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5 17:12:1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篇(1)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1-0032-02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和企业成长的永恒话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探讨,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成果,推动了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本文就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关系作一综述。

一、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研究综述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构成

企业文化研究由来已久,长盛不衰。关于企业文化的含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 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威廉・大内认为:“传统和气氛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同时文化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成了公司员工活动、意见和行为规范。”沃特曼・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中指出:“企业将其基本信念、基本坐标观灌输给员工,形成上下一致的企业文化,促使广大员工为自己的信仰在工作。就是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激发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迈克尔・茨威尔在《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一书中写道:“企业文化被定义为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的组织运作方式,其中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

2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陈庆修认为,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经济学家魏杰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其长期经营活动中确立的,为企业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里强调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而其他如企业的文娱、联谊、形象设计等,均不属此列。钟岩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种效用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它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强调在企业内建立一种企业员工认同的价值观,以这种价值观形成企业精神,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形成系列管理行为和活动。

3 关于企业文化的构成。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定义版本很多,内涵十分宽泛。管理学界通常按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来研究企业文化,也有的学者将企业文化又细分为生产文化、技术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福利文化和环境文化等。我国经济学家魏杰教授认为,企业文化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经营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应有的价值理念;二是管理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管理活动中所应有的价值理念;三是体制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体制运转过程中应有的价值理念。目前,较公认的是企业文化由四个部分构成,即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

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核心竞争力由普拉哈拉德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坦普进一步发展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指出核心竞争力必须“在长期或短期之内对公司生存起重要的作用,对竞争对手来说是无形的,难以模仿的,是该公司独有的,是资源、技术和过程的混合,是公司能够长期保持的一种能力,比个人的能力要强大,对公司的核心产品最终产品十分重要,对于公司战略的贯彻十分重要,对公司的战略决策十分重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四个特征:价值性、独特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

2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有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预见能力与核心执行能力。核心预见能力是有助于企业发现并掌握,能够形成先行一步优势的事实或模式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来源是企业拥有的技术知识、快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卓越的分析推理能力。核心执行能力是交付产品或服务的独特能力,借助该能力,企业能够按照业务领域的一流水平实施一项或多项流程。可见,在这两类核心竞争力中,前者使企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发现和创造顾客需要的特殊价值,后者则保证企业具有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实际能力。也有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最基本的要素包括核心产品、核心人物和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但核心产品和核心人物必须都受到核心价值观的决定,否则无法发挥作用。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综述

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论述,学界比较统一,争议较少。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两者有及其紧密的联系。

观点一,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的内在机制主要通过以下两点来体现:即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内核和主要组成部分(优良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观点二,从内容上看,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一个或几个点的优势、强项,而是一个企业在独特的竞争环境和管理理念之下,内部经过长期磨合而形成的协调配合的整体实力。从特征来看,企业文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扩展延伸性的特点。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整个动力系统,两者共同作用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篇(2)

[3]Suess E.Die Entstehung der Alpen[M].W.Braumüller,1875.

[4]百度百科.生物圈[EB/OL].,2016-05-29.

[17]Chang S B.Using patent analysis to establish technological position:Two different strategic approache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2,79(1):3-15.

[18]Schmoch U.Evaluation of technological strategies of companies by means of MDS map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5,10(4-6):426-440.

[19]杜尊峰,周清基,郭显杰.我国海洋浮式平台领域新兴技术研究――基于专利分析[J].情报杂志,2014,33(7):20-26.

篇(3)

关键词 金融服务外包 企业竞争力 评价

一、引言

企业竞争力是管理学领域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重要概念,尽管许多学者均从不同角度对于其内涵与界定进行了阐述,但是,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1]。由于其是企业提升绩效和促进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因此在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金融服务外包的研究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金融服务业中的外包业务在实践中有了非常迅猛的发展。金融服务外包正日益成为国际服务业转折的重点,欧美等金融服务业务较为发达的地区均倾向于将金融企业中的非核心业务转移至更专业、成本更低的金融服务外包公司,以提升金融企业的竞争力[1]。在2009年全世界服务外包的转移方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等国家,它们约占全世界服务外包转移的96%,而对于服务外包的承接方则以亚洲的中国、印度、新西兰以及欧洲的俄罗斯等为主[2]。2009年美国约占世界金融外包服务市场份额的60%以上,日本与欧洲占30%以上,中国的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对于服务业的不断重视,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必将迎来其迅速发展阶段[2]。近二十年来,学者们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从其内涵、动因、决策风险管理等不同方面进行研究[3]。

本文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二、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设计

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由于金融服务外包可能对于企业的财务竞争力、运营竞争力等均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首先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指标进行设计,同时,对于金融服务外包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过程进行测量,最后提出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1.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

对于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需要考虑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重要性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同时,根据企业竞争力测量的相关文献,将企业竞争力测量指标分为运营竞争力和财务竞争力两类,分别进行测量,具体见表1。由于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很多,实际上,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的任何变化均会造成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变化。为了能更清晰地表述被研究对象的本质,根据以上原则,从前述分析着眼,采取逐层分解、逐步细化的方法确定指标体系[4]。

2.金融服务外包内容设计

根据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界定、研究对象及内涵的分析,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根据基于价值链的金融服务外包内涵可以分为可外包的辅助活动,不宜外包的辅助活动,可以外包的基本活动和不宜外包的基本活动四类。那么,金融服务外包的内容主要就包括可外包的基本活动和可外包的辅助活动两类。

3.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关系设计

根据2.2和2.3部分的分析,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主要从可外包的基本活动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和可外包的辅助活动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来进行设计,并根据具体的基本活动与辅助活动的内容来进行研究。

三、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过程

根据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的分析以及相关的指标与内容的设计,就可以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过程进行评价,具体步骤为:

1.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内容测量

根据2.2部分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内容界定,在进行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内容测量时,主要从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可外包基本活动和可外包辅助活动两类进行测量,同时,结合具体的金融业务价值链,对于金融服务外包内容进行测量与区分,具体的测量方法可以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同时,对于相关的指标可以进行统一量纲处理。

2.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由于是与金融服务外包相关的,因此,在进行企业竞争力评价时,主要是从金融服务外包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角度考虑的,例如,需要具体地测量金融服务外包对于企业财务竞争力和运营竞争力的两个方面的影响,同样,对于可测量的指标通过测量得到,对于不可测量的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当然,在此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统一量纲处理。

3.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在进行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评价时,主要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结合来计算,首先对于指标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层级进行区分,然后请相关的研究专家对于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打分,得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并求出该判断矩阵的权重,最后把最底层的指标相对于总目标进行合成,得到最低层指标关于总目标的权重。这种权重就是金融服务外包风险评价的层级评价的权重,可以从最底层向上一层一层进行计算[5]。

然后,根据确定的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初始矩阵和各个层级的指标权重系数,就可以将初始矩阵中的数值分别与相对应的权重相乘,从最底层开始一层一层进行加总,最后得出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整体结果[6]。

通过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可以用一个综合指数来概括各单项指标的评价结果,以反映一个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确定企业金融业务外包的发展战略,制定目标,加快发展。

四、结论

通过对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可以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以及其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地把握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以及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于企业金融服务外包的决策制定以及业务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杨琳,王佳佳.金融服务外包:国际趋势与中国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4.

[2]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编.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24.

[3]吴国春,高长春.金融服务外包研究综述.国际商务研究. 2009(5):31-37.

篇(4)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56-06

引言

20世纪中期以来,为了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部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内部分支机构或外部企业,从而使自身能够集中精力于企业的核心业务能力,以便使企业能够获取更强的竞争优势。外包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加里·哈梅尔(Gary Hamel,1990)和C·K.普拉哈尔德(C.K.Praharad,1990)于1990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外包已成为当前企业界与理论界关心的热点。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外包这种“通过合同契约将企业内部一些反复开展的活动和决策权转移给外部提供者的行为”逐渐从制造业向服务业拓展延伸。这不仅是因为制造业的跨国公司逐渐转变为服务型的企业,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为新兴发展中国家大量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供了可能。服务贸易本身的迅速发展也为服务外包的日益盛行奠定了基础。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服务产业全球分工的重要载体——服务外包的发展日益呈现出规模化、多样化和高端化的新特点。

服务外包日趋成为服务业转移的主要形式,而金融服务外包特别是离岸外包成为国际服务业转移的重点。金融服务外包是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将原本由自身处理的某些事务或业务活动委托给本机构以外的第三方进行处理的经营方式。从全球范围看,金融服务外包行业正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高速成长期,而中国的金融服务外包却处于起步阶段。根据《中国BPO服务外包市场分析报告》称,到2008 年底,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仅为48亿元人民币,而美国同期市场规模为97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为654 亿元,也就是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不及美国市场规模的7.4%。但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004—2008年中国BPO内需市场年增长率超过了20%,以金融服务外包为主业的外包公司近年来正处于快速扩张期,年均增速在100%左右。

2008年9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许多跨国金融机构陷入危机之中,不得不调整其经营战略,将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到成本更低的地方,从而加速了金融服务外包业的全球转移。来自计世资讯(CCW Research) 的研究报告显示,2010 年中国金融IT 外包服务市场规模为74.57 亿元,同比增长21.03%,2011—2014 年中国金融IT 外包服务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91%。毕博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彼得?郝勒维茨认为,到2015年中国和印度将成为全球金融服务外包业的中心。国际环境的变化更需要中国提高金融服务外包竞争力来迎接这一挑战和机遇。

因此,本文试图从企业微观的角度,构建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演化模型,提出了竞争力各阶段的优化策略,并结合中国、印度、美国金融服务外包的实践,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一、文献回顾

国内外对服务外包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但对金融服务外包的研究相对滞后。许多学者和专家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研究金融服务外包问题:金融服务外包内涵和动因的研究;金融服务外包决策的研究;金融服务外包与绩效关系的研究;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管理的研究[1~2]。本文对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进行文献综述和评价。

(一)金融服务外包概念的研究

金融服务外包是服务外包的内容之一。服务外包的概念本身就存在许多争议,因此,相应的金融服务外包的概念也存在不同的解释。按照国际清算银行 (BIS)所属的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BCBS)与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IOSCO)、国际保险业监管协会(IAIS) 组成的联合论坛 2005 年的《金融服务外包》的定义,金融服务外包是指“受监管实体持续地利用外包服务商(为集团内的附属实体或集团以外的实体)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3]。

此外,王庆喜认为金融服务外包是指金融企业到境外投资,为降低成本和缩短投资回收期而将非核心流程分离出来,打包给当地企业的操作方式。在这种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中,金融企业通过利用“外部专业化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4]。

(二)金融服务外包国家竞争力研究

通过文献梳理,现有的关于国家竞争力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承接金融服务外包国家之间的竞争力比较方面。

赵蓓文(2010)从“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出发,运用价值链理论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中、印承接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国际竞争力加以比较。通过研究“后危机时代”中国承接金融服务离岸外包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世界主要城市金融服务离岸外包发展的环境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提出中国必须从比较优势上升到竞争优势,充分发挥政府在提升国家竞争优势中的作用,以“扬长补短”的方式提高中国承接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国际竞争力[5]。

阙澄宇(2010)从接包竞争力的基本决定因素(基础要素、过程要素和环境要素)入手,逐项分析比较中印两国在接包能力上的具体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仅在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和国家环境方面优势明显,而在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从业人员英语水平、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安全以及税收政策等方面仍与印度存在一定差距[6]。

(三)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研究

1.关于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竞争力的形成研究。已有文献关于金融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形成原理的研究主要是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如王婧(2011)结合钻石模型分析了金融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形成因素,如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知识和技术[7]。

魏倩、王正明(2009)通过钻石模型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发现,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明显的竞争优势,但在高级人才要素、知识资源、服务业基础、企业竞争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8]。

2.关于金融服务外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外的文献主要从发包方角度,探讨向承包方发包的主要影响因素。类似文献很多,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各研究机构和管理机构对外包的驱动因素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波士顿咨询集团对100多家公司的外包行为进行的调查、美国外包机构和欧洲中央银行对BPO动机进行的调查中, 都认为外包的主要原因是实现规模经济(获取成本优势) 。

国内的文献主要立足于承包方角度,着重分析金融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刘贝(2011)提出影响承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四大方面因素:成本因素、产业基础和环境支持、市场机遇。并以此为框架分析了大连承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竞争力[9]。高健华(2011)指出承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影响因素有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条件、宏观经济环境稳定性、 教育和培训、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相关经验、业务成熟度、技术准备和创新能力[10]。

鄂丽丽(2008)将影响因素定义为外生因素、催化因素和商业环境因素。外生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国家风险以及基础设施因素;催化因素包括地理距离和时区差异、文化兼容性、人力资源储备以及语言环境因素。商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成本因素、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安全、服务提供商的技能因素[11]。

3.关于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以往关于金融服务外包竞争力的研究多集中于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在此基础上的接包地之间的比较评级方面。

高健华(2011)利用金融服务外包的8个影响因素来构建金融服务外包竞争力的二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出17个三级指标,通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科学性的分析和论证,对各级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和整合,最终得到一个完整的离岸金融服务外包承接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尝试着对所选十六个样本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名。排名前三名的分别为印度、中国和加拿大。

任征宇(2011)对武汉市服务外包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运用SWOT 的分析方法,找出目前武汉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优劣势,面临的机遇及潜在的威胁,同时对比武汉市同其他服务外包一线城市在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方面的差距,针对差距提出了提升武汉市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路径[12]。

4.关于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研究。这类文献数量较多,王婧(2011)、任征宇(2011)、刘贝(2011)等都提出了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四)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研究

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汗牛充栋,大量文献探讨了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影响因素、关于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也取得了很多典型成果。将金融服务外包这一属性附加在企业层面,涉及的文献数量非常有限。国外文献主要从发包方的角度,探讨金融企业面临的挑战和绩效管理问题[13~16]。

从微观层面,有些文献定性的分析了金融外包企业现状并提出发展策略。但关于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的形成原理、竞争力的动态演化问题,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文献基本未见到。

可见,当前国内外有关金融服务外包的研究中从中观的行业角度进行的非常多见,从宏观的国家角度进行的研究数量较少,从微观的企业角度进行的研究则很少。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成果丰富,但结合金融服务外包的特质的研究则明显不足,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动态演化规律和外包企业层面的竞争力评价研究尚存在空白,亟待深入挖掘。

二、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系统的动态演化概念模型

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成长和发展是外包企业所追求的永恒主题,任何一个企业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有追求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冲动。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在规模成长、成熟度提高的过程中会经历具有不同特点的若干个竞争力的发展阶段,这要求企业要在各个方面实施不断的变革与之相适应。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与企业特定成长阶段适应性的强弱,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管理效率,直接影响着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和目标的实现,只有适应企业特定成长阶段的具体情况,根据各阶段竞争力的主导要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高相应的竞争力,才能促进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健康持续地成长与发展。

该动态演化概念模型(RCCD 模型)是由四个有机部分构成的:坐标轴、竞争力的演化曲线和竞争力的四个构成阶段

(一)坐标轴

1.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成熟度是横坐标。该竞争力动态演化模型的横坐标表示的是外包企业成熟度。结合外包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根据相关认证的数量和质量确定外包企业的成熟度。中国对于服务外包企业的相关认证包括: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PCMM)、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BS7799)、IT服务管理(ISO20000)、服务提供商环境安全性(SAS70)、国际实验动物评估和认可委员会认证(AAALAC)、优良实验室规范(GLP)、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认证(ITIL)、客户服务中心认证(COPC)、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认证(SWIFT)、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1)、业务持续性管理标准(BS25999)等相关认证。根据金融服务外包企业通过认证的数量、级别和维护、升级的情况,来确定企业的成熟度。

2.金融服务外包企业规模是纵坐标。纵坐标表示的是服务外包企业的规模,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规模是指劳动力、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企业集中的程度。生产要素组合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式,形成不同类型的企业规模。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按职工人数,生产能力,固定资产价值等标准),可以把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

(二)竞争力的演化曲线

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的动态演化曲线是指随着外包企业成熟度的变化和企业规模的变化,外包企业竞争力动态移动的轨迹。在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演进模型中用黑色的粗线来表示(见图1)。

第一阶段的外包企业竞争力曲线可以描述为:随着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成熟度从不成熟逐渐起步,服务外包企业的规模从小逐渐增大,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逐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边际是逐渐增加的。此时外包企业的成熟度和企业规模是相辅相成的,此时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速度也是最为明显的,这说明在第一阶段中外包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第二阶段的外包企业竞争力曲线可以描述为:随着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成熟度进入到中等程度的成熟度范围,服务外包企业的规模逐渐由中型企业向大型企业迈进,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继续提高,但是竞争力的提高边际是逐渐降低的。换句话说,由于外包企业成熟度增加带来的企业规模的扩张速度是逐步减慢的,此时企业竞争力提升速度仍在加速,但是相对于第一阶段外包企业竞争力在提升的难度上加大了。

第三阶段的外包企业竞争力曲线可以描述为:随着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成熟度从中等成熟度向高等成熟度发展,服务外包企业的规模已经成为大型企业,总体上来说,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保持在很高的程度,但是该企业的竞争力是先升后降的。换句话说,由于外包企业成熟度增加所带来的企业规模的扩张速度是加速减慢的。这是由于规模效益曲线的作用,因为企业规模扩张到经济规模这一点,企业的生产运作成本就会出现拐点,即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企业的生产运作成本是逐渐降低的,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生产运作成本开始下降。规模经济的作用同样适用于金融服务外包行业。这说明,金融服务外包企业不会因为企业成熟度的进一步提高而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经济规模这个拐点出现在第三个阶段,令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开始增加,企业开始考虑是否通过将部分自营的业务外包给其他的专业提供商而减小规模。可见在第三阶段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第四阶段的外包企业竞争力曲线可以描述为:随着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成熟度进入高度成熟阶段,服务外包企业的规模成为大型企业,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总体来说仍然能维持在很高的程度,企业竞争力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换句话说,由于外包企业成熟度增加带来的企业规模的扩张速度是逐步减慢的。为了规避规模经济作用的进一步加剧,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规模必然进行要削减,同时企业的成熟度已达到高度成熟度,这使企业开始进行转型,原有的一部分竞争力随着转型而削弱了,与此同时,外包企业开始关注全新竞争力的培养。从而使企业竞争力的曲线实现纵向平移。这说明同等的企业成熟度条件下,企业规模可以较从前有所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也会有改进。在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演进模型中用灰色的粗线来表示(见图1)。可见企业竞争力在演化阶段不是固定不变的,如企业所处外包行业具有差异性,则可能导致企业竞争力演化曲线的纵向平移或角度旋转。

(三)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的四个演化阶段

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动态演化模型假定,企业在生命周期中(发展、成长、成熟、衰退)每一阶段中的竞争状况是不同的。在该概念模型中,通过三条平行的纵向虚线,将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划分为四个演化阶段(见图1)。该四个阶段分别为资源竞争力阶段、能力竞争力阶段、核心竞争力阶段和动态竞争力阶段。四个阶段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其中资源竞争力阶段的企业竞争力水平最低,后一个阶段的竞争力要优于前一个阶段的企业竞争力,动态竞争力阶段则是竞争力最高的阶段。一般来说,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是逐层实现的,但超常规的发展,也可以使企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增长。

1.竞争力的第一阶段为资源竞争力阶段。在资源竞争力阶段(Resource Competitiveness Stage),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企业有价值的、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资源,企业通过资源的使用和管控而产生成本竞争优势。金融服务外包企业之间在资源的拥有和控制方面存在着差异,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有了资源优势就会产生竞争优势。

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处于该阶段,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该企业使用或支配的资源。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开发利用具有价值性的非流动性资源,特别是开发利用非物质性的无形资源,它们往往能够为企业带来无可比拟的优势。

2.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的第二阶段为能力竞争力阶段。在能力竞争力阶段(Capability Competitiveness Stage),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来自多种资源的有机整合技能。竞争力就是企业和企业家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以及服务的能力。与竞争对手相比,其提供的IT、BPO服务的价格和非价格的质量等特征更具吸引力,金融外包企业通过快速响应能力、数据和信息安全能力、质量管理能力建立起竞争优势。

3.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的第三阶段为核心竞争力阶段。在核心能力竞争阶段(Core Competitiveness Stage),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来自多种技能的有机整合。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是要获得市场的占有率,市场占有率的关键问题是要跟踪发包商的服务创新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保持持续的服务创新能力,行业解决方案的交付能力和雄厚的人力资源供应能力。

4.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的第四阶段为动态竞争力阶段。在动态竞争力阶段(Dynamic Competitiveness Stage),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是随着环境的动态变化,企业适应、集成和重构组织、资源以满足环境变化要求的能力。根据蒂斯和皮萨诺的看法,“动态”是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必须具有不断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动态竞争力是为克服企业资源惰性和核心能力刚性而提出的,它强调了前三个竞争力阶段中所忽略的一个关键方面即“动态”。动态竞争力突出了企业间竞争的动态性,强调“暂时的先动优势”以及“竞争规则的改变”,是企业获得高于平均水平利润率的关键。

三、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的动态演化过程的优化策略

本文构建了一个与外包企业竞争力发展、演进相关的四个阶段模型,该模型显示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在谋求竞争力提高的同时可能会出现恶性循环。因此外包企业在特定的竞争力阶段,不仅要考虑如何外包,更要考虑随着企业成熟度和规模的变化,竞争力的内涵和要素也要随着改变。竞争力演化阶段模型可以帮助外包企业明确企业在那些特定规模和成熟度条件下,选择适当的策略来提升企业竞争力。该竞争力演化模型的四个阶段应分别采取以下策略:

(一)资源竞争力阶段的竞争力提升策略

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列出各类资源清单,列出企业目前拥有或可能获得的资源。寻找资源缺口,确定需要获取和掌控的有价值资源。运用投入产出比来分析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积极谋求企业运营效率的提高。

(二)能力竞争力阶段的竞争力提升策略

先建设管理能力,而后建设功能性能力,最后建设技术能力的策略。只有在通过运用有效的管理策略和功能性能力获得市场生存机会后,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才能逐步建立起技术能力,特别是进行原创性技术创新的能力。在管理能力方面,要求企业家和高层管理团队具有发现市场机会和形成合理战略的能力,同时具备有效执行战略的能力,能够将包括投入要素、生产手段、市场策略、产业机会等多种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从而建立起企业稳定赢利的基础。

(三)核心竞争力阶段的竞争力提升策略

服务创新策略。中国外包企业可以创新性地向更细分的外包专业市场发展,比如图像处理、数据管理、E-banking服务等,发挥自身灵活的特点,及时提供有特色的或专精式服务。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软件开发测试综合在一起,完全可以成为新的服务应用整体解决方案。

开启国际化的营销经营策略。外包服务商可通过与国际金融企业合作、合资、海外并购、承接高端项目等方式,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开启国际化的营销经营策略。

(四)动态竞争力阶段的竞争力提升策略

1.重组企业资源,进行流程再造。为了获得和保持未来的长期竞争优势,外包企业需要不断寻找新的资源或运用现有资源的新方式。资源重组是企业以新的方法运用现有资源,是重新构造企业的资产结构、完成企业转型的一种新方式,是一种渐进式变革,是提高企业动态竞争力一种有效途径。

2.打造持续的学习能力。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外包企业的应变能力,学习的核心在于利用变革的动态本质来构建一系列的竞争优势。对于外包企业来说,学习的本质是通过模仿和实验,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和识别新的业务外包机会。如果企业的学习能力被削弱,学习的效果就会偏离企业的目标,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学习的过程不仅仅通过模仿和个体的竞争来进行,也通过个人之间理解复杂问题的合作效应来进行。

3.保持战略柔性。战略柔性是塑造企业动态竞争力的另一个基本途径,一方面,竞争环境中非连续性限制了线性管理方法的应用,要求企业战略做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企业的战略逻辑、战略意图、动态竞争力管理过程等要素的变化也需要较长的动态反应时间。事实上,保护和培育战略柔性有助于企业更轻松、更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企业保持足够自由行动的能力,降低企业的迷失程度。

四、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动态演化模型的应用

结合金融服务外包的实际状况,运用竞争力动态演化模型来分析、判断当前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阶段,并提出提升竞争力的相关策略。

(一)本土、印度、美国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规模和成熟度分析

1.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规模小,成熟度较低。本土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的营业规模普遍较低。据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统计,到2008年底,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仅为48亿元人民币,而同期美国为97亿美元。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不及美国的7.4%。从金融行业服务外包渗透率来看,中国也处于较低水平,金融行业服务外包支出仅占整体金融业运营支出的0.53%,而在同期美国则达到1.86%。

本土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的人员规模普遍较小。2010年底已经超过万家,小企业占90.3%,领军企业所占比例只有1%。东软集团曾有两万多员工,而2010年东软将专门从事服务外包的人员单独进行了统计,服务人数降至不到1万人。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利润率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下,平均利润率只有8%左右。中国本土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产业组织和管理较不成熟,专业资质普遍较低。

2.印度的金融服务外包企业规模较大,成熟度较高。印度金融外包业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高速发展。目前,印度金融服务外包的提供范围扩展到信息类业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更具战略性的领域,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将业务流程整体外包给印度企业。花旗、渣打、汇丰等大型金融集团已在印度设立了10多个处理中心,这些处理中心规模增长迅速。如渣打银行全球共享服务中心为渣打银行在全球56个国家的分支机构提供统一的、标准化的后台业务支持,可以对全球各个分支机构业务运营情况进行比较和评价。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将各种数据管理、呼叫中心、客户服务等迁移到印度,有效地促进了印度的产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在银行业中,金融服务外包已经涉及到批发银行、金融市场分析与交易等多种高端业务。印度软件外包企业有3 000多家,从业人员50余万,其中,前10家外包企业人员规模多在1万人以上,印度的著名软件企业 Infosys,全球人员规模高达8万人[13]。

截至2004年11月,中国、印度通过CMM认证的企业数量(如表1所示),可见印度外包企业的成熟度要远高于中国的外包企业 。

3.美国的金融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大,成熟度高。在服务外包市场中,美国企业不仅是发包商,也是承包商。根据服务外包合同总额,2008年全球前十名中有六家是总部设在美国的企业。美国服务外包提供商还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公司,成为当地服务外包提供商的佼佼者。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服务外包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美国服务外包项目合同总额2007年下半年为173亿美元,2008年上半年为146亿美元,2008年下半年为132亿美元,但仍然保持比较稳定的发展[17],在市场动荡、新一轮产业升级和调整中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

(二)本土、印度、美国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演化阶段判断

“全球外包一百强公司”名单分为两大类别:一类为已经发展成熟的大型公司(共65家“领导者”),另一类为行业中迅速成长的明星公司(共35家“新星”)。这些企业分布在从印度、俄罗斯,到爱尔兰、中国等全世界各地。

1.大量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处于资源竞争力阶段,领导者处于能力竞争阶段。在258页图 1 中,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白色椭圆表示的就是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所处的阶段。中国的大部分本土金融服务外包企业规模普遍偏低,成熟度不高,处于竞争力演化模型的第一阶段,即资源竞争力阶段。本土少数上规模的外包企业和在中国从事金融服务外包的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处于竞争力演化模型的第二阶段部分。

中国金融机构开展外包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集中资源于自身核心业务、缩短新产品或新业务推向市场的时间、降低了成本。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仍以低端ITO业务为主,较少承接BPO等高端业务,且业务内容相对简单。以重复性强的基本后台处理业务为主,如数据加工、单据审核、IT服务等低端业务,大部分职能型业务如财务、人力资源、采购等金融市场的研究和数据分析、批发银行、保险理赔等前台高端业务外包很少。对外包业务提供商的价值定位主要在短期人力和技能等资源提供方面,通过长期合作实现流程优化、业务创新以及改善运营模式等长期目标的战略外包较少。实践证明,中国大部分本土金融外包企业竞争力较差,这与其所处资源竞争力阶段不谋而合。充分利用资源组合,努力降低成本才是大多数本土企业应该考虑的。

2.大部分印度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处于能力竞争力阶段。印度的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主要处于第二阶段,即能力竞争力阶段(如258页图 1 灰色的椭圆所示)。印度的外包企业集中的主要城市和地区是班加罗尔、孟买、海德拉巴等。印度外包企业服务的主要市场以欧美市场为主,美国市场为最大客户。印度的金融服务外包领导企业的竞争力则位于核心竞争力阶段。

印度已经进入由BPO向KPO发展的阶段,但随着服务外包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业链趋于成熟,成本因素所占比重下降并逐渐淡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作为发包方,固然会注重成本因素,但接包国的文化氛围、商业环境和技术水平等因素亦很重要。所以印度外包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服务能力、质量管理能力都会产生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一般来说,印度外包企业的竞争力要优于中国本土的企业。

3.部分美国企业处于核心竞争力阶段,全球领导者位于动态竞争力阶段。美国的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主要处于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即核心竞争力阶段和动态竞争力阶段(如258页图 1 黑色的椭圆所示)。通过“全球外包一百强公司”的历年榜单就可以看出美国企业在领导者中占有最大的份额,IBM公司、HP公司、Accenture公司、Wipro 科技等公司多年一直排在榜单的最前端。微软公司作为全球领导者的美国企业,更加关注自身所处环境的变化,在核心业务方面更加专注,在提供客户服务和支持方面,则与其他企业形成战略联盟的形式开展众包,在员工技术支持和生产业务,全部进行离岸外包。此外,全球领导企业将分支机构和子公司设在多个国家。2011年中国评选的最佳在华跨国发包企业5家上榜,微软、IBM、HP、埃森哲都列于榜上。

可见美国服务外包企业的实力强劲,它一方面通过服务产业转移,依靠其强大的竞争力,通过分支机构或子公司来承接发展中国家的外包业务,加速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外包渗透,另一方面它们根据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外包承接商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外包的业务范围,通过强大的知识和技术实力,控制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的最高端。所以美国领军级的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处于动态能力竞争力阶段实至名归。

参考文献:

[1] 吴国新,高长春.金融服务外包研究综述[J].国际商务研究,2009,(5):31-38.

[2] 姬大鹏.金融外包问题研究综述[J].河南社会科学,2010,(9):147-149.

[3] 杨琳,王佳佳.金融服务外包:国际趋势与中国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

[4] 王庆喜.金融服务外包风险及其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05,(5):137-139.

[5] 赵蓓文.“后危机时代”中国承接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6):57-62.

[6] 阙澄宇,柴渊哲.中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竞争力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8):73-82.

[7] 王婧.中国金融离岸服务外包国际竞争力研究[J].中国市场,2011,(2): 155-156.

[8] 魏倩,王正明.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分析[J].江苏商论,2009,(1):84-86.

[9] 刘贝.大连承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竞争力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1.

[10] 高健华.离岸金融服务外包承接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1.

[11] 鄂丽丽.服务外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3):151-166.

[12] 任征宇.武汉市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分析[J].当代经济,2011,(4): 97-98.

[13] R Arun Kumar,Sunder Sarangan.Leveraging outsourcing during economic uncertainty.Infosys View Point,2008,(5):9.

[14] B.Elango.Using outsourcing for strategic competitiveness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rms[J].Journal of Global Competitiveness,2008,(18): 322-332.

篇(5)

顶级企业是指一定区域和行业的最优企业,世界级企业(the world-class enterprise)是指能够为利益相关者带来世界级回报,在所处市场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企业。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定义,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设计、生产并销售产品(服务)的过程中,比其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提供更有市场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的能力。

企业竞争力,尤其是顶级企业的竞争力一直倍受关注。对中国而言,其顶级企业的竞争力不仅代表了中国企业的发展水平,而且展示着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由于目前中国还没有世界级企业(项兵,2005),所以本文主要对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二者的差距,探索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逻辑。

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目前对这两类企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是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区域进行的,国内研究是国际研究的继承和深化。在国际上,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开始重视竞争力问题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也相继投入到该研究中。目前,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提出的相对完整的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原则和方法体系影响较大。李汉川和管鸿禧(2004)认为国际竞争力理论可分为四大学派,即以WEF和IMD为代表的国际表学派、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竞争力学派、以伯格·沃纳菲尔特和安蒂思·潘罗斯为代表企业资源学派、以布林·罗斯比和J·F·克里斯蒂森为代表的能力学派。

而中国对企业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应用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乐筱康(1990)提出了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观点,并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定量分析;狄昂照(1992)与金碚(1997)研究了国际竞争力的数量及其国际比较;王伯安(1997)、穆荣平(2000)对不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韩之俊(1996)、范晓屏(1997)、彭丽红(2000)、张德平(2001)分别研究了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测量、企业竞争力基础理论框架和理论分析方法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反映。姜汝祥(2005)等认为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企业的差距是整体性的,表现在企业文化、绩效管理、公司管控、营销系统、领导力与团队五个方面。

上述文献为深入研究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对企业竞争力的认识不够清晰、系统,究竟企业竞争力的本质、根源是什么?中国企业,尤其是顶级企业如何能够成长为世界级企业?本文首先比较分析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的不同,明确二者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构建企业竞争力的系统模型,提出企业系统竞争力概念,力图对企业竞争力的本质和根源做出新的探索;最后在企业竞争力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思路和建议。

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的比较

根据企业生产销售产品的流程,竞争力可以从企业的研究开发、企业规模和生产率与收益、市场影响力、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以及企业管理能力五个方面加以分析。由于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世界级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相应的就是中国顶级企业的劣势和优势,因此可以世界级企业为参照系,仅分析中国顶级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一)中国顶级企业的优势

虽然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相比其竞争力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可多得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丰富的人力资源潜力。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自信的民族。中国不但具有无穷无尽的廉价的劳动力、优秀的技术工人, 而且大学生已经是世界第一,储备很多。而且中国人酷爱学习,在世界十大商学院和美国的顶尖十大商学院中,据统计,三分之一在读的博士生来自于中国大陆,2005年申请十大商学院70%的申请来自于大陆,因此中国顶级企业的智力资本储备是非常之强大的。正因为如此,中国企业存在同时对终端和高端的市场进行冲击的现实可能性。中国顶级企业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为将来进一步的创新和开拓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最活跃最广阔的中国市场。中国市场是全球最活跃最为广阔的市场之一,这源于:中国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被压抑多年的13亿人的消费欲望逐渐得到释放、多个行业远未得到充分开发、中国政府不断提升的服务水平。这为中国顶级企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最大的空间和基础前提。

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国企业家更多的协调发展的智慧,而协调发展是现代经济、现代社会走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因此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形式的中国顶级企业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比西方企业先行一步,形成民族企业的群体协同竞争力。

(二)中国顶级企业竞争力的劣势

研究开发领域。中国顶级企业不少以引进技术为主,缺乏独立研发的能力。据悉,一些企业的技术引进费用与投入的研发费用之比,在最高峰时期达到12:1。但一味地追求技术引进并未达到明显改进的效果。一些企业甚至陷入了“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和“能力弱-依赖-越依赖越弱”的双重怪圈。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3年全国调查的重点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只有1%,而按照国际标准,比例为2%才算正常,比例为5%才有竞争力。2005中国企业500强中只有106家企业的研发费用比例超过2%。由此导致中国顶级企业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在总体上与世界级企业差距甚远。

企业规模、生产率与收益。中国顶级企业的规模、收益仍然比世界级企业小得多。据WEF公布的数据,2004年中国500强的营业收入只占世界500强营业收入的5.3%,中国500强的资产总量占世界500强资产总量的5.61%,中国500强的利润只占世界500强利润的5.22%。整体而言,中国的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从1992年到2002年,平均是7%到8.5%之间,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靠投入的加大,不是生产力的提高。 在企业的生产率方面,这种状况也存在。反映劳动生产率的两个重要指标是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利润额。2004年世界500强的人均营业收入为268.27万元,人均利润额为13.17万元;而中国500强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为43.54万元,人均利润额只有1.53万元,分别只相当于世界500强企业的16.23%和11.62%。

市场影响力。中国顶级企业品牌的总体影响力偏弱,部分顶级企业甚至不注重企业品牌和知识产权保护。在世界品牌实验室“2003年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排名”中,中国只有海尔一家品牌上榜,居第95位,其品牌价值为530亿元。据英国《金融时报》的问卷调查,全球最受尊敬的90家企业的前50家中,有24家来自于欧洲,22家来自于美国,3家来自于日本。丰田排第5,索尼排第6,日产排50,一个来自于韩国,一个来自于墨西哥,中国没有一家企业入围。在将来5年到10年之中,对新兴市场影响最大的90家公司,在世界同行的眼中,居然也没有一家中国企业。

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衡量企业国际化程度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该企业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占其总销售额的比重。如果该指标超过30%,就可被视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近几年,中国一些企业在国外的销售额不断增加,但与国际上跨国公司相比,依然是不可同日而语。资料显示,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中,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50%以上的企业多达一半以上。我国企业到2004年底累计对外投资不过是370亿美元,只占累计外商投资总额的3.58%。即使像海尔集团这样国际化经营取得显著成绩的中国企业,2004年起来自海外生产销售的收入也不足10亿美元,不到其当年全部销售收入的8%。

企业管理能力。世界企业具有十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委托问题;拥有丰富优质的人力资源,能够形成强大的团队竞争力;建立健全管理基础设施,从战略到战术的量化分析与企业控制各具特色。

转贴于

企业竞争力系统模型

中国顶级企业和世界级企业的竞争力鸿沟可以通过企业竞争力的系统模型加以解释。

(一)企业的系统竞争力

企业竞争最终是人的竞争,是作为个体或群体的人运用资源实现最高发展愿望的能力。能力受到主体、客体和环境的决定和制约。从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因素是企业员工、产品的消费者或顾客、企业的非人力资源。企业员工是企业的所有者和雇员,所有者在某种意义上是自己的雇员;产品的顾客是利润的最终源泉;企业的非人力资源由企业环境、物质资本、自然资本构成。企业竞争力就是由上述三种因素及其组合的综合整体表现,即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员工、资源以及顾客组成系统的系统竞争力。

(二)企业系统竞争力的分类及其演化

企业的系统竞争力的综合性或系统特征并不排除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而且这有助于深入理解系统竞争力的演化规律。

按照竞争力的主要构成因素可分为: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组织竞争力;科技竞争力、自然资源竞争力;营销竞争力。按照竞争力的发展水平可分为: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协同竞争力、持续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是指在员工、资源、顾客三个方面具有一定分割市场利润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在基础竞争力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有别于同种或同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协同竞争力说明的是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和形成以后,以核心竞争力为契机使得基础竞争力发生质的飞跃,整体性的提高;持续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在时间上的表现,是克服信息导致的企业的不确定性而形成的。按照竞争力展现的区域可分为:本国区域竞争力、本国竞争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全球竞争力。

上述企业系统竞争力的不同区分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体现着企业竞争力的演化路径和历程。文化、制度、组织、科技、自然资源、营销等要素竞争力是构成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协同竞争力和持续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不同的要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形成不同发展阶段的竞争力。而且,要素竞争力和竞争力的发展阶段对应着企业的区域竞争力,二者相辅相成;一般而言,国内区域竞争力对应着组织、科技、自然资源、营销诸要素生产力的初级阶段,体现着基础竞争力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出现;本国竞争力的形成是制度、组织、科技、自然资源、营销等要素竞争力比较充分发展的结构,此时已初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将使企业活动跨越国界,形成国际竞争力,各种要素生产力则应用得更加纯熟;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竞争力、文化制度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全球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是统一的。

由此将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相对照,可以推断出,目前中国顶级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仅处于国际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综合竞争力的培育与发展阶段,仅仅将企业系统竞争力的某些要素的竞争优势发挥出来,远未形成完善的制度竞争力以及文化竞争力;而后者却是世界级企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结晶。因而,企业系统竞争力才是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差异的根源,而非竞争力某些方面的差异。

提高中国顶级企业系统竞争力的思路和建议

中国顶级企业的竞争力远逊于世界级企业,但也存在生存发展的希翼。如何跨越企业竞争力鸿沟?如何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下列思路建议可供参考。

(一)注重培养尊重人的文化

世界级的企业到真正最后的竞争都是文化底蕴的竞争,美国的顶级企业没有一个是以日本文化为基础的,日本的顶级企业没有一个是以美国文化为基础的,最后的竞争都是文化底蕴的竞争。中国顶级企业也不会例外。

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中国社会过度宣扬以“真龙天子”为核心的集体文化,秩序以大多人失去自由、思想和理想为代价,这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相一致,而与人人自由、平等、公平的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存在很深的矛盾。

以和谐发展为基调的现代中国社会的方向在于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加快发展尊重人的文化。这种文化尊重合法劳动所得,提倡社会公平,鼓励创新,实现法治社会。现代西方文明与中国古老文明精华的融合而产生的中国新文化将是培养中国世界级企业的沃土。

(二)政府应努力提高对企业的服务水平

中国企业真正面对市场经济也只是近20多年的事情,各级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水平亟需改善。由中国顶级企业的困境和企业竞争力系统模型,中国政府有必要妥善解决下面几个关键性问题。

政府科学定位,积极进行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使得行政权力彻底地退出企业经营。明确政府和企业的合理界限,减少政府或政府公务员对顶级企业的干扰;确定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责,确立企业真正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断完善政府自身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构建法治政府。这是顶级企业逐步向世界级企业转变的必要条件之一。

不断完善中国的税收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企业空间流动性的约束,彻底打破市场分割。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使得企业与所在地政府的财政收入紧密相连,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具有很大的积极性对本地企业进行保护或限制企业的迁出,阻碍区域外企业的进入和发展。这就是我国各地区广泛存在企业规模小、产业区域雷同度极高以及全国统一市场至今没有形成的内在原因。

大力加强政府对企业,尤其是对顶级企业的服务。现代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也是信息化的经济,二者内在的要求各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为本国企业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不断扩大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我国政府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对顶级企业在研发、融资、信息等方面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效高品质服务。

(三)完善中国顶级企业的管理

首先,中国顶级企业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根据世界级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企业竞争力的系统模型,基础竞争力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清晰的企业产权、强有力的领导、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坚持不懈的创新、稳定积极的企业文化,以及由这些因素共同构筑的核心竞争力、协同竞争力以及持续竞争力无不与之息息相关。改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摒弃粗放经营思路,深化内部管理,努力克服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内部控制的限度约束,减少企业混乱甚至突然的崩溃,以上这些方面都是提高我国顶级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其次,需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以总公司技术中心为龙头,以二级公司技术为基础的科技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制定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技术标准和施工规划等。需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品牌经济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主流,品牌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外在表现。大张旗鼓开展品牌战略的宣传教育,使全体职工牢固树立起强烈的品牌意识,品牌战略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把重点放在技术创新上,打造出更多技术含量高的,充分体现企业特色的综合品牌。

最后,中国的顶级企业迫切需要有全球的理念,重视企业国际化、全球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高新科技支撑下的全球化将市场的边界变化的日益模糊起来,各种类型的企业同台竞争已迫在眉睫。不断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企业的国际化全球化战略,以逐渐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篇(6)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国主要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以适应新形势。

一、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1.企业竞争力。竞争力是竞争主体和竞争对手之间在角逐或比较过程中体现出的一种实现竞争目标的综合比较能力。

对于企业竞争力,国内外专家意见基本一致,是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综合运用企业自身人、财、物资源和外部资源,更有效率地向市场和顾客提品或服务并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比较能力。

2.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全球竞争力报告》和《世界竞争力年鉴》,有一套完整的竞争力评价体系,但只是针对某国企业的整体层面,对个别企业不具有适用性。

2004年,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等权威单位共同出炉《中国大中型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2002―2003》,首创了我国大中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它包含规模与效率、管理实践、学习与创新、营销与市场、环境与影响五大要素,65个指标。但这一评价体系不具有普遍性,对参评企业有一定的资质要求。

刘忠敏、毛智贤等将企业竞争力概括为外在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个方面,包括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市场控制能力、经营安全能力和营运能力及资源、能力、环境。该指标体系有其合理性,为企业竞争力评价提供了指导作用,有利于企业准确定位。

二、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

1.新能源企业。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那么从事新能源开发及推广的企业就是新能源企业。

2.新能源企业发展现状。目前,新能源企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国家“十二五”新的能源政策的实行,成长空间巨大。但在行业内部,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制约了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3.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

(1)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要坚持重点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独特性四个原则,突出反映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经营安全能力,同时考虑国家政策的影响。本文综合考虑以上要素,建立如下的指标评价体系:

(2)原始数据的选取。本文从A股沪深两市新能源板块选取了2011年12月31日乐山电力、ST力阳、杉杉股份、天威保变、湘电股份、华仪电气、航天机电、岷江水电、精功科技、粤水电、中环股份、金风科技、拓日新能、银星能源、宝新能源等15家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在选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15家新能源上市公司新能源收入占总收入30%以上;第二,岷江水电2011年和2010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未公示,取2009年数据;第三,国家正在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和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政策,考虑到水能和风能的优越性,以及国家对太阳能和双面硅材料生产加工的限制,分别对风能、水能、太阳能以及双面硅材料生产加工的扶持力度规定为4、3、2、1。

(3)建模思路。

③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相关系数,据各指标权重计算各企业综合评价得分:

各指标的最优值构成数列Si0=(s10,s20,s30,…s130),虚拟一个最具竞争力新能源企业,然后计算各新能源企业与最具竞争力新能源企业的关联系数ξij,进一步由ωi计算出关联度R,公式如下,

p为分辨系数,按国际惯例取0.5,计算得到关联系数矩阵E=(ξij)13×15,则关联度R=WE(rj)1×15,最后依据关联度rj大小进行排序,即可得到新能源企业竞争力优劣。

三、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1.数据处理。

(1)参考数列的选取及数据的规范化。其中资产负债率为成本指标,其他为效益指标,MOC为选取的参考数列,赋值为1,即虚拟的最具竞争力新能源上市公司。

权重的计算:

(2)综合评价得分的计算。

2.新能源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

(1)综合评价。总的来说,粤水电、精功科技、湘电股份及华仪电气综合竞争力较强,拓日新能、乐山电力、航天机电、银星能源竞争力较弱。

从新能源结构来看,水电上市公司竞争力强于太阳能以及风能上市公司。

(2)竞争优势及制约因素分析。综上,竞争力居于前列的都有着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经营安全性也比较稳定,同时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竞争力较弱的多集中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及相关产业链,既得不到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盈利能力又不看好,资金周转较慢,从而导致竞争力不强。

(3)提升竞争力的建议。随着一次常规能源的过度消耗和衰竭,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正是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的黄金时期。综上分析不难找出新能源上市公司竞争力不强的关键症结,即未能充分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产业整合优化,加强集约化经营,摆脱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①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②适度缩减低水平建设规模,同时延伸新能源产业链,多推出新产品。

篇(7)

 

随着农业产业化实践的深入,各国政府不但认识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而且还更加充分的认识到,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成了热点话题,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相关领域进行了大量、深刻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研究成果。

一、国外文献综述

(一)文献研究

国外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研究主要是从龙头企业的出现、与农户的组织形式等角度进行研究的。

Barkema(1993)认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消费者需求和偏好变化的需要。由于消费需求的变化很快,要求农业食品系统必须对消费者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通过纵向一体化纵向协调,使得消费者的需求信息能快速传递给生产者。

Eaton(2001)对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组织形式做了比较综合性地分类:一类是“公司+农户”模式,另一类是“公司+中介+农户”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行业协会+农户”、“公司+大户+农户”等都属于后一种模式。可见,组织形式上的分类,仅仅涉及表象,是基于对现实的经验总结,不能反映各种形式内部的运作机理。

Kirsten and Sartorius(2002)详尽的解释和说明了订单农业给龙头企业和农户带来的好处和不好处。他认为订单农业给农户带来的好处,包括:①订单农业使农户跨越进入特定作物或动物养殖的障碍。②签约农民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收入。③签约农户能降低销售风险并稳定收入。④签约农户还能通过更广的产品范围和差异化的产品来提高获利机会,或通过改变种植传统作物而种植高价值的作物来增加收入。同时,订单农业也给农户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地方,主要集中在:①在集中控制系统下,农户自主权利的普遍丧失。②为了履行订单义务,增加了生产风险。③订单农业通常会提高土地的利用强度,从而导致更多的污染。④农户收入的减少。

(二)文献简评

纵观国外学者对龙头企业的研究成果,国外的研究集中在龙头企业的出现、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合作方面,并且一般是从微观层面上开展的。宏观层面上的研究文献较少,关于龙头企业的作用似乎是被国外学者遗忘了。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一)文献研究

关于龙头企业的研究是近几年才逐渐开始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龙头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1)文献研究

王志茹(2003)的《南京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竞争力研究》,陈怡(2003)的《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构建了龙头企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黎移新(2005)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培植研究》,以竞争理论为基础,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阐述如何加大创新力度以培植和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论文参考,带动作用。彭熠、和丕禅、邵桂荣(2006)的《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探析》,分析了影响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提出要在推进农业企业化进程、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强化龙头企业基本能力及其他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等方面努力,以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王秀峰(2007)的《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贵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用具体数据分析说明贵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状,提出要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贵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王茜(2009)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效绩评价研究》,构建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模型并把它们应用于实际,分析评价了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绩效水平。

(2)文献简评

截至目前,学术界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竞争力理论、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和方法及其运用已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论文参考,带动作用。

2对龙头企业与农户关系的研究

(1)文献研究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实际运行的难点,同时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曹立群、周立群(2001)从信息经济学和博弈理论出发,研究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行为。黄祖辉、王祖锁(2002)从不完全契约出发,应用资产专用性理论讨论了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的两种契约——商品契约和要素契约。吴秀敏、林坚(2004)利用格鲁斯曼-哈特-穆尔模型(Gossnon-Hart-Moore)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接方式进行了考察,得出结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方式不能一概而定,要看具体条件。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快,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陈晓华、张红宇(2005)指出,目前主要的联接方式有5种:相对稳定的买断关系、合同式利益联结、合作式利益联接、企业化利益联结、股份式和股份合作式利益联结。构建了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评价指标体系。虽然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但一般认为,以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形式最稳定,据统计,全国582家重点龙头企业中,这三种缔约方式占93.7%,其中合同方式占82.9%(赵志龙,2008)。瞿珊珊(2009)提出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存在紧密型、疏远型、感性型、理性型等多种类型的合作关系,并指出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关系治理机制对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通过比较发现,紧密型合作关系对龙头企业与农户满意度的绩效都要优于其它三种类型;疏远型合作关系对龙头企业与农户满意度的绩效都要劣于其它三种类型;感性合作关系和理性合作关系,居于中间位置。论文参考,带动作用。

(2)文献简评

国内众多学者对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中的很多问题,如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行为、利益联接方式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何种利益联接方式绩效最好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通过比较发现,紧密型合作关系对龙头企业与农户满意度的绩效都要优于其它类型(瞿珊珊,2009)。

3对龙头企业的扶持研究

随着农业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的稀缺性越发明显,政府对龙头企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学术界近几年对龙头企业的政府扶持问题也开始进行了研究。

(1)文献研究

2000年,中央提出在全国选择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龙头企业作为国家支持的重点并制定了扶持政策,至此,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已经列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之中。论文参考,带动作用。杜青林(2004)指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对促进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起着关键性作用。张海宁(2007)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政府的财税扶持政策对龙头企业的产出和带动农户获利的作用及其效率。应丽艳(2009)建立数学模型,运用计量方法测度财政扶持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还选取典型案例,对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方式和效果进行具体分析。杨明洪(2009)深入揭示了扶持龙头企业的理论依据,构建了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运作框架,结合理论和实践分析、评价了扶持龙头企业的效果。

(2)文献简评

以上学者分别从理论、实证、模型等角度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了扶持龙头企业的效果,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论文参考,带动作用。

4对龙头企业地位和作用的研究

(1)文献研究

周中林(2005)的《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历史地位与发展对策》,认为龙头企业要带动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必须具有四方面特殊功能: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协调管理。匡勇(2005)的《论湖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及发展》,研究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关键作用。李炳坤(2006)的《发展现代农业与龙头企业的历史责任》,深入分析了现代农业与龙头企业相互关系,认为龙头企业在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具有很大优势,也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苑鹏、刘玉萍、宫哲元(2007)的《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探讨了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基本作用,初步分析了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的特点、优势与局限性。

(2)文献简评

近几年一些学者对龙头企业的地位、作用分别进行了研究,但研究文献比较欠缺、研究面窄,不全面。

(二)文献简评

纵观国内学者对龙头企业的研究成果,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龙头企业竞争力、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合作、龙头企业与政府关系、龙头企业地位和作用方面。但是,关于龙头企业作用的系统研究文献较少。

三、总结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竞争力、与农户的关系、财政扶持等方面,并且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比较欠缺,已有成果在理论和实证方面仍有待深入研究,主要表现在:①研究缺乏系统性。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环节,如龙头企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研究的视角狭窄,且论证不全面。②研究方法不够规范。以往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较少,尤其是应用计量经济学、博弈论、制度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的成果更少。论文参考,带动作用。

目前,从整个农村历史发展阶段看,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关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综合带动作用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黎移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培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周中林.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历史地位与发展对策[J].求索,2005(4)24-26.

[3]匡勇.论湖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及发展[J].企业技术开发,2005,24(3):67-68.

[4]陈晓华、张红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现代农业[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苑鹏、刘玉萍、宫哲元.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学习与实践,2007,53-57.

[6]李炳坤.发展现代农业与龙头企业的历史责任[J].农业经济问题,2006(9):7-8.

[7]朱铁辉.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四阶段”论[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

[8]彭熠、和丕禅、邵桂荣.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探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3):108-113.

[9]邸长慧.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张海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政府财税补贴政策效率研究—以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1]王秀峰.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贵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2]瞿珊珊.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关系:治理、绩效与影响因素[D].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3]应丽艳.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篇(8)

一、竞争力的时间属性假设

本文假设,如果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可以量化研究的对象,那么就可以从时间段上量化。

本文假设,如果企业竞争力是一个有外在表现特征的研究对象,那么可以通过统计外在的特征来衡量其大小。

本文假设,如果外在特征统计值基本上代表企业竞争力,那么就可以在同一时间段比较不同企业的竞争力。

根据以上假设,本文从公司顾客反应的角度定义“企业竞争力”为:某一段时间内企业投入各种资源要素后顾客反应的强度和持久度。

企业短期竞争力C=+公式(1)

企业长期竞争力=公式(2)

二、关于概念的分析

1、时间段条件

本文首先探讨“某一段时间内”这个条件。生活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欧美学者,对“竞争”概念了解非常透彻。竞争的表现渗透到各个方面。作为企业,毫无疑问的是和对手竞争目标客户,那么同一时间段内谁赢得更多的顾客买单,无疑谁的竞争力就大,所以我们是通过顾客的订单结果来判断竞争力的大小,不是通过事前吹牛,吹自己的技术好,吹自己的服务好等等。下一个时间段,企业再和对手比较谁赢得更多的顾客买单。目前,上市公司大都是以“一个年度”或者“一个季度”作为短期公司市场表现的“标准时间段”,投资经理首选同类公司中表现最好的进行投资。和竞争对手比较不同时间段的结果,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就好比举重比赛,大家都在现场一个时间段比较,不能用你上个星期的成绩和我下个星期的成绩比较高低。所以本文提出的“一段时间内”这个条件是没有异议的。这也是竞争力的第一时间属性。

2、投入的资源要素

接下来探讨“企业投入各种资源要素”这个分母。各种文献分析竞争力的时候,已经把各个要素都罗列出来了,如:资金、设备、材料、技术、产品、人员等。本文简要归纳一下,主要有物力资源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

在现实社会中很难存在两个企业在某一时间段投入相同的资源要素,所以存在判断上的误解。例如某大型企业A在某个资源要素S上投入多,获得的顾客订单比某小型企业B多,大家就一般认为A企业的竞争力当然比B企业大了。其实不然。我们可以假设这两家公司都到一个远离本部的新地区开拓市场,假设除了广告费用以外的所有投入要素都是一样的,如果A公司投入区域广告费用1000万,区域订单额2000万,比例数2000/1000=2,B公司投入区域广告费用100万,区域订单额800万,比例数=8,那么很显然,通过比例数的比较(2<8),B公司至少在这个时期内的竞争力强。所以本文提出的把“企业投入的各种要素”作为分母这个想法,也是应该没有异议的。

3、顾客反应

本文提及的“顾客反应”是一种外在表现,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测量、量化和统计,文本就此做一些探讨,以抛砖引玉。第一是“顾客反应”,第二是“反应强度”,第三是“反应持久度”。

顾客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并在不停寻找能够满足需求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决定自己购买哪些公司的产品或者服务。所谓顾客反应就是注意到相关信息而引发的各种后续反应。这些后续反应包括很多内容,如:思考是否符合自己内在需求,思考信息真假,观察公司信息、了解产品信息、体验产品功能、比较产品、比较服务、决定是否购买、进行购买、使用评价等等。其中“订单”就是进行购买的最具体表征,也是最容易量化和统计的。

公司投入各种资源要素,提供优良产品和优质服务,并通过各种行动引起目标客户的注意,通过这种注意引发的后续行为。若果顾客反应强烈,就产生定单,如果反应持久,就能多次产生定单。作为竞争的结果,公司只看客观统计的订单数量和大小。如果没有引发顾客反应,那么就没有订单这个结果,没有结果就表示公司在竞争中失败,也就是说没有竞争力。所以本文只关注顾客反应这一个变量。

从上面的探讨中,顾客反应这个变量不是单一数值,而是多个属性的某种综合值,而且这个值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如图所示。B-C表示产生注意时间;C-D表示反应强烈时间,D点达到反应强度最高值;D-F表示反应持续时间;F-G表示反应衰退时间。

本文认为“反应强度”就是一段时间内顾客反应变量值的大小。这是竞争力的第二时间属性。如果强度不够,就不能产生购买行为。就好像举重比赛中你力量瞬间不够大,举不起来,就失败了。另外,不同顾客的内在要求是不同的,反应强度值至少要大于顾客内在需求标准。公司为了争取到得更多的顾客,预计的反应强度值更要高于目标顾客的平均水平。

本文认为这个综合值有两个时间区间,一个是购买前,一个是购买后。购买行为发生在D点前还是之后,取决于顾客个人特征。在实践统计中,可以简化处理,购买前为0,购买后为单位产品数量的倍数。

本文认为“反应持久度”就是该段时间内顾客反应变量值的延续时间,即(B-G)/(O-E)。这是竞争力的第三时间属性。有些反应延续几分钟,有些延续几天,有些可以保持很长时间,有些反应甚至突破该时间段延续到下个时间段。如果反应持久时间越长,越有利于产生该时间周期或者下个时间周期的购买行为。这也有点像举重比赛中要求选手坚持住规定的时间才能算成功。

引入“持久度”这个变量,主要是因为顾客在长期的选择中,这个时间周期中的反应强度值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也就是说顾客反应越持久,等下一次公司激发起顾客反应,强度会更大。在现实市场中,就是公司持续投入经营和顾客持续反应的交响曲。

根据上图,我们看到竞争力大小沿着折线F(X)波动。我们给出某段时期内竞争力总量的另外一种统计公式:

短期竞争力C=公式(3)

C的积分计算结果就是曲线B-G下的面积。O表示某时间段起点时间,E表示结束点时间。

三、关于若干问题的探讨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本文竞争力的概念是简单明了的。下面本文运用此概念对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企业在竞争中关心什么?关心顾客,关心订单,那么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是毋庸置疑的了,即如何组织和运用“企业可投入的各种要素”去激发顾客的最大反应,并保持其反应。而两位美国大学者(Prahalad和Hamel)就是从“如何组织和运用(howto)”的角度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在网络经济浮出水面、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的时候,两位学者就能鲜明提出这个准确概念,笔者相当钦佩他们。新晨

篇(9)

    由于我国物流企业涉及范围广,细分行业多,服务对象复杂,因此,根据不同物流企业的服务对象和物流服务集成度的差异,我国物流企业大致可以分为平台型物流企业、通用型物流企业、专业型物流企业和供应链型企业这四种。从发展趋势来看,许多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正发展成为供应链服务型企业,因此,供应链型物流企业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的主要发展趋势,较为适合开展实证研究。本文拟选取供应链型物流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问卷和数据分析,研究这类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演化过程,并选取相应的企业开展案例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

    2 文献综述

    企业竞争力是在一定竞争环境里,企业通过制定目标、做出战略选择和发展其能力,在获取、整合和利用内外资源的基础上,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快地满足顾客需求,进而为企业带来收益,最终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综合力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物流企业竞争力开展了许多研究。总的来看,目前的研究包括物流企业竞争力内涵、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和物流企业竞争力发展等三个方面。

    在物流企业竞争力内涵方面,Mo(2008)等从企业服务能力和财务运作能力角度对物流企业竞争力内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74家物流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企业服务能力、财务能力与企业竞争力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而表明企业服务能力、财务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Lu(2010)等从创新能力、客户反应能力和柔性化运作能力这三个角度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并运用聚类分析方式对受访企业进行分组,结果表明同时具备客户服务快速反应和企业创新能力的企业业绩最好。在评价指标方法方面,Ding(2009)等将界限值分析(TIA)、矩阵分析法(MA)和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进行了融合,得到了一个新式综合性评价模型,并依据问卷结果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最终得出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安全性及服务附加值水平这三种能力对企业竞争力排名影响较大。在物流企业竞争力发展方面,刘伟华(2003)根据物流企业发展情况,认为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手段是进行资源整合,包括客户资源整合、运作资源整合、信息资源整合三个方面。

    从以往的文献研究来看,关于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和评价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一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缺乏系统地集成,尚未从全面角度系统地阐述物流企业竞争力;二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未能从动态角度进行分析;三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大多数是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力评价。

    3 物流企业竞争力构成及发展阶段分析

    根据动态能力理论,企业竞争力存在于组织机制中,它不断推进企业改革、变化和发展,并与外部环境适应匹配,因此,企业竞争力主要由三大要素构成:能力、资源和动态机制。企业竞争力以企业资源为基础,以能力为主体,以动态机制促进和保障其演化与外部环境相匹配,使资源和能力得到积累,最终促进企业成长。

    借鉴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构成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物流企业竞争力构成包括能力、资源和动态机制三个大要素,每个大要素又细分为几个小要素,具体见表1。

    

    Haire(1959)认为组织的成长就像有机体一样,符合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从诞生、成长、成熟、衰退至死亡,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周期现象,并指出企业管理的水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学者Leontiades(1980)、Cameron & Whetten(1981)根据过去的研究发现,企业成长阶段划分以四阶段最为常见且最合适。因此,物流企业的演变历程,其大致可分为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再生期这四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物流企业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内外部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在不同阶段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构成要素也有所差异。本文对竞争力发展路径的研究也将从这四个阶段出发,探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的竞争力演化过程。

    4 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问卷调查

    4.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本次调研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作为研究工具,问卷内容的设计参考了王核成(2010)、Shmuel(2003)、Frenandez(2000)、Zahra(2003)、Thomas(2003)、Calantone(2003)等学者的研究材料。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调查、能力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贡献程度调查、资源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贡献程度调查、动态机制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贡献程度调查以及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采用Likert量表打分的办法(Lai K, 2004),对每个问题进行打分,分值从1分至7分。问卷填写时,由被访者直接选择相应的答案。根据所收集的全部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4.2 数据采样

    4.2.1 调查区域的确定。为了全面了解中国物流企业竞争力发展现状情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们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采取三种模式进行问卷发放:

    (1)根据中国地理区域的分布,将调查区域分成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等7大区域,通过邮局和E-mail方式进行问卷发放,共计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58份。

    (2)参加2011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2011年中国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座谈会、2011年全球采购与供应链北京论坛等会议,共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52份。

    (3)在天津大学物流工程硕士在职研究生班、南开大学国际航运与物流在职研究生班等班级,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06份。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问卷216份,回收率为18.00%,有效问卷210份,有效率为回收问卷的97.22%。从回收问卷的效果来看,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反应比较积极,回收率比较高,而其他地区的回收率偏低。这一点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系,中国的华东、华南和华北区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物流企业发展也相对较为成熟,因此,企业返回问卷 的积极性较高。

    4.2.2 问卷结果的基本数据特征。见表2。

    

    4.3 样本无偏性检验和信度检验

    为了检验调查的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需要进行抽样无偏性检验,无偏性检验即检验调查对象的反应者与非反应者是否存在统计性偏差。

    样本的无偏性检验的一种做法是采用两次抽样,这种做法先进行第一次抽样,然后再对没有反应(不参加调查)的样本群体进行第二次抽样,用t检验法检验两次抽样(参加调查和不参加调查)的样本对调查问卷的反应是否存在差异。另一种做法是按照样本回收时间的自然波分界,把样本分为两个样本群(two waves)进行对比检验(t检验),判断是否存在差异。本文采用第二种做法。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测量指标的t值均大于0.5,Sig.(2-tailed),值均大于0.45,因此,样本上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即符合无偏性。

    问卷回收后对问卷有效性进行分析。即对问卷做信度检验。本文采用信度检验方法为“Cronbach α”系数法。用SPSS软件对表1的假设变量进行信度检验,各个变量的信度均在0.8以上,总的信度为0.854,大于0.7,信度可以接受,说明问卷中对假设变量的设计和结果具有一致性与可信度。

    5 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的实证分析

    本文对回收的21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专业型物流企业和供应链型企业在资源、能力、匹配性这三个维度下,竞争力各要素的得分。随后对供应链型企业的竞争力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能力、资源和匹配机制的重要性排序。

    5.1 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的研究

    5.1.1 能力要素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能力类型排序,表3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14种能力类型中,排名前7名的能力类型及平均得分。

    

    从表3来看,在起步期,企业服务成本控制能力和企业各部门协调能力排名较为靠前,说明在起步期的内部管理对于突出供应链服务优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成长阶段,质量控制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战略能力处在前三位,说明成长期重视供应链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并且兼顾企业战略定位的重要性。成熟期发展的关键在于服务质量和企业家能力。再生期为了企业在将来的发展,提升竞争力的重点主要放在了企业学习能力和战略能力上。

    5.1.2 资源要素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资源类型排序,表4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8种资源类型中,排名前4名的资源类型及平均得分。

    

    从总体来看,物流服务客户资源和企业人力资源在四个阶段都非常重视,均列入前4名,这表明供应链企业更强调这两种资源类型。从阶段排序来看,起步期重视企业财力资源,说明供应链服务是一种需要高财力投入的业务。成长期中,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扩展客户群体与服务区域,所以服务网络资源与客户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成熟期中,客户资源和信息技术资源排名前2名,这表明,在成熟期中,企业的信息技术资源对于促进企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再生期阶段,则强调客户资源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5.1.3 动态机制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动态机制排序,表5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3种动态机制得分及排序。

    

    从动态机制排序来看,四个生命周期阶段都非常重视反应机制,均排在第一位。但是,在其他匹配机制的重要性上,侧重点则有所不同:在起步阶段和再生阶段重视学习机制,成长期和成熟期重视动力机制。

    5.1.4 竞争力三大要素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三大竞争力要素(能力、资源和动态机制)的排序,表6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3大竞争力要素得分及排序。

    

    对于供应链型的物流企业,从数据上来看,各个阶段中物流企业能力都排名第一,说明提升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对其自身物流能力的培养。供应链型的物流企业应将物流能力的提升贯穿于整个企业周期。但是,在其他阶段,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的次要关注点则有所不同,成长期和再生期更重视适应环境的动态匹配机制,而起步期和成熟期则更重视企业的资源。

    5.2 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构成及其演化的案例分析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率先与国际接轨的供应链服务商之一,并致力于成为“全球最优秀的专业供应链服务商”。怡亚通总部设在深圳,员工1000余人,现在全球共拥有9家分公司、18家子公司,已基本建成服务全球整合企业的两大业务平台——全球采购执行平台和全球分销执行平台。

    从企业成立进入起步期过渡到企业进入成长期的阶段(1997~2003),怡亚通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1)提升核心业务能力战略。2001年,怡亚通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高效的通关服务和物流资源整合能力,创造性地建立了以通关、配送为核心的“IT物流”运作模式,为客户“一体化”的全程物流运作服务。(2)新的供应链策略。怡亚通“一站式供应链服务”是企业供应链环节服务外包由外部“横向一体化”转向内部“纵向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即由供应链环节上相邻的各企业间依次连接起来的合作转为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

    从企业进入成长期过渡到企业进入成熟期的阶段(2003~2005),该阶段怡亚通主要通过集团化战略和完善企业自身的营销网络促进自身竞争力。(1)推进企业集团化战略。2003年,怡亚通决策层做出了在怡亚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一打造怡亚通专业供应链服务,并针对这一战略定位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2)完善服务经营网络。怡亚通凭借在国际贸易、进出口、保税服务等各方面多年的经验,建立起遍布中国主要经济区域(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西部区域中心)的全方位的保税物流平台,成为中国目前唯一入驻全国保税物流园区的企业。

    从企业进入成熟期过渡到企业进入再生期的阶段(2005~ ),该阶段怡亚通关注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培养。(1)开展战略合作,促成企业联盟。怡亚通以“客户为中心”,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合作帮助企业从供应链管理优化中获得成本降低、核心竞争力提升、管理能力加强等一系列利好,快速发展。(2)优化物 流信息和管理系统。怡亚通投入数百万元研发公司信息管理系统及服务平台,研发了具有业界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管理系统。(3)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怡亚通在管理文化上始终保持与世界同步,将矩阵管理、根据业务行业设立事业部等先进管理模式融入怡亚通。

    5.3 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构成与演变路径总结

    从上述数据结果及案例分析来看,供应链型物流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都在围绕其为供应链提供物流服务这一核心来制定其竞争力的发展策略。起步期注重未来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的建设,扩大供应链的服务范围,制定新的供应链服务策略。成长期通过对企业自身资源的重新整合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扩展供应链服务覆盖的范围,注重提高企业服务质量,控制物流服务成本,稳定即有的客户群,完善服务策略,形成区域优势。成熟期加快供应链整个流程的资源整合,加强与供应链各个环节企业的联系,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与质量,形成资源的集聚优势,为向再生期过渡打下基础。

    6 结论

篇(10)

(一)信息化对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影响

信息化到底能否提高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不同的研究出现截然相反的两个结论。

Weill(1992),Brynjofsson和Hitt(1996)等人研究的基本结论是企业信息化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但有其他更多研究显示,信息化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武星、张同斌和李耀伟(2009)认为,企业信息化会降低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从而减缩成本。在生产成本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降低了企业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成本;在管理成本方面,更为合理的控制库存,精简优化了组织结构,从而减少管理费用;在交易成本方面,信息化减少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环节,实施差异化的客户关系管理,更大程度上减少了客户管理的成本。另外,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方式,通过信息化让消费者直接参与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从而提高产品的差异化。

汪淼军、张维迎和周黎安(2007)通过对浙江省企业微观数据的研究,分析了企业信息化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发现随着企业信息化投资的增加,企业竞争力随着企业信息化投资增加而增加。汪淼军等人认为,企业信息化资本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信息化导致企业垄断某些与信息化直接相关的市场:第一,信息化通过降低企业通讯和协调成本所导致的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难以替代的;第二,企业信息化通过巨大的资金、人力和组织资本的投入会导致部分垄断优势;第三,企业信息化诱致的企业伴随性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其他技术难以替代的。

(二)信息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信息技术能够提高企业绩效。

李一军等认为,企业信息化是由人、信息技术、组织管理等三个关键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信息化之所以能够提高企业绩效,是上述三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和耦合的结果。公司资源基础理论(RBV)认为,与信息化相伴的IT人力资本、IT基础结构、IT无形资源等增长增加了企业的资源,能够提高企业绩效。Wade,Hulland(2004)认为,1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且通过影响企业的竞争性活动形成了一条复杂的资产和能力的链条,最终提高企业绩效。

吴增源(2007)研究了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认为IT能力影响企业绩效是以管理决策和操作决策作为中介的。其中,管理决策在探索式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操作决策在利用式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

张玲玲、林健等通过对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应用的演变过程分析,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变革力度的增加,会不断提高企业绩效,其机制如下:

(三)信息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目前专门讨论信息化对创新能力影响的文献较少。已有的文献,主要有两类观点。第一类观点如汪淼军、张维迎和周黎安(2007)等人认为,信息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化诱致技术创新,并且通过对浙江省企业微观数据的分析验证了这一观点。第二类观点如Bresnahan,Brynjofsson和Hitt(2002)等认为,企业信息化的一个关键目的就是要提供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企业信息化投资能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信息化能够降低企业产品创新过程中通讯和协调的成本,由此直接导致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

(四)信息化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汪淼军、张维迎和周黎安(2007)通过对浙江省企业微观数据的研究发现,企业信息化投入能够导致诱致性的组织变迁。因为企业信息化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也包括组织资本的投入,从而导致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

欧马田(2007)认为信息化引发了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在对他人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他认为信息化时代出现了四种形式的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分别为扁平化结构,核心―边缘结构,虚拟企业,互联社区模式。

二、企业信息化效应分析思路

(一) 从企业信息化诱致性角度考虑其效应

这种思路可以简单描述如下:

汪淼军、张维迎和周黎安(2007)认为信息化发展的本身就要求相应的人力资源、组织资本的投入,这些要素的增加导致了企业绩效、竞争力的提升,也导致了组织创新。

(二)原有的分析范式中加入信息化要素来考虑其效应

这种思路可以简单描述如下:

郑大庆等(2006)亦是将企业信息化要素加入到原有的动态能力理论基础中,拓展出IS动态能力。

武星、张同斌和李耀伟(2009)在研究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效应时,即是在原有的竞争力分析理论基础上加入信息化要素。按照竞争力分析理论,影响竞争力的要素分别为生产成本和差异化。武星在分析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效应时,首先分析信息化对生产成本和差异化的影响,然后再分析信息化如何通过生产成本和差异化这两个中间变量,最终影响竞争力。

Bresnahan,Brynjofsson和Hitt(2002)则是在创新理论基础上加入企业信息化因素,通过分析企业信息化因素如何影响那些决定创新能力的因素,继而通过这些中间因素最终影响企业创新能力。

篇(11)

中图分类号:F03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01-02

1 引言

长期以来,企业竞争力大都以耗费资源为支撑,或者以消耗资源为前提,而无论是资源的消费还是环境的改变,特别是污染和破环,都是有限度的,过度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不仅会使企业生产无法持续进行,而且还将破坏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必须从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出发,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从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角度,研究企业竞争力问题,引导企业从资源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变,从而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开始认识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绿色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尚不系统。最近,在循环经济下,我国企业竞争力培育和提升迫切需要新的、有效的理论指导。已有的研究主要偏重于技术、设备、资金、人员配备等“传统”的直接要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而忽视了资源、环境变化对其产生的间接影响。现有相关理论已经难以适应其变化的要求,也无法为企业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提供服务。探索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通过循环经济产生新的竞争优势,使企业产生持续的竞争力,这些问题成为企业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同时也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新课题。

2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

“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于1966年提出,其意义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型经济增长。在其随后的发展中,由于各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不同,对于循环经济内涵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通过三个层次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是在企业的层面,即小循环,是在企业内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减少生产和服务的物料和能量使用量,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二是在区域的层面上,即中循环,是按照产业生态学原理,通过区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形成区域间的产业代谢和共生关系;三是在社会层面上,即大循环,是通过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和消费过程后的物质与能量的循环。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正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是因为企业目前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等现实压力促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现实压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迫切需求

我国目前发展经济存在着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首先,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存量约束,表现为我国资源禀赋较差,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其次,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流量约束,表现为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再次,我国的环境污染较严重。而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在人们保护自然、维持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的背景下,仅像以前那样只重视自身经济利益的提升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矛盾要求企业在赚取自身利润的同时,主动承担起对环境、社会的责任,发展循环经济。

2.2 迎接全球挑战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加入WTO,宣告了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融为一体的时代的到来。中国企业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就要符合各国不同的法规制度、不同的产品标准和不同的品质要求。在一些国家,尤其是西方的发达国家屡屡以环境保护为借口设置贸易壁垒的不利形势下,发展循环经济,获得ISO14000国际环境资格认证等绿色通行证显然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一种明智之举。

3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绿色竞争力策略

(1)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市场培育。

①当资源的价格过低(低于其实际价值)或处于免费状态时,从降低投入资源成本角度来说,发展循环经济将没有吸引力。这时人们会对资源过度开发、过度使用、过度浪费,从而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就需要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对资源进行合理定价,使其价格能够真实反映其价值。具体为:在明晰资源产权的基础上,在通过分析国内有关资源的价格、国际上同类资源的可比价格,确定自然资源的定价政策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价格体系形成中的作用,使资源价格能充分反映其市场供需关系、稀缺程度和开发利用的环境成本,搭建起发展循环经济企业与不发展循环经济企业公平竞争的平台。

②培育绿色消费市场,通过绿色消费拉动企业循环经济的开展。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首先,企业要不断地开发适销对路的绿色产品;其次,要培育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购买绿色产品;最后,应发挥政府需求(政府采购)对市场需求的引导作用。政府可采用倾斜性的绿色购买政策,如优先购买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0认证的企业产品,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并通过发挥政府绿色采购的表率、示范和号召力作用,进一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从而推动企业循环经济的开展。

③完善市场竞争体系,建立包括价格、质量、服务、企业形象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竞争模式,促进竞争手段的多样化。这种全方位的竞争模式为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动力,因为良好的企业生态环境将是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2)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

①要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从必须符合市场规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设立市场准入条件。如通过提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限制和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产品和设备;对新建和改、扩建的工业项目,要求其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包括合理用能、用水方案。

②完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依据和保障。我国《节约资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环保立法观念已经从末端治理转向了对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但总体上看,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制建设依然较为薄弱,还不能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要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研究建立包括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门法在内的多层次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既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思想,又可利用可操作性的法律条款,如详细而明确的法律责任和污染损害处罚条款等,对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进行激励(负激励)。

③完善环境税费制度,确保企业生产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一方面,应加大环境保护税和排污费的征收额度。对企业征收的环境保护税和排污费等越高,企业生产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内部化程度就越高,则企业越有积极性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应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允许排污权进行合法有序的买卖交易,通过这种方法鼓励企业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因为对于未进行循环生产的污染企业来说,买进污染份额实际上是增加了排污费,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也把自己推向了市场竞争的劣势地位。

(3)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技术生态化。

①多途径增强企业的生态化技术研发能力。首先,在企业内部应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培育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其次,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引进先进生态技术,提高生态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和对外部技术资源、技术成果的选择、消化和吸收能力。第三,加强产学研的生态化技术研发合作。加强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和合作,以及在生态园区、开发区内开辟专门的实验研究区域,使产、学、政府各部门共同研究废弃物处理技术、再利用技术和环境污染物质合理控制技术等,为企业开展废弃物再生、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②多途径融资,加大企业的技术生态化研发的资金投入。首先,企业自身应多方面吸引资金,走发展绿色债券、企业集资、个人投资和外商投资相结合的路子,为企业发展生态技术提供资金保障。其次,应构建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如扩大银行对生态企业的信贷支持;深度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立二级市场和一些地方性的小证券市场,给生态企业的产权提供交易的场所;积极发展风险投资,鼓励设立按照市场规律运行、主要投资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创业基金等。最后,政府应直接投资进行循环经济相关方面的技术研究,并对企业自身所进行的有助于循环经济开展的技术研发工作进行财政补贴。

(4)建立科学和严格的循环经济管理体系。

①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逐步把资源和环境代价计入企业成本,真实反映、科学评价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设置经济运行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循环再利用指标、废弃排放指标、建设保障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指导企业循环经济建设,使抽象的循环经济具体化。

②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体系,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和措施具体化、定量化,纳入干部、职工的业绩考核体系,将部门、员工的责任与企业循环经济工作的开展挂钩,对忽视责任、违反规则的给予严肃处理;对发明新技术、降低产品的环境污染、促进企业生产流程的生态化改造,以及对生态营销有成效的部门和员工给予高额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如奖金、提成、技术持股、技术入股等。

(5)培育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的产物,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本企业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和信念,并保证这种精神风貌和信念得以持久存在的制度和措施,它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灵魂。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必须将循环经济思想注入到企业文化中,在企业内部形成对循环经济的高度重视,让每个员工都充分认识到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绿色营销等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另一方面,应向外界积极传播这种新的企业文化,例如,通过企业的环保宣传、领导和员工的环保行为等取得社会的认同,从而在获得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种新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洪传春,张雅静.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10):44.

[2]杜欢政,张旭军.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近期研讨综述[J].统计研究,200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