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集体经济发展建议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农产品种植、养殖以及加工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承待解决毒大米、地沟油、染色馒头、皮鞋果冻等有毒食品陆续被人们所熟知,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食品安全问题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消费者的神经。由于上述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致使国内农产品种植、养殖以及相关加工企业的产品生产销售深受其害,在某些领域信任危机已影响到整个产业的长远发展,当下的国产奶粉的消费遇冷就是很好的例子,问题亟需解决。
2.农业生产主要经营模式落后我国农业主要经营模式以农户经营为主,这种经营模式的特点是灵活有余,经济不足,其主要缺点表现在:规模分散,高投入低产出,竞争力弱,产品品质差异较大,不利于产业化经营管理。
3.农业科技成果创新领域有限且转化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虽已取得明显进步,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应用水平仍较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发展水平。此外,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领域过于狭小,科技成果主要集中在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领域,对于经济作物、工业原料作物、饲料作物和药用作物的科技投入偏少,这也是国产大豆不敌洋大豆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应对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1.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要求农村金融制度也要不断改革和进一步创新,为破除农村经济社会的附属地位提供制度支持,因此,改革农村金融经营管理方式是当务之急。首先,创新金融观念,提高农村的金融意识,把金融制度的完善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在此基础上创新农村信用合作经营体制,进一步增加新的金融网点,努力扩大金融业务量与支农资金供给量,扩大金融资产规模,调节资金余缺,从而增加农村信用社综合资金规模,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正视和承认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主体和创新主体,为非正规金融提供一个合法的活动平台,积极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适度发展,并加强对非正规金融监控,把其负面效应减至最低。
2.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的全程监控,彻底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从“产、经、销”供应链着手,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从根源上解决农产品生产、加工、消费环节产生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而要做到农产品供应链的全程监控,离不开建立一个完整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对于农产品的检验检测,职能部门要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档案内容应涵盖:产地环境、生产流程、质量检测三个环节,并且三个环节之间要协同进行,形成一个完备的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管理系统,农产品档案信息面向社会公开,使消费者能在消费环节够辨识真伪,从而彻底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
3.完善现有的农业组织形式。为适应现代化农业要求,产业化经营仍需要对农村市场取向改革中业已形成的农业产业组织形式不断地进行整合,才能使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要通过创新农业组织形式,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营规模和农户抗御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的能力。具体而言,要重点扶持农业领域的行业协会、行业组织等中介组织的建立,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和指导,进行行业管理,一方面通过行业协会的指导能够直接提高农户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在技术方面向农户提供技术帮助,农户有接受技术进步的主动性,其效果远比政府提供的无偿技术帮助好得多。这种合作经济组织初期可以是区域性的,其后可以是跨区域的,农民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同时加入多个合作经济组织。
4.整合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在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应侧重对农业资源的整合,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因地制宜,鼓励发展集体经济,规模化生产,提高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普及科学技术。在搞好“产、经、销”的同时,着重发展两个结合,即“农工结合、农科结合”,以村镇为单位逐步发展规模化集体经济,通过生产资料的股份化,合作营销,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新农村经济建设步伐,最终实现农业经济的区域化、产业化,彻底改善农业经济生产效能低下的局面。
5.深化农业科研机构公司化改革,加大对公司研发能力的扶持力度,逐步实现研产一体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一线的生产部门涉入者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我国农业科研存在着“产学脱节”,高校和科研院所所研究的一些问题不能解决当下农业生产和市场的需要,而大笔的科研资金浪费在与生产脱钩不能转换为经济效益的项目上。要解决上述问题,实行“研产一体化”是唯一途径,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大科研院所公司化的改革力度,在保障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通过市场,科学配置不同农业科研项目所占经费的比重,把好钢用在刃上,切实提高农业科研项目成果的转化率。同时应加大对一线生产企业的科研扶持力度,通过税收、财政收支两条线,鼓励把科研实力投放到公司生产第一线,鼓励企业生产、科研并重,实现产学结合、产研结合,利用企业生产优势,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提高科学技术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6.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完善。为适应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要求,应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体而言,一方面要考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系统、规范的保障体系的要求,使农村劳动者能够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帮助,这可能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去努力。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以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农民不同需要为出发点,去解决农民的基本生存问题,这就需要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各个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使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同时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方面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或政策,必须加紧制定我国的社会保障基本法,尽快改变社会保障立法滞后的现状,这是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要求,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一个地方经济腾飞,是靠发展内源性经济还是发展外源性经济,无疑要取决于当地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经济环境。我市是一个内陆欠发达地区,不可能像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等沿海地区那样靠吸引外资加快发展。在今后20年的战略机遇期内,我市如何增创新优势,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的一条,就是能不能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建议:
(1)召开一个高规格的会议,出台一个含金量高的文件,表彰一批民营经济先进典型,形成一种民营经济大发展的良好氛围。
(2)优化“五个环境”,即以优化政策、政务、法制、市场、舆论环境为突破口,创造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有利条件。从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入手,带动整个发展环境的改善,从根本上清除妨碍民营企业大发展的各种制度性和政策。一是创造有利于各种所有制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落实对民营企业的公平待遇。二是优化政务环境,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多设路标少设路障,下大气力改进管理和服务水平。三是优化法制环境,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让民营经济的发展建立在个人对自身利益和财富积累的关心之上。四是优化市场环境,使绝大多数守法、规范经营的民营企业能够顺利成长。五是优化舆论环境,形成谁发展谁光荣,尊重民营企业家就是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舆论氛围。
(3)重点支持“四类企业”,以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和农产品加工型企业为重点,扶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市最有活力的企业,是我市经济振兴的希望所在。我市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有397家,从业人员3万人,2002年实现技工贸收入18亿元,创利税3.52亿元。可根据企业经营资产、营业收入、利税和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等指标,重点扶持民营企业50强。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解放思想,拓宽视野,银政企和衷共济,努力保持信贷合理增长,大力开拓多元化融资新渠道,积极利用市内外各类资金,切实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优化服务,着力维护优良的金融生态,确保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明确目标,千方百计保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合理信贷总量
(一)保持信贷投放的领先增长地位。各金融机构要确保信贷总量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妥善解决资金来源与运用之间的矛盾,努力向上争取新增信贷规模、总行直贷项目或单列指标,积极利用资产转让、行内银团、境外代付、内保外贷等新兴融资品种,盘活现有信贷存量,腾出信贷规模,放大银行信用,引入市外资金,增加我市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各总部型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合理安排流动性,将信贷资源优先支持我市的实体经济发展需要。2012年,力争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新增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着力提高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各商业银行要严格执行《关于做好“六个加快”资金要素保障的指导意见》,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注重投放节奏与实体经济的运行节奏相衔接,突出信贷投放重点,要以总行直贷、银团贷款等形式加强对我市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4+4+4”产业升级工程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信贷资金保障,提高对航运物流企业、科技型企业、文化创意产业、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和专业化服务水平。支持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加强对港航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海洋新兴产业和海岛资源开发等领域的金融支持,2012年力争涉海信贷投入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三、多措并举,大力拓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三)不断提高我市直接融资比重。各部门、各机构要加强宣传培训和引导对接力度,落实好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企业直接融资发展的若干意见》,力争2012年我市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量超过上年。稳步开展厂商租赁、直租、售后回租等融资租赁业务,探索单船单机融资租赁业务。充分利用昆仑信托的平台与集团资源,通过单一信托、集合信托、股权信托等方式,募集央企及社会资金投入实体经济领域,力争2012年在我市的资金投放不低于100亿元。
(四)全力推动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资源整合。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考核和激励力度,落实好《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的若干意见》,不断完善区域资本市场组织体系。市发改委、经信委、国资委、金融办、财政局等部门要建立专门的工作机制,研究、谋划和协调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壳资源”作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扩大再融资规模。力争2012年有10家企业发行上市。
(五)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债券承销业务。各地各部门要像抓上市一样抓企业债券融资,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与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对接,通过政策激励、平台搭建、全程服务等手段,提高我市金融机构开展债券承销等投资银行业务的积极性和实效。对辖内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的,各县(市)区政府要积极帮助解决融资所需的增信、担保等问题,必要时可给予一定的贴息扶持,同时要引导承销有关的中介机构适当降低收费,以降低企业融资的综合成本。
(六)积极发挥保险的投融资功能。有效运用商业保险工具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继续做好城乡小额保证保险贷款扩面增量工作,优化调整共保体运行机制,改进银保合作模式,将小贷保险贷款额度列入全市信贷计划,力争年内贷款余额突破30亿元。大幅提高信保覆盖率和渗透率,加大企业“走出去”支持力度,推动信保融资业务发展,争取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信保规模全国占比高于出口占比,确保信保覆盖面、授信额度满足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帮助出口企业融资50亿元以上;大力推广保单质押贷款,探索引入保险机构参与我市养老产业项目投资开发,积极吸引保险资金直接投资重大项目,2012年力争达到30亿元。
四、大胆突破,积极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七)进一步开展针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各金融机构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加快开发适合各类实体经济主体需要的金融产品。鼓励引导县(市)区政府因地制宜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创新工作,总结推广各地支持中小微企业及金融创新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加强与行业协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社会中介等合作,创新适合需求特点的联动模式,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八)进一步发展壮大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总部型金融机构的培育与重组改制,加快国际银行、象山绿叶城信社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股改转制以及航运保险法人机构筹建,力争年内开业。加快各类新型中小金融组织的创新发展,推进镇海、慈溪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保险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试点范围,争取年内新开业小额贷款公司15家。
(九)进一步提升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规模实力与专业能力。加快建立政策性、商业性、行业性、互等多元化的担保体系。采取财政性资金投入、吸引企业和社会自然人入股等多种方式,扩大我市融资性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鼓励设立专业性担保公司,鼓励各地建立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应急周转资金和融资担保机构,探索建立市级再担保公司。
五、多管齐下,共同营造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金融环境
(十)各部门各司其职强化支持实体经济导向。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政策和具体落实办法,努力为企业融资、产业升级转型和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便利服务和良好环境。各金融监管部门要充分考虑地方发展需要,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有紧有松、张驰有度,做好监管引导,督促各机构有保有压,倾斜资源、创新产品、优化模式,通过考核导向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和实效。各金融机构要切实守好第一道防线,加强信贷管理和风控制度建设,强化信贷资金流向及用途的合规性管理,确保信贷资金真正用于实体经济。
(十一)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充分考虑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可承受能力,坚决做到“两不、三禁、两防”,严格落实银监会“七不准”禁止性规定,真正贯彻好《关于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不上浮或少上浮贷款利率,不存贷挂钩、不搭售理财产品,主动清理不合理收费,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加大信贷资源倾斜力度,2012年要努力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确保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不低于平均贷款增速,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
在计算区位商时,产出指标的选取要尽量细化,考虑到数据的可取性和适用性,文中选取了13类产业进行分析:C1-农业;C2-林业;C3-牧业;C4-农林牧渔服务业;C5-工业;C6-建筑业;C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C8-批发和零售业;C9-住宿餐饮业;C10-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C11-金融业;C12-房地产业;C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数据来源于历年甘肃统计年鉴和青海统计年鉴。
2结果与分析
2.1区位商计算结果
首先采用式计算"兰州-西宁"各州市2010年各产业区位商,计算结果。
2.2产业集聚状态分析
"兰州-西宁"各州市的优势产业和产业集聚状态呈现如下特征。
(1)作为省会城市,兰州和西宁第一产业相对较弱,第二、三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兰州作为西北地区枢纽和西北地区经济文化中心,人才、物质、资金、贸易、科技等在此汇聚,在科研技术、工业、住宿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等方面明显具有优势。西宁在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集聚现象。可以看出,兰州与西宁的优势产业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区别。
(2)白银、武威、定西、临夏第一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其中,临夏的林业区位商高达6.6,林业产值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10.25%,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同时白银的林业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武威、定西、临夏的农业区位商均超过2,产业优势和集聚效应非常明显;牧业区位商均高于1.5,也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兰州与白银的工业区位商值较大,工业在两地具有优势。
(3)海东、海北、黄南和海南州牧业的比较优势明显。2010年青海全省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50.39%,其中海北、黄南、海南州牧业产值分别占本地农林牧渔总产值的64%、71%、62%,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集聚效应明显。西宁虽然牧业的区位商较低,比较优势不明显,但从牧业产值方面看仍处于青海省内各地区之首。同时海东地区农业和林业区位商均高于1.5,产值均位于全省之首,发展优势非常明显。
(4)武威、定西、临夏、海北、黄南、海南州的农林牧渔服务业区位商均大于1.5,集聚比较明显,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林业集聚较明显的区域是白银、定西、海东、海南州,区位商也都大于1.5;建筑业集聚较明显的区域是海北、海南州;此外,海东地区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从产值看,农林牧渔业和林业普遍较低,建筑业海南州较高而海北州较低。
为了分析优势产业和产业集聚状态的变化,对2006年各产业区位商进行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只选取了9个与前面相同的指标,但不会影响分析)。比较2010年与2006年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三种变化:一是"兰州-西宁"地区传统优势产业大部分得以保持,并且产业集聚特征更加明显;二是大多数2006年比较落后的地区如定西、临夏、海东、海北、黄南、海南州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优势产业数量增加,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三是两个省会城市的优势产业变化较大,兰州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比较优势逐渐弱化,而工业和住宿餐饮业的比较优势呈现出来;西宁比较优势产业数量减少,第二产业的优势丧失。总体而言,通过区位商值分析知道,兰州的优势产业集中在第二、三产业,西宁的优势产业集中在第三产业,相对而言兰州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其他地区除白银市以外的地区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发展均显不足,三次产业结构畸形。
2.3各地重要农产品、工业产品分布状况
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各地区各类农产品、工业产品在该地区所有农产品或工业产品产量的比重,以及占全省同类产品产量的比重,筛选出各地重要的农产品、工业产品。
(1)农产品区域分布特征。甘肃境内主要以粮食、蔬菜、水果、肉类、鲜蛋和水产品为主,如兰州、白银、武威以蔬菜、水果、鲜蛋为主,同时武威的粮食和油料生产占甘肃全省的比重较高;定西以马铃薯和中药材为主;兰州、白银境内的黄河,临夏境内的大夏河,定西境内洮河、渭河、燕子河等使得这些区域的水产品得以发展。青海境内主要以肉类和动物毛、绒为主,其中海北州的特色农产品如青稞、蜂蜜等较为突出,海东地区农产品较为丰富。重要农产品分布与地区的饮食习惯、传统生产方式和气候状况高度一致。
(2)工业产品区域分布特征。一是工业产品的分布区域与自然资源的分布区域高度一致,工业产品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很重;二是工业产品主要是以自然资源为加工对象的初级产品,且偏重于重工业产品,轻工业发展不足。同时,工业产品生产分布形成了三大类:一是"兰州-白银-海北"区域以自然资源为原料的油气化工、煤化工、金属产品生产加工,以及"西宁-海东地区-海南州"区域的金属产品生产加工;二是"武威-海东-临夏"区域以粮食为原料的酒类产品生产;三是"临夏-海东-海南州"区域以动物及其附属物为原料的乳制品和动物毛绒产品生产加工;四是"西宁-定西-兰州区域"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中成药生产;五是"兰州-西宁-海东"区域的非资源依赖性生产,如平板玻璃、多晶硅、塑料制品、变压器等产品生产。
总体看来,"兰州-西宁"各地州市农林牧渔业、轻重工业都处于较低水平,产品多以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第一、二产业发展较为传统、落后。农产品、工业产品生产分布一方面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同时整体竞争力较弱。
3讨论
区位商法是一个常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各行业专业化程度的方法,焦世禄等(2008)采用该方法对"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城市行业2004年区位商进行测算,由此对城市区域进行职能划分:兰州属综合型中心城市,西宁、白银为工业型城市,定西、临夏为主导职能不突出城市[3]。虽然该研究提出构建兰州-西宁城市区域产业分布新格局,但研究方法是一种规范分析方法,缺乏实证分析基础。刘辉等(2009)应用不平衡指数、全局空间关联指数和局部空间关联指数对兰州-西宁城市化空间格局进行研究,方法虽为实证分析方法,但是研究未涉及区域产业布局[4]。文中研究目的是通过计算区位商值探寻"兰州-西宁"各州市各行业的比较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发展的空间优化与布局,是基于实证分析的全面的产业集聚与分工研究。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由于计算区位商时以甘肃、青海两省为总体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可能与以全国为总体时的值偏高,虽然在两省之内地区之间比较优势产业可行,但放在全国大范围内比较就会出现偏差,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修正;另一方面文中主要分析各地区各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对地区总体专业化水平和地区之间产业结构总体差异的分析,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4结论
"兰州-西宁"作为西北地区的中心地带,大部分地区属高原亚高原、半干旱寒冷气候区,自然资源、风土人情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资源特色优势明显。虽然一直以来该地区总体发展较为缓慢,但是借助国家的总体规划和各地政府的规划,合理引导"兰州-西宁"产业集聚与分工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兰州-西宁"产业集聚与分工总体构想是依托黄河、陇海兰新铁路、包兰青铁路、京藏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康临高速公路等轴线,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和地域经济特长,形成"兰州-西宁""两横一纵"(图1)(黄河沿线、京藏高速或包兰青铁路沿线为两横,即沿黄农牧业及旅游业经济带和沿包兰青工业经济带;连霍高速公路为一纵,即连霍甘青段农副业及旅游业经济带)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根据前面对产业集聚特征和农、工业产品区域分布状态的分析,"兰州-西宁"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集聚与分工具体思路如下:
(1)兰州、西宁作为区域中心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利用产业优势兰州大力发展科研技术、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住宿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西宁大力发展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等第三产业。两地区充分利用省会城市的优势,通过发展服务业为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平台和便利。
(2)打造沿黄农牧业及旅游业经济带。沿黄地区(包括海南州、黄南、海东、临夏、白银)农牧业发展传统和农牧业发展的便利条件使得农产品特色、旅游特色明显,因此在沿黄地区发展以乳制品、动物毛绒制品、肉类产品及水产品为主的生产加工业和沿黄旅游业,大力发展白银的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并形成产业集聚态势,打造沿黄农牧业品牌和旅游品牌。
(3)大力发展沿京藏线或包兰青铁路矿产、金属产品生产带。充分利用京藏线或包兰青铁路沿线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一方面形成海北、海南州、西宁、兰州、白银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采加工业带。另一方面形成兰州、海东、西宁以非资源依赖性产品如平板玻璃、多晶硅、塑料制品、变压器等产品生产区。
(4)联手建设西宁-武威-兰州-定西中药材、中成药种植生产区,形成武威、定西各具特色的中药材种植区,以及西宁、兰州、定西中成药生产区[5]。
一旧,就是从干部群众的思想看,观念还比较陈旧。虽然我们一再强调解放思想,也一直在解放思想,但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存在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保守观念,缺乏敢闯敢试、敢拼敢干的工作劲头;还存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有什么条件干多大事的等靠思想,发展的办法不多,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宽;还存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思维,排外排新的现象比较普遍;还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小农意识,快发展、大发展的愿望不强烈;还存在只讲问题、不讲潜力,只谈劣势,不看优势的畏难情绪,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十分浓厚。
三难,就是从县域经济运行的表象看,有三个方面的难题急需突破。一是经济结构调整难。实践看,由于受政策、机制、市场、地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在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农业大、工业小、三产弱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后劲不大。以××为例,20__年全县一、二、三产业比仅从20__年的66.1:9.5:24.4:调整为60.6:11.3:28.1。第一产业仍占有很高的比重,农业经济特征明显;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特别是投资超亿元,利税超千万的,能够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还寥寥无几;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因起步晚,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没有形成规模,不足以拉动整体经济发展。二是财政经济运行难。由于财源建设滞后、刚性支出增多,以及现行分配体制不合理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县级财政仍然普遍窘困,大部分县市仍然要靠省财政转移支付度日,难以拿出财力搞建设、谋发展,给群众办好事实事。我们××10个县(市区)有8个县(市区)靠财政转移支付过日子。我们××就是其中的一个。20__年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仅为4058万元,而工资支出就达到1.2亿元,如果没有省里的转移支付,我们连保工资、保稳定都很难做到。这样的财政,根本拿不出钱来发展经济,甚至连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前期费用都拿不出来。三是乡村债务化解难。这是阻碍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症结性历史遗留问题。从我们××看,到20__年年末,全县乡村两级债务高达2.5亿元,村均180多万元,76个行政村大部分为空壳村。作为村级主要收入来源的机动地,在20__年化解村级债务时,大多数都已抵顶债务。国家“一免三补”政策的出台,村里又将剩余的机动地补给了回来要地的农民。这样村里已经没有收入来源,根本拿不出钱来偿还债务。而且省里出台的奖励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很难执行。这些债务,不仅严重束缚乡村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稳定,急需解决。
四制约,就是从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看,存在四个方面的制约性因素。一是金融体制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由于银行惜贷慎贷,并且上收贷款管理权限,撤并营业网点,使得县域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资金严重短缺。以××为例,20__年,全县贷款余额仅为13.3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寥寥无几。今年建设银行又要被撤销,××县又将失去一个商业银行。二是行政权力分配政策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现在看,越来越多的政府执法部门实行了“三权在上”、垂直管理,而且上收的趋势越来越严重。这对于承担着县域经济发展责任的县级政府来说,进一步增加了行政管理难度,在很多问题上,没有自主决策的权力,在许多领域处于空壳无权管理的境地。县里上项目、干点事,几乎都得向上报批、交费,降低了行政效率,增加了行政成本,弱化了县级政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三是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由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革省里没有明确说法,县里无法对一些关门倒闭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对职工也无法进行妥善安置,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矛盾。比如,我们绥棱水利系统的水利钻井队,已经倒闭多年,但由于是自筹自支的事业单位,不管是职工并轨,还是养老保险,哪条政策职工都靠不上,遗留问题无法解决,引发职工上访告状。再有就是以国有林场为代表的政策性比较强的国有企业,包袱沉重,发展无力,改革已是势在必行。但由于受政策制约,即使有好的出路,现在也无法进行推进。四是人力资源素质低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现在看,人才短缺、科技落后、人员素质较低,已经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县域内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如大城市,大学生毕业后到县工作的比较少,既使回到县里的,由于工作、生活条件所限,流失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县域经济急需的科技型人才、管理型人才都十分匮乏。以我县为例,全 县各级各类人才有7813人,其中,实用技能型人才仅有2188人,管理型人才仅有78人,远远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城乡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文盲、半文盲、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劳动力总数的20,城乡8618户贫困户中,有近60的贫困户是因为科技文化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而导致贫困的。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在方方面面予以扶持,尤其要在体制、机制上采取超常措施,破解县一级无力解决的难题,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要赋予县级更多的发展自。按照能放则放、权责统一的原则,参照10强县扩权的标准,对所有县市都合理地扩大经济管理权限,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发展自和决策权,增强县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调控能力。同时,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国有林场等企业改革上,出台明确的政策意见,指导县级结合实际进行操作。
2、要进一步改革财政管理体制。要按照财权与事权相适应的原则,提高县级收入分成比例,充实和增强县级财政实力,以此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继续加大省对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财政弱县进行倾斜,以缓解县级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压力。同时,凡是国家出台的减收增支因素,对享受转移支付的县份,应全额给予补助。
3、要进一步完善化解乡村债务的奖励政策。现行的奖励政策只考虑到偿还公益事业发展方面的债务。对此,建议上级出台更宽松的奖励政策,对于垫付税款、兴办公益事业方面的债务应全部由国家承担。对于其它债务按一定比例奖励。同时,还应该针对乡村两级回收债权问题,出台相应保护政策,以增强自我还债能力。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新常态,支撑经济发展的国内条件以及国外环境都有很大的变化,在这一阶段,县域经济发展也处于一个新的状态,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承担了至关重要的使命。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让国家开始思考如何保证其发展的稳定与长久,在财政政策方面对县域经济发展实行更加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适当调整现行的财政体制。
一、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县域经济是中国地方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何发展县域经济一直是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热议的问题。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且不平衡,经济产业层次较低。经济是财政的基础,县域经济的滞后导致财政困难日益突出。
二、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第一,财政入不敷出,收支矛盾尖锐,制约了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然而时下很多的县域财政收支不平衡,支出远远大于收入,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尤其在近几年来,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多的县域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变慢,随着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差异等,加上分税制财政体制固有的不足和矛盾,这一体制的实施和运行,都加剧了全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不利于缓解全国区域分配不公,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和深化,致使全国性的县乡财政困难有扩大的趋势,凸现出“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困扰。部分县区的财政属典型的“吃饭”财政, 仅兑现公教人员四项基本工资及各单位的正常运转就存在着巨大的支出压力 , 根本谈不上拿出财力支持经济与事业的发展。
第二,资金的限制也导致财政的职能难以发挥。首先,我国对于县级的工商业经济的补助一般较少,相关财政部门对于这些比较小的企业缺乏了解,监管力度不够,企业缺乏经济扶持,同时企业在银行贷款困难也阻碍了县级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其次,县域财政对于农业的投资面窄,不具备规模效应,使得收支也比较单一,而且对于农业的投资不集中、不连续使得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同时一些地区的农业产品出口率不高,在当地没有形成企业规模,限制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一般的地区财政费用中,相关公教人员的工资占据了县域财政收入中的一大部分,同时县市一级还存在企业需要扶持,需要招商引资等财政支出,这些对当地财政都造成一定的压力。我国县域管辖的城镇,一般其收入主要来源还是农业,收入不高,因而财政收入相对较低,加上财政供养的人员过多,编制困难,这都使得财政负担过重,部门优化缓慢。再加上资金的调度难度大,公教人员的工资按照月份发放和同期其他部门也需要资金的支持等诸多影响因素,使得财政资金的周转更加困难。
三、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政府财政作为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是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政策工具、体制保证和管理手段。运用财政政策工具,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是政府财政政策及其制度安排中重要的内容。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较大的工程 ,必须从多个方面同时做工作,才能从整体上对县域经济有所提高。
(一)加大国家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
从中央层面出发,国家财政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作用最大。一是国家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应该提高;二是国家财政增加对县域经济社会的要素供给支持,特别是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三是国家财政对农业经济的结构调整供给支持需要加大,县域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已推进多年,但至今收效不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结构调整缺乏强有力的财政支持,结构供给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够显著。
(二)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对县域内的一些企业进行大力的扶持
当地财政部门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可以采取“一抓特色、二抓升级 、三抓拓展”的方式,对区域内现有的一些企业采取减负优惠的政策。将企业按照规模分成大中小三级,对于相对大型企业可以实行减少负担的政策,实行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对于区域内的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应该更加大,因为中小企业相对缺少经济实力,所以可以适当的采取企业贴息和企业补助,通过实际的手段来加快推进区域内中小企业从传统企业向新型企业升级的速度,使其更加具有行业竞争力。同时还应该帮助区域内的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转型,通过现有科学技术和财政的帮扶,建设新型的节能减排基地,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得区域内企业长久稳定的运行。
(三)支持县域现代农业发展
通过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现有农业的整体生产水平,整合现有财政支出,帮扶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提高县域农业的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之上 ,还应该注意对现有的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在发展当地企业和农业的同时还应该注意第三产业的发展,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流通业,形成新的区域经济产业。
(四)提高对县域投资平台的建设力度
一、农业与农业经济
传统农业是指通过培养生产植物和养殖动物而获得食物和工业原料的产业,其对象是植物或者动物,人们通过发现和利用动植物生长的规律,经过人工培养获取人们所需的物质。
农业经济是关系国民生计的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发展中是大势所趋,现代化农业和农业经济跟以往相比有了很大不同,但是农业和农业经济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如何发展现代农业,使农业的发展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全世界关心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何况,农民数量仍占我国总人口数量的大多数,就更显示了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怎样解决目前我国农业经济遇到的瓶颈发展农业经济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我国农业经济遇到的问题
(一)农业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严重落后
我国农业地区较分散,很多农业产区分布在偏远的山区,基础设施严重落后,有很多农业基础设施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根本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针对农业投入的体系。农业投入一般有三个主要方式:农民自己投资、市场投资以及国家投资。农民投资能力严重有限;市场投资的企业少、规模小,不能为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国家财政投资因各地财政状况不同,可以投资的农业基层项目少且质量低。
(二)农民专业知识欠缺,市场信息闭塞
我国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低,真正懂农业科学生产的农民少之又少。加上现在气候变化多端,对农业种植要求提高,仅靠过去的种植方法无法应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其次,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和数量要求也大大提高,农民不懂科学的种植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和数量上很难做到平衡。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自给自足,要想提高农业发展就必须发展农业经济,市场决定生产,农产品生产也要靠市场决定,农民种什么,不能仅靠自我意愿或者是政府鼓励,要多关心市场动向。但是我国目前的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严重缺乏,加上现在市场瞬息万变,农村市场信息又严重闭塞,农业发展不能很快适应市场。此外,一些地方在进行结构调整时,没有透彻研究市场规律,导致很多地方的农业生产能力大起大落,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损失。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势不可挡。长久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方式导致农业生产习惯难以改变,生产技术难以提高。我国城市工业产业化近年来发展飞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已经严重落后于工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主要表现为: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低,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少,进行农产品初级加工企业多、深加工企业少、农产品增值率低,龙头企业少、标准化生产依旧停留在初级阶段。此外,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进行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直接面对市场,抗风险能力低,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农民损失惨重。
(四)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
我国农民数量多,但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城乡二元制使得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差距大,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差距过大导致农民经济收入少但生活负担重,很多农民为了养家不得不进城打工,有关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中的农村流动人口年轻化程度高,大多为80、90后,这些流动人口大多处于结婚生子的年龄阶段,生活压力大。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居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此外,农民工外出务工大多带有盲目性和自发性,对劳动保护和合约签订懂的少,因此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如:工资拖欠、工伤处理、工作时间不合理等等问题不知道怎样解决。
(五)农业科技推广难
农业科技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地区分散,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资金欠缺等原因,使得农业科技在农村推广困难。当然,农业科技的推广过程是需要循序渐进的,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相应的体制管理,导致农业科技的推广进程缓慢。很多农民不懂得合理使用农药、种子和施肥,缺乏正确指导,结果花费很大力气却成效甚微,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三、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首先政府要提高重视,通过引导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市场资金投入、引入工商业部门的管理和市场机制,建立社会化农业服务体系,把农业发展逐渐引入到“工业化农业、科学化农业、集约化农业、市场化农业、社会化农业”的道路上。巩固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在农村加大灌溉工程、植保工程、种子工程、动植物防疫体系、农业信息网络等工程的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此外,加大对农业相关政策补贴,提高农业服务水平,推进农业示范点、示范区建设,摸索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发展也要紧跟时代,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设置农业经济发展机构,聘用专业知识过硬有服务农业经济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建立健全农业经济发展运行新机制;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并鼓励企业建立科研中心,加大研发力度,创新农业产品品种和生产;建立农作物以及畜禽优良品种的繁殖和疾病防御推广体系,帮助农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建立科学技术进入农户工程,利用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帮助农民,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推进高科技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减少劳动力,降低劳动量,释放多余劳动力,减少劳动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三)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循环经济发展一直被人们关注,农业的生态循环发展也正在被重视和推广。如何利用有限的生态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把农业经济和自然资源结合起来,推动农业经济向科学转型,以生态循环理念为基础,坚持资源合理利用、采取集约开发和及时保护,做到环境污染及时治理、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成本投入、清洁生产,全面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围绕“三农”,做到农民素质提高、农村村容清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加强交流学习,不断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为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好服务。
(四)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产业二字,要做成产业,就需要鼓励扶持农业经济龙头产业,通过龙头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要做好原料基地的建设,随时保证农产品加工原料需求,推动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朝优势地区集中,减少运输成本,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其次,政府引导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和推广,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扩大农业生产辐射面,增强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经济的带动,将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推向有组织、有规模的市场经济中。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要以龙头产业为中心,推进龙头产业的集中化,形成规模,让这些龙头产业发展成为设施配套、上下承接的产业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以此发挥其规模效应。同时,要强化这些企业的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大国,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伴随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的发展也应该紧跟步伐,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虽然现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遇到瓶颈,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抓住科技快速发展的机遇,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巩固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促进我国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小翠.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7).
美国杂志报道指出经济时代必将促进社会多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体育和休闲健身行业。体育作为一项重要的衡量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成为了各个国家之间进行文化交流与外交的重要方式。体育所包括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其中健身娱乐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有学者预测健身娱乐行业必将在未来席卷世界,带来新的经济大潮。有一些发达的国家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健身娱乐的社会,而且在发展中国家里发展比较好的一些城市也已经感受到了健身娱乐所带来的影响。虽然目前我国距离这个时代尚且有一定距离,但科学技术发展已经为体育的健身娱乐提供了物质基础,健身娱乐行业的发展基础已经充分具备。如今政府对消费的支持政策极大刺激了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娱乐健身行业。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表现即体育类的娱乐健身活动已经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目前,国家实行的工作制及节假日制度使得人们有更多闲暇时间锻炼身体,这些发展表明娱乐健身业作为新型经济增长点所形成的一个产业正向我们快速走来,成为拉动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通过中国知网等文献资料库,查阅近年来有关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论文和期刊十余篇。
2.逻辑分析法。运用了类比、归纳、综合等逻辑分析法,对相关研究的信息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与探讨,以求得到较完整准确的论证结论。
3.专家访谈法。就研究内容,走访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健身俱乐部的高层管理工作者及健身教练,进行了相关专题的探讨,将讨论后的各种信息汇总、分类。
二、现状。
全民健身氛围已经在全国蔓延开来,健身娱乐行业发展的现状成了很多体育产业管理人员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国城市的休闲体育设施正在逐步完善,然而就当前状况来说,体育经济的发展仍然不太乐观,很多地区体育施设与体育活动开展尚且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
(一)农村的公共文化休闲体育设施不够完善。
很多农村居民的生活比较单一,几乎没有什么设施可以用来锻炼。很多农村人如果想锻炼身体的话,只能去县城的休闲广场,极不方便。因此,这是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的农村人民需要的,不利于农村的现代化发展。现阶段经济建设的不均衡发展使得农村的健身设施落后于城市,农村的居民所获得的福利体育服务落后于城市居民。
(二)体育文化的活动开展有很大难度。
现阶段我国政府尚且缺乏专门组织机构来负责体育健身娱乐行业事务的组织和传播,很多地方政府都只是关注实体经济的发展,对投资体育事业并不十分关心,导致体育事业很难开展。此外,由于一些群众对于体育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入,他们认为参加体育休闲活动还不如在家看电影。很多人都有宅在家里的想法,这样不仅不能够带动娱乐健身这一行业的发展,而且自己也不能真正得到身心上的愉悦。
三、问题。
(一)休闲意识比较薄弱。
通常休闲的体育产业都被看成是打发时间的娱乐消遣及恢复体力活动,其实不然。人们在参与娱乐休闲和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对身心进行调整,而且这一过程还有可能产生可观经济效益,休闲娱乐健身业影响了人们生活方式与生活的质量。国民应当认识到休闲娱乐健身业的意义不仅仅是恢复体力这一个方面,调整精神状态更为重要。实践证明,进行体育活动时可以让那些处于高竞争压力、高节奏中的人们暂且走出喧嚣的尘世,最终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二)休闲体育的场地不足。
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休闲活动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关统计表明所有休闲的活动当中,与体育活动相关的休闲活动占总体比例的75% 左右,这充分表明休闲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了休闲活动主流。当前我国的休闲体育还处在初级起步的阶段,其投资过低,而其中用于发展娱乐健身的体育投资更少。我国的人均体育用地的面积远低于发达国家,此外,体育场地的分布也不均衡。一般来说,人们经常在广场和住宅小区进行休闲活动,然而这些体育场地仅占总数的10% 左右,给现代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三)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休闲体育类型的服务经济同传统的休闲经济有很大区别,它的本质是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致力于提高社会的发展素质。对于增强国民的素质来说,休闲的体育服务行业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对休闲体育旅游和体育用品制造等行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为体育产业的一种,休闲体育需要专门人才来为其制定发展规划,扩大影响,目前,休闲体育的经营人才缺乏,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健身娱乐行业发展。在新的形势之下,培养专业的健身娱乐管理人员对保证体育产业商业化的运作极为重要。
(四)休闲体育的健康发展制度还不健全。
体育市场化与社会化的程度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增强,有很多的体育活动不再是简单胜负问题,它们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及其它利益。另外,体育事务管理与运作也会跟企业运作等诸多的社会经济领域挂钩。我国当前体育法制的建设还是相对落后的,一些法律并不能够适应当前的经济和体育发展,所具备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缺乏有效执法和监督的体系。如果休闲类型的体育产业想得到切实发展的话,一定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健全的法律法规对于促进娱乐健身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保障。
四、对策研究。
作为一种产业,健身娱乐业近些年来的发展极为迅速,已逐步进入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行列。相应的,其管理水平也有所提高,管理的制度和法规也更加完善。在我国,健身娱乐产业仍然十分年轻,尚且处于起步的阶段,所以管理水平还比较低,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这一行业必将在我国取得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由于健身娱乐包含的项目比较多,从按摩、桑拿等高档项目至健美运动等比较普及的体育项目;从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到的种类资源培训,几乎全部包含在健身娱乐经营的范围内。甚至有部分企业开设了气功、武术及至拳击等特色项目,呈现出了全方位的发展态势。从当前我国的体育健身娱乐行业消费来看,健身娱乐这一行业的总体正呈现出逐渐兴旺的发展趋势。有相关数字表明,我国的居民健身娱乐消费趋势正在逐年上升。体育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健身娱乐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健身娱乐行业的发展也会带来更多的体育经济价值。健身娱乐活动所具有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会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它已经逐步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体育健身同休闲娱乐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可以带动一批相关的产业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刺激消费,还可以扩大内需,最终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张伟。体验经济背景下健身俱乐部的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
[2] 袁绍辉。体育健身娱乐业对于体育经济发展之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25)。
[3] 胡爱本。体育管理学导论[M].北京: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甘刚。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职业时空,2007(16)。
[5] 李政,姜彬。试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7(33)。
[6] 石岩,舒宗礼,刘华冰。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及优化对策[J].体育学刊,2007(5)。
屏南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全县辖5镇6乡,159个行政村(社区),耕地面积约1.62万hm2,农业人口16.55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0.46万人,外出务工人员3.58万人;农业产业除粮食作物种植外,主要发展反季节蔬菜和茶叶,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小县。近年来,当地政府着力抓转型、优结构,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在此过程中,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主体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制约其进一步发展。为此,对屏南县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促进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更好发挥其提升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提供参考。
1屏南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截止2019年底,全县各类种养大户达162户,其中,畜禽养殖专业大户24户、种植业专业大户128户,渔业专业大户10户。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2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9家。5家省级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9亿元,从业人数1500余人,带动农户1.7万多户,户均增收9000元。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92家,合作社成员6902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家,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7家、市级示范社11家、县级示范社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收入14237.32万元,上缴税金总额33万元,盈余2023.4万元;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家庭农场115家,其中省级示范场10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县级示范场12家,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约579.47hm2,其中流转经营土地面积约143.87hm2,年销售农产品总值1663.65万元。
2屏南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主体运作不规范,竞争力不足
现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都停留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普遍存在组织化程度低,日常运行不规范问题。发展思路不清,对发展什么项目、资金如何筹措、如何开展技术服务、产品怎么销售等没有深入调查,缺乏系统规划,存在“等、靠、要”的滞后思想;大多数仍然实行传统的家庭式经营,缺乏完善的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制度,内部机构设置、职责划分不清晰,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会计核算不规范,民主管理体系不健全,运作管理随意性大,没有真正体现合作经营,缺乏竞争力与吸引力。
2.2土地流转难,主体开展规模化经营受限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实质上是农业规模化经营,而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需要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的数量和质量,而当前农村不同利益群体对于土地流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有所不同[1],已经进城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农民愿意流转土地,而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民认为不值得流转,不愿意流转与不敢于流转(三不)。同时,由于农村空巢户增多,面商流转难;农户情况迥异,成片流转难;法制意识淡薄,规范流转难(三难)。土地流转存在的“三不”与“三难”,限制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也不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2.3主体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目前,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项目主要是传统的种养殖业和政府主导的长效产业,产业发展同质化现象突出,没有体现区域特色,品牌意识薄弱,没有打造自主品牌及地理商标,缺乏叫得响、拿得出、见效长的特色品牌。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产品缺乏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另外,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是松散型的合作关系或口头合作关系,没有形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未能充分抱团发展优势。有的即使签订了协议也只是形式上的约定,在技术、信息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方面的具体约定并未有效落实。一些农民自律意识、法律意识与风险意识不强,在农产品行情不景气时,经营主体不愿按订单收购,采取压价收购或不愿收购;市场行情转好时,农户又不愿将农产品出售给经营主体,甚至单方违约,自行销售产品。
2.4融资难,主体发展缺乏金融支持
因农业生产经营的投资大、周期长、比较效益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周转慢,资金链紧张,自身发展需要有力的资金支持,却面临融资渠道少、贷款难的现实问题。由于金融担保政策落实不到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形式较为单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难以作为担保,农业设施用地和农业附属设施又不可进行抵押,进一步限制了其能够抵押担保的资产类型和数量。因此,现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主要通过个人信用贷款,但额度小、成本高。
3屏南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建议
3.1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力度,提高经营
主体整体素质积极搜索建立一套以政府为主导、综合服务、整体推进为特色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训管理模式。一是依托每年度农业系统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的培训,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村现代经营管理技术人才,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强发展经验的总结和示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对各地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良好氛围。
3.2规范土地流转,夯实农业规模化经营基础
应搭建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平台,为土地流转双方提供相关的供需信息、政策咨询、合同签订指导、矛盾纠纷调解等一系列服务。同时,完善土地流转相关法规,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依法指导土地流转行为,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奠定基础[2]。
3.3加强品牌培育,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通过创建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行“一品一码”合格证制度,通过“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评选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和名牌农产品。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大力培育省、市、县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家庭农场示范场。通过技术指导、服务带动、代购代销、品牌共享等方式,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和“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或二次结算”等收益分配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发展关系[3]。积极引导合作社成员和周边农户利用实物、承包地经营权、林权、水域养殖权等作价出资,让农户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1018602
0引言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变化,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当前,各国都将教育视为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中之重,而教育信息化也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对整个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变化,并将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回顾近几年来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教育信息化在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均产生了重要作用,因此,分析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要素,对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规范来促进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2010年,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明确提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提高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及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等工作目标和要求\[1\]。2012年,教育部制定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也明确提出: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全面部署、加快实施,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
1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城乡差异明显,投资不均衡
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农村基层学校发展尤为落后,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信息化建设投资分布不均衡导致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城乡差异明显。
越是基层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教学资源获取、教师能力素质等方面越差,更应当投入较多教育经费和资源,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全国基层学校(各级教学点、完全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数量占学校总数的80%以上,教师数量占教师总数的50%左右,学生数量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数量众多,规模庞大。但是,基层学校近几年的信息化建设总投资所占比重较小,经费支持总体较少,而且学校自身又无法从其它地方获取经费支持,导致了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较差,大部分学校不能按照国家要求完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更为关键的是,硬件环境较差进一步使学科教师的能力发展受到制约,教师无法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教学资源,自身教学水平较难提高,导致教学质量永远停滞不前。此外,基层学校早期配备的设备已老化淘汰,学校已配备的设备联通性、交互性等方面较差,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机会较少,教学资源获取困难等,都进一步加大城乡之间的信息化建设差距。
1.2信息化建设主体单一,未充分调动市场建设力量
目前,高级中学、完全高中由于办学规模较大,办公经费相比较为充足,每年可以有一定规模的自筹经费投入到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偏远地区农村学校则完全依赖上级拨款,建设主体过于单一,没有运用市场机制和充分调动市场力量。从市场视角看,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它的规模是以千亿来计的,教育信息化或信息技术提供的环境所带来的市场也非常庞大。一边是教育信息化庞大的资金投资需求,另一边是大多数学校主要依托教育行政部门拨款进行信息化建设,这必然引起大多数学校由于缺少经费投入而导致学校整体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
1.3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较少,信息技术课程开设质量不高
从整体上看,西北偏远地区社会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存在非常明显的地区差异。在绝大多数地区,家庭能提供给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机会非常有限,学校里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承担信息技术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学校能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各类制约因素很多,其中计算机数量和专业对口教师因素尤为重要。
1.4重视硬件环境建设,忽视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大部分学科教师只是了解信息化教学的概念,但是将信息化教学的方法应用于课堂实践中还存在困难,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普遍较低。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仅是信息化硬件环境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更重要的是教师整体专业化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的最核心要素是教师,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以及课程改革的实施等都需要通过教师来实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完善和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建议
2.1根据学校类型和规模,制定不同建设标准
基于以上对现有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针对国家“三通两平台”战略工作的有效实施,根据学校类型和学校规模,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在硬件环境建设方面提出适合不同建设标准的建议。
由于经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在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工作中,必须要坚持做好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分类指导、分区推进。
通过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更新教育传统观念、推动教育改革、关注农村和西部等贫困地区的不利群体,以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建设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加强基础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建立国家基础教育门户网站,建设国家分级存放基础教育资源库,制作同步课堂和教育资源光盘等方式促进发展。配合课程改革,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和课程整合,加快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国家对培训者进行培训,各省再根据不同建设标准和指标体系培训一大批骨干教师,各县(市、区)对所有教师通过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大面积进行校本教研,也可通过专家开展网络教研的方式双管齐下,真正做到培养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2.2多元化建设主体,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实施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建议采用不同建设模式,多元化建设主体,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推动“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实施,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深化发展。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市场驱动力,引进信息技术企业的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与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应用、服务驱动”的建设模式。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统筹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可行、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各学校要转变“自己投入、自己建设、自己管理、自己维护、自己使用”的传统建设方式,由企业投资搭建平台和提供服务,学校购买服务获得平台和空间的使用权,促进各学校信息化的整体推进。例如,甘肃省在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提供政策支持,由企业投资建设,学校持续使用,采用“竞争提供、政府准入、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形成企业、学校、社会组织优势互补的格局,促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在我省的整体推进。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99.8亿元都通过“政府主导、企业竞争”的方式,让信息技术企业建设,然后通过收取服务费的方式每年向学校收取一定的信息环境使用费用,一定年限后,信息化设备或环境归学校所有,不再上交服务费用。
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利用中央政府财政拨款和各种基金会项目投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推进,逐步实现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
2.3加大对基层学校投入,努力缩小城乡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差距在建设过程中,应向农村学校进行资金、政策倾斜支持,更加关注基层学校硬件、资源、培训等方面的需求,加强基层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采取分类、分层、分步实施的建设策略,坚持按需建设的原则,逐渐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一、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收入增长存在的问题
农民收入的增长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农民的增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有很大联系。目前,农民增收增长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其一,农民的收入不稳定,当综合经济增长快的时候,农民的收入就增长的很快,反之,增长较慢或者直接减少。其二,农民收入之间也存在较大的不平衡的情况,农业收入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因为种种情况,收入之间的差距大。
2.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农村的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规模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在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上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思想观念认为土地是自己的,可以凭自己处理,这样就使得农民私自进行土地包租的现象很严重;其二,土地流转程序上面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些流转甚至不是农民自愿的;其三,外部环境使得城镇企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有限,这使得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缓慢,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多数的农民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土地。
3.农业投入存在的问题
农村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财政投入和农户投入。在财政投入方面,虽然财政投入在逐年的增多,但是其投入的力度远低于发达国家,资金的投入力度不够,使得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严重的阻碍农业的收入,而且在财政投入资金本来就少的情况下,还存在普遍的挤占挪用资金的情况,这样使得资金的利用率很低。在农户投入方面,因为农户自身的经济实力不足,则在农业的投入上则相对较少,这样导致收入的可靠性降低。
4.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转移和劳动力素质偏低。目前农民进城主要是以流动人口的形式,工作的保障性较低,遇到农忙就回家种地了,没有实现真正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劳动力素质偏低方面,因为劳动力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技能型的还不多,长期的体力劳动使得农民不愿意一直呆在城市,所以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1.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解决农民的收入的问题是较为复杂的,只有不断的优化农业结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够实现农民的增收。在优化农业结构方面,需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优化产品的结构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农产品的结构进行优化,建立起可以调控的农产品结构,并且需要扩大优质粮食的生产,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种植当地特有的作物。其二,建设优势产品产业带,因为每个地区的气候等原因的差异,各个地区的种植优势也不一样,所以需要充分的利用这一点,建立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带,并结合当地的旅游,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其三,规范农产品的加工标准,使得农产品能够通过世贸组织的这个机会走出去,农产品走向国外无疑能够有效的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充分的利用好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可以组织农户进行专业化大规模的生产,不仅仅可以降低劳动成本,而且可以有效的提升机械化水平,可以使得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有很大的提升。其二,建立多元化联接机制,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并且完善相应的合同,保障双方的利益,并且根据发展进行不断的完善。
2.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为劳动力的转移奠定基础,城镇化的建设可以使得较多的剩余劳动力投身于城市的发展中去,获得相应的技能,这样就能够逐渐的在城市中扎根,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的转移。其二,拓宽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能够吸纳大批的劳动力,所以大量的发展非农业产业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其三,劳务输出来达到转移劳动力的目的,目前,劳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劳务公司在提升农民收入的同时,保障了农民的权利,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劳动力的转移。其四,加强制度的建设,保障转移的劳动力的利益。其五,需要加强教育培训力度,以提升劳动力的素质,得到可观的收入,但是根据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培训的力度远远不够,还需要政府大力的支持,规范相应的制度,并对培训机构进行相应的扶持。
3.加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对策
因为我国土地的制度和国家性质,导致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缓慢,所以要实现土地所有权的有效的流转,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并建立相应的中介组织,完善合同,并对其中的条款内容进行明细,对土地所有权的流转进行规范。同时国家需要鼓励和支持土地流转的行为,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打击不规范的行为。对于土地流转中介,国家需要给予扶持,但是不能够有政府机构直接代替,需要投入资金建立固定的工作地点,但不对中介进行干涉,使得土地流转中介真正的发挥其作用。
4.加大对农村和农业投入的对策
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主要包括两点,即增大国家的财政支出和给农户提供条件,促进农户在农业上的投入力度。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对比发现,我国在农业上的财政投入明显不足,且投入的方面较少,没有规范的建立相应科学技术、农资农具、基建建设、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政策,使得农村投入资金的使用上普遍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严重的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需要降低农户对国家资金的依赖,采取相应的政策提升农户投入农业资金的主动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城市经济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农村经济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的距离。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国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存在: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农业投入、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有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以逐渐的缩小跟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纪礼陈.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