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初中高中教育培训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5 17:12:1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高中教育培训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初中高中教育培训

篇(1)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45-04

一、引言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层次变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抓好广大一线教师的培训是保证这次改革成功的关键性工作。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过程中,笔者对所在省的高中英语教学情况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研,发现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输入和输出即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了著名的监察理论(Monitoring Theory)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理论是语言习得和语言学得(acquisition and learning)理论、监察理论、自然习得顺序(the natural order)假说、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假说和情感过滤(affective filter)假说等五大基本假说,其中可理解性输入是这一模式的核心。

本文拟主要结合二语习得理论中的克拉申输入假说、Swain的输出假设、中介语理论和教师纠错性反馈理论,对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输入和输出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高中英语教师培训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达到提高高中英语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顺应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从而进一步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输入输出问题

高中英语一般每周开设5节课,在一些外国语学校中每周开设7节。与高中新课程标准配套的新教材已相继出版发行并投入使用。就英语学科而言,有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外研社版新课标高中英语,北师大版新课标高中英语等等。教师普遍反映:在笔者所在省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比较适合沿海和大城市英语教育较为发达、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对内地三线城市和农村学校来说,该教材结构不够合理、课文生词多、难度较大,对师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要求高,不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另外,该教材也与四川目前的高考有些脱节。为应对高考,许多学校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高中一、二年级快速地把高中三年的课程上完,高三则进行复习,一边用汉语讲解语法和高考要点,一边采用题海战术,通过广泛而大量的考试,力求高考考点无一遗漏。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加上学生人数众多(一般为70~90人/班),教师往往会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授课,教师的讲授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有学者研究发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中国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往往占用了70%甚至90%的课堂时间,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因而不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赵晓红,1998)。课堂教学语言,除少数重点中学和外国语学校的重点班外,一般是一半英语、一半汉语。即使是重点中学和外国语学校的重点班,语法以及词与词的辨析等较难的内容,一般也用汉语讲解。此种情况一是因为学生英语理解能力有限,二是教师英语表达能力有限。每个班每周一般有一次英语早读,一次英语晚自习辅导。但即使是早读和晚自习辅导这样本应由学生自己支配,获得有效输入的时间也常常被教师占用来补课、考试或讲解试题答案。至于其他的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电影欣赏等,除极少数外国语学校外,几乎为零。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克拉申的理想输入,可理解性、既有趣,又有关联、非语法程序安排和要有足够的量的要求显然很难实现;新课标所提倡和要求的任务型教学、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型学习更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由于缺乏有意义的语言运用,学习者没有受到推动,没有确实感受到有提高和发展自己目的语的需求,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应付考试便成了学习英语的唯一目的。

篇(2)

社会的发展,城市劳动力的稀缺,迫使一些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里,外来务工人员大规模进入城市大约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他们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批发与零售等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行业,不可否认这些人对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主要从事城市中相对脏、苦、累、险的工作,收入较低,生活清苦又加上自身文化水平和素质较低,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很弱,属于弱势群体,需要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

一、外来务工人员受教育现状的特点

(一)以初高中文化的青年为主。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外来务工人员中16- 30岁的占到百分之六十多,平均年龄仅有24.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百分之五十, 高中文化程度的占百分之二十,这表明大部分的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集中在初高中水平。对照国务院研究室对全国农民工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外来务工人员平均年龄比较轻, 是农村中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群体。

(二)劳动力的来源主要以西南部为主。在我市的外来劳动力归属地研究发现,百分之八十多的务工人员来自外省,四川、云南、安徽、河南等省的劳动力占到了百分之七十多,而且这个比例在逐年提高。

(三)工作单位和岗位相对不稳定。这些务工人员在一个地方工作的时间相对较短,平均一个季度到半年换一次工作,工作流动相对较大。

二、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培训

职业技术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是对劳动者进行的从事某种职业有关的技能或知识的教育培训,能有效提高劳动者的竞争能力。职业教育的三个特征, 即职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因而职业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主要涉及到劳动者、雇佣劳动者的企业、对劳动者实施教育培训的机构以及政府的管理部门。这几方各自所处的地位不同, 对职业教育培训的认识也就有所不同。

(一)企业的认识。以我院开展职业培训和再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来看,现在大多数企业主管部分已经认识到了知识的巨大力量,也积极的组织企业员工开展岗位培训,但是实际上效果不尽如人意。比如说企业请到专门的教师去培训员工,但是员工思想不重视,因此使得培训形同虚设,走形式,过过场。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企业的管理体制,没有制定有效的制度来量化培训结果,只有将培训结果反映到工作中,才能体现培训的价值。

(二)员工的认识。务工人员具有强烈的学习意愿, 有70%的人愿意接受职业技能教育或培训。他们接受教育的目的非常明确, 有60%的人接受岗位职业培训是为了提升岗位职业技能, 另有15%的人感到目前不适应所在岗位技能要求而想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只有15%的人是为了转岗而学习。也就是说, 85%的人对目前从事的职业是满意的或者是认可的, 还想通过学习掌握职业技能以适应这个岗位或更好地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但也有一部分人只是为了形式而去参加培训。记得在2012年,去一家化工企业上课,主要是将他们企业的原理及流程知识化,让员工知道他们各自负责的工艺的作用及要求,课程我经过精心准备过,而且去过实地考察过,课程讲的津津有味,可是听课效果很一般。我想主要是他们思想上不重视,觉得自己只要干好自己手头活就好了,危机意识很淡薄。

(三)政府的态度。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了应对企业转型、职工素质提高的需要,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学历、技能并抓。政府也为各年龄段的务工人员提供了相应政策鼓励他们去学习,要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培训,让有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接受更多的职业教育, 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各级政府对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都很重视,对他们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不仅关系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就业能力、扩大就业范围、提高就业层次和收入水平, 而且对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发展水平以及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生活的工作从总体上做出安排,按照国家创建和谐创业、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安居乐业为目标, 突出重点, 发挥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协调作用。比如我市进行继续再教育者,可以减免继续教育学费5000元,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再深造的积极性。

三、职业培训的类型

目前社会和社会所能提供的职业培训大多数短期培训,当然企业员工接受的教育培训大多数是免费的,这样不仅可以使收入低的劳动者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也可以使用工企业获得高水平的劳动力。

(一)职业院校或者技工学校。是培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正符合外来务工人员的学历要求,实行教学实习与科研生产相结合。国家体制几十年的发展,职业院校或技工学校已形成初中高级培训并存,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多层次、多功能、多元化的职业培训体系,遍及机械、电子、航空、电力、石油、冶金、铁路、计算机等近30个部门和系统,全国职业或技工院校也多达几百所,这位务工人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篇(3)

中图分类号:F24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009-04

新生代农民工,简单地说是指年龄段处于80后和90后的农民工,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其市民化也必然成为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中的重中之重。研究表明,稳定的收入和住房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前提之一,因此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促进其在城市中拥有稳定的收入和住房。稳定的收入和住房是与稳定的就业联系在一起的,如何增强其就业稳定性,提高其收入水平就成为市民化进程中的关键。

近年来,农民工的就业收入问题已备受政府决策部门和学者们的关注,国内学者在研究增加新生代农民工收入问题时形成了以下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是解决其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职业教育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吴济慧,2010)。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教育培训与其就业收入影响都是呈正比的(魏婧华、罗湛、翁贞林,2013);第二种观点则视野更广,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状况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其收入水平。不仅教育培训,而且工作经历对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也会产生影响(乐章、刘苹苹,2007);第三种观点则不仅从农民工自身而且也从政府角度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教育培训。认为提供就学机会比提供就业机会要更为容易、成本更低,而且这种政府行为的最重要的可取之处,在于对就业市场机制的影响是中性的(姚先国、陈凌,1999)。

关于就业收入问题,国外理论界早有研究。Nee(1996)指出教育对农民向其他职业转换的促进作用将在市场经济中得到逐步的加强;Piore(1970)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高级市场和初级市场,认为初级市场上高素质的劳动力将向高级市场转移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西方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丰富的劳动者,无论在职业选择还是在收入增长方面都具有优势。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众多学者们已经将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与就业稳定性、收入水平联系起来,也指出了要提高其就业稳定性和收入水平必须要对农民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但是现有研究成果在对教育培训和就业收入的相关性研究方面尚有不足,特别是运用实证的方法来验证教育培训和就业收入相关性的研究不够充分,因此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调查问卷数据,着重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水平和就业收入水平的相关性,并以此为出发点说明加大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培训,在提高其就业能力、增加其工资水平中的作用,从而为政府制定相关人力政策提供参考。

本文数据来自于2012年春节西安财经学院“教育机会分配、人力资本水平及西部农村青年的职业流动”、“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绩效和优化研究”课题组,利用大学生寒假返乡进行的针对青年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834份,涉及青年农民工的问卷613份,其中属于西北地区青年农民工问卷381份,符合新生代农民工年龄范围(33岁以下)的问卷272份。本文所用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于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272份调查问卷。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可以通过其文化程度和接受培训的情况加以说明。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

本次针对西北地区的调查问卷共计381份,其中新生代272份,老一代109份。调查问卷中关于文化程度的描述是按照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进行的。为了说明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现状,本文还对新老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居多,占到90%以上,其中初中占到37.5%、高中为29.0%,大专及以上23.9%。

老一代调查对象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为79.8%;其中,初中46.8%、高中18.3%,大专及以上为14.7%。

对比上表数据,新生代群体的文化程度总体上要高于老一代,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组尤为突出,比老一代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比重则低于老一代。这一结果,证明我国政府近年不断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政策效果良好。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情况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情况可以从其接受培训的次数、经费来源、内容反映出来。

1.培训次数。在培训次数方面,272名新生代农民工从未参加过培训的有82人,参加过一次培训的有99人,这两组样本占调查对象总数的66.5%;参加过两次培训的有48人,参加过三次及以上培训的有38人,这两组样本仅占总数的31.8%。其余五个样本未做任何选项,为无效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自打工以来总体上较少参加各种培训。

2.培训经费来源。在经费来源的调查上,本次调查设计了可多选的选项,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经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个人和企业,占被调查者的73.9%。其中培训经费来自家庭及个人的占34.9%、来自所在企业的占39.0%、来自于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的所占比重很低,分别占1.1%、1.5%。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成本主要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和所在企业承担。政府和社会团体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方面的经费支持较少。

3.培训内容。调查问卷显示,西北新生代农民工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专业技能培训,其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占到调查对象的60.7%;还有少部分人员接受了电脑基础知识培训,占9.9%;面试技巧培训和其他培训,占3.7%。

调查问卷的结果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原因有二:一是农民工被所在企业安排接受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农民工出于自发性需要,主动进行自我提高。但是从培训经费近一半是来自于培训者家庭和个人判断,新生代农民工对直接有助于提高择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培训内容比较欢迎。对于务虚的面试技巧和其他培训缺乏积极性。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从业和收入情况

本次调查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从业和收入情况设计了相应调查项目,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分布、稳定性及收入情况。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从业情况

1.从业情况。本次问卷中列出加工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住宿餐饮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维修及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其他共九种行业。根据调查问卷,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业和住宿餐饮业人员最多,各自占到18.4%;其次为建筑业和其他,比例分别为17.6%、12.9%;而从事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维修及其他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人数较少,总共只占32.7%。

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业分布特征,与其接受教育培训状况有很大关系,由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所占比重较低,仅有23.9%,故从事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维修及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这些对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要求较高行业的人数比重较少。

尽管本次问卷调查样本数量较少,但是从与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对比看,农民工大多从事加工制造业、建筑业这点上看结果相同,至于其他数据差异可能与问卷中行业种类设计不同有关。

2.职业稳定情况。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稳定性方面较差,呈现出频繁跳槽、频繁失业的特点。本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从业以来工作变动两次以上为68.1%,其中变动两次的人员最多,为28.7%;其次是变动三次和一次的人员,分别为18.4%和16.2%;变动四次、五次以上的分别为8.5%和12.5%;不变动的只占到15.4%。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状况

调查问卷显示,2012年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收入水平为2210元。其中收入水平在1500元以下的占22.0%, 3000元以上的占18.4%;1500元到3000元的较多,占到了56.9%,超过其总数的一半以上。这种工资分布状况与2012年外出农民工全国平均收入2290元的情况基本一致。对比初次获得收入情况,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1500元以下的比重从86.0%下降到22.0%,而3000元以上的比重从1.1%,上升至18.4%,2000元以上收入群体占到总量的55.5%,与之前只有5.5%形成鲜明对比。

三、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职业选择及收入间的关系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历次寻找工作中受到的限制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遭遇到最多的是技能、学历和工作经验的限制,比例分别为54.8%、53.7%、48.9%。此外,还有性别、年龄、户籍和其他限制,它们的比例分别为15.4%、12.5%、7.7%、5.9%。

由此可见,技能和学历、经验是新生代农民工寻找工作的主要障碍。下文中,我们试图通过对拥有不同教育培训水平农民工的收入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得到教育培训与收入、职业选择的关联性。

(一)文化程度对职业选择和收入的影响

1.文化程度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本文在表6中,试图用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所在行业的分布情况,说明文化程度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从表6中看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行业选择面窄小,只能在建筑业、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等行业中就业,至于需要较高文化程度的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及房地产业中就业比率极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则职业选择面较为宽泛,各个行业都有涉及。特别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从业排列在前三位的是加工制造业、教育卫生及社会工作和其他。调查结果说明,文化程度确实是农民工择业的影响因素,较高的文化程度能够使农民工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灵活性,并且可以达到主要劳动力市场企业员工素质的要求,获得向上流动的职业机会。

2.文化程度对收入的影响。收入的高低首先与所从事职业有关,而从事何种职业又取决于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如果新生代农民工能够以自己较高的文化素质敲开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大门,那么就能获得较高的薪酬和较多的晋升机会。表7是关于不同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分布情况,以此来说明文化程度与收入的相关性。

从表7来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收入分布情况,因为调查样本过少而不具有说服力。其他几组调查样本中,月收入为2500元以上的人员,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3.4%、34.3%、26.7%、43.1%。其中小学和初中组所占百分比较高,可以用其较长的工龄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加以解释。高中组的百分比较之小学和初中组而言较低,则可以用工作时间较短、工作经验缺乏解释。大专以上组的高收入百分比较高,说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对农民工取得较高收入有正面影响。

上述数据说明高中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提高作用不突出,但是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对文化程度低的劳动者收入提高作用显著。

(二)职业培训对职业生涯和收入的影响

关于职业培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和收入的影响,我们采取把新生代农民工按照参加培训次数多少分组的办法,得到培训次数不同的农民工所从事职业和收入情况,借此说明职业培训的作用。

1.职业培训次数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的影响。通过对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培训次数各不相同的群体对于培训的认识大不相同,同时培训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情况差异较大。只接受一次以下职业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认为参加培训可以给他们加薪或升职的占27.1%,认为有助于找到环境更好工作的占16.0%,认为没有什么影响的占16.6%,其余40.3%的调查对象未对此项调查做出任何回复。

在接受培训次数为两次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中,认为参加职业培训可以给他们加薪或升职的占68.6%,认为可以有助于找到环境更好的工作的占17.4%,认为没有什么影响的12.8%,

1.2%未做任何回复。

调查结果的差异性说明两点问题:一是参加技能培训确实能够加薪或升职以及找到环境更好的工作,同时也意味着向上进行职业流动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二是接受较少培训的人员对培训作用未做出任何回复情况较多,说明这部分人对于参加培训的认识不足,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较差。

2.培训内容对职业生涯的影响。在技能培训和电脑基础知识培训中,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占60.7%,而参加电脑基础知识培训的只占9.9%。可见新生代农民工中多数人认为专业技能培训更重要。

就参加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认为参加培训可以实现加薪或升职的占54.7%,认为参加培训可以找到环境更好工作的人占20.1%,认为没有影响的占24.5%。可见,专业技能培训对于职业生涯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针对既参加过专业技能培训又参加过电脑基础知识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认为能够加薪或升职的占到94.4%。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如果培训内容辅助以电脑基础知识培训,则会加大这一影响。但是,其他培训内容效果不明显。

3.职业技能培训对收入的影响。在272份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总样本中,挑选出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样本185份进行分析,比较他们的初次工作的工资收入与现在工作的工资收入发现,参加过培训之后农民工的工资水平的确有了提高。培训之前的初次工资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只占13.5%,而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工现在工资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占到75.7%。当然这里的数据并没有排除物价上涨因素,因此还有一定的虚高成分。

为了排除物价因素的干扰,进一步说明培训与收入的相关性,我们可以进一步将没有或较少进行职业培训人员和接受较多培训人员的收入增长情况数据进行比较。

82名从没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现在的工资在2000元以上的占44%,而185名参加过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现在的工资在2000元以上的占57.3%。

参加过一次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占51.5%。

参加过两次及以上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占64%。

由此可见,农民工的收入和培训次数正相关。文化程度的高低和职业培训多少确实对农民工择业灵活性和职业素质、技能水平有正面影响,对他们能否实现向上职业流动和获得较高工资水平产生作用,进而影响到能否获得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最终实现定居城市,完成农村人口市民化的目标。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本次调查问卷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之第一代农民工确有提高,教育培训与就业收入之间总体上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由于在工作技能以及经验方面的缺陷,高中生与初中生相比,在获取收入方面并不具优势。

职业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与薪资水平的上升有正面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培训内容方面,有自己的需求偏好,针对诸多的培训他们更倾向于专业技能培训。

因此,建议政府在人力政策制定方面,可考虑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内容进行细分:对于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青少年进行职业教育;对于有能力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学生,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资助和支持;同时增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以上措施,最终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稳定就业和提高收入的目标,顺利实现城镇化。

[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绩效评价及优化研究”(2011KRM66),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育机会分配、人力资本水平及西部农村青年的职业流动”(10YJA79023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济惠.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职业教育策略[J].职教论坛,2010(19)

[2] 魏婧华,罗湛,翁贞林.人力资本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及收入水平的影响―基于9省市的调查数据[J].经济研究导刊,2013(9)

[3] 乐章,刘苹苹.人力资本与收入水平―关于外出务工农民的一个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2)

[4] 姚先国,陈凌.中国人力资源与就业压力分流[J].学术月刊,1999(11)

[5] NEE V.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hanging mechanisms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6 (4)

篇(4)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32-01

云南省属于煤炭资源较丰富的省份,全省煤炭资源总量为691亿吨,居全国第11位。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在实现全省煤炭生产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的采煤技术、高效生产方式及煤矿机械化的应用需煤矿专业技术人才才能得以实施,培养高素质的煤矿专业技术人才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下面以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来探讨如何发挥继续教育在小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1 小型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小型煤矿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和重视程度已有一定的改观,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层次低,技术能力有限。从近几年对小型煤矿技术人员的培训统计来看,在小型煤矿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中高中和初中学历的将近占90%左右,其余的技术人员具有中专或专科以上学历,在中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所学专业不是煤矿开采的相关专业。(2)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由于小型煤矿的地理环境特殊,煤矿的管理水平、生产条件、生活设施不完善,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难以录用到煤炭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3)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合理。有些小型煤矿仅配备了采矿专业的技术人员,煤矿的主要管理者缺乏长期发展思路,仍停留在只要能够将煤炭采出来就行,往往忽视了其它如机电、通风、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或者一位技术人员身兼数职。

2 建立完善的培训规划,是解决小型煤矿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重要保障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总体部署和重大举措,是我国昂首迈进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其中重大人才工程中的第(八)工程,即《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是今后十年继续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围绕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海洋、金融财会、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防灾减灾、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社会工作等重点领域,开展大规模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在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和《云南省工业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10―2015年)》中提出了云南省工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以上政策的,为小型煤矿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管理部门和专业院校,应该及早制定煤矿专业技术人才的中长期培养和培训的规划,建立科学的、系统的、实用的培训制度,加快煤矿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

3 注重培训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切实提高煤矿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质量

按照小型煤矿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标准要求,深化对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强化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加强了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了专业技术人才的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

3.1 改革培训课程,创新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培训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是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圆满完成的必要条件。在培训计划和培训课程的制订过程中,考虑到各个煤矿的生产条件、培训专业、参培人员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作为培训院校,组织专家组对主要产煤市、县(区)行业管理部门及生产企业进行专业技术人才规划调研,根据小型煤矿企业的生产状况及发展要求,形成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专题调研报告,在与行业管理部门及送培企业反复进行磋商后,组织企业内部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与培训教师共同制订出以高素质、高技能为培养目标的培训计划并合理设置培训课程。

3.2 注重建立培训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从长期的培训过程来看,最受学生好评就是“双师型”教师,因此,学院针对小型煤矿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已建立了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除了聘请在职教师、离退休教师,还聘请国有煤矿已退休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工程师为外聘教师。在任职煤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教师中,有的是云南省煤炭行业技术审查专家委员会成员,有的参与了云南省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并经常带学生到煤矿实习,对全省小型煤矿的地质特征、开拓方式、采煤工艺、机电设备等非常熟悉,在如何培养优秀的煤矿专业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对提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3.3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机制

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学生与普通全日制学生相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年龄结构相差比较悬殊,在参加培训的同一批学生中,年龄跨度可以在18~50岁之间。(2)学历层次参差不一,同一班上的学生中有的是专科或本科学历,虽然原来所学专业不是煤矿主体专业,但基础知识较扎实,培训过程中接受能力较强。有的是高中学历,甚至有的只具有初中学历。(3)工作经验的差别较大,有的在煤矿已经从事相关专业多年,工作经验较为丰富,有的是才从事煤矿专业,对煤矿有一定认识,也有的刚被录用到煤矿就送来培训,对煤矿生产完全没有概念。

4 结语

小煤矿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是一项长远的、有计划的、不断创新的工作,其顺应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云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和《云南省工业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10―2015年)》等方针政策的要求,它关系到小煤矿的管理、发展、安全、高产高效生产方式、煤矿机械化的推广等等,小煤矿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应从培训计划的创新、培训过程的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与送培企业的密切合作,培养出适应小煤矿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技术人才。

篇(5)

日本采用对口入学的衔接模式,它的实质是通过在高等专门学校实施五年一贯制来实现中高职衔接,是一种典型的以学制为中心的衔接模式。在这种衔接模式中,学生在高等专门学校学习的五年时间里,前三年主要集中完成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后两年完成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在课程设置时遵循的首要原则是逻辑体系,同时全面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高等专门学校的生源除了初中毕业生外,还有职业高中的优秀毕业生和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及实践经验的社会人士,通常采取推荐入学、考试选拔等方式给他们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

英国采用单元衔接模式,它的实质是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衔接。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被分成数以千计的教学单元,相邻的两个教学单元联系比较紧密,保证了课程的逻辑顺序。这些教学单元的设计基于统一的培养标准,由此避免了课程重复及断档现象,不仅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连贯性,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美国采用课程或大纲直接衔接模式,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来实现其与高中后技术课程的衔接。这种模式在《卡尔帕金斯职业和应用技术法案》中有明确规定:“联邦和各州政府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主要任务,一是把高中职业课程(2年)改为高中后技术教育的准备课程,二是实施中高职课程衔接,即‘2+2’课程”。另外,美国还鼓励社区学院与高中进行合作,共同制定衔接方案并进行实用技术课程的研发。

澳大利亚采用“培训包”模式,用以认定和评价技能的职业标准和资格的体系,它是国家承认的培训、认定和评估技能要素的总和。“培训包”由澳大利亚国家行业咨询委员会研发,分为不同的层级,与资格框架相对应,每个层级的内容与相邻层级间都相互联系。“培训包”的开发与使用,促进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和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标准化。

综观我国职业教育目前的办学情况,发现我国中高职学制教育衔接模式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独立型,也就是说中职和高职各自根据自己的学制进行教育,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对口升学考试择优招收中职毕业生;二是一体化型,也就是中职与高职统筹安排课程体的一种学制衔接模式,如五年制、中高职连读等。这种一体化衔接模式既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完成全部课程,也可以在校际间分阶段完成课程。

二、国外中高职衔接模式的经验启示

(一)配备良好的制度环境

上述几个国家在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中,有良好的制度环境为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以英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英国建立了国家资格证书体系,为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体系中涵盖了A级证书制度、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普通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在内的三种制度,同时对职业教育资格和普通文凭等问题进行了严格规范,减轻了人们以往只重视学历教育的现象。

(二)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得益于该国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从1862年颁布的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法案《莫雷尔法案》开始,相继颁布并实施了多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案。每当有问题出现或者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时,就会出台相应的法案对其提出明确、细致的规定及要求,这些法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为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合法性保障。

(三)给予有效的政策支持

以日本为例,日本职业高中校长联合会在1999年曾开展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同从普通高中升入大学的学生相比较,来自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和综合科的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积极性更高。由此,日本文部省做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规定高等学校在招生时,要扩大职业高中毕业生和综合科毕业生的生源比例,给那些优秀的学生更多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这个决定为日本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保障。

三、提升我国中高职教育无缝衔接的对策

目前,我国高职与中职对接的途径,对于庞大的中职学生群体机会是很小的,政府还出台文件对报考率进行限制,有的高职院校已经取消五年制大专招生,这使中职教育严重缺乏吸引力。因此,我们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要重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容衔接。我国比较注重学历的衔接,而上述4国则比较重视学习内容的衔接。学历衔接是一种形式上的衔接,而学习内容的衔接才是内涵式的衔接。

其次,要建立健全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制度。高等职业院校招生时,可以由学校自行组织招生入学考试,给予学校在招生标准、招生程序、录取程序等方面足够的自主权。这样既可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也有益于学校的内涵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

再次,要制定适宜的课程衔接体系。无论是单元模式、课程大纲模式,还是“培训包”模式,都是以课程作为衔接的内核。我国的课程衔接,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和区域特色,却没有形成适宜的课程衔接体系,通常是建立合作关系的中高等职业院校共同研发课程。不同学校同一专业在进行中高职衔接时,课程体系是不同的,甚至存在很大差异。可以实行弹性学制,根据“3+2”学生从不同中职院校升入同一所衔接院校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实行有针对性的弹性学分制度,使中职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时间进行学习的安排。同时开设大量选修课程,使学生灵活组合选修模块,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即可毕业。

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中职、高职衔接提供保障。从职业教育角度出发,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中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是基本方向。应当采取继续加大中职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学骨干和“双师型”教师;依托大中型企业和相关高等学校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并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以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受教师实践;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实践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等,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篇(6)

1.1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数量

锦州市农村总人口191.8万人,农村劳动力101.3万人,拥有各类农村实用技术人员606名,全市每万名农村人口中拥有农村实用技术职务人员3名,每千个农村劳动力中拥有农村实用技术职务人员不到1名。1.2农村实用人才结构比例

1)层次结构:在全市农村实用人才中,初级比例最大,占总数的65%,其中农艺专业最多,占初级人数的28.6%,蔬菜、农业工程、兽医专业分别占初级人数的16.7%、13.9%和8.4%;其次为中级,占总数的25,6%;高级人数最少,占总数的9.4%,且主要分布在乡镇基层单位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线人员几乎没有。

2)年龄结构:农村实用技术人员队伍年龄构成主要以40岁以上人员为主,占总数的53.6%,30-40岁占总数的34.7%,3哕以下的,占总数的11.7%。

3)学历结构:大专及大专以上,占总量的12.7%;中专占总量的193%;高中占总量的32%;高中以下占总量的36%。

4)性别结构:在整个农村实用技术人员中女性所占的比例较少,占总量的9.3%。

1.3农村实用人才分布

全市农村实用技术职务人员主要集中在义县、黑山、北镇、凌海和太和区,分别占总量的5.3%、26.2%、36.6%、16.8%和15.1%。农艺、兽医、畜牧、蔬菜、工程和农经专业人员,分别占总量的40.3%、14.7%、10.7%、9.4%、7.9%7和11.7%。

2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人员总量偏少。农村实用技术职务人员比例只占农村现有劳动力人口的0.06%,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文化程度偏低。高中及以下占多数,其中又以初中文化程度居多,不利于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的提升。

3)年龄结构偏大。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的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技术层次偏低。高级职称仅占总数的9.3%,不利于产业化的发展和带头作用的发挥。

5)女性实用人才偏少。目前大部分青壮男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以女性为多,因此女性农村实用人才的多少成为左右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3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农民参评热情不高。首先是主体认识不到位,作为农民职称评审机关的各级部门对于该项工作的认识不充分,缺乏主动性,存在等、靠思想,没有真正认识到农民职称评审工作的意义所在。其次是客体认识不到位,部分拥有一技之长或有资格、够条件的农民对评审缺乏深入的了解,认为可有可无、可晋可不晋,对农业生产不但产生不了直接经济效益,反而会牵扯精力,因此,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参评积极性不强、热情不高。

2)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民参评信心不足。相关部门对农村实用人才评定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参评资格条件、参评范围、过程手续等涉及评审工作的相关情况缺乏了解,导致一些有资格、够条件的农民因参评信心不足,而丧失了参评的机会。

3)组织工作不到位,农民参评无从下手。相关部门对评定的组织工作不够重视,不能给农民提供详细的指导,许多农民无从下手,致使一些有资格、够条件的农民因为不了解工作程序或者不了解申报方法而放弃了取得职称的机会。

4研究发展对策

1)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教育培训,切实做好培训组织工作。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形式,充分发挥农村职业学校、化技术学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培训工程、青年农民教育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等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做好农村实用技术人员组织工作,明确申报范围、规范申报程序、拓宽申报渠道。

篇(7)

[中图分类号] G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38-02

近些年,我国的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招生人数也稳步提升。基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不断被充实到企事业单位,增强了用人单位竞争力。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中高职有效衔接问题日益凸显。

可以看出,基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日益不能满足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必须增强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构建适应现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

(一)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需要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着力打通和拓宽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发展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中国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是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只能进行简单的机加工,日益不能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中等教育人才只有继续接受规范系统的职业高等教育培训,才能加大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为适应经济转型发展,培养更多综合型技能人才,产业结构调整奠定坚实人才基础。所以,加快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决策,是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使然。

(三)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是实践“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职业教育梦是“中国梦”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技能强国的梦,是全面发展的梦,是人人成才的梦,是尽展其才的梦。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在推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实践“中国梦”理想,通过不断探索实践,不断完善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为经济腾飞、科技创新、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理顺思路,分析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知上的差异

随着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科技进步,基于中等教育的人才已日益不能满足岗位需要。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各自为政”,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差异,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很多未能在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接受再教育培训,造成了高技能综合型人才断层,缺乏有效衔接。已服务于社会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受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缺乏主观能动性,缺乏学习动力,忽视了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向综合型人才发展的需要。企事业单位为获得短暂的经济效益,也忽视鼓励、发展本单位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向高等职业技术综合型人才的转型。

(二)招生衔接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与初中同等学力的人员,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高职院校招生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生(职高、中专、技校)参加每年的高考入学。其中对口中职招生的指标限定在5%以内,政策上的限制,以及高职院校以文化知识为主的招生考试,造成了许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失去了继续深造提高的机会,特别是有些技能水平较高的中职毕业生因文化水平的差异进不了高职院校的门槛,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中高职招生生源改革已迫在眉睫。

(三)专业对口衔接的问题

从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可以看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农林牧渔类、资源环境类、能源与新能源类、土木水利类、加工制造类、石油化工类等19类321个专业。高等职业学校设置的专业大类为18个,少于中等职业学校。许多高职专业未设置基于中职对口或相关的专业,许多中职毕业生不得不择业,或转换专业进入高职学校,专业对口衔接问题日益凸显。

(四)教学课程与教学理念衔接的问题

中职教育侧重点在于专业技能培养,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轻文化基础。受制于自身职业文化素质,中职毕业生一是难以适应高职文化理论学习,二是定向思维,缺乏高职生的创新型拓展思维。中职专业设置的课程比较单调,内容缺乏与高职的有效衔接,有些与高职阶段学习内容简单重复,还有些已跟不上现代科学创新技术发展要求。

三、开拓创新,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

(一)适应区域产业需要,统筹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区域产业的特点与需求,政府加以引导,建立中高职统筹管理机构,促进中高职管理交流协作,结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计划。以服务经济为先导,以提升个人职业素质为根本,通过试点,逐步推广,加强中高职衔接人才教育,明确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中等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级技能综合型人才。

(二)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产业转型升级,中高职教育围绕的侧重点不同,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就要求必须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依靠行业和企业需求,研究制定中、高职专业目录,使中高职的职业教育在专业上有效衔接。以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为提升,仅仅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加快创新中高职专业教材与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拓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

(三)强化学生素质培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教育的重视,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系统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兴趣,改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做好与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理论与技能有效衔接,为进入高等职业学校接受再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试行弹性学习制度,中职阶段学过的课程,允许学生分阶段自主学习,实行学分制,通过测试转换成高职阶段的学分,按阶段灵活组合学习课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四)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拓展人才成长途径

改革现在的高等职业院校入学考试,对于单独面向中职对口招生的,调整考试科目,适当降低理论文化成绩分值,提高专业技能测评分值,逐步增加每年招生比例,比例建议为当年中职毕业生35%-50%左右。对口教育的“3+2”模式转变思路,在理论考试入学的同时,通过坚持以能力为核心,坚持评价模式改革,允许一定比例优秀中职毕业生通过公开专业直接选拔充实到高等职业院校中。从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出发,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应中高职衔接具体政策,拓宽职业人才成长途径。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培养培训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重视教师的进修学习与系统培训,鼓励教师苦练基本功,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灵活掌握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在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考核评估制度基础上,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评估制度,激励先进学生勇于开拓创新,帮助落后学生加强实现自我提高,鼓励专业或学科带头人做好“传、帮、带”,提高整个教师队伍教学水平。

(六)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校企合作

政府、院校及相关行业应充分认识中高职衔接重要性,增加投入,统筹运用专项资金,围绕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突出重点,支持并促进中等与高等职业院校的有效衔接。专项资金应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产业领域相关的职业教育。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院校、企业不断加强合作,制定中高职衔接改革规划,对于中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计划大纲的制订与教材编写,鉴定题库开发与更新,以及试点中高职职业院校的专职教师进修培训,予以经费支持。

总之,面对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不断加强与完善中高职有效衔接,全面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育高技能人才,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为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汤光伟.中高职衔接研究[J].职教论坛,2010,(22):31-36.

篇(8)

百年大计,以人为本。企业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企业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当代社会,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学习速度和培训速度也是提升人才速度的重要参数。培训则常常是提供信息、知识及相关技能的重要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途径。在当今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必定是那些能够使其员工充分发挥自己全部潜能的企业。这意味着,企业员工必须接受培训作为继续学习的一种手段,员工培训在帮助公司迎接竞争性挑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帮助公司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重视员工培训工作的公司会比他们的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好的经营业绩,更有信心迎接竞争性挑战。培训不仅通过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而且增强员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员工受益。故有人说,培训是企业送给员工的最佳礼物。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员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员工的干劲和热情。企业同时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围绕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来实施培训,并通过培训沟通上下级的联系,掌握工作进展状况,达成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为了充分了解公司员工思想现状,了解公司对员工培训要求和规划,建了解统化、结构化的公司内部培训体系。本人在xx制药有限公司范围内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研,共发出问卷36份,回收问卷35份,其中有效问卷34份,中层管理人员问卷4份,主管级及员工级30份,现简要对问卷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时间、地点、方法

1.调查时间:2007.08.

2、调查地点:xx制药有限公司

3、调查方法:采取问卷式调查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xx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抗肿瘤药物为主的制剂生产厂家,药品的生产质量和管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用药的安全问题,对于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十分必要。

(一)公司发展理念与文化

1、 企业发展方向较为明晰。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约有95%左右的员工认为,自己对本公司的发展战略表示了解或十分了解,这主要是与公司目前的业务重点和工作目标有关,但剩余的5%左右员工表示了困惑,这必然会造成实际工作缺乏目标,或者人力资源的较大浪费。

2、 将近九成员工熟知企业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因而不断进取,永臻完美的管理思想几乎感染了公司的所有员工,可见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敬业度和忠诚度起到了较大的凝聚作用。

3、 企业在制度建立及文化建设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调查数据显示,认可公司有一个非常健康文化的比例达到85%,而15%左右员工则认为一般,没有员工对此表示反对。 此外,仅有45%的员工认为公司的制度体系非常完备,而认为不完备的人数达15%。

(二)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

1、 近九成员工对公司现行组织结构认同,并表示与部门业绩息息相关。公司现有员工中,九成员工对现有机构设置表示赞同,认为现行设置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 现行职能职责、业务流程与实际工作衔接较好。依据调查结果,80%员工认为目前的岗位职能配置、工作业务流程有效,而认为其在实际中有指导性、参考性作用的仅占35%左右。

(三) 人才管理与技能

1、 在人才使用上,中高层管理者获得了较高的支持率。部门负责人作为xx制药有限公司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不断创新、发展企业的重任,从统计数字发现,在工作任务分安排方面,80%左右的员工认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做到了用人所长,但仍有20%人员认为存在不公平现象。

2、 部门内部沟通基本顺畅,但部门间急需加强。多数员工普遍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对其的工作支持力度较强,并就工作内容进行沟通,但从后续问题的调查显示,部门内沟通并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也有一部分员工反映,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并不十分理想,很多时候只是员工自己沟通和联系,而部门负责人沟通比例也仅占55%。对于部门内部的员工间沟通,调查者则在三个方面表现较为均衡:自己协调、询问同事、求助领导。

3、 中级管理人员急需提升的方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员工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中级管理人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个人素质,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领导艺术、团队文化、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员工激励、成就动机。而据中级管理人员的调查显示,则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团队文化、领导艺术、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员工激励、成就动机。

(四) 团队精神状况和素质

1、 除少数员工外,团队士气良好。在实际调研中,28%的员工认为我们团队的精神非常高昂,60%认为我们团队是一个充满关爱、团结一致的集体,但12%的员工认为团队现处在低迷的时期。针对团队的特定成员进行调查时发现,约有35%员工反映某些员工没有与整个团队融合起来,表现出例外或特例的行为。

2、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没有紧密结合。团队是由个人构成的,个人业绩是团队业绩的基础,只有实现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息息相关,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而据相关数据显示,xx制药有限公司仍需要在此方面继续努力。

3、 团队的素质能满足工作要求,但总体提升缓慢。据统计资料显示,60%员工认为公司团队的素质与优秀企业相比,总体水平不差上下,25%认为略差,15%认为较差。在员工与团队合作的信心方面,30%员工认为团队正向有利方向发展,35%认为没有变化,20%保持观望状态。在团队素质的提升方面,40%员工非常认同我们的团队正在进步,35%基本认同这一事实,20%表示沉默,5%表示不认同。

(五) 员工个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挥

员工专业技能的自我评价。员工普遍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自身的专业技能比较满意,这一比例高达80%,仅有15%左右的员工认为自己的技能相当完备,与此同时,5%员工对自身知识与技能表示了不满,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提升。但在专业技能转化方面,这一比例有所下降,75%员工认为自身的技能基本发挥,25%员工认为没有完全发挥,可见专业素质在向业绩转化上并不十分理想,员工的潜能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四、今后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目前公司的培训现状,为了让公司的培训更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培训体系:

1、强化员工责任心的培养。针对本公司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性,对员工加强质量意识的培养,使员工充分意识到缺乏责任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给公司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生产有序地进行。

2、加强员工之间相互沟通。不定期的和公司员工进行交流,使员工的意见能够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便于部门之间以及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的相互了解和协调。

3、调整人员配置、促进员工技能发挥。针对每个员工的特点对其岗位进行调整和安排,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避免人才浪费。

4、加强团队融合提高团队素质。多进行一些团对活动和考核,以便加强团队合作,从整体上提高整体素质。

加强员工培训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改变员工的平庸工作行为,尽可能降低管理成本,克服不可测性,保证质量低劣的员工无法进入,有效降低优秀员工的流失率。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对各类员工进行不同目的的分类培训,以满足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加强员工培训,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将自然地倾泻出来,自觉与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不仅让员工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对企业有了满足感和归属感。也使企业和员工得到共同的发展,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关于行政管理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篇【二】

调查时间:2013年6月至7月

调查地点:**县劳务市场

调查对象:外来农民工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

调查内容:调查当前流动人口学习需求情况

一、发现的问题:

流动人口流动人口通常指为就业、生活,拟离开其户籍地30天以上的人口。一般也会把这部分人员称之为农民工,他们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可是尽管农民工群体为城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一直受到不合理的待遇,存在各种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弱势群体。 2013年6-7月,我们就农民工学习需求情况进行了一次最新情况的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30份,有效问卷410份,接受调查的农民工的就业地分布餐饮业、建筑业为主。结合本次调查活动,对当前农民工需求情况以及有针对性地对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下岗转岗人员进行学习需求的调查,以改善这一部分人群在城市中的生存能力。

调查情况: 1、农民工群体的文化基本状况及现状 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从文化程度看,2013年初,文盲/半文盲占0.8%,小学文化程度占19.6%,初中文化程度占59.6%,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占19.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4%。与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相比,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重由83%下降到80.0%,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由12.2%上升到20.%。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在本次调查中,农民工的平均文化程度为8.7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仍高达80.0%。在对阻碍你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的回答中,364%的农民工认为文化程度太低是最主要的障碍,这在所有选项中是最高的。 2、农民工从事的行业部门有所扩大,但仍以餐饮业、建筑业为主 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就业部门分布的范围极为广泛,但就业部门仍然比较集中。在430个样本中,从事餐饮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人数最多,分别占29.1%和56.7%,二者共占85.8%;与2004年县统计局的调查数据相比,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逐年上升,且上升幅度也逐年加大。但由于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大多工作条件比较差、工作强度大。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起码的职业技能。在谋求某一职业时,绝大多数农民工根本拿不出相关的技能证书,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他们只能甘居下风,去从事一些城里人不愿干的简单劳动。 3、调查发现,50.0%的农民工对自己的文化生活很不满意,42.7%的农民工选择用睡觉来打发闲暇时间,34.0%的人选择逛街,13.1%的人喝酒聊天。此外,免费的电视、广播,花钱不多的报纸、网络,占了农民工文化生活内容的很大比例。 调查显示,目前在**县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有逐步向高学历发展的趋势,中技中专学历占32.4%,初中毕业占28.2%,高中毕业占20.1%,大专及以上学历占了10.8%,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仅为8.1%。 调查显示,教育程度低的农民工对聊天、睡觉、看电视或听收音机感兴趣,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农民工更喜欢读书看报、上网和运动,偶尔涉足歌舞厅。在20--29岁的受访农民工中,有78.7%会在闲暇时间上网,19岁以下年龄段的上网比例达到了87.5%。

二、农民工学习需求情况分析

调查发现广大农民工对学习需求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农民工渴望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接受调查者认为,致富的障碍是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

2、农民工要求接受指向性较强的实用技术培训。

3、培训地点的多样性和方法的灵活性。在接受培训的地点上、方法上应灵活机动,以业余函授培训为主,脱产为辅,以实地培训为主,网络为辅。培训的时间1个月以内为宜。

4、农民工从事二、三产业的愿望增强。农民工自身及对子女的就业,选择从事农业类的仅占8.6%,选择较多的是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倾向于二、三产业中的建筑、餐饮、销售、汽车驾驶与维修等专业。

三、建议与启示

针对农民工的学习需求,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要深入思考,认真定位,加大改革力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篇(9)

培育当代中国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全面进步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关键所在。如何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科学内涵,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本文特从管理哲学方法论角度略述一二,供讨论。

一、求真务实的思想管理方法

新型职业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他们是未来现代农业建设的根本支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求真务实。

(一)按照性别比例,确定主要培训对象

城镇化的推进给我国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移。目前我国农民工数量已有2.6亿多人,在数量众多的农民工中,男性占66%,女性占34%。这些人从乡村流向城市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传统村落出现了“空心化”现象。有人戏称现在农村是“386199”部队,“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年人,农村劳动力严重出现妇孺化现象。因此,我们应急需按照性别比例,确定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对象。一方面,要吸引一批青壮年男性农民返乡创业,加大农村务农青壮年男性农民的培训力度,培养初高中毕业生一定比例的男性学生成为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的后继力量;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一定比例的农村妇女参加新型农民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妇女在农业生产中半边天作用。

(二)按照年龄结构,实施分类培训办法

当前我国务农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全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50多岁,年轻人相对较少。根据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需按三个层次实施分类培训:一是农村务农青年。据调查,务农农民中,18-35岁的占25.3%,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的加快,这些务农青年已逐渐向 “职业农民”过渡,亟需有针对性地加以培育。二是农村两后生。我国每年初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学的人数在500万左右,这其中大部分是农村学生。要借鉴国外经验,通过免费培训、政策扶持和就业引导等措施,将一部分农村两后生培养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三是返乡农民工。面向年龄18-50岁返乡农民工,发挥他们拥有资金和创业经验的优势,围绕农业新兴岗位,以就业技能为重点,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

(三)按照文化层次,开办不同培训班级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是农民素质的转变。据调查,目前我国务农劳动力文化水平仍然偏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超过55%,初中文化不足40%,高中文化不足5%,大专以上仅占0.2%。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按照农民不同的文化层次,开办不同培训班级。一是实施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主要面向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开展技术含量高、就业前景好、市场需求好的技术工种培训,对文化基础差的劳动力重点开展以社区服务业及家庭手工业为主的实用技能培训。二是实施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主要面向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农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实用生产技术等知识培训。三是实施农民创业培训。主要对在农村有创业愿望并有创业基础初中以上文化的人员,开展创业必备知识和能力培训。

(四)按照产业布局,设定专业培训目标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留在农村务农农民的分工分业呈加快发展趋势。一些农户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逐步成为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农机大户,甚至有了家庭农场;一些农民通过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投入,逐步发展成为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或者是农业企业家、农村经纪人;还有一部分农民,随着农技服务业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等技能服务型人才。我们要要根据农业产业分布情况,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开发特色产业,创办经济实体。从现在农村发展的情况看,培育新型的经营主体,第一是种养大户,包括家庭农场,要有一套扶持的政策,要开展大规模的培训。第二是农民合作社,要引导和扶持其健康发展。第三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要正确发挥其作用。

二、因事制宜的人本管理方法

面临农户的兼业化问题,农民的老龄化问题和农村的空心村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做到因事制宜,实行人本管理。

(一)从人口老龄化实际出发,放宽培训对象的年龄设定限制

中老年农民文化层次偏低,接受新事物能力弱,对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不熟悉,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我们要从“人口老龄化”实际出发,放宽培训对象的年龄设定限制,加强三个方面的培训:一是对未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招生对象扩展为20―45岁的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同等学历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专业户、复转军人和返乡农民工等。打破只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及部分高中生的限制,真正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骨干力量;二是主要针对45岁以上农民和即将走上农业生产领域的新生劳动力,通过集中办班等形式开展初等农业技术培训;二是主要针对45岁以下,有转移输出愿望的农民和即将走出校门的初高中学生实行转岗职业技能培训。

(二)从产业空心化的特点出发,狠抓培训对象的职业技能提升

据一些粮食大省调查,专业化规模经营的水稻亩产水平比一般农户普遍高出100公斤,专业化规模饲养生猪的精料肉比为2.5-2.8∶1,而一般散养农户的精料肉比为3∶1。随着农民由身份向职业转变越来越明显,要重点开展好两个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一方面是面向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农机大户等农业生产经营大户,重点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方法等内容的系统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新型绿色证书,作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获得政府政策扶持的技术资格凭证。另一方面是面向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等技能服务人才,重点开展所从事行业和岗位的职业技能系统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进行技能鉴定,合格者颁发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作为其聘用上岗的资格凭证。

(三)从信息碎片化的现状出发,增强培训对象的知识整合能力

针对农村劳动力信息比较闭塞,信息来源比较单一,传播速度较慢的现状,面向农民开展学历教育,是解决部分农业院校毕业生学农不爱农、不务农问题的长远之策。目前,每年农科专业招生人数接近20万,但毕业能够到农业生产一线服务的人员比例很低。要改变这种状况,需从两方面出台相应政策:一方面,要制定特殊招生政策,明确农业院校的培养任务,因地制宜确定招生考试要求,补充出台农民参加中高等学历教育的吸引政策;另一方面,要改革教育模式,农民学历教育的专业要以种植、畜牧、水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类型划分,通过脱产学习、函授、送教下乡、远程教育等形式,突出实践教学、强化跟踪服务,切实提高农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培育一批“知识型”新型农民。

(四)从经济边缘化的趋势出发,激发培训对象的励志求知精神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经济越来越被边缘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激发新型农民的励志求知精神。一是探索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提出包括知识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规模、生产经营效益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准入及退出机制。二是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成为专业种养大户。大学生“村官”对新技术拥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对新市场拥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在农村就业创业,会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三是把家庭农场主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由于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会自动实现代际传承和新老交替。鼓励家庭农场主的子女就读涉农专业,对他们实行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培养。

三、精巧管用的战术管理方法

2012年8月,农业部在全国100个县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采用精巧管用的战术管理方法。

(一)与推广农业科技相结合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普遍推广。一要充分发挥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作用。鼓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发挥科技推广前沿阵地的作用,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农民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二要开展普及性培训。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要以农业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通过进行田间培训、入户指导,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信息及时送进千家万户。三要实施“送教下乡”活动。“送教下乡”变农民“进城上学”为“家门口上学”,让农民学习种养技术。四要要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整合当地现有农民培训资源,聘请涉农部门、科研院所的专家、技术人员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致富能手作为兼职教师,使农民培训人才资源得到最大优化共享。

(二)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

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是现代农业对经营方式的内在要求。发展现代农业,一要依法保障承包农户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二要加大对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三要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民的职业化。第一,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第二,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升农业科技水平,而农民是农业科技应用的主体,只有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发展现代农业;第三,发展现代农业,要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三)与强化政府责任相结合

目前,一些地方把农民教育培训当作“软任务”,培养效果不明显。抓紧建立和完善目标责任机制,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感十分必要。近年来,一些地方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如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农民的知识化、职业化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要求到2020年持证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比例达到35%。当前,应该借鉴和推广江苏等地的成功经验,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任务和持证农民数量纳入政府的综合考核。一要制定规划、出台政策、统筹资源、分解培训任务;二要加强经费投入,落实培训资金,提供物质保障;三要配置农业生产经营必备的培训设施,配套完善生产体系;四要加强培训管理,优化培育环境,开通现代农业投资创业绿色通道;五要加强督查,实行目标责任考核,保证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篇(10)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经过调研和论证,在省教育厅直接领导下,于2004年8月初成立了辽宁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集团。

一、集团成立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促进农业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为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教育资源供给相对不足、教师素质不高、“双师型”教师缺乏、办学模式单一、经费紧张、招生就业困难、学校之间各自为政等诸多现状,组建教育集团,通过寻求合作伙伴,走共同发展之路,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它也是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潮流。

(二)形成农业职教集团优势,拓展发展空间

由于组建了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内单位之间可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还可以吸收和利用社会资源,不断增强集团的办学实力,使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三)成立农业职教集团符合各方利益

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具有职业性和农业性。组建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符合中、高职校的各自利益,符合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精神,符合农村的实际,它加快了我省农业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四)成立农业职教集团能较好实现中高职衔接

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构建完整的农业中、高职教育体系,使农业中、高职教育相互衔接,并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建设等方面成为一个科学有机统一的整体。

组建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是我省在职业教育史上的一项新突破,将来可能是一条成功解决农村教育改革之路,同时,对农业职业教育为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二、集团的原则及性质

(一)集团的原则

1、自愿的原则

就是参加集团采取自愿的原则。只要承认集团章程,有加入集团的意愿,提交入会申请书,通过理事会讨论,就可成为理事单位。同时有退会自由。

2、目标一致的原则

就是培养目标要一致,不管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主要是为农业、为农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提高农业人口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

3、资源共享的原则

就是集团内部的各成员校应将各自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发挥各自的师资、教学设备、管理优势,达到资源共享,合理利用,特别是高职学院或是先进的中职学校要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帮助和扶持相对落后的中职学校。

4、实用性原则

就是要力求找到各成员单位的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结合点,还要真正能够体现农业性和职业性的特点。

5、针对性原则

指成员单位合作项目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包括合作内容、合作的组织形式、合作的方式方法、合作的途径和合作的保障措施等都要具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二)集团的性质

集团的性质是集教育教学与培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对外交流与合作等为一体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联合体,实行理事会制,属于非营利性的社会民间组织。

三、集团的功能及任务

(一)集团功能

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形成集团优势,拓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服务与发展空间,吸收和发挥利用社会资源优势,不断增强集团成员校办学实力,使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职业教育现存的问题。发展和壮大农业职业教育事业,使农业高职与中职通过合作办学紧紧地连接起来。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发挥多功能作用,广泛开展各类培训和技术推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高农业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二)集团任务

一是办学,开展学历教育和各类培训活动。在学历教育方面,积极推进中、高职之间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及教育制度上的全面衔接。在各类培训方面,根据社会和农村需求,积极开展广泛的培训活动。

二是交流,开展国内校际间和学校与企业间的广泛交流,交流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经验和农业职业技术人才供求等方面的信息。同时积极开展与国外相关学校的交流活动。

三是合作,集团内部通过加强教育教学领域、办学领域、产学研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四是研究,研究和探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新思想、新理念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四、集团成立以来,已健康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一)开展联合办学

我院2004年已与国家级重点中专—— 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联合试点了“3+2”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已招收了140名初中毕业学生。2005年又向省教育厅申请与17所中等职业学校,17个专业开展“3+2模式”的高职教育,省教育厅批准8所学校13个专业与我们联办,当年招收1780名学生。

开展3+2联合办学,一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农村,农村经济发展依靠农业科技人才,举办“3+2”农业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更多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二是构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需要,通过开展中、高职3+2教育衔接,能够形成整体合力,拓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服务与发展空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独具特色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三是初中毕业生继续学习的需要。我省2004年初中在校生达67.5万人,毕业生升学率75.5%,由于普通高中资源有限,很多农村初中毕业生不能到上一级学校学习深造,我们开展的3+2联合办学,可以满足广大农村初中毕业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四是真正实现中、高职教育的全面衔接。对口招生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无疑又架起了一座升学的“独木桥”。

与此同时,由于中职生源素质偏低,结构差异明显,加大了高职办学的难度,其中涉及最多的问题是两个层次知识、技能的重复,或者断档,高职预期的教育目的难以实现。而举办“3+2”中、高职教育衔接,基本没有接轨过程中的损耗,衔接的效率能够达到100%,相对节约了人才培养所需的时间和精力,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实践证明,“3+2”联合办学的模式,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普遍受到中职学校的欢迎,更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它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二)开展师资培训

我院是教育部第一批确定的国家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之一,同时又是省级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之一,还是农业部批准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我院每年都接收各中职校相关专业一定数量中职教师来院长期培训、进修,还经常派相对稳定的专业课教师到各中职校负责专业建设的指导工作,还根据各中职校的需求,不定期的派相关教师与各校共同研究专业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集团成立三年来,我院共为中职校的教师、主任、校长来院进行短期培训7期,共培训420人次。

(三)开展校际间交流与合作

组建辽宁省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集团之后,校际间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我院于2004年秋,对我省阜新、锦州、鞍山、葫芦岛、朝阳、沈阳、盘锦、辽阳等八个市19所农村职教中心和农业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了调查走访。走访的目的要是增进了解,加强合作。与此同时,各市职校的领导和有关人员也多次到我校参观学习、交流探讨。通过彼此的走访、交流,增强了集团的凝聚力和合力,有利于我省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共同开展教育教研活动

集团内部中高职之间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一是共同参与了《深化辽宁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修改工作;二是中高职教育共同立项研究并申报教育教研课题,如已被省教育厅立项批准的“十一五”两项规划课题,《农业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研究》和《中、高职经贸类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三是共同研究和制定教学计划,如在2005年暑期,与8所联办校的教学校长和教务主任一起研究和制定了12个专业的“3+2模式”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计划指导方案。

五、发展思路及远景

(一)要积极吸收企业加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集团

在中、高职院校加强各领域合作同时,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与企业广泛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

(二)开展教学与学生管理培训

加强中高职和各中职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做好教学与学生的管理工作。教学管理一是加强教学计划管理;二是加强教学质量监督管理;三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四是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学生管理一是提高学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探究新时期农业中高职学生特点,工作规律研究;三是加强日常管理;四是加强学生社团文化教育活动实施办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与不断提高。

(三)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中、高职校共同研究论证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是中职校可派教师到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二是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也可根据需求派专业教师到各中职校去对建设工作进行具体指导。

(四)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主要研究“3+2”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具体研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的衔接,教材编写和选用,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研究,探究符合农业各专业特点的教育教学规律,以指导办学实践。同时开展其它教育教学领域研究。中、高职学校通过科研立项共同研究并申报各级成果奖,以推动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展,以指导办学实践。

(五)开展校际间广泛交流

逐步形成中、高职两个教育层次间关系紧密、教学融通的格局。中、高职学校要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沟通、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篇(11)

1.必须高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2.9988亿人,其中农村人口为7.5705亿人,占总人口的58%,农村人力资源总数为4.8724亿人,占农村人口的64%,占全国人口的37.5%。在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到4.2亿人。从统计中可以看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3%,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由于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70%左右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在农村推广不了。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只有30%。不仅制约了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技术的快速推广,也影响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进程。

当今社会现实是:一方面是农村有大批富余青壮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而另一方面在城市“技工荒”之后,又出现了全国性的“民工荒”现象。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重点对长江、珠江三角洲、闽东南、浙东南等地区40个城市的用工、缺工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反映:发现缺工200万,比率达10%。整体发展趋势是: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会越来越窄。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输出为主的需求,在向“技能型”为主转变。当今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已逐渐发生了质的转变。

2.必须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城市化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在今后一个时期,每年至少要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这种态势要持续20年左右。由于我国农村教育还很不发达,截至2009 年底,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8.9 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的平均水平则更低。很多进城寻求职业的农民大多只接受过普通初中教育,除了有一身力气外没有多少劳动技能,加强这些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据有关方面统计,在全国各级各类城镇务工的农民总计大约在 8800万人左右。这部分人目前虽然已经在城镇从事劳务,但很多人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适应不了先进技能劳动的需要,如果不接受新的职业培训,终究要被淘汰。因此,为农村进城人员(主要是初中高中阶段)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他们在城镇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使农村转移进城中的初中文化程度以上人员拥有与城镇人口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受教育水平,必须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展要求建立职业教育保障机制

1.构建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保障机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艰巨,也需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资金投入。根据《2003~2010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我国从2006~2010年,要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5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并对其中的30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2亿多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据农业部门推算,仅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前5000万人的引导性培训和3000万人的职业技能培训任务看,按照开展引导性培训人均100元、职业技能培训人均600元计算,共需资金230亿左右。农村职业教育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的保障主要应考虑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是稳步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财政投入,将教育经费更多向农村和农民倾斜;二是引导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养。

2.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已经成立了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7部委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农业部等六部门也联合进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管理的综合协调能力得到加强。201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11]13号 )正式颁发,进一步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

但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顺利和改善,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任务也应当进一步明确。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还需要坚持市场化方向,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教育培训管理模式,借鉴国外“教育券”等管理制度。

3.健全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服务体制

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这种手段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进而促进其务工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因而,就需要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及农民培训与劳动力务工就业和转移的公共服务机制和就业机制。以教育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务工就业和转移,以劳动力就业和转移带动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其中,应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政府部门和劳动中介的服务能力,构筑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信息平台。不仅在农村,而且在城市都应建立面向农村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通过就业平台开展劳务输出、职业介绍、市场招聘等方式,促进农民工就业和转移,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最终目的,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并提高其收入水平。

4.形成农村职业教育的合力

综合运用政府部门资源、协调利用社会资源是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中呈现多部门管理、实施的格局,农业、教育、劳动、科技、扶贫等不同部门都掌握一定数量的政府资源。如何打破部门局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就成为推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进程中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要充分调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政府和社会资源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形成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合力。

三、职业教育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途径

农村职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很多,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这些教育形式提高农民的科技和文化素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职业教育多年来的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农村教育改革中涌现出的“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将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统筹结合,有机衔接,分工协作,相互沟通,提高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整体效益,这是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行之有效的农村职业教育实施途径。

⒈“学校+基地+农户”办学模式

学校需建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高水平、高效益的产业基地。以产业基地为载体,利用农职校的师资力量、技术优势,融试验、实验、示范、培训、推广于一体,既教会农民做,又做给农民看,还领着农民干,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

⒉“学校+公司+农户”的办学模式

以学校为主体,以公司为实体,以农户为客体,通过合同(或协议)的方式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带动农户进行产业开发。这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集产、供、销于一体的产业化办学模式。

⒊“学校+产业协会+农户”的办学模式

以学校牵头,以专业教师和毕业学员为主体,组织产业协会,通过协会把农户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和毕业学员的作用,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对农户实施技术培训,将农职校办学融于农业产业化、农业企业化、农村现代化建设之中,使其成为促进农村现代化形成的依托和载体。

⒋“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

农职校按照村镇出题目,培训列项目,产学研相结合,学用一致出成果的思路,建立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户、科技村、农业科技企业,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实行校园、家园、创业园相结合,学校、技术人员、农民学员相结合,教、学、研相结合,使学校的功能扩展到产业领域、市场领域和科研领域。

⒌县、乡、村三级网络办学模式

以县政府统筹,将县办农职校、农科所与乡镇农职校一起,构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产品开发、技术推广和经营服务的网络。加强农职校之间的联合协作、专业互补、师资共享、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构建多层次、多专业人才培训网;以乡镇企业、科技示范园、农产品生产经营大户为依托组建专业协会和产业化实体,构建专业产业化网络;以乡镇村的教学点为依托构建科技示范网络,形成边学习、边生产、边科研的教育模式。

⒍远程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和挖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制定农村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计划,加快开发和制作符合本地区产业特点,符合农民实际需要,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同步课堂、教育资源光盘和卫星数据广播资源。现在有的地方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分开建设,浪费了不少资源。现代远程教育应着力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与科教结合,三教统筹,与农村党员教育、农民教育、教师进修等相结合。

⒎一校三教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