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引言
近年来,绿色经济发展得到全球的关注,特别是我国面临人口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的严峻形势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可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绿色经济的本质是协调资源、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的增长的关系,因此本文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阐述中国走绿色经济的制约因素,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促进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的制约因素
(一)固有的体制机制影响绿色经济发展
政府和官员政绩考核机制以GDP为导向,从而决定了发展经济是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高GDP,却忽略了对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高污染,高排放。另外,由于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非市场化手段导致要素价格扭曲,使得整个绿色经济发展体系遭到破坏。因此,通过公正透明的程序,听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对资源环境进行定价,减少政府的过度干预,依靠市场调节。
(二)资源环境压力巨大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资源有较强的依赖性,对环境破坏性也极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源呈现刚性需求。资源又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的特征,这样就给资源、能源供给、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环境承载能力带来了巨大压力。
(三)绿色科技创新能力缺乏
尽管国家已经重视关于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方面的科技能力培养。但由于中国提倡绿色经济发展的时期较短,绿色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第一,由于缺乏政策引导,国家将其大部分财政收入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等领域,对绿色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不够,企业绿色技术研发投入积极性不高,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脱节;第二,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指导意见不够,缺乏激励机制和市场融资机制;第三,缺乏科研人才,绿色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影响绿色科技创新水平。
(四)绿色就业高端岗位相对较少
由于绿色产业发展的时期较短,各产业链尚未紧密衔接,许多就业岗位还没有得到关于人才技能的精准定位。特别是一些高端就业岗位比较少。多数工作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这些低端就业岗位无保障或低保障,高端就业岗位又相对较少,不利于该领域留住大量人才,同时也使未来往该领域培养人才的动力不足,造成恶性循环,抑制绿色经济发展速度。所以我国应采取一系列可行性政策来提升高端就业岗位的比例,培养人才,使人才与就业岗位进行对接。
三、中国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绿色经济政策机制
为了推动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必须联系我国国情、发展实践经历,适当选择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深化制度改革,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及完善。一是考虑经济、资源、环境等在内所涉及的成本要素,对资源进行合理定价。从而充分发挥市场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基本作用。二是利用好财政税收政策,关于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税收设置要进行调整,特别是关于企业排污税进行严格要求,高污染、高排放企业要承担更大的社会成本。这样企业才能进行高标准排污以及技术更新。对低污染、低排放绿色产业进行减税等激励政策。三是积极健全绿色融资政策,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健全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搭建标准的绿色金融体系、绿色金融产品交易平台、引导绿色消费。
(二)注重绿色技术科技创新
技术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注重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从而使绿色经济发展拥有坚实的基础。推动绿色技术发展:一要采取相关政策来确保绿色技术进行广泛创新。首先需要完善修改现行税收减免政策,其次还需要加大投入,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投入,促进中小企业发挥在技术创新上的最大潜能。二要在增加科技投入量的同时,把握好投入效率。首先,要改进政府科技资源的配置机制,国家的科技计划需要考虑企业科技需求,同时也需要引入大量的企业加入到科技计划项目;其次,要把国家有限的资金投入用于关键核心技术,支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最后,要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创新的主导因素,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形成尊重人才、善用人才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氛围。
(四)开发绿色能源,形成能源利用新格局
目前国家已经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地上能源进行了大量开发利用。在对现有绿色能源进行合理使用和分配的同时,也应对地下的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地下新能源进行探索。近来,美国取得"页岩气革命”胜利的成果,也就是页岩气,一种不常规的天然气,深受全世界能源消费者的喜爱,这或将改变世界的能源使用布局。开发能够替换传统能源的新能源。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国家应找准定位、完善职能,切实发挥新能源战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和先行性作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形成低污染、高效率、安全、可持续的能源发展状态,是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深入实践能源战略新格局,勘查开发“页岩气、煤层气、生物气、干热岩、地热能”等新能源作为地质勘查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部署。
(五)通过绿色经济发展促进绿色就业,多设置些高端就业岗位
绿色经济发展需要人才,同时绿色经济发展也帮助解决人才就业问题。不仅应该将技术导向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战略选择方向,而且应重视创造新的绿色就业机会。应扩大就业拉动内需,优先发展绿色投资计划,增加就业,改善国内需求,为实现绿色经济的结构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增加绿色就业高端岗位,吸引更多的人才,为绿色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与资源。另外也要加强绿色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中国处于绿色经济转型的初始阶段,增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协作,能够引进消化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效的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参考文献:
自工业革命伊始,伴随着化石能源的开发使用,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被排入大气。目前,大气中过高的温室气体含量已经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冰川大幅度消融以及各种气候异常事件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发展低碳经济己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改革开放30年,传统的粗放式经济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向低碳化方向演进,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江上游地区处于我国西部的源头区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同时长江上游地区也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面对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因此,对长江上游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一、低碳经济概念的内涵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官方文献是2003英国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一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此后,IPCC及联合国多项评估报告都对低碳经济进行过进一步的讨论,但由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地域、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等差异,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全面的界定,在低碳经济的评估方法上也缺乏深入的研究。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将其定义为一种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
对于低碳经济内涵的理解,本人认为低碳经济的本质主要涉及三层涵义:一是技术创新;二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三是国际低碳政治博弈。技术创新本质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其本质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的以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为主导向着以技术创新、治理创新等创新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区域发展由经济增长为主,转向经济、环境、生态、民生等多目标协调发展的转型。于此同时,在世界多极化发展格局的新形势下,低碳经济也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全球气候变暖为契机,争夺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新博弈。
二、长江上游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长江上游地区是指长江干流从源头格拉丹东雪山至湖北省宜昌地区,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重庆及湖北宜昌以西的部分地区。这一流域被誉为“黄金水道”,具有重要的交通地位,也是沟通我国南北经济、加强东西经济交流、促进海陆经济融合的重要桥梁。中央政府的“十五”计划中明确指出要把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纳入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中,并将其作为西部大开发三大典型区域之一。
长江上游地区作为我国资源富集区,蕴含着巨大的水能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并且极具开发潜力,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前沿阵地。同时,长江上游地区居高临下,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在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长江上游地区的现状是环境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衰退,生态屏障功能十分低下,严重制约着本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成为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安全运行以及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据水利部水利司统计,每年废污水排放总量约150×108吨,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2%,而且每年以3.3%的速度增长,在直接入江的394个排污口中,70%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因而,长江上游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
三、长江上游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低碳产业经济体系。企业应担负起自身发展低碳经济主体的责任,努力构建新的低碳型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政府应出台更多扶持、引导和鼓励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同时,政府还应对现有的产业政策进行调整,以减少碳源为目的,对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根本上改变由高消费化石能源导致的高碳排放,建立低碳产业经济体系结构。
(二)构建低碳技术体系。加快研发低碳排放技术,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现代化、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对现有能源技术方案进行改造以更强地支持低碳转型及经济增长。
(三)构建低碳生态文化教育体系。将低碳教育纳入文化教育体系,在学校教育中融入低碳教育,切实把低碳教育落实为一种政府行为,并依照不同需求,编制不同的低碳教育内容,强化低碳节能概念。
(四)构建低碳经济的管理体系。完善现有的环保采购立法,积极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公众参与机制,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依托,出台相关的适应各个领域的子法,强化节能减排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DTI).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Z]. London: DTI,2003.
1、从“聚才”入手,加速多产企业的“核心”建设
人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没有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型人才,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改造、基础管理、市场策划乃至企业的近远期发展战略都无法正常实施。目前,我公司电力多产企业干部、职工大多在知识结构、技能素质上有捉襟见肘之憾。与其他优秀的企业相比,我们多产业的人员学历、技术职称、研发新产品能力、市场推销手段以及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承受能力等,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当前,我们必须要有“求贤若渴”的姿态,弯下腰来,集中精力,按照“吐故纳新”的原则、“引进一批”、“换血”一批,循序渐进、扎扎实实的抓好这项工作。
2、从实际出发,调整产业结构
我公司多产企业有八成之众受制于主业的市场需求。主业每年的基建、技改、大修以及日常维护工程量直接影响到这些企业的产值、利润。因而,调整全市电力多产企业结构已成当务之急,电力多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经验表明,从社会这个大市场找突破口,这是大的方向。例如:与名牌企业联姻,走品牌战略之路;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的产品;多方融资把块头做大;职工入股买断企业,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等。总之,必须逐步放手主业这棵“大树”,实施“走出去”战略,再能真正在市场上占据稳固的地位。
3、注重企业管理机制的调整与更新
电力多产业许多管理手段延续了主业的管理模式,有碍于优秀人才的聚集、有碍于职工的潜在智能的开发、有碍于良性的内部竞争环境的形成。经历了十几年的市场残酷竞争,企业内“大锅饭”的痕迹仍然处处可见。我们认为,现行机制忽视了个人劳动价值的等值认同,即伤害职工又伤害企业。应从调整管理机制入手,一是物资激励。对职工的工作业绩采用更科学细腻的方式来衡量和奖励,明令禁止“一刀切”的奖金发放办法,对于突出贡献者应有额外待遇;二是精神激励。工作的意义、每个员工的前途、企业内外认同的荣誉等都应有合理的给予。特别是管理干部的升降任免,应从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上如实的考核运作。使企业各层面的员工能真正适应企业发展的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三是基础管理。良好的基础管理为企业提供详细的资料,进而演绎为决策的依据。同时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备条件。当前企业的基础管理“星星点点”,缺乏详尽、系统、真实这六个字。我认为基础工作夯实了,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完善和深入实施现有各项政策,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1 持续增加农业投入
以建立新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为目标,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各项事业的投入支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每年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加大对旱改水的扶持力度,把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作为调整种植结构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末,全县水稻种植发展到50万亩以上,全部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种植模式,打造出具有饶河特色的水稻品牌。通过预算,50万亩水稻总产量25万吨,总产值约6.5亿元;同等面积玉米总产量为20万吨,总产值约为3.2亿元。同等面积水稻总产值是玉米的两倍,由此可见,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全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二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对我县农业的项目投资,做到建设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以项目资金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完善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机制,统筹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
2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工程,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大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发挥示范性工程作用,提升实施水平,加大推进力度。重点加强无公害蔬菜基地、东北黑蜂基地、特色养殖基地等基地建设,扩大规模,完善标准,提高效益。依托我县生态、口岸优势,以最优的政策、最佳的环境、最强有力的措施,培育壮大具有饶河特色的对俄果蔬出口产业发展,在项目资金、银行贷款、征地审批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加快黑蜂产业园区建设,改善环境,完善功能,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跨越。
3 建立完善补贴政策
坚持“多予不取”原则不动摇。增加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大力实施农业生产保险补贴,深入推进农村家电、农机补贴政策,开展新的补贴种类,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农村农民。加快土地流转工作步伐,加大对土地流转扶持力度,以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需求。“十二五”末,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要达到70万亩以上。
4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增加主导农产品科技投入,重点增加农业节本增效、产品加工增值、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的投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投入水平。加快场县共建步伐,充分发挥地方和周边农场在农机装备、农业科技、动物防检疫、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促进县域内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5 积极推进农产品认证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与其它建设项目同步发展,制定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以“生态、优质、安全”作为发展方向,对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施行财政补贴,调整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建立对农产品认证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推动力度,建立以市场为本,政府为盾,各方组织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带动中小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全方位加快对产品认证。
6 全面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
一、国家的政策与调控解读
1.国家的相关政策
关于2006年国家颁布的关于土地和房地产的相关政策的主要内容3月5日,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表明了中央政府对 2006 年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政策指向;
5月17日,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上,提出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包括住房供应结构、税收、信贷、土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等方面。
5 月 29 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被称为九部委“十五条”,对“国六条”进一步细化,对套型面积、小户型所占比率、新房首付款等做了量化规定,提出90平方米、双70%的标准;
5月31日,国税总局下发《关于加强住房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 6月1日后,个人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将被全额征收营业税;
7月6日,建设部颁发《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明确90平方米标准为单套住房建筑面积;建设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通知》,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预售许可证后,应当在10日内开始销售商品房;
7月11日,建设部联合其他五部委下发《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也就是“外资限炒令”;
7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九个国家土地督察局派驻地方,全国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土地审批利用,将纳入严格监管之下;
7月 26日,国税总局《关于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从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强制性征收二手房转让个人所得税;
8月1日,国土资源局制定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正式实行;
9月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建设部联合《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境外购房主体购买境内商品房的外汇管理;新华社授权全文播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11月7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提出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做出重大调整。
2.政策解读
从 2006 年国家出台的这一系列对土地和房地产控制的政策可以看出,由于目前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低成本工业用地过度扩张,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现象屡禁不止,因此对土地利用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以上政策可以总结出国家对土地规划的重视:
(1)保护耕地,加强管理。将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实际用地超过计划的,扣减下一年度相应的计划指标。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方式。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法由国务院分批次审批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调整为每年由省级人民政府汇总后一次申报,经国土资源部审核,报国务院批准后由省级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实施方案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2)特别提出对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安置费,要切实保障。这样做才能放心做好土地规划工作;
(3)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牌挂方式出让,并建立最低出让标准。这是由于工业用地出让费用偏低,对于土地有效利用更进一步有了保证;
(4)农用地不可擅自作为建设用地使用,切实保护耕地。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禁止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符合规划并严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范围内;
(5)从法律上严格监督管理,对于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严惩;
(6)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保证公正、公开、公平原则。
二、对国家土地规划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土地是民生之本,土地的科学规划,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的基本依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必须更加重视土地利用规划工作。
(1)统筹安排城乡土地利用,完善土地市场储备。要建立起土地储备制度,出台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办法和规则等。首先各地应根据自身情况尽快出台《土地储备办法》,使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其次,合理确定土地储备规模。土地储备机构要确定一个能够依据自身储备能力,储备土地“吞吐”自如、能充分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并对土地市场产生强有力调控作用的土地储备规模。进而,在市场供大于需的时候,土地储备机构将市场上闲置、低地价、低效率利用的土地通过收购、收回等方式储备进库;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从土地储备库释放土地,以控制土地价格上涨,抑制土地投机。最后,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多角度的评价体系。
(2)合理制定土地利用计划
土地供应的数量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首先土地管理部门应会同计划、规划、房产、建设等部门,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城市存量土地、增量土地供应情况,根据房地产需求、房地产销售和空置等情况以及城市规划、国家及城市产业发展政策等,制定合理的土地收购储备计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实行土地供应总量控制。
其次,未来各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应包括土地出让总规模、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开发时序、空间布局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内容,做到土地供应计划既定量又定位,并向社会公布信息。
除此,还应制定中长期的土地开发供应计划,形成长期、中期和年度计划相协调的完整体系,完善城市土地供应计划体系的时间序列,避免土地过量供给造成房地产泡沫,真正发挥土地源头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在制定供地计划时,除了科学确定土地供应数量外,还应对所供土地的地段或位置做出合理安排,保证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房地产业和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3)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市场多元管理是当前土地市场发生一些问题的重要根源,应适时建立一元化的土地市场,按照“供需平衡、适度从紧”的原则投放土地并且清理闲置土地。强化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功能。
(4)控制土地开发建设数量与速度
拆迁速度不宜过快。大规模的城市拆迁改造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它可以带动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旺盛,推动存量房及增量房交易的快速增长,这是它的积极效应;另一方面,过快地大量地拆迁,势必造成短时期内购房需求迅速膨胀,房市供不应求,导致房价非理性猛涨,也会给安置工作带来巨大压力,甚至诱发社会问题,这是它的消极效应。随意要根据各地的历史和现实情况进行合理的计划。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改革开放以来,固原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特别是扶贫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固原市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特殊的困难和问题,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为了与宁夏整体跨越式发展要求相适应,促进固原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固原市的落后面貌,应适时对固原市经济发展战略做出重大调整的建议。固原市经济发展战略的这一转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工业化进程和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需要,是根本改变落后面貌的需要,是全面实现宁夏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一、固原市现行经济发展战略的局限性
改革开放以来固原市形成的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是有其历史合理性的。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闭塞,信息不畅,人口众多而素质低下,靠天吃饭而十年九旱……凡此种种,恶性循环。这是导致长期以来固原市人口大面积贫困化从而以“苦甲天下”闻名于世的基本原因。因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实行以扶贫为主要目标、以传统产业为主要支撑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一种在约束条件极其严酷情况下的必然选择,并因此在某些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固原市现行的经济发展战略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使固原市经济发展在全区发展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
1.固化了固原市在全区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边缘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在自治区相继提出的银川伊斯兰内陆经济特区的构想、宁夏黄河经济发展战略、宁夏-沿海-境外“三点一线”开放战略、宁夏经济核心区构想、“大银川”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沿黄城市带建设战略以及作为全国重点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等一系列战略框架中,固原市从来都未被纳入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从来都是因循以脱贫为目标处于边缘地位,总是被确定为被核心区域和重点区域所“影响”、“带动”、“辐射”的对象和地位。
2.锁定了固原市即有的经济发展的前进轨迹
以扶贫为主要目标、以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近年来又过分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产业支撑的战略不仅数十年来因几乎一成不变而成为人们的思维“定势”,并且在长期发展方向上也缺乏鼓舞人心的目标设定,从而对即有发展战略起了固化的作用。这种固化的思维,对固原市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固原市似乎只能在原有的轨道上因循而行。
3.并未从根本上找到使固原市走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这种困境的出路
固原市尽管从纵向比较看,改革开放以来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国家和宁夏整体发展的目标、要求、趋势上看,不仅发展水平落后,而且发展思想和发展思路也显得与之不大协调――这集中表现在仅仅从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劳务输出甚至从生态环境保护上去做文章。实践证明,这样的思路和做法,对地域面积小、人口少的地区可能不失为“治本”之策,但对地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的地区来讲,其效力则往往是有限的。固原市发展的落后性,不能不说与这一战略有某种关联。
4.拖累全区经济整体跨越式发展的后腿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在自身的不懈努力下,宁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且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势头。在这种形势下,固原市如果依然因循即有的发展战略,不寻找出一条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那么宁夏跨越式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本身会大打折扣,至少是存在着一个在光鲜的“平均数”掩盖下的事实上的贫困地区。这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
二、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应不失时机地对固原市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做出根本性调整,将大工业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为此,提出以下简要建议。
1.转变观念
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历史惯性等因素的影响,以农牧业生产和农副产口加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思想根深蒂固,甚至成为牢固的思维定势。即使现在,当把发展大工业作为固原市经济发展重点的想法以征求人们意见时,上至自治区有关部门,下到固原市县区,绝大多数人都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可能”或表示怀疑。因此,转变观念在这里显得比什么都重要。一定要从全国和自治区发展的趋势和全局出发,站在更高的高度,用另一种视角来审视固原的发展。尤其是在贫困标准大幅提高的情况下,贫困人口数量也急剧增多,这使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已不堪重负,脱贫的重任只能历史地落在大工业发展的肩上。舍此,别无他途。
2.重新定位
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的将固原市总是放在被带动、被辐射、被影响的边缘地位,应根据已有条件和可预见的条件,将固原市的大工业发展纳入到全区工业发展的大框架之中,在规划、计划、项目布局、产业配套及其投资等各方面给予固原市如同石嘴山、银川、吴忠市一样的主体地位,在内生意义上赋于固原大工业发展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原州区作为“重点开发区”的应有的作用,并争取将其纳入宁东基地,从而纳入“国家重点开发区”范围。
3.重点产业
2012年1-9月,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91.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86.78亿元,增长5.5%;林业产值7.88亿元,增长3.2%;牧业产值15.48亿元,增长7.9 %;渔业产值76.59亿元,增长6.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21亿元,增长6.6%。1-3季度,全市茶叶产量6.14万吨,同比增长9.3%;食用菌鲜品和干品总产量8.6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0.88万吨,增长11.1%;春夏收药材面积7.90万亩,增长24.3%;产量0.94万吨,比增17.5%。1-3季度,全市水产品产量50.90万吨,增长5.7%。
2、工业保持快速增长
1-9月,全市工业完成投资197.06亿元,增长22.5%,增幅比1-8月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完成投资2.52亿元,增长416.9%; 制造业完成投资110.30亿元,增长32.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84.25亿元,增长9.5%。1-3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36.17亿元,同比增长20.1%,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分行业看,全市34个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其中12个行业增幅超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水平。分产品产量看,统计的6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同比增长的有49种,占总数的81.7%。从轻重工业看,前三季度,全市轻工业实现增加值95.86亿元,同比增长23.0%;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40.31亿元,同比增长19.0%,重工业比轻工业慢4.0个百分点。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前三季度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312.12亿元,占全部经济类型的92.8%,同比增长21.8%,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高出1.7个百分点。
3、市场需求回稳提升
一是投资增速继续加快。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9.38亿元,同比增长37.8%,增幅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35.08亿元,同比增长39.0%,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快8.3和7.9个百分点,呈逐季加快之势。前三季度,全市工业完成投资197.06亿元,增长22.5%;基础设施完成投资89.91亿元,增长45.0%,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50.68亿元,增长37.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38.46亿元,增长54.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0.77亿元,增长175.5%。1-9月,按验资口径统计,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286万美元,同比增长35.2%,增幅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按历史口径统计,前三季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8267万美元,同比增长10.1%。
二是消费需求总体平稳。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42 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89.40亿元,增长16.4%;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27.02亿元,增长10.9%。1-3季度,全市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90.20亿元,增长16.0%,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八成以上,达到87.9%,其中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82.66亿元,增长15.9%,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4%,占批发零售业零售额的96.0%。从分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看,前三季度全市月均零售总额超24.0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量保持在3.3亿左右。
三是出口需求企稳回升。1-9月,全市进出口总额14.76亿美元,同比增长22.8%。其中,出口13.18亿美元,增长26.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1.1个百分点,特别是在4月份扭转下降格局之后,累计增速呈逐月回升态势,出口累计增幅居全省各设区市的位次由年初的末位前移至第三位。从出口产品结构看,1-9月全市饮料食品类出口增长1.85倍,水产品出口增长26.6%,纺织品类出口增长49.1%,矿物材料制品出口增长26.5%,机电产品出口增长5.8%,农产品出口增长0.3%,这六类出口产品占全市出口总值的85.6%。从出口市场看,亚洲市场占比超六成,其中亚洲国家出口额占60%以上。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增加。1-9月,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958元,同比增收88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18元,同比增收193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从收入构成看,受企业用工工资和农产品价格提升的带动,全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分别增长18.1%和17.1%,增幅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和经营净收入10.5个和4.6个百分点;而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29.0%和26.3%,高于农民14个和7.5个百分点。
五是市场物价涨幅回落。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涨幅0.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物价上涨2.6%,农村上涨2.0%。从调查的类商品看,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5.5%,拉动CPI上涨1.8个百分点,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水产品和蔬菜类商品价格分别上涨7.7%和18.3%,涨幅较高;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商品价格上涨3.0%;衣着类、烟酒及用品类商品价格分别上涨2.1%和1.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居住类、交通和通讯类商品价格分别上涨1.0%、0.8%和0.6%。
二、当前宁德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增长面临下行压力
从先行指标看,工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1-9月,全市97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型企业124家,小微企业846家,970家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下降。1-3季度,全市有169家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特别是一些中型企业,如大唐火电、安诺纸业、嘉华电机等企业减少产值都在亿元以上。
从市场需求看,市场需求不足,产品销售不畅。前三季度,全市出货值同比增长29.7%,比上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1-9月,全市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6.1%,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从4月份起持续6个月居全省各设区市末位。34个行业中,有3个行业产销率不足95%,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虽然产值和增加值增长较快,但销售状况不容乐观,产品销售率仅有85.01%,同比下降4.85个百分点。
从企业生产经营看,成本上涨压力继续加大,资金回笼困难。一是企业融资成本提高。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息支出14.95亿元,同比增长41.4%,其中15.4%的企业利息增长在100%以上。二是企业用工成本提高。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长37.6%,薪酬增幅较快。三是原材料价格上涨。2012年以来,由于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进一步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
2、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
1-3季度,宁德市服务业增幅持续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呈1位数的低速增长,增幅在全省各设区市均居后三位,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比明显下降。分行业看,有7个行业增速均为1位数,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业和非营利业等6个行业增幅位居全省后三位。一是房地产业下行影响明显。1-9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98.49万平方米,其中第三季度销售量比第二季度增加23.42平方米,累计同比增长1.2%,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仍回落7.6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22.9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库存明显减少,但待售面积总量依然较大。二是商贸业增速低缓。近年来,宁德市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近1/4,但由于企业总体规模小、层次低的局面未根本改善(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限额以上企业仅占32%左右),至今维持一位数的低速增长态势。三是金融业增加值增速趋缓。虽然当前金融预调、微调的信号相对明确,但受政策滞后性的影响,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增速趋缓。四是非营利业增速减缓。1-8月,全市财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同比增长19.6%,比上半年和前7月回落7.7个和3.0百分点。
3、需求动力不足影响经济增长后劲
一是工业投资增长压力凸显。近年来,投资增长是宁德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来源。1-3季度,随着福鼎核电一期、宁武高速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竣工或投产,后续项目投资量的跟进日显重要。从项目情况看,福寿高速和沈海复线柘荣至福安段等新开工项目尚未形成工作量,海西宁德工业区千万方储油项目等已开工项目由于诸多原因进展缓慢,且仍有部分计划开工项目未开工。从基数看,2011年第四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39.33亿元,比前三季度平均量(108.72亿元)多出30.61亿元,因而今年要保持投资高速增长则第四季度投资仍需加快。
二是消费需求仍显不足。1-3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42 亿元,同比增长15.7%,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回落1.8个和1.0个百分点,呈逐季回落之势。消费动力不足虽受汽车下乡、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刺激政策退出因素影响,但更主要还是居民收入增长趋缓造成消费意愿不强。
三是外部市场持续低迷。从外贸出口看,由于美国经济恢复缓慢、欧债危机深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原因,外部需求不足格局一时难以根本扭转,出口形势不容乐观。1-3季度,全市外贸出口总值增幅虽逐月回升,但较上年同期大幅回落(回落33.1个百分点),同时工业出货总值增幅也呈回落之势。1-9月,全市出货值同比增长29.7%,比上年同期35.5%回落5.8个百分点。
三、近期宁德市经济发展形势展望
1、不利因素
一是外部经济环境依然严峻。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虽已进入第5个年头,但欧美经济依然难见起色。尤其受欧元债务危机拖累,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马车”明显失速。可以说,我们已进入一个贸易保护加剧、金融风险犹存、慢复苏、低增长的发展新阶段,这将对宁德市经济企稳向好带来严峻挑战。
二是经济回升的基础不够稳固。虽然2012年宁德市整体经济延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但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不够稳固,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一些行业、一些企业处于发展困难当中。出口下滑、企业经济效益不佳、有效需求不足和财政收支矛盾等问题尚难根本缓解,尤其是后续项目投资有待跟进。2012年以来,投资对全市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有力。随着福鼎核电一期、宁武高速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竣工或投产,后续项目投资量的跟进尤为关键。
2、有利条件
一是中国宏观经济触底回升迹象显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3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7.7%,第三季度GDP增长7.4%。其他多项数据也显示了中国经济触底回升的格局。第一,工业生产活力增强。9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比8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79%,三季度呈现加速趋势;同时9月份先行指标PMI小幅回升,扭转4个月持续回落的趋势,虽然PMI库存指标表明工业企业仍处于去库存阶段,但去库存速度明显减弱,同时PMI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改善明显,这表明工业生产活力明显增强。第二,外贸和社会零售额数据好于预期。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2%,比8月份回升1个百分点,9月份出口增速为9.9%,比8月份高出7.2个百分点。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1-3季度,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0.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比前8个月提高0.3个百分点。
二是全市经济增长动力仍强。从生产角度看,农业方面预计后阶段如果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秋粮将获丰收;食用菌、水产品等农产品量价齐增有利于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全年农业生产将保持稳定增长。工业方面,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进入三季度以来已经连续3个月累计增幅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表明工业生产已止跌企稳,预计第四季度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从需求角度看,“五大战役”扎实推进、新型城市综合体和大型商贸业态的快速发展以及出口持续回升等多种积极迹象显示出三大需求的动力仍然较强。市场流动性有所改善,对全市投资趋稳形成有力支持。从社会融资总量观察,全国信托贷款、债券融资的增加,显示最近两个月的流动性情况总体有所改善。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98.63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比上月末提高2.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82.71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幅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提高0.5个和1.1个百分点;比年初新增贷款超百亿,达126.36亿元,同比增长31.8%。
3、形势展望
展望未来,全市经济发展将继续面临诸多问题、困难和不确定性因素,但支撑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向好的有利条件还比较稳固。从宏观环境看,宏观调控政策层面已进行了预调微调,国家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如降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结构性减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鼓励民间投入准入和节能产品消费等密集出台。同时,省政府也陆续出台了扶企业、促融资、稳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市政府也出台了扶持总部经济、发展建筑业、企业融资等政策。随着这些利好政策的出台与落实,预计全市经济将企稳回升,实现较快的增长。
四、促进宁德市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大项目建设投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项目投资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易见效的手段。要努力扩大项目投资规模,推动项目建设和投资增长,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发挥环三都澳的独特优势,在加强调研、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着力形成全国性重点项目,积极对接央企龙头项目,继续引进和推动外商及港澳台资项目,推进项目落地。要持续推进“五大战役”,全力抓好重点项目调度,保障重大项目按序时进度加快建设。要对经营困难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实施专门帮扶,重点做好煤电油气运、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2、坚持用工业化城镇化理念统筹谋划农业和农村发展
要围绕现代农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和信息技术服务等农村二、三产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各类能人创办企业,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和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为能人办企业创造良好条件。要围绕茶叶、水果、食用菌、蔬菜、水产品等主导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以小城镇为依托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引导和发展一批不同种类的农产品营销专业村。要把发展小城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抓实抓好,逐步推进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发展。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民向小城镇聚集,鼓励农民发展餐饮、商贸、乡村旅游、中介服务等二三产业,鼓励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依托产业就近就地转移。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
在着力推动工业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快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的发展。要依托工业向服务业拓展,形成服务业与工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要给予现代物流、金融、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更多的政策优惠,在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扶持其更快发展。要依托临港四大工业片区及交通枢纽,加快推进漳湾横屿综合物流园区等大型专业物流中心建设,促进物流业向规模化、信息化、品牌化发展。要以沃尔玛、万达广场等大型商贸中心入驻为契机,加快推动传统商贸流通业改造提升,同时大力发展新型商贸业态,实现商贸业的跨越式发展。打好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品牌,以旅游业带动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商贸服务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持续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积极培育社区服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休闲健身、租赁中介等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
4、着力承接高端产业转移,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1.2县级监测站的建设发展不平衡,各站之间工作能力差距明显。由于我国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对县级监测站工作认知度不同,我国县级监测站发展极不平衡,各站之间工作能力差距明显。例如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县级监测站不管是仪器设备,还是技术人员业务水平都远远超过广大中西部地区县级监测站。除常规监测外,还开展了多领域、高层次环境监测分析工作。而中西部地区一些县级监测站的工作能力及设备还停留在初创阶段,仅开展一些常规监测工作。
1.3县级环境监测工作和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混淆,阻碍了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县级监测站是县环保局的直接下属单位,现在还有不少县级环保局和县监测站合属工作,这样极易造成环境监测和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混淆。例如,某县环保局下达给县监测站年度目标任务之一就是要保证辖区环境质量达标。一些县级监测管理和监测技术未分离,环境监测管理没有得到加强,没有理顺环保与其他部门、环保系统内各部门关系,致使其出据的监测报告质量差、用途不大的局面。严重影响环境监测的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削弱了县级监测站的社会地位。这样既不利于县级环境监测事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县级监测站为环境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1.4大部分县级监测站队伍不稳、能力偏低、人员偏少,不能完全满足环保工作的要求。一方面,县级监测站工作非常艰苦,尤其是污染源的现场监测,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基本上都是高空、有毒、水上作业,劳动强度大,对人体危害大。再加上福利待遇与环保其他部门相比相对较低,导致相当一部分人不安心监测工作,想方设法调离县级监测站,致使县级监测站队伍不稳;另一方面,由于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试制度还不够严格和完善,大多数县级监测站监测技术人员能力参差不齐,一部分人员不能够胜任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环境监测工作。另外,由于目前许多县级财政相当困窘,各地都在硬性压缩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现在已波及到本来就工作繁重、人员偏少的县级监测站,致使大多数县级监测站人力资源无法承担日益繁重的任务。
2、县级环境监测转型的对策及建议
2.1加大县级监测经费投入,促进监测工作发展转型。县级财政应依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拨付给县级监测站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人均事业费,维持其工作正常运转。上级环保行政部门根据地域环境特征和污染重点,按照监测项目支出下拨专项经费,配备仪器设备,保证辖区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监测开展,进行环境风险事故应急监测演练和应急监测。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向企业收取一定费用,开展建设项目验收监测。逐步退出以环评现状监测等经营监测领域,转变现在大多数县级监测站天天“找钱”的局面。促进县级监测站工作发展方向转型,有利于县级监测站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提高监测工作水平和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也能够让有实力的社会检测单位发挥特长,开展高领域多层次的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2.2统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凸显环境保护公益目的。国家应尽快出台《环境监测管理条例》,使县级监测站的工作职责、人员编制、经费来源等进一步明确。同时,根据县域环境区域特征和污染重点,按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规定要求,快速推进县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县级监测站中原重点站应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其兼顾区域性生态监测任务。欠发达地区县级监测站,国家应尽量减少或减免配套资金,并明确制度和要求,严格规范建设标准和程序,督促地方政府加强县级监测站能力建设,确保欠发达地区县级监测站形成一定监测能力。这样一方面可按照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统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平衡东中西部县级监测能力,提升县级监测站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可使县级监测技术上档次,监测上规模,缩小地区环境监测差距,积极应对环境风险事故,维护广大公众环境权益,凸显环保公益目的。
2.3改革县级监测机构运转模式,实行上级环保部门直接管理。逐步使县级监测站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单位,实现上级环保部门(市、州、盟环保局)直接管理,包括人事任命权和人员考录权等,使县级监测站真正成为县环保局的依靠力量。这样有利于环境监测管理和环境监测技术真正分离,实现管理指挥监测,监测服务管理。同时,这也会增强监测站的责任感,使环境监测数据更为可靠、可信,也能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公正、及时的环境监测服务。此外,县环保局不直接行政管理县级监测站,也有利于县环保局理顺环保系统内各部门关系,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拟订县域环境监测规划,监督县级监测站监测行为,管理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同时,理顺环保与其他部门关系,建立县域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环境监测资源共享。
2.4适度增加环境监测人员,稳定县级环境监测队伍。全面实行县级监测站新录用人员考试制度,适度增加监测人员编制。改革目前县级监测站录用人员的方式,全面实行考试用人制度,让真正热爱环境监测工作,又懂业务技术的人加入到县级监测站。同时,对现有监测技术人员加强业务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积极协调、多方争取增加县级监测站人员编制,使其人力资源逐渐符合县级监测工作量的要求,满足基层环保工作的需要。尽快修改原环境监测营养补贴标准,增加现场采样补贴,并和财政、人保等部门联合制定针对环境监测有毒有害作业补贴办法,增加监测人员劳动收入,拉开监测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补贴差距。激发广大县级监测人员劳动热情,提高环境监测劳动效率。完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配齐监测车辆、防护设备等。保障人员安全,减小劳动负荷。彻底改变一些县级监测站外出监测采样肩扛手提,一箱一筐的民工队、副业工形象。增强监测技术人员自信心、满足感,为环境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兴权.浅析县级环境监测站应注意的问题探讨,环境保护[J].2009.(4): 27—29
[2]黄兴韬.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管的关系探讨,环境经济[J].2010.(7):44—47
[3]孙亚红.关于对当前基层环境监测工作发展制约因素的思考,世界环境[J].2011.(1):37—39
随着济南市政府经济战略的制定和调整,章丘市近年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发展成绩。通过大量地区经济优势条件的挖掘和应用,以及明水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章丘市县域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但是,面对丰富的区位和地域资源,章丘市必须进一步加大资源开发和运用的力度,打造特色经济体系,以取得更为突出的经济发展成果,打造山东地区优秀县域经济标杆。
一、章丘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章丘市作为济南市副中心城市,东连淄博,南交泰安、莱芜,地理优势显著。在2015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章丘市位居第46位,也是济南唯一上榜县级市。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章丘市全市生产总值833.9亿元,较2013年增长9.7%,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1.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502.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250亿元,增长幅度整体较为可观。章丘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社会综合实力较强,依托省级中心济南市,章丘市经济发展势头非常乐观。目前,章丘市拥有100多家大型工业企业,如海尔、重汽、银鹭等国内知名企业,同时明水经济开发区内一干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较强的区域影响力。
二、章丘市县域经济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收入比重较小
2014年,章丘市地域财政总收入为62.4亿元,较上年增长3.3%,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仅为43.4亿元,国税、地税收入为55.2亿元。综合来看,章丘市财政收入保持着增长趋势,但是与国内其他优秀县级市相比仍旧保持着一定差距。财政收入比重较少,暴露出章丘市经济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财政收入的不足,将直接导致政府经济鼓励政策和各项经济发展战略难以落实,使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二)经济增速较为缓慢
从章丘市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是章丘市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随着国内经济整体增长速度的放缓,章丘市县域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疲态。特别是随着国内房地产业的低迷,以及全球经济活跃度的下降,导致工业产业发展也因此受到较大影响。章丘市主要的工业企业,如海尔、重汽等一批知名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与此同时,政府对于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旅游业等产业发展缓慢,而这也严重限制了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步伐。
(三)资源优势未充分利用
章丘市资源优势显著,无论是自然资源、区位资源还是历史文化资源都拥有着极大的开发价值。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例,章丘市历史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且章丘市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在国内外都拥有较强的影响力。其次,章丘市境内拥有大量的古建文物及遗址保护单位,如王推官遗址、兴国寺、白云寺以及三清观等,都极具旅游价值。但是,目前章丘文化旅游业整体发展趋势并不理想,大量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三、章丘市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针对章丘市县域经济发展,章丘市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地方政府必须加强政策调整,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例如,对于工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地方政府应该适当降低企业财政负担,使企业获得更为充足的经营和发展资金,保持企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其次,章丘市政府必须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支持政策和扶持计划,使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获得更为良好的发展空间,并依靠新兴产业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保持县域经济的整体良好发展势头。
(二)加强经济结构调整
就目前章丘县域经济现状来看,第二产业仍旧是章丘市的主要经济支柱。对此,章丘市政府必须加强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挥第三产业影响力,提升机构合理性,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首先,政府必须明确第三产业地位,加大第三产业扶持力度。章丘市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这为旅游业、住宿餐饮业以及房地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章丘市政府应该根据产业具体情况,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借鉴和学习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经验,打造生态化旅游新概念,使旅游业成为章丘市特色产业,并带动其他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提高地区开放水平
地区开放水平的提高,对于章丘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依托重要的区位优势,章丘市应该加强对交通物流运输部门的建设,形成山东省中部物流运输中心,充分利用地域资源,提升地区开发水平。其次,章丘市需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招商方向和重点,走精准招商路线,以带动地区企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稳步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章丘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注重对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加快特色经济建设,提高地区开发水平,以进一步提升政府财政收入,打造特色经济发展路线,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32 文献标识码:A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面临的商品化、产业化需求日益旺盛。作为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也随之产生、成长和日益完善。其一,企业对于能够指导其更透彻地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科技政策导向,为其申报各类计划项目提供更专业的咨询辅导的科技中介的需求日益增强。其二,政府亟待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迫切需要科技中介机构参与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帮助一部分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尽快摆脱困境,重树信心。加之政产学研合作联盟急需巩固,迫切需要科技中介机构承担起加快科技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责任。总之,面对这场金融风暴,面对急需全方位支持的广大中小企业,科技中介机构应当密切配合政府出台的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与企业一道迎接挑战,共度难关。
北京市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在这里汇聚着众多的科技资源和丰富的人才资源。要将这一系列的优势转化为竞争的优势,实现创建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就需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一、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科技中介机构整体规模和服务能力都在稳步提高。目前,我国科技中介数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拥有超过7万多家的各类科技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约150万人。我国科技中介迅速发展,为科技创新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十五”以来,北京市重视科技中介机构在转化首都科技资源、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先后制订颁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等30多项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性、制度性文件。2007年,正式下发了《北京市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若干意见》,同时,启动实施了 “科技中介服务专项”,在国内开创了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技中介机构的先河。在实施“科技中介服务专项”的过程中,向社会推出了12种科技中介服务的典型模式,对科技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北京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北京市科委的宣传,公司的社会知名度大大提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又成功转移了6项技术,技术交易额4000多万元。
1.2 自2005年以来,专项支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08家、科技咨询机构81家,促成技术交易额约101.8亿元,实现技术转移服务收入12.73亿元。为6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咨询服务产品,科技咨询收入达到44.7亿元。
1.3目前,北京本土的科技中介机构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质量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已经达到9000多家,相关协会160余家,各类专业服务中心500多家,从业人员18万多人。年服务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科技中介机构达到85家,年服务收入过亿元的有近10家。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涌现出了中科前方、北大纵横、新华信、清华科威和零点咨询等10多家知名品牌机构。科技中介服务业作为北京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实现增加值662亿元,占全市GDP达到6.3%,成为首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增长的重要手段。
二、北京市科技中介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北京科技中介业发展迅速,为推动北京地区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也看到,目前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整体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与首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离建设创新城市的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面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任务,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全面客观地审视北京市在科技中介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2.1科技中介机构规模偏小,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019-02
改革开放以来,鹤岗市民营经济在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下,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由“星星点点”的“夹缝经济”攀升为“炉高火旺”的“战略经济”的发展过程,在创造社会财富、吸纳就业人口、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在鹤岗市诸多经济成分中,民营经济成为经营最为活跃、实力增长最快、发展潜力最强的一个生长因素。但也不可否认,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存在,该市的民营经济与过去相比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南方发达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甚至与全省其他煤城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要多方努力,不断推动该市民营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1.职能部门管理服务不规范
民营经济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它们势单力薄,处于弱者地位,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重要责任就是为他们提供规范的管理、优质的服务。但民营企业主反映最强烈的却是职能部门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低,各种超标准收费、搭车收费、交叉重复收费等现象屡禁不止,搞得许多民营企业苦不堪言;个别部门缺乏主动热情的服务经济意识,还是“管”字当头,“卡”字在手、“罚”字在口,对民营企业动辄以处罚相待;而且违纪人员现象也较多,个别税费征缴部门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养了许多不交税费的企业。这种情况若持续存在,必将严重影响该市民营经济的发展。
2.融资机制不畅通
鹤岗市民营企业的发展一直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扰。银行普遍存在着对大企业“争贷”而对小企业“惜贷”的问题,在银行方面看来,民营企业贷款数额小、信誉不高,又没有相应的抵押物,加上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滞后等因素,致使民营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于是,民间借贷开始盛行。民间资金虽然解决了企业经营的燃眉之急,但由于成本太高,企业难以承受,所以存在的问题很多。对于高利率的民间借贷,有民营企业家说:不借款是等死,借了款是找死。但由于缺少资金,尽管利率高也不得不贷,这就严重制约了鹤岗市民营经济的发展。
3.企业管理方式不科学
家族经营制是我国民营企业采取的一种较普遍的形式,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中70%以上是家族企业,鹤岗市则几乎达到100%。家族式管理方式有其优越的地方,如企业的领导成员间容易沟通、管理成本低、容易保守商业秘密等。在创业之初,资本、技术、管理、信息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家族式经营模式的灵活机制和亲情凝聚力正好可弥补这些不足。但是,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经营管理和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家族经营制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不足。例如,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家族成员的管理能力明显不足,从而导致民营企业战略决策失误;任人唯亲的管理方法不利于吸引高技术和高级管理人才;由于创业过程的复杂性和亲情关系等原因,使产权很难明晰,父子成仇、兄弟反目的事时有发生;亲情大于制度,使企业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以上这些问题是导致众多鹤岗市民营企业存活比短的原因之一。
4.企业人才短缺现象严重
人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备因素,但从鹤岗市目前情况看,民营企业人才严重短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寥寥无几,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业务素质高的营销人才更少,招不进、留不住人才是普遍现象。人才的缺乏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只能在较低的水平上进行简单再生产,即使引进新的技术和产品,没有过硬的人才进行生产仍难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除此之外,鹤岗市民营经济总体水平不够高,规模效益不够明显,还没有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相当部分民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缺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潜力较弱。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制约着该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所以,要想加快鹤岗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解决制约发展的因素和问题。
二、加快鹤岗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1.改善民营经济生存环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民营经济是“候鸟型”经济,它不受地域的限制,哪里的环境好就会到哪里去发展。因此,要想发展民营经济,就一定要培育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目前,鹤岗市民营经济还处在培育发展阶段,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呵护和支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继续坚持欲取先予、蓄水养鱼的原则,继续创造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势环境。
一是优化政务环境。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是最重要的就是政务工作,各部门在工作中要把是否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从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彻底解除影响、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规定,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强化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职能,纳入更多审批事项,减少审批“体外循环”,对一些行业要特事特办、现场办公,使审批做到阳光化。
二是优化法制环境。要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强化依法履职意识,特别要强化干部依法履职意识。加强督查,彻底杜绝企业面临的“三乱”问题,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抓好社会治安,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维护民营业主的合法权益。
三是优化市场环境。要坚决打击偷税漏税、制假售假、走私贩私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扶优限劣,使绝大多数守法、规范经营的民营企业能够顺利发展。
2.拓宽融资渠道,增强民营企业发展后劲
鹤岗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有限,依目前情况来看,通过股票和债券方式筹资还很不成熟,主要还得依靠银行和民间资金。
因此,首先要加强民营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充分发挥金融部门融资主渠道作用,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比如,对于民营企业缺少抵押物的,可以启动以企业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为抵押向企业发放贷款。
其次要大力激活、吸纳民间资金,把融资重点放在撬动民间资本上。目前国家已允许民营经济进入金融领域,我们应抓住这个契机,利用多种形式来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如建立小额贷款公司(或叫民营银行)、担保机构或成立联户联保组织来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小额贷款公司采取股份制的形式,只贷不收(只贷款,不吸收存款),发放的对象是中小企业,资金比较少,期限也比较短,方式很灵活。而联户联保是指由牵头企业组织相同或相近区域、资产和规模相当、彼此熟悉的企业组成联保体,联保体成员相互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民营银行、“联户联保”形式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功运作,效果良好。我们可以学习,但一定要注意不能盲目模仿,要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方式。
3.加强管理,提高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创新管理方式。家族式的管理方式有其优点,但缺点也很多,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必须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企业管理,实行“能人战略”,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创新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