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公共交通安全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0 17:02:2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公共交通安全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公共交通安全管理

篇(1)

一、健全机制,形成全社会协调联动工作格局

(一)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对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二)成立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由市政府市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明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按照《回族自治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要求,建立市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度。

(五)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道路交通安全综合管理责任制。实行机动车、驾驶人“户籍化”管理。每个村、组、社区设立由村干部、社区干部、司法助理员、农机安全管理员兼职的交通安全管理人员,每个村、组、社区配齐2名以上专职交通协管员。协助公安交管和农机部门开展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劝阻交通违法行为工作。

(六)组织农村派出所参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二、严格管理,增强道路交通安全源头管控

(七)监督驾校严格按照培训大纲培训,不得减少培训项目或缩短培训时间,严格管理教练员队伍。对挂靠经营、不按规定进行培训的驾校和教练员进行清理。

(八)每年对驾校考生的考试合格率以及所培训驾驶人三年内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率和交通事故发生率进行考核排名,对排名靠后的驾校采取减少报考名额、暂停考试等惩罚性措施。

(九)开展文明交通进驾校活动,每个驾校都必须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设立一个文明交通宣传阵地、讲好一堂文明交通常识课、每位学员看一次文明交通宣传片、参与一次交通劝导服务、每位新驾驶人参加一次文明驾驶宣誓仪式。

(十)完善驾驶人考试管理办法,增加场地考试项目,明确实际道路考试距离,增加夜间考试和重点车型长距离考试比例,提高考试难度,确保考试质量。

(十一)加强对营运客车、城市公交车、营运货车、旅游客车、出租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等职业驾驶员的管理,严格准入门槛,严把职业驾驶员从业资格关。凡具有吸毒、嗜酒、赌博等不良行为的驾驶人,一律不得聘用其驾驶客运车辆,并要求运输企业每年对本企业的职业驾驶员进行不少于15天的安全教育培训。

(十二)加强拖拉机驾驶人培训管理工作,严把拖拉机登记和驾驶人考试关,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无牌无证发生率控制到20%以下。

(十三)完善客运企业、驾驶人诚信体系和“黑名单”制度。

根据客运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和实际安全生产状况分为红、黄、绿3色等级管理,对达到红色等级的企业挂牌进行整改,并向社会公布。实行交通违法、交通事故抄告制度。对发生交通违法行为或者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客运驾驶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取消其从业资格,列入黑名单库。

(十四)实施机动车保险费率与交通违法行为,交通事故情况挂钩。

(十五)加强营运客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旅游客车、校车等重点车辆管理。建立专门管理档案,建档率达100%。

(十六)对道路运输经营者所属客运车辆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负同等以上责任的,除收回肇事车辆的经营许可证件外,从发生事故之日起1年内,不得受理该车实际经营者新增客运经营申请。

(十七)加强对校车的安全管理和资金投入,解决学生乘车问题,并配套解决校车驾驶人及车辆运行、维护保养等费用。2012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车配置率达到40%,2013年达到70%,2014年达到90%,2015年达到100%。

(十八)落实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和交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格校车安全源头管理,加强对学校和幼儿园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建立校车及驾驶人档案,建档率达到100%,落实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向公安部门备案制度;强化校车安全技术状况定期检验;严格校车驾驶人聘用,对驾驶人不具备相应准驾车型3年以上经历、年龄超过60周岁、最近3年内有记满12分记录、发生过失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交通责任事故、有饮酒或者醉酒后驾驶记录、最近1年内有驾驶客运车辆超载、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以及有犯罪记录、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受到拘留处罚记录的,一律禁止驾驶校车。为所有校车配备教辅人员,安排、引导学生有序乘车,杜绝出校返校时发生超员交通违法行为。

(十九)加强学生上下学时段和校园周边道路的巡逻管控,为全市学校配备护学员,做好学生上下学交通秩序维护,严防发生校车超员现象。严厉查处接送学生车辆超员、超速、饮酒和醉酒驾驶以及无牌无证车、报废车、三轮汽车、拖拉机接送学生等交通违法行为,使接送学生车辆违法率下降到10%以下,加强对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的监管,落实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备案制度,备案率达到100%。

(二十)认真调查摸排寄宿制学校周末放学返校情况,提出运力需求,积极协调客运企业,支持客运企业在周末增加运力,解决寄宿制学生回家返校乘车难问题。

(二十一)加强公交车和出租车管理,严把车辆安全性能关,加强驾驶人职业道德教育和文明驾驶教育。建立健全驾驶员诚信考核档案,建档率达100%,严格资格审核和岗前培训,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交通安全各项措施,依法查处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从业人员。

(二十二)落实客货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抓好交通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健全交通安全规章制度,建立驾驶人档案,建档率达100%,严把驾驶人出车关。同时要加强车辆的日常检验、维护、检测,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得安排生产运营任务。

(二十三)开展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评估工作。对客运企业、危货运输企业、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企业、出租车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开展评估,将发生重特大责任交通事故的企业列为重点对象进行监控,必要时向社会公布。

(二十四)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方便检测的原则,制订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设置规划。

(二十五)实现机动车安检机构与车管所计算机系统联网,对车辆检测信息数据实时传输。凡未联网的检测机构,公安部门对出具的检测报告不予认可。

(二十六)凡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车辆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检验机构,一经发现,一律取消其检验资质。

(二十七)依法严格落实对大型客货车辆、营运车辆报废解体的监督职责,严厉打击利用报废机件拼装机动车违法行为。凡不按规定解体报废车辆、利用报废车辆机件拼装机动车的,一经发现,一律取消报废回收企业、汽车修理改装企业的经营资质。

(二十八)整顿客运市场秩序,严厉整治非法营运的“摩的”、“面的”、“黑出租”,净化客运市场。

三、完善设施,构建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网络

(二十九)将保障路面交通安全设施、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道路危险隐患点段治理、交通科技建设、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执法装备等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所必需的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任务的增加逐步增加。

(三十)建设交警中、大队营房。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营房建设纳入基本建设规划,分五年逐步解决交警中、大队营房建设问题。(市公安局牵头,发展改革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等单位配合落实。)

(三十一)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常住人口、道路通车里程、机动车保有量及驾驶人总量,制订交警大队、中队警力配置规划,及时调剂补充新建公路所需警力,切实解决交警警力不足问题。在人员密集、交通复杂、事故多发的镇场或干线公路,合理布建交警巡视点,并落实机构、人员、营房、经费和装备配备。

(三十二)规范交通协管员管理。将交通协管员工资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依据警力配置等因素,按照民警与协管员1:3的比例配备交通协管员。

(三十三)在临水、临崖、急弯、陡坡路段和事故多发等重点路段,设置警示标志、防撞护栏护墩等安全设施,2012年设置率达50%,2013年达100%。(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安监局、公安局配合。)

(三十四)建立对新建、改建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施工方案审查、施工以及道路竣工验收等阶段全面落实交通影响评价的工作机制,公安、安监部门参与项目评审和验收,确保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十五)严格道路施工报备制度,落实施工作业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督促道路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布设施工作业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市交通运输局、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公安局配合。)

(三十六)建立健全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根据道路安全隐患严重程度,制订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划,实行定期排查、挂牌督办制度。(市安监局负责,交通运输局、公安局配合。)

(三十七)将“公路安保工程”向农村道路延伸,完善农村道路的标志标线和安全防护设施。加大农村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公安局、安监局配合。)

(三十八)加强三轮汽车、摩托车管理。按照“先纳入管理,后逐步规范”的原则,出台鼓励农民群众入户办证的政策规定,解决农村地区三轮汽车、摩托车无牌无证问题,2012年三轮汽车、摩托车上牌率达60%,驾驶人持证率达70%,2013年三轮汽车、摩托车上牌率达90%以上,驾驶人持证率达95%以上。(市公安局负责。)

(三十九)制订农村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村公共交通发展,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监管,按照农村群众出行特点和规律,合理安排运力,有效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和出行不安全问题,2013年行政村公共交通覆盖率达100%。(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公安局配合。)

四、科学管理,推进道路交通管理科学化建设

(四十)进一步完善自治区、市、县(区)三级交通事故紧急抢救联动机制,建立110(122)报警服务台与120、119急救电话之间交通事故信息互通和反馈制度,实现救援单位同步联动,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事故伤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国省道干线公路、高速公路重特大交通事故、道路阻断等公共安全事件,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

(四十一)指定交通事故伤员定点救治医院,定点救治医院要建立“绿色通道”。(市卫生局负责,2012年2月底前完成。)

(四十二)管好用好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确保事故伤员得到及时救治。(市公安局负责,财政局配合。)

(四十三)建立恶劣天气预警机制。及时向社会降雨、降雪、雾、道路结冰等天气预报、警报、预警信息。

(四十四)及时收集道路通行条件变化信息,交通安全预警,采取相应的道路通行管理控制措施,做好公路抢通恢复工作。(市公安局负责,交通运输局配合。)

(四十五)进一步加强城市交通指挥中心建设,完善系统功能,提高城市道路交通指挥控制能力。全市重点路段电子监控设备逐步增加,提高交通管理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市公安局负责,财政局、交通运输局、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

(四十六)公路客运(含农村地区客运汽车)、旅游客运、危险物品运输车卫星定位行驶记录仪安装率达100%,重型货车、出租车等车辆卫星定位行驶记录仪安装率达80%。加大监管力度,督促运输企业充分发挥卫星定位行驶记录仪的监管作用,及时提醒车辆驾驶人员按规定速度行驶,对监管平台发现的车辆超速、超员等违法行为,督促企业按内部规定予以处罚。对不按规定使用、监管的车辆和企业,责令停业整顿。

(四十七)制订公交优先发展规划,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力度,提高城市交通公交分担率,中心市区公交分担率、覆盖率、准点率逐年提高。(市交通运输局负责,财政局配合。)

(四十八)加快邻近主干道的住宅集中区、繁华商业街区、学校周边的道路中央隔离设施和行人过街设施建设。抓好大型公共建筑物、住宅小区、繁华商业街区、学校等人口密集区的停车场配建,充分利用背街小巷等道路资源,规划建设停车泊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配合。)

(四十九)积极培养和引进交通组织和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建立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人才库。(市公安局负责,财政局、交通运输局、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

五、强化宣传教育,落实行政问责制度

(五十)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每年组织制订市交通安全宣传实施方案,安排必要的交通安全宣传经费,确保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顺利开展。全市30%以上社区、村镇、企业、学校建立交通安全宣传警务室,宣传覆盖率达100%。(市公安局负责,宣传部配合,2012年底前完成。)

(五十一)市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设立固定交通安全宣传栏目,在黄金时段播放有关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公益广告。市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天播放交通安全公益广告数量不得少于2条。(市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负责,公安局配合。)

篇(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贵州省道路交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人、车、物流量急剧增加。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乡村公路都是弯急、坡陡、路窄,往往一侧傍山、一侧临崖,如果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极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甚至是群死群伤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乡村道路交通事故的频发,不但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何做好乡村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是全省各级政府部门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 我省农村道路交通现状

1、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公路路况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道路“村村通”,农村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如赤水市,全市通车里程1494公里,其中乡村道路1204公里,占总通车里程的81%。但是,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我省大多数乡村道路依山傍河,路窄、坡陡、弯急,而且许多路段属于等外公路或简易公路,有的村级公路只能供二、三轮摩托车通行,交通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2、农村运力不足,机动车安全技术性能差。由于我省大多数边远乡村的客运班次较少,有的乡村甚至不通客车,群众要解决自身出行问题,又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有的群众就购买价格便宜、性能低劣的二、三轮摩托车,甚至购买报废车,有的群众搭乘非客运车辆作为代步工具。这些车辆使用年限较长,缺乏安全运行条件,及其容易发生各种故障,从而埋下事故隐患。

3、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不够,驾驶员法制意识淡薄。目前贵州省大多数农村驾驶员交通法制意识淡薄,各种交通违法现象较为普遍,同时缺乏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尽管政府部门多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偏远的乡村,宣传效果却很一般,主要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氛围不浓,声势不大,有的地区甚至是交通安全宣传的盲区,群众对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都不了解,只要出行时有车辆搭乘就可以。所以在农村,尤其是在婚丧嫁娶等集会时,低速货车、拖拉机、二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和无牌无证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比比皆是。

4、警力不足,管理失控,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大幅度增加。目前全省乡村道路四通八达,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人数大幅度增加。以桐梓县为例,1997年全县通车里程1300公里(其中国道99公里、省道31公里、县道192公里、乡道148公里、未列入养护范围的村级道路830公里),乡村道路里程占全县通车里程的75%,全县机动车保有量6000多辆,驾驶人8000余人。到2007年,全县通车里程达3293公里,其中村级道路2795公里(217个村全部通公路),全县机动车保有量增至16437辆,驾驶人22000人。而该县交警大队警力只有42人,其中大队领导3人,综合科2人(兼政工、纪检、后勤、宣传、信息收集与反馈、接待等工作,同时要应付各类会议和检查),车管科5人(按车管岗位最低人数标准设置),事故中队6人(处理大量交通事故、事故调解、接待交通事故案件上访等),秩序科5人(兼道路秩序维护、外勤警卫、客运源头管理等工作,其中警卫任务特别繁重,仅2007年该县各类交通警卫开道任务达165次之多,使用警力640人次)。除去上述人员,实际真正投入路面的民警只有21人,平均每名民警要管理道路157公里、机动车783辆、驾驶人1048人,工作任务之重显而易见。道路里程、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人数大幅度增加,而常年来承担道路交通管理任务的交通民警却没有得到合理增加,现有警力只能顾及到国、省、县和城区主干道,对乡村道路的管理显得力不从心。同时,由于经费保障体制的变革,乡镇政府和派出所协助管理交通工作的积极性大幅度下降,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根本无法顾及,甚至大多数时间处于失管失控状态,违法现象突出,农村事故频发,并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省交通死亡事故的重灾区。

二、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

篇(3)

交通运输行业是一个事故多发的高风险行业,服务区域点多线广面长,每一台运行的车辆就是一个动态危险点源。

2.源自对交通安全形势的研判认知

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很多,私家车迅猛发展,机动车增幅过快、混合交通状态,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风险隐患。

3.源自规章制度用血写成、不能用血验证的深刻理解

交通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康,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势必影响企业、家庭的和谐安宁。

二、“五化”管理的构建途径

1.“制度落实规范化”严控两个流程,夯实发展管理根基

修订改进制度,完善责任体系。结合工作实际,持续改进现有规章制度及各岗位工作流程,实现制度覆盖“无缝隙”、“无死角”。完善点、线、面责任管理体系,落实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确保大队—基层—班组—员工各节点责任人各负其责。强化监督考核,提高执行力度。建立检查、考核和奖惩机制,设立制度“高压线”,严格执行“3313”安全检查制度,做到严格管理、科学考核、有效激励、全面监督。在违规处理上突出“严”字,实施动态检查与定期考核,促进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与落实。

2.“日常管理科学化”实施三项举措,巩固发展稳定形势

着眼事故预防,强化风险管理。开展“四项评估”,落实控制措施,提高管理水平。掌握驾驶员动态,开展驾驶员安全能力评估;掌握车辆状况,开展车辆安全技术状况评估;掌握天气动态,开展恶劣天气风险评估;掌握道路动态,开展道路状况风险评估。突出过程管理,实施动态监控。利用GPS在线监控,实现车辆出场前、行车中、回场后闭环管理。针对气候变化及道路特点,实施“红、黄、橙”三色应急管理,落实恶劣天气干部带车、跟车和安全提示制度,做到预警、防范、监督检查“三到位”。统筹规划部署,优化管理模式。优化车辆配置,降低出车频率和日常消耗,确保车辆安全、高效运行。规范车辆调派、运行、汇报、回场签字管理,加强日常生产组织协调。利用月度回访、电话沟通方式,了解用车需求和驾驶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品质。

3.“教育培训专业化”突出两个重点,构筑发展稳固防线

创新教育培训模式。组建培训师队伍,依托练兵场、练兵室,做到学练结合,提高员工标准化操作技能。将培训学习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以学习能力的培育带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丰富教育培训载体。完善“四种学习模式”,丰富“培训十法”,提高培训效果。采取脱产轮训、分批集训、开办“小讲堂”、小课堂”等方式,围绕“双高双新”、AB类、七座以上客车及出长途驾驶员各自特点进行专项培训。组织开展冰雪路面、车辆防爆胎、涉水行驶等应急演练,提高驾驶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4.“安全文化特色化”围绕三个方面,提供发展理念引导

丰富“安全文化”。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增强员工对安全理念认知。完善安全文化阵地,深化车厢文化,在关爱驾驶员同时送上一份平安祝福。因地制宜打造走廊文化,窗帘文化,拓展路单文化,增强安全文化渗透力,培养员工安全心态。完善“亲情文化”。关注员工所思所想所困,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五法”,帮助员工减卸思想、工作和生活压力。关爱员工,致力改善员工工作、学习及生活环境,坚持“六必访、五必帮、四必到”,为员工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常年坚持开展送温暖活动,帮助解决员工实际困难。建立激励文化。发挥典型激励作用,评比选树“标准化示范车队”、“标准化示范班组”、“优秀驾驶员”、“文明驾驶员”,营造出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利用报纸、杂志等媒体广泛进行宣传,感召员工提升实力、增添动力、迸发活力。

篇(4)

1. 引言

加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交通施工安全关系到交通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和杜会稳定大局。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提高交通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有效地遏制建设领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尽快实现我国安全生产局面的根本好转。

2.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交通施工生产流动性大,产品的形式多样化,产品的体积庞大,结构复杂,露天作业,季节性比较长,机械化程度低,材料品种繁多,安全系数小,很难控制,隐患较多,必须全员参加安全管理这项工作,协调配合,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企业头等大事,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我们开展正常活动的必需要求,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性任务。安全生产的文明施工是高效益,高效率的前提,就是最低成本消耗获得最大价值。

3. 交通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交通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交通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交通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对于国家有关交通的法律、法规、规范等,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交通施工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处罚不到位,而且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日常忙于事务,只在口头上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或为了应付检查走过场,从而影响了交通施工的安全。

(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少,综合素质较低,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薄弱。另外,交通工地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一线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缺乏基本安全知识,其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又远远不够,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差,甚至一部分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

(3)交通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交通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交通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名存实亡,安全生产机构、消防机构、文明施工机构、卫生保卫机构的工作无从开展。交通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未能从施工企业-项目部-班组-施工人员逐级落实安全生产指标,未能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无从考核。

(4)交通施工环境恶劣。

由于交通工程的特点所决定,交通工程施工环境具有露天、高空、工种交叉等不利因素,并且交通工程一般是比较庞大的工程,场地狭小,立体交叉,导致交通施工环境恶劣,容易诱发安全生产事故。据不完全统计,交通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很多是由于施工环境恶劣而造成的。

(5)交通施工技术不够规范。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操作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关键,交通施工现场对《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不熟悉,从而导致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施工技术操作管理不到位,现场存在大量事故隐患。

(6)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设施、设备、用品、用具等配备不到位。

安全经费和安全设施的投入,是进行安全生产,抓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目前,由于建设资金不到位,垫资,不正当竞争或者违法分包,转包等因素,使部分施工现场无脚手架及安全网等设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4. 交通施工的全过程安全管理

(1)在交通施工现场施工之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当必须采用这些设备、设施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开工之后进行的评价,可查出施工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交通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系统建成以后,在现场旅工阶段进行的安全评价,可了解现场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2)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施工安全应急预案增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明确安全生产权利与责任关系,通过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教育,组织相关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安全讲座,加强员工的安全管理、建立安全机制、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对于施工中突发的意外安全事故,首先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保护财产安全。对于安全事故紧急情况,应该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突发安全事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以及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预备状态。在日常生产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施工安全教育,构建应对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预案,做到防患于木然。

(3)加强安全生产的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落实奖惩制度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是工作的一般程序,安全生产也不例外,在安全生产布置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检查形式是多样的,施工企业安全检查一般分为常规性安全检查、特殊性安全大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施工现场生产环境复杂,工作面多、工序繁杂、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施工人员的技术等级、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对施工现场进行常规性安全检查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环节。安全管理部门对那些带有安全隐患的工作场所长期地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指导,使生产中产生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纠正或排除。特殊性安全大检查是在某一特定时段和区域内开展的,参加人员层次多、检查范围广、带有针对性的进行。定期检查是施工企业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的一项检查制度,有固定的时间属于例行检查范畴。不定期抽查虽不是制度化的检查,但它的意义非同一般,不定期抽查带有突击性检查的性质,也就是说在没有预先通知和施工现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而进行的安全检查,由此发现的问题更真实更客观,解决处理的安全问题方法更有效,做为施工企业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检查和指导,目的在于扎扎实实的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5. 结束语

总之为确保交通工程的质量安全性能,保障交通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就必须从建设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安全管理、全程施工安全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监理单位与交通工程有关的生产经营单位、交通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等相关工作做重点抓。只有做好交通工程项目全程中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防止先天患产生,确保各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唐春凯,杨一伟,崔维军.浅谈交通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交通安全,2005,(07):35~36.

篇(5)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质量管理的要点

作为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需要严格把关施工的质量,这对于公路项目整体工程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目前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交通标志,该设施的设置没有固定的位置,需要根据公路各个路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布点,在施工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交通标志的桩号和版面,和公路路面的情况是否符合,譬如指路标志是否遮挡该路段的行车视线,或者交通标志和高压设备是否保持安全距离。

(2)护栏,根据设计图纸的规范要求,利用立柱对护栏之间间距进行调整,并通过控制立柱的准确位置,调整相互冲突的预埋管线和立柱,以及避开中央分隔带。另外要提高桩位施打的精确度,根据设计标准,提前浇筑混凝土基础,并在混凝土初凝时,利用素混凝土和砂浆将立柱固定在暗通道、大中小桥、明涵洞等预留孔中。

(3)交通标线,其设置的要求是流畅和醒目,和道路路线一致,并且能够适应各个时间段的视线诱导。另外交通标线的型号和间距等,还需要根据车流量和路面的状况,进行定期的保养,但要注意控制作业的温度,通常保持在6-30℃之间。

(4)隔离栅栏,为了避免设置时和公路的通达性产生矛盾,在设置之前要利用仪器规划公路用地界,合理调整隔离栅栏和公路通达性之间的关系,同时保持隔离栅栏整体的美观。

(5)防眩,设置的目的减少夜间行车车辆车前灯造成驾驶员炫目,以及减轻驾驶员夜间行车的疲劳感,这是降低夜间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在施工的时候,在检验防眩装置的基础上,合理设置炫目装置的支架、版面,控制装置的高度、角度和尺寸。

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交通安全设施是公路区域性视觉系统的组成部分,协助驾驶员准确判断公路路况和行车方向,是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和提高行车舒适性的重要举措。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质量管理的侧重点体现如下:

(一)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需要从监理的角度,明确监理的内容和提高监理的质量:一是监理工程师在施工现场检查施工单位的材料,检查材料是否具备生产许可证、出厂证明、质量合格检验书和试验报告,同时检查产品的质量、性能、规格和数量等,并对生产厂家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以及是否拥有完善的计量、检测、试验工具等进行考察。二是设施施工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来源,需要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并按照相关标准规程性能试验和质量检验,经证明质量和性能达标后,方可进行采购和使用,否则不能将原材料和半成品用于工程施工。三是监理工程师随机抽样原材料和半成品,按照国家乙级资质试验单位检验合格标准进行检查,常见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有立柱、连接件、防阻块、标志板、防眩板、横梁、热熔涂料、网片、波形梁板、反光膜、突起路标、刺铁丝、玻璃珠等。四是钢制品的重点检查,材料到场后,监理工程师抽样检验,检查钢制品的外观和测试镀锌量,检查的方法是将200件钢制品作为取样单位,然后分别抽取立柱、波形梁、斜撑、铁丝、连接件各1件进行测试。五是施工单位定时观察材料的质量变化,并及时向监理单位上报观察的结果,如果发现材料质量存在问题,要立刻停止使用和采购这种材料。

(二)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在确保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材料质量过关的前提下,还要加强控制施工工艺和流程的管理,以消除施工工程当中存在的质量隐患,最大限度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

(1)交通标志。交通标志起到了提供道路信息和组织引导交通流的作用,其施工的工序分为5个步骤:一是制作支撑结构和标志板,根据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钻孔、切割、焊接钢结构,然后防锈处理热镀锌,而标志板需要按照裁剪、切割的加工步骤,在清洁正面后,粘贴反光膜。二是基础定位放样,在确定基础位置后,按照规定准确放样,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标志的里程和净高。三是采用明挖法开挖基坑,并整平、夯实和垫层基底,严格控制基坑的位置、大小和深度。四是硂浇筑基础,浇筑的时候要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并用振捣棒同步振捣,搅拌均匀混凝土材料,然后用法兰盘对准基础,按照顶面水平标准对平嵌入基础。五是安装立柱和标志板,单双立柱式标志、单双悬臂式标志、门架式标志等有不同的安装顺序和方法,但都需要控制标志板内侧和土路肩线的水平距离。

(2)护栏。目前公路采用最多的是波形梁护栏,这种护栏主要利用立柱、土基和衡量变形来吸收能量,以强制性的方式改变车辆的方向,迫使车辆正常行驶。其施工质量的控制步骤包括:一是立柱放样,根据护栏布设图,将涵洞、立交、通道、平交、桥梁等作为控制点,然后定位测距和调整放样间距,放样后对立柱位置的地基状态进行调查。二是安装立柱,双向定位立柱,以控制立柱的间距,再采用打入法和开挖法互相配合的方式埋设立柱,需要重点控制立柱的水平和竖直方向。三是安装波形梁板,先用螺栓拼接,以便在立柱上固定防阻块和托架,使得波形梁板的拼接方向符合技术标准。四是调校波形,注意螺栓拼接拧紧的时间,以免局部变形,同时协调梁板顶面和道路竖曲线。

(3)交通标线,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放样,以控制线条的流畅、圆滑,然后清洗路面,尤其是划线位置,不能存在颗粒状的粉末或者其他物体;涂底漆的最佳时间是干燥天气,所有的放线形都要涂抹上足够厚度的底漆,在底漆干燥之后,根据温度的情况,调节划线时的热熔涂料温度,约为180℃-220℃左右,确保敷设的标线色泽和粘结力处于最佳状态。

(4)隔离栅栏,主要作用是防止无关的人和动物进入公路行车区域。施工时,按照设计要求将隔离栅栏焊接在立柱端部、端柱,纵向张铺拉紧,不能存在翘面或者凹凸现象。隔离栅栏的设置通常都需要结合公路的地形,尤其是起伏程度比较大的路段,要沿着纵向整平,如果出现地面纵剖面突变情况,则要适当调整铁刺丝之间的垂直净高。

(5)防眩板,其结构比较简单,只需要将通过放样、安装支架、安装防眩板、调整防眩板线形,将结构支撑安装在中间分隔板的护栏上,基本就不会存在质量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交通标志、护栏、交通标线、隔离栅栏、防眩板等,这些安全设施不仅关系到公路的舒适和快速运营,而且起到了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作用,因此公路交通安全设施需要严格把关施工的质量,这对于公路项目整体工程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一方面需要从监理的角度控制设施施工材料的质量,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控制施工工艺和流程的管理,其中包括交通标志、护栏、交通标线、隔离栅栏、防眩板的施工质量管理,以消除施工工程当中存在的质量隐患,最大限度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篇(6)

一、严格落实党政领导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同为道路交通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切实担负起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责任。要按照“主体在县、管理在乡、延伸到村”的要求,建立落实县政府负总责,各乡镇、各相关部门主责主抓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县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扎实履行监督协调指导职责,及时研究分析形势,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行业管理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对本行业领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直接监管责任。

二、切实强化重点监管措施。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落实管理责任。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公路客运车辆、旅游包车、危化品运输车的执法检查,坚决管好路面秩序。交运、运管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督促落实运输企业交通安全主体责任,严防“病车”上路运营。安监部门要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深化专项整治和危化品运输管理。各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职,确保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不发生大的道路交通事故。各乡镇要组织人员,深入到村社、农户,对重点驾驶人进行“面对面”交通安全警示提示教育,对本辖区“五小车辆”和微型面包车全面进行排查摸底,建立健全农村机动车和驾驶人员管理台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公安、交运、安监、运管、农机等部门要抽组人员,组成联合督查组,从4月29日开始,对各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督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要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进行整改,从源头上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篇(7)

当今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采用新的技术和设备,而交通机电工程也不例外,因此机电工程施工开始变得复杂,施工的流程也变得繁琐,加之施工人员的机电知识没能及时更新,导致机电工程的施工不断的出现问题。

1 交通机电工程的技术优势

交通机电工程系统包括监控系统、收费系统、供配电系统、通信系统、照明系统等。在最开始的时候,交通机电工程主要是高速公路管理配套当中的一部分。随着各种工程和公路建设的加多,还有交通机电工程本身的巨大优势,让其的应用领域不断的扩大,现如今不论是公路工程亦或是城市交通管理都采用交通机电工程技术。其主要具有技术发展速度快、交通机电工程有较高技术水平、有较宽的技术专业领域等

2 交通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不足

2.1 对施工风险认识不足。在交通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中,进行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是风险识别,而风险识别的主要基础是总结和研究过去施工项目的风险。目前在交通机电工程施工中,对于项目风险的总结资料还比较少,很难支撑项目安全风险识别工作的开展。

2.2 安全风险管理组织不完善,意识不足。在交通机电工程施工中,虽然人们的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已有了一定的增强,但还没有形成非常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导致时常发生安全事故。

2.3 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在交通机电工程施工中,因为一线工人大多是低技术含量的劳动人员,自身文化教育程度比较低,安全意识较低,接收安全培训以及风险控制能力也较差,这给机电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3 预防交通机电工程安全风险的流程

3.1 建立组织。建立组织主要是对参与安全风险防范工作人员的要求,具体指建立交通机电工程安全风险防范管理组织。组织中要求安全风险防范管理人员需具备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的知识和意识,同时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工作人员要参与现场工程,通过各类渠道搜集信息,并且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全面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

3.2 设定目标。在交通机电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多种影响工程安全的风险因素,但不是所有的都可能导致风险产生,因此,只需要选择其中的一项或两项作为风险分析和控制的目标,并将其作为交通机电工程中的重点防范对象。

3.3 风险识别。确定风险控制目标后,需要确定风险可能产生的部位及成因等,其判断方法主要是根据以往类似场合的经验.另外,还可以搜集相关信息,并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到目标风险可能产生的部位以及成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了解风险存在的同时,也存在机遇,必须同时辨识利害关系。

3.4 风险评估。风险识别之后,对可能产生风险的后果进行评价以及估算,同时,还要在技术以及经济的基础上.对可能产生的风险后果做出定量和定性评估,确保制订出能将风险影响程度降到最低的应急预案。

3.5 风险应对。风险应对主要指制订和启动应急预案。风险应对的主要方法有回避风险、承受风险、降低风险和转移风险。必须在项目经理和职能部门责任落实的基础上,保证风险应对的程序和执行得到有效实施,特殊情况下,需要取得相关企业领导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帮助。

3.6 信息与监控。虽然已根据经验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制定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但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为了有效应对风险,必须加强对风险的日常监控,全面搜集各方面信息,做好沟通工作,根据了解到的信息对预案进行修整和补充。

4 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4.1 明确项目安全风险。交通机电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部应组织设计单位对安全风险、安全风险的控制指标、处理措施等进行技术交底,对于危险性较大工程必要时可组织第三方介入进行风险评估。工程中标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确定、选择、辨识安全风险范围,结合自身施工经验判定危险级别,根据安全风险调查情况,组织专业人员按“LEC 定量评价法”对已识别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归纳,整理成《安全风险评价表》,最后汇总形成《安全风险动态台账》。施工单位按照安全风险范围和危险级别,编制《安全风险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后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经专家论证审查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施工单位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和安全风险的危险性,编制安全生产应急综合预案和安全风险专项应急预案,聘请业主、监理、设计单位进行评审,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建设项目必要时可聘请专家进行评审论证。

4.2 确定项目安全管理目标。交通机电工程属于工序复杂、涉及面广、危险性大的行业,各类突发事故时有发生,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教训十分深刻。为实现交通机电工程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加强施工建设安全风险的检查、监控和预警,避免人员和财产损失,需要明确交通机电工程安全管理目标。

4.3 制订安全风险管理方案。机电工程项目开工前,需要组织项目部、监理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情况制订安全风险管理方案,对安全风险源进行准确的识别以及分级。方案制订后,邀请相关专家对其进行评估,审查方案中确定的项目危险源和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从而针对安全风险提出解决或者控制的相关意见或者建议。

4.4 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最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在机电工程施工中,应加强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和安全风险管理应急方案,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有迹可循。

4.5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在工程建设中,项目部应该将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列人重要的议事日程,正确处理生产进度、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的关系。项目部要建立安全体系、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出安全规章制度和奖罚制度,形成完整、规范的规章制度。

4.6 做好设施和设备的管理。为进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等安全防护用品,为登高人员配备安全带,并检查施工人员佩戴的对不对。随着进度的推进,要搭设脚手架,并组织验收,在危险部位挂设警示牌。进场验收的电材料和机械,专业电工和机械人员需每天检查,并做好记录。所有操作人员都要持证上岗。在施工现场等重点防火区,要按配备灭火器和消防栓等消防器材,并要定期进行检查。

5 结语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交通机电工程很多新的技术和新设备产生,因此,我们要不断地进行培训与学习,提高交通机电工程安全管理的水平和管理质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国家的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篇(8)

引言

随着城市交通建设系统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交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城市都在不断的对现有交通进行改善,但在实际施工及安全管理上还有很多问题急待解决,否则对交通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会产生较大隐患,制约了城市交通的完善,也容易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的改进施工管理方式,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的管控,使得我国交通事业有着稳定的发展。所以对于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需要进一步深入的分析。

1.交通施工管理和安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交通工程施工的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对于施工的安全控制也越来越重视,并且也一直在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并对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进行了加强,一定程度上使得交通工程发展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但在实践中,仍有些问题需要注意,不然不但会带来安全方面隐患,同时也会阻碍行业的发展。在实际施工中,尤其需注意以下情况:

1.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在整个施工工程中,只有通过安全意识的建立,充分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才能在实际过程中得到落实,因此安全意识也是把控安全的根本。在实际施工中,有些管理层领导对于安全问题也容易忽视,主要是对安全的认识程度还不够,对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不够重视,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至于很多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更为薄弱,这样就比较容易引起交通工程事故,所以,对于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有效方式进一步提升他们对于安全的认识,对于交通工程施工的品质意义很大。

1.2工程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机制

一般交通工程现场规模都比较大,施工人员相对较多,难以对每位施工人员都能进行监督与把控,如果此时没有完备的管理机制,就无法对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现有的施工现场即使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也存在不规范,执行不到位等情况,最终形同虚设。甚至有些施工现场会出现擅自离岗等现象,很可能就会引起重大的事故。所以,目前来说,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管理制度,是建设和监理单位迫在眉睫的问题。

1.3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在交通工程的实际施工中,通常采用抽检来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无法保证原材料都能符合标准,如果在摆放和维护上存在失误,以及在施工前对机械设备没有做好检查、维护等措施,就会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另外,在建设之前,如果没有考察过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很有可能因为方案不合理,从而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交通工程的施工是非常专业的施工项目,涉及十分繁杂的材料、工序等,这就需要非常严格规范的工序,并且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

1.4工程人员的素质不高

因为交通工程施工设计较多的部门和专业,为了使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得到保证,通常需要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来协调和处理相关部门的事情,使工程能够安全高效的进行。但现实中,仍有安全控制及施工管理人员是从别的岗位转岗而来,专业素质较低,加上目前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施工人员还不能熟练掌握新的工艺意义,操作中不按照工序进行,从而很容易就会引起安全事故。

1.5安全资金的投入过少

比如属于高危行业的公路施工工程,如果不能确保安全措施的落实,以后施工工作将会难以开展起来。目前来说,大部分施工单位在安全性上的投入还太少,甚至有些单位安全资金严重不足。因为许多施工单位觉得在安全上投入是浪费资金的行为,对这块投入资金没有必要,因此就无法落实施工安全措施。还有施工单位在使用陈旧的施工设备,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更新维护,就会使得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2.提高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和安全控制水平的途径

2.1提高安全意识

首先,对于安全意识的问题,施工单位理应加强宣传,有必要的情况下对施工人员可以进行定期培训,使得对于安全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让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其次,领导层应从上而下建立安全意识,显示出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让整个施工过程始终保持对于安全的意识。

2.2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

目前交通施工中普遍存在监督管控制度不完善,安全管理要求不落实的情况,如果要确保交通工程的顺利完成,这两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在于明确领导的权责关系,加强领导意识,建立责任人制度,有效贯彻落实监督管控制度,对于相关责任人需建立科学的奖惩方案,表扬嘉奖工作突出的优秀工作人员,强化榜样的力量,对于工作失职、违反工作要求和没有按要求施工的人员也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定期进行考核,对监督管控的效果进行评估,以此来不断健全相关的监管机制。

2.3加强质量控制管理

对于质量的管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施工之前的安全管控,主要是控制原材料、设计和机械设备的质量,在原材料入场时,要进一步检测,以确保原材料的品质,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可采取招标方式,同时在材料入场后要采取分类管理措施,以免发生腐蚀以及混乱等问题。其次,对于施工过程的现场控制,可以设置关键点,关键点的设置需要合理化,通过把控关键点来进行安全管理,同时在此过程中,也要设置科学的检测周期,过长或者过短都不适合,一方面问题不能及时发觉,另一方面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对施工人员情绪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另外还要不断对目标进度及时进行跟踪,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最后在竣工之后也需要对安全进行管控,在验收过程中及时发现不合格的工程,通过整改或不予使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4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以及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安全控制的成效,所以,对于他们的培训也需不断加强,对于管理层来说,学习意识的增强,综合管理技能的不断提升,才能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管控;而施工人员主要需进一步更新新技术的知识,不断学习新的工艺技术,严格按照科学的工序进行施工,进而实现对工程的安全管控。

2.5加大安全投资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对于安全的投资必不可少,为了有效减少事故发生,顺利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的投资,这部分资金外部主要投入政府部门的宣传、培训和安全教育等;内部主要投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更新、人员教育培训和劳动保护保健等。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环境的改变,对交通工程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会面临更加复杂的施工和安全控制的局面,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加强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问题,使得质量和监督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这样就能够使交通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同r对施工的安全进行把控,从而使得交通工程的安全和品质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一、交通标线与交通标志

道路上的交通标线是为了能够给道路使用者提供一定的信息诱导,使其通过道路标线体现出的交通信息来引导自己按正确的方式行驶。一般来说,交通标线是与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共同作用的,当然也可以独立地发挥作用。道路上的交通标志可以划分为多种,但其总的目的都是为了使道路结构更加合理,从而保障道路的安全通畅。道路交通标志有传达指示信息、禁止、警告以及指路等多种作用,使必备的道路安全设施,也是交通管理正常进行的保障。

二、护栏与活动护栏

护栏按照其处在公路中的具置,可以分为中央分隔栏以及路侧护栏两种,还有一种是专门设置在公路桥上的桥梁护栏。一般来说,设置中央分隔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行驶中失控的车辆进入反方向车道,引发交通事故;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对中央隔离带中的某些构造物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活动护栏则是指在道路的中央分隔处设置的一种可以使部分车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正常通行,还有就是便于部分道路施工时进行临时性的开放。这种活动护栏在一般情况下是关闭的,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只有遇到特殊情况时,才会临时性的开放,灵活性较强。不管是从外形还是主要作用来看,护栏与活动护栏都是两种不同的道路安全设施,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三、轮廓标与防眩设施

轮廓标是指利用轮廓标自身的反射器通过视线诱导后通过诱导效果来给人们提供一定的指示信息,它的种类主要取决于其安装的具置。而防眩设施的主要作用则是对来自车辆对面的其他车辆的眩光进行有效的遮挡,这样可以使驾驶员能够较清楚地看清前方道路,并且通视效果较好,可以使驾驶员及时发现前方的障碍物,减少驾驶中的心理压力。

四、隔离栅

隔离栅主要是根据其结构类型的不同来进行划分的,组成隔离栅的立柱材料也是不同的。总体来说,设置隔离栅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禽畜或行人进入到公路的禁止行走区域,同时也可以对公路用地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出现其他非法的侵占行为。

五、交通标线的具体施工与管理

在进行交通标线的施工与管理时,首先要注意测量定位。也就是说首先要根据图纸的具体要求对道路进行精确的测量,打水线的依据是路侧的路缘石或是道路中央的路缘石,同时还要对横向及纵向线间距、局部导流线、空的尺寸以及出入口的标线等进行精确的计算与测量,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打水线放样时的顺畅。其次要对路面进行清扫再刷上底漆。在对交通标线开始施工以前首先要对路面进行清扫,只有保持路面的干净清洁才能使底漆更容易附着在路面上。完成这两步工作之后就进入到了划制标线阶段。划制标线是在之前第二步涂刷的地面底漆完全干燥之后,把之前已经融化过的涂料用划线车在路面上进行划制标线。在这个过程中要使涂料的温度保持在一定水平,如果说涂料的温度太低,不易使玻璃珠进行完全的黏贴,最后可能会脱落,进而造成交通标线反光效果不佳的问题出现。但是涂料的温度如果太高的话,玻璃珠可能会受热下沉,不会浮在涂料的表面,也会影响到交通标线的实用效果。所以说,划制标线时要认真阅读涂料的相关使用说明,同时根据施工期间的气温状况来对涂料进行合理的温度调节。

六、道路交通标志的具体施工与管理

在道路交通标志的施工前期先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定位,一般来说测量定位都是以路缘石和里程桩为准的,但遇到特殊情况时也可适当地进行调整。测量定位之后就是基础开挖了,基坑的开挖要严格依照图纸尺寸及比例进行,基础开挖完成以后要由负责监督管理的工程师进行验收,确认合格后才能实施下一道工序。这个过程要注意,基坑不要挖的过深过多,要与下一步工具同时进行,以免造成雨水冲塌现象。这个过程的工作完成之后应尽快进入到支模浇筑阶段,首先把钢筋笼捆扎好,然后放到基坑内进行固定,如果钢筋笼不能提前进行绑扎,也可以在放入基坑后进行绑扎,这些工作完成后也要有负责监督管理的工程师进行验收,确认合格后开始用混凝土进行浇筑。这一步一定要把握好法兰盘连接的标高及位置,然后把螺栓包封好,以免受到侵蚀而损坏。最后就要安装立柱,挂上标志板了。上述基础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支柱安装并悬挂标志板了,如果说标志板体积不是很大,可以先将标志板固定在立柱上,之后直接把立柱安装在基础设施上面就可以了。但是还有一些相对来说体积比较大的标志板,这样的情况就可以进行立柱在基础设施上的安装,安装完成后再单独把标志板挂在立柱上就可以了。在进行立柱安装时要把握好立柱的板面和路面之间在竖直方向的夹角,还要确保立柱的垂直度。路肩和标志侧边缘之间的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地面和标志下边缘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也都是影响立柱标志板安装的重要因素。

七、波形梁护栏的具体施工与管理

篇(10)

中图分类号:TU7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1 明确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直接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具体的领导责任;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2)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与施工规模相适应、专业齐全的安全专职技术人员,并向各施工现场派驻安全生产专职管理人员。

2 确保三类人员考核任职制度

根据《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施工单位应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简称安全生产的三类管理人员)必须取得考核合格证书,才可参加公路水运工程投标及施工。

三类人员在施工安全方面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直接关系本单位、本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从事交通建设工程的三类人员必须经交通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其中企业负责人必须取得A类考核合格证书,现场负责人必须取得B类考核合格证书,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取得C类考核合格证书,考核合格交通主管部门颁发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二、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从法制角度增强安全管理的自觉性。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召开安全会议, 布置安全工作, 组织安全检查, 开展安全竞赛, 搞好文明施工, 降低事故发生率, 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主要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交底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班前安全活动制度、安全值日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用工管理制度等。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做到有章可遁, 违章必究, 奖惩分明。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制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或方案,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经本单位安全和技术部门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三、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1 施工工序的安全保证措施

建立每周及每项作业岗前安全交底例会制度,主要内容为:对于一周内的安全情况总结,对于已发出整改通知的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通报,对下一周主要作业的安全进行强化。

2 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制度

每项工程实施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3 分项工程安全交底制度

开工后依据相关的操作规程、现场情况对于每个分项工程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安全措施贯彻到位。

4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应“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基本原则,并且应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及时性。

危险性较大工程一直是安全生产的重点,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的特大事故,后果严重,损失巨大。因此首要条件是有一个好的计划和指导手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是施工组织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施工组织设计的细化、完善和补充。

四、加大安全培训教育

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安全业务素质,增强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人的行为,实行规范化作业,杜绝工作凭感觉、靠经验施工。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情况应当记入个人业绩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2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以及国家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教育培训的规定要求,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时传输新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增强职工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标语、安全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并在内部刊物上开辟安全生产专栏,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素质,保证施工生产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加强工序管理,推行超前防范,杜绝施工中的盲目性。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采取正面教育和寓教于乐相结合的方式,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

3 抓好特殊工种和临时工的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工作。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1 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依法对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根据工程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严格遵守安全施工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项目管理或安全管理专职技术人员应在工程开工前向一线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和操作规范交底,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2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应当立即制止。

3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标牌。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现场标牌的保护工程。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

4 施工机械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和线路设置,不得任意侵占场内道路。施工机械进场须经过安全检查,经检查合格的方能使用。施工机械操作人员依照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

5 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隐患,保证其安全有效。在施工现场建立防火管理制度,设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

6 向作业人员提供必需的安全护具和安全防护服装,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并确保其熟悉和掌握有关内容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作业人员有权对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作业程序和作业方式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在施工中发生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

7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项目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成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及设备,并定期进行演练。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时,施工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向建设、监理单位和相关部门报告。

篇(11)

前言

如何提高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加强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的研究是极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重要性、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安全管理等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展开探讨。

1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加强与完善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不仅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伤亡人数,还可以促进工程施工进程,使施工质量得以保证,并有效保障轨道交通运输工程完工后的正常运营。另外,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还可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新农村建设与社会的发展。每年我国政府都将一大部分国际总税收投人到交通工程建设方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也是政府工程,特别是高速铁路与大型高速公路工程,故而在其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监督管理可有效提高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推动。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采取措施提高施工质量。我国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措施的实施在如今交通网密度逐渐增大的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发展过程中突显的问题

国内轨道交通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许多不足,这些问题,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城市由于需要投资的项目过多,地方财政较为困难,在资金缺口较大、没有社会融资的情况下,就进行开发建设造成资金运转压力加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轨道交通不能支撑城市跨越发展;大部分城市为了扩充发展,没有合理进行系统规划,就仓促进行建设,导致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线路规划不合理,盲目开发;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自主能力不强,开发能力不够,导致许多重要设备不能自主开发研制,造成轨道交通投入增大。比如:直到 2010 年,国产信号系统才得以推广;国内对系统工程的安全认证体系不健全,使许多国产技术成果再好也得不到合法推广,导致国产技术成果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3 施工前的安全管理

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包括自然环境和周边环境风险,所以在工程施工前应做好以下工作:①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来源、类别及等级,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②做好工程勘察及环境调查工作中的安全管理;③做好设计阶段的安全管理。在轨道交通工程勘察阶段,安全管理要点包括:明确勘察和环境调查工作的具体内容和重点内容,注重勘察方案的论证和成果的审查验收,确保勘察成果能够满足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施工的要求,避免因勘察和调查成果不准确、不完整或深度不够等可能导致的工程设计或施工安全风险。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前安全管理还包括设计阶段的安全管理。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工作,随着勘察资料和调查资料等基础资料掌握深度的不断加深,对工程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分级的准确程度需得到提高,通过对不同级别的风险源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和处理,同时还要通过加强工程设计方案合理性和可靠性的评审论证,优选技术经济和风险最优的设计方案,这样,可一定程度上规避或降低由设计不合理可能带来的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

4 施工中安全管理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阶段是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时期,应重视该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施工阶段可细分为施工准备期和施工过程。

4.1 管理目的

通过监控量测和现场巡视,实现对安全风险事件的有效控制,将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或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的损失降至最低。

4.2 组织机构

可建立三级监控管理组织____公司层、项目层、实施层:①公司层建立监控管理中心;②项目层建立监控管理分中心;③实施层建立了工点控制中心。

4.3 管理内容

4.3.1 施工准备期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内容

①施工安全设计交底;②环境、地质核查和孔洞普查;③设计安全性核查;④风险因素深入识别与风险工程分级调整;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与审查;⑥施工风险预告。⑦第三方监测方案审查。

4.3.2 施工过程安全风险技术管理内容

①施工监控量测与现场巡视。监控量测包括施工单位监测和第三方监测,现场巡视包括施工单位巡视、监理巡视、第三方监测巡视及监控中心专业组巡视;②施工安全风险监控、评估与预警;③施工安全风险预警;④施工安全风险监控、评估与预警的信息报送;⑤预警的响应与预警事物处理;⑥视频监视系统的建立与管理;⑦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成果的收集与整理;⑧做好信息化施工工作,把监控量测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给业主、设计方和施工方,以便于动态调整设计参数和施工参数,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降低。

5 施工后安全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施工周期较长的项目工程,因此施工后的安全管理工作仍然十分重要。通过施工后安全监测,主要是对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周边建筑及其新建轨道交通工程本身的变形进行长期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可以了解轨道交通工程以及周边建筑的稳定情况和正常使用功能受影响情况,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后安全风险的在线评估,可以有效掌握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判定其工后的安全状态,还可为周边环境的工后恢复处理提供有效的建议,避免或降低轨道交通工程土建工程竣工后可能对周边环境在轨道交通工程运营期的安全风险。

6 对整个工程的全部要素进行管理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各要素之间不仅有一种相互联系的管理,还有着相互之间的制约性。充足的建设投资、合理的建设工期,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高质量的建设,是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因此,为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应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安全和环境的全要素集成化管理。城市轨道工程的设计之初,要充分地考虑到各要素的关系,从而完成轨道的设计,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认真的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从而达到对质量的控制。全要素质量管理是指对影响城市轨道工程建设质量的各种要素进行的全面综合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规模巨大,并且需要占用大量的建设、运营费用,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往往追求项目“质量高、工期短、费用低”的综合目标,以快速发挥投资效益。可是,项目管理的安全、质量、进度和费用这几个要素是一个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整体,各个要素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影响,并且对相互之间会有一定的制约,不合理的缩短工期会影响安全质量目标的实现,容易出现安全质量事故;要提高工程质量势必要通过加大工程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材料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投入,这样会使建设成本的急剧增加等。并且随着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对企业长远发展越来越重要,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和环保也成为了影响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因素。

7 结束语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已获得各级单位和部门的重视,技术正日趋成熟,很多成熟技术已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得到了成功应用。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充分重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问题,重视施工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批、演练和培训工作,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②按施工前(包括勘察、环境调查和设计阶段)、施工中和施工后分阶段做好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工作;③施工阶段是安全管理的重点时期,应建立现场三级监控管理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均须做好安全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