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音乐新课标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1 17:02:0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音乐新课标教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音乐新课标教案

篇(1)

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直至建国后才逐步成熟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现行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素质发展的要求。在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定并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国家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成功研制,依据《音乐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的启动、使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的实施,像一股股清新的风吹进了中小学校园。音乐新课程不仅对传统音乐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更是给学校的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

1 小学音乐教师素质对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新课标是《新的国家课程标准》的简称,新课标顺应当今时展的要求,并提出了适应时代的素质教育理念,力求体现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适应现阶段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并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理念转变的里程碑。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修养的大好时机。因此,小学音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要抓好小学音乐教育,还必须解决好其他相关因素,比如教育环境,教育设施和教师素质等,教育环境,教育设施等因素是可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得到解决。因此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这个教育软件则成了影响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因素,小学音乐教学是我们音乐审美系统化的开始,如果在第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势必会影响到小学音乐的教学效果,甚至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因此在新课标下关注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有其特别的重要意义。

2 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现状分析

2.1 小学音乐教师责任心不够强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的人民教师应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一切为了学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学生教育成才,要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自我奉献精神。对自己一丝不苟,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学生认真负责,对社会无私奉献。从我的周围朋友同学得知,大多数的人都不愿意从事教师这个行业,而从我在学校实习的期间,大多数的教师还再用着以前的教案,没有结合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去更新自己的教案,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大力推行的情况下,有很多的教师都没有真正地理解。

2.2 小学音乐教师学历层次不够 在我调查的一些小学得知,第一学历中师的教师占到了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在一些乡村的小学中,他们没有经过比较专业的音乐教育,虽然很多教师在职期间通过了函授本科的学习,都达到了本科的文凭,但是很多教师都没有仔细认真地去学习函授课程,所以他们的学历应该以第一学历为准。通过我的调查,有的老师既任教音乐课程也任教着英语课程,还曾经带过语文,数学等等,可见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很不稳定,还有的比较偏远地区的小学里基本上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这些情况直接影响着小学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对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造成负面影响。

2.3 小学音乐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教学理论运用不够 小学音乐教师的文化素质总体水平不高,电脑水平达到二级的很少,对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不够熟悉,甚至部分教师不会使用,英语水平相对较差,普通话一般都在二级乙等,对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等有助于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认识不够深刻,这些就直接导致了他们教学手段相对单一,教学思维相对落后等后果。如:多媒体教学,活动教学,情景教学等缺少运用。音乐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教育内容的“社会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这些新的教育理论得不到推广。限制了音乐教师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更新教学观念,吃透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2.4 小学音乐教师欠缺过硬的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适时更新,而且现阶段的小学音乐老师大多数都是中师毕业,而且有部分老师就没有参加过音乐史的考试,只有近几年才有本科生,他们在学生时代学习的音乐知识在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显得较为陈旧,对学生更深层次地、更近距离地接受音乐教育不利,然而在困难面前,我们大多数的教师没有选择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去提升自己,也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去充电,而是带着这些相对陈旧的知识去培养学生,这样反复的恶性循环只会与音乐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所以当今的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更好地加强自己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为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服务,让学生接受高水平、高质量的音乐教育,从真正音乐上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好地达到艺术教育的目标。

3 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努力方向

3.1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要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的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当你爱上教育事业以后,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按《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要求去培养学生。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我们的教师一定要经得起经济浪潮的诱惑,站稳自己的脚跟,树立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的观念。

3.2 终身学习提高学历层次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终身学习有利于提高学历水平;拓展知识领域、更新专业知识;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教育能力;保障教育质量。对于教师来说,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对所有的人而言,而对教师来说就更为重要了。

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在自己的闲暇时间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提高。寒暑假更应该利用起来,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历。

3.3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要求 小学音乐教师应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更新教学理念,重视课前准备,加强教研活动,多样教学方法,同时提高自己对教学的要求。①教学大纲要求:明确教学目的,弄清规定的知识体系和各册、各单元的内在联系,弄清限定的知识范围、深度。②使用教材要求:对知识点的认识要准,对重点的把握要准,训练的项目的掌握要准,组织教材和选择教材要活。③备课和写教案要求:备课时,对学生的一般认识水平要清楚,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清楚,预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清楚。写教案要做到:目的明确,难点明确,步骤明确,方法明确。④课堂讲授要求:口头表达鲜明、生动。课堂教学的导入过度、讲解、点评、总结等教学环节严密系统,准确连贯。⑤运用先进教学手段要求:根据课程需要使用现有的现代教学手段于课堂中,上课形象生动,调动学生的活跃性。⑥优化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的主导思想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容易接受又能愉快地学习,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活跃思想,处理问题不照搬照套,使学生有发挥的余地,应该让学生有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无论学生回答正确还是错误都应该鼓励,绝对不能打击。

3.4 更新专业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时代在进步,新的教学大纲、新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内容已经让我们很多的专业知识相对落后,新的教学工具也已经让我们的专业技能无处容身。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在这种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参加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各地举行的钢琴比赛、声乐比赛、音乐理论知识竞赛、合唱比赛等等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工作和学习中找到突破口针对性地提高自己。在比较-发现-提高-再比较-再发现-再提高这个循环中提高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

3.5 教育的根本是爱 《爱的教育》有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待学生要有一颗博爱之心。孔子之所以被誉为万世师表,关键在于他有一颗爱满天下的博爱之心。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教师,更把我们当作朋友,兄弟,父母。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的使命。一名优秀的小学音乐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以自己为榜样教育学生”,古语也说:“善歌者教人习其声,善导者教人习其志”。但是我国目前小学音乐教师的现状,如学历层次,责任心,教学方式,专业知识等方面还是很令人担忧,因此我通过自身思考和所查阅资料的理解找到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方法。但是由于我的知识,阅历以及经验的不足,论文之中有很多的不足,这将会是我以后工作和学习的动力,让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最终把自己培养成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篇(2)

本学期,本组注意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有关精神,认真要求每位教师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并积极地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还积极开展同学科之间的备课研究,对教材、教法力求“挖深”、“吃透”。在先后多次的备课检查中发现,所有教师备课认真,教案编写详细实用,针对性强,教法设计新颖,合理科学,体现出教师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和领会。

二、认真研究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发挥学科优势作用

本学期,本组多位教师在学校组织的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积极投入,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参加课外活动。在教学工作中,本组各学科教师除完成好教学工作外,还积极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好各种活动,充分发挥了不同学科的优势作用。

1、艺体组在四月组织本校学生参加阆中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多名参赛学生获奖,并荣获团体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2、力仕海老师也认真组织美术作品展示评比活动,获得了较好的成绩。音乐教师认真组织学生的文艺活动,并积极辅导,先后参加了水观区教育办事处的文艺比赛,参加节目荣获二等奖。

篇(3)

一、科学的定向,确定目标指南

作为阅读教学最初的出发点与最终的归属,教学目标同时还是阅读教学活动的灵魂。语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除了整体目标之外,还分列出了学段目标,并根据学段目标提出了相应的阅读教学建议。因此,我们教师应当对新课标进行仔细的研究,熟悉教学建议,明确编者的实际意图。同时,结合教师自身的理解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方向之后,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阅读教学目标。

例如,对《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需要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根据文章的要求与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切入点。这篇文章词句、段落等方面的教学并没有提出较高的要求,其重点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享受,使学生了解到“拟人”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师在讲解结束之后,可以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表达其阅读感受。

二、合理的定位,进行学情导航

语文教学专家普遍认为:教学设计应该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作为起点,并尽力给学生创造或提供有效的途径,使其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对阅读教学起点进行定位,再结合学情,就可以找到文章切入的关键点。

例如,在教学课文《放飞蜻蜓》前,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研究蜻蜓与人类以及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切入点;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之后,他们就会形成相关的知识结构。当教师讲到人类应该保护蜻蜓、保护小动物等知识时,学生会发出疑问:老师,你小时候有没有保护动物,有没有捉过蜻蜓呢?此时,教师就应该给学生进行耐心的解释,让学生知道: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并以此作为反面教材,引导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三、能动的定点,以文章作为指路

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以对文章语言文字的掌握运用作为其重要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大力研究,通过切入定点,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设计出开展阅读教学的最优方案。

例如,苏教版第九册的《莫高窟》一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又以第二部分作为重点,主要介绍了莫高窟中的壁画、彩塑以及藏经洞。因此,教师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该部分上。由于第二部分有明显的过渡句,同时也有文章的中心句,因此教师可以以过渡句作为其教学切入点,学习文中的成语;同时,在学习这些成语的过程中引入壁画知识与彩塑知识,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浑然一体。

四、准确的定情,对生活进行渗透

新课标明确要求阅读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促使阅读教学深深地根植于现实生活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象与品德修养,并养成良好的品格,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阅读内容来源于生活,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因此,在设计教学切入点时,必须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作为目标,结合其生活情境,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例如,《落花生》一文,描写了生活中非常平淡的事情,但父亲的话却颇有深意,旨在教育子女要以花生不计名利、默默无闻的精神为学习对象,从而形成要做有用的人的思想意识。文中的“我”实际上是所有子女的缩影。采取切入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认识到具有高尚品格的重要意义。学生把自己定位于文中的第一人称“我”之后,他们就会朝着文章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去努力。

五、有序的定性,教师进行严格把关

篇(4)

1.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以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焦点就是自己预设的教案,基本不去考虑学生怎样学,学得怎样。例如不管学生需要不需要,爱听不爱听,欣赏音乐时总是把“作者介绍”、“创作背景”、“作品分析”等知识向学生灌输,而且是“一讲到底”、“全面开花”,从而产生千人一面的“共鸣”。课堂提问旨在引出确定的认知结果,总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这样,学生虽有简洁明了的感觉,但由于预先作品定了位,给作品情感加了框,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既没有创造空间可言,也没有个性思维可言,更谈不上独特体验了。其实,音乐具有不确定性,对同一问题、同一音乐的理解与感受,不同的学生以其本身的性格、情趣,会有不同的体验。音乐学习领域中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内容的实践,都应珍视学生体验间的差异性。因此,在新课标下,教师必须树立“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教学新理念,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价值,从只关注预设的教案和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给学生以充分体验的时空和自主、探究、交流、体验的生动过程,从而在多元体验中说出真实感受,亮出真实想法。

2.从本学科到跨学科的转变

实践证明,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都成为,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1.由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和考试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在获取知识的知识、技能、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在进行音乐实践的活动中,只有通过恰到好处的“导”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由感而发”,学生的情感才能随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在不断的体验中感受、领悟、发掘音乐的美。学生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后所学到的知识,在学生脑中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如在给学生上河北吹歌《小放驴》一课时,课本上标出了演奏乐器管子和唢呐,通过图片展示,学生认识了这两件乐器,可是由于学生对这两样乐器的了解很少,还是不能搞清楚,于是,我借来了唢呐,又找来了吹管子的视频,通过让学生自己吹自己观察等亲身体验,使学生对管子和唢呐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可见,直观教学远比抽象教学来得快并且更直接,所以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2.学生由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

新课标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音乐课一定要让学生大胆地“动”起来。让学生动手也要动脑,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真正去音乐世界里遨游,得到美的享受。可通过一些乐器演奏和舞蹈动作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由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课堂教给学生,让他们成为主人。我的音乐课,都会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根据自己音乐的感受来即兴表现,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这样的学习方式带来的效果是原有教学模式所不能达到的。

篇(5)

通过这一学期我对新课程的了解和认识,我认为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须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以往我们关注的是课堂上教师教学手法如何转变。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在实践中我发现,要想实现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的备课方式。所以,我认为在备课时应该努力实现以下几点:

一、把自己当学生

以往老师上课前关心的是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很少关注的是学生的想法和情感,经常以成人的心态去看学生的想法和情感,经常以成人的心态去看待学生的想法和情感,以致上课时常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学生,导致学生机械、被动,接受式地学习。这一点在自己身上也存在着。前两周学区潘主任听我课后这样点评:“在你讲课时首先要把自己当成一名十来岁的孩子,要有一颗童心才能把自己的学生教好,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听完后我好好思考了一下,自己以前在这方面确实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难怪我上课提出有些问题,学生难以回答和理解。后来我好好研究了新课标书本,在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富有想像力和情感。我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主体,作为我们教师来说应该多为学生考虑,多为学生服务。因此,我觉得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把自己当做学生,用一颗“童心”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怀着“童心”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依据学生的喜好和个性来进行课堂的灵活运用。从“童心”的角度去帮助学生解决疑问。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必须边成小孩子,才能作小孩子的先生。”有时孩子的想法是很幼稚的,孩子眼中的世界和大人截然不同,同样的音乐在成人和孩子不同的人听来截然不同。他们可能会有很多怪想法,这些想法可能不是纯音乐的东西,但却体现了孩子们可贵的思维,老师如果能够启发他们的智慧,更能保护好他们后继学习的动力。

二、备“导法”而不是备“教法”

篇(6)

关键词:小学教育;音乐教学;学生兴趣

音乐作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落实“新课标”,通过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小学音乐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方面都能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不断进行创新,而且也取得了重要成效,但当前有很多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浓,甚至有很多小学生对音乐课十分抵触,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很多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而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应当成为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重要的目标。这就需要广大小学音乐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践、探索和总结,努力在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取得新的突破。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要想更好地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注重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模式。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要想更好地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须在情感教育方面下工夫,通过有效的情感教育,让小学生对音乐产生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情感教育自始至终融入教学体系当中,要高度重视与学生“近距离”接触,多关心爱护小学生,通过多与小学生接触,让小学生喜欢上教师,学生也会因喜欢教师而喜欢上音乐课。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观察发现,音乐教师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对小学生都有很深的情感影响,所以教师若能做到投其所好,蹲下来,用同龄人的语气与他们对话,学生都非常乐意与平易近人的老师打成一片,教师开展教学就会事半功倍。教师在运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还应当更加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小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更好地开展“服务”工作,这样能够使小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挥,通过解疑释惑、启发思维,让学生自己投入到音乐当中,这应当成为重要的教学策略。

二、注重教学设计

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要高度重视教学设计的科学化和趣味化,充分发掘乐谱的旋律美、节奏的动感美、歌词的情感美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在具体设计教案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对教材进行反复研究和深层挖掘,了解教材的深层内涵,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做好教材的重新组合。教案设计好之后,教师就要按照教案进行具体的教学工作,要将“灵活性”作为重要的教学策略,使教材的内容能够更加符合学生实际,同时还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在课前唱一些小学生喜欢的歌曲,然后再进行正式教学。

三、注重设置情境

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提高他们的兴趣,一定要高度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这样能够更好地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融入课堂教学中来。要想使音乐教学情境更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最为重要的就是要积极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特别是要将更多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融合,比如可以将表演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融合,这样能够使课堂氛围十分浓厚,学生也可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特别是通过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通过有效的指导和示范,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比如,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表演教学的应用,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各种角色,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开展会十分顺利。

四、注重分类指导

对于小学生硭担绝大多数都喜欢游戏,特别是小学生的音乐基础不同,因而兴趣也不同,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不同的教学。这就需要将“分类教学”作为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重要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类型、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得到激发。比如,我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感进行教学工作,对于音乐基础较好、兴趣较浓的学生,重点要在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方面下工夫;对于音乐基础不好、兴趣不浓的学生,重点在培养他们学习兴趣这方面下工夫,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则分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逐步使学生的水平不断“拉齐”,最终能够基本达到同一水平线。

综上所述,制约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最为突出的因素就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这就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无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工作就比较被动,而要想培养学生的兴趣,则需要教师不断地研究和探索,特别是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注重情感教育、注重教学设计、注重设置情境、注重分类指导“四个注重”,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加入更多的“兴趣”元素,真正使小学音乐教学“活起来”,激励小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篇(7)

二、“探究、创新、自主、合作”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发展已有较高水平,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思维的独立辩证性提高,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对事物都持有质疑、探索的心理。他们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探索未知,喜欢标新立异。这些都是具备探究创新精神的表现。学生的这些心理状态,客观上给“音乐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提出要求,即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进行“探究、创新”教学活动的客观要求。而“自主、合作”学习是实施“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的必要条件。它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而“合作学习”是针对于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于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音乐教育理论课”上课形式是大课,面对六七十位各有差异的学生,合作学习能弥补这种教学的不足,从而达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三、教学中应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紧密联系中小学的教学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有目的地深入到中小学音乐教学环境中去,了解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及教学过程,通过熟悉了解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增强对这门课程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情感,培养其为基础音乐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注意变“一言堂”为“众人参与”,引入学导式及富有实践性、指向性强的多元化的教学法,将“探索、创新、自主、合作”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指导学生自学、讨论、教案设计、见习、模拟课堂教学、微格教学等方式扩大独立活动范围,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条件。在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探索、创新、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

1.倡导自学指导与讨论相结合教学中,强调将“导”放在主要位置,改革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转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观念,倡导自主性学习。如将教材中某一章节的学习要求和重点交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列出自学提纲,设置不确定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再协助总结、归纳、充实完善。以中学创作教学这一章节的学习为例,教师先列出思考问题: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的方法有哪些?你有哪些新的设想?学生通过自学,收集案例,获得大量感性认识;再通过小组讨论,在课堂上陈述不同意见,争论、质疑,教师最后归纳、总结。

篇(8)

一、新课程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建立正确的备课观念

“备课”是教师重要的教师行为,更应注重效率。一是备课的目标要重实效,要实现“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传统的备课通常会出现目标不明确、不实在,如很多教师的备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要么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合实际、不具体;二是应多注重知识传授与获取,要强调教师教学行为的结果和学生行为的结果。传统“应差事”式的备课对于学生的发展显然是无效或效益很低的。“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音乐教学的改革探索中,出现了只强调和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现象。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民主平等、自由开放的气氛很浓,学生似乎可以放开手脚、任意发展,但有的时候这种课堂会不自觉地偏离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三)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社会在发展进步,我们的学生也在不断地变化,他们想从音乐课中获取的除了有限的几首歌曲之外,还有其他的各种美好的体验。这就要求音乐教学形式多样,器乐、律动、游戏、欣赏等教学内容都应真正落到实处。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还包括教师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设计教案,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让学生觉得老师离他们很近,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直接从整体感受歌曲入手,变换形式地让学生多听、多感受,很自然地解决一些所谓的难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喜欢,教师也会教学更轻松。

(四)避免形式上的合作教学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这当然会给音乐教学带来清新的空气,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音乐教师把构建新的学习方式理解成外在的东西,即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具体表现形式上,认为把音乐课堂弄得热闹起来,让学生更多地合作、讨论、交流,就是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二、新课程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建议

(一)丰富学习内容

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灵活多样的音乐活动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它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进而形成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音乐学习方式,而且便于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二)组织实践活动

首先,实践性是音乐课程的重要特征,“新课标”指出“在所有的音乐教学中,都应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基本途径”,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一点,组织好课内外音乐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实践学习、创造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是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其次,教师还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外音乐实践机会,通过多种组织形式,搭建实践表现的平台。

(三)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强调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师角色。在新课程下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应关注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多维的课程内涵和终身学习的要求,使音乐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书匠”角色中解放出来,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音乐教师应成为学生音乐学习的引导者,即积极学习态度的培养者、有效学习方式建立的促进者、良好认知结构的构建者。引领、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习策略,有效调控音乐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探索中习得音乐知识,获得音乐技能,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交流者。合作需要尊重,需要分享与欣赏。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摒弃权威意识和完美主义者思想,尊重学生的自与选择权,关注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不要以专业的标准衡量学生,而要欣赏学生。学会彼此分享,促进师生的友好交往;学会彼此欣赏,使师生合作的音乐课堂更加快乐与和谐。

篇(9)

“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这是新课标就高中教育所给出的教学结构。就美术这门选修课程而言,作为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既对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品位和综合素质。于此,笔者特结合个人的美术教育经验,对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鉴赏课程做出如下阐释。

一、美术鉴赏课程对高中生的作用分析

所谓的美术鉴赏,就是“运用观察者自己所掌握的所学所闻,通过视觉去观察美术作品,而后进行体验、分析、判断美术作品,并产生各种联想,从而去理解美术作品,享受艺术文化的过程”。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之下,通过在鉴赏课程中去欣赏、分析及评价古今中外卓越的艺术作品,不但能够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所欣赏作品的艺术价值,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去感悟作品中所涵盖的精神内涵,而且还能够树立他们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心态,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从而做到陶冶情操以及促成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建立。

然而,如若想让美术鉴赏课程发挥其作用,首先就需要课程健康有序地进行。与此同时,课堂的顺利进行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予以支持。

二、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探微

众所周知,“新课标”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同时它还要求“教与学的高度统一”,因而,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成为教师教学时首先要考虑的必要因素,同时,美术作为一门“有感情的艺术”,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学生“有感情”地参与其中。经过多年探索,“情景教学”这一教学方法由于能够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因而,它被许多美术教师大力应用。而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个人认为“趣味性”和“灵活性”是两个不能忽视的“基本点”。

1.“趣味性”在教学活动中的实现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带给我们教师的启示就是:兴趣在学习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将“兴趣”渗透到美术鉴赏课程中,则需要教师不但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而且还要在课程中将“趣味”广泛渗透。

(1)充足的课前准备

为了使学生在美术鉴赏课堂中上得津津有味,在赏析美术作品中,逐步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于教师来讲,首先,我们就要充分了解所教课程的内容,备好教案。同时,为了让学生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教师除了要不断地充溢自己的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诸如书籍、网络等方式,为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以便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

(2)“趣味性”的课堂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而,美术鉴赏课程中的“趣味性”应当从课堂伊始便建立起来。一般而言,利用讨论这种互动教学方式是展开趣味性课堂一个有效的办法,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讲一个和课程有关的故事,来开始当天的课程。

众所周知,美术、音乐和舞蹈这三个美的形式共称之为“艺术”。而在美术鉴赏课堂中,让学生去欣赏舞蹈、聆听音乐是非常有利于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例如,在鉴赏我国的水墨画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春江花月夜》,或是在鉴赏敦煌艺术之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敦煌舞”等“视听一体”的片段,来带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2.“灵活性”在课堂中的实现

由于篇幅原因,在此所讲的“灵活性”主要是指教学内容。我们知道,随着社会发展的瞬息万变,包括高中生在内的所用人,在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而,美术鉴赏课的课堂内容应当具有“时事性”,例如,让学生欣赏当代国内的优秀建筑等艺术作品,同时,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审美观,比方说,带领学生去分析他们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的色彩和构图等艺术特色。

在我国现行的“分数制”选拔体制下,美术这门选修课尚属于高中教育中的“球”,然而它对每一个人人生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一位名人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做准备的。”对美术课等艺术课程而言,它的这层含义更是明显。而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我们应当认清美术对高中生的重要性,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锐意进取,不断革新教育观念,以实现美术课程的功能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篇(10)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提高准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培养准教师情结与责任意识,促进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是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双实践”模式人才培养的宗旨。在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精彩课堂与教学观摩

以教学理论为基础、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为手段,再配以优秀的实际课堂教学为实例进行分析,是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连接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首师大音乐学院的本科生从大三开始便逐渐接触参与这个实践环节。大学四年级的准音乐教师从现场观摩上一届优秀准教师的课堂教学,参与其实习报告到大量观看“全国中小学课例比赛”中的教学案例,观摩一线音乐教师的音乐课,逐步积累经验。作为一名学生,感受新课标理念下音乐课堂的氛围;作为一名准教师,观察优秀教师的教态、学习教学语言、感受教学气氛、分析教学设计等。

二、参与实习学校活动

继2001年音乐课程改革之后,我国的中小学越来越重视音乐课,北京的很多学校除开设音乐课,同时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音乐社团活动,如管乐团、打击乐团、合唱团、京剧社、音乐创作社团等等。首师大音乐学院将学生分组分配至几所重点中小学,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不仅要研究课堂教学,同时也要在课堂以外的空间充分展示自己。

2011年9月,恰逢民族音乐学会举办北京市中小学民族艺术展演,在三十五中学实习的准教师们也有机会参与其中。整个展演活动包括了北京市中小学生中优秀的民间艺术节目,有民族乐器演奏、民族舞蹈表演还有民间歌曲联唱等。参与的过程中,准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协助教师完成展演后台工作;展现自己的特长——民乐专业的准教师为准备参加演出的节目示范、指导。准教师们参与其中,感受民族音乐、民间舞蹈的魅力,同时亲身经历、参与如此规模的艺术展演台前幕后的所有工作,为以后的自身发展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能力、增长了经验。

三、仿写教案并创造特色

作为一名准教师,撰写教案的能力必不可少,在校期间,本科生从新课标、课程观的角度出发,以新教材内容为主,设计过一些教案,但仅仅是停留在备教材的阶段。进入了实习学校,准教师要在备教材的基础上,备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容量出发,设计切合该学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

《全国中小学课例评比》已开展很多年,有很多优秀的获奖课例供一线教师、准教师参考与模仿。开始实习的准教师们第一个任务就是根据自己教授的班级学生特点,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模仿设计两节同样的音乐课。这个环节中,09级实习生观看了《大河之舞》与《唱念做打学京剧》这两个获奖教学录像。在观看过程中,仔细研读教学设计思路、设问技巧,从实践出发,与大学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设计出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音乐课。在京剧课的设计中,声乐特长的同学,以唱腔为教学重点难点,突出体验京剧唱腔艺术的环节;有的以京剧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为教学主线,贯穿始终;有的突出京剧国粹的地位,与其他剧种比较研究的欣赏课,在模仿教案的过程中,不但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同时融入自己的特长。

观摩、仿写教案这个环节,为准教师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教学重点、教学氛围、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应变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同时,准教师在顺利、圆满地完成自己参与设计的第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时,也无形中增强了信心,坚定了信念,吸取了经验。

四、师生说课集思广益

“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是现代学校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讨论式教学策略,集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意见。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也运用这种讨论式的课堂模式为准教师进行说课。每当准教师有新的课堂设计、教学构思时,指导教师便召集其他准教师,大家一起为这一位准教师进行集体说课。在这个环节中,指导教师引领主方向,每位准教师发散思维,针对这个教案出谋划策,可取其经典的思路用于自己的教学设计,同时也要贡献可取的意见与建议。

一名准音乐教师在设计了一节高中音乐课《非洲歌舞音乐》,忽略了高中音乐与舞蹈选修模块中音乐为主体的思想以及高中生腼腆、不爱表现张扬的心理特点。大家帮忙出谋划策,最终帮助她完成了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这种集体说课的教学模式不仅锻炼了说课准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其他参与准教师在这种模式中不断学习,取其精华。准教师们针对一个教案各抒己见、发散思维、碰撞火花,不断的完善教学设计、提高说课能力、增加知识深度、了解学生心理,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完美与高效。

五、总结评价与完善提升

教学总结与评价自课堂教学产生以来便一直没有中断过,但对于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是从最近几十年才开始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实施以后,强调进行多元评价,重视过程评价、多元评价、并且评价方法趋于综合。在实习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准教师完成了从不善于评价到每节课课后主动进行自我评价与他人互评的过程。指导教师与准音乐教师们从是否完成拟定的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中的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效果、与学生互动情况、教师语言教态等方面进行综合、多元的课程评价。

在评价环节中,准教师们不仅帮助他人进行教学评价与完善,同时还通过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客观的认识自身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找出不足,加以改进。从实习前期的准备到课堂实践教学的不断完善;从实录课观摩到完成教学任务进行自我评价,师范大学的准音乐教师经过不断的积累与实践,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有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的合格准音乐教师。

随着基础音乐教育改革10年以来的不断深入与完善,基础音乐教育对人才需求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为此,实施适应新教育背景下高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日渐重要。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双双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最初的实施与进一步创新下,定能为我国中小学输送更多的音乐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郑莉.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篇(11)

【关键词】

小学音乐 生本教育 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也在不断革新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各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也在小学音乐课堂不断演绎着各种精彩。然而,在课堂热闹的背后,我们也应该冷静的反思,在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中我们是否给了学生充分的提问权利?在我们为完成课堂教务任务而沾沾自喜时,是否真的体现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在呼唤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小学音乐课堂只有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发挥音乐在发展学生智力、健康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在音乐课堂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的世界呢?笔者从如下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转变学习方式,把课堂主体的权利还给学生

新课改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音乐教学,一直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教师以“讲”好为课堂准则,以既定的“统一答案”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教师从传统的课堂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把课堂主体的权利还给学生,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以学习歌曲《踏雪寻梅》一课为例,“X X. X”这个节奏中前八分休止符相对比较难懂,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地根据教材对学生进行灌输,那么,只会让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对此的记忆也不长久。为此,笔者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解决本课“前八分休止符”这一教学难点。有学生说:“我唱的这里会在心里默默嗯一下。”有的说:“我用脚打节奏强调。”还有的说:“我唱到这里会点一下头。”……同学们开始交流起自己的解决办法,使音乐课堂不仅显得生气勃勃,也让本课难点不攻而破。

在本课中,笔者以自主讨论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以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把课堂主体的权利还给学生。

二、改变教学模式,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

在传统“一言堂”的模式下,教师是绝对的主宰。有的教师担心让学生提问会影响自己预定的教学进度,有的教师担心学生的胡乱质疑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还有的教师认为让学生提问有挑战自己课堂权威的感觉。多种因素下,教师往往不给学生质疑的机会,音乐课堂也是死气沉沉。笔者认为,把提问、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可以营造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在主动思考、积极提问的过程中探索音乐真谛。

例如在欣赏六年级下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化碟”部分时,大部分教师都是以虔诚的态度和服从的品质对名家的经典之作顶礼膜拜,一成不变地灌输给学生,反而导致学生不敢、也没有机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质疑。为此,笔者在课上就《梁祝》中“化碟”部分的创意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果不其然,有的学生认可殉情的做法,认为在世俗的威胁下,殉情可以让爱情永恒。但也有学生发出了这样的质疑:“在‘化蝶’的大团圆中结束一个悲壮的爱情故事,这是否暗示着作者对封建婚姻制度的默认和赞同?”“《梁祝》的最后是祝英台撞死在碑前,而尾声‘化碟’部分的音乐却只是对爱情主题的简单再现,缺乏应有的荡气回肠的千古遗憾之感,这样的尾声会不会大大削减了其艺术的感染力?”……瞧,民主的课堂让学生敢于敞开心扉,在一片质疑声中,笔者谅讶地发现,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创意比《梁祝》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在上述过程中,正是教师的一次转变,不以“讲”好为课堂准则,才让学生有了突破名人和权威思想的机会,让学生在创新、求异中实现心灵与音乐的相融。

三、引进激励机制,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

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单一、机械的评价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重新认识评价的功能与效用。在课堂评价中,教师不应“独揽大权”,而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改的活动中来,在自评与互评中,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