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贸易产业融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8.021
1 长乐市以及鹤山镇羽绒业的概况
1.1 长乐市以及鹤山镇羽绒业发展现状
羽绒业是长乐市的支柱产业,现在已发展成以棉纺、化纤和经编产业为特色的纺织产业集群,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纺织业发展的重点区域。2005年长乐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称号。2006年金峰镇被授予“中国经编名镇”称号,松下镇被授予“中国花编名镇”的称号,2006年福建省政府将长乐纺织产业集群定位为福建纺织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区。目前,长乐化纤年产能力约108万吨,其中涤纶长丝40万吨多、涤纶短纤和切片2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5%;涤纶民用丝40万吨,产能占全国涤纶丝产能比重达29.2%,占全球产能的11.4%;纺纱规模550万锭,纱线年产能力105万吨,其中纯涤纱约占全国产能的70%;针织经编面料、花边产品25万吨,占据全国1/5的市场份额。
长乐是国内纺织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10年,长乐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15.3亿,比增26.9%其中棉纺业完成214.4亿,化纤业完成181.8亿,染整业完成78.0亿,服装、羽绒业完成8.8亿。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45亿元,在全国21个纺织业基地中排名第10位。
1.2 长乐市以及鹤山镇羽绒业发展优势
长乐市在原有的金峰经编、松下花边、江田棉纺等分散产业板块和经编花边园区的基础上,按照“三城三群”规划理念,形成了“航空港工业集中区”、“滨海工业区”和“闽江口工业区”三大纺织工业集中区。长乐羽绒业规模优势明显,在涤纶纱、民用涤纶丝、经编花边等等细分市场占据定价优势。据统计,长乐羽绒纺织业通过集中采购、协商定价、原料本地消化等措施,集群内的企业生产成本要比集群外企业降低5%-10%。
1.3 发展前景
近年来,长乐羽绒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预计在2016年前, 纺织工业年总产值将突破1300亿。2010年结转和2011年新上棉纺项目有30个,总投资129亿元,预计在“十二五”契机,棉纺纱锭达到800-1000万绽,形成3-5家百万绽棉纺企业;2010结转和2011年新上涤纶项目有5个,总投资59.1亿元,达产后的总能年产值增加185亿元;2010年结转和2011年新上涤纶项目9个,氨纶项目2个,总投资140.1亿元,“十二五”期间,长乐将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绵纶民用长丝生产基地之一,形成2-3百家亿元以上企业。
2 长乐羽绒业主要企业调查
3 长乐羽绒产业面临的问题
3.1 产业结构不合理
长乐羽绒业是靠乡镇起步的,内部企业大部分是家族企业,规模较小,无法与其他行业的企业相比。经过多年的发展各企业虽有扩大,但从整体上看整体规模还是偏低。因此,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上依然面临着巨大压力。另外,长乐的羽绒业的产品开发能力比较薄弱,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主要设备还是要依赖进口。
3.2 专业人才缺乏
长乐羽绒产品企业大部分是家族企业,企业内部人员大多文化程度较低,而且在羽绒制品上班的人员文化素质也不够,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技术研发人才和营销人才。
3.3 市场竞争激烈
国内很多羽绒产品已经达到了充分竞争,利润率降低,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中国羽绒国际市场日益扩大,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国家变为羽绒制品的进口国,为中国羽绒制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企业间的公平竞争机制在不断形成,在市场竞争“夹缝”中生存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少。
3.4 鹤上镇羽绒市场未搞活
鹤上镇是长乐羽绒企业聚集的地方,知名度在市场上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入住的商家和品牌较少,使得镇上与发展成为东南沿海市场的目标越来越远了。
3.5 企业融资较难
虽然明文规定对企业融资要一视同仁,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中小企业在贷款融资中还是受到很多限制和压力,从而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
4 羽绒业的国际贸易途径与方式
(1)展览会。
它是我们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主要途径之一。因为展会上买卖双方可以面对面的沟通,是真实性的交易场所。
(2)电子商务。
首先,电子商务它有它一定的优势,为买卖双方提供信息沟通的虚拟平台。最终成与否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样在国际上羽绒业的电商都是这样发展的。
(3)针对欧美市场,羽绒业的途径可以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竞争力创立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来打入。对新贸易壁垒要深入认识,因为欧美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设限颇多,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到国外建厂发展我国的纺织品业,但更主要的是我们要深入认识新贸易壁垒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实现市场多元化,为我们的羽绒产品扩大出口途径。
5 长乐市羽绒贸易与产业升级化的对策
5.1 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强化生产制度的运行
众所皆知,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力同时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源泉。一个产业要想在社会上取得长远发展,人力是必不可少的因素,长乐羽绒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长乐市政府可以多多组织羽绒产业知识讲座,对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培养。
5.2 加大创新力度,调整行业结构
积极引导羽绒从资源型向制品型的转变,将羽绒、羽毛原料加工为主调整为羽绒制品生产为主,积极研发高附加值产品。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努力摆脱受制于人的场面。挑战产业结构就是要立足创新,告别羽绒服厚重的代称,以轻薄、张扬、个性引领新一代潮流。但要注意的是,企业不能为了追求时尚而时尚,还应在关注市场需求的同时考虑自身的品牌地位、销售渠道、行销方式等等。时尚化只是羽绒服装产业创新的一个模式,如果抛开羽绒服有别于其他服装的特点,那么这样的时尚化就是一个空谈。
5.3 改变发展思路
The Cultivation of Skilled Talents for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Integration”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e degree of relevance and intensity between different sectors of th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chain is increasing steadily. As a result, the industry has increasing demand for inter-disciplinary skilled talents with both industry and commerce education background. Textile and garment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ased on investigating the industry’s demand for talents, integrate textile and garment schools with business school, set target for cultivating interdisciplinary skilled talents with both industry and commerce education background, set up relevant curricula system, carry out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practical training base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llege and ultimately construct an inter-disciplinary skilled talents cultivation system by building up strong faculty, setting up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sharing teaching resources, establis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etc.
Key words: industry and commerce integration;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skilled talents; reform on cultivation system; security system
随着科技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纺织服装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正朝着多元化、复合化方向发展,现代纺织服装企业急需“能工会商”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以及行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培养“工商融合”型技能人才,是纺织服装类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同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
一、“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介绍
“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将工科类专业与商科类专业相互交叉融合,形成具有多元化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工科类专业而言,拓展学习营销、管理、财务、经贸等商科知识;对商贸类专业而言,拓展学习特定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信息服务技术等工科知识,就业时能够适应经营管理类岗位。
“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职业院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路径。通过培养毕业生在复杂就业环境和岗位迁移发展环境下的“能工会商”的复合本领,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就业岗位复合化、多元化和层次化发展趋势。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贯通,打破传统工科与商科专业独立培养的藩篱,能够提升毕业生可持续就业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
二、纺织服装产业“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 顺应地区纺织行业发展的需要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纺织产业一直是这一地区的特色产业与支柱产业。据江苏人才网的调查数据分析,未来3 年纺织服装行业最为紧缺的人才依次为:纺织技术开发员、纺织品电商员、纺织品检验人员、纺织品设计员、纺织品跟单员、纺织品营销员、纺织品贸易专员、纺织企业管理人员、纺织品采购员。目前特别缺少的是具备纺织服装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营销贸易人员、电子商务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因此,培养“能工会商”复合型技能人才是支撑纺织服装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2. 推动高职学生就业的需要
随着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成为新趋势。如果具备了“一专多能”、“能工会商”的复合技能与素质,高职毕业生不仅能在激烈的招聘竞争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增加就业的广度、提升就业率,而且有利于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例如,在“互联网+”背景下,纺织服装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该岗位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电子商务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更要求学生具备纺织服装产品的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纺织服装方向)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将更有优势。
3. 促进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需要
探索并实践 “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纺织服装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通过复合型专业设置,有利于实现工科与商科专业的相互合作,资源共享,体现出纺织服装专业的办学特色;其次,通过制订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推动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师资队伍专业技能优化拓展;第三,通过制订复合型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探索课程改革新模式,顺应产业的发展要求;第四,通过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实现生产、业务、经营、管理领域的全方位合作;第五,通过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利于通过专业建设的辐射作用带动纺织服装类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工商融合”角下纺织服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1. 专业设置与优化
首先,通过对区域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纺织服装企业的实地调研,全面了解区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分析纺织服装企业对生产、技术、商贸、管理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特点,以此为依据设置一批具有“工商融合”特色的复合型专业。
其次,对现有的纺织、服装、商贸类专业进行整合,开设相应的专业方向,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复合化。将传统的纺织服装专业与商贸管理类专业相融合,形成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服装工艺与贸易、服装营销与管理、纺织品设计与营销、纺织电子商务等新专业或专业方向。
再次,与纺织服装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支持行业、学校、企业合作建设“工商融合”专业,针对纺织服装产业商贸业务的新趋势开设短期的纺织商贸专业培训班、课程研究班、技能提升班,满足产业对“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的短期需求。
2. 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纺织服装类“工商融合”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为:以培养面向纺织服装生产与流通领域,具有相关生产、设计、质量检验等专门知识与技能,兼具营销、管理、贸易、商务等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
(1)岗位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分析
表 1 列出了典型的纺织服装企业“工商融合”型岗位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目标应以此为依据进行设置。
(2)就业面向
表 2 列举了典型的“工商融合”型纺织服装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与职业发展规划。根据岗位任务与能力要求,确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与职业发展规划。
3.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职业院校应在纺织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的生产过程、产品设计与开发、运营管理、市场开发、客户服务与管理等业务流程的实际需求,将工科与商科课程体系交叉融合,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复合型课程体系。例如,“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通过设置以“纺织品检验”、“纺织品贸易及跟单”、“纺织品电商”三大模块为课程内容的专业课程体系(表 3),培养学生的纺织品检测技能、纺织品贸易业务技能及纺织品电商平台运用技能。
又如,“时装商务”专业,设置以“服装工艺与设计基础”、“服装门店销售与服务”、“服装网店策划与运营”、“服装企业运营管理”四大模块为内容的专业课程体系(表 4),培养学生的品牌服装零售、门店设计与运营管理、品牌服装招商、电子商务运营等技能。
4. 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1)以课程项目化改造为抓手,创新教学内容
在开展工商融合型课程教学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工、商类课程的特点,以任务为引领,积极开展项目化教学改革。通过“工商融合”型课程项目的设计,展开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例如,《纺织品营销与贸易》课程以纺织贸易公司真实的项目任务为主线,依托贸易平台,安排了“市场调查、贸易跟单、合同签订与履行、客户服务、市场拓展”等环节,要求学生在纺织生产与工艺学习的基础上,针对产品进行市场开发,完成接单到跟单的全业务流程,学生的贸易素养可得到极大提升。
(2)以综合性实训基地为依托,创新教学方法
“工商融合”复合型课程实施要依托综合性实训基地,如服装专业的“前店后厂”模式、纺织专业的“贸易公司”模式,将工科和商科课程教学相互融合。例如,《服装电子商务》课程依托电子商务实训中心,以服装企业真实的项目任务为引领,通过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学生组建项目小组,完成服装电商项目总体策划与运作,体现了“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纺织服装产业“工商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1.“工商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
“工商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行纺织服装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保障。高职院校应打破纺织服装专业院系与商贸专业院系的界限,整合双方资源,组建纺织(服装)商贸专业教研室,通过师资配备、师资培训、师资引进等措施为“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学校层面应制订相关方案与措施,鼓励教师跨专业学习深造并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鼓励商贸类专业教师深入生产与管理一线学习行业知识。通过从企业引进或特聘一批在生产管理、营销、贸易及电子商务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专家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中,为“工商融合”项目教学、专业实践提供师资保障。
2.“工商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纺织服装类“工商融合”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做到“两个整合”,即将生产型实训基地与商贸类实训基地进行整合,将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整合。(1)整合工科与商科优质实训资源,如利用商贸专业实训室开展“纺织品贸易跟单实训”、“服装电子商务实训”、“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实训(ERP)”、“纺织品营销实训”项目;(2)引进纺织服装产品开发与设计、生产、贸易于一体的综合企业,以真实的项目为载体开展实训教学;(3)开发兼具生产与商贸实训功能的纺织服装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也可以由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纺织服装综合实训基地,实现“生产、培训、教学、科研、科技创新、创业孵化”等多重功能于一体。
3.“工商融合”型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工商融合”型专业涉及工科与商科的跨界融合,需要团队组织编写具有纺织服装专业特色的商贸与管理教材并形成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工商融合”型教材不是纺织服装专业与商贸专业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生产设计与贸易管理技术的相互交融。教材内容应取材于纺织服装企业的真实产品或业务流程,教材的编写者理应具备丰富的纺织商贸岗位实践经验。例如,《纺织品营销与贸易》课程项目化教材将教学内容分为 4个情境 ―― 纺织品业务跟单、纺织品客户开发与维护、纺织品贸易合同签订与履行以及纺织品市场拓展。课程配套的网络学习平台涵盖了丰富的拓展学习资源,是纺织服装类专业的学生拓展学习贸易业务知识的重要渠道。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三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三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三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一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一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三种可以归纳为一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一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零;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一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一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一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三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二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一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四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一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二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三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近年来,中英经贸关系发展迅猛,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与障碍。
第一,双边贸易额和贸易结构均有待提升。从英国对华出口来看,2014年,英国对华出口贸易额为140.8亿英镑,中国已成为英国货物的第七大出口市场,但英国货物进口额占中国货物进口总额的比重不到1%,占英国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不到5%。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对英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但是,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因为出口产品的“高端大气”既需要国内产业的升级,也需要不断适应来自于国际市场上不断增强的竞争压力。从过去几年中英贸易数据可以看出,中英两国双边贸易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第二,英国对华贸易赤字的持续扩大不利于贸易可持续性。中英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英国对华贸易逆差逐年增大。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1998年以来,英国对华贸易一直呈现入超状态,2014年英国对华贸易入超总额达到220多亿英镑。对华贸易赤字的持续扩大,不利于中英贸易的持续发展。另外,在双边贸易中,中国对英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也不利于英国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建设。因为持续的顺差导致人民币通过贸易结算流入英国渠道不畅,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受到影响。
第三,双方产业竞争日益增强,贸易摩擦也会增多。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全面的产业升级背景下,中国积极鼓励精密设备、生物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我国的很多新兴产业,在英国都有着多年的发展历史和成熟的技术,未来几年里,一些产业可能和英国的优势领域发生重合,与英国的类似产业产生激烈的竞争,发生贸易摩擦的事件可能增多。不同于传统贸易中简单的财货交易,高端产业的合作与对接将更加复杂,随着中英经贸关系的不断升级,竞争和合作将会越来越多地交织在一起。
中资企业赴欧投资的挑战与障碍
首先,欧盟复杂的监管体系是中国在英国投资的一大障碍。出于拉动本国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巩固伦敦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等多重目标需要,英国政府十分欢迎中国企业赴英投资。但是,作为欧盟成员国,英国在吸引外资方面需遵循欧盟关于新项目出资、投资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规定。
其次,中国在英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迅猛,中资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大。根据英国机构的报告,预计中国在英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于2025年突破1000亿英镑,其中能源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成为中国公司投资的最大目标。对于投资量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的基础设施投资来说,东道国政府审批环节和规划的透明性、确定性十分重要。
再次,英国的一些政客和民众对中国企业投资心存偏见不利于中国企业赴英开拓市场。英国政府对中国的开放姿态和务实态度,使其面临诸多舆论压力。英国居民抱怨中资企业炒高了伦敦市中心的房价;一些议员认为一些中资企业具有中国官方背景,威胁英国的国家安全,他们呼吁加大对华为等中资企业的监管力度。
最后,境外融合是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大难题。对外投资是一种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行为,投资的成功决不仅仅取决于资金实力是否雄厚。一些中资企业对英国的法律制度、社会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无法实现企业的本土化。
中英金融合作的挑战与障碍
自2012年4月18日伦敦金融城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正式启动以来,中英两国的金融合作不断加深。从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到实现英镑与人民币直接交易,再到英国发行人民币计价国债并将人民币债券收益纳入英国的外储,英国与中国的金融合作一直领跑其他欧洲国家。
但是,人民币流动性积累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一个尚未突破的短板。伦敦人民币业务发展的短板仍然比较明显,这主要受制于中英经贸往来的规模相对较小,以及缺乏人民币清算基础设施,投资产品规模有限。此外,由于人民币国际化起步时间不长,人民币业务在欧美地区的接受程度依然不高,特别是在伦敦整体金融市场的占比仍然有限。英格兰银行2013年底的报告显示,虽然英国人民币金融活动业务规模成长趋势引人瞩目,但是占整体的比重仍然相对较低。其中,债券发行和外汇日均交易量中,人民币所占比率都不到所有外汇的1%;银行间和非银行存款中,人民币所占的比率不到所有外汇存款的0.1%。
退出抑或留在欧盟内,对英国来说并不是一个新议题。从拒绝加入欧元区,到拒签财政契约,反对征收统一的金融交易税,再到首相卡梅伦发表脱欧公投言论,反对容克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英国似乎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渐行渐远。英国与欧盟的紧张关系不利于中欧关系的发展。英国退欧将威胁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能引起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外迁潮,将对中英金融合作产生消极影响。按照统一大市场的规则,欧盟成员国间资本的自由流动,外国银行落户英国就自动获得在欧盟28个成员国推出金融服务的“通行证”。许多在伦敦设立子公司的投资公司、银行、保险公司正是看中了欧盟这个拥有28国、5亿人口的大市场。
如果退出欧盟,英国政府不可能再有权发放同样的“通行证”,很可能导致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外迁,无疑会对英国金融业和伦敦金融城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打造全新中英经贸关系
中英经贸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第一,推动中英贸易投资结构升级。中国应与英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高铁、核电等方面展开广泛的合作。同时,积极促进中英服务贸易发展,英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增加从英国服务的进口有利于优化贸易结构,适当减少中国对英贸易顺差。
有数据显示,第八届文博会参与人数达到了120多万,设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文博会主展场,4天接待各界观众21万人次;以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文化产品交易、产业合作、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入住、艺术品授权、艺术品拍卖为主要内容的60多场项目推介交易签约活动,则吸引了海内外1.2万客商到会洽谈交易。文博会正在为推进文化贸易、拓展文化市场、促进产业合作搭建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平台。
另据统计,第八届文博会期间,共签署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交易、产业园区建设和入驻、项目投资、银企合作等协议总金额1190.36亿元人民币。其中,文化创意产品贸易成交额317.66亿元,投资类项目协议总金额872.97亿元人民币。这一组组令人惊叹的数字也令本届文博会“促进文化贸易,加快经济升级”的主题落到了实处。值得关注的是,与往届相比,本届文博会签约、成交呈现四大特点:首先是文化贸易成交大幅增长;其次,平台类、产业联盟类合作项目比往年增加;第三,文化、科技、创意融合的新兴文化产业项目多,文化与经济融合愈加深入;第四,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区投资类项目规模大,产业集聚和带动性强。
而在全程跟踪报道文博会的过程中,本刊也总结了本届文博会的新亮点,它们指引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力推原创内容、原创品牌原创品牌成为了第八届文博会的生力军。在文博会主展场可以看到,无论是艺汇家原创手工村,还是著名原创卡通品牌阿狸,亦或是其他国内原创品牌,都成为了人气最旺的展区之一。而本届文博会还集中推出了一批影视剧目创作、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动漫游戏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原创品牌产品。《负二代的幸福生活》等一批新创影视剧亮相,中国首部全三维立体儿童益智动画片《聪聪玩具岛》等多部原创动漫作品首次同时,“红星梦工厂”计划、“2013中国设计红星奖”等重大项目实施,都展现了中国原创的力量。新闻出版与版权贸易展则重点推出了出版精品工程、出版原创推新工程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成为展会亮点。
随着各国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国际间的贸易总量、频率在逐年提升,我国2015年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24.59万亿元,出口达到14.14万亿元,占比为57.5%。虽然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出口的产品多为机电类,农产品占比非常低,但是进出口总额也达到了1875.6亿美元,出口为706.8亿美元,以谷物、棉花、食糖、植物油、蔬菜、水果、畜产品为主,当然也从其他国家进口农产品。伴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规模化效应的显现,未来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规模、总值都将扩大,为优化配置我国的农业资源发挥作用。在开展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如何发挥最大的贸易优势,获得贸易收益,是贸易的根本。获得农产品贸易的成功,除了要整合农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农业贸易管理之外,还需要进行农产品贸易产业链的整合,延伸产业链条,获得更大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产业链利益。
一、农产品贸易的经典产业链模式探究
在2001年成功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国际贸易规模扩大、领域变多、收效提升,我国传统的优势农业顺势而上,形成了3类经典的贸易产业链模式。
(一)物流共同配送模式
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是农产品贸易的经典产业链模式之一,详情如图一展示。在农产品完成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主要经过了4个关键点的3次输送过程。一是我国的农产品从生产者手中输送到物流中心,然后从物流中心共同配送到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关农业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最后再输送到市场、超市,在传递到消费者手中。这个模式虽然能够实现多个物流配送的协作联合,极大程度的利用物流资源,但是却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农产品贸易中,配送效率大打折扣。
(二)订单模式
随着交易市场模式的改变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农产品产业链的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自主生产转变为订单生产加工(图2所示)。在农产品贸易的产业链中,形成了订单模式,农户、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在接到国际农产品的订单之后,再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经由国际物流配送销售给对应的国际买家。
(三)全产业链模式
为了在贸易中占据最佳的竞争优势,我国的农产品交易者们探索出了农产品贸易的全产业链模式,通过将涉及到农产品流通的所有产业链进行整合,实现农产品的产品链、组织链、技术链和价值链的融合。加以借用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优势,开发出农产品贸易的P2B2C模式、P2G2B2C模式,极大的为农产品国际贸易提供了帮助。
二、产业链整合对农产品贸易的作用
在农产品贸易的过程中,产业链的推动作用很大,尤其是在进行产业链延伸之后,将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研发、产品营销等引入,加倍提升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成效。
(一)有利于整合农业资源,加速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形成农业产业链的过程中,融合了农业产业链前段的农机、种植技术研发资源,整合了农产品销售中的企业、人力、品牌资源,达到了农产品资源的整合的目的。同时还将涉及到的农业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如农产品精深加工所需要的金融资源,在产业链融合的过程中,就会完成从金融机构向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配置,极大的保障了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供给。
(二)有利于加速中国农产品品牌的形成
我国的农产品产业链整合,是通过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农业企业、农业品牌进行整合实现的,有利于加速形成中国的农产品品牌,扩大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方面有利于农产品相关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完成农产品升级,打造农产品品牌,开展品牌营销;另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国际贸易收益。
三、国际贸易中农产品产业链存在的局限
为进一步发挥农产品产业链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必须对当前存在于农产品国际贸易产业链中存在的局限进行梳理和总结。总的来看,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产业链主要面临2大局限:
(一)局限一——产业链环节衔接紧密性弱
在目前实行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从农产品的种植到加工,从加工到精深加工,从精深加工到销售,各产业链环节的衔接紧密性很弱,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所限制的,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以生产养殖为主,弱化了技术研发、产品营销环节,以至于后来引入的这些产业链环节与生产种植环节脱节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是在产业链环节中,利润分配的不均衡,导致了各环节间的壁垒出现,联系难度加大。严重的产业链环节脱节,将有害于融合产业链的模式构建,也会给农产品国际贸易产生危害。
(二)局限二——产业链发展平衡度低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推进过程中,农业面临很多的问题,亟需实现转型升级,并且正处于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农产品贸易产业链的又一障碍——产业链发展不平衡。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产业链不平衡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地区的产业链发展不均衡,由于我国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客观环境,造成了东部农产品贸易产业链延伸长、竞争力强,西部相对较弱的不均衡局面;二是面临严峻的市场、产业差异,产生了产业链发展的不均衡,比如在华北地区,由于农产品产业链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视棉花的种植和贸易,农业企业不断的涌入其中,然而在其他养殖业上却跟不上,造成了严重的产业链不均衡,不利于整个地区的农产品贸易。
四、构建国际贸易中农产品产业链整合新模式
探索国际贸易中我国农产品产业链的整合新模式,是当前农产品贸易模式局限的突破口,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能力和水平、提升农产品交易额的新引擎。
(一)构建思路
构建国际贸易中农产品贸易产业链整合新模式的思路,一是要坚持优化农业资源的基本原则,从服务农产品贸易出发;二是要立足各特色农产品产区的区域特色,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需求,构建农产品产业链新模式;三是要符合国家农业发展的相关规定。
(二)构建路径
构建国际贸易中我国农产品产业链整合模式的路径主要有这样3条:一是提供充足的保障支援,依托政府等部门的力量,提供农产品产业链构建充足的金融、人才、政策等支持;二是要形成构建合力,即要通过农业行业协会、农业企业商会的力量,带动形成支持农产品贸易产业链构建的组织架构,保障该项工作的推进力量;三是要有人才支持,即要有农业相关领域的专家投入研究,就需要在人才培养上进行重点强调,再加以配套的项目资金支持,才能实现国际贸易中农产品产业链整合模式的构建工作。
(三)构建新模式
结合构建思路和方法路径,将构建起4条国际贸易中农产品产业链的新模式:一是相对独立的产业链模式,这是依托单独的农产品企业搭建起来的,将对这个企业所涉及到的资源实现整合;二是合作的产业链整合模式,通过农产品产业链条上,多企业的合作,搭建起农产品产业链的共同开发、维护的机制,从而实现产业链的整合构建;三是在产业间形成的产业链联盟整合模式,即以农业为基础,联合其他产业,搭建起产业链整合联盟,通过借鉴其他产业链的力量,实现农产品贸易产业链的整合模式构建;四是在区域间的产业链整合,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农产品产业链融合的方式,降低在产业链构建过程中资源的浪费。
五、反思与展望
15年的国际贸易,带来的不仅仅是货物贸易总额的数额扩大,更多是改变了我国多产业的生产、组织、流通贸易模式,对于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而言,除了简单的将特色农产品销往全世界以外,还可以通过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为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贸易顺差助力。在本文的分析中发现,当前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产业链的经典模式中,物流共同配送模式、订单模式、全产业链模式都各有优缺点,对农业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发挥各自的作用。但是在国际贸易中,要整合农产品产业模式,就是要正视当前存在的局限,构建起国际贸易农产品产业链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洪泉.基于共同配送模式的大庆市农产品产业链整合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06):23-30.
一、互联网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战略创新基础解读
(一)国际贸易战略创新的价值研判
第一,基于互联网的国际贸易增强我国国际贸易企业市场竞争力。覆盖全球的互联网与面向世界的国际贸易之间具有天然契合点,其典型代表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引领的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基于网络平台所展开的跨境商贸物流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了传统国际贸易商务活动的信息化和透明化。跨境电商具有面向世界、覆盖全球、信息高速传播和运作成本较低等多重优势,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国际贸易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幅扩展了我国实体产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新渠道,实现了传统出口加工型贸易的转型升级。第二,基于互联网的国际贸易改变全球贸易价值链格局。随着互联网国际贸易交易模式的崛起,电商型国际贸易成为世界贸易市场的主导者。传统的金字塔型国际贸易分销结构逐步演变为扁平化分销结构乃至直销结构,中间商在传统国际贸易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被逐步削弱甚至被取缔。这导致原本被中间商盘剥的产业利润中的一部分回流到实体经济领域,助推我国产业结构变革;另一部分利润则以厂商让利的方式转移给普通消费者,用以增进消费者的剩余价值,提升消费者对我国出口商及其产品的认同度。
(二)国际贸易战略创新的环境研判
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战略与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国际贸易是在国家间展开的商贸经济活动,其经营成果直接影响参与各方的获利水平,各国出于维系本国利益最优化目标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势必影响电子商务型国际贸易战略的落实。贸易保护政策所保护的对象是那些对维系本国经济独立自主有重要意义的产业,这类产业通常为幼稚工业或关切民生型产业,其保护手段则为关税壁垒或非关税的绿色壁垒等形式。基于互联网的国际直销业务提供了绕开各国关税壁垒的新销售渠道,为此,大力推进“互联网+国际贸易”战略有助于我国实体企业通过网络直销渠道依法绕开各国不公平的贸易保护政策的规制,有助于为我国拓展庞大的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
二、互联网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战略创新路径探索
(一)创新国际贸易领域的电子政务战略
落实建立国际贸易电商化战略的电子政务战略。从新经济角度来审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公司实质上是异于传统公司的电子公司,电子公司的功用在于将传统产业和新兴的互联网产业相融合,运用熟知领域的知识和能力来帮助传统企业借助新技术与网络空间上的其它传统企业沟通交流。而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则习惯于管理传统领域的产业企业。因此,建立适应互联网技术的电子政务系统有助于推动电商型国际贸易业务。由于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来超越时空局限性,优化既有政府组织运作结构和政务操作流程,为跨国电子商务企业提供高效、快捷、公平的政务服务,所以可以有效节约跨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制度成本,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提升通关环节电子政务运作效能。货物通关是国际贸易诸环节中业务复杂度较高和运作风险较大的环节,强化该关键环节的电子政务运作效能有助于打破国际贸易业务操作过程中的瓶颈制约。比如口岸管理应当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口岸电子政务系统的先进经验,在既有全国性金关工程基础上继续推进口岸通信技术升级改造,打造更适合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一站式”通过服务系统和“单服务窗口”式通关平台,全方位落实无纸化通关战略,尽快将线下通关业务转移到网络平台上,切实节约国际贸易从业者的通关成本。考虑到电子政务上交易主体更为庞大和交易者历史信用信息更模糊的现实问题,通关环节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建立针对跨境电商企业的风险管控数据库,深度分析口岸后台数据并建立信用评级模型,落实对跨境电商企业的分级分类信用管理。通关电子政务系统还应当提高与商务、外管、银行、工商、税务、国检等部门的数据交换强度和频度,建立跨部门的国际贸易相关政务云数据平台,将跨境电商业务相关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整合处理,强化对不良企业走私、偷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跨境电商市场环境,为优良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空间。
(二)深挖国际贸易领域的后发优势战略
着眼技术突破来落实国际贸易后发优势战略。国际贸易的历史强国虽然依靠其先发优势地位占据了国际贸易市场中的较大份额,但在互联网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依托物理性营销渠道的传统国际贸易市场分配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依托互联网营销渠道的新型国际贸易市场份额分配规则正在确立。部分学者批评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将比较优势视为比较优势的“陷阱”,并指出这类比较优势事实上并无助于促进所有战略实施国的国家利益最优化目标的实现,而仅有助于那些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较高位置的强势国家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一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劣势地位实际上是在既定的技术环境下,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在既定技术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所产生的“势差”,在技术环境变量不改变的情形下,后发国家难以有效超越先发国家。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环境变革使得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处于同等竞争地位,从根本上消除了先发与后发国家之间的技术“代差”劣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应当紧抓互联网技术发展契机,结合我国国际贸易资源禀赋优势,及时切入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国际贸易新模式。着眼制度突破来落实国际贸易后发优势战略。国际贸易制度实质上是一套从事国际贸易商务活动的行动规则。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互联网技术革命所支持的国际贸易交易新制度的创新有助于降低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交易费用,会影响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各类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从成本轴与收益轴构成的二维结构分析中可知,先发国家在旧国际贸易制度体系中投入巨大的资源,这份资源随着经济与技术环境的变化而逐步演变为沉淀成本,故此先发国家缺乏了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现有国际贸易秩序的能动性,而后发国家因其在旧的国际贸易制度体系中所投入的资源远少于先发国家,使后发国家因率先采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国际贸易制度体系而额外产生的制度成本远低于先发国家。这就决定了后发国家较先发国家更有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既有国际贸易制度体系的意愿。为此,我国发展国际贸易应当积极通过放开对互联网行业管制的策略,来培育互联网技术内生的制度创新力量,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来形成互联网技术支持的、适合本国资源禀赋优势的国际贸易新制度体系。
(三)探索国际贸易领域的供给侧变革策略
大力培育新型国际贸易商业模式。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和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形势下,作为驱动我国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国际贸易增长出现下降,国际贸易领域的供给侧变革迫在眉睫。推进跨境电商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助于在传统的国际贸易营销渠道之上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国际贸易营销渠道,为我国多数发达地区经济健康成长的过剩产能开辟新的路子。考虑到跨境电商产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态势迥异于传统产业,各级监管部门不可运用传统的监管手段来规范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而是应当结合互联网产业特征来制定适合跨境电商产业特征的行政监管与服务职能,为跨境电商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工商部门应当摒弃对跨境电商企业经营范围的严格限制,在宽放其业务边界的同时从财税优惠政策制定方面来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国际贸易领域的产融联合体战略。传统的国际贸易产业与金融产业彼此独立运营,二者虽然围绕具体的国际贸易业务有相互支持的行动,但从系统层面而言缺乏有机整合。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逐步升级,单个企业间的竞争正逐步消失,以企业联合体为主要特征的国际竞争新格局正逐步形成,打造适应当代国际贸易市场竞争格局的产融联合体正当其时。产融联合体要求从事国际贸易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以股权关系为纽带,以控股为形式,以人事参与和核心资产相互支持为手段来推进二者融合。从发达国家国际贸易市场发展的历史路径分析,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具有必然性,因为这二者的融合是以产融联合体参与各方的各自利益最优化为目标,以提升产融联合体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为此,金融监管部门应当放开对网络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的经营牌照发放范围、提升跨境电商单笔货款支付限额和交易笔数限制,增强跨境电商系统内部的产供销系统和金融系统的融合度,以提升其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整体竞争实力。考虑到国际电商业务中交易各方的信用问题是影响跨境交易的重要障碍,跨境电商在融合实体产业与金融业务的同时,可以建构跨境交易参与各方的历史交易行为信用数据库,凭此来客观评估交易者的信用水平并给其合理的跨境交易授信额度,切实维护跨境交易金融系统的稳健性,促进电子商务型国际贸易业务的健康与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福梦,张义.“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新方向跨境电商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3)
[中图分类号]F5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8-0118-04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基于港航产业成长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研究”(批准号:11YS261)
[作者简介]张颖华,上海开放大学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产业发展;
袁蔚,上海开放大学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张书源,上海开放大学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上海200433)
一、港航业产业融合成长的机理分析
(一)港航业产业融合的内涵
港航业的产业融合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港航业产业活动融合,整合原来分散的港航资源,扩大了产业外延,最终把传统的港航业改造成兼具多个行业特征的现代港航业。
1.港航业的产业融合是新型产业革命。港航业的产业融合并不是传统产业的简单叠加,而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港航业的业务边界、市场边界、组织边界,根本否定传统产业边界的固定化以及产业相互间的分立化,最后通过相互作用融为一体,显示出与原来传统港航业不同的产业属性,因此,可以说它是一种新的产业革命。
2.港航业的产业融合是互补性的融合。格林斯坦和卡恩(Greenstein&Khanna,1997)把产业融合分为替代性融合与互补性融合。港航业融合属于互补性融合,因为融合后的港航业并不是取代传统的港航活动,而是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条件下,依托现代化的经营服务理念,把原属于各个行业的服务内容重新有机整合,依托价值链,创造“1+1>2”的经济效果。
3.融合后的港航服务体现了多重产品的属性。传统的港航业每个行业只提供单一服务内容,仅具有某一产品的单一属性,融合后的港航业提供的服务已经具有了多重产品属性,同时知识产品属性增强。
4.港航业的融合包含产业内融合与跨产业融合。港航业的产业融合既有在服务业内部与金融业、法律服务业、信息咨询业及旅游业的融合,也有与制造业、信息技术的跨产业融合。港航业产业融合是在港航业与其他产业的边界出现的区别于原有产业的新型业态。
(二)港航业产业融合的动因
港航业产业融合的产生是技术创新、放松管制、观念创新和市场需求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产业融合机理分析如图所示。
1.市场需求是港航业融合成长的根本驱动力。市场对多种服务的需求催生了港航业的融合成长,以港航业与金融服务业融合的航运金融业为例,航运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航运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航运金融能够解决航运公司和港口资金不足的困境,为航运业发展提供资本保障。另外,航运货物运输的过程也是资金在国际间流转的过程。国际结算对于航运业非常重要,它也促进了航运金融迅速发展。同时,航运业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因此各类航运保险市场需求非常巨大,这也促进了航运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2.港航业的产业特性是港航业融合的内在驱动力。港航业提供的是服务产品,而服务产品相对实物产品而言更有可能产生融合。并且,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在于产业间的关联性以及对效益的追求,而港航业本身关联性就非常大,它不仅需要其他产业的支持,同时它的发展也极大地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港航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发生产业融合。
二、港航业产业融合模式分析
(一)港航业的产业内融合模式
港航企业进行横向并购、合资、战略联盟,与资源互补型的港航企业重组融合使得原有企业演化为不管是资源应用能力还是资源占有能力都变得强大的港航服务集团。港口企业产业内融合形式包括:与货主联合、与运输企业、仓储部门联合、与港口码头联合;航运企业产业内融合形式包括:投资港口建设、设立相关物流子公司;中间服务企业的产业内融和则是摒弃传统的提供单一服务的方式,以中间人的身份开展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二)港航业跨产业融合的模式
港航业跨产业融合主要有三种模式:信息技术的融合、制造业的融合及服务业内的融合。
1.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现代港航业的服务是以货物为中心,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的网络系统,它由以下部分组成:货物动态、船舶动态、港口信号、港口通讯、船舶通讯、航道灯标等等。它通过发达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联通全球港口以及航运、金融商贸,建立强大的信息网络以及EDI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正是港航业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才能使港口、航运公司更加便捷快速地得到全球航运动态、港口动态、运价指数等等。
2.与制造业的融合。造船业就是港航业与制造业的融合,随着国际贸易量的激增,航运需求也相应出现了大幅度的迅速增长。并且,造船业随着市场需求的不同也进一步细分为船舶交易、船舶设计、船舶维修、船舶拆除等融合性产业业态,同时造船业的庞大资金需求也带动了航运金融如融资租赁等高端港航服务业。
3.服务业内的融合。港航业附属于服务业大类,它与同属于服务业的金融业、法律服务业、信息咨询业、旅游业产生融合,便出现了航运融资、航运保险、航运高端航运指数期货、海事法律服务、全球航运市场信息服务以及邮轮服务等高端服务。
三、上海港航业产业融合的现状及评价
港航业的产业融合将是港航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联合起初多是微观层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引起港航产业宏观层面的整合,从而促进港航业的整体发展。当前,上海港航业产业融合势头迅猛,相对而言,上海港航业的产业内融合不论是在发展速度上还是在发展层次上,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跨产业融合尽管也积极探索,配套了一些发展措施,但总体上来说还处于低层次状态。
(一)港航业产业内融合发展迅猛
1.航运企业参与投资港口建设。航运业发展具有典型的周期性,近年来上海港口投资预期前景较好,因此,航运企业利用出台《港口法》的契机,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港口和航运两大子市场长期分离,尝试多元化的投资战略,参与到港口的建设和运营当中。比如,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就是中远集团全资拥有的子公司,它是中远集团进行码头投资的主要渠道,该公司目前已进入全球十大码头管理公司之列。
2.港口企业间合作加强。2005年,同样在港口业负有盛名的上港集团与和记黄埔港口集团在共同投资经营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后再次合作,共同参与投资经营外高桥五期码头。同年,上港集团又与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立了专门经营管理洋山深水港区码头的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3.港航产业价值链延伸。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简称中远集团)为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远集团已经成为以航运、物流码头、修造船为主业的跨国企业集团,经营范围涉及贸易、金融投资、酒店管理、教育、信息技术、高速公路等业务,下属企业遍布内地29个省、市、自治区,在中国香港及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地建立了境外400多个业务分支机构。
(二)港航业跨产业融合发展滞缓
1.航运金融业市场规模偏小。目前上海航运金融发展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多家银行成立航运金融部门,经营融资租赁业务。我国金融租赁公司业绩数据显示,2012年,包括新开业的3家金融租赁公司,即浦银租赁、皖江金租、北部湾金租,金融租赁公司已经扩容到20家,总资产规模近8000亿元。截至2013年1月,上海运营航运保险的公司39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300多家,人保、太保、平安、阳光、永安五家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了航运保险中心。2009年至2011年,上海地区的船舶险市场规模从6.8亿元增加到20.8亿元,3年增长了2倍,货运险市场规模从11.7亿元增加到13.6亿元,3年增长了16%。虽受航运市场低迷以及制度缺陷等因素制约,上海航运金融市场面临一定挑战,但从长期来看,航运金融市场的潜力仍不可小觑。
虽然航运金融业发展势头迅猛,但是这种跨产业融合并没有取得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第一,航运融资保险提供者等级低、数量少。目前国际航运金融市场份额多由几大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所控制。上海的航运金融机构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同国外著名机构相比,都还存在很大差距。第二,航运融资的手段和渠道较少。近年来,我国航运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尝试屡见不鲜。但总体而言,通过证券、私募、信托和债券等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在国内还未获得大规模的开展,2012年全年航运企业完成A股新股发行的仅有渤海轮渡一家。第三,上海航运交易所的航运运价指数衍生产品金融化开发不足,尚未形成国际上常规的一些航运价格衍生交易工具,比如:远期运价合约、运价期货、运费期权等。
2.航运法律服务缺乏相应的法律环境支持。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海事法院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海事仲裁和法律诉讼机构,但目前提供的海事仲裁海事法律服务并不多,每年只承担几十余件海事案件。航运法律体系不健全,目前伦敦、纽约、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知名的国际航运中心均属英美法系,航运业的文书、合同都是按照英美法系的法律制定,与英美法系相比,中国更偏重大陆法系,因此不能完全遵循国际航运法律体系。
3.邮轮产业发展需要政策突破。邮轮产业的发展环境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大幅改善,世界三大邮轮公司均已入驻上海并设立了分支机构,开设了以上海为母港的多条区域邮轮旅游航线。邮轮旅客通关服务效率和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境外邮轮挂靠上海也日渐频繁。但是目前我国邮轮产业的发展缺乏总体规划。边防、检疫、旅游等相关部门并未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邮轮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需要健全,邮轮船队经营及航线开发等关键政策尚需研究突破。
4.航运信息咨询业权威性不高。上海航运交易所自1996年成立以来,不仅规范了航运市场行为,而且航运市场信息沟通畅通,有效地调节了航运市场价格,各类航运生产要素不断迅速地流向上海。1998年、2001年、2005年、2009年、2011年上海航交所先后推出了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CBFI)、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新版SCFI、中国进口原油运价指数(CTFI)和中国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CDFI),这些指数正在成为航运市场的参考指标。但是由于目前航运要素市场发育不全,信息收集渠道较少,信息产品多样性差、信息国际认可度低,导致航运信息和咨询服务的权威性并不高。
四、上海港航业产业融合成长的推进策略
(一)依托上海综合保税区,探索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2009年11月18日,整合了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的上海综合保税区正式成立。而后并入2010年9月新成立的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已经形成了“三区联动”的局面,三区均由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整合之后的上海综合保税区是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域、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载体、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突破点。应该说,上海综合保税区在保税船舶登记、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国际贸易结算中心等方面进行了功能创新,但是园区内还有海关监管,并没有真正实现“境内关外”。另外,在开放程度、功能拓展、管理体制等方面还面临不少制约。而港航业产业融合的跨越式成长必须依托一个能够实施“境内关外”的海关政策,实现完全的航运自由、货物流通自由、贸易自由、金融自由的自由贸易区。
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能够以局部带整体,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并且通过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领域,适当提高自由化标准,可倒逼我们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竞争带动产业健康发展。值得可喜的是,2013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原则通过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方案,必将为上海发展带来极大“红利”。
(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伦敦、鹿特丹、新加坡等国际著名航运中心的发展壮大都是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因此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的港航产业融合成长也必定需要我国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制定特殊的航运金融扶持政策。第一,完善航运金融服务功能体系,进行合理而又完整的航运金融机构布局。不仅要引进一批具有较强航运专业能力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而且要培育一大批提供配套服务的经纪、法律、公估、船舶检验、会计等机构。第二,发展多种航运融资方式,采取税收优惠或补贴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航运融资产品,可以进行信托、信贷、租赁、资产证券化等多种形式的组合创新。第三,扶持发展航运保险业务,鼓励国内保险公司积极创新,拓宽业务范围,建立海外服务网络。同时要完善各项政策法规,对航运保险业务实施各项优惠政策,提高海上货运险本地投保的积极性。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培育优质的国际海事法律服务环境。第一,建议对我国的海商法、仲裁法等相关法律作必要的调整修改。对中国海事仲裁条款中一定要写明海事仲裁机构名称,“上海海事仲裁”一律无效等无法与国际接轨的做法必须作出积极的司法探索。第二,司法部门与交通运输部要联合制定航运交易有关的船舶买卖、船舶租赁、船舶建造以及船舶修理的推荐格式合同。第三,要完善海事仲裁制度,大力扶持海事仲裁机构的发展,提升上海海事仲裁的声誉。
3.进行政策创新,促进邮轮产业发展。第一,简化通关手续,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邮轮出入关程序和口岸管理条例。提高邮轮旅客通关效率,创造便捷的服务环境吸引更多的邮轮停靠。第二,规范邮轮业的税费收取标准,大幅降低邮轮港口的收费水平。第三,不断推进邮轮港口建设。对已有的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吴淞口邮轮码头要统筹规划,不断完善口岸联检、船舶维护、海事救助、邮轮补给、污水废物处理等服务功能,建设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邮轮母港。第四,与国外旅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支持大型旅游企业主动“走出去”,与欧美等主要邮轮商进行合资合作,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同时,与内地旅行社合作,为内地引进邮轮游客,开发邮轮旅游产品,探索盈利模式。
4.大力促进统一、高效的航运信息管理体系的建立。第一,建立专门的航运信息服务战略研究机构,统一信息管理制度和信息采集标准,建立国际化的航运信息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第二,上海航运交易所应挖掘、整合客户的信息服务要求,扩大数据收集范围,对数据进行深加工,真正形成具有国际性、权威性航运信息中心。第三,大力推进区域港口信息一体化进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加强与网络运营商、软件开发商和航运研究机构的合作,确保航运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三)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建设国际航运复合型人才高地
摘要: 生产性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业,对于装备制造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生产性物流业发展对于装备
>>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我国生产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 韩国生产业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研究 我国生产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关系研究 生产业FDI对我国制造业效率影响研究 我国生产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 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我国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问题研究 生产贸易开放对我国制造业生产率作用研究 中国生产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研究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发展机理研究 生产业集聚门槛与制造业升级研究 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公司治理研究 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互动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制造业FDI与生产业FDI的互动关系 制造业及物流业吸收FDI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 生产贸易影响制造业升级研究综述 辽宁省生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浅析 我国生产业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物流业模块化与广东生产业优化升级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王茂林,刘秉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趋势[J].现代管理科学,2009,(3).
[4]崔单,杨晓猛.东北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选择[J].理论前沿,2009,(16).
[5]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实施意见[N]..
王华哲(1989―),男,汉族,研究生在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其增长年均速度高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作用。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分别对旅游各产业链讨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并发现在一些特定的产业环节,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产业链;融合发展
一、背景介绍
(1)旅游业发展概况
我国旅游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加强。2012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9.57亿人次,收入22706.2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2.0%和17.6%;接待入境旅游1.32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00.2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2%和增长3.2%;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8318.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4%;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了15.2%。
2011年度,我国旅游服务出口额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四,旅游服务贸易进口额排名第三。旅游业已然成为了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部门。但与游服务贸易进、出口均排名第一的美国、旅游强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相比,我国的旅游业还有待进步一的提高。
就整体来看,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着平稳的发展,其增长速度超过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速,还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2005年至2011年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现价的年平均增速为23%,高于同期GDP现价增速6.6个百分点,法人单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1.94%逐年提高到2011年的2.85%。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10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国际贸易发展报告,2008年,我国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大国,其市场份额为20.8%。2003-2008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6.9%。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不难看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整体实现了快速增长,具体经济发展潜力。
(3)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趋势
从经济角度来说,这两个产业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均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而是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派生出的精神方面的需求。这两个产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二产业具有融合发展的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旅游业的产业环节与第六大类――“休闲娱乐服务”重叠部分。而按照《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游、休闲娱乐及其他辅助服务”则直接被划分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也就是说在政策划分方面,二产业的界限逐渐模糊。
在经济领域中,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也已经自然而然的融合在一起,例如北京著名的798艺术园区、迪士尼主题公园等等。
综上所述,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确实有融合发展的趋势,但是就其融合发展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两个产业发展的过程存在着共性的方面,同时也存在着差别,如何从共性之中找到融合发展的契机,将是两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旅游业的特点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我们发现二者实现各全面融合发展并不可行,下面将根据旅游产业链来分别讨论其融合发展的问题。
(1)旅游业产业链
产业链是一条价值链,位于这条价值链上的企业集群共同创造和分享这条产业链上的价值利益。我们可以将旅游业产业链理解为通过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来满足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并获得经济利益的企业集群。在这条产业链中,企业集群之间是分工合作的关系,并通过自己创造的价值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旅游业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六个环节服务而获取收入。从旅游业的定义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构成了旅游业的主要产业链条。
从需求的角度来讲,消费者出门旅游的核心在于一个“游”字,即六环节中游览这一部分。消费者由游览这一需求而派生出了对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其余的产业环节的需求。当游客没有“游”这一需求时,其余部分的环节是无法创造价值并获得经济利益的。但是,没有其余部分产业环节的支持,消费者对于“游”这一核心产业环节的需求也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消费者旅游这一需求的实现,需要旅游各产业环节分工合作,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
我们根据这六大环节,来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由于本文分析的重点在于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模式,所以仅就旅游业的主要产业链进行分析探索,而对于其延伸产业链不做过多的介绍。
(2)各旅游产业链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交通,其本来意义在于促进空间位移的便捷,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相差较大。目前日本一大型旅行社拟推出巴士旅游套餐,让人们体验飞檐走壁的忍者和身带佩刀的武士,这可以说是体验旅游的一种,在实现巴士交通功能的同时,给游客带来了旅行体验。但是,究其本质来说,交通本身的所发挥作用难以与文化创意产业全面融合。
游览,这是消费者对于旅游需求的核心内容,本质需求则在于旅游吸引物。近年来,旅游吸引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文化诉求、创意诉求、体验诉求已经悄然的融入甚至成为旅游吸引物的组成部分。消费者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追求、体验逐渐成为消费者外出旅游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构成了旅游吸引物,同时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并且这一融合模式逐渐形成了市场。例如著名的迪士尼乐园,几乎成为了旅行的必去之处。迪士尼乐园本身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但是在经济上看迪士尼乐园又是当地游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扮演了“游”这一环节的核心内容。可以看到,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界限在迪士尼乐园中逐渐消失,二者逐渐成为一体。也就是说,在游览这一环节,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实现了很好的融合。这一发展模式,必将为两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住宿,其本质是为了旅客提供休憩的场所,与文化创意产业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享受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目前,全球范围内不乏一些主题酒店,消费者在酒店享受住宿服务的同时确实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例如瑞典冰旅馆,其独特的构造为游客提供了非凡的体验。但是从其提供的基本服务来看,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有着一定的距离。
餐饮,其目的在于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第一层,其针对的消费者不仅包括游客也包括了处于惯常环境的非游客居民。一些饭店的装饰包含了文化、创意等因素,但究其本质仍是提供餐饮消费以获取经济利益的部门,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行性小。
购物,其中购买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部分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拉动了旅游业中购物这一环节的消费。二者虽然在这一购物环节相互促进,但就这一环节的融合发展来看可行性较小。
娱乐,这一环节本身可以归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因此在这一环节上,二者具有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3)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得知,旅游业六大环节并非所有环节都可以很好的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在先阶段,娱乐、游览环节与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着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而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环节在融合发展上可行性小,不具有可操作性。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案例分析
在中国南方广东省珠三角区域聚集着众多的主题公园和游乐场所,而尤其以深圳华强集团和广州长隆集团的主题公园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以社会效益为首要,主打生态旅游观念的长隆度假区在投资规模、地理位置、文化内涵上具有其独有的特色和优势,10多年来成功打造中国首批、广州第一个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级旅游王国”,年接待游客超过1300万人次,入园游客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旅游界的奇迹。
在长隆集团的游乐王国中,生态理念、欢乐主导、经营幸福是几个重要的关键词,也是其发展至今公园活力的源泉。从其繁荣的历程中可以看出,它正是抓住了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中娱乐、游览两处关键环节成功实现了广州“旅游逆差”,并且在接待游客人次上有望突破每年1500万,未来将跻身中国第一的世界级旅游“巨无霸”。
而娱乐与游览两个环节中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就是创新,面对日益提升的国民生活水平,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物质需要已经大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更丰富的文化产品以及更有创意的娱乐方式是主题公园吸引游客的灵魂。长隆集团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大胆有魄力,例如2005年推出了与“俄罗斯马戏教父”扎巴斯内联合制作的《月球侏罗纪》大马戏,虽然耗资过亿,但市场的反应却不尽如人意,长隆果断叫停换戏,随之《森林密码》的出现,让长隆大马戏团的场子爆棚。
“不可替代”的体验和努力营造的幸福氛围,能够算上长隆度假区的两张王牌,两者各有春秋可又互相融合。每逢节假日,长隆的各大主题游乐园就会推出大大小小的活动表演,有观赏型的、有互动型的,并且表演内容有主线有支线,能够吸引游客沿着表演的内容去体验园区里面的娱乐项目,如“十环过山车上的婚礼”、“长隆零点跨年烟花汇演”等,都为这个园区创造了让游客独有的记忆片段和体验。在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里有五大主题乐园以及酒店餐饮等配套设施,集主题公园、豪华酒店、高档餐饮、娱乐休闲、生态发展、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等于一体,在抓住“娱乐、游览”两个关键环节后,长隆迅速利用核心优势带动了其产业的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与发展。“独具匠心”响应生态文明的长隆生态城,从“吃、住、购”上支撑了长隆游乐公园,而且不是简单的支撑,其配套设施也蕴含了相关的文化故事,比如长隆酒店是国内首创的动物主题酒店,也是中国最大的生态主题酒店,连续多年荣获“中国最佳主题酒店”大奖。拥有1500间主题客房和全国唯一放养白虎和火烈鸟的中庭花园、放养着雪虎、天鹅等珍稀动物的巨型动物岛,生态理念贯穿了长隆的动物世界和主题酒店,让游客来到这里仿佛全身心的置身于一个生态娱乐王国,给人们一个不一样的体验。
四、结论
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得知购物、游览、娱乐环节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操作性大,交通、住宿、餐饮环节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行性小。并不是所有环节都可以对接、融合,找到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十分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作为旅游吸引物,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实现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这一融合模式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产业升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娇.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研究[J].经济理论研究,2008:101-103.
[中图分类号]F7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1)06-0061-04
[作者简介]刘佳(1986-),女,湖北武汉人,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研究方向:港澳台经济;龚唯平(1956-),湖南益阳人,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理论经济学、港澳台经济。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区域金融学研究内容之一,区域金融合作主要探讨区域金融运行的相互补充、协调,以促进整体金融均衡发展的可能性和有效途径。经贸往来是金融合作的基础,广东长期以来是大陆利用台湾地区直接投资最多的省份,且毗邻港澳,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有利政策环境下,深入研究粤台的金融合作十分必要。
区域金融合作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促进金融、经济交流,而且在于充分发挥互补效应,推动双方金融业、服务业发展,进而为提高其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而这种合作的最终目的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合作方是否具备相应的条件,涉及到合作方能否创造机会,促进双方人员和技术尤其是高素质人员和高新技术在彼此之间的自由流动,能否创造机会促进贸易自由度和扩大投资开放度,能否创造机会推动与金融业相关的信息、知识、网络等高新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否创造机会促进金融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正常合作和良性竞争,利用市场规则培养各金融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能否创造机会培育合作方各自区域内人员对银行业、证券业及保险业的兴趣与需求,从而拓展合作方区域内的金融业市场,进而间接起到支持金融业发展的作用。对相关文献梳理后可知:以往学者只是以钻石模型为理论框架来研究产业竞争力,很少用此模型来剖析金融业竞争力,因而可以尝试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分析工具对区域间金融合作进行研究。
二、新钻石模型视角下粤台的金融合作
(一)新钻石模型简介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创立者迈克尔・波特建立了“解释在现代全球经济下一国经济持续繁荣的源泉”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区域或产业竞争力。本文尝试把技术纳入波特的“钻石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以合作前提、合作基础、合作载体和合作关键四项要素为支点的新钻石框架来分析区域金融合作带来的竞争力。
(二)基于新钻石模型的粤台金融合作
1. 合作前提:自由贸易、开放投资
金融业作为生产业的一种,旨在为其他产业或经济活动服务。区域间金融关系是由区域间商品交换关系引起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此外,由于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带来的产业外移也会促使区域间投资加强,区域间货币流动加快。可以说区域间贸易投资不断发展,必会带来区域间金融合作的加强,反之亦然。
广东是台商第一批进行贸易和投资的内陆区域,粤台的投资与贸易金额一直居于全国前列。与如此庞大的经贸与投资往来相配套的应是较为完善的金融合作。但目前两岸金融服务便利基础尚未完全建立。一方面,大量贸易投资活动带来的贸易结算、投资融资等金融服务需求无法满足,影响了贸易投资活动的效率。另一方面,两岸银行业也错失相互合作时机,不仅导致双方合作机会减少,而且招致实务经济与货币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更严重的是,造成外资银行对台商业务及由此带来的利润的垄断。
粤台贸易发展迅速,但总体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以贸易结算为核心的两岸直接通汇问题。台湾当局为适应两岸经贸发展态势,通过国际金融业务分行 (OBU)与外汇指定银行(DBU)开通两岸“直接”通汇业务,这未能真正摆脱间接通汇模式。二是在当前美元大幅贬值的背景下,承担两地间经贸与资金往来的货币仍然是除人民币和新台币外的第三种货币,这种“新台币―美元―人民币”的二次汇兑成本高,时间长,手续繁琐,且面临汇率风险。基于两岸贸易往来的“单向性”特点,流入大陆的新台币数量要远高于人民币流入台湾岛内的数量,因此,粤台货币兑换问题主要集中在广东。广东作为大陆经济最发达和台商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对台金融业务进展缓慢,直到2010年才开始允许试点办理人民币/新台币双向兑换业务。
对于以中小台资企业为主(平均投资规模约350万美元)的广东而言,融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广东是台湾在内地的第二大投资地区,目前,台商在大陆的融资渠道主要以台湾金融机构、大陆金融机构、国际银团贷款为主,然而他们的审查标准较高,服务对象以中大型企业为主,无法为中小台资企业解决燃眉之急。ECFA后,若台资银行与广东银行能加快相互进驻的速度,对粤台金融业的发展可提供不少机遇。台湾金融机构进入广东市场,不仅能摆脱岛内激烈的竞争,还因其在了解台商资信的能力上远远超过当地银行及外资银行,且台资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能为驻粤台商提供适应性更强的金融服务。广东金融机构进入台湾市场,既有利于提升经营管理经验和业务水平,长远而言对广东企业在台湾的贸易投资、产业升级也不无裨益。
2. 合作基础:人员自由流动
目前台湾岛内经济结构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重心逐步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足够的客源是服务主导行业的关键。2008开放大陆赴台游后,广东赴台旅游人数一直稳居大陆各省市前列,2009年广东赴台旅游人数达12.5万人次,占大陆各省(区市)的1/5;2010年广东赴台旅游人数在大陆各省中排行第一,占大陆赴台游客总数的15.84%。广东频繁的人员流动不仅有助于平衡台湾长期以来的旅游贸易逆差,而且对台湾餐饮、娱乐、住宿等消费的提升提供了很大动力。
广东居民赴台人数增加带来的消费必然需要金融方面的支持,2009年8月起,银联卡台湾受理业务正式开通,意味着大陆居民在台可使用银联卡,但因两地货币清算机制尚未建立,大陆游客不能使用ATM提款,只能刷卡消费。广东若能成为两岸货币清算机制试点,无论对于两地经贸、投资往来,还是人员流动消费的便利,都会产生积极效用。
3. 合作载体:储蓄积累、环境引资
从现阶段情况来看,两岸经贸合作主要是台湾对大陆单向投资,而台湾方面直到2009年才允许陆资来台。粤台要进行金融合作,良好的引资环境和广东本地金融业发展水平都是客观的影响因素。
从2006年起,广东存贷款余额占全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总额的10%以上,居全国首位。广东近几年贷款余额和存贷余额比例不断增加反映出对该地区的投资及信贷资金不断注入,相比之下,台湾的金融机构存贷余额比例在下降。台商制造业大量转入内地后对金融服务的持续需要,提出了岛内金融业赴海外投资设分行的要求。广东已基本形成了以货币、外汇、产权等市场为主体的金融市场体系。从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规模来看,2010年广东省共有上市公司294家,占全国11%,累计融资1387.66亿元,位居全国首位;保险业保险费收入1593.25亿元,位居全国第一。银行、证券、保险及各类金融机构业务长足发展,包括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支付清算系统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效率不断提高。广东金融业的发展态势是吸引台湾金融合作的有利条件;对广东而言,长期以来广东省外资(包括台湾对广东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造成近几年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超过第三产业,这种偏差应得到校正,把台资引导到相对缺少资金的第一和第三产业。
4. 合作关键:R&D投入、人才培养
内生增长模型强调技术的重要性,技术水平可以被诸如R&D支出、人力资本所推进。要提高粤台两地金融业合作的竞争力,应提高要素投入的质量,实现要素优化配置。
高层次人力资源对先进技术的产生至关重要,高层次人力资源可以通过引进来获得。台湾金融业开放时间已有20余年,在国际金融业运作中铸就了大批优秀人才,大陆众多股份制银行都争相引进台湾银行高管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粤台如能实现金融的全面合作,一方面,两地人力资本要素合理流动,能带来干中学效应,对广东人力资本开发起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台资金融机构登录广东,产生技术外溢效应,能完善广东金融结构,加强金融创新,提高技术要素的贡献率。
5. 作用:政府政策
台湾与大陆间各项经济往来都以一定的政府政策推进为前提。两岸的政策开放性决定上述四个要素功能发挥的程度。
宏观上,粤台金融合作的有利政策在于“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MOU)与ECFA的实施。ECFA在MOU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台湾金融机构在大陆的准入门槛,随着ECFA内容的不断完善,粤台金融合作中的政策支持将会逐步加大。
中观上,粤台金融合作的有利机遇在于CEPA的经验。首先,CEPA能为粤台两地的银行业带来极大机遇。在CEPA推动下,港资服务业进驻广东,能为台商提供良好的生产性配套服务,利用CEPA享受相关优惠,可以吸引台资专业服务业对珠江三角洲的投资。其次,CEPA为现阶段台商在广东的融资起到了“搭便车”作用。虽然两岸在积极筹备建立两岸清算机制,ECFA的实施缩短了台湾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在大陆从办事处升级为分行的时间,但这些措施的实行还需要一段过程。在现阶段,港澳银行对台企在广东的融资还十分重要,香港的金融结算作用依然凸显。CEPA后,港澳金融行业进入内地的门槛降低,台资金融机构通过并购港资机构或者直接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的方式,以曲线方式进入广东市场,可以解决众多台资企业最需要的流动资金支持问题。
微观上,粤台金融合作的助推器在于政府的支持。从合作的主体上看,广东和台湾两个区域中政府的助推是两地金融合作最基础、关键的部分。双方今后在对台企融资、粤台金融结算中心建设以及金融合作试点区的建立这三方面的支持,有利于粤台金融合作的深化。
三、结论与展望
经济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基础,而金融发展反过来也能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合作作为一种交流方式,旨在促进区域金融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粤台金融合作以促进两地经济发展为最终目标。本文以区域金融合作前提、合作基础、合作载体和合作关键所组成的“新钻石模型”为分析工具,对粤台区域金融合作进行较为细致的探讨。但由于粤台区域金融合作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相关方面还有待深入思考。一是粤台金融合作是个长期过程,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两地应以承认地域差异为前提,以交流、合作、互利为内涵进行合作。合作的不断加深,最终能否带来粤台两地金融一体化,粤台金融合作能否以区域金融一体化为目标,这是后续值得探讨的问题。二是当前粤台金融业的重点应是为两岸日益增长的贸易投资活动提供金融便利。目前福建在开展与台湾金融合作的进程上先于广东,广东可否与福建建立经济联盟,将自己纳入“泛海西区”,从而借助有利地理和政策来加速金融业发展与合作,也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McKinnon.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M].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1973:125.
[2] Levine.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 [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2):35-37.
[3] 郑航滨,郑直.后ECFA时期两岸金融合作发展机遇[J].现代台湾研究,2011(1):50-52.
[4] 陈恩,汪书军.台商投资大陆的区位选择分析与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6(8):30-32.
[5] 国世平.广东省和台湾银行业合作[A].广东台商投资年鉴2009:30-32.
[6] 伍庆,欧江波.ECFA背景下推进粤台金融合作研究[J].南方金融,2010(8):44-45.
[7]刘莹.两岸金融业合作双赢效应分析[J].经济前沿,2008(9):47-49.
[8] 杨德勇.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37-179.
[9] 冯雷.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模式研究[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75-84.
On Fundamentals and Policy Requirements of Guangdong-Taiwan Financial Cooperation
Liu Jia , Gong We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