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08(C)-0054-01
有强大的科研作支撑,党校教育才能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党校地位才能进一步提高。30年来,县委党校着眼于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积极深化科研改革,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展科研攻关,积极推进教学、科研,把创新的理论成果及时体现在教育培训中,使教学和科研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不仅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也提升了教学质量,并形成了出成果与出人才相结合的机制,因此,总结30年来县委党校工作,可以说重视科研是做好党校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
一、牢固树立科研立校的意识、走科研立校的路子是党校做好科研工作的基本经验
科研立校就是把科研工作要作为改革开放形势下党校立校的根本,要把科研工作当作一条主线,并贯穿于党校教学乃至一切工作之中。牢固树立科研立校的意识、走科研立校的路子是党校发展的立足点也是伽师县委党校科研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党校的性质要求党校必须做好科研工作。党校姓党,它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怎样准确地宣传、把握、诠释党在不同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级党委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怎样针对不同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级党委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出台后,社会上出现的不合拍的现象和杂音,这是我们党校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这就需要每个党校人都要进行认真、科学的思考,并带着问题、深入实际、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出不合拍现象和杂音产生的根源,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解剖,达到为党委和政府提供消除杂音、化解矛盾、形成合力的参考意见,最终达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利实施的目的。科研是党校工作的立足点。科研是党校的基础工作,科研立校是我们大家的共识。若没有科研实力就谈不上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为“四个文明”建设服务。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校科研工作的思考
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十七大提出的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战略任务的正式启动,也标志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阶段的开始,党校只有做与时俱进的先行者,在先行一步的改革和创新中保持先发优势,才能使党校的生命力经久不衰,才能进一步突显党校的地位和作用。党校科研如何发挥优势,立足实际,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为地方政府的决策服务是党校科研工作要继续探索的重要课题。对此,本人谈点粗浅的思考。进一步做好党校科研工作必须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党校的科研应坚持立足教学搞科研,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党校教学必须以科研为基础,没有较高水平的科研,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必须与教学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有效提高基层干部综合素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必须认识到科研是教学的基础。教学与科研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要通过学科规划、课程安排、课题引导等措施,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统一。教师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地运用到教学,把自己所承担的教学及时地转化为研究课题。在教学中做到学用相长,融会贯通。提高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善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遍真理同喀什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通过一个一个具体的课题研究,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搞明白、搞清楚,然后才能讲明白、讲清楚。不仅能够说得清事情的原委,确认问题的性质和变革的指导思想,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而且要能够说得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做好党校科研工作必须努力提高党校教师的科研素质。党校是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学校,是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强堡垒,这对党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在科研上不断创新,以科研支撑教学和带动教学,党校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是党校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
我国经济实现了30年的快速增长,实属不易。要把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长期保持下去,更为艰难。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今年是近几年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明显减速,整个形势还在进一步恶化。国际油价虽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波动,通胀压力还不小。这些不利因素对我国的影响已经并会继续显现,对此要有充分的估计。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也不少。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煤电油运供应紧张,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明显回落,股市、房市波动较大,财政减收增支压力增加。近期我们对宏观经济政策及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今后几个月,还要密切观察和有效应对形势变化,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明年打好基础。我们不但要看到今年和明年,还要看得更长远一些,要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促进国民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从宏观上看,必须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把握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前几年我国经济增长较快、物价水平较低,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从国际经验看,长期保持高增长、低通胀是很困难的。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高位回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形势不利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可能还会加重。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要把物价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形势变化,适时适度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把握好发展经济与控制物价两者平衡点,防止顾此失彼。必须清醒地看到,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财政收入、社会发展都会出现困难,民生问题难以改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就会增多。在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动荡的形势下,要把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危害性,任何时候都不可掉以轻心。
第二,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我国经济运行中总量矛盾始终与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虽然总需求比较旺,但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逐年下滑,居民消费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消费、农村消费增长较慢。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出口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防止经济下滑尤为重要。从中长期看,扩大消费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这是我国的优势,也是抵御外部冲击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统筹解决影响即期消费的体制性问题,减轻和消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第三,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近几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这是我国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结果。保持必要的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对于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抗御风险是必需的。但外贸顺差过大、外汇储备过多,也会加剧贸易摩擦,加大金融调控和外汇储备资产经营管理的难度,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和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会挤压国内有效需求,增加外部冲击的风险。这是需要努力缓解和避免的。我们必须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际收支调控体系和机制,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一、全力营造返乡创业的浓厚氛围
我们组织开展“青春在创业中闪光”大型宣教活动、“返乡创业之星”评选活动,组织创业事迹报告会,并通过开设《全民创业村村行》电视专栏、在网站设立创业专区等形式,积极倡导创业精神,大力营造创业光荣的浓厚舆论氛围。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精选了26名返乡创业者的事迹在省级以上媒体进行宣传,花农周洪亮的事迹还被央视摄制专题片播出;进一步提高返乡创业人员的地位,积极选拔返乡创业者担任村两委职务,有效提高了返乡创业者的带动示范作用。
二、努力提高返乡创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设立了40个创业培训基地,组建创业讲师团,因时、因地、因人实施“创业素质提升工程”。抓住农民工返乡过年时机,集中开展“全民创业培训月”活动,三年来共组织574场创业专题培训,受训群众超过40万人次;针对农民工素质参差不齐且普遍偏低的实际,举办“补差”、“提高”和“拓展”三个不同层面的培训班,已累计开设700个班次;结合不同地域产业特点,定期聘请扬州大学等高校专家开设“村民创业讲坛”,使培训更贴近本地经济特质,农民创业者也获得了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三、为返乡创业提供科学高效的指导服务
构建了以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创业指导服务站为支撑的创业指导网络,每年年初举办创业咨询会,年中举行创业指导服务周,累计开展创业咨询活动415次。定期免费编发《民营经济信息》,并通过《致富金桥》等电视栏目和手机短信平台,截至目前已项目信息192条,41名返乡人员根据信息创办了致富项目。开展“创业1+1义工服务”活动,组织机关干部与返乡创业者结对,提供帮办服务。在各乡镇建立返乡创业园。鼓励返乡农民工进园创办各类企业。成立了全省首家村镇银行和两家小额贷款公司,组建了48家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开展“金融助推创业”行动,推动银行创新农村金融信贷产品,构筑宽松的农民创业信贷体系;将银企洽谈会会场设到乡镇,现场推介金融产品,现场交流、洽谈签约。设立了全民创业发展基金,对初创、微小企业的贷款给予贴息补助;对申办企业所需规费全额补贴;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返乡创业者实行“以奖代补”,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成本。
面临新的形势,进一步做好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应立足当前实际,以返乡农民工为重点、以培育创业文化为抓手,努力做到贴近农村工作、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群众。
一是围绕“保增长、促发展”大局,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针对当前经济危机影响,国家提出“保增长、促发展”,对于农村而言就是不断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大局,着力加强农村创业文化建设,培育农村创业主体,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壮大农村经济发展主体,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在现实发展过程中,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服务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带动经济的发展,满足物质基础的同时,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将起到重要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针对于这一问题,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让人们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能够树立信心,从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配置,调动人们建设社会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是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发挥调配作用的关键,它是优化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对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产业的分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可以更好地提升人才的素质,增强人才的职业节能水平,让人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由此可见,人力资源保障工作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是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优势提升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要注重其可持续能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要立足于协调性,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在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实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发展过程中,促进就业发展,使物质保障、人事、收入分配、劳动所得维持在一个平稳的发展范围内,可以激发社会活力,让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更好地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优势,可以让社会发展更具可持续性,让人们在进行社会建设过程中,能够将自身的热情更好地投入到实际建设当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有利于发挥职能优势,推动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对传统的人才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地变革,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调动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为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根本,就是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以物质保障,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优势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工作方式的变革,增强办事效率,并对工作纪律进行严格要求,将职能优势定位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的实际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立足于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这一基础工程上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一切为人民打算,一切为人民服务。”省“两会”期间,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在参加安顺代表团讨论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用直入核心的14个字,把“政府工作人员想问题、办事情的着眼点和立足点”解释得明白而真切。
强调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一贯坚持的原则和宗旨。在新时期,民众利益诉求复杂、多元,对党和政府工作都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这也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成为党和政府工作始终要坚持的历史使命,更加稳固了其成为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动力之源。
以人民幸福为发展目标,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和理念在现实中的最高体现。所以,当前和今后的工作要符合其目标要求,就必须不断深入了解人民大众的内心愿望和现实困苦。
因此,党和政府工作人员应该多花些时间,做好调查研究,了解民情民意,掌握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要做实确保人民幸福的基础工作,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更加注重沟通交流,不能动辄采用强制手段;在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上,更加注重因地制宜、适度适当以及可持续性,产业规划更加合理,不搞短期的“运动式”发展。
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承担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必须抢抓机遇,走跨越发展的道路。我们讲的跨越发展,既是量的扩张,也是质的提升。特别是当前进入了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和拓展发展空间的时期,必须在转变中实现跨越、在跨越中促进转变,真正实现快步伐、求突破的发展,高水平、可持续的发展,重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总起来讲,就是好字优先,能快则快,又好又快。
二一体化发展
坚持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就是在坚定不移地推动发展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坚持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要清醒认识到,增长不一定就是发展,经济发展并不一定带来社会进步。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相协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生态省和“森林”建设,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培育新兴重点发展区域,促进沿海内陆联动互动,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三包容性增长
所谓“上”,就是要突出宏观。以促进加强宏观管理为目标,更加关注改革问题,更加关注发展问题。要立足本地实际,围绕本级党委、政府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对改革发展中重点和热点问题以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的专项审计调查,加大审计综合分析力度,在充分揭示改革过程中重大的违法违规、经济犯罪问题和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重大问题的同时,更多的把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推向领导层、决策层的视野,在促进深化改革、服务宏观管理、确保宏观调控措施和重大方针、政策贯彻实施的进程中,站稳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发挥的“制高点”。
(一)大师支撑
2008年兵团工业实现增加值120.15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21.8%,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61.4,同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94.89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实现利润21.95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兵团工业增加值在两位数以上的师依次排序为,八师、六师、四师、一师,而八师一家的工业增加值比六师、四师、一师三家的总和还多。2008年,八师工业实现增加值37.9亿元,占兵团工业增加值的31.54%;实现利润11.1亿元,占兵团工业利润的50.57%。
可以说,现阶段兵团大力发展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行政区基础在八师,但是仅仅一个八师,还是远远不够的。巩固和提升八师,在“大调整、大转变”的实践中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和再造3―5个新八师(六师、四师、一师等)已经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当务之急,迫在眉睫。
(二)大企业支撑
大企业大集团是兵团发展壮大的优势和资本。近几年,兵团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国有资产进一步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形成了一批有一定实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目前,兵团有10家工业类上市公司, 9家企业集团,61家国家级和兵团级重点龙头企业。兵团国有工业企业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
2008年64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2.57亿元,占兵团2008年工业增加值的52.1 %;占兵团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3.5 %,其中大型企业占了30%,大型企业的增长速度达到134%;主营业务收入208.3亿元,占70.5%;实现利润16.12亿元,占73.4%。5家大型企业共实现利润8.81亿元,占40.1%。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大企业发挥着带动和支柱作用,已成为引领兵团塑化工业、能源工业、番茄制品业、酿酒业、建材工业、畜牧业等六大支柱产业发展壮大的排头兵。
目前来讲,兵团的大型企业集团,尤其是工业类上市公司无论其数量还是所代表的产业门类,与“大调整、大转变”的现实要求都是远远不够的。兵团加快工业发展,实现工业化的基础和根基是企业。大企业发展支撑着师域经济,师域经济在深刻影响着兵团经济,这是兵团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一个典型特征。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毫不动摇地抓好大企业大集团,一手抓自己的大企业大集团的培育发展,一手抓兵团以外大企业大集团的引进。我们的大企业大集团在“大调整、大转变”的实践中,更要一马当先,勇于担当大任。
(三)大项目支撑
加快兵团经济结构的战略性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战略性大转变,重在资源,贵在项目。现阶段,只有举全兵团之力,谋划建设几个国家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才能实现兵团工业化进程的重大突破和历史性突破。可以说,大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不仅是加快工业发展的“助推器”、引领工业化的“排头兵”,更是兵团工业化的强力支撑点。
二、立足点
(一)立足资源
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是兵团实现“大调整、大转变”的根本保证。新疆石油资源占全国陆地资源量的33%,天然气资源占全国陆地资源量的34%,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40%,石英石、石灰沙、铜、镍等其他各类矿产品的蕴藏量也很丰富。农业资源特别是耕地后备资源充裕,最具土地开发、增加耕地和增粮增棉空间的优势和潜力。兵团耕地总资源1078.43千公顷,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番茄等农作物及各类果品、水产品极为丰富。拥有资源就拥有未来,就拥有了“大调整、大转变”的资源禀赋条件,从而也就把握了“大调整、大转变”的立足点和主动权。
兵团充分发挥新疆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优势,资源勘探程度低、新增探明储量少、煤种不齐全的状况得到有效改观,加大了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增加了后续资源的储备,优化了资源配置,矿产资源的开发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各师积极开发煤炭资源,已经争取到了一些储量上亿吨、甚至数亿吨的大煤田和一些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这些资源都将为兵团加快“大调整、大转变”,实现优势资源转化战略,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也给有望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接替区的新疆及兵团的重化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脚下是得天独厚的资源,眼前是生机勃发的市场,立足于优势特色资源转换的巨大潜力,兵团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特别是工业的产品结构、技术机构、组织结构、就业结构、所有制机构、集中度和规模、增长点和效益、竞争力和市场等,极有可能实现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突破。
(二)立足合作
实施与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立足合作,实现双赢,是从兵团实际出发的正确选择。实施大企业大集团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合作,有利于资源的深度开发,拉长产业链条,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加附加值;也有利于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制高点,增强竞争能力。优势资源转换是目的,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兵团与中煤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上海光明食品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各项合作项目正在全面展开。实践证明了这是兵团加快“大调整、大转变”的重要保证。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各类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实施与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的主战场。一批盐化工、煤化工、轻工、纺织、食品等国内外战略合作者相继落地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目前,石河子北工业园、阿拉尔工业园、147团“兵团温州工业园”等已被批准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奎屯天北新区化工园区已被列入新疆奎屯-独山子核心石化工业园区,屯南工业园、库西工业园区、石河子西工业园、哈密二道湖工业园等已被批准为兵团级工业园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进一步推动兵团加快“大调整、大转变”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
(三)立足创新
创新能力是兵团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加快兵团经济结构的战略性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战略性大转变的强大动力支撑。2008年兵团高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5.56亿元,同比增长26.4%,其中新产品产值1.87亿元,同比增长20.9%。完成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2项,储备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16项。
培育自主创新骨干企业取得积极进展,大型企业在增强其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在兵团产业自主创新中的领军作用和辐射作用,引领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共同发展,为兵团产业在国际国内竞争和分工中争得了更有力的地位,兵团的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兵团拥有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兵团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拥有企业技术中心26家。
三、制约点
(一)观念制约
一是表现在思想解放不够,观念保守,认识不到位。对依靠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促进工业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2020年20%的战略目标,还存在着徘徊观望,心存疑虑,行动迟缓的现象。二是表现在大调整、大转变的紧迫感不强,准备不充分,组织领导不得力。还没有将发展的着力点转移到工业上来,缺乏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缺乏发展工业的科学态度,思路不清晰,目标不明确。三是表现在措施不够得力,效果不够明显。对于如何结合本师实际,依靠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解决实施大调整、大转变的根本途径的方式、方法、手段,所采取的对策措施不对路,造成这些师的工业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发展质量、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等差距很大。
(二)人才制约
一是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工业“三支队伍”的建设不适应“大调整、大转变”,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要求。懂项目、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人才严重匮乏,高层次工业管理人才捉襟见肘的现象突显,专业技术人才和中高级技术工人奇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严重滞后,管理队伍力量不强,技能型人才缺乏,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数量不足,知识结构、技能结构与企业技术层次不相适应。二是人才选拔、使用和配置的机制不活。兵团人才市场发育滞后,功能不全,市场配置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人才选拔、使用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在选拔使用人才上,观念陈旧,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等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优秀的人才很难脱颖而出。三是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农强工弱”的现象严重存在。工业人才匮乏特别是工业高层次管理人才匮乏,相当一批企业无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所有制制约
一是所有制结构单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快,造成兵团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非常突出。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在,目前的兵团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仍占很大比重,股份制经济、合资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所占比重过小。由于兵团体制的历史特殊性,使非公有制经济长期游离于公有制经济和兵团体制之外,处在一种“自生自灭”的发展状态。二是国有企业改制几乎普遍存在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国有股一股独大,无论是内部模拟股份制公司,还是登记注册公司,或是上市公司都存在如此问题,不仅导致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行政化管理依然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决策和运营,而且大多企业未能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缺乏长远战略规划,在体制、改革和产权上缺乏创新。三是长期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转模式,使兵团上下对国有经济这种单一经济结构有一种比较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一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兵团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在落实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深刻领会“新常态”的科学内涵
经过三十多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目前已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挑战增多的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外在环境、内在动力和增长逻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从需求层面看,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需求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传统产业和大规模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相对饱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需求涌现;当前全球外部需求不振,出口的低成本优势发生了转化,需要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拉动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内需。
从内部结构看,过去供给不足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现在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经济增长的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将更多依靠优质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从外部环境来看,过去的竞争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经济增长面临更为严格的资源环境约束,需要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方式;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化解面对较大压力,需要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
这些趋势性变化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基本态势,改变的是经济增长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趋势,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既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立足点。
抓住发展机遇积极主动作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始终与经济共荣共生。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根本上说是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只有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牢牢立足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对金融服务提出的新要求,才能顺利推进自身改革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型创新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永恒主题,商业银行要顺应形势,以见机早、创新快、转型准抢占市场先机,形成竞争优势。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微观层面培育新增长点,转方式、调结构的优化升级,都将会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一是随着改革深化和政府职能转变,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各地将加大在建项目和未建项目的组织推动力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民生项目、环境治理等仍将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需求保持合理增长水平。二是各地将加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和产业结构布局,推动区域经济进一步向高端化、服务化、聚集化、融合化、低碳化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环境治理、互联网技术及涉及现代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得到更多政策扶持,这也将逐步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三是“一路一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持续推进,将促使区域间商品、要素和资源更好地流通、交易和整合、共享,这将创造更多的金融服务需求,为区域间的金融合作和互联互通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四是以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新三起来”(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农民组织起来)为抓手的农村改革仍在继续深化,推动城镇化建设、调节农业产业结构、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以及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乡镇统筹、盘活农村闲置用地等改革措施,不仅会改变农村经济的生态环境,更会带来更多与以往不同的金融服务需求。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原有经营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以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营转型为主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现发展方式转变,要做到五个“必须坚持”:一是必须坚持稳健可持续发展。要清醒认识到在新常态之下,坚持稳健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应对经济放缓、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等多重冲击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经营方式转变的战略基础。要始终以风险防控为前提,将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与稳健可持续经营理念保持高度统一,将审慎性管理要求贯穿于公司治理、风险偏好、业务拓展、结构调整、内控管理和集约运营等各项方面,努力实现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二是必须坚持全面发展。要在促进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巩固、亮点更加突出的同时,推动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全面发展和区域的均衡发展,积极探索和创新经营发展模式,以主动“走出去”实现业务、渠道、市场和盈利来源的多元化。三是必须坚持推进经营结构调整。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紧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以IPO上市为目标,顺势而为,持续推进经营方式和增长模式转变,走资本节约、业务集约、内涵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四是必须坚持科技创新推动。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经营转型的内在要求,着眼市场竞争和客户体验的外在需求,以形成生产力和市场影响力为目标,推动包含战略、产品、管理、营销在内的全面创新,着力促进科技创新与结构优化、服务升级、风险管控、内部管理紧密结合。五是必须坚持深化内部综合改革。既要抓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研究,确保各项改革在政策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更要抓好各项改革措施的组织推动和落地执行,真正将改革红利转化为增强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以改革创新持续推动经营转型
外部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和综合化、同业更趋激烈的竞争,对商业银行稳健可持续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已经历的改革发展实践表明,加快创新发展与经营转型,是提升竞争能力、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是加快推动公司信贷向公司金融转型。牢固树立“经营客户”的公司金融经营理念,将综合服务意识固化到业务拓展的前端,真正实现存贷、商投、公私、内外、本外币联动发展,推动公司业务由单一信贷产品供给者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变,做到对各类金融资源的有效集成、科学组合和综合运用。
二是以“大个金”的视野推动零售业务升级发展。借鉴同业先进经验和做法,统筹个人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发展,将涉及个人客户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纳入统一的营销管理,逐步将营业网点建设成为“一站式”客户营销服务中心,提高对个人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营销效率。加强基础客户群、目标客户群、贵宾客户群和财富客户群梯次管理的有效性,提高产品的差异性和多样化,突出强化客户资产配置及综合金融服务,提高客户黏度和存款的稳定性。加强自有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积极试行直销银行、智能营业厅、电商支付平台和移动金融平台等自助渠道创新,在有效分流柜面压力的同时,有效拓展各类客户群体。
三是夯实客户基础和优化客户结构,推动机构金融业务取得新突破。着力加强量、本、利分析,积极拓展机构和同业类客户,切实下大力气推动低成本对公存款的稳定增长。实施优质客户“名单式”营销,尤其是加强与财政、社保、公积金、交通、高校、医疗等机构客户的深层次合作,以综合化的优质金融服务,继续完善分层营销和首席客户经理制,提高合作紧密度,保持对公负债稳定增长。坚持“互惠共赢”,加大银银、银保、银证、银基、银信合作拓展。根据客户多元化需求,从融资向融智转变,以现金管理、对公理财、资产管理等综合化金融服务为抓手,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1、生态城市的学说、涵义
生态城市的兴起,是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紧密相关的。“生态”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为“家”和“住所”。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Haeckel)首先将这一概念用于科学的意义,提出了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城市”中的“生态”二字,实际上恢复了“生态”的本意,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的含义。生态城市以反对环境污染、追求优美的自然环境为起点,同时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恰当地全面表达人类理想城市的内涵。目前,关于生态城市的理解是多方面的,尚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说法。
环境说。这种观念将生态城市进行单向化、简单化和现实化理解,认为生态城市是绿化率高、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花园城市。
理想说。这种观念是将“生态城市”完美化和理想化,认为“生态城市”是人类的一种理想,是一种乌托邦式的虚幻的东西。
系统说。是从分析城市的生态系统着手,认为只要实现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良性运行的城市就是生态城市。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以上两种观点的结合,也就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结合。它既立足现实,兼顾了城市的各种生态要素,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还有其丰富的、深厚的理论基础。因此,这种观点已经为多数人所接受。以上三种学说都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都是积极的、进取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环境说注重现实,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理想说注重未来的理想和完美,是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生态城市,是生态城市的最终实现形式。系统说从问题的根本出发,将现实与理想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用性,是生态城市研究的主要依据和立足点。本文对生态城市的理解主要采取系统说的视角。
2、生态城市的涵义
从其内涵上讲,生态城市是指基本结构和功能符合生态学原理,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度开放和高效利用,居民安居乐业的城市。具体来说,生态城市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价值的综合性概念。它不只涉及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而是一个以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复合系统。生态城市的内涵远不只是清洁的环境和体面的外表,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社会的和谐,在于其对人性的尊重,在于具有维护社会正义的社会机制,在于其居民的安居乐业。只有宏伟、美丽、清洁的外表是不可能实现整个城市的生态化的,生态城市更在于其内在的、有机的、综合性的含义,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宜人居住是生态城市的基本性质和目标,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的主要特征,甚至可以说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实现自然生态良性运转,从而也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基础。
3、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
生态城市作为人类理想的人居环境,应当更明确、更全面地体现城市的本质,即宜人居住。其中不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人与人也和睦相处,每个市民在其中都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并得到充分的关怀,还有足够的机会实现个人的发展。生态城市具体表现为以下基本特征。
和谐性。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和经济金色点缀而诚信危机、道德滑坡、社会混乱、缺乏生气的人类居所,而是一个充满关心和爱心、保护人、陶冶人的人居环境。在生态城市中,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人们诚实善良、道德守信,相互帮助、互相关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富有生机和活力,它是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生态文化浓郁的和谐人居环境。生态城市中的和谐反映为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系统内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生态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关系良性运行。
高效性。生态城市一改传统城市“高消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倡绿色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化。生态城市要增强生产要素的产出率,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改变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非循环”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低投入、少消耗、高产出、高效益、可更新、零排放的新形式。
多样性。生态城市建设不能照抄照搬、千城一面。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订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体现民族形式、地方风格、时代精神。例如我国第一代建筑师设计出的像南京中山陵、上海中国银行大楼、紫金山体育场就具有“中国现代建筑”的风格。
【参考文献】
[1]董宪军.生态城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加强集体资产管理不是为了管死它,而是为了更好地用好用活。
凡是有利于经济发展、共同富裕的管理办法,就是好办法。
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历来是广大农民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这方面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些年各地为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采取了许多措施,见到了一定成效。但也要看到,目前这方面问题还比较多,农民群众还不满意。有些地方混淆集体资产权属关系,随意向集体和农民伸手,有些地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不公开,还有不少地方胡支乱花严重,村级债务累累。这些问题,说到底,是如何正确地处理好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利益关系问题,是如何更好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保护农村生产力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农业面临严峻的挑战,维护集体和农民利益显得更加紧迫。解决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靠老办法不行,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创新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机制。
一是要围绕农村经济的发展,确定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是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党的农村工作的中心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只有围绕发展做文章,为发展做贡献,我们的工作才有意义,才有前途。目前,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不少都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有些问题只有随着经济发展,才能够得到根本解决。如化解乡村两级债务,清理是必要的,但只有集体实力增强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化解债务才有经济基础。加强集体资产管理不是为了管死它,而是为了更好地用好用活,实现其不断增值,发展农村的生产力。所以衡量这方面工作的好坏,主要看是否通过有效的管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凡是有利于经济发展、共同富裕的管理办法,就是好办法。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和机制环境,是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