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医疗机构市场前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0005-03
1 调查目的
医疗旅游是一种新兴高附加值的旅游业态,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医疗旅游是以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休养为主题的旅游服务。在海南,创新旅游业态,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医疗旅游业,成为“十二五”时期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但在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海南的医疗旅游业如何发展?这就需要先了解海南医疗旅游市场的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海南医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海南医疗旅游的发展。
2 调查说明
本次调查主要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并结合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调查问卷发放的对象是来海南旅游的外地游客,问卷发放主要采取旅游景点随机发放和导游随团发放相结合。发放的景点遍及海口和三亚以及一些市县。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45份,去掉海南本地游客作答的问卷25份,回收有效问卷共320份。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目前海南医疗旅游市场现状
(1)目前海南医疗旅游市场还远未形成。虽然三亚中医院是国内较早从事医疗旅游服务的医院,并且吸引了大量俄罗斯以及中亚一些国家的患者,具有相当的国内外知名度,但从总体上说,海南医疗旅游市场还远未形成。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外地游客仍主要将海南作为传统旅游的目的地,而不是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如在问到游客“您此次选择海南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原因是什么?(多选)”的问题,有63%的游客选择“海南空气好,景观好,适合休闲度假”,有43%的游客选择“欣赏海南独特的热带风光”,而选择“海南的热带气候和新鲜空气适合慢性病的康复”的只有13%。而在问到“您有没有听说过‘医疗旅游’时,有64%的游客表示没有听说过。游客的年龄结构、健康状况以及旅游时间长度数据也证明了游客只是将海南作为传统旅游的目的地。在调查中发现,45岁以下的游客占调查总量的75%,其中30岁以下占39%;55岁以上只有14%。由于年轻人居多,所以在问到“您的身体状况如何”的问题时,有59%的游客回答身体状况很好,有亚健康问题的占24%,罹患慢性疾病的只有17%。从游客在海南旅游的时间看,游客在海南的停留时间七天以上的只有22%,七天以下达78%,其中四天以下占55%。而如果是寻求医疗旅游服务,时间则往往要超过一个星期,甚至长达数月。可见,游客是将海南作为观光、休闲度假的目的地,而不是将其作为改善健康的旅游目的地,海南的医疗旅游市场还远未形成。
(2)海南医疗旅游潜在客源市场前景较好。虽然目前海南的医疗旅游市场还远未形成,但在调查中发现,海南的潜在客源市场前景较好。
海南是一个旅游胜地,旅游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这将会为医疗旅游的发展奠定客源基础。从地域上看,目前海南的国外游客主要来自亚洲和欧洲,亚洲以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日本为主,欧洲游客主要来自俄罗斯,占海南全部外国游客的35%。[注:根据海南旅游委的统计数据整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是海南华侨集中的地区,虽然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与海南自然环境相近,医疗旅游业较发达,但如果海南发展特色医疗项目,也可以利用天然的血缘关系开拓其在东南亚的市场。除了东南亚国家外,俄罗斯、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都是位于高纬度、冬天寒冷的地区,海南可以利用其位于热带的有利条件开展针对高纬度国家的医疗旅游服务项目。
本次调查的游客中,内地游客占96%,与海南旅游委2010年的统计数据基本一致,这也意味着大陆是海南最大的医疗旅游客源地。中国地域广阔,大部分地区位于中高纬度,冬天寒冷,所以海南成为国人冬天度假的胜地。另外,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问题。如在问到“如果条件允许,您希望在海南既旅游又通过当地的医疗服务改善身体状况吗”,有90%的游客给出了肯定回答。根据海南旅游委的数据,海南省2010年过夜国内游客数量261.59万人,那么希望在海南通过医疗服务改善身体状况的国内游客就有235万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可见,接近客源地是海南发展医疗旅游的最大优势条件。
本次调查发现,老年人群将是海南医疗旅游业一个稳定的客源群体。虽然目前老年人游客比重不大,只有15%,但老年人更需要改善身体健康状况,且老年人有时间,尤其是退休老人,也有经济条件做长期的旅游疗养。调查中在问到“您退休后希望来海南长期(每年至少三个月)居住吗”,有57%的游客表示退休后来海南长期居住。而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一群体将越来越大。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内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增至1.78亿,人口老龄化水平达到13.26%。到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比重还将增加1/3。所以老年人将成为海南的一个比较大而稳定的医疗旅游服务需求群体。
(3)中医医疗服务更受期待。根据患者所需医疗服务的不同,可以将医疗旅游服务划分西医疾病治疗服务(包括手术整容)和传统医学的康复保健服务。提供西医重大疾病治疗服务的医疗旅游市场的形成主要是一些医疗机构凭借着一流的医疗技术和优质服务吸引异地(国际)患者慕名前往而逐渐形成的。提供传统医学的康复保健服务市场则更依赖于人们对于传统医学的态度、特色的服务项目以及优质的自然环境条件。而海南一流的自然环境条件发展中医养生康复保健是得天独厚的条件,海南也因此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而人们对我国传统医学的态度非常有利于发展传统医学的康复保健服务。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游客对中医持肯定态度。如在问到“您对中医的态度”时,有83%的人认为“得看具体病情,中医对慢性病和亚健康的康复有效,西医对急性病治疗有效”,另有6%的游客表示“中医能治病,只看中医”,只有11%的人表示“中医不能治病,只看西医”。在问到“如果海南发展医疗旅游业,您认为应该发展哪种服务”,有85%的人选择了“中医养生康复保健”,有15%选择“西医重大疾病治疗”。这表明了随着亚健康人群和罹患慢性疾病人群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中医医疗服务改善身体状况。可见,相对于西医重大疾病治疗,外地游客更期待海南发展中医养生康复保健服务。如果海南开发出一些特色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则海南医疗旅游市场前景将很广阔。
3.2 海南发展医疗旅游存在的问题
(1)医疗缺乏吸引力。这表现在海南医疗水平低,医疗市场不完善,缺乏特色医疗项目等方面。
医疗条件是发展医疗旅游业的重要条件,海南的医疗水平低成为海南发展医疗旅游业的重大障碍。近年来海南的医疗设施和设备得到很大的改善,许多设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但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在调查中发现,75%的游客表示虽有医疗需要但不会选择在海南获得医疗服务,究其原因,其中有35%的游客认为“海南医疗技术差、服务差,信不过”。在问到“您认为如果海南想发展医疗旅游业,当前应该重点做好哪些工作(多选)”,有70%的人认为海南“应当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可见,医疗水平是制约海南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医疗市场不完善也是制约海南医疗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民营医疗机构在长期经营中缺乏诚信,竞争无序,失去患者的信任,再加上民营医院往往不是医保定点医院,因此患者心理上往往倾向于公立医疗机构。在调查中有53%的游客认为提供医疗旅游服务的医院应为公立医院,27%的游客选择公私合营,14%的游客选择国家所有私人运营,只有8%的游客认为在海南提供医疗旅游服务的医院性质应为私立医院,这些数据表明了患者心理上较倾向于有政府背景的医院。然而,尽管患者信赖公立医院,但公立医院也存在问题。一些公立大医院仍然存在环境差、态度差、过度服务、滥开抗生素等问题。在虽有医疗需要但不会选择在海南选择医疗服务的游客中,60%的游客是因为海南的医疗市场不完善。其中25%的游客认为医疗市场混乱,担心受骗;16%的游客认为海南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19%的游客担心医疗保险不能报销。因此在与国际接轨方面,海南在医院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面以及医疗体制改革方面还需要相当多的工作要做。
特色医疗项目往往会吸引游客慕名前往,而且也会由于产品差异而避免出现竞争对手。海南的特色中医医疗虽开始在国际上产生影响,但远没有成为著名的品牌产品。在调查中有35%的游客认为海南发展医疗旅游业应开发出特色的医疗服务项目。可见,缺乏特色的医疗服务产品品牌将是影响海南医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旅游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海南旅游产品层次低,旅游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整顿,海南的旅游形象有待提升。海南旅游产品发展多年,但旅游产品层次低,不能满足游客的高端需求;另外,旅游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服务质量有待提高。虽然旅游业发展多年,但并没有赢得良好的旅游形象,投诉纠纷时有发生。在调查中有38%的游客认为海南发展医疗旅游业应该建立良好的旅游业秩序。
(3)医疗与旅游缺乏有机结合。医疗条件和旅游资源是发展医疗旅游业的两个重要因素,但还需两者的有效结合。在泰国、印度等国家,一方面,开展医疗旅游服务的医疗机构为吸引患者提供多种旅游服务项目;另一方面,旅游部门和机构熟知各大医院的医疗项目和技术水平,向外推荐本国的医疗服务以吸引大量国际患者。如新加坡在旅游局之下设立“国际医疗组”,专门负责营销和推广新加坡的医疗服务业务,使新加坡抗衰老美容闻名全球,并以健检便宜著称。目前,海南的医院还比较专注于传统治病的医疗模式及过去医疗机构所担任的任务,没有把医疗旅游当做自己的一个发展方向,一些大医院甚至没有为外国客人提供服务的意识。如海南有大量国际游客,但很多医院竟然没有英文标志的指示牌,外国患者去医院就医非常不方便。另外,一些医院的个别服务项目虽然治疗效果不错,却缺乏旅游部门有效的推介。目前,海南的医疗和旅游有待于有机结合起来提供医疗旅游服务。
3.3 建议
(1)增加海南医疗吸引力。首先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海南医疗水平。近年来海南已经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其医疗水平,如通过人才培训、人才引进、建立与国内知名医院与海南医院的合作帮扶关系、放宽港澳台资入驻医疗市场限制等。在此基础上,海南还应进一步推进医疗改革和开放,进一步放宽对外资的限制,如放宽外资合资办医的比重,甚至允许外资独资办医等,引入著名国际品牌连锁医院进驻海南以较快地提升海南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其次,进一步规范医疗市场,尽快推进海南医院通过JCI国际标准认证。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也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只有取得了国际标准认证,才能得到国际患者的信任。同时JCI标准也是商业保险机构支付医疗保险费的基本条件,只有获得认证的医疗机构才能获得国际医疗保险赔付。通过JCI认证是发展医疗旅游的重要条件。亚洲各国医疗机构都有很多家通过JCI认证的医院,海南至今还没有一家医院通过该认证。所以推进海南医院通过国际JCI认证是海南发展医疗旅游的重要条件。
最后,尽快开发出特色医疗项目。海南可结合自身的环境资源优势开发出特色医疗服务项目。调查表明一些特色项目还是很有前景的。对于问题“如果条件允许,您希望在海南享受什么医疗项目(多选题)”,选择森林氧吧+中医疗养康复的有27%,选择温泉+中医疗养康复的有24%,选择温泉+中医美容项目的有15%。由于海南游客众多,所以这些特色服务项目都将有较大的消费群体。因此海南可将中医与海南的温泉资源、海岛阳光、清新空气结合开发出一些特色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此外,有50%的游客希望在海南享受新鲜空气+适当体育运动项目康复,因此可以开展一些适当体育运动项目。考虑到老年人将是海南的稳定客源市场,而且近年也有许多北方省份的老年人来海南越冬,可以先开发出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康复保健养生医疗服务。黎医是海南的特色医学,黎医特色医疗服务产品将会对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
(2)开发旅游新产品,提升海南旅游形象。旅游业发展除了进一步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之外,应该尽快开发出新产品。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一些有条件的旅游机构可以结合医疗服务,开发出养病、养生、养心、养智等新市场,形成新的旅游产品。如可以针对大量来海南越冬的北方老年人群体,建立老年人中医疗养院;可以针对爱好运动的群体开发出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等等。
(3)建立相关组织机构,促进医疗和旅游有机结合。海南发展医疗旅游业需要医疗机构和旅游机构彼此主动的相互融合,但这种整合也需要相关组织机构的有力推动、规范、管理和监督。为此,可以借鉴新加坡、中国台湾等的做法,在海南省旅游委下设专门机构扶持、监管海南医疗旅游业的发展,并向海内外推广海南医疗旅游服务业。另外,应成立海南医疗旅游协会,制定行业管理规范,协助政府出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为行业发展做好政策引导和协调服务;增进医疗旅游相关行业之间相互了解和信息交流,促进医疗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等等。
另外,为了推进海南医疗旅游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如制定医疗旅游产业发展优惠政策;针对私人企业的税收信贷优惠;建立医疗人才流动机制;通过医疗改革使海南与更多的地区实行异地医疗报销制度,等等。
参考文献:
[1]孟卓.医疗旅游医院新金矿[J].当代医学,2004(11):27.
揪心:避重就轻的养生乱象
绿豆、茄子可以替代打针、吃药,可以治愈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甚至红斑狼疮等疑难杂症,明明是天方夜谭,可是电视上天天讲,正规出版社不断加印卖书,也不见管理部门查问,没有哪位权威、哪个部门站出来登高一呼,能怪老百姓跟着张大师走吗?
回头再思量――百姓不是没有起码的健康常识和辩别能力,医改年复一年仍在摸索中,看病仍然太难、太贵,患病的普通人家去不起大医院,而张大师说绿豆就能把你的病治好,宁信其有也是万般无奈。因此,全民热捧张悟本的背后,是对医疗现状的病态控诉和全民的养生饥渴。媒体近乎无底线的炒作造星运动,政府主管部门后知后觉的放任自流,以及社会大众的盲从跟风,才是张悟本“被神化”的真正推手。
剖析:医疗机构为何无法承担全民养生之重任
面对巨大的全民养生需求,谁该来肩负起这个社会责任呢?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大大小小的医疗机构,但笔者认为,全民养生依赖医疗机构在理,但并不“靠谱”。
1,社会职能的法律局限。
国务院在1994年颁发实施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149号令第一章(总则)第二条之表述:
“本条例适用于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医疗机构”。其实已经把医疗机构的社会职责定义为“疾病诊断、治疗活动”这一领域。尽管第三条明确了“医疗机构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的健康服务为宗旨”,但是防病也局限在重大疾病、传统疾病和突发性瘟疫的防治上面,对于非疾病性的亚健康状况,其性质是在其管辖领域(领导职能),却不在其日常工作范畴。
2,我国医疗体系自身能力的局限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也只占20%,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目前我国的医疗机构应付目前20%的患病者都已经疲于奔命了,如果将75%的亚健康群体纳入到医疗体系的社会责任,就需要将我国医疗机构的整个体系增加3~4倍的规模性投入,包括技术人才、服务场地等。而目前我国医疗机构本身的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都刻不容缓,再让医疗机构担负起如此重任,更缺乏现实性。
3,医患矛盾对全民养生热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看病难、看病贵绝对不是老百姓无病,医改年复年,医患矛盾依然紧张,只好盼着全家老小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病,
“绿豆和茄子总比那些花花绿绿的西药片和打吊瓶便宜”。
拷问:美容行业能否把握住机遇
实践证明,单靠“神医”们几本书籍,确难实现全民养生的良好心愿。而与之接近的医疗机构无论是资金、场地、人才、服务设施等的局限,又担不起这个新时期的民生需求。那么,谁该站出来,谁又有本事可以担负起这个时代责任呢?市场需求才是真正的“蓝海”!美容行业如果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必将迎来一个为自己扬名赢利的难得机遇。
美容行业自诞生以来,其行业定位和服务定位于25~55岁的一个相对狭小的女性群体。但若能真正关注和服务于全球亚健康群体,不仅可以将美容行业的服务受众拓展5~8倍,还能全新阐释美容行业的社会价值,使美容行业实质性地进入到“民生行业”之列,提升美容行业在整个服务业中的社会地位,这无疑是实现行业突围的一个历史机遇。
论证:美容行业能否担当起全民养生之重任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据了解,2006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已达到600亿元,其中高技术医疗设备约100亿元,并且以每年14%--15%的速度增长。
行业统计数字显示,当前我国医疗设备市场的总价值约为17亿美元。然而国产的医疗器械大都集中在附加值小的产品,那些高端的医疗设备被国外大集团所控制,我国医疗器械想生存就得有所突破。
医疗器械的市场到底在哪里呢?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市场容 量和消费额,以及新产品注册的数量。据SFDA南方所数据表明,2006年,全国共注册境内一二类医疗器械产品10087个,增长27%;三类医疗器械5137个,增长62%;港澳台医疗器械380个,增长110%;进口医疗器械4853个,增长51%。加上历年来累积的境内外注册产品,医疗器械品种堪称数量庞大。当前,医疗器械已成为继医药保健品类商品之后的第二大进出品商品。
截至2006年9月29日国内有724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据来源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国内的生产企业多是生产产值较低的品种,利润较低,国内医疗器械的利润80%被国处大型医疗器械公司所拥有。拿一次性输液、注射产品来说,目前市场容量仅30多亿元,却容纳了300多家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有业内人士估计,这些厂家里,真正盈利的只有10%左右。
今年国家拟出台针对高植耗材的价格管理政策,以后会逐步深化,对各种大型医疗设备价格进行管理。这也是因为目前一些医院配置大型设备热情过高,盲目配备高、精、尖产品,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现在的医疗体制改革要把现在大型设备治疗作为医院获取利益的方式改变成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一种成本支出,让医疗机构根据市场来选择功能、价格合理的医疗设备,而不是将大型设备使用的成本转嫁到病人身上。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了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理管理体系规范试点工作会议,初步确定了51家试点企业,将对它们的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现场检查和督导。
透过这次会议可以看出,一场由监管部门推动的器械质理管理体系规范运动已悄然揭开序幕。如同药品一样,医疗器械生产将全面强制性执行规范,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将不允许注册。
不久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了《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初稿),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我国医药行业的首个召回制度也体现在医疗器械上。
2002年9月1日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医疗事故的范围明显扩大,取消了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之分,统称医疗事故,且医院和医生在事故中的赔偿额明显提高,在此情形下,早被冷落的医生职业责任保险近期受到了各家医院空前的重视。实际上,这是医生职业责任保险的市场供给与潜在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我国医生职业责任保险产生与发展的条件
1.前提条件
保险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客观存在。古今中外,凡医疗活动将都难免风险。中国消费者协会收到的消费者投诉中,医疗纠纷一直是热点,并且此类纠纷的数量一直在增加。在我国,600万之众的卫生队伍中的80%的人,在从事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谁也无法推算他们每天会遭遇多少风险。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市每年发生的医疗事故纠纷有上百起。这些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巨额索赔,使医院和相关责任人来说难以承受。不仅如此,医院和责任者还会陷入无止境的纠纷中,影响其工作和声誉。为此,一些义务人员想到了通过保险的途径来应付可能会出现的医疗事故索赔。
2.物质条件
医生职业责任保险产生的物质条件,也就是保险需求产生的条件。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需求可分为五个层次,即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被爱的需求、新生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人们只有在低级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才会产生高一级的需求。而对于我国的医务工作者来讲,根据他们的收入状况分析,基本的生理需求已得到了满足,已达到了追求安全需求的层次。因此,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对医生职业责任保险持欢迎的态度。
3.经济条件
医生职业责任保险产生的经济条件,也就是职业责任保险供给产生的条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种民事活动急剧增加,民事赔偿责任事故层出不穷,人们的索赔意识不断增强,终于使人们完全认识了责任保险。
大多数人对责任保险的认同,就可以满足保险供给产生的理论基础,即概率论和大数法则的要求。这样,在中国现有的保险技术条件下,医生职业责任成为可保风险。
由此可见,医生职业责任保险在我国的供给和需求条件已经成熟,这一险种在我国的市场前景是乐观的。
我国医生职业责任保险市场的现状及成因
尽管医生职业责任保险对医生、医院、患者和保险公司都有好处,既能让医生解除高额赔付的后顾之忧,医院彻底与医疗纠纷绝缘,所有善后事宜均由精通医疗业务的理赔代表负责;同时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的经济补偿;保险公司也会因入保的医院多,涵盖医生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生职业责任保险已为法定保险,这些国家的医疗纠纷也远远的低于我国。尽管我国医生职业责任保险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医疗工作者的兴趣,但是投保人数却很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
4.需求方分析
在我国,医生职业责任保险的需求方为医疗机构,就医生个人而言,他们对自己的职业责任保险大都表示欢迎,但是对医院来说,就不太愿意给医生投保或者不希望让社会知道自己医院的投保情况。
医院对自己信誉的担忧。医院担心一旦病人知道自己的医生对医疗责任保了险,就可能会产生对医生责任心要降低或医术水平不高的误解,从而影响医院整体声誉和生意。而医院的这种担心显然会直接影响医生职业责任保险推广的深度和广度。
相对偏小的责任风险。尽管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比起旧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在事故范围和经济补偿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医生职业责任保险的保险费较高,医院在进行了简单的成本收益分析之后,它们一般会选择风险自留,因为保险费远远的大于它们的每年的赔付。
保险产品的险种单一。目前的医疗责任保险,只是按照医务人员的专业职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使医疗风险差距很大的医务人员,他们也只能买同样的保险。这不仅造成了一些风险较小的医院不愿投保,同时也造成了风险较大医院的道德逆选择,这些有较大风险的投保人以平均的保险费购买保险。
5.供给方分析
医生职业责任保险的供给方即保险公司。鉴于我国目前的现状,保险公司面临着以下的问题,结果导致了医生职业责任保险的保险费偏高。
道德风险的存在造成医生职业责任保险的纯保险费率偏高。道德风险是普遍存在于各个险种中的一个问题,但是它在医生职业责任保险的运行中表现更为突出。
在投保时存在道德逆选择。由于我国的医生职业责任保险的自愿保险,不具有强制性,再加上并未对市场进行细分,使不同风险的人在保险费率上没有差别,或者差别不大,造成投保人的风险一般较大,赔付率较高,导致纯保费部分居高不下,限制了一些风险较小的保户积极投保。
投保后的道德风险。由于我国对医生的职业生涯缺乏一套完备而且透明的监管体系,因此在医院投保医生职业责任保险以后,容易造成一些医生的责任心缺乏,使保险事故增加,从而保险赔付增加,这也会使保险费率提高。
经验数据的缺乏造成了医生职业责任保险纯保险费率厘定不科学。从精算的角度来讲,一个险种的设置首先应当满足大量的同质可保风险的存在。可是鉴于我国目前的现状,这一前提条件无法得到满足。
无法满足大量可保风险的要求。由于我国没有实行法定的医生职业责任保险,而且保费偏高,结果投保人数量有限,造成大量风险这一条件无法得到满足。
无法满足同质风险的要求。由于医生这一职业的特殊性,风险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想保证风险的同质性,必须对市场进行细分,可是我国目前的险种设计的分类很不科学,仅以职称这一因素对医务人员进行分类,必然不能满足风险同质的要求。
医疗责任保险技术要求较高。由于此险种涉及很多医疗技术和操作上的问题,所以保险公司在具体管理与操作上,必须注意技术问题的处理,否则会带来许多麻烦,结果造成保险公司成本上升,管理费用提高,进而导致附加保费的提高。
二、发展医生职业责任保险市场的对策及建议
尽管从理论上讲,医生职业责任保险的市场前景很好,可是由于中国目前在需求和供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了目前市场总体的不乐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实行强制保险
对医生职业责任保险实行强制保险是确保该险种在我国的顺利实施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强制的医生职业责任保险可以克服目前该险种在我国市场上的很多弊端,对投保人和保险人均有利。
降低投保人对自己信誉的影响。目前投保人不愿主动投保医生职业责任保险的最主要原因是担心自己投保而其它医疗机构没有投保,将会引起患者对投保的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的怀疑,进而影响医疗机构的正常经营;同时担心由于患者以为向投保的医疗机构索赔更容易,将会导致投保的医疗机构的医疗纠纷可能多于其它未投保的医疗机构,管理成本加大。如果采取了强制保险,这种怀疑和担心将不再存在,有利于此险种快速、健康的发展。
降低投保时的道德逆选择。通过实行强制保险,可以使参加保险的保户的平均风险降低,从而保证营业保费中纯保费的降低。这样,不仅可以鼓励更多的保户投保,保障医生和患者的利益,有利于社会安定;同时,由于投保人的增多,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平均不变成本,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从而降低营业保费中的附加保费部分。这样又会引来更多的保户,从而使保险公司的经营进入良性循环。
保证纯保费厘定的科学性。通过实行强制保险,可以满足大量可保风险存在的要求,可以克服目前纯费率厘定中的非科学性。同时,由于采取的是强制保险,几乎所有的合格的投保人都必须参加保险,这样,以前的一些关于医疗事故纠纷及赔付的经验数据都可以使用,进一步保证了费率厘定的科学性。
2.推行单一风险责任的保险
由于医生职业责任保险涉及的风险因素较多,每一因素都可能导致风险事故差异很大,这就要求必须对此险种所涉及的风险因素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细分,目前国外主要依照专业进行细致划分,如医疗事故责任保险、医师业务责任保险、药剂师责任险、内科医师责任险、外科及牙科医师责任险、护士责任险、美容师责任险等险种。但是笔者以为鉴于综合性险种保费较高以及这一险种在风险因素上的复杂性和这一产品对于中国保险业还属于新生事物,因此结合医生的职务、专业、以往的职业记录,推行单一风险责任的保险,如外科手术保险、医疗诊断保险、输血保险等等,既可以通过对市场细分,满足同质可保风险存在的要求,保证纯保费厘定的科学性,又可以降低保险费率,吸引大量投保人,进而降低附加保费,最终使营业保费降低。
3.建立完备的医生职业监管体系
防止医生投保后的道德风险,除了对医生进行道德思想教育以外,应当建立一整套的约束机制。首先,这一机制必须是完备的,它要涵盖医生执业生涯的方方面面;而且,这一套制度应当是透明的,不仅医院要对每个医生的道德和技术水平要了解,而且保险人也应对每个医生的情况作到心中有数,因为医生的道德和技术水平是影响保险人是否承保和是否在现有的条件下承保的重要事实,根据最大诚信原则,保险人对此有知情权。
4.引入保险中介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代的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承保和投资,而此险种的技术性较强,更需要保险中介来做大量的工作,比如保险理赔可以由保险公估人来完成,通过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降低附加保费,进而降低营业保费。
尽管医生职业责任保险这一新生事物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被完全理解和接受尚需时日,但是,虽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制的完善、医疗水平的发展、可保风险的不断出现,加上保险公司自身在险种设计上的努力和自身管理的加强,经过不断的摸索,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保险市场的医生职业责任保险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方剑.四法令催热医疗责任险.经济观察报,2002.9
2.蓝松.保险概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The role and market prospects of the independent medical laboratories / ZHANG Wan, CAO Yongtong,WANG Yunting// Chinese Hospitals. -2015,19(8):27-28
【Key words】clinical medical examination, the third party laboratories, independent medical laboratories, the service mode of medical laboratories
【Abstract】The independent medical laboratories has been entered in China for decades. With the deepening of healthcare reform and the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market competition system,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With the start point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3rd party laborat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China, the service mode and market effectare discussed an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future are also analyzed.Author’s address:China 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No.2, Yinghua East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100029,PRC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又称独立实验室,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技术和方法,针对人体标本进行医学检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的非政府专业性检验机构,它具有检测效率高、费用低及专一性强等特点;独立实验室利用现有的服务模式进行资源共享,以实现医院、患者和社会多方面共同获益的目标[1]。
1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产生、服务模式及市场作用
1.1 第三方医学机构产生背景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政府为了减轻不断攀升的医疗费用给社会带来的负担,提出“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医疗开支”的想法,医疗体制的一系列改革把市场内竞争机制引入到医疗行业的发展中,为第三方检验提供了机遇,一些小的独立专业性实验室不断出现[2]。20世纪90年代中期,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及计算机水平的逐步提高,带动了检验医学的发展。实验室越来越自动化,检测水平高质量及低耗材,医学独立实验室真正开始发展起来。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兼并和重组,跨地区、跨国界的独立实验室应运而生。总体而言,独立实验室的专业减少了中小医院机构的经营成本,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有助于优化公立医院的资源配置,这已成为发达国家临床医学检验的主要方向。国外独立实验室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在医学检验市场所占比重相对较多,美国约占30%-40%,欧洲和日韩占50%-70%[1,3-4]。
为了更合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临床检验效率,2009年原卫生部出台了《医学检验所标准(试行)》,独立实验室正式进入医疗机构,为独立实验室在全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2013年10月,国务院继续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诊断中心和影像中心,肯定了第三方医学检验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为其快速发展扫清了障碍[5]。
1.2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服务模式及市场作用
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所医学独立实验室——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成立于1994年,是我国最早获得《医疗执业许可证》并进入市场的独立医学检验机构。目前中国从事第三方医学诊断的实验室约有110家,但大部分规模较小。金域、迪安、杭州艾迪康和高新达安(达安基因投资)是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合计占比70%左右,并且这4家企业均为连锁化经营综合型诊断服务模式。而北京永瀚星港、北京迪诺、杭州致远、国立柏林等企业虽然市场份额占比较少,但凭借特色专项诊断服务也占据着一定的市场地位,医学独立实验室呈现蓬勃发展趋势[6]。
独立实验室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面向三甲医院互助协同服务模式;面向社区主动快速服务模式;面向县市乡服务一体化检验模式。其服务对象不同,但工作流程大体相似(图1)。与三甲医院互助可以提高第三方医疗检测机构的关注及认可度,弥补自身不足;面向社区的主动快速模式可以对社区医疗提供资源及技术支持,及时解决常规医疗中需要完成的检测项目,节省医疗费用开支,提升社区医疗水平,为社区医疗服务提供保障;面向县(市)乡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可以带动县(市)乡医疗机构在检验资源方面的相互支持和调配,提高区域整体检测水平,降低国家投入,将医改政策深入基层。这三种服务模式能够有效优化现有的医疗资源,弥补医院检测机构的不足,可促进检验行业健康发展[7]。
2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发展前景分析
2.1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特点及存在意义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市场化的竞争体制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特点[6-7]:(1)实现标本快速中转服务。独立实验室作为标本接受的中转站,不仅可以直接接收大型医疗机构的标本,利用自身实验室设备、技术及工作人员出具相应报告,还可以将标本转运至其它医疗机构检测,这种第三方的中转检测任务已成为其日常业务之一。中转的目的往往是将同类检测集中到最有能力的检测机构,降低检测费用,提高利用率。(2)大样本集中处理,检测项目,种类试剂采购及成本方面有明显优势。独立实验室的出现是对大型医院检验科室的有益补充。通过样本中转实现集中检测,在节省费用的同时便于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降低错误率,有利于主管部门对检测结果统一质量控制和管理。(3)检测设备高端先进,质量控制精准。独立实验室虽然在我国形成较晚,但发展之初就与国际接轨,且多数集中在沿海及一线城市,致力于提供高品质、规范化服务,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参与建设规划,引用设备先进,严格培训工作人员,高新聘请经验丰富的医学检验专家,确保了独立实验室检测质量的准确及有效性。(4)医学互联网技术跟进,实时跟踪标本传输,数据录入,结果查询及保存。目前加入医联体的各单位已利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建立HIS、LIS等信息系统[8-9],使得医院与第三方检验机构之间实现对接,减少因手工录入产生的错误,方便临床医生和患者及时查询关于检测方面的信息,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
2.2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发展机遇及挑战
第三方检验医学机构随着社会前进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而出现。独立实验室提供的检验服务可以使患者就近享受高质量的检验诊断服务,减少重复检查费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经济压力;同时,众多的检测项目弥补了中小型医院检测项目的不足,也是对大型医院的有益补充。随着医改不断深入及社会逐步发展,控制医疗费用无序增长仍然是首要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引入市场竞争已经成为重要的政策手段。政府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为独立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长此以往,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势必会获得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及更充足的资金支持[10-11]。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为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巨大帮助,但同时也不能忽略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社会认可度低。独立实验室在我国存在及发展仅有数十年时间,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患者普遍更愿意相信大型公立医院检验结果,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是独立实验室与医院合作、为患者服务的基础,加入全国质量控制体系并取得认可是建立信任的前提条件。2014年3-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派协和医院检验科对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共38所医学独立实验室进行抽样调查,6家通过了IOS15189认证,4家通过了CAP认可,2家通过了ISO17025认可,1家通过了ISO9000认可,1家通过了ISO13485认可,尚有23家实验室未进行认可,1家未填写[8,12]。诚信度是发展根基,独立实验室应该积极参加国家或省级的能力验证。除此之外,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参加实验室比对,组织检验人员参加培训及学习,使用各种方法确保检验过程及结果的准确及稳定性,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其次,独立实验室目前处于发展初步阶段,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没有建立有序的市场管理体制,已有的独立实验室服务未能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地域性差异及地域性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业务推广。再次,检验人员的结构和素质差别明显。受中国医生多点执业机制的限制,有资质医生往往更倾向于在大型医疗机构工作,导致可调配到第三方检查机构的医生更加稀少[13-16]。独立实验室不仅仅是一个提供数据的部门,还需要检验师与医师的对话,对疾病做出相应分析。独立实验室的发展必然要求医学检验人员进行结构和素质的调整,分出不同层次的岗位责任,适应集中检验的需求[17]。
参考文献
[1] 程敬伟,傅谭娉,孟群,等.中国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发展现状及服务模式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9(1):1-4.
[2] 秦勇,于洁,高毅华.我国医学独立实验室发展前景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2(12):20-22.[3] 陈吉力.基层医院检验科与第三方医学实验室[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1):43-46.
[4] 张译,王菁.美国现代医学实验室发展趋势及启示[J].医院院长论坛,2009(2):58-62.
[ 5 ] 宫芳芳,王承馨,李颖丽,等.大型公立医院创建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可行性研究[J].中国医院,2014,18(6):28-29.
[ 6 ] 黄梦桃,沈振芳. 浅析新医改给我国医学独立实验室带来发展机遇[ J ] .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3,20(1):62-64.
[7] 傅谭娉,孟群,胡建平,等.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符合性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5):7-9.[ 8 ] 马毅, 闫碧如. 医学实验室在I S O 1 5 1 8 9 认可过程中的几点启示[ J ] .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0,17(4):270-272.
[ 9 ] 陈平, 何剑虎, 杨大干. 医院和委托实验室间的检验数据共享方案研究[ J ] . 临床检验杂志,2012,30(1):66-67.
[ 1 0 ] 熊怀民, 蒋廷旺, 周金保, 等. 区域性临床检验服务集约化的实践[ J ]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1):92.
[11] 陈建波,梁耀铭,胡朝晖,等.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发展及其在医疗市场的作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1):679-680.
[12] 宋超,张伟民.我国医学独立实验室现存问题与监管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1,3l(1):58-59.
[13] 吴鹏,李艳,陈进,等.重视医学独立实验室给医院检验科带来的挑战和机遇[J].现代检验医学.2007,22(5):71-72.
新药吊起投资者胃口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开放时间早、国内企业水平大幅提高,成为风投们最看好的行业。如今新药研发已经成为风险司瞄准的又一猎物。
10多年前,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开始青睐我国医药产业,但是主要集中在医疗器械、医疗服务、CRO(药品研发外包),药品行业尤其是新药研发根本无人问津。因此,在数次投融资会上,他们从不谈投资新药。然而这次,医疗产业的企业家们与数十家风险投资商们面对面交流,兰馨亚洲、IDGVC、中经合、KPCB、华登国际、启明创投基金、富达风险投资公司、德同中国投资基金、德丰杰龙脉创业投资等多家海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领军人物表现出了相当浓厚的兴趣。
“我们专门成立了新药研发小组,观察中国药企、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的新药研况。”富达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陈立实认为,目前国内新药研发有很多优势,中国的病人多、样本丰富,医学研究人员的薪水低、劳动力便宜、成本低等都是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不能相比的。
“而且,在监管政策上,较美国政府,中国政府的政策非常优惠。”据英特尔投资部中国区联席总监吴蓉晖介绍,某些治疗特殊疾病的药物,美国FDA要经过层层审批后,还只能进行部分临床试验。而国内政策对此管理得非常宽松,没有太多的限制。
河北以岭医药集团副总经理吴相君表示,该集团有一个成立了15年的研究院,而且每年坚持上市一个专利药。因此近两三年,不少风投到企业考察。“由于新药从研发至上市,一般需要7年至9年的时间,我们希望风投们能建立一个长期战略。”
深圳迈瑞在美国上市后市盈率超过100多倍,深受境外投资者追捧。而无锡药明康德这家从事CRO服务的研究性企业,一登陆纽交所,股票价格就翻了一倍。可我国新药研发由于专业性强、风险大、成功率低等原因,风投们几乎都不碰这块。这次会议上,风投们言语间表达出了对新药研发的高度关注。陈立实更是预言,“投资新药研发将成为未来的一个潮流,尤其是对具备自主资金的投资公司”。
不过,凯鹏华盈中国基金合伙人周志雄等人的观点比较温和。他们承认,新药研发肯定是收益最大的项目,但是在国内投资新药研发面临着一些问题。
“新药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领域,对新药投资前的评估不太容易。”一位刚从美国回来的博士说。
周志雄同意这一观点,“新药专业性强、市场前景难预测、研究机构能力评价不易等问题,导致不少药学专家们都不愿意接受风投们考察企业的邀请。”
目前风投们有一种业内比较认可做法,即先考察这个新药是否在国际上市、国内推广的渠道有哪些;然后,再考察这个研究机构或企业过去是否有研发的经历和团队的情况;最后决定分阶段投资。“这样在某一阶段失败后,资金自动停止注入,也减少了风投们的损失。”
周志雄还反复强调,“新药的市场前景和销售渠道对风投们最关键”。他说,如果新药的研发机构、企业不能提供这些报告或数据,风投们对新药研发还是要再三考虑。
市场空白意味着巨大商机
据美国IrvingLevin公司的一份研究表明,2005年,国际资本向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呈上升趋势,风险投资达到73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5%。其中,生物制药领域吸引的风险投资数量最多,达到21亿美元;医疗器械和化学药物领域吸引的风险投资均为14亿美元,分列第二、第三位。分析师认为,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将持续风险投资的热点。
除了风险投资家对巨大市场的兴奋外,中国医疗健康企业本身也有着较强的资本需求,他们期望通过开拓资本通道,实现海外上市、并购等跨越式发展。
10月31日,世界三大体检中心之一的台湾美兆集团在北京宣布,3年内将在大陆建立30家连锁机构,朝构筑“1000万人的健康管理平台”的目标迈进。
已经有20年历史的美兆集团目前在全球拥有7家连锁机构。按照美兆的计划,除已经建成的北京美兆体检中心外,还将陆续在上海、沈阳、成都等城市陆续开设连锁机构,会员人数从目前的89万提高至800万以上,预计投资总额13至15亿元人民币。
支撑这一庞大扩张计划的背后,是美国中经合集团这一风险投资商,其目标是推动美兆集团3年后在纳斯达克上市。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中国的医疗健康支出已成为继食品、教育之后的第三大消费支出,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总体规模还仅占到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中国医疗建康产业也因之成为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产业之一。
市场的空白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商机,目光敏锐的风投们自然不会放过这块大蛋糕,继高盛投资海王星辰、华登集团投资深圳迈瑞、IDGVC投资广州香雪制药和桑迪亚医药之后,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开始准备大举投资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也因之即将步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制药巨头首次在华设风投基金
外资药企在华投资形式也发生了里程碑的变化:全球制药巨头美国礼来公司近日宣布成立礼来亚洲风险投资基金,用于投资亚洲,特别是中国最具潜力的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兴企业。据悉,这也是全球制药企业首次以风险投资的形式投资中国。
2010年11月5日,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在《中国医疗整形美容行业监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医疗美容技术作了高度的评价。他说,“多年来,医疗整形美容行业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同步,为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的医疗整形美容业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普通服务,一种大众化服务、形成了一种产业化的社会性需求。
1 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空间加大
马晓伟副部长在去年的讲话中透露,政府将加大对医疗整形美容行业的支持和监管力度,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推动医疗整形美容行业的规范和健康发展,卫生部正在组织修订“美容医院和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和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同时还对临床治疗指南、临床医疗诊疗指南等一系列的技术标准进行完善。这次次座谈会是卫生部第一次针对医疗整形美容行业发展问题召开的行业会议,也是医疗整形美容行业发展史上最高规格的专题会议。马部长进一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关心民生的高度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加强医疗整形美容行业的发展,加大对这一行业的支持和监管力度,切实发展和建设好医疗整形美容机构和队伍,既维护好他们的权益,又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既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又使得医疗整形美容工作的发展与医疗卫生工作整体目标和社会不断发展的步伐相一致。在讲话中,马部长更是把医疗美容技术的发展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尽管医疗整形美容工作不是这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重点,但是,作为医疗卫生工作中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疗服务监管以及“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疗机构重组改制”等这些医改重要举措是息息相关的。
2 行业本身发展迅速,发展潜力加大
1985 年行业只在广东、上海等经济相对较好的地区零星的成立了几百家小型理发店,就业人员也只不过几千人,就业人员平均月收入也只有 2-10 元,行业营业收入也只不过几百亿元。到了 1996 年,我国美容行业已经发展成为就业 280 多万人,美容机构、店面上万家的规模,就业人员平均月工资上升到 200 元左右,营业收入也增加到千亿元。2006年全国城镇美容机构总数约153.2万家,而近 10 年,美容业市场发展又不断向前推进,行业规模呈现跨越式增长,就业人员已经达到了 800 多万人,美容机构增加到了 150 万多家,店面超过了 170 万多家,就业人员人均月收入已超过 500 元,营业收入也增加到 1762 亿元。2009年,我国从事医疗整形美容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人员达20余万人,以开展医疗整形美容诊疗业务为主的医疗机构如医疗整形美容医院、诊所和科室超过5万余所(个),年总营业收入超过150亿元人民币,接受过医疗整形美容服务的人员累计达到300万人次左右,并且还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
3 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发展深度加大
医疗整形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新材料、新仪器的投入使用,为整形医学及“美丽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唇裂修补手术、瘦脸、垫下巴、割双眼皮、拉皮、脊椎矫正、断骨增高等多种整形方法,造福了诸多爱美人士。据中日友好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马海欢介绍,除了常用的假体、隆鼻硅胶等植入类材料及肉毒素、羊胎素等注射类材料等,“近年来,仿制天然生物材料或制备出具有生物功能甚至是真正有生物活性的材料,都给整形美容带来更多可能性。”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一大批设备先进、技术一流、人才济济的集约化、大规模、连锁经营的美容整形医疗集团代替了以前单纯的医院或者诊所。
一、商业健康保险的基本概况
定义:根据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与2006年9月1日颁布施行《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的第二条,“健康保险是指保险公司通过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方式对健康原因导致的损失给付保险金的保险”。健康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使被保险人在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伤害时发生的费用或损失获得补偿的一种保险。
分类:在我国商业保险的分类中,商业健康保险主要包括: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险,以疾病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疾病保险,以因意外伤害、疾病导致收入中断或减少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收入损失保险,以因保险合同约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护理需要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的护理支出提供保障的护理保险。
二、商业健康保险风险分析
保险公司是经营和管理风险的企业,风险管理是保险企业的基本职能,没有风险便没有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必要。经营健康保险,存在以下风险因素:
(1)经营风险。就保险风险而言,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有两类,一是保险标的客观风险,指保险标的蕴含的潜在损失,是保险公司需要识别和管理的对象。二是保险的经营风险,保险公司通过实施风险管理活动,使整体的损失发生频率和整体损失额尽可能不偏离定价假设,我们将这种偏离的不确定性称之为保险经营风险。
(2)逆向选择风险。逆向选择是指保险合同订立之前,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倾向于做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由于健康险商品的特殊性,作为参保人一方,希望通过保险获得利益最大化,因此会隐瞒不利于投保或可能提高保险费率的信息。逆向选择导致的商业健康保险风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被保险人个体的风险水平显著高于保险产品费率厘定时评估的平均风险水平。二是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在长期内将出现非健康人群驱逐健康人群现象,整个市场走向瘫痪。
(3)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参保人投保后对自身健康状况关注程度降低,减少对疾病的预防投入,从而导致个体风险水平提高。二是参保人投保后倾向于过度医疗,或者在面对多种医疗方案选择时,倾向于采取相对昂贵的治疗方案和尽可能多的检查。三是虚假报案,通过伪造病历等骗取保险金。四是来自于医疗机构的诱导医疗消费。
三、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但十后国家充分肯定并大力支持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以更好补充基本医疗保险。经营商业健康保险的重难点是风险管理,虽然保险公司使用很多办法来控制风险的发生,但是成效一般,而根本原因则是商业健康保险行业内部道德风险管理意识缺乏、诚信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行业呈现恶性竞争、忽视售后服务管理;事中风险管理机制缺乏、风险把控力度弱;公司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相关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四、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建议
(1)构建有效的声誉机制,减少道德风险。建立公众诚信档案,构建有效的声誉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励被保险人采取诚信行为。在健康保险中,可以根据被保险人上一年的投保理赔情况,确定下一年的保险费率标准。同时,保险公司可用多样化的方式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探索医保合作的新模式,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目的。通过这种模式不断加强医疗机构的风险控制意识,在保险公司提供优良保障的同时有效控制道德风险。
(2)建立社会和市场共同监督机制。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市场除了政府部门参与监督外,还需要建立社会监督和市场监督的共同监督机制。一方面,共同规范健康保险市场行为,严格审核健康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对健康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进行有效治理。另一方面,医疗机构要公开其规章制度,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3)建立专业化商业健康保险队伍。从国外先进经验来看,专业化的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可以在运作时更加规范,提供更良好的服务,管理起来也更加方便。就我国来说,经济水平不断提高,13亿人的市场决定了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市场的需求要求商业健康保险公司提供更加专业化。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专业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脚踏实地,目光长远,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着手,公司员工的专业化,与保险公司的专业化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4)建立适当的政府参与机制。我国现阶段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决定,商业健康保险要想有更大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引导与扶持,同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以及全民社保的开展也离不开商业健康保险的有效补充。作为政府,应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营造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提供更加有效的政策支持,同时规范监管制度、建设完善的监管体系,促进商业健康保险的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文浩.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J].财经视点,2011.
[2]刘立鹏,王婧,欢欢.商业健康保险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M].时代金融,2011, (15).
(一)营利性质的定位观念转变。
所谓营利和非营利的定位,基本上就是民营和国有医院的区别。所以,营利与非营利的性质差别就困扰了很多医改上市的道路。但实践证明: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系统,医疗服务机构无论营利性机构还是非营利性机构,都必须盈利。
在我国,营利性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主要差别在于:非营利性医院实现的利润不能用于分配,只能用于自身的滚动发展;同时,非营利性医院的医疗服务需要执行政府指导价格,而营利性机构有自主定价的权利。
由于我国公有医疗机构收入中仅有7%左右来自政府补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要想维持生存仍然必须通过诊疗收费和药物加成来增加收入,这与营利性医疗机构的逐利需求没有实质性差别。也就是说,无论是营利性医院还是非营利性医院,都在追求盈利,否则都无法生存下去。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公立医院都是非营利医院,营利医院基本都是民营医院。但两种性质不同的医院,在医疗费用上又是如何反映的呢?根据浙江省的一份不完全统计,在高血压脑梗塞、腓骨骨折等多种常见伤病的治疗费用对比中,民营医院的价格明显低于公立医院。
显然,非营利性医院无法比营利性医院更具有价格优势。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非营利性医院长期处于公有公营状态,成本控制意识淡漠;同时为了减少对于其自身“毫无意义”的利润,非营利性医院时常通过多种方式虚增成本,或将利润费用化。这一切都导致了非营利性医院的运营成本远远大于营利性医院。
可见,营利医院并不是从医疗收费上增加利润,而是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上下功夫。
这一观念不仅要通过宣传让广大消费者明白,也必须让所有从业人员明白这一道理。
(二)建立资本经营的理念。
就是把医院所拥有的一切有形和无形资产(包括品牌、商标、专利、管理模式和经验、特许经营权、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人才的技能等)以及医院的人力资源都看成是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等多种形式,如收购、兼并、股份制、参股,以及联合、租赁等进行有效运作和经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增值。
1.资本经营的作用。
①优势医院实行扩张,做大做强;
②劣势医院,特别是面临破产的医院,找出路走出困境;
③解决医院组织形式不合理的问题,适应竞争需要,向规模化发展;
④解决产权一元化问题;
⑤解决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益低下问题,通过产权重组可以避免优势分散;
⑥解决发展中增量不足问题,利用资本经营可以盘活存量,弥补发展资金的短缺。
2.医院资本经营的主要方式:
投资与融资
创办民营医院就要投资,常遇到资金不足时就要融资,其主要来源有:
①个人资金;
②私人借债(当然要有协议,甚至请律师参与,合同要公证);
③银行融资(贷款);
④向股权投资家融资(包括国内外私人投资者和投资管理公司的金融投资家)实行股份制;
⑤商业信用融资。
对于中小医院的投资者来说,创业资本多为自有资金或者是借贷资金。也有开办时就采用股份制的,其中各有利弊。毕竟个人资金和借贷规模有限,只适用中小医院,而股份制则可增大融资量,是大型医院常用的融资方式。
医院经营者应放眼全社会,搞“开放型”经济,尽可能地利用社会力量来发展自己,尽量少投入、多产出,重视社会的协作和配套。
审时度势 抓住机会
(一)民营医院生存机会。
1.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我们国家年人均医疗消费只有31美元,而在发达国家如美国人均医疗消费为4 090美元。在美国,医疗消费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4%,而在中国这一比例还不到4%,美国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消费大约为1万亿美元,中国为400亿美元,只是美国的1/25,以201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40万亿元计算,只要医疗消费占到10%就是4万亿元,照此计算,医疗行业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
更多中高层收入的消费者向享受型消费迈进。同时,对于就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医疗机构的服务满意度排在所有行业的倒数几位,主要表现在办事效率差,服务态度不好,收费不透明等方面。而这些正是民营医院所能够发挥特长的地方。因此,如果能够在这些方面做出高水平,市场反应肯定很积极。
2.有利时机。
在改革开放,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民营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优质的服务、上乘的产品质量、一流的生产设备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良好的印象,有利于民营医院借此潮流,发挥自己的优势,提升自己的形象。
党的“十七大”更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私营企业有了更多与国有医院平等竞争的机会。明确指出要打破由政府独家办医的垄断局面,以公有制经济办医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办医的格局并存。一方面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发展卫生事业,打破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又会对公立医院的人才和管理带来冲击。此时,合资医院、民营医院、私立医院的产权明晰,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经营管理的自较大,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又较灵活,优势进一步体现出来。
公有公营医院数量过多必然带来经费不足问题,在国内,这个问题长期依靠以药养医的模式来解决。数据显示,美国医院药品销售仅占医院收入的12%,而中国的这一比例达到42%。随着新医改的推进,药品加成的取消,医院将丧失相当一部分收入,而医务人员积极性也必然受到影响。
通过改革和改制引入社会资本办医疗机构显然是解决目前问题的重要方法。于是,资本市场对医疗服务行业的热情再次被点燃。
(二)民营医院上市的必要性、可行性。
民营医院上市的必要性;
有利于提升未来医疗集团的品牌知名度,实现集团迅速扩张;有利于明晰产权、明确权责,打破原有医疗机构管理体制,真正实现政医分开;有利于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国内外一流医学和管理人才;有利于提供医院经营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
其他:拓展筹资渠道、提高公司融资能力、分散风险。
民营医院上市的可行性:
医院上市不受证券法律法规限制;医院具有经营业绩稳定性和现金流稳定性特征;现有上市公司的下属医院业绩表现良好;国外医疗行业成功经验国内企业行业成功经验;国内多家医院已将股票上市列入计划。
(三)正确分析,找出不足。
1.医院应突出自己的技术专长、专利技术、核心竞争力,走专业化道路。
专业化将是未来重点。
如果问目前医院上市或被上市公司投资医疗行业的最佳途径在哪里?专业化或许是最佳答案。目前以医疗服务为主业的两家上市公司分别来自眼科和口腔科这两个细分行业应该不是巧合。
除了爱尔眼科、通策医疗两家专业的医疗服务类上市公司,其他上市公司投资医疗服务领域也基本遵循与公司主业相关的专业性原则。以马应龙为例,公司在医疗服务业内的扩张也仅局限于肛肠领域。
所以,各独体医院应该找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专长,才能在医疗行业独树一帜,让PE投资者青睐,让潜在股东乐意投资。
2.练好内功,增加盈利。
正确分析各项收入开支费用明细,合理控制成本,完善内部控制,引入先进的现代管理模式,把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引进医院,走现代企业和医院专业技术相结合道路。为达到上市要求的盈利状况而努力。
通过收购、兼并、参股控股、联合国内外医院等方式来发展壮大医院或医院集团。
(另可借鉴:宿迁人民医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正副院长由金陵药业的合作方南京市鼓楼医院派出,负责医院医疗业务的管理,金陵药业只是向医院派出了党委书记和财务总监,把企业的财务管理概念引进医院。一转眼8年过去,宿迁人民医院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这家医院每年的盈利都在用于医院本身的滚动发展,其中2010年就需要投资1.5亿元建设新的病房大楼。2003年,当金陵药业接手宿迁人民医院的时候它还是个二级乙等医院,通过5年的努力,到2008年底,这个医院已经升级为三级乙等医院。)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1)04-0037-03
巴西全称巴西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地处广袤的南美大陆,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居世界第五,面积亦居世界第五,比美国本土面积还要大。历史上,巴西曾为葡萄牙殖民地,现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巴西是联合国(UN)、美洲国家组织(OAS)、关贸总协定(GATT)和世贸组织(WTO)的创始国,如今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也即将来到这块沃土。
中巴两国素来友好,中巴友谊源远流长,两国同为金砖国家(BRICS),在各领域有着共同的利益和追求。2009年,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巴西第一大出口目的国。① 作为世界药品市场上的一个大户,巴西药品市场需求巨大、契机众多、前景广阔,故了解巴西的药品市场和知识产权制度,必将对国内药企进入巴西至南美市场、国内企业投资巴西至南美大陆产生有益作用和引导。
一、可观的药品市场前景
在世界药品市场中,拉丁美洲约占7%的比例,而巴西一国就占拉美的40%。② 2009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1.53万亿美元,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经济体。③在全球经济危机的环境下,巴西经济依然表现良好,并且坚挺,显示出不错的增长潜力。其中,约10.8%的GDP花在了零售药和医用药上,也反映出巴西政府的战略调整,优先保障医疗,包括积极采取措施扩大药品准入,估计未来几年可能会超过北美、西欧和日本的药品市场。巴西全国约有52 000家药店,2009年的零售药市场大约为126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了约14.3%。④ 而在2007年,巴西的人均医疗支出就已达到837美元,居世界第55位。
巴西药品市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着近300家参与者。在巴西制药领域,约有270家私有公司和21家国有公司,其中很多是四大制药协会的会员。正如第一个承认巴立一样,美国也是巴西最大的药品投资商,在巴西医药公司中,31%的是美国公司、42%的是欧洲公司,而巴西本土公司只占27%。⑤ 跨国公司正把巴西作为生产平台,生产的药品销至拉美、北美和欧洲市场,而巴西本国公司生产的药品也出口到了40多个国家。巴西国有制药公司生产或进口了巴西国内用的大多数疫苗。与美国相比,巴西的合资制药公司十分发达,并且在某些产品的市场份额上极具影响力。
总体而言,巴西不愧是拉丁美洲甚至世界药品市场的一块肥肉,从政府到行业至企业及公众,可谓前景辽阔、机会众多,亦不失为一片药品投资热土。
二、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
与药品紧联的是专利,和专利密切相关的就是知识产权法。伴随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扩大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度化、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国际化时代的到来,巴西也概莫能外地加入了知识产权相关国际公约,变革了知识产权相关国内立法。
在国际条约方面,巴西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Paris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Industrial Property)的原始签字国,其专利法始于1809年⑥,也是《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Berne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世贸组织(成员国要遵守Trips协议)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依《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即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建立)等国际条约或组织的成员国。
国内立法上,巴西严格遵循Trips-plus标准,先后颁布了《工业产权法》(1996年9.279号)⑦、《著作权及邻接权法》(1998年9.610号)⑧ 、《计算机软件保护法》(1998年9.609号)⑨,以及微芯片、植物新品种、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数据库保护等方面的立法。这其中,与药品保护紧密相关的《工业产权法》的范围包括:发明和实用新型、工业设计、商标、禁止虚假地理标志和反不正当竞争等。
三、健全的药品行政执法
在巴西,药品行政执法并不困难。对于纷繁复杂的药品管理问题,巴西各政府机构、各直属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全面宏观调控、协调管理药品各领域,以防控未来风险、应对已然问题。
主管机构方面,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ANVISA)是巴西药品管理方面的最高行政机构,比如中国的医疗美容仪器出口至巴西须经过ANVISA的认证才能通关。
产业、卫生和公共政策方面,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和巴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银行(BNDES)Profarma项目主管巴西全国的医疗产业、制定全国的卫生公共政策。
药品价格管理方面,药品市场秩序协调委员会(Interagency Board CMED)主管巴西的药品价格、调控管理巴西的药品市场秩序。
药品专利方面,对于药品专利审查授权,巴西有两套政府机构即巴西国家工业产权机构INPI(1970年设立的巴西专利局)和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ANVISA(1999年设立的巴西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其中,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还主管全国药品专利的预先核准。
主要的卫生服务提供方面,巴西有统一的医疗体系、三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得到医疗服务,巴西建立了统一医疗体系,实行以全民免费医疗为主、个人医疗保险为辅的医疗制度。统一医疗体系由全国所有的公立卫生站、医院、大学医院、实验室、制药厂、血库、医疗科研机构及公共卫生管理部门聘用的私立医疗机构组成,由卫生部、州卫生厅和市卫生局统一领导、共同负责。⑩
国内市场竞争方面,巴西有21家国有制药公司分庭抗礼,参与巴西国内药品市场竞争。
反对灰色市场商品方面,巴西有着严厉的规定,没有国际用尽原则,他国可能出口,巴西绝对禁止进口。
另外,巴西还有药物警戒、研发和公共健康保护等方面的机构。
四、规范的药品专利申请
对于药品专利申请,巴西有着一套完整的操作规范。
申请制上,巴西实行先申请制。任何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都可申请专利或注册工业设计,该专利申请只在巴西范围内有效,巴西给予其专利权保护。发明人就其发明创造可申请巴西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巴西允许化学产品、医药和食品的生产方法申请专利,也允许转基因微生物申请专利。但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不符合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要求(发明创造违背、不尊重等)、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发明创造违反法律或公共安全)、损害公共福利(发明创造不利于人类身体健康)的发明创造;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只有那些不改变产品或物质物理化学特性的设备、机械、装置、提炼方法等才可申请专利);生物的全部或部分(同时满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三条件的转基因微生物除外,而不能仅是一项发现)。
申请专利前,申请人最好对已公开专利申请或专利进行个别或特别调查,但这并非强制要求。申请人可到巴西国家工业产权机构总部所在地进行个别调查,申请人有三天的时间进行该调查,所发现的信息资料应在专利申请报告中简要记载。若申请人本人无法进行个别调查,也可选择特别调查,由国家工业产权机构相关人员代为执行,并根据调查对象数量收取一定费用。详情可登录国家工业产权机构网站,在“技术信息产品和服务”项下查找。
申请人必须前往巴西国家工业产权机构申请专利,专利审查员对申请材料审查分析后才能授予专利权或准予注册登记。申请人应提交以下材料: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等文件。申请人应向国家工业产权机构提交三份请求书,自己保留一份。提交请求书前,必须填写一张特殊形式的表格,并提交已通过指定银行支付相关费用的凭证。表格可在国家工业产权机构前台领取,也可在其任一分支机构或代表机构领取,还可在国家工业产权机构网站下载。申请人可从前台领取受理证书,然后与请求书复印件一并提交确认。上述事项也可邮件至patente@inpi.gov.br询问。另外,巴西国家工业产权机构还制定了标准化规则以规范专利请求书,这些规则也可从国家工业产权机构网站下载。{11}
对于专利申请审查,巴西采用早期公开(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即公开)和延迟审查(公开后的24个月内申请人提出审查后再审查)制度,而实质审查须在申请日起3年内提出。1999年考虑到公共健康和经济因素,巴西对药品专利规定了强制审查例外(regulatory review exception)和预先核准(prior approval)。2002年巴西国家工业产权机构还为药品和生物技术发明制定了专门指引。巴西专利保护期从申请日起20年或从授权日起10年,实用新型则为申请日起15年或授权日起5年。如果自授权日起3年内专利权人未在巴西实施该专利或中止实施1年以上或虽实施但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则可采取强制许可;如果授权后4年不实施或订有许可合同5年不实施或中止实施2年以上,则专利失效;如果外国人在巴西获得了专利权,且该专利技术已在国外实施,则巴西有权不经专利权人同意而进口该专利产品。
但是,巴西在药品专利方面也是优劣并存,并非绝对完美。关于显而易见性,巴西法律方面仍然没有解决。巴西国家工业产权机构对申请截止日期控制十分严格,却仍需六七年的时间来审查这些申请,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积压量。而且,它们的审查缺乏质量、透明度和法律规则,所以在巴西较快获得专利仍然是一个问题。对于专利链接,巴西没有特别立法:没有专利清单,没有列明特定产品专利的公共数据库(比如美式的橙皮书),也没有专利未被在侵权的申明要求或类似美国的第四段认证(Paragraph IV Certification)。另外,巴西法律也未要求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必须尊重第三方的专利权等。
五、完备的药品司法保护
在巴西,药品司法保护如其他国家一样,也主要是司法诉讼和侵权救济等方面的具体操作。
司法体系方面,巴西像美国一样有两套独立的司法系统,即联邦系统和州系统。与美国不同的是,巴西专利侵权案件只在州法院系统审理,而专利无效诉讼却只在联邦法院系统进行。诉讼期间,巴西没有美国式的审判,只有一系列简短的听证,每个听证一般不超过一天。通常的做法是提交专家证人意见和宣誓书。
专利无效是法定的抗辩理由。但是,在侵权诉讼中任何基于专利有效性问题的决定都只影响各方当事人,而不会致使该专利对一切第三方无效。
侵权救济方面,专利权人有权寻求禁令救济和损害赔偿,禁令被广泛使用,但只能在诉讼开始时或审判结束前通过法院单方裁定获得。
证据方面,巴西一般由原告来举证,没有美国式的证据发现规则。而对于侵权方法、侵权过程等方面的主张,采取举证责任倒置。
特别地,在巴西专利侵权是重罪,可被判处3个月至1年监禁或处罚金。
六、结论和展望
本文从市场商机、经济考量、政策导向和法律架构视角对巴西药品市场和知识产权制度作了一较为宽泛的引介,以期为志于开拓巴西至南美药品市场的国内企业提供一个大概轮廓和框架,以资参考。综合前文可见,巴西药品市场商机无限、经济利益可观、政策导向鲜明、法律构架完善,虽多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无碍对其整体市场利益的期待,因此中国企业大有可为。
但话讲回来,本文也仅仅是一大致引介而已,中国企业尤其药企驶进巴西至南美大陆依然前路漫漫,还需全方位、重细节地深度耕作以做足考前之功课,既要看准市场和商机,也要把握政策和法律,更要找好咨询和定位,进而求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以进退自如、稳操胜券。
注释:
①参见,2011年11月9日。
⑤参见,2011年11月9日。
On the Brazilian Pharmaceutic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中图分类号] R194[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4(b)-114-02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诊疗工作对临床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从广度和深度上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因此,新的临床检验技术及技术含量高的检验仪器设备不断进入临床实验室,新的检验项目不断大量地被研发并应用于临床。因此,单独凭一个检验科或检验中心的资源已很难组建一个完善的临床检验系统以满足临床工作的全部需要,即使部分大型综合医院可以购进相应的仪器设备,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也往往因为标本数量有限、检验周期长等原因,无法从实效性上保证临床工作的需要,从而造成医院等医疗机构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浪费。因此,医学独立实验室应运而生,其最大特点是资源共享和集约化经营。医学独立实验室是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检验机构,而在国外,这种独立实验室早已普遍存在,并且在医学检验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 医学独立实验室的概要
医学独立实验室是指不附属于某一特定医院或诊所,具备医疗执业资格和取得独立法人地位,以提供医学检验服务为主业或专业的医疗机构。医学独立实验室必须具有进行独立核算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资格,也就是说,在法律意义上它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不受其他医疗机构的管理、提供公正的第三方检验的一个医学检验中心。医学独立实验室一般要通过比较严格的质量体系认证,如ISO17025国家实验室认可和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目前,我国医学独立实验室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处于发展阶段。
2 国外医学检验机构的状况
在国际上,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有三种情况,①在医院附设检验科(hospital-affiliated laboratory):为本院服务。②诊所附设化验室(physician-office laboratory):很少,项目有限。③医学独立实验室(independent/commercial clinical laboratory,ICL):多,检测40%以上的标本。
3 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发展与概况
3.1 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出现和发展
20世纪60年代,美国已经出现了医学独立实验室,当时只是一些未形成规模的、小型的、为医院提供医学检验技术服务的医学独立实验室。随着生物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多份样品同时检验、单份样品多种检验、且耗材少的自动化现代临床实验室设备,为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医学独立实验室进行商业化运作,潜在的市场竞争和医疗风险迫使其进行优质、高效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降低整体医疗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医学独立实验室能收集那些成本高、标本量少的特殊项目,积少成多,一方面能把项目做全、做大,另一方面使实验频度和标本量均增加,质量管理更有保证,使一些不常检测项目的开展成为可能。诸多检测项目弥补了中小医院检测项目的不足,也是对大型医院检测项目的有益补充。医师在诊治患者时有了更多的选择。部分医学独立实验室面向患者开展检测服务,这样,患者能就近享受高质量的检验诊断服务,避免了长途奔波和转院之苦,极大地方便了患者。
3.2 医学独立实验室存在与发展的优势
医学独立实验室的优势还体现在一些需要政府大力提倡和普及的项目,如先天性疾病的产前诊断、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筛查等。这些检查的普及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其社会价值远大于经济利益。医学独立实验室可利用自己的分送渠道和遍及各个网点的专业人员,衔接好各方面的关系,实现标本的接收、检验、发送以及服务等一系列程序,从而大大推进这些项目的普及和推广。
3.3 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市场前景
医院直接面对市场,是医疗制度改革深入化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非国有资本也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医疗市场,他们将更为重视成本-收益核算。由于对人员、设备、技术要求高,投入大,且利用度不是很大,大部分医院不会对这种检验项目标本数量不成规模、十分不经济的项目进行投资。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我国的医学检验在医疗体制改革和非国有资本进入的影响下,会走向市场化、集约化,蕴藏的市场潜力是不可估量的,但医学独立实验室是一个关系到民生的政策性很强的话题,必然会为中国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医院管理模式和临床检验带来很大的冲击。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理论上的市场规模能否转变为现实市场需求。笔者认为,在我国目前这种医学独立实验室的生存市场很有限的情况下,大规模进入该领域还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3.4 问题分析
3.4.1 管理规范不配套我国的医学独立实验室很少,因此也就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临床实验室缺乏强制性的管理规定和准入要求,一些不具备专业检测能力的实验室也在提供医学检验服务,还没有建立有序竞争的市场机制;已有的医学独立实验室提供的服务未能纳入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发展;与大多数行业不同,医学检验服务是一个高投入、长回报的行业,在充分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利润并不优厚,一旦开始恶性低价竞争,极有可能导致检验质量的下降,最终的受害者将是患者。
3.4.2 检验人员的结构和素质不齐随着临床检验的范围和深度的不断扩大,临床检验已经成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独立实验室不单是一种新的临床检验模式,还要求检验人员提高整体水平,检验医师要与医师对话,不仅仅提供数据,而且要提供相应的疾病信息。在我国,医学检验人员面临着结构和素质的调整,要分出不同层次的岗位责任,才能适应这种集中检验的需求。
3.4.3 经济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检验科在医改中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效率,如何尽快与国际接轨是医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我国,尽管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且经验不足,但在节约卫生资源、提高诊治水平和提供快捷、准确服务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模式。医学独立实验室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也符合我国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这个方向是没有问题的,但若真正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5 服务模式探讨
3.5.1 补缺为缺乏检验设施的医疗单位服务,如为家庭医师诊所、社区保健机构、专科诊所、小型专科医院、疗养及康复机构、健康团检等服务。
3.5.2 拾遗为大医院提供特需检验服务,如大医院标本量小、不值得开展的项目和成本核算效益不佳的项目及因技术、资质或设施等障碍而不能开展的项目。
3.6 成功范例
在美国,Quest的成长历程代表了医学独立实验室发展的轨迹,它于1967年建于纽约(MetPath,Metroolitan Pathology);1982年先被康宁购买,再经几次并购而初具规模;1996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上市公司(DGX);1999年成为全美(全球)规模最大的医学独立实验室,成为当今最成功的医学检验机构,并且成为诸多检测项目的“金标准”,每天为约550 000例患者进行医学检验,其中大约一半的美国医师和医院使用它的检验服务,其成功秘诀在于以集约化经营为核心竞争力。它有质量经营特征:追求高产品质量、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有集团规模经营特征:要求生产要素相对集中,经营集团化、规模化;有效益效率经营特征:全力向“低投入、高产出”和“多、快、好、省”的经营目标努力;有高科技、电子化经营特征:提高科技含量,重用计算机网络,实现服务手段电子化;有人才经营特征: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重用优秀人才。
3.7 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影响
医学独立实验室提高了检验项目的统一性和结果的可靠性,改善了“前独立实验室时代”的一些困扰。据统计,852所实验室的结果只有28%是“医学上可以接受的”,10年225所实验室的结果只有1/5在90%的时间可接受,1/2在75%的时间可接受,所有医学检验结果的1/4低于标准或者是错的,医学独立实验室达到了合理利用资源及减少医疗开支的目的,减少了实验室设置和重复检验,医学检验对临床决策有70%的影响力,仅花去总医疗费的3%。
4 中国医学独立实验室的现状
4.1 需求状况
我国医疗资源缺乏,但不合理配置极为严重。如北京某地区3平方公里内有三家大医院,全自动生化仪20台(800个样本/h);很多基层医疗机构缺乏基础检验设施。从技术层面上看,据国家检验标准化委员会的资料显示,全国各级医疗机构18 396家,几乎都配有检验科室,但设备和人员水平相差悬殊,所出具报告的可靠性极差,我国还没有一个城市的检验结果可以在全市各医院通用,患者每到一个医院都要重新化验。
4.2 现状及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有3家医学独立实验室,2004~2005年11家。在已统计的14家中,公立性机构2家,其余均为民营机构。投资规模:1 500万~4 500万元5家,500万元以上10家。能开展的项目中有2家少于100项;10家在100~300项;最多可达1 000项。从现状分析看,医学独立实验室仍为新生事物,刚刚起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香港600万人口,正在运营的医学独立实验室150家)。
总之,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医院将直接面对市场,非国有资本将进入医疗市场,医学检验将走向市场化和集约化,成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梁耀铭.医学独立实验室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临床实验室,2005,4(1):16-20.
[2]Karni KR. Clinical laboratory personnel employment patterns: hiring practices and quality issues [S]. 1995 Institute: Frontiers in Laboratory Practice Research,19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