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语文教育改革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时代赋予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神圣而艰巨的使命——不断推陈出新,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教学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和建议。
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接受全新的教育理念。语文一直是一门基础学科,但随着语文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语文教学不断推陈出新,不仅强调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要求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换,放下“知识权威”的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交流、相互促进。面对种种改革创新,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怎样使自己适应新的教学思想,做到“与时俱进”?这无疑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许多教育界的前辈可谓“敢为天下先”,他们进行了很多对新时期、新问题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构想,对我国语文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我想,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普通语文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勤思考、多行动,为教学改革工作添砖加瓦,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其次,教育系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教育改革,它是多维度的,是教育系统内各要素都要更新与发展的变化。简单地说,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完成由以书本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及由培养经验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转变。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观念,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其实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为教育模式实质上就是具有实际操作功能的教育观念。众所周知,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是在社会“升学热”中自发形成的,这种教育观念只见考分不见人,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一切以考试作为指挥棒,引导学生“死抠书本、死记硬背、死追分数”.相反,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重视素质,需要培养什么素质就教什么,怎样教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质就怎么教,一切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在语文教育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还没能从传统的教育中解放出来。当前,知识经济的大潮汹涌而来,新的世纪强烈地呼唤创造型的人才,因此,在全民范围内(尤其在教育部)普及素质教育观念,使素质教育深入民心,是加速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
随着时代多元化的发展,现代语文教学的任务也发生了改变,在完成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工作之外,还要加强文史知识的传授,以及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开设的语文课堂还是无法满足这些要求,不能综合的培养语文专业人才,高校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课时方面的安排非常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时满足学生的培养和弘扬人文主义的教育精神的要求非常难以实现。所以,高校可以通过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机会,在新教育形式的要求下,重新定位高校语文教育的目标,从语文本身实现的教育意义出发,对大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及时的管理和监督,认真落实新课改的要求。语文教育是承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也是锻炼大学生在社会当中生存能力的重要教育方式,高校应该摒弃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重视提高语文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高校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学科,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尝试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结合多元化时展的特点,使教学的内容更能贴合时代进步的特征,转变教育的理念,加强培养高校的复合型人才。
1.2重新认识语文教育的对象
多元化文化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我国很多学者的思想,面对当前的高校教育,大学生普遍反映出抵制的心理,认为在这个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语文学科的学习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不能与自己的利益产生直接关系,使得语文的教育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所以,高校在对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时展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结合大学生心理的变化,重新定位教育的对象,改善高校教育的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大学生都想通过高校的教育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加自己在社会当中竞争的资本,为自己争取一个有发展的前程,这时,大学生的心态就会产生变化,高校要及时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积极的探索出可以提高语文教育的方法。
1.3重新设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派生出很多新鲜的事物,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高校安排的课时比较轻松,学习任务也比较少,使学生不断丰富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科技的发展,方便了人们之间的通信功能,学生之间也加强了沟通和了解,对于学习的态度比较松懈,所以,大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过程,就要重新设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大学生的学习观念。
1.4完善大学语文教学的管理体系
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显示出专业的师范性、高教性,通过语文教育使大学生可以熟练的掌握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未来的从业过程中,增加语文专业教学的实用性。与此同时,要使学生充分了解到语文专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可以独立的分析语文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学语文教学的管理体系要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实现体系的健全目标,以教学生学好语文为基本任务,学体系。通过教学体系的完善,使学生对语文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都可以扎实的掌握,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教育的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基本素质,同时高校应该加强语文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的应用来使学生体会知识的重要性,并且也会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多元化教学背景的影响下,大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要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也要朝着科学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不断优化现有的教育课程,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体现,完善教育改革的体系。
二、高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数目非常多,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得大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各不相同。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都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语文教育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设计的专业文案也不能很好的体现出语文教学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大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改革就要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目标,设定合理的课程,来加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对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采取专门的专业训练,加强其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可以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学生之间也要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关系,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在课下通过讨论的方式,使大家可以更充分的学习语文专业知识。
2.2高校忽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发展,人们追求利益的方法越来越多,在实际的生活中,语文专业教育的实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使得高校渐渐忽视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都不高,使得我国高校语文专业的教育模式始终没有改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也保持消极的态度,对开设的教育课程没有足够的兴趣,学习的过程也不能很好的探索知识的重点和要点。所以,高校要加强对语文教育的重视,提供语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不断探索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借鉴其他高校优秀的教学典范,结合自身教育的实际情况,加强高校的教学水平。2.3教材的选择不能很好的贴合实际随着大学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发现了很多我国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高校语文教育教材的选择上面,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教材上体现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社会的发展不能很好的连接,使得学生在学习之后,不能应用到今后的从业工作当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语文教育的效果。所以,大学教材的选择应以实用性为基本,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要结合现在时展的特点去选择。
三、多元化背景给大学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带来的影响
3.1使大学语文教育专业意识到了教学的误区
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使大学语文教育专业发现了在教学过程中的误区,比如: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发展,锻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加大语文教育的实用性,使学生走入工作岗位之后,可以更好的利用语文专业知识,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这些教学的误区,都是导致高校语文教学水平低的重要原因,所以,大学语文教育专业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从学生基本的学习目标出发,探索最适合大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
3.2加快了教学改革的步伐
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很多领域的进步,同时人们也更加重视高校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通过大学的学习经历,为自己谋取一个好的前程,使得高校的大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界也更加关注高校的教育情况以及专业知识的实用性,这些因素的影响都加快了高校教学改革的步伐,使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工作,改善了教学方法。事实验证了高校改革措施的实行非常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通过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改革,对教师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教材选择方面的一系列改善措施,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教育知识的效果,使语文知识可以更好的应用在学生从业的教育工作当中。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便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点。
一、反思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
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主课之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匾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有些为跨年级)的语文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学校导向、个人认识、精力分配等主客观因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很难制定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
2.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细化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一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课程内容本身而言,应解读出语文的文字美、艺术美、逻辑美、德育美、思想美等多维知识体系,并通过不同的讲授和互动方式及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授业目标。但是在“唯成绩导向”的原则下,语文教学过程机械化、功利化,很难实现精细化、人文化的教学过程。
3.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自我检查、评估及改进
对于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往往更倾向于将精力用于参加或被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效果考评中,教学反思多为任务性地、零散地记录教学得失。在实践中,很少有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反思固化为一种行动力,对阶段性教学工作成果进行自发地自我检查和评估,并建立形成与之相关的教学反思档案制度。由于不善自发检查及评估,对阶段工作结果的成绩和不足分析不力,很难准确掌握自我提升的进程。
二、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改进举措
综上,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反思工具,从“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四个方面,对教学反思进行科学梳理与重构,从而助推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完善,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
1.制定多维的综合教学目标
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研读教学大纲之要求,并针对所教授学生的能力、素质缺陷、兴趣点等,制定本学期的语文教学目标。该项工作与"PDCA循环”中的‘`P阶段”相契合,主要是“依据前阶段(学期)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本阶段(学期)的工作任务,制定本阶段(学期)的工作目标”。
2.对多维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执行
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P阶段”制定的多维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授过程与现代教学媒介的整合利用,实现师生之间快乐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除了实现以成绩为主要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德育、心理、团队意识等目标的教学。
(1)德育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正在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与应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课本内容进行深浅适度的引申和发散教育,通过课文中的典故联想到相关典故,再由故事性向思想性进行升华,完成德育之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由于该目标更具抽象性和不易测量性,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要结合课文内容,辅以课外读物,通过现代教学媒介,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交互性,并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团队教育
在社会生活中,团队意识作为一种协作精神被大力提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要体现团队精神的培养,除了借助语文课文内容灌输相关理念外,教师更要注重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分组辩论等具体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但是,无论教学目标如何多元化,这些目标在实践中都应该有机联系在一起,不能简单地分解目标,孤立地进行单一目标的执行。在教学目标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详细的教学反思档案,记录在各阶段、各目标实施过程中完成成果、工作创新等。
3.持续改进教学反思,不断推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
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止步于此,即制定教学目标,继而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反思中往往就是按部就班地记录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的执行过程及细节,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的作用尚未真正发挥实效。鉴于此,在以上两阶段之基础上,丰富“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过程,即“PDCA循环”中的“C阶段”和“A阶段”。
其中,“C阶段”为“工作评价与控制”阶段,主要工作是初中语文教师运用“教学反思档案”,将目标执行过程与教学任务完成结果进行梳理,将实际完成目标与原定教学目标进行对照评价,找出成绩和不足,并形成教学反思结论。“A阶段”是一个对教学反思持续提升的阶段,主要工作是针对上一阶段的教学反思结论,制定出改进举措,为下一阶段(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初中语文教师要立足于整体“校本建设”及个体“职业生涯规划”的双重诉求,通过教学反思,通过导人管理学中的工具“PDCA循环”,实现“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教师对素质教育改革了解不够全面
农村由于信息资源落后,发展也较为落后。教育也同样如此,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相对于较为落后的农村来讲,其普及面与实施力度还远远不够。主要是因为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目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展开教学。新课改的新理念、新思维很难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使教学改革滞后。此外,由于农村发展得比较缓慢与落后,教育的资源也跟不上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学的信息更新也跟不上要求,甚至可能出现教材上出现的新知识是符合时展的知识,但是农村的学生与教师却是从未接触过的。这致使我国农村素质教学改革的步伐很难前进,并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学生存在的认知差异大
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农村与城市孩子在教学上存在很大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1)学生的生活圈子小。当城市里的孩子开始参加各种学习夏令营、冬令营时,农村的孩子还在帮助家里做农活;当城市里的孩子开始运用QQ、微博、微信等各种通讯软件时,农村的孩子可能大部分连电脑都没有用过。这样的现实差距造成了学生的生活圈子小,使得他们在学习上与城市学生的认知差异较大。(2)缺少家庭教育。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村劳动力大多都去了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务工,使得大部分的学生成为“寄人篱下”的留守儿童。在原本生活圈子小、知识信息与社会层面不多的环境下,还缺少了父母教育。这就使得农村孩子的生活更加单调,教育资源更加匮乏。(3)阅历少。由于家庭环境、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学生的知识层面较小,视野不够宽阔,阅历少,与城里的学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基本的生活常识与社会知识不够了解,不能够为课堂上的语文教学奠定基础。
3.师资力量不充足
虽然我国一直都在提倡支持西部农村教育,每一年都有大批的人才涌入农村,支持农村教育,这使得我国的农村教育中的师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和,但是依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教学的师资问题。再加之很多支教教师进行支教的时间都比较短,支教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专业水平不足,等他们获得一定的教学经验之后,他们的支教时间也差不多够了,这使得农村教学师资人才的流动量很大,不利于农村教育的稳步发展。且一些具有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开始往城市里发展,以求高职位、高薪水,这就更加速了农村语文教育的师资匮乏。
4.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不高
所谓的语文素养,是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即阅读鉴赏能力、写作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等等。语文素养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提出来的,符合当前语文教学形势的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除了面临上述几个问题之外,另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没有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滞后,教学知识往往局限于书本,拓展性不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有些学生就算语文成绩很好,但是语文整体素养却不高,不能够利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去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
二、对初中语文教育进行改革的策略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是不够完善的,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因此,采取一些相关的改革措施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由以上的问题分析可知,现在农村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思考与学习,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农村教育跟上时代的发展,实现农村语文教学的现代化、科学化。
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但是新课改提出,教学改革要将教学的主体地位转换成为学生,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去解决,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解决的方式和解决的结果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不断地激励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可以感受到被重视的感觉,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而传统的“满堂灌”的教授方法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2.重视课外拓展,提高学生文学修养与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相对于死板的理论知识来说,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对这一门语言的感知力与感受力,即是我们常说的语感。语感的重要性使得培养学生的语感已经成为新课标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外拓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激励学生多阅读欣赏课外书,增加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潜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多积累语言知识,将生活与语文学习联系在一起,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吕叔湘先生在1964年就指出:“在今天的中学和小学里,语文课的教学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现在有一 个相当普遍的意见,认为多数青年人在学校里没把语文课学好,使用语文的能力差,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语 文教师、校长,以及学生家长,都很着急,都希望改变这一情况。”[1]到了1978年,吕先生又在《人民日报》 上大声疾呼:“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个问 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 ?”(第67页)吕先生的这篇文章,被誉为“一声惊雷”,曾引起语文教育界很大的震动,使语文教学的研究 与改革掀起一个。十几年过去了,语文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教学质量已有较大提高。但中学生的 语文水平从总体上说还比较低下,特别是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方面还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这是为什么?今后 又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对此,吕先生认为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他说:“每逢在种 种具体问题上遇到困难,长期不得解决的时候,如果能够退一步在根本问题上重新思索一番,往往会使头脑更 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44页)他又说:“对于语文教学首先得有两点基本认识:(1)语文的 性质,主要是语言和文字的关系;(2)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58页)关于语文性质的认识,30多年来一 直争论不休,致使语文教学走了不少弯路。语文的性质决定语文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效果等。搞清语文 学科的性质,是实现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使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必要前提。吕先生认为:语文就 是语言和文字,“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也少不了它。”[2 ]“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字为主导。”(59页)这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语文(口语 和书面语)的社会功能是交流思想感情,它可以通过口语(听、说)来交流,也可以通过书面语(读、写)来 交流,因此,可以说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吕先生这个工具论的观点正是抓住了语文的本质特征, 抓住了特殊性。他以工具论为核心,形成了自己整个语文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关于学习语文的过程问题,吕 先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53页)由于 语言技能是一种心智技能,它要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一系列的认识活动来完成。语言的模仿要着眼于 认识活动的模仿,把观察、思考与表达结合起来。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正确模仿、反复实践、养成习惯的动 态过程。所以,他说:“教师的任务是指点学生摹仿什么,怎样摹仿,检查学生的实践,是否正确,是否熟练 。技能的获得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教师是无法包办代替的”。(59页)
二
明确了语文的性质和学习过程这一根本问题后,就能居高临下地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种种矛盾。吕先生 针对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陈腐的旧观念,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精辟的见解,这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 际需要,在思想观念上的“革命”。语文教学“要变被动为主动”、教学法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则 是吕先生语文教育改革观的精髓。其具体内容有:
1.在知识与能力的问题上,改变把语文教学过程仅仅看成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单一过程的观 念,提出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主体,使知识、智力和谐发展的综合过程的观念。诚然,语文教学应当重视知 识的传授,但旧式语文教学总是不适当地强调所读文章的内容,而忽视语文本身的特点和运用规律的探究,因 而造成了偏重知识的传授,讲课主要讲知识,考查主要考知识的倾向。由于语文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学习 它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还必须会“运用”,教师应该把传授知识和指导运用结合 起来,并在指导运用、培养能力上多下功夫。吕先生认为:“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 是传授语文知识。”(104页)又说:“我们要有知识,这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要有智慧。”(84页)“教学 的目的首先是培养自学能力,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102页)。这就讲明了知识与能力 的关系,传授一定的知识是必要的,科学的知识是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但由于语文是技能性的课 ,它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是要掌握一套语文技能。如果这一认识解决了,语文教学就会出 现一个新的面貌。
2.改变教学就是使学生“学会”的观念,提出教学生“会学”的观念。吕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 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134页)教学生“会学”,即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这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法指导不应看 作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是突出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把内因作为事物发展变化决定因素的辩证教育 观的体现。由于当今时代信息的激增,使教师传授知识的局限性与知识的迅速扩展更新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 此,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奉送真理”,而在于“教学生发现真理”;教师的功能由“泛智”发展为“开 智”。要以自己的导学意识去唤起学生的自学意识,实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起点转移。所以,对 学生的智力与自学能力的要求,使得“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成了当务之急。吕先生说:“要逐渐培养学生 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能老等人家给,要学会自己去拿。”“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个钥匙,能够自己开 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你不给他这个钥匙,那有多少宝贝他也没有法子拿到手。”(88页)这个“钥匙 ”,就是认识方法、规律。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自己去经历注意、思考、生疑、释疑等心理过程,才能使之 理解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语”与“文”的规律,养成自学的兴趣和习惯。应该说,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就 是教师实现“不教”的标志。当然,教学生“会学”,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知识、智力、 能力的要求。吕先生说:“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56页)所以他对教师的要求标准定得是相当高的。他 说:“唐朝的史学家刘知几说,一位高明的历史学家要有三方面的修养:史才、史学、史识。我想一位高明的 教师也应当有才、学、识这三方面的修养。”(139页)吕先生认为:“识”就是要“掌握教学方法,并且能够 运用自如。”(139页)他把教师掌握和自如地运用教学方法放到与教师的“才”和“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教学方法的实质是赋予教学内容以明确的目的性和达到教学目标采用手段的有效性。吕先生的教学方法思想最 重要的一点是“活”。他说:“关键在于一个‘活’。……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 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3]吕先生说的教法活,是指要符合语文规律,在教学语文过程中 活教规律,活学规律;要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班级状况、教师条件、社会实际等教学的实际,采用 随机应变的方法;要让学生感到学语文有用,并且会用,要教会学生动脑筋,积极思维。
3.改变教师“灌输式”教学的观念,提出教师是导师,重在“启发”、“引导”的观念。传统观念认为教 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是贮存知识的容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独占讲坛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 默默地接受,把复杂的教学过程看成一个简单的口耳授受过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学生的学是内因,读书作文一定要通过学生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们的愿望与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 起来,通过自觉主动的学习来完成。而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导,旨在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自求得之。 吕先生十分重视学生的内因作用,一向把学生看作是活的教学对象。他在一次讲话中,把给学生提供条件的教 学方法与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作比较,打了个精彩的恰当的比方:“这两种教学法的分别,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跟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分别相比,工业生产是用人为的手段把原料改变为成品,原料是听凭处理的对象。农业 生产则是依靠作物自己发育生长的能力,仅仅为它顺利成长提供最好的条件。”[4]因此,他说:“上课的时候 就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63页)教师“讲的要击中要害,学生哪个地方 不懂,不太理解,就给他讲一下,点一下,学生懂的呢?就不讲。”(63页)他又说:“还有课堂讨论也很有 用,有的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提问,这样,学生的思想活泼了,阅读的收获和写作的能力都 会提高。”(107页)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较之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是崭新的教学方式。讨论是学生群体的相互启发 ,相对于个体的自读,它是一个开放系统,有利于深化学生自读的认识,纠正自读中的错误。重视讨论,班级 中的不同意见都能得到充分发表,这种由学生通过思考所得到的知识,容易使他们懂得深,记得牢,其效果比 教师把现成的结论一下子塞给他们要好得多。在讨论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这反映了学习 的深入,是他们好学深思,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的表现。
4.改变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让他们死记硬背学好语文的观念,要提倡开辟语文课外活动的广阔天地,加强 指导,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接受时代的信息,不断交流,反复练习,学好语文。语文课外活动包括课外 阅读、写作和听说活动等,在这些主要由学生自己开展的活动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能更好地发挥主 动学习、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的精神,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重大改革,也就是近几年所说的“大语文”观念 。由于语文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根本功能是充当人们社会交际的工具。在母语的社会环境里,学生耳濡目染 ,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从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着语文。因此,学习语文,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必须由课堂 扩大到社会。吕先生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 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特别是看小说,那是更普遍了。”(90页)他又说: “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靠薄薄的课本解决不了问题。”(107页)“要大量阅读,有精读,有略读,一学期读 它80到100万字不为多。”(101页)“要是我们把课外阅读抓起来,就能够把喜欢看书的学生由少数扩充到多 数,这对课内的教学有很大帮助。”(91页)只有这样把课外的书籍和文章也看作是语文教材,才能有意识地 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堂拓展到社会,为学生培养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和习惯提供广阔的天地。对此,他从 孤立地、封闭式地搞语文课堂教学的教训和学生得益于课外阅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大语文观 念指导下,通过开放型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才会提高。
5.改变只重视对学生传授前人已经获得的思维成果的观念,提出更要注重向学生展示获得这些思维成果的 思维过程的观念。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逐步由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到思维方式的改革。多年 来,学校比较注重对学生传授前人已经获得的思维成果,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亟需的是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 人才。如果学生只停留在追求思维的成果,只将自己的头脑作为贮存知识信息的仓库,教师的教学只将思维的 成果传授给学生,而不向学生展示获得这些成果的思维过程,这是一种“无思考”的教学,显然已远远不能适 应形势的需要。学生不仅要知道结论,而且要搞清楚产生结论的思维过程与内在规律,这样才能学得主动,才 能举一反三。吕先生曾以教中学生语法为例,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应当把语法教活。就是说,不仅仅 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词,那是什么句,而是着重讲语法,着重引导学生观察人们怎样运用各种虚词和各种句法。 简单说,就是少问几个‘什么?’多问几个‘怎么样?’打一个不一定很确切的比方,要让学生看到的不是或 者不仅仅是标本室里的动物标本,而是动物园里的飞禽走兽,看它们怎样在那里活动。”(144页)“希望学校 里讲语法要把它讲活。……要把重点放在用法的探讨上,使他感觉有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 己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他的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他的智力的开发。”(152页)由 于语文是技能性的课,要在学习、使用语言的动态过程中教学语言。因此,教师应该把对结果的关注转移到对 过程的关注上来。吕先生的论述就很强调这点。
一、教材问题。现在的中、小语文教材普遍是按照主题单位来编排课文的。这种编排重视的是课文里的思想和知识的主题内容,却忽视了课文文体形式的差异,没有导向学生对文体之美的感受,很难建立起文体感,形成文体意识。此外,教材里,新诗的选编也有大问题。一是大部分入选教材的新诗不是按照审美标准来选的,而是根据单元主题的需用来选的。如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中,把牛汉的《华南虎》与郑振铎的《猫》、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布封的《马》和蒲松龄的《狼》列在一起,形成一个“动物文学”单元,但选编者可能没有想到,牛汉的《华南虎》这首诗既不是“动物诗”,也不是“生态文学”。这首诗中的“华南虎”只是生命的隐喻,是诗人对知识分子和诗人处境的时代描述与思考。二是对入选新诗进行改编,使原作之美丧失。这是中、小学语文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只是入选的新诗经过了改编,其他名家名篇也都经过了改编或缩写。三是选入或编写了一些劣质新诗。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里的《延安,我把你追寻》,就是一首缺乏美感的朗诵诗,它过分强调主题思想,缺乏语言之美,几乎没有诗意。四是新诗选编缺乏连贯性与审美逻辑。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四年级上、下两册里的比例就失衡,上册里只有一首新诗,下册里有三首,而且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审美关联。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新诗更是编排很乱,初二课本里没有新诗,而初三课本里儿童诗的比例比初一课本里的大。按照审美逻辑,初一课本里可以多选儿童诗、少年诗,初二、初三课本里可以多选青春诗、抒情诗,可是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里的新诗就毫无审美逻辑和难度层次。
二、教法问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很多语文老师不会讲新诗。教学参考书也没有给语文老师很恰当的指导。很多小学语文老师一遇到新诗课文,就跳过去,干脆回避。还有的语文老师只是简单地带学生朗读几遍,或者把新诗分成一段一节,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有的语文老师压根儿就不懂什么是诗,不知道什么是意象,不知道什么是意境,也不会带领学生感受意象,进入意境;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里,新诗也只有思想品德教育价值。笔者曾去一所中学听语文老师讲新诗,这位老师给学生们讲郑愁予的《错误》,竟然让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这首诗是男追女,还是女追男?”问的很可笑,完全把一首很轻灵的抒情诗的美感粗浅化了。古诗词的讲授,他们也不过是按照传统的方法去教,先是讲解里面的生字生词,然后带着学生把古诗词翻译成现代文,然后归纳思想主题。
三、教师素养问题。很多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新诗素养是非常欠缺的。这与大学的中文教育和教师教育有关。现代很多小学语文老师是教师教育学院毕业的,学的是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或者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这两个专业毕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一个文学修养不够,文学基本知识掌握不系统的问题。另外,现在各师范大学中文系重视“文学史”系列课程,也很重视“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却缺乏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文本的解读能力的培养。很多大学教授从来没在课堂上教学生解读、分析与欣赏过一首新诗,他们自己也只能模模糊糊地给学生讲些空洞的所谓“知识”与“理论”。因此,这些大学生在中文系学了四年,甚至有的还读了中文研究生,可他们不会细读文本,细品小诗。当他们走到语文教学岗位上,面对一首新诗的时候,他们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解读,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四、考试问题。多年来,中小学语文考试基本上回避新诗。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目,大部分都是“心灵鸡汤”类的短文,因为这些短文很容易归纳主题思想,很容易找到标准答案。小升初、初升高到高考的语文试卷中的作文,绝大部分都是写材料作文。之所以考试都以写材料作文为主,主要是因为材料作文很适合学生表达老师们想要的观点。应该说,材料作文是作文的一部分,作文不可回避这种写法。但材料作文不能成为各种语文考试的最主要的作文题目。最令人费解的是,语文高考极少鼓励学生写新诗,甚至还明确表达“诗歌除外”,这其实是语文教育自相矛盾,画地为牢的表现,也是语文考试片面性的证明。
以上几个问题,都制约着新诗教育,当然也导致了语文教育不可能真正全面培育学生语言能力,并感受母语魅力,体验创造母语的快乐。那么,新诗教育要提高,要改进,需要如何推进呢?
第一,语文教材要修订,让真正的优秀新诗进小学、中学语文教材。而且教材编写要显示诗歌教育的逻辑。需要体现新诗学习的规律,把现代新诗的文化脉络和审美追求融进教材里。比如说,小学语文教材,低年级的课本里可以选些精美的儿歌、幼儿诗和童话诗,中高年级的课本里可以多选些有趣的儿童诗,可以是优美的抒情诗,也可以是生动的童话诗,还可以是幽默的叙事诗。而初中语文教材,初一里可以适当选一些儿童诗,到了初二、初三,则尽量多选些少年诗、青春气息浓郁的抒情诗。高中语文,则可以多选五四现代新诗、“朦胧诗”和“后现代诗歌”等比较有深度的新诗。
第二,诗歌教学要提高,就要改进新诗的教法。新诗教法,不能简单地分段落讲述,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新诗教学要从新诗的语言技巧入手,让学生理解语言之美,才能达到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思想和情感。没有进入新诗语言的门槛,就难以体验新诗之美。新诗之美,美在语言,美在意象,美在思想,也美在新诗有它独特的艺术气质与现代追求。
第三,提高教师的诗歌素养。语文教师要教好新诗,要把新诗之美展现给学生,真正能够引领学生进入诗意的空间,体验新诗之美,自己就得会读诗,善于解读新诗,能够把新诗里常用的修辞、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新诗内在的节奏与情感转达给学生。当然,语文教师要提高诗歌素养,得多读新诗,要学习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语文教师最好要会写新诗。
关键词:
语文教育;教育改革;困境;出路
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的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的开设是匡亚明先生提出的,其初衷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国家教委曾提出“在毕业时进行大学语文合格测试”,但时至今日我国大学语文教育并没有测试标准。正因开设大学语文初衷的失误以及后来的未形成语文测试标准,使大学语文一直处于尴尬地位[1]。2006年我国正式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决定。大学语文教育发展至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教学模式落后、语文教育与社会脱节等问题。本研究基于高等教育管理视角,分析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措施,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出路探索提供参考。
一、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设计不合理
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设计偏重于人文内容,而缺少技能的培养,缺乏实际效用。表现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设计中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文学方面的内容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诗歌占有最大比例,诗歌蕴藏着文化、道德、情感、美学等,富有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散文、戏剧、小说等也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和审美,这些内容的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高尚情操。然而该设计的目的明显忽略了大学语文教育提高学生语文技能的教育目标[2]。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近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不够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学生写作水平差、措辞不规范、语法不正确等,部分学生对于申请书、会议记录、文案写作、报告等类实用写作没有按规范写作。
(二)大学语文教学和社会实践脱节
大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大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单纯拘泥于课堂的教学,而学生的学习则侧重于课本内容的学习,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缺乏社会的历练以及生活感悟,以至常常难以深入感悟作者的文章深意,难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大学教育多为全日制教育,大学生生活环境犹如象牙塔,往往不能深刻而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难以深刻感受时代的发展脉搏,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也和社会脱节,以至人们对大学语文产生“无用论”的观念,学习目的性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抽象地开展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往往使语文教育成为无源之水,使语文教育和社会生活渐行渐远[3]。
(三)教学模式落后
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依然沿用以往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授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表现在:一是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重文学素养的培养而轻实践能力的提升;重遵循固有知识而轻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束缚和限制,使学生逐渐缺乏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与此同时逐渐缺乏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大学语文教学时教师较为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固守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设置框架作为主,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没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创新榜样,直接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仅对教学内容进行传授,注重对教材的讲解,缺乏课堂互动和课堂交流,也缺乏对学生潜能的挖掘,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育出路的思考
(一)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方法
1.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
语文基础知识的是语文教育的基础,也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针对学生语文运用能力较差的情况,笔者认为语文内容的设计应增加相关内容,例如报告写作、会议记录等写作方法和写作标准格式等。文化素养培养和语文技能训练并重,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同时,注重语文实用教学,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在授课时,对于部分知识的讲解可一带而过,对于学生存在的不足则作出针对性讲解。课堂上可采用提问、讲解、举例等方法,提问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做到温故知新;讲解则传授语文新的知识;举例则起到巩固学习内容的目的,促进学生学习和消化学习内容。
2.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生表达能力欠缺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方法提高,一是课程中设置朗读环节,朗读是要大声、有节奏地读,带有感情的朗诵,经过五官和大脑的相互调节作用,促进学生对文章的领悟,深刻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感情,从日常的朗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二是课堂要注重学生的即兴发言,重视学生的自我表达,并预设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即思考,即兴回答,教师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并进行鼓励,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三是鼓励学生参加辩论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各种有利于培养表达能力的课外活动,像辩论赛这类型的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临床发挥和应急的能力。
(二)加强语文教育和社会实践联系的方法
1.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作用
每个大学都有独特的校园文化内涵和氛围,校园文化具有广泛性、感召性、吸引性的特点[4]。语文教育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包括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例如朗诵会、创作比赛等,采用开展文体活动的方法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学,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可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受到语文的美学思想熏陶,从而完善自身的情感意志,提高人文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又如可邀请文学作家来校举办讲座,使学生有机会和文学界专家交流,开拓视野,同时可使学生自觉将语文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并充分认识到语文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地位,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交流使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打开一个窗口,从而使语文教学与时俱进,与社会共同发展[5]。
2.重视语文课堂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鉴于学生的大学语文学习未与与社会实践相互联系,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的情况,笔者认为可通过缩小课堂和生活间的距离,使大学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其一,可鼓励学生利用放假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验社会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处处留意语文的身影,了解语文的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并对自身语文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同时,可提高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培养。还可以在参加社会实践后,将所见、所感、所悟写成文章形式,相互交流,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完善人格品质。
(三)注重语文教学创新
1.充分发挥情感教育
健康的、积极的、正面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学习主管能动性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情感,注重对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首先,将教学重心放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注重观察和把握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二是重视培养教师积极、正面的情感,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以教师的积极情感去影响学生,创造明朗的、健康的、积极的教学氛围。最后,利用比较贴切生活的文学,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和学习的重点,以文学中的美学、人文精神等精神粮食激发学生对生命意义和生活意义的思考和感悟,陶冶高尚情操,塑造健康人格。
2.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大学语文教育观念对大学语文教育影响甚大,传统的教育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是以填鸭式教育为主,教育观念陈旧。笔者认为,大学教育观念应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转变为启发式教育,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不是降低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而是促进教师、学生和课堂融为一体,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教师通过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启发、引导、提示等方式,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高等教育管理下的大学语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需采取有效策略为大学语文教育打通一条出路,突出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要通过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采用模拟教学法、提高表达能力等方法增强学生语文技能的培养;其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作用、加强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改变大学语文教育和社会脱节的情况;最后,通过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和改变教育观念方法,使大学语文教育能够圆满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作者:卢建飞 赖浩明 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二、立足学生发展基础优选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说明只要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如果学生不能获得发展,即使教学手段的花样再多也无济于事,反而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新课标倡导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此外要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确定,要在保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正确的教学方法,以促进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1.文字教材和电子教材相配合
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便捷性,将“大学语文”的文字教材和电子教材配合使用,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建立大规模的大学语文教材语言的语料库,有助于教学相长。这一点可以借鉴南开大学的做法。南开大学文学院在2005年推出了综合纸质出版物、光盘、网络、数字化资源库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大型多媒体系列教材。将文字、图片、音像、声音、视频有机地结合,图文并茂,声画结合,一个精讲内容辅助以多样性学习资源的单元模块,多角度多侧面地延伸了教材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层次选择性阅读,真正做到教材的“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针对性和适用性相结合。
2.在教材的思考练习环节
增加“素质教育关注点”将语文知识和社会日常生活中语言运用技能结合起来,设置开放性多维视角、具有启发性的课后问题。如《冯谖客孟尝君》这样的文章,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中,思考与练习有这样的题目:“从择选、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谈谈狡兔三窟的双重性意义(积极的和消极的)。”具有很强的启迪智慧性。根据三本院校学生实际,还可以增加例如“请设定情景模拟练习‘毛遂自荐’(求职情景、竞聘情景等)”这样的题目,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又结合实际生活,丰富智慧,增强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总体上说,在教材编选上应侧重选择能提供审美愉悦,体现积极上进的精神,反映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为大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的经典课程内容,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性格。
二、教学改革着眼于三本院校教育的特点
在教学中融合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开放性于一体,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交互性教学模式,一方面注重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强化,一方面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1.让学生多“说话”三本院校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要一改以往大学语文教学“吊书袋子”或讲解枯燥无味的理论的传统,加大语言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例如课前3分钟,可设置课堂内容相关主题演讲、经典作品改编的话剧小品表演等环节,训练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在课堂的不同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增加课堂讨论、小小辩论会、多种形式的朗诵等模式,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思维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2.注重启发式教学为调动学生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课堂自主、深入学习的能力,用问题引入的方式,设计一系列具有逻辑性的提问,启发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想象等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对不同文体、古今中外的文章,注意其特点的异同,在联系和比较中进行教学。例如在讲中国古代的文言文章时,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善于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立体地透视分析“文选”。把知识转化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1.高中阶段语文训练的重点是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高中阶段的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在训练要求、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宜采取“读写结合”的办法,把二者混合一起进行教学,否则容易互相迁就、互相干扰,结果是顾此失彼,甚至两败俱伤。
2.理想的阅读教材。课内教材作为主体教材,是进行阅读训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依据。教师必须统筹兼顾,精益求精,使它尽可能保持高度的典范性、代表性和稳定性。课外教材作为辅助教材,是课内训练必要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巩固课内训练成果,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凭借,应该既与课内紧密配合,又能充分放开手脚,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3.传统的阅读教材只是注重选文和划分单元,而对白话与文言、语言与文字、文章与文字等性质、要求、内容、方法各不相同的训练项目,往往不加区分,一律采取混合编排和混合教学的办法。这样做容易造成各类知识概念的交叉、各种训练内容的交叉,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杂乱无章,不能形成一个严整的训练系统。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对阅读训练的内容,试着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科学的分类,并初步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探索科学训练的序列。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1.高考提高了语文的地位,刺激了社会对语文的需求。教学过程重视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忽视不同学科知识的沟通,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个性的充分发展。
2.语文与生活的隔绝――失却活水的涸辙之鳍。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如果对语文教学和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缺乏清醒的认识,要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恐怕也是不可能的。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但语文教学不等于语文课堂教学。如果我们把语文教学看做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指导学生进行的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所有行动,那么就应当承认,语文教学的范围要比语文课堂教学的范围大得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要扩大到采访、演讲、辩论等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证明,语文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以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积累和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为基础的,而仅靠课内的阅读和作文,则很难满足语言实践的需要以及适应学生语言发展的需求。
3.理想与现实的反差――难以支撑的空中楼阁。在各种语文课程改革方案的探讨中,人们似乎更热衷于对教材、教学模式的探讨,往往忽视了“人”这一最根本要素在改革中的作用。而事实上,语文课程改革就当前来说,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已经不堪重负。由于长期以来缺少一种教师终身学习与进修的机制,缺少一个科学客观评估教师素质的完善体系,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知识结构陈旧等问题日益突出,许多教师基本上靠一种教学的惯性来工作,苦苦支撑着课堂。狭隘的教学空间、高强度的教学工作、低质量的生活,使得很少有人能够去思考语文教学的明天。没有观念新、素质高、功底厚的语文教师,语文课程改革该怎么进行?任何一次深刻的变革,都源于生产力的革新,教育的变革也应从教师开始。
三、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设想
1.摒弃传统的授课模式,采用以学生阅读、自学、写作、练习、演讲、辩论等活动为主,教师指导、讲评为辅的教学模式。现在的高中学生所读的文章局限在教材上的那几篇,写作上则应付式地完成几篇规定的命题作文。一方面读写量太少,另一方面读的不一定是自己感兴趣的,写的也不一定是自己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为此,要调动他们读书的积极性,给予他们读书的时间和条件,并要求写出读书笔记,写出他们学习、生活和读书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为使这种读写落到实处,教师应进行严格检查、记分,不流于形式。
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的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的开设是匡亚明先生提出的,其初衷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国家教委曾提出“在毕业时进行大学语文合格测试”,但时至今日我国大学语文教育并没有测试标准。正因开设大学语文初衷的失误以及后来的未形成语文测试标准,使大学语文一直处于尴尬地位。2006年我国正式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决定。大学语文教育发展至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教学模式落后、语文教育与社会脱节等问题。本研究基于高等教育管理视角,分析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措施,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出路探索提供参考。
一、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设计不合理
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设计偏重于人文内容,而缺少技能的培养,缺乏实际效用。表现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设计中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文学方面的内容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诗歌占有最大比例,诗歌蕴藏着文化、道德、情感、美学等,富有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散文、戏剧、小说等也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和审美,这些内容的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高尚情操。然而该设计的目的明显忽略了大学语文教育提高学生语文技能的教育目标。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近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不够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学生写作水平差、措辞不规范、语法不正确等,部分学生对于申请书、会议记录、文案写作、报告等类实用写作没有按规范写作。
(二)大学语文教学和社会实践脱节
大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大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单纯拘泥于课堂的教学,而学生的学习则侧重于课本内容的学习,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缺乏社会的历练以及生活感悟,以至常常难以深入感悟作者的文章深意,难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大学教育多为全日制教育,大学生生活环境犹如象牙塔,往往不能深刻而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难以深刻感受时代的发展脉搏,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也和社会脱节,以至人们对大学语文产生“无用论”的观念,学习目的性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抽象地开展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往往使语文教育成为无源之水,使语文教育和社会生活渐行渐远。
(三)教学模式落后
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依然沿用以往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授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表现在:一是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重文学素养的培养而轻实践能力的提升;重遵循固有知识而轻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束缚和限制,使学生逐渐缺乏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与此同时逐渐缺乏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大学语文教学时教师较为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固守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设置框架作为主,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没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创新榜样,直接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仅对教学内容进行传授,注重对教材的讲解,缺乏课堂互动和课堂交流,也缺乏对学生潜能的挖掘,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育出路的思考
(一)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方法
1.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
语文基础知识的是语文教育的基础,也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针对学生语文运用能力较差的情况,笔者认为语文内容的设计应增加相关内容,例如报告写作、会议记录等写作方法和写作标准格式等。文化素养培养和语文技能训练并重,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同时,注重语文实用教学,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在授课时,对于部分知识的讲解可一带而过,对于学生存在的不足则作出针对性讲解。课堂上可采用提问、讲解、举例等方法,提问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做到温故知新;讲解则传授语文新的知识;举例则起到巩固学习内容的目的,促进学生学习和消化学习内容。
2.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生表达能力欠缺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方法提高,一是课程中设置朗读环节,朗读是要大声、有节奏地读,带有感情的朗诵,经过五官和大脑的相互调节作用,促进学生对文章的领悟,深刻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感情,从日常的朗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二是课堂要注重学生的即兴发言,重视学生的自我表达,并预设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即思考,即兴回答,教师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并进行鼓励,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三是鼓励学生参加辩论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各种有利于培养表达能力的课外活动,像辩论赛这类型的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临床发挥和应急的能力。
(二)加强语文教育和社会实践联系的方法
1.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作用
每个大学都有独特的校园文化内涵和氛围,校园文化具有广泛性、感召性、吸引性的特点。语文教育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包括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例如朗诵会、创作比赛等,采用开展文体活动的方法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学,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可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受到语文的美学思想熏陶,从而完善自身的情感意志,提高人文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又如可邀请文学作家来校举办讲座,使学生有机会和文学界专家交流,开拓视野,同时可使学生自觉将语文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并充分认识到语文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地位,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交流使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打开一个窗口,从而使语文教学与时俱进,与社会共同发展。
2.重视语文课堂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鉴于学生的大学语文学习未与与社会实践相互联系,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的情况,笔者认为可通过缩小课堂和生活间的距离,使大学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其一,可鼓励学生利用放假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验社会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处处留意语文的身影,了解语文的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并对自身语文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同时,可提高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培养。还可以在参加社会实践后,将所见、所感、所悟写成文章形式,相互交流,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完善人格品质。
(三)注重语文教学创新
1.充分发挥情感教育
健康的、积极的、正面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学习主管能动性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情感,注重对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首先,将教学重心放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注重观察和把握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二是重视培养教师积极、正面的情感,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以教师的积极情感去影响学生,创造明朗的、健康的、积极的教学氛围。最后,利用比较贴切生活的文学,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和学习的重点,以文学中的美学、人文精神等精神粮食激发学生对生命意义和生活意义的思考和感悟,陶冶高尚情操,塑造健康人格。
2.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大学语文教育观念对大学语文教育影响甚大,传统的教育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是以填鸭式教育为主,教育观念陈旧。笔者认为,大学教育观念应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转变为启发式教育,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不是降低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而是促进教师、学生和课堂融为一体,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教师通过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启发、引导、提示等方式,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高等教育管理下的大学语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需采取有效策略为大学语文教育打通一条出路,突出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要通过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采用模拟教学法、提高表达能力等方法增强学生语文技能的培养;其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作用、加强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改变大学语文教育和社会脱节的情况;最后,通过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和改变教育观念方法,使大学语文教育能够圆满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春宇.语文教育困境与高等教育社会责任探讨[J].语文建设,2015,3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