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音乐课的教学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4 16:51:0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音乐课的教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音乐课的教学

篇(1)

在歌曲教学前,进行简短的发声练习,是培养学生运用自然良好的嗓音进行发声的重要途径,是唱好歌曲的前提。

1、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发声器官尚未经过训练,因此要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训练。他们思想单纯,幼小的心灵很有爱心,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尤其是对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更是关怀备至。根据着一特点,我设计了这样一条发声练习曲。

5 5 5 6 6 5 1 5 0 1 5 0 6 5 1

小鸽子轻声叫,咕咕 咕咕 咕 咕 咕

学习前,我用头因投影出示小鸽子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小鸽子的兴趣,再问学生鸽子是怎么叫的?学生回答;“咕咕咕”。“那我们就一起学学小鸽子叫”。这样就自然地把学生引发到发声练习的教学中来了。

练习时,应当要求学生轻唱。有的学生为了表现自己,唱得很响。于是,我就说;“同学们唱得这么响,小鸽子会被你们吓跑的。”学生们马上用轻柔、舒缓的声音练唱,真怕小鸽子被吓跑了似的。

2、编旋律短句

旋律短句是最常用的练声形式,可以训练呼吸、发声、咬字、吐字等技巧,还有助于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

在教学时,为了唱好韵母“i”,我编成以下旋律短句来练习,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3 4 5 6 5 1 6 1 6 5 3 4 5 6 5 6 5 6 5 2

我爱 小铅 笔,花杆 多美 丽, 我 爱 小铅笔, 天天不离 手,

为了 感谢 你,学出 好成 绩, 为了感谢你,学出好成 绩。

学生在自己熟悉的语言、儿歌中训练,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另外,还可以采用现成的练习或所学歌曲自行编写,也可以直接采用歌曲的核心音调或乐句来练习。这样将发声练习与歌曲表现相结合,既达到了发声练习的效果,有使学生懂得,发声练习的最终目的是用动听的歌声演唱歌曲、表达感情。

总之,简单、多变的发声练习,从多角度挖掘孩子们喜欢的 、乐于接受的形式,可以轻松、愉快地表达到练声的目的。

二、节奏练习形象、有趣

节奏在音乐中对于塑造音乐形象占有极重的地位,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住,这就决定了用形象化、趣味化的直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采用各种衬词帮助训练

四分音符相当于学生走路,一步一拍,比紧不慢,用衬词“走”;二分音符相当于老爷爷走路,一步两拍,慢一些,用衬词“跑”。

2、结合游戏进行节奏训练

在游戏中让学生轻松地认识事物,有利于团结协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放松愉快的心态下,更能培养其创造能力。

如在低年级的节奏训练中,可采用“海狮顶球”的游戏。课前在教室拉一根线,然后在线上挂几个气球,并在每个气球上贴上时

是四分音符为一拍的音符,如:ⅹ ⅹⅹ 等等,接着让学生戴上海狮的头饰,每个气球下面站一个学生,让学生把右手举到头顶,当做海狮的“嘴”。“海狮”们按顺序和节奏连续地顶球,游戏可让几个“海狮”变换进行,也可让一个“海狮”连续进行。其他学生也可左手当做球,右手食指当作“海狮”的“嘴”,按气球变换的节奏连续地进行顶球游戏。学生个个蹦蹦跳跳,学得非常开心。

还可通过“边一边”的游戏来巩固各种接奏类型,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黑板上出示一句节奏,如:ⅹⅹ ⅹⅹⅹ,老师示范用语言来表达:小鸡 叽叽 叽,请学生也用语言来即兴创作节奏。于是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编:小猫喵喵 喵,小鸭 嘎嘎 嘎。接着,在请学生自己编一个节奏,并说出这个节奏型。如此简单的一个小游戏,却使学生从中得到了不同的感受,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三、听音练习形象、直观

学会用心听音乐,用心去感悟音乐。问题是小学生不懂用耳,更谈不上用心了,他们没有用耳的习惯,也不具备听音的能力。所以重点要抓好听音兴趣和有意注意的培养。

如在一二年级的听音训练中,可采用“打电话”的游戏。在琴上弹一个二度或三度音程,然后问:“喂,你是谁?”学生回答:“我是do mi”(do mi用模唱)。就着样,在游戏中愉快地完成了抽象、枯燥的听音练习。在三四年级的听音训练中,可才用才用游戏“在游戏乐园中”。在园中各个游乐场所按音高规律由高到低写上“do si la sol fa mi re do”,然后由老师当“导游”,先由“导游”发令,也就是老师在琴上弹或用竖琴吹出标准音“la”,再弹奏(吹出)一个音或几个音,让“游客”在游乐园中找出游玩的路线,并唱(吹)出。当他们找到目的地时,表现出来的是无比快乐的心情。

四、识谱教学生动活泼

单纯的识谱教学,将学生置于一重一重死记知识、苦练技术的氛围之中,他们将失去创造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势必低落。学生不愿唱谱,教师又认为学生一定要学会唱谱。怎样才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呢?我采用了跳谱识谱法。

给没个学生发一套长短绳和字母卡片,并在字母卡片的反面画上字母谱,标出该字母唱名所在的位置。在教师里放五根橡皮筋,即五线谱。由一位对唱名位置掌握比较好的学生在五线谱上随意的跳来跳去,其余学生根据他所跳的位置从字母牌中找出相应的字母唱名。或由反应教慢的学生上来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可由教师在钢琴上弹奏音阶,学生边唱边跳,凡在线上的用单脚跳,间里的用双脚着地。

由于“跳谱”识谱法是在单位时间内人人参与,又由于此活动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创造其玩法,所以学生兴趣很浓。它可以将识谱教学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活泼,使学生觉得轻松、变得快乐。

五、音乐考试活泼多样

富有情趣的音乐考试具有教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它不仅能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且能激起他们参与考试的兴趣,营造愉快和谐的考试氛围。

在音乐知识考试时,要改变原来一张考卷的开始方法,代之以音乐游戏“美丽的花朵”的形式进行考试。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先贴好几种形状、色彩不同的花瓣,然后由老师弹奏一首曲子,由学生把听到曲子的拍号、音的时值、强弱规律、指挥图示及划拍符号所表示的花瓣拿出来,组成美丽的花朵,贴在黑板上。这样,考试任务在游戏中完成了。

篇(2)

关键词:音乐 教育能力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作为音乐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诉韵律美、直观美、意境美、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突出教学语言的韵律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的是对着人的心灵谈话的艺术。”

在以歌唱为主的音乐课型中,歌唱中的音准、节奏、力度、速度等基本要求是应注重的,然而对歌曲的二度创作――挖掘演唱者对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则更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歌词内容,进入歌词意境。教师采用朗诵的形式,浸润学生的心灵,朗诵歌词要注重情感的投入,语言的韵律、色彩的明暗、声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从而通过阴阳顿挫的韵律美感取悦于人,达到心灵的美化,情感的升华,以歌曲“早晨的歌”为例:甜甜的风,微微的笑,早晨的空气多么好,露珠儿闪,树影儿摇,一扇扇门窗打开了,晨光里书声琅琅起,大路上人们在长跑,树上的鸟儿也在叫,告诉人们要起早,啊,早晨好,早晨好,早晨的歌儿多么美妙,这甜美的音色,轻快的节奏,诗一般的语韵,将学生带入清新的户外世界,在迎接明天的太阳,这将会激励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这优美的朗诵韵律的激发下进行歌唱,定能收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形象美

在歌唱中,许多学生五音不全,节奏不准,强弱不分,因而,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而在教学中,这往往是薄弱环节,学生也感到抽象难懂,兴趣索然。教师应借助语言的直观性,形象生动的启发引导。如讲音阶,用板书,画成级高不等的阶梯形,醒目标出半音关系的音级,并说明音的阶梯与普通阶梯的区别,再强调音高的顺序排列及mi、fa、ti、to间的半音关系,然后教师在琴上弹奏音阶,用这种直观的教学语言增添了学生兴趣,易于记忆。

三、讲究教学语言的意境美

法国名家卢梭说:“除绝少例外,音乐家的艺术绝不在于对象的直接摹仿,而是在于能够使人们的心灵接近于(被描述的)对象存在本身所造成的意境。”

在欣赏课教学中,讲究语言对意境的营造极为重要,从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各种场景,人物情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寻找音乐形象进入意境。

管弦乐曲“春乐序曲”这一作品展现了我国人民在节日里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喜庆欢腾场面,欣赏这一作品,教师先播放春节序英的音乐,然后在这轻快动人的旋律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驰骋在节日的欢乐场面中,兴奋陶醉,使他们仿佛看到多姿多彩的秧歌舞、优美飘洒的农绸舞,滑稽活泼的民间杂耍,看到人们尽情地歌唱幸福的新生活,憧憬美妙的未来。教师再有意识的作意境的描绘,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紧接着欣赏全曲,听完后再要求进行简短的讨论,描述节目中各种喜人热闹的场面,情景交融。

四、感受音乐教学的艺术美

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让学生具有较为准确的感觉和感受音乐的能力。

音乐所表现的气氛、感情、形象的感觉属于理解音乐的范畴,是感受音乐,因为只有理解音乐才有可能使精神受到陶冶,故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应视为重点任务去完成,这方面的任务主要体现在欣赏教学当中,在全国统编的中学音乐教材中,欣赏教学内容的确也占了较大的比重。但就课本的要求来看,在欣赏教学中基本上是让学生按照教材的规定,在教师引导下去听、去想。对于理解能力还不太强的学生来讲,这样做当然是必要的。但由于人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受环境和心情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同一段音乐对不同心情的学生来说,完全有可能引发出不同的心理反映,特别在不公开作品标题和不进行引导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当允许学生对相同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只要学生听后所产生的心理反映是有道理的,而且的确引发出了符合本人心情的联想与想象,教师就应当给予承认,因为音乐的作用就在于引发听者的心理反映,而这种反映并非仅仅局限于该段音乐的标题。实践证明,在欣赏教学中给学生一个能使想象自由驰骋的空间,不仅不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有可能收到意外的效果。如让学生欣赏古曲《阳关三叠》时,竟然有个学生联想起自己家中亲人别离时的情景,故听得感情十分投入,经他一讲,给了全班同学一个很好的启迪,对帮助同学们理解这段音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见音乐欣赏教学作为一种引发心理反映的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精神受到陶冶,绝非只限于让学生联想符合作品的标题即了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听者的心情不同,引发出的心理反映有别是可能的,但对音乐所表现的感情的理解是不应该有分歧的(因为正常人产生感情的心理基因是相同的),如果有个别学生对感情的理解与大家出现分歧,必定是由于某种特殊原因而导致产生了特殊的心理障碍,切莫轻易否定,要细心地诱导并研究,说不定会有新发现。

因为凡声音都能导致人们产生心理反映,所以人们对音乐的感觉和感受往往同时产生,故而对音乐感觉和感受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割裂进行。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这样的经典名著,需先作较详细的乐曲介绍及内容介绍,挖掘作品的潜台词,并以强烈的感彩讲述作品。听了详细的介绍,再欣赏全曲,那抒情的引子音乐生动的呈示了,复杂多变展开了,极富浪漫色彩的再现了音乐美感,回味无穷,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协奏曲的深刻内涵,这样的欣赏课定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219-01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林崇德教授和罗良博士从心理学的角度着手,对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进行了心理学诠释,他认为,情境教学强调的是主客观的统一。情境教学中,情境的“情”是一种主观的动机系统,“境”是客观的环境。这就是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积极认识和构建外在客观世界;此外,情境教学强调需要、情绪情感的作用;强调在教学中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统一起来;强调在教学中认知与社会认知的结合,情境教学的四大特点即“行真、情切、意远、理念寓于其中”,这与社会认知的要求是一致的;强调发展智力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强调语言与思维的辩证关系;强调播种的快乐,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实践方法如下:

一、联系生活展示情境

艺术是源于生活的,音乐同样是在表现自然,表现生活,音乐课的教学不能把学生拘泥于室内,一板一眼的教,告诉学生这一段是在描写水声,这一段是在描写鸟叫声,这一段是在描写对话等等,何不让学生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呢?我们可以带学生在公园里感受树叶的沙沙作响,感受小溪的欢快流淌,感受鸟儿的放声歌唱。这样,学生在听到自然、清新风格的乐曲时都能深刻体会到乐曲的意境,因为他们也曾这样细心观察过大自然,并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大自然独特的淳朴、清新和美好。教授革命歌曲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平时看过的关于革命战争的纪录片,影片,想象战争中催人奋进的战斗场面,体会革命精神和歌曲的雄伟气势。在联系生活展示情境时需要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二、通过表演表现情境

音乐情境产生于音乐家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感受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表现情境,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红灯停,绿灯行》这首歌曲时,我们可以创设了一种看交通警察手势和红绿灯的指示过马路的生活情境,一部分学生扮演交通警察,另一部分学生则表演通过十字路口的行人,教师手持红色和绿色的纸牌表示红绿灯。在歌声中,教师跟着歌声举牌,扮“交通警察”的学生则看交通灯的指示做交通手势,另一部分扮行人的学生看手势来行路。在活动中,有的学生表演司机,有的学生扮演骑自行车的人,还有的学生则扮演骑摩托车的人或步行的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们既懂得了交通规则,学会看交通警察手势,也体会了歌曲的情绪,培养了音乐表现力。再如在高师声乐课的教学中,也可以组织学生对所演唱歌剧脚本进行表演,更好的体会人物的性格,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

三、语言创设情境

在音乐课的教学实践中,常常是语言描绘与其它直观手段结合运用,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通过语言的意义、声调、形象、感彩激起学生的情绪、情感以及想象活动,从而体验情境。以儿童合唱歌曲《海那边》为例,其歌词内容如下:听爷爷说,海那边,有条船,那条船上有一座阿里山,山上山下长满了相思树,每棵树上都系着黄手绢。海那边唐诗宋词方块字,海这边秦砖汉瓦花瓷碗,这边那边供奉一个老祖先,亲骨肉是血脉相连。我翘首望着那条船,有我家龙船一样的帆,我真想送上一双浆,早早划到我身边。

歌词体现了诗一般的意境,非图画能表达尽致,用语言描绘便成了主要的手段。“阿里山、相思树、黄手绢、龙船的帆”,还有“海那边唐诗宋词方块字,海这边秦砖汉瓦花瓷碗,我真想送上一双浆,早早划到我身边”成了情境的构件。这是多么美丽的情境,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那皎洁的圆月挂在大海的中天,月光是那样的皎洁,又是那样的柔美。可以用词语“幽静”来形容。“静”是指宁静,“幽”表示美。这种美又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所以乐曲是表现“月夜下的海滩好像披上了银沙,思念的情思飘过了海峡,浸透着无尽的思乡之情”。“纱”是轻柔的,“银纱”就不光是轻柔,而且明亮,该是多美啊。仔细体会这幽静的月光下的一切:被晚风吹起的海浪、还有远处飘落的笛音、祖国母亲呼唤游子、盼望游子回归的声声呼唤。这一段语言情境,帮助学生体会此时此刻激动的心情,把情境带到了广阔无垠的大海边,感受情境的美。

四、运用现代技术教学

篇(4)

职高生来自不同的乡镇学校,有些乡镇中学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没有开设音乐课,即使开设音乐课,也被语、数、外等学科占用,好点的也就是把音乐课上成单一的唱歌课。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学设备简陋。许多农村中学的教学设备简陋到只有一台录音机。这样上音乐课就受到一定的限制,使音乐欣赏枯燥、单调,与现代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

这就造成了职高生音乐知识的缺乏,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减小,因而在欣赏过程中也难以理解音乐作品。很多学生对一些基本乐器都不认识,不能鉴别这些乐器发出的音色,又怎么能对音乐作品进行体验呢?因此需要对学生补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欣赏技能训练。补习基础知识主要是指补习最为基本的乐理知识,如:节奏、节拍、拍子、拍号、调式、调性、常用符号以及补习一些有关的欣赏知识,如:对乐器的认识等。当然,讲授这些知识应在运用的过程中穿行,要注意方法,以免将音乐欣赏课上成枯燥无味的理论课。

二、丰富教学内容,多开展课外音乐活动

学生们很喜欢流行音乐,我们的课堂就可以加点流行音乐欣赏,其实流行音乐也有很多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比如我播放一首时下流行歌曲,首先让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一遍,等音乐曲调和风格大概掌握后,我把乐谱写在黑板上通过乐谱上的一些特殊节奏型讲解,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节拍的节奏型,便于他们以后有自我识谱的能力。另外,流行音乐中有很多的乐器伴奏,学生们在欣赏的同时老师加以引导,就可以让学生们了解许多中外乐器,学会辨别不同乐器的音色以及音乐表现力。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们现在在欣赏一首陌生的流行歌曲时,他们不仅仅是去听音乐曲调,而是加以更深层次地去欣赏歌曲,这样他们音乐的欣赏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由于职高学生学习压力不大,在学校主要以学习职业技能化为主,他们课外时间大多是玩耍,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作为音乐工作者可以开展多项课外音乐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能丰富校园生活。

三、培养学生音乐创新思维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学生思维模式形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是一种非表象的艺术。音乐语言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通常带有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正是这些特征给学生提供了更为自由、广阔而充满魅力的想象空间。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因此,音乐创新作为一种教学领域,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创造环境、条件和创造方法,以及鼓励求新求异的学习氛围和激励机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胆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音乐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

1.培养想象能力

想象是思维活动中最有活力的一个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离开想象不可能取得成效,想象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如用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想象或利用原型启发,诱发思考,促进学生想象。如欣赏一首作品,让学生自己想象、联想,学生们会得出多种答案。

2.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以往的教育教学重视求同思维的培养,忽视求异思维的训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主动性的培养。教师的话绝对是正确的,歌谱写错了也那么唱,音不准、节奏不对也不去辨别等。求异思维就是从常规思维的反面去思考问题,探索多种方法、答案,激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的

篇(5)

【中图分类号】G533.23【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6-0146-01

在大量的随堂听课和观摩听课活动中,经常能听到老师们这样的评论:“这堂课比较有意境”。“这堂课把我们带到美的意境中去了”。“听了学生的歌唱,使我们身临其境”。“这堂课如果在歌曲的艺术处理上再细些,则意境可能会更深些。”……。可见,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正在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从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小学音乐课意境教学的心得体会文章中,也可以看到,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正在成为广 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小学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意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自始至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就没有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

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挖掘教材的意境因素

教师应当认真分析教材内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现记号、情感标记等,以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并运用它来为意境教学服务。

二、用色彩来营造意境

教师应当运用自然界的五彩缤纷来引导学生想象和表现音乐色彩。如:杭州市学军小学任一波老师在教学《秋天多么美》(浙江省编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七册)一课时,精心制作了金黄色稻穗的头饰,绘制了金黄色田野里稻浪滚滚的图画,准备了农民在金黄色田野里开镰收割的镜头,学生被金黄的色彩所吸引和感染,犹如置身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意境中,用明亮的音色,明快的节奏,演唱了《秋天多么美》,脸上也露出了像金灿灿的秋天那么美的笑容。这说明,美的色彩,能造成美的意境,学生在美的意境中,能唱出美的音色,取得美的效果。

三、用电化多媒体来展示意境

现代电化多媒体在展示音乐意境中,具有快捷、方便、超越时空的 特点。学生在电化多媒体有声、有色、有形、有象的展示下,很快就能进入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这一组影视镜头的播放,具有整体上的跌宕起伏、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使学生既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过程,又很自然地进入了《国歌》的音乐意境,并产生了强烈的学唱愿望。

四、用钢琴演奏来渲染意境

钢琴家肖邦曾经用钢琴演奏,把一批调皮的孩子带到夜色朦胧的大 森林的意境中去,他用琴声向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大森林的故事,竟使这些调皮鬼安静下来,并一个个进入了梦乡。这说明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在音乐意境的渲染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上述教学实例说明,只要教师能根据教材实际设计出丰富多彩的钢琴伴奏织体,就能有助于音乐意境的渲 染,取得较好的意境教学效果。

五、用语言来描述意境

教师在用音乐语言构筑音乐意境后,还必须及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用口头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如:杭州市下城三小方琦老师在上音乐欣赏课《彼得与狼》(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十册)时,先让学生听这个交响童话的音乐,在学生随着音乐旋律的发展渐入佳境后,又及时启发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它,在此基础上,简要概括出在这个交响童话故事中猫的馋嘴与狡猾,小鸟的机灵活泼,鸭子的愚蠢笨拙,狼的阴险、毒辣,彼得的机智勇敢,老爷爷的善良、可亲等音乐形象,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交响童话音乐的艺 术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进入音乐意境后,必然会对音乐的旋律织体、和声节奏赞叹不绝,激动万分,并有一种急于表述的激情。这时,教师就应当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尽管他们往往辞不达意,但教师还是应当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总结性的画龙点睛式的意境表述,这将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

六、用形体来表现意境

首先,教师应当运用自己富有表情的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如:在范唱《可爱的羊群》(浙江省编义 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三册)时,可以用一个较大幅度的缓慢抬手、远眺的形体动作,来表现辽阔的草原意境。又如:在为学生演奏《码头工人歌》(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八册)的时候,教师可以用沉稳的演奏姿势,痛苦而愤怒的脸部表情,来表现受尽煎熬的码头工人挣扎反抗的情景。

其次,教师应当组织学生用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如杭州市西湖小学肖桦老师在教学《走啊走》(浙 江省编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一册)这首歌时,积极启发学生创编了老大爷、小朋友、走路的形体动作,在教师富于表情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了各具个性的老大爷、小朋友、走路的情景。

音乐意境的形体表现,应以教师为主导,在组织学生的积极参与中,促使意境教学的直观形象化。

七、用歌唱来赞美意境

篇(6)

要设计好一堂音乐课,必须在学习理解音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教材的特点结构、体系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明确每一单元、每一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提出解决难点的方法。此外,在具体分析某一课的时候,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歌曲、乐曲

分析歌曲、乐曲的感情、音乐形象、风格特点、题材、体裁,编选练声曲、练习曲,对作品进行艺术处理。

2识谱知识

设计好阶段性的复结工作,分析识谱教学与唱歌教学、唱游教学的关系,设计好教学谱例和教学卡片。

3欣赏作品

反复聆听熟悉作品,查阅有关资料和音符常识,音乐家介绍等内容,分析作品的感情、艺术形象、主题音乐、风格、特点、题材、体裁,编写精彩的音乐小故事和解说词。

二、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内容多了、深了,学习接受不了;内容少了、浅了,学生会感到不满足。因此,确定教学内容,应从音乐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两个方面来考虑。一般来说,小学音乐常采用以唱歌(唱游)为主,结合识谱、欣赏、器乐、创作活动等内容。一节课以2~3项内容为宜,最多不能超过4项,否则会造成教学层次不清楚,重点不突出等现象。教学目标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来设计。教师可通过课件,精唱、欣赏、讨论、表演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提高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精选教学素材

在音乐教学工作中,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素材尤为重要。我们可将教科书中提供的教学曲目、音响音像资料、音乐知识技能、相关文件内容等,做详细的收集、整理和补充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筛选,即哪些材料可用,哪些材料可不用,甚至教科书中没有的内容,由于教学的需要,也可以选来充实教学内容。因此,选择教学素材的真正含义是精选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而不是一般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四、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正确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是音乐课教学成功的关键,它是音乐课设计时重点考虑的核心问题,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要使音乐课充满生气和欢乐。

(2)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要把创造法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维和创造性思维。

(3)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因为教师们的演唱、演奏,比起听录音、看录像来更能打动学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4)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要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相适应。任何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在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时,应以教学目的为核心,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遵循音乐审美的规律。

篇(7)

新课程改革下的音乐课堂如何进行有效学习呢。我想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喜欢音乐,热爱音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什么比富有热情的学习更有效率了。只有学生喜欢音乐课甚至喜爱音乐时,他的学习效率才会超乎想象,其潜能也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觉得引导学生喜欢音乐的责任非常重大。那如何激发呢?首先,教师必须要热爱音乐。因为喜欢,才能用心备课、用心来体会、用心来感受、用心来教学,并在课堂上用富有激情的言辞来引导学生,用艺术魅力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模仿、学习、追求、超越。学生才能喜爱音乐老师,喜欢上音乐课。其次,紧密把握“美”的主线,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音乐的美,是一种艺术的美,把音乐中美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与老师一同产生共鸣。

例如:学唱“我的家乡日喀则”这首歌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带学生一同走进:一望无际的草原、茫茫雪域的壮丽,喜马拉雅山的雄伟,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丰富的当地特产、珍贵动植物……直观的视频效果引来学生阵阵由衷的惊叹喝彩,清晰的画面配以李娜高亢的《青藏高原》激昂的歌曲,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打动着他们的内心。而其后的踢踏舞视频学习,学生们更是兴趣盎然、积极参与。歌曲难点自然化解,学生还乐在其中。当然,我也能根据不同的音乐引导学生动起来、乐起来。例如:聆听一段优美的音乐时,我会让学生轻轻地闭上双眼,用心灵感受,并投入到音乐艺术的怀抱中;在聆听活泼欢快的音乐时,我会让学生加上身体的语言来感受音乐;让学生通过美的体验产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二、把握课堂主阵地,注重有效学习

小学音乐课的有效教学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落脚点是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向课堂有限的时间要效率呢?我觉得音乐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科学、简明。

第二,教学容量应适量适度,做到心中有数。

能根据教育规律、教学原则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既不“贪多忽效”,也不“求少图便”。比如: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练唱次数,时间的控制,重点难点的把握等。

第三,教学方法灵活有效,选择恰当。

第四,教学过程充分展开,全面有效。

1.要进行有效讲授

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易混淆点,要讲清、讲细。知识点要进行有教学专业性的有效讲授,精心设计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导入和导出。通过对知识点的有效讲授,引导学生去追踪悬念,形成求知氛围。逐步将课堂推向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

2.要进行有效提问

一节课只有40分钟,时间珍贵,提问要做到避免“是”“非”的简单回答,体现问题的层次性和针对性,步步设问、提问和解答相结合。通过有效提问,收集学生的有效反馈信息,及时总结分析问题,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要做到有效倾听

在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共同学习和共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探究活动。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善于同学生进行情景转化和情境共存,注重情感交流。

三、有效的教学评价

音乐课的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学中合理有效的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运用激励性的教学评价

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课堂上富于鼓动性的语言能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例如:在课堂上,常用赞许的目光激励学生,或者多使用一些“你唱得太好了,我们都被你感染了,大家给他鼓鼓掌。”“你真棒。”“试一试,你肯定行!”等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学生的自信心很快就增长了,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2.评价的形式要多元化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78-01

近些年来,我国音乐课程的改革,尤其是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音乐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的向新的音乐课程目标靠拢,在某些程度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时,我们的教育在方式方法与手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些问题。

一、现阶段高中音乐课教学情况的分析

目前,我国高中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够走进学生情感世界,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不足,音乐课是脱离实际生活的,教学目标也不明确。由于音乐课不参加各种升学考试,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就成为了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机。现在的高中音乐课内容繁、难、偏、重,教学内容显得太复杂,尤其重要的是,教学内容并没有突出音乐课的艺术特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分离,缺乏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性。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大部分的高中音乐教师,只管传输音乐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教学方法过于死板、硬套,脱离了实际的教学目的。学习音乐的过程应该是一种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对创新过程的研究,旧的理念和方法已不能再适应新的发展的需求。教师们常常用不突出的音乐艺术特征,教学方法与音乐教学的其他学科教学知识相结合,强调知识性、逻辑性,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如此只重视教学结果的教学的方法,不重视教学的过程,注重知识技能教学的重要性,忽视音乐课的实践与参与活动,教学的方法十分单一,教学的效果也不理想。这就造成了一部分高中学生喜欢音乐,但是却不喜欢音乐课的情况。在我们以往的高中音乐课教学中,音乐课教学评价与其他学科都是一致的,这是由于我们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只看重分数,不重视素质教育造成的。这不仅使教学效率变得低下,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只以基础知识为核心,轻视对过程的评价,更多的以智商思维的理论为依据,单纯的试卷测试评价成为许多学校的唯一途径。

二、多元化的教育教学理论

在学校里,教学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新的时期就要有新的教育形式,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也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我们高中音乐课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应该用多元化的眼光去看待和实行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从各个方面全面的研究高中学校音乐教学方面的问题。

1.教学目标。

高中音乐课程是一门独立的教学课程,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全面发展是国家和人民素质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高中音乐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具学生的各方面都得到提高、个性进一步展现。

2.教学内容。

高中音乐课的课程内容,应反映出多元化的特性。根据所有学生的可能性,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将教学生的个性与他们的能力相结合,让学生普遍参与进来并得到全面的发展。优良的音乐课堂,教学的艺术特性是非常明显的。多元化强调的是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和理解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可以促使多种智能的发展,智能发育的不同,教学内容相对的就会就不同。高中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知识,学校和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意识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在各种音乐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舞台,扩大艺术魅力,使学习变得更有趣,更容易接受。如此,就充分展示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多元化,使学生感受到美,欣赏到美并具有美的艺术再创造的能力。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它既包含方法中的教,也包含方法中的学。随着教学理论和教学手段的发展,新的教学方法也将继续出现。多元化发展音乐课程的方法,是努力开发学生在智力上的优势,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的使用,让学生在得到审美上享受的同时,从而收到审美教育的效果。多元化的艺术课程推广理论认为,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多方位的看待问题,这样,我们的音乐教育和音乐课程,音乐技能培训班就会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是音乐课的学习得到新的发展。我们应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对音乐的一个积极的态度,以及音乐的理解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多元化的教学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开放思维,进行有效的教学目的。

4.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育政策,以评估技术,做出价值判断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根据评价来改善教学工作。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点,它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多元化评价中,注重现实的体验,是我们测试学生学习的多元化的最佳方法和途径。

多元化教育教学理论,是近些年来在我们教学中的重点关注的思想,这个定位是为素质教育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特别是音乐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支点理论,同时提出了多元化教育视野中的一个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我们如果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因材施教,我们的教育改革,特别是音乐课程的改革,就要与时俱进,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人文的变化而变化。

总而言之,学校高中音乐课堂中采用的多元化教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应该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并且紧密结合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特点,创建一个适合我们自己国情的,与我们的广大学生的学习实践相统一,在这个基础上,要突出音乐课的审美特性,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音乐教育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研讨会纪要》[M]. 2004年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8-0137-01

音乐课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可是现实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内容不是很感兴趣,音乐是需要倾听的,音乐更是需要交流的,一千部作品在学生的眼里一千种样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中学阶段的学生也具备了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又决定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在课堂上要有民主的师生环境,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了。学生能把自己听到的音乐用语言、动作表现出来,音乐不应仅停留在听听唱唱上,而应当引导学生用心去聆听这宇宙间最美妙的声音,经过这些年的教学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三步骤去着手。

一、导入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的表现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这就决定了音乐可以表现人类各种丰富的表情。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它各自的情感特征,音乐教师必须多积累多听,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正确挖掘每首作品的情感特征,从而在上课之初导入相关的情感因素。如教室环境的布置,就要和音乐的背景相关,情由境生,创设和音乐内容有关联的场景,是情感的催化剂。例如:在欣赏初一《鳟鱼》钢琴五重奏时,让学生先观看动画短片《海底总动员》里面的小丑鱼就很符合初一学生年龄段;在教唱学生唱《渴望春天》、《春天来了》等有关春天的歌曲时,在教室摆上几盆绿色植物或鲜花。或念朱自清的散文《春》,在教学生唱舒伯特的《摇篮曲》前,可先听听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这样,使学生能在情绪上有一个统一的基调,为情感教学目标打下了基础。在中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体悟音乐美感的氛围,要精选音乐曲目,根据音乐来设计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对作品的本质有一定程度的认识,然后运用相应的音乐技巧来表现音乐作品,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激感

我们教师进一步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我们在课堂上教授的歌曲能否打动学生,是成为学生是否喜爱音乐课的关键。也在于选好的教材,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就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材,这些作品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我们在教学歌曲时,不仅要求学生唱会,唱准,还要让他们通过和谐,优美的演唱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如教学《保卫黄河》,如果只是平淡地演唱,这首歌显得平淡,没有力度,而老师如果引导学生有控制地去演唱,学生所唱的歌曲虽然比较浅易,但歌曲表现的情绪,演唱的速度,力度还是有所变化,这就要注重钢琴伴奏突出需要的重音,任何旋律一旦离开了节奏都无法存在。例如在教学生演唱《最初的梦想》时,要学生明白“勇敢的花”、“轻快的步伐”“隐形翅膀”等比喻表达“信念”的重要性;接着以真诚的呼吁,告诫人们要把“梦想紧握手中”,要朝着“最想去的地方”坚定地前行,不能半路上止步,要固守一个坚定的信念,“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在教唱时学生特别的喜欢演唱,只要找到合适的歌曲,都能成为好的教材。总之,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这一高科技手段,可以使音乐课更具有吸引力,让学生得到心灵的净化,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享受到音乐的美感。

三、音乐情感的升华

音乐是善于抒情的艺术,里面很丰富的感情内涵,只有当欣赏着的思想和作品吻合的时候,才是正确的音乐欣赏;在音乐欣赏中我们才能真正获得思想内涵。

如教学音乐欣赏课《雷鸣电闪比尔卡》。首先让学生看大鼓(图片),然后再认识一些西洋乐器与民族乐器,让学生对各种乐器有一些感性的认识,接着让学生听两段音乐,比较两段音乐的不同,第一遍听完,我问学生有什么感想,有的学生说,第一段音乐很优美、抒情;还有的说:第二段很高亢,兴奋。第二遍,我让学生自由地去想象。这遍听完之后,有的学生说:我想到雷鸣电闪好像要下雨了,外面的人都聚到了一起,他们好像还在愉快的跳舞。听到这,我真的好感动,好惊讶,因为我自己听这段音乐都没有想到这一点,当时我真的为自己的学生感到骄傲、自豪。接着听第二段听完之后,我突然问:这段主旋律谁能把它哼出来?学生听我这样一问,都不敢站出来演唱,只有一个胆子大一些的同学举起了手,而且哼得很不错,然后其他座位上的同学也不由自主地哼起来,后来下课后很多同学都在哼唱那一段乐曲,可见,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只有通过不断地欣赏音乐,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自己去留心听音乐,当然,他们也会逐渐喜欢音乐课了。

音乐是一门融合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有了情感,才能感悟音乐,才能创造音乐。正如人们所说的音乐教学是情感艺术的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只有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情感作用,真正的做到“心随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汤晓霞.音乐审美的境界[J].中国音乐教育,2006.

[2]于信荣.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篇(10)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现代艺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当前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高中教育阶段加强音乐教学十分必要。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现代各个课程教学中均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效果比较理想。所以,在当前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当对情景教学法合理运用,从而使音乐课堂教学水平及质量得到提升,更好地培养学生音乐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进一步发展。本文就高中音乐课的情境教学进行分析。

一、当前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首先,高中音乐课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在高中音乐课程中,民族声乐及音乐欣赏属于关键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主要就是对教材中所制定音乐进行播放,教师讲解音乐创作背景,介绍作者相关事迹,讲述歌曲创作过程,或者就是学生跟随教师演唱歌曲,这种教学方式比较简单,很难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弱。

其次,对音乐课缺乏重视。高中阶段属于学生学习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与学生高考有着直接关系,同时由于在各种考试中音乐并不属于考试科目,因此,学校、老师及家长与学生对音乐课均未能够充分重视,未能够认识到音乐在缓解压力及愉悦身心方面具备的重要作用,高中音乐教学效率不理想。

最后,音乐教学未充分结合当地特色。当前,高中音乐教材种类及数量均比较多,大部分教材都是介绍一些经典曲目,从而使学生体验民族风情,使其对器乐特点有所了解,对著名音乐进行欣赏。然而,在高中音乐课教学中很少能够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对当地民族曲风进行讲解,从而导致学生了解的民族音乐比较少,对身边的音乐未能充分了解[1]。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用分析

2.1利用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在高中音乐课情境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方式。在高中音乐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应当对声调变化合理把握,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魅力,所以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对不同环节之间相关过渡语进行合理设计,使各个环节之间关系更加密切。比如,在对“音乐悲剧美”这一单元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其中第一节内容为对《松花江上》这一歌曲进行赏析,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融入感情对《松花江上》片段进行欣赏及演唱,从而对作品中表现悲剧美进行体验,这在感受音乐悲剧美方面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因此,教师首先应当创造悲剧美情景,给学生介绍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及相关历史,从而营造出悲惨氛围,然后让学生对歌曲进行欣赏,使学生更好表达出内心感受及情感,通过语言刺激,可较好激发学生想象,提高其注意力。

2.2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对于利用多媒体创设音乐教学情境而言,其所指的就是教师通过对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向学生展示音乐中相关内容、图像及节奏,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使其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积极参与。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就是使教师通过对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向学生直观展示相关音乐素材,主要包括静态图像、乐曲节奏及动态音频及视频,从而全面调动学生各个感官,使其在音乐中全方位融入。比如,在对《独特民族风》这一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能够体现民族特色的VCR,之后可利用图片列举能够体现民族特点的相关事物。通过对这些动态及静态素材进行展示,可使学生对民族特色直观、深入地了解,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视听及了解,可使学生在认识民族特色方面产生共鸣。另外,通过观赏多媒体播放的相关视频及图画,可使音乐中表现出的色彩联系自身感受,从而使自身认识得以形成,使自身音乐水平得以提高。

2.3利用画板创设教学情境

在高中音乐情境教学法应用过程中,画板属于十分重要的一种手段。通过生动画面及鲜艳色彩可较好吸引学生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画板精心设计可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使学生较快进入歌曲情景,从而达到理想教学效果。比如,在对《大海》这一内容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及难点就是通过对《大海》的欣赏,使学生对西方近代音乐风格特点初步了解,从而对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特点真正理解与领会。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对《海浪的嬉戏》这一歌曲进行欣赏,教师可使学生欣赏音乐过程中依据曲子旋律将海水形态画出,之后可与《神奈川冲浪里》这一版画结合,使学生对曲子意境深刻体会,使其能够对该乐曲更好地了解,使音乐教学达到较好效果。

2.4利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角色扮演属于创设情境的最有效途径,不但能够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同时能够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不但使学生对音乐学习增强兴趣,同时使其深入了解音乐情景。比如,在《天鹅湖》这一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改变常规教学方法,安排学生对故事中相关人物进行角色扮演,这样不但使学生感到比较新奇,而且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融入音乐欣赏中,从而使教学灵活性增强,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使对课本的理解得以巩固[2][3]。

三、结语

在当前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清楚认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有效应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语言的运用,多媒体的运用,画板的利用,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积极实现情境教学,从而使高中音乐教学效果能够得以有效强化,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当今的中学音乐课,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对都做了全方位的改革。它在音乐教学中倡导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以突出音乐审美为中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注重合作小组的建立与评价,重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强调音乐课教学的创新与整合,这也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学做了一个全新的注解。

音乐作为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在人的发展方面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新课标》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学科价值写入前言中,并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进一步体现。而课堂教学是实现音乐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它不仅能有效地实施审美教育,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那么,初中音乐课教学如何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和谐、宽松、自主、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音乐教育的主导是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需要的是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氛围。对于音乐课来说,良好的氛围往往对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五单元《动感地带》中的歌曲《幸福快车》时,我并没有一开始就让学生欣赏歌曲然后学唱,而是先播放《幸福快车》的伴奏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同时启发学生,让大家畅所欲言:“你生活和学习中曾经遇到过哪些烦恼的事情呢?你是否感到过不幸福呢?你觉得你经历过的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么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很多同学精彩的发言都博得了大家的笑声和掌声,课堂上充满了愉悦的氛围。这时,我适时地引导学生收住了话题,导入歌曲正题,并结合同学们的感受一起欣赏歌曲《幸福快车》,很多同学都随着轻快的音乐唱起来,欣赏一遍歌曲之后,我请爱跳舞和喜欢表演的同学自由结组上台表演这首歌曲。同学们当场根据歌曲主题和内容自己设计舞蹈动作,两三分钟准备之后,表演开始:三组同学伴着歌曲尽情地表演起来,课堂里再次响起了由衷的笑声和掌声以及其他同学拍手的伴奏声。由此我感到,如果按照一成不变的旧的教学模式单纯地机械地去学歌曲,未必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课堂氛围和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们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饱满的激情激活课堂,彻底摒弃“唯师是从”、“唯师独尊”的专制性师生观,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心理空间。对学生持宽容态度,随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决不强迫学生盲目服从教师的见解,让他们心情轻松愉快地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大胆想象,从而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

二、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音乐教师在创新设计教学环境时,应注重音乐教学环境的布置,创设音乐情境,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多媒体等手段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形象地场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正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让人产生冷漠的态度”。我在讲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二单元《船歌声声》中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简单的课件,配以动感的音乐背景向学生展示出几幅民间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的图片,同时还找到了通俗歌手傅笛声在十多年前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原唱表演的光盘影像资料让同学们欣赏,这样就更增强了音乐情境的感染力。而对于问题情境的创立,我在欣赏之前通过一个小游戏来完成:我请一位同学尝试折断一双筷子(普通的一次性方便筷),这位同学很轻易的就完成了;我又拿出一把(十双左右)筷子让大家尝试,同学们(尤其是男同学)争先恐后的举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结果游戏在班里腕力最大的男同学的尝试失败中结束,教室里笑声和加油声此起彼伏,此时我将问题及时抛给了同学们,请大家说出这个小游戏的寓意和哲理,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也很精辟。紧接着我将主题引入,介绍并欣赏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在嘹亮有力的歌声中,我看到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看到他们眼中期待的目光,我感到自己也深深地融入到歌声当中……所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的画面形象,调动学生形象思维,实施游戏情境,通过游戏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这些都是促使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动力和保障。

三、在创新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既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引导”,即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指导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而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充分反映他们思维的活跃程度。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一单元《奥运情怀》时,我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两周年的活动主题,让同学们自编自创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歌的歌词,配合以《奥林匹克号角》、《奥林匹克风》、《红旗飘飘》、《黑头发飘起来》等歌曲的旋律,请同学们即兴创作并演唱自编的歌曲,大家都很快行动起来,全班分成了五个小组,每个小组临时成立了演唱组合,小组之间展开了竞赛,整堂课都是在紧凑而又新鲜的氛围中度过的。尽管同学们创作并演唱的歌曲在内容和形式上还稍显稚嫩,但却感情真挚而饱满,充分表达了大家期盼奥运为祖国喝彩的热切心情和美好祝愿,歌声、乐声、笑声、掌声,更融入了我们共同的心声――“祖国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