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语文教育创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语文教师必须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并且无论何时、何地、何事,只要涉及语言文字和中外文化现象与问题,涉及可创新的问题,都要去指点、揭示,不管是课内、课外,都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有创意地解决问题,要启发并鼓励他们不满现状、不迷信权威、不拘泥于课本等。要相信科学,要敢于质疑、探讨、解惑、求实、求异、求新;要肯于见贤思齐,弃旧图新,探究发现,并有所创新。比如,对文言文中的注释要更留意,勇于推敲,发现不妥帖的要进一步探究,使之更确实妥帖。例如,《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将“五短身材”注释为“指身躯和四肢都短小”就欠妥,许多词典也这么解释,其实,应指“四肢和脖子短”。
(二)适时适度,鼓励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逐渐强化、确定,达到一定程度,形成一种稳定的思维品质,即是创新精神。学生的创新精神一旦有所表现,教师要及时、恰当、适度地鼓励,特别在学生敢于咨询质疑表达不同意见、能够变换?角度或方法回答问题和描述想法时,或作业、练习出现意外答案而有独到见解时,只要合情合理、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使有一点可取之处,也应适时适度地赞许、表扬、鼓励,进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想。要鼓励他们异想天开,“思人未必能”,“敢为天下先”,培养其冒险精神、进取精神,鼓励和培养他们喜欢质疑、挑战权威、超越自我、,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树立敢于幻想、奋发有为、踏实向前的精神,消除与世无争、无过无为的消极态度及处世观念。
(三)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由创新思维经实践过程来表现的。这里所说的实践过程,是指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自主性在多阶段、多方面、多形式、多层面将多器官运用于整个学习、工作、生活的过程,像教幼儿学步一样,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应从根本上培养、增强创新能力、工作和生活的目的。所谓多阶段是指小学、初中、高中以至大学等各学段,而各学段还要分年级、学期等。正如“新课标”所定的目标和要求,突出各阶段的创新能力,既有衔接又有不同。所谓多方面主要是听、说、读、写和字、词、句、章等,都要有基本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要有实现的目标与体现的标准。所谓多层面,就是各项基本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过程,都有表层、浅层、深层、自由层面的要求,而且各有实践操作的步骤与目标等。同时,要协调眼、耳、口、手、脚多器官以至整个身体各部器官,运用多种方法使其综合运用。
(四)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情感
创新是激烈的智力活动,更是强烈的感情活动。智力是创新的基础,感情则是创新的动力。智力只有在感情的推动下,通过能力在践中作用,有所表现,做出成绩,体现价值。古今中外,大凡有杰出创新才能的人,无不在远大理想、坚强信念、崇高精神、高尚情操、强烈情感的推动和作用下而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可以说,没有强烈而崇高的感情动力,就没有创新。然而,强烈而崇高的创新情感,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孕育和激发,需要有“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精神环境,需要激活创新灵感和保障创新所需的物质条件。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知识领域也在不断扩展,有些陈旧的东西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事物是没有价值的,只不过我们把对当今有利于促社会进步的东西着重的去学习。从这方面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就有必要进行改革与创新。新世纪,新时代,我们的文化也要随之改变,适应时代,这就需要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改革前我国的语文教育现状
我国现在基本使用的是“六三三”学制,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小学教育占基础教育的一半时间,在教育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不得不受重视。在这六年的小学教育中,语文的教育是尤为重要的。改革之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大多是单向思维,是老师单一传授知识经验,学生单一的识记知识的学习方式,形式比较呆板,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止步,停步不前,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成长过程对知识的需求,只是一味的要以学习为学习,不注重实际的运用能力。单一的教学方式,还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传统的考试制度,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自由发挥能力与对语言的创作热情,阻碍学生的创作思维,形成呆板的“八股取士”。
造成这样的局面,教师也有一定的影响。老师较多注重那些教的问题却忽略学生的学习,多注重“学会”少重视“会学”,这就造成一定的教学问题。教师所学习的东西就是呆板无趣的,这样的教师交出来的学生当然也是呆板的学习,久而久之,这样的风格就会被保留下来,最后形成现代的“科举制”。
以前的教育模式,学生放学回家,老师往往会留一大堆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做作业,不仅占用了学生的课后时间,还给学生加大任务量,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不仅使学生体会不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还会逃避学习,反而产生错误。
改革以前的教学环境比较封闭,学校接受外来信息比较闭塞,途径有限,很多新的事物无法传入进来,这样就会造成局部地区的文化差异与落后。导致教师的教学难,学生的理解难,矛盾冲突加大,鸿沟增大,教师与学生都付出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反而事倍功半。
二、小学语文改革的必要性
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更要求我们去学习他,掌握它。对于瞬息万变的社会,想要有更好地生存条件,就必须具备更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小学的语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让小学生就去学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语文,不仅掌握语言知识,而且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的人性美的。古代的很多经典著作都蕴含大量的知识财富,需要我们从小学起,最佳效果是学以致用,学有所得——这就是小学语文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语文教育是我国自古的一种学习知识的途径,我国古代的很多著名的诗词歌赋,都是语文创作的形式,使人们会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思想感情,这同样是一种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诗、词、歌、赋并不是同时而生的,他们都是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明清时期,小说、戏剧的繁荣同样也是与时俱进的,所以,当今的语文教育改革也是应时代而生的,这是时代进步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在明清时期,小说、戏剧的繁荣,并没有取代诗词歌赋在文人心目中的位置,只是更加丰富了人们的文化活动,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并不与其他文学形式发生冲突,这就和语文改革创新是一个道理。旧的东西我们同样保留,只不过是以新的方式去学习它,运用它,把它与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为此,我国教育部实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让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学习。拿我国湖南省的小学语文改革为例。丁剑鸣是湖南小学语文改革的领军人物,他认为小学语文是为学生生命奠定基础的科学,是基础科学中的最重要的学科之一。结束后丁老师重返讲台,一直对教育的改革作者不懈的努力,潜心研究小学教育 15年,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满三江四水,为我国的小学教育改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即使退休之后,任然坚持不懈的为小学语文教育改革默默地付出着。不仅是丁老师,还有很多我们不知名的教育工作者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心血,值得我们去学习与瞻仰。从这一点,也体现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三、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成果
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成果,意义重大,成果显著,体现了时代性,突出了与时俱进的进步性,真正做到了改革与创新并举。
第一,是科学性质的准确定位。科学的提出了小学语文教育的学习目标、要求、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更合理的组织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确立了学习目标,促使学生更科学化的学习。
第二,使教育理念更深入人心
确立奋进的教育目标,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口号,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并且颁布《义务教育法》,使教育受到法律的保护。
第三,理论建树结硕果
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大致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小学语文教育思维理论体系。这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一定的文化理论基础。
第四,小学教材内容异彩纷呈 改革之后,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语文教材,虽然风格迥异,但都体现了教材大纲的精神,也体现着素质教育,着重培养素质性人才,注重生产、生活、与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把思想性、教育性、和启发性融为一体。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为培养全能型人才、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提供有力条件。
第五,教学改革实验得以百花齐放各种教学流派都有自己的改革视角,同时其他国家的教学思潮也涌入我国,开阔了教师的研究视野,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产生深远影响。使得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成果远大于预定成果,形成更深远的、更全面的影响力。
第六,教育大家的层出不穷
教育名家们都根据改革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发表了自己的理论。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崇高的职业道德、著书立说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为以后的人对教育的改革提供有力的参考价值。
第七,教育技术突飞猛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教育教学手段也在不断的提高,各种电子化、科技化的教学仪器应运而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面,更详细更具体的展现给学生直观的教学内容,容易学习理解。也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能力,是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不做坐井观天的青蛙。
第八,突出了人文性
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之后,更多的知识偏向于终身学习,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着重于人本化、本土化、实用化。人性化的知识才有利于人们的理解与学习,更方便学习者的接受,突出人文特色。
结语: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只有与时俱进的文化,才是时代的文化,才能为人所用。新时期的小学教育改革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伴随着汗水与泪水,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我们现在正在享受着教育改革为带来的成果,我们应知道,这是来之不易的,请大家珍惜每次受教育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刘秋泉,许云莉.夕拾朝花长精神——新时期湖南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回顾[J].行动与反思,2010(11)
二、高职语文教育创新模式探讨
目前,高职语文教育陷入了困窘的局面,而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学院办学所确立的宗旨和理念、教务处制订的教学方案以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不是教职工可以决定的。但是,作为肩负传道授业使命的老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绝对不能抱着消极、无为的态度。毕竟,教师可以具有教育创新意识,可以自主改革教学课堂,做到在有限的课时中达到实际的教学成果。
(一)突破传统模式。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深受应试的制约,束缚在模式化的教学中。但是在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完全可以摆脱传统语文教育中不科学不合理的教法。“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理念,已经使得语文教育跳不出“少、慢、差、费”的泥沼。虽然曾经也有过一些改进,从早先的“满堂读”,到后来的“满堂灌”,再到后来的“满堂问”,但这并没有真正突破传统的模式化教育。要创新,就必须冲破“封闭”的局限、抛开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大胆发表意见,尤其要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既有听说读写能力的目标激励,又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化激励,更有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演讲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榜样激励。
(二)丰富课堂内容。中文的教学本就是枯燥的,但是要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要丰富课堂内容。曾经就有过不按常理教学却收到好效果的先例:民国大学者刘文典曾在西南联大做教授,他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时,充满教学智慧,不拘常规,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工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刘文典教授要在月光下讲《月赋》。有学生追忆:“斯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特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这种上课方式在当时深受学生的欢迎,有很多后来的人只能站着听课。如果把每一节课当成是一件艺术品,那么教师就是雕刻艺术品的大师,如果雕刻大师在雕刻艺术品时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就如同让雕刻大师戴着镣铐跳舞。叶圣陶先生早在其《语文教育论集》中强调过,语文教学的关键“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诱导”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三、语文创新教育探索中的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高校的语文教育必须在兼具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上进行语文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侧重点:
(一)注重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课堂是教育目的的落实点,也是教育方案的实施点,高职的语文课堂有着其独有的特殊性。语文课堂不仅要学会利用语言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还要通过学习母语,传承民族精神和人类文化遗产,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这就特别需要在其中融入情感教育,即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亲”是一种亲和力,给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产生“自我实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主地去探索,形成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要在课堂里营造出愉悦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二)注重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统教育中,老师总是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威严,师生关系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主动探求真理的欲望。而引发学生主动性的关键,在于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而教师只是学生探索过程中的引导者,帮助学生调整思维方式,了解到语文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在需要时为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料,同时必须维持某种滋养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由简单的重结果转变成既重结果更注重过程、方法和程序的教学理念。
(三)注重语文教育的实用性。高职院校在注重“职业人”的培养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绝不能使人文教育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要使教学达到促进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促进人文素质培养的效果。牢牢把握实用性这一特点,真正把语文教育落到实处。高职语文教材内容要注重人文教育和语言训练并重,在学生需要看、愿意看的基础上,训练其阅读能力,引导其领悟人生哲理与职业道德。在毕业后尽快找到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是高职学生的直接理想,和其就业有关的内容自然会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教材内容要多选用和今后工作、学习、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实用性的内容。比如,让学生学会写通知、会议纪要等实用文体,对学生进行日常语言交际训练,提高沟通交流技巧等。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这应该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在贯彻新课标和素质教育大力实施的今天,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课程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最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及人文精神起到关键作用。当下,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行创新是新时期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当下小学语文教育缺乏创新的原因
课程创新,具体是指教师改变过去单一念课本,讲大纲,出习题的授课方式,转而通过其他手段并采取不同方法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而对学生施以正面教育和积极影响,让学生能够化被动为主动,获取新知识、熟悉新事物、掌握新方法,并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学科,人教版教材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若能有效运用,对于发展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当前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中课程创新还受制于一些客观因素,没能完全发挥作用。具体原因:一是部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薄弱,直接影响着课程创新的真正落实;二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由于教师性格的原因,导致在教育教学中缺乏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创新教育成为一纸空文。三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缺乏,导致课堂教学沉闷,让创新无从谈起;四是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保守,没能树立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教学观。在具体教学中一味强调通识性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化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做到课程创新
语文是小学阶段众多课程中最核心和最基础的一门课程,语文教育更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做到课程创新对于学生未来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其他发展能力优化将打下良好基础,那么具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课程创新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
1.让质疑之声充满课堂,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
要实施课程创新教师首先要有这样一个观点: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因为质疑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发散的过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可以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更积极和主动,激发探求知识欲望,迸发思维火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善于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质疑,如努力创设一种环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会首先让学生们看一段介绍桂林秀美的视频短片,接着引导学生有感情的品读课文,最后引导学生提出一些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如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秀美的景观?我们该如何去珍惜这些秀美的自然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尝试开展讨论,假设人们都没有社会公德,随意破坏环境,我们还能有这么美丽的山水风光吗?通过语文教育样式的变化来感化学生心灵,起到既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又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的目的。
2.让教学设计充满个性,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程创新应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并贯穿于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中。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课前有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并有开放性的问题去启发学生,能够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意兴趣。
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里有很多图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教学资源来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记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再造,通过对图形的思维再造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赵州桥》一文中时,课本上就有赵州桥的插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并在网络上找些桥的图片,并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回到虚拟世界中去感受赵州桥的魅力,进而引发思考,这样的课程设计,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动脑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乐于想像、敢于想像的良好习惯,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3.在小学语文课程创新中应该重视想象力的作用
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是无限的。重视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创新中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去挖掘教材中可能涉及的想象力因素,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起着重要作用。如在进行《小摄影师》一文的教学时,由于课文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文章对小男孩是否还来没有做出具体的交待,这就给我们阅读的时候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学完课文后,我发现有很多学生还沉浸在故事结局中,这时,我展开话题讨论,鼓励他们展开想象,以“小男孩回来了……”为话题,让大家大胆想象小男孩回来后会发生什么故事。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展开发散思维,并开口发言,这样便使学生在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将自己对课文的的想象延伸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凭借教材的想象因子,经常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就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三、结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课程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这项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事,而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课程创新的思维方式,鼓励质疑,优化设计,改变旧有思维模式,精心组织教学,科学进行指导,大胆创新尝试,唯有如此,小学语文教学在课程创新上才能迈上新台阶。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语文教学中所面对的对象不全面
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仍然为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往往围绕升学率的提高设置教学任务。许多教师往往只关注班级内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忽视了本应该多给予教学指导和关注的成绩较差的同学,导致班级内成绩的分化日益明显。另一方面,我国现行应试教育体制的单一性试卷成绩评价体系,实则为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培育出学生也往往是高分低能,这与我国的素质教育目标相背离。
2、忽视了学生的主置。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引导,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导致学生产生思维上的依赖性,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更谈不上去创造性的思维。
3、对教学目的的认识存在偏差。
初中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能力,在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和领悟能力,通过长期且系统的大量训练使学生具有独立解决语文问题的能力,于此同时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而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对这一整体教学目标的认知仍存在偏差,一味的要求学生埋头苦读,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初中语文教育创新方法
(一)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包括与语言能力有关的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认知态度、情感态度以及思维意识,当然这一切语文素养的养成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应知识。其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便是在长期的语言教学实践中所培养起来对语言的整体感知和审美理解能力。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途径如下:
1以培养语感为教学切入点
语感的培养是强化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的语感培养方法如下:
1)教师在范文朗读中融合感情、表动、肢体动作等丰富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体味中进行模仿,并在反复的吟诵中体会文章包涵的感情、事件发生场景、人物心理特征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亲身感知中获得认知能力生的升华,从而感知语言之美。
2)引导学生分析作品, 体味含蓄之意, 言下之意和言外之意。
(二)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 构建语文学习的平台体系。
培养创新精神是教育教学的目的之一, 教师的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 应该注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 宣传先进典型, 鼓励向上求新。
2 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创新意识。可以在课堂上做到“ 三个提倡” ( 即上讲台、七嘴八舌、标新立异) 和“ 三个不准”(满堂灌、照本宣科和熄灭学生思维的火花) , 努力营造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 其着眼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重视个性发展。有人说得好: 好奇心可以害死一只猫, 但可能造就一个科学家。教师应该为具有不同秉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 为他们提供开发潜能勇于创新的机会。
2、加强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就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的认知自己、审视自己、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以正确的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要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的远大理想。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和义务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抽取其中的人文教育可利用资源,如《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让学生明白做人与处事的基本道理;《种一片太阳花》令学生了解“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事业才能长盛不衰”的含义;《散步》叫学生晓谕“扶老携幼,勇担人生责任”的内涵……
3、优化学生创新思维品质
开展初中语文创新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在思想上摆脱对家长、教师和同学的依赖。创造性思维主要包括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异向思维等多个方面。下面仅就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进行探讨:
(1)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所谓发散思维,即是根据已有知识体系,多角度、多层面、多途径的找寻问题解决的方法,它不拘泥与常规思维方法和既有的问题解决方式,而是善于求“异”、善于求“新”。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结合听、说、读、写各个环节的教学要求,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鼓励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来思考文中问题的独特解决方式;作文教学中,教师设置能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兴趣的作文题目,如《“0”的联想》、《“?”的联想》等等。
(2)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法去多角度的审视问题,让学生多从对立的角度对问题进行质疑,如“教师的方法一定是正确的吗?”、“将故事的人物角色互换会发生什么?”、“多读书的好处和坏处各是什么?”,以此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摆脱常规知识的束缚,去创造性的思维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而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我们的语文教育也不例外。教育要创新,教师的观念改变是关键。同时,要建立与学生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式,而作为践行创新教育的基地,班级建设的观念和方法也应有所改变。
一、转变教育观念的必要性
教育要改革,教育要创新,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这个任务显得更为艰难,也更为急迫,而这一切的关键,必须是我们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这场教学改革中,学生才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以学生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学校教育,要保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自信,让学生在自尊、自信中学会自爱、自强。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场改革,改变了过去教师向学生单方面传授和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教师不再是教书匠,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创新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使其勤于动手、乐于探索,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学习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帮助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应对社会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生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存”,以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这场教学改革中,教师是学校教育的践行者。作为这样一场变革的引领者,首先,自己要有与教改实践相匹配的教育观念。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下,应具有“学生观”,即当前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全面发展学生,而不是塑造学生。其次,在教改实践中,教师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你要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具有一桶水。其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懂得一些“教”的艺术。记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不是仅仅把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给学生学的方法,给他一把钥匙,即授之以渔而非予之以鱼,可以让学生受用一辈子。除些之外,培养学生的激情和好奇心,教会学生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着重对学生的艺术教育。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处在教学改革前沿的教师必备的知识。另外,教师还必须从圣坛走下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由神回归为本来的自然人。
二、改变学习方式的迫切性
既然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理,我们也要倡导教师以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所谓“合作”就是指要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全面合作,教师由过去教材的代言人,掌握知识的权威,课堂的掌控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探究活动的帮助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所谓“探究”是指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知识的灌输过程,或者无意义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自由批判,反思的过程,一个生成建构知识的过程[1]。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对知识点感兴趣了,才会进一步的想去了解它、探索它的价值和意义。其次,学生还应该对所学知识、大胆质疑,这种发现教学,是以智力多边互动为主的教与学的教学活动。第三,师生合作、探究,解决疑难,“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在合作探究中,解决疑难,解决问题,这才是探究教学最本质的意义,也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方式迫切需要的。
案例: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荷花淀》部分课堂实录:
教学重点之一:分析水生嫂的性格特点
我设计:让二组同学分角色表演第一节中“夫妻话别”部分,通过对比体现了水生嫂怎样的心理,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1、第一组男女同学表演课本第一节“夫妻话别”。2、让第二组男女同学改写对话,再演“夫妻话别”。(丈夫很晚才回来……)
女:(抬头、瞪眼)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回来!没你的饭了。男:(坐在台阶上)吃过了,你不要去拿。
女:(坐在席子上,脸有些红涨,话也有些气喘)有事快说。我就知道,这么晚回来一准没好事。
男:(咧嘴笑了)你看你,尽瞎猜。爹呢?
女:你还有爹呀?早睡了。
男:小华呢?
女:别跟我打岔,到底有什么事?给我痛快点。
男:(小声)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怔了一下,站起来,并不看水生的脸)不就是这么点事嘛,还又是问爹又是问小华的,婆婆妈妈不直说。我给你弄饭去。
男:(一把拉住她)我吃过了。今天在县里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眼里闪着泪光)就你积极。这次你去,不多打几个鬼子,不要回来见爹和我。
明确:改写后的水生女人同原作的水生女人有共同点:内心不舍又深明大义,支持丈夫参军。不同点:前者温柔、贤淑、羞怯、质朴、进步、体贴;后者快言快语、泼辣、直爽。如果说,后者像火,那么前者就是水。
通过对比,水生嫂的形象更鲜明,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辨析作品人物性格的能力。[2]
当然,“有教无类”、“教无定法”,只要适合知识传授,适合与学生合作、探究,适合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的方法,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创新是推进教学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尤其在西部落后地区,创新教育更是亟待落实的问题,只有我们的观念转变了,教学方法更新了,提升了,才能在这场教学革命中成为实践者、先行者。也只有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规律,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使学生成为一个具备相应新知识和能力的独立的个体。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利用每一寸培养兴趣的“潮湿的土壤”,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营造一个充满情趣、美趣、又富实效的世界。
2.播撒爱心,激发创新的火花
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培养创新能力要从课堂教学上抓起,教师要力求创造富有“三童”的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即童心、童趣、童志。在课堂上教师要能听见孩子们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的声音,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呵斥声中有牛顿,讽刺声中有爱因斯坦,嘲笑声中有达尔文。教师只有用爱心去浇灌童心,创设民主、和谐、活泼的教学模式,才会获取创新的火种,擦出最美的火花。
3.捕捉契机,发掘创新潜能
契机的捕捉体现在活用教材,用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因素。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原本静止的教材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改革,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而是为“我所用的半成品”,将教学顺序倒一倒,内容改一改,借来用一用,收效有时会更佳。教师要有课堂机制,善于化解课堂偶发事件,捕捉到一瞬间即逝的契机。
4.激发思维,诱发创新灵感
在激趣质疑的过程中,注意开发并保护甚至张扬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使他们的幼小的心灵萌生一种创造的胚芽,逐渐长成智慧之果。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发散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的反映,但现实中存在教师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挤占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没有善于从各种不同课例的课文中充分挖掘趣味性,充分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而使语文教学达到充满创新意识的目的。我们往往考虑的是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教学任务是否圆满的完成,教学时间是否准时,而把这些最为重要的环节流于形式。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讶开始的”,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一层层的思维铺设栏杆,让他们一步步地跨越。
5.鼓励实践,拓展创新时空
语文教育的灵魂和当前语文教育的观念中最致命的欠缺都是创新。语文教育观念,是对语文教育问题的认识与看法,扎根于人们的头脑,形成思维定向和心理定势,控制着语文教育行为。众所周知,高科技发展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所以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因为传统的旧的教育观念不是能轻易根除的,而树立新观念也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因此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语文教育观念的创新在教改中的重要作用,使教改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否则难以纠正长期形成的语文教育的盲目性与片面性。
2 语文教育观念创新的必要性
常听到语文教师这样说:“当年我们只用一本书、一支粉笔上课,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不差,现在我们既可以上图书阅览课,也可以在微机室上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课,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生的语文素质却不尽人意。”不少人这样埋怨学生:“当初我们用很多时间读文学名著,现在人们课余都懒得读书,沉浸在网络游戏中。”语文教与学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与关注。为此,应对以下几方面的情况有所认识:
自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适龄儿童都可以就近免费入学,导致受教育人数猛增,对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产生了不可避免地负面影响。
物质生活极度贫困时,老百姓家的孩子大多被剥夺了受教育的资格,只有家境较好且比较聪明的孩子才能接受学校教育,这样的受教育群体素质相对高得多。面对高素质的教育对象谈语文教学,当然显得轻松;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都能上学了,这时,受教育者的智商和家教修养客观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高低。在此基础上谈语文教学就显得更有意义。语言学习尤其是母语受环境的影响很大,是其他学科教学无法相比的。
学习科目增加了,教学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学生从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不可能再和过去一样专一投入了。工业革命以来自然科学和语文科学发展迅猛,一些新发现、新成果为基础教育增添了不少门类,充实了许多教学内容,以现在为例,仅在小学三至六年级阶段,就有数学、语文、英语、科学、品德与生活、音乐、体育、美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信息技术等十余个门类学科;人的能力是一个常数,传授知识的门类增加了,某一方面钻研的程度必然受到影响。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只读四书五经了。而且科技的发展十分需要青少年在基础教育阶段广泛地接受科普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所以让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既要学全每一门学科知识,又要精通每一门学科知识,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3 语文教育观念创新的途径
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能够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和空间。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使中小学各学科的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教学形式看:教室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的场所,时间和教学形式不再受传统授课的束缚,师资也不受地域限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现代化渠道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从教学内容看:先进的教学设备提供了大量由于教材篇幅所限无法纳入的学习内容,大大突破了传统教学以“课堂”、“教科书”为中心的狭小范围;从教学效果看: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能在课堂上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知识,体会文本情感。
如教学六年级语文《长江之歌》时,我首先让学生欣赏电视记录片《话说长江》片断,以此为本课的切入点,配上当年主持人陈铎和虹云老师极富激情地解说以及精美的画面,让学生一下子就能被这幅奔流不息的壮观景象所吸引、所折服。然后为学生展示“长江流域水系图”,让学生对长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加深学生对长江自西向东横贯整个中国的印象,进而油然而生豪迈情怀,利于诗歌的学习。此时让学生聆听虹云老师朗诵《长江之歌》,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为学生领悟诗歌内容打下基础。在学习之余,我又让学生欣赏有关长江的一些诗句,描写长江的成语等等,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中国语言的伟大魅力。最后,我让学生欣赏歌唱家殷秀梅演唱的歌曲《长江之歌》。这首歌旋律激越,会将学生情绪带入,引出学生的激情,这时可以适时让学生学唱这首歌曲,为他们澎湃的情感开拓一个突破口,从而营造出激情的课堂氛围。
4 语文教育观念创新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待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凡是对语文教育观念的创新有用的,就要继承发扬,凡是有害的,必须否定、抛弃,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一.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我国新课改的进程逐步推进,新的课程标准也为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用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手段进行教授。
首先,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流与沟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热情,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沉浸在欢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率自然能够获得大幅度提升。而且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对语文真正产生兴趣的学生会在课下自主阅读、探索,学习的主体才真正转化为了学生。
其次,创新语文教育教学方法能够开阔学生思维。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则会导致学生不能发散思维,学不会创新。教学方法的种种新意能够给学生直观的体验,不仅能学习到书本中的知识,还有很多生活实践、学习方式、人际交流等等方面的能力可以培养,真正实现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途径
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师新颖的教学方式中体会快乐学习的过程,学会知识并学以致用。而创新的实践过程中,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提问方式以及考核模式等方面均为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落脚点,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几种途径:
1.从生活实践出发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贴近生活而得来的事例是创新教育方式的一个重要来源,也能够轻松地被学生所接受。当学生面对的学习内容与方式来源于他们所熟知的生活实践经历时,他们对学习的内容将不会产生排斥与抗拒,反而是一种好奇与探索的欲望被激发,这种方式能够快速拉近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另外,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也有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尊重会反馈在他们个人的行为中,他们也会用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去对待自己身边的人或物,因此培养互相之间的信任与尊重会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明确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扮演了教学主体的角色,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新课标中明确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种转变会让学生产生主动性,因此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上要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预习与自学任务,甚至可以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分组的形式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多讲一讲自己的看法,并且互相交流讨论,教师的任务是引导与点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且总结重点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愿意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为其他同学解答疑难,在准备自己所要讲授的知识的同时,他们就已经掌握了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
3.学会利用新的教学设备与教学模式
新时代的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工具,将这些工具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真正发挥了其作用。教师课前利用网络资源按照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准备课件,利用多媒体设施教学,可以大量节约课堂时间,突出教学重点并解决教学难点,为学生量体裁衣制作的课件必然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对资料的搜集整理也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方式达成,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逻辑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对信息的筛选能力等等。教学模式也要从以前的“满堂灌”逐步改变为课堂内容精简、方式方法灵活多样。
4.重视延伸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引言
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来说,其培养目标与育人准则涵盖着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内容,德育工作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优秀的德育工作对高等教育航向的发展至关重要。做好与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路径有多种,而在语文教育环境下,就必须将两者成功融合起来。以语文教育为载体,利用隐性和外在的教学方式传授学生基本伦理道德规范,增强其道德判断能力,升华学生的精神世界。如此才能真正优化高校德育工作绩效,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增强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魅力、灵活性和创造性。
一、语文教育与高校德育的关系
(一)语文教育和高校德育互为支撑
语文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门通识性和基础性课程,具有普及性,高校的各个专业都需要文学的陶冶和性情的培养,来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而高校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承担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提升。在古代时期,语文教育与德育就表现出了严密的同一性,儒家学派即通过语文教育手段将其核心价值理念传授给公众,实现伦理道德的广泛传播,以提升公众的道德水平。在现代,高校语文教育被称为通识教育,承担着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蕴含着德育的内容,语文教育中承载着德育。我们知道,我国高校德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有文化、理想、道德、身心健康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由此可知,德育过程中也包含着语文教育。各国高等教育理论界也普遍认为,语文教育正是德育所需要的形式载体,德育也是语文建设所需的内容载体,语文教育能够在理论与方法上都能给予德育以辅助与引导,德育的实施与实现能够彰显语文教育的意义所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育与德育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统一性,高校工作者若能两者之间彼此结合相得益彰,语文教育便能拓展高校德育的深度和广度,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活力。
(二)人文教育与德育的内涵相通
德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社会教育活动,承担着道德培养、思想引导、行为改造、素质提高等任务,既有外在的言语、行为教育,也有内在的精神熏陶,其人文教育色彩很浓厚,体现着语文教育的宗旨。从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来看,高校德育活动充分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彰显着人文教育的宗旨。德育注重对人在生活意义的指导,促使人们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崇高的理想,提高道德修养,完善人格塑造,同时高校德育也尊重人发展的主体性、个体性和创造性,重视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为了促进人文修养的形成,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促使人自我完善。据此可见,人文教育和德育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三)人文教育与德育的教育要素相融
在教育内容上,语文教育也涵盖了部分德育内容,例如语文知识教育、语文精神教育都与德育内容存在一定的交际,利用语言文字丰富的表现力,文学人物形象的穿透力实现德育内容的展现。教育要求体现着教育对人的培养与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下,我国的语文教育和德育都必须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注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法律意识为辅助,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追求。
二、高校语文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育下高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高校这片净土受到了社会功利主义的冲击,高校功利主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为学者和公众所诟病,人们仅从教育与外界的关系去寻求教学目的,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忽视“人”的价值,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语文教育的发展,具体来说,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德育内容的选择经过功利化的筛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理性的空洞说教,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许多高校教师采用政治化、功利化的标签来理解人物形象,给人物进行归类,使得学生的思维模式变得狭隘而肤浅,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功利化的德育不仅不利于语文教育,还损害了学生的感情,不利于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语文教育下高校德育的现实脱节
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有事物和人类构成的生活世界。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当今的语文教育存在与现实的脱节现象,在德育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高校语文教育或多或少地在逃避现实,回避现实生活世界里的矛盾与丑恶现象,这就使得学生的认识会出现偏差,缺乏全面性,在道德判断力上出现问题。正如罗杰斯所说的那样:“如果我们想要学生做自由和负责任的人,我们必须让他们直面生活、面对难题。”[1]语文教育回避社会现实问题是无法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二是当前高校语文德育的内容较为陈旧,难以跟上时代步伐。目前来说,我国高校语文教育的德育内容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心理需求,部分文章思想内容滞后于时代精神,甚至与其相违背,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缺乏现代精神,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降低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语文教育下高校德育的学科个性丧失
学科个性是考察学生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探讨语文德育活动之前必须对语文学科个性有一定的了解。目前,语文教育下的高校德育存在许多弊端,如德育内容的生搬硬套、德育动机的外显化、德育方法单一等等。究其原因,忽视了语文学科与德育的相互关系,使得文与道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协调起来。[2]具体来说,表现为三个方面:1.忽视语文教育动机的内隐性。内隐性是指不通过主观意识努力而发生作用。在语文教学的德育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德育影响,远远胜于苍白的理论说教与强制的德育干预。2.忽视语文教育内容的情感性。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缺乏情感性的渲染,将文学中许多饱满的人物形象、丰富细腻的情感性剥离掉,抽出干巴巴的条筋来解读,使得语文教学支离破碎,失去德育的灵魂,也使得语文课堂缺少生气。3.忽视语文教育方法的灵活性。考察目前的语文教育德育现状,“说教为主”和“形式主义”盛行,忽视学生情感的培养,缺乏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灵活性。
三、高校语文德育创新发展的路径
(一)强化认识,形成协同能动的意识和观念
首先,高校领导作为高校的决策层,应重视高校语文教育的发展,更新教学管理观念。高校领导层对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语文教育的管理方式及其效果,也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发展。高校可以通过在专业课教育中渗入语文学科知识及语文教育手法,打破学科之间的学科屏障,因利势导,如此一来,既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加强大学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融合语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也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语文教育教师队伍作为语文教育的实施主体,要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质,强化教育责任意识,充分发挥高校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高校语文教师自身要以身作则,榜样示范,树立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教育观念。作为大学生受众来说,要积极参与语文教学中来,培养自身的主体意识、能动意识,不断探索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培养主动学习的主体意识。
(二)适时适度改革高校语文教育现行制度
一是在全校通选课设置上,将语文素质教育基础课列入其中,加大语文课程量,为学生提供最基本的通识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二是将一些基础性的语文素质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而不是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和性情来随意选择,增进语文教育的系统性和稳定度。三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适当开设语文素质基础班,针对一些对人文学科有一定基础和兴趣的学生,通过一定程序的选拔进入基础班学习。四是完善高校语文教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对教师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制定以人为本的人文教师的绩效考核标准,实现对教师工作科学合理的公平总结与评定,有利于语文教育和德育工作的积极开展。
(三)实现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构筑语文教育大环境
高校语文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重,难度高。如果仅仅依靠高校努力是不够的,从结构论的角度来看,高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应该协同合作,齐心协力做好大学生的语文教育工作。正如复旦大学张汝伦教授所言:“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大学的事,也不仅仅是一般学校教育的事,而应该是全社会的事。除了学校课堂教育之外,社会上的各种讲座、文化活动,出版的各种书籍杂志,以及网络媒体,都可以承担语文教育的责任。”[3]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在三者之间的融合中贯穿语文教育,实施德育活动,将有助于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环境,有利于充分发挥环境对大学生德育的隐。
结语
语言文字和思想道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语言文字能够表达思想道德,思想道德也蕴含于语言文字之中。在语文教学中,高校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文本的感染力,自发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内隐和外化的言语与行为教育方式,强化德育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深化。语文教育下的高校德育在于导人向善,在道德追求过程中需找生命与个体的意义,完善自我,塑造人格,形成尊重与和谐的意义世界。语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语文教育;教育改革;困境;出路
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的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的开设是匡亚明先生提出的,其初衷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国家教委曾提出“在毕业时进行大学语文合格测试”,但时至今日我国大学语文教育并没有测试标准。正因开设大学语文初衷的失误以及后来的未形成语文测试标准,使大学语文一直处于尴尬地位[1]。2006年我国正式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决定。大学语文教育发展至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教学模式落后、语文教育与社会脱节等问题。本研究基于高等教育管理视角,分析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措施,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出路探索提供参考。
一、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设计不合理
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设计偏重于人文内容,而缺少技能的培养,缺乏实际效用。表现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设计中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文学方面的内容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诗歌占有最大比例,诗歌蕴藏着文化、道德、情感、美学等,富有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散文、戏剧、小说等也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和审美,这些内容的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高尚情操。然而该设计的目的明显忽略了大学语文教育提高学生语文技能的教育目标[2]。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近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不够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学生写作水平差、措辞不规范、语法不正确等,部分学生对于申请书、会议记录、文案写作、报告等类实用写作没有按规范写作。
(二)大学语文教学和社会实践脱节
大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大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单纯拘泥于课堂的教学,而学生的学习则侧重于课本内容的学习,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缺乏社会的历练以及生活感悟,以至常常难以深入感悟作者的文章深意,难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大学教育多为全日制教育,大学生生活环境犹如象牙塔,往往不能深刻而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难以深刻感受时代的发展脉搏,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也和社会脱节,以至人们对大学语文产生“无用论”的观念,学习目的性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抽象地开展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往往使语文教育成为无源之水,使语文教育和社会生活渐行渐远[3]。
(三)教学模式落后
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依然沿用以往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授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表现在:一是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重文学素养的培养而轻实践能力的提升;重遵循固有知识而轻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束缚和限制,使学生逐渐缺乏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与此同时逐渐缺乏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大学语文教学时教师较为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固守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设置框架作为主,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没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创新榜样,直接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仅对教学内容进行传授,注重对教材的讲解,缺乏课堂互动和课堂交流,也缺乏对学生潜能的挖掘,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育出路的思考
(一)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方法
1.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
语文基础知识的是语文教育的基础,也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针对学生语文运用能力较差的情况,笔者认为语文内容的设计应增加相关内容,例如报告写作、会议记录等写作方法和写作标准格式等。文化素养培养和语文技能训练并重,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同时,注重语文实用教学,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在授课时,对于部分知识的讲解可一带而过,对于学生存在的不足则作出针对性讲解。课堂上可采用提问、讲解、举例等方法,提问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做到温故知新;讲解则传授语文新的知识;举例则起到巩固学习内容的目的,促进学生学习和消化学习内容。
2.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生表达能力欠缺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方法提高,一是课程中设置朗读环节,朗读是要大声、有节奏地读,带有感情的朗诵,经过五官和大脑的相互调节作用,促进学生对文章的领悟,深刻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感情,从日常的朗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二是课堂要注重学生的即兴发言,重视学生的自我表达,并预设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即思考,即兴回答,教师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并进行鼓励,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三是鼓励学生参加辩论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各种有利于培养表达能力的课外活动,像辩论赛这类型的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临床发挥和应急的能力。
(二)加强语文教育和社会实践联系的方法
1.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作用
每个大学都有独特的校园文化内涵和氛围,校园文化具有广泛性、感召性、吸引性的特点[4]。语文教育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包括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例如朗诵会、创作比赛等,采用开展文体活动的方法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学,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可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受到语文的美学思想熏陶,从而完善自身的情感意志,提高人文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又如可邀请文学作家来校举办讲座,使学生有机会和文学界专家交流,开拓视野,同时可使学生自觉将语文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并充分认识到语文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地位,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交流使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打开一个窗口,从而使语文教学与时俱进,与社会共同发展[5]。
2.重视语文课堂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鉴于学生的大学语文学习未与与社会实践相互联系,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的情况,笔者认为可通过缩小课堂和生活间的距离,使大学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其一,可鼓励学生利用放假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验社会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处处留意语文的身影,了解语文的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并对自身语文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同时,可提高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培养。还可以在参加社会实践后,将所见、所感、所悟写成文章形式,相互交流,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完善人格品质。
(三)注重语文教学创新
1.充分发挥情感教育
健康的、积极的、正面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学习主管能动性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情感,注重对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首先,将教学重心放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注重观察和把握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二是重视培养教师积极、正面的情感,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以教师的积极情感去影响学生,创造明朗的、健康的、积极的教学氛围。最后,利用比较贴切生活的文学,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和学习的重点,以文学中的美学、人文精神等精神粮食激发学生对生命意义和生活意义的思考和感悟,陶冶高尚情操,塑造健康人格。
2.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大学语文教育观念对大学语文教育影响甚大,传统的教育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是以填鸭式教育为主,教育观念陈旧。笔者认为,大学教育观念应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转变为启发式教育,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不是降低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而是促进教师、学生和课堂融为一体,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教师通过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启发、引导、提示等方式,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高等教育管理下的大学语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需采取有效策略为大学语文教育打通一条出路,突出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要通过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采用模拟教学法、提高表达能力等方法增强学生语文技能的培养;其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作用、加强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改变大学语文教育和社会脱节的情况;最后,通过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和改变教育观念方法,使大学语文教育能够圆满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作者:卢建飞 赖浩明 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