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2 09:14:2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新课改的新要求使高中地理课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进一步突显。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吸引学生选择地理学科是摆在地理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目前,全国各地的教育界同仁们在各科的教学中都进行着大量的创新教学的探索和尝试,我作为一名地理课教师在认真学习来自各地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也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点想法。

一、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地理课教学的目的就是从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出发,重视和加强地理技能教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分析新课标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活动组织的要求,地理课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必须大胆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感到地理课有趣、有理、有用,使他们快乐地学习地理课,并且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高中地理课的科学性比较强,因此教师讲课的过程中非常注意以教材为主,把科学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当然科学性和趣味性主次要分清,科学性是基础,要把趣味性寓于科学性之中。

二、教师要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

在地理课教学中,我们要善于选择一些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内容来讲,比如,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引入课堂,采用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环节教学法,由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按顺序发言,这种全体参与、代表发言的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也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手段,如随意采访、自由阐述,运用一切方法去提倡学生参与教学,力求把那些不喜欢学政治的学生吸引过来。虽然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强,方方面面很多,但是要培养合格的社会建设者,一定得学好地理,所以教师一定要想办法,把那些生硬的理论形象化,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多样化,用鲜活的情境设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积极愉快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学无止境,整合其他有效的教学资源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视教材为经典,为权威,教学时严格地按照教学大纲进行,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教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距离越来越小,人们的视野更为开阔,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材上的知识与信息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现代教育理论提出:学习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们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它只是众多的资源中的一种,是我们教学的主要依据。在教学时我们要以教材为主,以其他资源为主,要将社会热点问题、社会关注的话题和国际时事引入我们的教学,让学生身在课堂,心系社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生活。

四、教师要学习,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现代地理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地理教学的开放性,要把一些抽象的理论,讲解得较为生动透彻,除使用上述必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教师还应当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也可以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景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

五、平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尊重

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舍得给学生用微笑、褒扬的词语,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现代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服务者和共同学习进步着。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提供给学生的应该是优质的服务,而优质服务的前提就是学会尊重学生。那种长期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师道尊严”思想,必须彻底摒弃。所以我们应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地理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会尊重、体会倾听,民主地参与地理教学活动。

篇(2)

(二)知识树的建立和高中地理事物的整体性。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事物是相互联系、综合发展的。其中,以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为主要线索。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理论主张,自然高中地理和人文高中地理结合,并在多方面相互渗透,以使高中地理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此,高中地理教学过程要阐明各种自然高中地理要素、人文高中地理要素及这两部分之间的综合联系,使学生建立起从不同研究角度、不同层面上综合联系高中地理要素的观点,掌握认识高中地理事物综合联系的方法。高中地理事物和规律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新课标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也让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存储器,在高中地理事物规律的应用上教师要培养学生联合、统一相互影响的发散思维,而不是僵化的因果联系。就高中地理知识的“点”而言,发现“点”与“点”的区别是学生掌握高中地理事物内在联系的基础。而“点”与“点”联系成的“线”,是编织知识网络的基本构成。

(三)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找到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应注意充分挖掘教材知识内容背景下的感性材料;与此同时应广泛搜集、充分积累相应的素材作为课程切入点,在潜移默化的课程进度中带领学生走向正轨。在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同时,不忘对学生的思维以正确引导。

(四)重视高中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高中地理--“自然之所向,通晓以为理”,在高中地理学科的建立之初,以高中地理事物的标记起源,因此,地图成为高中地理学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已发展到包括统计学在内的相关图表的研读与总结。所以如何在观察到外部表象时,分析其个中道理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关键所在。在对高中地理图表的判读当中,其外部表象特征,反映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开阔性、准确性都是高中地理学科考查的范围且常见于简答题。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自己的思维表达方式,注意其思维的偏差和纰漏,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方向性的引导。其细节可以从一下几个点来掌握。第一,高中地理图名。高中地理图名揭示了该图的总结内容,是解决问题的起点。掌握图名内容有助于迅速查找相关材料。第二,图例和注记。是高中地理事物的符号表达,最能直观表示高中地理事物的分布及相关高中地理事物的外在联系,结合知识的点构成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区域高中地理知识的应用。相关表象的内在联系在是课堂的教学的重要组成,通过学生应用情况教师应调整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的训练内容和强度。

二、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多媒体是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将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感性素材通过多媒体形式的展现是建立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特别是在“言传”很难表达的素材上,多媒体的表现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例如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关于地球运动的部分,多媒体可以展示立体的地球运动状况,太阳光照图,天体之间的运动等。

(二)图示法。自制简图和填图册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高效利用。其中,自制简图甚至比多媒体的展示效果要好,简图能够有效化繁为简,更易寻求掌握高中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在简图的应用过程中,教会学生要掌握如何将复杂高中地理事物通过一定规则的转换成为易用图表。如世界大洲轮廓,洋流简图等。同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制作简图,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动手能力。填图册的应用可以成为粗略内容的精细加工。将统一冗繁的高中地理知识整体打碎成数个区域各个击破是建立高中地理整体的有效方法。在自然高中地理和人文高中地理的相关图标应用中,学生要注意将不同高中地理事物分图层掌握,而在规律的总结当中就要应用图层叠加,分析其相关规律。填图册也可以通过自制的方法加强记忆。适合不同学生的手工填图册使不同的内容得到了有针对性的训练。

(三)列表比较法。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同类型知识内容,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高发内容。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利用学生建立相关图表,相互对比并通过总结规律、语言描述、试题猜想、资源共享等课内授课方式来增大类似知识点的区分度,适时的锻炼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和相关内容的思维习惯。

篇(3)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

地理作为高中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在高考中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创新地理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成绩是高中地理教师要不断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之下,高中地理老师要积极的探索和改革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地理知识的识记难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综合素质。

1.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1.1对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大多数高中对地理学科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在进行教学安排的时候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了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高中教师与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度普遍不高,认为其不过是一个副科,无论在教师的课程安排中还是学生投入的精力上都明显不如其他学科。

1.2地理教学没有与生活相结合

地理学科本身的理论知识单纯理解起来颇有难度,但是,地理是来源于生活的,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旦与生活相结合进行讲解,那么必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高中教学中,并没有将地理教学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而是单纯的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十分费力,大大降低了地理教学的效果,不利于我国地理教学的发展。

2.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

针对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上述现状,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迫在眉睫。提高学习以及高中师生对地理教学的重视度,将地理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将课堂教学的中心从教室转为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地理教学发展的方向。

2.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主动进行学习,是提高其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幽默的语言、丰富的案例、多媒体教学方式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从高中地理的教学实践来看,创设情境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教师创设出一个教学情境,把抽象的课本知识具体化,将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完美进行结合,用地理知识对生活常见的事物、现象等进行解释。同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加深记忆,活跃课堂气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课前开展地理信息会,这是创设情景的活动之一。教师还可以将对媒体技术引入教学,通过视频、图片等辅助手段进行情景的创设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2降低地理知识的识记难度

对高中文科生而言,地理是相对难度较大的学科,很多学生偏科,甚至出现放弃地理的念头,这都与地理学科的识记难度大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缓解这一问题,高中地理教师要创新地理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透彻的进行理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内部总结之后派出代表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锻炼学生的勇气。同时,教师要给与肯定,即使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也要给予鼓励之后再进行纠正。这可以在加深学习对知识的记忆深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是提高其地理成绩的关键。

2.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将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行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息息相关,这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标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丰富,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通过实践巩固地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地理成绩。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就要增加学生进行实践的内容,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边操作边思索,全面提高实践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学迫切的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通过创设情景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知识点的识记难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基本技能进行提高,保证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目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正在逐步的推动,教育需要创新,教师要勇敢的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主动的探索教育的新路径,顺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为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冬梅.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考试周刊,2013,(97):47-48.

篇(4)

地理课程是一门较为特殊的课程,我们可以发现其在高中阶段的分科划分中属于文科考试科目,而在大学地理相关专业中,往往招收的都是理工科学生。所以,我们将地理学科称之为文理综合科目,暗含的意思就是综合了文理科目两方面的特点和难度。很多高中学生文理学习上存在着偏科的情况,应对自己擅长的科目时还得心应手,一旦遇到地理这门课程就显得捉襟见肘。为了解决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老大难问题,高中地理教学应该着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们地理学习能力。

1、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

1.1地理知识内容增加较快

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和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中地理教材也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一方面,教材需要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课改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因此导致高中地理课本不断改版。教材中规定的重要内容也不断增加,教材内容变换太快导致老师对教材不熟悉。改版后的教材重点难点区分不太清楚,这使得老师模棱两可,无法掌握授课的尺度。对教材的不熟悉也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促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下降。另外一些老师对地理教学中一些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容易误导学生。

1.2学校忽视地理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高中地理属于文科学科中比较不受重视的科目,常常被教师和学生忽略,很多学校多没有很好地重视地理这门课程。学校的不重视导致老师上课时处于应付状态,不会认真进行备课和讲授,很多重点难点知识都只是稍微提一下,并没有进行深入讲解,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地理成绩也不断下降。另外,学生对于老师所布置的任务并不十分愿意主动完成,这使得老师上课的积极性下降,不利于课堂气氛的形成。

1.3考试中出现更多难题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地理考试的题目更加综合化。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程的理解,高中地理原本只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然而近年来,不少地方的升学考试地理题目更加专业化。对于一些地理难点考试时更加深入,比如时区的计算和世界气候的形成原因,这些考题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师都无法利用自身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疑难解答,影响了学生的地理理解能力。

2、高中地理优化教学策略

2.1改变教学方式

比起讲解,高中地理需要更加直观的演示。因此老师可以采用“地图化”教学,选用一些直观图片,结合地球仪和挂图,对高中地理知识进行讲解。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这不仅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老师也能够通过教具来补充本身所缺乏的知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老师可以利用电子地图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以及利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来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例如,在学习全球洋流知识时,我们并没有相关的现成教具,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动态图片为学生们展现,教师可以制作出一张全球地图,分颜色标注洋流,暖流标注成红色,寒流标注成蓝色,利用动态图片的特点可以显示出洋流的流动方向。这样一来,学生们化死板的课文知识为动态的图片内容,从记忆上来说更加方便容易。不仅如此,在洋流汇聚处的世界性渔场学生们也能方便地一起记忆,教师在讲解世界一些地区气候受洋流影响时也更加容易。

2.2学校提高对地理的重视

学校应该提高对地理的重视程度,务必将地理学科的重要程度与其他科目同等对待,确保老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理教学实践中去。学校对地理的重视程度的提高,能够促进学生对高中地理的重视。另外,学校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推动课堂气氛的形成,确保老师能够和学生更加直接地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学校也可以了解学生对地理的看法,并且针对老师地理教学和学生地理学习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2.3创设地理情境,进行情感教学

老师应该在上课之前收集好地理资料,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创设地理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认识的基础上理解,并加以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需要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进行情感教学,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能够自主积极地学习地理。创设地理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对地理课的重视,为升学考试打下基础。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地形地貌知识时,教师可以选择中国范围内典型地形地貌风景图片,讲述不同地形地貌下气候条件和人文特点,这样就创造出了相关的地理学习情境,让就勾起了学生们对于中国不同的地形地貌的学习兴趣,对于其特点有了十分直观的感受,这样记忆地理知识起来也更加容易。

结束语:

在高中地理的授课教学中,老师必须能够利用原有的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学校可以增加资金投入,为地理教学提供便利;利用直观性教具对学生进行辅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地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创设地理情境,帮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参考文献:

篇(5)

一、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方面,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新课程标准也正是从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提高,提出关注促进学生发展的地理,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关注实践与应用的地理。传统的地理教学由于过多的强调了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体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已经成为当代地理教育的重要理念。基于此,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注重将高中地理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过程与目标上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学生运用地理原理以及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成为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或经验来对地理现象进行解释,甚至提出新的见解。教师在这种学习中的作用则是帮助学生注意获取与加工信息的质量,帮助学生提高筛选,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是对课堂教学元素的拓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地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尝试成功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地理能力。

二、活跃课堂气氛的途径

1.教学意境创设

地理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有着情境性,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意境来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课堂预设的问题作为知识的概括和升华,难度比较大,不过,很多学生都可以从这些问题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找到好的思维模式。然而,老师不要把答案直接给学生,应该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经过他们的思考,去探索研究问题的独特性和差别。

老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老是难于摆脱直接提问的牢笼。

好多问题都没有层次性,都只是浅层级的剖析性问题,就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平时遇到的都是困难程度较大的一些问题,老师要注意问题的深度和层次,可以把困难程度较大的问题进行分解,预设有一定层次的子问题,慢慢的将学生引向新的高度去进行深刻地思考,使他们能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更深刻。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我们通过多媒体设施,把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一些知识,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增长了教学效果,在多媒体的带动下学生会更加的积极主动,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都会得到提升。

3.课堂启发式教学手段

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自主的参加多端的开放的探索追究式学习活动,取得知识和经验的一种教学形式。经过这种启发式的教学,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快捷和独立。教师通过对一些问题的巧妙设计,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深入思考中,这样也非常有利于课堂气氛的维持,还增加了教学内容的深度。

4.课堂中评比模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地理学习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的情意、举止神情、价值观的变动,使其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实际现象可以看出,多元的综合评价模式的使用是突破点。

三、做好基于学生本身的互动式工作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互动中要充分发挥地图、模型等重要的教学道具的作用,让学生在演示、想象、类比等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画面效果,提升学生的认识。

比如,对“中国的铁路骨架”这课内容,笔者采用了让学生现场画示意图、演示特定旅游线路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比起单纯由教师画图讲解更活跃,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师生之间的和谐。而在讲解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过程中,笔者先给学生梳理出这一节的三个重点内容:水循环及其影响、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明白这一节课要学的内容,做到重点突出,使学生心中有数。然后,在讲解重要知识点时穿插一些经典战例。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005-01

引言

地理作为文科中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具有涉及面广、难度大、空间思维强等特点,学生往往不知从何着手,尤其是在高考复习中,更需要教师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改变教学方法,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变单一培养目标为多层次培养目标,使课堂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智力。

一、关于教学内容

1.1 利用直观案例,锻炼学生表达,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在新课标地理教学的要求下,在日常的教学模式中,教材直观案例是引领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起点,学生的思维可以对感性的、形象和直观的材料归纳整理,从事物的表象特征当中总结事物的本质规律进而上升到理性思考。对于刚由初三升入高一的学生而言,其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都十分有限,所以一线教师应着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把选择合理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恰当的感性材料作为第一要务。感性材料的难易程度应该是刚好能初步揭示地理事物的一般规律,教材内的案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在应用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不能过分倚重,否则会引起学生兴趣下降,思维僵化的问题。教材的案例只可作为引入点,不能成为规律总结的唯一切入点。

1.2 知识树的建立和地理事物的整体性

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事物是相互联系、综合发展的。其中,以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为主要线索。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理论主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结合,并在多方面相互渗透,以使地理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此,地理教学过程要阐明各种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及这两部分之间的综合联系,使学生建立起从不同研究角度、不同层面上综合联系地理要素的观点,掌握认识地理事物综合联系的方法。地理事物和规律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新课标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也让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存储器,在地理事物规律的应用上教师要培养学生联合、统一相互影响的发散思维,而不是

僵化的因果联系。就地理知识的“点”而言,发现“点”与“点”的区别是学生掌握地理事物内在联系的基础。而“点”与“点”联系成的“线”,是编织知识网络的基本构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知识树的建立和地理事物整体性的思维。

1.3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找到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应注意充分挖掘教材知识内容背景下的感性材料;与此同时应广泛搜集、充分积累相应的素材作为课程切入点,在潜移默化的课程进度中带领学生走向正轨。在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同时,不忘对学生的思维以正确引导。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前,合理的感性材料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兴趣可以成为思维发展的打火石,对感性材料这种有效资源利用的好,能让学生燃烧起积极学习的熊熊烈火。

1.4 重视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在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当中,其外部表象特征,反映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开阔性、准确性都是地理学科考查的范围且常见于简答题。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自己的思维表达方式,注意其思维的偏差和纰漏,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方向性的引导。其细节可以从一下几个点来掌握。第一,地理图名。地理图名揭示了该图的总结内容,是解决问题的起点。掌握图名内容有助于迅速查找相关材料。第二,图例和注记。是地理事物的符号表达,最能直观表示地理事物的分布及相关地理事物的外在联系,结合知识的点构成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区域地理知识的应用。相关表象的内在联系在是课堂的教学的重要组成,通过学生应用情况教师应调整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的训练内容和强度。

二、关于教学手段

2.1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教学中有很多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多媒体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将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感性素材通过多媒体形式的展现是建立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特别是在“言传”很难表达的素材上,多媒体的表现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

2.2 图示法

自制简图和填图册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高效利用。其中,自制简图甚至比多媒体的展示效果要好,简图能够有效化繁为简,更易寻求掌握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在简图的应用过程中,教会学生要掌握如何将复杂地理事物通过一定规则的转换成为易用图表。如世界大洲轮廓,洋流简图等。同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制作简图,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动手能力。填图册的应用可以成为粗略内容的精细加工。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图标应用中,学生要注意将不同地理事物分图层掌握,而在规律的总结当中就要应用图层叠加,分析其相关规律。填图册也可以通过自制的方法加强记忆。适合不同学生的手工填图册使不同的内容得到了有针对性的训练。

2.3 列表比较法

地理学习中的同类型知识内容,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高发内容。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利用学生建立相关图表,相互对比并通过总结规律、语言描述、试题猜想、资源共享等课内授课方式来增大类似知识点的区分度,适时的锻炼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和相关内容的思维习惯。进而达到准确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2.4 理论联系实践

地理材料中的大部分内容均与生产实际,生活实际内容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理论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必要时,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建设参与机制来完成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

2.5 讨论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针对某个问题,通过分组讨论的模式得到的结论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能从这个过程中达到巩固知识锻炼思维的目的。但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扮演一个导师的角色而不能成为讨论的领导者。学生自主的思维在讨论过程的各抒己见对锻炼学生而言是宝贵的财富。教学的方式是多样的,在不同的环境下,在学生素质差异下,教师要充分做到因材施教,力求在方法上创新、高效。建立一堂学生能接受,愿意接受,主动谋求结果的课堂,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最好方法。

结语

教师应该不断地总结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识记地理特征可以采用联想法、编顺口溜法、比较法等。理解运用地理原理可以采用推理法、赋值法、总结归纳法等。教无定法,在地理教学中善于总结方法,发现规律才能使地理教学化难为易,地理学习轻松愉快。

参考文献

篇(7)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樟树、山茶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圆形,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林即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抓住关键词,建立联系桥梁

新课程地理教材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知识之间的跨度大,这无疑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思维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地理教师应该应通过“区域地图、地理略图”等途径来架桥铺路,来建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能够达到破解难点的效果。由于图文转换能力是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许多地理知识、规律可以通过地理略图来表示,许多地理原理可以通过地理略图(原理示意图)来直观呈现,为此在地理教学中就可紧紧围绕地理略图,进行知识整合,而通过地理略图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明确和理解地理知识的联系。

三、多做归纳,呈现规律

地理知识总体比较抽象,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学生显得无所适从,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浮于教材的表面,而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知识的内在的线索和规律,从而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例如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昼夜更替周期的长短变化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纬度分布规律、海水表层温度分布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分布规律、洋流的纬度分布规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水平、垂直分布规律)等。通过这种规律的总结,并进行知识的联系和思维的拓展深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盐度分布规律,当然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运用比较方法,简化教学

比较法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喜欢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时,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属性和个别特征。由于比较法应用简便,适用范围广,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较强的逻辑性,不但教师乐于运用,而且学生也容易接受。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比较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能够使他们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而更加系统地理解知识。

比较法不仅有利于巩固知识,利于学生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还有利于使教材形成系统,便于巩固记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图表直接比较、类比、自比、专题比较、综合比较等多种比较方法以达到教学目的。

五、加强训练,授之以渔

篇(8)

地理学科是一门以人地关系为主的学科,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到了地理学科的两大特点:综合性和地域性,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地理学习需要综合发散的思维。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学生把地理局限于文科范畴,再加上初中地理知识的片面性,导致学生忽视了对地理原理的探究,在面对新问题时茫然无措。那么,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如何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呢?我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以下教学方法。

一、情境式教学法

中学地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对事物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好教学材料(为课堂教学服务),课堂上用情境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在发现中理解知识的内涵,并与头脑中已有的认知体系建立联系,提升问题意识,从而在头脑中构建一个新的体系。这样,学生不仅把握了新知识的内在联系,还把握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了自我效能感。比如,以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热力环流”这一节内容为例,热力环流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在讲授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烟雾飘动实验”,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各组准备实验器材,包括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缸、塑料薄膜、热水一盆、冰块一盆、香、火柴等。实验开始时,教师组织各组将热水和冰块分别放在玻璃缸底部两侧,之后用塑料薄膜密封顶部,将装冰块的塑料薄膜上方开一个小洞,把香点燃后,放置其中(注意实验安全),静候一分钟,各组分享看到的实验结果,即烟雾如何在玻璃缸内飘动。通过对观察现象的思考、分析,学生高效地理解了课堂知识。比如,讲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地球运动”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用辅助工具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一边照射一边转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昼夜更替现象,将抽象的地球自转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比如,讲授“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学生分别扮演当地的土著居民、联合国成员、政府议员等角色,教师饰演法官。这种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又让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

思维导图是教与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可以在学校的走廊墙壁挂上学生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不拘泥于形式,不拘泥于颜色。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科学处理信息的方式,教师要利用其图文并茂的功能,从中心主题出发,联系各分支主题,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加强学生记忆。以高中地理学科自然地理的学习为例,自然地理知识有综合性、宏观性、联系性等特点,构建思维导图可以对某一点进行“深加工”与“再创造”,构造一个新的“面”,点面结合,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图1是自然地理“行星地球”教学的思维导图模式图。“行星地球”思维导图从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和地球圈层结构四方面阐释教材内容,思维导图涵盖了课堂教学的关键词,如太阳黑子、黄赤交角等,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分层分块,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同时,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随时选取知识点分支,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三、课堂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怎样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王瑞华研究表明:“教学语言要讲究教育性和科学性,以科学性为主,并注重规范性、针对性、简明性、逻辑性及启发性。”教师在讲授地理基本概念、地理基本规律时,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激励性的评价,如“好孩子”“你真聪明”等。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往往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生是有潜能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形成性评价。我发现,一些优秀的教师在上课时注重语音、语调,整堂课中也不缺乏“你猜”等一系列幽默词语,学生被课堂的生动、有趣所吸引,加强了记忆力。如果教师一味地平铺直叙,只会让整个课堂变得索然无味。因而,在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应用设计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

篇(9)

新课改以后教学工作不再以应试为最终教学目的,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体现,和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是相符的[1]。高中地理教师是高中教学工作中的一线工作者,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师需要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转变老师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传授教学知识为主,一般工作两三年的教师就能够很熟练地进行教学,往往只是看一下教材就开始授课。但是现在的课程教学除了有50%的课本知识以外,还要有40%的时间用于师生互动,剩下10%的时间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就要求当前地理老师在教学方面要产生一定的紧迫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不被时展所淘汰[2]。现在高中地理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形成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方法。高中地理教师面对的都是年龄较大的学生,他们大多都有自己的地理学习方法,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为主,可能就会限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学生不能够充分挖掘适合自己的地理学习方法[3]。例如一所学校的地理教师在教学《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时候,有些学生的地理基础不好,教师通过实验的方式来使师生之间形成互动,实验过程中老师通过挤压吸耳球产生风让纸条飘动,然后问学生纸条为什么会飘动,并且提醒学生有了答案请举手回答。在这种教学方法下,课堂氛围被激活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拘束。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表现来揣摩学生的思想,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此外,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做完习题后,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请别的同学做出点评,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最终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开创生动活泼的教学新方法

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方面课堂组织形式的转变势在必行。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接下来我们将就这几种方式展开详细的论述:

1.通过实践带动课本学习

高中阶段的学生很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法,学生之间思维方式以及综合素质也存在差异。而传统的教学目标是预设性目标,已经不能够适应新课程理念的需求[4]。新课程理念下应该将预设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相结合,将文本式教学转变为实践式教学。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尝试探索答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简单化,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

2.在日常教学中融入考试难点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进行到一个阶段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并且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来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阶段性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高中地理教师在平时布置作业时应该将地理知识与日常教学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自我能力的展现。

3.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高中地理教师要纠正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但是不能够只停留在纠错的层面上,要能够重视纠错过程中产生的其他作用。例如,高中学生在学习热力环流知识的时候面对地面冷热变化,学生总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可以使用三步教学法来帮助学生减少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郑 刚.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创新观之我见[J].才智,2010,(3).

[2]唐金红.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0,(4).

[3]杨玉环.高中地理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4).

篇(1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以往以讲授教学法为主的地理课堂已经不再适合学生的发展,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地理课程价值的实现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作为新时期的地理教师,我们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来选择新的教学方法,以确保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活动中轻松地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以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为例进行论述,为高效地理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中心工作。

一、巧用诗文教学法

一直以来,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将一些古诗文与地理教学结合在一起,一是为了给枯燥的课堂注入生机,将课堂形象化,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看到地理课程存在的价值,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比如,我们可以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帮助学生理解“降水”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借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帮助学生理解“经度地带性”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借助“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帮助学生理解横断山的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的相关知识。有效地将这些诗文带入课堂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地理概念的理解。

二、问题探究教学法

问题探究教学法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结合教材对“为什么会出现荒漠化”“如何防治荒漠化”“荒漠化带来的危害”等问题,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能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对学生正确情感态度的形成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篇(11)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使高中教学工作受到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过去高中教学的出发点更多的是应试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素质教育开始逐渐取代应试教育,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不仅体现出了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特点,而且也是我国教育事业进步的重要体现。高中地理作为一种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比较高,在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必须要加快转变过去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促进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高效顺利实施。本文就是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

一、转变教学观念,坚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没有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因此,在教学中一直充当着操控者或决定者的身份,控制着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一味地重复相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只能进行被动地学习,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很大的抑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高中地理的课程内容十分众多,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难以取得效果的,只有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教师的高效教学配合起来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而且分配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时间本就十分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知识对于教师而言十分重要,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有时间紧迫感,必须更快适应教学新目标,转变过去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对当下社会中的时事热点加以关注,将其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其中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加强师生互动,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不论对于哪一门课程的教学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都是有效教学的催化剂,可以为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稳固的基础。在过去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进行互动,往往都是教师自己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以至于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时也无法得到及时的解答,最终不断积累,学习问题越来越多,学生难以构建一种有效的自主学习体系。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重视培养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对于高中地理教师来说,其必须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学生构建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有了问题可以向教师请教,教师也要在学习与生活上给予学生真诚的帮助和关心,询问学生的学习建议并加以慎重考虑,这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

三、采取生动活泼的方法进行教学,I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生才是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自身性格、知识、思考、情感、经验等,并将其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丰富性与灵活性。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与课堂组织形式的转变相适应,紧跟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进步的步伐,采取多种多样的生动教学方法。比如,在地理教学中,学生作为地理教学活动的主体,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接受能力都不同,因此,其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个体性与差异性,教师首先必须尊重学生自身存在的这种学习差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完成从纯教材模式教学向实践式教学的转变。比如,在讲解“长江三峡”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告知学生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包括搜集长江三峡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质环境、风景等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将其所掌握的知识讲述出来,然后教师再适当引出问题,比如“三峡工程的建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三峡工程的作用与意义”等,在抛出问题之后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并且在必要时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在学生进行了一定时间的思考后,再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向其他学生展示,对于学生的思考结果要以鼓励为主,通过这种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与回答问题的方式,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还营造了一种积极的课堂氛围,全面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想象力。

综上可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并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只有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才能够实现学生地理综合水平的提高,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如此才能够对有效的教学方法加以科学合理的运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开创整个高中地理教育事业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