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农产品定价策略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2 09:14:3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产品定价策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产品定价策略

篇(1)

农产品定价策略是多种多样的,经营者要根据自己的产品和市场情况进行选择。在选择定价策略之前,应考虑竞争者产品的特色和价格,建立什么样的营销形象,需要弥补的成本及投资回收期限等因素。

(一)渗透定价策略

很多时候,经营者采取低价策略是吸引众多消费者的最有力武器。所谓低价,并非是有些人理解的低质低价。该种策略的优势是:低价低利能够有效地排斥竞争者加入,产品能较长时间占领市场。这种策略主要有:

1. 高质中价定位。指经营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但价格却定在中等水平上。以价格的优势吸引众多的消费者,使消费者以中等价格,获得高品质的满足。

2. 中质低价定位。指经营者以较低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符合一般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即顾客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信得过的产品。这一目标市场的顾客群,一般对价格非常敏感,但不希望质量过于低劣。目前的仓储式商店的发展就是针对这一顾客群的。

3. 低质低价定位。产品没有质量优势,惟一有的是价格优势。这一策略主要迎合一些低收入阶层。当然,使用低质低价策略,价格应随着销售量的增加和生产成本的下降呈下降趋势。因此,目标市场顾客对价格非常敏感,如果发现竞争加剧,企业应考虑有更低成本的产品出台。

渗透定价策略的适用范围是:①新产品进入市场;②产品市场规模较大,存在着普遍竞争;③产品需求弹性较大,消费者对产品价格反应敏感,稍稍降价就会刺激需求;④大批量生产能显著降低成本;⑤薄利多销的利润总额总大于按正常价格销售的利润总额。

(二)分档定价策略

分档定价就是根据不同顾客、不同时间、不同场所,在经营不同牌号、不同花色规格的同类产品时,不是一种产品走一个价格,而是把商品分为几个档次,每一档次定一个价格。分档定价的形式有:

1. 针对不同顾客群体定不同价格,差别对待。例如对会员顾客实行优惠价格售货,而对非会员顾客购物则要加收价格的10%。

2. 同一产品,不同花色、样式,实行分档定价。例如,将各式各样的西服分为高、中、低三档,每档确定一个价格。

3. 不同位置分档定价。如猪肉价格,前臀尖和后臀尖的售价就不相同;剧院前排座位和后排座位的售价也不相同。

4. 不同时间分档定价。如长途电话节假日和平时的话费就不相同,即使一天的不同时段话费也不相同。菜市场农民卖菜,上午价格比较高,到下午接近收摊之前,一些经营者就会削价处理了。

分档定价,可以使消费者感到商品档次高低的明显差别,为消费者选购提供了方便。但分档不宜太少也不宜太多。档次太多,价格差别太小,起不到分档作用;档次太少,价格差别太大,除非商品质量相差悬殊,否则容易使期望中间价格的顾客失望。

实行分档定价的前提是:①市场是可以细分的,且每个细分市场的需求强度不同;②商品不可能从低价市场流向高价市场,不可能转手倒卖;③高价市场没有竞争者削价竞争;④不会因分档定价引起顾客不满。

(三)折扣定价策略

现在的顾客都希望购买商品达到一定数量或金额时,能够得到价格折扣。如果想制定有利可图的价格,也应该考虑到价格折扣问题。

1. 数量折扣。指卖主为了鼓励顾客多购买,达到一定数量时给予某种程度的折扣。其中,一种是累进折扣,买方在一定时期内购满一定数量时,给予一定折扣,数量越大,折扣比例越高;另一种是非累进折扣,当一次购货数量达到卖主要求的数量,就会给予折扣优待。这是最常见的定价方法。

2. 现金折扣。在赊销时,如果买方以现金付款或者提前付款,可以给予原定价格一定折扣的优惠,这就是现金折扣。通常用3/10, 2/20,n/30来表示付款条件,如3/10是指10天内付款可享受3%折扣;2/20指在11~20天内付款可享受2%的折扣;n/30指20~30天付款,不享受折扣,按原价付款。

3. 交易折扣。根据各类中间商在市场营销中的功能不同给予不同的折扣。交易折扣的多少,视行业、产品的不同以及中间商所承担的责任多少而定。一般批发商折扣较多,零售商折扣较少。如,按美国百货业习惯,一般是按零售价格40%和10%给予同业折扣,即如果零售价格是100元,零售商按60%向批发商付款(即60元),批发商向生产厂商按50% (60%-10%) 付款(即50元)。交易折扣在我国表现为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的差价,只不过此差价较小。

4. 季节折扣。为了鼓励中间商和消费者提前购进季节性强的商品,如春夏季购进冬季服装,以减少企业资金占用和库存费用,常常给予中间商和消费者一定的季节折扣。旅游业、航空业、服装业是适合实行季节折扣的典型行业。

5. 旧货回扣。即收进顾客同类商品的旧货,卖给一个新货,打一个回扣,也就是以旧换新时给予回扣。如我国有电冰箱、洗衣机厂家,实行旧货折价换新,目的是鼓励消费者加速更新换旧,促进销售。

6. 分步折扣。顾客购买不同数额的商品,获得不同的折扣优惠。如你到商店购买某种产品,如果你购买50公斤,商店给你8.5折优惠;如果购买100公斤,商店可能会给你7.5折的优惠。

7. 促销折扣。这是销售商鼓励顾客为其宣传商品的一种定价策略。即如果你有证据说明你为销售商的产品做了广告宣传,你就会从他那里获得折扣优惠。

(四)地区定价策略

经营者进行产品定价时,运费和保险费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当运费和保险费占成本比例较大时,更不能忽视。面临的竞争者在不同的地区可能完全不同,有些城市的竞争可能非常激烈,而有些销售区域则不尽然。这些因素会使你的产品在不同地区的定价策略不尽相同。

1. 产地交货定价。就是货物一旦被搬上了运输工具,卖方在运输上就没有了责任,即运费和保险费全部由买方负担。当然,如果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受损,损失将由顾客承担。这对卖主来说是最单纯、最便利的定价,适用于各地区的卖主,但对于路途较远,运输费用高和风险大的买主不利。

2. 目的地交货定价。这是卖方将货物按合同要求运送到顾客指定的目的地的一种价格,运费和保险费全部由卖方负担。当然,如果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受损,损失也将由卖方承担。这对买主来说是最单纯、最便利的定价,适用于各地区的买主,但对于路途较远,运输费用高和风险较大的经营者不利。

3. 统一交货定价。对所有顾客不论路远路近,都收取相同的运费,由卖主将货物运往买主所在地。这类服务类似于邮政又称为“邮票定价法”,如果运费占成本比重较小,经营者就倾向于采用这种定价,因为这会方便顾客,有利于巩固产品的市场地位。

篇(2)

经济责任是企业应该履行的第一责任。首先农产品加工单位为市场生产并销售产品,这是企业运用经济责任对社会进行服务的重要表现。其次企业经济责任反映在对本企业员工的责任,企业要对自己的用工行为予以规范,为所有员工提供平等、公平的福利保障和就业机会。企业要对职工的努力和贡献给予肯定和重视,为他们提供分享企业经济和利润的机会。另外,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职工教育培训、精神生活、员工保险等方面担负经济责任。

(二)以法律责任为侧重点的营销原则

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要遵守SA8000国际标准,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的营销活动,包括公平竞争、合理定价、安全生产等内容。农产品加工企业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影响或破坏社会利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企业在加工、生产、制造、销售、流通等领域必须遵守的法律责任。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根据法律制度,为客户提供合理价格和放心产品。

(三)以动物福利和环境保护为侧重点的营销原则

保护环境是企业应该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经营和生产过程中要重视生产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运用绿色经营为保护环境的指导理念。企业在经营决策中,要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为基础,在分析和研究市场需求时,重视客户的需求,考虑社会远期利益,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资源。动物福利是渔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关注的内容。在饲养和屠宰动物过程中要对动物的福祉进行考虑,杜绝残忍的屠杀手段,减少它们的痛苦;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改善它们的生存空间。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设备落后,影响产品的更新

先进的工艺要以先进的设备为基础,才能生产出成本低、质量高、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产品,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虽然也引进了一些设备,但整体水平较差。大部分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简单,甚至还有上世纪八十年代制造的设备。通用机型比较多,难以满足特殊物料、特殊要求包装和加工的要求。技术含量低、结构简单的产品较多,而生产率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较少。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设备和技术比较落后的原因在于企业重视加工和生产,轻视对设备技术进行研究。另外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完善的技术支持和科学储备,其设备开发能力较低。

(二)资金匮乏,难以顺利的完成对原材料的加工

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运用资金方面有两大特点:其一是运用大量资金收购原材料,销售收入中原材料成本的比例高于普通企业。其二是在较为集中的时间内运用资金。农产品加工企业需要均衡的供应原料,然而很多农产品是每年一收,其收获期特别集中,加工企业这了确保生产,必须在旺季时筹资,收购全年原材料,否则就会出现原料短缺的问题。这就表示加工企业在筹集购买材料的资金时要担负由此带来的利息损失。农业加工企业需要资金量大而且时间比较集中,但企业资金筹集渠道少、融入资金少,贷款难的问题很大,让收购原材料比较困难。

(三)产品定价策略不足、运用不当

现在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制定价格方面有一定问题,其一为产品定价运用竞争导向和成本导向,而不是需求导向。其二为产品价格不具备灵活性,没有形成完善的动态价格机制。其三为市场调研不足,价格策略没有必要的依据。其四为重视短期利润,没有远期战略规划。

(四)促销缺少创新性,具有较高的促销成本

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营销方面缺少创新性,营销效果较差。大部分企业运用传统的营销手段,认为其他企业成功的营销方案,本企业也会获得成功,对国内外同行的营销模式进行照搬,没有创新性,没有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基础,促销效果较差。另外普通存在促销成本高的问题。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促销的策划和实施没有进行系统控制,缺少事前和事后评价。企业在促销时经常运用销售额百分比法,其方式比较单一,尽管根据自己条件营销,但没有进行灵活的运用,所以销售额较低,促销力较差,难以达到有效营销的目标。

三、基于社会责任共担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营销策略

(一)提高科学投入,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进行创新

科学技术是增强农产品档次和质量的有力保障,是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方式。所以要提高我国农产品业的科学技术投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科研水平;对农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的品种、技术、工艺等进行开发和创新;要以改造现有能力为基础,提高农产品储藏、加工、运销、保鲜技术的开发和引进,运用实用先进的技术对现在的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开发出被市场认可的新产品,增强产品竞争力和技术含量,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让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更快的发展。

(二)多方位筹集资金,为收购原材料提供保证

企业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保障,一旦出现问题,就会让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农产品加工企业要采取措施,从不同方面筹集资金。其一可以提高财政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以财政为出资的主体,提高对农产品包装、加工、储藏、保鲜、检验、运输等设施的投入。其二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补贴。其三可以拓宽融资渠道,例如运用优惠政策吸引外国企业到我国投资,也可以运用租赁进行融资,就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购买设备时向租赁公司递交融资申请,由租赁公司融资并购买设备后租给加工企业使用,这样将“融资”巧妙的转化为“融物”,加工企业交纳租金,在租赁期间内,加工企业有设备使用权,同时要担负起保养的维修的义务。运用多种方式融资,消除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运用科学的价格策略进行合理定价

产品价格与购买能力、市场需求有直接关系,对企业效益有重要影响。对产品进行定价基本有三种方法:竞争导向定价、需求导向定价、成本导向定价。在社会责任共担的环境中,企业在定价时要考虑到定价目标、市场供求、产品成本、竞争者数量与竞争程度、法律法规与国家政策等问题。目前在买方市场环境下,要重视导向定价法。另外企业要巧妙的运用产品组合定价、地区定价策略、差别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折让折扣定价等策略,吸引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四)运用创新的营销手段增强营销效果

现在,企业经常运用赠品、打折、游戏、路演等方式打开销路,久而久之,消费者对这些营销方式经习以为常。难以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因此想要得到良好的营销效果,就一定要对营销方式进行创新。第一要创新营销的信息,现在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高收入阶层对农产品是否绿色以及能否具有保健功能特别感兴趣,所以在营销时,应该向群众传递出此方面的信息。第二应该对使用的媒体进行创新,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普及,农产品加工企业要科学的运用网络媒体,建立起企业的网站,将企业的相关信息和活动传递给消费者,也可以在网上进行销售,减少促销成本,增强营销效果。最后要探索新的营销方式,在建立企业或其他恰当时候,邀请客户参加推介会议,在会议上推荐本企业的服务和产品,并积极促进营销合作。农产品加工企业成功营销与是否和客户建立起长期、密切的合作有直接的关系。

篇(3)

我的家乡方正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是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之一。水稻年产量3亿公斤,已成为东北地区水稻良种工程示范区。1999 年方正县被国家授予“中国富硒水稻之乡”。2005年3月,方正水稻以其独特的品质和良好的生长环境,顺利通过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专家审定,成为了继辽宁盘锦、黑龙江五常之后,全国第三个水稻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但由于种种原因方正县的水稻销量和价格一直不太稳定,致使当地农民不但不能获得较理想的收益,反而有时会担心价格过低而导致粮食积压。

一、方正县水稻现状

1.资源丰富

方正县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平原坦荡,物产富饶,素有“塞北小江南”、“龙江鱼米乡”之美誉。 除此还是全国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技术发源地,水稻种植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2.水稻价格较低

方正县农业生产的小规模和非专业化,使得农产品生产成本很高,制约了农产品价格下降的空间。水稻经营企业又不注重市场调查与预测,且定价策略模糊,使得水稻价格在市场开拓、增强农产品竞争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所以现阶段,我县水稻面临着产量大,价格低的严重问题。

3.品牌规模较薄弱

方正水稻,主要包括富硒水稻,有机水稻,长粒香,稻花香米等。虽然方正县的水稻产量较大,并且品质优良,但是品牌规模建设较薄弱,没有强力品牌,更没有进军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的知名品牌。

4.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

虽已充分利用了广告,超市,专卖店等平台,但是效果不佳,力度不够,方正水稻仅在黑龙江省范围内小有知名度,并且价格较低,致使很多人不认可,更无法以高价格打入国家市场甚至海外市场。

二、方正县水稻价格低的原因

1.水稻价格的自主定位能力薄弱

根据我国经济体制现状,农民只能作为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除此我国政府确定的粮食收购价,一般仅考虑了对农民生产成本的弥补,并没能充分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基于以上原因,方正县水稻的价格基本上是依赖于国家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状况而制定出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方正县水稻的价格。

2.缺少强力品牌的支撑

具有方正县特色的水稻注册商标少,仅以“秋然”、“绿宝石”等知名品牌为代表,也正是因为品牌建设薄弱,不注重强力品牌的的发展,所以方正水稻在销量和价格等方面远远不及五常水稻和三江平原的水稻。所以,在品牌效应较差的情况下,很难提高水稻的品牌价格,也无法分地区、分级别的定价,这也是制约其价格低的原因之一。

3.水稻销售率低

方正县存在明显的市场功能不完善。首先是外销的渠道主体薄弱,市场基础设施差,没有健全的市场销售体制。其次是由于信息化程度在城市和乡村的差异性,导致市场信息在农产品生产者和购买者之间分布的严重不对称。这些问题,不仅造成水稻的销量低,同时也制约了水稻的销售价格。

从上可知,要改变目前方正县农产品的营销现状,必须认真加以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创新营销方式,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参与市场大流通。

三、提高方正县水稻定价的策略

1.决策好农产品的定价

价格是影响市场需求和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首先,在制定价格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产品成本、市场供求情况、竞争状况等。其次,要制定灵活的定价策略。再次,在制定产品价格时,可以适当分开档次。

2.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产品是市场营销的基础。首先,要尽力提高方正县水稻的加工水平,开发更多的具有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其次,要采取灵活有效的包装策略,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企业还要重视品牌建设,制定特色水稻品牌远景规划,完善品牌管理系统。

3.拓宽水稻营销渠道

方正水稻在营销渠道的建设上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快方正水稻批发市场建设,发挥其流通主渠道作用。其次,要大力发展特色水稻流通中介组织,带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最后是积极推动水稻的网络营销,大力支持推动农产品交易的计算机网络工程。

四、结论

一项产品的销售情况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但是价格的高低却是产品以及企业是否盈利的主要因素,所以为了拓宽方正县水稻的销售平台,提高方正县的水稻销售量,增加当地农民的年收益,就应注重对价格决策及价格变动的分析与研究,及时作出合理的价格调控措施,把方正大米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进而打造出一个完美的水稻品牌。

参考文献:

篇(4)

目前,我国主要的食品企业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其在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因此其在对绿色食品进行开发和加工的过程中只在初级农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改进,在绿色食品的开发范围和程度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进而难以提升绿色食品的附加值,因此其在绿色营销过程中就缺乏核心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食品企业绿色营销以及自身的长期发展。

1.2食品企业定价缺乏战略性

有效的定价策略是取得市场营销竞争优势的关键,但是从目前我国食品企业的定价策略来看,其存在的问题较多,大部分企业都是按照成本定价法,对初级绿色食品的定价出现过高和高级绿色食品定价过低的现象,在不同种类的绿色食品定价中缺乏差异性,容易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误导,进而使得企业的绿色食品出现销售困难等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食品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对市场进行细分的能力,因此其产品的销售会面临较大的问题。

1.3绿色食品流通渠道不畅

渠道建设是保证商品由生产厂商顺利到达消费市场的关键,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市场营销效果。目前我国食品企业在实施绿色产品营销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完善的渠道,很多绿色食品会因此出现严重的积压,甚至会出现变质等现象。同时,其在渠道管理过程中未能与经销商和零售商建立完善的关系,使其渠道维护成本较高,进一步限制了我国食品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有效发挥。

1.4营销观念弱,广告促销乏力

我国食品企业大多属于传统型的中小企业,因此其市场营销观念相对落后,在营销方面难以接受现代化的促销方式,只是在人员推销等方面进行较小的投入。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广告促销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食品企业在广告促销方面还显得十分乏力,使其绿色食品的市场知名度较低,因此其绿色产品的销售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2.我国食品企业绿色营销主要策略

2.1食品企业的产品策略

我国食品企业必须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根据绿色食品相关标准,对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开发和加工,充分体现绿色食品的高标准,以此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实施购买行为。同时要在保证食品绿色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其附加价值,为食品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进而实现我国食品企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2.2食品企业的价格策略

实施有效的价格策略是食品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因此,除了要按照成本定价法之外,食品企业还必须要充分结合目前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经营特色,对绿色食品进行差异化的定价,以价格的形式体现出绿色食品的等级,在消费市场上吸引更多的高端消费群体,要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不断对其价格进行调整,既能够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又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

2.3食品企业的渠道策略

渠道建设和管理是目前商业企业在实施市场营销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食品企业在实施绿色营销的过程中还没有与各级经销商建立起完善的合作伙伴关系,其渠道建设显得十分落后。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渠道管理措施,与各级渠道成员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本着共赢的原则进行绿色食品渠道建设,缩短绿色食品从企业到消费市场的时间,为企业节约渠道管理和维护成本,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有助于食品企业进行更为有效的营销策略。

2.4食品企业的促销策略

促销是市场营销4P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食品企业在实施绿色食品营销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多种方式的促销策略。借助于广告、事件、人员推销等形式实施促销,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不断扩大企业及其绿色食品的市场知名度,同时要仿效国外食品企业的促销行为,充分结合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和企业自身状况实施更为有效的促销策略。

篇(5)

关键词:恩施州;特色农产品;品牌集团;营销策略

Key words: Enshi prefecture;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s;brand group;market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070-02

0引言

恩施州地理条件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丰富,特色农产品品种多,基本形成了以魔芋、富硒茶、地道药材、特色蔬菜和特色干鲜果等几大特色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两路”的开通,必将给农产品的销售带来更好的机遇。而长期以来恩施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营销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农产品销售还处于农民“自产自销”的阶段,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加上农民营销意识淡薄,未能形成固定的营销模式,产品品种多,质量不高,未能形成品牌。

1恩施州特色农产品营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特色农产品生产中的问题作为农产品生产主体的农民自身素质大多不高,市场意识淡薄,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生产者一般只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要求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而不去关心市场的需求,往往是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同时由于基础设施条件差,交通通讯落后,农民很难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可靠的信息,缺乏有效的市场细分和准确的产品定位,农产品经营企业一般以推销观念为指导,市场意识差,忽视了市场调研与预测,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缺乏敏感性,生产经营具有盲目性,缺乏长远的发展目标,忽视对特色、优势、主导产品的培育,只追求短期利益。

1.2 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中的问题

1.2.1 从产品策略看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结构,总体来说是“四多四少”: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品种少,深加工品种少,农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供需矛盾突出,农产品难销或滞销,“谷贱伤农”的事件时有发生;缺乏品牌意识,不重视产品的包装,更不注重品牌的培养。虽然近几年来,恩施形成了部分知名特色农产品品牌,但是在包装推广上仍然缺乏差异性,很多是照搬别人的模式,因此即使恩施有的产品,其它地方同样可以找到,缺乏市场竞争力。

1.2.2 从价格定位来看许多特色农产品缺乏市场细分,等级划分不明确,出现好坏一个价,价格定位盲目,农民生产的小规模和非专业化使得恩施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制约了价格的调整空间,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农产品定价中忽略市场供求对价格的决定性作用,在定价中主观性较强,客观上削弱了产品对市场的开拓能力,造成了主观的市场定价代替了市场的客观定价。

1.2.3 从产品分销渠道来看由于我国农产品长期实行统购统销,各地普遍存在重农产品生产、轻农产品流通现象,造成农产品流通滞后于生产,农产品生产者与购买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一般我国农产品流通要经过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等渠道如下图所示。然而,恩施地区主要处于第一环节,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另外由于本地区特殊的地理交通环境,专门为农产品交易服务的渠道组织如运输公司、加工和分类配送中心不多,且服务不规范等原因这都限制了产品的有效流通。

1.2.4 从宣传促销方面来看恩施地区农产品的生产主要是以单个农产经营为主,由于单个农产分散经营,不但缺乏促销意识,而且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促销和宣传活动,因此极大地限制了本地区农产品销售市场扩大和产品收益提高。

2恩施州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

特色农产品营销是恩施州实施特色经济战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特别是受农产品营销传统观念的影响,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组合的创新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上的问题一定要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绿色营销,品牌营销,和走出去的营销观念,实现营销组合策略的创新,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加强对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深入研究,才能使恩施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走向世界。

2.1 产品策略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开展,很多龙头企业开始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开始有意识地应用品牌策略,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事实上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依靠品牌优势,逐步建立农业产业规模优势,最终使农业产业得到进步和完善的过程。没有农产品品牌的创立和扩张,没有驰名农产品品牌的优势,就不可能彻底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以及农业增产与农民不增收的矛盾。特色农产品品牌决策与管理的创新应注意:①要有一个好的品牌名称和醒目易识的品牌标志。②以名创牌,对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实行商标注册。③加强品牌推广和扩展,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认知度。④包装创新,树立产品新形象。

2.2 定价策略价格是营销组合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企业能否制定合理的价格,直接决定企业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因为价格不仅影响着市场需求,影响竞争者经营策略,也影响着本企业营销组合的其他因素。恩施本土特色农产品的定价应该实施“优质优价、劣质低价”按市场需求和区域定价的策略。如果企业选择的目标市场顾客群是消费水晶较低的群体,他们的收入决定着他们对价格非常敏感,针对这种消费群体,应该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实用性的前提下采取低价位,薄利多销的策略;而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人群在购买过程中考虑的就不仅仅是价格的因素,还会考虑产品的时尚潮流,品牌知名度,质量等,对于这一部分顾客群体,企业在市场细分时,应采取差异化价格策略,以满足其特定的心理需求,实现企业营销目标。恩施地区农产品大多是手工生产为主,无公害,污染小,可以定义为天然绿色食品,这类产品可将价格定得较高,以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发展。但在发挥价格杠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价格的真实性,让价格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状况。

2.3 分销策略目前的农产品市场在渠道方面,除了国家收购和交通便利的大中城市设立的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外,在收购渠道上存在着零散、盲目的问题,缺少大的中间商和中介组织,产销衔接不畅,偏远地区出售农产品就更加困难。因此,要大力拓展农产品渠道。在农产品营销中由于受某些农产品性质及季节因素的限制,所采用的渠道也不尽相同。积极开展网络营销,从事农产品营销,缺乏信息,在市场上只能是盲目乱撞,很难做好营销,特别是恩施地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只能有效地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准确地捕捉到消费者的需求信息。

2.4 促销策略在恩施特色农产品的促销过程中,除人员推销较好外,其余如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都需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广告和公共关系更应加大力度。此外,本地区生态旅游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极具特质的生态环境,正张扬着恩施的魅力。这种魅力不仅仅是自然天成,而是与我州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的“生态恩施州”被权威人士认定为祖国的第三大后花园,被称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农产品的销售要抓住这个机遇,通过与旅游产品绑定,共同开发市场。另外,农产品在进行广告宣传的时候,必须抛弃那种好产品不做广告的陈旧落后观念,大胆地利用广告将农产品推向市场。特色农产品作为一类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特色商品,其广告宣传必须在符合产品特点,消费需求特点,传播媒体特点的前提下寻求新的诉求定位和新的创意,在创新中体现恩施地区特色农产品的个性和实力。

2.5 物流体系建设恩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均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发展比较落后。总体来讲,目前恩施州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集中表现在物流硬件投入和建设不足,技术落后;管理运营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不高;政府宏观调控和支持力度不够以及物流人才缺乏等几个方面。

恩施州特色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设着手点必须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都下工夫。①加快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乡村公路、农产品运输设施、产地预冷设施等研究和建设,保障实现农产品物流具有的良好载体。②推进农业企业改革和农产品物流市场体系的发展,为物流和配送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③规范农产品物流市场行为,制定法律法规,使农产品物流形成一个专业化、制度化的有序体系。④优化整合资源,建立高水平的农产品物流中心。⑤加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⑥加强与国际农产品物流领域在物流与配送技术、教育、管理咨询等领域的联系和合作;应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政府与农民的联系,保护农民利益。

特色农产品营销是恩施州实施特色经济战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特别是受农产品营销传统观念的影响,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组合的创新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上的问题一定要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绿色营销,品牌营销,和走出去的营销观念,实现营销组合策略的创新,在政府的应到和下,加强对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深入研究,才能使恩施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项朝阳.浅议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J].商业时代,2007,(21).

篇(6)

中图分类号:F32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056-02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食品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食品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1国内外有机食品的市场前景

国内外经验表明,有机食品类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主要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专家在南京普朗克有机蔬菜专卖店调查显示,购买有机蔬菜的消费者家庭月收入在3000-6000元之间,而且他们当中,每天购买有机蔬菜的占1/5,经常购买的占1/3,感到合适就买的占1/4,只有19%的消费者回答偶尔买。可以预见,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有机认证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人们对有机、绿色食品的消费将会快速增长,发展有机产品的前景十分美好。

国际上对我国有机产品的需求很大,不少外商愿意进口我国的有机大豆、稻米、花生、蔬菜、茶叶、果品、蜂蜜、药材、有机纺织品如丝绸和棉花等。目前我国有机食品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如果我们能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存在的问题,加快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将有利于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符合我国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方向。

2湖北恩施地区有机食品现状分析

2.1发展有机农业的条件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我国中部,气候温暖湿润,冬少严寒,夏少酷暑,无霜期长,雨水充足;矿产资源丰富,土壤中硒矿物质的含量达世界之最(世界硒都);地势较高,光照好,河流众多,地下水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多样,植被覆盖率高达67%,有林面积1224万余亩(鄂西林海);中草药材种多,有“华中药库”的美誉。该州山脉众多,地广人稀,耕地、林地垂直分布明显,区位特征突出,农业历史悠久,农产品丰富,是个典型的农业州。交通闭塞、工业欠发达、机动车辆少、污染也少,经济相对落后,这也使得恩施州生态的破坏程度相对较低,在新的时期生态优势愈来愈明显。

2.2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

恩施州主要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支柱产业主要有粮食、烟叶、蔬菜、畜牧、茶叶等。

从2000年以来,恩施州的特色农业发展较快。在恩施州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当地人民立足本地的生态优势,发展了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有机食品,走向了一条特色农业脱贫致富的道路。由于有机食品在技术、通过标准认证上要求很高,所以能称得上是有机的恩施农产品很少。我们实地考察时,有机茶、有机魔芋、黄金梨、凤头姜以及部分蔬菜是比较有规模的有机产品。这些有机产品经过加工后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地。部分产品出口韩国、日本或欧盟。

全州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企业不多,企业规模偏小(出口额达千万美元的企业只有一家――湖北长友现代农业有限公司,2006年出口1025万美元)。龙头企业与农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龙头企业对农业的带动力不强。企业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公司和农户签订合同,由公司提供种苗和技术,农民在自己的田地里种植,公司按保护价回收。农民对这种模式的认识还不足,有机农产品原料供应规模比较小,很多时候还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和销售的需求。

2.3有机食品的发展潜力

首先,恩施具有天然的自然优势以及比较完好的生态环境。其次,恩施政府正在努力改善有机食品的发展环境。2009年,高速公路将在恩施通车,2010年,火车也将驶入恩施。交通的改善,一方面直接推动恩施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改善了招商引资的环境,这也会促进农业尤其是有机食品的发展。恩施政府还着手打造“生态恩施”,发展生态沼气池,更加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再次,恩施的有机食品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恩施州有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7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0个,年产值已达十多亿元,这为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发展为有机食品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以外,最为关键的是国内外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而产品供应稀少,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3湖北恩施地区有机食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有机品牌不响影响消费与招商引资

恩施地区虽然拥有优越的农作物自然生产资源,但是很多有机食品尚未开发出来。由于恩施州地形以山地为主,经济主要依靠农副产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因此经济比较落后。很多企业因为资金问题,难以运营,需要招商引资。目前,恩施地区的有机名牌缺乏影响力,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有机食品的销售,同时也为招商引资带来不便。此外,品牌保护意识的缺乏使他们失去了很多无形资产,丧失了很多品牌优势。

3.2配送方案不合理影响企业的发展

恩施地区有机食品的配送。大部分企业采用公路运输,不但增加了生产有机食品的总成本,在时间上也造成了巨大的耗费,使交货期不能保证,企业的信誉也因此失去保障。仅依靠公路运输还有很多弊端,公路运输的时间较长,运输途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因此会多方面影响企业运输质量。配送方案不合理还包括没有对有机食品进行分级、分割、保鲜。简陋的包装,售后配送体系的不健全都使企业的有机食品流失了很多顾客,使企业负担增加。

3.3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农业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基地,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经营方式。但是恩施龙头企业经济实力还不强,没有完全发挥带动作用。首先,他们与农户签订的合同面还不宽,并且农产品受市场导向性强,价格也会随之波动,因此农民的收入也很不稳定;其次,龙头企业支配的先进技术普及区域狭小,农户的农产品生产效率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再次,有些企业的营销渠道狭窄,难以形成规模。

3.4人才匮乏与科技落后影响有机食品发展

恩施地区农民的劳动技能较差。有机食品的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小。人们大多采用传统型种植方法,使生产效率无法大幅提高,仅靠人力的投入而不是科技的发展,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少农民没有认识到“基地+农户+公司”模式的优势,没有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自然资源。恩施地区企业的止步不前很大原因是人才的匮乏,企业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大多依靠经验来对企业进行管理,无法做出长远的规划。

4加快恩施地区有机食品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增强现代营销意识,树立有机恩施形象

积极探索有机食品市场开拓方式和方法,引导企业进行绿色营销,培育有机食品市场:一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有机(绿色)食品博览会;二是重点做好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举办的中国有机食品博览会的筹展工作;三是培植绿色文化,倡导绿色消费。企业内部可以培植绿色文化,用绿色文化对企业进行CI设计,营造绿色行为和视角,树立企业绿色形象。积极加强上下沟通,了解认证进程,协调各项活动,建立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

4.2扩大宣传,提高有机食品的知名度

加大对有机食品的广告宣传。政府应大力推广恩施有机产品,打造恩施品牌。富硒是该地区农产品的一大特色,而硒元素对人体有防癌的功效,这是其他地区无法复制的特色,所以在宣传中,应该突出强调这一特色,打造恩施独有的品牌产品。政府可以投资拍摄有关环境的公益广告、纪录片等节目,围绕世界环境开展全国范围内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等。

企业要立足自身,扩大宣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电视、网络、路牌等各种有效宣传工具来做广告,以提高知名度,虽然广告是提高品牌知名度最便捷的手段,但是还可以采用各种派送、馈赠、竞赛等方式来提高知名度,同时还要通过公益事业来树立企业的良好的社会形象。

4.3调整有机食品价格与配送方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在定价时可以采取认知定价策略。采用认知定价法给有机食品定价时要注意非价格竞争手段的使用,利用各种认证或标识的申请来增强价格的可信度,致力于提高有机食品性能价格比,从而弱化消费者对有机食品价格高的敏感度。在具体运用价格策略时,可根据不同的商品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对于市场潜力很大的名优品牌有机食品。可采用渗透定价策略;对于不同质量的有机食品,可采用分档定价策略;对于优点明显,生产规模不大,新推出的有机食品,可采用按质定价策略,这样以不同的有机食品的价格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产品可以选择合适的配送方式,在恩施地区的有机食品可以选择空运的方式将其配送到目的地。有机食品的市场价格很高,属于高端消费。对待高端的消费市场就应该注重产品的及时送达和营销服务质量。有机食品的空运价格,在高端市场消费者有能力承担运输带来的成本增加。公司选择合理的配送方式可以及时交货,产品的质量受到保障,可以防止库存积压。

4.4拓宽营销渠道,广织营销网络

一是可以在各地招聘商,寻找合作伙伴,利用商在当地的人脉关系、资金实力来建立销售网络;二是可以联系恩施的有机食品企业,建立恩施州有机食品专营店;三是可以建立网络交易平台,实行网络化交易。依靠有机食品连锁店和配送队伍,实现“网上购物”;四是可以组织零层营销网络,对有机食品销售采取直销方式。采取直销方式,可以减少产品的流通环节,对于易腐烂变质的产品,不失为一个好的销售方式,既保证了质量,又保证了企业效益,还可以扩大市场销售量和占有量。

篇(7)

农产品成本是价格的最低界限,如果按照这个数额销售农产品,那么农民出售农产品所获得的收入仅能补偿农产品成本消耗,并不能获得农业经营利润。农产品的成本是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构成的。

 

1.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不随产量或销量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通常称为农产品一般管理费用,具体包括机器、厂房、折旧、取暖、照明、保险费和管理人员工资等费用。要注意的是,固定成本在短期内是固定的,经过一段时间是会发生变化的,比如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总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但单位或平均固定成本则正好相反,它将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2. 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随产量或销量变化而发生直接的变化,具体包括原材料、外购半成品、工人工资、包装材料和销售等方面的支出费用等。总变动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而单位变动成本在短期内则是稳定的。总成本或全部成本是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总和,农产品价格至少应包括总成本。

 

3. 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也称平均成本,它等于单位固定成本加单位变动成本。从短期看,在一定范围内,单位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有下降趋势,因为虽然单位变动成本是稳定的,但单位固定成本会随产量增加而下降。但是,如果产量增加到不合理的程度,单位成本反而可能上升,因为超负荷生产可能降低效率。

 

4. 机会成本 一般来说,企业所拥有的某种资源可以有多种用途。机会成本是指将某种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以后所放弃的该资源用于其他生产可能取得的最大收益。在正常情况下,农产品价格要高于成本,即农产品价格不仅要能够补偿农业生产者的成本消耗,而且应该能够提供盈利。

 

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

(一)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

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商品价格是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相等时的价格。一般认为,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是: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反之,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小。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是: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农产品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关系是:当市场上供大于求时农产品价格就趋于下降;当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时,农产品的价格自然要上涨一些。例如蔬菜,刚上市时价格较高,随着上市量的增加,价格逐渐下跌,直到供需平衡。当市场上供不应求时价格趋于上升,如果硬性规定价格不变,则会出现“黑市”交易现象。

 

(二)需求弹性影响商品价格

产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可用需求弹性表示,其经济含义是价格每变动百分之一,需求量相应变动的百分数,即:

产品需求弹性大小是企业确定价格的重要依据,通常需求弹性有以下几种情况:

1. 需求弹性=0 表示不管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例如,贵重药材就是如此,人生病后如果非此药不治,则不管该药材价格多高也要买;反之,如果没有病,白送也不会要。因此,该类商品的价格定的比较高。

 

2. 需求弹性=1 表示价格变化百分之几,需求量就变化百分之几,二者变化同步。这类产品价格不管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盈利,比较稳定。

3. 需求弹性<1 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比较迟钝,也就是说提价对需求量影响不是太大,例如生活必需品,人们不会因价格低而多消费,也不会因为价格高而少消费。

 

4. 需求弹性>1 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敏感,价格很小的变化,就会引起需求量较大的变化,称为有弹性。这类产品主要是高档消费品,价格高了,人们就不消费,价格低了,人们就多消费。

 

(三)竞争影响商品价格

产品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同,对定价的影响也不同。

1. 完全竞争 该市场有许多经营者生产和销售同一种产品,每个经营者占市场份额比例很少,其行为对价格不会产生影响。因此,彼此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要获得更高的经营利润,就不能采取高价格,只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以增加盈利。

 

2. 不完全竞争 该市场有许多经营者生产和营销各种不同的产品,由于各个经营者生产的产品都有一定特色,因此在市场中只要占有部分份额就可以使经营者对产品的市场价产生影响,此时可部分运用价格策略寻求较高利润。

 

3. 垄断 市场上只有一家经营者生产或经营某种产品,经营者拥有绝对定价权,可以制定高价谋利。但这种行为会损害消费者利益,一般国家要通过“反垄断法”予以防止。

 

4. 寡头竞争 由少数经营者共同占有大部分产品的销售量,某个经营者的行为会对另外的经营者产生影响。为避免因过度竞争而造成的损失,经营者之间往往达成某种协议,谁也不轻易降价和涨价,因而价格较稳定。

 

三、农产品定价目标

商品价格不是漫无边际随意波动的。定价目标就是人们进行商品定价时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它是确定定价策略和定价方法的依据。

1. 以维持生存为目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农户将维持生存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这时利润就显得次要得多了。那么人们就会选择降低产品价格,即价格只要能弥补变动成本和部分固定成本,就能生存,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可以正常维持。当然,这种定价方法不可能是长期的,因为农户不可能将维持生存作为长期目标来追求,否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没有农民的立足之地。

 

2. 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许多经营者都喜欢制定高价格来快速取得市场利润,但这应该是你推出新产品的时候,而且这个价格应该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因此,当市场销售额下降时,经营者应该降低商品价格,来吸引一些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利润目标以投资利润率或资金利润率为定价目标,易于计算,但它往往受到市场变动因素的影响。其公式为:

3. 以销售增长率最大化为目标 一般情况下,销售额越大,单位成本就越低,经营者的利润也就越高。这样,农户一般可以采取低价格来吸引对价格敏感的顾客,使经营者实现销售额最大化。

 

4. 以产品高质量来提高产品价格 现实中,一些著名企业生产的名牌产品,由于其产品的质量过硬,售后服务完善,其价格也确实比一般产品高出一截,而且对消费者仍有巨大的吸引力,经营者也因此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农产品经营者同样可以通过名、优、特、新产品的生产来获得高价格和高盈利。

 

5. 以市场份额为目标 在竞争性市场上,农户和生产经营者用保持和增加市场份额作为定价目标,有利于参与竞争。公式为:

市场占有率并不一定与资金利润率相一致。有时候,为了在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必须在价格上做出一些牺牲,从而导致资金利润率的下降。但在市场扩大情况下,总的盈利水平可能提高;相反,为了保持一定水平的资金利润率,可能导致市场份额的下降,总的盈利水平会降低。

 

篇(8)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新疆HL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西北地区的第一大农业产业园,应当在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下,集中精力开创全新产业,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努力开拓游客市场,为我区农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也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借鉴实践中休闲农业和休闲农业游客市场开发的成功例子和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律,HL农业科技示范园可采取以下市场开发策略:

一、市场细分策略

据旅游经济学基础原理和有关专家研究,我国城市居民参与休闲农业旅游的人数,随旅游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根据新疆HL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地理位置和周边交通状况,可以将其基础市场定位为周边的大城市,即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市为主的区内市场,主要市场是来新疆乌鲁木齐市场南山风景区的过境旅客,旅游市场开拓的目标是变过境游为目的游。

新疆HL农业科技示范园游客出游目的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下: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探险考察,休闲避暑,会议旅游、滑雪及冰雪游和自驾车旅游。

客源出游方式主要细分为散客市场和团体市场两大类,散客市场的特点是,对旅游项目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方面受旅游产品宣传、游客对旅游景点的口碑影响较大。为争取这部分客源,HL农业科技示范园应该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团体旅游市场主要是指以单位组织的旅游活动或会议活动,也有部分旅行社组织的外地旅游团观光。

游客年龄与旅游目的地之间存在较大关系,无论游客处于哪个年龄阶段,都对休闲农业旅游表示出很大的热情,但是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对于休闲农业的体验深度和偏好程度是有差异的,往往是年纪较大的游客偏好于农业生产活动类型的体验旅游,如在HL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广受欢迎的“特色农产品采摘”项目,而年青人则喜欢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聚餐项目和其它娱乐项目。

二、目标市场定位

结合HL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区位优势,确定HL农业科技示范园旅游市场开发定位为:依托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旅游黄金区,以新疆区内市场为基础,立足本地市场开发,着重开发乌鲁木齐市、昌吉市等周边市场,有重点地拓展南北疆游客市场,逐步带动区外游客市场,有效分割南山风景区的市场份额。

HL农业科技示范园应该力争通过休闲旅游产品创新和旅游环境条件的升级完善,不断扩大休闲农业的游客规模;通过特色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培育科技的新颖性增强自身对游客的吸引力度,促进游客中产生回头客,进而增加休闲农业旅游的综合效益。

三、品牌建设策略

HL农业科技示范园要充分利用自身特殊的资源优势,体现新疆现代农业科技的风貌,以新疆乡村建筑风格和新疆特殊的民族风情等作为吸引物,重点突出地方性和科技特点,既能让外地游客感受到新特的地域乡土文化内涵,也可以使本地游客感受到现代农业科技的神奇。在HL农业科技示范园阶段性开发过程中,应该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选取目前开发难度最小、资源优势较为明显的项目作为示范产品,建立HL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品牌优势,不断扩大影响力。

四、市场营销策略

HL农业科技示范园在进行旅游宣传时,首先需要有明确的旅游形象定位。即根据HL农业科技示范园旅游资源的特点,如特色农产品培育、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等确定自身独特的旅游形象。使广大游客很容易了解并区分HL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特色。HL农业科技示范园需要一个整体上的总定位,如“现代农业科技之园,绿色无公害稀有果蔬采摘”。在整体定位的基础上,HL农业科技示范园可以针对不同的旅游细分市场,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定位。另外可以通过实物的形象加深游客参观、游览的印象,如稀有果蔬等特产,都可以作为HL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形象标志,起到视觉识别的作用。

五、产品开发策略

HL农业科技示范园应该打破单一休闲观光型旅游产品的局面,努力建立集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商务会议、生态旅游、乡村体验与观光为一体的多种旅游项目复合型的旅游特色产品。HL农业科技示范园应该有效整合各种旅游资源,推出在区内外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和知名度的特色旅游产品,在产品开发时应该注意适应高、中、低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可以以旅游产品自助餐的形式,由游客自己选择所喜欢的旅游产品组合,形成现代农业科技观光、农事活动休闲、乡村度假相交织的复合产品格局。

六、产品定价策略

根据旅游经济学原理,旅游产品差别定价法也被称为“旅游产品弹性定价法”,它是指对于旅游产品的定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以两种或多种的不同价格进行销售。在全部旅游产品中,最常见的差别定价法例子是学生门票和老年人景点门票,这两类门票的价格往往比其他细分市场游客销售价格要低一些。

HL农业科技示范园应该改革传统的旅游产品报价形式,而采取相对灵活的弹性定价方法,让游客尽量感到旅游直观价格的下降,或者可以采用聚餐全包价、农产品采摘和观光游览小包价等价格策略来降低旅游产品的直观价格,从而增强游客的满意度,提高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销售成功率。

HL农业科技示范园价格策略可以包括:淡旺季差价;节假日与工作日差价;团队与散客差价;回头游客优惠价:月票或年票制;会员优惠制等等。

参考文献:

[1]佟璐琰.吉林省地域文化旅游衍生品开发策略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9.

[2]于洋,范姝苑,宋健.当前黄岛人文旅游业满意度调查与相关问题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9.

篇(9)

一、引言

近些年来宜川地区新修四田,增加劳动力,全县的生产总值在不断上涨,拉动了经济的发展。在宜川独特的地势条件下,宜川地区的农产品类型较多,有自己的特殊性,在不同的地势条件下展现出不一样的滋味,宜川的农产品发展较为迅速,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这些农产品营销方式的推广,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再不断地增加。相比较而言我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还需要逐步完善,这样才能扩大我国的农产品销售,提升农产品的经济效益,扩大市场经济的改革。而农产品营销它是一个简单地流通过程,为了能够保障营销过程中农产品的质量,必须从整体上对营销模式的流程进行优化改革。

二、农产品营销策略相关理论分析

农产品关乎国家发展的民生大事,在市场营销中扮演者较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对农产品进行营销的关注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脚步。1901年由John Franklin Crowell编写的《农产品分销报告》是国内最早的有关农产品营销的文献。第一部著作则见于美国学者Weld.L.D的《农产品市场营销》。、TheodoreMachlin(1921)、R Govindasamy和J Italia(2007)等分别就营销渠道效率和营销流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关系进行研究。国外的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对营销渠道、营销模式以及营销策略的研究,对于策略方面的研究较少。

王爱民(2007)和张立国(2008)以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对垂直协作与农户实用化肥之间的关系和农户施肥行为的研究取得了一致结论,即纵向协作在减少企业风险和提高竞争力上意义重大。杜岩(2009)认为想要更好的完善农产品在营销时营销渠道的方案。茆祥飞(2008)在优化渠道上也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在当前进行品牌营销、网络营销和绿色营销这三类方式的不足之处。李芬珍(2009)针对陕西省地区差异大、交易功能不完善、市场管理与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提出加工的精细化、包装的精良化、产品的品牌化、地理的标志化等产品策略,并且就当前的国际化渠道的实现提出了建议。

三、宜川地区农产品市场现状与问题

1.宜川地区农产品简介

近年来宜川地区的农业和果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南部产花椒和核桃、东部产梨、中部产苹果的新型行业格局,并且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栽培技术,生产进入到良性轨道,栽培的水平也在不断上升,产量也在逐渐增多。

2.宜川地区农产品市场分析

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宜川地区农产品生产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作为宜川地区的农产品主要产业,果业的发展牵动着整个宜川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进步。通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政策保障下,宜川地区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正在不断增加和拓宽。宜川地区农产品市场存在明显的劣势。资金投入比较少,宜川地区农产品产业的组织形式与规模结构还不够完善,农产品经营方式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健全的产品销售信息网络。近年来随着政府四项关键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宜川地区的苹果发展迅速,花椒是宜川地区的地理标志性产品,在全县得到了广泛的种植。由于缺乏市场意识,对市场情况不够了解,不能快速的进入市场,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完善的投融资体系。产地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

3.宜川地区农产品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宜川地区农产品市场的建设上,由于政府缺乏统一的规划,造成了农产品市场的重复建设与无秩序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多数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规模较小,市场设施不完善,政府没有办法充分发挥在宏观调控上的作用,对农产品的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也不够显著。宜川地区的农业市场化和竞争都是以小规模的农户为基础的,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营销中传统的方式需要进行不断改革和完善,采用现代的营销方式能够有效缓解这些问题。宜川地区的农产品都是采取的自a自销的模式,因为缺乏对市场的精确调研,导致很多农户在选择农产品时都是以实验为主的态度,对于林业和果业来说,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生产周期长,导致农民不能够大面积的种植,只能利用零星的空地进行种植,这就导致了农产品的产量较低,不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宜川地区的农作物品种单一,缺少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小农经济式的生产使生产效率和农用工具的使用率都很低,农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随着其他行业的发展,对于水、大气以及土壤等上的污染也在逐渐扩大,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产品的质量也在不断的下降。

四、宜川地区农产品的营销策略

1.宜川地区农产品营销的产品策略

首先要集中农户,利用科学的方法制定一套专门管理农产品的方案。作为农业科研单位,应该按照市场农业的发展需要,在注重产量型品种培育的同时要加强质量型品种的研究,以及对现有农产品质量的监测。尽快提高优质农产品品种比例及优化农产品生产面积和优质农产品市场份额。

发展建设品牌化管理,是农产品走向大中型超市的通行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应当更加注重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营销推广的方式对农产品进行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管理,为农产品在生产数量和质量上的提升提供帮助。

2.宜川地区农产品营销的价格策略

价格始终都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价格因素是影响选择性消费的关键因素。宜川地区农产品在产品定价上要尽可能的多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定位农产品的品牌概念,适时的对农产品的销售方式进行调查,制定出使消费者满意的价格调整模式,保障在价格的销售上既能满足中高端消费者的需求,也要使得消费者相信产品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实行地区定价策略,针对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价格,

3.宜川地区农产品营销的渠道策略

宜川地区农产品产业发展应当积极倡导低成本实战营销企业要积极参与农产品加工,通过农户自己合作办工厂、租赁农产品加工厂房、车间等方式,为企业开展初加工产品,为各大超市或专卖店提供长期货源。从而促进更多的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加企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在进行农产品营销时可以通过贸易公司把从公司基地和签约农户那里收购来的产品经包装或者加工后,由配送中心统一配送至有机食品连锁专卖店或者超市专区、专柜销售,配送中心委派销售代表履行统一营销协调职能,可以负责农场基地的直销业务,协调农产品的配送中心的产品和往来结算。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宜川地区的农产品进行分析,揭示了在宜川当地的气候条件下所有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数量,希望能够通过政府与社会的综合帮助,使得当前的农产品销量有所增加,本文同时还研究了在宜川地区的农产品市场销售情况,增加了对农产品优势的分析,针对农产品销售现状提出了几项有关促进农产品销售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农产品营销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晋红.美日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J].中国合作经济,2005(05).

[2]郭民主.加快陕西苹果品种布局调整结构优化的建议[J].西北园艺(果树),2006(01).

篇(10)

1引言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长期困扰我国农业的农产品供求短缺时代已经过去,农产品市场已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但随之又出现了销售渠道不畅,销售价格偏低,局部地区的农产品短期大量积压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所以,分析农产品市场营销现存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的策略,显得至关重要。

2农产品营销的现状

农产品供求市场发展状况,是研究其营销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农产品市场发育的还很不成熟,没有形成与现代市场营销发展相适应的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

2.1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迅速

农产品批发市场有多种类型,包括粮油市场、蔬菜市场、水产品市场、肉类禽蛋市场和鲜活水果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我国农产品贸易市场正逐步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改进的转变,初始流通规模、市场硬件设施的明显改善、商品等级的增加以及市场运行质量的提高。

2.2农贸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

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基于城乡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并通过国家和国家构建了农产品的主要动脉流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蓬勃发展对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

超市在近几年开始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竞争,很多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推行“农改超”工程,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使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4农产品营销中介发展活跃

自营、专业化的家庭和联盟不断发展壮大,依托城市和农村活跃的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使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实现对接,改变生产和营销的尴尬局面,有效缓解农产品的难题。

3我国农产品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市场营销观念淡薄

我国长期以来农产品一直是计划经济产品,生产者一般只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要求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大多数不太关心市场需求。

3.2信息闭塞和滞后

农民居住分散,规模小,文化素质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息传播速度缓慢。农民自身素质低下,面临着各种信息的主观判断,往往得到过时或虚假的信息。

3.3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市场细分和准确的产品定位

多数农产品生产者盲目地随大流,什么赚钱种什么,没有对市场进行细分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品牌意识淡薄,产品包装不受重视,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市场渗透效果较差。

3.4不注重使用差异定价策略,好坏一个价

许多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往往不分等级,或只粗略地划分等级,差价较小。例如,果农在销售苹果时,不注重苹果大小、形状、颜色差异,只要每一包装箱的分量相同,即可对外出售。由于农民组织性差和自身素质、能力的局限性加上买方市场的营销环境,农民在价格谈判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3.5农产品生产流通渠道不畅,缺乏必要的促销力度

重农产品生产,轻农产品流通现象存在,农产品生产者与买方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流通渠道不畅。对农产品的宣传不够,宣传不到位,认为不需要太多投入,许多农业经营者还是跟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产品观念,等别人上门收购。

4农产品营销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

4.1加强市场营销知识培训,培养农民的现代营销理念

不断加强对农民朋友的市场营销知识培训,增强其对农产品营销的认识,转变固有的传统营销观念,逐步树立现代营销的新理念[1]。目前,许多农民已经从各方面努力适应市场的需要。然而,在市场营销中仍然远远没有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多数农民不能选择最有利的市场进行农业营销,而是被动地等待市场的选择。因此,首要任务是促进农业营销观念的创新,从传统的生产和营销理念,快速转移到市场需求,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为此,引导农民先研究好市场,从“以需定产”做起,逐步发展到创造市场需求和协调公共关系,以实现种得对路、卖得走俏、销得旺盛的农产品生产格局。

4.2完善农产品行业协会功能

农业产品工业协会是指根据农民、企业和合作组织不同层次的要求,由生产经营组织或龙头企业依托著名的农产品或主导农产品形成的生产经营组织。其职能是协调农产品的生产、价格、渠道和推广,维护行业秩序,保护协会会员的利益,解决贸易纠纷。从世界来看,许多国家都有全国性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如美国柑橘协会“新奇士”,包揽柑橘种植的科研项目、市场开发、产品宣传、品牌推广、信息等工作。我国许多地方相继进行了有益的试探,建立了一些地方性的行业协会。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家能将本行业农户真正组织起来的全国性农产品协会和专业组织。

4.3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

变传统的价格为主的竞争手段为非价格为主的差异化策略,是农产品营销制胜的主要战略。对农产品来说,首先应确保向消费者提供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农产品;其次是追求区域的差异化,发挥本地自然优势和地理特色;最后是追求品牌差异化策略,通过设计独特、环保的包装和注册特色商标,打造名优品牌,以赢得客户和消费者青睐。如黑龙江省发挥“黑土地”区域优势,全力发展绿色食品,陆续培植出“完达山”、“北大荒”、“响水”、“九三”、“松北王”和“七河源”等多个名优品牌,形成以乳制品、中药、绿色大米、大豆油、绿色大豆等一系列具有“大农业”特色的农产品,被国内外广大消费者所熟悉和喜爱。

4.4重视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战略首先要求农产品的高质量,质量来自于农产品的营养、品位、健康和安全,这是农产品对消费者最核心的利益[2]。一些当地传统特色的农产品,如果可以在包装,品牌营销更小心,价格可以升级。如安徽巢湖农民的芹菜,在市场上只卖几毛钱,经过简单清洁、包装和获得安徽省著名农产品品牌后,在上海和其他城市,每公斤卖十元以上。因此,打造名牌是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4.5实施扩张策略,实现规模经营

我国要坚持注重区域农产品生产经营统一规划,科学地确定“拳头产品”,动员家家户户一起种植或养殖,就能实现规模化生产[3]。有了规模生产,就拥有了农产品集中收购的市场吸引力,规模化经营格局随之而形成。坚持以品牌为核心,不论上游的种植养殖,中游的农产品加工还是下游的销售、出口,都实行规模化运营,并以种养加规模作为吸收加盟的条件。通过农业规模化的生产与经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节约经营费用,农民即可获得规模经济[4]。总之,搞好农产品市场营销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需要经历漫长的培育发展时期。但关键在于重视和行动。如果农民再学习一些,政府再实干一些,农业组织再活跃一些,营销理念再先进一些,营销环境再优越一些,农产品市场营销发展就能更快更好一些。相信经过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努力配合协作,我国的农产品市场营销战略就一定能尽早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国英.“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解构[J].农村经济,2015(09):29-33.

【2】王意日格乐吐.“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品牌研究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16(16):42.

篇(11)

1.政策优势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国19个省市对口援疆会议拉开了新疆大开发大发展的序幕,也为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将伊犁霍尔果斯口岸列为国家级经济特区,霍尔果斯口岸将被打造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进出口加工基地和国际贸易大通道,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这些为新疆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提供了优越的政策环境。

自2008年始,自治区党委政府分步实施“走出去”、“走进去”开拓市场战略,着力打造农产品外销平台和市场开拓体系,加快了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步伐。针对国内市场区域分布特点,自治区先后重点打造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春、成都6个自治区一级平台,分别辐射华北、华东、华南和港澳台、华中、东北、西南地区。通过近年来的实践,营销模式逐步创新,激活了市场开拓机制,政府引导、部门负责、市场拉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格局基本形成。

新疆“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树立新疆农产品品牌形象。着力建设好北京、上海、广东等农产品展销平台,扩大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规模。到2015年,主要农产品商品率达到70%。”2014年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上,张春贤书记指出:“要树立全产业链理念,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产业体系,特别是要大力支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大棚、储藏保鲜、冷链物流等项目”。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同时,借力“农业援疆”契机,利用“市场援疆”,把援疆机制优势充分用到农产品市场开拓上来。

2.经济资源优势

(1)优质特色的农产品。新疆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气候,非常优越的光、热、水、土资源,生产出丰富多样的名优特农产品。全区不断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为重点,集中建设了一批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以棉花、粮食、林果、畜牧、特色农产品和设施农业六大支柱产业。

(2)发展壮大的农产品加工业。近年来,自治区着力打造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等环节有机联结的全产业链,已初步建成了以棉花、粮油为主的传统加工业,以杏、核桃、葡萄、香梨、红枣、石榴、苹果、巴旦木等为主的特色林果加工业,以牛奶、牛羊肉、细毛羊、生猪、禽蛋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业,以番茄红素、枸杞、啤酒花、甜瓜、鹰嘴豆、玫瑰、熏衣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为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保障。围绕自治区六大主导产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了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初步形成了棉花、粮食、畜牧、林果、区域特色农产品和市场流通六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

3.华东地区市场优势

(1)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华东地区格局形成。经过连续5年举办新疆名优特及精深加工农产品上海展示会,培育和提升新疆名优特及精深加工农产品知名品牌,推进区域间产业、资金、技术的有序转移,促进新疆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2)拥有新疆农产品上海展示直销中心。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有508平方米的农产品常年展示区。每年适时召开特色农产品专题研讨会或论坛。同时,华东市场上有73家新疆企业、近千个营销网点。2009年至今,累计达成签约金额达630多亿元。

(3)搭建新疆农产品华东市场网络销售平台。以新疆农产品展示中心为基点,在杭州、南京、福州、合肥、南昌、济南等发达城市建立新疆农产品展示分中心。形成以批发市场、地州展销点、企业直营店、专营店、店中店、连锁店、电视购物、冷藏物流、前店后厂、网上购物、团购专供等为主的新疆农产品华东市场十大开拓模式,逐渐建立起遍布华东地区的新疆农产品营销网络。

(4)利用援疆机制,发挥援疆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立足新疆,通过与华东地区省市共同联合,全方位开展农业合作,实施“东联西出、西来东去、内引外联”战略,充分利用市场、网络,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和企业主体实力雄厚,通过全面深化合作,共同开拓市场,推动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进程,促进企业更多更好地开创国内外市场。

二.劣势分析

1.运距远,物流成本高

农产品主要通过铁路、公路运输,运输距离长、环节多,周转期长,损耗大,成本高、风险大。

2.物流基础薄弱,物流体系建设不足

新疆物流企业少,规模小,仓储条件差,农产品储藏保鲜能力不足,现代化冷藏储运设备和冷链运输能力不足。

3.现代批发市场建设滞后

现代化的大型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少,不能有效集聚疆内特色优势农产品。现有批发市场交易方式落后,市场功能不健全。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与国内外大市场衔接不到位。

4.营销服务相对落后

农产品物流管理水平不高,以信息传输服务、市场营销服务和现代物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发展相对落后。

5.品牌建设滞后,品牌多、小、杂,缺乏规范的产品标准

农产品品牌集中度较低,品牌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内涵缺乏文化支撑。同种农产品出现多个产地和品牌,同地区产品品牌也多达数个。同时,宣传不足,存在外地产品冒充新疆产品等假冒伪劣现象。

三、华东农产品市场开拓

抓住国家支持新疆的利好政策机遇,发挥华东地区援疆机制作用,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立足新疆特殊的地缘区位优势、农业资源优势和特色农产品优势以及民族文化优势,依托华东地区人才、资金、技术、市场优势,以重点推进种加销科技产业园区和项目建设为载体,通过“招商引资、技术合作、信息交流”多层次合作联动,做大做强华东地区市场,提升新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拓展双方经济发展空间,开创全方位合作新格局。

按照“共建基地、培育龙头、提升品牌、拓展市场”的要求,大力发展以苹果、香梨、葡萄、红枣、核桃、杏等大宗特色林果产品为主。同时,发展以牛肉、羊肉为主的畜产品,兼顾小精特农产品。建立一批高标准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以天山坡经济带、伊犁河谷经济带、库尔勒-焉耆盆地、喀什-阿克苏为中心,建立辐射带动能力强,集基地、加工、流通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物流园。培育集聚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产品加工销售重点龙头企业,共同打造集收购、加工、储藏、保鲜、运输、销售、配送、监管、服务为一体的贯通国内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把新疆建设成“新丝绸之路”重要的中转集散地、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

四、政策建议

1.强化协调,加大政策支持

一是充分利用发挥好援疆机制作用,在自治区层面建立和形成促进新疆与华东地区农产品市场开拓协调工作机制。全面协调和指导新疆与华东地区农产品市场工作,分析研究和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吸收商会、协会、科研院所等各类社会团体参与各类对接合作。二是完善扶持政策。用足用好国家对新疆的特殊政策,出台并落实适用两地企业发展的最优惠政策措施,确保新疆与华东地区一系列重点规划建设和重点项目如期投入生产经营。对已有的中央和自治区鼓励农产品出口的财税政策,优先予以落实。同时,加大新建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在财、税、贷、地、电、水等方面给予优惠优先安排。

2.大力整合农产品品牌

一是有效整合农业资源,结合区域产业和产品特色实施农产品区域品牌策略,明确区域品牌定位、挖掘品牌文化内涵,防止相同产品品牌过多杂乱。二是努力塑造“绿色、营养、美味、健康”的新疆农产品品牌核心价值,凸显新疆农产品的原生态、无污染、营养保健等特征。三是把民族传统文化、消费文化和地域文化等融入到农产品品牌诉求中,如新疆少数民族的许多传统食疗文化融入到食品类农产品品牌规划之中。

3.精确定位农产品市场定价

实施差别化策略。总体来说,新疆名优特产品定位在中高端市场,针对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专营店的不同消费群体实施不同的定价策略,设计不同的营销组合。有机、绿色、特色保健产品主打高端市场,定位高收入、营养健康意识强和注重生活品质的消费群体,强调产品的营养、安全和方便等;名优特色产品可以主打旅游集贸市场,把农产品促销与旅游购物相结合。

4.提高储运能力

一是加快冷链设施体系建设。政策扶持推动物流企业和加工企业加大冷链设施投入,加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县(市)冷藏设施建设,提高已建成的7万余吨果蔬保鲜库容的利用率。二是根据农产品物流需要,在枢纽站点加强中转性质的仓储设施建设,以租赁等方式有效利用相关省市的仓储设施,提高跨省外销的中转仓储水平。三是优化运输网络。发挥好铁路、公路、民航三大运输网络资源。同时,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运输。四是建立和完善分级配送网络,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向目标市场、社区延伸配送。

5.全力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企业集群

一是发挥华东地区企业在市场建设、物流体系建设、经营管理方式、开拓市场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重点扶持两地企业通过各种资本运作方式,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品牌经营基础和品牌竞争力的特色农业企业,并为将其打造成全国性品牌提供政策扶持和经营指导。二是高位推动和鼓励本地农业企业自主创新,允许援疆地区流通型农业企业与新疆本地农业企业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加大新疆农产品“走出去”的力度和范围。三是结合自治区实施南疆三地州“短、平、快”劳动密集型项目,发展适合当地农业产业特点的高成长型、高科技型企业。特别要加快杏热风烘干房制干初加工惠民工程推进,大力推进杏产业大发展,做大做强一批杏产业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真正发挥出产业强农富民的作用。

6.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一是针对新疆农产品品牌繁杂、有价无量、有量无货、供应不畅、假冒伪劣等问题,加强管理,建章立制。二是更新完善《新疆特色农副产品指导目录》,逐步建立起农产品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三是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的思路,科学制定自治区和各地农产品品牌建设规划,设立项目库,打造几个以企业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为重点的国内知名品牌。同时,要加强品牌的宣传推介和监管执法,保证市场提供安全可靠的优质农产品。

7.搭建全方位营销平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