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高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4 16:50:4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篇(1)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高校多为公办性质,属于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很多学校在思想上、观念上还尚未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新情况,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只重视教学和科研,而忽视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逐渐变为服务、保障的从属地位。许多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还基本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等方面,而对与学校发展有关的决策和经济活动,财务部门更多的是事后执行而非事前决策,这就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过多地强调服务职能,而未能在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重核算轻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严重制约着高校的改革,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协调,直接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

2.预算编制不完善,执行力不够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在高校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然而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并未真正重视预算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某些高校对预算编制不够重视,普遍认为按照上级审批确定的预算目标编制出一套预算报表, 就算完成了预算编制任务,这样财务预算的编制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在测算预算基础数据时,容易夸大申报数,编制随意。其次,预算编制的方法过于简单,支出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或凭主观臆断、凭经验确定支出数额,或以“上年基数+ 本年增长”的方法确定,导致最终形成的预算方案不够科学。再次,预算编制范围不全面,很多属于学校或部门的预算外收入未纳入学校综合预算,这就造成了预算不准确或覆盖面不够广泛,不能够全面地反映高校资金的全貌。最后,预算执行力不够。部分高校预算编制形同虚设,不能真正实行预算管理。在预算执行中不重视预算的事后管理,对预算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等。

3.内部控制制度不严格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客观上来说仍然不太完善,内控防线建设仍然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内控制度内容不够全面。有些高校对重大建设和投资项目的论证、决策等方面未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容易导致对外投资决策的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次,内控制度范围不够广泛。许多高校往往强调对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而忽视对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再次,内控组织体系不够完善。学校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分工不明确,相互配合失调,缺乏健全有效的会计岗位责任制管理。最后,内控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目前各高校多多少少都建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践中却没有严格执行,致使制度形同摆设。

4.财务风险管理乏力

近几年,为了提高高校办学规模,尽管政府已经加大了投入,但是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高校事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面对资金短缺,许多高校通过银行贷款加以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暂时解决了高校资金周转的困难,但是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贷款过程缺乏科学决策,使得贷款规模大大超过了资金承受能力,贷款到期必须偿还本息,财务风险加大。同时,高校内部审计功能缺失,不能有效监督各项财务活动。当前,许多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不能及时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

二、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1.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确立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

首先要形成财务管理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重视和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明确高校发展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把高校发展与财务管理统一起来。同时,高校财务管理要转变其重核算轻管理的旧有理念,由核算型的会计转变为管理型会计,在旧有的工作职责及范围里输入新的内容,明确财务管理在高校诸多管理环节中应处于基础地位。既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实现事业发展规划中的保障作用,又要开拓创新,发挥其在事业发展规划中的指导作用,使财务管理在高校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落到实处。

2.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执行力度

首先,应不断加强对高校预算管理的认识,突出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加强预算的参与机制,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及时提供相关的预算分析数据,准确的反映实际情况,从而使预算编制更具有真实性。其次,应实现预算编制的科学化。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预算项目综合采用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定额预算法、滚动预算法、绩效预算法等多种方法,以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合理安排预算资金。再次,把学校能够实现的正当、合理、合法的收入均纳入收入预算管理,以期预算编制范围更加广泛,更能全面反映学校整体财务收支情况和总体规模。最后,加强预算执行的控制和管理力度。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规范收入管理,强化支出管理,对没有预算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安排支出。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有效监督,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妥善解决。建立科学的预算分析评价制度,对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客观总结经验,提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管理

高校的内部控制管理是其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使高校一切经济活动按预期目标进行的重要保障,是防止差错和舞弊行为发生的有效手段。首先,建立全面的内控制度,对从前缺乏内控管理的重大建设和投资项目建立起适当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高校资金的安全。其次,扩大内控制度的范围,不仅要强调对财政性资金的内控管理,而且要重视对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再次,完善内控组织体系。明确学校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健全会计岗位责任制管理,建立严格而具体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责任范围,各尽其责。最后,提高内控制度执行力度。在实践中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使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建立内控评价制度与激励机制,同时必须将内控评价制度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将内部控制落到实处。

篇(2)

关键词: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

如今,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开始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进而产生了一系列薄弱环节与问题。要想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与管理,规范高校内部经济行为。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问题研究入手,探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意识淡薄。如今,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创建了相应规范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因为财务控制管理意识淡薄,使得该项工作的实施流于形式,无法落实到位,且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作用也无法充分地发挥。在以往办学观念的阻碍与影响下,当前很多高校控制管理人员往往强调教学质量,单纯地加强科研与招生,没有意识到内部财务控管的重要性,针对实际问题,缺乏相应的执行力。

2.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高校内部财务核算,往往将预算执行率这一指标,当作主要的考核内容。但在具体的财务预算审计当中,往往不注重对其审计效果的关注,这样就可能使得高校财务管理弱化的问题出现,高校部门人员不按要求列支预算处以及其他费用,甚至私设小金库,产生很恶劣的影响。

3.经费监管难度大。近年来,我国高校中央,以及高校各地区的专项资金、维修资金、基建资金和科研资金都在增长,对这部分资金的监督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但在当前的一些高校工作当中,还存在部分人私自挪用、冒领资金的问题,甚至存在暗箱操作等违法行为,导致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旨在和权限模糊,无法充分挖掘出资金的应用价值。

4.财务控管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如今,我国高校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方法有稽核与审计两种。如果高校内部稽核机制不健全的话,可能会导致控制管理实效,进而出现高校财务信息不准确和不全面的问题。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当中,内部审计机制是主要组成部分,但在当前的很多高校当中,还存在财务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审计机制不健全。具体如下:高校内部财务审计方法落后;高校内部财务审计范围不够广;高校内部财务审计不具备独立性,往往是事后审计,无法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另外,当前很多高校都缺乏足够多的财务控制管理专业人才,导致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活动无法有序地开展。

二、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对策

1.不断地创新与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与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很重要。通过加强高校财务内部预算管理,不但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全面地表现出高校内部的经济活动情况,还能促使财务资源科学合理地配置,确保每项资金得到充分地利用,从根本上增强高校办学效益。具体来说,应当全面地了解校级收支情况,实现高校专项投资、院系财务活动、校级课题等收支情况的统一预算。在加强高校财务内部统一控制之后,进行内部资金的集中预算,撤销不同机构的分管权利,促使下属机构人员只具备资金使用权。另外,高校还要建立专门用来加强高校财务信息控管的多媒体网络平台与系统,反映出不同部门的财务核算实际情况,促使不同部分人员之间加强财务沟通。

2.优化收费控制管理程序。高校资金,不仅来自于政府财政拨款,还来自于学费收入。但高校教育并不属于义务教育,需要遵循成本分担要求,而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应承担教育费用。但如今,很多高校学生,借着家庭困难等原因拖欠学费,阻碍了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且会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当前高校必须调整与优化高校学生收费控管程序。具体来说,首先,要想创新与完善学生资助管理制度与体系,采取多种可以为学生提供帮助的渠道,为学生建立系统化的诚信档案,做好对大学生贷款的控管工作。其次,要促进高校不同职能部门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财务控管工作落实到个人,促使财务人员在规定期限内落实好收费工作,主动与那些拖欠学费的学生及家长联系,采取有效措施,惩治那些恶意拖欠学费的家庭,并建立健全欠费收缴机制。

3.关注科研经费的流动情况。高校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与相应经费的划拨密切相关,通过科学地使用科研经费,不但可以确保项目成功率,而且可以确保国家的总体科技发展水平。如今,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科研的项目很多,高校必须完善内部管控系统,注意关注科研经费的流动变化,并实现科研项目课题组、管理机构、财务机构的有效交流,确保高校科研经费流动过程,可以通过明细账的方式反映出来,从根本上提升资金使用率。针对不同的科研项目,以及相应不同的课题,要做好相应经费来源的科学分类工作,且财务部门人员要加强财务审核预算与经费核算,依靠审计职能,确保财务审计职能实质高于形式,从根本上控制好经费的最终流向。高校科研部门人员,要结合科研项目分析进度,做好相应经费的发放工作,并做好科研项目经费结余清查工作。针对那部分经费结余,还应当通过物质奖励的模式,按照合理的比例给予科研者奖励,鼓励科研者积极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将经费结余合理地运用到新课题的开发与分析当中,从根本上提升高校的综合竞争力。

4.加强财会队伍专业建设,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实践研究表明,通过实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能促使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财务控制管理监督工作、控管秩序维护工作的有效实施。因此,当代高校要落实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从根本上强化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管理,维系好高校财务控管纪律,保证高校财务的安全与完整性,从根本上提升高校财务控制与管理工作质量。具体来说,第一,高校各级领导,都要从根本上意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作用与迫切性,将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摆在核心位置上,不仅要加强财务控管制度建设,还要加强财务控管制度实施,以制度为支撑,使得各级人员落实好工作职责。第二,高校要加强财会专业队伍建设工作,加强专业财会计人员培训,将那些工作责任感足够强、业务水平足够高、事业心比较强烈的员工安排在核心岗位上。还要引导高校财会人员加强思想政治知识学习,使得他们具备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督促他们学习和拓展与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高校要从不同的方面,加强对高校财务控制管理人员的法纪政纪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增强他们的自身约束能力,促使财务控管人员自觉地依照法律法规工作,自觉地遵守财经纪律。另外,高校还要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继续教育,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工作自觉性,激发起他们财务控管工作的热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属于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与工作。在高校财务体系不断变化的同时,高校必须合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健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断地推陈出新,促使高校财务内部内控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作者:郁春兰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伟琴.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12):117-118.

[2]刘赫男,陈芳.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的途径[J].经济师,2016,(9):119-120.

[3]陈玮琳.对高校财务内控制度的构建问题探讨[J].经济视野,2014,(9):204-204.

[4]王磊.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规范[J].财经界,2014,(5):224.

篇(3)

1.高校水电资源节约管理的重要性

在倡导“绿色、环保”的社会背景之下,高校推进水电资源节约管理,是构建和谐、美丽校园的重要保障。当前,高校水电资源浪费问题比较突出,与高校现代化建设发展相矛盾。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视域之下,搭建高校建设发展的新环境,强调高校全面落实水电资源节约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1水电资源管理是高校内控管理的重要内容

水电资源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强调“节约”理念下,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水电是维持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资源,为了师生的学习生活所需,每天需要提供大量的水电资源。如何在确保正常教育教学的基础之上,提高水电资源的有效节约,是提高学校内控管理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高校要重视水电资源管理,这是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水电安全是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水电资源管理是创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抓手。

1.2水电资源节约管理是创设绿色校园的重要举措

绿色校园行动,强调节约用水、用电,创设和谐、美好校园。高校在美丽校园的建设中,要强化水电资源节约管理,倡导节约用水、用电,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入手,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强化水电资源节约管理是创设绿色校园的重要举措,更是高校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要保障。

2.我国高校水电资源管理现状及其问题

水电资源管理是高校内控管理的重要内容,强调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但从实际来看,高校水电资源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节能意识淡薄、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水电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因此,具体而言,新时期高校水电资源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缺乏节能意识,浪费现象严重

高校作为社会的特殊组成部分,是各地政府优先服务其水电的对象,因此在各个高校在水电的使用方面很少出现短缺的问题。于是,就使得很多高校忽视了水电管理工作。我国的部分高校甚至都没有用于管理水电的专门部门,而仅仅是由后勤部门来进行兼管。兼管力度不够,管理水平有限。另一方面,高校对于节能的宣传力度不够,师生的节能意识较为淡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节能的相关知识十分欠缺,因而不免存在水电使用浪费的情况。例如,电灯进门就开,离开办公室或教室并不关灯,无人监管。用完水直接走人,不关水龙头。这也是高校水电节能管理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2.2高校水电节能管理?w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不少高校在水电节能管理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还比较不到位,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学校整体的节能主动性差,浪费现象严重。同时,在计量统计、分析等工作也比较模糊。虽有政策,但没有执行,没有落实,仍然不能解决问题。首先,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现有管理制度,强调硬性管理,而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管理践行;其次,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管理流于形式,进而弱化了水电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再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管理存在漏洞。

高校计量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导致了其在能耗分析和能效分析方面的模糊不清,责权难以界定。建校时间长的学校基础设施老化严重,跑冒滴漏现象普遍,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水电基础设施差,是很大部分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老校区年久失修,进而导致一些水电基础设备出现老化,水电浪费情况比较突出。因此,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强化水电管理的工作重点,需要立足实际情况,制定具有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强化水电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效率。

2.3节能设施设备投入不足,技术落后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各高校在办学规模上不断扩大,教学科研活动日益增加,能源消耗不断增长。同时,许多高校在建设初期对于节能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对其设施设备的安装存在欠缺。现今大部分高校的水电设备基本沿用的是20世纪 80或90年代的,设施落后, 与如今我国提倡的要求建立起节约型高校所设置的标准相差甚远。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先前未包含节能功能的设备变得陈旧落后,使得后续地能源监控及定额管理工作难以开展。高校面临资金危机,却同时缺少有效的资金来改进现有的,老化了的设施设备,从而导致了高校的节能工作改造的投入不足,水电设施维护,先进技术引进工作难以实施。

3.我国高校水电节能管理改进对策

在“绿色、环保”理念的践行中,高校水电节能管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当前,高校水电资源管理建设,关键在于创设良好的内外环境,通过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学校师生的节能意识,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水电资源管理,创设“和谐”校园。

3.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节能意识

为了保证在高校内有效推行水电节能管理,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把节能意识的培养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各个高校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大节能的宣传力度。定期组织开展以节能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利用学生会、社团等多种渠道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倡导良好的节约风气,积极采取行动。让学生真正懂得节能的意义,以及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另外,在教师队伍中进行倡导,以身作则,让教师关注节能,宣传节能,以行动参与节能。把节能环保的观念拨撒到师生们的意识之中,使其自觉行动,参与节能。

3.2完善水电管理体系,加强节能监管督查

加强高校内水电工作的管理二级管理体系,学校是一级管理机构,学院、各部门为二级管理机构。另外,注意完善节能管理制度,专人负责跟进管理各项工作,定期组织管理机构的成员进行工作的总结分析,明确岗位责任,设置完善的检查考评机制,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以点带面,以局部带动全局。将节能工作与评价考核体系结合,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开源节流,提高办学效益。切实做好水电等能源的计量、核算,做好管理人员的考核、奖惩等工作。在高校内逐步形成用制度管人、 按制度办事、 靠制度规范行为的局面。

3.3投入资金,引进节能设施设备及技术

我国的高校要注重在节能设施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致力于科学化的节能管理控制。借鉴国内外在节能管理方面较为先进高校的经验, 积极地引入节能新机制。有效减少和杜绝“长流水”和“长明灯” 现象。例如,定期检查供水管网。及时对老化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排除故障,防止跑冒滴漏。另外,应该在校园内部安装节水阀自动节水龙头,以便于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教?W、宿舍、办公室等区域使用智能灯来控制路灯;教学区的饮水机安装时间控制开关,在非教学时段自动切断电源;空调运行按季节管理,室内无人自动关闭。部分资金比较宽裕,技术比较先进的高校还可以自行研建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处理中心,有效实现中水的全面收集和二次利用。利用科学技术,建立校园数字化水电监管,真正实现科学使用水电能源。

篇(4)

我国各级教育体制的深度改革、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筹资渠道和方式的日趋多样化等等原因的存在,使得高等院校的经济活动、经济业务日趋复杂化。如何适应高校的财务管理需求,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与资金使用效率,防止院校资产流失,提高院校的办学效益,进而保障高等院校实现稳定、持续、高效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财务工作人员共同关注的一项焦点课题。

一、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参照2001年6月份财政部所制定与颁发的《财务内部控制规范》来实施,相对来言,企业财务管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但是我国高等院校的财务内部控制体制建设才处于初始阶段,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待于我们解决。

(一)财务内部控制的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的经费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因此在管理上更容易存在重使用轻效益、重核算轻管理的问题,风险与效益意识都比较低下。比如说,高等院校在校办企业的投资与管理方面、教育科研规划方面以及学校后勤体系的变革与发展方面等都比较缺乏系统性的决策与规划体系,同时相对应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制也不够健全与完善。究其根本性的原因在于高校领导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作用和重要性上认识比较模糊,在这方面既缺少专业性的分析与评估,同时也害怕因为财务内部控制的执行影响了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尽管目前有不少高校都在实施财务内控制度,但是却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诸多经济业务的开展存在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问题,使得制度形同虚设,失去了存在的根本意义。

(二)财务内控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高效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高效经济业务的日趋复杂化,需要与之相对应的财务内控制度做出匹配性的调整,但由于我国高校财务内控建设起步较晚,迄今依然存在着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与实际需求不配套、系统性和操作性比较缺乏等等问题。以高等院校的对外投投资内部控制体系为例,其主要的问题在于对外投资决策与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和不规范,这往往使得对外投资的风险大幅度上涨;也有不少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财务核算工作人员的监督比较严格,但是对于校办企业和后勤体系的核算管理人员约束能力不强,致使学校的资金管理比较紊乱,甚至存在“小金库”、“账外账”等现象;这往往使得学校整体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管理不成体系,存在许多管理上的漏洞。近年来,不少高校在招生、建设与投资中频发财务管理问题以及在诸多环节中存在的财务问题,就很好地说明了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给财务管理带来的严重危害。

(三)内控制度监督力度有待加强

建立事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高校不但需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措施,同时还需要内部审计部门,对单位内部的控制进行监督,发现问题时及时地进行纠正和调整。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诸多高校实际上并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以及监督机制,并且内部审计部门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往往隶属于财务等一些部门,缺乏独立性成为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有效执行的“绊脚石”,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审计监督作用。

二、建立、健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问题进行的分析,我们有必要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相关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有效的措施,以保障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科学、全面、规范的建立与健全起来。

(一)加强财务内控意识,规范财务内控程序

加强高校财务内控意识,不仅只是从学校领导与管理阶层入手,同时还应当对财务、人事以及行政等全体单位、部门的工作人员普及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础知识,向他们申明财务内控的重要性以及对他们自身利益的重要意义。具体的措施可以采取,定期由财务人员针对各岗位工作人员实施财务内控基本常识的培训,并建立起相关的监督与考评、奖惩机制,让学校全体工作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规范的财务内控程序,是高校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可靠保障,具体的举措主要有:首先,确立此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点与重要环节,通常包括财务内部控制目标的确定、标准的制定以及确保目标实现的各项制度这几个方面。其次,建立起相对应的监督机制,随时关注内部控制实施的轨迹与效果,以便于及时的将信息汇总与传递给决策层,进而起到查漏补缺、不断优化的目的。最后,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各影响因素的不同影响程度制定相对应的管理措施,以保障制度实施的稳定性。

(二)健全内控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体制,是保证高校全部经济活动、经济业务高效有序开展,确保资金安全、资产完整,预防舞弊及差错,进而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根本前提。因此,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实施与建设过程中,确保内控体制的健全性,都是我们必须做到也必须做好的一件事。因此,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必须遵循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必须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将合法性作为首要遵守的原则。二是必须从高校的财务管理实际需求出发,并保障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广泛的约束性。三是制度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相互牵制与制约的基本原则。四是制度还必须符合成本效益的经济性原则。五是制度必须是能保障信息的动态传递与反馈,并且符合闭合管理的要求。

(三)增强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职业判断能力

在人本管理理念作为现代化管理体系核心思想的今天,良好内控制度的执行还需要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做支撑,需要会计人员拥有相对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一方面要具备处理规定业务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还要在规定不明、模糊的业务出现时能够清醒分析,做出合理、准确的决定。然而,在会计工作长期实践过程当中,高校普遍采用的还是过去陈旧的会计行业制度,会计相关从业人员仅仅单纯依靠刻板的条款来办事,缺乏了主动性和创新性思维。在新形势下,会计人员要积极适应改革需求,转变从业观点,认清职业判断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剔除按部就班、单纯请示上级的思陈旧思想,强化自身职业判断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工作人员更能符合会计内部监督制度的基本需求。

(四)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为内控管理提供标准

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内部控制高效实施的主要参照标准,因此加强预算管理能力,可以说我们为内控管理提供良好标准必须实施的一项举措。具体的措施主要有:首先,将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将校内综合预算与部门预算很好的统一在一起,预算编制必须的做到科学、全面、准确、合理,同时还应当避免预算的盲目性。其次,将全面预算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理念和体制,引入到高校财务预算实施的过程中来,以此推动高校内部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最后,健全预算管理体制,全面加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根据实际需求,建立起预算执行的跟踪、监督、分析与评价等相关机制,以保障预算的严谨、科学和发展性。

(五)强化经济责任制,建立起内控制度监督体制

经济责任制的建立首先应根据责任与权力相结合的原则,具体的可以从健全校长经济责任制开始,依次对各部门负责人、各岗位工作人员实施经济责任制,同时在每一年的年终工作总结或者是年初工作计划分配中对经济责任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奖优惩劣,以此提高全体人员的责任心和内部控制意识。

此外,学校还应当建立起健全的监督体制,将专门监督机构、群众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很好的统一起来,依托这种立体式的监督体制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完整的监督模式。

三、结束语

关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在此我们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简要的论述。总的来说,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一项比较复杂化、系统化的工程项目,这需要我们根据学校所处的外部财务环境以及内部各经济业务的实际需求、学校的各相关条件来展开综合性的分析。但是,遵循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原则、按照科学规范的程序并结合学校的具体需求来实施高效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是我们在制度建设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篇(5)

实施内部控制规范,是加强教育经费监管的重要举措,是完善教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必然要求。2012年11月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高校的内部控制从制度上有了保证和约束。然而,许多高校在执行过程中没有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相关制度,内控制度不封闭,执行进展不顺利,实施效果不理想。有些高校甚至出现相关人员违纪乃至违法行为,这与高校内控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控监督机制是密不可分的。

一、高校内控建设所面临的境遇

随着国家对高校投入的加大,如何加强经费管理、加强学校内控制度建设,不仅是财务工作的重点,也是整个学校工作的重点。

(一)高校内控建设新常态

党的十以来,纪检监察、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巡视检查等综合发力,着力加强监督检查。审计监督已常态化。随着国家对高校各项审计、专项检查以及财务巡视的深入,许多高校内部管理的问题纷纷暴露,有的高校甚至出现相关人员违纪乃至违法的行为。这些违法违纪行为不仅仅是相关人员主观意志薄弱造成,高校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关键因素。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进行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检测和评估。建立预警机制,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责任追究,从而防范经济风险。因此,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成为促进高校科学、和谐、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新常态下高校内控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缺陷

1.设计缺陷

内控制度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经济活动所涉及的各类业务和事项,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全过程控制。高校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顶层设计有漏洞,分层设计不协调。学校往往以各业务部门为单位,相关业务部门根据自身的风险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内控制度,有些甚至是为应急之需,然而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内控制度却相对独立,一些风险点甚至没有被覆盖,制度缺乏整体连通性和相互制衡性,从而使高校内部整个内控制度缺乏一体性,没有制定出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2.执行缺陷

(1)执行人缺陷。高校对内控制度重视不够。许多高校领导从意识上对内控制度重视不够,没有设立内控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内控制度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往往是职能部门比较重视,有的学校甚至认为内控只是财务和审计部门的责任,其他部门的重要业务只是按惯例行事。学校对内控制度的宣传也不到位,学校的普通教职工不关注甚至不了解单位内控制度,高校没有形成全员参与、全员监督的氛围。

(2)执行过程缺陷。高校在执行内控制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表面和形式。高校内控制度中都有规定重点部门负责人轮岗制度,大部分高校的轮岗只是单纯的部门负责人之间的岗位调动,没有考虑单位负责人调动前后的岗位相关性以及部门负责人对新岗位的胜任能力,对专业性较强的部门来说,更换不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负责人,并且没有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外行管内行”,不但达不到规避风险的效果,有的甚至会造成管理混乱,增大风险,使内控制度流于形式。

高校内部决策机制之间的决策信息传递不通畅、不及时,缺乏内部沟通与协调机制。高校往往设立了许多非常设机构、专项工作小组,负责相关工作的决策。但是各工作小组的决策事项与决策方案相对独立,并且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沟通与监督。尤其是对于校内重大项目的实施,高校往往只注重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及评审,通过相应机制决定项目立项,但是没有与财务部门进行信息沟通与传递,忽略了项目实施与财务预算的呼应,易造成财务预算执行偏差,重大项目甚至会造成经费紧张,给财务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3)信息化设计缺陷。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学校多元化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越发重要。高校内部各部门都有其信息化系统,但是大多是业务系统,很少跟内控机制相融合。另外,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相对独立,形成信息孤岛,信息系统标准化、精细化、全面性不够。信息系统没有整合,内控制度没有通过信息化的手段高效地落实。

(4)评价缺陷。高校内控制度缺乏监督评价与考核机制。从组织机构上来看,高校没有明确的内控机制责任主体;从制度上来看,高校没有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监督评价和考核制度,缺乏监督和评价的内控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约束力,缺乏考核机制的内控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少动力。

二、完善高校内控制度的对策

(一)建立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

高校应该单独设置内控职能部门或者确定内控牵头部门,作为内控机制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建立单位各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协调和联动机制。使高校内部各单位,包括高校院系、行政等各部门之间的内控制度应该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以此形成一个闭合的风险控制系统,力求将高校内部所有经济风险都包含在内控系统内,从而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此外,财务风险是单位内部重要风险之一。高校应该加强财务风险点的梳理、评估与分析,从专业财务会计角度分析财务风险,并将其融入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去,形成完整的内控体系,从而在制度上防范财务风险。

(二)建立内部控制的工作机制

1.建立人员培训机制,确保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

对于专业技术较强的岗位,无论是普通工作人员还是部门领导,在规避风险轮岗之前,必须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先确保人员胜任岗位的能力,再进行轮岗。高校的管理干部不是万能的,不能仅仅因为内控轮岗而不考虑管理干部胜任新岗位的能力。

2.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确保相关决策信息之间的沟通与传递

学校讨论决策重大事项时,应该通过相应的决策机制,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必要的咨询后形成集体决策。同时,还要与决策执行过程中涉及的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沟通,明确职责分工和职责边界,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对于重大经济事项,在形成决策时还要考虑在财务预算范围内及与学校财力相匹配,避免出现财务风险。

3.强调财务预算管理贯穿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并且与决算相互反映

预算控制是高校内部控制的一个关键。高校财务预算是高校根据自身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收支计划,是学校年度内要完成的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没有预算的计划是苍白的,有了预算的计划是充实的。预算应该成为学校经济活动的纲领,任何经济事项都应该在学校预算范围内,如遇重大事项需要变更预算,需经学校集体决策,并报上级部门批准。同时建立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在决算时需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使部门决算与部门预算相互呼应,保证预算的严肃性和纲领性。

(三)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全面加强高校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技术支撑。高校应该加强内部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整合各单位信息系统,尤其是对于重点部门、重点岗位,要将内控信息系统完全融入单位业务系统。对于原先没有内控信息系统的,可以在现有管理及业务系统中增加内控管理功能。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所处的阶段,合理选择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模式,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在技术上防范单位内部系统的风险,达到内控的效果。同时,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主动接受外部监督。

(四)建立内控制度监督评价与考核机制

内控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内控职能部门要有过程监督和事后评价机制,跟踪内控制度实施情况及实际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并定期对内控制度实施进行评价,对内控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制度将评价结果与考核相结合,并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此外,内控职能部门或者牵头部门,每年对单位进行风险评估及内控制度进行评估,并向高校主要领导报告评估结果。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出现重大风险点时,要及时调整内控制度。

(五)高效落实内控制度,加大宣传力度

高校内控制度只有在高效落实以后,才能真正发挥其防范风险的作用。高校应该认真梳理内控制度,编制内控制度手册,加强内控制度宣传,使内控制度深入人心,人人可参与,人人都监督,这样内控制度才能真正得到落实,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标。只有高效落实了内控制度,加强各风险点,尤其是重大风险点的控制,加强财务风险的管理,才能将高校内部风险降至最低,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实现高校健康、平稳发展。

资助项目:河海大学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课题――基于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资金有效配置(2013B19714)

参考文献:

[1]胡丹.完善高校内控制度 强化财务风险管理[J].教育财会研究,2009(10).

篇(6)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方式都有所改变,高校的数量和办学规模都有所扩大,需要大量的教育经费,办学经费的来源渠道更多,很多高校采用合作办学,而在管理上也依靠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整体的控制,内部管理薄弱。高校财务风险频发,许多高校都出现了贪污等舞弊行为,提示了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因此,认识到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发现内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对于高校强化财务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目标一致

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都属于高校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高校实现最终战略目标提供保障。财务管理是通过实现利润最大化来发挥作用的,而内部控制则为财务管理提供有效的监控措施,两者协调进行,有利于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控制为科学进行财务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为财务决策进行的方式、步骤及人员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和限制,避免决策失误导致的失误。之后,经过决策的各个经营管理项目也在内部控制的监管下规范的进行。

(三)规避财务风险

内部控制能够保证高校的经营、投资活动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对财务风险进行提前预警,尽早规避和遏制风险的发生。

二、高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一)办学模式及内部管理的决定性

1.办学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高校筹集资金的方式越来越丰富,不再单纯依赖国家财政拨款。这样给相关参与人员更多的机会贪污、腐败,增加了财务风险。而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监管财务动向,对相关人员的行为产生制约作用。

2.高校的科研任务重

高校还承担着国家许多科研任务,尤其在科技方面,各方经费大量涌入高校。加强内部控制,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更是非常有必要。

3.高校规模不断扩大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其基本规模也不断扩大,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建设,因此,构建一套完善、科学、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现阶段高校面临财务风险的决定性

1.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风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办公手段趋向信息化,帮助高校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整合了高校的资源。但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也存在很多的风险,例如很多财务人员缺乏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如果出现操作不当会造成财务数据和财务信息的丢失。此外,网络上存在很多病毒,在下载相关资料时,就有可能将病毒带入财务信息系统中,造成巨大的损害。

2.存在财务投资风险

高校为了获利,持续运转,往往会进行一些投资活动。但是在后勤社会化之前,高校大多数校办产业盈利状况都不乐观,甚至出现亏损的状况。后勤社会化之后,高校的盈利状况有所好转,资金流量也显著增加。而高校相比于企业来说,在资产变现方面能力较弱,存在管理上的风险。而高校不断扩招,投资项目众多,资金流量较大,甚至出现了投资的盲目性,远超于高校财务管理能力,造成了财务风险的增加。

3.高校财务收支失衡

学生缴纳的学费是高校运营最基本的资金来源,但是很多高校在学费缴纳方面催缴措施不力,导致了学生拖欠学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了高校正常运转,还限制了高校还贷的能力。此外,还存在很多贫困生,助学措施不力,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收支平衡,为财务管理带了巨大的威胁。

三、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强化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高校财务潜在风险众多,而健全的内控体系能够为高校规避各种管理风险,而财务风险管理作为管理的核心,内控制度能够有效规避财财务方面的风险。目前高校财务风险众多,贪污、挪用等现象频发,完善内控制度迫在眉睫,针对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财务内部控制进行完善:

(一)规范高校财务管理

高校要想规避财务管理风险,首先要规范高校财务管理,明确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基础和内部管理的枢纽,是高校健康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高校要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情况,不超出自身的管理限度,合法合规在一定的管理体制下进行财务活动。所确定的财务管理体制要经过校领导认真研究和确定,一旦确定不能够随意变更。学校要在规范财务管理的前提下利用内控制度对财务管理进行管理监督。

(二)强化内部控制的预警防范功能

高校的资金来源除了国家财政拨款外,还有多种筹集途径,在资金流量加大的情况下,也增加了很多的财务风险,特别是后勤实现社会化之后,存在着投资亏损。高校在完善内控制度中要特别注意加强和规范财务风险意识,对于经费支出、项目投资等方面都要建立风险评估、分析及预警机制,对存在和出现的风险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及时作出决策进行风险防范。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针对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和内控方面的人才素质不高的情况,高校在选择财务处的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时需要优选财务管理素质高的人才,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能力。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管理技能,还要具备内部控制管理的能力。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要掌握一定计算机技能,这对应对信息办公时代的到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加强预算制度的改革

高校进行预算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因此,高校应该在预算编制方面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进行规划,对预算的执行进行严格控制。高校也要对预算核算管理以及财务报表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规范,保证预算活动的有效进行。

(五)强化高校内部审计

高校应该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对资金的筹集、投入以及项目投资等进行有效监控,保障资金的收益,保证资金专款专用。做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

(六)加强高校内部的信息交流

要加强内控力度,强化财务风险管理,保证财务信息的透明化非常重要。高校可以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对高校教师的薪资、学生的收费情况进行系统收集,便于管理者和相关人员了解运营情况,也便于师生及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了解。通过信息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也是强化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途径。

四、结束语

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高校的风险来源也更加丰富多样,对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之间存在比较和竞争,内部控制能够防范风险,有效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其与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之间有很大的正相关性,当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满足高校财务管理的需要,不能有效规避财务风险,提高高校管理能力。高校不仅要依靠国家和教育部门等外部机构进行监管,还要致力于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做到内外兼治,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完善内部控制,对于高校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爱东,唐静.论高校内控制度的完善和财务风险的管理——基于内部治理的视角分析[J].会计之友,2009(04).

篇(7)

在我国当前加快技术转型的大局下,加快职业教育是为我国提供动力的重要举措。201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些相关政策颁布表明我国对职业高中等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现代职业高中等职业院校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高中等职业院校受到了国家财政以及相关政策的倾斜,职业高中规模不断扩大,经费日益充裕。同时,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职业高中也加大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高收入与高支出使得职业高中财务管理日益复杂化。这些趋势使得职业高中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良好的财务管理才能保证职业高中资金安全,降低职业高中财务风险。2014年1月1日起,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开始施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政部以政策法规的方式强调内部控制在各单位的重要性,职业高中也在此规范的执行范围之内。当前我国职业高中在财务管理存在着财务意识淡薄、监督机制匮乏、财务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面对职业高中面临的各项财务管理问题,职业高中应从内部控制要素出发,加强职业高中财务管理,促进职业高中健康、有效运转。

一、职业高中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当前职业高中的主要筹资方式依然是财政拨款,再加上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扶持,职业高中获得了国家大量的拨款。长期的低成本、无偿拨款使得职业高中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职业高中财务部门忽略对资金的开支把控,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意识。财务管理意识的淡薄极大地影响了财务管理的效率。职业高中财务管理的有效运行离不开管理人员的重视,可以说,职业高中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决定着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内部控制理论认为,内部环境是有效控制的核心环节,只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保证内控效率。在内部控制视角下,职业高中财务管理的环境由学校管理层控制,学校管理层直接决定了财务管理所处的环境及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由于资金来源的单一性与无偿性,不少职业高中管理层尚未认识到职业高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对职业高中财务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同时对内部控制下的财务管理缺乏必要的认识。当前,不少职业高中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下的财务管理的认识有偏差,仅仅认为其是上级对下级的工作要求。这种错误的观点直接导致职业高中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观念确实,影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把控的积极性。

(二)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

由于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不够重视,可以看到,目前不少职业高中财务管理面临着严峻形势,甚至有财务危机的情况发生。第一,尽管当前职业高中得到了大量国家财政支持,但不少职业高中盲目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对整个项目进行合理规划与评估,再加上对财务管理的把控较弱,导致职业高中资产负债率迅速增加,职业高中在债务到期时不按期偿还债务。第二,预算管理在职业高中正常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预算管理能帮助管理者把握未来资金流向,严格控制成本,保证职业高中各项目有序开展。但当前不少职业高中对预算不够重视,预算管理仅仅是流于形式,缺乏科学方法的指导,甚至部分职业高中的预算工作直接被忽视。失去了预算工作的有效指导,职业高中各项工作的开展盲目性与随意性大大增加,预算超额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部分职业高中不堪重负。第三,财务支出把控不严。当前,职业高中在财务支出上有较大的自,而不少职业高中在财务支出上随意性较大,对支出的把控不够严密。出现不少支出与实际不符的情况,这种情况大大增加了职业高中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

(三)缺乏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内控制度指引

我国在2012年下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并在2014年开始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开始执行,说明我国对各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视性进一步提高。虽然内部控制理念在我国引入较早,且相关部门已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内部控制一直缺乏必要的具体制度来指导内部控制工作。2012年颁布的内部控制规范虽对事业单位性质内部控制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指导,但其具体制度偏重政企单位,职业高中等高校在性质以及运行上有一定的特殊性,有一些适合政企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适合职业高中内部控制工作。当前并没有针对高校的具体内部控制条例,职业高中在内部控制时缺乏必要的政策制度指导。内部控制规范在职业高中内部控制时的指导性与可操作性不高,使得内部控制在职业高中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大大降低。只有完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使职业高中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有章可循,保证内部控制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下的职业高中财务工作重点

(一)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下的职业高中财务管理工作应从内部控制的基本结构,即控制环境、会计系统与控制系统三方面着手。其中控制环境是首要前提,控制环境是内控工作的根基,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效果。控制环境的建设需要各项规章制度作为依托,营造良好严格的内部控制氛围。财务工作的控制环境包括多个方面,包括资金审核、财务收支审核、授权审批审核、财务人员聘用制度等。职业高中管理者应在内部控制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职业高中日常运营特点,制定各项政策法规。人是控制环境中最重要的要素,职业高中控制环境的建设首先要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与管理。具体来说,职业高中各个财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要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将全体成员的活动纳入控制活动管理范围内,构建良好的控制环境。

(二)会计系统

内部控制结构中,会计系统是保证企业各项资产安全、保证会计数据真实、有效的必要手段。会计系统涵盖各项方法、措施以及程序。职业高中内部控制下的会计系统建设应考虑到相互牵制原则、协调配合原则、程式定位原则以及成本效益原则。相互牵制原则下,任何一项财务活动必须经至少两个以上独立人员办理且相互审核。协调配合原则下,财务管理各项工作办理需要相应工作人员的配合,以减少内部消耗。程式定位原则下,职业高中财务管理工作各个岗位的责任与义务需要明确,以保证财务管理人员能有效完成工作职责。成本效益原则下,职业高中财务管理工作要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降低工作成本。上述原则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职业高中科学的会计业务流程。在会计业务流程中,会计凭证控制、会计帐簿控制以及财务报告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点领域。

(三)控制程序

控制程序是职业高中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各项政策与程序的总和,它能指导财务管理人员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保证职业高中各项管理目标的实现。控制程序设计应简洁、完整,方便财务管理人员执行。职业高中内部控制的控制程序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务机构控制。职业高中应根据学校财务工作的复杂程度设置财务机构。财务机构控制应注意财务机构内部的监督体制,做好监督与被监督的工作。同时财务机构以及各分支机构的授权应明晰,分支机构的授权不应过大,以免造成各项财务损失。第二,授权批准制度。职业高中中各项涉及资金的工作需要严格把关,加强授权与批准工作。对各项涉及资金工作的处理应制定一定的处理流程与制度,保证员工在规定的范围及权限内履行各项工作。任何与未通过审核与授权的业务不得进行处理。各审核人员同时要保证自身独立性,明确岗位权限和义务。第三,职务分工控制。职务分控控制下,同一财务人员不能兼任其他财务管理工作,使得各个财务工作人员能够相互制约,避免各项舞弊与掩饰行为。此外,一项经济业务的处理需要多个员工经手,从多角度进行分工控制。第四,预算控制。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高中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支出增加,职业高中的预算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职业高中的预算控制需要在职业高中上一年度预算完成情况基础上进行编制,保证预算资金的严格控制。第五,风险控制。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不可避免,职业高中应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定期对各风险进行识别,例如定期核对,不定期抽查等,保证全面有效控制风险。

三、内部控制视角下职业高中财务管理工作建议

(一)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内控意识

内部控制工作在职业高中财务工作中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各参与人员内控意识的提高,职业高中需要在学校内部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职工学习我国内部控制的各项制度规范,将内部控制理念深入到每个职工身上。职业高中的管理者更是应当以身作则,在内部控制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内控意识的提高一方面可以推行各项内控工作在职业高中财务管理中开展,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内控对各职工的约束性。同时,加强职工内部控制理论知识的学习,营造全校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作为职业高中的财务管理人员更是应当不断深入了解各项内控制度,从自身做起,强化财务工作的法律意识与责任意识。

(二)科学有效进行财务管理工作

当前职业高中财务管理工作应在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以及各项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开展。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以及收支管理是职业高中财务管理的三个重点环节。对于预算管理,职业高中财务部门应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对职业高中下一年支出进行评估,对各项预算进行细分,严格审核各项预算的执行与收支情况,最大程度上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对于收支管理,职业高中财务管理人员首先应遵循的原则是收支平衡,避免支出过多而入不敷出的情况,对各项收入支出情况存档管理,保证各项信息透明。此外,职业高中管理层还需按照内部控制的基本结构,控制环境、会计系统以及控制程序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控制,保证内控活动在职业高中有效实施。

(三)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我国出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为内部控制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引,但有关职业高中内控管理的相关制度并不明晰,因此,职业高中在内控管理上需要根据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建立适合自身状况的各项内控制度。完整的内控制度才能保证内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校管理者应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调研不同高校的内控制度,及时探讨,制定适合高校内控工作的各项制度,保证内控工作有效运行。在具体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上,要强化预算控制、资金控制、报销控制、收支控制、资产控制与项目控制的各项制度,保证各项工作在内部控制的严密网下进行。此外,职业高中应建立审计部门,对职业高中财务活动情况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审计,做好监督工作。

四、结论

我们职业高中不断改革以及职业高中落后的财务管理工作及理念客观上要求职业高中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改革,以解决职业高中财务管理工作中凸显的各种问题。将内部控制工作引入到职业高中财务管理工作之中有助于职业高中各项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有序化,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保证职业高中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张亮.中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2(1).

篇(8)

摘 要:财务管理在高等院校管理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高等院校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当前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提升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高等院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等院校;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在预算申报、国库集中支付和绩效改革等方面推行制度创新改革,高等院校财务无论从管理模式、教育经费筹集还是会计核算方式都发生较大变化,高等院校的经费来源更显多元化,经济关系也表现得更为复杂,因此,对高等院校生存与发展影响重大的财务管理工作应与时俱进。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和新规则也对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财务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高等院校财务管理面临很大困难和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解决这些严重制约高等院校整体发展的突出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一、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内涵与价值

(1)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内涵。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其实质就是高校处理财务活动的工作,重点是管理高校内部资金使用、筹集、分配和结算的过程。财务管理主要是管理资产与负债。负债的实质是负的资产,因此财务管理主要是管理资产。财务活动管理的对象是资产,是种关系经济,此种关系经济由资金流动来体现。财务管理利用资金来实现高校内各种价值的形成、实现和分配,同时综合性管理并处理在这种价值运动。管理高校财务主要包括:多渠道筹集资金;编制预算合理,并监督和管理预算执行过程;科学有效配置资源,节约各类开支,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强学校资产管理;进一步健全财务规章制度,真实地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

(2)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价值。财务管理在高校组织管理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其紧密联系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管理工作,切实涉及到学校与师生员工的各种利益。虽然高等院校不同于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但资产及其包括的资金依然是高校的血液。大至科研教学活动,小至食堂后勤建设,各项工作都离不开财务的支持与管理。资产是极其重要的资源,优秀的高校无不倚靠在充裕的经费基础上。没有资金,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等日常活动就无法进行,也就更谈不上长远发展了。不管经济如何发展,学校如何一流,教育经费都不会到不受限制使用的地步,资金总是有限的。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以尽量避免浪费,提高其他相关工作效率,让资金流到最需要的地方;资金的重要性和稀缺性,使得以财务管理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二、当前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不健全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权属不清,缺少管理过程中的有机协调;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不科学,手段相对滞后。②贷款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在高校日常校区建设尤其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巨大筹资压力不可避免,而相应的财政投入不足,导致这些院校纷纷贷款搞建设;缺少市场的导向作用,使许多投资决策具有盲目性,同时又缺少完善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和措施,容易使这些院校陷入高额债务危机之中。

(2)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管理不完善主要表现以下方面:一是预算不全面。有的预算外收入未纳入院校的综合预算之中,在实务中,收入与支出不挂勾,因而无法完全反映院校的财务收支状况。二是预算没有前瞻性。编制预算时没有考虑到院校的长远规划,往往只兼顾一年的收支平衡,容易导致短期行为的出现。三是预算缺少约束力。传统的预算管理主要关注预算编制,而对预算的执行控制不够重视,因此也未建立对应的监督和评价制度,预算调整的随意性也比较大,会造成年终“预算不算数,决算凑数目”的现象。四是对预算编制方法选择不当。我国高等院校基本长期沿用以往的固定预算法、增量预算法、定期预算法等作为费用预算和预算控制的主要方法,优点是编制简单明了,省时省力,但可能会造成预算松弛及资源的浪费,或导致预算规模逐年增大。五是没有建立预算考核体系。

(3)内控制度不完善,执行及监管力度欠缺。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制度虽然经历了许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其内部控制制度仍不完善,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约束力。这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不完整,控制面太窄。一些院校内控避重就轻,只涉及了会计工作的一小部分,对建设和所投资的项目的监督、论证和决策等,缺少内部制度来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导致投资失误,甚至失败。还有一些院校只注重控制财政性资金,却忽视了预算外资金,连同也未控制其附属单位的财务。

(4)财务管理观念淡薄,人员素质低下。许多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仍停留在财务管理工作就是算账、报账、记账的浅层次上,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些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廉洁自律意识不强,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实务中大量的违规操作其实源于从业人员法制观念意识淡薄,职业道德缺失。同时,许多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知识结构老化,创新能力低下,沟通协调能力不足,导致高等院校财务管理能力发挥不充分。

三、提升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1)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一是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降低院校资金的运行成本;二是在预算编制方法上,推行零基预算方法:即在编制预算时,从零开始,一切从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与费用总额,逐项审议预算期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提升资金支出的科学性,促进资金使用的高效性;三是强化预算约束力,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运行的风险性;四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做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五是将预算分析考核和奖惩相结合。

(2)完善财务制度体系,探索新型管理模式。首先,提高筹集资金和对资金协调分配利用的能力。及时足额筹集教育经费并对其进行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可有效保障高等院校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其次,增强财务计划和调控能力。同时,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使权、债、利紧密结合在一起。再次,转变观念,立足于使高等院校财务由单纯的报账核算型的财务职能向理财管理型的财务职能转变,探索具有创新意识、注重增收节支等新型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强化内控意识,完善内控体系。采用多种措施和宣传手段,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提高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实现全员参与内控,提升内控的实施效果。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建设,使内控管理有据可循、有法可依。根据现行会计制度制定岗位职责,实行不相融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严格授权审批原则;实行岗位相互监督和制衡原则;对限制性岗位进行不定期检查或强制轮岗。建立严格独立的审计制度,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内部监督及财务监督信息的沟通,明确审计人员的责任与职能。完善考评与惩罚激励机制,以实现通过内控制度对财务人员的行为约束。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作用在于:防范高校资产流失,提高高校资产利用效率,杜绝舞弊和预防腐败,减少经济犯罪的产生。所以,应把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放在首要地位,以确保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合理、科学、可操作。

篇(9)

一、地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保护高校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的流失;保证高校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避免和降低各种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在高校内部贯彻执行。目前,高校对加强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内控制度和程序不够完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从内部会计控制方面来看,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

地方高校存在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不全面、约束的对象不全面、控制的范围不全面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作用的发挥。由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使地方高校财产安全存在隐患。出现不相容职务未分离现象,如出纳员管钱又管账,出纳员参与物品的采购工作,一般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才去关注那个环节。

(二)内控会计制度意识薄弱

《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是许多地方高校对内部会计控制建设重视不够,制度制定不严密,控制内容、约束对象、控制范围尚不全面。有的即使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也难以落实,使其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造成设计上脱节,执行中有漏洞。如有的学校对存货、固定资产和工程物资没有进行严格管理,对存货、固定资产和工程物资采购、验收、保管、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其出入库未按规定程序办理,未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没有真正实现“账实、账卡、账账”相符。对多年来资产的短缺、积压、毁损、报废等处理不及时,致使巨额潜亏隐藏在库存中,造成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

(三)预算管理不完善,内部财务管理不严

地方高校的财务预算是学校发展计划和全部经济活动的总体说明,是保证高校经济秩序的重要措施。目前一些高校缺乏有效的财务预算,或流于形式。一般高校仅限于依据上年或国家预算拨款来进行“估算”,缺乏严格的预算编制程序,存在预算编制范围不全、内容不实、执行不力和约束软化等问题。一些高校的财产长期以来缺乏监控,许多国有资产被无偿占有和使用,财产物资内控管理薄弱。

(四)经济责任审计困难,效果不理想

部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困难重重,审计效果不理想,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监督部门独立性不强,检查不力。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是某人离任后,才委托审计部门对其进行审计,这种事后审计,使审计工作陷于被动。而且审计容易走过场,即使查出问题,也不妥善处理,起不到威慑作用,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显得无足轻重。此外,任期经济责任划分困难,难以界定,因此也难以做出准确的审计评价。

(五)财务风险控制薄弱

一些高校只重视学校扩大规模和招生人数,对教育经费、基本建设的投入,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对建设项目没有科学论证,盲目扩张,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六)奖惩制度不明

缺乏执行责任追究制。有些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而且缺少必要的奖惩制度,造成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导致监控力度欠缺。

二、加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正确观念,提高领导层对内控重要性的认识

《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负责,建立、实施、完善内控制度是会计信息真实的制度保障,因而建立、实施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是高校领导层的职责。树立起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培养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遵循一定的原则和具体标准,将控制的方法、措施、程序予以规范和系统化,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把内部会计控制落到实处,建立严密、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二)进一步理顺内控程序,强化各环节的内部控制

要理顺内部控制各环节的关系,结合流程整合与再造,按业务流程的要求对现有内部控制程序做出相应的调整,建立健全岗位授权管理的制约机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与权限,严禁越权从事活动。建立分级授权与转授权制度,对报销、资金调度等财务权限实行适当限制。

(三)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具体包括:(1)建立权威的内部会计控制组织。(2)完善会计系统控制的建设:会计信息控制、不相容职务与岗位控制、授权批准控制、财产保全控制、全面预算控制等。(3)建立内部控制监督体系。为了确保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效果良好,内部会计控制在实施会计监督的同时还必须纳入高校监督管理体系中。建立内部审计监督、行政监察监督和民主监督为主导的“三位一体”财务监督体系,是建立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重要环节。(4)加强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无形的灵魂,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高校员工具有强烈的凝聚和引导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是构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助推器。

(四)加强预算控制,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

改进预算编制办法,在预算执行中要严格控制各项收支,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和支出规模,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完善预算控制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人、到事,并对各项指标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加强对二级单位财务的控制,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财务、审计、物资设备管理等部门相协调;对事业性收费实行统一核算与管理;明确经费开支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做到各负其责、相互制约、分岗分责。

(五)加强对风险的控制

高校要建立和完善财务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财务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财务报告作为反映会计信息的重要经济资料,反映学校经济状况和财务管理情况,揭示学校发展潜力和运行绩效。做好财务报告,有助于全面披露会计信息,吸引教育资金投入,也有利于建立学校内部各部门工作成绩与经济效益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学校各项决策的科学性。

(六)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监督检查

建立符合实际的内控检查制度,对内控制度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使管理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内部审计能够监控与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否切实有效地执行,除了审核会计账目外,还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有效,并向学校管理部门提出改进建议和报告。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高校的办学体制不断改进,在新形势下,逐步强化高校内部控制,完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利用机制、系统的观点来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进行探讨、研究和实践。从而进一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促进现代化高等学校的发展,进一步提高高校管理水平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一、高等院校财务现状

1.1管理层缺乏财务管理意识,决策的科学性不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管理层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意识浅薄,并没有确立高校预算全局理念,不关注预算编制工作过程,缺少理财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预算编订是财务部门组织人员编订的,具体的预算收支内容并未公布,预算内容也不是公开的,透明度不高;二是,高校二级学院在预算执行的整个过程中,未对财务预算进行统筹规划,常常存在为了用钱而立名目要预算的情形,缺乏财务预算和管理的科学性。

1.2财务预算管理不健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对复杂的业务活动了解并不是很全面,只是从任务编制和事业发展计划来出发,确定概念的财务收支计划,缺少科学论证。也就是说,并没有从高校的实际特点出发,导致财务管理上不健全,各个不同时期的预算并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衔接。另一方面,高校的资金绝大部分属于财政性资金,能获取较高收益的操作行为往往受到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限制,导致高校资金的功能配置率低,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现象,不能很好体现资金的使用效能。

1.3内控管理不尽完善,财务管理效率不高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项目建设、投资的论证方面并没有建设科学的预算和内部控制制度,资金使用效能低,可能导致财政批复的项目资金逐年结余;二,注重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影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刚性;三是,在预算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因为预算编订时间短、透明度不高,在执行预算的整个过程中,如果某一项目出现意外事件,就会导致预算赤字,预算外资金会大幅攀升,导致预算失灵的情况,财务管理效率不高。

二、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考核体系重要性

2.1有利于指导高校经营行为,实现管理层战略、科学化决策

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考核体系,有利于指导高校经营行为,确保高校的各项财务支出能在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对收支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对高校管理人员在制定管理层策略、科学化决策方面能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实现管理层战略、科学化决策。

2.2有利于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高校财务绩效考核重点是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以此为切入点来对各职能部门进行工作业绩评价,将成为开展绩效考核的重要根据,考核结果和职工本人利益直接挂钩,采取绩效考核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转变理念,科学看待在工作中具有的实际问题,花大力气改正工作习惯,提升工作的服从性与主动性,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2.3有利于引入教育经费的效益观念,转变资金分配方式

创建高校绩效考核体系,能引入教育经费的效益理念,转变资金分配方式,进一步优化高校资金的分配方式,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和发展,全面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做到资源科学合理的使用。

2.4有利于建立合理的人才奖惩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

创建高校财务绩效考核体系,能进一步优化高校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步伐,更加注重高校员工个人的工作能力与业绩,并经过绩效考核全面体现出来,利于创建合理的人才奖惩机制,真正做到奖优罚劣,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2.5有利于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增强责任意识

通过创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提升资金使用效能,使得管理层更加关注、完善科学有效的内控制度,以保证财务预算的执行力度,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制度,科学确定财务管理编订时间,提升资金管理的透明度,在开展执行预算过程中,能更好应对意外事件,确保财务管理执行效能,提升责任意识。

三、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考核体系的步骤

3.1加强管理层对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重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

从当前高校的基本情形来看,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深入高校的每一个角落,涉及到高校的每一个部门。高校财务部门可会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做好财务绩效评价方面的工作。因此,高校领导对此应该有充分的认知,以提升对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重视程度,做到真正转变理念,确立绩效考核至上的理念,高校领导的关注和支持是做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坚强有力的后盾。高校需要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方面的研究与宣传,并能全面认识到绩效考核的价值。还需要全面认识到高校财务绩效考核评价是在开展财务管理进程中的重要环节,技能利于实现高校战略目标,改善未来的决策,加强后续的管理能力,提升管理效能,更加明确应有的责任,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3.2设计和构建科学地、可持续性发展的财务绩效考核体系指标体系,并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设计和构建科学地、可持续性发展的财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因为这是高校财务绩效考核管理的重要路径,是提升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发展的重心,是充分保证该项工作的评价程序与有效的组织保证。所以,需要创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制度、具体管理办法以及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确定财务绩效评价的范围、内容、对象、标准。在确立的高校绩效财务绩效评价系统中,不管是在对财务指标展开定量分析,还是展开非财务指标方面的定性分析,都需要做到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长期目标评价与短期目标评价、综合考核与目标评价相互补充的基本原则,确保高校财务绩效考核的结果能成为主管部门分配经费、制定具体政策的合理保证和根据。

另外,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选取适宜的评价方法。因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的量纲是存在差异的,所以,需要在确定每一个指标的具体权重之后,还需要对指标的原始数量展开无量化处理,然后经过计算后得到计算统一量纲,然后再借助SPASS软件来处理数据。实际上对高校财务绩效考核评价是通过建立特定数学模型,将评价指标确定为整体综合评价值,然后对其加以赋值,选择线性加权法为基础展开综合性评价,得到综合评价的数值。

3.3以财务绩效评价为导向,对财务报告进行调整

为了确保高校教育资金在使用做到有效性,并且在管理方面做到公平、公开、公正,该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必须将财务绩效评价作为基本导向,考查高校各个部门开展部门预算的科学性以及执行效能,政府展开采购的科学性以及资金使用上的有效性,都要得到会计信息方面的支撑。所以,将财务绩效评价作为导向,建立高校会计系统是科学安排财务经费,并其并强化资产管理,提升高校资金使用效能的重要基础。要做到全面开展财务绩效评价方面的工作,就应该创建以财务绩效导向的会计系统,适当改革当前的高校财务报告制度与会计核算制度,并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适当引进绩效管理的基本思想,科学调配财政资金的分配方向,并将绩效管理作为重要的目标,对预算执行情况做到严格控制,适当增设高校财务绩效考核方面的内容,推动高校财力资源合理配置。另外,根据高校财务绩效考核的具体结果,对高校财务报告进行适当的调整,真正将财务工作做到实处。

总之,在全面认识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重要性基础上,采取加强管理层对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重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设计和构建科学地、可持续性发展的财务绩效考核体系指标体系,并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以财务绩效评价为导向,对财务报告进行调整等措施,真正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促进财政资金的高效配置。(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计划财务处)

参考文献:

[1]鲁曦,王菱艳. 浅谈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弊端与设计构想[J]. 商场现代化. 2011(02)

[2]陈胜权. 高等学校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构[J]. 中国成人教育. 2012(02)

[3]邓建华.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J]. 会计之友. 2011(10)

篇(11)

近些年,各高校为了实现办学规模的目标,不断扩大校区的建设,大量的资金注入到土地征收和校舍基建,资金短缺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高校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已不能满足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当前形势下,化解高校资金债务问题和解决高校多渠道筹资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伴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支持力度的加大,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在招生人数和校舍建设上都是逐年增加,并且都在积极建设自己的新校区。对于高校这种资金逐渐的增大,一方面导致了国家的财政拨款的大幅度增长,同时,高校为了校区的建设,贷款资金也逐渐加大,这样使高校的债务压力非常巨大。因此,高校为了能在这些大量的资金流量面前做好资金安全的管理工作,应把防范资金风险和保障资金使用安全纳入到高校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例如,某高校分管财务的一位副校长挪用了大量资金进行炒股,以致这所学校损失了3750万元以上的资金;还有某高校拖着30亿元巨大的经济债务,以至于严重阻碍着自身的正常发展,这些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在对高校资金进行管理时,必须采取一定的管控措施来加强高校资金的安全运行,这样就能把有限的资金变成最大的效益。

一、当前高校资金管理的现状

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转变成普及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比例越来越高。为了迎合生源的不断扩大,各高校办学规模迅速增大,资金的需求迅速飞涨,高校财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前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大多采取“统一领导,二级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校级财务部门具有较完备的财务制度,与二级单位有较好的财务关系,职责明确,宏观调控能力较强;二级单位有较灵活的财务支配权,能够充分的调动工作积极性,做到开源节流。但是,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对整体财务状况的控制,往往造成校本部资金捉襟见肘,而二级单位挥金如土,大大影响了高校资金的调配和使用。

随着前些年高校快速发展,几乎所有的高校或多或少背负上了银行的贷款,巨额的还贷压力使得各高校财务部门束手无策。导致这种被动局面的原因主要是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当学校发展需要资金时,银行贷款成为了唯一资金来源,财务部门的预算工作往往表现的力不从心。以前高校的资金充足,财务预算没有压力,大多流于形式,但是当前高校资金使用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境地,以往预算的弊端显露无疑。

二、高校资金管理的主要问题

1.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存在不足。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中“二级管理”过于强调了二级单位的独立性,赋予了二级单位完整的财权。这样就导致校本部丧失了资金筹集的主动权,一方面要向二级核算单位拨付生均资金,另一方面二级单位的其他收入又上缴不到校本部一级。

2.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高校财务制度问题往往表现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基础设施、教学实验设备等硬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参与的经济管理活动越来越多,而这些投入需要的大量资金,高校大多依赖银行贷款,贷款是需要偿还利息的,这时高校承受了史无前例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3.高校财务管理预算不完善。高校的预算编制管理办法已经沿用了几十年,其内容的设置很多与当前高校资金需求格格不入,各项经费指标远远落后于高校发展。就收入而言,预算的编制不够健全,很多收入类型未纳入学校预算管理,财务对于各级单位的预算外收入信息掌握不充分,也造成了预算不准确。而在支出预算编制中,缺乏科学计算方法,往往在上年的基数基础上按比例增加,导致实际支出无法控制,要不预算不足,要不就是造成浪费。

4.对投资以及融资项目的论证缺乏科学性。大部分的高校在进行投资以及融资论证前,往往缺少全方面的科学论证,只靠某些学校领导的感觉定决策。这样会使得高校的投资项目随意增加分项和资金,导致高校的负债逐渐加大,后果可能会使学校的债务不能按时偿还,或者是投资项目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5.资金管理缺乏透明度。由于部分高校的财务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使得高校在资金管理问题上存在较大的隐患。例如,一些学校的领导为了腐败不公开学校资金的使用情况。还有某些高校会出现小金库违法使用现象,这样会导致高校的资金处于财务监管之外,而且这些资金一般数额都比较大,以至于影响到学校正常的资金管理秩序,所以必须得引起高度重视。为了能够使高校的资金安全制度更健全,监督体制能够做到位,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自身特点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另外,部分高校的财务监督制度过于形式化,缺少评价和监督的依据,这样很难保证学校资金监督的公平性。也不能对高校的资金进行有效的监控作用。

三、高校资金安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缺少合理的资金安全内控制度。当前部分高校还没有从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方面建立相应的合理制度。不合理的资金制度会使高校投资建设的随意性加大。另外,学校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还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这样会使学校的资金安全缺乏有效的保障,更谈不上提高学校的资金利用率了。

2.缺少资金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部分高校的管理者对资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不把资金安全的管控作为重要的工作去落实。当学校的资金安全管理出现问题时,才想办法进行补救,这样往往会造成学校巨大的经济损失。

3.缺少对资金安全管理的监督。部分高校缺乏相应的资金安全监督制度,特别是资金事前管理监督制度和事中管理监督制度,这样就无法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监督,也不能及时的发现资金安全管理的问题,同时也不能对违规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因此,不断完善高校资金安全管理监督制度,可以大大降低学校的资金安全风险。

四、完善高校资金安全管理的措施

高校发生的各类业务大多都会涉及到资金的使用,为了更好的做到高校资金安全地使用,各高校应该加强资金的安全管理工作,采取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等各种措施实现资金安全管理的目的。

(一)提高对高校资金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资金安全管理一方面可以提高高校财务业务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保障资金安全的作用。对于当前部分高校债务压力大和现金流存在问题的现实情况下,学校资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是最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高校有关领导和个人都要提高对资金安全管理的认识,并且要严格执行有关资金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从思想方面要时刻提高警惕,随时做好资金安全风险出现的应对准备,以此降低资金安全所产生的经济损失。

(二)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对于完善高校资金安全制度的建设来说,首先高校的各种财务制度一定要以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为准则,坚决遵守国家法规对于资金安全管理方面的各种规定。在满足这些法律和法规的前提下,在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符合自身的资金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定好后还要认真地执行这些规章制度,所有各部门和领导都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只有通过这种合理的制度才能保障资金的安全运转,这样才能发挥出资金效益的最大化;其次在高校遇到重大投资项目的时候,应该由该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和各级领导集体开会表决决定,同时实施责任倒查追究制度。这种严格的学校内部控制管理,可以降低那些不合理的资金使用问题,还能防止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以保障学校资金的安全使用。这些内控管理的主要手段为:现金保管制度和收支管理制度,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和授权审批等制度。

(三)强化内部监督

为了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防止资金安全风险的出现,高校应建立一套适合本校自身特点的内部监督制度。同时还要加强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让这些部门更好地监督学校资金的合理使用情况,以保障学校各种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另外,还要对学校资金管理的事前和事中进行有效的监控,以此提高资金安全的监督效果。

五、加强高校资金管理的对策

1.调整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在“统一领导,二级管理”模式基础上,增加“集中核算”。在强调二级单位独立性的同时,在校本部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将二级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统一管理,既起到了规范二级单位财务管理的目的,又在学校资金统筹管理上提供了广泛的调整。通过“集中核算”的宏观调控,高校能够掌握整个学校的资金动态,统筹管理资金的使用和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