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6 17:12:5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健康教育基本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

篇(1)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9817(2007)09-0823-02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中小学校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高等院校及其他类型的学 校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健康教育的目的,从广义上讲包括2个方面:一是要 通过教育普及各种卫生知识,帮助人们增加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选择有益于健康的生活 方式和行为,提高个体自我保健能力;二是要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因 此,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1]。为了解高校健康教育的现 状,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笔者于2004年1月对延安大学1 148名大学生进行了 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延安大学在校的一年级和三年级非 医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 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148份,有效回收率为 95.67%。其中文科学生572名,理科学生576名;一年级学生752名,三年级学生396名。

1.2 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统一由班主任组织,现场填写后当场收 回。在查阅有关资料后自编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学生对常见传染病(肺结核、乙肝、甲肝和 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

1.3 统计分析 先对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再输入计算机用统计软件SPSS 10. 0处理,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常见传染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 调查结果显 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知晓率普遍偏低,总体正确回答率只有34.89%。对肺结核、乙肝和 甲肝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分别是53.0%,10.6%和3.0%;知道肺结核、乙肝和甲肝有特异的 免疫制剂可以进行有效预防的学生很少,只有9.2%的学生知道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27.9% 的学生知道乙肝疫苗能预防感染乙肝病毒,24.9%的学生知道甲肝疫苗能预防感染甲肝病毒 。见表1。

2.2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 学生对这部分知 识的知晓率较常见传染病的知晓率高,总体正确回答率达71.69%。见表2。

2.3 学生对开展健康教育的需求 由表3可见,有89.18%的学生认为自己现 有的健康知识不够用,94.41%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时期开设专门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很必要。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对常见传染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学生普遍对常 见传染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低,尤其不明白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这3种传染病对人类健康 影响很大,现在都已有特异的疫苗可以预防,但因无知而不能采取主动预防措施。在被调查 学生中,知道卡介苗能预防结核病、乙肝疫苗能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疫苗能预防甲型 病毒性肝炎的比例均较低。目前在大学生中,因患传染病而休学、退学的比例是最高的 [2],其中主要是肺结核和乙肝[3],因此,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仍是学校卫生工 作的重点,也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3.2 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 识的知晓率较高,但很多问题还没有达到《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长期规划》和《中国遏制 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中知晓率达到75%的指标[4]。有些问题三年级学生知晓率 并不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说明3 a的大学学习在传染病基本知识的获得方面没有任何提高 。

3.3 学生对传染病基本知识的需求情况 在被调查者中有89.2%的人认为自 己现有的传染病基本知识不够用,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94.4% 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时期开展专门的传染病基本知识讲座。说明学生对这些基本知识的 需求是很迫切的,学校健康教育急需开展和加强。

调查结果表明,该校学生普遍缺乏传染病基本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需求也非常迫切,而 且学生对传染病基本知识的了解大都在中学学习中获得,说明大学的健康教育虽然有开展, 但距《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大学生不但要具备一般的健康相关知识,而 且知识应更全面、更系统。为了减少学生的休学、退学率,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校 健康教育急需进一步开展和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除了要加强艾滋病、性病的基本 知识的宣传教育外,也不可忽视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学 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基本营养知识的教育等[5]。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卫 生知识和常见病防治知识,培养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良好卫生习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 才。

4 参考文献

[1] 杜远见.学校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2,23(2):99.

[2] 张河川,郭恩智.某高校学生辍学原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2,23(3):216.

[3] 李克夏.苏州大学1996-2000年学生休退学情况.中国学校卫生,2002,23(4):352.

[4] 廖文科.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2,23(1):4.

篇(2)

【Abstract】objecti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residents’ recognition of hepatitis b(HB) in the city of zhoukou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of HB and health knowledge education. Methods: Using random sampling method, select two community residents' committees and two villager group in the city of Zhoukou for the infested, then randomly select 1,000 adults aged above 20 and adopt questionnaires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recognition of HB. Results: The awareness that hepatitis b is communicable and vaccination can prevent HB from the people is high(>90%), but the awareness of water, food, air and sex among the routes of transmission of HB is low(

【Key words】Inhabitants; Viral hepatitis b; Knowledge; Health education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在我国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其发病率多年来位居传染病前3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一个重要因素[1]。我们于2010年6~7月抽样对周口市部分城乡居民开展肝炎防治的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人群乙肝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选择了周口市城区2个社区居委会和2个村民组为调查点,调查对象为居住满1年的20岁以上居民1000名。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表经小样本预调查修改后确认。按统一方法,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上门入户调查,进行填表式问卷调查。本次乙肝知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共有如下8个问题:乙肝是否为传染病、接种疫苗是否可预防乙肝、乙肝是否可通过日常接触、性接触、水和食物、空气、输血、母婴传播。答对1题得1分,满分为8分,不知道或答错均计0分。

1.3 统计分析

问卷数据资料采用EpiData 3.10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等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10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61份,回收有效率为96.1%。调查对象年龄最小为20岁,最大为78岁,人数最多的为45~59岁年龄段,占31.60%;男性451人,女性507人,男女比0.90:1;人群职业情况为工人、农民、离退休人员、金融财务、医务人员、行政人员、商业服务、教师、学生、待业人员等11类,农民构成比最高(37.89%);文化程度构成文盲为5.72%、小学为12.80%、初中为39.44%、高中或中专为30.07%、大专及以上为11.97%。

2.2 对乙型肝炎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知晓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居民对乙肝是一种传染病、接种疫苗可预防乙肝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4.31%和93.79%;而能准确知晓乙肝传播途径的比例相对较低,对水和食物、空气、性接触是否传播的知晓率最低,均低于50%。乙肝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见表1。

表1 周口市乙肝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

问题 知晓人数 回答人数 知晓率(%)

乙肝是传染病 917 958 95.72

接种疫苗可预防乙肝 895 954 93.81

日常接触传播 556 950 58.53

水和食物 462 951 48.58

空气传播 451 934 48.29

输血传播 701 940 74.57

母婴传播 485 936 51.82

性接触传播 428 901 47.50

2.3 不同人群的得分情况

2.3.1 不同年龄组人群乙肝基本知识得分情况

按年龄分布,20岁年龄段的平均得分最高(4.52分),60岁年龄组的平均得分最低(3.87分),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平均得分逐渐下降,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人群乙肝基本知识得分情况

年龄 回答人数 得分均值

20~ 92 4.61

30~ 89 4.44

40~ 198 4.28

50~ 295 4.01

60~ 287 3.85

2.3.2 不同职业人群乙肝基本知识得分情况

在职业分布上,医务人员和教师平均得分最高(分别为5.76分和5.21分),最低的为农民和待业人员(分别为3.11分和3.24分),经F检验上述得分最高(最低)人群与其余职业人群之间的得分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见表3。

表3 不同职业人群乙肝基本知识得分情况

文化程度 回答人数 得分均值

工人 165 4.16

离退休 158 3.99

金融财务 26 4.50

医务人员 17 5.76

行政人员 46 4.78

商业服务 39 4.45

教师 32 5.21

学生 21 4.51

家务 56 4.53

待业 37 3.24

农民 364 3.11

2.3.3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乙肝基本知识得分情况

按文化程度分布,文化程度高的得分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大专层次的均分最高(4.98分),各文化程度之间的得分都经F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4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乙肝基本知识得分情况

文化程度 回答人数 得分均值

文盲 55 2.81

小学 123 3.77

初中 379 4.45

高中 289 4.80

大专 70 4.99

本科 45 4.78

2.3.4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乙肝基本知识得分情况

城市居民平均得分(4.26分)高于农村居民平均得分(3.55分),经F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5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乙肝基本知识得分情况

回答人数 得分均值

城市居民 485 4.26

农村居民 476 3.55

2.3.5 获取乙肝相关知识的途径

问卷中涉及乙肝相关知识主要获取途径包括: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医学专业书籍、咨询医生。调查对象获取乙肝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来源于大众媒体,见表6。

表6 调查对象乙肝相关知识获取途径构成

途径 回答人数 百分比(%)

媒体 624 62.59

医学书籍 122 12.24

医生 251 25.18

合计 997 100

3. 讨论

3.1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周口市城乡居民的乙肝知识比较普及,对乙肝是一种传染病、接种疫苗可预防乙肝的知晓率均达90%以上。提示随着居民对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和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乙肝防治知识越来被居民所接受;但得分均值偏低,反映了居民对乙肝知识的知晓程度参差不齐、差距较大,主要是由于部分人群如年长居民、农民、流动人口等文化程度低所致。

3.2 学历的高低对于知晓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学历高的市民知晓率高于低学历者,今后随着人群人口素质的提高,知晓率将会有进一步的上升。

3.3 大众传媒和医务人员在乙肝知识的普及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本次调查中,医务人员的平均得分最高,但是在传播知识方面并未突出明显优势,提示医务人员应加强自身防治乙肝知识学习和对群众的健康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以真正发挥其健康教育的作用。

3.4 在乙肝知识来源方面,居民乙肝知识获得主要来源于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来自医务人员等专业宣传的比例低,提示各级卫生部门和大众传媒,在今后开展预防与控制乙肝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应积极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多层次、长期系统地开展防控乙肝健康教育,以提高群众乙肝防治意识和知识水平。

3.5 由于对乙肝基本知识的知晓和防治态度及行为受到文化素质、个人经历、家庭和社会背景等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3]。因此长期、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把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作为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健康教育规划,扩大乙肝知识的社会覆盖面,提高居民的乙肝知识知晓水平十分重要。

3.6 针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以及不同年龄、学历、职业人群设计或选择不同健康教育策略,实施行为干预,坚持全民健康教育与重点人群教育相结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重点抓好知识、观念与行为习惯的转变,是提高乙肝防制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3)

糖尿病是内科常见的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考虑,通过对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观察教育前后患者健康行为形成率及该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病例均来源于我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35例糖尿病患者,男76例,女59例,年龄在40至76岁,无严重并发症。诊断符合《2011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1.2 方法。由护士负责对入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每周一次,并且每个出院病人都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期间通过发放宣传单及面对面讲解等形式继续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随访结束后发放调查表,了解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行为变化以及对疾病相关基本知识知晓率的变化。

1.3 健康教育内容。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糖尿病患者讲解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相关的基本知识。②告诉患者该病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症状完全可以控制,不会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消除患者对该病的恐惧心理和过重的心理负担。告知患者积极调节心态,消除精神紧张,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可以延缓该疾病的进展。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酒、食用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肥胖患者应限制每日总热量的摄入,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量,预防便秘,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④适量的体育锻炼。根据自身的病情选择合适强度的体育运动,以运动后无明显身体不适为宜。⑤告诉患者糖尿病是终生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保持血糖稳定,应严格遵循医嘱规律服药,切不可擅自减药及停药。⑥定期到医院及社区门诊测量血糖,有条件的患者可购买血糖计并教会患者家人测量血糖的方法,自行测量血糖。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包括正态性检验、卡方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 糖尿病患者护理健康教育前后行为变化。与护理健康教育前相比,糖尿病患者吸烟及饮酒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对糖尿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变化。

表1 教育前后糖尿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例(%)]

时间例数吸烟与糖尿病酗酒与糖尿病肥胖与糖尿病高盐饮食与糖尿病高脂饮食与糖尿病心理因素与糖尿病教育前13566(48.54)62(44.28)74(52.85)46(32.86)60(44.85)58(41.42)教育后135117(86.41)124(85.57)129(90.00)114(81.43)122(87.14)100(71.42)X213526.7127.5630.2134.2118.9819.28 表示与教育前相比P

2.3 糖尿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分析几种因素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首先将所要分析的因素进行量化,以是否患糖尿病为应变量(是=1,否=0),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经济收入、BMI、吸烟、饮酒等12项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最后分析有6项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年龄、BMI、饮酒、高热能膳食摄入、吸烟。

3 讨论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冠心病、脑卒中、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动态的过程[2],是医院的重要职能,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健康教育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述可以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3];了解不良行为习惯在该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保持了良好的心态;掌握糖尿病自我保健知识;是临床药物治疗糖尿病有力的辅助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在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之前,多数患者缺乏对该病的基本知识,多数患者存在着吸烟、饮酒、缺乏适量的体育锻炼、饮食习惯不健康等不良生活习惯且由于生活、工作所带来的压力,不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住院期间及1年随访中的健康教育,多数患者了解了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不良的行为习惯是糖尿病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自觉养成了戒烟、限酒、适量体育锻炼,低盐低脂饮食、保持良好心态的健康行为习惯。我们有理由相信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必将成为保持血糖稳定,延缓并发症进展,增进糖尿病患者健康的重要行为疗法,必将成为临床药物治疗糖尿病有益的补充。参考文献

篇(4)

青少年时期是性成熟期,性探索、性活跃、多性伴、无保护、酒精和药物滥用及对艾滋病信息和服务的可及性差等,都是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潜在危险因素。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2005年12月)报告[1],估计全球有HIV感染者4030 万人,50%左右的新感染发生在15~24 岁的年轻人中。由于艾滋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通过宣传教育帮助人们了解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个人行为,是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最佳选择。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对中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了解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现状,评价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对深圳市南山区8所中学进行了基线调查,选择其中4所作为实验组实施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另外4所为对照组,对比教育结果。

1 对象与方法

1.1对 象随机抽取深圳市南山区4所初中和4所高中的一、二年级全体学生为基线调查研究对象;根据基线调查结果两两配对,其中2所高中和2所初中为实验组,作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象;另外2所高中和2所初中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

1.2方 法参照国内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方式、预防措施、态度等。由经培训的调查员在教室现场发放问卷,现场匿名独立填写,并当场收回。分析基线调查资料,进行两两配对,选取2所高中和2所初中作为实验组进行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艾滋病流行现况、基本知识、对患者的正确态度等;教学方法为参与式教学,形式有讲座、知识竞赛、征文、绘画、演讲、板报、观看电影、签名活动等。另外2所高中和2所初中作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实验组健康教育完成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

1.3统计分析调查数据使用Epi data3.0软件建立录入程序双份录入,并使用SPSS11.0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基线调查学生2929名,其中男生1633人(55.75%),女生1296人(44.25%);初中学生2155人(73.57%),高中学生774人(26.43%)。二次调查学生2135名,其中男生1118人(52.37%),女生1017人(47.63%);初中学生1488人(69.70%),高中学生647人(30.30%)。

2.2实验组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情况调查问卷中有11题涉及艾滋病基本知识,7题涉及艾滋病的传播方式,8题涉及艾滋病的非传播方式,5题涉及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实施健康教育前,实验组这4部分内容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59.93%、79.37%、73.68%和65.54%。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知识各个问题的正确回答率均明显高于教育前(P

2.3对照组两次调查艾滋病知识情况基线调查时,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方式、非传播方式和预防知识这4部分内容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59.84%、78.92%、74.27%和68.35%。二次调查时,31道问题中有18题的正确回答率明显高于基线调查(P

2.4两次调查实验组与对照组艾滋病知识比较情况基线调查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方式、非传播方式和预防知识这4部分内容的正确回答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次调查时,实验组在这4部分内容的正确回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基线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不足,平均知晓率低于70%,仅达到及格水平。虽然国家曾多次强调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规定初中至少要安排6个学时的教学内容,但很多学校根本未开设相关课程,即使开课的学校,在安排教室、课时、授课时间时也要让位于学校其他课程,给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学生难以真正获得相关知识[2]。学校领导对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可能是导致学生知识得分较低的原因之一。

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均衡,对于三大传播途径等知识的正确回答率较高,在90%左右;对非传播途径的认识不足,近一半学生认为蚊虫叮咬能传播艾滋病病毒,四成左右学生认为共用马桶、毛巾或打喷嚏、咳嗽可传播艾滋病;对于某些知识如“一般消毒方法能否杀灭艾滋病病毒”的正确回答率仅为13.01%。知识的缺乏有可能会引起对艾滋病的恐慌,歧视、不理解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也会蔓延[3],更不利于艾滋病的总体预防和控制[4]。

对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后,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各个问题回答正确率均较基线调查有不同程度的上升,31题的正确回答率平均上升16.51%。提示以学校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可行和有效的。从自身前后对照发现,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正向态度和行为都有明显促进作用。

对照组学生在二次调查时平均知晓率也有所上升,说明学生有一定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对这第一次问卷中不了解的问题可能通过查书、上网等方式寻求答案。二次调查中,艾滋病全称、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哪个系统、世界艾滋病日是哪一天等问题的知晓率上升明显,而一般消毒方法能否杀灭HIV病毒、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等问题的知晓率无明显变化,说明学生自主获取艾滋病知识时,对于浅显的知识较易获取,需要结合基本知识再思考或相对专业的知识不易获取。

虽然实验组和对照组二次调查知晓率都有所上升,但实验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达到85%,符合在人群中预防艾滋病传播的知识知晓率要求。对照组知晓率提高程度有限,未能达到在人群中预防艾滋病传播的知识知晓率要求。

中学生属于可塑性较强的年龄阶段,接受新知识及新事物能力较强,善于提出问题和见解,对中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必要且可行[5]。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增加师生的互动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形成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课堂氛围,对健康教育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6]。此项工作是有远期效果的工作,应长期坚持,相信一定会对控制艾滋病蔓延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 UNAIDS/WHO AIDS Epidemic Update: December 2005-Complete report [OL]. 省略/epi/2005/doc/report_pdf.asp.

2 闫静弋,杨育林,徐留臣,等.山东省部分高校校医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31-132.

3 曾转萍,许雅.医科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相关因素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05,27(2):68-71.

4 吕姿之.北京某医科大学生对艾滋病/性病/安全教育需求的定性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1998,19(1):1-6.

篇(5)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10-0121-02

随着现代护理新理念的提出与发展,护士的角色和职能也不断扩展和完善,为增加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我们与患者建立一种指导――合作――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使病人乐于接受护士传递的信息,增强健康意识,促进健康行为,现对我守350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5 年11 月~2007 年11 月确诊为冠心病的50周岁以上住院病人350例,其中男性168 例,女性182例。年龄50~83 岁,平均66 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学历者104 例,初中140 例,小学93 例,文盲13 例。其中无症状型冠心病77 例,心绞痛型冠心病138 例,心肌梗塞型冠心病135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式,用百分率进行统计,对350例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冠心病基本知识问卷答题合格率、不良生活行为改变率、病情控制良好率等,上述调查除冠心病基本知识问卷答题在2005 年11月作调查,题型为选择、填空、是非题,满分为100分,60分为合格,2007 年11 月又作同样调查外,其余为回顾性调查。由调查者发放问卷调查表,并充分讲解调查表中各项内容,患者在完全理解的基础上自愿填写,不能填写者由调查者填写,当场发放350份,收回347份,回收率为99.14%。

1.2.1 健康教育形式 主要通过医务人员个别指导、专家讲座或讲课、健康教育处方及推荐有关图书或手册、开设咨询电话等。

1.2.2 健康教育内容 饮食治疗教育、休息活动教育、心理治疗教育、药物治疗教育、并发症治疗教育。

2 结果

2.1 冠心病基本知识问卷答题情况健康教育前冠心病知识答题合格率为31%,健康教育后合格率达87%。

2.2 健康行为改变情况

2.2.1 健康教育前,饮食控制良好的只有33%,通过饮食健康教育,86%的冠心病患者饮食控制良好。

2.2.2 健康教育前,只有15%的冠心病患者有良好的休息、活动习惯,通过健康教育,有78%的患者开始重视规律的生活、适当的运动,并形成习惯。

2.2.3 健康教育前,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率只有18%,通过健康教育,有83%的患者能够保持良好心态、乐观的情绪。

2.2.4 健康教育前,长期正确、规范服务率为30%,健康教育后,长期正确、规范服药率为89%。

2.3 病情控制情况

健康教育前病情控制良好率为34%,健康教育后病情控制良好率为85%。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1],健康教育与系统的医疗护理相结合,促进患者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患者的健康。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根据患者病情详细介绍饮食、休息、活动、控制体重等方面的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所用药物的名称及用途,有利于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自觉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还可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疾病得到良好的控制。

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改变患者的不良知、信、行[2],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篇(6)

         糖尿病作为现当代我们身边常见的一种具有内分泌代谢性质的疾病,乃是由于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具有相对或者绝对的不足以及靶细胞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已经降低了,从而引起了脂肪、蛋白质、继发性水电解质以及糖等等的代谢紊乱。如果一个人的糖尿病比较严重时,就会发生其他的急性代谢性紊乱或者酮症酸中毒,而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逐年递增,下面笔者就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就行简要的分析。

        一、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效果分析之健康教育目的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效果分析之健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医生或者护理人员将比较科学、健全的糖尿病知识以及自身的保健知识传教给糖尿病的家属及患者本人,使家属和患者都能够非常充分的认识到糖尿病以及并发症的治不达标、不防不治所具有的严重危害性以及糖尿病可防可治的重要性,从而在根本上调动糖尿病家属以及糖尿病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都能够进行积极的配合,从而有效地对血糖进行控制,进而将住院时间缩短,最终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

        二、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效果分析之健康教育内容及临床效果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五个内容,这五个内容为:糖尿病患者心理教育、糖尿病患者基本知识教育、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糖尿病患者治疗知识教育以及糖尿病患者的出院指导,下面,笔者就主要从这五个方面内容进行分析,进而分析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

        (一)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效果分析之心理教育

         糖尿病的控制和治疗除了日常的药物和饮食,最为重要的就是患者的心理状态。

一般情况下,患者只有保持乐观、积极、稳定的情绪,才能够很好的维持环境的稳定,如果糖尿病患者不断焦虑,那么势必会引起一些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以及应激素的不断分泌,这些物质的分泌会拮抗胰岛素,从而引起患者血糖不断升高,最终使患者的糖尿病情不断加重。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心理教育的临床效果就在于在患者住院时,护理的护士应该亲切、热情,从而使糖尿病患者能够尽快的适应自己住院的环境,从而消除自身的焦虑情绪,增加其对医院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告诉患者其实糖尿病并不是那么可怕,对其进行心理教育,使他们明白只要配合医生接受正规的治疗以及合理的控制,就一定会很好的改善生活的质量。

  (二)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效果分析之基本知识教育

篇(7)

【关键词】 糖尿病;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

糖尿病是一组由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长期高血糖使血管和神经等多种组织发生病变,引起多种并发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成为常见病、多发病,由于人们对该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血糖得不到良好控制,进而导致并发症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医护人员开展有计划的、针对性的、系统的教育,使患者掌握糖尿病基本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对控制血糖、延缓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科室近2年共对16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99年WHO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研究对象。其中住院病例60例,门诊病例100例;男88例,女72例;年龄36~78岁,平均64.5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40例,高中52例,初中38例,小学22例,文盲8例。

1.2 健康教育的实施

1.2.1 评估 采集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史、饮食习惯、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系统,是否接受过相关健康教育等。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估,判断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健康状况及健康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和目标。

1.2.2 健康教育的方法 由于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等差异,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相差很大,因人施教,提供个体化、多元化教育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手段。(1)语言教育,以语言为工具,方便易行,直接交流,针对性强,且经济有效,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包括个别交谈、咨询、讲座、讨论、座谈会等。讲座或座谈会作为集体授课形式,每周举行一次,医护人员要以真诚温和的态度讲解,主动热情地与患者及家属交谈,令其产生信任感,进行双向交流,共同建立一种指导合作或参与型的医患关系。如果配合生动直观的实物示范、模型练习,像血糖仪的使用、胰岛素的注射等[1],则可增强理解、加深记忆,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健康教育的实施者自身素质要高,首先要经过糖尿病专科知识培训,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与群众要有共同语言,通常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或高年资医生担任。对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学习特别困难者,可采用个别谈话的方式单独辅导,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2)文字教育,利用各种文字材料如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手册等,方便实用,可大量印刷,材料能反复使用,作用持久,患者和家属都可以得到教育。板报画廊也是健康教育手段之一,且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可设在医院过道、走廊,也可设在社区公共场所,让患者在休闲活动中得到教育。(3)电化教育,是以广播、电视、录像、多媒体等电化器材为工具开展健康教育,可反复播放,还可播放知名专家讲课,克服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丰富了教育内容,学生喜闻乐见。此外,在教育过程中,可让学员结合自身情况介绍学习体会、进行有奖知识竞答等活动,以活跃气氛,提高学习效果。

1.2.3 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糖尿病基本知识,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内容包括:(1)糖尿病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病因、分型、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了解治疗方法和出现并发症的后果。(2)示范使用血糖监测仪和进行尿糖测定,知晓正常值范围,让患者能进行自我监测。(3)适当的体育运动,尽可能在饭后1~1.5 h进行,以有氧运动为主,即运动后无明显肌肉酸胀、疲劳,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交谊舞等。运动可以促进肌肉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而降低血糖,但超强度运动后,由于肾上腺素及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血糖因此而升高,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实践证明,适当运动可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患者达到并保持理想体重,还可以降低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性[2]。(4)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基石,需长期严格执行,饮食治疗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减少降糖药物剂量。饮食控制的原则:总量平衡稳定,营养物质合理搭配,满足正常生理需要;禁忌甜食,鼓励高纤维膳食;三餐合理分配,进食定时、定量,并要长期坚持。(5)降糖药的使用,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熟悉药物贮存及使用方法,防止低血糖反应。(6)特别注意,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大多时间在院外自行治疗,当出现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必须住院治疗,在治疗并发症的同时调整治疗方案;口服药改用胰岛素或加用胰岛素治疗的初期亦应住院,以随时观察血糖变化,防止低血糖发生。

1.2.4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通常采用自制问卷考查和操作演示两种方式进行效果评价,没有能力笔试的可以口答。教育对象能掌握糖尿病基本知识,正确使用血糖仪和尿糖测定,掌握常用降糖药使用方法,特别是胰岛素自我注射方法即为达标。

2 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实施,绝大多数患者达到教育目标,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认识到糖尿病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的重要性,能规范使用降糖药,掌握自我监测血糖、尿糖的方法。只有6例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未达到教育目标,后经多次单独辅导以及家属帮助指导,最终也达到自我管理的效果。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办法。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糖尿病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在此基础上与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制定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培养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为其进行自我管理奠定了基础。通过自我监测,及时发现血糖的异常变化,从而自我调节药量、控制饮食、合理运动,把血糖控制在良好水平。开展健康教育最终使每位糖尿病患者学会自我管理,延缓或避免并发症发生和发展,降低致死、致残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经济负担有重要作用[3]。可见,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教育是护患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应贯穿护理活动的始终,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知识的同时,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成就感,对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玉斓.健康教育糖尿病的实施.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2):23-24.

篇(8)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社区护理

糖尿病是影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近10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危害人民健康的终身性疾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资料显示,全世界所有患者中90%以上均属社区卫生服务对象,而在社区服务过程中,社区护理占有相当比重。我院于1996年在当地三等甲级医院中率先成立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服务范围辐射至周围的6个街道34个社区,在社区中广泛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在此,作者对在社区护理中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义进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教育对象

以纳入我院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范围的6个街道34个社区的所有居民为基础教育对象;区域内71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为教育对象。71例患者中男32例,女39例,平均年龄47.3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2年;文化程度高中以下者31例,高中及以上者40例。

1.2 教育方法

在社区、家庭及糖尿病患者3个不同层面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2.1 社区层面的健康教育 依靠政府部门的协调和支持,在社区内开设健康教育课题和糖尿病义诊活动.设立糖尿病知识宣传栏,通过播放录像、举行居民座谈会、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使社区居民对糖尿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和了解,从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定时参加健康体检,以便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糖尿病。

1.2.2 家庭层面的健康教育 由于糖尿病病因具有包括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多源性,所以糖尿病家庭不仅有患者,而且存在高危人群。我们通过对家庭功能、生活习惯及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和糖尿病认知程度的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家庭健康教育计划,以座谈、多媒体以及书面材料等形式提供糖尿病预防及控制的相关知识,改变家庭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建立家庭成员对患者的有效支持系统。

1.2.3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1)心理指导。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患者一般心理负担较重。而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的过程中,情绪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全科护士通过家庭访问,与患者建立伙伴式关系,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心态平稳,以利于血糖的控制和并发症的预防。鼓励患者参加糖尿病联谊会,并交流在饮食、健康锻炼及控制血糖、血压方面的经验和教训。(2)饮食治疗指导。内容包括介绍糖尿病饮食以及糖尿病饮食的重要性,教会患者及家属食物估算的方法。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劳动强度决定患者每天标准的理想热量,其中体重的界定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2002年4月提出的标准,劳动强度的划分采用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分级标准。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共同制订患者的膳食标准和膳食结构。根据目前国际上推荐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糖尿病饮食,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占总热量的50%,脂肪的热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提倡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物,如糙米、面、蔬菜等,鼓励及督促患者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定餐,忌吃甜食。建议患者减少在外就餐,加强在外就餐时科学进餐的指导。(3)药物治疗指导。对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指导其掌握正确的服药时间,注意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定期去医院或由护士上门测定血糖。对有条件者,可帮助选择血糖仪,并教会其正确的使用方法,让患者对血糖值做记录,以了解血糖值波动范围,血糖过高或过低需及时去医院就诊。对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教会其自我注射或家庭成员协助注射的方法,妥善贮存药品,掌握注射时间,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正确计算注射量,避免低血糖发生,并教会低血糖的自救方法。嘱咐患者不要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更不可随意停药。指导患者在治疗中加强参与意识,以获得自我护理、自我管理的能力。(4)运动治疗指导。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协助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保健操、球类。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使患者乐于接受并能持之以恒。有条件者运动前测量血糖,若血糖过高则不宜进行运动。患者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上面注明家庭地址和电话,以便发生意外时能与其家人联系。(5)糖尿病足防治指导。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通过应用多媒体、图片等方式,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糖尿病足的发生机制、症状表现以及危害,以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通过讲解和演示,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足部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每天检查双足,经常检查鞋子内有无异物和粗糙不平;保持足部清洁,鞋袜要宽松,不要赤足走路,不要过分剪除足部胼胝,或涂刺激性药物;剪趾甲时要小心,洗脚前先用手试水温防止烫伤。定期去医院检查双足,若出现局部皮肤问题,如鸡眼、甲沟炎、胼胝等应由医生处理。建议患者戒烟。

2 结果

篇(9)

2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SCL-90评分的比较

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后,农民工尘肺患者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值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3讨论

3.1多数农民工尘肺患者对尘肺病知识缺乏了解

本研究显示,54.95%的患者对尘肺病知识认识较差,他们对尘肺病几乎是一无所知。另有37.36%的患者对尘肺病知识认识不够。由于农民工患者文化程度较低、流动性强,上岗前多未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对尘肺病基本知识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职业危害缺乏认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错过了最佳预防期,有些人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尘肺病或正处在患尘肺病的过程中而不知,患病后不知道获得救助的渠道。

3.2农民工尘肺患者普遍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本研究表明,该院所收治的182名农民工尘肺患者存在多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以身体不适、抑郁、焦虑、敌对、恐惧表现突出,这与尘肺病本身的疾病特点有关[3]。目前,尘肺病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患者不得不长期、反复忍受咳嗽、多痰、哮喘、低氧血症等症状的折磨,后期还影响心脏功能,这无疑会影响尘肺病患者的精神健康[4]。且由于当前很多农民工尘肺患者在诊断尘肺病后,其应得到赔偿的权利一直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加上患者本身经济条件差、缺少医疗保障,使农民工患者家庭承受了极大的经济压力,加重患者的抑郁、焦虑不良情绪外,还可影响人际关系,产生敌对情绪。表现为患者往往不配合检查、治疗,有的甚至以破坏公共设施、闹事来发泄愤怒,甚至有的还有自杀倾向。

篇(1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年龄逐年呈年轻化趋势,青年脑卒中越来越普遍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负担。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青年脑卒中患者124例,就脑卒中基本知识、危险因素、用药知识、康复知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饮食与活动休息、辅助检查等知识进行调查;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24例,男81例,女43例;年龄26~45岁,平均35岁。小学文化23例,初中文化35例,高中以上66例。其中脑梗死90例,脑出血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全部病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卒中,住院时间均在2周以上。患者神志清醒,能理解并准确回答问题。

方法:⑴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依据《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医院整体护理指导丛书》,参阅有关文献,专业护士讨论、专家评定的形式设计。内容包括入院宣教、脑卒中基本知识及危险因素、用药指导和治疗、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康复知识、辅助检查配合、饮食知识等。调查人员由具大专以上学历的责任护师担任。入院后即进行第一次调查,以调查问卷为基础与被调查者交谈,充分讲解问卷中各项问题,使其完全了解后填写,不能填写者采取患者口答,调查者代为填写。第一次调查后即按照神经内科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出院时用同一问卷进行调查。⑵健康教育内容:①入院教育:向患者介绍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病区环境、制度、作息时间等,使其尽快适应住院环境。②心理指导:青年人正处于学习、事业的关键时期,突然患病后担心身体的残疾影响自己的前途和家庭,易产生焦虑、抑郁、悲观等情绪,应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③疾病知识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脑卒中的基本病因、早期症状、就诊时机、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提供疾病治疗的可靠信息。④危险因素:脑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吸烟酗酒、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劳累等。对患者进行脑卒中各种诱因和危害性的宣教,使患者主动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诱因。⑤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告诉患者常见并发症的表现,使其了解出现什么症状或体征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并教会如何避免诱因。发现先兆症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⑥用药指导:介绍常用药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⑦检查指导:告知CT、MRI及DSA检查的目的、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⑧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及饮食指导: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在青年脑卒中起重要作用,应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戒烟限酒,生活规律,适当运动。⑨康复知识指导:早期康复训练是语言、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可明显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醒、神经系统体征不再进展的患者在起病24~48小时后应尽早开始语言、肢体功能锻炼,减少致残率。⑩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在饮食、服药、休息、康复锻炼和定期复查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防再发。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 检验。

结 果

124例青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结果比较:健康教育前后124名青年脑卒中患者对脑卒中知识回答正确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健康教育对于青年脑卒中患者有积极影响。见表1。

讨 论

近年来,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及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而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与复发率大多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不良的遵医行为密切相关。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社会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1]。青年患者由于对脑卒中疾病知识、危险因素、并发症预防及早期康复锻炼等方面的认识不足,直接影响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健康教育对患者良好遵医行为的养成有促进作用[2]。通过对124例青年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患者出院时脑卒中疾病知识认识程度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通过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青年患者对脑卒中知识的认识,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增强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降低致残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篇(11)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5.275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knowledge and attitude abou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mong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of Beihai City,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health educ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schools.Methods:By cluster random sampling,207 teachers worked in 4 towns of Beihai City were selected to be surveyed by self-filling questionnaire.Results:①The correct answer rate was 69.8% for basic knowledge about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80.3% for knowledge abou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and th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as 83.9%.②59.9% of teachers experienced pressure from student's parent in the execution of control measures,and 50.2% of teachers considered that the health authorities didn't give detailed-enough guidanc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Conclusion:The teachers' basic knowledge about infectious diseases is insufficient,and knowledge about prevention and attitudes is generally good.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schools and the health authorities should give more detailed guidanc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