知层处于智慧系统终端,是城市感觉器官,通过感觉设备实现城市感知。神经层是智慧城市传输网络由物联网、互联网组成。智慧层是智慧城市大脑,实现数据分析、处理的最终决策。不同城市在其特定环境与资源因素下会选择某一种或多种模式组合方式完成智慧城市建设。从建设目标来看可分为民生建设模式、城市功能建设模式;从建设动力来看可分为投资拉动型建设模式、创新驱动型建设模式;从建设过程来看可分为由下而上模式和由上而下模式;从建设方式的角度来看可分为重点突破模式、全面推进模式;从资源配置来看可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从建设先导性来看可分为产业先导型、技术先导型。
(三)城市功能的升级
第一,信息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与否,加入了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城市建设后,固有城市物理空间开始变化,城市传统物理空间模式转变为全新的信息空间模式;第二,城市空间发展成为物质空间与虚拟空间交互依存的复合体;第三,信息虚拟化空间与城市物理空间通过网络实现压缩和重叠,城市生活逐渐从物理空间走向虚拟空间,完成城市对地域性超越;第四,城市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出现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实现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第五,城市公共服务方式由传统物理模式向网络化、系统化、智能化的技术型服务模式转变。
二、亚洲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相对较晚,加之建设初期没有统一规划,缺乏核心技术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发展,所以研究国外智慧城市发展定位和策略对我国建设发展智慧城市很有必要。
(一)日本智慧城市建设概况
1.国家计划与建设现状
日本是亚洲建设智慧城市较早的国家之一,其智慧城市建设既是对建设未来先进舒适城市的一种思考和探索,又是在新形势下解决环境与能源等问题,提出的一种新方法。2001年,日本实施e-japan战略,主要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技术的研发,为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4年,日本实施u-japan战略,通过创造新商业模式及新服务,开发区域咨询平台,强化电子政务服务,以及建立促进用户使用网络的软条件,为日本创造了良好的上网条件。2009年,日本实施i-japan战略,主要是3大领域(电子政府和电子自治体、医疗保健、教育人才)建设,其目的在于构建人性化、智能化的城市,将科技和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革新,最终实现自主创新。日本从e-japan到u-japan再到i-japan实现三级跳,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的建设中,从而带动智慧城市的发展。日本智慧城市主要采用完全由运营商独立投资建网模式进行建设,政府干预较少,仅提供有限的基础设施或政策支持,主要由运营商负责建设实施和运营管理,以此充分调动运营商的积极性。日本政府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主要扮演推动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2.特点浅析
一是制定通信建设、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一系列城市发展战略,确立智慧城市建设核心地位,为智慧城市基础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从国家战略发展层面明确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角色,政府以协调者、推动者的身份,支持和鼓励企业投入智慧城市建设中,并强调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技术和经济优势。三是采用“样本试点到全面推广”发展模式,避免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偏离方向的问题。四是强调“民生重点”核心建设思想,重视市民参与,以及市民利益最大化方针,保障了智慧城市建设民愿支持的力度。
(二)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概况
1.国家计划及发展现状
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政府就意识到了国家未来发展竞争劣势。为此,新加坡政府开始寻找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点,最终将国家未来发展点确定在“信息通信技术”方面,并制定了一系列长远规划,开始了长达30年的“智慧国家”建设。新加坡智慧国家建设共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1992年“IT200-智慧岛计划”、2000年“信息通信21世纪计划”、2006年“智慧国家2015计划”、2014年“智慧国家2025计划”。其智慧城市主要依托“智慧国家2015计划”,其中有四个关键内容: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包括建设超高速且具有普适性的有线和无线两种宽带网络;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资讯通信产业;开发精通资讯通信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资讯通信人力资源;开拓主要经济领域、政府和社会的产业改造。
2.特点浅析
一是前瞻性与持续不断的政策支持是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取得目前成就的关键因素,宏观政策面的指导为国家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构建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保证智慧国家建设的顺利实施。三是经济支持保障了智慧国家系列计划的顺利实施。四是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实现全国信息化消除了数字鸿沟。五是增强通信专业人才教育与培养力度,保障智慧城市建设人才需求。
(三)韩国智慧城市建设概况
1.国家计划及发展现状
早在2004年,韩国政府就推出了u-Korea战略,加快韩国信息化进程,以网络为基础打造绿色、数字化、无缝移动连接的生态、智慧型城市,通过智能技术刺激可持续发展力和竞争力。在u-Korea战略中,u-City是一个重要单元。它以市民为中心,将环境与技术集成,从而组建一个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目前,韩国u-City建设已涉及22个城市,包括首尔、釜山、仁川等重要职能城市。韩国的u-City包含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New City+ubiquitous,即新城市建设,主要针对新城市进行智慧化建设;另一种是Old City+ubiquitous,主要针对既有城市的特征,加入各项智慧应用元素与应用。
2.特点浅析
一是统一规划、整合资源,以先进的数据技术为基础整合资源,发挥既有的IT产业优势;二是以人为本,从国民角度出发,根据民众生活需求,侧重规划城市发展线路;三是积极建设多样数据分析库,夯实“智慧城市”建设基础;四是扩大电子政府影响力,推进政府组织间交流。
(四)亚洲智慧城市建设的模式与特点
从宏观类型上看,亚洲智慧城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日本为主的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目标的智慧城市;第二类是以韩国等国家以中央层面信息化战略为依托,在城市中重点部署智慧的城市应用,解决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第三类是新加坡这种国家层面的战略,除了智慧应用外,还以信息基础设施、产业、人才发展为重点。从智慧城市建设类型上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城市型智慧城市,例如“智慧东京”、“智慧首尔”。该类型是亚洲智慧城市的常见类型,具有普遍借鉴意义;二是泛城市型智慧城市,例如马来西亚的“多媒体超级走廊”、韩国的“智慧松岛”。该种类型较少,但具有代表意义;三是城市区域型智慧城市,例如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市中心智慧建设”等;四是国家型智慧城市建设,例如新加坡的“智慧国家”、日本的“i-japan”,该类型对建设背景有一定要求。从运营模式看可分为五类:一是政府投资建设维护。在这种模式下,政府拥有较强的自,多用于非营利、公益性公共服务或市政服务;二是政府投资、运营商委托运营,是政府与企业协作关系的一种模式;三是政府与运营商共同投资,借助运营商信息、网络等产品和技术优势,在减少政府投资的同时促进企业发展;四是由政府牵头、运营商投资建设与运营,这种模式多用于营利性部分的建设与运营;五是政府提供基础设施,运营商独立投资建设并运营。这种模式完全体现了市场发展规律,政府不承担投资与风险。
三、北京“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北京不仅是我国政治、文化、经济的决策中心,更是我国对外展示国际化大都市风采的窗口,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水平。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北京的自然生态、基础设施、公共交通、产业结构、卫生安全等诸多领域的问题渐渐凸显,“数字北京”已无法满足北京的发展需求,因此急需转变城市发展方向。
(一)北京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性
智慧城市建设意义不仅仅体现在高新技术的应用、改善城市环境等,还可以帮助城市转变发展模式,使城市发展更趋于科学、合理,实现经济与科技的相互促进发展。
1.“智慧城市”建设是北京经济增长的“倍增器”
智慧北京建设的核心与基础是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数字化产业等,因此以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为依托的信息产业将成为未来北京经济增长的突破点,同时会产生强大的关联和带动效应,促进各行发展创新,从而推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衍生新的产业形态,进而保证北京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
2.“智慧城市”建设是北京产业结构的“转换器”
在智慧北京建设中,智慧技术运用将改变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转换器”。智慧北京建设将使大量智慧技术融入到城市建设中,不仅会提升城市自身的创新能力,更能增加城市建设的科技含量,从而带动产业经济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将再次推动城市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3.“智慧城市”更符合“十”城市建设理念,是北京发展的“助推器”
智慧北京建设更符合“十”城市建设号召理念,是北京市未来发展的“助推器”。智慧北京建设是以数字北京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应用的城市建设。智慧技术应用不仅会带动经济增长,更会促进北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有利于重新规划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而形成符合“十”城市建设号召理念的绿色生产与生态发展有利局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经济与科技互相促进方式,为北京市未来发展助力。
(二)智慧北京建设现状
1.政策方面
2012年,国家《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从政策上明确了智慧北京建设的方向。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及北京市不断推出智慧北京建设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智慧北京建设,从政策层面鼓励北京引进重大项目,支持企业投资并参与智慧北京建设。
2.技术方面
2012年3月,北京市召开“智慧北京”动员和工作会议,并正式对外了《智慧北京行动纲要》,标志着智慧北京建设全面进行。政府针对“智慧北京”明确了三项基本特征:宽带泛在基础设施、智能融合和信息应用、创新可持续发展环境,以及行动计划。截止到目前,智慧北京城市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宽带城市与无线城市建设方面,2012年底实现了20M有线宽带全覆盖,2015年初3G+WLAN基本实现全面覆盖,4G无线网络覆盖建设同时启动。目前已实现WLAN接入点10.5万个,3G基站2.2万个,7个重点区域为市民提供3年免费无线上网服务。在政务物联网建设方面,四环内超过95%的范围实现了政务物联专网覆盖,四环以外根据需求实现了区域覆盖,远郊区县实现了行政中心区覆盖。2014年底,北京市建立了完善的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在统筹管理、信息共享、智慧服务、综合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支撑。建立政务云服务体系。按照“市区两级、覆盖全市;物理分散、逻辑衔接”的框架,构建“1+N+16”政务云体系结构。
四、国外智慧城市建设对“智慧北京”建设的启示
一、前言
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城市文化与城市形态的产物,彰显着城市的文明与进步,既是一个城市外在的表现形式又是内在文化涵养的体现。是独立而又特定的外部空间中为城市创作的具有普遍大众审美与艺术魅力的城市视觉导视媒介,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新农村建设,抛弃了传统城市孤立冰冷的高贵冷漠气质,创作更加要求“接地气”,追求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可的公共性,不仅通过艺术达到观者情感的共鸣,还有更高层次体验的魅力。达到视觉,触觉,听觉多种形式的统一与契合。更能体现出设计带来的城市人文性体验。
1、因地制宜要求
绿色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管是那种新农村建设其对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在使用新农村建设开展城市环境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达到新农村建设的生存标准。所以,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时候,一定要依照自身环境情况,依照农村建设的特征和对自然的要求来规划。让农村建设符合自身的生态习性与栽植地环境相符合。这就需要有关人员在规划的时候充分重视该地的环境要素(比如气温、湿度、光线等),还要对上述要素进行缜密的检测以及整体研究。只有做好上述工作。才可以制定出完美的新农村建设方案。在公共环境种植规划方案需要很好的展现生态农村的环境特征以及地区特征。不可以无目的引进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而是要选择以及使用该地新农村建设。
2、生活性和艺术性相融合标准
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建设需要展现出生活气息,站在公众角度思考设计方案,尽量大道社会公众的要求。另外,新农村建设的运用还需要依照美学理论,展现新农村建设个体和群体的魅力,另外在公众观赏的时候还需要重视整体艺术美。依照艺术性标准,不只要注重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景观,还需要关注到新农村建设的时节变化。此外,有关人员还需要提前设计好各类新农村建设的形状、颜色、线条和配备比值。另外,关注新农村建设间的互相关联和搭配,尽量营造出一种宁静、平和、安逸的氛围,达到大众观赏的标准。整体艺术布局要符合城市设计的标准和要求。新农村建设的组合一般使用对植、行植等标准,另外在自然式城市绿化设计中,就使用不对称的组合方式,尽量展现新农村建设原料的原有形态。不论是哪种环境都要使用各种不一样的种植方式,比如在建筑物周边一般使用规则式种植,但是在自然环境不好的建筑周边,就可以使用自然式种植,这时需要充分关注空间整体韵律感,尽量营造一种整体协调的感觉。
3、文化要求
城市绿化是维持以及营造城市风情、文脉以及特征的核心部分,需要将自然环境以及本地新农村建设当做根基,把各种民俗、优秀习俗、信仰、历史等加入到新农村建设设计中,让城市绿地体系展现地域性以及文化性特点,突出特点以及个性。依照人和自然整体协调的要求,重视人的感受,依照生态要求,从视觉感受、生态氛围、公众举动等部分来思考,营造一种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的氛围。另外设计人员还需要全面思考新农村建设本身观赏特点,全面利用其特征提升景观可欣赏性。更好的提升整体观赏效果,提升可看性。
4、生物多元化要求
上述要求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绿地自然化的前提,其是提升绿地整体系统作用的基础。因此,新农村建设绿化需要充分关注恢复以及建设生物多元性。第一,需要全面维护地区自然遗产以及新农村建设,为生物创造更适合他们生存的环境。第二,提升种类意识,关注不同种类新农村建设的综合使用,另外还要充分重视对变种的选择和同化。营造极具地区特点以及新农村建设个性的景观;第三,提升绿地的适应水平,严格制定绿地中各个物种所占的比值等。第四,依照地带性群落的物种分布、组成特征以及规律,正确挑选合适的建设方案。新农村建设搭配一定要突出重点,按照设计要求,使用具有不同特点的新农村建设,尽量在同一个地区使用多种新农村建设或者是两种新农村建设。
二、对未来城市景观发展定位
新农村建设的出现与发展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向前发展的必将结果。城市作为比乡村、城镇更高级的聚落,更发达的所在,汇聚了尖端的科技与工业文明,前沿的信息与精神文明,汇聚了素质更高的人口群体,更先进、便捷的基础设施与生活、服务设施。在这个崭新的信息时代,科技突飞猛进的后工业化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速度也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展现着人类城市化进程的辉煌成就。但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如过度拥挤的人口密度、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生态失衡等;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压抑乏味的城市环境空间,让人们希望通过新农村建设的建设,找到拥抱自然,拥抱艺术的新生活;人们渴望着更美好的生态绿色家园,渴望受到精神上的抚慰,希望压力的舒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新农村建设呼唤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享受,呼唤更舒适悦目的城市化空间。
三、结论
现代城市建设走向公共领域,成为优秀的公共艺术,在艺术创作上应创造出与自然环境,人文气质相吻合又赋予城市地域个性,充分体现艺术和大众无限亲和的作品。在迅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我们已然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陶瑞峰 朱芳玉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新校区艺术学院
多年来,北京城市功能与首都功能高度重叠,城市发展因此存在许多难解之题。北京有必要借城南地区大规模建设,研究城南地区长远、综合发展的规划布局,促进北京世界城市建设。
首先,北京南城规划发展应考虑协调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京津冀城市群是国家级城市群,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三,总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地域面积的两倍;总人口规模8500万,远大于珠三角。城市群区域GDP已经近万亿元,达到9159亿元,但全区域的投资规模远远小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我们应该从宏观、长远、区域等角度,启动北京城市南部地区3079平方公里的总体综合规划,按照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带动区域的总体思路,将南部各区规划和正在规划的各个大型项目统一整合,促进北京世界城市建设。
其次,在空间规划上适当分离首都职能与北京城市的职能。首都职能与北京城市的职能在空间上的适当分离,是解决城市压力的现实“药方”。如果依然任由北京各项功能与首都功能紧密叠加,当矛盾难以调和时,首都功能区要么被迫搬迁,要么保留矛盾,继续维持城市痛苦。通过调整北京城市结构,迁出可能和最终可能迁出的部分城市职能,北京可能实现高效、长期的合理发展。
北京三环以内的主城区今后主要作为“国家首都”的职能继续发展,保留了历史“印记”和传统文化、旅游和服务业等功能。外迁北京市企事业等单位于南部地区,结合长远规划北京南部新城。南部新城以“人文”、“科技”、“绿色”等为主题,整合永定河,大、小龙河,三海子及其他绿色生态资源,构建生态、低碳、宜居的崭新城区,构筑针对日益拥挤的中心城区的“反引力城市区”,其功能以行政、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制造业研发、居住、现代服务业、信息及医药产业集群等为主。南部新城由于更靠近天津和石家庄,更加有利于引领京津冀区域均衡发展。届时,北京将呈现沿北京中轴线延长的首都区和北京南新城区双核共荣、各组团城市协调发展的整体城市结构。
最后,真正落实古城保护战略,预留国家行政区搬迁或设施增建的空间。北京各版总体规划虽然都将古城确定为整体保护的对象,但在其62.5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拆除和重建至今未绝。如旧城胡同1949年有3250条,1990年有2257条,2003年只剩下1571条,而且还在不断减少。33片平房保护区内仅有600多条胡同,其他胡同尚未列入重点保护范围内。显然,北京古城保护的“旧调”还将重唱!
管窥蠡测,贵在支点。在七个区县中,分处北京南北的丰台区和顺义区,一个志在北京城南建设中率先崛起、成为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新空间,一个则为在郊区县实现持续领跑而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它们的行动镜头足以展现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强劲动力。
丰台:世界城市新空间
丰台区是首都西南的重要门户,是北京面向京津冀都市圈的桥头堡,以及环渤海和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要素的交汇地。丰台拥有北京城市未来发展重要的优势资源,其待开发建设用地近40平方公里,林木绿化率达到68.3%,已成为首都西南的生态屏障。此外,作为航天摇篮和国内外众多知名公司的总部汇聚地,全区聚集了lO万多名科技英才,是首都重要的智力密集区,加之土地、房屋等要素价格相对较低,具有实现跨越发展的后发优势。
诚如北京市市长郭金龙所言,北京大力推进南城发展,丰台首当其冲;北京打造重要功能区,丰台有丽泽新兴金融商务区;建设永定河流域生态经济带,真正的起步恰恰就在丰台。在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中担当重任的丰台,“十二五”期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从首都发展的配角转变为主角,从后台转变为前台。
作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空间,丰台区代区长崔鹏表示,“十二五”时期,丰台面临着分工首都建设世界城市、实施城南行动计划、打造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举办2013年园博会和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等发展机遇,将重点打造“一轴两带四区”产业空间格局,努力使丰台成为金融创新试验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生态宜居示范区,实现丰台强势崛起与跨越发展。
“一轴”是指南中轴国际商务中心发展轴。把握首都第二机场建设和南苑机场搬迁的历史机遇,释放南中轴路两侧的土地资源,深入研究首都南中轴的发展规划,将南中轴打造成为创新、创意、创业的新引擎,建设成为创新活跃、要素聚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高端国际商务中心区。
“两带”是指三四环都市产业发展带和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依托西南三四环沿线良好的交通优势和7平方公里待实施产业用地资源而形成三四环都市产业发展带,将积极承接高端要素转移和新兴要素集聚,打造城南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战略高地。进一步强化城南商务、金融、研发、流通、休闲、文化等现代都市服务功能,实现生产业和生活业的高度融合,形成北京城市环线的都市产业经济带。依托永定河沿岸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的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将加快建设园博园、卢沟桥一宛平城一长辛店古镇文化刨意产业集聚区等,为“绿色北京”提供重要支撑。
“四区”是指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中关村丰台总部经济与战略新兴装备科技园区、大红门时尚创意产业聚集区、青龙湖一长辛店会展旅游休闲区四个功能区。
丽泽金融商务区,是首都金融业发展新空间和新兴金融机构聚集区。地处北京西二、三环路之间,占地面积8.09平方公里,是三环内最后一块成规模的待开发区域,是首都“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金融业发展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大力发展金融信息产业、金融创新产业、金融文化产业和金融服务产业,建设成为集“立体交通网、信息高速路、生态商务区、金融不夜城”于一体的首都金融创新综合改革实验区。
中关村丰台总部经济与战略新兴装备科技园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最早的“一区三园”之一,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倡导发展“总部经济”。规划面积8.18平方公里,包括东区4.01平方公里、西区4.17平方公里。文化创意、生物医药、能源材料、轨道交通、国防军工等高端制造和高科技服务业是该区域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未来将致力成为中国民营企业总部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与成果转化基地。
作为市级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大红门时尚创意产业聚集区立足首都南中轴独特资源,正积极促进研发设计、品牌交易、创意传媒、文化娱乐等特色产业发展,未来将成为时尚元素富集、交易方式先进、功能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的时尚产业聚集区。
青龙湖国际文化会都项目的建设,将使青龙湖一长辛店区域成为吸引国际组织和国际活动聚集的高端会议会晤品牌基地,未来将成为融国际总部、历史古韵、盛世园林、快乐港湾为一体的永定河水岸新区。
此外,11月25日京港洽谈会专场推介会,丰台区共签约项目14个,总金额达760亿元,再次凸显丰台的后发优势。目前,丰台现有港资企业130余家,占全区外资的50%以上。崔鹏表示,今后丰台将继续在城市改造、生态建设、产业培育等方面下大力气,以环境吸引投资。顺义:向现代产业体系升级
此次京港洽谈会,顺义区项目签约创历年之最,协议投资总额达到了118.92亿美元,再次显示了这个经济总量北京第五、增速第二的经济强区的奔跑速度。
顺义依托空港而形成的首都临空经济区,是中国发展最早,也是发展最好的临空经济区,它以每公顷2,1亿产值创造着惊人“钻石效应”。汽车、航空两大千亿级产业集聚首都临空经济区,已成为核心产业。目前,该区域以国航、东航、南航、海航、深航、中航油、中航材、中航信等为代表的重点航空企业相继进驻;以北京现代、索爱电子、北一数控、首钢冷轧等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稳步发展,以中外运、顺丰、华夏基金、雅昌印刷为代表的航空物流、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方兴未艾,已基本形成了产业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运转协调的产业经济发展体系。
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大机遇下,作为“第一国门”的顺义,确定将打造成为“世界空港城”,依托现有战略资源、战略产业、重大项目,在未来五年通过产业发展格局的调整,力争形成更为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
顺义区代区长王刚表示,顺义将继续做大做强汽车、航空两个千亿元产业集群。重点推进北京现代第三工厂、北京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和发展研发设计、汽车电子、展示贸易等高端环节,使顺义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产业基地。同时,在国内航空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将抓住天竺综保区的政策平台、中航工业北京航空产业园的产业平台等机遇,对引进的中国航天工业集团发动机、系统、符合材料三大核心板块重点支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一种发展模式和新潮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考虑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角色定位,而且城市功能定位应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作为首都,北京处于我国城市体系顶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指出,要“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首都在国家经济管理、科技创新、信息、交通、旅游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发展首都经济,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这是北京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
世界城市是一种高端形态。国际城市的形态从层次上可以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高端形态是指全球性国际城市,也叫世界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目前理论界、学术界公认的只有这三个;中端形态是指区域性国际城市,它在跨国界的区域资源配置中起关键作用,如巴黎、新加坡、香港等;低端形态是指国家性国际城市,也叫国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就是国家认定的中心城市。就是说,北京还处于国家性国际城市形态的阶段。
建设世界城市,必然对首都北京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必然要求首都北京从大国首都的定位来思考和谋划北京的建设与发展,从而拉开北京全面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世界城市的大幕。中国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城市化的追赶者。近三十年来的追赶,特别是最近十年的快步前进,中国各地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进行着波澜壮阔的造城、改城、扩城运动,北京也难避免。当前北京人口蜂聚、交通拥堵、空气浊化、贫富差距拉大、城市不断膨胀,所有这些城市病,都是以往许多国际城市所曾经经历过的,我们只是在重复。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在理念上、思维上、方法上、技术上有所突破,实现创新;如何以新的理念理解城市的功能,诠释城市的价值,切实走出一条绿色、低碳、低耗、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如何洞悉先行世界城市曾经经历的城市化、郊区化、再城市化背后的历史逻辑而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些都是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考验。
专家指出,世界城市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世界城市的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是世界城市产生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区域;二是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世界城市区域体系的强大支撑。任何一个世界城市都不是孤立的,纽约、伦敦、东京都有一个区域腹地的繁荣和支撑。这两个基本规律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有三点重要启示: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和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趋势,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国家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动环渤海都市圈的加速崛起;三、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推动首都城市战略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世界城市作为一种先进的发展方式,它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是高端的、低碳的、优质的、集约的和多元的。
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建设世界城市有三个背景与西方完全不同:一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是发展中国家,三是执政党主导的国家治理模式。因此,我们建设世界城市不能照搬西方模式,也不能简单仿效西方发达国家,但是我们必须尊重世界城市发展规律,既发挥我们独特的优势,又最大程度地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和科学借鉴国际经验。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概念: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生态基础设施
1、新型城镇化
1.1定义
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
1.2目的
积极型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弥补长期以来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和损失;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促进未来中国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比较
传统城镇化注重发展速度,追求GDP和城镇化率,忽视城镇化质量和人们素质的提高;是传统工业道路下的城镇化;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大肆侵占土地,牺牲甚至剥夺农民权益;导致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社会矛盾尖锐。
新型城镇化注重发展质量,以人为核心,重视人们的全方面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一体,协调发展;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与自然和谐共生;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注重社会结构变化,减少震动,保持平稳发展。
传统城镇化是在吃肉,而新型城镇化是在啃骨头。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传统城镇化遗留下的一系列问题: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等。
3、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从本质上是指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事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是维护生命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空间载体。相对于作为自然系统基础结构的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生态基础设施的另一层含义是“生态化”的人工基础设施。其不仅包括人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还包含一切可以提供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策略
1、建设主体多元化:建立多元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主体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单独依靠政府进行投资建设已经步履维艰,吸引部分有经济实力、非政府投资主体;吸引鼓励社会闲散资金进人,使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已经成为普遍方式。
如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样需要政府、企业、团体、个人共同参与。生态基础设施是为全社会人们提供自然服务的设施,有其特有的特征:服务的公共性;效益的间接性和综合性;运转的系统性;维护的周期性等。一般来说,生态基础设施的投资较大,周期较长,经营常常为非营利性或者盈利低微的。因此需要采用市场化的手法,实行一定程度上的补偿和资助,在保证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上,建立多元的投资主体,如:城市政府、绿司、生态组织、社会团体、绿色个人等。
2、生态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面向产业的苗圃、种植基地、森林等
新型城镇化要求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城市的紧缩,将城区建设成紧凑型,为郊外部分重新恢复森林等创造机会。位于德国瓦茨沃德的黑林山是人工培育的森林,如今已经成为市民们郊游的理想去处,不仅为城市带来丰富的氧气,也为当地旅游经济带来可能。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的城镇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因此需要大量的木材来适应大规模的城市化需求,主要体现在城市建设这一方面。据国家林业局第八次林业清查统计,2013年,全国木材消耗量将近5亿时,木材的对外依赖程度达到5000,即一半从国外进口。据测算,2020年我国的木材需求量将达到8亿m3。我国国内现在人工林有9亿多亩,其中采伐的人工林接近天然林。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木材需求的空缺是非常巨大的。另外一个方面,城市道路及绿地建设需要大量的行道树等树苗,往往导致城市道路沿线绿化植物品种单调,或者花大成本从外地运输而来。
因此培育面向产业的苗圃、种植基地、森林等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策略。通过它们的建设,结合旅游、商业、交通运输、种植、绿化工程等,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满足城市木材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3、森林与农业为伴,与海洋共生:保护水田、农业,创造阔叶树、落叶树森林
田和农业的保护,特别是制米业和种麦业等经济作物种植技术的延续也是紧迫的话题。农田是农业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农村地区生态基础设施的主要体现者。森林(山林)是与农业共生延续下来的。农闲时期的农民在(森林)山林里烧炭、采蘑菇、检柴、挖笋、帮忙间伐。水田起到森林中降水的调整池的作用,水田削减了雨水对土地的冲刷,形成连接山与河流的生态廊道,为动物的迁徙和避免水质的高氮化起到重要作用。森林与农业为伴,不去规划它们的延续发展就没有中国的未来。
阔叶树、落叶树森林相对于杉树、扁柏森林的土壤更具保水性,因此雨水快速渗透后,能减少冲刷。同时,阔叶树、落叶树森林土壤中的营养成分通过雨水流人河流,乃至大海,遇到海水上升流,就成为海洋植物浮游生物的营养成分,促进动物漂浮生物增加,对近海的渔业和养殖业有明显的效果。这种关系可以称之为:“有鱼的森林”。
4、建立城乡连续的山水格局:使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何为乡愁?乡愁就是人们心中对故乡、对过去的记忆,特别是那些有特色的、记忆性的那些事物,比如:美好的环境、家门口的小溪、村口的大槐树、村后的大山,城市中的公园、清澈的河流等。
建立城乡连续的山水格局是指将城市内部的山水与城郊、乡村的山水田连续起来。纵观世界城市的选址,无一不是或依山或傍水。我国古代便重视山水格局的连续:风水中的山龙、水龙绵延连续。[s]城市是区域山水格局中的一个斑块,城市对于区域山水格局就如同果实对于大树。山水格局是大的框架与结构,城市只是结构上的一个附属物,二者的联系才能形成完整的生态格局。城市与乡村山水格局的连续是强化生态结构的重要措施,结构的强大才能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另外,山水是人们对过去回忆的主要基调,城乡山水的连续为记得住乡愁提供可能。
建立城乡连续的山水格局反映了人们对维持人类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认识又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体现了人的价值观和文化水平,此外,还有人类的景观体验及其心理学的意义。
5、让自然河流回归:维护和恢复河道与海岸自然性
河流水系是大地生命的血脉,是大地生态的主要基础设施,污染、干旱和洪水是目前我国河流水系所面临的三大严重问题。河流的治理成为当今政府的重点工程,然而,存在几个治理误区,主要有:(1)水泥护堤,岸衬底:导致水体自净能力消失殆尽,水一土一植物-生物之间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系统被彻底破坏;河床衬底切断了地下水的补给,导致地下水位下降。(2)河道裁弯取直:现代景观学证明,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消减洪水的破坏性,尽显自然形态之美。(3)大坝蓄水:导致流水变为死水,富营养化加剧,水质下降;破坏河流的连续性,使鱼类及其他生物的迁移和繁衍受阻;影响下游河道景观。(4)明渠改暗沟:埋葬了人们体验自然的机会和水生、湿生、早生生物的栖息地。困治河之道在于治理污水,而是改造河道。
结束语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各级政府将会更加重视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对生态基础设施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目前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多以规划理念与方法为主;建设与研究中较多的是绿地、湿地、河流的生态改造和修复,缺乏对污染排放治理以及生态廊道的研究;成功案例还不是很多;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程度不够。随着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成熟和实践的日益丰富,这一理论与技术将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娣.现代田园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一、低碳经济的兴起
自从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和《斯特恩气候变化报告》发表之后,低碳经济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截至目前,对于低碳经济尚没有严格的定义。被广泛引用的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源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从这一论述出发,对我国而言。低碳经济与目前开展的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是一致的,是科学发展观、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等重大战略和政策的延伸和扩展。从操作的层面上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实质性的意义:控制高能耗产业的过快增长和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到2025年物理能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包括风电、水电、太阳能供暖的大规模发展和光伏发电的商业化应用:快速发展核电特别是三代核电和四代核电:公众的意识以及消费模式的改变。
低碳经济应该包涵四个维度的内涵:发展阶段、低碳技术、消费模式、资源禀赋。低碳经济一方面对于人文发展施加了碳排放的约束:另一方面强调碳排放约束不能损害人文发展目标,其解决途径便是通过技术进步和节能等手段提高碳生产力。从短期来看,可以在不改变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前提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碳产出效率,实现相对的低碳排放: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能够借助清洁能源替代、低碳技术应用等手段实现一国碳排放总量的绝对下降。低碳经济是一种兼具“效率”与“和谐”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我国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战略的突出地位,这既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体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需求,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国际经济社会变革的趋势是一致的。
二、低碳城市的内涵和现状
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心,在2008年,城市已经聚集了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中国城市人口比例也达到近45%,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75%左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意味着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需求,能源总需求势必快速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脆弱性不断显现并且有加剧的倾向。近半个世纪以来灾难性气候事件明显增多,频率加快,危害程度加深,而城市因为其特殊地位在此类事件中受到的影响最大。2005年肆虐美国新奥尔良城的卡特里娜飓风和2008年上海市遭受的百年一遇的暴雨袭击,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在内的13个世界大城市,属于受大气褐云影响较为严重的热点城市,这种云团对于气候、公众健康和经济发展都会产生影响。造成这种城市脆弱性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及城市的有效管理缺失。而城市丰富的资源、强大的资源调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推动城市低碳转型、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了机会。
低碳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践层次,除了在全球和国家层面上探讨低碳经济之外,还可以建立低碳经济区、低碳城市、低碳社区等。目前,中国一些城市如上海、保定、吉林等已经开始了低碳城市的试点。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内推行低碳经济,实现城市的低碳排放,甚至是零碳排放。经济发展、能源结构、消费方式、碳强度是城市实现低碳转型的四个方面,低碳经济不会放慢经济增长,相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将促进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提高终端能效、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和消费比例,是城市低碳转型在改善能源结构方面最直接的体现。城市要实现低碳转型,城市中人们的理念和行为必须转变。低碳城市以低排放、高能效为特征,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降低,是城市低碳发展的主要结果,主要体现在低人均碳排放量和提高碳生产率上。
低碳城市建设就是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理念。2008年1月28日,全球性保护组织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北京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上海和保定被选为首批试点城市,江苏、广东等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都陆续出现了对低碳城市建设的兴趣。当前的一些先行探索工作,可能缺乏明确、规范的概念界定以及经济学方法论描述和评价标准,因此,地方政府在实践低碳城市探索时,首先要对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作出充分的评估,结合城市自身特征,确立低碳发展的思路。其次要科学、系统地分析城市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的清单和份额,计算城市中温室气体的主要行业来源,依据科学的现状分析制订低碳发展规划。最后,要重点在新能源应用、建筑节能、公共交通、绿色消费等领域挖掘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三、北京建设低碳城市和实现低碳转型的主要途径
“十二五”期间,如果北京率先推行低碳发展模式,这将是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产业转型以及形成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必然选择。目前,建设低碳城市,实现低碳转型,北京市要实现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低碳化转型,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1 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避免留下长久不利影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等传统产业,降低GDP的碳强度。2 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人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3 将低碳发展纳入产业振兴计划和当前安排,为低碳发展创造条件。充分利用首都资金、人才优势,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新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选择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电动汽车、MBR(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特殊功能建材(如分别具有透水、透油、透气功能的砂质砖)等较成熟的、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作为优先发展的目标。4 重点扶持新兴的低碳和环境产业。推动新能源和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能源效率管理、可再生资源以及环境保护产业实施特别的鼓励政策,加速其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进程。5 鼓励创新,通过政府扶持与市场力量的结合,占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前沿,以获得先入者的优势,带动经济复苏与新的经济增长。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低碳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推广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新“竞争力”概念,建立
涵盖经济、能源、环境的综合竞争力观念。1 结合当前节能减排的重大战略措施,针对工业生产和终端用能效率整体水平较低的局面,以及不断发展的交通领域在未来大幅增长的能源需求,开展高耗能行业的能效指标管理,抓住其他重点用能单位和部门,淘汰落后产能并强化新建项目的能效监管。2 通过行政和经济激励手段促进技术创新,以低能耗、高能效和低碳排放的方式完成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固定资产投资中碳排放的技术“锁定效应”。3 基于煤炭在未来能源结构和能源安全保障中的基础地位,在中长期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优先部署以煤的气化为龙头的多联产技术系统开发、示范和IGCC等先进发电技术的商业化,同时探索CCS技术的可行性,在煤炭清洁利用等相关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采用区域污染物的联合减排技术,深入研究由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活动等所产生的农田、草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
第三,调整和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一般在70%左右,但人均CO2排放为11.09%t/a,后工业化社会可以预期有低物质化进程,但不会自然导向低能耗进程,因此,不能依靠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达到降低C02排放的目的,即后工业化社会不会自发进入低碳经济状态。可行的办法是改进能源需求结构,发展低碳能源。北京市优质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为64%,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必要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和优化用能方式:1 大力发展天然气,优化利用天然气的方式。2001年以来,北京市天然气消费量增长了4倍,到2008年达到56亿1113;天然气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展,除满足居民炊、生活热水用气外,还发展了天然气热电联、采暖制冷、天然气汽车以及冷热电三联供。2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关键是出台鼓励政策。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还很低,2008年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约150万t标准煤,约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2.4%。应该加快发展风力、太阳能、生物质发电等绿色电力。北京地区水电资源匮乏,而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60万kw,充分利用北京地区的风力资源,加快建设后续风力发电工程。目前全市生物质发电约4万kw,规划2020年达15万kw,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包括垃圾焚烧发电)。在农村地区全面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太阳能集中浴室:推广应用沼气、秸秆汽化等生物质集中供气,为居民提供清洁廉价的管道炊事燃气:推广生物质供热在农业大棚等设施中的应用:探索液化石油气服务向乡镇和农村地区的延伸。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地区必需的商品能源比例,促进能源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3 继续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结构中的比重。2000-2007年,北京市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约为9%,到2008年,北京地区全社会用电量为697亿kw.h,比上年增长3.2%。其中,自发电为1/3,其余2/3的电力为外部调入。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需继续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结构中的比重。4 根据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现状与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探索各具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在整体能源系统中的最优配置模式。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
第四,增加绿色就业机会。联合国有关报告显示,未来数10年中,低碳经济在很多新的领域和部门都将产生工作机会,如清洁能源、可持续交通、水供应、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等领域,到2030年将有近850万人将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工作。2005年中国在太阳能产业1000多个企业为社会提供了约15万个就业机会,预计还将持续增长。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努力正在改变传统的就业趋势,仅可再生能源领域,近年来就吸纳了230万人就业。北京市应该充分利用机会,实行绿色投资,增加绿色就业机会。
第五,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要将低碳发展纳入可持续工业化和可持续城镇化的具体实践中,1 在政府层面,要明确战略定位。形成一批学科交叉、综合集成、机制创新的国家级能源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并给予重点支持。对于非关键战略技术,要设计财税激励政策,形成有利于能源科学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加强宣传教育,倡导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制定碳排放强度评价体系,指导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行动向低碳发展转变,保障人文发展对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容量的基本需求,抑制奢侈需求。2 在企业层面上,要明确低碳技术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作用,要把握低碳技术引起的本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动趋势,要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敏锐的眼光、前瞻性的思考和超前的部署。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在经济快速发展对低碳技术有广阔市场需求的有利形势下,打造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能源企业。3 在社会公众层面,要认识到公众的有效参与是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社会基础:要明确公众全球环境意识和居民消费方式对于低碳能源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自觉地参与碳减排行动(比如家庭自愿高价购买绿色电力),引导社会消费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社会公德。通过个体的行为传递社会对低碳产品生产的需求信息,以帮助协调全社会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资源,帮助企业树立对于低碳技术发展前景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蔡林海,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一低碳经济大格局[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8)
[2]樊钢,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
[3]顾朝林,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8)
纽约曾是美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制造业增长一直持续到二战之后。随着美国逐渐完成工业化进程,纽约制造业发展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开始显现衰退之势,至七十年代衰退最为剧烈。与此同时,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崛起的趋势,并成为纽约产业的重要支柱。从纽约市就业结构变化可以看出,纽约服务业占比从1970年的76%发展到2000年的90%,大约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纽约服务业崛起,充分体现了城市在后工业化阶段产业转型的典型特征,概况起来其发展过程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制造业的兴衰:后工业化阶段的“去制造业化”
从19世纪中叶到二战结束,纽约是美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19世纪中叶爆发了席卷全球的工业革命。作为年轻的城市,在区位条件、港口优势、技术创新、政策导向等内外因素的推动下,纽约制造业得到很快的发展,并在19世纪末迅速发展成为美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从19世纪中后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除战乱的特殊期间,纽约制造业总体是稳定发展的,这与美国工业化进程相一致。
二战结束之后,纽约制造业逐渐衰退。二战结束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率先开始了全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在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力量推动下,传统工业部门开始衰落,并逐渐呈现出后工业化阶段的某些特征;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劳动力,商务成本等生产成本的上升,以纽约为代表的大都市出现了制造业衰退现象,制造业开始从中心城市迁出。纽约制造业衰退最突出的阶段发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据统计,1965年纽约制造业就业人数为86.5万人,约占城市就业人口总数的1/4,到1988年降为35.5万人,低于就业人口总数的10%。1966~1991年期间,制衣业雇工减少64%;纺织品、橡胶及塑料制品、运输设备及多种制成品行业工作岗位减少约2/3;纸制品、金属加工制品、石陶及玻璃制品、家具和家居设备、皮革与皮革制品和初级金属制品,甚至经历了70%甚至更多就业萎缩。
当前,纽约在一些制造业领域仍保持领先优势。纽约传统制造业衰落并不意味着制造业的消亡。实际上,纽约的服装、印刷、化妆品等行业均居全国首位,机器制造、军火生产、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也占有重要地位。据政府部门统计,2006年纽约(包括纽约市、北新泽西、长岛的辖区)制造业GDP为554.29亿美元,约占GDP总量的5.49%。其中一些核心制造业在技术升级、高端化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二)服务业的崛起:内容逐渐丰富
区位优势给纽约带来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纽约服务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17世纪中后期,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就使商贸服务业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伴随着经济的繁荣,场外股票交易等金融场所逐渐在纽约的华尔街兴盛起来。但在早期,由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所导致的制造业快速膨胀,“掩盖”了服务业发展的“光环”。
纽约金融业地位始终比较突出。早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华尔街就成功帮助北方政府进行了大规模战争融资,纽约也因而超越费城和芝加哥成为美国金融中心及仅次于伦敦的全球第二大金融市场。其后的两次世界大战则使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纽约服务业崛起的另一重要力量是商务服务业。主要包括专业服务、辅助服务、计算机服务和其他商务服务,而该领域快速发展的动力则来自于后工业化阶段实体产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
随着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纽约逐渐成为全球文化中心城市。是文化艺术中心、保健教育中心、室内设计中心、时装中心、旅游中心、信息中心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世界城市。目前纽约有着众多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学研究机构和艺术中心,美国三大广播电视网和一些有影响的报刊、通讯社的总部都设在这里,有力地推动着服务业的发展。
整体上看,纽约服务业崛起与城市在后工业化阶段的产业格局调整密切相关。尤其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业及社会服务业(包括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等都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据统计,在1969~1989年期间,纽约生产业就业人数从95万增至114万,占就业人口比重从25%升至31.6%;社会服务业就业人数从76万增至93万,占就业人口比重从20%增至26.3%。
二、纽约服务业发展的突出特点
20世纪七十年代起,纽约从传统服务业为主体向新兴服务业为主体转变。
(一)以金融商务服务为主导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凸显
据统计,1994~1999年,纽约商务服务业增加了11.9万个工作岗位,增长率达到24.8%,其中专业服务业贡献达到44%,这与产业高度化、精细化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
金融服务业在纽约形成较强的聚集力。据统计,纽约市2004年金融服务业的就业人数为51.5万人,占整个纽约州金融从业人员的60%。其中18万人任职于投行和证券公司,占金融服务业就业人数的35%。
(二)医疗服务和教育服务悄然成为最大的服务业部门
2010年,医疗服务业已经成为纽约就业量最大的产业部门,有60万雇员,有美国最领先的医疗机构。教育方面,纽约有美国最大的大学城,现有学生62万人,100所大专院校入驻。金融危机后,纽约服务业正加快实施新一轮转型,大力促进医疗服务和教育服务的融合发展。纽约市正着手发展美国最大的生物医药研发基地,利用当地9大学术研究中心和美国最大的医学研究机构,保持纽约生物医药的领先地位。
三、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若干启示
纽约所经历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服务业大发展的历程,具有其独特性与代表性。在这个特殊阶段,城市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政策导向、产业规划等可作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参照,并从纽约案例中获得若干启示。
(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核心城市竞争力
每个城市的发展模式受到城市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历史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段时期以来,纽约与华尔街、纳斯达克、道琼斯等金融关键词紧密联系在一起,仿佛世界城市都要围绕金融等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形成产业体系。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纽约金融保险房地产(FIRE)产业体
系的形成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全球化背景,是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产物,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很难再复制。而且,研究纽约服务业转型也可以发现,金融危机后,纽约市正在兴起新一轮服务业升级,更加积极发展卫生、教育、休闲等服务业。这种转变也印证了著名社会学家丹尼斯・贝尔的服务业发展三阶段论,由个人服务和商业服务到金融商务服务,最后到休闲服务和公共服务。三类服务分别对应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
当然,这并不是说北京不需要发展金融,金融仍然是而且将来一定是北京的支柱产业之一,而是说需要更加重视发挥自身优势,更加重视发展体现城市功能定位的服务业。北京的服务业要在世界城市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充分体现首都“四个服务”的特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事业,释放历史文化名城的潜力,大力发展高技术研发服务业,发挥人才聚集优势,用好中关村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在若干领域走在世界最前列。这是未来城市竞争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二)引导产业走集群发展模式
相近产业在空间的集聚并最终集群化发展可以创造出许多利益,包括人才市场的集聚、基础设施的共享、政策环境的改善、服务管理的方便等。而现代服务业作为一种独立产业,同样可以享受集群发展模式的效益,例如,广告商需要与出版商、电讯业、传播业等服务业在业务上合作,才能达成广告宣传的最终目标。作为纽约市的中心区,曼哈顿总面积57.91平方公里,占纽约市总面积的7%,人口150万人,经济增长量占纽约市总经济增长量的80%以上,显示了强劲的经济增长活力,是纽约金融与商务服务业产业集群最为集中的区域。曼哈顿CBD的金融商务服务业集群在纽约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据纽约市1993年统计,各行业在曼哈顿集中的情况是: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简写为FIRE)占89%以上,商业和商务服务业将近86%,制造业总部为59%,服装业高达69%。
在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进程中,必须要重视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在持续推动产业空间集聚的同时,更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服务平台,推动产业间和企业间的良性互动联系,不断提升北京现代服务业的集体效率。比如,可以建立大中央商务区概念,推动金融街与CBD良性互动与合作,形成更加科学的高端生产业产业链。
(三)政策引导大幅提升了产业转型效率
西方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始终需要协调作用,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相对有序,少走弯路。在纽约产业转型(尤其是制造业面临衰落危机)过程中,联邦及地方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并有效协调市场机制,协作,顺利完成了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其中美国联邦政府有关举措值得北京借鉴:一是制定产业结构调整的复兴计划;二是加大产业研发投入,通过增加研发资金鼓励企业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能力;三是通过抵减应税收入等措施来鼓励地方和私人企业新的投资,实现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四是在政府采购、进口贸易、折旧政策、政府信贷等方面给予资助,扶持传统产业实施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政府在推动产业转型方面有效弥补了市场失灵所带来的弊端,灵活运用财政政策支持产业的优化升级。
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最大的政策优势就是拥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北京完全可以借鉴纽约在实现产业转型过程中所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创新发展政策及人才扶持政策等政策体系中的合理内容,以中关村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北京的辐射力和竞争力。
(四)重视软环境建设,吸引人才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