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5 17:12:2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

篇(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加强社会建设、反腐倡廉、治污减排、提供安全生产保障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审视,也是国家发展战略、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加强社会建设,加快社会发展,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突出问题,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社会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社会建设”作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部分,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这意味着,社会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一定意义上讲,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发展,主要是指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两大方面。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财政能力显著增强,已经具备了加快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这次应对金融危机,也进一步强化了我们的一个认识: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要注重社会发展。

    二、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添强大动力。

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可以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制度保障和良好环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要努力实现科技重大突破和创新,为推动经济结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教育能直接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科技成果,从而有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反过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新要求,直接影响教育行为和教育模式选择。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低碳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亮点。我们要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深化文化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

三、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转变发展方式奠定坚实基础。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第一位的民生问题。收入分配也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扩大内需,特别是广大居民消费需求。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和必然要求。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居民后顾之忧,促进消费需求稳定增长,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1.反腐倡廉,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要坚持围绕中心,与经济发展全局同步推进。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率先实现现代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率先”之中;严厉打击腐败,为经济发展排除各种干扰;注重关口前移,把经济领域的腐败降到最低限度;主动贴近服务,积极营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以作风建设和效能监察为切入点,致力抓好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开展专项治理,维护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抓住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

2.以治污减排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看成是一对矛盾体,认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实践中沿袭了“先污染后治理、治理赶不上污染”的传统模式。新形势下,如何走出一条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面对新形势,创新机制,勇于争先,把治污减排的压力转化为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通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闭污染严重企业,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为未来发展腾出空间;通过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环境质量,吸引起点高、污染轻的企业,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提升了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层次,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治污减排,既要通过工程措施降低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也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从发展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

3.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安全生产保障。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进一步凝聚“安全发展”共识,有力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同时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提升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水平。因此,必须紧紧围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和治理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紧紧围绕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快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要紧紧围绕提升传统产业、高危行业安全发展水平,切实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引导和促进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化、安全行为标准化;要紧紧围绕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和机制建设,努力推动和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总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常抓不懈。我们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在抓落实上继续狠下功夫,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安全发展,从而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刘文海.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求是 2010.535(18):47-48.

篇(2)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009-0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十报告同时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一、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这是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必须对其进行优化调整。

第一,外向型发展难以持续,突破国际市场依赖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2007年的14.2%下降到2009年的9.2%。有权威机构预测:如果没有2008年政府4万亿的投资拉动,2009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只有1%。之所以影响这么大,根本的原因在于“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的传统发展方式。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的外部需求受到极大的制约,而同时我们的国内需求又没有跟上,经济自然会受到很大冲击。因此,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当前,全球仍处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状态之中,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还不明朗。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对国际市场激烈争夺,对国内市场大力保护。我国已经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2012年共遭受23个国家启动的84起贸易救济调查,增幅达16.7%。要突破国际市场依赖,就必须加快转变“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资源环境不堪重负,突破资源环境制约迫切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11.6%,但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全世界的比例达到21.3%,钢铁消费占45.4%,铜占43%,水泥占54%。这种态势不改变,十几、二十年后,全世界的能源资源也不够我们一家使用,全球公认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量也不能满足我们一个国家的需求。资源、环境问题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固然与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环境承载能力弱的现实国情有关,与我国所处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阶段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的传统发展方式。

《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有一句名言:“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我们从后代那里借来的”。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总理强调,“绿水青山贫穷落后不行,殷实富裕环境退化也不行。”要突破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必须改变“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的传统发展方式。

第三,国际竞争力不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迫切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国际竞争力并没有相应提高。由于缺少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我们很多产业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只能赚取微薄利润。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反映的就是这种现象:发达国家是靠脖子以上的部分,靠头脑、智力、知识产权赚大钱,而我们只能靠脖子以下的部分,靠手、脚、体力挣小钱。

每一次危机都孕育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当前,为了形成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竞争新优势,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抢占世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为提高国际竞争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赢得竞争新优势,必须加快转变“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

第四,多样化需求难以满足,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全面小康迫切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需求正向全面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人们在对一般商品需求增加的同时,对公共产品、社会服务的需求大幅度上升;在物质需求继续提高的同时,对环境的需求、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近年来,因环境问题造成的时有发生。四川什邡、江苏启东、浙江宁波、云南昆明都引发了大规模,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2013年1月,北京的雾霾天气多达25天,空气严重污染。网上也出现一些流行语:“十面‘霾’伏”、“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厚德载‘雾’,自强不‘吸’”、“千里朦胧,万里尘飘”,等等。这些网络流行语反映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和对生态产品的迫切渴望。总理强调:“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就包括在发展中要让人民呼吸洁净的空气,饮用安全的水,食用放心食品。”但传统的“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的发展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综上所述,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是外向发展难以持续的“风险之路”,是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的“负重之路”,是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的“低端之路”,是人的福利难以增长的“物本之路”,必须加快转变。

二、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把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全方位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一)调整需求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一方面主要依靠出口来拉动,2012年我国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达47%,这样经济发展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还过分依靠投资来拉动,直接表现就是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2010年,我国投资率高达49%,而居民消费率则只有34%,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过分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至少会带来两个问题:第一,如果没有出口和消费的支撑,必然带来生产能力的过剩。目前,我国粗钢产能9亿吨,实际产量只有7亿吨;船舶制造能力有1.2亿吨,而全球需求加在一起也只有8 000万吨;风电设备制造能力超过3 000万千瓦,高出国内需求一倍以上。第二,会带来通货膨胀。因为过去我们大量的投资靠的是贷款。1949—2011年的62年间,人民币贷款总量是55万亿。其中2008—2011年就达到28万亿。投资靠的是贷款,贷款靠货币发行。货币发行多了,自然就会产生较大通货膨胀。

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调整需求结构的角度讲,就是要改变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失衡的问题,就是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当前,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让人们有钱可花;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个人在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的负担,让人们有钱敢花;优化消费环境,让人们有钱放心花。

(二)调整要素投入结构

低端生产,成本决定生死;高端制造,创新决定成败。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入廉价生产要素的低端生产实现的。但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劳动力、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源等各种要素的成本不断上涨。以劳动力价格为例,2008—2012年,农民工月工资水平从1 205元提高到2 290元,年均名义增长17.4%。生产要素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我国中低端生产正面临着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低成本优势越来越小,路越走越窄。

从低端生产转向高端制造、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驱动,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

首先,是创新的动力问题。这就需要进行改革。十提出,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总理强调: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生产要素的价格真正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和稀缺程度,使企业的利润不能建立在廉价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同时,要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使企业的利润不能建立在“跑部钱进”——从政府手中获得稀缺资源的基础上。这样企业就有了创新的动力,也就会产生“改革红利”。

其次,要解决创新的能力问题。提高创新能力,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钱学森曾指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教育总是很难培养出杰出人才?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要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深化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创造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制度和环境。

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调整要素投入的角度讲,就是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重点解决好创新的动力和能力问题。

(三)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特别是服务业发展滞后。2012年,我国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4.6%。这一数字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的72.5%、中等收入国家的53%,而且还低于低收入国家的46.1%。

篇(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这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

经过30多年不懈奋斗,我们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近4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个阶段既拥有继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环顾全球,成功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不在少数,能够持续推进现代化进程并最终获得成功却不多见。不少国家在迈入现代化进程后,最初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后来却出现停滞甚至发生逆转,关键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对发展方式作出调整。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尽管改革发展的成绩巨大,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突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在“后危机时代”,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的发展才能迎来新的契机,孕育新的希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必须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一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四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六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七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八是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必须看到的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篇(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上。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而且还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十一五”以来,内蒙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了一定成效,5年来,全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发展更具活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不协调、不和谐因素,影响着未来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

1.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发展更具活力。2010年,内蒙古生产总值突破万亿,达到11672亿元,年均增长17.6%,高于“十五”时期4.6个百分点,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增速分别比全国同期高出6.4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010年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由全国的第16位前移到第6位。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地方财政总收入由110.68亿元增加到1738.1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69.98亿元,由全国的第23位上升到第13位。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内蒙古已经实现从农牧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三次产业构成由2000年的2.8∶37.9∶39.3调整为2010年的9.4∶54.5∶36.1。粮食产量跃居全国的第11位,成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全区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已上升到44.6%。工业中传统产业改造取得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一批产业多元、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为发展方向的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的90%以上,成为支撑全区工业生产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继续较快增长的同时,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服务、旅游、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内蒙古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大力引进外商投资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口岸建设得到加强,过货量成倍增长。

2.内蒙古经济增长需求方式转变。经济的增长分为供给拉动型经济增长和需求拉动型经济增长。从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供需双方来看,内蒙古经济增长需求方式从供给型经济增长向需求拉动型经济增长转变。

第一,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稳定,且一直以来都保持较高水平,是经济平稳增长的主导力量。消费是三大需求中波动最小,较为稳定的一部分。进入 “十五”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由此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2002年以前消费都扮演着一种稳定经济、拉动经济的重要角色,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特别是2001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比投资高出39.6个百分点。在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主导,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以及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高于政府消费。可以说,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第二,投资拉动作用波动特征明显,对经济波动影响较大。进入“十五”时期以来,内蒙古在三大需求中,投资的变动与GDP的变动趋势是高度相关。投资的变动会影响经济的走向,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五”时期到“十一五”时期,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由2001年的19.8%上升到2010年的77.3%,最高和最低的两个时期相差57.5个百分点。经济的增长速度也随之周期性变化,2001-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5%,2003年出现了69.1%的高增长。2003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5%的高点,GDP增长速度也达到了1996年以来的新高点。这种在项目带动战略的影响下,全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趋势没有得到改观。通过测算,2010年内蒙古投资率为77.3%,比2005年提高4.4个百分点,而消费率2005年为46.3%,2010年下降到39.5%。

净出口的拉动作用较弱。从2000年以来平均的净出口贡献率来看,净出口拉动作用较弱,2001年以后基本上是负数。这表明我区净出口是未来三大需求中发展潜力最大的。

3.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快。“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加大了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2010年全区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35.6%,比2005年提高了15.3个百分点,实现了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从无到有,迅速发展,2005年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随即又启动和实施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断向前推进,实现了“应保尽保、按标施保,逐步提高保障标准”的目标,完善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制度。内蒙古城镇化率2010年为55.5%,比2005年提高8.3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4.资源环境有所改善,加大了节能减排力度。“十一五”时期,内蒙古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生态建设呈现出总体恶化的趋势趋缓,生态治理覆盖面积不断的扩大,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加快了与生态建设配套建设,全区生态环境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5年内蒙古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50多亿元,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草原建设总规模5亿亩,禁牧休牧面积7.8亿亩,林业生态建设总面积5000多万亩,6000万亩农田和8000万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保护,草原植被覆盖度继续提高,有2.4亿亩风沙危害面积和1.5亿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

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狠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各地在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煤炭等重点耗能行业,组织实施了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等一批重点项目,对重点耗能企业实行挂牌督办制度。全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如期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控制目标。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污染物减排的各项规定,对污染物排放实施严格管理,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5.发展质量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十一五”期间,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2005年的15985元增加到2010年的35507元,由全国31个省区市的第15位上升至第10位,增长1.22倍,年均增长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137元增加到17698元,由全国31个省区市的第14位上升至第10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989元增加到2010年的5530元,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由第17为上升至第16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明显升级,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用于精神文化生活和卫生保健支出相应提高,特别是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和住房的消费增长迅速,食品结构、衣着服饰向多样化、中高档方向转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保障标准逐步提高。

总之对内蒙古经济转型的总体评价:通过各方面综合评价看,“十一五”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总体趋势看好,从发展进程看,综合评价还反映出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水平还不高,发展过程还有所起伏。体现在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相对滞后,资源环境指数提高缓慢,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内蒙古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2005年下降3.4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还须进一步加大。

二、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在看到全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也清醒地注意到,在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上还存在一些矛盾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面临新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与经济增长不够协调,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加大的问题不容忽视。“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突出。表现在收入水平上,2010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2168 元,比2005年的6148元增加了6020 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2:1,比2005年继续加大。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从总量上看,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突出。社会保障方面目前的最大问题是制度体系零乱繁杂、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不高。

(二)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生态保护发展能力有待于提高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高的矛盾日益凸显。资源环境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最突出的制约因素。2010年内蒙古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虽然较2005年降低22.6%,但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在全国仍处于第6位。这也表明内蒙古经济发展还带有粗放性特征,一方面,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需求的拉动在减弱;另一方面,在经济总量扩张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需求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同时,经济结构调整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三)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近年来,我区的生产总值增速连续居于全国首位,但是我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升级步伐相对滞后。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中现代农牧业发展还不够快,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拉动,第三产业比重相对比较低。2010年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3.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创新能力不够,带动作用偏弱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原创性研究的资源投入明显不足。代表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R&D人员全时当量2010年只占全部R&D人员全时当量的24.1%,经费投入只占11.2%,均比2009年下降了3.7个百分点。内蒙古R&D人力资源投入总量不足。2010年全区R&D经费投入强度为0.55%,远远低于全国1.77%的水平。内蒙古的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思想观念、体制政策、人才管理和客观环境等因素,致使内蒙古人才外流难以遏制。 高校应届毕业生流失更加严重, 这些外流人员绝大多数是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和新生力量,他们的外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内蒙古人才的断层。

三、内蒙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

今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六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科学谋划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战略。通过深入研究内蒙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建立健全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上取得重大突破。一方面及时清理不利于或不适应内蒙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规定,制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考核办法。改变以经济总量和速度指标为中心的考核方法,转变到以人为本,注重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考核体系,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全市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上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下功夫,在进一步解决“三农三牧”问题上下功夫。在调整结构上下功夫。加快发展能耗低、技术含量高的新材料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促进工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要切实采取措施,从政策配套、营造环境、完善制度等方面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服务业在扩大规模和提高比重上取得突破。继续加大和提高技术改造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提高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提升建设项目的层次,促进投资结构的优化,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经济稳步增长

要继续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根据内蒙古实际,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为重要。今后我区要进一步明确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制定和完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划,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提升生产型服务业规模和层次,打破服务行业垄断,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高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水平,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要加快有色冶金加工基地建设,加快以运输机械、工程机械、风力发电设备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稀土高新、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重视中小企业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从融资、技术、就业培训等环节给予支持,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

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

(四)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建设环境产权制度。必须推动资源和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建立符合市场化改革要求、有约束力的现代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完善自然资源有偿开采、有偿使用制度;加快用水、用地、用电以及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使利益相关者和受影响者共同分担由于资源开采所带来的影响。第二,严把高能耗行业准入关。从严控制高能耗项目,管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核准的强制性门槛,严把能耗增长的源头关;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压缩部分耗能高、污染大、附加值低的行业规模,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要坚决贯彻落实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原则,更加注重资源环境保护,防止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向我区转移;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辟能源供给新领域。积极实施能源多样化方针,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第三,要强化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建立节能减排激励机制和污染浪费惩罚机制,增强节能减排实效。第四,实施生态工程。要以重点生态区为核心,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抓手,坚持自然修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切实抓好综合治理。扎实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坚持实施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大力发展林沙草产业,进一步巩固扩大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果。努力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互动共赢、良性循环。

(五)积极扩大内需,提高消费率

必须坚持把扩大消费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尽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因此,一是要继续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农民工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其消费需求。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从各个方面减轻城乡居民的社会负担,为扩大居民消费创造条件。三要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适应社会需求,积极扩大旅游、文化、休闲、健身等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篇(5)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公路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需要,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加快公路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有着它自身独特的优点,与传统的铁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方式显得更加灵活、便捷、高效且其成本相对低廉。因此,公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使用十分广泛普遍。就我国公路发展现状而言,公路发展在许多方面已经获得了良好的成就,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只有加快公路建设与发展才能适应现今时代的需要。因此,探究加快公路经济发展的方式尤为重要。

二、现状分析与问题探究

(一)观念与意识的欠缺

许多问题出现在公路经济发展转型当中,需要我们去摸索和解决。在现阶段,我国管理层普遍缺乏采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加快公路经济发展的意识。许多单位普遍存在对于目前公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没发现、不重视的情况,更没有去对公路经济进行整改与创新。只满足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却没有意识到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而且大多数公路管理部门缺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更没有领会到公路经济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样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二)缺乏合理完善的转变方案

一个完善合理的转变机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当下,许多公路管理部门缺失科学合理的转变机制,使得利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加快公路经济发展的方法难以高效开展。从相关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在公路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当中,存在着步骤混乱、利益混乱与工作方式混乱等一些问题。由于转变机制的不完善,许多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好,监管不严格,因此工作效率往往较低。由于缺乏针对地区的经济转型方案,在实际的地区经济发展中缺乏相应的指导方向,在实际经历转型过程中容易发生调查研究不足而引起的发展不匹配甚至是阻碍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

(三)发展不平衡

现阶段我国的公路经济发展当中,存在着公路建设重心不明确、各项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国家的公路建设大多以建设与经济上的投入为管理工作的重心,而对于后期的运营管理、经济收入管理以及后期维护都缺乏重视,因此发展很不平衡。而发展上的不平衡当然就会使得整个公路经济的转型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在这一问题上必须加以重视,这样才能够实现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加快公路经济发展的

目的。

三、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对经济转型的重视

现在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经济发展方式停留在过去较为落后的不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速度慢,直接影响了公路的经济发展,因此想要推动公路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加强对经济转型的重视。首先需要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类型进行调查研究,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类型、数量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作出的具体贡献,并研究相关的经济发展方式与公路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将这种关系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明确各种经济发展方式对公路建设发展的作用以及公路建设发展推动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更加适合现在社会发展情况的优化发展方式。加强地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推动地区公路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解决以往存在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不科学导致的发展动力不足同时引发公路经济发展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问题。

(二)制定专业的经济转型方案

国内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靠第一产业而对其他产业的重视程度较少,这就导致了国内的经济发展方式单一同时相对落后的问题,而现在的地区相关部门也没有针对现有情况来制定详细的经济转型方案,因此必须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作出改变。首先需要考察当地的主要经济发展类型和发展情况,同时结合当地的公路发展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存在的资源情况、公路发达程度以及实际开发程度来制定相应的经济转型方案。经济转型的方案需要当地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制定,避免由于单一部门制定经济转型方案而导致方案的不全面性和不客观性,也需要根据地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来不断修正相关方案,保证经济转型方案能够符合实际情况并发挥作用,并对相关方案影响当地公路建设发展以及相应的经济增长作出相应研究,保证相关方案能够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整体实力的

提升。

(三)加快公路建设

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公路发展,为公路的建设提供了建设的条件和资金,同时公路的建设也会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地区经济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公路建设也会同步推进。加强公路建设需要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制定,如地区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可以加强相关区域的公路建设来发展地区的旅游业与服务业,对于传统的第一产业进行转变并提供发展的条件,同时交通的便利为地区发展新的产业并提供相关的资源、科学技术以及资金提供了可能,可以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计划来作出有效的指引。地区的发展不仅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动力,有效地改善地区经济发展产业模式不科学的问题,同时公路的建设也为地区的人民生活提供了便利。建设地区公路并利用带来的优势和实际利益进一步推动公路的建设,在公路的实际使用中创造更多的公路经济收益,为公路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动力。

(四)地区发展实例

陕西省西安市某一地区长期以来依靠种植业与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维持地区经济发展,但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类型与速度都已经跟不上时代需要,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为了摆脱现有的经济发展情况,该地区对现在经济形势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于2014年修建了高速公路,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而以传统农业为辅的经济发展新形势,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该地区经济转型为公路的使用提供了推动作用并促进了公路经济发展,最终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四、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在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对公路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在推进地区经济转型中发挥公路建设的重要作用,将传统的低产能不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更为科学有效的方式,确保地区的经济和其他方面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为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早日实现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为青州市公路局)

篇(6)

商丘市地处我省与山东、江苏、安徽省的结合部,农业优势突出,资源禀赋较好,交通区位重要,发展前景广阔,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商丘市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地区规划确定的“两横两纵”经济带中沿陇海、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城市,是中原经济区东向对接沿海发达地区的“桥头堡”,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一、商丘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商丘市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加强产业集聚区等承接载体建设,突出主导产业培育,先后引进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已成为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前沿和优势地区。

在2012年商丘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17.9亿元,年均增长1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6.4亿元,年均增长22.1%。其中,税收收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0%以上,是全省税收占比80%以上的3个省辖市之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6亿元,年均增长2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151元,年均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37元,年均增长15.5%。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初步形成了充满活力、富有潜力、支撑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市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6平方公里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以上,入驻项目1096个,吸纳就业人员30万人以上。全市制冷产业冰箱冷柜年生产能力将达1000万台,压缩机年生产能力将达1000万套;纺织服装产业上下游链条逐步完善,纺纱能力360万锭,乔治白、阿玛尼、阿迪达斯等国际国内知名服装品牌落户商丘;新材料产业前景广阔,T700宇航级碳纤维填补了中国高端新材料行业的空白,金刚石微粉年产量45亿克拉。2011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400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57.5%;实现利润8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35亿元以上,增长76.8%。民权县、柘城县产业集聚区分别进入全省十强、十快行列,有4个产业集聚区纳入省首批示范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范围。

商丘市市委书记陶明伦指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尤其是在十精神的指引下,商丘作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前沿,立足桥头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提高产业层次,实现集聚效应。但同时也存在承接模式有待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有待完善、要素支撑有待强化等突出矛盾和问题。而且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商丘经济增长方式的缺陷性。

二、商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表现

(1)人均资源短缺且利用率低下。商丘虽然地理优势较好,但人才相对来说比较缺乏,而且劳动工资、消费水平都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导致人才的大量流失。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资源破坏、浪费现象严重,使得一些资源的供需产生矛盾,对商丘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形成日益明显的制约。转变增长方式本质上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使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要加强基础学科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和创新,培育一批技术推广机构,给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援助。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这些都需要人才的支撑,需要高端人才的参与。

(2)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目前,商丘市污染的态势与治理更趋复杂。高投入与高消耗并存。商丘市的经济结构中,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很大。能源工业发展较快,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这种格局决定了其经济增长必然要依赖相当大的资源与要素投入,因此产生的后果就是各种资源,包括一些战略性资源的日益枯竭。环境突发性事故和环境隐患增多,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部分区域空气质量超过三级标准;农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加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增加,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无序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3)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商丘市的整体产业结构明显存在比例不协调的问题。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商丘市成功举办了第二、第三届国际华商节、第六届豫商大会等重大节会,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但毕竟引入的企业有限,而且相对规模较小,能够解决的经济发展能力有限。相对来说,商丘市的工业经济增长中,第二产业的比重相对于一、三产业还是较小,第三产业服务态度较差,服务意识淡薄等。

(4)城镇化比例不协调。 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40.2%,增长11.3个百分点,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中心城区以“四城联创”为契机,新修、拓宽、改造了华商大道、神火大道、建设路、中州路等城市主次干道,相继完成了供热、供气、污水垃圾处理、弱电管网、运河治理等一批城建重点工程,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超100平方公里,人口达104万,迈入了特大城市行列。在繁荣的面相后边,却是商丘市的“城镇化的进程不一致,矮房、平房较多”、“脏、乱、差”现象依然比较严重。

三、商丘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建议

篇(7)

围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抢占制高点”开展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离子膜制碱工艺核心设备是电解槽,电解槽运行质量直接影响生产和各项指标。去年,20万吨增加离子膜电解槽槽片,产量增加6400吨/年,年增加效益512万元,节省电费64万元。今年进行膜极距改造,一面组织生产,一面进行技改。经过改造,吨碱耗电由原来的2210KV/H降至2120KV/H,年创效益750万元。

环境友好是四平吴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环境友好,四平吴华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取得的新突破是,实现水的一级排放,彰显国企社会责任。

节能减排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四平吴华作为驻地方央企,把节能减排工作融入到企业发展战略,融入到日常经营管理中。通过项目带动、工艺改造,点源治理等措施,推动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平吴华在水的回收利用上取得两项历史性突破:一是聚氯乙烯离心母液的零排放开创了我国母液回收的先河;二是污水治理科研项目被列入国家环保部“十二五”规划辽河流域治理重点科研课题。

依托装置优势,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公司现有一套污水处理装置每小时处理能力800吨,是目前国内同行业中处理能力最大的装置,采用物理、化学、生化三种技术相结合,可处理公司内的全部生产污水、生活废水。经过处理后,一部分用于生产,一部分达到标准后外排。在国内氯碱行业处于领先任考核部门承担,与l监事部合署办公,并设立专职考核员岗位,为确保其独立性,该部门和人员直接对院长负责,由院领导班子单独进行考核。该院绩效考核工作的主要特点归纳为“三突出三挂钩”:

第一,突出经济责任,绩效工资与企业效益挂钩。从2005年开始,该院每年年初由院长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经济责任书,根据部门分工不同,确定销售收入、利润、费用控制、应收账款、产品开发、课题完成、成本控制、安全环保等不同的经济或工作指标,分别有奖励和处罚措施。每日检查,每月、季度、半年、全年均进行考核,未按进度和要求完成则按规定处罚,超额完成则奖励。

完成指标者,经济部门中层干部绩效工资比一般部门高10%;且其当年完成指标百分比为其本人和部门员工绩效工资系数。

年底根据所有经济指标部门完成任务情况得出加权平均系数,作为全院机关、科研和辅助部门的绩效工资系数(JA=J1+J2w+J3…Jn/n)。

第二,突出工作业绩,绩效工资与工作效果挂钩。为避免年底一次考核确定结果的弊端,增强考核的科学性,该院加大了日常工作考核。年初规定每个部门的原始分值为100分,根据其日常工作情况予以奖励和扣罚分值,年底汇总部门总分数得出部门绩效工资的又一系数(JB)。

一是全院每月开展工作创新优秀评比。由部门提出,院务会讨论确定,中层以上干部投票,对当月有创新、有影响、有效益的工作评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给予部门相应分值奖励。

二是制定中层干部和员工日常考核细则,平时加强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干部和员工对布置工作的完成情况、行为准则规范、安全环保工作等几十条细则,根据不同情况扣罚2~10分,不管谁违反,所扣分数均落实到其所在部门和部门负责人,即一个人扣分,全部门受影响。

第三,突出竞争机制,绩效工资与考评结果挂钩。该院注重在绩效考核中引入竞争机制,无论中层干部还是普通员工均有年度考核方案,考核结果与本人绩效工资密切挂钩。

中层干部考核:年终考核首先由本人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对年度工作进行述职,再由院领导、职工代表、群众进行评议,之后进行综合知识理论考试,对其全年工作和执行岗位责任制情况开展详细、客观、准确的考核。考核结果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分别与中层干部的任用、奖惩、绩效薪酬挂钩。其中绩效方面,优秀等次者其本人和部门员工绩效系数可上浮10%,排末位者本人绩效工资下浮一级,所在部门员工绩效系数下调一等,得出中层干部考核系数(Jc)。这一考核方式对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和考评体系,健全干部任用、选拔制度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开拓创新和干事创业的热情。

中层干部考核结果=日常考核结果×40%+业务知识考试×10%+年终考核结果×50%。

年终考核中,各项评议所占比例为:群众评议占10%;职工代表测评占50%;院领导班子评议占40%(其中,院长10%,党委书记10%,领导班子其他人员各占5%,在此基础上分管领导另加5%)。

科研人员考核:依据本人当年所签科研课题合同,所承担课题完成情况,一是兑现奖罚金额;二是在专业技术人员中考评,决定位次,末位者专业技术等级下降一个等次,绩效工资相应下降。

篇(8)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中国面临许多新的变化、机遇和挑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在加速,既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又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制约,新发展阶段改善生存环境和加速建设的矛盾日益尖锐,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

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一个长期艰苦过程。

充分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

新发展阶段改善生存环境和加速建设的矛盾日益尖锐。

新世纪以来,在初步实现小康的基础上,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加速的新发展阶段。

居民消费结构将进一步升级,城乡居民对改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要求将日益强烈。消费结构升级既是产业结构升级新动力,也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带来新的压力。这迫切要求使建设规模、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与群众提高生存质量的要求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从目前低水平、发展很不平衡、环境脆弱的小康,走向生活更加宽裕、环境更加良好、可持续的全面小康社会。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高,已经难以为继。

近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高速增长,但是,在粗放的增长方式下,土地、淡水、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脆弱。未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将加剧自然资源的供求矛盾,导致经济运行成本上升。

我国人均资源紧缺,绝大多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资源消耗量或自然资产损失量却排在世界前列。中国人均矿产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二分之一,人均耕地面积已经由1953年的2.82亩下降到2004年的1.41亩(不足0.1公顷),全国2800多个县中,有666个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公顷的警戒线。中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已成为世界耗水量第一大国,占全世界用水总量的15.4%,全国660多座城市中,有60%的城市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到2030年将列入严重缺水的国家。

目前我国的环境质量仍然处于“局部有改善、整体在恶化”的状态。2005年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549万吨,超过了环境理论容量的一倍以上。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导致了酸雨污染。目前,中国的酸雨区面积已经占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2005年,全国烟尘排放量达到1182万吨,不仅没有完成“十五”计划削减9%的指标,反而还有所增加;工业粉尘排放量达到911万吨,也没有达到“十五”计划的削减目标。

目前城市河段90%以上受到污染;草原退化达9/10,退化速度200万公顷/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漠化面积达174万平方公里,扩展速度3400平方公里/年。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依靠高要素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和低技术含量这“三高一低”的经济增长方式,整体环境质量还可能进一步恶化,经济增长将是不可持续的。

我国环境质量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近1/5土地面积有不同程度的沙化现象,近1/3土地面临水土流失,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太湖、巢湖、滇池等水体污染严重,导致局部地区公共危机。

区域发展格局不合理加大资源环境压力。

区域产业特色不突出。在钢铁、电解铝、水泥、电石、炼焦等高耗能、高污染等产业领域,存在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不仅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而且恶化了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

经济活动在一些地区过度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密度较大地区的个别地方,出现了过度发展的迹象。人口和经济活动向这些地方的集中带来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

地区之间竞争秩序混乱。经济发达地区资源和环境压力逐步增大,有些地区成为资源高消耗地区和生态脆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缓慢,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的增长方式削弱了本来就脆弱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

在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格局并未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结构性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熟练技术工人供不应求,局部地区开始出现普通劳动力短缺现象,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

随着劳动年龄人口供给增长率下降,中国的“人口红利” 正逐步消失。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最近对分布在全国17个省的2749个村(其中东部1151个,中部759个,西部839个)的调查,有近一半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其中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打工各占一半。74.3%的村认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发展的土地供给都趋于紧张,土地成本不断上涨的趋势将长期维持。

这些都迫切要求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化。

人口老龄化超常加快。

一是在人均GDP水平较低时,即迈入了老龄化的门槛。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大致为5000-10000美元;发展中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大为在2000美元;而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只有1000 美元左右。

二是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超常。根据国外有关机构资料,65岁以上老年人比重从7%升到14%所经历的时间,法国为115年,瑞典为85年,美国为68年,而中国估计只要27年。人口老龄化既会降低国民储蓄总水平,也会提高人口赡养负担,影响社会财富的增长。

中国这种 “未富先老”的人口结构变动态势,对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紧迫要求。只有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才有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

世界性产业转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全球生产分工体系出现新的特点和变化,以价值链分工为特点的新型产业分工势头强劲。跨国公司跨境投资、公司内贸易和服务外包明显增加,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层次提高,方式更加灵活。

产业全球转移是发达国家产业升级、优化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推动工业化重心向东半球转移。我国特有的低成本优势使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国,这对我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带来一系列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

(1)产业全球转移的速度加快、规模扩大。

世界贸易和投资总额的年均增速,1980~1985年为28.8%,2002年上升为40%;同年,世界贸易和投资额累计超过3.5万亿美元以上。据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2004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强劲上升40%,达到2330亿美元;而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下降,为3800亿美元,仅相当于2000年峰值的三分之一。

(2)产业链条全球配置,产业转移层次提高。

国际分工体系高度专业化,产业转移和集群式发展密切结合。原来单个项目、企业或产业的转移日益转变为相关产业链的整体转移,以利于形成产业集群,提高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增强区域竞争优势。

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向一些发达国家和比较发达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也在加快增长,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谋求产业集群式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

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包括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正在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据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外国直接投资的结构已向服务业明显倾斜。上世纪70 年代初期,服务业投资仅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四分之一,到2002 年已上升为大约六成,估计为4 万亿美元。

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数量正在增多。

―发达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主要为了获取区位优势和降低要素成本。而转移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则以获取综合竞争优势为目的。因此更注重东道国的投资软硬环境,特别是信息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研发配套能力和体制条件等。

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将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因而将加快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转移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转移也可能比以往加速。

(3)全球化分工基础上的区域性产业转移势头强劲。

区域经济集团化十分迅猛,其中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协定极大促进了区域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欧盟、北美、亚太经合组织是国际产业转移势头最为强劲的经济区域。欧盟1/3的对外投资是在成员国之间进行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内,美国对外投资的1/5集中在加拿大,而加拿大对外投资有1/3集中在美国。

(4)跨国公司在产业转移中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据联合国统计,2002年全球直接投资流量大幅减少,而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直接投资存量却增加了30%,创造了3.4万亿美元的附加值,约占全球GDP的1/10;其全球销售额高达18万亿美元,是当年世界总出口额的2.25倍。

目前,跨国公司已控制了全球产出的近五成,世界贸易的六成和国际投资额的九成,国际技术转让的80%和科研开发的90%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

2002年全球跨国公司总数为6.4万家,子公司发展到87万家,在国外聘用人员达5300多万人。这些子公司有51%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通过产业全球转移,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其产业整体竞争优势不断加强。美国、西欧和日本在基础科研、应用技术、新产品开发领域继续占有领先优势,稳居国际分工和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工业化得到加速,产业结构逐步升级,某些领域的竞争力也在提升。但是总体上看,其产业结构层次和技术水平都比较低,在国际分工和产业价值链中仍然处于低端。

产业转移、结构升级为发达国家优化增长方式奠定牢固基础,为我国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提供主要启示。技术进步、结构升级、可持续发展对优 化增长方式的作用日益重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优化,表现为质量效率因素和制度政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数量扩张因素。

在发达国家,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增加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的贡献程度(据世界银行计算,1960~1987年间,一些发达国家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美国50%,日本59%,英国和法国为78%,德国87%。)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发达国家优化增长方式作出重大贡献。上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以较大幅度上升,对全部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主要带动作用。新世纪以来,服务业取而代之。90年代高涨的技术投资在2000年锐减,但是近几年发达国家生产率的增速比90年代还要高。这主要得益于服务业的推动。2000-2003年,对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生产率增长贡献最大的5个部门都在服务行业。

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节能降耗和减少排污。能源利用效率:发达国家普遍投入少、产出高。据世界银行统计,按每1公斤油当量产出GDP来衡量,2002年世界平均水平为4.6美元,高收入国家为5.2美元,其中日本和欧盟高达6.4美元,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都仅为4.1美元。废弃物再利用:目前主要发达国家每年再生资源回收价值达2500亿美元左右,且以15~20%的速度增长。

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社会财富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不断优化,明显提高了财富结余的真实价值和社会福利水平。而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其财富结余的真实价值和社会福利水平要打较大的折扣。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长期不懈努力

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的长期性特征,决定了中国既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又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2004年的人均GNI为1500美元,在世界208个经济体中,排在第129位。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任务还未完成,2005年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就业中的比重仍高达46%。中国要彻底改变经济欠发达状态,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艰苦奋斗。

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要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面对不断加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只能主要立足于国内,充分挖掘自身经济增长潜力,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其难度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阶段性特征将持续加大资源消耗和排放总量。

工业化进程由加速到稳定,将呈现重化原材料工业以及重制造业相继加快发展的特征。城镇化由加速到稳定,将比工业化持续更长时间。这些因素决定了:即使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强度可以降低,但消耗和排放的总量仍会在一段时期内继续上升。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禀赋结构具有长期制约性。

中国2003年发电量中,煤炭发电占的比重为79.4%,比1990年提高了8.2个百分点。而同年世界各国发电量中煤炭发电量所占比重为40.1%,仅次于南非、波兰和爱沙尼亚。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决定了能源的物理利用效率偏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难度偏大。

关键领域改革不到位,粗放的经济增长容易反弹。

政府职能转换迟缓,仍然过多干预资源配置,考核体系不科学,注意力往往因经济短期波动而转移。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比价关系不合理,刺激了对资源的过度消耗。财税体制不健全,不利于消除行政力量干预经济发展的利益动因,难以抑制地方和部门的低水平扩张冲动和非理性竞争。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土地市场发育不足,土地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转让收益及土地融资,导致土地征占过多,利用粗放,城市低效扩张。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抉择

以节能减排为切入点,抓好重点行业,落实“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约束性指标。以深化各项关键领域改革为动力,完善短期政策,推动中长期制度创新,形成加快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保障。在年度经济工作中务求取得实效,避免因短期经济波动而转移注意力。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包括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等,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能源产业,加强水利、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由各地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标准划分主体功能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协调推进关键改革,构筑加快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保障。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建设法治型、责任型、服务型和诚信政府。

改进经济调节方式,加强市场监管。减少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维护市场秩序。

坚持依法行政和科学民主决策。

加快建立健全新型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促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完善财政政策和税收体系,支持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

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和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增强区域政策整合能力。

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形成规范的收入来源,满足正常的公共开支需要。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管住政府,放开市场,壮大民间投资,加强风险约束。

政府负责公共投资,加强公益性规制, 严格执行能耗、安全、质量、技术、环保等行业准入标准,完善信息服务和政策导向。

企业和个人自主投资,绝大多数无需层层审批。

加强银行独立审贷。

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

制定跨行政区划的、按功能划分的区域发展规划。

严格保护耕地。

规范和发展房地产市场,改革行政性批地制度,完善地价形成机制。

健全土地税收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土地收益分配格局。

保障农民土地合法权益,探索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机制。

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要使资源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稀缺性、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污染成本。

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引进竞争,对自然垄断业务加强监管,促其改善服务,降低成本,而不能一味提价。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并对非经营性利润征收暴利税或特别收益金。

完善配套政策。

实施有利于节能、降耗、减排和安全生产的政策,由工业扩大到建筑业、政府机构和公用事业等领域。

鼓励自主技术创新的综合配套政策。

普适性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篇(9)

(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约束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工业化的过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虽然我国虽然资源总量较大,但就人均水平而言,我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匮乏型国家,人均耕地、淡水、森林、草原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2%、28%、14%和32%,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除了钨、稀土较高以及钛、锌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外,其他各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即使是比较丰富的煤炭资源,人均储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铜、镍等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0%,石油、天然气人均存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同时,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水平低,导致资源的有效开采和利用程度低。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一些重化工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10-50%,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加剧了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保持高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压力。

(二)投资、消费、出口占GDP比重的结构性矛盾

投资、消费、净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国际金融危机之所以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表面原因是由于外部需求急剧收缩造成出口大幅下降所致,从深层分析则是我国经济内需不足,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增长方式难以适应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国际经验表明,大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支撑。2008年,美国、印度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分别为92%、88%。而同年我国这一比重仅为72.8%。

1.高投资率。投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是启动经济增长的最快引擎,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据测算,我国的资本形成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32%左右上升到2009年的46.8%,2008年11月为应对金融危机,大力增加投资成为保持经济增长的第一选择,我国迅速推出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同时配合以近10万亿的新增贷款。2009年投资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

世界上多数国家同等发展阶段的投资率一般分布在22―40%,虽然我国与这些国家相比投资率偏高,但是是符合一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投资率趋于上升的一般变化规律的,同时,高储蓄率为我国的高投资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国际经验看,东亚经济体的兴起经历了高投资的过程。投资起着双重作用,它既创造了需求,也创造了生产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而且消费率低出口受国际环境影响大,保持一定的投资率仍很重要。同时应该注意,我国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非常严重,投资效率低下,同样的投资规模,我国获得的产能增加比美国要低将近30%。应重点关注优化投资结构,合理布局投资的地区分布,提高投资效率。应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投资,引导更多投资推动传统产业的调整升级。推动产业技术的更新和创新,加快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应引导投资向中西部落后地区分布。

虽然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投资需求还有很大空间,但是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投资是GDP中变动最大的部分。在一般的市场经济中,衰退时期总支出的下降部分是因投资支出的下降引起的;经济过热时期,总支出的增加部分是因投资支出的增加引起的。投资和消费的波动相比,投资的波动更大。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容易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引起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等负面效应。

2.低消费率。我国的消费率即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近十年来更是迅速下降。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居民消费占GDP支出比重下降的趋势明显,政府的消费占GDP支出比重比较稳定,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居民的消费支出中,城市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上升,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下降。从横向比较,中国消费率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1978―2005年,全球平均消费率呈逐步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75.6%上升到2005年的78.8%。2005年,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年均消费率分别为86.5%、75.2%、77.7%和85.6%。作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巴西、印度和俄罗斯2007年的消费率也分别达到75.7%、64.9%和67.0%。中国消费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费率的下降,1978年居民消费率为48.8%,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5.3%,而美国为70.1%,印度为54.7%。

消费的不足源于社会收入分配的失衡。显然,要提高消费率,需要增加居民收入。中国居民的主要收入来自劳动报酬,而1996―2007年,我国的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由53.4%下降到39.7%。应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同时,我国二次分配制度也不够完善,在民生建设特别是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额度不够大,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与国际相比较,我国2008年是7.5%,发达国家德国是55.5%,加拿大是45.6%,美国是30.2%,应加大社会保障投入。

2009年由于4万亿投资计划刺激了消费,消费率上升,这种由于政策刺激的增长,如果政策退出将难以持续。比照国际经验,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后,投资出口对GDP的贡献呈下降趋势,消费成为保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9年我国的人均GDP达到3677.86美元,可以说具备了一定的靠内需拉动经济增

长的条件,应抓住这一机遇,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增加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培育消费热点,增加文化、体育、旅游、培训和家政等消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3.出口占GDP比重高。我国经济的增长高度依靠国际市场,对外贸易占经济的比重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占GDP的比重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2007年达到37.57%,高出全球平均值10%左右。

出口往往受到许多不可预料和突发性因素的影响,出口占GDP比重过高,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使得我国经济难以避免地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出口下拉GDP增长负3.9个百分点。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外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2009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货物出口额仍达1.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同时,我国进口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货物进口额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对外开放,能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加速经济发展。因为分工和专业化是提高生产率的有效手段;参与国际分工能在更广阔的领域运用、交换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参与国际分工就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竞争是技术进步和素质提高的关键因素;参与国际分工可以使我国在更广阔的领域中提高价值竞争力和财富的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口产品在全球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一些新兴经济体生产成本低于我国,也生产能替代中国的部分出口产品,使得我国制造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如果不能把握趋势、抢占先机,就会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另外,我国许多产品的生产过程消耗的资源多碳排放量高,可以说我国的高出口一部分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来的。我们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新定位我国在国际分工领域的地位,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而不是单纯扩大出口规模。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济结构是指经济活动各个类别的比例组合,它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供求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等。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主干。当前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2009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按照世界银行数据,近年来,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53%,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72.5%,低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46.1%,我国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已超出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的最高值。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而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和就业压力,进而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城市化率偏低

城市化率是指市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率。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化率、三次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虽然不断提高,到2009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46.6%,但总的来看,我国城镇化水平仍明显滞后,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一般已接近或高于80%,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城市化率也在60%以上。由于城市化率偏低,限制了扩大内需和产业结构升级,也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化率。

(五)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不足。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政府和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技术进步自主创新严重不足,技术进步的脚步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进程,可持续创新能力薄弱。

纵观中国工业结构的升级和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多数工业行业的建立和新产品的生产,大都是通过引进成套设备进口实现的。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总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在国际知识链的位置处于低附加值,工业品处于低端。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仍仅为美国的3.6%,日本的1/8、法国1/5、韩国的1/2。中国与世界最大的差距在于科技创新人才不足,人力资源总量多但效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对经济增长推动力不足。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只有39%,而创新型国家高达70%以上。高新科技立足跟踪国外先进技术,核心专利技术少,虽然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体制改革进行了二十多年,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然而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结合发展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一)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当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变量时,则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的结果。在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生产要素也可能增加社会财富,但一个国家没有实现经济增长,则必定与社会没有为经济方面的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刺激有关。我国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应注重相关制度的创新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例如,制定鼓励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改善资源和环境的限制;进一步改革投资体制,改善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的状态;适时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分配结构,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完善二次分配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进而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进城,提高城市化率;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制定鼓励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等。

(二)消除体制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体制因素可以推动或阻碍经济增长、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因为体制的变化具有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使用资源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体制因素不仅决定了经济增长的绩效,而且决定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消除体制,去除经济社会体制存在的不利于经济发展因素,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政府应该对技术创新和新产品进行引导,制定扶持性政策,不设立过多的行政

许可和市场准入。

(三)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相结合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国外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面向市场需求,把优化产业结构同推动产业升级相结合,适应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经济增长不能超过农业的支撑力。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产业升级重要的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核心的是发展新兴产业和改造占我国经济比重高的加工制造业。

(四)通过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篇(10)

多年来,浙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先后作出实施“八八战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取得了积极成效。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前,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举措,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方针,坚持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抓发展与促改革相结合、抓经济与惠民生相结合,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和保障改善民生,经济运行回升向好,质量效益持续改善,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民生保障再上台阶,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我们也十分清醒地看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仍然不快。究其原因,从客观上说,经济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根本途径是推进工业化,特别是在工业基础相当薄弱,人才、技术和装备都十分缺乏的条件下,浙江的工业化起步主要靠千百万农民的创业,靠发展乡村工业,加上当时整个国民经济属于短缺经济,浙江工业形成了以“低、小、散”为特征的初始结构,这是当时所处发展阶段决定的。

从主观上说,多年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所形成的习惯思维也是根深蒂固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和根本扭转。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忽视经济增长所付出的能源、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矛盾等代价,在一些干部思想中还一定程度地存在。但是,现在这个“存在”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还将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如果我们不能顺应趋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会被时代所抛弃、所淘汰。

三个共识增强加快转变的主动性、自觉性

下一步,我们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第一,进一步强化加快转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总书记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专题研究班上深刻阐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提出了“五个必然要求”。同时强调,“要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承担起历史使命”这句话的分量尤其重,我个人理解,中央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升到了历史性的高度,这是改革开放之后又一次带有革命性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浙江的发展历程和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看,现有发展模式确实不可持续,按照传统发展方式继续走下去,能源、资源难以支撑,环境容量难以容纳,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优势难以持续,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也难以落实。因此,我们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目标要求,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第二,进一步强化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目标导向。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必须树立科学的目标导向,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扩大社会矛盾、增加历史欠账为代价谋求发展。其中如何把握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尤为重要。2003―2009年浙江省经济保持了平均12.8%的高速增长,今后要长期持续保持这样的高速增长既不现实,也不科学,资源环境容量也难以承受。2009年浙江省经济增长速度为8.9%,虽然不算高,但经济结构比较合理,三次产业结构为5.1:51.9:43;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好,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122亿元、2142亿元,分别增长10.5%和1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达到2041亿元,增长34.4%,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三产增幅超过二产。因此,就浙江的发展阶段和经济总量而言,能够保持8-9%的增长速度就是高速度了,关键是结构、质量、效益要好,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要少,经济能够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能够不断改善,社会能够长治久安。

第三,进一步强化统筹、务实、依法的工作保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强化统筹协调的工作方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协调社会各个方面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统筹协调近期发展和长期发展,统筹协调改革、发展和稳定。今年一季度,浙江经济高速增长,但节能减排压力增加,必须统筹兼顾,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并为“十二五”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强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浙江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表明,浙江发展中遇到的很多情况先发于全国,因此必须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尊重基层和群众的创造,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作风真抓实干,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强化依法规范的工作制度。要坚持依法行政,完善决策机制,规范行政行为,强化责任追究,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有力的保证。

选准着力点,实现五个突破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我们必须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阶段性目标和工作重点。要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这三方面任务,明确阶段性的目标和工作重点,力争取得大的突破,努力使浙江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上取得大的突破。经济结构调整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中,对地方政府来说,调整产业结构是核心、是关键,可以发挥更大的作为。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回答三个问题、做好三篇文章,就是在哪做,谁去做,怎么做。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像抓工业园区一样,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粮食功能区,争取在5年内建成500万亩粮食功能区和300万亩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培育有知识、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的经营模式,建立完整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和典型示范,进一步聚焦政策资源,推动现代农业园区、粮食功能区建设,促进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二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有重点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举。要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着力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降低消耗、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要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落实到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的转型发展上,推动11个产业转型升级规划落实到企业,特别是落实到龙头企业和块状经济,使之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带动面上千家万户相关企业转型升级。以节能减排为抓手,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产能,实现“腾笼换鸟”。同时,抓住机遇有重点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重点领域和重点扶持培育的企业,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引进一批技术领军人才,攻克一批核心技术。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抓紧编制重点服务产业的专项规划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努力破除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培育和做强一批服务业的龙头骨干企业,继续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要打破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目前,一些生产业被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所垄断,别人进不来,自己又做不大,这个体制不突破,这些服务行业很难有大的发展。

在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上取得大的突破。推进新型城市化主要抓好两个层面:一是横向的层面,就是加快培育资源优化配置、具有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城市群,包括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温州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打破行政分割,更好地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二是纵向的层面,以小城市中心镇为节点,推动“两集两提高”,即人口集聚、产业集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小城市和中心镇建设绝对不是一般建设的概念,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重点是要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创新工作机制。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的规划、社保、户籍、土地、社会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关制度改革,研究实施激励和规范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推进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

在构筑发展平台、培育新的增长点上有大的突破。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深化海洋经济发展带规划研究。进一步明确海洋经济发展重点,着力建设综合物流枢纽港,特别是构筑战略性物资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港口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加快研究海岛开发利用规划,充分利用海岛拓展发展空间。二是加快建设一批发展集聚区。选择交通条件优越、产业导向明确、建设空间条件较好、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重要区块,纳入省级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实施推动发展集聚区规划建设的政策措施,着力构建一批集聚集约绿色发展的产业科技人才集聚区。发展集聚区绝对不是单一发展空间的问题,关键是产业要提升,在发展方式转变上做出大文章、取得大成效。三是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水平,争取在明年全省基本消除人均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人群,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培育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内生机制。

篇(11)

企业管理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基础,企业的发展与经营管理更是密不可分,如果一个企业想要显著地提高经济效益,就需要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做到的细致研究,促进企业管理革新,达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煤炭经济发展对企业的管理具有较高影响。企业管理需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实行创新,如不与时俱进,不符合社会需求,那么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然下滑。因此本文对企业的创新制度,以及如何提高对煤炭的经济发展和转变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一、加快煤炭的经济发展转变的方式

1.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式是加快煤炭企业经济发展的必要的条件,在面对社会不断进步,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企业改革力度也应该随着社会的需求进一步深化。因此,实现企业现代化的管理是加快其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

2.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加快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是企业能否适应市场竞争严格考验的需要。是企业适应当今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能够在社会立足的根基,如果想使企业能够在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首先就要提高企业本身的实力,加强企业本身自主的创新概念,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

3.加快煤炭企业经营发展转变方式是社会发展的一项趋势。“雾霾”是近几年来人们持续关注的话题。当前我国能源构造不均衡,2014年煤炭的损耗就严重高达64.2%,煤炭的运用方式相对简单,能源的效能降低,因此环境的承受能力已经将要到达顶端。近几年来人们对资源的浪费,使原始资源遭到大量采集和破坏,因此以上数据足以体现煤炭资源将会越来越匮乏。

4.煤炭经济发展的转变过程以及趋势。我国最为传统的能源包含石油和煤炭,但是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技术的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的增加,煤炭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煤炭开始供不应求,煤炭企业1997年就已达到八万多个,大量的煤矿企业投入生产导致煤碳资源从开始的供不应求发展到后来的冗余阶段。到了1998年,国家对大大小小的煤矿进行调整,主要取缔一些生产力低下的煤矿,这样才使煤矿多余的现象得到改变,到了2002年,煤矿产业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首先是对中小型的煤矿为核心,逐渐转成相对大型的煤矿,其次是国家要求煤矿企业向国家缴税,在这一阶段煤矿企业为国家的税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我们国家的煤炭企业才可以迅速平稳的发展到了下一时期,这时国家又对煤炭企业颁发出的新的规定。而且还严格规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对煤炭企业经营产生极大地影响,为此煤炭企业的领导开始制定相应对策,以确保煤炭企业经济能够长远地发展。

5.调整煤炭企业发展的战略。单纯以煤炭来说,它是属于我国的传统性能源,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的就是传统能源,所以煤炭的产业要明确“适者生存”的体系标准,对于那些生产力低下,技术不过硬的企业实行淘汰,最主要对煤炭经济市场做到价格公道。

二、加快煤炭的经济发展转变模式方法

1.对企业运行体系进行革新。要想使煤炭产业发展快速的转变,首先就要对企业的运行体制进行创新,依据企业本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发挥企业的特长,同时全面革新企业管理体制,深一步改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及逐渐完善考评制度,对企业管理实施严格的绩效考核。

2.建立煤炭供求的新规模。截止到2016年,面对煤炭价格持续低迷,生产过剩。按照国家的新要求在煤炭企业进行供给侧改革,转变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全力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加大力度提倡绿色能源,以改善现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3.强力打招循环经济模式。如果仍大肆不断的开采煤炭资源,那么原始的资源就会越来越匮乏,因此在煤炭发展转变的方式中,要严格控制对资源采集,因为煤炭是最基本的能源,所以要加强进行循环经济模式,针对煤炭资源我们应该实行循环使用制,进而还强有力的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变,因此在煤炭行业中,需针对煤炭资源的耗损限定,实施严苛的标准,另外还要加强监督与管理、对技术设备定时的进行检查和维修,统一的治理废气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改变和大气污染。

4.培养人才。煤炭的发展过程转变中应该对人才实施加强培养。因为人才对于每个企业的发展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企业应该对此加强管理,使企业中的人才对企业有更好的帮助,进而以最快的速度来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要想煤炭发展得到改变,就需用心吸取其中教训,创新人才的引领体制,改变发展路线,加强人才的自主发挥性,改变员工的思想,还要对人才的待遇适当提高,企业应当准备部分资金,作为企业专项资金来促进人才的发展,实行相对完美的,培养人才计划,同时根据当地的现实情况制定出,使员工能自主创新的方案,继而用来调动高技能人才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5.科学技术运行的创新。对于煤炭发展的转变,应该对科学技术的运行进行创新。随着我国的科技日益发达,煤炭发展也获得了不小的便利,在企业中,应要以科学技术主导为核心,不断引进优秀的科学技术,从而培养出更多出色的科技人才,通过学到的先进科技,充分的利用到生产工作中去,继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6.加快产业构造的调整。在企业经济发展转变方式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首先要调整好产业的构造。如果想要加快调整产业内构造,使企业快速的发展。那么就要先从企业发展环境上改善,并深一步加大力度优化和升级产业技术。因为煤炭企业生产环境偏差,生产设备又相对薄弱,要是再生产传统的工业,就会失掉原本的优势。如果这期间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在产业构造调整的基础上,再淘汰一些生产能力相对较低的煤矿,继而达到完整的煤炭管理体系,使煤炭市场充沛的做到开放机制。

三、关于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观念的创新

超前的科学管理模式,高超的开采技巧,为我国以后煤炭的经济发展转换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个企业要想在当今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拥有一定的位置,就要不断地去革新,完善,强化产业的管理和技术,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上无可替代。

1.对煤炭产业构造革新的原因。要想对煤炭企业内部构造做出整顿,相继得到改善,不那么的轻而易举的事情,煤炭产业效益的提高,依然还是要倚靠煤炭产值增加和价格上调,根据对近几年煤炭产业产值销售利润的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的煤炭产业亏损数量极多,并不断的有抗压能力弱的企业退市,2012年上旬,总值由7000多家企业降至到2014年中旬为6500家左右,减少了500多家,降低幅度高达8%.其中多以煤炭质量差,成本过高,规模小且利润低等为原因。亏损的煤炭企业由2012年上旬的1400多家企业增长至2014年中旬为2000多家,增加了600多家,增长幅度高达40%,亏损的面积扩长到约30%。根据有效监测数据显示,实际的亏损面还会增长,若增加中小型的煤矿企业和外贸商以及贸易商,经有关部门预计,我国未来几年中煤炭产业的亏损面将达到50%以上。

2.解决安全的问题。一直以来,上级领导负责布置任务,而下级员工结合布置的任务,积极完成并使领导满意,这种模式一直是企业发展的传统管理方式,因为现有的模式太过于主义化,所以要改进企业的管理,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使企业生产的平稳性提高,进而解决煤炭生产的安全问题,使煤炭产业的经济发展有自己的企业亮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加速煤炭产业的经济发展,全面革新管理制度是极为重要。同时也是贯彻科学发展所需要的。在科学发展观念的指导下,采用先进的生产力,是推动企业发展前进的目的。因此煤炭企业转变发展的方式,是目前煤炭业需要面对关键,所以应该持续进行研究和分析,为以后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相应的参照根据。

参考文献:

[1]任旭光.浅谈如何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导刊,2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