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基础建设的重要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0.引言
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城市的品位和形象,确保工程质量是建设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所有有关部门的重大责任。质量管理和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它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环节。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体系是系统而协调的过程,通过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综合整理实现对建设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管理,同时也能实现对建设行业和建筑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规范和管理模式,建立创新的和发展着的监督管理模式。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体系的创新和发展不仅表现在相应的管理层次的深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基础之上,相应的工程监管部门还应建立现代化的工程监督管理模式,如监督管理的模式与计算机技术和相应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形成创新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模式。
1.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建筑工程质量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是否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二是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否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前者是管理的核心,后者是目标。我们通常所说的质量管理就是要通过对过程的控制,使二者都在受控的状态下实现建设工程的目标。
2.建筑工程的特点
建筑工程与一般工业产品不同,它具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2.1影响因素多
决策,设计,材料,施工方案,操作手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2.2质量隐蔽性
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许多工序在施工过程中要被下道工序隐蔽,如混凝土浇筑后,钢筋的质量情况只能从相关的记录进行追溯,但记录往往是不全面不直观的。
2.3不可逆转性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某些工序的质量隐患,一旦被下道工序覆盖,往往无法进行纠正,只能通过打掉或拆除进行处理,虽然有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加固处理,但产品的使用功能要求往往就降低了。
3.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就是为达到工程的预期质量标准需求,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3.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建立健全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是现代标准化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实践证明,在一个完善的且良性运行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中,生产出来的建筑产品质量是完全有保障的。
3.2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目前,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按照ISO9000标准的要求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其中许多企业从中受益匪浅,但也有很多企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究其原因,其中主要一条就是许多企业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没有以系统的观念、从企业整体管理的角度来看待质量管理体系,致使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必需的资源配置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失去了有效运转的基础和环境。
3.3过程控制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控制的活动,从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先后流程,可以将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分为项目决策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和工程施工阶段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
4.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再好的设计,都必须通过施工来实现。因此牢牢把握工程质量的要点进行管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1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
没有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或质量管理体系得不到有效运行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4.2基础或主体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基础或主体阶段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因此从人、机、料、法环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控,在整个质量管理过程中,又成为重中之重。
工程行为人,尤其是基层管理者,其观念和行为对工程质量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充分调动工程行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工程行为人的责任感和质量观念,显得尤为突出,除了要对其加强职业道德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健全岗位培训制度,改善其工作条件外,还需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以确保工程质量。
4.3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
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的质量,影响工程质量的使用功能;在这一阶段,因为市场上材料差价很大,且鲜有因为材料质量问题导致即时的生命安全受威胁的事故发生。因此,在这一阶段,对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应作为重点。
5.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5.1企业结构管理体系还不适应现代工程质量管理要求
许多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和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在服务功能、组织机构等方面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和工作手册等方面都不够健全,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管理水平较低,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不高、成效不显著,还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运作要求。
5.2与工程质量管理配套的法规和政策需要完善
现行法律规范虽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等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然而还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例如,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市场、不合理低价竟标的情况还是较多的、设想一下,承包商在低于成本价的或无利的情况取得工程项目施工,他是不是必然要牺牲工程的质量安全,以谋取利益。
6.解决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措施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为了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要注意其相关问题。下面,对于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将以几个方面提出措施。
6.1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企业自觉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中图分类号: TU7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基础建设是指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讯,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等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工程建设。基础建设的工程一般具有工期长、设计变更多、设计材料价格变化幅度大、费率因地区而不同等。这些特点造成了工程造价的不稳定性,同时也说明了加强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在长期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工程建设没有划归独立的物质生产门类,工程造价管理采用行政命令和计划定价的管理方式进行,造价的制定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传统意识上的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片面地等同于工程预决算,导致工程项目实施中存在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这就导致很多企业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取工程任务,导致工程市场混乱。但是,通过压低项目在施工阶段以及决算阶段的成本来获取的项目,往往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有时候,过分不合理的工程造价很容易导致企业在最后阶段因资金不足而铤而走险,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这严重地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资料。因此,严格控制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二、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及意义
1、项目建设决策阶段
建设项目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方案的过程,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它是工程建设的龙头,要及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在判断与决策的过程中,要抓住方案的两个因素,成本与规模。作为建设方,这一过程直接会影响到建设项目以后阶段的投资控制。建设单位要对与拟建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各方面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各种可能采用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认真的技术分析和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
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详细组织和规划的过程,当工程作出投资决策后,设计则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1)推行工程设计招标。在设计招标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在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投标方案的设计单位为中标人。(2)推行限额设计。杜绝“三超”。限额设计是按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提出合理的限额设计指标,促使设计单位加强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性的责任,强化设计人员的工程造价意识。避免设计单位为设计工作方便或过分加大设计安全系数,提高工程造价。例如某工程基坑支护,对只有9m深的地下室工程,在周围已采用人工挖孔桩护壁的情况下,还设计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梁支撑,经审图提出只需一层钢筋混凝土梁支撑,就可完全达到要求,仅这一项就减少了工程造价60万元。可见,合理设计对工程造价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造价和监理工程师要全过程参与图纸会审,提前熟悉图纸,及时发现或减少设计中的错误、漏项、缺项等前后矛盾等问题,并加以解决,并要注意设计深度、保证设计图纸的质量,加强设计前期准备工作如勘察钻探等,尽量减少因设计而造成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4)业主必须尊重科学的建设程序,杜绝边设计、边施工、边更改的“三边工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设计,严格的校审制度,负责的设计人员,开工前的图纸会审,做好设计前的地质勘探,都是确保设计成品的合理,有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
3、施工阶段
施工是实现建设项目的过程,造价的90%以上都耗用在施工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一环,要准确处理造价、工期和质量的辨证关系,把投入产出观念渗透到过程施工过程中,努力使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达到最优组合。
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特别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工程进度进行排队,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及质量,减少返修,降低费用;造价控制人员要及时
收集积累有关造价调整的资料,准确预测各种动态因素(如价格、利率、汇率等),使造价动态管理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必须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合理有效的控制变更价款。必须严格控制,做好施工处理、验收、核对和现场签证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同时对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不履行义务而遭受损失时,要力求进行索赔。同时还要加强工程建设监理。
4、竣工结算
工程竣工结算是指施工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全部完成所承包的工程,经验收质量合格,并符合合同要求后,向发包单位进行的最终工程价款结算。工程竣工结算是最后确定工程总造价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竣工结算超施工图预算是造价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工程竣工结算审查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核定工程造价的依据。
三、总结
当前,基本建设投资失控突出,建设工程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困扰工程投资效益。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成为工程建设项目的一大难题。工程造价的结果取决于从立项、设计、发包施工到竣工全过程,各阶段影响紧密,这些特性决定了在造价管理控制时必须树立全过程管理思路体系。工程造价控制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此项工作的好坏体现出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者的水平,对投资方而言,又决定着一个项目要达到预期投资目标的成败关键。因此,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工程资金,可以使投资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引言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总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档案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对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十分有利。尤其是近些年,自然灾害频发,造成许多地区的档案资源受到严重威胁,甚至造成许多档案资源的永久性损坏。档案建设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档案安全体系的建设也是一项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在建设档案安全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夯实基础,抓住建设档案安全体系的基础,关注新时期档案安全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趋势,构建安全、合理的档案安全体系。
1 强化安全体系建设是当前档案工作的目标
作为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档案工作,尤其是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一直是档案工作的重点,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给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我国相关的档案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将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档案工作也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的,在构建档案安全体系时,一定要不断总结过去档案安全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提升建设档案安全体系的工作意识,全面提升档案体系的保障能力。档案工作是国家的重点工作,而档案安全工作也是档案工作的重点,各大档案相关部门要把档案安全工作当成日常工作的重点,互相协同,构建一个安全的、覆盖全体人民群众的、便捷的档案资源体系。
构建档案安全体系对档案工作的长远发展十分有利,且意义深远。自然灾害对档案的安全带来了十分严重的损失。近些年,我国的档案安全工作也受到了这方面的挑战,相关的档案工作者应该重视对此类事件的关注,构建相应的安全防护体系。因此,构建档案安全体系,仍旧是我国档案工作的目标,而且是重点目标。
2 筑牢防线夯实基础是当前档案工作的重点
构建档案安全体系作为档案工作的重点,首先要在意识上进行提高。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在档案工作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档案意识,尤其是档案安全意识。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者要从自身出发,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在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将档案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时刻关注档案安全工作的构建。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者也要重视对档案管理工作知识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增加自己在保护档案安全方面的知识,夯实自己的基础,这也是建设档案安全体系的首要工作。
在进行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档案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档案相关工作者在建设档案安全体系时,除了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意识之外,还要加强基础工程的建设。在档案相关部门在选址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地势高、地址稳定的地区,这样可以保障档案部门基础设施牢固,使档案部门基础的抗灾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储存档案的地区进行定期检查,对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保障档案储存地区的稳固。在选择储存档案的载体时,一定要注意选择耐用的档案装具,确保档案装具的承载力符合档案的需求。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国民经济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档案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档案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速度。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关注最新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对电子档案的安全工作也要十分重视,首先要注意电子载体的选择,要选择合适的载体承载电子档案信息,在进行电子档案信息建设时,要注重档案的文字、图片、音频等的质量,保障电子档案信息的准确性,要建立合理的档案信息查询系统,档案的查询需要进行加密处理,只有档案的相关工作人员才可以进行操作,要对电子档案进行防火墙防护处理,确保电子档案信息不被病毒和黑客侵入,保障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可靠性。
在进行档案安全体系的建设时,一定要注重坚持筑牢防线夯实基础,档案管理工作者一定要坚持协调统一的原则,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将安全工作放在构建安全体系的重要位置,明确构建安全体系的思路。筑牢防线夯实基础是当前档案工作的重点。
3 因地制宜创新举措,促进安全体系快速发展
在构建档案安全体系时,除了要将安全意识放在首位,注重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之外,还要注意将档案安全构建工作落到实处,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监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隐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如何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大众服务是档案工作的目的,而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是档案工作目的的保障,在建设档案工作时,一定要注重夯实基础,因地制宜的选择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措施,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监察部门做好自己的工作,根据需求,帮助档案部门做好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工作。
4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档案工作,倡导安全第一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档案管理工作者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促进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以人为本是档案建设工作需要遵守的,和谐的档案环境有益于档案安全工作的构建,建立相应的档案安全工作体系时还要构建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以人为本的档案工作职责,将档案工作放在首位。
矛盾具有两面性,要正确看待事物的两面性,档案的安全工作一定要做到防微杜渐,每一个档案的相关工作者都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意识,构建和谐的档案工作,将档案安全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强自身的相关的档案安全方面的工作技能,夯实基础,对提高档案安全,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的档案安全体系十分重要,且在构建档案安全体系时,要倡导安全第一的原则,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确保档案安全工作的整体和谐。
5 结束语
档案作为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对档案的安全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只有做好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工作才能真正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确保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在进行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时,一定要注重夯实基础,做好基础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建设档案安全体系,确保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文章重点分析了档案安全体系构建工作夯实基础的重要性,阐述了档案建设工作中如何夯实基础,保障档案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的档案工作者应该更加注重对相关工作的研究,创新思维,从根本上促进档案安全体系构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雨.你那里的档案安全吗?[N].中国档案报,2010-8-19.
中图分类号:U417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8-0200-02
1.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交通基础设施是城市高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保障,随着城镇化大幕的开启和政府职能的下放,各地交通领域的基础建设将掀起新的。目前,一些工程项目建设的瓶颈主要集中在融资方面。如何推进融资改革已成为交通建设能否实现飞跃式发展的关键。
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2013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双双突破10万公里,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首位,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但债务问题和资金瓶颈仍如同当头利剑,制约着交通基础建设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多条高速公路负债率却居高不下。因此,融资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加迫切。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交通领域各项改革。将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建设。
2.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改革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法规和政策。包括强调公用设施建设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从工商业利润中提取城市建设维护税,新建项目必须配套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部分用于城市建设等等。以桥梁道路征收通过费为开端,施行“贷款建设、收费还贷”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90年代开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放宽了基础设施使用的收费限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必须依据《公司法》成立项目法人,投资收益和风险市场化,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权、使用权、收益权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对外资进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进行了规定。城市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制度是指在市政公用行业中,由政府授予企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对某项基础设施的使用和服务进行经营的权利,即特许经营权。政府通过合同协议或其他方式明确政府与获得特许权的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中国现实行特许经营的范围已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公共交通等行业,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
(1)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
对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资主体。
(2)允许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市政公用企业经营。采取公开向社会招标的形式选择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企业的经营单位,由政府授权特许经营。
(3)通过招标发包方式选择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日常养护作业单位或承包单位。实施以城市道路为载体的道路养护、绿化养护和环卫保洁综合承包制度。
3.融资模式
近几年我国各城市实施了公有公营、私有私营、公有私营、用户和社区自助模式等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模式。其中公有私营又分为两种主要形式即BOT方式和TOT方式。
(1)BOT模式是英文“建设-运营-移交”的缩写。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家发改委对BOT的定义略有差别。在此选取比较通行的定义:政府(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授权项目发起人(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法人国企)联合其他公司或股东为某个项目(主要是自然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项目)成立专门的项目公司,负责该项目的融资、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在规定的特许期内向该项目(产品/服务)的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回收项目的投资(还本付息)、经营和维护等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满后,项目公司将项目(一般免费)移交给政府。BOT项目融资的优点,一是有利于分散和转移项目风险;二是有利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可以借鉴外来先进的技术和项目管理经验;四是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使用效率。BOT项目具有系统外风险和系统风险。系统外风险主要包括:不可抗力风险、国有化风险、政府越权干预风险、违约风险、公共政策及法律变化风险、金融风险等。系统风险又称可控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竞争性风险、建设工程风险(完工风险)、运营维护风险和环境风险。
(2)TOT模式是英文转让-经营-转让的缩写,是指通过转让出售现有投产项目在一定期限内的现金流量从而获得资金建设新项目的一种融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指把已经投产运行的项目在一定期限内移交给受让方经营,以项目在该期限内的现金流量为标的,一次性地从受让方融得资金,用于建设新的项目;受让方经营期满后,再把项目移交回来。中国山东的烟台至威海高速公路、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及过江隧道均成功实施了TOT融资方式。TOT方式的优势,一是融资方式只涉及已建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权的转让,不存在产权、股权的让渡,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和纠纷。回避了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保证了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控制权,使得问题尽量简单化。二是减少政府财政压力,促进投资体制的转变。三是有利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新建基础设施筹集资金,提高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效率,提高项目产品质量。四是风险小,项目引资成功率高。五是项目成本和项目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六是受体制因素制约较少,方便外资和国内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国企投资。
4.交通基础设施融资的必然性
管乐作为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悄然步入中小学教育课堂。“从实施素质教育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几点出发,把握并处理好学校艺术活动和校园文化环境的定性、定向问题。艺术社团和艺术实践活动本来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让学生成为学校艺术的主人。”①中小学管乐团建设已成为较普遍现象,而在乐团建设与教学中存在一些微博教育规律的问题。如注重乐器技能训练,忽视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或者是先乐器技能教学,再回头补习音乐理论等现象,这无疑成为管乐团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最直接障碍。任何一种音乐技能训练都应先充实其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听能力,为后续的其它音乐技能培训铺好前行之路才是科学合理的教育思路。
一、中小学管乐团建设课程设置是关键
常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学习管乐也是如此。人才培养取决于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决定着管乐团建设与发展方向与速度,打好音乐基础是中小学管乐团首要考虑的问题。“每个乐手必须有好的音准观念。在演奏之前先有音高的标准,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发出正确的音高。而音准感是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训练解决的。只有乐手们具备了良好的听觉习惯和音准观念,乐队音响才有融合的基础”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必须先开设音乐基本乐科类课程,或与最初级的管乐吹奏技巧课程同步,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可开设相应程度的乐理、视唱、节奏与听音训练、管乐曲赏析等课程。通过乐理课程教学,掌握相应程度的音乐基础理论,从理性上认知乐谱、节奏、音程、和弦等知识,通过视唱、节奏与听音训练从感性上、听觉上把握音程关系、音高概念、音乐流动的方式等,通过管乐曲赏析了解管乐器的性质、音色以及在音乐作品中的地位、所描述的音乐形象。相关课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实践¬—理论—实践、从感性—理性—感性、从乐器—音乐—乐器本身有较为立体的认知过程,为学习乐器技巧与乐曲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乐科知识技能是管乐技巧训练与作品演奏的基础
中小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所处初识阶段,远达不到管乐演奏要求的高度,在正式开始进行乐器教学训练之前,有针对性、选择性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及音乐视、听技能训练是必要的。
(一)音乐基础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
就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乐理知识有一定难度,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应选择必用内容,由简及繁,循序渐进的教授音乐理论知识。1.音的长短、节奏节拍、音的高低等章节可以放在视唱、听音、节奏节拍训练课上,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讲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这些内容应作为课程设置首选内容。2.音程、和弦、大小调式章节属必选教学内容。管乐器最基本的单一技巧训练与音高、音的长短和节奏节拍等理论知识及技能紧密相关,紧接着的简短乐句、乐曲的练习更需要以音程与大小调式理论知识为指导,这些内容可以稍稍滞后。3.和弦相对中小学生比较生僻,有一定难度,但管乐团是合奏性质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必须懂得音乐织体概念。在进行和弦教学时加一点和声织体的内容,由此及彼、由浅及深,引导学生理解和弦与和声的关系及含义,便于学生进入合奏思维模式。
(二)音乐视、听教学与技能训练
修学乐器必须具备一定水准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较好的视听能力。以恩施州硒都小学管乐团教学为例,学生看到一个符杆朝向变得与之前所见的不一样,就不认识音符了,这明显说明学员音乐基础知识的不完整性。在识谱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1.在学习音的高低时掌握五线谱的组成。其中包括对线与间的关系、调号的认识、各种谱号的区别等;2.在讲授音的长短时认识音符。包括音符结构、符槓与时值的关系、符杆的朝向及节奏节拍的训练等;3.结合音程理论知识讲解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学习模唱音阶、进行识谱视唱训练;4.强化识谱视唱练习、听音能力、节拍节奏的把控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视谱能力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管乐基本技能训练与音乐基础知识的关系
管乐团是由不同的管乐器组成,不同的管乐器因为音域各异,所以在五线谱的记谱上有各自的轨迹,在进行识谱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找准其所学管乐器主音的位置。例如:长笛的中音do在五线谱的第三间,单簧管的中音do则在五线谱的下加一线。针对这种知识性问题,如果没有先前的音乐理论知识作支撑是无法一下说得清楚的。再如管乐团在前期教学中忽视了基本乐科的教学,或者说基础知识和视听技能不过关,学员在管乐技巧训练中会出现识谱能力太差,视谱速度跟不上,吹奏乐曲结结巴巴、错误不断,缺乏音乐连贯性,更别说有表现力。如此状态,就必须回到起点进行识谱,视唱教学。如此反复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教学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所以管乐团教学应把基本乐科教学放在首位,奠定牢固的音乐理论技能基础,严格要求学员多听多唱、熟练掌握识谱、唱谱、视奏方法以适应乐器技能教学。对小学生来说在训练中应多采用儿歌五线谱版本视唱,更有利于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兴趣与乐感。
三、由直观的管乐演奏赏析教学引入管乐合奏排练
学员在乐器基训时只熟悉自己所学管乐器,对其他乐器并不了解。而管乐合奏是集西方或中西方管乐器于一体,开设管乐演奏赏析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管乐合奏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大开眼界,广泛了解各种管乐器。在赏析过程中应注意相关要点:首先进行宏观分析,乐曲中运用了多少种乐曲,布局如何,音乐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等;其次进行微观分析,应根据乐器音色和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逐个进行引导性分析、辨识所用乐器,指出不同乐器在所赏析乐曲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强调团结协奏精神,要告诫学员所有乐器都很重要,哪怕是只演奏几个音或几小节都是其他乐器不可替代的,相互协助才能完成一首合奏作品。通过管乐曲赏析,让学员认知不同乐器在合奏中所承担的任务和重要性,将管乐合奏赏析教学与合奏排练相结合,从感性到理性,做到活学活用。
(一)结合直观赏析合理安排管乐合奏教学内容与进程
管乐团呈现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合奏,良好的合奏效果建立在管乐团高超音乐素质基础之上。在管乐团前期训练阶段必须重视学生对各种节奏型与乐感的训练,在合奏训练时应强调速度和力度的统一性练习,在排练过程中曾遇到演奏的伴奏声部应为弱拍进,而时常因为受主旋律声部强拍起的影响而将弱拍奏成了强拍,加之速度的不稳定、不一致导致演奏音响混乱,这充分表明学员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着管乐团合奏排练效果与进程。所以在合奏教学排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根据作品的节奏节拍规律加强对学员基本音乐技能———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的训练;2.对合奏教学内容的安排最好是由简到难、先短篇再长篇,循序渐进的安排合奏教学排练内容;3.所选合奏排练作品应先赏析再排练,先有直观感知,再进行理性认识与排练实践,使合奏排练教学进程合理化、科学化。
(二)结合直观赏析了解管乐演奏的多种形式与方法
管乐演奏形式多样,有单声部旋律进行的独奏、有几个单声部旋律同时进行的重奏、有单声部旋律与伴奏声部同时进行的协奏、有单声部旋律与多声部旋律相互交织的交响。在赏析教学内容安排上应尽量安排多种演奏形式的管乐作品,让学员能广泛接触高水平的管乐艺术作品,做到见多识广,培养其辨别能力。在进行合奏作品演奏时,首先要准确掌握节拍节奏与速度,尤其要注意弱拍起的伴奏声部,以保证整首乐曲织体结构平稳度。在单声部旋律与多声部旋律切换时,要注意节奏节拍的一致性、音量的平衡性,对乐曲的速度、力度要有相应的处理,做好这些需要演奏成员具备良好的听觉能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例:由小号独奏旋律引出,接着是气势磅礴的打击乐和低音声部,其它多声部合奏旋律紧随其后,其中各声部之间的衔接需严格按照作品要求的节奏与速度,以及对力度的把握进行演奏方能获得庄严肃穆的音响效果。布鲁诺•瓦特指出:“正确速度是能否有成效地完整表达一首作品的关键”。从排练方法上讲,在管乐合奏排练中强调音准以提高合奏的多声部协和性,强调对乐曲节奏节拍的预备性训练与准确性要求以稳定作品织体构架,强调速度力度的统一以确定作品演奏的情绪取向,强调演奏者从理解的角度调整情感变化以突出作品思想内涵。
中小学管乐团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青少年素质教育过程。在建团初期科学、合理的开设音乐基础知识课程,长期开设管乐赏析课程,其意义在于奠定音乐基础知识、拓展视听范围、培养独立学习管乐技能的能力,提高学员音乐素养与人文素质,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栋.我国青少年管乐队的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2]文炫芳.长沙市中小学管乐艺术教育思考[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赵瑞平.中小学管乐团构建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网,2011,(02):165.
中国分类号:G633.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这么说,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学现象、应用,是让学生自然学习化学的极佳素材。从这个意义上讲,适时适地地开展初中化学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开展初中化学社会实践活动有哪些重要性呢?
一、能架起学生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桥梁
通常人教版初中化学上、下册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所选取的物质,几乎都是人们平时所能接触到的物质。就是有已知物质相互反应,所产生的新物质,也是人们平时就能见到的物质。因此,在深入学习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眼目睹生活中活生生的化学反应现象以及普遍的化学应用,就能在学生心田里架起一座“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桥梁”。由是,理性认识就转化到了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感性认识,又进一步深化了理性认识。如此一来,仿佛注入了一剂兴奋剂,学生就会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极大地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又了自信心,学生学习化学的智慧之门就会被迅速推开。
二、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在化学中学会生活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在化学中学会生活的内容比比皆是。例如:空气的组成以及用途;各类金属的生锈与预防;石油的开发、组成、提炼、用途;溶液的配制;蒸馏与提纯;蒸发与过滤;食品中有机物的组成及作用;土地酸碱度的测定及改良;“白色污染”对空气及土地的危害;酱油及食醋的作用……凡此种种,都是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化学现象及应用。因此,当学生在学习了书本知识后,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审视这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化学现象、反应、应用后,就会对此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从心底里产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冲动。
既然开展初中化学社会实践活动有这么重要的重要性,那么,通过哪些途径,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呢?
三、 丰富的网络资源,是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课堂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资源的“进村入户”,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网络中初中化学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内容,极大地便利了学生。当然,凡事有利就有弊,当学生从网络中便利地参与初中化学社会实践活动时,许许多多现成的答案,能“轻松”地解决学生心中的种种谜团和困惑。这些不假思索地“信手拈来”的答案,却禁锢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思维及积极性。对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辩证地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汲取精华、去其糟粕,调动自己的思维,探究答案,解决问题。
四、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每一地均有丰富的开展化学社会实践活动的资源。当初中化学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这些社会实践基地时,学生就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化学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紧密呀。无形中,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中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知识。
临沂市有丰富的化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位于临西十一路北段的化工批发城,创办于1994年5月,经过近10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了主要经营塑料原料、精细化工、化学试剂为主的鲁南著名的化工批发城。现在,它占地面积21344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0平方米。现有经营户600户,经营人数达3000余人,年成交额10亿元。市场辐射全国各地。
带领学生来到这一著名的批发城里,学生就会流连忘返。感同身受,学生就会知道,化学科技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由此,学生就会从心中升腾起一种无比强烈的愿望:一定要好好学习化学,日后好报效祖国,为我国的发展壮大添砖增瓦。
临沂市著名的化工生产基地主要有“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久泰能源集团”。这5家化工厂家,几乎占据了整个临沂市化工生产的半壁江山。组织学生来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亲眼目睹先进的化工生产流程和制作工艺,亲自聆听生产厂家工人师傅的精心讲解,学生就会产生无比强烈的“动手试试”的欲望。
五、 立足课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青山工程主要是通过“小开荒”还林,退坡地还林、工程封育、闭坑矿生态治理、生产矿生态治理、公路建设破损山体生态治理、铁路建设破损山体治理和墓地、坟地治理工程八项强有力的措施,对因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已破损山体进行植被恢复治理,对未破损山体实施严格保护。
青山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的实践工程,是辽宁省全面振兴的基础,是提升外来投资环境的重要条件,是最基本的民生乃至民心的重要工程,是造福子孙万代,改写辽宁历史的工程,也是我们这代人最基本的责任。这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改善环境,扩大开放,实现辽宁“十二五”生态环境大幅度修复目标的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任务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任务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
二、青山工程的现阶段成果
(一)植树造林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今年来,由于坚决贯彻执行青山工程的建设实施,辽宁大规模造林绿化、沿海经济带绿化和辽西北边界体系防护林的体系建造等工程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成果,大片青山得到绿化,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根据继承森林资源的清查报告显示,森林资源的面积蓄积大幅度的增长,有林地的面积由1975年的342.3万公顷,增长到563.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有原来的26.4%,提高到38.2%;活立木蓄积由8172.7万立方米提高到28499.2万立方米,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二)实施的公益林、天然林的补偿使森林生态效益明显提高
从2001年开始,辽宁省实施了中央财政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同时,在辽宁省范围内禁止天然林商业采伐,并由各省级财政投入专项补偿资金,开启了资费天然林保护工程。仅“十一五”期间,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公益林和天然林补偿就累计达到12.5亿元,补偿面积达到386.1万公顷。据每年公益林监测数据显示,实施通过公益林及天然林实施保护工程,每年可增加森林蓄积300多万立方米。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8-0018-02
Sense of Importance of Laboratory Infra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Measure//HUANG Xia
Abstract University laboratory experiment is an important place of teaching is to develop students’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an important base. Therefore, the laboratory infrastructure specifications, standardize management, and place of service is very important.
Key words laboratory;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否规范合理,管理措施是否得当,管理人员是否尽职,都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笔者在基础实验室工作多年,来谈一谈这方面的感受。
1 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必须要安全、规范、合理
实验室里的基础设施无外乎水和电以及实验台、通风设备等,尤其水、电,几乎所有的实验必须是在有水、电的保障下才能进行。特别是一些综合制备实验,没有水、电就根本无法完成。试想,在实验教学或实验过程中,一断电或停水,实验都无法正常进行,还何谈所谓的实验教学质量?所以,为了有一个正常的实验教学环境,水、电的通畅以及安装的位置,是否是安全用电,还有通风设备、实验台的设计是否合理等,都显得特别重要。
水、电安装要规范合理
1)水龙头安装的位置必须符合方便使用的原则;每一间实验室都必须安装总水阀和分水阀;进水管和排污管的质量必须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要保证进水和排水都要通畅;地面必须要有地漏装置;水池必须有渗水装置;排污设施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2)插座安装的位置要符合使用方便、安全的原则,必须带漏电保护装置(这点很重要,因在实验中往往用到大量的水,所以环境比较潮湿,容易发生导电的情况)。电线的负荷及质量、保险闸等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供电的标准。
3)修建蓄水池。为了实验教学计划能顺利正常进行,最好能在实验教学楼建一个装有循环装置的蓄水池,以应对因突发状况造成的停水而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计划。
通风设备的安装 实验室的环境建设很重要,它关乎着师生的安全和健康。在实验中会常常用到一些有毒有害的试剂,为了营造一个安全的实验室教学环境,实验室必须安装通风设备。而且,通风设备的开关最好能分别、分级设置,这样既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又可以节电。可实际上实验室的通风设备在安装的时候往往只设置一个开关,没有充分考虑到它的合理性,不能够满足按需要使用,既费电,也影响到通风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实验室里必须要设一个专用通风橱来摆放有刺激气味的药品。
学生实验台、公用实验台的设置
1)学生实验台是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地方,它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验操作。基础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多为玻璃制品,因此,实验台的设计应以方便保管、取用为前提。再根据各实验室仪器的特点来设计实验台。比如有机化学实验室实验用的玻璃仪器形状各异,种类多、规格多、数量多且易损。根据这一特点,有机化学实验室学生实验台应为多层设计的柜式实验台,每一层不仅可以随意推拉,还可以按仪器的形状、体积大小来设置一些隔断,这样便于仪器的放置、管理及取用。可实际上只是按常规来设计,没有考虑到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只有隔层,没有隔断。由于没有隔断,许多仪器只能混着堆放,学生稍不注意仪器就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耗。
2)公用实验台,主要是用来摆放药品、公用仪器的。因此,它的摆放位置以方便取用和操作为原则。
3)实验室里在安装水管的时候,为了美观,通常会将水管掩藏在实验台的背面。为了将来便于检修水管,实验台的背板最好设计成活动的。可在安装的时候,没有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背板都是固定的,如要检修水管,只能把背板敲掉,这样做很不划算。因此,在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加强这方面的沟通和监督,使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加完善、适用、合理。
2 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
良好的硬件环境是实验教学的基础,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实验教学正常进行的根本保障。为了使实验室的管理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比如实验室工作人员守则、实验室教师守则、实验室学生管理条例等,使实验室的各个环节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实验仪器的管理 主要采取集中管理和学生自己管理的形式,常用仪器以学生自己保管为主。为了方便学生,按照实验开设的内容给每个实验台都配备了一套仪器,并按实验台的编号给仪器编好号,依照清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保管,实验结束后再清点交还实验室。实验过程中如损坏仪器,视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赔偿。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仪器的损耗。以前,有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仪器到处乱放,有的甚至不清洗,仪器损坏也不报损补充,直接影响到下一组学生的实验,学生之间也容易产生矛盾。管理措施的出台,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来管理仪器,不仅降低了仪器的损耗,也降低了实验教学成本的支出,学生的素养也得到了提升。而对于不常用的仪器,如分水器、分馏头等,则由实验室集中保管,需用时再发放。
实验药品的管理 实验中严格控制学生实验所需药品的量。一些学生做实验只片面地追求产品的量,不按实验要求,总是超量取用药品;而有的学生却不按操作步骤,实验失败了,不找原因,不报告实验教师,而是把反应物随便倒掉,又重来。这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增加了实验教学的成本。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药品的监督和管理,做好巡回指导。要培养学生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来正确对待每一次实验和实验的结果。对具有强腐蚀性的药品比如硫酸等采用滴瓶分装,以方便学生取用;对有强刺激气味的药品,提醒学生在通风橱里取用,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实验药品的回收再利用 在实验中,常常有一些制备实验的产品是可以回收后再利用的。如基础有机化学实验中“乙酰苯胺的制备”的乙酰苯胺、“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备”的苯甲酸等,回收后都可以用做重结晶实验的原料。一些萃取剂如乙醚、乙醇等,回收后,经过干燥、蒸馏等手段处理,可再次用于实验。在化学教学法实验“氢气的制备”中,锌粒和硫酸也可以回收后再用于同一个实验。对于不能回收的,要让学生倒在指定的地方统一处理,告诫学生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这既节约了实验教学成本,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公德。
3 加强自身专业素养,搞好实验教学服务
实验室工作是融服务、技术为一体的工作,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过硬的实验技能。作为实验室的管理者,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适应新的实验教学改革体系。要想搞好实验室的工作,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服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研读实验教材 只有认真仔细地研读实验教材,才能熟悉和掌握每一次实验的内容,根据实验的内容、要求,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药品。
做好预备实验 通过预备实验,了解实验过程中哪些地方还需要注意和改进,即使做过的,也要认真对待,把每一次预实验都当成是第一次来做,并做好记录。这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保持与任课教师的沟通 通过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其对该实验的想法和要达到的实验目的,及时调整实验准备方案。
对一些实验进行微量或半微量改进 在不影响实验效果和实验目的的前提下,把药品的原始用量减少到一半及一半以上,比如正溴丁烷的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备等。通过对实验药品用量的改进,既降低实验成本,又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仪器设备 要充分了解实验室里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特点,并且要会熟练操作,对出现的小问题能应对解决。加强对各种常用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如电热干燥箱、电热套等,发现问题及时报修,让常用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保持恒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12-02
环境设计专业属于2012年新增艺术学科中设计学下的一个学科,是对人类生存空间进行设计的专业,涉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人类工程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社会学、文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等,属于一门交叉学科。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重点在于传授公共和私人空间的设计专业知识,具体而言,是如何使室内外空间所共同组成的人居环境具有科学性、宜居性、艺术性等特征。目前,因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飞速扩充,环境设计专业已成为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中生源最多的专业之一。如何跟进人类对生存空间环境的发展需求,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完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开创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的环境设计教育新局面的时代需要,对于中国当代社会人居空间文化的建设而言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深化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达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预期目的,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融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的现状分析及呈现问题的思考,从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着手,分析和探讨了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特点和性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一角度提出了“多元性”与“开放性”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
一、环境设计专业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一方面,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急剧上涨但其就业率却呈现逐年下降现象;另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人数虽然很多但是优秀的设计人才却难觅踪影。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多方面,但主要原因则与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在专业教学上侧重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与实践的相互联系是分不开的。这个问题直接导致了环境设计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脱离实践,在专业方案设计上仅追求形式上的美观表现,而非着眼于功能上的艺术性考虑。此外,它也从侧面反映了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在教育上存在教学认识的片面性,致使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整合相关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专业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形式性、固定模式性,注重理论知识的空泛讲授而对实践教学的忽视,使专业实践课程流于表面,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自由探索的学习兴趣,形成惯性思维,无法按专业培养目标的预期设定培养出符合时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
二、“多元性”与“开放性”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
从科学认识与发展观出发,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不是单一、孤立的,这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而言也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其实践教学中更为凸显。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不仅仅只是给学生传授一些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它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自觉创新意识和自主实践能力,而日新月异的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则是学生进一步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专业教学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
(一)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宽泛性、立体性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
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是实现理论与实践衔接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本身具有宽泛性、立体性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实践教学不仅是整个教学计划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整个教学计划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因此设定为必修课程。该课程最大的特色是“走出课堂”,通过实践性的自主实地调查使学生同时获得感性和理性的专业知识积累,并呈现出“四性”特点:学科的交叉性、现实的针对性、考察的目的性和研习的主动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艺术设计中所蕴涵的人文内涵、传统文化及民间文化的挖掘……这些丰富而多元的设计素材及设计内容融入其中,再加上学生自身的观察、测量、绘制……加深对实体设计的印象和理解,从而极大地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二)日新月异的时代与社会的需求决定了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开放性”
现代社会是集物质与经济高度发展于一体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多元化整合的强信息时代。就环境设计专业而言,不仅要从本专业获取信息,更要从其他各门类、各行业的艺术中广泛汲取丰富营养。因此,时代与社会的需求赋予了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必须是开放性的要求。开放性的实践教学,可以促进教学与时代和社会紧密结合。在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上,重视与时代和社会需求相接轨,以培养专业人才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教学^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要以开放全局的的视野积极与社会各界相互交流、相互推进,其目的是汇聚合力,协同育人。此举不仅符合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同时亦贴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期望,在开放性的实践教学环境下共同推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
实践教学内容的“多元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将已学理论与现实进行相关联,在调查实践中培养和提高理论分析现实的洞察能力,培养摸索与探讨改造现实环境不足的创新能力,进而使其获得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工作能力;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则将教学与时代和社会紧密结合,让学生能拥有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从课堂转向实践,领略知识的延伸性和实践的功能性,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应用课堂所学知识。
三、总结
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性设计人才。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多元性”与“开放性”教学理念融入其中将有助于改变现有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多元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实践训练过程中,切实了解社会、了解行业,提高自己的实战经验、应用动手能力,于“润物细无声”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蒋粤闽.艺术设计专业采风与考察[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容华明.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考察实践课程教学研究[J].大家,2012(12).
[3]陈静敏.环艺专业艺术考察教学[J].文艺争鸣,2010(8).
[4]许丽.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艺术百家,2007(5).
引言
在社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越来越重视统计工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不断对现有统计工作模式、统计工作制度以及政策进行改革创新,立志于改善统计质量、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在统计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对基层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明确,加大力度建设、完善统计工作基层基础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一、完善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统计工作离不开基层基础建设,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被提倡的当下,统计工作下基层、察实情成为当前主要的工作方向之一。鉴于此,要积极的在原有统计工作开展的基础上,逐步加强自身的统计能力,构建出完善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强化自身的业务技能,要进一步的适应系统化的联网报表直报工作。要深化自身的基础建设,向多方面筹集建设资金,使得基层统计工作的基础建设更加完善和标准化,能够达到统一性的目的。要在基础建设的过程中,采购物美价廉的办公设备,要将办公桌、办公椅、办公柜、办公计算机以及各类办公所必须的设备用品进行统一采购,杜绝出现特殊对待现象。制定统计工作基层管理制度,要明确基层统计工作规范,要划分统计工作的职责,要明确统计工作的主要业务范围,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标准、硬件统一化原则。
二、夯实统计工作根基
基层统计工作基础建设统一化的过程中,构建系统的统计机构,将省、市、县、乡、街道、社区进行完善架设,要逐步建立出一个三级的统计机构体系,要涵盖县、街道以及社区,实现点、线、面的充分融合。要树立正确的统计工作理念,要认识到统计工作中数据准确性以及科学性的重要性,要在基层统计工作环节中,强化统计工作的标准,逐步规范基层统计工作的基础建设,以此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同时要加大力度提高现有基层统计工作水平,将基层统计服务质量作为主要改革重点,不断在实际统计工作中,摸索出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从而在服务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创新措施,使我国的基层统计工作的基础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三、促进统计制度规范化管理
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统计管理制度,因此,统计相关单位要强化统计工作的管理制度构建,要逐步完善基层统计工作的管理措施,并在构建健全统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推动基层统计管理措施上墙,以此提高基层统计统计工作人员对统计工作的思想认识,从而将这些管理制度能够铭记于心,提高自身工作的责任心。同时统计相关单位要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要细化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工作任务以及工作职责,通过科学化的量化管理模式,使得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有助于提高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另外要在统计单位内部构建绩效考核制度、业务学习制度以及统计报告、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基层统计制度化建设,通过明确的管理制度,约束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使得统计工作人员的任务得到明确,工作责任心得到进一步提高,推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推进和完善基层统计的软件建设
在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网络科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丰富了社会群众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国各行业建设发展更加便捷。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过程中,有效应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逐步完善基层统计软件建设,一方面可以方便统计数据的记录,减轻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有效的将市级、县级、乡镇级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有效的联系起来,逐步的形成一个新的统计局面。通过建立四位一体的统计名录库,将市级统计单位、县级统计单位以及乡镇级统计单位与政府机关的统计部门进行有效的连接,形成系统化的统计数据分析平台,使得我国统计工作的真正内涵被体现出来,有利于我国社会建设以及发展规划的制定。通过统计工作的软件建设,使得统计任务更加明确,并通过网络化,将基层统计工作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体系,为基层统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信息保障。
五、统计手段现代化、统计资料档案化
在统计手段现代化过程中,统计工作不再是传统的单一个体,而是将区域之间的统计工作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统计相关单位的要求,将统计资料依照统一的编号、标签、装订方式、封皮目录进行统一封档保管,逐渐实现统计工作的系统化以及规范化要求。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原始记进行有效保存,通过检索平台,便于后期的查询工作。进一步的提高了基层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六、采取依法统治、依法兴统
中图分类号: TV212 文献标识码: A
在水利水电建设施工的规程中,地基的处理技术就是整个工程的生命线和关键点,一旦地基出现任何问题,都将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地基的处理在整个工程中起到的重要性,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必须要在施工前做好一切相关的准备工作,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上的规定进行操作,以此来确保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质量,地基的处理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内永恒的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公益性的工程,建设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所服务。近些年来,国家已经逐渐加大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力度,一些有关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体系也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由图1,图2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越来越重视。因此,为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高质量的完成,就必须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建设。其中,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必须采取一些先进的处理技术运用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建设过程中。因此,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建设质量。
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具体要求
2.1、由于水工建筑物的施工工期短,在建设中一般都是在枯水期进行施工,导致施工工期是非常紧迫的,而且施工过程中易受外界干扰,因此必须要周密的调动和安排整个施工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尽量使用完善的施工方案和高效的机械进行作业。
2.2、务必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对基础进行施工,同时还要具备相关的质地勘察报告、技术文件和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
2.3、隐蔽工程质量的保证是关键,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属于隐蔽性的施工技术,在工程结束后很难进行直观的质量检查和检测,导致质量问题不能马上发现,只能在建筑物在运用使用过程中问题才会慢慢浮现,如果出现施工质量问题,返修和修补很困难。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充分的做好质量检查和控制。
2.4、前期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水工建筑物的地基地址条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而且建筑物上部结构分布也是多样和复杂的。所以,地基的基础处理过程中也是多样复杂的,想要避免和减少错误的产生,减少损失,在进行施工之前,要提前做好现场试验以及查探的工作。
2.5、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来说,其承受的荷载很复杂,运行的不利的因素很多,且新闻报到中出现的一些事故,大部分都是由于地基处理不当而导致的,因此地基与基础的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三、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为了高质量的完成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建设,以下将主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介绍,以此更好的将先进的处理技术运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过程中。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为人们服务的公益性工程,因此国家严格控制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其中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技术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法也逐渐运用到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建设过程中。水利水电工程地基的处理技术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突破的: ①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的施工工艺不断地改进与完善;②将一些先进的施工材料运用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以此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建设质量;③一些先进的施工设备也逐渐的应用到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建设中。由于我国地势的多样性,有些地势比较复杂的地区,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建设过程中仍然还面临着一些困难,但这些困难阻碍不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的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地基处理技术
水工建筑物一般建于天然地基上,但天然地基往往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如经常遇到深厚覆盖层地基,渗透性大、节理裂隙发育的岩层以及软弱夹层、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基,均需要进行处理,以保证工程运行安全。
(1) 混凝土灌注桩,在软土地基上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支撑上部结构的荷载,提高承载力。
(2) 挖除置换方法,这种挖除置换方法是将水工建筑物基础底面之下规定范围之内的一些软土层将其挖除,之后再将散粒材料进行换填回去,但是注意换填的材料必须具有无侵蚀性及低压缩性的,里面回填的材料可以是灰土、沙石、煤渣等等。
(3) 振动水冲法,这种方案基本和换土的方法比较接近,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措施是来利用振冲器的作业原理在原来已完成的地基基础上在进行二次打孔作业,之后再借用相关的填充物急性回填,最后在对地基进行夯实,最终促使地基更加的坚实、强度更加的稳固。
(4) 重锤夯实法,这种方法是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其原理是将重锤吊起到高空的一定程度之下,让脱钩子自行回落,这时候利用回落的冲击将土夯实。
(5) 旋喷法,此种措施在于防止地基渗水,具体操作措施为:当旋喷机的特殊喷嘴进行预先放置于土层的预定结构中,然后缓缓的将喷嘴提升,此时喷嘴内就会产生高压,在高压的作用下,水泥与固化浆液与土体之间的结合将会更为紧密,进而能够达到提高地基强度与密度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控制了地基渗水问题。
五、结束语
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从业者,在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基础施工一定要有着高度重视,以保障后期的工程建设中能建设安全性高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是其整体建设工作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之一,也是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处理的过程中应当加强重视,在施工中必须要全面保证基础施工的坚固性以及安全性,才能保障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伟.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2,22:236.
[2]沈建峰.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