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中医学与中医药学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6 17:12: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医学与中医药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医学与中医药学

篇(1)

一、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优势

“神农尝本草”,自古以来,中医药有着悠久历史,中医药治病救人的优势有目共睹。中医治病求本,中药不良反应少,很少产生耐药性,这些种种却鲜为人知,由于对中医中药的了解不够,使大家对中医药产生很多偏差的认识,中医药的优势应被广大群众所了解。中医过去在疾病治疗中总是处于从属地位,患者经常是走过很多家医院、做了全套的医疗检查、治疗未果,才想起中医。在2003年的“非典”中,中医对于这种病因不明,来势汹汹的疾病,通过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等屡获良效,中医彰显了它无穷的魅力。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办法防治“非典”,不仅疗效确切,而且费用大大节省。不仅在“非典”中中医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接下来几年发生的甲流、龠流感中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中医药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浩瀚的经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

近年来,国家也对中医药的发展高度重视。我国已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制剂40余种,一批新的科研成果的到世界医学界的公认,屠呦呦老专家的获奖,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医药文化的优势。我国传统医药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在医疗保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由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决定的。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学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越来越被学术界、产业界所重视。进一步认识这些特色和优势,并在实践中加以发挥极为重要。

二、新一代的中医药学子如何使中医超越现状,走向世界

(一)要做到和中医“谈恋爱”——热爱中医,不离不弃是学好中医的重要前提。

只有真正的热爱中医,对中医时刻充满爱好与兴趣,才能有所收获,学有所成。纵观中医史,几乎所有的名医都是在对医学的热爱与执着追求中、在长期深入的实践探索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学习中医,没有对中医的热爱,学习过程中就找不到情趣,就会味同嚼蜡,就无法把中医学好学透。这个比喻打得好,要和中医“谈恋爱”,这样,就会觉得对中医有了一份责任,中医是我国几千年来留下的最伟大的财富,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把中医发扬光大,不仅要超越现在,更要超越过去中医所取得的成就。

(二)重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学好中医的基础条件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学好中医的基础,虽然对于初学中医的人来说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可能是枯燥的,难懂的,但是当你跨过这个坎儿,真正走入中医这个殿堂的时候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医是神奇的、博大精深的,她是瑰丽的宝库。现在有一部分人忽略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殊不知,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熟读《内经》,学好中药等这些基本课程是为以后研究发展打下的奠基石。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

(三)跟名师,多临证——学好中医的必备条件

中医理论课程固然是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但是如果仅仅掌握好了理论知识,而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照样不会看病。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这是知识来源、作用以及提高的途径和规律。学习中医犹需如此,只有回归临床实践、所学才能被验证、巩固,才能获得新知,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从而推动中医发展。

篇(2)

2从概念比较

中医药信息学是基于动态现象运动规律理论,遵循整体准则和动态准则,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研究中医药学领域信息现象和信息规律,对中医药信息进行表示、管理、分析、模拟和传播,以实现中医药信息的获取、转化与共享,提示中医药信息的实质与内在联系的一门科学[2]。医学信息学是探讨生物学、医学或者更广义健康数据的采集、存储、交互和展现过程的科学,探讨如何利用信息科技来优化这些过程的科学,以及探讨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实现信息和知识层次各种应用的科学[3]。

2.1研究对象不同中医药信息学以中医药信息为研究对象,强调以“人”为中心,包括健康的、疾病的及其相互转换的,并且是在时间、空间维度及背景方面的综合多维信息;医学信息学是以生物学的、医学的或者更广义的健康数据为研究对象,强调以“病”为中心,主要针对实验室疾病数据的防病抗病信息。

2.2研究内容不同中医药信息学以中医药领域信息动态现象运动规律为研究内容;医学信息学是以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信息采集、存储、交互、展现及优化,实现信息和知识层次的各种应用为研究内容。中医药领域信息强调动态的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观,说明中医药领域的信息主要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人文及其相互关系的人体整体动态功能变化及其规律,所以中医药信息学与医学信息学研究内容有着根本的不同。

2.3研究方法不同中医药信息学与医学信息学研究对象、内容迥异,必然导致研究方法的不同。医学信息学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为研究方法,运用信息观点分析和处理信息流程。中医药信息学也模仿和借鉴其研究方法,但中医药强调功能和整体准则,以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作为分析和处理人体生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侧重人体解剖结构及其运动形态的改变。所以,在研究方法上需结合自身特点应用医学信息学方法并予以升华。如研究时需要中医药领域专业知识平衡语义关系存在用自然语言描述时的多义性与用形式化语言描述的确定性之间的矛盾;需要领域专家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内涵外延的精确把握;需要结合时间维度体现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专业知识等。

3从知识框架比较

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框架与医学信息学知识框架可概括如下。两图中从左至右分为四列,左起第一列为中医药信息或医学信息研究的对象,第二列为由基本信息转化专业应用领域的相关学科,第三列为两种信息学均由相关专业学科组成,第四列为两种信息学的知识结构,说明两者都是交叉学科,涉及到一些中间领域学科的知识门类。虽然二者构建模式相通,但研究内容不同,因此其研究领域及方向必然不同。

4研究方向比较

中医药信息学研究范畴可概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基础领域研究,如中医药信息论、中医药知识整合论、中医药信息学原理等;二是技术领域研究,如中医药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及输出等技术;三是应用领域研究,如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研究包括信息表达标准化、信息交换标准化、信息处理及流程标准化等,中医药知识体系计算机表示与模拟研究包括功能诊断信息系统、整体数据处理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医院管理系统、电子病历、图像处理等、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药效评价、中药优化设计与研发、中药知识发现与管理等,中医药数据分析与利用研究包括利用文本挖掘方法、关联分析方法、信息计量方法等对中医药研究中获得的数据与信息及科技文献信息进行分析与利用研究等,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研究包括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的获取、保护、存储、处理、传播等,中医教育科研研究包括多媒体教育、网上教育、远程教育等[2]。医学信息学研究范畴可概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原始健康数据,如影像、微阵列、生理数据等。涉及到的研究包括数据采集和集成,如实时的生理信号分析、语音识别、传感器采集、条形码扫描等;二是从原始健康数据中分析出来的有组织的综合数据库,如基因分类及其外在表现形态。涉及的研究主要是数据整合及数据处理,如数据仓库、数据模型、语义网络、本体论、数据储存、提取、可视化及图像处理等;三是从数据库中抽象出来的知识库,如词表、术语学、本体库、语义网等。涉及到的研究主要是推理及知识管理,如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抽取、数据挖掘、文本产生、统计处理、自动学习及知识表达、知识模型等;四是从知识库中验证出来的可直接应用的知识结晶和理论,如协议、临床实用手册、概论等,涉及到的研究主要是知识获取及知识应用,如机器学习、文本解释、知识工程、决策理论及诊断、治疗、预防等。综上,中西医在对待临床信息的观念、临床信息的放置位置、采集内容、采集方法,尤其是临床信息模型以及信息分析方法等均有很大区别。目前中医药数据库系统广为应用,用中医电子病历来保存临床中医病案,用数据挖掘技术来整理及查询电子病历等。中医医院已经普遍吸纳了现代医学的诊疗方法,如电子病历在受到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约束之外,也必然兼容有西医学的许多内容,体现着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当然还存在一些有待提升的空间,如中医专家系统进入了低潮期,中医的四诊信息还未达到客观化、规范化,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等。

篇(3)

作者:王文利,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712046

两汉时期是我国医药学的重要发展时期,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在中医学与哲学结合基础上确立了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汉代中医药学表现出兼容并包的特征,此时期一个典型表现是中医药学对西域医药学的借鉴。西域医药学向中原的传播得益于汉代经略西域和西域中原医药人士的交流探索,印度佛教的传入也促进了西域医药学与中医药学的连接融合。

1汉代经略西域促进了西域医药学的传播

汉代西域是对玉门关以西地区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西域是指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广义的西域包括葱岭以西、亚洲西部和欧洲东部一带广大地区[1]325。

西汉统一西域后,在西域设立都护,其是西域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西汉经略西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

西汉时期张骞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东汉时期的班超继张骞之后治理西域,保持了丝绸之路的通畅。中原文明与西域文明在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其中中医药与西域医药就在这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技艺之路上交流并相互促进,丝路上来往的民众在生存与生活中将中原医药文化技术与西域医药文化技术融合应用,丰富了双方的内容,秉承了双方的精妙。

同时经由丝绸之路,西域诸国遣使至两汉政府,所赠物品中大量西域药材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内容。

2印度佛教的传入促进了西域医药学与中医药学的连接

印度佛教在东汉时传入西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盛,印度佛教经由西域传入中原。而佛教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医药知识,佛经中的药王是佛的化身。最早的《佛医经》强调医王“四知”诊断、病因、制药和治疗。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天竺高僧有竺法兰、迦叶摩腾等去河南洛阳,而汉代著名医僧安世高来华的时间《梁高僧传》记为“汉桓之初,始到中夏”(《安世高传》),以此对照大致在汉桓帝(公元147—167年)前后。安世高本是安息国太子。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三载,他博学多识……兼洞晓医术,妙善针脉,睹色知病,投药必济。是一位通晓天文、地理、医学的佛教徒,在西域各国远近闻名。东汉桓帝、灵帝时期陆续前往中原内地的安息高僧除安世高外,还有安玄,印度高僧竺佛朔,大月氏高僧支娄迦谶,西域高僧支曜,康居高僧康孟详等。这些医僧、译经僧人在传播佛法的同时也带来了医药技术。

汉代佛教医药随着佛经的传入,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孙思邈知佛家经典、王焘著作《外台秘药》收集众多的西域医药知识。同时中医技术也影响了印度医学,如脉学著作被译成梵文。

3汉代西域医药对中医药学的影响

两汉时期,内外交通日益发达,尤其是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地产药物不断流传到中原,丰富了中药学知识,并逐渐被内地医学家所采用,汉代西域医药学对中医药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药物和方剂两个方面。

3.1药物汉代西域方药随各族人士更多地传入内地,《肃州新志》记载:“不是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西域特产石榴、葡萄、苜蓿、胡麻、核桃等植物先后被引种到中原,丰富了汉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如《汉书·西域传》载:“鄯善国,本名楼兰……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国出玉,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罽宾有苜蓿大宛马,武帝时得其马,汉使采苜蓿种归。”李时珍称:“苜蓿原出大宛,汉使张骞带归中国。”苜蓿目前是我国北方的普遍种植植物,用处多样,既能作为饲料满足畜类需求,又是特色食材,还可药用于开胃健脾通便。张骞从西域带来了胡桃,胡桃既是干果上品,又可药用滋阴壮阳,润肺健脾。

《汉书·西域传》第六十六上,卷九十六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地沙碱,少田,寄田仰谷旁国,国出玉,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乌孙国”“大宛国,王治贵山城,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户六万,口三十万,胜兵六万人……汉使采葡萄,目宿种归。天子以天马多,又外国使来众,益种葡萄、目宿离宫馆旁,极望焉。”“姑墨国,王治南城,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户三千五百,口二万四千五百,胜兵四千五百人……出铜、铁、雌黄、东通龟兹七百七十里。”[2]1296

《后汉书·西域传》第七十八,卷八十八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又有细布、诸香、石蜜、胡椒、姜、黑盐。和帝时,数遣使贡献。至桓帝延熹二年、四年,类从日南徼外来献。”[3]2347

上述两汉关于西域诸国的记载中,柽柳、胡桐、葡萄、目宿、雌黄、珊瑚、琥珀、琅玵、朱丹、犀角、玳瑁、诸香、石蜜、胡椒、姜、黑盐均为西域药材,这些药材自汉以来传播至中原,也成为中药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收载十多味西域药物,如葡萄、胡麻、戎盐等。可见这些西域植物药材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内容。尤其是《金匮要略》载有“诃黎勒丸”之方,诃黎勒是西域常用药物,诃黎勒丸又是西域常用复方。张仲景著作中出现“诃黎勒丸”,可见东汉时西域与中原在药物和方剂方面已有交流,西域方药特色已渗入中原。至魏晋南北朝时西域药物在中原应用更为广阔,据这一时期的史书及中医典籍记载共计有诃黎勒、苏合香、安息香、胡桐、无食子(没食子)等46味西域药物。

汉代出现了代表性著作——《伤寒杂病论》,引起了医药界对药物的更多关注。西汉政府招集专人研究、整理和传授本草学,我国第一部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4]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在官方和医药人士的协同努力下产生。《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许多西域的地产药材。现从中国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清代黄奭《子史钩沈》中的《神农本草经》中摘引自西域而来的药物,以证汉代西域医药学对中医药学的影响。

肉苁蓉味甘、微温,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症瘕。久服轻身。生山谷[5]136

葡萄味甘平,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服轻身,不老延年。可作酒。

胡麻味甘平,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巨胜,叶名青袭。生川泽[5]140

雌黄味辛平,主恶创,头秃,痂疥,杀毒虫,虱身痒,邪气诸毒,炼之久服,轻身,增年不老。生山谷[5]156

水银味辛寒,主疹瘘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熔化还复为丹。久服神仙不死。生平土[5]157

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疼,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一名龙沙[5]170

戎盐主明目,目痛,益气,坚肌骨,去毒蛊,大盐令人吐,卤盐味苦寒,主大热,消渴,狂、烦、除邪及下蛊毒,柔肌肤。生池泽[5]260

青琅玵味辛平,主身痒,火创,痈伤,疥搔,死肌。一名石珠。生平泽[5]260

上述药材中,《汉书·西域传》记载雄黄、水银、戎盐、青琅玕等药物均来自西域各国,肉苁蓉,葡萄、胡麻、麻黄等药物是我国西北地区物产。

3.2方剂《后汉书》中记载西夜国用百草经过加工医治箭伤的方法,说明两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不仅在药物学方面密切交流,而且在方剂方面也密切交流。

篇(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各种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多,数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如今面对医学领域的国际化趋势,中医药学也需要用精确的方式表达和描述,随着西药的出现和西医行医理念在全球建立,固守了几千年传统的国粹中医药正遭受国际医药市场的猛烈冲击。毋庸置疑,如何破解制约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瓶颈”,实现中医理论数学化已成为中药产业走出困境、走向繁荣的关键。

伟大的数学家迪卡尔说过:“科学的本质是数学”,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曾多次强调数学学科的重要性,他指出任何一种科学,无论它多么源远流长,无论它曾起过怎样的历史作用,但如果不数学化,至少也是不完善的,据统计,现在有60%~70%的科技问题要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研究。虽然相当水平的数学已开始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显示出来,数学和中医药学之间还有较大的鸿沟,数学在中医药学中还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今中医药及相关研究正处于发展时期,如果中医药不能数学化,不能将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理论进行融合,必将影响我国中医药的健康发展和发扬光大。

那么如何将数学方法应用到中医药学研究领域,实现不同学科的融合呢

1将中医药学数量化

所谓将中医药学数量化,尤其是将中医证候和中药方剂研究数量化,可理解为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时间的变化运用具有某些数量关系的多个函数来描述那一时刻的个体机能状态和用药状况。例如利用数学方法将人体内在的或外表的种种表现性状,依据性状本身的中医药学意义,用适当的数值予以描述。

中医药发展缓慢也许有千般原因,但它始终没有迈出数学化的步伐,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因为没有数学化,许多概念都变得说不清道不明。且不谈什么脉沉脉浮、阴阳五行这样一些听起来都比较玄的东西,就连“发烧”这样简单的概念,其描述也是很难让人把握的,而西医只要有一个体温计加上一个数字“37”,便准确得一清二楚了。因此,笔者认为中医药应当尽快插上“数学翅膀”,使中医药早日实现从经验科学向实验科学、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转变,跟上科学发展的潮流。

2将中医药学模型化、函数化

现代数学模型是为了研究的目的而建立,它能够表现和描述真实世界某些现象、特征和规律的现代数学系统。数学模型能定量地描述人体生命物质运动的过程,一个复杂的中医药学问题若借助数学模型将能转变成一个数学问题,通过对数学模型的逻辑推理、求解和运算,获得客观事物的有关结论,达到对中医药学领域进行研究的目的。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发展,使一些生物数学的求解成为可能,生物数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到7O年代,数学与生物学、药学相结合形成了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如数量遗传学、数量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药物动力学、理论流行病学等。生物医药学向数学提供了无数的研究课题,使之对生命现象的描述、生物过程特性的刻画中都有用武之地。例如,生物细胞中各种酶的动力学特性可用常微分方程表示;生物体内各种液体流动及胚胎学中成功地描述了不连续的生命现象;模糊数学可以解释衰老、细胞变形和染色体变形等现象。现在数学在生命科学的园林中已结出累累硕果,像糖尿病诊断的周期模型、主动脉血压的理论模型,血红细胞沉降模型、血吸虫病的年龄分布模型,人口增长与疾病流行双阶段模型等,另外30年代 Weiss , Blair等人研究神经兴奋理论,运用微分方程使医学问题数学化,获得了神经刺激理论模型,无一不是数学方法和医学实践相结合的结晶。

3将中医药研究方法多元化

世界上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中医药学理论表现得尤为突出,片面的、孤立的、机械的研究方法不能满足中医理论发展的需要。多元统计分析是应综合分折的需要,从经典统计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领域,它是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的数学方法。对中医进行多元分析法可综合考察现象和本质、原因与结果、主体与客体、输入与输出间的作用和联系,从而赋予中医学更强的生命力;同时利用电子计算机其容量大、计算快速准确、便于统计分析等优点来整理和研究中医,可使中医从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和数学推衍方面发展,实现诊断治疗标准的规范化、定量化,并进而达到中医科研的科学性;计算机模拟专家系统的建立也可使老中医经验永久保存。另外,由于中医理论中模糊性的大量存在,使精确数学无法揭示其本质,而模糊数学法则为其定量研究铺平了道路。

另外,要实现中医药数学化还要改变人的观念,改变中医药长期与数学不沾边的状况。首先我们要改变中医药大学不开设数学课的现状,让大学生学一点现代数学,掌握一点现代数学知识,并在今后的工作和科研中加以运用,逐步提高数学化的程度。此外,要提倡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现代科学向中医药的渗透,共同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数学化。当然,要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必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我们只有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才有希望,要不然,中医药的发展将无从谈及。

篇(5)

1)“方剂”和“中药”类数量多的主要原因在于具体的方剂名称、中成药以及具体的单味药数量很多;

2)“中医文献”位居第二,是由于系统收录了大量的古代和现代医书、医案等名称,如“《经方要义》《南阳类案》”等,均属于中医文献类;

3)“医学人物”类,系统收录了古、近、现代中医医家,如“朱丹溪”“葛洪”等,这部分内容也很庞大;

4)“动植物”类实际指“药用动植物”,即单味中药的原植物和原动物,如“白斑角鲨”“黄凤仙花”等,有些概念词的中药名称与原植物、动物相同,既属于“中药”也属于“动植物”,如“黄柏”“蜈蚣”等;

5)“诊断的过程”这一语义类型是原来系统加工西医诊断学时设立的,目前暂时保留了这一部分数据,该部分的概念基本为西医诊断学术语;

6)“疾病或证候群”这一语义类型也是系统设立初期建立的一个语义类型,其内容包括了疾病、证候和症状,系统旧数据有大量的概念标为这一语义类型,还未修改;

7)“中药化学成分”类包含具体的化学成分名称,系统收集了中药涉及的化学成分名称;

8)“食疗-药膳”类包含可以用作食疗和药膳的具体名称,如“安神茶”“八宝粥”等;

9)“中医机构”类包含了全国所有中医药研究机构、行政机构、医院、制药企业等,如“安徽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安庆市中医医院”“安顺制药厂”等。综上所述,使用最多的10个的语义类型都属于实体类型,均有较多实例,故包含的概念较多,在语义类型的使用上属于正常现象。

2使用数量少于10个的语义类型的情况分析

具体分析语义类型使用数量少于10个的有30个,它们的使用情况分析如下。

1)语义类型本身为大类,按照“能用具体类型的就不用上位类型”的语义类型归类原则,这类语义类型本身在分类中只起到分类节点的作用,而具体归类则归为其下的具体类型,如“事件”“物理实体”“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信息文献学”“中药性能与功能”“有机体”等;

2)语义类型本身定义范畴过窄,不能包含更多的概念,如“血”“血的功能”“津液功能”“精的功能”“腧穴功能”“五色”“五化”等;

3)在中医药学系统里不能或者不需要作为语义类型存在的,如“归经”“针灸处方”“中药功能”“方剂功用”等;

4)由于与其他语义类型定义分辨不清而归类错误或不完全的,如“针灸研究”“辅料”“中医预防”等;

5)由于中医药学语义类型也是在不断修改完善过程中,有部分数据还未完全修改为目前的语义类型,如“中药药理作用”“矿物”等;

6)语义类型分类过细,如“心理功能-中医心理”“神”“情志”“七情”。

3未用到的语义类型分析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现有语义类型128个,使用率为86.72%,未使用到的17个是:人工物质;中西医结合;医古文;自然物理学科;颜色;中医学与古代哲学;中西医结合疗法;制药工艺、农业;脏象学说;药用设备;思想或概念;研究设备;升降沉浮;研究活动;中药研究;师承关系;症状或体征。该17个语义类型的情况分析如下。

1)语义类型本身为上位概念,其下还有更具体的语义分类,如“思想与概念”“人工物质”“中医学与古代哲学”“制药工艺、农业”“研究活动”“中药研究”等;

2)语义类型本身表示的是一种组合关系,而不是单一概念所能表达的,如“师承关系”“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等;

3)语义类型设置过大,过于空泛,目前中医药学语言系统未涉及其内容,如“自然物理学科”;

4)语义类型设置问题,不表示一种语义分类。如“医古文”表示的是一种语言形式,每个医古文形式的字、词、句都会表示具体的语义含义;

5)语义类型设置太过于狭小,仅表示特别具体的意思,如“升降沉浮”是具体指中药药性的一个方面,不应作为一个语义类型存在;

6)语言系统目前收词范围的局限导致未使用到该语义类型,如“研究设备”“药用设备”等;

7)语言系统数据问题,“症状或体征”是最近修改的语义类型,原有这部分数据均标为“疾病或症状群”,数据还未修改。

篇(6)

2.加大对高等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教育的投资,合理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在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模式、评估体系上,借助国外的教育经验,提高留学生教育水准。与此同时,加强远程教育技术的开发,在教育手段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学习中医。

3.加快国际中医药各种国际标准的制定,维护中医学发展市场和对中医各项知识产权的认证。推进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中医教育的国际互动,与国外大学联合,有计划地选派专业课教师和研究人员到国外著名大学去留学、进修,同时,聘请外籍教师担任西医课程授课任务,或开设选修课。

篇(7)

1 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

中医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整体观、辨证论治、方剂干预为鲜明特色,是一门应用信息进行调控(通过测定和改变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调节系统的状态),并将其作为主要医疗手段的医学[1]。中医对接诊的患者首先采取以外揣内的方法,通过四诊获取人体处于何种状态的信息,再通过各种辨证方法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最后按照中药性味及方剂中最佳配伍的信息组合进行组方,用以调动机体这个复杂系统的自修复能力,把人体不平衡的病理状态调整到平衡的最佳状态,抵御外部入侵,从而使之向健康状态转化。这种“整体观”、“动态观”、“辨证观”是中医理论的特色,与系统生物医学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研究思路也不谋而合。因此,中医的发展可以借鉴系统生物医学等现代生命科学成果,从更高层次的信息流上去开展研究。

中医学的整体观虽然具有系统科学的思想,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在几千年的自身发展过程中,仍驻足于哲学和经验的层次上,以阴阳、五行、气血等概念阐述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并未“自上而下”地继续下去,缺乏物质作用基础的局部分析研究,属于“黑箱操作”,在它指导下的整体调节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过程,没有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无法解释系统内部组成成分和动力学过程。而系统生物学“系统整合”的观点与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念”,在核心思想上具有高度相似性,但系统生物学研究仍以还原论为主,是从最简单的系统,如单个细胞入手进行研究,再将多个简单的系统通过研究网络,“自下而上”地构建出完整而复杂的人体生命系统,把人体生物系统化为“白箱”,不仅要了解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且还要揭示出系统内部各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和运行规律。因此,系统生物学的思路恰好能够弥补传统医学的缺陷,以促进传统医学的完善并向真正系统医学方向发展。

2 系统生物学与中药

2.1 中药的系统性

中药作为一个复合体系,多是配方使用,作用靶点多,涉及多个基因和细胞,从整体上调节人体的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其有效性的物质基础是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也正是这些同类及不同类的化学成分(或组分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才表现出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药性。中药组方后,单味药的活性成分重新组合,或生成新的有效物质,或相互协同而增加疗效,或相互拮抗而降低疗效,或减小毒性,或增加毒副作用等,从而构成了新的更高一层的系统,并在与人体作用时,其活性成分与靶系统之间发挥强大的系统与系统的作用。

正是中药的这种系统性决定了仅以提取有效成分、以单体疗效来评价中药整体疗效或复方研究的只拆不合的方法,必然无法得到其本质属性。所以,中药既需要研究单味药及复方中各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又需要研究化学成分间的反应规律及与人体作用的靶系统和其协同作用方式。西方医学对中药复方的研究方法往往是采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拆方试验,以期最终找出作用明确的活性成分,但不能反映方剂中药物的君臣佐使配伍规律。因此,中药要想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既不能囿于“整体观”而拒绝发展,也不能仅停留在提取、提纯有效成分的水平上,而应该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生物医学的研究方法,上升到对中药系统性的研究,以建立一个全新的与现代学科同质的理论体系。

转贴于

2.2 中药复方

中药复方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对药物的合理选择体现了君臣佐使等配伍理论,通过综合调节机体的机能和平衡,祛邪扶正、标本同治等发挥作用。但临床使用的多数中药及中药复方不被西方医学界认可,而这些中药复方又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精髓。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群与人体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复杂作用关系。中药复方作用机理和配伍评价的研究必须牢牢把握中药复方作用的整体性特征,这种整体性本质上体现为中药与人体两个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并形成一个更高级的系统整体。只有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深刻地揭示这两个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才能全面深入地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理论、作用机理及其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复方的作用是由多种活性成分分别作用于不同器官和不同靶点,相互协同,对机体从生理病理上进行调理,经整合调节而发挥复方的综合疗效,因此,复方中药应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为了建立能评价复方中药质量的新方法,我们有必要引入化学物质组学理论,因其可以从分子水平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层次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来开展方证相应的中药复方配伍研究。通过化学物质组学表征药物干预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通过系统生物学刻画生物系统的应答过程,进一步整合分析两个系统间的交互关系,即系统揭示化学物质组的变化与生物系统应答的时空响应的相关性,实现方-证信息的关联。

3 结语

篇(8)

关键词:

中医;人文精神;教育

医学以人类的健康发展为追求目标,技术上的突破为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给人类健康提供了更多选择路径,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道德诘问。现代医学需要医学人文理念,中医药科学融合现代与传统理念,贯穿“医乃仁术”思想,以“精诚济世”为行为准则,使医学生从根本上树立人文关怀的道德取向,此乃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文教育的重任与责任担当。在当代大学生的知识体系中,普遍存在思政人文社科知识和人文精神尤其是作为其构成部分的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文化精神相当薄弱的现象。无论是考量中医药专业学科本身的特点,还是单纯从思政人文素质培养的视角都决定了中医药院校的大学生,急需在思想观念的深层领域里重新架构和重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学界业界许多有识之士均对此高度重视,建议需加强中医药专业人才的文化素质教育。鉴于目前各个高校办学条件和办学层次参差不齐,办学规模也差异较大,现行的教育教学体制对学生的在校时限有明确具体的规定,这使得试图全面完成对中医院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切实际。况且中医药学源于人类对生命的关爱的发展动因,它不是一门纯科学,更是人类情感的延伸。基于此,将道德价值认同的内涵纳入医学人文教育和大学生思政教育,借以培养广大中医药专业人才,围绕着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其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就显得甚为必要和关键。

一、人文精神对中医药专业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1.人文精神可以丰盈中医药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与世界道法合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医疗活动中“济世救人”、“仁爱救人”应当成为一种精神追求、价值追求。以人为本的生命价值观和以生命为本的医学哲学观,已然是当代医学道德和医学伦理的重要内容,成为当代医学实践的职业道德。要秉持“物我一体”、“物我相融”的认识论,用整体的、辩证的、联系的观念辨证施治,而非管中窥豹,支离破碎。对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要有仁心仁术,有追求,在追求中知敬畏。

2.人文精神可以改进中医药学生的审美思辨层次

中医学“望、闻、问、切”等思维方法和诊疗方式蕴含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如中医基于“元气论”对物质的认知;中医借用阴阳学说对事物性质的辨别;中医采用五行学说对五脏六腑相互关系进行论证等,均可见中医学的构建基本理论体系中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中医药医务工作者需要改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思维层次,运用厚重的人文底蕴从事医学行业,用医学人文的眼睛来发现和重塑世界上更多美的事物,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人文社科能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人文社科是孕育、陶冶、培养思维素质的重要方法。学科交叉、渗透、融合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特点,《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的集大成者理论著述,该著作融合了医学、易学、天文、儒家和道家等思想。中医药学具有完备独特的理论体系、灵动而深奥的思辨模式,它得益于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又发展完善了这些理论,二者相得益彰。

4.人文科学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单纯的专业教育是有缺陷的,通识教育才是解决之道。完善中医药人才的知识结构,需要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人文精神贯穿其中的通识教育可以完善知识结构,培养思维方法,促进知情意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目前我国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人文现状堪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社会各行业发展硕果累累,高等教育也迎来井喷之势。传统医学教育教学模式也有所转变,对患者的身心关注有所加强,但与社会期待的医学人文关怀还相距甚远,现状堪忧:

1.过度的医疗教育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

中医自古就有“医乃仁术”之说,这也是医学与“人学”的典范结合。目前医学专业化发展严重冲击了医学人文精神,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不再是医学诊治和医学教育的圭臬,疾病被简化为某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患者的痛苦被归结为某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治疗被简化为用药或者手术。“去中医化”和“见病不见人”的模块分解让散发着人性光辉的中医科学走向歧途。

2.中医药诊疗方式的工具化、碎片化趋势日趋加剧

医患纠纷传统中医重“望闻问切”,目前很大部分的医务工作者却唯机器是举,在诊断中大用特用各类诊疗设备,患者的体验、叙述和诉求被冷漠的搁置。这也导致或激化了医患矛盾。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尤其是中医药专业学生耳濡目染的传统医学人文素养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医疗资源,需要转化为有形的医疗资本,产生强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消弭和化解医患纠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3.面对灾难的敬业精神与日常工作冷漠的反差

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09年的玉树地震,国难当头,我国医务人员和高校医学生临危不惧、前赴后继,救死扶伤,表现出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很多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更是“匹肩担道义”、积极踊跃地深入灾区从事医疗康复、灾后重建等志愿服务活动。这与此前部分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的冷漠、收受红包、药扣等行为大相径庭。溯本清源,可以看出人文教育是薄弱环节,人文素质教育水平不高,是影响学生乃至医务工作者整体素质的突出问题,我国中医药院校学生全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提高,已到刻不容缓的程度。我们面临的挑战,都在人文的范畴之内,“医疗的危机并非医疗技术的危机,而是人文的危机”,我们也有理由相信,21世纪的医学将是人文医学的世纪。既然我们面临的挑战大都属于人文的范畴,从宏观的角度讲,必然需要我们提高人文素养,以应对这样的挑战。

三、中医药院校人文精神教育的方法途径

1.课堂教学是人文精神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佳和主要途径。人文社科课程在教学总学时中的比例适当增加,文、史、哲方面的选修课广泛开设,必要时纳入必修课,凸显教育导向;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讲透讲深传统医学中的文化底蕴。

2.人文知识讲座是人文精神教育的大舞台

人文知识学术讲座灵活自由,比较符合大学生喜好。“名师”走进第二课堂,开讲座、作报告,以治学精神和人格魅力影响大学生。如南京中医药大学长期坚持的“周五传统文化讲座”,成为校园内的一道独特风景;安徽中医药大学的“新安论坛”,也已蔚然成风,成为该校医学人文讲座的靓丽品牌和杏林学子的精神文化大餐。讲座内容精心裁剪,主题鲜明,主讲人激情四溢,医学生听者云集,一座难求,人文知识学术讲座具有如此巨大的效应,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二课堂。

3.校园文化是人文精神教育的切入口

人文素养很大程度上耳濡目染于周围环境。“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是达到人文精神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学校举办诸如文化节、读书会、文化沙龙、诗会、影视评论等活动,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在活动中得到升华,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得到强化,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同时,在校园内部建造一些具有文化品位的设施和人文景点,使学生一走进校园就如同进入了文化的殿堂。这样,以课堂教学、人文知识讲座和校园文化建设三个环节为抓手,搭建人文精神教育的立体框架,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遵循“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不求“毕其功于一役”,不搞文化学养积累的“速成班”,而是细火慢工,循序渐进,以中医药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明德至善,以职业导航指导学生明确目标定位,以约束机制倡导支持学生自我管理。以中医药人文精神为主要内涵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既能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也能有效激发学生成才的内在动力,通过中医药人文精神教育,借以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激发学生励志自强、修身明德、服务社会,这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蒋应时.《弘扬中医人文精神,提高教育质量》.《中医教育》1996年第6期

篇(9)

1.凸显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原则束缚了人文社科教育的发展突出中医药特色的优势初衷虽好,但实践中往往许多中医药院校陷入只向中医学科倾斜教育资源而忽略其他学科发展的窘境中,人文社会科学必然成为营养不良,先天不足的“豆芽”学科。此外,虽然许多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两个原则是医学与人文并重、基础与临床结合,但为突出中医药特色而增加中医药课程的设置比重,导致这些院校人文轻,中医重;专业课程繁冗,学生不堪重负;人文课程数量有限、质量有待提高。在以往实践中,大多数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课程内容缺乏中医特色、实效性和针对性,也使得人文科学与中医学实践脱节,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2.学科建设中的“为”与“不为”的原则制约着人文社科教育的发展中医药专业是中医药院校的核心专业之一,常被学校当作优势专业争取国家和地方资源投入的重量级砝码,所以进行学科建设时,中医药学科建设往往首先得到积极回应,学校常常积极解决诸如人才引进、资金投入、硬件设施配备、图书设备采购等要求。而人文社会科学则经常属于“选择性作为或者零作为”的领域,这些其实极大限制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

3.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制约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绝大多数中医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尚未形成医学人文社科教育的多级学科体系,很多还只是单纯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甚而简单地用政治理论课代替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这往往使得医学生知识广度狭小,专业深度不够,道德意识淡薄,创新精神匮乏。另外教学形式的单一、方法的落后、考核评价体系滞后等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人文社科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师资稳定以及优秀人才引进,人文社科教育的发展自然很难“更上一层楼”。

二、新时期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发展建议

新时期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非朝夕之功,只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敢于实践,中医药院校就有能力为繁荣和发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做出贡献。

1.促使观念更新,提高对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中医药院校的管理层应该摒除以下几种观念:①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干扰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②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培养现代中医医药人才作用不大。③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就是只要把政治理论课上好就行。④人文社会科学应该为中医药学科服务,处于从属地位。中医药院校的中医药教育,既是传授医学知识,又是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既有普通专业的普遍性,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人文特征。所以,要把思想意识提升到人才素质的培养上来,要从培养新型的中医药人才上看待人文社会科学对中医药院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2.突破建设重点,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医药院校可以采取重点突破,以特色求发展,选择性地建立一些与中医药相关的交叉性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创设较多的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文学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在管理模式建设方面,中医药院校可对人文学科与中医药学科进行整合创新模式管理,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努力塑造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现代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精神。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119-02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医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社会对于高等中药学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为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本文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大学新生为例,探讨和思考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的中医药思维的实践方法和教育模式。

一、中医药思维的概念界定

目前对于中医思维的诠释已经比较完善。据文献记载:冯广义、张养生等认为中医思维即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委思想基础去观察、认识世界,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诊断疾病,并按照学习中医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实践行为和文化环境等要求,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传承模式[1]。陈涤平认为,中医思维即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去认识世界,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诊治疾病,并按照学习中医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实践行为和文化环境等要求,创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传承模式[2]。

二、及时转变思维方式,培养中医药思维

结合已有的对于中医思维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于中医药思维的思考和总结,笔者认为中医药思维就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背景,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在对生命活动、疾病规律,药物的发现、使用、作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建立、形成的一种起经常性作用的思维习惯与方式。中医药思维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对于中药学专业的新生而言,建立中医药思维对于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乃至以后的科研、工作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转变思维方式,是顺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深刻领会中医药基本理论的基础。转变思维方式,就是要求每一位中药专业大学生从根本上找准学习的出发点与着力点,找准学习定位。中西医学、中西文化发源不同,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即各自建立在不同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中医学有其独特的辩证论治体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专业新生初入校门与其他专业学生思维习惯无异,中医药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通过教育来培养的,因此想要培养中药学新生的中医药思维,必须在认识论、方法论和知识结构加强培养以尽快适应中药专业需求。

三、中药学专业新生中医药思维培养的思考和实践

思维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形成的,因此想要培养中药学新生的中医药思维,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育者们应该在学生的教学、第二课堂,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层面积极进行探讨和实践。

1.在教学环节中对中药学专业学生进行中药思维的培养。(1)将中医药思维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是高等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收获知识、养成思维定式的有效途径。在课堂学习中要想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的中医药思维,专业教师在对中药学专业新生讲授课程时应该做到:在课堂上注重历史文化意境的重现,营造浓厚的传统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氛围,授课时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加强对学生的传统人文思想的教育和熏陶的效果。与此同时,专业教师还要要求中药学新生重视对经典的学习,要养成研读中医药经典著作的习惯,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地促进并最终形成中医药思维,做到对中医药理论精髓的扎实把握。(2)创新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中医药思维。对于中药学新生的教学中,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即“PBL”教学法。任课教师在上课时设计一套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这种学习方法通常将学生分成小组,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出发,解决中药学专业新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疑惑,提高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兴趣。这样一来,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加课堂的互动,而非传统教学中偏重于任课教师讲授的“独角戏”模式;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引导学生对于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模式多维度发展,加深对于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和认识,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

在网络发达的当今社会,网络学习资源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忽略的,比如MOOC。在对中药学专学生尤其是新生的教学中,可以采取传统授课和MOOC相结合的方式进行。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大型的开放式网络课程,通过MOOC可以完成教学中的答疑、测验、作业、考试等多个环节,也可以通过它对于学习效果进行自动的评分、评级,以及有效的反馈。这种利用网络的新型教学模式,摆脱了传统的在线教育模式中单向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和灌输式学习的局限,鼓励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自主学习与思考,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2.拓展第二课堂培养中医药思维。对于新生而言,想对自己的专业有所了解,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举办新生专业入门教育。如天津中医药大学,每年在新生入学的时候,中药学院为了让中药学新生了解自己的专业,会举办一系列新生专业入门教育,如刘昌孝院士“新生入门第一课”与学生面对面地开展交流会。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让中药学新生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念,主动寻求知识的增长,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教务处的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制度,让学生了解了中药专业学习任务、成绩查询,以及其他和自己相关的信息,借此新生们能迅速掌握中药学的知识架构,他们能为自己设立初步的学习计划,课程开始后进行学习会更加有重点。这些行为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即将面对的大学学习生活,也让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有更清楚的认识,便于进行人生规划。

在新生的课余时间,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比如为夯实中医药学生中医理论学习的基本功,加强该班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中医药思维,以“读经典、做临床、多读书,通过实践加深对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认识”为主题举办了经典背诵比赛,既不枯燥记忆,又能达到理想的背诵效果;举行“校园药植行”、参观标本室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校园中的药用植物园、参观药用植物标本展室,通过专业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身边的药用植物,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促进中医药思维的形成。

3.建设校园文化浓厚中医药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往往能给学生,尤其是新生带来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中,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也是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的必要条件之一。(1)从物质层面讲,完善的校园设施可以为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供阵地,使学生学有其所、乐有其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迪和教育。对于中医药高等院校而言,想要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的中医药思维,校园环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如天津中医药大学新校区,以“校在园中,园在校中”为理念,将整个校园建设成药用植物园,徜徉在校园,身边的花草树木均是自己专业课将会涉及到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养成对于专业的认识、理解和学习的习惯,对于促进中医药思维的形成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在校园中建立相关中医药历史名人、常识知识、标本展示等的宣传栏,或是在教室中建立黑板报,这些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中医药思维也会有正相关的刺激。(2)从精神层面讲,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中医药思维,“三风”建设要紧抓。首先是校风建设,这主要体现在校训、校歌、校徽、校旗等方面,良好的校风往往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无形中会受到一种感染和约束。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例,除了学校层面在校风建设上的努力,中药学院每年都会在新生入学报到后组织班旗设计大赛,学生们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自己的专业、结合自己的班风,设计出班级特有的班旗,一方面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思维的形成。其次是教风的建设。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体现出的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等,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中药学专业的教师来说,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积淀、扎实的专业技术、优秀的工作作风,是培养中药学新生中医药思维的强有力的基础和保障。最后,中医药高校要有优良的学风。任何一项教育行为,如果只有教师单方面作为,学生不积极主动,是无法正常进行的,起码结果不会令人满意。紧抓中药学专业新生的学风建设,能让他们在内心深处增强对于中药学知识的渴望,对于他们建立起自己的中药学思维有推动作用。(3)从制度层面来说,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教学行为正常进行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在校园中,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能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他们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依照规章制度办事,这样有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如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建立本导制培养模式,从新生入学开始,给每个学生配备专业导师。中药学专业讲究传承,本科生导师制度,定将会形成老师心口相传,学生心领神会,老师举手投足,学生潜移默化的效果。这种手把手的传承方式,容易使学生得真传,让中医药思维在新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这也是普通的课堂教育难以达到的,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和临证水平能尽快得到培养和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及科研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篇(11)

1 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继续教育

中西医结合药学具有药学科学的基本属性,药物是其研究对象,研究的范围是药物的来源、功能作用、加工制备和质量保障等,研究内容是药物与人体或与致病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中西医结合药学还具有中西医结合的属性,其主要特质是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对药物进行应用和研究。

中西医结合药学的基本属性决定其相关人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要熟悉和掌握中医药学、西医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并能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以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方法研制新药。

继续教育是20世纪40年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根本指导思想是终身教育。中西医结合药学从继续教育入手,根据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实践和研究中提出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引导,使中西医结合药学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而成长。同时,中西医结合药学具有阶段性,从中西医结合的内在规律出发,根据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确定其内容重点。

2 中西医结合药学的重要性

中西医结合药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医学和西医学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中药学和西药学相互交叉相互融合;采用先进的现代医疗科学对传统中药进行研究,可以研制出大量的新药,现在已经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创造出了许多国际领先水平的的科技成果。另外,用中药理论对西药进行研究或指导西医的临床用药可以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研究的深入发展。

3 推动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进程

3.1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重视度

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受到学术、教育、经济和政策大等因素的影响,要使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就需要政府和学术界相关部门对中西医结合药学相关人才滞后的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大力宣传或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全社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加强教育力度。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有关中西医结合药学教育的研究,并把这些研究运用到实践中,进行总结并相互交流,组织中西医结合专家和教育专家根据中西医结合药学的学术进展研究相关人才的培养方向、培养重点和培养要求,为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指导。

3.2 注重中西医结合药学研究人才的培养

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应把着眼点放在相关研究人才的培养上,把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相关研究落实到实处。向学者们提供系统的中医药和西医药理论与方法,提供现阶段中西医结合药学研究的进展、成果与经验,提供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理论与方法可能对医学界产生的影响等,组织号召中西医和药学的有志青年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学习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理论和技能并进行学术交流,通过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产生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出一批不仅具有扎实的中西医药学理论和技能基础,并且拥有中西医结合思想,能够进行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士,促进相关人才的成长和专业队伍的形成,为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3.3 新药研制是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