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酒店管理相关知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2 09:14: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酒店管理相关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酒店管理相关知识

篇(1)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开展,能够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交通现状,是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也受到了社会方面的普遍重视,但是从现实角度来看,我国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质量管理需要施工、管理双方面着手,就质量问题采取相关措施予以解决,是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目前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

一、新时期影响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因

(一)施工角度

从施工角度来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其一,进行施工时,工程项目人员的能力决定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好坏,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管理水平、组织水平以及技术水平等等;其二,工程项目材料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基本保障。在具体施工时,材料的筛选和验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是目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三,施工设备需要符合具体施工需求,选择的施工设备能否适用于施工环境和道路之间是否有着排斥的可能,这些都是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原因;最后,施工地质和项目管理影响到施工环境,施工环境也是影响道路质量的原因之一。

(二)管理角度

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进行管理时,施工所要求的管理方式能否正常实施是施工质量中重要的环节。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人员素质和管理能力是解决道路问题的基本保证,也是工程项目质量能否合乎要求的重要因素。

(三)天气原因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是在外部进行施工,施工的材料受天气影响较深,对施工质量起到了一定的影响。通常来说,受天气情况影响较深的材料很多,其中以混凝土为首,混凝土材料是一种胶性物质,其内部结构中水占了大部分比重,如果天气出现冷热不均、大风大雨、极寒或极热的情况下,势必会对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产生重大变化,进而影响整个道路的质量。

二、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面临的现状

通过对当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进行分析,质量管理出现的问题不容小视。主要通过以下情况得以体现:

首先是路面的质量出现问题。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路面的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许多人员在管理时发现已经完工的路面会经常出现坍毁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路面施工违背了工程标准制度。另一方面,路面维修的问题也较多,比如筛选的材料、施工技术水平不达标等情况时有发生,路面结构松散出现裂纹的情况居多,这样的路面质量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能力。此外,路面乱铺管线、盲道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些施工完全不符合有关规定,为正常行走带来了诸多不便,也是路面质量没有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路基的质量问题。路基质量是提高道路利用率的重要保障,我国的市政道路施工时,对路基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有力的监督措施,一旦路基出现问题,道路的质量便无从保证。通常情况下,路基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下列情况中:首先,横坡缺乏整齐划一的工作,严重降低了精确度,使路基的质量大幅下降;承重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缺乏足以支持重力的保护,使地基的承重能力明显下滑;沟槽开凿工作疏忽大意,造成空间越来越大,路基密度越来越松散,路面坍毁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时,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在招投标上出现的问题。我国针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主要采取了业主招标的方式,在所有参与评标的群体里,业主评委大约占了总评委的三成,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业主方有资格挑选评标委负责人,相当于业主左右了评标程序,换句话说,评标委负责人很有可能与业主方进行暗箱操作,招投标的收、受贿情况并不少见。

此外,市政道路进行施工时,部分材料与施工要求有所违背,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施工之前没有将新进材料进行试验。今天的建筑企业对材料的质量问题已经有所重视,负责采买材料的工作人员对材料的合格性也能够进行确认,但是购买的材料量大,种类复杂,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材料试验的重要性,施工时出现问题才发现材料与施工要求相违背,使建筑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

三、改善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重视施工材料的管理与审核

进行材料管理与审核时,一定要筛选强度大、质量高,适合道路施工的材料,检查所购材料是否有专业厂家的合格证明,通过检查后,将材料进行具体试验,避免所选材料与施工要求不符,所有条件准备就绪时方可进行施工。负责采购材料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素质,将材料的价格牢记于心,采购时做到“货比三家”,优先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此外,进行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将具体的材料进行分配比例,比如混凝土就要求按一定的分配比例进行搅拌方可投入使用,正确把握材料能够有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提高施工质量管理

进行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时,将具体的施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建立一个与施工质量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体系,该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建立专业的施工质量管理部门,并设立相应的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主要管理者。另外,强调职责与责任,让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认识到,责任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前提,并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位。其次,确立质量管理制度用来规范行为标准,使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最后,提高技术管理,道路施工在设计阶段十分重要,因为设计方案决定了施工的具体方向,需要保证施工方案符合实际施工过程的需要,并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予以确定,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保障。

(三)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

影响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与道路工程项目之间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目前,大量施工人员的素质低、水平差,技术水平不到家等缺点是比较常见的。必须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学习与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了解、掌握道路施工技术,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带来更多稳定的因素。

此外,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属于工程领域,但是道路施工与其他领域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比如和煤气管道、电线、排水设施等有着交汇的可能,使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困难重重。为此,进行施工时,一定要保证施工人员有着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通过评价和测试后方可投入到工作中,如果施工人员专业能力不达标,在施工时遇到问题便会束手无措,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也是不o可能的,因此,施工人员的能力决定了市政道路项目质量问题,也是质量控制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

结语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日益增多,但是所引发的质量问题也更加严重,为了避免质量问题引发交通安全问题,对其加强质量控制是施工企业刻不容缓的问题,使我国市政道路的质量有所提升,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大力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学者汤百智认为实践教学就是指在实验室或生产现场,根据实验、设计和生产任务要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做结合,以学生自我学习和操作为主,从而获得感性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

2、高职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就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项目的简称,高职实训项目是指,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在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的指导下,针对学生职业技术应用和操作能力开展的教学训练过程。高职实训项目在内容上包括以下几类:第一,如果从空间角度划分,可以分为校内实训项目和校外实训项目,校内实训包括教学实训,校外实训包括教学见习和生产实训;第二,如果从形式上划分,可以分为技能鉴定达标实训和岗位素质达标实训,具体有通用技能实训和专项技能实训;第三,如果从内容上划分,可以分为动手操作技能实训和心智技能实训,包括了操作技能实训和综合素质能力实训。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训项目建设现状及问题

1、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训项目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都在本地区或全国范围内建设了实训项目基地。在校外实训项目建设中,大部分高职院校都采用了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高职院校大部分都采用了“二一制”的实训模式,在入学前两年,学生在校内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然后到实训基地实习一年;但是也有一些高职院校采用的是校内校外交叉学习的方式,即在校内完成某个科目的理论学习,旋即进入实训基地接受实训项目的学习;还有一些学校采用的是订单培养的模式,订单班的学生在完成实训项目的学习后,实训酒店和高职院校间可以进行双向的人才选择。在订单培养模式下,大多数学生都可以获得在实训酒店前厅、餐饮和客房等一线部门工作的机会。

2、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实训项目的选择随意性较强。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项目建设中,对实训项目和实训企业的选择缺乏严格的标准。例如,一些高职院校每年都会有一批酒店到学校联系实习生事宜,而由于可选择的对象较多,学校一般就从其中确定几家高星级的酒店作为实训项目,但是在确定实训项目的过程中,学校对酒店的实际情况了解较少,特别是在酒店能够为学生提供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发展空间等方面没有做细致的审核和考察,对酒店能够承担实训项目的资质缺乏认真的考虑,总的来说就是实训项目的选择随意性较大。

(2)校企双方在实训项目建设目标上不统一。

从学校角度而言,高职院校建设实训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锻炼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质的平台和场所,其本质是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但是从酒店角度而言,很多酒店之所以会主动联系高职院校就是为了能够从高职院校中获得廉价的劳动力,缓解自身的用工压力。因此,可以明显发现学校和酒店在实训项目建设的目标上南辕北辙。按照酒店的目的,实习生到企业开展实训,主要是用作从事某方面具体的工作,填补企业的用工缺口,酒店方面并不会按照实训项目的培养方案,对员工进行轮岗,大多数学生在实习期间都是在同一个岗位工作到底。之所以酒店这样安排是因为轮岗的成本较高,实习生在接受了一定时间的岗位锻炼后,对现有岗位的工作要求更为了解和熟悉,已经能够胜任该岗位工作,如果按照实训项目的方案要求对学生进行轮岗,则会增加企业的培训成本。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到酒店实训的学生长时间从事某种职位的工作,就会丧失学习的热情,对酒店管理其他专业项目缺乏了解,实训作为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平台的作用就很难发挥。

(3)校企双方缺乏沟通和改进机制。

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训项目往往每年会有变更,在建设实训项目的过程中,一些在实训中发现的问题在第二年里得不到及时的改进。由于实训项目的建设是一些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如果每年更换不同的实训基地,就会导致每年实训项目的建设都面临新的环境,很难保证实训项目的持续改进和完善。再者,很多实训基地的酒店与学校之间,缺乏完善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学校在实训期间不会主动更了解实习生的学习和工作情况,酒店也不会将这些情况反馈给学校,这就导致了学校在实训项目建设上缺乏对酒店的指导和规范,不仅对实习生的实习和学习过程难以协调,对实习生的个人利益也难以做到有效保证。

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项目建设的对策建议

1、慎重选择实训基地

在选择实训基地时,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应当持有更为慎重的态度,不能太过随意。笔者认为,在酒店管理专业实训项目的选择方面,校方应当从本地或外地的优秀知名酒店中进行挑选,特别是应当注重酒店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以及对实习生的利益保障机制等问题。应当避免为了完成实训基地建设任务,而盲目地选择一些知名度不高,或动机不纯的酒店成为实训基地,特别要避免一些酒店在春节前后等用工需求紧张的时期,以获得廉价劳动力为目的与校方合作的酒店。此外,校方还应当注重实训基地酒店在内部管理机制上是否完善,必须选择注重人才培养和锻炼的酒店,确保实习生在实训基地中获得充分的锻炼和成长机会,而不是沦为酒店的廉价劳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习生的实习目的得以实现。2、制定符合校企双方目标的实训方案目前,校企双方还比较缺乏统一的实训项目建设方案,这导致了双方在实习生的培养方面目标不一致。例如前文分析过的,酒店将实习生当成是顶岗工作人员,安排岗位后实习期内一般不予轮岗变动,这样不利于学生在不同岗位锻炼职业技能。因此笔者认为,校企双方应当制定符合双方要求的实训方案,校方应当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作为实训项目建设的核心目标,而酒店应当将培养全方位的职业人才作为开展实训项目建设的目标,进而制定学生在酒店各岗位实习的方案和步骤,并明确在各岗位的工作时间和轮岗要求,确保学生在一个岗位上得到充分锻炼后能够迅速转移到另一个岗位。

3、建立完善的实训项目评估机制

为了保证实训项目正常运行,学校和企业应共同制定一系列评估制度,定期对实训基地的实训过程和实训效果进行评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建立评估体系:(1)建立校外实习评估体系,即由学校酒店管理教研室主任和酒店人力资源部经理为主要负责人,组织教研室实习指导老师和酒店部门经理开展每一期实践教学的质量检查和评估。(2)建立实践教学效果评估标准体系,即制定各种实践教学项目标准,为评估检查实践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提供标准。(3)建立实习基地制度化评估体系,包括校外实习基地的评估标准管理制度、检查考核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各级组织部门责任制度。(4)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评估信息体系,包括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等。

篇(3)

1基于组织公民行为的调查

1.1调查说明

本人通过查阅资料和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访谈,在成熟的量表基础上,结合酒店实际情况,设计出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员工基本情况、酒店人力资源实践量表、组织公平量表和酒店组织公民行为量表。本次调查,是为了了解酒店人力资源实践,组织公平和组织公民行为情况,研究人力资源实践和组织公平二者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此次调查问卷共发放250份,回收228份,回收率为91.2%,有效问卷214份,占回收问卷的93.9%,回收回来的问卷,通过spss19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三个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0.8以上,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2调查结果

通过描述性分析,发现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量表中的参与维度和发展得分较低,规范维度得分较高。组织公平量表中的三个维度得分均不高,只是略高于平均水平,分配公平维度和程序公平维度得分最低。组织公民行为量表中,自我层面得分最高,组织层面得分最低。通过对不同星级人力资源实践、组织公平和组织公民行为的比较,发现星级越高,人力资源实践、组织公平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得分越高。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其三个维度对组织公民行为都具有显著相关性,组织公平及其三个维度对组织公民行为也都具有显著相关性。进而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回归分析中得到,发展维度、参与维度和规范维度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15、0.193和0.184,说明发展维度和参与维度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影响较大。通过组织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回归分析中得到,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29、0.450和0.092,可以看到程序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最大,而分配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较小。

2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组织公民行为

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发现人力资源实践和组织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相关性,结合酒店的具体情况,通过以下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来提升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2.1注重员工招聘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开端,选择合适的人才,对酒店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酒店的招聘需要注意人才的适应性,满足酒店行业服务性的要求,具体岗位的任职要求。酒店员工的招聘,应该重视员工潜在的组织公民行为。在酒店招聘中,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改变以往唯“学历论”和“相貌论”的观念。在研究中,发现年龄较大、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员工其组织公民行为得分最多,而年轻的中专学历的员工其组织公民行为得分最低。在招聘中,应该注重对员工的全方位考察,研究表明,具有外向型、宜人性、责任感和集体观念的员工的更容易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在招聘中,应该着重考察考察员工价值观是否与酒店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相一致,当员工的价值观与酒店的价值观一致时,更容易激发组织公民行为。

2.2注重员工发展

注重员工的发展,首先要注重员工的培训。现实中,大部分酒店一味重视短期经济效益,忽视对员工的培训,对员工不进行培训或者只进行技能培训,或者考虑到增加酒店经营成本和担心员工跳槽而增加培训风险,而不愿对员工进行培训。酒店培训的开展,有助于员工自身的发展,提高员工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员工对酒店的忠诚度,进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在的员工不仅关注工资福利待遇,更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酒店行业大多缺乏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忽视员工的自我发展需求。通过职业生涯管理,有利于酒店和员工达到双赢。对现在的员工来说,相比工资福利来说,他们更注重自我发展,希望通过科学的自我评估、职业测评等,设计出一条更好的职业发展道路,进而提升自身竞争力;对酒店来说,酒店对员工职业发展进行管理,引导员工的发展与酒店的发展相一致,通过员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酒店的发展,另一方面,使员工感受到酒店对员工的重视,重视员工自身的发展,增加酒店对员工的吸引力。

2.3注重员工参与,积极授权

酒店的成功离不开员工的参与。酒店应该为员工营造一种和谐的大家庭气氛,使员工能自由充分地发表意见、积极参与管理。作为服务第一线的基层员工,他们比管理者更了解顾客的需求,更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员工参与管理,可以为酒店提供很多有益的信息,促进酒店的发展,也能使员工感受到酒店对员工的重视和支持,增加员工的“主人翁”使命感,从而增强其工作责任感,更好地和管理人员合作,做好双方的信息交流,促进酒店整体服务的提升。在酒店管理中,需要通过授权,赋予酒店员工一定的权力,给予其参与酒店管理的机会,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酒店对员工的授权,一方面有利于提升酒店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酒店日常工作中,容易遇到各种突发问题,基层员工直接与顾客接触,如果具有一定的决策权和自,能够提高服务效率,更加灵活,迅速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酒店的整体服务质量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授权体现了酒店对员工的尊重,有利于把员工从细枝末节的严格规定和制度中解放出来,满足员工受尊重需求,增加工作自豪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篇(4)

一、风电就地制造项目简介

近年来,我国的风电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2011年全国风电装机总量已达到6000万千瓦。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风力发电厂都建在风能资源丰富的高海拔地区,如云南、贵州等地。目前我国风力发电机组使用的风力发电叶片均采用整体成型技术,整体成型的风电叶片体积巨大,以目前市场主导产品2.5MV风力发电叶片为例,其风电叶片长度已超过50米。由于采用整体成型的风电叶片不能拆装,加上需要运往交通不发达的高海拔地区,叶片运输难度大、成本高。

为了提升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国防科大共同承担的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大尺寸复合材料风电叶片RTMAVIP就地制造技术”成功解决在高原地区就地生产制造风电叶片的难题,并在云南等地成功开展了一系列就地制造风电叶片项目。就地制造风电叶片项目的核心是在风力发电厂附近建立临时的制造平台,通过对技术、工艺、质量、采购、生产、管理等各方面人员的有效组织,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风电就地制造项目有以下特点:第一,项目目标的明确性。项目产品具备明确的产量、质量、时间要求。第二,项目的生命周期性。项目的生命周期一般为1-2年,根据风力发电厂的建设进度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第三,项目规模较大。风电建设项目一般为国家投资的重大项目,风电叶片就地制造项目产值一般都超过亿元。第四,项目技术含量高。风电就地制造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工程项目,对材料技术、设计分析技术及工艺控制技术等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专业性很强的技术人员负责。

二、大型风电就地制造项目的人力资源特点

1.一般项目人力资源的特点。一是项目人力资源的团队性。项目需要所有成员为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按一定的原则,根据个人能力优势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一个有组织的整体。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在控制时间和限定成本内安全地完成项目成果,这就需要团队中的每位成员为了要实现的目标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甚至是舍弃个人的利益密切协作促使目标实现。二是项目人力资源的周期性。项目的人力资源需求随项目的产生而产生,随项目的完成而终止,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会因项目所处的阶段不同而对人力资源有不同的需求。三是项目人力资源的流动性。项目是围绕确定目标的一次性的专业活动,项目成员势必会因项目的结束进行主动或被动的流动。

2.风电就地制造项目人力资源的独有特点。一是项目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层次、专业复杂。就地制造项目由于需要建设一个完整的制造平台,除制造员工外,风电就地制造项目还需要配置负责项目运营的总体负责人、精通技术的技术骨干、质量控制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及采购人员,此外为优化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还需要配置人力资源等相关管理人员。二是单个风电就地制造项目人力资源需求数量大。目前单个风电就地制造项目的人员需求一般在100人左右,对于特别大的就地制造项目需求人数甚至超过200人,可与一家中型企业相当。

三、大型风电就地制造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第一,风电就地制造项目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层次、专业复杂性要求系统地进行项目人力资源配置,任何一个方面人员的缺失都会影响整个项目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项目的完成质量。

第二,风电行业专业人才短缺,人岗匹配难度大。近年来,风电在我国有较快的发展,但仍然属于新兴行业,熟悉风电行业,尤其是有风电行业工作背景的人员数量十分有限,大部分新引进人员需要进行再培训方可适应岗位的需求。

第三,风电就地制造项目驻外员工流失风险大。派驻外地的员工需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加上就地制造项目的所在地环境一般较为艰苦、工作强度大,驻外员工往往容易在心理、心态和情绪上产生变化,若不能及时地掌握、调节和排除他们这些心理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团队稳定、团结和项目能否顺利进行。

第四,项目组织的一次性与激励本身的矛盾。(1)项目组织的一次性使得项目组织很难建立起自己的组织文化,因此难以通过组织文化来提高团队的协作力。(2)项目一次性的组织难以通过职位的提升或职业规划之类的长期激励手段激励团队成员。

第五,项目组织分工与传统薪酬体系之间存在的矛盾。在风电就地制造项目中,成员的地位是根据其在组织中所承担的任务来决定的,而传统的薪酬体系则是根据成员在企业中的行政级别以及所属关系来确定的。若在项目中继续沿用传统的薪酬体系显然不能体现岗位价值,而要采用新的薪酬体系则势必会对母公司传统的薪酬体系造成冲击。

第六,就地制造项目人力资源短期使用与长期储备之间的矛盾。风电就地制造项目人力资源需求具备周期性,在实践过程中一个项目结束后,另一个项目不一定会立即启动,这样项目的人力资源就面临解散的危机,若不解散,就必须承担拥有这一部分人力资源的成本,若解散,在新的项目启动后又必须承担重新招聘项目人员的成本。

篇(5)

一、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概述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而又繁重的任务。建设项目的质量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也是建设项目三大控制目标的重点。1.建设项目管理。建设项目管理是指在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所进行的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达到建设项目的最优目标,即质量、工期和投资控制目标得以最优实现。由于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独有的复杂特点,从而其具有几大共性,即实践性、复杂性、多样性、风险性和不连续性等特点;同时,由于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我国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管理还具备其自身特点。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质量是指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质量主体是实体。而工程项目质量的内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工程项目实体质量;(2)功能和使用价值;(3)工作质量。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工程项目质量要求主要表现为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因此,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在研究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有关问题时,也必须充分考虑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特点,包括:主体的复杂性、影响质量的因素多、质量隐蔽性、质量波动大、终检局限大、质量要受投资、进度的制约等。质量控制的任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合同规定的工程建设各阶段的质量目标,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实施监督管理。

二、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1.水利水电项目专业多、项目多、而单项工程量多。这从建设管理的角度来看,具有另一种难度。若使用先进的大型设备,由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工程成本不能保证,若改用简化的办法,非专业队伍来施工,其质量就难以控制保证。

2.水利水电工程一旦发现早期失控,为弥补损失而赶工,将严重地影响质量控制工作。在一些工程招投标中,压低临时建设费、不可预见费等,致使施工单位在经济上十分被动。这点也是水利水电工程出现许多分包,甚至“隐性转包”的重要原因。包工队以更低单价拿到工程之后,经常挖空心思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3.施工单位现场管理力度不力,质保体系不健全,挂靠资质现象严重,施工水平低。项目部管理模式多是公司管理层加包工头,施工队伍设备投入少、技术水平低。施工主要技术工人及工程师配置不足,施工的主要核心管理网络不完善,缺少专业的相对固定的施工班组,造成施工组织的杂乱无章、低级错误不断。例如:某工程局以低价中标一小型水电项目,中标后,该工程局为节省施工成本,只派了几十个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基本没有大的施工设备进场,同时引入多家分包队伍,施工过程中大多是以包代管,一个大约7000万的工程,进行了层层分包,最多时竟达到四层分包,进入施工工地的分包队伍多时达20家,工地上偷工减料的事不断发生,施工过程杂乱无章、低级错误不断,工程质量严重失控,同时工程进度也严重滞后。后来该工程局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要求与业主谈判,变更部分工程单价,业主见工程失控,只得进行适当的妥协,在这种情况下,该工程局才加大了投入,重新整顿、清退部分分包队伍,减少分包环节,才使工程建设得以进行下去。

三、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对策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建设工程项目有关参与各方进行质量策划、编制质量计划、进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以及质量改进的基础,通常包括质量教育培训、质量责任制、标准化工作、计量管理和质量信息管理工作。实践证明,搞好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能有效地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使各项质量都取得满意的效果。

1.质量责任制。质量责任制旨在确定建设工程项目参与各方中,各部门或个人在质量管理中应承担的任务和活动,规定每位员工的责任和相应的权力。将质量职责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做到人人都有确定的任务和明确的责任,使事事都有人负责,形成一个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责任网络。实行预防为主、防检结合的办法,一旦发现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出现问题,即可查清责任,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与对策予以解决,并确保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提高。2.标准化工作。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是指为取得全局的最佳效果而依据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对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活动中具有多样、相关性特征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以特定的形式和程序颁发的统一规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基础工作,它使组织复杂的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简单化,以保证组织的生产经营或业务管理活动能够高效、准确、有序正常地运行。标准化的对象是生产经营或业余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包括“物”和“事”的两大方面。所谓“物”是指材料、设备、工具等有形的事物;所谓“事”是指事物的处理方法、工作程序的无形的事物。开展标准化工作就是按照标准化的原理,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中经常重复出现“物”和“事”,用标准的形式统一起来,作为指导业务性的准则和依据。通过标准化工作,有利于使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活动合理化,改进质量,提高效率。3.计量管理工作。计量是关于测量、保证两质量统一和标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它具有一致性、标准性、可行性和法制性的特点。计量工作是技术与管理的统一与结合。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计量保证,就是指从建设工程项目策划、设计、采购、施工、竣工和使用的过程中,计量工作在保证量值统一的条件下,通过测试技术、制定标准、技术文件以及组织管理措施的手段,提供各种数据和信息,并使之达到必要的准确度,使各项工作建立在可靠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而为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以及为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的目标提供依据。4.质量信息管理工作。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的依据和资源,对于工程质量改进、质量策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质量控制的基础。质量信息管理工作主要是对质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反馈、建档并提供利用。质量信息应具备价值性、适用性、正确性、等级性可追踪性和可加工性。为使质量信息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建立工程项目的质量信息系统,形成一种收集、存贮、分析和报告质量信息的组织体系,以便支持质量信息管理,帮助各级决策机构和决策者做出决策和迅速传递指令。

四、结束语

施工企业的项目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搞好项目施工质量,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不断探索质量管理的新途径,摸索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是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不断地学习、探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企业管理及技术标准,保证项目施工优质、高效,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项目;质量安全;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a)-0000-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项目逐渐的增多,其中存在的安全质量的问题也逐渐增多,给人呢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威胁。

1水利水电施工项目中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

1.1安全事故发生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一般都是在山区或是郊区等远离城市的地点,所以在交通以及施工设备和条件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且在施工现场对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特别是一些电气工人、电焊工人等等,他们的安全用电和防火意识上都比较缺乏。这就导致在发生火灾后,工作人员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因而也就给水利水电工程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现场,工程施工监管部门在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对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加强质量上的监管,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中存在着很大的质量安全隐患。

1.2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也没有落实“以人文本、安全第一”的政策,在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中也就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对施工员工没有进行有关安全知识的教育,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也就没有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一味地追求施工进度,忽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严重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1.3欠缺有效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象的繁琐,施工环境的恶劣以及施工技术上的高难度等等因素,使得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就当前对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方式来看,主要采取的是抽查和备案的方式。而且在监督的技术和方法上都比较落后,相关监督管理人员在监察管理中也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有些人员甚至是无证上岗。导致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理质量安全问题,在水利水电施工项目中没有真正发挥出监督管理的职责和作用,因而安全施工也就无从谈起。这些都造成了水利水电施工项目中存在很大的质量安全隐患。

2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

2.1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对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必须从一开始就着手进行,即承包商一接手,就是其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度,从而实现其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同时尽量帮助其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建立安全生产和劳动防护制度。对于重大施工项目,承包商所制定的施工措施和安全措施必须报于工程师审批之后才可以具体实施。

2.2加强对安全施工的教育宣传工作

在宣传工作中,除了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外,还需要对施工单位的有关领导、经营者、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达到参与水利工程的所有人员都具备良好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及应对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另外,还需要定期对安全知识进行考核,以促进其真正时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2.3坚持对承包商的施工工程进行检查

开展预防性安全防控措施,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外部条件以及对其全体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等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对安全措施做不到位的单位及个人,安全管理人员要对其严格予以警告,对于更加严重的情况,管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措施。

3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

3.1加强施工材料的控制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施工材料、配件等均有着一定的质量要求,在使用的时候,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保证其质量合格。对没有经过检验的材料与配件不予使用;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与配件也不得使用,需要运离现场,进行一定的处理。如果监理单位对材料、配件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异议,可以要求承包人展开重新的检验,在必要的时候,监理单位可以进行一定的平行检验。当监理单位发现承包商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材料与配件检验的时候,可以自行进行检验。由此可以看出,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一定要加强材料与配件质量的检验,保证其质量合格,这样才可以确保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符合设计标准。

3.2强化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重视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开展。其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尽可能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根据事前、事中、事后的步骤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落实,进而保证施工质量。二是,建立与完善法制建设,提高施工法制意识,保证施工的法制性。三是,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禁止偷工减料的行为,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明确施工规范,保证施工的顺利完成。同时加强对有关施工人员的考核,保证其持证上岗。四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一定要加强对材料、设备、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强调各种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在施工中,一定要加强动态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五是,强化对施工技术的复核,反复核对施工核心技术,防止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保证施工质量达标。

3.3强化监控方法,开展技术培训

强化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质量的监控,开展相应的检验工作,保证其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施工工序质量的监控,对关键工序与重点部位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同时,一定要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性进行监控,保证施工顺利完成的同时,确保施工质量。除此之外,一定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工作,保证施工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术能力,进而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促进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所以,水利水电工程企业一定要开展定期的培训工作,构建相应的考核体系,保证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实现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

4结语

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作为一名水利工程工作者,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结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方法来解决遇到的质量问题,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不可忽视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水利工程长久稳定的发展。

篇(7)

伴随着全球经济化不断的深入和发展,各行业的人才争夺战也是越发的激烈。虽然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较晚,但近几年来迅猛发展的势头,在很大程度上积极的带动了相关行业的扩展,如酒店业、 饮食业、娱乐业、专业教育类行业等等。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中职学校都相应的开设了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但迅猛发展的背后,隐藏的却是各种问题及弊端。

一、我国中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中职学校开设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较晚,许多课程设置都比较落后,教学模式不合理、实践课较少、学校内实习设备简陋,影响了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更是影响了学生在旅游与酒店行业的发展。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上几乎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水平的学生都是一样的,降低了学生的专业性,设置的课程忽略了对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没有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开设相关课程,而且课程安排缺乏体系性,学科之间的联系表现不明显,学生难以掌握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

(二)实践课程安排较少。学校教学资源欠缺、设备不足,更新慢,与企业环境缺乏对接,不能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和实训场地,教师只能借助多媒体课件模拟场景;且到快毕业的时候,小部分的学生才能拥有实习的机会,难以应用学到的知识,教学效果也难以得到检验。

二、中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设想

(一)对公共基础课进行调整

教学内容需围绕旅游与酒店管理职能需求进行设置,旅游专业的学生普遍活泼、热情大方,接受能力较强,喜欢参与和显示自己的能力;酒店管理属于管理类的专业,但又涉及到不少酒店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在专业设置的时候需体现专业特性,与其他专业知识区分开,旅游和管理行业息息相关,因此两个专业的学习要涉及到彼此,且两个行业最重要的工具是语言,他们需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游客,因此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务必掌握多种语言,才能更好地与客户进行沟通。

(二)合理安排学生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间

由于我国旅游、酒店管理起步较晚,在许多中职学校里旅游与酒店管理还是新兴专业,因此许多学校都不能提供给学生合理的课程安排和实习机会,且学校课程设置偏理论化,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间做出适当的调整。

理论课过于枯燥乏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不愿听一些与自己生活毫无关系的东西,所以,理论课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创建、营造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为课程提供相应的软件资源,引起学生的悬念,让学生能对课上的话题进行激烈的讨论,使学生能基本掌握理论基础知识。

实践课以旅游、酒店行业需求为导向,对学生一一的进行实践教学,针对学生实习的需要,学校需不断开拓多方面能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途径,如与大型酒店和旅游公司签订长远的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在平时也有机会参与到旅游和酒店管理的工作,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以实现职业能力为目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对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

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和教师评价两个部分组成,改变原来老师单方面对学生评价,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学生评价体系应是多元化的,评价的内容应注重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完成职业活动过程采用的方式是否合理,对一个学生专业技能的应用进行评价,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心,建立综合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工作态度的综合评价体系,使评价体系更完整,更好操作,更加客观全面的反映一个学生的掌握知识的实际水平。不仅要教师来评价,还需要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互相评价,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的反思。

技能训练效果的评价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评价学校和企业间合作模式成败的现实依据。我们需依据评价的结果,不断调整专业教学的计划。只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职业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突破现在的两年教学一年实习的课程模式束缚,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优化教学质量,提高中职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

结束语

旅游与酒店行业属于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旅游与酒店管理的水平高低在于人才素质的高低。因此,中职学校想要培养合格的优秀旅游与酒店管理人才,必须改革专业课程的设置。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园林绿化施工企业日益增多。由于风景园林工程通常涉及绿化栽植、园路、假山、给排水、造地型等多项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交叉作业,因此,若在施工现场管理施工配合、工程成本控制管理不善,将会影响施工进度、工程成本,工程质量,造成效益降低的不良局面。因此科学管理好园林工程质量,对园林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施工前的准备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以来园林建设行业都把设计与施工以两种不同形式进行阶段划分并实施建设管理。在这种模式下的工程建设运作缺乏主体控制,若设计深度、广度不够或设计单位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将容易造成设计与环境不一致,与施工脱节,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资源浪费或增加投入。所以应熟悉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意图、图纸和质量的要求,并由设计人员向施工人员进行设计交底。现场勘查,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及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勘查,一般包括:现场周围环境、施工条件、电源、水源、土源、道路交通、堆料场地、生活设施的位置,以及市政、电讯应配合的部门和定点放线的依据。组建项目经理部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前提。首先应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健全管理网络,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主管组成的生产指挥系统对工程质量负全责,并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系统,推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谁的目标谁负责、谁的问题追究谁的责任。

园林绿化施工之前的组织设计是搞好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关键,包括以下内容:工程概况、工程项目、工程量、工程特点、工程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施工方法、确定采用人工施工或者机械施工,劳动力的来源,是否有社会义务劳动参加,编制施工程序和进度计划;组织施工:指挥系统、部门分工、职责范围、施工队伍的建立和任务的分工等;制定安全措施、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和成活率指标;现场平面布置图:包括水源、电源、道路交通、料场、库房、生活设施等具置图。

二、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就是通过现场施工过程中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手段确保工程合同所规定的质量目标能够实现,以及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园林绿化工程的规范标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编制具体的施工作业计划和相应的质量计划,对材料、机具、工艺、人员等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以保证园林工程总体质量处于稳定状态。

2.1施工工艺、工序的质量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是由若干个分项、分部工程组成,要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全面控制施工过程,使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都符合质量标准。对施工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应对操作人员、材料、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和验证,并进行必要的控制,做好验证记录,工序记录的主要内容为质量特性实测记录和验证、签证。

2.2人员素质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是由园林绿化职工所创造的,他们的责任感、事业心、质量观、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等均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项目经理部要定期对职工进行规程、规范、工序工艺、标准、计量、检验等基础知识的培训,开展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项目部成员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操作者的操作水平,防止违纪、违章及错误行为产生,从而避免因人为的失误造成质量问题。

2.3材料质量管理

材料台帐应对材料质量、规格、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园建部分投入了一定的原材料、产品、半成品、构配件和机械设备;绿化部分投入了大量的土方、苗木、支架等工程材料。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础,投放材料的质量、各种管线、铺装材料、亮化设施、控制设备等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工程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严格控制投入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对投入材料的订货、采购、检查、验收、取样、试验均应进行全面的控制,从组织货源到使用认证,要做到层层把关,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做到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合理,安全文明。

2.4成品的保护

成品保护可采取护、包、盖、封等4种措施,即采取覆盖塑料布、纸板、盖沙、培土、铺干锯末等措施,防止成品被损坏或污染,必要时可实施局部封闭,在达到强度或满足要求后再开放。

三、风景园林工程后期管理

养护管理在园林绿化中非常重要,它是一种长期的、反复的工作,技术要求较全面,包括卫生保洁、花草树木的修剪、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花坛花卉种植等内容。树木养护管理:经常除草,施加除草剂,按园艺方法进行修剪、栽培、浇水,每年施肥应不少于两次,及时施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经常防范人为破坏,补植枯死、损坏或丢失的树木花草,经常清扫及清除垃圾、保护土表。草坪养护管理:草坪成坪后,在生长季结合浇水,每20 d施一次肥。9月至第二年的3月不施肥。干旱季多浇水。草坪主要有草坪锈病和地下害虫。草坪锈病发生时喷洒800 ~1000倍的粉锈宁进行防治;小地老虎为害时,喷洒1200~1500倍的辛硫磷进行防治。通过修剪使草坪高度维持在5 ~8 cm。若有斑秃,从第二年开始补播10% ~20% 种子可作为一项管理措施采用。为保证一些绿化作为建筑附属工程的绿化施工到位和绿化质量,绿化工程必须先建筑主体工程验收。由绿化主管部门、施工单位和监理共同参与验收。

四、确保园林工程质量的建议

4.1科学规划设计

园林绿地要根据其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性质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进行配置,常绿与落叶相搭配,满足植物各自生长所需的产地条件,园林绿地植物只有严格按照规范科学合理栽植、成活率高,为后期的养护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4.2提高管理者的质量意识

园林行业法制不完善、企业管理粗放、项目实施中监理环节的机制脱节等,制约了行业快速有效发展。因此,企业的领导者首先学习ISO 的文件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提高自身质量意识。

4.3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在这个时期,竞争性更强,而机遇也更多。大而言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府要在世界范围内振兴,则必须首先要提高民族素质、国家综合素质和政府管理素质;小而言之,一个企业、一个人要在竞争中获胜,首要的条件是必须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人员素质。可以一方面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

4.4对每环节严把施工质量

(1)严格图纸会审,认真编制质量计划,努力把好质量控制源头关。

(2)强化贯标力度,严格执行程序文件,狠抓工程计划及质量的落实。

(3)精编分项过程技术措施,加强分项过程监控,做好关键工序重点控制。

(4)抓好质量培训,坚持做好工程三级交底,树立全面质量意识。

(5)健全纠正预防措施,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保证工程健康运行。

篇(9)

在电力工程企业的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属于主要环节,电力工程每个阶段过程控制都离不开预算管理,电力工程的各项活动都和预算管理息息相关,整个电力工程都离不开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做得好,工程的监督和控制才能够做得好,做好预算管理,对于工程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 在电力工程企业中工程预算的重要性

在电力工程企业中,工程确定造价、工程招投标报价、甲乙双方决算都离不开工程预算管理,这些活动都要以工程预算管理为依据,因此,工程预算管理直接关系到电力工程的造价问题,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工程涉及面比较广,近些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建设规模逐步加大,随着建设规模的加大,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因此,电力工程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电力工程的预算编制一定要完善,如果预算编制不完善,就可能导致决策者做出错误决定,造成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浪费,同时,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一定要抓好工程预算管理,不断完善电力工程的预算编制,做好前期工程的预算编制工作,明确工程目标,严格控制整个工程的预算编制。有效提高企业预算管理水平。

2 电力工程企业预算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有许多年的时间了,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在预算编制工作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下面我们简单加以介绍:

2.1 传统的预算编制很难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预算编制已经越来越失去了预算编制应起到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的预算编制不符合实际情况,少数单位的预算编制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一些人觉得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编制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一些人的脑海里存在着预算无用论的思想,对于电力工程的预算编制采取消极态度,觉得预算编制是财务的事情,虽然预算内容涵盖的比较多,电力工程的业务、人力资源、财务信息等等都涵盖其中,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对预算编制没有给与高度重视,不懂得业务、人力资源、资金以及管理是预算的基础,预算编制中的许多内容不是财务一个部门能够左右的。

2.2 预算编制工作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预算编制工作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在预算编制分析与控制过程中,许多单位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不能够有效的协调,使得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不能够有机地结合,这就导致了预算结果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与实际发展目标不吻合,具体表现在:首先,企业财务预算编制不能够以资本预算以及业务预算为基础,一些部门觉得预算编制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因此,不能够提供一些有效的数据,导致业务部门提供的数据不准确,影响了财务的预算,使得财务预算最终失败。其次,执行预算过程中一些部门相互推诿扯皮,导致责任不清,任务不明确,预算没有按时完成,同时,完成的预算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些部门不能够认真配合预算工作,还认为财务控制不力,责任完全在财务部门。电力工程项目整个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计划招投标直到施工建设等环节,必须是每个部门都能够认真负责,有效监督,任何一个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都可能造成预算失控。因此,如果片面认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相关部门缺乏配合意识,就可能导致财务指标比较分析不能够揭示深层次,只能揭示表面现象,这就达不到预算编制的效果。

2.3 预算编制起不到约束和指导作用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预算编制不能够有效执行,起不到约束和指导作用,一些单位领导不按照计划规定进行审批,随意在预算外开支,领导个人说了算的现象比较严重,这样,财务管理部门很难控制工程预算;一些电力工程项目工作内容随意扩大,不按照预算编制随意提高建设标准,一些业务部门缺乏有效管理,不能够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由于预算编制没有执行力度,导致预算编制很难与实际相吻合。

2.4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业绩评价流于形式

在预算管理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业绩评价流于形式,不能够对基层单位、部门进行工作业绩的有效评价,不能有效的反映每个部门以及个人的努力程度。在预算管理上,考核制度不完善,没有有效的方法进行考核,考核体系也不健全,考核标准比较随意,没有制度化的考核标准,致使预算考核流于形式,企业预算管理体系很难有效实施。另外,一些单位考核过程不透明,一些单位在考核过程中,总是强调客观因素,不能够从主观上加强管理,这也会影响到考核的可信度,还有,就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够通过考核来有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考核过程中,奖惩制度不明确,考核的目的和效果没有达到,这就会导致各部门不能够有效执行预算管理,业绩评价流于形式。

3 完善电力工程预算编制的相关措施

要想完善电力工程预算编制,必须要加强管理,促进各部门有效沟通,结合电力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做好各项工作。

3.1 预算管理与各项业务有机结合,不断完善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管理要贯穿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预算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他将企业的战略有效地落实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使长短期预算得以衔接,将预算管理贯穿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它要求建设项目的每个环节都必须实施预算管理,企业的长期目标以及短期目标应该保持一致,通过完善的预算管理有效协调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企业的预算管理要各部门协调一致,共同配合,预算管理的分工一定要明确,要责任到人,职责明确,各个部门一定要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做好预算的编制工作。要想完善电力工程预算编制,还要求各职能部门一定要有层次地分解企业经营目标,要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与每一位员工的实际工作紧密相连,将企业经营目标变成每一位员工的具体行动。同时,预算与业务要有机的结合,无论是电力工程建设事前规划,还是事中控制,或者是事后考核评价都要按照预算管理方案有效控制和管理,根据预算管理方案监督检查各项工作,将预算管理与企业管理融合在一起,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3.2 以人为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人的因素是企业管理有效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在预算编制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人的因素,加强预算编制所有参与者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无论是制定预算,还是执行预算,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在预算工作中人是执行的主体,企业预算编制工作是否能够有效落实,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以人为本,要关注没一个人的工作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效落实预算管理制度,避免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道德行为,认真落实国家、地方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抓好预算管理的各项工作。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我们要坚决杜绝小集团思想,杜绝本位主义,各部门一定要客观分析企业预算,杜绝低估收入、高估成本现象的发生,预算指标一定要公开、公正,要客观地评价企业以及各部门的预算方案,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预算编制的整体质量,不断完善预算编制。

3.3 完善电力工程预算编制,有效提高预算管理质量

电力工程预算编制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预算编制做得好,可以有效控制和管理电力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预算编制的管理和监督职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要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完善电力工程预算编制,按照国家颁布的各项法规以及规章制度进行有效工作,同时,还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好规划管理。使得工程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预算编制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要求编制人员一定要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因此,编制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编制,必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要深入了解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手段,掌握施工进度,对施工的整体状况要加强了解和认识。其次,由于编制工作直接影响到经济利益,因此,我们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不仅要套用定额,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避免由于我们的工作失误,给国家以及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有,预算编制可以有效控制不合理项目投资,正确的预算编制可以促进资金的合理使用,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管理水平,进而完善电力工程的预算编制工作。

4 结语

电力工程每个阶段过程控制都离不开预算管理,电力工程的各项活动都和预算编制息息相关,,良好的电力工程预算,直接关系到电力工程企业经济效益,它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基础,电力工程的各项活动都要以工程预算管理为依据,电力工程的预算编制一定要完善,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预算编制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丽瑾.电力建设工程新版概预算定额的特色及应用[J].山西建筑,2003,(3).

篇(10)

1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类从事的工程建设、科研开发、环境改造等活动越来越复杂,项目管理在整个活动中的重要性也随之升高。项目管理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变电站调试项目中,但由于智能变电站属于新兴技术设备,管理规范标准尚未成型,在其调试项目管理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传统的变电站调试管理模式占据大量的人力资源,不能适应电网快速发展的需要,适应新智能变电站运维联调阶段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和构建迫在眉睫。本文旨在通过实际调研浙江电网杭州区域智能变电站联调模式现状,结合组织结构变革和技术创新理论、RFID技术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概念,构建适应智能变电站运维联调阶段的管理模式,提高智能变电站联调阶段管理水平,减少智能变电站联调工期,节约人力和物力,为杭州地区智能变电站运维联调管理带来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基于RFID技术信息集成的电力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2.1RFID概述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中文译为射频识别技术,是现在应用很多的一种通信技术,主要由电子标签、阅读器、中间件、软件系统四部分组成。RFID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取代原有的机械或光学接触方法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使信息的读写更加便捷。由于RFID技术存在以上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交通、运输、企业厂区管理、图书馆管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

2.2基于RFID信息集成的电力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电力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总体流程如下:在电力设备资产上安装RFID标签,标签中记录了对应设备的制造商、规格型号、产品出厂编号、出场时间、设备资产登记号、启用时间、使用地点、归属单位、安全监管责任人等信息,作为设备的身份证件,便于所属单位在对设备进行采购验收、库存管理、运营巡检、维修保养、退役报废等阶段实施实时的智能监控。

3基于RFID信息集成联调项目管理

3.1管理模式应用前提

相关制度、标准、规定的制定是管理模式能够发挥作用并成功应用的前提。智能变电站调试项目作为高新技术项目,相关标准的制定尚不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的制定。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设备不能及时到场、调试过程过于形式化,不能达到联调目的等现象都说明在智能变电站联调阶段制定监督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应明确规定智能变电站系统联调过程中的权责和惩罚标准等。智能变电站系统联调项目验收标准的制定。在联调测试环节,相关技术人员没有核心技术,只能严格按照技术说明进行设备调试,最终调试成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文件进行规定,导致技术人员草草了事,因此,智能变电站联调项目验收标准的制定是保障联调工作达到目的的保证。技术人员资格评定标准的制定。由于调试技术主要掌握在智能设备提供商手中,因此选择符合智能变电站调试技术水平要求的技术人员是调试质量和进步的重要保证。

3.2组织机构要点

在智能变电站基地调试中,参与联调项目的人员为智能变电站设备提供商技术人员、基建技术人员及变电检修公司技术人员,如何协调好多个参与方及明确各参与方的责任和权利至关重要,因此明确组织结构是工作的首要条件。由图2可以看出,在智能变电站基地联调管理模式中应设立联调项目负责人,负责协调整个联调项目,包括协调各参与方的事项。各参与方各自设置与联调基地项目负责人直接沟通的技术负责人负责上传下达。联调基地负责人与各参与方技术负责人组成项目协调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工作,以减少由于多方协调不当引起的管理问题。联调工作主要涉及两个参与方,即联调管理人员和联调人员,联调基地负责人和各参与方技术人员构成联调项目管理层,对整个项目进行协调管理。在责任分配中,联调项目管理层的管理人员负责联调计划的管理、联调数据的管理、系统管理、设备台账管理等管理任务,整体把握联调项目的情况,为联调人员分配任务,监督任务完成情况、调试质量等问题;联调人员严格按照任务要求进行智能变电站系统联调工作,保证联调工作的正常进行。

3.3具体操作要点

标签管理。实现智能变电站联调测试环节的RFID技术的信息集成,要具备硬件和软件基础,设备标签的管理是一切射频技术实现的基础所在,因此在进行智能变电站联调测试工作之前应完成RFID标签的制作,组织好RFID标签的绑定和解绑。标签管理就是完成设备与标签的一一对应,将设备与标签的关系在联调工作进行之前建立起来,以保证信息的正常传输。整个标签管理的过程可以分为后台管理系统中设备台账管理系统操作、标签的制作、标签的绑定、数据的同步四个环节。任务管理。任务管理是整个管理模式中最重要的部分。联调工作开始前,管理人员在后台管理系统中先完成联调计划的制定,协调管理层召开联调大会,协商联调工作任务分配等事项,随后由基地管理负责人在联调数据管理中完成任务分配;参与联调的技术人员通过手持PDA终端用工作证领取各自任务及任务相关说明书、技术指导书等。数据同步。数据同步是整个联调管理工作的重点,联调信息集流的构成主要有联调后台管理系统信息数据的下发和核实、手持移动PDA信息下载和上传。在智能变电站基地联调过程中,由联调管理人员控制后台管理系统,进行联调任务的制定和取消、联调数据的管理、系统管理以及设备台账数据管理,联调技术人员通过手持移动PDA下载联调任务及指导书进行联调工作,手持PDA收集调试设备的RFID信息,此时数据存储在手持终端的数据库中,再由联调人员将数据反馈上传至后台管理系统,联调管理人员查收联调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审核更新至后台数据库,完成整个联调过程RFID信息回流。数据库应用。智能变电站系统联调工作的一个目的就是在联调阶段完成智能设备前期文件配置的信息收集,形成数据库,为智能变电站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为记录智能变电站联调过程中的设备状态、调试进程,在智能变电站设备中附上主动式RFID标签,主动记录联调设备状态将其写入RFID标签中,并上传至后台数据库,为后期现场调试及相似设备调试提供经验数据,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权限直接调取数据库中所需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4应用价值

传统智能变电站调试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所以基于RFID信息集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程度也不尽相同。基于RFID信息集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任务的在线分配审核、任务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测;以强大的数据库作为支撑,在联调过程中完成数据库的实时更新,实现信息集成化。但是,新的管理模式不是万能的,联调过程中还会有很多其他不可预见的障碍,比如人为因素等。相信在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下,智能变电站联调测试环节的管理水平会不断提高。

5结语

通过引用基于RFID的信息集成技术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在智能变电站基地联调的基础上提出基于RFID信息集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阐述分析基于RFID信息集成的全生命周管理模式的优越性,从而使智能变电站系统联调项目的管理模式达到最优。CPEM

参考文献

[1]孙鹏.智能变电站调试与运行维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2]袁宇波.智能变电站集成测试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3]河南省电力公司.智能变电站建设管理与工程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4]刘高,吴浪.浅析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调试项目进度管理[J].科技广场,2011(1):181-183.

[5]秦理.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的电力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J].南方电网技术,2014,8(3):119-123.

[6]杨胜春.基于RFID技术的电力企业人员及设备智能安全管理系统[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27(6):54-56.

篇(11)

今天,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它们的关键资产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是它们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组织的知识。数字革命不仅改变了企业搜集、储存和处理消费者行为信息的方式,改变了商家制定价格、促销或分销产品的方法,而且提高了它们管理知识的能力。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使企业积累大量消费者的数据和信息,拥有和逐步搜集消费者的特征和其购买方式的信息对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是非常有益的。随着因特网的不断发展和电子商务企业的出现,知识管理的实践和研究正变得越来越重要,除了电子商务企业,传统企业也正在网上建立它们的电子商务平台。在电子商务时代,许多正在改进和变化的商务活动要求有效地创造、组织、检索、交流、共享和利用知识的新形式。尽管电子商务发展很快,但许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把知识管理作为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和提高竞争能力的经营管理战略。本文想就此进行一点有益的探讨。

1.电子商务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选择

Nonaka(1994)根据知识的表达形式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正式和规范的、客观有形的、可以清晰地表述、完整地向他人传递的知识,通常以语言、文字、事实、数据、图像等有形结构的形式存储,表现为著作、文件、计算机程序、专利、数据库、产品说明书以及计算公式、方程等。而隐性知识则是指复杂的、隐含的、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主观知识,通常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等形式存在,难以用文字、语言、数据、图像等形式加以表达。从知识的编码格式化角度看,可以把知识分为可编码和不可编码的知识。显性知识可编码,隐性知识不可编码。由于知识只有被编码格式化后才能方便地为他人所共享,因此企业必须尽可能地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然而,这种转化过程并非容易。知识的客观成分被认为主要对过程发生影响,而主观成分则对创新发生影响。

Watts(1992)认为知识管理存在紧密和松散两个方面,就象洛克(Lockean)/莱布尼兹(Leibnitzian)和黑格尔(Hegelian)/康德(Kantian)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哲学流派的观点;或者用阴阳比喻来描述知识管理的两个方面,因为二者对促进知识管理的发展是必需的,而阴阳法则是中国思想真正的根。紧密的这一面是建立在洛克)/莱布尼兹哲学的基础上,它实质上为知识管理提供了信息处理方面,支持知识管理的客观观点。相反,松散的这一面提供了在黑格尔/康德的哲学观点中的敏捷和柔性,承认含义分歧的重要性,它实质上支持知识管理的主观观点。对知识管理系统的根本挑战是它们支持知识管理的两个方面:紧密/松散或客观的/主观的观点。

一个700多家美国公司的调查显示,组织知识的主要部分(隐性知识)驻留在雇员的头脑中,仅仅只有一小部分(显性知识)是共享的形式。针对知识的两种形式和不同的企业对知识管理的不同需求,知识管理战略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但从大的方面来讲,知识管理有两种战略模式,即编码化的知识管理战略和个人化的知识管理战略。编码化的知识管理模式将知识编码、贮存在数据库中,公司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调用。此方式强调信息技术的投资,首先要求开发能迅速收集、传播知识的管理信息系统,然后通过这些知识的重复利用获得收益。编码管理模式旨在节约顾客收集知识的时间,减少顾客享用知识的成本,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因而规模经济效应显著,对生产标准化或成熟产品的企业知识管理较为有利。例如,戴尔公司虽然消耗巨资开发了容有4万种(竞争对手为100种)组装技术的知识管理系统,但公司的销量十分大(如1997年为1100万台),这意味着平均每种组合方式1年内使用了275次,很显然,每使用一次分摊到的成本几乎是微不足道的。1999年,该公司销售收入为411.9亿美元,近年来该公司利润每年都在以83%的速度增长。个人化的知识管理模式中,知识与其所有者没有分离,知识所有者的知识通过直接的人员交流得到传播和分享,此方式强调人力资源的投资,需要大量引进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积极花费巨资鼓励他们直接与公司其他人员和顾客进行交流,以便传播他们的知识,这种知识相对社会总需求而言是极为稀缺的。因此,个人化管理模式为这些顾客享用社会稀缺资源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满足了一部分个性化顾客的心理需求。个人化知识管理战略主要针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有利于企业知识创新,特别适合于个性化定制型、产品换代周期短、知识含量高的知识型企业。这一点在麦肯锡公司可以看得很清楚。麦肯锡公司经常帮助顾客进行业务的区域拓展和国际拓展。为了论证拓展方案的可行性,麦肯锡请到的都是一流的专家、学者。这些人主要包括:经验丰富的生产线拓展专家;对相关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非常熟悉,并富有远见的资深人士;对拓展地文化、风俗、价值观念有深刻把握的人文学家;熟谙当地法律法规的律师;世界一流的区域经济学家等。

有这些人的深思远虑、周密论证,显然极大地减少了拓展方案的风险。当然,这两种战略并不是不相容的,必要时,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分阶段或者对企业不同方面同时实施不同的管理战略。对具体企业来讲,知识管理战略在电子商务企业中又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研究的知识管理战略有3种表现形式,即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战略联盟的知识管理,具体企业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某些战略进行实施。

2.电子商务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的表现形式

2.1人力资源管理

人既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又是知识的载体。正如日本著名学者所说:“只有人类才能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无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大,它们终究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工具。”所以说人是根本,对人管理的好坏将决定知识管理的成败。而人力资源管理正是这样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它不同于传统的人事管理,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将人看作最重要的资源,认为“人才决定企业的前途”。其管理模式为“以事就人”,人为主、事为辅,旨在人适其所、人尽其才,使组织的成长配合个人能力的发展,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有机统一。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本,激发了人的潜能与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知识的共享、交流、应用及创新,所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与关键。

根据知识管理的要求,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从两方面着手:

a.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企业中大力推行团队精神,鼓励员工的开放与合作意识,企业员工通过知识的交流、转化、共享和创新而达到相互信任,每个员工都有义务推进企业知识库机制的良好运转,并享受在传播、获取、创造、应用新知识中得到的快乐;必须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营造一种敬业、进取和宽容的合作氛围,强调人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人的能动性,使每个员工都有一种归属感、成就感,并把自己的个人利益融入到集体利益之中,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例如,本田公司为了解决项目开发中碰到的难题,创立了一种“头脑风暴营地会议”的方法,在工作场所以外的度假胜地召开各种非正式会议,一边饮酒享受美味佳肴,一边讨论开发中碰到的难题。与会者本着“批评要比提一项建设性意见容易十倍”的原则,使大家的思维集中到同一方向上,集思广益。这种讨论会实际上是一种机制,它不仅是开创了一个对话场所,也是与会者分享经验、促进相互信赖的过程。与会者通过分享经验以及亲身体验,不仅加深了友谊,也形成了统一的认识。

b.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广泛吸纳各类精英;创造员工终生学习和终生培训的良好氛围,将学习转化为企业的日常行为,由主动学习代替被动学习、组织学习代替个人学习、系统学习代替零星式学习,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促使企业成长为学习型组织。例如:IBM每年为内部员工在培训方面的投入多达20亿美元以上,不仅创建了各类培训学院,还建立了网上大学,采取“自助餐式培训”的方式,为员工的自选培训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由此造就了众多优秀人才;摩托罗拉公司创造了自己具有创新意义的培训模式,建立个人培训账户,从工资总额中提取2.5%的资金用于培训,每年用于员工的教育培训费用超过10亿美元,专款专用;西门子公司把培训看作是竞争的要素之一,它在国内外共拥有600多个培训中心,开设了50余种专业培训,每年参加各种定期和不定期培训的员工多达15万人。有资料表明:在全球500强企业中,50%以上都是学习型的企业;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80%是学习型组织;全世界排名前10位的企业,100%是学习型组织。我国的海尔、联想、宝钢、小天鹅等知名企业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建立学习型组织。可以说,重视员工的学习培训,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正是这些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2.2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战略,旨在通过获取和转移客户需求、偏爱和业务情况等动态知识,预测客户行为,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促进销售,并且把组织知识瞄准客户的问题。这种战略承认了我们能从客户那里学到知识,而且理解他们的需求越透彻,解决他们的问题也就越有效。

客户的购买过程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问题认识、信息收集、可选方案评估、购买决策、购买行动、购买后行为。购买行动只是整个购买过程中的一部分,如果企业想要使客户实施其购买行动,就必须要把其他几个部分解决好。客户在采取购买行动前往往要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货比三家”,在整个因特网上搜寻产品信息、比较价格,借助搜索服务尽量有效地搜寻信息,以低代价获得尽可能全面的信息。实际上在电子商务中,不仅买方可以通过完整信息获得收益,而卖方同样也可获得收益。电子传输通常会留下客户需求或偏好的记录,通过提炼的需求信息可减少因需求不确定性带来的浪费,同时也可以增加产品的多样性,客户因此得到满足他们口味的定制化产品。这会使客户获得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从而增强销售商的市场控制力。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商业贸易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在传统贸易方式中,了解商品价格、质量甚至商店的地点都是需要成本的,买卖双方只能获得有限的需求和产品质量信息。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可以使买卖双方都变得信息灵通。例如,克卡夫通用食品公司是一个从事奶制品和食品加工的公司,他们开发了一个软件系统,通过对零售商传输过来的数据分析,不仅可分析得出什么样的商品畅销,什么商品滞销,而且还可以改进销售方法,形成新的销售系统。该公司还开发了一个营销程序,通过对用户反馈回来的信息分析,向超市及时而准确地提出优化商品结构和促销的建议。

由此可见,企业全面地、实时地收集和积累这些动态知识是企业成功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也不能忽视客户的姓名、年龄、住所、生日等静态知识,同时要把分散在企业各个部门的客户知识进行统一管理,在企业全范围内共享,就能够为全面了解和分析客户知识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2.3战略联盟的知识管理

商务实体在进行商务活动时都需要与其他商务实体发生各种各样的关联,产生价值链和供应链;而战略联盟则为各商务实体之间的价值交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手段,实现企业网络中的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等组织信息/知识资源共享和综合的目标,改变商品、服务、资金和知识的价值,增进和提高合作伙伴的反应能力、创新能力、员工技能和企业效率,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

首先,通过战略联盟,共同开拓和培育市场,在更具活力的市场上分得自己的利益,丰富企业信息和知识,为客户提供超越服务范围的相关知识服务,并在现有知识的运用中创造新的价值。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先后与美国美洲银行、渣打银行、美国道富银行等国外银行,与深发展、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内金融机构,确定了战略合作伙伴或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这有利于工行向合作伙伴学习新的专业能力,与之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从战略上创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表现在企业之间商务交流的效率上。在传统模式下,供应商选择、原料采购、商务谈判等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往往由于信息不充分导致成本的增加。战略联盟能够帮助企业在一个更宽阔的范围、与更多的商务对象、以更高的效率完成更多的工作,加快商务流程的运转。例如,2000年2月,世界汽车产业的三巨头———福特、通用和戴姆勒·克莱斯勒达成协议,共同组建汽车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它具备电子采购、财务服务、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诸多功能,共享三大公司拥有的部分知识资源和物质资源。这说明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商务活动,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和知识优势,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愈加突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要求;与此同时,原竞争对手可联合分享共同产业和知识资源,创造更多的商务机会,实现更高的社会和经济利益目标。

参考文献

1.Nonaka,anizationScience,1994;(1)

2.N.Wickramasinghe,G.L.Mills.IntegratingE-commerceandKnowledgeManagement-WhatDoestheKaiserExperienceReallyTellUs.InternationalJournalof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s,2002;(3)

3.张苏.美国企业的两种知识管理模式.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

4.Schulz,Martin;Jobe,LloydA.CodificationandTacitnessasKnowledgeManagementStrategies:AnEmpiricalExploration.JournalofHigh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