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病理学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 R3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6-127-02
病理学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门重点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可以减少教师机械的劳动,从而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2]。同时病理学是一门基础实践学科,需要进行开放性课堂教学,现代信息资源的加入能够更好的体现教学价值[3]。本研究通过调查案例来分析如何设计与实践高校病理学课堂教学体系,现报道如下。
1 高校病理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我院从事病理学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师生,其中教师1名,学生2个班64名,共65名。2个班学生都是一年级病理医学专业,一是实验班,另一是对照班,每班都是32名。
1.2 研究方法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在征求了有关专家的建议后制订了教师和学生问卷。发放教师问卷1份,回收率达100%;发放学生调查问卷64份,回收64份,回收率为100%。所有问卷结果都有效,对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对比。
1.3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含4个内在因素与4个外在因素,其中学生对反映影响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内在因素包括求知进取、专业兴趣、挑战性、问题敏感。学生对反映影响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外在因素包括他人评价、同伴压力、追求回报、社会取向等。
1.4 研究结果
在本调查中,调查表中有个问题:“你们的小组是怎样组成的?为什么这样组成”而反馈上来的情况如下:实验班自己找伙伴的有60%,而对照组却只有15%,多数为老师指定或者按照座位来判定,主要原因在于熟悉与习惯。比如尖子生愿意跟尖子生在一起,差生也不太愿意主动去选择,这样造成开放性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得到,还加速了两者的分离。同时在病理学小组合作过程中,组员之间有时不能友好相处,导致资源没有得到更好的共享。这主要是由于开放性课堂教学小组中的学生彼此是异质的,他们在性别、病理学成绩、能力、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同时80%以上的学生对容易的、常识的问题比较感兴趣,从而去查找资源;而对于解决比较难的、需要思考与挑战的问题则不太关注,也不愿意去查找资源。
2 信息资源在高校病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很多高校病理课的学时都得到了压缩,学时数减少但教学内容未减,为此只有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4]。同时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方法是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再到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但这样做很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辅助以现代信息资源 进行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当前一般的病理网站有病理学各个章节的网病理学图片库、络课件、病理论坛、电子教案及病理网络试题库等[5]。学生可在课后上网,浏览病理网的课件、电子教案,便于学习与教学。在具体的应用开发中,我们提出了以下措施。
2.1 资源库建立
资源库建立是信息资源在高校病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基础,是大量的教学资源。在当前的资源库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1)文本库:收集各种教材、教案、学术论文等[6]。可以进行段落拷贝和全篇下载。(2)图片库:在平时的医疗实践中我们如果遇到典型的体征,就用数码照相机拍摄下来,如杵状指、满月脸等,尤其是我院集医疗、影象检验专业为一体的局域现代信息资源库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病理图片,并且全部转换为网络技术规范要求的jpg、gif文件格式,便于搜索浏览和下载使用;(3)动画库:主要收集我校近年来制作的和从国外购买多媒体教材上的动画片段,主要介绍一些抽象的原理和发病机制等,大多是swf和exe文件格式,网上可即时播放,也可下载。
2.2 超媒体技术的应用
超媒体(Hype media)是指用超文本方式加以组织和处理动画、视频、图形、图像、文字、文本等多媒体信息。从超媒体获得的不仅仅是文本信息,还可以是多媒体计算机所能处理的任何信息[4],超媒体网络可以使学生在安全和易受控制的环境中实践他们所学的东西,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桥梁。利用超媒体网络教学,声色图文并茂[7]。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使他们成为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者。在病理学应用中,我们建议将计算机功能和大型医院病例多、资料全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生动形象的超媒体材料创造一个模拟现场,真实地再现各类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情况、仪器设备的使用和诊疗技术的应用,使临床示教和学习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展现,从而在大量的课余时间向学生展示更多更全面的疾病知识与诊疗知识,也充分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教学时间中的教学效率。
3 基于信息资源的高校病理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措施
3.1 个别学习模式
个别学习模式在医学生学习毕业后的呼吸病学应用中最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个别学习模式是可以全方位进行的,个别学习者可以通过WWW查询和阅读在线数据库中的信息;通过E-mail、微信、QQ、视频向教师提问;调用网络上的教学软件,用教学软件模拟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可以在微博、微信、论坛上提出疑问,征求解答。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就学习的内容与资源向教师请教。个别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在实际应用中,有的患者病情不允许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此时我们通过视频可以及时的把患者的病情介绍给上级医院,从而在第一时间得到高级专家的指导,从而提高了预后质量,也降低医疗风险[8]。
3.2 ONE TO ONE学习模式
在ONE TO ONE学习模式中,师生之间进行实时的多媒体交互。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会经常遇到一些慢性病的病理结果,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于这些疾病来说需要终身的接受医生的指导与治疗,经常去综合医院一方面综合医院就诊不如社区方便,另一方面对于比较偏僻的医疗结构来说,同时也带来了交通诸多的不便和经济上的压力,这无疑给医学生在这些慢性疾病的防控带来了很大的折扣和患者经济上的负担,但基于网络教学模式在医学生学习毕业后的教育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曙光,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信心与可能,更让我们可以做到的是我们不但可以跟医学生进行多媒体交互,而且还可以与患者进行多媒体交互,克服了时空与地域的限制[9]。
3.3 ONE TO MANY学习模式
在ONE TO MANY学习模式中,学生只能和教师进行交互或者通过教师的控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互,一位教师同时向多位学生授课。ONE TO MANY学习模式的不仅是学生观看远程教师的食品授课,而且是在学生决定的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3.4 MANY TO MANY学习模式
在多对多的学习模式中,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虚拟学习环境[5]。同时病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因此,我们要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着重培养学生的在岗工作能力,同时使他们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获取、运用新信息、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开放性实验的教学内容按照病理学的应用来进行分析。
总之,当前现代信息资源在病理学开放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少,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基于信息资源的高校病理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体系的建立能够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 郑福贤.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新途径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12,16(1):93-95.
[2] 梁根.现代教育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8(3):24-25.
[3] 王斌,陈命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
[4] 王占欣.“3+2”大专病理学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1(1):28-30.
[5] 何玉燕.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开放性课堂教学能力[J].生物学教学,2011,2(7):19.
[6] 魏芳.病理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J].河北医学,2011,11(12):1151-1152.
[7] 彭成清.多媒体课件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体会[J].中国医药卫生,2012,6(7):58.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大部分都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学过程较单一,以讲授为主。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应该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建构的方式获得的[1]。在当下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网络设备逐渐普及的条件下,基于网络课程的学习,可以提供一个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地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同时又能够随时完成教师、同学互动交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2]。通过网络课程的教学,可以强调学习过程的主动意义的建构,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3]。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网络课程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网络课程的实施也正是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理想手段[2]。
2《病案信息管理学》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作者通过对《病案信息管理学》网络课程的实施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实践,对网络课程的教学设置进行探讨,希望通过完善网络课程教学,实现推进病案信息网络教育的发展。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教学策略。结合课程不同章节特点,选择多种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更加灵活多样。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了多方面,如学习的目标,学习内容的交互性,师生间的交流与协作,媒体形式的选择,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课后的练习与反馈,综合评价等方面[4]。现就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讨论。
2.1明确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
《病案信息管理学》的学习对象为医学院校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是卫生信息管理类课程中较有特色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探索更适合交叉专业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是本专业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内容[5]。《病案信息管理学》的学习对象是已经具备了基础医学基础、临床医学、管理学基础、卫生统计学、计算机基础等专业知识的学生。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来确定学习目标,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能够正确掌握病案信息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国际疾病分类和手术操作分类标准,病案统计方法,病案信息的质量控制;熟悉病案信息管理组织部门结构,病案与随诊、病案与医疗保险,病案与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了解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的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病案信息管理学》是卫生信息管理学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目标是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病案信息学》为蓝本,参照病案信息技术专业技术考试大纲,采用整体性教学目标设计方法完成。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网络课程,贯彻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2.2分析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媒体
网络课程的教学,离不开多媒体教学设计,通过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有机结合而成[6]。在选择教学媒体、教学互动设计、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都需考虑到传统教学不同之处[7]。为了加深学生理解,在《病案信息管理学》网络课程中,采用了大量病案科实际工作的照片、录像等多媒体素材。以加深印象,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病案管理过程。教学内容开展网络课程的主体部分,是学生学习信息的主要来源。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应用过程中,教学内容组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在网络课程中每个单元教学内容都配有教学目标、章节学习提示、相关难点重点、课后推荐阅读内容。在教学环节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网络课程的视觉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6]。学习环节难易适度,与病案管理实际工作保持一致。
2.3创建自主交互的学习环境
与传统课堂相比,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8]。而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强调的正是自主学习和情景创建。利用网络技术,网络课程能够给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习提供一个快捷、方便、高效的平台。在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配置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病案科见习照片及相关资源,列出了每一章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及课后作业及相关教学资源。学生根据不同需求来选择学习的方式和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安排学习计划。交互性是网络课程最大的特点之一。体现在教学平台、教师、学生三方多向的交流。通过互相之间的交流,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在网络课程中,提供了提问、作业、课后讨论等模块,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2.4学习效果评价的设计
学习效果的评价是网络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8]。学习评价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必要反馈,具有导向调节激励和鉴定作用[7],对教师、学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课程的特点,评价方式采用了作业评价、测试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种考核方式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便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参与情况。在网络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对各种测试结果的统计分类比传统教学有明显优势[9],同时根据测试分数可直接展示知识点掌握情况,可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反馈,不断完善教学。
1.2方法
对照组24人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课开始前教师为学生准备好所有的实验玻片,实验课上主要由教师讲解病变的组织学形态。学生依照教师要求观察玻片,并撰写实验报告。实验组采用设计性实验教学法,共有24名学生自愿参与该组的教学。1.2.1立题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在《病理学与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内,确立3个既有科学性又有一定创新的设计性实验题目:针对目前某种疾病的患病率偏高,为更好地将病理与其他学科结合且让学生更早接触到临床知识,最后确定脂肪肝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切片的制作、急性右心衰竭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机制的探讨以及皮肤一期愈合的形态学观察三个实验,同时填写《基础医学院形态学设计性实验项目申请书》。1.2.2实验计划学生自己按设计性实验项目自由组合实验小组,一周后书面交出设计性实验实施步骤,在各实验组老师引导下,将具体设计性实验的步骤、预期结果做成PPT课件,每个小组派出学生代表上台讲解。实验组带教老师和全体检验系学生一起对每组的设计性实验步骤和预期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等提出参考性建议。1.2.3实验准备同学根据实验设计方案列出实验所需的动物、器械、试剂、药品的预算清单,在实验前两周提交指导老师,然后到实验准备室领取所需物品,并确定实验场所(实验室、实验台)。1.2.4预实验按照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步骤认真进行预实验。在预实验中发现和分析实验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调整的内容,并加以更正。1.2.5正式实验按照修改后的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步骤认真进行正式实验。做好各项实验的原始记录。1.2.6实验结果的记录、归纳与分析各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对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归纳和处理,汇报实验的结果。1.2.7撰写实验报告在认真完成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后,每个学生均要按照规范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并根据老师要求的时间上交。1.2.8验收考核依据每组设计性实验的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以及实验完成的情况和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评分。1.2.9分析总结实验得失,填写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验效果的总体满意程度如何;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文献检索等方面的能力发挥的作用;实验能否有利于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提高综合素质;相较于常规学习更能学到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实验中的学习态度与常规实验的学习态度相比;有没有必要与其他同学合作;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形式等。
2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
实验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组95.9%(对照组20.8%)的同学认为实验课在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文献检索等方面的能力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实验组100%(对照组41.6%)的同学实验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验组91.7%(对照组29.1%)的同学认为对待设计性实验中的学习态度与常规实验的学习态度相比更为积极主动;实验组100%(对照组33.3%)的同学认为进行实验非常有必要与其他同学合作;实验组87.5%(对照组58.3%)的同学认为实验相较于常规学习更能学到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实验组83.3%(对照组62.5%)的同学对所开设实验效果的总体非常满意或较满意;对于老师在实验中的指导作用,实验组83.3%的同学认为最好是老师给出实验题目及大方向,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提出参考意见和给予必要的指导;对普通实验课与设计性实验应占比例,实验组75%(对照组70.8%)的同学认为各占一半。3讨论病理学实验教学是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基本上以验证为主。陈旧的教学方法不仅授课形式单调、教学效果差,而且还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开拓创新式人才,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4]。在实验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一般以被动接受为主,缺少独立思考知识运用的过程,往往在课程结束后对实验印象不深,对知识掌握不牢,不能灵活应用。如何使学生掌握病理学基本知识,又能充分地将知识应用于临床各学科,从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这是病理实验教学中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5,6]。医学检验专业学生除了要求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技术外,还必须了解医学检验前沿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态。结合此专业的特点,我们在医学检验预防专业学生(医学检验专业为主)开设了病理形态学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性实验以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习潜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首次尝试在检验预防专业的医学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整个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实验时间的安排、实验动物、实验标本的取材、包埋、切片和药品试剂配置、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均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给予指导和配合,提供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专用实验室、设备、试剂。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学生自行负责,教师监督。在时间安排上,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开展设计性实验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文献检索等方面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提高综合素质;相较于常规学习更能学到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实验中的学习态度与常规实验的学习态度相比更为积极;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性理解和掌握、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及科研意识。从总体上看,83.3%的学生对设计性实验非常满意或满意,而在传统验证性教学中仅有62.5%的学生对教学满意。此次项目,学生参与度和热情度非常高。一开始,老师就告知,这次实验的整个实验设计、实验过程、结果分析,由他们自主完成。但有些同学觉得难以做到,因为以往在课堂接触到的切片都是老师准备好的,从来没有了解过如何制作。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无从下手。在设计实验方案的阶段,同学们查阅大量文献,有的同学在图书馆借阅了至少6本有关急性心衰的书,在网上下载了许多相关论文。在真正实验的过程,他们自己动手尝试。可以说,这是他们自己第一次尝试去“掌控”一个实验,不仅有动物实验,还有切片染色一系列操作。虽然仍有许多不足,如有时网上的实验步骤需要结合实际经验再加工,才能有比较好的结果,实验的精细度也是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充分准备好(如皮肤一期愈合实验手术时的无菌操作、如包埋脱蜡得时间和温度),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提高了其创新性,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尤其是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项目设计所应该看到的病变时,那一份成功的喜悦,对他们来说也许是最好的回报。由于财力和人力有限,此次的实验对象只有24位同学,但总体而言,实验组学生对设计性实验的评价明显好于对照组。学生对新的实验课形式普遍持满意、支持的态度。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同时也拓展了教师的思路和视野,有利于教学相长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希望能增加投入(人力和财力),进一步在临床医学学生中推广,惠及更多的医学生。
课题:《电脑城堡里传令兵》
教材分析:1、学生通过学习《电脑城堡里传令兵》这节内容,认识键盘的分区,知道其准键的名称和位置,学会8个基准键的击键位置和方法。本节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如果对键盘的掌握不到位,就会为在后面的学习造成障碍,如不能正确的输入文字,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建立在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定了解基础上的。
2、本节内容的功能是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因为文字的输入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
学情分析:
1.学生对计算机已有了一个粗略的认识。
2.学生已能够使用鼠标,能对窗口进行操作。
3.学生认知障碍点:基准键的击键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键盘的分区和每个键的名称
2、知道基准键的名称和位置
3、学会8个基准键的正确击键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实践,让学生充分了解键盘的分区,初步认识空格键以及回车键,当学生在击键的同时,感觉基准键的位置,特别是F和J键。
情感态度价值观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在学生初步接触键盘的时候,教师要强调击键的标准,强调姿势的正确性。教师在学生进行练习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增加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键盘的组成及各个键的名称和位置,认识8个基准键。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使用基准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
谈话导入
学生发言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一、一、整体感知键盘:老师出示键盘图片。
二、二、讲解正确的键盘操作姿势。
三、了解键盘分区及主键盘区
1.教师讲解主键盘的分区
2、同学们,四个区中,哪个区的按键最多?那么有很多不认识的英文单词键怎么认识,怎么分清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对照主键盘图,了解每个键的名称。
四、找准基准键
同学们,现在老师要请同学们发挥大家触觉的优势,请大家闭上眼睛,用你们的手指轻轻触摸我们的主键盘区,感觉一下,然后一起告诉老师,这么多键中,有没有摸起来不一样的?
有没有同学能自信的告诉老师有几个键不同,他们大致的方位在那里?
(强调学生在回答之前不能睁开眼睛)
学生回答:有两个在主键盘区的中间一些
现在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然后一起告诉老师,刚才大家的感觉到的是哪几个键?
学生回答:F和J
教师出示:基准键位图
现在请大家将两只手的食指分别放在F和J上,然后将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依次放在相邻的键上。
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上机练习
现在我们要请我们的老朋友鼠精灵帮我们打开一个程序,它叫“记事本”,和我们原来的游戏程序是邻居,大家现在找一找,它家住哪里?
学生迁移运用打开游戏的方法,打开“记事本”。
教师在发现学生打开有困难时,及时指导并示范。
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记事本
现在,老师要检验一下,你们是不是已经认识了我们今天的几个朋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页,按照课本要求将它们输进我们的记事本中,(输入过程中强调回车键和空格键的用法)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时,及时指导。
学生观察键盘,尝试用直觉给键盘分区。
学生自学
学生动手试一试
获取新知识
巩固练习
在指法正确的前题下,完成“做一做”指法练习,
巩固新知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朋友——键盘,并通过学习、实践,明确了键盘的各个分区,了解了每一个键的位置,知道了击键的方法和十指的分工,并重点进行了8个基准键的指法练习
作业布置
将自己喜欢的一首英语歌曲输入计算机中。
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共管理高血压病患者1051例,男711例,女350例,年龄35~75岁,一级高血压290例,二级高血压312例,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402例,接近正常47例。
2 方法.内容
2.1 在临床工作中,要求护士必须掌握高血压病的定义.、病因、临床分级、家族、年龄、职业.、环境.、吸烟等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传播者及指导者,只有熟练掌握有关高血压病知识及治疗方法,积极的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才能发挥护士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2 制定健康宣教计划 针对个体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印发成小册子,每人1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2.3 入院健康教育 要求主班护士热情接待患者,介绍主管医生.护士的姓名,病区环境,设施环境,设施作息时间,并提供科室健康教育资料,简单介绍疾病的一般知识,让患者感觉到温馨和安全。
2.4 以诚相待,解除恐惧.焦虑心理 我们对待患者如亲人般诚恳,为患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诉,给予充分的同情和理解,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使患者感到有一种亲切感,安全感,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2.5稳定情绪 当患者情绪上受到刺激时,血压则升高;相反,血压则低。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调节患者的情绪,高血压患者一般对自己的血压数值非常敏感,一旦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情绪往往不稳定,但患者情绪直接影响着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五个环节。患者愉快、乐观,药物易发挥治疗作用;烦躁,不思饮食,难以入睡,不然影响药物疗效,使血压难以下降,甚至更趋升高。要运用新的医学模式理论宣传情绪调节可以治病的道理。
2.6 环境的调节 建立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床单位的整洁,使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心理紧张的刺激。环境和自身的调节对积极抵御消极心理和稳定血压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2.7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述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清楚高血压病是终生疾病定血压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定血压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定血压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2.8 饮食指导 饮食宜低盐.、低脂。食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率成正比,过多摄入脂肪,是高血压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因此成人食盐量不超过5~6g/d,勿暴饮暴食,指导患者少吃或应吃动物内脏、脂肪、脑髓、贝类等,适当补充蛋白质,如:牛奶、鱼类、瘦肉等。多吃粗粮、杂粮及蔬菜水果,食用含钾钙丰富的食物,如:西红柿、橘子、虾类等。多吃降压、降脂的食物。
2.9 用药指导 大部分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缺乏,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无症状为血压正常,血压高时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因此在护理活动中,护理人员要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促进血压的有效控制。高血压病其病因复杂,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性,适应性和耐受力又各不相同,各种降压药的性能各异。因此,应纠正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误区,指导其进行“个体话”用药。讲清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双氢克尿噻的主要不良反应是水、电解质紊乱、低血钾,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长期服用还可以引起血尿酸、血糖增高、血胆固醇增高,所以要定期监测,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让患者了解低血压的临床症状,如全身乏力、头昏、心慌、出汗、恶心、呕吐等。不得擅自停药、改药,以免引起血压突变。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除受患者情绪、环境、气候变化的影响外,还因所用药物而波动,掌握合理的服药时间,要根据药物类型和剂型选择。如短效降压药3次/天,第一次服药时间应在清晨醒后即服,不应等到早餐后或更晚服用,最后一次应在下午6时之前,也就是在血压高峰出现前0.5~1小时给药效果最好。不要在睡前或更晚时服用降压药;长效控.缓释制剂1次/天,应清晨醒后即服用。经研究发现,这种服用方法对防止上午血压升高有重要的意义,既能使白天的血压的到良好的控制,有不使夜间的血压过度下降,起到稳定24小时血压的目的。
2.10 运动指导 体力活动是独立的降压因素。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年龄,躯体状态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气功、太极拳等有氧活动。尤以简便散步开始为好,随后逐渐增加每次运动的时间,遵从运动的三步骤:即5 ~ 10 min热身运动后开始适当运动;5~10min凉身运动后停止运动(热身及凉身运动是指轻微的四肢准备活动)。每周运动≥3次,30min/次。初开始运动者可以从1次/周做起,15 ~ 20 min/次,适应后在斟酌增加运动次数和时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090-02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是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病理生理学实验课,只是学生按照教材设定好的方案去完成,使学生这个求知的主体长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忽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十分不利。因此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是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1]。我们教研室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全面开展设计性实验,已初显成效。
一、开展设计探索性实验的必要性
设计性实验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以及在不同情况下迁移知识的能力,这些对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都较高,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实验模式弊端,发挥了设计性实验的优势。
1.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长期以来,受实验条件的限制,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一直承袭传统教学模式,大部分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实验形式既影响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又影响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这个求知的主体始终处于被动服从地位,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作用。
2.开展设计性实验的优势。设计性实验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并完成实验、结合病理生理学理论分析实验结果最后撰写小论文。设计性实验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①促进实验学习,使学生更系统地理解理论知识。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③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④促进教师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技术能力。[2]
二、开展设计探索性实验的基本思路
病理生理学实验是一门复杂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体表现为实验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数据的检测和统计分析等。因此,要开展涵盖知识面广、实验技能多、目标明确、成本又较低的设计性实验,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经验,结合我校病理生理学和机能实验学特点,在本科临床专业实施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方式。我们有机结合理论知识的教学,将整个病理生理学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运用PBL(problem based-leaning)模式进行病理生理学的理论教学。第二阶段:查阅资料,提出实验项目和方案。第三阶段:实验室试验并对试验结果总结分析,最后撰写小论文。整个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参与实验设计、具体操作、结果分析和论文完成。目的是使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自我获取知识的效果。
三、开展设计探索性实验的实施过程和具体方法
在病理生理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对理论和实验的教学实施和教学方式均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我们要求每班学生自行以组为单位(每组6-8人),查阅文献,自找题目。由于实验涉及面广,我们改变了旧的实验教学方式,有机结合理论课教学方式,采用三个阶段进行教学。
1.第一阶段:PBL模式的理论教学。运用以PBL理论教学模式为主结合学生自学、讨论等方法进行理论教学。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理论教学,每节课之前老师会结合一个案例讲解理论知识。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分析案例。每一章结束后,老师会讲述这章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前景,给学生提供思路和方向,供学生在课后查阅文献资料以便深入了解,为下学期的设计性实验教学做铺垫。
2.第二阶段:探索性实验项目的提出和实施方案的确立。第一学期末,老师会选定几个课题大方向,学生在此基础上独立查阅文献确定要做的实验,并制定实验方案。在假期前老师会对学生进行培训和辅导[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实验项目,完成实验方案。在第二学期初将举行一个开题报告。每个小组负责人上交完整的实验方案。在教研室做开题报告,指导老师根据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对方案进行完善和修正,在尊重学生思路和实验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实验方案。
3.第三阶段:实验室实验、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第三阶段即具体实验实施过程,将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完成。实验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①前期:开展验证性实验,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②中期:开展综合性实验,让学生运用病理生理学理论知识解释种种现象。③后期:小组开展各自的设计性实验。
四、设计探索性实验的教学反馈和效果分析
为了检验我们开展设计探索性实验的效果,对09级临床专业378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373份,有效问卷368份。调查结果显示88.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35.3%认为很有必要)。85.3%的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有明显作用(41.6%认为很有作用)。79.6%的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提高了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的学习兴趣(36.1%认为有明显提高)。76.0%的同学认为设计性实验有所提高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2.3%认为有明显提高)。从统计结果得出,学生对开展设计性实验有很大的兴趣,认为通过设计性实验可以扩展知识面,提高分析、解Q问题、团队协作、论文书写及实验操作等能力,使他们受益匪浅。此外,设计性实验也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提高教学质量。
五、设计性实验教学问题及对策
经过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开展,我们在教学实施中发现一些问题,并商讨解决对策。
1.设计性实验的开展问题。设计性实验是建立在学生现有的理论及实验操作的基础上,稍有差错就会出现实验结果不理想或无法开展。因此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措施:第一,选的课题要有一定研究基础。第二,实验前完善实验方案。第三,选择有丰富科研和教学经验的老师为学生开展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确保实验顺利开展。此外我们还将建立局域网络交流平台,贯穿实验教学的全过程。
2.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师资问题。设计性实验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实验中会提出各种问题,作为指导老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面以应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为此,我们将教研室具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资深教师及优秀研究生组成实验教学队伍,确保设计性实验顺利实施。
3.设计性实验开展的时间问题。开展设计性实验从准备到完成要花费学生大量时间。为此,我们把理论和实验教学结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铺垫了相关知识的背景和研究前景,提出研究大方向供学生参考。
4.设计性实验开展中学生积极性问题。实验前期准备需要花费较大时间和精力,加上实验操作相对复杂,会出现各种问题。为此,教研室在实验的每个重要环节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辅导,并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影像视频技术等展现一些相关案例,通过案例为同学解疑排难,并现场根据实验内容为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快速提高,大量的外国留学生进入我国大学学习,使留学生教学成为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宁夏医科大学自2004 年开始招收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留学生,医学类课程均采用全英文教学。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主干课程,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知识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加上留学生在教育和文化背景及传统思维观念上与中国学生存在很大差异,进一步增加了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的难度。因此,以建设留学生病理生理学课程体系为契机,探索适合我校留学生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于提高全英文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现状分析1.授课教师与留学生交流存在障碍我校的留学生大多数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尔,这些学生所在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因此,他们对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很强,但是由于存在民族和地域的差异,留学生英语发音带有很重的地方口音,严重影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虽然留学生能够理解授课教师的意思,但教师对留学生的反馈信息不能及时进行回应。2.留学生和中国学生课堂上存在差异由于受到西方文化氛围和教育背景的差异,留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个性相对独立,喜欢在课堂提问,乐于与教师沟通,随时可以和教师进行互动。对于没有理解的问题,往往都是紧追不舍,有的甚至走到讲台上与老师一起探讨或辩论,直到自己完全明白才会停止。和中国学生不同,留学生的自律性大多都较差,迟到、旷课、早退等现象普遍存在,如果这堂课的内容和讲授吸引他们,他们就会非常认真、投入地听课,反之,则会缺席或者提前离开。因此,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加强备课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要增加自己的授课魅力,以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3.病理生理学课程的特点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其任务是阐明疾病的本质,从功能和代谢的角度探讨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为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由于病理生理学作为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学科知识的广度、深度和跨度都很大,其理论性强,知识体系复杂,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和推理性,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留学生今后要进入临床并承担治病救人的责任,要求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因此,病理生理学课程中的耳缘静脉穿刺、血管插管等操作就显得更为重要。病理生理学课程的这些特点,对于中国学生都不易掌握,对留学生就难上加难了。
二、提高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的策略1.提升授课教师的语言功底我校留学生上课方式是全英文教学,因此,授课教师必须先过语言关。首先,授课教师自己在平时要多读、多看、多说,以全面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其次,为了克服留学生上课过程中“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情况,授课教师在授课前应做到充分的知识和语言的准备,根据具体授课内容用合适的语言进行阐述和拓展,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再次,在教研室集体备课和相互交流时,争取外请外语教研室的老师进行指导;最后,在管理层面上,我校近年加大了留学生授课教师的对外交流,到国内甚至国外知名学校进行学习,以期提高教学质量。2.初步构建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体系 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留学生教学的全英文的《病理生理学》教材,我们选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Textbook of Pathophysiology》作为留学生病理生理学课程的教材,该教材条理清晰,重点明确,适合大多数留学生学习,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完善教学大纲和教案、讲稿,同时建立一套用于留学生考试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客观准确的对学生病理生理学课程进行评价。3.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方式由于病理生理学课程本身属于机能学的范畴,知识点多、信息量大、不容易理解,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方式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授《水钠代谢紊乱》时,用板书的形式形象的画出液体(水分)转移的方向,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将正常的红细胞分别放入不同渗透压的溶液中观察红细胞形态的变化,不仅生动,而且一目了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4.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和生活性针对留学生课堂上思维活跃、主动性强、问题多的情况,授课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PBL教学),循序渐进,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发热》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体温升高都是发热?”当学生知道生理性体温升高不在发热的范畴后,再提出问题“中暑是否属于发热?”让留学生自己先讨论分析,最后再由授课教师分别解释和比较体温升高的类型和特点,循序善诱,以加深印象。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不仅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一定程度的弱化了医学知识的枯燥和乏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留学生自身的优势,结合病理生理学课程的特点,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留学生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我们在建设病理生理学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虽然探索和总结出了一点经验,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和其他授课教师共同探索和实践,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有着大量的物理现象,许多日常物品甚至废弃物就是很好的实验材料。学生很容易获得,也更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学生有亲切感,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以自制物理实验教具来补充和完善现有物理实验器材不足或不实用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设计并制作物理实验器材,是一种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方式。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一语道出了动手制作实验器材的重要性。动手制作实验器材是最直接、最常用的实践活动,对物理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就从三个方面阐述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并制作物理实验器材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一、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1.动手制作实验器材,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主动探索
动手制作实验器材是激发学生兴趣切实可行的好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发现,主动获取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他们乐学、善学,从而使他们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物理知识,又发展了他们的思维。思维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实验器材,只有让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在操作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制作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实践。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实验,亲身获得的知识,便于深刻理解,加强记忆,使用时也能得心应手,举一反三。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得到提高,又培养和提高了实践能力,使物理源于现实并用于现实,这是物理学习的归宿。
3.动手制作实验器材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的精神
在操作中讨论,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够产生意外的体验,擦出思维的火花,使不同的学生各取所需,都有所收获,增强其主动参与合作的意识和积极性,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由于学生设计并制作实验器材的不精确性又可以产生新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与小组内的几个同学交流和合作,提出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人协作的精神,最终学会与人协作,与人交往。
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
观察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并制作物理实验器材,给了教师更大压力,也可以说是更大的动力,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学生的变化,并在合适的时间,给予学生及时、准确的指导。不学习、不发展就一定会跟不上学生的脚步。
同时,教师借助观察学生实验,积累新的实验素材,开拓了眼界,为初中物理实验创新和改良做出自己的贡献。一线教师们将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以分析、整理并总结成理论的过程,有利于加速一线教师实现由专业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三、丰富学校课程,形成课程特色
1 师资队伍建设
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教师年龄结构的合理性关系着课程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则直接影响到课程建设的水平和教学效果。课程建设过程也是教师梯队的建设过程,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思想性将直接影响教师梯队的素质。我们认为,积极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有利于优化梯队的整体水平。这些年来,我们教研室逐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与提高,加强并完善传帮带制度,明确责任,严格考核,争取每年都选派一名教学效果良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青年教师外出学习,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能够承担病理学方向的有关课程的部分实验教学;鼓励年轻教师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外出学习,扩大视野、增加知识面;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有计划地培养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主讲教师争取参加省内及国内学术交流活动,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加强与临床病理科室的联系,逐步建立临床病理实践基地;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积极申请教研和科研立项;使师资队伍逐步趋向于合理化。
2 教学内容改革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原则,以讲清概念、突出实用为重点,不讲或少讲对实际工作用处不大的内容。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抓住“病理学”的核心知识点“病理变化”,借助多媒体技术根据病变发展的过程,突出讲解病理变化,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基本知识。
病理学中有些概念非常抽象,完全不具有形态学上的直观性,把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加之病理形态学观察(尤其是镜下病变的观察)只是抽取病变中的一个阶段和一个局部,因而学生观察时会有孤立、静止、僵化的感觉。多媒体教学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让学生对陌生、抽象的内容形成具体的表象。为此,我们通过拍摄扫描照片、查找文献资料、制作三维动画等方式,收集大量的病理原始素材,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静态的病变动态化,制作出病理学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认清病理反应的实质。在学习成绩较好的专业中开展双语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
在临床医学、影像、护理、心理、管理、预防、检验、病理学方向等各专业上充分体现各专业教学重点与难点及专业特色,进一步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注重与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宏观与微观的整合及应用。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还增加了患者讨论和分析的内容,特别强调局部与整体、理论与实验内容的联系。如看到大体标本就能想到镜下改变,看到形态改变就能想到功能改变,看到病理特点就能想到临床表现等等。
3 教学文件的制定和整理
3.1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及重要进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临床课程,参加临床实践、防病治病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我们定期修订教学大纲,精选教学内容。
3.2 教材 为了提高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我们在自编《病理学实验教程》的基础上,对现用教材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订,自行研制了与实验课内容相符合的病理照片,以帮助学生便于记忆。
3.3 授课计划 病理学授课计划中,理论及实验教学做到“必需、够用、提高”。
3.4 试题 (卷) 库 我们在现有基础上,更新试题内容,增加题库试题数量,提高试题质量,真正做到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教学、考试资源,保证教研室、教务部门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科学评价课程教学质量,我们计划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继续完善原有的试卷库,建立智能型电子试题库。
此外,也要规范整理课程介绍、实验作业的书写及批改、考核办法、教学参考书等相关文件资料。
4 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依托,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构建以网络为平台、面向学生的授课系统。现在病理学所有教案、教学大纲、教学习题集等教学资源均已上网,为学生提供了第二课堂;我们还制作了课程中、英文多媒体课件,提供直观、生动、形象的动态和静态画面,并摄制了部分章节的讲授录像,用于网络课程教学。我们已经在校园网上建立“病理学答疑系统”栏目。学生可以在网上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课后查阅资料进行探讨。
5 课程考核方面
在考核内容上,除了传统的“三基”内容外,着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核方式上,理论考试成绩、实验考试成绩、实验报告成绩等,都按一定的比例纳入课程总成绩;在考核管理上,严格考题把关、考场纪律和评分标准。
边桌LACK(拉克)Mad e in Poiand Design and Quailty LKEA of Sweden AB Inter IKEA Syslems BV 1999――顶面;刨花皮・纤维板・ABS塑料・丙烯酸漆。填料;纸。柜架;刨花板・纤维板・贴膜。高度45厘米,长度55厘米,宽度55厘米。价格39元,可以自行组装,如果脏了用布块沾水中性清洁剂充分擦洗或用干净布块擦干,有五中不同的颜色供消费者选择,最大的好处可以方便携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单纯的功能性家居已满足不了人们更高的精神与情感追求,已经从普通家居的实际需求上升到了家居的整体美观。宜家家居本着让顾客成为其品牌传播者,提供了实用、广泛、设计精美且低价的产品。在对家居进行设计的时候,宜家在很多方面也更加人性化、自然化、艺术化、简易化等。
宜家品牌始终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并秉承“为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他们能够负担,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的经营宗旨。在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的同时,宜家努力创造以客户和社会利益为中心的经营方式,致力于环保及社会责任问题。宜家家居设计理念应该是自然和谐、人文关怀、安全低耗、自然和谐。
自主,自助购物在宜家,一直保持着价格低廉,让消费者轻松购物。在宜家购物质量无需担心是有一定的保障。宜家的产品给人种特别亲切的感觉,他们把每一个产品紧密的布置在一个特有的空间里,给人种真实感觉,看到不同产品都会勾起你过买的欲望。这是设计师功劳啊。宜家一贯以“为大众创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提供美观实用、种类繁多,人人都能买得起的家居用品”为自己的经营理念。宜家(IKEA)是瑞典家具卖场,是
家跨国性的私有居家用品零售企业,宜家家居的LOGO设计配色非常大胆,采用的是瑞典国旗的配色,两种极其不协调的颜色搭配在一起其实这是宜家刻意来设计的,在瑞典,黄色和蓝色在人们的生活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B-0048-02
病理学是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程,是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属于形态学科范畴,专有名词多。如何生动直观地描述和展示病理形态结构,是长期以来困扰病理学教师的难题。传统《病理学》教学往往运用图谱、标本、模型等教具辅助讲授,可利用的有效教学资源较匮乏,利用率较低,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如何在短时间内寻找和组织适合多媒体教学素材对于中职病理学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数字化学习资源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病理学教学中。从总体来看,医学形态学科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材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科,其内容的讲授非常依赖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因此加强人体《病理学基础》的多媒体素材建设,满足中职学生个性化与自主性的要求已成为中职卫校病理学教学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0 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若能成功构建人体病理学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并有效应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那么将无疑提高学生在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促进护生的发展。本文基于本校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上,阐述多媒体资源库建设的方法,深入探讨资源库的合理应用策略,以更加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整体教学效能。
一、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是依据一定的规范与标准将多媒体素材等教学资源进行收集与管理,并为教学提供支持的系统。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一般由素材库、教材库、视频库、课件库、动画库、案例库、试题库等几部分组成。资源库能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对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起积极作用。根据区内外卫生学校的调研结果及学生的调查问卷,我们发现中职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库中的媒体资源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的比率较低。大部分教师认为资源库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采用多种途径、分步骤进行。此外,部分教师信息素养的缺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目前资源库建设急需解决的。课题组开始建立素材库、教案库、课件库、病例库、试题库、文献库等模块的教学资源库,于 2014 年底初步建成。2015 年应用于本校护理专业的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病理学基础》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包括案例、多媒体课件、文本、动画、视频、图片等子库,便于用户查找所需资源,其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片素材的采集
图片素材库的内容包括结构示意图、模式图、照片。充分利用馆藏文献中的教科书、《病理学基础》图谱、相关书籍或照片,将之转换为数字图像或文档。用数码相机拍摄本实验室的《病理学基础》标本、模型等,将图片进行处理后保存。
(二)音频、视频、动画素材的采集
\用多媒体编辑软件编辑和录制《病理学基础》学音频素材,并对相应的医学电子出版物、教学录像、互联网资源进行采集、处理及制作。
(三)建立课件库
制作与纸质教材相呼应的具有助教、助学的多媒体教材,使用Powerpoint,Flash,Photoshop 等软件,充实教学内容,强化直观效果,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呈现给学生。构建文字简洁、图片丰富、开放性好的课件,结合新闻及生活案例,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四)图片素材库、课件库、试题库和视频的整合与管理
将所有素材随时进行归类、整理成《病理学基础》教学素材资源库,按学科和章节建立子目录,并在各目录下细分为文字素材、图片素材、视频素材、课件等内容。
(五)调查评价学生、教师对《病理学基础》多媒体素材的使用情况
在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充实和优化《病理学基础》的多媒体素材,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经验―推广应用,建设了适合中职卫校的《病理学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三、《病理学基础》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法
(一)组建多媒体资源库建设队伍
多媒体资源库建设靠几个人的努力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在学校学科建设的背景下,依托项目研究,对各成员进行了职责分工,以校本培训、市级培训、“区培”“国培”为契机加大对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并定期召开研讨会讨论资源库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组建由资深主讲教师调研设计、年轻学科教师开发制作、教育技术人员分工协作的多媒体制作团队。
(二)教学内容的规划设计
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充实的过程,为此项目组参考了多个版本的《病理学基础》教材,查阅国内外有关中职《病理学基础》多媒体素材使用现状的文献,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发展趋势,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拟定《病理学基础》多媒体资源库研究方案,确定资源库建设的具体内容。
(三)确定多媒体教学资源标准
在本学科专家的指导下,根据中职《病理学基础》教学实际,走访区内外多所卫生学校、学校现代技术教育中心相关方面专家、教师和在校学生,吸取区内各中职卫校的经验,获得《病理学基础》内容选择、制作及使用方面的标准及经验。然后根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制订《病理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规范》。
(四)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开发
本着使用方便、内容丰富、界面美观、交互性强的原则,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和完善:一是将长期积累的以传统方式保存的资源,如借助现代化手段将录像带、录音带、图片等转化成数字资源。二是进一步搜寻、扩充病理学数字媒体资源,比如将目前教材中附带的光盘进行二次开发,并积极动员教师将其参赛的教学设计、课件、微课和教学光盘、教学软件等贡献共享。三是发动师生,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协助下,利用素材开发多媒体资源。
(五)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共享
为了更好地发挥资源库效益,我们利用“世界大学城”“魔灯平台”“云盘”“微信公众号”“QQ 群”等多种平台,最大范围地让教师和学生共享优秀教学资源。这些平台能初步满足检索、查询、下载等功能的需要,方便师生使用。
(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和评价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服务教学,为了检验建设和应用情况,我们将多媒体素材资源运用于中职《病理学基础》教学中,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的形式来形成多媒体素材使用效果的调查报告,对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进行客观评价,以获得可靠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中职《病理学基础》多媒体素材资源库。
四、《病理学基础》多媒体资源库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更新与维护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涉及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动画、微课,因此建库之初就需要考虑如何对多媒体资源库的素材进行分类,以便于师生查找与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在多媒体资源库建成后,要根据学科发展及时调整、上传最新的教学资源,从而确保教学资源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并由专人负责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日常维护工作。
(二)调动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
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需要学科专业教师与信息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在建设多媒体资源库的过程中,为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要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及时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根据教师提供的作品信息量的大小和质量的高低给予一定的劳务经费;为保证多媒体资源库建设顺利进行,项目组定期对资源库建设参与人员进行考评。
(三)提高多媒体资源库的使用效果
多媒体资源库建成后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避免将教学设计下载化、课堂板书幻灯化等现象。特别是当资源库积累量多了以后,是否会助长教师的惰性,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如何提高资源的吸引力和使用度,如何将资源库的建设与使用纳入教师考评体系,这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与教育观念的更新有机结合起来,与课程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和学的观念和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途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加强对专任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养,带动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水平的整体提高。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客观分析问题,深入开展研究与实践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数字化课程资源库,提高资源的质量和使用效果,进一步_展数字化课程资源库推广应用示范课,推广示范课教师的使用经验,改进使用方法,提高使用水平,推进数字化课程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常态化。
【参考文献】
[1]陶香香,陈 冰,闫宜锋.病理学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6(3)
[2]胡 琳.关于我校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2(10)
[3]陈 冰,朱晓群,黄小梅,等.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构想[J].基础医学教育,2013(1)
[4]崔 丹,杜红禹,齐凤杰.浅谈病理《病理学基础》学多媒体资源库的构建[J].《病理学基础》科学进展,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