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4 16:51:0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篇(1)

敬爱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xxx,来自优秀的xxx班。拿破仑有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我要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础!”凭着小学的多年班级工作经验,我想竞选的是语文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课代表。虽然说,现在任职于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组长,只是渺小的一员,而且是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但我本人并不太喜欢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对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没有什么兴趣而言。在小学毕业考的时候,虽然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是A,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比较有兴趣的科目还是语文(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曾经有过一句话:既然是花,我就要开放,既然是树,就要长成栋梁,既然是石头,我就要铺成道路。我既然热衷于语文(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那么就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去胜任这个职位。

就算失败了也不要紧,毕竟我尽力了,我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

篇(2)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09-02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在经验中得到高质量的学习,促进学生在专业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成长,使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相应的优化。小学语文本就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对教学案例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和教师都直接参与,对问题进行共同讨论。本文对在小学语文中采用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和基本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相应的介绍。

一、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的有效性较强,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小学语文的课堂只能采用该种教学方法,教师为学生呈现相应的教学案例,能够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对事件的解决策略,最大地实现实践性。同时进行教学案例的赏析和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技能。该种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成为探究活动,在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共同讨论下进行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承担更多的相关的学习责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往,因此可以培养其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都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因此,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整堂课的主要内容,只有教师对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才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这门课程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和理论性并重,该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学生不仅要牢固掌握语文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还可以培养其实践能力。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首先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其是不是符合教学的目标。在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使其对案例进行思考和小组讨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老师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控制,在学生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思路。而当学生探讨的话题与教学目标有所偏离时,教师要进行相应的控制。总之,教师的讲授和引导成为辅助的教学手段,而主要的核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2.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师在进行案例的选择时一定要慎重,既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还要根据知识点的形成。首先案例要有知识性,也就是说当学生对这些案例阅读和思考之后,能够得到理论方面的知识,同时案例还要有典型性,它能够对学生有较为典型的教育意义。还要使其具有针对性,教师可以在这个案例中对学生进行识字、阅读、口语交际和作文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学习。而且教师选择的案例还要有完整性,不能够支离破碎,要有开头、讲解、过渡和结尾,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理解和学习。选择的案例还要出现在教学一线中,符合教学的实际同时有时代性。在选择案例时,首先推荐的是优秀的案例,但也要选择相应的普通案例或者有瑕疵的案例,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其进行完善和改造。

3.评析案例。教师要对案例进行相应的评析,在课堂上将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由教师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案例中的内容。首先使学生快速地进行案例的阅读,对案例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然后使学生进行相应的交流和讨论,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每个小组有4个人或者6个人,每位同学都要陈述自己对案例的想法,并共同探讨问题,将案例中包含的问题都找出来,再一个一个地分析和讨论,由于学生的想法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教师在最后要进行简答的总结和述评,对学生们解决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梳理,同时明确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使学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反思和总结,从而加深自己的理解。

4.把握时间讲求效率。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对于时间的控制也有比较高的要求。每个教学案例都不尽相同,设计的重点也有不同,所以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学习重点的前提下对时间要有度的把握。节奏不能太快或者太慢,太快会使学生有急促感,紧迫的心理会让学生理解力和记忆力受到一定的影响;太慢又会让课堂太过放松,不能够使课堂学习效率最大化。所以教师在案例的使用和环节上要下一定的工夫,把握好时间和课堂节奏,让学习效率最大化。

5.创新案例。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普通的案例,先使学生在这个案例中进行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在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使学生认识到哪些地方存在问题,并试着进行修改,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对该种教学方法进行良好运用的同时还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篇(3)

1.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分析

作为我国的文化精粹,传统优秀文化中涵盖了多种知识,包括不同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在渊源留长的文化发展历程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都可以体现我国文化发展即为繁荣,为后人的学习和鉴赏提供了素材。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要求应以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为培养目标,这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作用相吻合。所以当前很多小学均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了一部分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传统的民族风俗习惯,了解古人流传下来的礼仪。

虽然很多院校开展了传统优秀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相整合的教学工作,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用的发挥。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通常以阅读古诗、鉴赏古诗文的方式来讲解传统文化,而鉴赏和阅读的只是古诗的一部分或几段话,存在传统文化教育过于片面的问题,学生根本无法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再加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思维相对固定,也没有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运用到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方面,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2.1 将传统文化内容合理的穿插到教学课堂中。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问题,教师一定要做出调整和改变,将传统文化内容合理的穿插到教学课堂中,在保障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者,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语文课本教材,对教材中古诗词和文章详细的讲解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文章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并达到陶冶情操和提升个人品位的效果。例如:李绅的《锄禾》一诗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久别故乡的深切怀念;王安石的《泊般瓜洲》一诗中写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以及客居异乡的无奈与痛楚;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谊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等等。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传统优秀文化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所占的比例,将语文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的搭配,避免优秀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过少或过多,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共同为增强学生情操和思想品质而服务。

2.2 合理的选取传统文化教学案例。在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应采取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教育案例,结合案例来分析其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蕴含传统文化的教学案例通常应用的都是古诗词,对小学来说比较难理解,教师应对古诗词的内容、意象进行详细的阐述,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种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可以让小学生获取语文课本外的知识,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非常有利。

2.3 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教学模式的设置和运用也同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的效率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运用的教学模式不合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非常枯燥、乏味。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结合传统优秀文化的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学情境下传统文化散发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并加深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篇(4)

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分析:朱自清 《荷塘月色》

1.课前准备

(1)结合地方特色(扬州),扬州有一个景点――荷花池,将班级同学分为若干小组,请各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设计“游览荷花池”路线,准备好导游词,成文后上交。

(2)资料查询:①荷花的各种寓 意;②荷的功用、形态、习性、栽培知识;③历史赋予荷塘的人文底蕴。

2.教学过程

(1)各小组交流比较“游览荷花池”行程安排的策划。

(2)模拟导游:每组推选一个代表上台扮演导游,戴上导游证,手执队旗,其他学生扮演游客,听完后大家评价线路的设计和导游词的设计是否合理。

(3)交流体会:请“导游们”说说, 怎样才能成为优秀导游。

(4)由荷花池的荷花切入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以学生准备的导游词和朱自清笔下对荷花、月色的描写进行对比分析,以突出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引导学生在撰写导游词时多运用排比、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加导游词的艺术性。

(5)课后作业:将朱自清对荷塘月色的优美描写以自己的语言转化为“游荷塘”导游词。

本次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现“专业”,凸显“语文”。本篇散文《荷塘月色》教学案例从学生的专业出发,模拟学生专业实训场景,着重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和专业能力提升的成功结合,效果较好。课例虽然着眼于学生的专业,但始终在努力彰显着“语文”味儿。通过创设做“荷塘导游”的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口语交际的情境中,提高了听、说、评的能力。同时又成分利用了扬州地方旅游资源,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使学生了解扬州旅游文化,感悟荷花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第二,立足“主动”,激发学生兴趣。本篇散文《荷塘月色》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在整个过程中,体现了团队合作意识,锻炼了写作欣赏能力,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整节课学生是知识、技能、能力等的主动获得者。学生通过课前的查阅资料及课堂上“模拟导游”、相互评论等实践活动,体验到了主动获得资料、创意表达、角色表演所带来的快乐,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广、知识面宽,针对不同的问题共同解决,在共同参与中,学生比较轻松自由,口语交际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同学善意的笑声和帮助中逐一改进。在活跃、欢笑的课堂氛围中,口语交际能力在评价过程中又一次得到提升。

篇(5)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74-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何谓“阅读期待”呢?简单地说,就是指学生渴求学习新知或者获得知识的一种状态。这种学习状态可以使学生主动地进入阅读情境之中,进而爱上阅读。那么,基于学生阅读期待的教学如何实施呢?

一、用爱心去唤醒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阅读教学中,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和阅读期待,就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愿意主动投身到学习的热潮中。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满怀爱心,能够真正蹲下来,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宽容学生,就可以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力量,进而使学生主动阅读,并爱上阅读。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八册《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笔者提出:“同学们,你们留心观察过周围的小花、小草或者一些流浪在外的小动物吗?对于花草树木,或者小动物们,你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吗?每逢雨雪天气,你想过它们的归处,或者会给它们带来哪些影响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小姑娘。读完她的故事,你定然会有许多想法与大家分享。”在教师充满爱心的激励性语言的感染下,学生的阅读期待被唤醒,迫切地想深入文本,去获得新知,去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学习效果显著。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课堂教学时,为了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教师运用充满爱心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想深入文本一探究竟的愿望被唤醒,从而为阅读学习效果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用新知去撞击

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阅读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教师不光要关注学习内容,还要关注学生所学知识的新鲜程度。在某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与学生心理年龄的特点,随时为学生补充一些新鲜知识,以使他们在现有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形成“信息差”。这样教学,可以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进而使学生带着刨根问底的心理去破解心中的疑团。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鞋匠的儿子》一课时,笔者先把林肯小时候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从故事中,学生感受到了林肯小时候就是那么的优秀、风趣、幽默。在这种教学情形下,教师又趁机提出:“那么,长大以后的林肯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这样教学,既符合学生接受与认知事物的心理,又可以使学生对长大后的林肯,尤其是参与总统竞选的林肯产生进一步探究与了解的愿望,有效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为深入阅读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在《鞋匠的儿子》一课的教学上,教师没有对林肯是如何与参议员论辩的事情过多地进行讲述,而是从林肯小时候的故事入手,很自然地引起学生对“长大后的林肯是什么样子的”这一问题的关注。这样教学,以旧带新,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并为学生的深入阅读与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用范读去感染

范读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多大作用呢?有人是这样评价于永正老师的范读的:“听于老师的朗读,最起码可以少讲三分之一。”可想而知,范读对于学生的阅读影响力有多大。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产生一种迫切想读书的愿望,教师可以巧用范读,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阅读和探究的欲望。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四册《狐假虎威》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在上课一开始,通过《森林圆舞曲》的播放,烘托出一种森林里各种动物欢腾活跃的气氛。然后,在音乐背景的烘托下,教师开始了声情并茂的范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随着教师范读的深入,学生们也受到了感染,他们不由自主地随着教师范读的节奏,轻轻地朗读起来。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与教师的目标高度一致,都想通过读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深化了学生的阅读探究。

篇(6)

2.肤浅化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虽然专业和精良,从配音到动画设计让学生流连忘返,但是,课件效果淡化了课堂的主题,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满堂放”,眼花缭乱的场面让人觉得好看,但缺少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变成简单的人机对话模式:花样繁多的图片――教师的整体感悟――肢解文本的赏析――文本某点的延伸。

3.教学中自觉反思的意识不强。部分教师没有通过课后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理念。

针对这些现象,我认真研读语文新课程理论,探寻新课改中高中语文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倡导语文教师上出有自己个性特色的语文课。在学习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后,我获得几点感悟。

一、“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所以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赏识教育。“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时刻担心在不经意中打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学中我常常为婉转的评价语绞尽脑汁,生怕枯燥的表扬使学生乏味,学生阅读时想用什么形式就用什么形式,大声读,小声读,自由阅读都可以。对少数学生偏激的思维,在思维碰撞中出现的观点差异,我均会有意识地向正确方向引导,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度。但一味地尊重与赏识容易助长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教师只有恰到好处地惩戒和批评,艺术地点拨,才能使学生茅塞顿开,使师生关系得到改善。掌握好赏识与惩戒的尺度,就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弘扬人性的理念。

二、重视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也就是要求“实”和“活”

“实”是指知识的落实程度。《新课标》中要求“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知识是学习理解母语,掌握祖国语言的必备工具,作为新课标的三大板块之一,“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性是不应该淡化废弃的。语文知识的内容很多,如“常用字”、“常用词”、“名言名句”、“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语法知识放到具体实在的语言环境中,在“情境效应”的影响下,让学生轻松又牢固地掌握它;人文类知识要尊重学生个性,良性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去熏陶感染。

除了“实”外,语文课堂还要“活”。强调与学生互动,上课时,我们必须忘掉标准,忘掉已预设好的课件,要按课程及文本内容的需要随机应变,顺势而成。教师在心中要装有学生,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与学生互动,对一些有深度的问题,给一定时间让学生相互讨论,再写一段不长的感悟。比如:学了《劝学》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学生回忆有关学习的名言,课后收集部分名言相互交流,还要求学生自己写一则劝勉学习的“名言”;鉴赏时可以让学生以相似的话题进行仿写。学生思维在向纵深发展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生思维交流的高峰时,教师要把自己对文本的思考提供给学生共赏。

三、重视课堂学习中的广度、深度

一堂真实的课是要避免做秀。语文课,很容易走进做秀的泥潭。课堂上热热闹闹,师生互动,声、影齐聚;听讲学生愉悦非凡,听课教师激情澎湃。教师可下课问问学生:这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除了高兴外,就说不出什么了。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真实的学生,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也许超出你的预设,也许滞后于你的预设,真实的课堂就应该及时调整教学,而不能死抱着教案一成不变,把学生的疑问置之不顾,照着课前设计的轨道走下去,这样的课堂是缺乏生命的灵性的。我的每一节课里,都可以听到学生如小麦“拔节”的声音,那是教学中最美的声音。真实的课堂不能成为精彩结果的呈现、优秀学生的表演。课堂中,少数好学生成了演员,而大部分学生被剥夺了思维与展现、交流的机会而成了观众,这样的课堂就失去了生成的机会,也失去了生命的魅力。因此,我的语文教学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真实展现学生的学习结果,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重视教学中拓展的广度。我们应认真贯彻《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依据新课标的理念精神,在课堂上重视教学的广度,引导学生扩大视野,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扩大知识面,有意识地进行知识面的拓展。课后拓展延伸,就要根植于文本,在探究文本的同时,教师选择与文本有关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扩大视野,从而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如《荷塘月色》补充“荷、月”的有关名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的兴趣……“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教师应着眼学生,考虑如何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读透文本,根据文本特点选择是否拓展以及拓展材料,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都有收获。

四、学会积累案例的做法

教师不仅要学习教学案例,而且要撰写教学案例。通过研究大量的实际问题,我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其中不乏典型事例,都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在一般情况下,撰写教学案例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案例事实,二是案例分析。在撰写教学案例时,我都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有针对性的意见,对教育过程进行真切的回顾,“过电影”般地把自己的教育观念行为再现,用科学的观点进行严格的审视、客观的评价、反复的分析。这样就使教育过程中的是非曲直、正确错误,都由模糊变得清晰。我对某些教育问题往往认识得比较深刻,解决得比较恰当,能看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教师从教学案例的线索引申开去,就有可能产生一些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发现某些教育规律,特别是解决某些教育问题的规律,从而产生某些创新,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五、搞好选修课的设计与教学

篇(7)

当我们坐在宽敞的礼堂聆听名师的教诲,当我们打开网络研读专家的理论,当我们躺在床上欣赏精彩的课品,作为老师的你,是否被一种激情所感染?是否被一种成功所触动?是否被一种燃自心底的火蒸腾得难以平静,难以入眠?只要是热爱教育这方热土的老师,都不愿自己的工作平平淡淡,都愿意在教育教学领域留下自己的足迹。那么,怎样才能快速成长为优秀教师呢?笔者根据20年的从教经验以及学习所得,谈几点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一、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有位教育家说过:“读书是和有智慧的人对话。”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我们不仅要给学生传授正确的知识,更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如果我们仅仅拿着一本教科书与学生对话,仅仅用有限的课堂知识去教育学生,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障碍。现在的科技发达,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教师更要不断地通过读书来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认识,增加自己的学识,让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得心应

手。大凡事业成功人士,都把读书作为自己的第一爱好。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若不读书,若没有在书海中

的精神生活,那么提高他的教育技能的一切措施就都失去了意

义”。因此,教师应该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让书籍成为我们成长的航标。

二、让终身发展成为自己的成长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的苏君阳教授,曾提到教师的四个发展层次,第一层次是较低层次,教师能胜任教学,满足学生基本学习需求;第二层次是合格层次,能驾驭教学,能够较好地因材施教,成为教学中的骨干;第三层次是较高层次,能研究教学,追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个人价值的实现,在学生的成长中求得自我发展;第四层次是最高层次,追求自我超越,致力终身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创造自己的教学实绩和构建理论研究特色,成为“学者型”的教师。目前工作了六七年的教师,一般都是在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之间晃悠而已,而要成为最高层次的教师,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目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党总支书记丁少华老师特意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因素:听专家讲座,占成长因素的7.8%;学习进修占成长因素的11.8%;自学占成长因素的19.7%;实践与反思占成长因素的60.7%。可见,一个教师的终身发展,反思占的分量是非常多的。我特别喜欢看一些特级教师的教学案例,以及他们每节教学案例后的自评,特别是诗意语文的践行者王崧舟老师的教学案例,我一节也不错过,每次看完一堂教学实录我都会为王老师精彩的课堂语言、精巧的课堂设计拍案叫绝,可是每堂我认为天衣无缝、精彩绝伦的教学,王老师都能找到自己需要提高、改进的地方,我不禁叹服王老师的严谨治学、不禁叹服大师们的精雕细琢,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够像这些大师一样多花些精力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育,成长怎能不快?提高怎能不快?

三、让优秀成为自己的理想

不管如何,学生不会因为我们对他漠不关心而放慢他成长的步伐,因为总是有优秀的教师在鞭策着他,在激励着他,促进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让优秀成为我们的理想,并让这个理想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

篇(8)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31

课堂教学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主渠道。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文质兼美。它们给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文本教材中的具体范文为媒介,取其精华,让学生从中学会积累。

一、在充满激情的诵读中积累语言

古诗云:“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自古以来,熟读成诵就是一种有效的积累语言的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语言,教师就要根据所学文本的特点,引领学生反复朗读、诵读,读出感情、韵味,这样文本中的语言自然会内化为学生的语言,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苏教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是一首儿童诗,语言优美,充满童趣,富有想象力,是值得学生积累语言的范文。在教学时,笔者主要把引领学生反复诵读作为教学的重点。为了使学生能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笔者鼓励学生像一名小诗人一样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进行诵读。这样,在激情诵读中,“透明的雨滴”“清凌凌的小河”“眨眼的星星”“弯弯的新月”等优美的语言自然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学生们不仅读得有滋有味,读出了情感,而且也积累了语言。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依据文本语言的优美、适宜学生诵读的特点,鼓励学生激情诵读,熟读成诵。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自然感知了语言、积累了语言,丰富了语言储备。

二、在赏析品味的基础上积累语言

教材中的文本有许多地方或用词精妙,或句子富有表现力。在阅读教学中,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如能引领学生就这些词语句子进行反复品味赏析,那么,将有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目标。

如,苏教版《槐香五月》一文主要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槐花飘香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赞美了槐香孩子们调皮可爱的特点。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午,桌上就摆上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句话用一连串表示“香”的词语表现整个村子都浸在“香”海里面了。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在教学“清香,醇香,浓香”几个词语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说说这几个词语之间有什么区别。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品味,真切地感受到同样是描写香味,但是香的程度不同,一个比一个给人带来的感觉既强烈又浓郁,有逐层递进之感。在深入赏析品味中,学生自然理解了语言,积累了语言,为运用语言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采取了引导学生品味赏析的方法,使文本语言在表达运用上的优势凸显出来,为学生语言积累提供了媒介,促进了学生语言积累的向深处发展。

三、在表达运用的实践中积累语言

阅读是吸收,表达是内化。语文教材有许多优秀的范文佳作,这就给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充足的条件。要想让学生的语言积累更加有效,就要鼓励学生把吸收来的语言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表达出来。这样,可以真正把语言积累的目标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如,苏教版《莫高窟》一文的第三自然段主要描写了莫高窟壁画的美丽景象。为了增强文本语言的感染力,作者在描写时用上了“不仅……还有……有的……有的……还有的……”等句式,把莫高窟的壁画描写得更加形象生动。在教学时,根据文本中句式特点,教师让学生运用这种句式描写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文本语言表达方式的理解,而且还在具体的表达实践中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积累的学习目标,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9)

如此巧合,周伟老师所设计和执教的教学案例就名为“科学与艺术”。它是高一语文教学内容,同时涉及物理、音乐、数字、美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对教师的整合能力充满了挑战。我全程指导并跟踪分析了这个信息化教学案例。在整个过程中,周老师展现出了优秀的专业素养,很好地处理了各种疑难问题,实现了“科学”与“艺术”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有机融合。

教学设计要素点评:诸事有法,则操之得法

1.教学框架设计点评:用概念图来展示结构

周老师有效地使用Inspriration这一概念图软件,绘制出了整个教学框架结构的概念图,使得教学设计的结构框架一目了然,清晰明确。

《科学与艺术》的教学框架组织,是由从主题单元出发的系列专题学习而构成的。在教学框架设计中,周老师将专题学习活动设计成“实践探索”和“理性探讨”两个板块。其中,实践探索又分为“科学家与艺术+艺术家与科学”、“学科与艺术+艺术与学科”两个子专题。由于子专题的学习目标还显得偏大,周老师采用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教学策略:在“科学家与艺术”中着重研究典型代表人物爱因斯坦的艺术素养;在“艺术家与科学”中着重研究典型代表人物达・芬奇的科学成就:在“学科与艺术”中着重研究数学中所蕴藏的艺术美;“艺术与学科”中着重研究音乐的物理构成。这样的设计,一来能够缩小教学所涉及范围,二则可利用已有教材,第三也充分顾及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2.教学目标设计点评:吻合新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目标与新课程标准相吻合,是本案例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精神的又一亮点。

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一语文第一学期阅读读本(实验本)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旨在促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和艺术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培养其高尚的人文情怀,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为了人类更美好地生存、走向更高的文明境界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理想。但是,在具体教学目标选择上,课程编撰者只顾及了单元主题词,却没有十分准确地贴近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所以本教案的设计者在维系整个单元教学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教材的重新组合,确立了“较为理性、系统地认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这一集中的教学目标。“科学和人文的关系”是当代社会的重大命题,学生接触这一社会重大命题,有益于纠正重理轻文或重文轻理的错误观念,全面发展。

3.教学准备工作点评:教学实施,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学者设计了学生信息素养调查表,对学生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充分做到了心中有数,也为进一步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提供了充足的依据。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开展学习,教学者还专门设计了“学习支架”:专题研究模板。它是以问题引领为核心的由一系列问题序列所构成的研究纲要,其参照体系主要是布鲁姆的六层认知结构和我们精心研究设计的“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由何”类问题所构成的二维教学问题设计体系。这些教学问题设计工具调整了教学从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发展时问题分布所占的比例,提高了教师的问题设计质量,提升了教学整体品质。

所有这些准备工作,为学生学习起到了扶持帮助作用,使学习目的更明确,有助于提高学习成效。

4.教学环境与资源设计点评:数字时代,技术助力

在《科学与艺术》中,应用到了网络、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信息化和多媒体设备。它们取代了教师传授讲解、板书设计的部分功能,也为学生搜索信息、交流共享、汇报展示提供了支持,构成了与传统的封闭式课堂迥然相异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学资料选择上,传统教学唯本本教学,教材似乎“神圣不可侵犯”。而本教案设计者围绕“较为理性、系统地认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这一集中的教学目标,打破旧有思维模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教材、改造教材、拓展教材,通过一系列专题式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先进教学理念。

5.教学评价设计点评;定性与定量并举

在教学评价设计上,周老师通过为《科学与艺术》设计教学效果评价量规,并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表现,形成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从而较全面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其中不足之处在于量规设计中的项目权重设置比较随意,描述内容仍不够明确,学生不易于进行独立的自评和互评。

教学实践效果点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科学与艺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践效果,检验和印证了教学设计的成功。

1.“科学家与艺术+艺术与科学家”实录点评

借助于合适的教学问题为引导,并且得力于教学前对学生信息素养进行的调查,学生的互动讨论与资源探究分析都进展顺利,效果良好:在探讨音乐、文学、哲学对爱因斯坦科学创造的影响时,主持发言的丁浩同学播放了一首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全班同学顿时沉浸在优美动人的音乐旋律所构造的宁谧氛围中,暂时摆脱了平日生活的紧张疲惫,身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愉悦。这一亲身体验使学生感悟到音乐的确可以陶冶情操、激发灵感,对科学家丰富的想象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

2.“学科与艺术+艺术与学科”实录点评

在研究音乐的物理基本构成时,学生利用一些仿真软件和自制的土工具做振幅、音频、共鸣的实验,对物理学知识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语文课似乎上成了物理课。但是,经过亲自实践体验,学生逐渐领悟到原来音乐之中到处都存在着物理机理,“艺术与科学”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这一专题的教学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3.“纯粹理论研究”实录点评

在这一重点专题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亮点。其中,尤以两处更为出彩,并且与教学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1)学生讨论“为什么达・芬奇所绘的蒙娜丽莎的眼睛似乎总是注视着观众”,这一问题是学生在基于老师的教学问题之上自己提出的;(2)争论“黄金分割究竟是一条美学原则还是数学原则(为什么)”。对于前一问题,学生通过热烈的辩论认识到达・芬奇艺术创作背后有着雄厚的科学基础。而对于后一问题,答案更是令人

吃惊。在唇枪舌剑的激烈交锋中,学生引发出一个具有哲学深度的结论:黄金分割原来只是实践中的经验常数,经数学家的科学总结才上升为一条美学原则,而它反过来又对艺术创造产生了指导作用,恰似辩证唯物主义中“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的关系,超出了教学设计者原先预设的答案。

这种让人倍感振奋的教学场景,让人深刻体会到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其实,学生都心怀无穷的疑问和强烈的学习兴趣,只是这种学习热情平时被种种因素抑制着,只要教师能够鼓励学生勇敢质疑、提问、究问,引起学生的学习热忱,他们的创造精神就会被大大激发。这一专题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无须对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和激烈论争过于担心,因为正是在这种看似与正统教学无关的问题中、在激烈的言语交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问题探究的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扩大和深化。

在本专题的某些教学环节处理上,还是留下了一些缺陷与遗憾。譬如:一些专题研究小组的代表上台向同学汇报学习成果时,只是参照演示文稿上的文字一条一条地念,不加以扩展补充,不能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表达形式来深入解释自己的观点。这种照本宣科的方式,使教师无法判断知识是否已内化为学生思想:而另一些学生则只对自己小组作品感兴趣,对其他小组的演示却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缘由,在于教师没有事先对学生的演讲汇报方式进行充分指导,没有明确要求各小组应该与其他组的问题探究结果进行互动、质疑或交流。

4.综合作业点评:促进学科教学和深度认知

“我们无法想象没有艺术的纯粹科学与没有科学的纯粹艺术会将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如果我们真的害怕面对这个问题,那么就先放下它,将艺术科学化,科学艺术化。创造出更人性化的生存空间!”“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两者互补而统一地构成了世界的美的极致,两者永远没有终点。科学求真,真中涵美;艺术唯美,美不离真,那都是热爱真、善、美的人不断追求的目标。”

上述两段文字摘自学生的综合小论文,从中我们或许可以窥见学生通过这一主题学习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事实上,“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一直是很多哲学家、科学家孜孜以求而从未解决的课题。尽管上述学生见解并不是十分完美精确的答案,但却实现了本主题单元的教学宗旨:锻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教学设计模式总评:问题化教学设计的成功

以“科学与艺术”为主题单元的教学案例,是一个信息技术支持的问题化教学设计案例。它的设计理念体现了问题化教学的诸多研究理念和操作方法,其核心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精心设计的高质量教学问题集为引导来开展教学。

事实上,问题化教学设计模式旨在通过教学问题集引导主题单元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问题展开学习,通过互相交流和教师点拨形成对问题比较完整的理解,从而发展学习者的高级思维能力。《科学和艺术》遵循了这种教学设计模式的指导理念,是一种亲身实践的探究方式,通过教师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了远比灌输来得更为扎实的真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二期课改的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具体的帮助指导,在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由于没有受到以往陈规陋习的制约,没有受到“填鸭式’灌输的影响,学生充分应用其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来帮助学习,能够对同伴的学习成果进行质疑,并通过热烈的质疑讨论和争辩将教学问题不断导入到更深的层次,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被大大激发,并得以长久的维持。

总的来说,该教学案例是一个优秀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化教学设计实践案例。

掩卷之后的点滴沉思:教学设计,任重道远

在《科学与艺术》案例中,我们为周老师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指导和设计策略,并反复修订了教学设计方案。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该案例的优秀性和受欢迎程度。然而掩卷之后,不禁还是要提出几个问题,供广大教师认真思索。

1.如何正确处理技术与课程的关系

在处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关系时,《科学与艺术》绝非并无瑕疵。结合这个案例,我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是,如何看待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思维技能发展之间的关联和主次定位?是“技术喧宾夺主、教学主随客便”,还是“教学为体,技术为用”?或许我们心中都早有答案,但在具体实践时,是否又会情不自禁地目标漂移而误入歧途呢?

2.如何增加教学案例的可操作性和表现力

《科学与艺术》的成功,是一个专家指导支持的绝版个案,还是可以让更多教师复制模仿和操作实施的案例?我一直认为,不可复制的知识是无用的知识。事实上,本人一直关注教学案例设计中“可复制知识”的重要性,并一直努力为教师们创设可以增强案例理念表现力的各种方法和途径。这一工作尽管细致繁琐,但我却认为它将使得更多一线教师受益,使他们能够分享经验和心理。在《科学与艺术》中,我设计并明确要求周老师采用概念图、作品图、教学问题设计、新课程标准、评价量规等新元素,从而使得该案例更加具有可读性、可信度和可操作性。对于这些新的设计元素,是否值得一线教师重点关注,并发挥完善?

3.如何用优秀的教学问题设计来触发学生思维

在《科学与艺术》中,优秀的高质量教学问题设计是使得教学得以热烈开展并取得优秀教学效果的引发点。这些问题设计,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高级思维能力发展。然而,限于篇幅,本案例只展示了教学问题设计的最终结果,却未能展示教学问题设计的过程,使得其他老师对“问题化教学设计模式”的可模仿学习性大为降低。为此,本人将在《曲案说案》专栏专门设置一“教学问题设计”点评活动,重点探讨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结语:每次辛勤的努力,都是积极的尝试

篇(10)

二、感情朗读,充分体验文本情感美的价值

篇(11)

一、强化学校学科教研组建设,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

学科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学校开展构建“主题·节点”校本教研模式的实验进程中,坚持“四个必须”(必须有明确的研究专题,必须以科研带动教研,必须使教研活动制度化,必须突出青年教师的培养)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学科教研组建设网络和相关制度(学科指导组听评课制度、校本教研活动制度、教学教研奖励制度、学科(年级)研讨课制度),构建促进教学、教研管理的有效管理机制,规范校本教研的管理体系,促使以学科教研为中心的校本教研活动正常化、制度化。

1.校本教研专题化

每期初召开教研组长会议,研究并提炼一两个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确立该学期的校本研讨主题。通过理论学习,公开课,撰写反思、随笔、论文等形式,立足校本研究,解决学科教学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近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语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目标的制订与实施”、“提高朗读指导的有效性”、“钻研课标教材,落实双基训练”,数学“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作业的设计”,技能学科“学生素质评价研究”以及各学科“导入新课”片断教学等主题研讨活动,“主题·节点”校本教研模式已经在各校推广运用。

各教研组每学期均围绕研讨主题开展年级研讨课的上、听、评活动。一人上课,教研组集体听课,课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研讨,通过同伴互助,实现共同进步。各校还定期就教学疑难问题进行集体“会诊”,教师将本人在教学中所遇到的疑难、困惑,随时记录下来,在集体研究会上把问题摆出来,由全体教师共同“会诊”,找出解决的办法。如2009年推行的“微格研讨”活动,就是基于共性的问题,开展片断教学录像回放、集体研讨的活动形式。

2.案例研究个体化

教师成长之路应是经验加反思,“教学案例研究”成为课题研究的又一亮点。课题开题以来,各校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活动,倡导“问题即课题”的科研理念,要求教师每学期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新教学理念的落实,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和研究,并总结出代表本人课堂教学最高水平的一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细致地剖析、反思,不断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评选之后,每学年精选部分优秀案例编印《教学案例专辑》,对指导各科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随着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反思也走过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过程,许多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教师以一名“反思实践者”和“反思研究者”的身份进入教学活动,在认真备课、上课后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将自己对教学的“精彩回顾”、“弥补追求”记录下来,并在“反思”中畅所欲言,使自己教有所思,教有所获,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课题研究工作的优化进程。

二、建立“分层教研”体系,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

通过开展“主题·节点”校本教研实验,课题组依据教研的不同形式,将校本教研分为校级教研、年级教研和个人教研三个层面,作为分层教研的三个子节点,它们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

节点一:校级教研搭建平台,发挥教研导向

校级教研侧重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学校的评价机制引导教师学习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地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1.开展“专家引领”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目标,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定期邀请专家讲座,对教师进行教学理论的有效指导,创造性地设计教法,指导学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举办“教师学术论坛”,加强实践引导

学校每学期一届的“教师学术论坛”,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实践与展示的舞台,通过每一届学术论坛的推动,实现“以普及促提高,以骨干带一般,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发展水平”的目标。

节点二:年级教研加强交流,发挥教研实效

年级教研重在交流,同年级教师打破学科界限,研究教学,研究学情,研究学科间整合等。同学科教师进行有效备课:⑴采用分单元个人负责制。在自己备课的基础上,先在组内说课,分析教材、教法、学法指导,阐明教学设计环节及意图,再由全组共同探讨,使教案渐趋完善。然后,全组教师均以此教案为蓝本,根据班情采用个人创意加减法,形成自己的教案。⑵动态生成,备课是一个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收集资料,不断积累创新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一主题二研讨”螺旋渐进的教研机制。

在此基础上,组内教师分工合作完成备课、课件及教具的制作。然后,每位教师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结合个人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修改教案,突出个人的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