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国内的公共艺术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2 09:14:34

国内的公共艺术

篇(1)

导语

公共艺术一词分为两条脉络。一条是针对城市公共空间而言:它设置于公共空间之内;以城市雕塑、装置艺术、公共壁画、行为艺术、景观艺术、环境艺术等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为载体;涉及艺术批评、城市规划、艺术管理、艺术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等学科;以非特定的社会群体或特定社区内的居民大众为受众;向社会公众开放,通过公共渠道与大众接触,并接受其自由参与、讨论、批评的艺术作品或艺术活动。①另外一条是针对素质教育中德、智、体、美、劳中"美"的教育部分而言:它包括文学艺术、音乐艺术、美术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戏剧艺术、影视艺术等,目的是普及艺术基本理论,培养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并对艺术作品形成一定的鉴赏与批评能力,使人全面发展。②其中第二条脉络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针对城市公共空间而言的公共艺术,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正式被提出。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使用这个概念。③

一、公共艺术与公民社会

迄今为止,公共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仍未形成被公认的统一描述。尽管如此,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公共艺术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公共性与艺术性。公共性限定了公共艺术的范围,艺术性则决定了公共艺术的性质,两者之所以可以结合,与民主政治和公民社会有着密切联系。

(一)艺术走入社会

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之前,艺术基本被上流社会与权贵把持,艺术的存在与否对广大民众生活内容与方式的影响甚少。文艺复兴运动使艺术在部分上摆脱了权贵的桎梏,但同时使艺术走入艺术家的个人世界。大众之于艺术仍遥不可及。18世纪启蒙运动之后,艺术品开始具有商品形式。这种文化与市场的结合,使艺术成为一种可供讨论的文化,如此艺术开始逐渐走入市民生活。18世纪中叶,艺术批评成为一门专业,批评活动架起艺术家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艺术开始引起公众更多的关注,此时的艺术与中世纪相较,更具有公共性。

(二)现代公共艺术产生

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化经历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后现代多元化发展的思想使具有文化多样性特征的公共艺术有了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德国文学理论界出现"接受美学"流派,使艺术的研究中心,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转移到艺术欣赏者。这一流派的思想虽然针对文学艺术界提出,却与公共艺术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艺术欣赏者的地位不断提升,广大艺术理论家达成共识:艺术欣赏不再是被动的审美感受,而是欣赏者对艺术文本创造性的审美活动。④

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的《弧》、林璎(Maya Ying Lin)的《越战军人纪念碑》以及约瑟夫・波依斯(Joseph Beuys)的《7000棵橡树》标志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共艺术出现。这几个作品被公认为现代公共艺术的开端,皆因其引起了公众广泛的争论与参与,涉及由公众引发的社会问题,并因公众的干涉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结局:作品《弧》是极简主义风格的雕塑,作者应约为纽约联邦政府的公共空间设计,因受到公众的强烈反对,政府最终只好将其拆除;《越战军人纪念碑》的方案,评委虽然认可,但因作品艺术上超前、政治上含蓄,公众争论不休,后经艺术家据理力争和适当妥协,才得以实施; 《7000棵橡树》是波伊斯为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而提出的一项公共艺术计划,即广泛发动市民出资参与,在卡塞尔市区种植7000棵橡树,并在每棵橡树旁安放一座1.2米高的玄武岩石柱。是迄今世界最伟大的生态雕塑,它由公共艺术家与市民共同完成,生动的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是活的公共艺术品。

(三)公共艺术与公民社会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最重要的属性。公民社会是公共性的前提,民主政治是公民社会的基础,只有在民主政治的意识形态中才能产生公共艺术。

公民、公民文化与公民社会三者相互依存。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公民文化,是公民社会的内在精神。公民社会是公民文化的外在形态,只有在公民文化和公民社会之中才会有真正的公民,公民只有在公民社会中才能产生真正的公民文化。⑤

二、我国民主社会转型中公共艺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还处于民主社会转型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伴随市场经济的深入,信息产业的发展,文化交流变得频繁且传播速度惊人。人们对于民权、民主与公共的意识也在持续加深加强。然而民主、民权思想在我国从提出至今不过100年左右的时间,与西方国家相较还非常薄弱。人们的权利意识和公共意识虽然在不断提升,但长期的封建统治的治理模式不可避免的在国民思想中留下烙印。公共艺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发展会存在一些问题。

(一)公众参与性不强

公众主动参与公共艺术的意识不强。参与公共艺术应该包括:设计前期的构想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及作品与活动落成后的评论阶段。目前我国公共艺术中公众的参与多停留在作品与活动落成后的评论阶段,并且参与过程不主动,持续时间较短。至于落成之前的各个阶段,公众基本参与不到,原因有两方面:一、公众无机会。二、公众无意识。

(二)过于追求数量,忽略公共艺术的质量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城市雕塑,公共环境设施开始出现在各城市中。更有一些城市开展"雕塑",这一现象令人担忧。⑥

1、资源浪费严重

大量的雕塑兴建,过度强调数量,不考虑雕塑传达的内在精神,忽略雕塑与城市环境的相容性;模仿跟风现象严重,不考虑城市自身的历史发展脉络,千城一面,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从长远来看由于作品质量不高,没有长久的精神力量支撑,经过数年或数十年被拆除的可能性大,将会造成更大的浪费。

2、过于关注形式,忽略公共艺术的本质

开展"雕塑"是因为对公共艺术有需求。但并不是所有雕塑都是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也不局限在雕塑领域。

目前我国的公共艺术多放在对造型等外在表现形式的研究上,重艺术性,轻公共性,造成对公共艺术理解的偏差。艺术性虽然决定公共艺术的性质,但公共性才是公共艺术的核心精神。公共艺术不是某种具象的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联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与态度。⑦

三、我国民主社会转型中公共艺术发展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针对公众参与性不强

1、公共艺术的公众是公民

作为公共艺术的公众应该由人民逐渐过渡转变为公民。 人民的概念把个人意识淹没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不能得以体现,差异消失导致真正的共性无从谈起。表现在公共艺术中:把公共艺术的公众理解成了整体而未细分至个人;人民没有主动参与公共艺术的意识或认为参与与否无关痛痒;如此导致公共艺术的公众话语缺失,人民与公共艺术之间存在深深的隔阂。而公民的概念,个人只是法权身份的一种转化,身份的形式尽管单一,但个性却被保留下来,人们有着强烈的公共意识、权力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公民的存在,是公共艺术得以顺利进展的前提。因此由人民转化为公民,是社会责任意识、民主与权力意识逐步提升的过程,更是公共艺术能够不脱离其核心本质发展的前提。

2、公共艺术的产生是艺术家与公民互动的结果。

公民应该更多的参与到公共艺术的构想、设计、实施与评论中。不可否认,公共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要高于一般公众。公共艺术比一般艺术更强调公众意识,公共艺术家应该尽量将个人意志融入到公众意识中,但不意味着要以牺牲个人创作水平来迎合公众。以损失一方利益换来的平衡,也会造成问题:作为公共艺术家,不能全面表达对公共世界的理解,委曲求全的结果是丧失了创作激情而使整个公共艺术事业的发展受到影响;作为公众,公共艺术家有意降低能力以达到平衡,有不对等的意味,会引起公众的不满,产生抵抗情绪,难以产生客观的评价。公共艺术家与公众之间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是平等共享的关系。⑧

应该承认并允许作品与公众之间存在落差。公共艺术不同于其他一切艺术形式的最大特征是:它不以作品在物质形态上的完成而终结。即使它伴随公众的参与和争论实施完工,也不代表该作品已经结束。公众的评论可以一直持续进行。正因为落差存在,沟通、争论、评判才存在,公共艺术才存在。在这种公众参与的沟通与评论中,艺术家可以了解公众的世界,公众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到艺术家想要传达的内涵。你争我辩的过程,是公共艺术家与公众共同成长的过程,也是公共艺术成长的过程。

3、公众对公共艺术作品及活动的前期介入

公众不能参与公共艺术前期构想规划设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城市公共艺术因资金需求大、技术要求高、部门合作多,涉及财政拨款、城市规划、景观园林建设等问题,政府干预较多,公众话语权不能得以全面施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建立健全我国关于公共艺术的法律法规。在现有国情下,适当采用国外实行已久的艺术百分比制度。(设立百分之几,可根据我国不同区域城市的不同发展状况做出相应合理的规定。另外我国港澳台地区公共艺术的发展要比内陆地区先进,并设有适合自身地区发展的规定,内陆的深圳随还未设立明确法律条文,但公共艺术事业发展的较为成功,内陆其他省市皆可作为自身发展的参考。)

(2)充分利用高速发展的电子网络信息技术。在作品设计之前,向公众宣布计划,并广泛征集群众意见,集思广益,汇总整合。将公共艺术进行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以公众容易接收的形式(电视、广播、网络、招贴、海报等)予以传达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避免浪费。以国家、城市、地区、社区、小团体等为单位分别设立关于各单位的公共艺术论坛,方便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

(3)尽量开发公众与公共艺术家共同实施完成的作品与活动。波伊斯的《7000棵橡树》是这类公共艺术作品的典范。公共艺术家可以此作为启发,带动公众参与到整个作品的设计实施中,使整个过程成为一种公共艺术,而不局限于最终的艺术作品。

(二)针对过于追求数量,忽略公共艺术的质量

1、丰富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观念,其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并不单纯局限于城市雕塑。它可以通过公共壁画、景观、装置、行为艺术等形式来表达,甚至可以融入音乐、视频、影像等多媒体技术。城市的公共空间多种多样,根据空间大小的不同,可以设立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包括街道标牌、座椅、垃圾桶、绿化、建筑外立面等公共设施,加以好的设计都可以成为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所以发展公共艺术,完全不用单瞄准雕塑一项,从一些细节入手,反而投资低、见效快。

2、深入挖掘城市文化的独特内涵

千城一面的现象,是对公共艺术的误读,也是对城市文化的误读。每一个城市因历史背景不同,都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艺术,公共艺术也应根据城市本身的文化内涵找到适合自身的表达出口。这个出口可能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可能是最不起眼的角落,但却可以通过这样一角引发该城市内公众最广泛的关注与探讨。

3、以艺术批评搭建桥梁

艺术批评家的力量不容忽视。当公众面对层出不穷、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时,往往不知所措,对公共艺术的解读不知该从何下手,理解通常也停留在感性层面,很难做出科学、深刻全面的判断。这时就需要艺术批评家站在理性的立场,根据一定的标准,利用科学的观点,对艺术作品做出全面的阐述与解读,帮助公众有效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作品。艺术批评在引导公众的同时提高了公众的艺术鉴赏力。⑨

结语

公共艺术并不单纯为美化人的生存空间而存在。它以艺术美学的观念为指导,主旨在引发公众的思考与讨论。公共艺术涉及的不仅是物质实体、空间外壳等可见部分,还包括不可见但对人起作用的社会部分,它是艺术的,更是公共的,是艺术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综合。⑩所体现的是社会对公共空间民主化进程的需求和对公共权力的重新审视。公众对公共艺术,不仅要求与表层信息对话,更期待与深层感情对话。要解决公共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将这些问题放在当下存在的社会结构中去分析,本文提到的只是问题中的一部分,还有更多关于公共艺术的问题应该被发现和解决。

注释:

①董雅/雎建环.公共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当代背景[J].雕塑,2004(4)第21页

②王增.公共艺术教育[J].美术大观,2009(01)

③孙振华.公共艺术的观念[J].艺术评论,2009(07)

④曾耀农.艺术与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7,第18页

⑤熊易寒.观念的进化:由人民到公民 [J].书屋,2004(05)

⑥张健整理.公共艺术在中国[J].艺术.生活,2005(02)

⑦周成璐.公共艺术的逻辑及其社会场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绪论

⑧张健整理.公共艺术在中国[J].艺术.生活,2005(02)

篇(2)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183-01

一、绪论

(一)公共艺术设计的内涵

城市中的建筑物空隙和建筑物内部的开放环境,种空间经过设计处理就变成了具有欣赏娱乐功能的公共艺术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主要任务即是对建筑外部空间和建筑内部空间内的留白空间进行重新利用和改造。

由于公共空间分布面积大且成网状连接,因此公共空间是人类生存空间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不同地域人类文化的浓缩。如法国巴黎协和广场,其历史内涵是为了记念战争年代的结束和人民祈望和平的愿望。又如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是《纽约时报》总社迁移至此因而得名,周围是购物娱乐区,历史意义相对较弱。

公共空间受公众认可且有一定意义上的精神指向作用,和视觉吸引力。公共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城市历史发展、城市规划和环境都息息相关,它是社会发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要求精神文明的体现。

(二)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

当今中国,发展迅速,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人们对经济文化和生活品质的要求相对提高。我国对公共艺术的投入明显增多。如武汉江滩,上海人民广场等公共艺术景观。但是随着公共艺术的大规模兴建,一系列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快速发展的城市使得人们有所迷失,传统特色逐渐不被重视。城市整体环境变得极其相似,往往会让人有一种迷失感。

二、公共艺术的类型

(一)实用型

公共艺术设计的使用者是“人”。因此公共艺术设计应把人们的日常需求放在首位,且应为人们生活生产有一定的帮助。实用性公共艺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公共艺术类型。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公共艺术设计有:电话亭,报亭,公共汽车站座椅、垃圾桶等。为人们生活中起导向作用的公共艺术设计有:标识指示牌,橱窗等。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安全保障的公共艺术设计有:路灯,路栏,人行道,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

(二)观赏型

观赏型公共艺术设计给人们的生存空间营造了优美的气氛环境,其是公共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观赏型的公共艺术的主题发人省思、引起共鸣的作用。最有标志性的观赏型公共艺术是雕塑艺术。如联合国总部的雕塑作品《打结手枪》。雕塑的含义是制止战争,倡导和平。更多的观赏型公共景观还有,花坛,喷泉,广场等。

三、公共艺术的特性

(一)大众性

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是为市民服务的,因此它必然要具有大众性。公共艺术中要以大众的审美为创作动机。公共艺术作品的表现语言应当强调满足公共性要求的通俗化倾向。

(二)文化性

公共艺术设计具有文化性。因为各个区域的文化存在异质性,为了避免千城一面,不同地域的公共设计就要先对其不同城市的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特点进行总结,进而将其地域独有的文化融入公共设计景观中。著名的公共景观有北京天安门广场,其在不破坏中国古典元素的同时融入了现代的设计文化,是古今文化融合较好的广场案例。

(三)开放性

公共艺术设计是为市民服务的。公共艺术注重作品与人的互动性。因此公共艺术设计必须是开放性的。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公共设计才是成功的设计。不管的室外人流聚集的广场,儿童游乐区;还是室内人流涌动的售票厅,景观墙,都必须是开放性的。

(四)功能性

功能性是公共艺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特性。虽然有一部分公共艺术景观只具有观赏型,如雕塑作品。但功能性仍在公共设计作品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我们居住的城市中,便民的公共设施如垃圾桶,公共座椅,公共厕所等都是比不可缺的。因此公共艺术的设计要考虑其功能性和便民性。

四、公共艺术设计要点

在公共景观设计之前先要对所设计区域进行了解。不管是室内公共景观还是室外公共景观都需要了解使用这一空间的人群的喜好,并且以功能为主,考虑其功能与艺术的关系,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进行分析。公共艺术设计要以便民性和功能性为主,综合分析其当地历史文化情况,结合设计使用者的意见考察和经费条件,综合考量后结合设计师创意进行详细设计。在设计尤其要注意的是迎合大众的品味,而避免与大众的审美相悖。

篇(3)

中国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始于清末民初,改革开放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堂,新成立的大学堂参照西方,开始发展公共艺术教育,如北京同文馆、两江师范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等,设立“图画手工科”。民国时期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有了更进一步发展,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最具特色。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提倡美育,他在全校亲自开设《美学》课程,并积极支持设立画法研究会和音乐研究会等公共艺术社团[2]。清华大学常年开设“昆曲与绘画”课程,根据1926―1937年国立清华大学时期,全校开设课程门次数的统计,1929―1930学年度,1930―1931学年度,全年开设“昆曲及绘画”课程3门;1931―1932学年度,1932―1933学年度,全年开设“昆曲及绘画”课程2门次;1935―1936学年度下半年开设“昆曲及绘画”3门[3]。改革开放后,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真正得以蓬勃发展。1978年清华大学最早设立公共艺术教研室,成为“文革”以后最早面向所有学生开设艺术课程的学校。此后随着教育部一系列指令性文件的相继出台(详见下表),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尤其是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了公共艺术课程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全国高校得以全面开展。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办得十分有特色、有实效。以开设艺术课程为主,并积极成立艺术社团,定期或不定期通过艺术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每三年举办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更是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亮点[5]。部分国家重点大学,其公共艺术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发展较好。如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开设40门课程,覆盖了音乐、美术(视觉艺术)、舞蹈和戏剧四大类,每一类课程又兼顾了基础知识与名作赏析、艺术实践与表演、艺术美学三个层面,要求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选修13个学分的人文科学与文化艺术类课程才能毕业[6]。综观全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尽管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总体现状仍不乐观,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观念上不够重视。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广义的艺术教育。教育对象为非艺术专业的全体大学生,教育目标是提高艺术素养,不是培养艺术家,很多学校的师生从观念上对其不够重视。

(二)师资力量薄弱。

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由艺术学院教师兼职,或者聘任校外专业教师兼职,专业教师擅长技法教学,达不到侧重人文素养和人文价值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要求。

(三)艺术课程单调无特色。

自2006年教育部公布了高校应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相关文件后,全国大多数高校陆续开设了相应的八门课程,但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特色性不明显等客观问题。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关键,从目前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反映的情况看,普遍感觉课程内容单一枯燥,或者存在教学内容太过专业,没有突出“公共性”,与学生预期的教学内容有较大落差。

(四)学生兴趣不高。

就学生而言,部分学生眼中视公共艺术教育为“鸡肋”,存在学生选课只为拿到学分的普遍现象,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较差,兴趣不高。

鉴于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学者们进一步反思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体系构建问题,结合地方大学的教学实际,构建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成为主流趋势。

三、整合地方艺术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资源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地方文化等多元文化源泉的滋养。公共艺术教育课堂作为艺术文化播布的重要阵地,把地域性艺术资源运用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技法实践中,一方面使地方艺术资源可以进一步得到传承,为地方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使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更丰富,提高学生兴趣,从而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构建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

首先,国家教育政策注重地方艺术资源引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指出:“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和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形式的现代化、多样化,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201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该文件指出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有自己的发展特色,积极开发各地区的区域性艺术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课程,这为地方艺术资源引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区域特色性建构提供了制度保障。

其次,中国区域广阔,历史文化悠久,通过近些年对于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地方艺术资源丰富。以河北省为例,其依托燕赵传统文化,拥有丰富悠久的地方艺术资源,目前所收录的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艺术文化资源多达290余项,涉及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各艺术门类,为公共艺术教育区域性特色构建提供了丰富资源。多数的民间传统艺术目前普遍面临因缺乏有效的继承和保护,逐渐濒危甚至消亡。通过把民间艺术融入课堂,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起本土区域文化的高度认同感,使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成为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平台,从而使民间艺术资源结合大学生群体的力量,在传承和保护上迈出重大一步,这是一种公共艺术教育和非遗保护两层面的双赢之举。

(二)整合地方艺术资源,构建大学公共教育的地域性特色体系的实施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是传统艺术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发展阵地,把地域性艺术资源运用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技法实践中,将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转换为新的文化理念和表现手段,这是地方艺术发展和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特色性发展的共同诉求。

地方艺术资源中的民间艺术,传承记载了民族文化的发展演变史,具有信息丰富和文化价值突出的特点,蕴含丰富的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内容,从具体实施层面而言,地方艺术文化资源可按照不同艺术门类的特点,通过如下几条途径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第一,民间艺术引入课程教学。民间美术或民间音乐等纯欣赏性的艺术,可以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倾听,感受民间艺术的特色和魅力。如民间年画、农民画、剪纸、泥塑等,首先通过田野调查,收集相关作品丰富的图片资料及民间艺人访谈的视频资料,制作成课件,结合幻灯片的播放和讲解,让学生直观性地感知民间艺术的审美性、文化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间艺术家的平民智慧和审美情趣。

第二,开展民间艺术的专题讲座。请民间艺术家及相关研究专家学者共同举办民间艺术专题讲座。民间艺术家在讲座现场直接展示其手工艺,再现工艺制作的现场,使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民间艺术,生动而直观,增强讲座的趣味性,使大学生直接感知民间艺术的发生发展、创作方式及其艺术特质等方面内容,对民间艺术有更直观的感知。相关研究专家和学者可以就现场的艺术作品,为学生展开民间艺术相关文化学术价值的理论性导入和讲解,提升专题讲座的学术水准。上述二者的巧妙结合,使民间艺术专题讲座既感性直观,又不乏学术理性探索,可以使学生对民间艺术有更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第三,开辟公共艺术教育第三课堂,即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民间艺术的实践基地或民俗博物馆,到第一现场亲自接触、亲身感受各种地方艺术文化,通过与民间艺术大师的近距离接触和交流,了解其艺术创作思想,使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和领略民间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表现程式。

第四,举办民间艺术文化节。每年或每学期,定期举办民间艺术文化节,通过学校与民间及部分文化部门的合作,邀请个地方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家,包括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多种艺术类型,可以设置多个学生可以与民间艺术家互动的环节,如剪纸、泥塑、面塑、糖人等,让学生亲手参与制作。对学生而言,这种活动的教育意义较为深刻,且影响较为广泛。

(三)除注重本民族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也应该注重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

篇(4)

中图分类号:tu9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2-0019-04

自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概念引入中国大陆,很快因其形式多样及在推进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显著作用引起诸多领域学者和艺术家的重视。来自文艺批评、美学等领域的学者注重探讨以美国“百分比艺术”为代表的欧美公共艺术策划理论及其社会学意义,雕塑家、壁画家则开始尝试在室外作品创作设计中验证公共理念,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中国公共艺术实践推进却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快。这一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固然是由经济、工艺、管理等多重因素造成的,其本质又应归结为理论与实际环境相脱节等原因。需要看到,目前中国公共艺术建设领域的主要指导理论基本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渠道多样且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相互矛盾之处,在公共艺术建设实践及后续管理中已经暴露出不适应中国国情的问题,遵照此类理论建成的部分公共艺术案例也面临多方面质疑。这种局面如果不能及时扭转,势必会造成建设资金的浪费和因法规空白而形成的纠纷,最终将制约公共艺术在中国的推广,对城市文化建设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基于中国当前国情推进公共艺术建设,答案应当来自无数个体基于各自目标努力的宏大进程中。根据艺术的一般规律以及其他国家、地区的相关经验,以下几项工作应是不可或缺且必须及早进行的。

一、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艺术的标准界定工作

当前在艺术批评、实践和教育领域,围绕“公共艺术”展开的激烈争辩有些混乱,以致很难达成共识。之所以如此,并非因公共艺术自身形式多样和定义模糊,而是理论界对“公共艺术”的界定标准见仁见智。有观点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环境雕塑、壁画即公共艺术,这佐证了当前中国公共艺术研究领域存在的“‘泛公共艺术’倾向”;有观点认为所有经过艺术化设计的街道设施均为公共艺术,如此,某些学者批评中国公共艺术建设“肤浅”也就并不为过;还有观点认为,应该严格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界定公共艺术,因此,中国当前能够归为公共艺术的作品实在少之又少。因此,中国公共艺术建设尚处于萌芽阶段就陷入了窘境,公共艺术批评亦如是。

所以说,对公共艺术进行广义和狭义的划分是客观需要。广义的公共艺术几乎包罗万象,我们必须本着由简到繁、由易人难的原则,以“造型艺术中的城市雕塑、景观艺术”为主先从狭义上来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在狭义的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应该是当前国情下推进公共艺术建设最好的实践承载形式。因为较之壁画这一基本属于平面的艺术,雕塑的三维特性与公共空间既有本质上的契合,又比景观能表达更多的内涵。其次,中国城市雕塑发展已有一定积累,国内多个大中城市都出台了自身《城市雕塑规划》和《城市雕塑管理办法》,以城市雕塑为依托推进公共艺术建设有可靠的法律法规保障。再次,中国雕塑界对公共艺术概念已经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探索,以城市雕塑为依托推进公共艺术建设具有人才和相关环境理论支撑。最后,在当前国情下以城市雕塑为依托推进公共艺术建设能依靠相关建设部门的财力支持,并为借鉴欧美艺术基金会形式逐步推进公共艺术建设筹款机制创新提供了一个较长的过渡期。

如果确定这样的理念,尚需注意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二者的区别,并不是所有的当前存在的城市雕塑都属于公共艺术作品。目前看来,狭义公共艺术在位置上应具有开放性、题材上具有通俗性、形式上具有综合性、内涵上具有现代性、功能上具有实用性、空间关系上具有互动性、对所处环境具有归属性、表现手法上具有趣味性。不具备这八种主要特征的城市雕塑,如位置上有专属性的、题材严肃的、形式上传统的、历史悠久的、排斥实用功能的、空间关系上具有高度独立性的、并非为所处环境专门设计创作的城市雕塑就不属于公共艺术范畴。从这八个主要方面深入开展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的比较研究,将有利于在当前中

国情下更准确地界定公共艺术个体及整体特征,以期更有效地进行公共艺术理论建设、实践探索及艺术批评。

二、吸收国外公共艺术建设理论时要注重国情相似度

在当前围绕中国公共艺术建设展开的理论争鸣中,主张全盘吸收欧美相关理念,从社会学出发看待艺术与公众关系的观点为多。事实上,在欧美公共艺术实践中很少存在一种先入为主的方法论。以公认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流派——最低限雕塑(minimalsculpture)为例,其早期代表通常是较大尺度的室内试验性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意图原本是希望观者根据自身的“感受性和知觉性来作客观的评价”。只是到了“1960-1970年代,许多最低限雕塑的纪念性的尺度,不可避免地引出一个给特定空间或特定场所搞雕塑设计的概念”。这一概念的产生与欧美国家保障艺术建设资金的机制相结合,逐步出现了遍布欧、美、日城市公共空间的巨大、简洁的最低限公共艺术品。最低限雕塑家对实体组织与建筑空间组织关系的探讨,又“不可避免地引向了室外,导致去组织或者再组织大自然”。这正是另一种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流派——大地艺术的由来。无论是最低限艺术家还是大地艺术家,他们从不同方向探索艺术价值的努力,在具有同一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殊途同归,在不同程度上都放弃了传统艺术承载的教化、提升作用,最终呈现出今天欧美公共艺术的整体面貌并为其他国家的研究者所感知。欧美公共艺术实践过程中借鉴的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以及由这些实例进一步总结归纳出的公共艺术建设理论,无不是植根于欧美发达国家自身国情的,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复制到尚处于发展阶段,其文化传统又与之截然不同的中国,目前尚不得而知。

中国公共艺术建设的宏观背景是处于快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微观背景则是当前中国有代表性的主要城市现实环境。从宏观上看,在处于现代化追赶阶段的中国试图一蹴而就,直接从立意、空间位置、筹款方式上推进带有后现代属性的公共艺术,是不符合艺术规律的。从微观上看,中国许多城市连基本的街区市政设施都不完全,甚至刚刚具有用艺术提升城市形象的意识,这与欧美发达国家市政设施完善,城市雕塑星罗棋布,只能见缝插针结合市政设施环境推进公共艺术建设的情状是大不相同的。

因此,在中国当前国情下应特别注重依靠具有艺术任务承接资格和相应能力的雕塑家、画家、景观设计师以及建设职能部门的自觉来推进公共艺术建设。要求这些实践者都熟谙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可能不够现实,但是对他们来说在方案中逐步增加公 共性,使作品从内涵、形态上更好地与公众互动是不难做到的。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步行街都出现了表现当代日常生活或传统生活、工作场景的写实人像,这些虽然是对美国艺术家小强生等公共艺术先驱的借鉴行为,但更大程度上还是源自写实艺术在当前中国文化环境中的高接受度。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的繁荣正是公共艺术建设与中国国情契合的绝佳体现。

三、注重利用现有管理法规及法规执行单位优化公共艺术环境

欧美国家的很多公共艺术作品在所属环境中具有非永久性,有些可移动,有些可人为控制作品消失的时间节点,如克里斯托的《山谷幕》和《包裹德国国会大厦》;有些消失的时间节点则交给大自然控制,如罗伯特·史密斯的《螺旋形防波堤》,更有许多根本就是“行为”。虽然这样,依然有许多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追求永久性,并因为它们与公众互动更密切而引发一系列后续管理中的问题,最低限雕塑家塞拉的作品《倾斜之弧》因阻挡交通被拆除就是一例。因此,基于中国当前国情推进公共艺术建设,还必须注重公共艺术品建成后的后续管理工作。

由于公共艺术品的特征决定其形式比传统城市雕塑更为多样,部分结合水景,部分结合声光电设备,而且其出发点也要求作品更亲近民众,因此比利用基座与公众保持距离的传统城市雕塑更容易造成游人特别是儿童的意外人身伤害,同时也必然比传统城市雕塑需要更多的维护工作。由于上述公共艺术界定标准不一的原因,中国当前公共艺术后续管理的相关法规十分匮乏,从长久来看不利于公共艺术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妨碍其在繁荣城市文化方面持续、有效地发挥自身作用。如果能在参照现有国内大中型城市制定的《城市雕塑管理办法》及相应城市雕塑工程技术质量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利用修订和增补的办法逐步加入有关公共性的条款或相关

内容,借助现有管理法规执行单位,如建设局、园林局的维护力量。在此基础上逐步对适用于公共艺术品管理的地方法规及地方标准进行探索,应当是一条优化公共艺术管理环境的较为稳妥、务实的技术路径。

四、注重利用现有美学理论衡量公共艺术审美质量

即使在公共艺术实践历史悠久、相关理论基础雄厚、社会文化更为多元的欧美国家,如何衡量公共艺术品的审美质量依然是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更不必说在相关建设刚刚起步的中国。审美标准的差异与界定标准的混乱同样容易影响公共艺术建设在中国城市中的推进。

显而易见,作为艺术的公共艺术作品首先必须以形式美和艺术美的相关标准衡量其审美质量。正如陈云岗先生指出的:“(公共艺术)最终要落脚在造型物上,这个造型物的核心价值所体现的是审美而不是其他功能。”与此同时,强调“艺术自律”的传统艺术美学又难以解释艺术品进入公共空间后向公众所作的必然妥协。另外,由于公共艺术品往往还能提供有限的乘坐、休憩功能,这就进一步要求公共艺术品在设计中考虑人体工程学知识,使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技术美学的相关标准。

艺术美学和技术美学均无法完整衡量公共艺术品的审美质量,因为它们只涉及作品本身而不包括作品与所处空间的关系。在这方面,新兴的环境美学值得关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环境美学理论研究逐步深入,拓展其应用范畴的工作也一直在进行,已有环境美学学者利用相关原理来衡量城市雕塑的审美价值。通常来看,公共艺术品与所属环境的关系比城市雕塑与环境关系更为紧密,优秀的公共艺术品应该能够提升其所在自然、人工与人文环境的审美价值。因此在当前中国国情下,要特别注重环境美学、文艺美学和技术美学在衡量公共艺术审美质量过程中的结合运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围绕公共艺术审美标准产生的争议,也能为相关美学理论研究成果产生重大应用价值提供通道。

五、结语

公共艺术在中国推广所遇到的困难,并非因为当代公共艺术这一形式本身不适合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其源自西方的建设理论全盘照搬而很少结合中国国情予以扬弃造成的。在中国,公共艺术不应成为无所不包的艺术概念,也不具备动摇现有学科体系的能力。中国公共艺术肯定不会是未来所有门类艺术的必然发展方向,但也不能因目前的一些困惑而怀疑其在中国发展的前途。适度的争论很有意义,比如需要加快探讨公共艺术界定标准,以向实践者和公众明确解释什么是公共艺术,什么不属于公共艺术以及怎样分辨。但“不争论”也不失为一种努力方向。根据中国当前转型期的特殊国情和中国城市具体环境现状,借助现有职能部门及相应管理办法,依托现有审美标准,循序渐进,自点及面推进公共艺术建设,寻求公共艺术在反映、引领社会的同时与后者协调发展而不是冲突对立,必然能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公共艺术建设之路,中国的城市建设理论研究者、艺术实践者以及绝大多数的公众,都将受益于此。毕竟,城市需要公共艺术,时代更需要公共艺术。

参考文献:

[1]孟彤,公共艺术:学科还是泡沫[j],美术观察,2011,(6).

[2]季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0,(5).

篇(5)

此次艺术活动的重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活动主题指向鲜明

10月24日上午,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厅。在造型艺术学院院长黄月新的主持下,召开了“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教育国际论坛暨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年主题活动”开幕式。来自于社会文化艺术界的名家、学者出息了开幕仪式,开幕式正式拉开了论坛系列活动的序幕。会上,广西艺术学院P思副院长代表学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向出席本次论坛活动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她提出,广西艺术学院是省部共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学院正在以博士点申报为新起点,努力将学院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并力求突破学科界限,实现跨越式的艺术发展模式。P思副院长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加快公共艺术学科的建设,促进该校相关学科的发展。本次活动的学术主持人、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冯原,作了关于论坛主题的宣讲,针对什么是“公共艺术”的问题,他形象性地阐述道:我们刚刚走进会议厅大门的时候,每个人脖子上都挂着由主办方赠送的绣球,这是一种表达情意的礼物,如果把绣球放大150倍,它就是一件雕塑作品。当“绣球”成为一个放置在城市空间里的雕塑形象时,其文化内涵表达的就是这个地区及这个地区的人他们对待事物的感情方式,这实际上就是公共艺术。现代性的创造思维,让绣球成为了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因此它同时还具有了双重性;在座的每一位专家、学者的本身,也孕育了双重性,因为本次论坛无论讨论的是公共艺术还是教育,实际上都与外面的世界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所以,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轨迹将会随着公共艺术和教育模式的进步而得到充分的发挥。他所阐述的观点,引起了参加活动的专家及广大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本次论坛以“我们的城市”作为主题,定位鲜明而准确。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公共艺术成为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办者以“我们的城市”作为本次论坛主题,就是想将公共艺术置身于城市空间即代表公共艺术所处的宏观空间给予讨论。将公共艺术置身于城市空间中予以讨论,代表了公共艺术所处的宏观空间,而“我们”这一表达将嘉宾、师生、听众、艺术家、媒体等不同身份的个体置身于讨论之中,多元地建构起对城市公共艺术的解读,集中展示具有实验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公共艺术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探索与发展。

二、多领域跨行业互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德国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库恩(SebastianKuhn)、澳大利亚注册建筑师、规划师约瑟夫-米洛斯拉夫(ZLYJosephMiloslav)、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陈卫星、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宁、北京大学翁教授剑青、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孙璐、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景育民、深圳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邹鸣、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主任季鹏、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原、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周阿成等数十名国内外城市文化学者、建筑师、雕塑家、公共艺术研究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出席。

本活动在学术成果凝聚方面也投入了巨大精力,邀请了多家专业媒体,如《雕塑》杂志副主编徐永涛、《美术观察》编辑部主任陆军、《设计之都》编辑部主任张晓飞,以及《中国艺术时空》 《榜样》《艺术探索》等杂志的编辑、记者等,共同捕捉、整理会议活动过程中的理论宣传与学术亮点,并形成文案纪要。同时,主办方把论坛活动整理并推出记录专辑,系统全面地将活动会议纪要与研讨成果汇总起来。

与会专家学者们借助活动主办方提供的“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教育国际论坛暨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年主题活动”研讨平台,从历史、文化、建筑、园林、雕塑、媒介、科技、哲学等多个领域,结合南宁的城市地域特征、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属性、现代城市的未来发展需求,就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相关议题进行了高端对话与研讨,以期引发社会和公众各界的关注,形成与之相关的学术理论成果展示,为现代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推动院校间学科建设与交流

为配合本次论坛活动,广西艺术学院南湖校区美术馆举办了“六院校公共艺术院系教学及作品交流展”。参展院校有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以及东道主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在广西艺术学院邓军书记、P思副院长、赵焕春副书记、韦俊平副院长等人陪同下,与会专家、学者们参观了展览。邓军书记在致辞中,对此次交流展在该校与五大院校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开幕表示祝贺,希望作为校内外公共艺术文化交流重要项目之一的此次交流展,能让更多人了解公共艺术的教学历程与成果,并欢迎各界朋友多到广西艺术学院访问和交流。

这6所艺术院校都是近些年我国较早开辟公共艺术专业,并在此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高等院校,这些院校培养了大批公共艺术专业人才,承担了公共艺术与工程项目,建设了一批具有知名度的公共雕塑作品,获得了不少奖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利用此次国际论坛的机会,这几所在公共艺术领域开展教学与实践颇有成效的艺术院校,得以集中展示各自在公共艺术领域总结出的丰硕成果。展出作品主要的内容包含公共艺术方面优秀的教学案例、课程设置、师生方案设计及作品。在这个展示公共艺术发展成果的平台上,各大院校之间借此良机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增进友谊。

四、理论研讨严谨切实

论坛研讨会分别由中山大学冯原教授与广西艺术学院刘新教授作为学术主持人。国内外的艺术家、建筑师、规划师、文化学者、媒体人士广泛参与,围绕“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相关议题”,结合对公共艺术的建设、个人的感受以及公共艺术教育建设等方面,就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对话与研讨,会上还特别提到,发展城市公共艺术要注意保护当地历史文脉,注重与生态环境发展相调和。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冯原教授,在论坛主旨演讲中,由“现代性的二元结构”展开,从阐述被称为“二元结构”的自我与他人的相关性开始,回顾了公共艺术发展的起源,并从公共艺术的古典性到现代性、后现代的三元结构以及文化与政治的二元对立关系等方面讨论了公共艺术与城市的“二元结构”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陈卫星,以“公共空间与艺术再生产”为主题,从城市的一种符号功能代表的文化异域问题开始,由一个logou微缩空间到一个雕塑的空间,再到一个政治空间,谈到了城市空间与文化起源意义上公共艺术的拓展理由。他认为城市空间是人对自己社会关系的界定,外观上最早的文化意义的起源跟宗教、崇拜和神话的关系,最终把对公共艺术的讨论归入了思想史的范畴,将西方的思想家对于“公共性”概念的判断,做出了清晰的划分和判断。

北京大学公共艺术研究专家翁剑青认为,中国的公共艺术发展从经济、技术、文化、城市空间建构上,仍处于从量的时代走向质的时代及从权力文化向公民文化迈进的过程中。文化的生产、艺术的生产都同属于一种话语权的生产。公共艺术Public Art的概念是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一种对话和交流,是一个时代的进步。他提出了3个很重要的关系:第一是公共性和个人,每一个人都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水准;第二是公共艺术的责任,公共艺术家必须肩负着创新的使命;第三是学科、专业的融合,公共艺术不是仅属于雕塑家来完成的任务,它应该属于多种不同的学科共同参与、融合,以至达到联合完成的一项工作。

天津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授景育民,以自己创作的艺术个案,就项目实施中的各个环节作了陈述,就我国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做了阶段性回顾,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尤其是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环节,公共艺术学科的发展问题,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做出了策略性的开拓与实施的解决方案。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宇从城市空间的角度作为切入点,提出了关于当代中国城市和建筑等24个关键词。就建筑学领域的功能属性、学科属性、形式属性、社会属性等4个属性,提出它们与公共艺术之间共通互补的理论依据。他认为建筑是公共艺术的一种,但建筑又有自身的特殊属性。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张宇作为一个设计师与艺术家的身份,把公共艺术放在一个社会生活方式里面进行考察。认为公共艺术存在的空间就是一个生活空间,因此导致了公共艺术之所以存在的一个基本条件。他给出了一个基本结论,即公共艺术家必须要有责任感,在当前的社会、政治环境影响下,艺术家的创作或创意要富有使命感。

深圳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邹明以北京地铁4号线公共艺术项目为例,介绍了相关对接、运作与实施情况,提出了“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艺术理念,同时结合《希望升腾》《五彩生活》等具体作品,就材质、空间、造型等阐述了自己的独到体会。进而提出公共艺术需要跨界来实现,艺术家要寻找到自我与社会之间的连接点。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樊林以有关20世纪德国法西斯纳粹屠杀罗姆人、莫斯科苏联二战纪念广场上反映战争灾难的具体案例,就历史事件、因果关系与公共艺术的内在联系,结合“奥斯维辛集中营”“9. 11国家纪念馆”的有关情况,强调公共艺术教育的当代感受和体验,探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去叙事化手段”,从而为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教育上的参照点。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孙璐结合近些年在金属铸造方面的研究,以最近在山西完成的公共艺术项目为案例进行了介绍。谈到了艺术家在与政府就艺术项目对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项目执行者、环境负责人以及批评家的关系,以及作品完成后观众的不同反应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并就当前的艺术项目操作与实施细则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雕塑》杂志社副主编徐永涛以“创新” “标杆”“示范平台”对本次活动予以较高评价;对公共艺术的定义、范围与功能意义做了一定探讨;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中教学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提出了对高校公共艺术发展思考的建议;结合当前国家对公共艺术学科划拨、文艺发展导向、南宁打造国际都市、东盟十国中心定位而发展文化软实力等方面,解读了公共艺术发展的特别机遇;并对关于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艺术未来活动方向,提出了可持续性、品牌性发展的建议。

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黄月新认为,公共艺术离我们之间的距离并不远,公共艺术是指公众的艺术,而非私人的艺术;换言之,这种艺术需要包含公共的目的而非私人庭院或宅院,而是作为一个公共环境的存在,它为公众提供的是一个文化空间形态或艺术生成作品。过去的雕塑,壁画、景观艺术在公共艺术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现在公共艺术全面进入公共生活,公共艺术的话题就不再局限于雕塑和壁画,人们更强调了对公共空间、公共权力、公共文化等多种层面的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代表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主任季鹏以“实验性的公共艺术”为题,介绍了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在公共艺术教学与实践方面的成绩、计划,涉及南艺设计学院在实验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公共艺术探索与发展,同时汇报了一些经研究得出的相关实验性实践理念,同时展示了部分带有试验性质的优秀作品。

此外,广州美术学院陈克、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周阿成、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宋益民、《美术观察》杂志陆军等与会嘉宾均作了发言。与会专家们在介绍了各自的公共艺术教学成绩与研究情况后,就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等相关议题进行了对话与研讨。讨论过程中,大家集思广议,气氛活跃,表示要以实际行动为现代城市公共文化建设、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共同努力,促进公共艺术研究领域在研究深度方面的拓展,对当下我国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等相关议题,开展深入、细致、有效的研讨。此举将会引发社会和公众的关注,对公共艺术学科领域的改革发挥影响力,促进现代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五、艺术讲座指向性强

本次活动中,主办方特别邀请了德国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库恩和中山大学研究生导师冯原,推出了系列讲座活动,以互动与交流的方式,为本次论坛活动增添了活泼的元素。该学院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及公共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有助于推动中国公共艺术实践与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领域的接轨,进而在合作与互动中共同进步。

其中,来自德国的知名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库恩,举办了名为《Parallax视差》的艺术讲座。他以丰富的案例与独到的思维理念,结合理论探讨与实际作品案例分析,为观众们带来了新颖的视觉效应与创作感受,他的报告受到该校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中山大学教授冯原的《山货与海味:世界性与地方性的当代变奏,以上海世博会的空间编码为例》讲座,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空间编码为对象,演示了不同地域与文化形态下人们的艺术观照与审美。冯原提出:如果从国家意识出发,人们会很自然地把自我的认知等同于国家或国家形象,并把国家之外的舞台等同于世界。而这种把某个国家的内部性等同于某个地方、并把一种外部的总体性等同于世界的想象性关系,有一个历史性的演进过程。上海世博会既展示了中国的新形象,也展示了这个世界的最新面貌。而这一展示性的结果,其实就蕴藏在上海世博会的空间格局之中。透过对上海世博会的空间格局的分析,对世博会的历史演变过程和上海世博会空间编码的对照式分析,将会为我们理解当代的国家形象定位具有启示性,揭开地方与世界、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历史性关系,中国是如何在他者的影响和对照下定位自我,以及清楚地找到了支配这一历史定位的脉络。

六、艺术个案别致新颖

10月25日,在相思潮校区老宅开幕的“张宇――公共艺术作品暨文献展”,以“莲说”为主题,将鲜艳盛开的莲花植根于陶瓷大缸中,与周遭灰暗、陈旧而具有历史沧桑感的老宅形成鲜明的对比,展览形式极为新颖,可谓别开生面。这是张宇继中山市小榄镇永宁北村大街中山市177号民居场景展、在香港完成沙田“城市艺坊”项目之后的又一次现场展。他的一系列展示计划均以民居作为展览空间,打破了一贯在美术馆观看作品的传统规则。展览以府第、老宅为历史文脉遗存的标记,以古代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审美观念和科举入仕等理想追求,与现代城市生活时尚作对比,展示岁月之沧桑变化。观众穿过具有后现代风格的“时间隧道”,亲身步入老宅,进而领略和感悟到传统文化的意蕴。本次文献展展示了张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同时完成的公共艺术作品,展出内容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一致好评,成为本次论坛活动的亮点之一。

在相思湖校区美术馆举行的“视界造境――张燕根公共艺术研究生教学10周年汇报展”,展示了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张燕根十年来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的文献资料,包括教学示范创作及研究生作品。张燕根在公共艺术创作、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深入探索,对造型、空间、材质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面貌和成熟的教学体系。运用到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公共艺术创作方面与理念,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他所展出的作品中,每个学生的艺术风格各不相同,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展览以展板、实物、影像结合的方式,综合反映了张燕根的教学成果及水平,还原了他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教学面貌以及个人对艺术的追求、感悟,展览内容丰富感人。

七、活动意义重要,发展无限

篇(6)

中图分类号:TU23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28-02

一 地铁公共艺术起源

1.1从单一的交通运输到多元化的艺术长廊

在20世纪的自动化大潮中,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了城市的主流工具,同时车辆拥堵、环境污染、噪声污染也接踵而来,1856年伦敦开始修建,1863年1月10日正式投入运营。它长约7.6千米,隧道横断面高5.18米、宽8.69米,为单拱形砖砌结构。当时是以蒸汽机车牵引列车。(图1)当时的地铁站依旧是满足最基本的交通运输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兴建地铁,以满足城市居民需要。

从2015年7月1日至8月1日,北京地铁官网网站公布数据统计,一个月来地铁公司所辖15条线共运送乘客2.71亿人次,日均846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为7月10日965万人次,北京地铁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之一,如此巨大的社会使用频率,所能产生的社会效应将是难以估量的。地铁为公共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平台,从地铁空间的室内装饰到公共艺术品的展示,地铁传播着文化、传承历史、展现时代潮流,城市地铁多元化发展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发展壮大的。

1.2适用于地铁空间属性的公共艺术――交流性和创造性

公共艺术起源于欧洲,在中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它并不非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因而,地铁公共艺术既不是地铁内部空间附属的简单装饰物,也不是艺术家个人作品在地铁空间的单纯展示,而是包容了更广泛社会意义的、为当下公众而存在的表达形式,成为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取向。

在公共艺术的所营造的地铁空间中,地铁站不再是将旅途规范到机械的“买票、等车、上车、下车、出站”这一循环,而是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地使人们认知所在的城市、促成人与环境互动关系,形成信息的新媒介表现形式。艺术从美术馆、博物馆走入地铁站,不仅提升了地铁空间的环境质量,同时也使艺术进一步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公共艺术具有很强的交流性,地铁中的乘客当看见某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一定会引发对自身的联想和感应,这种自然对美的感应、对创造的感应将引发人对生活的共鸣。

二 国内外地铁空间公共艺术构成元素探析

国内外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发展程度具有极大的差异,这与城市有直接的关系,城市的人文风向、工业发展、自然环境皆影响着城市的大环境,分析归纳构成影响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元素是地铁内环境对比衍生重要支撑。

2.1历史构成公共艺术元素

俄罗斯莫斯科地铁(图2)它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每个车站都各有其独特风格,建筑格局也各不相同,多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除各种浮雕,雕刻和壁画装饰,照明灯具十分别致,好像富丽堂皇的宫殿,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装饰出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大型壁画及各种浮雕、雕刻,再配以各种别致的灯饰,这些艺术风格传承百年之间,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宫廷艺术风格,与俄罗斯的现代化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地铁站除根据华丽典雅的特点建造外,还以名人、历史事迹、政治事件为主题而建造。

莫斯科共青团地铁站是到莫斯科和俄罗斯其它地区的枢纽,它的设计主题是展示爱国史,激发激发民族的荣誉感使人们对俄罗斯的未来充满向往。地铁车厢(图3)内取消了一部分座位,在车厢内部做成作品的展示墙,把公共艺术延伸到地铁空间的每一个角落,乘客在乘车区间内即可赏艺术作品。

2.2创意构成公共艺术元素

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托莱多地铁站(图4),是一项名为Art Station的项目,项目的宗旨是要将地铁站打造成类似伍德斯托克之于摇滚一样的艺术圣地,无数有名的、无名的,艺术或者非艺术的工作者通力合作,最终将这个地下50米的地铁站变成了灿烂星空――我们已经不能在城市的夜空看到银河,但是,在那不勒斯,在地铁站里就可以领略星空之美夜空下平静却光亮的大海(图6),与之实在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车站的主题其实就是水和光,蓝色的是水,是厚重的底座,而白色的是光,是轻盈的穹顶,整个空间都被一种安静的氛围所充斥,不自觉地引导了人们的情绪,舒缓了城市紧张的气氛。这种自然的艺术形式被灵活的运用在地铁空间的艺术表达上,是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内容包含对自然领域的模拟,对历史事件场景的带入,对未来的一种想象。是把时间空间的某一结点进行艺术重现的一种方式。

2.3文化构成公共艺术元素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文化在中国人的手中不停的被传递发展,从而衍生了多种表现方式,公共艺术是一种传递文化信息的感性手段,它就像一个目录把一种生活状态编排在一起。(图7)地铁客运中心站的公共艺术墙长40米、高2.2米,出自中国美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周刚的手笔。以江南的民间风情中一群盘着发髻、穿着蓝衣花裤的杭州女子作为壁画主题,她们手持两头串着数个铜钱、扎着彩绸花穗的竹竿花棍,正在跳江干区的传统民间舞蹈“打莲响”,壁画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江南的艺术文化风气,这种以人物情节为主题表现当地民俗风情的公共艺术被大量的使用在国内地铁站内,这些民俗文化再此走进人的生活中。

2.4寓意构成公共艺术元素

杭州火车东站的地铁有着明确的地域性,它由车轮作为主体(图8)。原先设计了4个巨大的火车车轮滚滚前行,杭州城站在那些时代中的不同模样,就像黑白影片一样,在镂空的车轮中间――浮现。后来通过讨论后认为城站已经迎来了更新、速度更快的“高铁时代”和“地铁时代”,最终方案决定再添加两个车轮:一个是高铁的车轮,一个是地铁的车轮。6个车轮卷动着往昔的历史和今日的辉煌,奔向美好的未来。这种带有含义的公共艺术具有强烈的积极寓意,是希望杭州以滚滚向前的姿态迎向新的辉煌前进。

三 分析适用于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未来发展的固有属性

3.1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发展的属性分析

3.1.1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公共艺术是作为地铁空间的一部分在设计之初就应该留有余地,国外的大多数公共艺术表现在室内环境设计上,以一种整体美优化地下空间,当这种环境美集群存在时,公共艺术的群体效应将被极大地发掘,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Toledo地铁站,就是在设计之初就把50米的地铁站规划成了灿烂星空,蓝白相间的马赛克所覆盖的地铁四壁与天棚,把整个地铁空间包围在夜空星光之下,这种公共艺术的表现不是直接就高潮迭起,而是从进入地铁后点点升华,直至被这种人造环境包围。是一种整体的规划布局,莫斯科地铁站同样是宫廷风格的室内装饰,配有壁画。这种整体性可以把地铁站带入专门为公共艺术表现的空间。国内地铁空间公共艺术主要以壁画、雕刻、金属塑形为主,承载区域小,但内容细腻,做工精美。但是缺少与地铁整体空间的切合点,显得过于突兀,把地铁空间内人流作为公共艺术覆盖区域,采用统一的风格和主题,让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具有连续性,把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变成产生连续效应的整体。

3.1.2地铁空间公共艺术材料具有公益性和环保性

公共艺术作品必须采用环保材料制作,不能回收的作品不提倡进行使用,公共艺术作品必须考虑回收问题和最终流向问题,需在宣传上得以展示与宣传,公共艺术作品的作用不单单包含在艺术上,同时也需要在科技上,它可以体现现在最主流的材料和最前沿的材料,并进行解释说明,提高市民对现代生活构成的认知程度,在耳语目染的环境下,人们必然会在这一公共空间内得到文明的升华。

3.1.3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具有社会性与交流性

公共艺术是大众艺术,是多元化艺术变现形式的综合体,它涉及到当地文化,地域属性,历史脉络,生活现状,直观地描述出市民的生活方式。地铁空间是集散大量城市人员的公共场所,适合公共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将是城市市民与社会交流的重要手段。什么是市民所需要的,什么是商家所需要的,平衡点在可以通过公共艺术的形式在地铁内进行征集,在站内进行宣传,这种社会调查将被体现在公共艺术里面,从商业角度降低了调查成本,从艺术角度,美化了地铁空间的环境,从社会角度,增强了市民与社会的对话。

3.1.4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必须保证可循环性

篇(7)

2.忽视教辅工具的使用。目前,我国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公共艺术课堂上基本没有使用过教材,教师没有使用相关辅助器材,使用的基本都是放映器材如:幻灯片、电脑等。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缺乏统一编著的教材,在教材的编制过程中缺乏总体设计,适应性设计和目标性不强。不仅如此,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教材在编写的过程当中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其编写的目标存在着单一性,再加上政府人力财力保障不足,从而造成了不少高教教师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只是找些素材,放弃了教材的使用。这样,学生无法进行预习和复习的活动,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很多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放弃了教材,更不能使用相应的教辅工具,例如多媒体播放、乐器演奏和美术作品展示等,这样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加造成了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轻视态度。

3.课程设置内容与学生艺术基础的不对称性的矛盾。许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学生的艺术基础极其不对称,与我国的教育部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要求也有很大差距。很多高校由于在师资队伍和资金上的过少投入,导致了教师队伍不足以及教学设施差的因素制约,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教学课程开展的类别很少,根本无法满足素质教的要求,忽视参考专业艺术院校的教材和专业设置课程的价值,设置导致高校不具备专业艺术教育的能力,没有专业艺术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评价标准。甚至某些课程比中小学的艺术教育都相差很大的距离。

4.艺术教育没有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很好地结合。我国的高校在分布在各地,但是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未能与当地特色的地域文化相结合。根据我国的高等教育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意见,高校要根据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教育的要求开设特色课程。但是,很多学校忽视了这部分重要的教学内容,最终导致了学生对生活、学习四年的地方文化一无所知,不仅是与艺术修养培养的缺失,更主要的是,高校失去了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时期。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措施

1.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培养方案的制定。在高校现有师资能力下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方向,探索研究符合学校实际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培养方案。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培养方案从培养目标入手,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宽厚的艺术基础、扎实的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地域文化意识,融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全面人才。基本要求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素质结构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基本的学分学时纳入学生的成绩考核体系,增强学生重视的主观能动性。在现有条件下,开设公共艺术教育的核心课程,并对课程设置和学分分布进行详细研究。培养方案的制定能够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管理者提供培养方案的制定思路,填补高校公共艺术培养方案空白。

2.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及方式。根据我国的高等教育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意见,高校要根据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教育的要求开设特色课程。特色地域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性,民族艺术博大精深、资源丰富。首先,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培养方案中增加民族文化艺术的科目,进入选修课程,特别是要将最具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引入选修课程中。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突出特色。其次,高校要针对教师的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知识水平、授课能力组织培训。例如,教师应较好地掌握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奏、演唱风格和技能技巧以及民族手工艺品的制作流程等。再次,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开创新的思路,要在教学大纲中对地域文化按照区域性及种类进行划分,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计划。最后,高校要运用灵活、多样的考试和评价方法,对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效性进行考查。

3.普及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要做到普及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教师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普通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广大公共艺术教师要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国内外优秀的艺术成果,并通过多媒体借鉴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兴趣。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历史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鉴赏,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活方式、思想活动方式。通过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课程的意义是,通过艺术教育拓展自己的视野,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现实状况。使学生了解到,通过公共艺术教育,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以及欣赏美,充分地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全面提高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真正使大学生认识到,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能够树立积极的、充满真善美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4.对公共艺术教育课教材进行规范化、统一化。对于公共艺术教育课教材的使用应该进行规范化,教材的内容应该和中小学以及艺术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区分开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应该属于艺术通识教材。公共艺术教育课教材需要知识面广、内容难易程度要把握准确以及要符合大学生能力的基础训练。教材要有新意,符合时代性,要结合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修养的实际。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知识面的广度和一定的知识深度,适合大学生的求知要求。教材选用还需注意,要避免过于关注艺术学科实时内容,缺乏多元文化、现代科技对艺术教育影响的教材。这类教材容易造成明显的知识倾向,并且会削弱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学校对任课教师进行严格管理,在现有的条件下使用教学器材进行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兴趣与主动学习愿望。

篇(8)

艺术其本身永远与真、善、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何才能通过艺术来让人们理解我们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美”?本文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视角来分析探讨公共艺术教育的隐性价值,希望从重视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推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弘扬真、善、美。

 

一、课题背景及重要性

 

公共艺术教育与我们所谓的艺术专业教育完全是两个概念。丰子恺指出,“学校的艺术教育,是全般的教养,即美的教育,情的教育,应该与道德教育一样,在各科中用各种手段时时处处施行之。”

 

人有一种情感、一种想象,能够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表达和交流,这种丰富性是一般动物不能企及的,艺术重要的就是要通过早先的教育把这些东西发掘出来,这种人更富有创造力,他的人生比没有受过良好艺术教育的人生更为丰富,这才是艺术教育的根本。

 

二、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研究分析

 

1.政策指导

 

多年来,我国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从“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到“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从“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到“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在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科学化与制度化方面做出了很多明确、具体的指导。

 

2.课程设置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主要从目标、内容、形式、教师素质、课程课时这几个维度去考虑。艺术课程的目标重点在于其公共性,其课程与专业的艺术类专业学科设置是完全不同的。现阶段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内容太专注于艺术本身,不能够体现其目标是为了促进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学生的综合创新,增强各知识学科间的联系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它区别于艺术专业的教学模式与形式,突出高校公共艺术教学在创新多样性的艺术文化情境中的文化含量。另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是人类艺术文化的传播者和艺术文化的育人者。首先,他们不是专业艺术工作者。专业艺术工作者主要体现在对于艺术或某以专业领域的专注和创造上,而公共艺术教师则不仅体现在对教学内容即艺术文化育人的再创造上,更体现在将艺术教给学生时所采用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上。

 

三、当前国内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缺失

 

观念之忧——在实用主义盛行的当下,一些学校负责人轻视公共艺术教育,导致诸如机构不健全、课程落实不到位、师资力量缺乏等问题。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本来起步已经算晚,理论研究部分也比较滞后,离我们提倡的文化强国建设的需要还有距离。再加上功利主义使得公共艺术教育边缘化,这必然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说这是功利主义的观念问题。

 

师资之痛——教育部规定,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0.15%-0.2%。现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开设的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参差不齐,考核与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专职教师,这里是指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老师多由美术系、音乐系等院系的专业教师讲授。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当然需要有固定的教研科室和固定的教师团队。

 

渠道之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已经规定,“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应开足开齐公共艺术课程。其他学校应该努力创造条件,通过2到3年的努力尽快予以开设。”

 

课程开设是一方面,但是公共艺术教育绝不仅仅局限于此。学生到博物馆去、到画廊去、到音乐会的现场去等等,都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这些渠道建立还需时日。

 

四、总结

 

本文从研究探讨当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出发,强调艺术素养是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重视高校通识艺术教育势在必行。根据文章中对现有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分析,得出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缺失和不足,并给出建议:各级各类高校都迫切需要重视和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提高其实效;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应该成为改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加强与艺术家、社会艺术团体和机构的紧密联系;各高校可以形成相对比较稳定的、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特色校园艺术活动。

 

篇(9)

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正逐步受到国家、社会和高校的重视,并得以蓬勃发展。笔者以“高校公共艺术”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检索434条,其中1999年到2006年期间,高校公共艺术文献共有44篇。2006年教育部出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全国高校掀起一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公共艺术教育。2012年数量达到顶峰,共96篇。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发表的论文的期刊来源,笔者搜集核心期刊和cssci共35篇,说明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内涵研究

硕士生们分别从概念的组成或意义的角度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孙媛认为公共艺术教育是将集娱乐、欣赏、基本知识于一体的一种以艺术形式展现的综合教育[1]。徐亚娟(2010)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属于“特称判断”的名称[2]。丁倩倩认为可以理解为从公共艺术+教育或(公共+艺术)+教育,教育是名称的核心词[3]。笔者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以大众性、公开性、平等性、和创新性为特征,以提升其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艺术素养为目的,普及艺术知识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艺术教育。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研究

爱因斯坦曾说:“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我现在这些科学上的成就”。艺术和科学在某种程度上相通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综合能力强和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公民,也正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王长喜、陈磊(2007)从教育本质、教育目标和教育实践三个层面阐明高校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4]。陈晓艳(2010)认为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在理念上已有所契合。此外,如何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设置多样化的艺术课程、建设艺术团体和引导艺术的多元文化体悟等实践环节也须和通识教育达成共识[5]。韩继华(2011)从探讨加强艺术教育在大学生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出发,提出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和运用艺术教育载体三方面关于探索艺术教育的改革措施[6]。

三、高校行业类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主要针对非艺术专业学生群体,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属于公共性的高等教育范畴。对于不同类型的非艺术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而言,须结合学校和学生自身特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开展特色教育。贺春华(2003)建议理工科和综合类高校的艺术教育应构建由艺术教育中心负责和管理艺术教育的管理模式,并设置学校的艺术系科,可以遴选甄别出艺术特长生,优化师资队伍和编写艺术教育门类的特色专业教材[7]。陆挺等(2010)通过对清华大学侧重于“由技入道”的艺术教育实践模式和东南大学侧重于“由理入道”的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两种实践模式的分析和比较,依据美国“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的理想模式,即“课程体系―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实践活动”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8]。李亮等(2012)认为农林院校学生缺乏艺术素养是由他们的成长环境、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自身心理特征、校园环境及先天艺术素养等五方面造成的[9]。

四、公共艺术学科实践的案例研究

学者们通过某一公共艺术学科的课程实践作为研究案例,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思考。崔中梅等(2010)通过对声乐鉴赏课的实践案例的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声乐鉴赏课须加强领导重视程度、正确定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式、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提升教师素养[10]。黄武(2012)针对美术欣赏课的实践案例,认为美术欣赏课须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等问题,同时也对教材的编写和配套,教学质量的评价提出要求[11]。张梅(2008)对6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开课情况、公共音乐课的课程设置情况和大学生对音乐选修课程的偏好及期望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本,设置一些符合大学生兴趣爱好的科学、合理的音乐类课程,建立教学与评价制度,并将公共音乐课纳入学生的学分管理的改革构想[12]。

五、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宏观角度分析和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规范建设内容。刘玲(2007)提出从合理定位课程性质、明确课程目标、丰富课程设置与加强师资力量等方面加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13]。张振华(2005)以复旦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实践性研究为例,探索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复旦大学加强了对艺术课程的定性分析和管理,从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出发,将公共艺术课程分三大类,分别是审美鉴赏类、艺术理论类、技能实践类。针对三类课程的特色,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师队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果[14]。呼宇(2010)通过对甘肃省部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问卷调查,针对问题,提出拓宽课程领域,开发特色艺术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公共艺术课程咨询指导等对策[15]。

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不仅需要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也需要配套的教材、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陆沁凝(2013)通过与校公共课程的大学英语、大学体育与计算机的比较,针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专业性、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框架[16]。关于公共艺术教育的教材编写,要注意处理好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同时融入体现民族精神和地方风格的教材内容[17]。为了让更多大学生享受优质的公共艺术教育,大学生艺术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改革和创新,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构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视频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研究

学者们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自身存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门管理机构、教学经费不足等宏观问题,课程体系与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薄弱、参与度不高等微观问题。朱英萍(2010)认为高校对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和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精神实质认识不到位、艺术教育的组织管理与保障不到位、艺术类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自身素质欠缺等问题[18]。葛春先(2013)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机构不健全、缺乏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经费不足及教学设备缺乏等问题[19]。杨孜孜等(2011)通过对浙江省11所高校公共艺术的开展情况进行问卷和实地调研,研究发现公共艺术教育存在学生参与度小、课程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层次不齐等问题[20]。

硕士生群体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艺术教育的传统观念和社会历史等客观因素造成的。90年代初,国家、社会和高校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逐步得到发展,但因其自身内涵不够丰富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艺术教育的部分教师因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艺术功底不深,理论匮乏,影响整体教学团队整体质量。学校领导节约教育成本,没有独立设置艺术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不利于艺术教育顺利开展。此外,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缺乏用心的去关注和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造成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不配套,使得学生们不能真正领略到艺术教育的美。

七、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研究

多数学者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探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策。学者们从艺术教育的内涵建设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余德华等(2008)建议建立高效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机制,树立科学理念,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形成第一、二、三课堂紧密结合的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建立适合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特点的评价机制[21]。郑继兵等(2005)从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改革的角度,建议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拓宽艺术课程教学覆盖面;开发和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增强艺术类课程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信息素养[22]。于立军等(2006)以天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实践探索为例,针对理工科院校不同专业和学生特点,指出工科学校的艺术教育须和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科相结合,合理设置艺术选修课的门类和学分、开辟建立艺术必选课的试验田和开设艺术实践课[23]。吉钰梅(2012)通过对江苏省5所高校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文化素养调查,提出要深化对艺术教育本质和价值的认识、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抓好艺术教育的源头基础、进一步加大对大学艺术素质课程的补课力度和优化高校艺术通识类课程设置等对策建议[24]。

八、建议与对策

现已有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大家更清晰的认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为正在发展的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然而,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视角上,在分析原因时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撑或基于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单一学科进行分析,较少运用多学科交叉视角进行探究。(2)研究内容上,高校艺术教育自身内涵建设研究居多,公共艺术教育关于“人”和“文化”的层面的研究不够丰富和深入。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主要以欣赏课、鉴赏课为主,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大学生对艺术教育的需求。一方面,为了激发大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参与度,必须加强艺术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大学生通过艺术教育的实践锻炼,不仅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也能对文化传承起一定促进作用。正如李政道所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25]”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背后的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缺乏关注和了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仅要提高大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更须提高大学生文化内涵和素养,使其参与艺术教育,关注艺术背后的时代思想。因此,如何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及成长规律与时代思想和文化内涵结合,进一步提高公共艺术的有效教育,应成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在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居多,缺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研究者运用SPSS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进行数据分析,缺少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此外,在样本的选取上,基本是对某省几个学校进行问卷调查,跨省采取样本的较少,若能拓宽样本的范围,数据则更具有代表性,分析问题会更全面、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孙媛,我国理工科太学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2]徐亚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3]丁倩倩,前提与基础:公共艺术教育的公共性思考[D],杭州:浙江大学,2011.

[4]王长喜,陈磊,论素质教育中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842-845.

[5]陈晓艳,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J],江苏高教,2010(4):70-71.

[6]韩继华,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文化素质中作用的探索[J],中国青年研究,2011:107-109.

[7]贺春华,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音乐,2003(2):106-110.

[8]陆挺,陈峰,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模式的比较及启示―――以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例[J],艺术百家,2010(3):44-47.

[9]李亮,张琪,郑颖,农林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2(6):94-95,8.

[10]崔中梅,陈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声乐鉴赏课的教学实践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23):154-155.

[11]黄武,加强教学研究,提升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以高校美术欣赏课程为例[J],艺术百家,2012(8):430-432.

[12]张梅,新疆六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教学研究,2008(6):525-528.

[13]刘玲,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建设研讨[J],艺术百家,2007(2):194-195.

[14]张振华,规范艺术课程构架科学体系―――复旦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实践性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7):24-25.

[15]呼宇,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探析―以甘肃省部分高校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16]陆沁凝,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音乐创作,2013(7):188-189.

[17]董红普,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教材开发与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9(30):104-105.

[18]朱英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深层次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4):62-63.

[19]葛春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4):14-15.

[20]杨孜孜,,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11所高校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9):203-205.[21]余德华,王淑莲,提高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有效机制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8(9):61-63.

[22]郑继兵,杨增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高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33-34.

篇(10)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下发之后,大多数院校都根据方案的要求开设了如《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特别是一些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艺术类课程开设门类、安排课时相对较少,缺少统一规范的教材,授课内容自由,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阻碍了公共艺术教学目标的实现。

民族地区的综合性大学同样存在上述普遍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客观的原因,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机构建立、师资队伍、资金投入等方面与名牌大学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然而,在充分认识问题的同时,也应该清楚的看到民族地区的地域优势,合理利用这种优势,将其与公共艺术教育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大美术”的理论:“大美术”除了包括原有的绘画、雕塑、工艺、建筑艺术四大门类之外,近年来又增添了书法、摄影、设计、电脑美术等,还包容了民间美术、原始美术。从更大的视野来讲,也包含了纯艺术与设计的公共艺术;从世界美术宏观看,容纳了中西两大美术系统。

艺术课程群的建设要依据艺术的分类,艺术是一个分支多、门类广的学科。迄今为止,艺术的分类方法有六种之多:如以感知方式分类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视听综合艺术;以存在的方式分类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综合艺术;以表现形式分类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还有以表现情感分类法、媒材分类法,等等。

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设目标,根据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素养的构成,我们可以尝试将美术类的公共艺术课程划分为四个大的课程群:

1.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群。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分类、艺术的发展历史概况、艺术的基本表现技法、艺术表现的美学原理等等,具体开设课程包括:《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中国美术概论》《工艺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国美学史》《中国建筑史》《中国画理论与技法》《油画理论与技法》《素描表现技法》《动漫画基础》《艺术设计原理》《摄影艺术》等。

2.审美类课程群。审美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以公共艺术课程为媒介,帮助学生体验审美的过程,掌握审美的方法,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判断的能力,并能给予一定水准的评价。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美术鉴赏》《中国美术名作欣赏》《书法作品赏析》《广告创意与欣赏》《中国建筑与雕塑欣赏》《中国园林赏析》等。

3.创造类课程群。创造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在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其创造性,完成简单的艺术表现活动。这类课程除了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实施外,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等都是有效的途径。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绘画创作》《书法创作》《剪纸创作》《摄影实践》《二维、三维动画制作》等。

4.悟类课程群。感悟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中,了解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艺术内涵的认知,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健康的美学观。具体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中国画论》《书法艺术哲学》《中国山水画与山水诗》《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等。

除此之外,可以根据学校学科建设情况、所在地域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美术类课程,如《湘西土家族建筑与文化》《民间艺术赏析》《苗族刺绣艺术赏析》《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制作技法》等具有特色的任意性艺术选修课程,使艺术类理论、鉴赏、实践全面结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除了课程群的建设以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编写和选取有代表性的、适合于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学生基础和兴趣的教材,以传统民族民间艺术为切入点,增加民族传统美育资源的教学内容比重,使学生充分了解本土文化,提高他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在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学生对“大美术”类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另外还可以通过不断地完善公共艺术课程的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的进步,从而达到其根本的教学目标。

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设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内外高校对各自的公共艺术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改革,而且力度越来越大。这些探索、研究和改进,还表现出一系列的共同趋势和特点:课程门类增多的趋势、课程的综合化趋势、课程评价的多元化趋势、课程实施的人本化趋势以及课程体系的开放化趋势。在未来的改革中,我们还可以从拓宽课程领域、强化特色课程、拓展教育途径等方面进行尝试,真正有效地提高民族地区综合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9).

[2]邵秋萍.关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思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6).

[3]黄昌海,陈民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及课程建设改革构想[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4).

篇(11)

著名设计理论家尹定邦先生认为:“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可见,公共艺术设计的关键词在于“公共”二字:“公共”大众、“公共”环境和“公共”社会,这是制约公共艺术设计的三大要素。本文旨在从公共艺术设计主体——公共大众的角度来探讨公共艺术设计的内在特性和要求,以引发设计界同仁对公共艺术设计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

一、公共艺术设计要反映公共大众的共同意志

1.公共艺术设计投入的主体是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既有政府或社会公益性团体的行为,又有个体或企业的行为,但主要还是政府的公共行为,因为即使是后者也主要是在政府规范下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投资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公众行为。其中公共大众是常以纳税人的身份而出现的,他们是公共艺术设计的直接或间接投资人。据了解,有比较成熟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对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都有明确的制度或法律规定。WWw.133229.cOM在国外房地产开发费中就有一定百分比用于公共艺术的建设,即俗称的“公共艺术百分比”。如在日本,就规定把建筑预算经费的1%用于公共艺术设计。不管方式如何,公共艺术设计投资的主体实质就是公共大众,这是毋庸置疑的。国外的成功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制度或法律的规定是公共艺术设计的可靠经济保障,中国的公共艺术设计呼唤“中国公共艺术百分比”的早日出台。

2.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决定权在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大众的艺术。早在1931年鲁迅先生向国人介绍墨西哥的公共艺术成就时,曾明确指出:“理惠拉以为壁画能尽社会的责任。因为这和宝藏在公侯邸宅内的绘画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属于大众的。”因而公共艺术设计不是艺术家或设计师自发的个人行为,其创作或设计权在艺术家个人,但能否被采用,则取决于大众的意愿和是否认可。所以世界上公共艺术设计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都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和办法来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客观、公平、公正的出笼。如在日本,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要经过一个正规的评审委员会(公共环境艺术委员会)来确定,这个委员会由政府规划部门官员、建筑家、艺术家、公共艺术设计家、社会文化人士及社区市民代表组成,严格规范,科学操作,层层筛选,最后才评选一个为各方认可的最佳方案。有鉴于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要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公共艺术管理制度和机制。邹文认为:“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主张制定公共艺术审批的办法并预以公布,使公共艺术的方案确定、审批、制作施工、养护管理等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袁运甫先生则建议:“建立权威性的政府文化艺术咨询机构和奖励机制,加强国家对文化艺术建设的宏观调控”,促进文化环境的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的宏观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反映民意,从制度上、从源头上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公正性和公众性,多出精品,少出失误。

3.公共艺术设计的使用权和评判权在公共大众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是为公共大众而进行的设计,其起点在于公共大众,其终点也在于公共大众,因而其使用及评判权均在公众手里。首先,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公共大众的生理和心理要求、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满不满意,只有他们最有发言权;其次,公共艺术设计一旦完成,就要接受公共大众的评判,这种评判可能是一般性的品头论足,也可能是激烈的评论、批评乃至近乎苛刻式的挑剔。这种成熟化的大众评判机制的建立是公共艺术设计运作体系成熟化的标志,是促使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公共艺术设计精品的不断涌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劳民伤财”的“视觉污染”的层出不穷、恶性循环。我国目前正需要建立这种公共艺术设计乃至所有艺术设计领域的舆论监督机制。

二、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调

1.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一定时期公共大众主流的审美情调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审美的,是多数人引以为美的。虽然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思想是精彩纷呈、主次分明的,但每个时期总有相对主流的、占统治地位的审美情调和风格,这是公共大众的审美主基调,也是公共艺术设计反映审美情调的底线,“它宣扬着多数人的价值观和审美主张,强化着民族意志和国家精神”。①公共艺术设计担负起了塑造和净化人们美好心灵的功能。那些颓废的、与人类精神背道而驰的,所谓前卫艺术是难登也不应登入公共艺术设计的大雅之堂的。因此袁运甫先生认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它和纯粹个人艺术喜爱不同。”②“如果仅仅是为了投人所好,只是满足一些人的低级趣味,那实质是借公共艺术败坏社会风气,降低公众文化品位,也有违公共艺术的根本宗旨。”③

2.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接受机制是雅俗共赏,收放有度

作为受公共大众制约的公共艺术设计既不能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艺术,或是标新立异、勇立前沿的新潮探索,让公众敬而远之或不知所云,又不能如“俗文化”一样完全土生土长,发乎自然,不加提炼,使公众浑然不觉。它应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融合,既有审美的境界,又能为公共大众所接受,即所谓的“公共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要群众化”。④当然,公共艺术设计追求艺术的原创性,甚至有时并不完全排斥代表一种前进方向的美学前沿探索,虽然当时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看好,而最终的结果是它为更多的人所接纳。如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为法国卢浮宫入口处设计“水晶金字塔”时,有许多法国人是强烈反对的,然而很快它就被几乎所有的法国人乃至全世界所认同,成为新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代表作。但是,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审美创作法则,雅俗共赏、收放有度应是公共艺术设计家所追求的境界。

三、公共艺术设计应传达对公共大众的人文关怀

人道主义、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精神和思想解放的主要成果之一,它使人类精神由专注贵族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到对普通百姓的关注和关怀,人文主义使艺术由“神坛”走向凡间,公共艺术也不例外。“公共艺术需要较长时间与城市建筑环境共生,是广大人民群众活动、休闲、观赏的场所,因此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体贴是最基本的出发点,”⑤尤其在实用类的公共艺术中。如在日本的公共艺术相应的制度中就明确规定:“在公共园区的建设中,诸如供人们方便的座椅、照明灯具、公用厕所、社区布置和指示牌(地图)、告示牌和公用电话亭等是必不可少的;在儿童公园中,供儿童嬉戏的沙坑、秋千、滑梯(三种‘神器’)等也是必备的。并在其性能上作出了责任的规定”。⑥这反映了典型的人文关怀。在公共艺术中往往通过这些细节和构件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为身处其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舒适、轻松、娱悦、互动的环境和氛围,人在其中可陶冶性情、放飞心情、尽情体味生活的美好和惬意,在平凡随意中尽显生命的意义,这是最具生活特色的人文关怀。另外,一些带有象征性和主题意义的公共艺术则通过作品本身的寓意来表达人文精神。如美国艺术家克莱兹·奥登堡的公共雕塑作品《10英尺衣裳夹》,即通过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木衣夹子的形象,打破了公共雕塑所谓的神圣感、崇高感而让人不可企及的固有模式,使人们倍感亲切而喜爱有加,一种融融的暖意在人们心中流淌。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设计与公共大众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公共大众是公共艺术设计投入、创作、评判和使用的主体,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最终归宿,公共艺术设计应充分反映、体现公共大众的共同意志和审美情调,并传达对公共大众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那种“唯我独尊”式的、“闭门造车”式的、过于自我化的艺术创作思想是不适合公共艺术设计要求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的公共艺术设计离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还有距离,如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确定上对公共大众意志的尊重、中国式“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的形成、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创作上对公共大众审美情趣的反映、对粗制滥造的“公共视觉污染”现象的根除,以及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中对人性化的特别关注等方面尚有许多工作要做,对中国的各个社会层面和中国公共艺术设计师而言,未来中国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④邹文.公共艺术在北京,装饰杂志,2002年第10期.

②③⑤袁运甫.有容乃大,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 第51、101、65、65、65页.

⑥翁剑青.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cn,2001年6月.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年8月.第182页.

[2]袁运甫.有容乃大.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51、101、65、65、65页.

[3]邹文.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人民日报.2002年3月30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