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安全管理工作设想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2 09:14:2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安全管理工作设想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安全管理工作设想

篇(1)

2.项目开工时统一标准。工程开工时,要求各参建单位明确档案人员,建立覆盖全项目的档案管理网络。将有关制度标准及时发到各参建单位,并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等方式,提高各参建单位对档案工作的认识,统一档案工作的规范标准,明确各施工监理单位的档案工作职责,为项目实施阶段大量文件材料的归档管理打好基础。

3.项目实施阶段实时监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档案工作融入工程建设过程,与工程实体质量同等重视。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在检查工程质量、进度时,同步检查档案资料的形成、管理情况。在进行单项工程验收时,同时验收应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程度与整理质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网络化的项目管理系统或项目档案系统监控施工、监理单位文件形成情况。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将档案工作与经济责任挂钩,在工程计量支付时,考核施工原始记录和质量评定资料的形成与管理情况;在核定施工单位“优质优价”、监理单位“优监优酬”时,同时检查文件材料的形成、管理情况;对于未能按要求完成竣工文件编制和整理工作的,建设单位扣发工程质量保证金。

各施工、监理单位将施工、监理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工作纳入施工、监理的计划管理工作,纳入施工管理及考核范围,纳入有关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工地档案室,推行预立卷制度。文件材料内容填写齐全并经有关人员签证完毕后,即移送档案人员进行预立卷,并统一存放于工地档案室,以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篇(2)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明确港口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的意义

1、明确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的重要地位。

开展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发展,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011年,国务院颁布下发了《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企业要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分析”。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预评估是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是一种基于超前预防和本质管理理念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重视安全管理对象固有安全能力的保持和提升,着眼于提升企业事故预防能力建设,强调对事故的根源控制和超前预防。这一管理体系实现了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监管机制、监管手段的创新和发展 ,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由被动接受安全监管向主动开展风险预控管理转变 ,由治标的物的不安全因素排查向治本的人的风险预控转变。因此,企业只有引进和采用这种管理方法,才能把握防控事故的主动权,才能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才能有效化解风险,防范事故,实现长治久安。

2、明确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领导责任。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也是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最终责任人,要高度重视,为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提供组织保障,要亲自参与安排部署,各企业都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抽调不同层次、具有相关技术知识的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合理分工,专门负责评估体系、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评估工作全过程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并要制定一名负责人专门负责组织实施。要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安全文化保障、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保障、生产要素管理保障等各种保障机制,要突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估管理;要搞好风险评估知识培训,企业要通过聘请专家现场授课、为员工教程序、教方法,确保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3、明确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奋斗目标。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目标就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通过开展持续、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和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 , 做到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 ,使企业的安全管理由经验管理提升为风险管理 ,提前发现和消除引发事故的因素 ,从而杜绝事故 ,实现企业本质安全。

二、健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安全风险预控评估着眼于安全生产管理中“人、机、环、管”四大要素,是依照法规、制度、标准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制定各类防范措施的管理模式,是现代安全管理中最为先进的管理模式。

(一)制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企业安全风险预控评估是一项自成体系的管理方式,其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管理方针、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要素管理、综合管理、检查审核与评审等内容。具体实施起来,工作量大面广,技术性很强。各企业在推广过程中首先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吃透《规范》的实质,结合实际,对企业生产系统要素进行合理划分,参照《规范》逐项制定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管理体系,用以指导风险预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认真做好风险源辨识评估。 风险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源辨识和评估是做好风险预控的关键环节。各企业要在制定方案的基础上,组织专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科学的方法从“人、机、环、管”等各个方面对企业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在辨识的基础上,实行风险评估。通过评估,确定风险管理对象,并对风险实行分级分类,并按照全面性、可操作性、全过程性的原则,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企业要按照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完善控制措施,加强监控。同时,对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新设备、设施、工艺和技术应用前或者有重大改变时,要进行持续风险评估。要认真组织开展全员安全评估。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是一项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方法,企业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必须保证职工参与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评审,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管理标准、措施的制定。在生产过程中,要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风险评估、班后和作业后评估。以便随时发现风险、化解风险、总结经验教训,推动风险管理实现持续改进。

(三)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 完备的制度既是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也是巩固预控管理成果的重要保障。各企业在风险源辨识和评估的基础上,要针对评估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预控评估责任制、奖惩、举报、投入保障、风险控制、员工行为管理、安全文化建设、安全会议、教育培训、安全监测、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应急救援、监督检查、考核评审、灾害预防、跟班带班、班组建设、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且要加强职工全员培训,确保各项制度能够真正贯彻到全体员工,用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确保风险预控管理取得实效。

(四)加强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加强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是实行风险预控管理及其重要的环节。企业在实施风险预控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要求,根据岗位、工艺划分生产要素,从“人、机、环、管”各个方面辨识风险,开展风险评估。要通过制订详实的岗位危险源安全风险辨析和控制表,明确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分析的原则、范围、方法和内容,对职工从事的岗位和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因素进行客观全面地辨析。特别要对设备故障和人为误操作等不可控状态下带来的连锁反应进行分析。要以部门为单位,全面查找制度、设备、工艺、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周边环境和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列出危险源和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要在辨析的基础上,分析评价现有的工艺可靠性、自动化控制水平、事故预防措施、应急处能力和操作规程的可靠性,找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定消除隐患、控制风险的方法,调整和更新安全管理制度,补充和完善操作规程。在评估中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落实整改,做到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三、建设项目安全风险防范与控制的策略

建设项目安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无法完全消除的。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实在,而且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没有的。这些说明为什么虽然人类一直希望认识和控制风险,但直到现在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第二,某一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任一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这就使人们有可能用概率统计方法及其他现代风险分析方法去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同时也导致风险管理的迅猛发展。第三,风险的可变性。这是指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会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尤其是大型项目中,由于风险因素众多,风险的可变性更加明显。作为建设单位,应正视风险,把握其规律,采取相应的防和处理措施,避开或减轻风险。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很多,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1.加强各方面协调,牢固提高风险意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面对复杂多变的建筑市场形势,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可能产生的方方面面的风险,超前分析透彻,做好风险预测。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建筑法律法规,认真研读相关条款;分析具体合同文本,通过合同谈判的方式,对条款进行拾遗补缺,避免损害自身利益的条款存在。同时项目安全风险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人的管理。所以,加强各方面的联系和协调,有助于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避免许多不应有的麻烦,从而也有利于工程进度。

2.强化项目管理,降低管理风险

风险控制能力,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不仅能够有效地抵御风险,还能最大限度减小风险造成的损失。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应放在项目的前期。坚持“慢决策,快实施”的方针,努力减少以至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发生偏离,实现建设项目投资目标控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成本控制,低价中标是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3.以科学态度对待风险,以法律手段规避风险

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是大量存在的,但其产生和消除也是有规律的。虽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风险只要预防得力,一般都能化解或规避,即使出现也能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分散和转移风险,在消除和规避某些风险时,只要方法正确、策略对路、技巧得当,善于以法律手段实施防范措施,保护自身利益,就可以防范风险,减少损失。 合同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工具,合同的基本作用是管理和分配风险。合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识别出的风险因素的后果。工程风险与工程合同不严密、不完备、不规范密切相关,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提高合同管理质量,是符合我国国情、切实可行的建设项目风险预防机制中的一个主要的防范措施。 同时建设单位应重视国家土地利用政策,规划要求,回避政策风险。

4.密切联系市场、加快信息化进程

港口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准确的市场信息,建设工程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走以信息化方式运作、规模化集团推进、专业队伍为主的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只有形成信息、资产、人力、物力的规模效应,发展才会实现质的飞跃。建筑企业要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并根据建筑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有选择地进行经营活动.

5、加强建设项目过程管理

港口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水平是控制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其他重复性运行或操作的工作不同,项目管理具有一次性、独特性、目标的确定性、活动的整体性、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等属性,因此,要确保项目的成功,获得让所有项目相关者满意的效果,项目经理除了需要清晰地把握项目流程外,更要具备优秀的信息管理、沟通管理、冲突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和集成管理等能力。 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团队是一个项目成败与否的关键,所以企业应加强人才的培养建设,择优选择优秀人才,广纳贤良,同时做好人才的“传帮带”工作,做好管理人员的梯队建设,要求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还要积极推行经理负责制,给项目经理足够的管理指挥权和聘任、解雇权,实行权、责、利三者的有效统一;要充分的调动其积极性与能动性,比如对员工予以认同、支持,从而让员工感受到一种归属感;在对材料进行管理是,要特别注意凡是运至施工现场的材料、构件、成品以及半成品,都应当事先向监理工程师上交报验表、产品出厂合格证以及相关技术说明书等,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审查完毕后,方可准于其进入施工现场。

总之,港口建设项目管理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有严格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及建设企业自身的实施情况,科学分析建设项目管理中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灵活掌握和运用各种策略和技巧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以减少或避免可能产生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洪一民.港口建设工程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8)

[2]陈刚.浅谈施工合同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山西建筑,2006,32(1).

[3]叶钜蓬.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作用与实施[J].山西建筑,2006,32(5).

篇(3)

项目建设的安全生产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在。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都是工程建设的重要责任主体。2004年2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条例中明确指出施工单位在人员资质、社产责任、体系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需要完成的工作。

1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现状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与其他项目建设有所不同,施工作业具有自身特殊性,大量危险作业特别容易引发重大事故,并且事故造成的危害性和损失相对来说是较大的,有可能会造成人员的群伤群死,所以在施工安全的管理上必须谨小慎微、时刻提高警惕,否则一旦事故发生,严重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从石油化工企业的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在实际管理中存在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因素识别与控制工作相对粗放,缺乏细致的管理,对于施工风险评估也只是形式上的事情而已,因此导致对安全管理采取的措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在工作中主要表现在小事故和未遂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由于项目承包商们的安全意识薄弱,措施落实不到位,在安全监管上存在诸多的问题;施工人员安全素质低、安全意识不强,最终导致施工建设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由此来看,企业必须加强和重视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

2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从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人的要素角度来看,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思想方面存在误区,直接原因就是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失误。

项目建设的施工现场情况是十分复杂的,存在多种危险作业情况,例如交叉作业、吊装作业、高处作业、用火作业等,施工作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特别大的难度。

从工程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来看,主要存在问题有自然因素:例如大风、下雨、下雪等天气情况,潮湿及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作。

除此以外,导致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上发生问题的重要因素是由于人自身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发生,例如脚手架搭建的不合理、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电源接引不正确、使用破损严重的施工设备或自己改动设备破坏了设备的安全性能、监督不到位等。

3 解决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策略

3.1 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

在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中要不断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制,不断建立适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加强企业各个级别责任者的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制度,确立工程项目的施工监理、管理部、承包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加强对项目建设中安全管理的齐抓共管,进而实现在施工中对危险作业的监督管理,有效的预防和消除安全隐患。

3.2 加强安全培训力度

在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中加强安全培训力度包括两方面,一是提高施工承包商的安全技术和在安全技术装备方面的应用水平,不断培训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技术水平、安全知识;二是不断加强施工人员在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方面的培训,进而确保承包商有效的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符合安全规范的施工作业。只有这样,在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才会随之不断提高。3.3 注重因素分析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各项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的制定不是某一个人、一个单位的事情,此项工作需要在专业开工前由专业的项目安全管理团队集体分析和识别,制定出合理的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措施。例如对临时用电危险源的识别,有关各方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运用可靠的电器元件和架设方案,做到每个承包商遵循的标准和要求严格统一,在管理中,如果没有达到安全管理要求就必须及时整改和完善。

3.4 完善管理程序和严谨记录

安全管理程序是不能因为进度、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而变的不完整,特别是在方案审查、措施检查、记录检查、资质审查、机具验收等方面,监理公司务必要切实落实。目前,多数的项目无法建立安全管理方面的管理记录,大多数的工作都只停留在口头上,这为日后的安全事故分析和责任追究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应从最根本上解决此种状况,需要详细分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对各相关方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根据要求中规定的内容进行规划和记录文件格式的设计。

3.5 完善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制度

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规范工程项目中各相关方安全管理职责,明确工程施工各责任主体间的责任和权利关系;明确临时用电、施工用火、高处作业及以上危险作业所形成交叉作业的管理要求和程序;详细划分施工机具和施工人员的管理,使工程项目可以在安全管理方面得到保证。只有不断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才能完善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体系,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属于动态系统化工程,需要工程项目建设承包商、建设单位、施工管理人员、工程监理等众多因素相互配合。只有通过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安全素质方面培训,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特别是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进一步加强安全施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这样才可以使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正规化,才能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石士钧.试析我国国际贸易学阐述体系的若干缺失[J].国际经贸探索,2013,(03):101-110

篇(4)

(一)松———管理力度不足大型医院人来人往,密集度非常大,如果消防安全管理力度不足,导致火灾隐患长期存在,一旦发生消防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部分大型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未能从思想上充分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既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条例的执行力度严重不足,日常的管理工作存在诸多的纰漏。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助长了部分管理人员的“侥幸心理”,即便是发现了所存在的消防隐患也不加处理,致使消防安全隐患长期存在,严重威胁着医院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软———处罚不够严厉责任岗位制度与责任追查机制是保证大型医院消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的双重保障措施,然而目前部分的大型医院若非未建立责任岗位制度与责任追查机制,则是执行力度不足,令不行,禁不止,这是处罚不够严厉所直接导致的负面效果。医院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氛围过于散漫,管理人员的工作重心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之上,纸上谈兵,而难以深入落实到位。处罚不够严厉,一旦医院发生火灾,难以对相关的负责人进行问责处理,震慑作用不强,致使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屡屡出现。

(三)虚———工作流于形式由于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因而在工作当中对自身的要求较低,导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杂乱无章;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工作交流,就工作情况交换意见;墨守成规,单纯地依靠既定的消防安全管控制度解决问题,当新问题出现的时候往往束手无策。大型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是导致消防安全隐患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提高大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

针对上述大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所存在的不足,提高大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需要从完善消防应急管理制度、加大消防应急管理宣传、配备先进的消防技术等方面着手,以期全面提高大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一)完善消防应急管理制度完善消防应急管理制度是保障大型医院消防安全的必然途径与基本措施,根据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消防应急管理制度进行补充与完善,组建消防应急管理小组、消防应急机动小组、消防指挥小组三大机构,进行统一的调度。一旦医院发生火灾,三个小组的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集合完毕,各司其职,以既定的消防安全应急方案为指导,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包括患者的病情、医院人员的集中点等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抢险救灾措施,防止灾情扩大,将损失降低最低。同时,在完善消防应急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提高检查的频率,督促管理人员落实到位。

(二)加大消防应急管理宣传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医院建筑内部的人员,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等的消防安全意识是可以有效避免火灾的发生的。加大消防应急管理宣传需要彰显出其实效性的特征,以显示存在的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而非喊口号式的宣传。首先,强化来医院就医的患者及其家属的消防安全意识,普及消防安全的常识。其次,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宣传力度,落实自我疏散逃生以及协助患者逃生等,将消防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配备先进的消防技术作为医院灭火系统中最为常见的系统,消防水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因为消防供水系统平时维护管理力度不足,导致管网水压不足,甚至是管内根本无水的问题长期存在,一旦发生火灾,消防供水系统的实用性便大打折扣,影响抢险救灾工作的进行。因此,建议安装消防水压远程监控系统,以实现对各个消防水系统末端,包括喷淋装置、屋顶消防栓等部位水压情况的实时监控,既可预防因水压过大而导致管道破裂的问题,又可避免水压不足的消防安全隐患,如果管内的水压情况发生异常的变化,消防水压远程监控系统可自动报警,并且进行调压的操作,测试增压泵能力,对大型医院内的全部消防水系统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水平。

篇(5)

发电厂又称为发电站,它是将自然界各种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的工厂。在19世纪末期,伴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提出了建立电力生产中心的设想。出现了电机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能应用范围的扩大了,生产对电的需要迅速增加,发电厂就应运而生了。升压站是通过电荷电压变换的整体系统。升压站一般是把低电压变为高电压,然后送到更高等级的电压输电系统,以实现资源共享。为了方便使用,将大电压变成小电压,或将小电压变大电压的变电设备。升压站主要是升压,减小线路电流,减小电能的损失。

一、发电厂升压站安全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升电站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发电厂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升电站设备复杂繁琐,平日的检修和维护工作量大,操作系统繁琐,工作环境也相对比较复杂,可以说升电站的工作是发电厂工作的枢纽,如果发生了事故隐患,那么很有可能致使机组停止运行、线路短路或跳闸,严重的情况会造成发电厂停电,这会对设备、人身安全和电网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传统的大型的老发电站升压站,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设备技术水平不高、老化现象严重、设计理念不先进等等,这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担忧。以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于20世纪70年代末投产的我国淮北发电厂220KV升压站为例,由于受到客观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和弊端,主要体现在:

第一、受客观条件所限制,该厂由于升电站上下层都设有母线或设备,使得在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时遇到困难比较大,尤其是在进行CT、开关等设备的安装、更换时,由于工作区域小,容易发生放电。如果设上层备出现故障,很容易影响到下层,造成发电厂停电。因为采用的是高层布置,这种方式的支持瓷瓶受到重力的作用使受的横向剪切力比较大,遇到大风或故障很容易出现断裂,由于母线比较庞大,在进行倒母线操作时往往是很复杂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二、产品老化情况严重、设备不够先进。该发电厂原来的220KV断路器采用的是液压或者弹簧机构少油断路器SW4-220,它很容易发生液压油泄露的现象,导致死开关,尤其是在用电高峰期。因为设别老化现象,刀闸经常出现卡死、刀口不到位等不正常现象,正是因为设计标准不高,原先的一些瓷瓶外绝缘爬距无法达到本地等级的要求。

二、加强发电厂升压站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要做好发电厂升压站的安全管理工作,这是发电厂正常良好运行的重点工作。要从实际出发,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加以深入研究和思考,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因地制宜,提高发电厂升压站的安全管理工作效果,可以从这样几方面入手,切实保证好发电厂升压站的良好运行。

第一、 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促进设备良好运行。

升压站安全工作离不开良好设备运行的支撑,由于一些传统的老发电厂设备成就。设计理念落后,设备存在问题的现象多,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切实提高设备的现代化水平以促进设备的良好运行。

第二、强化对设备的管理监督工作,发现故障和隐患并及时处理。

要努力加强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水平,做好技术监督管理工作。这样可以提高升压站设备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仪表定期检查、绝缘油气的管理监督等方面检查升压站设备是否超负荷超周期运行,特别是在高峰季节要做好定期检查巡视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和故障要做好记录并及时处理。

第三、强化设备检修维护过程的管理以防人员事故责任。

发电厂升电站环境相对复杂,设备繁多,在开展检修和维护工作的过程中如果不谨慎容易发生人员事故责任,要加强对设备检修维护过程的管理和监督,防止出现类似人员事故责任的发生。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要特别注意在检修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后果。要对工作人员做好说明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做好现场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四、做好设备运行的操作管理工作,坚决杜绝恶性操作失误事故的发生。

要坚决杜绝恶性失误操作事故的发生,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设备操作制度和规范。对安全风险大、复杂繁琐的设备和工作要加强操作管理监督控制工作。因为升压站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对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加以重视。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和制度管理,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切实履行职责,落实安全管理规范制度。

三、结语

升压站安全管理工作是发电厂得以安全运行的重要支撑,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要加强制度管理和安全管理,切实做好发电厂升压站的安全管理工作,重视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切实做好发电站升压站的安全管理工作。

篇(6)

2.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措施

2.1强化员工的安全管理重视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就要明确责任,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尤其是生产第一线的负责人,提高其安全生产的意识,从而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以往经验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反之则较差。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制定安全生产责任条例,逐级逐层地落实工作,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另外,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从思想意识到实际操作,使员工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提高员工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员工素质是安全生产的关键,也是石油天然气站场长远发展的根本,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培训对象的层次性,是提高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切实保障,使广大员工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2.2重视设备安全检查管理设备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发生原油和天然气泄漏,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如果引发火灾或者爆炸,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要及时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所有设备正常运行。要加强日常的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检查过程中要严肃检查态度,切不可应付了事,要做到对设备运转的每一个环节都认真检查维护,确保没有遗漏。一是重点查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良好,防止因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缺陷造成人身伤害事故。检查防护罩、保险装置、联锁装置、指示报警装置等是否齐全、灵敏有效,地(接零)是否完好。二是重点查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是否有缺陷,防止发生人身、设备安全事故。检查制动装置是否有效,安全间距是否合乎要求,机械强度、电气线路是否老化、破损、起重吊具与绳索是否符合安全规范要求,设备是否带病运转和超负荷运转;三是重点查易燃易爆物品和剧毒物品的贮存、发放和使用情况是否严格执行制度,通风、照明、防火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防止作业时发生事故;四是重点查生产作业场所和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防止不良环境造成安全事故。检查生产作业场所和施工现场有无安全出口,登高扶梯、平台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产品堆放、工具摆放、设备安全距离、操作者安全活动范围、电气线路走向和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危险区域是否有护栏和明显标志等。

篇(7)

2我国油气管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004年,四川泸州市发生天然气管道爆炸,造成5人死亡,35人受伤,11间市面被毁。2006年,仁寿县富加输气站管线发生爆炸燃烧,造成10人死亡,50人受伤,导致14000m2房屋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万元。从以上调查数据来看,油气管道泄漏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加强油气管道安全管理工作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油气公司必须对所管理的油气进行风险评价与识别,开展相关管道完善性检测和管理工作,全面细致的了解管道风险状况,并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油气管道安全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但就目前我国油气管道安全管理工作来看,由于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样问题主要表现为: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十分便捷,部分管段的管理人员粗心大意,没有根据相关规定执行管理任务,偷盗现象频繁发生,给油气运输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②由于管道运营时间较长,没有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引发了油气泄漏事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而且给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③部分油气管道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施工流程以及施工人员的影响,给管道铺设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十分不利于后期油气输送及安全管理工作。

3我国加强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增加应对风险的投入

为提高油气管道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油气公司必须全面贯彻落实风险识别与评估工作。首先对所管理的油气管段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并搜集各种材料,根据所造成的损失大小进行风险的区分,并制定出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为提高解决重大风险效率奠定良好的条件。其次油气公司应加大风险控制的投入,坚持安全、预防、治理三个重要方针,结合企业内部管理情况,不断健全相关管理制度,通过使事故查处、专项整治等手段以及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等支持手段,提高油气企业管道安全管理措施,促进油气管道安全、健康的发展。

3.2明确相关责任

根据我国出台的法律法规,油气企业必须全面落实管道安全运营的第一责任,并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安全监督。为提高油气管道安全管理水平与质量,确保油气管道运营工作顺利进行,油气企业应全面落实管理与运营责任,做好与政府部门的协调工作,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时刻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为油气管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同时,油气企业应建立安全联防制度,强化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交流,逐渐建立油气管道安全监督的长效机制,从而提高油气管道管理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3.3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

由于我国油气管道检测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油气企业管道检修率普遍较低,为企业油气管道管理工作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提高油气管道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油气企业应建立专业性强、适应油气企业发展规模的管道检修与巡逻队伍,并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的合作,结合实际雇佣管道铺设附近的民众,定期对油气管道进行检修、维护以及不定期的巡逻,察觉油气管道的异常情况后必须立刻上报、及时处理,确保油气管道的安全与稳定运输。同时,油气公司应在适合的位置,设置显眼的警示标语,避免其他工程建设施工给油气管道造成破坏。

3.4加强油气管道保护的宣传工作

我国油气企业在开展油气管道安全管理工作时,应加强管道保护的宣传力度,使人们意识到油气管道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从而确保油气管道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因此油气企业可以根据油气管道的具体布设情况,制定出完善的宣传策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宣传。比如油气企业可以结合当地政府部门,通过广播、网络、电视,以及发放专业的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宣传手册,让油气管道保护工作深入人心,提高管理人员和人民群众对油气管道保护的意识,为促进油气管道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篇(8)

对于任何一项工程建设来说,要想保证其具有更高的建设质量,首先要做好施工项目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如果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频发,那么整个项目的建筑质量是得不到保障的,对于水利工程来说也是一样的。而一旦水利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那么所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基于此,对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相应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

不可否认在对水利工程施工进行安全管理的时候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往往会导致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小的问题。但是由水利工程施工所引起的较大的安全事故,往往是由于进行安全管理的相应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所导致的[1]。出现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人员缺乏一定的管理理念,所以在进行管理工作的时候未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合理的总结,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是由于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得过且过,未能严格地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进行,这对于水利工程行业来说具有重大影响。

(二)安全管理机制缺陷

对水利工程施工进行安全管理时,还存在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水利工程行业中,对于某些具体的施工,并没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这样导致进行安全管理的人员往往无规可循,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还存在着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不完善的情况,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不能具体到每一个施工项目,最终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现阶段,很多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在制定施工安全方案上制度不够完善,并且没有很强的紧急预案能力[2]。同时很多工作人员对制度不够重视,在制定方案的时候,没有针对性,这样在具体的工作中就很难有效运行。此外,大部分水利工程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的时候,没有配置专门的监督管理人员,并且没有做好管理和监督工作,从而就很难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二、做好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

(一)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

为了使水利工程企业能够获得长期的发展,就必须规范人才管理模式,从而为企业长期的发展提供保障。从水利工程企业的角度来说,考察员工专业知识和素养是加强员工安全管理的表现,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对自身素质认知,意识到其专业素质对工作质量的影响。所以水利工程企业应重视员工的培训,并且增加相关员工与专家学者的交流,并把学习效果与绩效联系起来,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并且对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要定期开展,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安全管理意识,最终让他们将水利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促进水利工程企业更好的发展[3]。

(二)完善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将水利工程企业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更好,需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为基础和前提。针对上面所提到的一些缺陷,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首先,针对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限的问题,需要水利工程企业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并且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人才,确保安全管理人才的专业性和高效性。其次,对于水利工程企业中的一些施工项目,需要分列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条例,这样相关人员在进行安全管理的时候,就能够有规可循,使得整个安全管理工作做得井井有序。最后,将安全管理的管理责任落实到实处,每一位管理人员负责哪方面的安全管理划分清楚,这样不断能够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更好。同时即使有安全问题出现,也能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进行解决。

(三)加强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加强监督和检查能够对整个施工进行更好的掌控,从而才能对安全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保证安全设施和装备工作处于良好的状态,进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意义重大。因此,作为相关的管理人员,始终需要将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对于任何一个施工环节,都需要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和前提下进行。这样才能在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确保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更高的质量。

作者:水莉龙 单位:甘肃省积石山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篇(9)

就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而言,积极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是重要的,不仅能够提高建材产品的检测质量,而且可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然而,在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工作实践中,存在许多风险源,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问题,产生不良影响。对此,有关人员有必要就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而提出合理的策略,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_展,提升管理水平,规避安全风险隐患。

一、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存在的危险源

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工作中,存在许多危险源,因而对安全管理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对于样品,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搬运方式不合理,产生不安全因素;存放时,如果不能按照规定存放条件进行,则对样品有损害;制备时,铁屑飞溅等危险情况存在。第二,在建材产品检测时,安装试样可能面临掉落的危险;而在试验操作中,试样异常断裂、飞出等造成的危险也较多。第三,在检测试验结束后,如若对废弃的液体或固体物质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诸多危险。最后,其它外来危险因素也较多,如噪声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外来人员参观现场时发生的触电或机械伤害等问题。由此可见,在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中,存在许多危险源,更加表明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更高。

二、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的主要安全事故

纵观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中的安全事故,可知,安全性更加令人担忧。首先,在检测工作开展后,关于检测过程的相关资料信息、报告、原始记录等丢失或机密文件泄露,给实验室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影响。其次,在检测工作中,检验结论可能与真实结论有一定的偏差,甚至出现错误,导致实验失败。究其原因,可能与检测人员操作行为不当、检测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检测环境质量不佳等因素有关。再次,在检测中,建材产品的试件出现损坏、检测仪器设备损坏或丢失等,甚至在实验中可能发挥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损失。最后,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的实际检测工作中,可能发生责任事故,即操作人员违反各项规定造成的不同程度的事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且对社会或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安全事故数不胜数,只有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和提高工作水平,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或规避安全事故,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提高建材产品检测效率。

三、强化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策略

新时期,建材产品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就当前安全管理工作现状看,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其仍然存在许多危险源和安全事故隐患。对此,有关部门人员更应从全方位视角对问题进行分析,以提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建议,保证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优化检测实验室的环境

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时,优化检测实验室的环境是关键,能够为检测工作有效进行创造良好条件。首先,对检测实验室的布置,应严格按照《检测工作安全管理程序》而执行,以确保检测工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仪器设备安全性。其次,对于建材产品的检测中,如果检测工作的危险系数相对较高,则相关人员应指定场所,使检测人员在特定的场所在开展检测试验,并做好有效的隔离措施,降低人员伤亡率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再次,在检测过程中,如果需要用到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品,则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循使用规定和保存管理条例而开展工作,避免其产生危险因素,造成不可挽回的安全事故。最后,对于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场所,相关部门应为其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设备,并按照相关标准规定而放置在制定区域,同时安装应急装置,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通过优化检测实验室环境,能够创设良好的检测工作氛围,有利于提高建材产品检测的效率。

(二)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要有效开展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而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依据,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首先,根据安全管理工作各事项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尤其针对工作者。一是指派专人而全权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二是检测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而使用仪器设备,杜绝违章操作等不良行为;三是要求检测人员在离开检测实验室之前,应确认水电气阀门是否关闭;四是对于化学药品等,应由专人负责。其次,制定和完善奖惩制度,以充分发挥其对工作人员的激励性作用。例如,对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检测工作人员严惩不贷,扣除绩效奖金等。再次,对于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应明文禁止闲人免进,使一切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检测实验室,规避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最后,完善安全教育制度,针对内部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以增强其安全意识和提高其工作责任心,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负责,有利于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效率。

(三)对人员加强培训

要加强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对管理人员加强培训。首先,在招聘环节把好人才关。对于建材产品检测工作而言,对严谨性有较高的要求,因而实验室在招聘人才环节,必须注重对人才专业知识能力、技能水平、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尤其对于检测人员和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而言,其考核更应严格,保证聘请人才的合格性,为后期检测工作更好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其次,针对初入职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活动,使其能够在独自开展工作之前,对建材产品检测工作有一定深入的理解,并根据不同岗位人员而制定专门的岗前培训计划。例如,针对检测人员而言,为其配备工作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使其在实践与学习中不断提高自我工作素养,以提高建材产品的检测效率;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而言,应引导其深入了解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积极参与各项管理预案探讨和方案制定,以积累管理经验,增强安全管理工作效率。最后,对从业时间相对较长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以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提高其工作技能水平。

(四)加大检测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理力度

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中,如果仍然发生安全事故,则管理人员应作出科学妥善的处理,并加大力度,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为此,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应制定完善的紧急预案和相关条例,并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严格执行。首先,对于重大安全事故,应及时启动紧急预案,按照既定的流程而开展救援工作,在抢救伤员的基础上,保护和控制现场,避免波动面积扩大,产生不必要的后患。与此同时,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的负责人应认真填写《事故报告》,其内容包括安全事故的来龙去脉、控制手段、事故地点和时间,并进行必要的责任分析和提出处理意见,进而提出善后工作内容和防范措施。其次,如果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地公安部门应给予法律制裁,发挥管理者的积极作用。最后,善后工作就绪后,及时召开事故分析会,针对安全事故的负责人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处理意见,并制定完善的防范策略,杜绝此类事故重演。

四、结语

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是必要的,要求管理人员应坚持全方位、全员性的管理,以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管理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中,应积极从管理问题着手,进而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提出有效的策略,规避安全事故。对此,作者建议,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优化检测实验室的环境;其次,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再次,对人员加强培训;最后,加大检测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理力度。

参考文献:

[1]陈锋.中国老挝合作建立老挝建材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实验室[J].建材发展导向,2017,(04).

[2]王华敏.农产品检测实验室信息化系统的设想与初探[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6,(01).

[3]朱治凤.关于农产品检测实验室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上海农业科技,2016,(01).

[4]陈绫钢.加强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的探[J].北京农业,2015,(32).

[5]李佳.四川省雅安市质检所成立了灾后重建建材产品实验室[J].建材发展导向,2013,(04).

篇(10)

伴随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在国家建设及民众生活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缺少能源作为支撑势必将影响到我国工业发展步伐。保证石油天然气的安全生产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同时也保障了国家建设长治久安。当前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资源的不安全状态两方面因素所导致的。运行过程中,石油天然气站场有着显著的易燃易爆特性,危险性等级较高,倘若出现人工操作失误、控制失灵或是设备故障问题则就极有可能引起大型的爆炸或火灾事故,可见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同时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助推器。

1当前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1缺少周密的安全规划

所谓安全规划是指特定时期下所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任务以及相应的措施,安全规划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安全生产,促进人员素质和安全技术条件提高,进而推动科学技术更新及社会经济发展。石油天然气站场的安全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同样重要,这是因为石油天然气行业高利润与高风险并存,一旦有安全事故发生其损失不可估量,因此石油天然气站场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安全管理工作。在石油天然气站场生产过程中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意想不到的,倘若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便极易引发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并且事故的损失往往是极大的,这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影响也颇大。然而,当前很多石油天然气站场在管理工作上并未深刻意识到安全管理的迫切性,在安全生产及管理规划的制定上欠缺谨慎和严密,安全问题并未在每个生产环节全面渗透,这就导致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可见,提升安全管理意识,制定周密的安全规划,是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

1.2缺乏系统化的安全培训

当前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便是安全培训,只有将安全培训落实到位才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真正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这也是石油天然气企业一直努力的方向。要想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需要相关负责人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通过不断学习树立全新的管理与服务理念,通过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然而从目前石油天然气站场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对于安全培训工作的开展不够充分重视,并未针对员工层次的不同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开展培训工作,这就使得人员在自身的岗位工作上安全意识不足,实际操作过程缺乏规范性,对安全工作的认识远远没有达到要求,从而导致石油天然气站场在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时常存在。

1.3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

我国目前针对石油天然气的安全管理建立了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并且也明确了违反规定之后的处罚标准,然而在管理机制方面还存在处罚力度不足的问题。无论是对国家还是民众生活,石油天然气站场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视,工作人员作为企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当明确自身的职责,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一旦发生有人不按照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定的行为进而导致危险事故发生的必定要对其严肃处理,甚至后果严重的还要对其做出开除处罚。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是石油天然气站场工作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对于一些素质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必须严肃处理,从安全管理制度处罚,加大惩罚力度,这对于企业负责人及一线工作人员都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生产现场是石油天然气站场生产的集中点,同时也是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场所,因此安全管理控制的关键就在于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合理控制,尽可能保证生产的最佳状态,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石油天然气站场在安全管理工作上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建立生产基层的安全管理机制。

2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改善对策

2.1加强人员安全管理

石油天然气站场的安全管理首要关注的是人员安全管理,将生产责任落实到个人,负责生产第一线的人员更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生产工作安全有序开展。要搞好安全工作,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从以往生产经验来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与安全管理状况休戚相关,这就需要从人员的安全培训着手,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安全生产责任条例的约束下落实各项管理工作,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在安全培训方面必须确保人员无论是思想意识还是实际操作都能够秉承安全生产规范,提高人员的岗位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员工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此外,员工自身的素质也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安全管理关系到石油天然气站场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重视提高培训对象的层次性以及培训内容的针对性,用专业素质切实保障站场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将安全置于首位。

2.2重视设备安全管理

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工作并非仅局限于管理模式上,紧抓设备生产安全也至关重要。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原油和天然气泄漏,轻者是资源浪费,严重的还会引发严重的火灾甚至是爆炸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生产过程必须紧密观察设备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之中,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为了确保设备的规范操作和有效管理,需要建立维护检修记录、安全设施适用范围等涉及安全的所有资料,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据可依。

2.3构建安全管理的环境

HSE管理体系是现阶段在国际石油天然气领域通用的一种管理体系,吸收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并最终形成的这一体系其核心内容在于三个方面,即领导承诺、预防和全体职工的参与,是现代市场环境下石油天然气企业标准而有序运行的全面反映。基于石油天然气站场的发展,HSE管理体系获得了较好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成为了集安全、健康于一体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与我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得益彰。从我国的发展实际出发,需要在安全管理模式和体系建设上加强创新,在关注石油天然气生产安全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石油天然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国民经济中石油天然气行业占据着核心地位,可见它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从石油天然气站场的长久稳定运行角度来看,必须加强对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研究,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政策,确保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而言,除了要尽快解决存在的问题外,还需对各类安全事故全面防范,将安全管理的要义落到实处。资源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不容置喙,而当前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也是重要的发展战略规划之一,需要在行动上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了顺应时展趋势,加强石油天然气站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可谓是必然之举措。

作者:周旭 单位:湖南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熊猛进,朱亮,周林武.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科学管理,2014,(7):200-201.

篇(11)

供电企业生产环节安全管理的任务是运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方法,对所研究对象潜在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解决和消除各种危险因素,避免事故的发生[1]。这就决定了有必要对现有的供电企业生产环节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研究。

一、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及其特征

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是供电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预测、分析和消除生产活动中的各类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具有预防性、长期性、科学性和全员性的基本特征[2]。预防性是安全生产工作极为显著的特点。搞好预防工作,不仅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还必须对人进行预防性安全教育,尽一切努力来杜绝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的、经常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安全工作有它的规律性,各种安全制度、规章都是实践经验的汇总。安全生产的群众性体现在安全生产不仅关系着劳动群众的切身利益,还需要劳动群众的积极参与[3]。所以,只有人人重视安全,安全才有保障。

二、供电企业生产环节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与以往相比,已有大幅度的提升,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岗位职责,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落实上的偏差与不足。供电企业生产环节的责任制度的落实仅仅停留在形式主义的“文山会海”与宏观宣传上,在具体岗位的操作中则显得薄弱。岗位职责没有具体细化到每个工作岗位,出现安全生产“大家可管、无人想管”的尴尬局面。此外,供电企业所开展的安全生产培训也与工作实际脱节,理论与实践背离。供电企业生产环节专业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安全生产意识,未能将企业颁布的安全生产相关制度了然于心,在工作中出现习惯性违章。虽然一些企业为应对这一局面,开展了“反三违”活动,但只是“突击”模式,未能形成长效机制。主要表现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三违”,这无疑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此外,对于一些临时性、突发性的工作,工作人员在处理的过程中存在程序被打乱的情形。如电力抢修时,一些工作人员在未填写工作票的前提下便擅自开始检修工作,一旦出现事故,由于没能留下依据,将为事故的处理带来诸多困难;一些线路在停电之后方能开展作业,但一些工作人员将相关规定抛之脑后,在未停电、验电、拉地线的情形下,便私自开始作业,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4]。从这些情况来看,供电企业有必要结合这些问题,通过合理有效的生产环节安全防控方法和措施手段,采用相应的安全管理方式和方法,保证生产环节流程的顺利、有序开展,同时采用简单实用的安全管理手段对生产环节全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从而提高生产环节安全工作的有效性。

三、供电企业生产环节安全管理工作优化对策

结合上文对供电企业生产环节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本文确定以下供电企业生产环节安全管理工作优化对策:

(一)提高供电企业生产环节安全管理意识

供电企业可以利用班组安全活动、集中授课、开展生产环节实训活动、考试考核等方式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意识。领导层侧重安全管理知识及有关制度培训,提高自身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和组织能力;管理层侧重安全评估规范、安全辨识手册及其使用方法的培训,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并加以落实;执行层侧重安全意识、安规度等基本制度和现场安全辨识、控制能力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运用安全管理手段,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5]。

(二)加强岗位安全管理力度

要根据供电企业生产环节的特殊性制定管理制度不仅要体现科学性、实效性还要具备可操作性要针对工作环境和生产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细则并将这些规范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和一个工作环节。像一些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高空作业、危险场所警示标志设置等都需要相应制度来规范。制度一旦制定就要确保执行力。制度对事不对人,只有保证其强制性,加强现场管理才有基本保证。要针对不同岗位工作特点制定岗位责任制,把责、权、益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制度管人,让制度管事,要加大岗位监督力度要对一线生产岗位安全生产进行严格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制度,要真正做到“谁在岗,谁负责”。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需要对岗位负全责[6]。把岗位责任制落到实处,就可以从源头遏制不安全因素的孕育,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发挥全过程安全管理的作用

供电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全过程安全管理模式,具体加强实施前、实施过程中以及实施后的安全管理。

供电企业生产环节实施前,应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开工会,在会议上交代工作内容、确定人员分工、带电部位以及现场安全措施,告知危险点及防控措施。生产环节人员必须经过交底并掌握方案。在供电企业生产环节实施前还应对加强对施工机械等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才可以使用。对于实施中可能需要的特种生产环节人员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需要持证上岗。

供电企业生产环节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制度进行执行与操作。工作许可人需要以工作票中所确定的要求在工作地点或者带电设备四周设置围栏,把停电设备和带电设备应进行隔开,同时悬挂安全警示标示牌[7]。对多专业配合工作要明确总工作协调人,负责多班组各专业工作协调;复杂生产环节、交叉生产环节、危险地段、有触电危险等安全较大的工作要设立专责监护人员。

供电企业生产环节实施完毕后,需要拆除临时的接地线、个人保安接地线,恢复工作许可前设备状态。根据企业所确定的具体工作任务以及安全度高低,相关生产现场管理工作人员应做到到岗到位。

简而言之,通过全过程安全管理工作的贯彻和执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加强供电企业生产环节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推动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四、结束语

供电企业生产环节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合理的优化对策。供电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环节的实际情况,通过全过程安全管理方式的应用,来不断的推动自身在生产环节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进而推动供电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田. 现实与挑战――安徽供电企业生产技能人员培训侧记[J].中国电力教育,2013,(3):64-65.

[2]白莉.浅谈企业生产安全文化建设[J].科技与企业,2013,(7):31.

[3]顾志超.对我国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相关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 2013, (11):165.

[4]朱晋.浅议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科技与企业, 2013,(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