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地理教学活动设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
随着我国初中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课堂活动的设计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教育问题。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有效的活动设计给学生高效的学习体验,是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
1坚持实践性,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活动设计
初中地理学科,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关系的学科。地理学科具有科学性,也具有人文性,每一个地理现象都有很强的实践性。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以及自身的特点,让实践性课堂活动成为教师的必然选择。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融入到自然与社会之中,才能促进地理知识正确性与真实性的提高。本着素质教育的原则,用创新理念对初中地理课堂活动进行实践化改革,才能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地理学习素养得以提高。一直以来,地理实践教学都是初中地理教学的薄弱环节,教师要结合地理知识应用性与实践性特点,鼓励学生参与到更多的地理学习实践活动中去。比如在讲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农田中去观察本地的地理现象,发现本地农业的特点以及这一特点产生的原因。天然的地理模型,能够给学生更直观的学习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地理学习意识,成为地理知识开发者。
2坚持探究性,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活动设计
在地理课堂学习中,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位科学家,他们在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开发全新的地理知识。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地理学习过程,与科学家开发地理知识的过程本质上是相同的。在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师要意识到探究教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对未知的地理知识进行探究,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有利于地理课堂的高效化。比如在讲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需要掌握的地理知识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内容,用自己认为最高效的方式将它们表达出来。一些学生会用表格,一些学生会用图形,不同的思维会产生不同的探究学习成果。也正是这些不同的探究成果,促进地理活动质量的提高。
3坚持层次性,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活动设计
新课程标准的提高,让层次化成为教学活动的又一大特点。活动难度具有层次,才能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参与进来,使初中地理课堂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在初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课堂活动应当从简到难,从浅入深。层次化的地理课堂活动符合初中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规律,有益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以及学习技能。在初一阶段,教师要重视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以及基本能力的培养,活动难度偏低。在初二与初三阶段,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逐渐提高,教师就可以提升活动难度。例如,在讲解《地球和地球仪》时,教师可以利用“我来说一说”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简单描述地球或者地球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时,教师要适当提高难度,利用竞赛形式组织课堂活动。
4坚持时代性,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活动设计
时代的进步,给初中地理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元素。地理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成果、新的观念,在初中地理课本与时俱进的同时,初中地理教师也要设计更多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活动中引入一些地理探究成果,在活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都是促进地理课堂活动现代化的有效方法。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地图认知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遥感地图与卫星图片给学生展示现代化的地图,让学生意识到在当代社会,地图的形式多种多样。更可以向学生介绍GPS与GIS系统,在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展示时代性的地理成果,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实施地理教学。例如,在讲解《地势和地形》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用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我国的地势与地形特点,激发学生的注意力。为了让地理课堂活动变得灵活起来,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将他们搜集到的学习资料通过多媒体技术分享给大家,让时代性的技术、知识融入到地理课堂中,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地理课堂需要更多创新元素的融入,利用实践活动性、探究性、层次性与时代性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所学的地理知识,有利于课堂教学价值提升。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最大限制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地理教学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秀斌.初探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学园(教育科研).2013(07)
活动设计 导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117-01
初中学生思想活跃,对情景式教学活动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角色扮演就是其中的一种。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多种角色扮演活动,能够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非常适合角色扮演活动,教师在课堂导入、示范解读、课堂训练、课堂小结等环节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掀起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从不同层面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积极情绪
导入设计对整个课堂教学有全局性的影响。复习导入、故事导入、案例导入、问题导入、材料导入等,都是常见的导入方法,如果能够在导入时融入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导入变成角色展示、角色提问、角色讲解、角色谈话等,便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其产生求知欲望。例如,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询问学生:根据地形和气候等指标,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学生很快给出正确答案。此时,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活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差异都很大,谁到过这两个地区?如果让你以导游的身份给大家介绍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你会如何展开介绍呢?由于工作需要,导游对地形、气候等特征要非常熟悉,向游客介绍时才能做到有条理。为了当好“导游”,学生当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这节课的学习自然就非常感兴趣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激活,课堂教学自然就能顺利展开。
二、角色扮演掀起课堂教学
初中学生的注意力有一定的时限,大多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以保持长久的兴奋度。教师不妨在学生出现思维困倦时设计角色演绎活动,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主动思考创造条件。例如,笔者在教学《首都北京》一课时,像往常一样利用教材的图片再加上从网上下载的视频为学生介绍了首都北京的地理特征,距离下课还有十分钟时,学生似乎已掌握了知识点,便有些倦态,此时,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活动:如果你现在是北京市的市长,请你介绍一下北京的具体情况,包括纬度、气候带、邻省、地形、主要河流、交通、政治等。学生听说要当“市长”,都显得非常兴奋。有学生这样介绍:我们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纬度位置优越,属于暖温带,干湿适中,地形三面环山,东南平坦,紧邻河北省、天津市,这里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交通发达。欢迎大家来北京做客!笔者带头给这个学生鼓掌,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课堂学习气氛被推向。教师让学生以市长的身份介绍北京的地理、气候状况,学生自我感觉良好,踊跃发言,强化了这节课的知识点。
三、角色扮演拓展课堂教学长度
二、“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初中地理应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改善传统上单一的教学模式、枯燥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升地理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的教学氛围、更加突出学生在地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快速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进入地理教学活动中。同时,“以图导学”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改变传统地理教学模式中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记忆方式,对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初中地理教学活动深入、持续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是一门具有丰富信息和空间感要求较高的学科,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仅要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调动课堂教学氛围和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和认知能力,“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扩展学生的地理视野。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填图、析图等“以图导学”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地理知识,并借助思考和回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感,真正满足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理念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具体要求。
三、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教师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以图导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通过“填图游戏”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与读图析图能力、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地理思考能力开
展地理教学活动。
(一)以图导课
导出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初中生正处在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时刻,枯燥的教学环境会使初中生对于地理学习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会直接影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热情与日常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态度,所以,必须创新和改革初中地理教学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图导课”模式能够丰富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使初中地理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营造活跃、轻松的教学环境。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这篇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南方和北方的相关图片,使学生借助图像直观地理解和对比南方、北方在气候条件、地形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其次,教师可以提出“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同探索一下,为什么南方和北方会出现这些差异呢?”等导语正式切入教学活动。再次,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合南方、北方种植物种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为什么北方地区多种植玉米和小麦?”等问题,既能够调动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结合图片进行思考,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地理思考能力。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黑龙江“冰雪大世界”的图片和海南的温日阳光图片,提示学生对比图片并回答诸如“为什么在同样的时间,哈尔滨漫天雪飘、严寒刺骨,而海口却和风细雨、温润如春?”等等这样结合实际生活的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而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
(二)填图游戏
导出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初中生比较喜欢具有趣味性和竞技性特点的游戏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性格特点组织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可以结合初中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初中地理教学内容设计“填图游戏”,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又能够使学生感受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乐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空间概念和地理思维。例如,指导学生学习“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这篇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内容学习之后,借助台湾省地图完成“城市名称填空游戏”,要求学生将“高雄”、“台北”等城市名称正确填入地图中。答题可以采取抢答的方式,最快抢答并答对的学生得一分,得分最高的学生获胜,教师可以给予获胜学生赞扬或者增加课堂表现分数等鼓励,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另外,教师可以借助台湾省地图提问,教师随意指出一个城市的位置,要求学生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特点与气候特点。地图可以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度掌握能力和灵活记忆能力,改变以往传统地理教学中“死记硬背”的记忆模式。
(三)读图析图
提高学生的地理思考能力初中地理教材中配有很多的地理图片和地理插图,用以辅助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和培养地理思维。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像或者插图,将这些图片与学生的知识学习相结合,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图,进而得出更多的结论、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为提升学生的地理思考能力和深入学习地理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真正告别“纸上谈兵”。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土地资源”这篇内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图片,感受山林地区、平原地区和草原牧区的城市分布与土地利用情况,其次提出“不同土地在自然环境下的利用方式有什么不同?”等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和思考,进而得出山林可以种植林地、平原可以耕地的结论。再次,教师需要灵活借助课文中的图像辅助地理教学活动。最后,教师提出“假设你是土地专家,你会怎样设计我们城市中的城市用地呢?”等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8.182
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运用图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认识地理知识,充分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图形作为一种特使的地理语言,是地理教学活动中较为直观生动的表现形式。图像教学囊括有丰富的地理知识,通过图像的方式展现出来,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1初中地理教学图像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丰富初中地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地理教材中运用到图像形式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景观图、示意图和地图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图像可以使地理教学内容更加饱满生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其地理思维,地理作为一门文科课程,一些信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有限,图形可以将抽象的文字性信息变得具体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和学习地理知识,并培养其地理空间概念与思维能力。再次,丰富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形式,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使用的图形材料较少,以教材图像为主,现在则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互联网搜集图像信息运用到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形式得以转变,并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初中地理教学图像教学的具体实施
2.1利用图像进行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始,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像精心设计新课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情绪高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魅力与趣味性。在新课导入环节,初中地理教师应选取一些感染力较强、具有艺术韵味的图像,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在选择好图像之后,教师还应设计与图形内容相关的语言,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用语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进行《世界三大宗教》教学时,在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分别展示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物,诸如巴黎圣母院、少林寺和清真寺等,通过这些建筑风格迥异的图像来吸引学生,促使他们对即将学生的内容产生兴趣,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2通过图像设置课堂问题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个必不可缺的环节,教师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以为,促使他们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这是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思维引导。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运用图像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与形象生动的图像有机整合在一起,从而让他们在获取地理知识时,以对图像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情趣,并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用图像设计问题,关键在于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有价值,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例如,在进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世界气候图这一图像设计问题,如:为什么南北纬30度地区大部分都是沙漠,而我国则是江南水乡?为什么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等,通过问题让学生踊跃参与到学习中。
2.3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图像
对于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来说,分析图像是一个较为关键的环节,分析图像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获取图像信息,提出图像中所包含的地理知识,让他们在获取感性材料之外的理性知识。初中地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图像过程中,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基本信息,还应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图像分析能力,以此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例如,在进行《地势和地形》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中国地形图”这一图形,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图像,正确理解比例尺和图例信息,分析中国的地形特点,总结出我国的地势呈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而且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阔、平原较少,同时还能够归纳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以及主要山脉的走向等信息。
2.4锻炼学生动手绘图能力
在初中地理图形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分析图形的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绘图能力,可以通过地理图册上的图像进行填充练习,也可以在黑板上绘制图形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强化记忆。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听是前提,动手实践是对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升华,对于丰富的地理理论知识应学以致用,灵活运用到对地理图像的使用中,帮助学生掌握绘图能力,是提升他们地理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自行绘制我国的铁路交通图,并标出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像京广线、京九线、焦柳线、陇海线、浙赣线和湘黔线等,然后标示北京、郑州、徐州、武汉和株洲等城市,以此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
3总结
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图像教学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充分发挥图形教学的优势与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形式多样的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建才.地理图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4,(11):164.
在初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陈述技术是一个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初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难点。初中地理教学目标通常都是用“了解”“理解”“认识”等词语进行陈述,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知识。例如“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和“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片的能力”等,都是较为笼统的,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如果教学目标内容过于重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就可以采用目标陈述法,为了避免出现歧义,必要时应该尽可能地简化陈述,可以适当省略一些内容。例如,在设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教学目标时,首先提出相关依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其次,通过赤道周长、地球的表面积和地球的平均半径详细地说明地球的大小;最后,将地球的形状画出来,并且将地球的周长、表面积以及地球的半径准确地标注出来。这样设计教学目标,可以将一些内容省略,尽可能地简化陈述,从而能够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可量性和准确性。
虽然陈述技术是初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师开展教学的侧重点,合理地应用各种陈述方法。如果初中地理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中将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内容,就可以采用内外结合的目标陈述法。例如,第一,对照墨西哥湾暖流图以及直布罗陀海峡两侧的海水盐度及海水流向图。说明洋流的类型和形成的原因;第二,灵活地应用洋流形成的理论解释一下“旅游鞋失而复得”的现象。这种设计方法同样能够做到简化陈述内容目的,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二、教学策略的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是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中的主体内容,主要是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地解决教师怎样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因此在教学策略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活动开展的先后顺序,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选择好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设计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过程中应该根据初中地理知识的属性。如果是陈述性较强的地理知识,可以采用精加工策略和描述策略设计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重要的地理名词、地理分布等内容时就可以应用精加工策略和描述策略。初中地理教师应用精加工策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应用描述策略可以将相互独立的地理术语、地理名称等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描述性较强的句子表现出来,例如,可以将我国矿产储量位于世界第一的钨、锑、锌、钒、钛、稀描述成吾弟、心烦、叹息,这样学生不仅便于学生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准确地记住这些矿产。
初中地理教师设计教学策略过程中对于初中地理程序性较强的知识可以设计地理概念和相关规则学习策略。对于概念和规则的学习,可以通过变式练习,使学生自觉地建立学习体系,最后能够将地理概念和相关的学习规则成功地转变成技能。初中地理教师帮助学生将地理概念和学习规则转化成学习技能后,可以灵活地设计一些情境问题,使学生能够根据地理概念和相关学习规则解决初中地理问题。
初中地理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设计方面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2以信息技术平台为基础实现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的创新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来制定课程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步骤,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即学生在地理课堂应该学会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效果最佳。这就需要创新地理教学方法,彻底改变地理教学现状。创新教学方法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两方面考虑,因为信息技术在这两方面的应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1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中的要
求与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对教学过程做出详细的步骤规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以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这类教学内容为例,我在课件设计中注重其美学意境的展现,采用水墨风格的背景作为本课程PPT的背景。将课程目的、学习资料、相关情境讨论及本课课堂评测等部分精细排布在PPT课件中。主要采用的是小组协作式和自主探究式两种方式。信息技术平台与地理学科教学整合设计的流程主要是这样的:第一,情境导入。以第六次火车提速的有关内容导入这节课。第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主要内容有:火车已在现有铁路上第六次提速,也是最后一次提速,今后为了使火车更快些,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磁悬浮列车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为什么中国先在京沪之间建高速铁路呢?为什么先在上海建磁悬浮铁路呢?我们有哪几种交通运输方式?我们学校附近就有汽车站,为什么?能不能布局在十字路口?探究题出示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把学过的知识点和生活联系起来,能进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观察智能。
2.2加强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独有的声光电媒介,可以让教学内容以更生动立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并且记忆深刻。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机制是初中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
3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挖掘更深层次的含义
初中地理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地理常识和知识,也应该将德育教育和环境保护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给学生。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提倡可持续发展,表现出对环保工作的重视,教师也应该在初中地理课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对身边的一草一木心存仁爱,保护环境为国家未来建设出力的观念。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授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创新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点,应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使学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中学阶段,地理教学主要基于对于地球表层人文、自然要素及二者关联的探讨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及开放性等特点。地理学科属于传统学科的一种,其教学围绕培养基本地理素养而展开,因此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我国应试教育大环境存在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本学科特色和应有效能的发挥。笔者基于此进行了相关论述,以期对改善当前教学现状提供思路。
一、当前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对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课时安排较少
初中阶段学生所学课程门类较多,升学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便忽视地理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将语、数、外等课程课时延长,占据地理应有课时。部分初中一周地理排课很少,学生甚至在整个学期都很难系统完善地进行地理学习;同时地理教师往往身兼数班,精力与能力分散,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缺乏了应有的与教师进行交流的机会,甚至不能在学期过后正确叫出授课教师名字。通常,学生学习兴趣和其与教师熟悉程度密切相关,这种教学状况致使学生普遍缺乏对于地理课程的喜爱,妨碍了其学习主动性的形成。
2.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不能完全脱离应试教育的枷锁,学校、家长及学生对于分数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他们往往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与中考、高考关系密切的课程上,认为只要纳入到升学考试计分的课程才是重点。然而,学校、家长在片面认识地理学习重要性的同时,忽视了初中阶段为地理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多数学生往往在这一阶段迫于升学压力而放弃地理学习。长此以往,“不学地理”“不愿学地理”的氛围便广泛蔓延。
3.专业地理教师缺乏
当前,鉴于很多初中学校对于地理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其在任课教师的安排上便显示出一定的随意性。大多数地理教师年纪轻,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和专业能力。很多地理教师甚至兼任其他课程教学工作、行政工作,不符合地理教学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按照书本详述而进行课堂教学,不能形成必要的教学特色,学生便陷于无趣、枯燥的地理学习环境中。另外,很多地理教师不能有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多层次教学,部分学生学习悟性和能力较强,而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有些学生能力相对较弱,而教学内容难度却较大,学生便丧失了学习积极性。
4.提升地理教学质量的措施并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在初中学校未对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形成科学认知的情况下,校方便相对应地缩减地理教学实践环节占有时间,并在师资素质提升、教学设备器材的添置方面进行控制。因此,地理教学活动在课时紧缩的状况下,缺乏足够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完全是纸上谈兵。缺乏学校资金支持、家长观念支持及学生学习行动的支持,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根本无从开展。
二、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与建议
1.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出于好奇心重、求知欲望强的特殊时期,浓厚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其今后学习具有关键性意义。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按照以趣引思、知趣相容的教学思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由过去的“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80页”转变为“同学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宇宙是怎样的吗”,以此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导入;或通过进行减短、生动的故事讲解引人入胜,摆脱旧式、枯燥的授课方式。借助于生动的教学方式,教师亲和力大大提升,学生也能够跟随求知心走进地理世界。
2.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倡导师生互动
新课标下的教学活动早已不是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被动模式,更多地以广泛的知识获取渠道、多向知识交流、师生互相学习为主。如今,地理教学应逐步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讨、教师点拨的基本模式。地理课堂可以以喜闻乐见的地理环境新闻、小组讨论等模式生动开展。
3.科学利用教学工具,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地理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综合性、实践性,其中对于地图的使用便是很好的例证。作为广泛地理信息的最好载体,地图在学生地理思维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抛弃以往死记硬背课本内容的学习方法,教师应教授学生如何科学阅读地图,凭借对地图庞杂内容的详读、分析、演绎与归纳等,将课本众多的知识信息有机联系在一起。如今,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三维电子地图更加生动地为学生展示地理信息,实属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
4.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作为地理教学的主要引导者,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地理教学能力和地理素养。可以说,教师若想教授学生“一杯水”,必须自身拥有“一桶水”的能力和储备,才能进行良好知识形象的树立和教学引导、启迪。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从反馈信息中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困惑,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向的调整和相关知识的补充。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课程,开阔眼界,并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互通交流。
新课改为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各种教学方法得以在课堂上施展。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已经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对推动初中地理教学改革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下面笔者具体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如何助力初中地理教学。
一、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中,第一步就是构建合作学习小组。而这一举措对初中地理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综合评估学生的测验成绩、性格、学习习惯、内心需要等多种因素,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每六人为一个小组单元。这种分组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集思广益,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例如,在教学“地球和地球仪”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分派给各个学习小组,而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将学习任务细化,有的负责查找与地球相关的资料,有的则负责提供地球仪。通过小组成员合作的方式,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精确设置问题
疑问是探究、获取知识的动力。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设置问题是根本,也是重点。而精确设置问题则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直达教学的核心。以“居民与聚落”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紧抓三维目标,设计以下几个问题:目前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和人种?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趋势是什么?乡村与城市有哪些区别?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自主探究世界居民与聚落的相关知识。
三、分层评价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对学生、教学目标及评价标准进行分层,使得学习者、学习目标、学习效果评价之间相互匹配,从而避免学习能力与学习内容之间的断层,而学生也能够得到客观的评价。以“西半球国家”这一章为例,考虑到学生对西方国家的了解程度不一,并且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可以采用分层评价的教学方式,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将学生分为A、B、C层。而在设计学习目标时,也依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来做设计,对层次高的学生设置难度较大的探究目标,比如可以提出“为什么美国、巴西能够成为一个民族大熔炉”这种探究性问题。而在学生完成探究之后,教师给予学生分层评价,对C层学生以鼓励为主,对B层学生以激励为主,而对A层学生则以竞争性评价为主。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动力,而学生也只要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将其准确灵活的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讲,由于刚刚接触地理学科,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发、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积极主动地获取地理知识,增强学习效果。
一、初中学生缺乏地理学习兴趣的原因
首先,在考试制度方面。在大多数地区,初中地理学科都被当作考察科目,通常在初二学生就进行结业考试了,占据的考试分值也相对较少,最终也不计入中考成绩,也就是说学生地理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生升学通常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就导致很多家长、教师对于地理学科经常都处于一种忽视状态,再加上中考压力,很多学生也无暇顾忌地理学科的学习,即使是有一些兴趣在重重压力下也会逐渐被削弱掉。
其次,在教学资源配置方面。由于地理学科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所以在地理教学方面没有配置充足的教学资源。缺少必要的教学设备,教师难以为学生呈现生动、直观的地理知识,只能利用粉笔加地图的授课方式,因此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在授课模式方面。地理课程一直都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着地理教师的工作热情。再加上一些地理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不论是授课理念还是模式都比较单一陈旧,这也是其地理课程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
1.注重课程导入环节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也能够为下一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例如:在讲解“地图与地球”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著名航海家哥伦布一共有过两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经历,第一次花费了37天,而第二次只花费了20天,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两次的起点、终点都相同,但两次却相差了17天?”这种设计这种问题,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的投入到想象与讨论学习当中,并在探究中感受到地球形态的神奇,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
2.运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
教师语言的灵活运用,可以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获取地理知识,更是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最直接的工具,对于地理学科教学效率的高低也有着直接影响。而幽默的教学语言也可以进一步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地理这门学科。因此,在开展各项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自身语言的精练与准确性,还要恰当的融入一些幽默元素,从而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
3.积极利用地理地图
作为初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用具,地图作为一种较为独特的地理教材,可以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积累到更丰富的地理知识。为此,在设计组织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应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地图来辅助教学,也以此来帮助学生更透彻的掌握相关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一边讲解、一绘制图形的方式,快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并让其随着自己的笔迹来转移,全面激活学生各种感官来探究地理知识。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试着自主作图,在增强理解效果的同时,也进一步锻炼、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学习兴趣。
4.积极引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背景下,各种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进一步推广,为各学科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灵活运用,教师可以为学生更直观的呈现各种地理现象与概念知识,将文字、音频与视频等教学素材有机整合在一起,全面调动学生各感官,以此来将原本较为抽象的地理知识更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适当降低学习难度,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印度”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于印度风土人情的视频,让学生在欣赏优美的风景、音乐中,对印度文化的艺术性有更深刻的感受,以此来营造更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授课效果与学习效率。
5.强化课堂提问设计
相比于语文等学科来讲,地理教材往往不具备大多数科普读物的人文性与艺术感,再加上地理成绩不会算入中考成绩当中,所以,很多学生都会忽视地理学习。对此,要想激发、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与目标,精心设计出一些问题来激活、拓展学生地理思维,吸引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地理学习活动。
6.积极组建学习小组
相比于竞争压抑的学习环境来讲,和谐融洽的合作学习氛围能够获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对此,在开展地理课程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积极鼓励学生组建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地理学习手册,让学生记录下自己每周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及存在疑问,或是想要提出的建议,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积累更丰富的知识信息,营造出更活跃的地理学习氛围,增强授课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师在设计、组织各项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克服各种学习困难,进一步拓展其创新思维,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采取更科学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设计地理教学活动,从而全面激发、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吸引更多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地理学习探究活动中,推动初中地理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思源,林宪生.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J].地理教育,2011,(7):16-17.
[2] 周敦宝.初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之初探[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0):319.
关键词:
教学反思;初中地理;应用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提高自我意识,将反思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反馈、总结,力求发现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
一、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主要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总结评价,同时培养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教学,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教学前进行反思
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应该针对教学内容,列出反思教学的关键,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策略。例如,在进行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板块的运动”的教学时,教师应该在课前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以及教学范围,设计好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板块运动原理。通过教学前反思,教师能够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更有的放矢。
2.在教学中进行反思
例如,在进行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国家》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进行日本的教学,如播放一段关于日本社会发展的短片等,然后观察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反应情况,了解哪些内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在进行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反应较好的教学方法贯彻下去,纠正一些问题,及时调整组织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灵活,调控自如,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优。
3.在教学后进行反思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总结评价,还可以思考是否有更适宜的教学策略。教师除了通过自身认识进行教学反思外,学生以及其他教师的评价也是良好的反思途径。可以定期与其他教师互听课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教学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将反思教学贯彻到教学全过程,力求实现初中地理教学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地成长、壮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因此,探究式教学模式逐渐被运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来,以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探究式学习模式的主要特征和优势
(一)探究式学习的主要特征
探究式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问题性。问题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基础,只有通过提问,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2)实践性。在实施探究式学习时,教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分析、判断等活动,了解教学内容,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正确的结论,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地讲授知识和结论,而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然后理解、掌握结论。(3)开放性。探究式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散思维,寻找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探究式学习的优势
传统的学习方式以教师的教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探究式学习具有传统学习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具体而言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2)能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相互讨论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活跃了教学氛围。(3)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来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积极鼓励学生提问
问题是实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因而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提问,以确保探究式学习的有效开展。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当地予以分析和指导,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具体的地理教学活动中,初中地理教师应该根据地理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精心设计问题,以确保问题的可操作性。例如,自然环境中的许多因素是互相联系的,它们都是由阳光、空气、水、泥土、岩石、矿物质等自然因素组成的,而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则会给其他的相关因素带来一定的影响,因而地理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教师应该认清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讲授“分区地理”时,初中地理教师可以结合西部大开发,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人口、交通、经济水平等,促使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综合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
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水能时,初中地理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我国的地势特点和降雨规律出发,分析水能分布的特点和原因,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合理布置课后作业
及时复习课堂教学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合理布置课后作业,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分层次布置地理作业,以增强教学效果。总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因此地理教师应该积极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先进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杨桥发 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十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倩.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