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公共事业管理基础理论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5 17:12:2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公共事业管理基础理论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公共事业管理基础理论

篇(1)

原始记录和会计资料是企业财经核算的基础,原始记录和会计资料是最初记载企业经济活动、企业收支情况和企业资金运转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形成财经数据的基础,可以为会计核算提供重要依据,是实现会计职能的基本前提。由于会计资料的表现形式具有复杂多样性,因此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会计执业人员要对会计资料进行认真的审核和把关,只有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才能为企业管理者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对于原始会计数据进行及时的传递与处理,才能及时的形成核算数据,可以更好的为企业经营者服务。

会计计量是实现企业财经核算职能的基本手段,是会计信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没有正确的会计计量就会导致会计数据的失真,直接影响到经济决策的失误,因此会计计量必须不断的更新手段,这也是企业财经核算基础性工作之一。

2.企业财经管理工作的内容

预算管理和经费定额管理是企业财经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其中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是预算管理,是企业资金运营的核心工作,因此企业财经部门要规范操作流程,落实好预算资金计划。

强化会计职能工作的重要手段是经费定额管理,企业要主动的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定额管理系统,使经费定额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发挥出财经工作的监督职能。在经费定额管理系统的设定上,企业要从其发展战略计划出发,将市场的多变因素和当前任务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的设定,在设定的方法上不能单纯的采用统计分析定额法、技术定额法、以及经验估计定额法,要进行综合的考虑。

二、企业财经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经制度不科学

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科学的财经制度的支持,企业财经制度的科学合理性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是从企业财经制度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由于企业长期以来采用的是陈旧的管理模式,而这种管理模式又缺乏规范性,随意性较强。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时常会出现管理者过分干预的情况,财务人员为了执行领导的安排,盲目的进行会计核算,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其次,缺乏相应的绩效考评制度。一部分的企业在财经基础工作并没有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影响到了财务人员对财经基础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了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效率。

2.缺乏预算管理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看出预算管理是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确保企业财经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但是在企业财经基础活动中预算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上:

首先,预算管理形式化。有的企业并没有将预算纳入经济业务中,在预算记录中并没有包括详细的预算项目,使得预算内容不够全面,导致不能发挥预算职能的重要作用,影响到了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预算管理的滞后性。一部分企业在财经基础工作中存在着事后预算的问题,在经济活动后才安排预算,例如有的企业为了使预算与实际的经济效益趋于一致,人为的调整预算数据,这样就不能保证预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企业财经基础工作中缺乏预算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有:

第一,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一部分企业并没有将预算管理放在首位,认为预算是可有可无的,这就导致了预算管理缺乏了前瞻性。

第二,受到了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限制。传统的管理模式在进行静态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重要性,然而对于企业的预算过程并没有起到变动性的影响。例如对流动资金的动态管理过程中,一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预算与实际支出出现差距,不能发挥出预算的重要作用。

第三,预算人员的素质不高。在预算管理工作中,预算人员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水平,从目前企业单位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来看,与现代企业财经管理的要求还相差一定距离,并不能对市场进行更好的把控。

三、管理视角下优化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对策

1.优化企业财经制度

企业财经制度的科学性是企业财经基础性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企业在制定财经制度的时候不能固步自封,为了确保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优质、规范、完善,企业应该认真的履行总会计师委派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企业要在内部建立关于会计管理制度的奖罚机制,执行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好的部门和个人要定期的奖评,并公布奖评结果,对于执行较差的部门和个人要予以处罚,并于奖金和升职挂钩,这样既提高了员工执行企业会计财经制度的积极性,也可以有效的遏制一些会计违法行为,这样在提高企业财经基础工作水平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不断完善预算管理

通过上述我们了解到企业财经基础工作中存在着预算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不断完善企业财经基础工作中的预算管理,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企业的财务人员要转变观念,将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两者相统一,不断优化预算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财务基础工作有一个独立的预算管理系统。财务人员要打破传统的管理观念,建立科学的全面预算理念,在思想上承认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能够使企业取得最大利润的管理模式,转变原来只为预算而预算的观念,在全面预算的管理流程上,要认识到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必须由企业的最高管理层来指挥,由各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编制和执行,将全面预算工作落实到实处。

其次,预算的管理手段上,企业要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手段,构建一个预算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的精度,提升预算管理效率,实现预算信息化管理。企业可以引进ERP管理系统,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与ERP管理系统相结合,使预算管理逐渐由人控制向机控制转变。

再次,加大预算分析、审核、跟踪的投入力度,按月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目标数据和实际数据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及时的发现原因并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改进,并由预算管理委员会按季开展预算质询会议,质询预算的执行情况。同时,企业也要设立预警标准,完善全面预算预警机制,实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时的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时的规避财务风险。

3.提高企业财经基础工作人员的素质

篇(2)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197-02

目前,全国高校中有600多所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已有四届毕业生,目的是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与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专业课程建设,到2013年满5年。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仍存在问题。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状

(一)社会状况

1.社会大众对本专业的认知状况

社会大众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知状况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认识模糊,即不知道本专业是干什么的;二是认识狭隘,即认为是培养公务员的;三是认识单纯,即觉得此专业在欧美发达国家特别吃香,在中国是朝阳专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总体来讲,本专业在社会上呈现认知度低、认可度低、影响力低的现象。

2.国家政策和社会制度对本专业的影响状况

国家没有对这个新兴专业给予任何政策支持与帮助,配套措施也没有,这主要从就业情况可看出,如招本专业的单位(包括国家及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少之又少,就业难。我国国内社会实际情况是公民社会的发展程度和政治体制严重脱节,政府学术理论的超前与政治实际的落后所产生的矛盾导致我国社会对这个专业的需求也仅是存在于理论上的。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各职位的专业限制又使得本专业学生只能选择无专业限制的职位进行报考,而那些职位的竞争度激烈可想而知,而每年仅有2%的职位要求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国家政府、公用事业及市场失灵的其他领域本需要大量公共管理者,但由于国家对由公共行政转向公共管理仅停留在认可的角度上,而没有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其实本应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大量职位。

(二)本专业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率先由中山大学从国外引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以本专业在我国属于新兴专业。但其扩张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截至 2013 年全国共有 600多所高校开设此专业。通过对历年高考专业录取结果分析来看,在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当中,录取分数最低的就是本专业。通过对这些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分析,可以得到以下正反两方面的结论:好的一方面是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培养的学生公共意识高,知识面广;不好的一方面是专业方向设置混乱,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专业就业发展方向不明,学生实习方向随意性大。

在实践教学方面,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普遍较为薄弱,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实践内容设置单调、实践多流于形式、实践基地建设不足等。

(三)学生状况

1.毕业学生的就业状况调查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成立到现在已有7届毕业生,共354人。其中,2003级87人、2004级83人、2005级25人、2006级67人、2007级35人、2008级30人、2009级27人。通过积极联系,共发放问卷145份,收回有效问卷116份,涵盖了各届毕业生,可以认为调查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

2.教学环节或行为对就业影响程度调查

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素质教育和课外活动来培养的,为了了解教学环节和毕业生生活内容对求职就业的影响,列举出了各个方面的主要环节,整理后的结果如表4所示。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多与老师沟通”对求职就业有非常大或较大的影响;毕业实习、参加课外活动和担任学生干部对求职就业有较大帮助和影响;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环节对就业帮助很小。

二、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庞杂,不能体现出明显的专业特色

课程设置就是在专业设置后,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学制和教学目的的需要,按照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等层次及考试课和考查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等类别,周密规划、设计和确定教学科目的过程。评价一门专业课程设置的成败关键在于看其是否能够体现出该专业的特色。以此为标准,不难看出目前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课程体系庞杂,专业特色不明显问题。

(二)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专业价值理念的培养

公共性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最大特点,主要体现为其受益对象的公众性、服务内容的公用性及服务目标的公益性。然而,从目前黑龙江科技大学的情况来看,有关价值理念方面的课程除了一些意识形态的、政策导向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专门体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价值理念或体现公共事业管理者素质要求的课程基本上没有或者很少。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局限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知识复合型和技术复合型的人才,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很高。从黑龙江科技大学目前情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限性。主要表现有:一是教师自身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缺乏实践经验;二是实践机会少,即使某些学校安排了实习,也因缺乏规范有效的指导而流于形式。这不仅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无益,还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觉,认为该专业的出路只在于考研升学,从事更高层次的理论研究或者进入公务员队伍,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迷茫和失望,甚至过早对毕业后的前途感到担忧。

三、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建设思考

根据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结合国内重点大学的课程设置和国外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我们认为构建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应重点解决下列问题。

第一,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在通识教育平台课中,应特别加强高等数学和外语教学。在英语教学方面,由于多数学生基础较好,建议采用难度较高的教材,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竞赛,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第二,根据学科发展定位,加强学科大类基础课教学,以适应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教育部 1998 年本科专业目录规定的 16 门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要有选择地开设,没有必要完全照搬照抄。黑龙江科技大学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来选择开设的课程,安排适当的学时。

篇(3)

(二)学科专业发展及社会对人才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虽然近十多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迅速,但该专业招生情况却并不乐观,在全国出现了“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数趋于增长,而招生却趋于递减”的现象;同时,从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学生从业形势不乐观,学生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学生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到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工作的比较少。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来看,随着中国“NPO”(非营利性组织)和“NGO”(非政府组织)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社会对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必将大量增加,故从社会的人才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改革调整该专业课程体系,减少基础理论性课程,增加实务应用性课程,切实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该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对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也是合作育人模式的要求。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始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探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育人培养途径探索,如校府合作、校企合作、校社合作等,以期尽可能广泛地拓展学生的多方面公共管理技能。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内容,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的改革,必然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作相应改变,利用合作育人平台下的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资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不仅有助于学校与社会各部门共同开发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改进考核方式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建设,能保证课程内容始终与社会发展同步,也符合本专业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二、“合作育人”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其指导作用

合作育人,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国外高等院校的普遍共识,并成为大学制度化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大家都认识到在学生培养中,需要借助校外的资源来扩展教学内容,丰富教育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在实践中,多只限于个别课程,没有从专业整体的课程体系来构建。且较多的是职业技术类院校在教育中利用企业现有设备及技术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而公共管理类中开展课程建设较少。所以,将公共部门的资源引入到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并且能具体到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就需要探讨和研究。

所谓合作育人模式是指以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学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等组织机构的合作为基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系为保障,以合作项目为载体的集多种教学方法(方式)为一体的共同培养人才模式。其特点在于以合作育人为平台,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合作育人平台三者作了开创性的对接。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体现应用性的课程体系来实现,应用性的课程体系又通过合作育人平台来实现。怀化学院按照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积极推行以“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途径”三者一体的人才培养改革。即:人才培养规格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人才培养内容融学生“公共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为一体;人才培养途径融“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培养平台为一体。怀化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05年招生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但由于受学校发展和学校自身资源条件的限制,课程设置中基础理论性课程偏多,应用实务性课程较少,授课、师资也都是由学校独立承担,没有将社会公共部门资源引入到学生培养过程,并能具体到课程体系建设中。其结果是学生理论知识强,而实际应用能力偏弱,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差距。基于此,利用合作育人平台下的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资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不仅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于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合作育人模式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篇(4)

1998年,教育部调整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目录,增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9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正式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为一个年轻的,发展迅速的专业。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的培养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大量的的办学经验。但是,随着专业规模的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越来越突出。

本文着重以课程体系建设为研究视角,探讨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课程设置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从2005年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艺术经营管理方向)以来,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文化艺术理论、文化艺术经营以及法学等方面知识,具有经营开发、组织管理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在对公共事业管理需求、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进行不断探索,形成了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鹿山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共设置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四大课程模块。其中,通识课和基础课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专业课程中必修课侧重于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构筑学生坚实的专业基础,适量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扩展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力;实践课程促进学生把所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之间不衔接

首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虽在课程体设置中分为四大模块,但是就某一具体课程到底属于哪一模块仍然很模糊,比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市场营销学》应该属于基础课,但现在却放到专业课的范畴中;其次,课程设置理应按照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课程开设时间,按其知识深度和难度逐步加强,比如《社会调查与分析》是学生在每学年的实践中都会运用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应当作为专业基础课提早学习,但是却安排到第7学期开课;再次,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课程结合的紧密度不足,一些实践教学环节,比如演艺团体与场馆见习、出版行业见习、新闻媒体行业见习等与课程关联度不大,教学目的不够明确。对这些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没有达到巩固教学成果的目的,而且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效果不大。

2、见习、实习时间过短,流于形式

本专业虽然在课程体系设置中重视实践教学力度,加大了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存在实际见习实习实践过短,流于形式的问题。一方面,到目前为止,本专业尚未建立一个相关的实习基地,这使得实践教学安排得不到根本的保证,这是本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大的一个欠缺。对于实习地点的安排,全靠指导教师自己的社会关系,所以实习地点的选择比较随机,能否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全靠指导老师自己把握。实习基地的缺乏,不能给学生提供稳定的实习机会。另一方面,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安排的时间较长,但是实际执行的时间则因为条件限制比较短,学生只能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就某一调查项目展开浅显的现场参观、了解,没有能真正地采用多种调查方法进行深入地调查,真正参与到项目运营的其中。

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师资队伍不配套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新兴的学科,这方面的人才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一方面,本专业专职教师较为年轻,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缺乏相关的管理实践,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专职教师不是专门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专业特长往往局限于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相邻或相关领域,而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具体课程没有专门学习,甚至出现按师资设置课程的现象,比如在专业任选课里有《媒体经营与管理》、《文化演出团体与管理》等课程,由于缺乏师资而无法开课,而选择一些自有师资能上的课开设。总的说来,从这两方面来看,师资力量薄弱无论是对专业的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存在着较大的挑战。

三、对策

1.加强课程设置的整体优化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进行整合和优化,使本专业的课程统一为有机的整体。首先,明确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模块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具有工具性性质,讲授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知识应当属于基础课范畴;充分体现学科方向特色的课程应当属于专业课范畴。其次,要依据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安排课程开设时间,对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课程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必要的分析,前后衔接的课程间隔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学期。再次,对理论课和实践课进行优化整合,加强实践教学安排和理论课程的紧密结合,真正使得实践教学能够发挥巩固教学成果,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的作用。

2.加快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整合

首先,加快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基地,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要立足于柳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与本地区文化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利用学校的社会关系,使之成为本专业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学生所学专业能真正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其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对实践教学环节做出重新整合安排。一方面,在实践教学改革中,要重新对各类实践性教学在课程安排的顺序、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上做出认真分析,把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以达巩固教学成果的作用;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执行。

3.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必须要加快师资队伍建设,促使现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任教师更新知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一方面,对于年轻教师,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研讨班、学术交流会,通过沟通交流,开阔青年教师眼界、学习名牌高校同等专业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与相关单位合作,选派年轻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参加管理实践活动,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再次,可以聘请一批有学识有能力的单位人员担任学生实习指导老师,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给予学生指导。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规格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围绕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目标要求,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尊重学生差异,增强课程设置柔性,加强实践环节,强化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邓俊英.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10):64-67.

篇(5)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的公共管理,其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

内掀起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政府的管理导向开始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从“行政管制”向“公共服务”转变,为适应这一变革形势和相应的人才需求,教育部在1998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正式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当前,“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畴仍存在许多争议[1],这些争议集中表现为公共事业管理与工商管理的交叉性是否过多,公共事业管理与传统的行政管理是否有区别,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是否具备存在的现实依据等一系列问题,由此也使得高等院校和部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产生了两个自然而然的追问:一是地方性高校是否应该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即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二是如果社会发展需要,那么地方性高校应如何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涉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这两个追问构成当前我国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两个重大命题,如果不加以厘清,则会使得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不明、思路不清、机制不畅。//html/zongjie/

对于第一个命题,答案应该是肯定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府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服务型政府、学习型政府、民生型政府是今后我国政府改革的主要趋向,强调服务、注重变革、讲究快速回应、要求敏捷应对是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必须致力追求的目标,这些新形势和新变革需要有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专业人才来推进和实现。因此地方性高校应该并且要大力地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是我国政府变革的必然要求,更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对于第二个命题,必须首先明确,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人才,而更应是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的专业人才,他们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能解决地方政府管理中面临的各种尖锐矛盾和突出问题,是适应变革、善于创新、勇于尝试的现代管理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中一方面要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往“通才”方面进行培养,使之“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二、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专业,至2009年底,我国已有472所高校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地方院校占绝大多数。可见地方性大学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2]。但伴随着招生学校的迅猛发展,诸多问题逐渐涌现,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地方性大学如何抓本文由收集整理住国家教育改革的历史机遇,适应地方公共管理发展需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各地方性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该专业开办时间短,专业建设特色尚未形成,许多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的专业定位尚存在一些不足,未能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综合性特征,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而对于该专业究竟是培养公共事业管理的“通才”,还是培养精通某一事业领域管理“专才”的问题,又成了困扰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难题。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方面定位模糊。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发展历史较短。2003年才有了首届本科毕业生,很多地方性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都是从其他专业转型来的,大部分专业教师较为年轻,职称较低,缺乏管理实践,一些教师的教学思维还停留在单纯的授课环节上,教学方法单一,不少课程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各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基本都按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提出的“三级平台课”原则进行设置[3]。课程的设置大同小异,特色不鲜明,专业核心课与专业基础课、必修课、选修课之间的主次不分,方向课程的开设没有很好考虑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的规律,没有突显地方特色、区域特色。课程本身多是“基础”、“概论”等形式,基础理论性课程较多,实务应用型课程偏少,这与当初公共管理专业设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是偏离的。课程设置几乎涵盖了所有私营部门之外的专业方向,随之而来也带来了课程的简单嫁接[4],忽略了专业的特点与属性,更忽略了专业本土化的需要。/

(四)学生专业技能不强

学生当中普遍存在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清楚,对实践教学的意义、目的认识不足,本应该具备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应当具有的职业技能和作为高级专业人才必须具有的行为能力没有很好掌握。少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参与应聘时自信心不足,也有的毕业生缺乏主动性,缺乏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和推销意识,没有看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潜力。

(五)教学基础设施落后,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篇(6)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在整个培养方案中起着核心和纽带的作用。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前续和后续课程的衔接效度,也关系着学生对专业内涵的理解和专业认同感的建立。本文尝试基于笔者个人经验,从《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建设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现状出发,通过综合性角色模拟开展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的过程设计,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的成效并作出反思。

1《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建设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现状

自1999年我国增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开设院校已由2所发展为600余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在中国知网上可以检索到300多篇。然而,作为核心专业基础课,中国知网上收录的《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相关课程建设研究论文还不足10篇。有限的研究主要针对课程性质、讲授内容安排等作了现状分析,提出讲授中增加现实事例、加强校外实践、增加团队学习、改革考试方法等建议。然而,这些研究成果看起来亮点并不突出。理论研究匮乏与教学实践创新不足是直接相关的。目前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模式仍沿袭着传统课程教学的方式:有限学时的课堂教学中聚焦于基本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多使用讲授为主的单向灌输式传统模式,多数院校尚未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以平时出勤、作业与期末一次性考试来评价学习效果。这种应试性的教学和考核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难以锻炼就业所需的专业实践能力。针对这些问题,不少高校已经开始着手创新丰富该课程的教学方式。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开始引入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但是,在以往教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仅靠这些手段或方法远远不够。目前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是短暂的、分散性的,是根据每个知识点零散搜集而来并加以使用的,这种“小故事”式的案例,使得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实际问题的体验仍缺乏深刻性、连贯性和沉浸感。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教学模式亟需挖掘新的生长点。

2综合性角色模拟的整体设计

因此,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限制,笔者和团队成员以梳理和优化《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为目标,同时希冀能够弥补我校相关课程群(如非营利组织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等)实验课程的缺乏,给概论课程的理论教学增加更多的实践性要素,重点探索了综合性、全景性、高仿真的角色模拟方法在该门课程中的应用。

2.1对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我校《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总学时为36学时。如何在有限的36学时内合理布局教学内容是安排综合性角色模拟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将课程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聚焦公共事业管理基础理论和前沿发展,以学术热点和动态开阔学生视野;另一个部分则主要是基于利益博弈管理决策实验方法,通过角色模拟让学生从不同视角分析真实的公共事业管理问题,并有效掌握一些分析思考、谈判协商的常用技术。这种课程结构设计不仅能介绍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操作性能力。

2.2择选案例

经过斟酌和研究,我们选择由团队成员自行开发的《古巷中的圆桌会》作为角色模拟材料。该案例是基于北京南锣鼓巷商业街社区管理的现实境况进行改编和设计的,较为复杂,包含了各式各样的公共管理问题,所有的材料篇幅合计近20页。案例中涉及五方利益相关方代表(街区居民代表、古巷中的酒吧经营方代表、创意小店的店铺代表、房东代表和古巷管委会代表),每方由2名学生充任,一个角色模拟组需要10名学生,本教学班级中有90名学生,共组成9个角色模拟组。各组内不同利益方分别依据各角色私有的背景材料就各自关切的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探讨社区开发和管理中各式问题的解决方案。

2.3检验和使用综合性角色模拟方法

配合课程教学,我们考虑综合性角色模拟可以分为两个逻辑步骤实施。第一,概念演示型实验:选择经适当简化的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由课题组成员和高年级本科生参加,经历一个完整的管理决策过程,验证该方法的基本思想、理论框架、关键技术的合理和可行性。第二,教学型实验:由课题组成员结合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本科生的课堂教学进行,以教学班级为参与单位。教学型实验有两种具体方式可供选择:既可以在理论课程结束后使用几个集中的学时进行全程政策实验,也可以穿插在课程中每次只进行管理决策实验的某个阶段。由于教学班规模有九十人,考虑到实际的课堂组织难度和效果,我们最终选用了第一种方式。

3综合性角色模拟的实施效果

为评估综合性角色模拟的实施效果,模拟后发放匿名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77份。这77份问卷中,对本次角色模拟的内容和总体安排认为“很满意”和“较满意”的有74人,认为“一般”的有1人。基于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现场观察,综合性角色模拟的实施效果值得肯定。它在教学和现实的公共事业管理实践中搭建了桥梁,增强了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理解性和现实实践的融入感,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处理公共事务的实操能力。

3.1增强了学生对现实角色的体验

我校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这些新生大多缺乏社会实践和管理工作的经验,生活体验也相对简单,对诸如社区管理等公共管理问题往往停留在媒体报道和家长里短的零散、片段、模糊的认知水平上。问卷调查显示,在角色模拟后,认为从所学知识、理论和方法的角度看,角色扮演后“收获很大”和“收获较大”的分别有31、32人。学生对于什么是被管理者、什么是管理者、管理者的权限、被管理者的义务有了更为深入和直接的体悟,对于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依法管理、依权限管理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过程和行为主体的理解也因此生动起来。

3.2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调查显示,学生对于角色模拟中的互动(包括模拟、师生交流、汇报点评)效果评价积极:40人认为互动效果很好,27人认为互动效果较好,占总人数的87%。角色的浸入感使学生觉得新鲜,这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模拟前的准备和角色模拟过程,他们查阅资料、主动进社区调研,访谈街道管委会了解其职责权限和日常管理内容、管理策略,咨询类似社区问题的解决办法等,在模拟中,学生商讨时表现积极,从最终方案来看,多数小组的成员提出的冲突解决方案都较为可行,贴近现实管理情景,这正体现了主动性学习对学生学习潜力的激发。

3.3锻炼了学生处理公共事务问题的技巧和操作能力

分别有35人和31人认为,角色扮演后个人技能(表达、沟通、对话、协商等)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收获很大”或“收获较大”。由于存在时间限制和关键时间点的模拟程序约束,在6小时内学生必须高强度地参与进来,要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既充分又有效地进行观点的陈述和表达、协商、协作、寻求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并设法达成共识,在每个环节都需要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这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和工作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模拟确实有助于他们锻炼独立思考和分析、协作解决问题的实操能力。

4综合性角色模拟的教学反思

4.1需要更多的开发本土案例用于角色模拟

国外开发了大量的公共事业管理案例,使用这些案例对于国内的课程教学当然有助益,但管理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要提高角色模拟教学的实践针对性,就需要建设中国本土案例库,而且这种案例库不仅在数量上应当达到一定规模,在类型上也需要多元化,如分别适用于引导性的、专项练习的、综合训练的案例等。

4.2需要在正式模拟前给予学生更多的针对性训练

角色模拟需要提前进行分组准备,让学生对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充分运用进行研究和探索。可以通过自愿和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式,让十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学生从旁观摩,指导教师针对学生模拟中的技能表现进行评价,并对模拟中学生遭遇的困惑(如管委会是否有财政权限等)进行针对性释疑,帮助学生理解并尽可能地贴近现实管理环境进行模拟。此外,对于管理过程中涉及的谈判、协商等环节所需要用到的头脑风暴法等也需要提前进行尝试和培训,从而大幅减少模拟中的无效产出和不必要的时间损耗。

4.3需要公共事业管理相关的领域资源予以支持

角色模拟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尽可能地贴近现实,这需要丰富的领域资源进行支持。以笔者经验来说,开展这种角色模拟是基于长期研究工作和教学探索。笔者的团队成员对于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非常熟悉,并掌握较为丰富的领域资源,正是他们为案例编辑和角色模拟等提供了重要支撑,从而实现了高仿真环境下的“学用一体”。

4.4需要适宜的模拟场地

从笔者所开展的模拟实践看来,模拟场地的选择对模拟效果有重要影响。由于我校教室申请流程的限制,开展角色模拟时9个模拟小组都在一个人员容量为100人的普通教室进行,桌椅固定在地上无法挪动,前后排的座位设置让学生在长达5个小时(6学时连续进行)小组谈判中感觉疲劳、不适,按照学生的反馈,这影响了他们后半时间段对模拟的投入。

4.5需要更为充裕的课时

根据教师观察和学生反馈,6学时虽然不短,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对于一个涉及众多管理问题的综合性角色模拟仍然显得有些仓促了。如果能有更多的学时可供角色模拟环节调配使用,效果应该更好。然而,现有的36学时要在30学时中处理大量的理论教学内容已然很是紧张。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利用36学时、更有效地集中利用6个角色模拟学时,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燕凌,唐玉凤.100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分析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3,(6):7-9.

[2]王丽霞.“全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8,(3):126-127.

[3]王宣人.《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刊,2015,(1):130,132.

[4]杨艳东.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与思考——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3,(1):85-90,97.

[5]鲍丽明.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改革的探索[J].学理论,2014,(26):229-230.

[6]高建华,磨玉峰.论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6,(4):329-331,342.

篇(7)

1.1配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超供电半径线路较多,线路空间距离超长,迂回和卡脖子线路供电现象较多,配电线路上负荷点多而散,配变供电点离用电负荷中心较远,主配电架空导线截面选择与载荷量不匹配。

1.2供电设备陈旧老化,损耗严重

主要表现在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仍在使用,早期农村架设的10kV线路的线径较细,线路截面小,载流量大,超过截面应载流量,线路损耗较为严重。

1.3配电变压器的负荷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配电变压器的固定损耗大。农闲季节白天用电负荷小,经常轻载或空载运行,晚间则负荷较大;农忙季节时,白天负荷大,晚间经常轻载或空载。另外,还存在着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现象。

1.4电能计量装置造成的损耗

主要表现在大用户由于负荷变动大,电流互感器配比偏大而实际负荷率偏小。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过大造成的计量精度下降,大量的照明户表由于设备老化存在着计量精度不合格且偏慢的现象。

1.5缺乏无功补偿

农网10kV及0.4KV线路基本没有无功补偿装置,农网线路及农网负荷均为自然功率因数,一般在0.5-0.7之间。无功负荷在线路上的电流不仅造成电压损失,影响了电压质量,而且造成了电能损耗。如果功率因数能从0.6提高到0.8,可以使线路损耗减少30%左右。

1.6管理上的损耗

主要表现在用户违章用电和窃电损耗,抄表核收的差错损失,用户表计的使用和更换管理上的疏忽,容易造成电能损失,农村临时性季节电能报装管理不严,存在无表用电以及其他的不明损耗。

2.站在企业管理角度谈降损的措施

2.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线损管理网

建立由相关部室有关人员组成的线损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任组长,负责领导线损工作;客户中心设专职线损管理员,各供电所设专兼)职线损管理员,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建立线损管理责任制,制定 线损管理制度、线损奖惩办法及线损管理实施细则,发生的问题,做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2.2搞好理论计算及线损统计工作

根据负荷的变换情况,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线损理论计算工作,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以准确的数据来及时衡量线损的高低,发现网络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对策,使降损工作有的放矢,富有成效;每月进行一次线损统计、分析工作,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分析线损升降原因,统计指标完成情况。

2.3搞好线损指标管理

公司和基层线损管理部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线损分析例会。各级线损管理单位每月及时组织人员对所控制的线损指标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汇总,并逐级上报。职能部门根据基层部门的调查分析,汇总形成全局性线损分析,对线损高、线路波动大的情况进行重点分析,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消除线损管理薄弱环节。

对线损指标实行分级管理考核,对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做到指标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建立了线损指标的分级控制考核体系,使线损管理涉及的部门和个人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提高了各级线损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2.4加强抄核收管理,做好降损工作

完善抄表制度。为了线损统计的准确性,公司专门下达了抄表管理制度,要求抄表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日期完成抄表工作,杜绝抄表不同步、漏抄、估抄或不抄现象。加强抄收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抄收人员的思想素质,坚决禁止在抄收过程中用电能这种特殊商品做人情、拉关系、搞交换。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抄表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乡村电管部、客户中心,每年都组织装、抄表人员集中学习,极大地减少了抄收过程中由于抄错数、错算倍率、抄错小数点等造成的错计损失,以及由于漏抄电表、漏乘倍率等造成的漏计损失。

2.5开展营业普查工作

营业普查是供电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公司重点以查偷漏、查帐卡、查倍率、查电表及接线为主,做到 情况明、计量准、按时抄、全部收、服务好,把由于管理不善偷掉一点、业务不输错掉一点、表计失灵跑掉一点、责任心不强漏掉一点、人情关系送掉一点的电量补回来,提高了抄收准确性和计量准确性。

2.6依法治电,深化反窃电工作

企业内部大力开展《电力法》及相关《条例》的宣传教育活动,印制《开展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服务手册送到客户,组织人员在城区及乡村、集市等公共场合向群众进行依法用电宣传教育。组织技术尖子成立用电稽查大队,配合交通通讯及现场检查鉴定的工器具和仪表,深入开展反窃电工作,认真分析可能窃电的手段、时间,并结合线路的损失情况有计划、有目标进行突击检查,不定期进行24h的用电监察,使窃电分子无可乘之机,窃电现象日渐减少。成立了公安值班室,聘请公安干警,依法严厉打击窃电行为。加强业务培训,不定期举行《电力法》、《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流程》、《用电检查管理办法》、《供用电监督管理办法》学习班,提高用电稽查人员检查、发现、处理违章用电的能力。

2.7加强装置管理

客户中心严格按照《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及其他有关规程做好工作。合理计量接线,对计量表计的接线要正确,尤其对配有电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接线一定要连接正确可靠,端头螺丝拧紧。计量装置的定期检验和巡检,经常组织人员到现场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8加大计量装置的防窃电改造

电能表集中安装于表箱或专用计量柜。低压用户全部装漏电保护开关。高供高计用户采用高于计量箱并配装磁卡表。做到电能表及接线安装牢固,并认真做好铅封。使用具有反窃电功能的电能表。

3.举例说明采取降损措施后取得的成效

某公司属国有中一型企业,下设18个部室,19个供电所,8个多产企业,现有职工493人,境内有220kV变电站1座,主变容量27万kVA;公司拥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15座,总容量28.57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95.3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1179.81公里,有3条110千伏线路与主网连接;2012年完成供电量12亿千瓦时。

篇(8)

虽然早期公共事业管理在诸多方面显得稚嫩,但依然吸引了不少大学者去关注。作为一门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适合在政府部门及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才,同时在培养中将有关的人力、设备、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制度等有机结合起来,对公共管理系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改进和实施,并使之达到最优化,以便能有效提高各项公共事业的效率和社会效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行政职能得到进一步细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具体方向也得到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在近年来各大高校的招生目录中,这个专业通常是按照大类进行招生的,事实上,可以分出文化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体育事业管理等多个方向。有些晕了吧?别着急,让我们来听听几位过来人对他们的专业有什么要说的。

文化事业管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但是跟公共事业管理这样一门横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哲学的交叉新兴学科比起来,这个专业方向更强调深刻的文化熏染。

――Cindy(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事业管理方向大二学生)

我是那种比较文静的女生。报考专业的时候,就想学习文史哲之类的文化氛围浓厚的学科。可是家里人觉得现在这个时代,太文了不好找工作,他们非要我学管理不可。后来上网一查,立马相中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文化事业管理专业。

当然了,广阔的国际视野也相当重要,其实这一点不用去刻意培养,身处对外经济贸易这个国际化的校园里,很容易就能潜移默化。

进入这个专业方向的同学要求掌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同时具备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能够在文化产业、媒体、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文化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贸易和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主要就业领域为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传播公司、政府机关、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报业、出版业、音像制品等)、文化旅游业、广告业、文博展演业、娱乐业、网络文化与动漫游戏和体育产业等。

主要课程:公共经济学、文化传播学、文化政策与法规、项目策划与管理、文化学、文化资源学、文化市场营销、文化人力资源等。

开设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

刚开始我对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解很肤浅。真正深入之后,我发现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很快,需要很多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毛毛(吉林医学院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大二学生)

老实说,起初我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时候,心里还直犯嘀咕,因为当时我一心想当救死扶伤的医生,对这个卫生事业管理,还真是没有多大兴趣。虽然以前也没见过这个专业,顾名思义也该知道这个方向是做什么的了。被调剂进来之后,我想要不就凑合着,好歹也算个卫生战线的天使吧。于是就这样留了下来,慢慢地感受和体会。

我们在学校里不但要学习卫生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管理学,这样我们毕业之后才能更大地为广大基层单位、为一线卫生事业管理服务。现在看来,我们国家的基层卫生事业正处于一个发展起步阶段,像那些大量的基层社区医疗机构都需要管理。这样,就业就有了保障。这个方向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必须系统地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毕业后成为既懂医学业务,又会现代化管理的医学管理人才。另外要提醒的是,通常来说,这个方向对学生的外语要求较高,最好能读懂国外医学文献。

主要课程: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心理学、医院管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史、卫生政策与法规等。

开设院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吉林医药学院等。

法学就法学吧,怎么还和医事扯在一块呢?我们专业是一个特色鲜明的综合性专业,综合法学和医学的培养目标。你也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将来都是法学和医学的双面手,文武兼备。

――大宇(湖北中医学院医事法学方向大三学生)

我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来的。本来的理想是考取实力雄厚的武汉大学法学院,将来做一名大律师。结果被湖北中医学院录取了,就莫明其妙地来到了医事法学专业。

在这个专业学习了3年,我对它真的越来越有感情了。因为随着我国卫生法制的完善,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下,社会对我们的需求日益加大。依法从事卫生事业的管理和运作是保障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而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分别培养医学和法学人才,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是比不上我们的。相比之下,我们更能适应卫生法律工作的要求,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卫生领域的法律问题。这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既能适应我国卫生服务、卫生行政及卫生监督执法需要,又系统掌握了法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个方向的学生具备了从事法律实务、解决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基本法律问题,以及进行医事诉讼和医事案例的法律裁决的基本能力。毕业后,学生能够在公、检、法等机关,司法鉴定机关,法律服务机构工作,也可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制药企业、医药公司等单位从事人事管理和法律工作。

主要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卫生法学、医事法学、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卫生事业管理等。

开设院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等。

一个国家从政府到群众,都对体育相当关注。在公共管理大方向下的体育管理,主要是针对教育、科技、卫生、文化基础设施,当然也包括环境。

――少鹏(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方向大四学生)

在北京奥组委服务的工作人员中,有不少是我们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的师兄师姐,所以心里也会多了一份亲切。

我们专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专业。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们,很多都去了奥组委的大型活动事业部和市场部。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为奥运会的大型活动的组织准备去做一些具体的事务工作。市场部则是去开发市场,包括产品的开发、产品的营销等。就算没有进入奥组委的,也会去到其他一些相关公共事业部门去工作,比如说教育行政部门、卫生局等,成为一些部门的体育管理者和健康管理者。

有些同学会为我们担心,说奥运会过后我们体育管理的岂不是该失业了?呵呵,这一点就是多虑了。奥运建立起的那些非常重要的场馆,尤其像鸟巢、水立方等,也是需要有人管理的呀。即使在奥运过后,懂得体育场馆管理和经营的人才依然会受欢迎的。所以,我相信我们的未来还是相当光明的。

主要课程:除了体育市场策略与管理、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理论课程外,更多的是体育技能与实践课,比如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游泳,甚至还有高尔夫、保龄球等。

开设院校: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大小城市在规模上不断膨胀,在功能上也越加复杂。这样就有了我们城市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用武之地。

――Tom (西南政法大学城市管理方向大三学生)

要我来谈谈城市管理,那我就从家乡――山城重庆谈起吧。你们在1997年直辖之前到过重庆没有?或者可以去网上找些当年的老照片来看看,再跟现在的重庆比较一下。你会非常吃惊,为这个城市在这些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惊叹。

重庆的城市发展只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据统计,今后10年里,我国每年需要3万名以上的专门人才充实到城市管理队伍中来。这其中已经有80%左右来自公共事业管理的毕业生,每年的专业人才缺口依旧达到20%。而较之大的公共管理专业更为贴近需求的城市管理方向,其毕业生必将逐渐成为城市管理人才的主力。虽然自2001年起,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以及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陆续专门设置了城市管理这一专业方向,与广阔的社会需求相比,依然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城市管理人才的需要。实在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坚实的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和现代城市管理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的相关技术和工程方面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专业知识及技术和工程方面专门知识扎实,富于创新,实践能力强,素质高,能够从事现代管理实际工作。

篇(9)

《医学概论》是我校针对统计学、英语、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等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课程围绕各非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强调整体、注重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出发,选取医学院校基础课程及临床课程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进行了有机的融合。现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介绍。

1 课程概述

《医学概论》是在对医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基础上,介绍并解释各医学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和主要知识点的医学相关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围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为主线,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把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融为一体,并进行精简优化。其教学内容涵盖了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及药理学等在内的众多基础医学学科和包括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主要临床医学学科的基础医学知识,按物质代谢与体温、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和免疫、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等几个章节进行讲授,使学生在掌握一些基础医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常见疾病的症状和诊治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预防医学》、《卫生统计学》、《医学伦理学》及《流行病学》等其他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授课学时共20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144学时,实验学时为60学时。授课内容共12章节,除第一章绪论以外,其他章节都有相应的实验课跟随,如学习机体的细胞与组织部分可以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复层扁平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及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透明软骨、骨骼肌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等的形态,使学生对于构成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的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再比如再讲述消化系统时让学生从白菜中提取维生素C,并进行定量测定,使学生了解关于维生素的知识。

通过课堂的讲授及实验实践操作,在知识方面,使学生能够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功能活动及其机制、病理变化及药物作用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同时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症状和诊治方法;在能力方面,通过掌握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熟练分析与卫生事业管理有关的医学资料;在素质方面,通过对《医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在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医学思维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以后能在卫生行政机关、医学院校、医院、防疫机构等部门从事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打下基础。

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首先,在学生专业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文科生和理科生皆有,其中文科生在高中阶段对生物、物理和化学相关知识的储备较少,基础比较差,在学习医学相关知识时较理科生而言更容易出现理解困难,从而可能出现厌学情绪;在知识方面,虽然学生通过初中、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及日常的科学普及,对医学相关知识已经形成了基本概念,但对于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和机制及常见疾病的症状和诊治方法尚不清楚,还需要通过医学概论课程的系统学习才能掌握医学相关基础知识;在情感方面,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对外界新鲜事物较感兴趣,求知欲比较强,希望能学习到关于自身的一些知识,而且因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后续要学习的课程很多都与医学知识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所以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也有一少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以后未必一定会从事和医学相关的工作,医学概论这门课程和自己以后的工作关系并不太大,所以学习态度比较消极,课堂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即使来上课也基本是在看手机,学习效果很差。对于这部分同学,我们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的知识,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无法引起学生尤其是这些非医学专业学生对于医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灵活运用了CBL-TBL教学,即把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和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两种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 按照教师提供的案例,学生分组查找资料、讨论及归纳总结,并选出代表在课堂上讲解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沟通及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讲授本课程教材内容的同时,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八版基础和临床医学书籍作为参考教材,对医学概论当前所用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补充,方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同时,向同学们推荐我校教务系统网站中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其中既包括《医学概论》课程的相关多媒体课件及教学视频,也有其他医学院校的医学相关课程资料,另外还有松鼠会、生物谷等医学相关网络资源,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在进行课程成绩考核时,期末考试卷面注重考察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实验考核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中体现出来的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上述CBL-TBL教学中根据每组学生案例讲解汇报的表现及随堂抽查答疑情况进行现场评分,教师评分和各小组互评分的平均值作为每个小组全部学生的平时成绩也计入期末考试成绩中,提高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

篇(10)

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合作之中充满了竞争,这就要求各国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变化、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而用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进行科学研究和人际交流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历史经验和现实事例证明,外语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以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为目标。在该专业中推行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管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方式。最近国家实施的人才战略方案――送政府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到国外培训,就说明了管理人才在我国未来的社会建设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双语教学的需求分析

1、社会经济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

加入WTO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外向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外国资本的不断流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呈现出多维的特点: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较强的应用能力,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及准确把握国际规则的能力。另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依法行政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也要求公共事业管理应当完成向新形势的转变,从业人员能够熟练地处理与社会组织、国外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都要求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时应加强外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实施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自身特点的要求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政府内部的事务,而没有从公共事业的特性出发,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研究也刚刚起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事业的不断推进,公共管理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此时国外在这方面已有多年的研究历史。因此,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和使用最新的国外教材和资料,及时了解国外理论发展的前沿和进展。双语教学可以采用发达国家的优秀原版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教育和学习环境。对学生来说,其不仅能更熟练地掌握本专业国际交流的语言规范,而且能进一步了解本专业领域的世界科技最新成果,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学校来说,则能加快高层次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培养更加优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3、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改革。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等,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部要求高等院校力争在3年内开出5-l0门的双语教学课程,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二、开设双语教学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师资,否则就会有名无实。全国各地许多高等院校和教师积极参与“双语”教学实践,其成效不一。除了对双语教学认识不足外,师资是最直接也是最大的问题。没有高素质的双语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师的教育程度、语言能力、教学能力、教学策略、价值观、态度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业的成败。当前双语教师因为知识单一、外语语言能力不强,一般不具备用外语进行教学的能力。因此,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迫在眉睫。这一问题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全面的解决,应该制定长远的建设计划,培养一支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双语教师自身能力建设

教师不仅应有较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也应对异域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双语教师应具备三种能力。(1)知识整合的能力。双语教学并不是两种语言的简单并列,而是两种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使母语与外语灵活穿插、相互印证。(2)运用现代教育方法的能力。信息时代的网络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学生希望通过多种语言和信息网络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接受终身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推进教育的现代化。(3)终身学习的能力。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以及以两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简言之,教师自身的知识必须增加一倍以上。如果教师不善于学习,就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就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求得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良好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且在听力和语言表达方面也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最低要求是能用比较流利的英语进行课程讲解和与学生交流;同时专业英语水平也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至少熟悉本门课程常用专业词汇的标准英语表达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两种语言编写教案和组织教学。

2、双语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在教学中,教学理念决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决定教学方法,最终决定了教学效果。传统的高校教育强调对于前人知识的继承,学生基本上围着课堂、教师、教材转,师生进行着模仿、验证性学习,教师习惯于讲深、讲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种教育观念对双语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原版教材应用性很强,大都具有以学生为导向的风格,利用完整的教学辅导资料共同完成教学的内容,重视培养学生能力。西方国家崇尚自主、开放的教育,灌输给学生的是自主学习的理念,课程内容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掌握。因此,教师在双语教学中首先要更新观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落实并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不仅传授教材中新颖的、前沿的理论,同时也应该将教材中贯穿始终的能力训练教给学生。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当好教学设计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积极地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各种手段与条件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积极采用研讨式、启发式和辩论式等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双语教师应提高专业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专业课教师必须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本专业的前沿和最新研究动态,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争取为学生讲述最准确的专业基础理论以及最新、最广博的专业知识,力争让学生跟上本专业的前沿。

双语教学并不适用于所有学校、所有课程,只有在具有相当师资力量的学校才有可能。教师素质和使用“双语”的能力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开展双语教学,往往弊大于利。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推行双语教学,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懂得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事业管理实践,精通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实践。这种能够在中外两个平台上自由转换的教师是进行双语教学的关键。因为英文原版教材是以美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为背景编写的,中国学生缺乏理解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制度的常识,教材中的内容及背景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理解的深度不够,所以学生经常抱怨“看懂了英文,看不懂内容”。这就需要教师非常了解西方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背景,能够系统地掌握现代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才能将教科书中简单文字下的深刻含义讲清楚,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较前沿的专业技术与学术思想。而且,教师对国内的公共管理运作与实践要比较了解,才能在备课与授课过程中将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思想与中国的实际联系起来,实现融会贯通、西为中用,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根本途径与条件。

此外,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善于运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1、人才引进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双语教学作为一项重大教学改革来抓,学校要采取特殊政策引进国外人员归国进行教学工作,或者聘请其他外籍教师(相关专业的专家)开展教学工作。目前许多高校都聘请部分外籍教师进行公共外语教学工作,而且此项工作已进行了多年,有很好的经验,可以用来借鉴引进专业外籍教师。还可以聘请国外教授来校讲学,引进优秀教学资源和师资。国外教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将一些科研成果和新技术补充到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和科技发展水平保持一致。他们的讲学可以带来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和教学方法,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也为双语教学引进原版教材、丰富教学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2、人才培养

(1)出国培训。选派有能力的教师赴国外求学,这对国内教师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学校应设立培训专项经费,挑选基础较好的教师前往英语国家参加课程研修,回国后从事该课程的教学。教师出国交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外语和专业水平,提高教师参与双语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开展教学理论研究、教学实践探索和优质教学资源开发,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双语教学师资,培养国际性的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2)在职培训。相对于学历教育来说,在职培训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因此它也成为许多学校培训双语教师的首选。国内有些大学已经很成功地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其他兄弟院校可以组织观摩学习,交流教学经验,迅速提升师资水平;高校内部也应该定期备课,随堂听课,提高教学水平。现在的普遍做法是选派双语教师到相关院校学习公共管理学或外语专业课程,时间从一个月到一年不等。一般的在职培训都是同城进行的,这样可以兼顾培训和教学。实在抽不出时间的,也可以采取随堂听课的形式进行培训,让双语教师到外语或专业课堂上听课,提高外语或专业水准。

3、师资共享

师资力量确实欠缺的学校可以联合其他学校进行师资共享,如聘请相关学校的双语教师来校讲课,让本校的双语教师随堂听课学习,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本校的双语教师学习到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师资共享来提高本校双语教师的素质只是一种短期的办法,最终还是要回到本校教师上课的轨道上来。但在师资短缺的情况下,它不失为一种解决燃眉之急的好办法。

4、配套措施

(1)激励机制的建立。学校应出台特殊政策支持双语教学。首先,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要给予工作量计算与奖金、津贴发放上的倾斜,力度要大,以调动教学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其次,要把双语教学作为教学改革来抓,对积极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要给予双语教学方面的教改立项支持,既给政策又给经费,这将大大调动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2)教学设施的优化。在双语教学中,原版教材内容很丰富。专业课程一般有500~800页,而且在课堂中由于使用中英文授课、板书要消耗一定时间,教师普遍感到原有课时很紧。学生则抱怨课堂信息量太少,不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这就涉及到课程体系的优化和课堂时间的节约。这一问题可以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来解决。

(3)建立教师遴选、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能够有机会接受出国学习、培训的教师毕竟是少数,这给“双语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该建立任课教师遴选机制和教学质量监控体制。第一,在出国培训的人员选拔上,应该优先考虑“双语教学”的教师,凡是负责列入教学计划的双语教学科目课程的教师具有优先培训的机会和权利。第二,在确定教学计划之后,提前将课程的计划任务分派给指定的教师。通过各种方式给任课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使任课教师能够提前对课程进行充分的准备。第三,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严格监控,加强评估,利用开公开课、座谈会的方式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加快提高教学质量的步伐。第四,学校管理部门应有专人管理“双语教学”的课程,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及时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篇(11)

加强科技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路径,2015年总理在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表特别致辞,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创业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年青大学生的推动,同时也不止于工科大学生的专业背景,作为社会治理或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公共管理专业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同样承担着重要的使命,然而,与实际需求明显不符的是,公共管理专业正面临着生存危机,该如何重新审视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要求?又如何摆脱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危机?如何促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匹配社会需求?这些都是社会治理背景下加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必要性

(一)契合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按照新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规定,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成为各高校开办专业的“蓝图”。在此目标设定中,创新意识的培育以及应用型为培养目标的应有之义。

(二)适应社会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时代在飞速发展,中国情势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作为公共管理专业高校学生而言,他们承担着社会治理以及公共领域进行的社会变革之重任,改变以往因循守旧脱离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创业新的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公共管理专业脱离弱势,更关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有助于改良公共领域治理范式以及实践的人才。

二、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分析

对应现实社会的需求,特别是社会治理视域下对人才需求,社会治理背景下,理应是公共管理专业发挥优势的有利时机,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其深层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专业设置目的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从目前已有的专业培养目标来看,不少目标的界定缺乏时代特点,没有伴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也就无法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指南和方向,公共管理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形成巨大偏差,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应适应社会的需求,转变一贯的“单一型”专业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方式,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不明

原先的培养目标偏重于政府部门的人才需要,但很明显伴随社会组织承载社会功能不断拓展,其对人才也提出耕读和更新的要求,而目前的培养目标明显无法对应人才需求。教学内容偏重于政府管理基础理论的灌输,忽视不同部门公共管理与服务的特殊素质和能力培养;知识结构偏重于政治理论水平、行政素养的培养,忽视管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育。课程内容设计创新创业课程结构不合理。一般性公共管理通识教育过于笼统和宽泛,虽然在教学中加强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但体现专业特色的技能课程、技术课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相当少,考核内容依然以理论知识为主,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依然薄弱。

(三)专业进入壁垒低,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培养模式优势缺乏

从现实情况看,公共管理类学生毕业进入管理、经济、法律等相关领域时,时间成本和智力投资以及进入壁垒相对较高,但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却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公共管理领域学习、工作,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生存现状正处于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较高的尴尬境地,公共管理专业很难显示出核心竞争力,这也反映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优势的欠缺。

三、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自公共管理专业设置以来,十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在对接中国政府改革、社会治理以及国际化方面,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时俱进,拓展视野,真正对应社会所需。

(一)构建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1.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手段,适应本行业、岗位的需要。“应用型”得以凸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需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其重要方法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首先,创新创业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施需要融合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并进行转换,实现对原有知识和能力的超越,并能获得一种更新的思维、方法和技能,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育体系时,需要进行跨学科、创造性的课程设计,不仅要把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专业教学之中,还应重视学科的互补性和教学的综合性,强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形成内容丰富、操作性强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应对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其次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重在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设计课程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选用优质适用的教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也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开发本土化的优质创新创业教育教材,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目的。

3.公共管理专业类课程设置注重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不仅承担着一般专业的学习和成才需求,同时还担任着有效实现公共利益的价值追求。实施人才培育时,除了按照“应用型”人才要求掌握和运用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和方法手段、强调效率导向的应用性和实用性的工具理性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还“承载着公众的期望和要求”,必须维护和坚持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即自由、秩序、正义和责任,势必要承担社会管理的责任,不能仅仅追求效率、科学、经济和工具理性的目标和方法。如果片面注重开设实用性或工具性的课程,不但误导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能会导致公共事业管理内在价值的丧失,成为一种实用型教育,毕竟公共事业管理“无法脱离政治, 无法远离价值,不能失去规范性的价值基础”,而且管理理念本身“包含着管理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即以什么样的观念和方式对待社会和人,以什么观念和方式去获取管理成效”。

4.推进人才培育的国际化。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包括试验实践的国际化,深化人才培养与管理的国际化,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思想之源。

(二)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

高校要充分利用地方社会资源、校友资源,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的平台和环境。同时,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需求,聘请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以商业化运作方式,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整合资源来创办和运作企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和咨询服务,使学生创业能力在创业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借鉴现代先进信息技术,融合大数据拓宽公共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

通过线上线下的教育模式,构建互联网+公共管理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云课堂、云教研等多种信息化形式风起云涌,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互联网+ 教育”可以把抽象、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皆可自主学习,并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有助于教师创造更有新意、更有价值的教育方式,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