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经济建设概念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1 17:02:0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建设概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济建设概念

篇(1)

作者简介:张德安(1978-),男,黑龙江富锦人,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办公室,工程师。(河北保定07100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3-0001-02

研究型大学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承担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并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责任和使命。创办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不仅是促进科技与教育结合的迫切需求,也是中国产生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更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并以此作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对于一批已经提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行业特色型高校而言,如何在新的时期实现办学特色与高水平的有机结合,依托自身优势加快建设研究型大学步伐,成为必须思考的战略主题。

然而,到底什么是研究型大学?行业特色高校建设研究型大学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究竟该如何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这些问题似乎还没有答案。本文特对此进行探讨,以求对相关院校有所借鉴。

一、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与特征

对于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中外学者并没有统一、明确的论述。

我国知名教育专家王战军教授给研究型大学下的定义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

美国全国工程科学院院士丹莫特教授对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和氛围作了如下描述:知识的传播和创造――教学和科研是研究型大学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研究型大学的教授用自己的研究向学生传授最新的成果,学生感到学知识是一种创造的行为。在研究型大学就读的学生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他们在一种研究型的文化中成长,有强烈的求知愿望和探知精神。

美国卡内基教学研究会认为:所谓研究型大学是指那些以研究为重点,开展高层次研究教育,并拥有可观的研究经费来体现其核心竞争力的大学。但其对研究型大学的分类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反映出对研究型大学概念的认识仍然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中。

尽管中外专家对研究型大学还没有一个确凿的定义和权威的评价体系,但是教育界人士对研究型大学基本持有共性的理解与评判,即研究型大学必然要将创新精神蕴育在教学、科研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在推动社会知识更新和科技进步中展现出深厚的实力和重大的作用。如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评价指标中,学术声誉、国家级重点学科数、两院院士和长江学者数、国家级三大奖获奖数、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数、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国家级纵向科研经费的总额、被SCI收录的论文数、博士学位授予数等旨在表明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实力的参考系数经常被列入其中。2002年10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中国研究型大学评价标准:将全国所有普通本科大学的科研成果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至得分累计达到上述大学科研成果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型大学。以此为标准,2002年至今课题组每年评出30余所中国研究型大学。该评价标准似乎更侧重于科研创新能力在研究型大学中的权重。当然,这种评价标准是硬性的,并且必将随着中国大学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界对研究型大学内涵认识的深化而有所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型大学”与“一流大学”的概念并不等同。在我国各高校的奋斗目标中,建设“一流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的提法并存,因此,有必要将二者间的关系加以明确。“一流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二者之间既有关联又不尽相同,一流大学具有相对性,它强调的是一种水平、一种地位,具有在一定的指标体系下相对排名的性质,例如国内一流、国际一流;而研究型大学具有一定的绝对性,它更强调内在性,是达标性的国家指标体系下的概念。简单地讲,研究型大学重在建设,重在过程;一流大学重在评价,重在结果。就国际高等教育状况来看,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但是二者之间却没有可逆性,研究型大学的规模和档次不一定都很高,有高水平和一般水平之分。

在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中,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先后提出“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211工程”和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985工程”,实质上就是要重点建设一批研究型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大学的一个目标,其根本目的是要培养治国之才、创业之才、学术大师这些现代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同时积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

二、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目前的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中,大部分是在世纪之交由原归属行业部门而划归教育部直管的。近十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的过程中,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办学目标、办学观念、办学思路也正在经历着不断调整与重新确立,在面临日益严峻的高等教育竞争的同时也迎来了更新办学理念、提升办学层次以及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契机。

1.行业特色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机遇

一是当前高等教育处于大发展大改革的时代。新世纪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必将带动全国高等教育改革更加广泛深入推进。在世界高等教育竞争空前激烈和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高教改革方兴未艾,国际国内交流日趋加强,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层出不穷,这不仅为我国高校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刚刚转型的行业特色大学拓宽了办学视野和办学思路。开放办学、提倡竞争的发展氛围也为能够适应形势、抢抓机遇的行业高校加快和实现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了可能。

二是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受到了高度重视。大学不仅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而且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教育部相关文件都明确提出,要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形成一批能够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研究型大学。在后续推进的“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中,进一步凸显了对行业特色高校的支持。对于高水平特色型高校来说,从过去的行业办学到融入国家规范的教育体系、参与到国家创新体系,需要尽快将自身的发展目标聚焦和调整到国家需要的领域中来,这也为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实现全方位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现实驱动力。

三是质量和特色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随着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分层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行业特色型高校因其自身发展历程的独特性,拥有一般高校所不具备的固有优势。在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中,强化特色意识,实施特色竞争战略,已成为包括高水平特色型高校在内的各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选择,国家也从政策和资金投入方面加强了对高校办学特色培养的指导和引导,这为特色型高校进一步密切与行业部门联系、保持和彰显行业优势、特色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建设研究型大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教育部就在积极推动部分高校与原主管部门的共建,一些行业特色高校纷纷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等以加强与行业的联系。而行业高校自身也在有意识地强化特色发展和特色合作。2011年10月,11所拥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北京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进行全方位合作的高校联盟,也进一步凸显了办学特色。

2.行业特色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发展理念与办学文化方面,由于自身发展受行业办学的限制,原行业管理的高校易受封闭、狭隘、僵化思想的束缚,与开放教育思想、先进教育理念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基于原来的行业联系,使得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获得有力支撑,一些自我满足、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在办学文化中蔓延,导致发展动力不足,改革停滞不前,尤其是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深学问探究和对国家社会重大问题的高端服务方面存在欠缺,进而影响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迈进。

在学科建设方面,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学科发展普遍不够均衡,仅有几个学科实力较强,其他学科则总体较弱,因而在推动交叉学科发展、打造创新合作平台方面显得学科支撑不足、基础不够雄厚。同时,由于有些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学科发展战略上重点不突出、力量不集中,甚至对有限的资源采取平均配置的方式,导致传统优势学科在学科实力上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因此,对于部分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来说,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如何合理架构学科体系,在协调发展和特色发展中,实现既有特色保持和优势凸显仍是一个主要课题。按照研究型大学的标准,学科层次仍然有待提升。

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行业特色型高校失去了与原行业部委血脉相连的联系,不仅能够获取的纵向资源大大减少,与行业的联系也逐步由“紧密型”转变为“松散型”,行业特色有所削弱。体现在科学研究上,行业特色大学的科研力量与行业内部的科研机构相对独立发展,缺少有效联合和协同创新的方式,一方面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另一方面也难以在重大应用领域取得突破。体现在人才培养上,由于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行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脱节现象,使学生的知识结构难以契合市场的实际需求,人才培养质量也就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发展路径探析:行业特色高校建设研究型大学应推进三个转变

与其他高水平大学相比,正在向研究型大学发展的行业特色高校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从发展路径分析,行业特色高校尤其需要在战略愿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实现三个深层次转变,并以之引领迈向研究型大学之路。

1.从高水平到研究型:实现战略愿景与目标定位的转变

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目标的渐进过程,其建设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对发展目标的大胆愿景以及把愿景转化为具体目标的明确规划,形成优先行动框架,找准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虽然一般行业特色高校都提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笼统目标,但相对研究型大学建设而言,应该有清晰具体的发展愿景和目标定位,而这种愿景与定位尤其需要突破原有的思想羁绊。

一是办学思想的转变。行业特色大学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办学观念、办学思路,从以狭隘地为行业服务为主的办学思想向更加注重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关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和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办学思想转变,以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勇攀高峰的自信心,团结、凝聚师生智慧和力量,向更高水平的研究型方向努力,围绕宏伟办学目标,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提升标准。

二是目标定位的转变。参考研究型大学指标体系和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一般行业特色大学要把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战略愿景转化为具体目标和战略规划,必须立足自身的优势去拓展,在目标定位上不再局限于某个行业的当下需求,而是要瞄准国家需求和世界前沿,努力在相关领域取得科学技术研究的覆盖和领先,抢占学术制高点,为达到研究型水准、增强竞争力而有所为、有所不为。特色型高校建设研究型大学重在质量的提升,而非规模扩展,要把重点集中在几个最重要的科学领域,达到国际国内一流水平。

三是服务面向的转变。行业特色型高校与本行业共发展、同进步,逐步成为本行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要依靠力量,也使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但作为研究型大学而言,意味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需要行业特色型高校在继续坚持和强化与行业合作的同时,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富活力的前瞻性思想、更具人文关怀精神的大学气度服务整个社会,服务于国际及国内科学技术发展和重大社会需求,发挥出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应有的作用。

2.从实践能力到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的转变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研究型大学作为一种大学类型,其类型的特征性在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职能活动均表现出浓厚的研究性活动特征。行业特色大学因与行业需求的紧密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往往具有重视实践能力的特色,与研究型大学的指标相比,应用性强而研究性、创新性不足。这就需要在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上,从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上向研究型大学方式转变。

一要通过学科综合、跨学科等途径以及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体系,形成综合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展研究性思维。学科体系向门类齐全、综合化方向发展,实际上是为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发展边缘学科、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研究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要推动主要教学环节的改革,形成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制度。要积极探索本科生早期参与科学研究的途径,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研究生和研究项目的巨大资源,提高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质量,营造研究型的学术氛围,以发现知识和创新知识为学生培养的核心目标。

三要增强开放性,加强国际化办学,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的氛围。要充分发挥国际科研合作、国际学术交流的优势,着力培养能够挑战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人才。

3.由产学研合作到重大理论突破:实现科学研究重心的战略转变,形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科研体系

研究型大学要注重基础理论和战略性应用研究,并以之体现核心价值。行业特色型大学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在既有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提升研究层次,在与行业联合研发和技术攻关的分工中,将研究重心转向基础理论和重大理论突破上,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要明确校企定位,凸显高校科研体系的综合优势。传统观点认为,新知识来源于科学系统,主要是通过大学和政府实验室内的基础研究实现的。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与行业自办的研究院所应该是有区别的。据此,行业特色高校应围绕原优势特色学科进行拓展,实施与其他高校、与原属行业差异化发展的科研战略,立足行业领域,提升研究层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形成独特的学科群优势,充分体现学校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力以及促进行业进步的推动力。

二要拓展服务面向,打造为国家战略和行业服务的技术创新平台。高水平科研基地是支撑学校优势学科发展、承接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产生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汇聚和培养杰出人才、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更是研究型大学特点的集中反映。行业特色型高校无论是为行业服务,还是为研究型方向努力,都必须依托优势学科,全力构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基地,使学科建设直接对接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并且在拓展服务面向的同时打破视野和体制局限,深入推进协同创新。

三要巩固原有产学研优势,建立新的合作机制。随着高校自主办学权的加大、高校与原行业的脱离,行业特色型高校与原行业院校的连带关系日渐松动。但对于建设研究型大学而言,实践仍然是创新的动力,产学研的结合仍然不失为研究型大学建设的一条捷径。为此,行业特色高校在战略上必须保持原有的机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与原来的行业部门建立起新的可持续的合作机制,真正形成深度融合、共赢发展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周其凤,王占军,等.研究型大学与高等教育强国[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李凝.解析“研究型大学”[N].科技日报,2002-12-04.

篇(2)

为了将医院打造成为先进的现代化医疗机构,设计时按照JCI的标准进行设计。JCI标准是国际性的认证标准,满足其标准的医院在医疗护理和安全性方面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基于在亚洲有过参与JCI医院认证的经验,设计单位将设计与用户的满意度之间的基本关系充分展现出来。设计团队特别重视室内运行和设计,并根据医院的价值观念采用了以下主要设计理念:现代化先进水平、功能性、以患者为中心的环境。

设计原则植根于医院“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

患者的体验满意度是形成整个设计流程的关键。设计团队借鉴了酒店设计的元素,并在所有室内空间采用了宁静的设计概念,以便提高患者和探视者的体验满意度。按照“风水”的说法,我们在医疗门诊综合楼的主要入口通道设置了水景,降低了人流拥挤区域的噪音,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除了室内的空间,通过大玻璃窗将室内与外界环境相连,可以直接看见花园的美景和让自热光进入室内。

功能性空间的特点具有便捷、通达性

每层楼采用不同的颜色方案,帮助患者和探视者定位,并很容易找到目的地。另外,灯具将导示和标识牌结合起来,在引导人们的同时还节省了能源。公共和个人空间用透明隔墙分开,可以让灯光穿透,同时还能为病患提供一个隐私的环境。

入口通道采用门廊模式

天津北辰的入口通道采用了门廊的模式,探视者在进入医院前必须经过,以便清洁他们的鞋。在入口处采用了风帘系统,将室内和室外空气分开。这些特点都是现代医院的基本要素,避免了细菌和其他污染物进入医院内部。         (责任编辑 许译心)

1~2.天津北辰医院整体外观图

3.设计团队借鉴了酒店设计的元素,天津北辰医院内部设计光线充足,宽敞明亮

篇(3)

2无障碍设计基本原则

日常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必不可少的基本活动,对此应当提供与之相配套的空间环境。空间环境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行人对所去之处,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毫无障碍地通行,不能因为某种形式或程度的残疾而被剥夺参与和利用建筑环境的权利,或不能与他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为此应遵循以下七项基本指导原则。

2.1可及性原则能使人方便地感知、到达、进入及使用环境设施,并对环境施加作用与影响,以完成自己的行为和目的。可及性包含三方面含义:可感知性、可到达性及可操作性。可及性是无障碍设计最基本的原则。

2.2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建筑师不容忽视的一个设计上的功能元素。无障碍设计的对象对环境的感知力较差,有时难以客服某种障碍,易发生危险,因此需要从环境设计方面给予弥补,使其安全使用。

2.3适用性原则建筑及环境的无障碍设计目的是为所有人都能使用,这是面向全体公众改善人工环境的重要原则。无障碍设施在考虑特殊人群的同时,也要考虑健全人的使用,设计师应作出适宜的决策,不能偏重于某一类人群而对其他适用人群造成伤害。

2.4系统性原则无障碍设计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涉及面广。不能局限于某个局部,关键是系统化、体系化,达到建筑环境的全面无障碍,要求建筑师持有动态、系统的观点进行设计,适时地形成点、线、面、体的动态空间网络,实现全面的无障碍环境。

2.5自立性原则通过为有障碍的人提供必要的辅具和便于活动的空间,帮助其提高自身的机能去适应环境,使他们能够独立行动,平等参与社会活动,并形成精神上的自立。

2.6开放性原则人际交往是与社会发生联系和体现自身价值的必要手段,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这对于残疾人尤为重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残疾人满足了基本生理无障碍需求后,需要广泛的人际交往以满足自身对精神、心理及信息的需求,开放的无障碍空间有助于这一需求的实现。

2.7舒适与艺术性原则无障碍设施不仅要便于使用,同时应具备美感与舒适,优秀的无障碍设计不能局限于功能要求,还应是丰富多彩的空间设计。

3无障碍设计的对象人群分析

3.1残疾人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残疾为:任何以人类正常的方式或在正常范围内进行某种活动的能力受限或缺乏(由损伤造成)。根据1975年第30次联合国大会提出并通过的《残疾人权利宣言》的规定,残疾人是指那些具有先天性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致使身体某些部位中的功能或精神方面的能力不健全,对于日常生活或社会活动完全不能或是一部分不能料理的人。根据国际社会提法并结合我国实际,在1987年,我国首次确定了残疾人的定义,并写入1990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原文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在研究无障碍设计时必须明确下列概念:残疾(Disability):定义同上。伤残(Impairment):从病理学的概念上来定义,身体或精神的某一部分的损伤或失去机能,且持久不能恢复的叫伤残。残障(Deformity):由于残疾而使某人处于某种不利地位,以致限制或阻碍该人发挥其根据年龄、性别、社会文化因素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或与他人同等程度地参与群体正常生活。障碍(Handicap):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障碍是由于自身的伤残或失能,或者外界环境的制约,而失去或限制其发挥参与群体正常生活的作用,特别是参与社会生活而产生的功能障碍。其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自身的障碍,例如:盲人看不到红绿灯,是由于自身的视觉残疾;另一方面是外界环境的障碍,例如建筑入口的旋转门、曲形栅栏、高台阶等是轮椅者的障碍。

3.2残疾人的分类世界各国对残疾人的判定标准不同,因此划分残疾的类别也存在差异。美国根据残疾人生理缺陷的具体部位和心智不健全的特征,将其分为:智力落后、重听、聋、语言障碍、重度情感紊乱、畸形损害(包括肢体伤残、侏儒症)、其他健康损害、又聋又哑、多重障碍和特殊学习困难;日本则把残疾人分为8类,即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力落后、肢体缺陷、病弱、精神和情感障碍、语言障碍、多重障碍。我国根据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将残疾人分为5类,分别为:视觉残疾、听力和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对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的残疾人,另列为综合残疾。2006年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残疾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6.34%;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各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重如图1所示。此次调查与第一次抽样调查相比最大特点是:肢体残疾人数量超过了听力和言语类残疾人的数量,达到2400多万,占到所有残疾人数量的将近30%。(数据来源: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公报)。

篇(4)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等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开始重视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控制。人类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活动产生的过量二氧化碳对生态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于是便提出了低碳的概念。2003年英国政府在政府能源白皮书中首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订的“巴厘岛路线图”,2009年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及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向全世界作出了明确承诺。低碳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城市建设、景观设计中生态低碳型景观设计成为一种趋势。

二、低碳与城市园林景观的关系

低碳包括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等等。其中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其核心内容。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生活,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低碳城市的主要思路包括减排和碳汇(既收集和固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而城市绿色园林景观系统作为城市中最主要的碳汇必然成为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色园林景观具有固碳释氧、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美化环境等作用,同时又可作为为重要的低碳教育与展示基地。如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发低碳效应,是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从目前现状来看,城市建设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认识性正逐步深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景观和可观赏性的城市发展思路也已经得到方方面面的确认和肯定,低碳园林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设计师对项目的设计及材料运用也非常重视,而城市市民也在不断追求物质生活条件以外的绿色生态感观。改善城市绿色生态环境,打造城市绿色生态名片,建设宜居的生态低碳城市是当前景观设计师的一项艰巨任务。

三、低碳概念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1、城市雨洪管理

我国城市的雨洪管理技术相对落后,雨水多直排入排水管网,这对城市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造成较大的压力,许多城市一下大雨便是泽国一片。现在人们还没有意识到雨水资源的流失所造成的损失。在缺水的城市,大量的雨水通过市政管网排出,而雨水过后又会出现城市大量缺水的情况。城市中的园林景观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达到较好的排水、储水、净水和补充地下水源的作用。例如城市园林中的绿地系统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调蓄和净化,并使之通过自然渗透补充地下水源。这样不仅可缓解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的巨大压力,减少巨大的人力、物力消耗,同时还可以丰富城市景观,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

2、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绿地减小,建筑和硬地增加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气温的升高会使城市的耗电量加大,从而导致更多的碳排放。园林绿地通过植被的蒸腾作用和遮荫可以降低城市的地面和空气温度,形成明显的城市“冷岛”。通过合理的布局,使园林的“冷岛”穿插于城市“热岛”之间,可有效地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大量减少城市耗能,并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空间。

3、生产性景观的应用

生产性景观通常既可以起到可以提供能源,又能起到装饰性景观的效果,如风能、太阳能发电场、家庭园艺园、生态农业观光园等。这些景观多是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既显人工之美又显自然之美。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通常可以看做一个大地景观的作品,其设备优雅的外形和有序列的排列可以成为城市中富有标志性的景观。同时它们提供的可再生、可持续的能源也可提供城市能源的消耗,减少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城市农业景观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参与、体验农业生产活动的需要,也有一定的产出功能,提供满足部分城市农产品的需求,减小产品的运输成本、运输路程,从而减少碳排放。

四、城市风景园林的低碳措施

下文在微观层面列举几个具体的低碳措施。

1、森林城市建设

碳排放量和吸收量,与当地的自然地貌、自然资源和生态效应息息相关。因此,城市森林不单只停留在美化城市的功能,城市森林的碳汇功能在打造低碳城市过程中,显现出它的作用。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了2.48万亿的二氧化碳,其中1.15万亿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当中,所以说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此外,森林城市在降低城市温度和热岛效应方面效果明显,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

2、城市景观照明系统

随着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完善,相应的景观照明耗电量也激增。LED灯以“低碳、低能耗、低污染”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景观照明灯,适合一些功率较低的景观灯。此外,广泛应用于发达城市的太阳能景观照明也是很好的低碳措施。

3、鼓励公共交通

相关部门应该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让轨道交通和公交交通成为市民乐意实用的出行工具。此外,自行车的公用化,将是实现低碳城市重要的推动力。如果能推广到城市范围,能够极大的降低私人机动车的使用率,从而降低碳的排放量。

4、清洁能源与风景园林

低碳城市将逐步摆脱对与石油的依赖,革新城市的能源供应系统。风能、太阳能和水里发电将被广泛使用。相关能源收集设施,如风车和太阳能将可以与结合景观设施造景,风车和太阳能板的放置场地既可以作为发电场地,也可以作为绿地,供人游玩和观赏。

5、生态措施与水

雨水收集、污水处理和沙漠化防治都与景观息息相关。屋顶花园将加大雨水收集的绿地;生态湿地将净化工业和生活产生的污水;沙漠化的防治与风沙抵御将依赖更多的防护绿地。

五、低碳概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初探

在对园林景观的低碳设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之后,并总结实际项目操作,得出以下几点低碳设计原则:

1、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认真全面的考察项目环境,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及民俗民情。不同地域都保持着各自的民族文化与居住习惯,因此我们在设计中就要充分的了解他们,并结合项目所在具体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研究,不能盲目的设计规划。

2、遵循项目所在地块本身的生态特性,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并对其加以保护

例如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公布了年度专业奖项,2010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获本年度最高设计奖――杰出奖。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是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倡导生态之美、丰产与健康的作物与野草之美,生动地注解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

3、生态景观、低碳设计

有专家表示,明年中国经济关注的焦点之一极有可能是中国能否走上一条低碳的转型之路。而景观设计中的节能环保型材料应用和设计理念的加入必将受到市场的青睐。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可持续发展前景才是我们未来完美生活的追求目标。

4、合理控制成本,合理低碳化。

合理控制项目成本,不要为了低碳而低碳。因此,景观设计师必须有景观成本控制概念。

六、现状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被打上了低碳城市的标签,但是真正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并不是短期内可以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而艰巨的实践,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的投入,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

篇(5)

中图分类号:G321;F124.3文献标识码:A

國家评估中心2019年首次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遇到的瓶颈之一,是满足转化需求的高质量科技成果不足,且研发脱离市场。据移动新媒体“知识分子”专业文章测算评估,若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为50%的话,我国高校仅为6%,发展潜力巨大[1]。

2000年以来,美国、欧盟积极从国家创新战略高度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通过在研究型大学等兴建概念验证中心,或实施概念验证计划,大力推动具有应用潜力的基础研究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获得显著成效。这些实践对提升我国及北京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供给质量,解决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脱节问题,从源头上减少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现象,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概念验证的内涵

概念验证是将研究人员的创意或成果转化为可初步彰显其潜在商业价值的技术雏形,并对那些不具备商业开发前景的设想加以淘汰[2],从而增强研究成果对风险资本的吸引力,提高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例如,微软2019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因实施成本太高或市场需求不明确等原因,30%的物联网项目在概念验证阶段即遭淘汰。

就实际操作所需的环节看,概念验证主要包括原理或技术可行性研究、原型制造、性能测试、市场竞争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等[3]。

从纵向即技术创新链而言,技术创新可至少分为研发(发明)、概念验证、工作样机、工程化及生产线、产品生产5个阶段,而“死亡之谷”包括第2、3、4阶段[4]。显然,概念验证处于基础研究与技术成熟商业化之间比较靠前的环节,它既是技术创新链的一个阶段,又是跨越“死亡谷”的第一步,更是科技成果转化亟须突破的“最初一公里”。

二、美欧概念验证发展概况及效果

(一)美国

为推动概念验证工作,概念验证中心首先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兴起。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于2001年建立全美第一个高校概念验证中心——冯·李比希中心,麻省理工学院在2002年跟进成立德什潘德中心。如今,美国以高校为主已建立了近40家概念验证中心。

高校概念验证中心的发展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美国政府于2009年、2011年分别了《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和《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与繁荣》,将创建大学概念验证中心,作为加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路径。2017年9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向多家非营利组织、高等教育机构和创业集团提供总额超过1700万美元的支持,用于创建和扩大以集群为重点的概念验证和商业化计划,以及早期种子资本基金[5]。

麻省理工学院德什潘德中心是美国高校概念验证中心的突出代表,自2002年成立至2019年底,累计为该校超过125个初期技术项目商业化提供至少1700万美元的资助,为400多名师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支持,共有100多位“催化剂”导师和其他来自企业或创业团体的人士,无偿为技术研发者提供技术商业化方面的指导和服务。近30%的项目通过成立公司实现了产业化,这些企业累计吸引了8亿美元后续投资,资本放大效应高达47倍[6]。

(二)欧盟

欧盟委员会欧洲研究理事会(以下简称“欧研会”)成立于2007年12月,主要负责实施原始创新计划,支持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以及新技术和新兴领域的开拓性探索[7]。2011年,欧研会实施了概念验证计划,并设立概念验证基金予以保障。

概念验证计划专门针对研究成果市场化前的初始阶段,不支持基础研究的扩展研究以及商业示范应用项目。每个入选项目资助金额最多15万欧元,执行期限不超过18个月,主要用市场化可行性研究、知识产权布局、成立创业公司初始费用等[7]。

概念验证基金资助列入概念验证计划项目的年度预算,由2011年的1000万欧元,增长至2019年的2500万欧元。截至2019年底,已资助了约1000个项目[8]。2017年12月,欧研会邀请第三方对概念验证基金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报告显示:概念验证项目在专利申请、许可协议、研究合作与合同、咨询、新创企业、公共服务、争取其他资助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增值。其中,42%的概念验证项目至少完成了1项专利推广,而更多技术则在新创企业或者与中小企业合作中得到应用;获得概念验证基金支持的项目,后续也更加容易得到其他渠道如私人或者风险投资者的研发资助[9]。

三、美国概念验证中心典型运作模式分析

概念验证中心是旨在填平基础研究与产品开发之间“死亡谷”的创新服务机构。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冯·李比希中心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德什潘德中心的运作模式较具典型性。

(一)资金支持

德什潘德中心的资助对麻省理工学院的所有院系师生开放。中心每年用于支持大学早期科技成果商业化的拨款项目可分为点火资金和创新资金,申请者获得资助的累计金额不超过20万美元。点火资金每笔不超过5万美元,周期为1年,主要用于新点子的实验探索和概念验证;成功后可继续申请创新资金,追加的资助不超过15万美元,以确保经过概念证明的研究成果的商业价值。

(二)创业咨询

冯·李比希中心和德什潘德中心都拥有实力雄厚的创业导师顾问团。这些咨询专家都具有不同技术专业背景和丰富新创公司或风险公司经营经验,多与企业和投资方等保持良好关系。作为学界和商界之间的桥梁,他们参与项目遴选,为受资助的项目提供创业咨询,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双方建立密切合作关系[10]。

(三)教育培训

概念验证中心常常通过创设教育课程、开展讲座和研讨、举办学术会议或论坛等方式,帮助师生理解、识别和熟悉科技成果转化流程以及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为可能的初创企业发展做必要准备。例如,“创新团队”是麻省理工学院独特的课程,向学生传授科学和技术商业化的全过程,主要关注如何判断一项处于早期阶段技术的商业潜能,参加课程的投资人也有机会从中选择值得资助的对象[10]。

四、在京高校设立概念验证中心的可行性

从美国实践看,高校概念验证中心的建立和发展需要一定条件,主要包括:技术、人员、资金、设施、“验证”出口等[11]。北京地区高校曾孕育出过紫光、同方、方正、未名生物等一批知名企业,也最有条件和责任在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和开展概念验证活动中先行探索。

从成果来源看,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北京地区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数量接近全国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数量的40%。2018年,中国高校获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授权19.4万项[12],是除企业之外职务发明的最大贡献者;同期北京地区高校职务发明授权量和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在全国高校的比重均在5%上下。这说明一方面北京地区有丰富成果或“新概念”可供“验证”,另一方面也表明北京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依然有较大上升空间。

从人员看,2018年,北京地区普通高校研究生在校人数为31.7万人,占全国的11.6%;研发人员数量为8.59万人,占全国的8.7%。此外,北京地区还聚集了全国一流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这为开展概念验证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智力资源。

从资金看,政府非常重视增加对高校科技的投入。2018年,北京地区高等院校研发经费支出为215.9亿元,占全国高校的比重为14.8%。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并愿意为开展验证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例如,北京市海淀区已宣布将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本区高校、科研院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及开展概念验证项目。

从实验设施看,北京地区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约占全国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的四分之一。同时,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囊括了本地区882个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4.65万台套仪器设备,可以向社会开放共享。这些为开展概念验证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从“验证”出口看,最直接的方式是就地进入大学科技园或其他孵化器。例如,上海市拟采取具体措施推进大学科技园参与高校科技成果的概念验证和成果熟化。北京拥有国家级和市级的大学科技园40多家、孵化器超过100家,10余家高校成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这都为概念验证后的成果提供了众多的接纳通道。

五、启示与建议

近几年,国家先后修订或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北京市也新颁布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这些政策法规主要集中在收益分配、价值评估、人员身份等科技成果转化后端,而对科技成果转化前端的关注度不够或效果不佳。美欧对科技创新思想及成果进行概念验证的探索实践,对我国克服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的“短板”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央地协同开展概念验证探索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国内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2018年以来,西安、北京、上海先后建立起全国屈指可数的几家。2019年10月,北京市海淀区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了全市首家概念验证中心,目前已筛选出一批概念验证项目,并初步打通了概念验证、创业孵化和股权投资的链条,为概念验证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应尽快形成成熟经验和模式向全国推广。建议国家科技、教育、产业部门和北京市合力统筹谋划,将在京高校、科研院所设立概念验证中心列入“十四五”时期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部(院)市合作规划。北京市应将概念验证纳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建设规划》,进行科学合理布局。通过概念验证中心尽可能早地识别出那些具有商业化前景的项目,催生出有助于解决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科技成果。同时,既要防止一哄而上,有名无实,也要克服畏难情绪、裹足不前,还要避免重复建设,考虑差异化布局发展。

二是创新支持路径。借鉴国外经验,对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及实施概念验证的项目资金,前期由政府予以“兜底”保障。建议由科技部和北京市共同设立概念验证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开展概念验证活动,同时考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对“概念验证资助项目”进行支持的可能性。此外,还应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如鼓励本校投入、私人捐赠、民间基金会支持等。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组建方式

从国外发展历程来看,概念验证中心首先在研究型大学工学院兴起,随后扩展到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建议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组建概念验证中心:在依托单位上,既可以由某一所大学独立组建,也可以几所大学联合组建,也包括在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组建,同时鼓励校企共建;在具体运作上,可支持成立“民非”等实体机构,也可采取资助计划等非实体形式;在功能发挥上,既可由政府主导,也可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在服务内容上,既可以是综合服务类型,也可以聚焦特定专业领域;在服务范围上,可以面向本校本单位,也可以面向特定区域如优先覆盖“三城一区”或良乡、沙河高教园区等。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112-02

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4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它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1]。它是以项目开发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实践的、协作式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竞争意识等多个方面获得全面的训练和提高[2]。基于CDIO理念的课程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2014年以来本文作者进行了基于CDIO理念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通过企业调研、问卷调查、实践应用等方法,对基于CDIO理念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应用。

一、目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目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教学处于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手段深度结合期,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亟需改进的不足。

1.传统章节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框架,使课程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教学模式单一,使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导致学生或者对教师产生了过分的依赖,或者对课程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甚至产生不想学的念头。

3.协作能力培养欠缺。课程的教学目标重视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团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协作精神。

4.目前的考核方式单一化,无法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能力,也不符合现代工程教育的评价标准。

5.教材内容编排不合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相关的教材很多,但多以学科知识结构为主,不能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有些教材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不紧密,使得教、学、做难于合一。

二、基于CDIO理念构建课程、专业、社会“一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基于CDIO理念,根据园林植物造景师岗位相关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围绕就业岗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岗位技能为切入点,选取课程内容。具体内容如表1。

三、基于CDIO理念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实施和保障

1.教学组织设计:在教学组织上,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以项目导向为主,同时穿插专题研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方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同时实行分组教学,推动团队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及项目开发能力,提高学生在项目设计、工作分工、交流汇报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团体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2.考核方式设计:以往的考核以书面考核为主,强调结果的考核。以CDIO倡导的“过程评价”为基础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课程采取企业、教师、学生不同主体的评价,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注重考核学生项目设计与应用能力。除了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外,教师还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团结协作和爱岗敬业精神的评价。从项目设计过程、项目设计效果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多元过程考核评价。课程总评成绩中项目测评占60%,职业素养占5%,课堂表现占5%,期末考核(理论和技能)占30%。

3.教学团队建设:建设高水平和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学团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基于CDIO理念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更需要一支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团队由拥有丰富职业经验的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参加企业培训和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技术应用和社会服务,引入企业新技术和服务规范,使得课程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4.实训条件建设:建设符合课程需要的实验实训条件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基于CDIO理念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实施教学,实训室应该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融合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学习的多重功能。我校结合上海市重点专业建设改建园林制图实训室、园林设计实训室、园林植物识别实训场、园林工程实训室等实训场所。积极开展顶岗实习,与上海共青森林公园绿化养护有限公司、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等8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鼓励和安排学生参加相关设计单位的实习岗位,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更好的提升。

5.教学资源库建设:除学院教务处对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的文件、实施方案以外,随着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项目化改造,产生了以下主要教学文件:园林专业课程的实施方案、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标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考试改革方案及成绩评定实施办法等。完善了满足课堂需要的包括课件、教案、案例、图片、技能竞赛等内容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四、基于CDIO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1.课程实行了项目化改造,并采用“双线制”训练方式。依据园林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需求,校、企专家共同筛选与园林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选择能够贯穿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内容在逐步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展开,课内课外训练并行,通过完成项目的训练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建立了与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的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能力目标、工作任务、训练过程和自我评价,学生在做中学,老师在做中教。以真实的园林设计项目任务为载体,教、学、做相结合开展项目教学。基于CDIO理念的课程建设使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被评为2014年上海市级精品课程。

3.出版了与项目化课程配套的特色教材。由9位来自全国高职院校的资深专业教师和3位企业设计骨干组建了具有校企合作优势的教材编写团队,出版了与项目化课程配套的特色教材。教材建设摒弃了传统教学“章、节”的架构体例,遵循“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新理念,建构了模块、项目、工作任务层层相扣的新体例。每个项目都突出工作过程,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4.采用了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能力考核贯穿教学始终。以对完成项目的过程考核为主的方式,对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程度、工作态度、完成项目的情况进行公开、公正、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

篇(7)

Abstract:Theplaceliterature''''sorganizationmanagedandestablishestheplaceliteraturedatabasethesignificancetocarryontheelaborationtothenetworkenvironment,hasanalyzedthedatapoolandconstructsthestorehousethecondition,constructedthestorehousetheway,proposedestablishedtheplaceliteraturedatabasethetypeandimprovesthequalitytheponder.

keyword:Thenetworkenvironmentplaceliteratureorganizationmanages

前言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化时代,地方文献信息因独具的地方特色,需求越来越大,图书馆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开发、提炼地方文献中的精华,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即通过计算机实现对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标引著录和检索输出的自动化检索,才能更大地发挥地方文献的作用,满足读者的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文化发展,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文献资源共享。

一、地方文献的概念

关于地方文献的概念非常多,仅在国内就多达几十种,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著名图书馆学专家杜定友先生的"地方文献是指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照片、影片、画片、唱片、拓片、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印摸等"。

狭义地方文献概念具有代表性的是:"地方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凡在内容上涉及该区域并具有一定价值的软文化,均属地方文献。"(中山大学骆伟),通常国内地方文献工作遵守这一概念。

二、建立地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意义

地方文献素有"一地之百科"的美誉。它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以及风俗、民情、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综合反映,通常这个地区的发展是离不开地方文献的支持。因此建立具有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具体如下:

(1)地方文献可在不同时期为政府部门和各级领导制订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方针、政策、规划和措施方面提供及时、快捷、详细、可靠的咨询服务;

篇(8)

2、当下农业科技档案与新农村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科技档案与新农村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农业科技档案建设工作不够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很难利用农业科技档案更好地指导农业实际生产。部分科技人员不注重科技档案建设工作,没有意识到农业科技档案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的重要性,导致农业科技档案在建设过程中,相关制度不够健全,相关资料收集存在遗漏性,很多重要的农业科技信息没有进行有效记录;第二,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无法落实到位,相关工作没有一定的标准进行,导致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不规范,很难将之应用于新农村经济建设当中;第三,对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手段存在一定滞后性,无法适应当下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形势。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对相关的农业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管理,无法对新农村经济建设进行有力指导,这就导致了农业科技档案存在较大的滞后性,难以满足现实发展需要。同时,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降低,很难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就导致了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效率不高,难以真正发挥农业科技档案的现实作用[1]。

3、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有效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当下经济建设必须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使之能够更好地满足新农村经济建设需要,对新农村经济建设起到较好地指导作用[2]。

(1)对传统观念进行变革,重视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

传统观念的变革,树立新的农业科技档案发展理念,是推动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使之更好推动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要注重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加强农业科技档案工作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指导性地位,使之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农业科技档案工作要注重解放思想,树立市场观念,将档案管理与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有机结合,积极工作,使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切实推进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化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化,要以制度保障作为发展前提和首要条件。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进行完善,变革当下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可以更好地提升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化,使档案在整理和编排过程中,能够符合相关标准,在查阅过程中,能够提供更加有利的信息,进而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

(3)提升档案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

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是保证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更具专业化特征的基础,也是促进农业科技档案更好服务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注重专业化队伍建设,让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有较好的专业化水平,能够保证工作的效率化,使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进行科技知识查阅,指导实践生产。同时,档案工作人员要对农业知识进行有效地了解,对区域种植情况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能够更好地对农业科技知识进行有效宣传,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4)注重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效果,强化农业科技档案对农业经济的作用

农业科技档案是记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档案,具有一定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并能够很好地指导农业生产。新农村经济建设,就是对传统耕作方式的一种变革,使之更好地适应当下经济发展需要,提升农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更好地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可以更好地指导农业发展,使农业生产能够增产增收,提升农业商品化程度,更好地获得经济效益,进而提升农民收入[3]。

篇(9)

Abstract:Theplaceliterature''''sorganizationmanagedandestablishestheplaceliteraturedatabasethesignificancetocarryontheelaborationtothenetworkenvironment,hasanalyzedthedatapoolandconstructsthestorehousethecondition,constructedthestorehousetheway,proposedestablishedtheplaceliteraturedatabasethetypeandimprovesthequalitytheponder.

keyword:Thenetworkenvironmentplaceliteratureorganizationmanages

前言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化时代,地方文献信息因独具的地方特色,需求越来越大,图书馆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开发、提炼地方文献中的精华,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即通过计算机实现对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标引著录和检索输出的自动化检索,才能更大地发挥地方文献的作用,满足读者的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文化发展,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文献资源共享。

一、地方文献的概念

关于地方文献的概念非常多,仅在国内就多达几十种,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著名图书馆学专家杜定友先生的"地方文献是指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照片、影片、画片、唱片、拓片、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印摸等"。

狭义地方文献概念具有代表性的是:"地方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凡在内容上涉及该区域并具有一定价值的软文化,均属地方文献。"(中山大学骆伟),通常国内地方文献工作遵守这一概念。

二、建立地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意义

地方文献素有"一地之百科"的美誉。它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以及风俗、民情、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综合反映,通常这个地区的发展是离不开地方文献的支持。因此建立具有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具体如下:

(1)地方文献可在不同时期为政府部门和各级领导制订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方针、政策、规划和措施方面提供及时、快捷、详细、可靠的咨询服务;

篇(10)

当今世界,我们的环境正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比如气候变暖,空气和水资源污染,以及对自然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共识,这就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关注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态需求。

一、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的关系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尼古拉斯·斯特恩向英国政府提交《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从气候学的角度对当前经济进行分析,并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可见,低碳经济的概念就是由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而产生的。

国际社会对于温室气体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催生了时下逐渐流行的低碳经济概念。自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发表以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发展低碳经济逐步成为一些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2008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确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更加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二、我国低碳经济建设中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本国的低碳产业和相关技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在低碳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推进低碳经济建设。总体来说,我国的低碳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能源消耗持续增加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稳定与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而能源的持续供应与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必需推动力。能源、钢铁、汽车、交通、建材、化工等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高碳经济状态仍然比较突出和明显。由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将同时并进,这就必然导致能源消耗快速增长。而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化工能源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对化工能源的持续消费,必然会带来碳排放物的相应增加,这是与低碳经济的内在发展要求冲突的。

2.我国的资源储备决定了碳的高排放量

作为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我国煤炭的比重占70%以上,而在各种能源中,煤炭含有最高的碳含量,因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数量也相对较高,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虽然我国已经开始研究并开发出可再生能源以及各种清洁能源,但在短期内依然难以完全替代传统能源,我国以煤炭等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3.产业结构阻碍低碳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5:4,第二产业仍然是主体产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的,而我国目前又处于以高能耗为特征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大部分产业链低端产品都是在我国制造完成的,这就决定了我国需要消耗大量基础原材料,即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而工业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高碳经济特征。总之,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产生了严重的阻滞效应。

4.低碳技术水平低下

低碳技术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实现未来低碳产业的目标,至少需要60种骨干技术支持,其中有42种是中国目前没有掌握的核心技术。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在低碳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还存在严重的落后性。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其先进与否,直接决定着低碳经济建设与发展能否成功。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措施

1.加快产业结构改革

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工业所占比重过大在所难免,但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不能一味偏向工业的发展规模,而忽视了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在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应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制定完善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计划。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既然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煤炭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耗方式难以改变,那么要想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就只能通过提高单位能源的利用效率来实现。比如通过政府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引进先进高效生产设备;制定严格的能效标识制度和能效准入制度,鼓励和规范家电、建筑等行业的能源高效利用;以价格为杠杆,逐步推行阶梯能源定价,从消费者一方入手做到节约能源;加快低碳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并尽快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低碳生产。

3.加强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我国低碳技术还不是很发达,可以加强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提高能效的技术、先进的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另外,政府还应该鼓励支持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以及对引进的技术进行二次创新,使我国在低碳技术领域拥有自己的技术特色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全球环境使然,也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面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合理改善产业结构以及提高低碳技术等逐步提高我国在低碳领域的竞争力,从而健康快速的发展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篇(11)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尼古拉斯·斯特恩向英国政府提交《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从气候学的角度对当前经济进行分析,并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可见,低碳经济的概念就是由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而产生的。

国际社会对于温室气体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催生了时下逐渐流行的低碳经济概念。自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发表以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发展低碳经济逐步成为一些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2008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确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更加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二、我国低碳经济建设中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本国的低碳产业和相关技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在低碳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推进低碳经济建设。总体来说,我国的低碳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能源消耗持续增加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稳定与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而能源的持续供应与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必需推动力。能源、钢铁、汽车、交通、建材、化工等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高碳经济状态仍然比较突出和明显。由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将同时并进,这就必然导致能源消耗快速增长。而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化工能源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对化工能源的持续消费,必然会带来碳排放物的相应增加,这是与低碳经济的内在发展要求冲突的。

2.我国的资源储备决定了碳的高排放量

作为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我国煤炭的比重占70%以上,而在各种能源中,煤炭含有最高的碳含量,因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数量也相对较高,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虽然我国已经开始研究并开发出可再生能源以及各种清洁能源,但在短期内依然难以完全替代传统能源,我国以煤炭等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3.产业结构阻碍低碳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5:4,第二产业仍然是主体产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的,而我国目前又处于以高能耗为特征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大部分产业链低端产品都是在我国制造完成的,这就决定了我国需要消耗大量基础原材料,即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而工业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高碳经济特征。总之,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产生了严重的阻滞效应。

4.低碳技术水平低下

低碳技术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实现未来低碳产业的目标,至少需要60种骨干技术支持,其中有42种是中国目前没有掌握的核心技术。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在低碳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还存在严重的落后性。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其先进与否,直接决定着低碳经济建设与发展能否成功。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措施

1.加快产业结构改革

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工业所占比重过大在所难免,但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不能一味偏向工业的发展规模,而忽视了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在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应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制定完善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计划。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既然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煤炭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耗方式难以改变,那么要想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就只能通过提高单位能源的利用效率来实现。比如通过政府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引进先进高效生产设备;制定严格的能效标识制度和能效准入制度,鼓励和规范家电、建筑等行业的能源高效利用;以价格为杠杆,逐步推行阶梯能源定价,从消费者一方入手做到节约能源;加快低碳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并尽快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低碳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