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家校沟通的策略和方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4 16:50:4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家校沟通的策略和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家校沟通的策略和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175-01

1 班主任与学生心理沟通的意义

班主任与学生理想的沟通能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指导自己行为,促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

沟通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活动。对于师生之间交流信息、解决矛盾、融洽感情、增强信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其中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就是与学生沟通,尤其是心理上的沟通。俗话说“药到病除,言至心开”。只有解开心结,其他事情才能展开。

第三,心理健康是学习与生活的前提保障。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并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潜能。

2 班主任与学生心理沟通的策略

2.1影响班主任与学生心理沟通的因素

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是否有足够的接触。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是在双方日常的接触中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越多,越有利于学生对班主任工作、教学的理解,有利于班主任对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性格特点的了解。另外,也可为班主任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惑提供思路与方法

班主任是否重视学生反映的问题。在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应是一个负责任、值得信任、能给学生予帮助的人。

其他更多因素。班主任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要换位思考,体会学生内心的感受。此外,影响师生情感沟通的因素还有爱心、恒心以及班主任的办事风格等等。

以上这些影响班主任与学生心理沟通的因素,问题之关键在于一个班主任有没有真正的爱心,同时施以恒心与耐心,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2.2班主任与学生心理沟通的策略

2.2.1家校合力策略

从家、班主任至一个学校,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家校制度,是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家校沟通桥梁,也是家校共建平台。它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学校改革和发展、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所以在班主任与学生的心理沟通中,家庭与学校的合力是重中之重,是解决一切心理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2.2.2其他接受策略

(1)黄金分割效应。黄金分割效应对教师的启示在于,第一,如果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谈话,那么师生说话的比例用黄金分割比例最合适,即6:4(或5:3)左右。不能教师一言堂,学生说话必须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师生能进行很好的互动。第二,按照黄金分割的比例,在一次谈话中,批评和表扬的比例为四六开最合适。如果你要进行一次以批评教育为目的的谈话,批评的内容也不能超过60%左右为宜,另外40%是肯定、鼓励、希望。把六成的批评用四成的鼓励串联起来,学生就不易产生逆反情绪。教师谈话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接受那六成的内容,但是,必须佐以四成的肯定,这样的谈话效果最佳。反之亦然,如果是以表扬为主,也应该夹有一定的问题指出,在鼓励的同时指出还可以改进的地方或提出希望,比例依然是黄金分割比列。

(2)班主任要学会运用进门槛技术说服学生接受教师对其提出的要求。要求要合理、看上去完全可以做到,学生就容易接受。然后,循序渐进,当学生达到了较低的要求后,再逐步提高要求。学生会被教师引领着,在不知不觉中持续地进步。在此过程中,还要经常使用正面强化,即当学生取得了点滴进步时,需要及时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努力老师看得见,他就会不断地进步以期让自己的形象保持前后一致。

3 班主任与学生心理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3.1沟通需要教师理解和尊重学生

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强,逆反心理强,害怕吃苦,害怕困难。理解和尊重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原则,也是沟通的重要原则。老师对学生做到理解尊重,同样也会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师生之间就能形成友好互助、互相尊重的关系。

3.2沟通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关系基础之上

师生良好的沟通,平等不可少。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我们应该把爱心撒向每一个学生,绝不能施给部分学生或个别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沟通的前提条件。

3.3沟通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

教师和学生沟通最惯用的方式是面对面。面对面有很多好处,直接方便,有利于沟通彻底。但是,这种面对面的沟通也要注意时间和地点。另外,部分学生有害羞、胆怯心理,与班主任面对面沟通时心里会发颤。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沟通,作业本的交流平台作用就派上用场了。

3.4沟通需要持之以恒

沟通不能只在学生犯错后,沟通应该是经常性的事。学生犯错,要和学生沟通;平时也要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兴趣,有什么想法和意见等等。

3.5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要学会沉默

由于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所处地位的特殊性,在某种特定的沟通环境中,班主任的适时沉默会体现出一种自信心和力量感,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过程反思过程。也就是说,班主任有意识的沉默是一种很有效的批评和暗示方法,此种方法往往更具说服力。

综上所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所在。中小学的班主任教师应该充分认识沟通的重要性,教师只有与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沟通,才能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篇(2)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影响教育质量的要素也逐渐被纳入教改范围之内。诚然,多年来的应试教育留下了很多积垢,然而,最大的积垢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教育模式的优化,其中的重点,即在于不断加强家校合作。家校合作一直以来都是中小学教育的“软肋”,在由教师、学生和家长所构成的教育“三大要素”中,长期以来都只呈现了师生单向沟通格局,家长的被动参与甚至完全退出教育舞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并进一步影响了教学质量。对此,本文对基础教育中师、生、家三方合作沟通策略进行了探究,旨在为促进家校合作、提升教育质量而献计献策。

一、家校合作机制缺失的原因

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师、学生、家长都是这一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缺一不可。然而,当前很多中小学几乎都呈现了单向教育格局,在这种教育格局下,以教学为媒介,师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家长则不参与对学生的教育,不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不关心教师的教学方法,最终影响了学生的成长。研究表明,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教师的理念问题。目前很多教师对自身的定位不准确,认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即是传授知识,学校才是教育的主要场所,而学生在校外的成长情况与教师无关。这种教育理念导致很多教师不关心学生的校外生活,缺乏家校合作意识,没能发挥家校合作的主体作用。二是学生的心态问题。很多学生认为教师的责任是传授知识,家长的责任是负责生活,两者不存在联系,这种心态导致学生在家校之间没能发挥桥梁作用。三是家长的认识问题。很多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存在误解,他们不会怀疑教师的专业性,纯粹用“放心”的心态将子女交给学校,即便有些家长有意参与教育,但却因沟通渠道狭隘而无能为力。

二、家校合作机制的构建策略

1.打通师、学、家三方沟通渠道的阻碍

结合上述对家校合作障碍的分析,要建立家校合作机制,首要前提即是打通师、学、家三方沟通渠道的阻碍,加强对师、学、家的思想教育。首先,教师要消除错误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教师可将单向教育与家校合作教育的效果进行对比,客观评价两者之间的优劣,正确认识家校合作的优势,从而树立家校合作意识,发挥自身在家校合作中的主体作用。其次,要通过主体观培养、责任感培养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发挥学生在家校合作中的桥梁作用。最后,要通过宣传和家访等形式来加强学生家长对教育的认识,通过加强沟通,来督促家长发挥自己在家校合作中的主导作用。

2.建立师、学、家三方合作教育平台

在实施思想教育的同时,以教师为主体,需要建立师、学、家三方合作教育平台。在实践中,教育平台的主要形式有三种。

(1)加大家访和家长会开展力度

家访是教育实施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学生家长对教育的看法,进而也才能了解学生所学知识在校外的使用情况。与家访相比,召开家长会的目的更加单纯,意在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但归根结底,这是促进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因此,加大家访和家长会开展力度,是加强家校联系的重要途径。

(2)构建家校网络平台

利用当前的网络时代背景,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学生的桥梁作用,构建家校网络平台,是打造家校合作机制的重要途径。网络平台的构建策略主要包括:①以手机网络为核心,利用当前流行的手机交流软件,帮助教师与家长随时随地掌握学生在校内外的动态,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②利用互联网建立校园网络主页,在校园主页设置留言和交流板块,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家校合作;③开放校园、班级和教师的电子邮箱,开辟E-mail交流渠道,通过宣传手段鼓励学生家长与教师进行信件交流,从而加强家校合作。

(3)制作家校沟通交流表单

制作“家庭行为习惯统计表单”“学校行为习惯统计表单”和“行为习惯培养方法表单”,以一周为单位,让家长记录学生在家的表现,并由教师记录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周末对学生行为进行评测,实时更新表单数据,从而能够及时调整培养方法,并为更好地开展家校合作教育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料。

3.促进家校合作机制持续开展

在加强家校合作的同时,建立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渠道,并对相关渠道进行维护,是促进家校合作机制持续开展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学校应对家校合作渠道实行“专人专管”,定期对教师表现和渠道维护进行评价,同时完善相关制度,用制度来维系机制运作,用奖罚制度来评价教师表现,从而为家校合作机制保驾护航,为促进家校长期合作作出努力。

严格来说,中小学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活动,尤其在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方面,仅利用校方的教育力量而忽略家庭教育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机构必须联合学生家长,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教育体系,让学生接受更多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推行家校合作模式,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是当前中小学和学生家庭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篇(3)

—、家校沟通零距离。

家访应是英语教师和家长相互认识、加强了解、沟通思想、联络感情的重要途径。 英语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教育孩子的观点、方法、孩子的个性、孩子在家表现等。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并反馈孩子在校表现,争取家长配合英语教师的工作,形成一股教育合力,以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家访成功与否,取决于家访的技巧。 家访前,英语教师要明确家访要达到的目的,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1.了解学生。 掌握和收集家访学生的所有信息 ,做到有备而去。

2.了解家长。 为了提高家访的效率 ,对其家访对象的家长要进行了解,包括: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对子女的教育心态与方法等。

3.准备谈话的内容与策略 。 由目的决定谈话内容 ,并制定策略,掌握家长心理,随机应变,把握谈话主题。

4.家访应注意的问题。

(1)切忌对家长以言相激 ,打学生的小报告 。 家访最忌告状,并借家长之手教训孩子,这样不但达不到目的,反倒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家长的反感,降低自己的威信。

(2)切忌居高临下教训家长,态度要诚恳,言语要谦和。 尤其是进行问题式家访时, 一般都是孩子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容易把这些情绪发泄到家长身上,甚至教训家长,这样最易引起家长的反感,达不到家校共同配合教育的效果。 教师应本着教育好孩子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言语谦和才能让家长首先从心底里肯定你,真正达成共识。

(3)要注意就事议事,实事求是,多沟通,多交流,不要一言堂。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就事论事,不要翻孩子的陈年旧账。实事求是,不能因想达到更好的效果而夸大事实。 对孩子、对家长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三方沟通,找出问题的症结。

(4)注意维护好孩子的自尊,肯定孩子的优点。 如果孩子在场,要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心,避免过激言语,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每位家长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的,而且每个孩子都有其亮点,应当场肯定孩子的优点,让家长、孩子充满信心。

现在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很多,如电话、短信、书信等。

当问题不大或只出现苗头时,可采用以上方式,毕竟家访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但是想尽快熟悉一个新接的班或走近一个孩子,家访应是最佳方式,达到的效果通常比其他沟通方式更快、更明显。

二、家长会———家校沟通的重要载体。

家长会是家校交流的平台, 家长会一般是班主任主持,但是,英语教师也应积极参加,教师与家长的双向交流为教育好孩子提供了机会,让家长了解子女的在校英语学习状况而提升家教水平。 教师也能从家长的信息中及时改变教育策略,从而让教师与家长互动来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

三、书面联系———家校沟通的纽带。

书面联系是由学生负责传递的教师和家长相互联系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式。 它可以将学生在校或在家里的英语学习等情况分别记录下来。 教师与家长定期或不定期地互通情况,交换意见,以便掌握学生情况,共同教育学生。 书面联系是大面积、高效率、常规性联系学生家庭的方式之一。 书面联系,通常以“告家长书”、家庭联系卡(或本)、成绩通知单、周记、考试卷等形式进行。

篇(4)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38-002

一、“家校沟通精细化”管理策略的形成背景

“精细”一词,源远流长,有极强的生命力。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辟地论述了宏大与细微之间的逻辑联系。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我国开始较为广泛地推行精细化管理,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目前,精细化管理已成为教育管理领域的新理念、新策略。

从2007年开始,我校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基本策略的宏观背景下,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研讨学校德育教育管理精细化课题:

一是行政班子(中层)层面展开研讨,提出的中心议题是“学校德育精细化”,得出的结论是“德育管理必须与学生家长充分合作,实现双向交流,双管齐下”。

二是以年级组层面的研讨,中心议题是“如何与家长进行双向沟通,使学生的习惯向优性发展”,得出的结论是“家校沟通必须常态化、精细化”。

三是学生家长的研讨,学校利用家长会的时机要求全体家长与班主任、学科教师作常态化沟通,得出的结论是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家校沟通,共同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家校沟通精细化”的具体内涵

家校沟通精细化的内容是学校教育工作精细化的内容之一,其具体涵义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领导层与学生家长委员会的沟通要精细。二是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沟通要精细。大家也知道有一个公式叫“5+2=0”,也就是说5天的学校教育加上2天(双休日)家长对子女的放任使学校教育效果成为零。因此,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与家长进行常态信息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及时而有效的沟通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行为情况,通过教育能向最优化发展。

三、“家校沟通精细化”的具体操作

1.家校联系的手段技术化

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能了解学生(或子女)在校内外的表现,也容易掌握部分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能改变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完全依赖学校、依赖教师的心理状态。但对教师而言,教学任务重,学生面广,工作费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家访成为时尚,电子家访方便迅捷,有些内容可以群发,时效性极其高。

2.家校联系方式的逐步制度化

为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建立了以下制度以保障家校联系的有效进行。

2.1家委会例会制度。学校家长委员会每学期举行1至2次例会,听取学校校长关于学校工作情况的通报,研究本学期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定计划。

2.2家委会对口联系制度。家长委员会成员可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分成德育、教学、后勤、家庭教育指导等若干小组,平时对口联系学校相关部门进行经常性的工作沟通,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2.3家委会办公制度。学校家长委员会实行机动办公制度,由家长委员会成员轮流来校办公。驻校办公内容有巡视校园、巡视课堂,与相关部门研究工作,接待家长来访等,并作好工作记录。

2.4家长义工制度。本着自愿与量力的原则,由学校家长委员会发动,组织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我校家长委员会工作报告(摘录)

新组建的家长委员会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学校三个年级家长代表共同构成一个广大家长参与教育工作的工作网络。第二,新组建的家长委员会的主任,由在校学生家长代表担任,体现了家长在家长委员会中的主体地位。第三,家长委员会工作的内涵深广。有参与教育教学、参与教育督导评价、参与学校管理和参与学校涉及学生利益的重大决策的权利。

从这个《家长委员会工作报告》中选录的这些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家校联系的方式制度化的同时,家校联系的功能也已经多元化。

3.家校联系功能的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学生德育管理功能以外,家校联系又增添了很多新的功能:

3.1整合校外教育资源。社区资源、家长的人际资源等成为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发源泉。家长队伍中蕴藏着无穷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学校既应积极主动不断地开采,挖掘,为班级、为学校所利用,又要根据家长的兴趣、爱好组合,成立了综合实践小组,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

3.2实现学校品牌战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使家长对教育的理解与学校设定的教育目标和手段达成一致,也使家长更加了解、支持学校的特色教育和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建立透明的良好的家校关系,能更好地完善学校的管理体系,保证学校教育对市场和家长的强吸引力,并培育更大的生源市场,正确引导家长的择校方向,这是关系到学校生存的重大问题。因为有时家长的口碑比很多的广告要有效得多。学校形象宣传,通过家长的口碑传播,虽然受众面比较有限,但效果比较实在。

3.3监督学校民主管理。家长是最为挑剔的义务监督员。制度经济学表明,一个共同体内各成员的协作程度越高,共同体的进步程度就越高,而且交易成本会大大降低。增强家长行使自己对子女的教育权以及在学校中的权利的意识,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学校管理工作者、教师携手共建学校,一起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所面临的、特有的各种问题,共同承担对下一代的正规教育的结果。家长的参与,完善了学校的教育管理,在教师、家长和学校管理工作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崭新的协作关系。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家长为子女选择了学校,是教育的消费者,接受培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也是将家长对自己所受教育的知情权还给家长。

3.4提升教师教学品质。随着家校联系的密度和深度,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效,这就把教师的工作压力源从学校行政部分地转向了社会上的家长,使得教师与学校管理层共同面对社会压力,有利于形成学校管理层与教师的“利益共同体”,减少管理层级上的矛盾对立情绪,提高教师提升教学品质的自觉性。

3.5强化教工服务意识。教育要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这种理念在今天早已不再新鲜。但真正落实起来却并非易事。家校联系可以增强教工为学生家长服务的自觉性。这可以从以下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案例:为到学校见老师而改变发型的家长

有一位做生意的家长,由于生意上的需要,要让客户在众多生意合作者中比较容易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他的原先发型比较夸张。在一次家访过程中,老师了解到,他为了到学校去见孩子的老师,把自己的发型改成了比较普通的平头。老师见后非常感动,回校后常对同事说,对这样真心诚意配合学校教育的家长,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竭尽全力帮助他教育好他的孩子呢?

3.6深化学校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动手实践能力,所有这些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可以借助家校联系来开发活动内容和教育平台。

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对人的发展评价及其他新的教育理念的确立,使得原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固有格局被打破,而新的格局正在形成的过程之中尚未完善。再加上网络通讯,新课程改革,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整合的内容、方式、方法上发生碰撞。新课程改革理念在学校和家庭的认识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差距:

①在大多数家长眼里,升入重点中学、大学才是子女的唯一出路,传统的就业观决定了父母们的子女成才观。在教育途径上:他们把书本作为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丰富多彩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被排除在人的培养途径之外。在教育行为上:他们重结果,轻过程。在教育目标上:重成才,轻成人。而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重学历已向重能力转化。学校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发展能力,而成绩的好坏只是学生能力中的一个方面。

②新时期的教育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其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已深入学校教育的每个角落,课堂不再是一言堂,你看到的课堂可能是学生积极、尖锐的提问,也可能是同学间言词犀利的争论,不再是“一人说,大家听”,而是“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许多家长会对此提出疑义,这是一个什么课堂?学生还怎么能学好书本知识?其实,不仅这样,老师们常把学生的课堂搬到田野、郊外,搬到了工厂,搬到了树林里,这就是我们的综合实践课。

从以下摘录的我校家长委员会工作章程可以看出,家校联系的多元化内容也正在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案例:我校家长委员会工作章程(摘录)

第七条 本会的任务是:与学校紧密协作,指导学生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协同学校提高、改善办学质量、分析、归纳家长们所反映的问题,定期了解学校工作,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4.班主任与家长之间沟通的常态化

班主任与家长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教育好学生(子女),现在的学生不是以往60、70年代出生的人,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作为90后一代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许多人围在他的周围,宠着、惯着,从小就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另外,具我所作的一份问卷调查,离异子女在班级当中的比例较高,这一部分学生的家教存在很大问题,在班级中的行为表现为情绪波动大、逆反严重、随意迟到旷课,多次教育很难取得实效。因此,在新形势下的班级管理,尤其是城镇初中学生的管理任务较重。针对这一情况,作为班主任必须要多与家长加强沟通和交流,学校在班级管理中要求在年级组的管理下,班主任必须做好家长会、家访和日常信息沟通交流工作,工作要“精细运作、记录到位”。

4.1利用家长会进行信息沟通。家庭、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两个最重要的场所。作为家长,很想知道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同样,班主任也想知道学生在家里的某些情况。学校要求班主任在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情况时,要认真选择内容,要充分考虑到某些内容反馈给家长后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副作用,教师在面对家长时,心里一定要“装着”学生。教师心里一定要明白,家长会不是告状会,家长会的主要目的是家长和班主任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应以表扬为主,从而使学生取得更大进步。因此每次家长会前我校班主任都会进行认真的备课,在家长会上让家长们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学校、班级以及孩子们的在校情况,然后班主任要征求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解答疑问;最后还要和个别家长进行交流。家长会后,有意识收集广泛的家长反映,并向学生介绍。另外,通过家长会,班主任必须了解并记录如下情况:

班主任必须对学生的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处世态度进行了解,然后分析梳理,使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4.2利用家访进行信息沟通。有些学生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了,孩子的教育就全交给学校了。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的思想完全地强加于孩子。教师是孩子学校生活的教育者,而父母是孩子家庭生活的教育者,为了孩子,教师要与家长相互沟通思想,工作中,我们在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

方法一:选择有效的家访形式。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教师挨家挨户的上门访问已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选择适当的形式进行家访,如登门家访、电话家访、书信家访等,如某班一学生,父母离异,在校表现极差,逆反情绪严重,父母不关心。通过一次家访沟通,使该生感受到了父母虽然离异但仍然关心自己,教师也不因为自己差而放弃对自己的教育,后来该生有了很大的进步。

方法二:注重家访的实效。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教师也通过与家长的交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教师家访时更要抓住时机,讲究交谈的艺术性。

4.3利用短信平台进行信息沟通。我校从2007学年起就开通了手机短信与家长的联系,建立定时汇报制度加强学生信息的交流与沟通。第一,实行刷卡制度。学校规定学生到校、离校必须刷卡,使家长知道子女到离校情况。

第二,实行成绩汇报制度。学校要求班主任把学生的成绩按时发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学习情况。

第三,对于班级工作需家长配合的,也通过信息平台进行传达。建立短信平台进行信息交流之后,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近了很多,许多家长也会与班主任主动联系,相互沟通和交流,从而加强了合作,达到了共同教育的目的。

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中说: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其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尤其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需要教育合力的。“家校沟通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练成了我们自己的“绝招”:一方面多元交流对于了解学生、了解家长,对于开展教育工作是不无裨益的;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拓宽家校互动渠道,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从而构建起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网络。

参考文献:

[1]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Ⅱ,新华出版社,2007.5

[2]汪中求.精细化管理,新华出版社,2007.2

篇(5)

为增强家校的教育合力,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作为学校教育的执行者老师与家庭教育的执行者家长,必须共同努力、紧密配合、加强沟通、找准接点,破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融合过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一)家长和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家校沟通融合的重要性。

要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家长和学校必须对两者沟通融合的重要性有正确而充分的认识,并将这些认识落实到行动中去。1、家长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家长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和教师身上,说是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事实上,这种将孩子推给学校、交付给教师的做法是在推卸责任。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关爱。无论教师多么负责多么有爱心,都无法替代父母的作用。因为家长和教师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家长应承担起培养孩子的责任,让孩子生活在家庭的关爱中。2、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家校沟通融合的好坏会关系到教育效果,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家校沟通融合好,有利于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反之将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要克服困难,在家校沟通融合上充分发挥积极性。

(二)改善家校沟通融合的具体操作方法。

为实现家校的完全沟通融合,家长和学校需要紧密联系、彼此了解,以科学的教育方法推进孩子的教育。1、加强双向沟通。吴仪曾说过,我国入世后,应该由单方面的自我开放转变为WTO 成员间双向的、相互的开放。培养孩子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合作,这种合作、沟通也应该是双向的、相互的。在家校的关系中,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在进行合作活动时,学校须尊重家长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家长的情况,满足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和要求。同时,家长要积极地运用学校“打开校门,敞开教室门”的机会,参与到学校和班级中去,与教师、学校交流孩子的有关信息,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及策略,促进孩子的进步和成长。 2、丰富交流的内容。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的时代,家长和学校都已意识到当今社会需要全面发展、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他们开始重视在培养孩子各种技能的同时,也加强对孩子的道德、性格、意志等方面的培养。学习成绩不再是家长和教师的唯一关注点。所以,在谈论孩子的学习成绩时,也应交流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若家长和学校过分地讨论孩子的成绩,会让孩子产生“重智轻德”的认识。他们会片面地追求学习成绩,忽略人格和心智的发展。若家长和教师过多地提孩子的问题和不足而忽略让孩子树立自信心的话,长此以往,孩子难以成为生存竞争的优胜者。可见,在家校合作中,要丰富交流的内容。3、保持家校教育合力的连续性。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工作的间断,使得对孩子的教育不连贯、不完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保持家校教育合力的整体性,不仅有利于调动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增强对孩子的教育效力。学校和家长要避免在协调教育活动时间上形成断层,要保持教育内容的前后呼应,对孩子的教育要坚持整体性、计划性。4、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提高沟通频率。21 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应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和家长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多种信息互动平台进行沟通合作,如电子邮件、聊天软件、手机短信等。这样,家长可以及时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通过多种沟通方式,提高沟通频率,增强教育合力。5、落实监督工作,加强家校沟通融合重要性的宣传。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家校合作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检查结果要与晋升、奖惩挂钩。通过检查评估得出反馈信息,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新的策略。政府部门也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渠道和开展各种讲座、培训等对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进行宣传。

(三)缓解家校合作中的矛盾。

篇(6)

人心齐,泰山移。对学生的教育,单打独斗只能是事倍功半,集体合力才是有效的教育。在全面推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单靠学校教育是严重不够的,只有密切联系家长,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教育网络,发挥各方职能,形成合力,才能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下面,笔者就家校合作、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和策略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信息交流与共享,让老师和家长随时了解学生、掌握学情。教育的成功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只有了解学生的思想、把握学生的情感动态,才能对症下药,形成有效的教育。对于老师而言,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同时更要了解学生在家里的一言一行;而对于家长而言,更需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在校情况,在这一点上,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形成家校合作、家校共育的格局,让家长和老师学校密切联系、及时沟通,才能使双方随时掌控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动态,共同研讨教育学生的策略方法,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学校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教育立体化体系。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环境,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也是学生的终生导师,家庭氛围的好坏和家长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固然占据主导,但缺失家庭教育的配合,无疑是单打独斗,力不足量不够,甚至与社会要求脱轨。家校合作可以促使家长将自己或社会上的一些意见建议带到学校,同时监督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利用家长这一丰富、有力的资源,不断调整教育思路、优化教育环境、改进教育理念,这样就在时间和空间上拓宽和延伸学校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使教育更完整、效果更好。

(三)有利于家校教育互补,促成学生全面成长。学生的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各方面素质的提升,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内容侧重点不同、教育方式相异,家校合作可以使双方在教育的很多方面的实现互补,这样才能不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断层脱节,不间断持续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成才,让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二、家校合作的主要策略

有力推进家校合作,形成立体共育机制,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下面谈几点主要的途径。

(一)发挥班主任的主渠道功能。班主任既是班级建设的总设计师、班集体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形成教育合力的桥梁和纽带,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扮演者主角的作用。作为班主任要扮演好这个重要的角色,首先要端正思想,不要把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感到是一种威胁,对家长提出的建议产生敌意。其次,要树立自己的自信心,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作为合作伙伴。经常与家长沟通,给家长适当的指导,予以热心帮助,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让家长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同时也要虚心听取家长对学校、教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篇(7)

我国是世界上残疾人口最多的国家,加强对这些特殊人群的关爱与教育是我国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教育平等的重要手段与方法。特殊教育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特殊教育是指对那些聋哑盲或智力低下、有肢体残疾的人群进行的教育。而广义的特殊教育对象更为广泛,它不仅包括狭义概念上的特殊人群,还包括那些有品德缺陷或精神问题的儿童等。在对这些特殊儿童进行的特殊教育中,积极加强家校互动可以为他们的学习成长提供一个更温馨的社会环境,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良好的家校互动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和学校作为特殊儿童成长和学习的两个重要环境,是他们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特殊教育中加强家校互动对儿童成长和学校教育都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1.有利于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特殊儿童因为自身心理或身体上的缺陷使得他们更需要他人的关爱,学校和家庭作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环境,在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特殊教育中,由于教育对象都有着自身的心理或身体缺陷,加强家校之间的互动,可以让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们的身心需求,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2.有利于促进特殊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家校之间的互动是学校和家庭在特殊儿童的成长教育中进行的合作与交流。特殊儿童在学习和成长中比起正常的儿童更需要来自外界的温暖与关爱。家庭和学校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他们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可以及时地掌握学生的身心需求,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帮助。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交流不仅能够帮助学校拓宽德育渠道,还能够使特殊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强对孩子的了解与关爱。家校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有效配合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在特殊教育中有效开展家校互动的方法与策略

家校互动在特殊教育中的意义重大,如何有效地开展家校互动需要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共同努力。

1.加强个性化教学,促进家校的全方位互动。与正常的儿童相比,特殊儿童由于身体或心理上的缺陷使得他们自身的个体差异更为明显。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特殊学生的成长规律。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主要是要求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为他们提供特殊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个性化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开展全方位互动。家校之间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状况加强交流与沟通,积极开展探索性的互动合作,利用对特殊孩子的全方位了解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以更好地促进每一个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

2.学校要加强对特殊家庭中家长的理解,做好解释引导工作。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共同合作与努力。对于学校来说,由于特殊家庭面临着经济、精神和物质等各方面的困难,学校教师在家校互动中要加强对家长的理解,帮助他们进行心理疏通,让他们更坦然和理性地面对孩子的身心缺陷,对孩子既不过分溺爱,也不轻易放弃。特殊学生的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身心缺陷中,常会产生情绪的巨大波动,家长的过分悲观或过于绝望都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学校要体谅和理解家长的心理感受,对于他们的情绪状态要给予尊重与理解,做好对家长的解释引导工作,争取他们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和积极配合。

3.积极建立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促进家校的良好沟通。家庭和学校在特殊儿童的教育中要加强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互动平台。由于特殊儿童身心上的缺陷使得一些家长在心理上会存在悲观或消极的情绪,学校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要以积极平等的态度来对他们进行疏通引导,而不能以高姿态的心理对家长进行教训或指责。针对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学校可通过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的形式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家长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强与孩子之间的心灵沟通,从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而温暖的家庭氛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校和家庭作为特殊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环境,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殊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家长在孩子的特殊教育中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而学校也要加强与学生家庭之间互动交流平台的建立,积极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做好家长的心理疏通工作。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篇(8)

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孩子对学习过程的调控、方法选择、能力培养、情感体验等是取得优秀学业之关键。家长要关注并参与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要善于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为孩子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形成学习策略创设更多的途径,通过各种方法来促进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策略性。

在家庭日常的评价中,我们还应该指导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兴趣个性等心理品质特征及特长优势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评价方式。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轼、苏辙幼年,其母程氏按照两个儿子不同的性格,苏轼好动,苏辙爱静,两人的功课及教诲评价就不一样。我们应该变专制单一的家长评价为综合客观的全面评价,即:学校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社区评价、实践活动基地评价相结合,使学生由被动受评者变为主动参与者,使家长转变为“合作者”角色。要求家长在对孩子的评价过程中,要经常与学校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生活中的多方面表现;与孩子的同学、朋友、熟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人对孩子的多侧面的评价;鼓励孩子参与社区活动,听取社区对孩子的评价;孩子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基地都有对孩子的评价记录。对孩子的综合客观评价,就是对孩子人生发展的持续性评价。其目的是突出孩子的优势和长处,针对孩子的个性心理品质,关注了孩子的现状、激发他们的潜能、把握他们的发展趋势,促进孩子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进而形成使其终生受益的、具有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策略。

二、家校互动及时反馈学生学业进展,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策略

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取得及时的联系,如:家校留言、家庭任务作业、教学重难点、个人考试成绩、课程表、成长记录袋、健康日志等形式,而家长也可以就学生的情况与老师联系、沟通。教师要及时告知家长学生上次作业的反馈、本次作业要求和现阶段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并且要求家长告知老师孩子在家中完成作业和自主学习等等情况,并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书面形式的寄语。

在家庭作业中可以增添学生自我评价,促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体会成功的乐趣。通过教师及时全面客观的评价,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基本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要添加家长的评价,通过评价与老师沟通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就学生身上的不良的学习习惯、不恰当的学习方法策略跟老师进行及时沟通,共同寻求方法来纠正、促进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调控、全面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富有个性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

篇(9)

(一)全面布置,合理分工

本学期来,家长学校各项工作注重抓早、抓细、抓落实。期初,召开了校务工作会议,宣布新的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决定由的专任老师负责,由德育处和学校骨干教师担任课任师的总机构,开展各项工作。

(二)确定主题,开展活动

组织建立起来后,家长学校立即召开会议,具体布置各项工作,各个人落实具体责任,并经过讨论确定本学期的工作主题。着重组织家长讨论"对调皮学生管理办法和策略""如何做好初一新生的接轨?""如何搞好初二学生的学习?"以及"如何鼓励和帮助子女的中考冲刺?"活动,并在其中贯穿家庭德育教育。

二、家长学校活动开展情况

(一)召开家长会议,传授家教方法

本学期来,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议着重组织学生讨论""对调皮学生管理办法和策略"通过讲座,使广大家长认识到孩子是可塑的,明确了家长的责任,认识到应该对孩子爱而不溺,严而有轻,并学到了一些关于独生子女的家教方法。通过这些会议,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项活动。经过这些家长会议,既加强了家校联系,又缩短了家长与孩子两代人之间的距离,纠正了家教中的一些失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建立班级微信群,密切家校联系

本学期来,家长学校十分重视加强家校间日常的联系。建立班级微信群,向学生家长公布孩子所在班级的各课任老师的住址、电话号码,以便家长向老师反映情况,获取信息。使家长容易掌握孩子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又方便各课任老师及时向家长反映问题。经过双方努力,家校双方配合得愈加默契。

    (三)组织教师进行家访

本学期来,家长学校又要求教师进行家访。尤其是对后进学生,要求科任教师与其结对,进行家访。经过家访,使广大老师更深入地了解到学生在家表现,掌握了第一资料,方便了自己的工作,增进了家校的理解,提高了工作实效。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设立教学开放日,沟通校内外。学校把每周四定为教学开放日,邀请家长到校指导,进一步增进家校沟通,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教育规律的特点,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家长可以到校有秩序地进教室听课,看教师是怎样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观看学校升旗、早操、课间活动、黑板报、宣传栏、就餐、住宿情况,以及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检查执行情况。最后,开家长代表座谈会,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存在的问题、建议

尽管学校对家长学校工作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一定问题:

篇(10)

当今的农村儿童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要全面的发展,培育新时期儿童的综合素质,需要学校和家庭、社会的联动。就这需要教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致。要向接受教育的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形成家校同步教育的强大合力。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孩子的问题说到底是家庭出现的问题。由于农村孩子的家长在教育方法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通过初步研究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沟通。

一、抓住沟通的关键期。入学时间段起,往往是家长最重视孩子的时期之一。大部分家长都有这种思想:从一年级开始孩子是正规的接受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了。由于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都从小就对孩子期望值高,教育孩子要认真读书,要考上大学,要有出息。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抓住时机,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再有一旦发现学生出现问题就要及时跟家长沟通。

二、打好与家长沟通的基础务必先尊重家长。尊重学生家长是班主任与家长取得有效沟通的首要条件,尊重家长,让家长在心理上取得与教师平等的地位,首先要礼貌待人,要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论在任何情况请家长到校,应主动给家长让座、倒水,要有为人师表的风度和人格魅力。要善于倾听家长的意愿和意见,说话不能伤及家长的心理,让家长充分相信你。

三、对不同的家长沟通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交流时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交流策略。对于有教育方法的家庭,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学校教育中的改进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道,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工作。对于教育方法缺失型的家庭,交谈时,得首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肯定,然后再适度的指出学生的不足。在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家长也很能接受教师的良好建议。

四、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方法简介。

1、定期地召开家长会是教师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教师指导家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家长会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向家长宣传教育思想,管理方法,介绍不同教育方法等。

2、继承家访这一传统而有效的沟通手段,登门要显得有诚意,有利于交流成果。家访之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首先要有家访工作的目的。要设想好:通过家访,教师要达到什么目的;预计对学生会产生什么影响;对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学生准备采用什么方法;预计家长对于教师所反映的情况会是怎样的态度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应对的策略。其次还要了解被访问家庭的基本情况:家庭状况、家长的知识层次、对学生的关心程度等,再根据家长的文化层次、工作性质、性格特点等差异,选择采用何种谈话形式和方式,或直截了当陈述,或耐心解释引导等,最后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采用学生、家长、教师三方谈话式,还是采用家长、教师两方谈话式等。家访要避免随意性,更要避免向家长告状。

3、书信的方式。与家长定时进行书面交流时,把要布置的任务,家长需注重的方面,以及自己的相关教育想法可以清楚有条理地写在纸上,让孩子带亲自带回家,家长阅读后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回信,这样的效果较好。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113-01

利用常规探索性老师与家长合作模式,对转化家长教育心理层次是有效,但要真正达到联系目,学校和老师还应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家校合作模式是多标准化多角度来呈现的

1.老师与家长之间一对一地沟通与进行工作方式,这种方式对密切家校联系,实现家校同步教育有着十分重要作用。老师作为指导者,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发展规律,根据不同指导对象,采取不同指导策略,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地进行指导,此方式适应每个学生与家庭具有全面性特点。这包话家庭访问、个别交谈、家校联系册、家长咨询、电话联系以及书信,特别是书信,此方式是指老师与家长用写信、便条进行书面沟通方式。此沟通方式有利于老师对有特殊需要家长进行个别指导,有利于老师、家长双方对那些不方便当面交谈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共识指导形式,此沟通具有自由和随机特点。

2.多个老师或多个家长这是集体方式,对普及科学教育学生知识,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帮助家长认识学生家庭教育重要性,指导家长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有效的途径。这包括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家教经验交流、提供学生资料。

3.无论是老师在任何地方见到家长,都要灵活掌握交谈技巧及说话艺术。把家长当成朋友放在平等地位上,不易向家长告孩子状,只要及时地向家长汇报孩子进步,如果幼儿老是犯错误也是先肯定孩子进步,再提出希望,这样就会取得家长信任和支持。利用电话形式开展家教指导工作,针对性强,能迅速、及时地指导家长解决问题,电话联系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方便老师与家长沟通,加深了老师与家长的感情,对学生的思想同时也会有积极作用的。

二、农村中学家校合作的几种常规模式

一是老师进行家庭访问。一般情况下,普访能比较详细地了解学生校内外表现;随访是发现苗头,即时与家长联系,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定期访是对有问题学生跟家长商定定期联系,互通情况,随时督促教育。家庭访问能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能促进家校联系,最大作用在于能改变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依赖心理。

二是学生家长来校访问。能充分发挥家长教育子女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适当地减轻老师工作压力。

三是召开学生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进程,一般期中、期未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沟通情况。因为时间有限,双方只能肤浅地了解面上情况。

四是电话谈访。随着通讯事业日趋发达,老师与家长有情况可随时用手机电话联系,便捷快速,但也受时间限制,通信费用很高。

每一至二周进行一次家校联系卡填写,在校表现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长初评,最后班主任根据小组长初评及其他任课老师意见作出评定。在家表现也可采取学生自评,家长评定方法进行。根据我们实践表明,此种联系方法是老师和家长了解学生近期表现情况最有效方法,值得提倡。

常规性联系确能了解学生在校内外表现,也容易掌握部分学生个性心理特征,能改变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完全依赖学校、依赖老师心理状态。但对老师而言,学生面广,工作费时。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内心需要,单靠这条途径很难达到目,为此,老师与家长合作模式必须拓宽、加深。

三、要建立家校合作模式先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

1.现在的农村有不少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们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们事。所以,我们应首先转变家长这种不正确观念,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文章等方法,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重要性,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重任。

2.要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有效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做到目标一致,观念一致。孩子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都拍下了父母形象。家长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以潜移默化影响。然而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仍有少数家长只盯着学生分数。为此,我们在家校联系时,就要努力改变家长分数观念,通过家长学校培训、各种机会谈话等,把学校培养目标、办学思想、教育观念等灌输给家长,提高他们认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