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历史图示教学法的常用形式与巧用
2.1结构图示
依据图示,讲解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示意图(图1),通过这一图示,用简单的线条和文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很直观地为学生揭示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权利结构和特点。轻松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2.2数轴图示
利用数轴图示,讲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东印度公司的建立;英、荷、法争夺殖民地的斗争:英国的《航海条例》、英荷战争、七年战争、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殖民主义的罪恶。(见图2)通过图示的讲解,学生很容易就能认识到:第一,早期殖民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之一。第二,资本主义是伴随着征服和掠夺而发展起来的。第三,列强的殖民扩张和争夺,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第四,英国确立殖民霸权,海外市场不断扩大,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根源。
2.3方位图示
在历史教材中,涉及到地理方位的知识比较多,并且中国历史悠久、疆域广阔,使知识的记忆有一定的繁琐性,学生易混淆。如靠教师口头说教,较难掌握,而用方位图示,则可事半功倍。
2.4顺承式图示
顺承式图示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后、前因后果为线索,体现事件的经过,揭示历史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或内在的联系。如在讲必修②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设计了如下图表(见表1),把整个专题的内容非常简洁地整合在一个表格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认识。在教学中只需引导学生填入相应内容,就能轻松达成教学目标。
2.5比较图表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法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方法。所有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等都可列表比较,以区别其异同、性质、特点。如英法美德四国政体的比较(比较图表,见表2),就清晰表明了近现代英美德法四国政体的异同。
“自由主义(Liberalism)”一词源自西班牙语“Li-berales”。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它形成于17至18世纪的西方,1812年被首次用作西班牙自由党的名称,特指该党的政治中间立场,它主张对社会进行改革,又反对激进的强力革命手段。而“自由主义”一词在英语世界里出现是在1819年。后来“自由主义”这一概念在欧洲、北美流行并被广泛使用,逐渐成为资产阶级思想流派的代名词。实际上,自由主义并不是一个内涵清晰圆整的学术概念,并没有严密而统一的思想体系,而是一个松散的政治经济思想簇系。但这些簇在最基本的价值选择上都持个人主义立场,即个体的权益优先于集体。这一点正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是它区别于其他思潮而成其为自身的所在。J•格雷在《自由主义》一书中将自由主义的共同特征归纳为个人主义、平等主义、普遍主义及社会向善论。这几项特征可以连贯地表述为,每个个体的自由发展权是第一位的,在不受外在专制力量限制的情况下,每个个体的机会是均等的,因而每一个个体的自我自由发展就是正义的和道德的。这些理念是各种自由主义学说所共同尊崇的自由、民主、人权等基本内核。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主义是从近代以来的自由思想。纵观近代以来,自由主义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古典自由主义阶段和现代自由主义阶段即新自由主义阶段。古典自由主义时期大约是从资本主义产生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此时的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是天赋的,反对任何形成的强制,并且任何人、政府都不能剥夺。以此为基础,古典自由主义理论家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学说。现代自由主义或者说新自由主义是适应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产物。
所谓新自由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最初是一种非常专业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是依据新的历史条件对古典自由主义加以改造而来,其核心是更加强调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自由主义开始由学术理论而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成为资本主义向外输出的意识形态和制度价值,其显著标志就是“华盛顿共识”。“华盛顿共识”放大了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色彩,强调公有制会使经济变得更糟,社会主义必然导致集权,国家干预只能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主张推行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即全球资本主义化。
二、自由主义的基本类型
近代以来,自由主义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阶段和现代自由主义阶段即新自由主义阶段的两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理论主张和不同的基本类型。
一是政治自由主义。以约翰•洛克、卢梭等为代表,要求建立一套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的代议民主制和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政治运行机制。在这种自由制度之下,国家必须依据法律来运转,否则人民就有权通过法律的形成来解散国家机关,按照自己制订法律来重新组织。自由主义认为国家是必要的恶,国家是对个人自由的最大威胁,只有限制政府的权力,才能使个人的自由得到保障。政治自由主义表现在积极的政治行动上,如起草宪法和权利法案、建立代议制政府、推广选举权、实现制衡制度、编制法典等,最高被认为属于人民全体,政治制度则必须顺应人们的意志。
二是经济自由主义。以亚当•斯密为代表,要求建立一种完全放任自由的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调节经济行为中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因素已经隐藏在经济交往中了:一是利益,一是竞争。在经济交往中,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是一致的。之所以能如此,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即经济规律在指挥着,自然会使每个人了解和判断自己的利益,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其强调在经济领域,个人的自由就是经营商业的自由、无限制地生产商品的自由、订约的自由、贸易自由、谋利自由、开发生产资源而不受国家干涉的自由。这种制度的信条就是放任主义的信条。
三是文化自由主义。注重个人在道德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权利,包括如性自由、信仰自由、认知自由等议题,并保护个人免受政府侵犯其私人生活。在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看来“,只有在自我保护的目的下,个人或群体才能对其他人类的自由行为做出干涉。”文化自由主义通常反对政府限制文学、艺术、学术、赌博、性、、合法婚姻年龄、堕胎、生育控制、酒、大麻及其他。主要代表就是边沁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其最大特点就是以“最大快乐原则”为出发点,认为人之本性是自私自利的,个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四是新自由主义。它承袭了西欧自由思想与人文主义的精神,但建基于根深蒂固的私产制度上,以私产及合法之自由支配为政治及经济自由之最后保障。在经济领域,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主张纯粹市场竞争,反对政府干预,使其他弱小国家受控于大国;在政治领域,新自由主义崇尚绝对自由,反对国家权威,大肆宣扬西方式竞争性民主;在社会领域,新自由主义追求社会不平等,贬低工人阶级地位,破坏社会团结和社区精神,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等社会不稳定状态;在文化领域,新自由主义大搞和价值虚无主义,鼓吹无国界的“自由流动”,极力宣扬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
三、自由主义的破解方法
自由主义特别是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有着深厚理论渊源和巨大现实影响力的思潮,就其本身进行简单的批判是远远不够的。要从根本上消除其消极影响,就必须正确掌握和运用这个强大思想武器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破解。
一是强化理论教育。是我们的立党立国之本,也是批判自由主义思潮最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西方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萨特曾公开承认,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东西,“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区别于新自由主义等资产阶级错误思潮的一个极为鲜明的理论特征,就在于强调实质平等、实质公平正义,而不仅仅是抽象的机会平等和程序正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由主义是与人类的公理心背道而驰的,则占据了人类道义和理想的制高点。
启蒙运动的核心内涵是理性主义,理性的基本内涵是通过人们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进行对事物的认知。理性主义认为应当通过人们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进行对事物的认识。理性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是欧洲在从中世纪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当中,从事工商业的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商品经济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处于受压制的地位;商业活动受到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的严重限制的现实状况,使得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改变自身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被压制的地位;资产阶级反抗封建王权的需要形成了启蒙运动产生的阶级、社会基础。启蒙运动的主导力量是一部分追求理性精神的知识分子。他们成为启蒙运动主导力量的根本原因是在欧洲逐步异化并偏离基本基督教信仰精神的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中世纪的天主教会由于受到世俗贵族势力的渗透而逐步腐化。因此,启蒙运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直接促成了启蒙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使得启蒙文学带有思想政治倾向
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进行激烈的斗争的年代。因此启蒙文学从产生开始就带有十分明显的思想倾向性并同政治理论主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众多启蒙思想家通过文学形式宣传自己的思想政治主张,这给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艺术带来了鲜明的政论性特征。为资本主义制度鸣锣开道,向封建制度本身进行猛烈攻击是启蒙运动时期文学艺术的重要时代使命和历史特征。
二、启蒙运动的精神主张对文学的影响
(一)启蒙运动的精神主张促成以思想主张为主流的启蒙文学
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艺术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突出理性精神。在牛顿等人的推动下,对世界的认识本身甚至上升到了对上帝进行思考的深度和高度。这些大胆的思想主张为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一时间,倡导怀疑、思辨的理性精神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主流。在文学作品当中,将普通的个人作为直接的描写对象并号召人们进行个性化的发展和生活,成为当时的启蒙作家普遍反映出来的思想主张。
(二)启蒙运动的精神主张使得文学成为政治理论载体
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形式在当时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中,通过作家本身的思想观点和文字描写显现出鲜明的政论性特征。这一时间内,很多思想家本身就承担起了启蒙作家的功能。卢梭、洛克、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着名的启蒙思想家将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应用于社会政治领域形成了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这些政治理论主要通过当时的文学形式表达出来。
1.形成以民主思想为主的文学
卢梭是民主思想的集大成者。卢梭通过文学形式折射了他的这些主张。《忏悔录》《新爱洛绮丝》是他的两篇着名的文学作品。《忏悔录》与以往的启蒙主义文学作品不同的是,该书注重平民的思想品质、感情和性格特点。卢梭在《忏悔录》中以诚恳直率的态度完整地记述了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内心动态的各个方面。他的另一部作品《社会契约论》,将这些文学作品中折射出的政治主张集中总结和反映了出来。在政治主张中,他主要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国家和社会的形成是个体为满足自身利益而进行的理性选择所形成的总体。国家中每一个个体的目的是通过集体的存在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基于这样的分析,国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当在政治地位上保持平等。没有任何一个公民在国家当中应当具有比其他人更高的甚至能够奴役其他人的权利。当国家不能保证自身利益时,个体可以选择离开国家。国家政治权利的形成是公民为实现个人利益将公共权力提交给一些具有决策能力的管理者的过程的结果。由于公民推举政府的初衷是实现个人利益,因此公共权力的持有者具有保障公民利益的职责和义务。
2.自由平等思想的文学体现
启蒙运动中的重要思想主张是自由平等思想。这一思想在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作品当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在政治思想理论当中英国政治学家洛克旗帜鲜明地主张自由的观点。洛克以基督教神学作为依据,提出“天赋人权”的主张。天赋人权中主要包括的权利有追求个人幸福权、生命权和财产权。洛克认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人类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向上帝赎罪,上帝赋予人们自由意志。人应当具有自由的思考能力。洛克的自由思想主要集中于人们思想的自由和政治自由。但自由具有一定限度,不能伤及其他人的自由,危害其他人的利益。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关于国家应当保障个人利益的观点也包括个人追求合法权利的观点,因此也蕴涵一定的行为的自由主张。在基督教神学的视野下,人类具有原罪,人的生命过程都是向上帝赎罪的过程,因此人的本质是相同的,人的地位应当是平等的,这一神学观点也为平等观念奠定了基础。在理性主义得以广泛传播的背景下,这一观念也逐渐被人们发掘出来。
3.法治思想和分权制衡思想形成的政治文学
启蒙文学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同样身兼文学家和思想家于一身的孟德斯鸠。孟德斯鸠是法制和分权制衡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着名的文学作品是《波斯人信札》。在作品当中,他通过小说的形式将自己的法治思想逐渐描述开来。在《论法的精神》当中,孟德斯鸠提出了社会政治的基础应当是公正的法律制度。在孟德斯鸠的主要观点当中,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具有相应的规律,上帝在创造世界与规律之后就让世界按照规律进行运转,而人类社会应当具有的规律就是社会的法律,社会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才可以正常运转。在基督教神学当中,由于人类本身具有原罪,因此人们在面临一定的特殊环境时就会产生犯罪的可能。政府组成人员同样也有可能违背公共利益而以权谋私,因此应当进行分权制衡以对政府进行约束和监督来保障公民的利益。
三、启蒙运动对欧美当今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促进西方现代文化的独立思考精神
理性精神强调人们按照自己的思考对事物进行推理以进行对现实事物的认识。进行理性思考的过程当中,人们应当具有充分怀疑的精神,敢于突破旧有传统进行创新,鼓励人们大胆怀疑。这种思想主张促成了西方现代文化中的独立思考精神的产生。西方现代文化中强调的独立见解的思想观念来源于理性精神,并在西方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在西方的教育模式下,人们被鼓励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开拓,勇于怀疑权威,挑战权威,使欧美思想文化层面充满了进行自由交流、大胆创新的氛围。
(二)西方文学中人本主义的产生
人本主义是在启蒙思想当中占有重要成分的观念。理性精神本身要求人们按照自己的思考推理和认知事物。在人们的认识过程当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当被充分调动和运用。人作为思考主体的价值和尊严应当被广泛认可尊重。在现代欧美文化中,这种产生于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的观念已经广泛推广。现代欧美社会强调的人道主义、人权等观念就是在启蒙运动的人本主义倾向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目前,在欧美各国,人道精神已经被广泛认可并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死刑的废除、国际人道主义组织的广泛建立和发挥作用都是人本主义的重要表现。
(三)西方文学中个人价值的体现
由于理性精神和人本主义精神建立的重要基础是人个体能动性的发挥,因此个人的价值和作用在现代欧美文化中被广泛肯定,独立人格也因此在现代西方文化思想中被广泛肯定。个体的独立性是人们进行理性精神指导下的独立思考的重要条件。独立思考的意义和价值需要个体的独立作为实现条件。在社会生活当中,民主的政治环境也为个体实现价值和尊严提供良好的现实保证。
(四)选举文化的产生
在欧美社会当中,强调自由平等和民主法治的政治思想氛围是思想文化重要的特征。经过大革命和欧洲的广泛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欧洲现代社会已经基本形成了民主政治制度。代议制民主所产生的选举文化,已经成为欧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欧洲现代社会当中,人民实现政治诉求的方式已经逐渐多元化并得到充分的拓宽。人们通过具有法律保证的参政渠道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见解,也更加促进了欧美文化中的其他诸如重视法制和契约等特征。
另外,经过启蒙运动建立起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也为欧美文化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市场经济模式中强调的公平交易和诚信精神广泛存在于欧美文化生活当中。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共道德标准在西方社会当中正占据着越来越主要的位置。但欧美各国由于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程度不同,也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差异性。现代欧美文化可以被概括为西欧文化、南欧文化和东欧文化等基本形态。由于启蒙运动长期以英国和法国为核心,因此法国和英国等国具有的理性精神更加明显。南欧文化具有更多的传统文化倾向,更加重视家庭的作用,法治精神弱于西欧国家。东欧国家相对其他国家比较缺乏民主精神。
四、结语
欧美社会生活的形态深刻地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在欧洲现代社会当中已经基本变成现实,启蒙精神的思想内核已经成为西方各国的重要精神特质和内涵,对西方社会发展前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是文明交往之路和殖民掠夺之路。
①文明交往之路。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使不同区域的文明得到连接。
②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为了获得财富以及原始资本,对外殖民掠夺,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最终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2)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次,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中国长期的贫困落后。
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两次中,爱国官兵和中国人民不断抗争,农民阶级掀起了运动。
中国新思想的萌发。地主阶级中的开明知识分子如魏源、林则徐等,他们开始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的新思潮。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的,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中国近代的工业、科技、教育起步。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到,中国承受着深重的灾难,特别是《》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救亡图存运动出现新。具体体现在,中爱国官兵的英勇抗争,农民阶级掀起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
中国进一步发展。后签订的《》,使西方列强在华投资设厂合法化。西方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
案例实录,规范答题
考生在进行本专题的复习备考中,可从时间定位、时段归类、时间迁移三方面入手。
1.时间定位
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发生的相应时间进行明确的定位,表明具体的年月或者世纪年代、时段,实现历史事件与时间的一一对应。
例1 (2015年浙江卷・18)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解析】抓住材料中的有效时间点“1883年”,该时间点处于19世纪末。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说明国内丝织业出口困难,故D项正确。西方列强垄断近代工矿企业,使我国民族资本无法涉足,胡雪岩“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不是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题,故B项错误。“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是由于其他行业变化导致的,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答案】D
2.时段归类
在本专题中要明确以下主要时段。
新航路的开辟:迪亚士1487―1488年到达好望角,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达伽马1497年航行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第二次工业革命: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1866年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的形成。
例2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Ⅱ・33)表1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表1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史实。根据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针对选项中的程度副词如“盛极而衰”“明显缩小”“重大变化”几项,表格中反映出来的信息仅仅是略微下降而已,这一点也与教材中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符合,故B项正确;而A、C、D三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故这三项错误。
【答案】B
3.时间迁移
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以及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1765年英国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176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世界开始进入动力革命阶段;1785年万能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工厂和机器的普及;1807年富尔顿制成的轮船及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使交通运输工具得到改进;1840年前后英国的机器生产基本代替了手工劳动,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代议制在欧美和日本的最终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政治前提。
例3 (2014年浙江卷・21)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和的诞生等考点。解答此题需要了解经典作家生活在19世纪中期,他们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这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为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经济条件。由题目中的信息“大工业仍使……”“大工业创造了……”“它(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可知材料强调了大工业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故B项表述正确;A、C、D三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故三项错误。
【答案】B
・学法一点通・
基础是根本,能力是关键,技巧是法宝。关于本专题相关考点的解答,要依据一切从题干出发的原则提取有效信息,高度关注题干中的答题要求和限定词,如“最早”“最后”“起源”“终结”等。拿到试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设问所限定的答题方向,以题干所述事件为中心,弄清前因后果。其次,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一般可将试题中同一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当题干中有关于时间点的提示,但又对所给的时间点不太熟悉时,可将不太熟悉的时间点转换成相对接近而又熟悉的时间段,然后套用相关的史实和阶段特征对所给问题进行相应的解答。最后,通过题干与四个选项的逐一对照,排除错项、异项以及自身矛盾的选项,考生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记忆口诀
外国公使来进驻,增开牛庄等十处。军舰商船江上浮,游历商教内地布。军费大家请记住,英法撤退离大沽。
【记忆要领】“外国公使来进驻”是指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牛庄等十处”是指清政府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在这里特别强调牛庄开埠时改在营口。记忆十处通商口岸有一个小口诀:“营烟镇宁汉,琼酒散淡台。”“营”指营口,“烟”指烟台,“镇”指镇江,“宁”指南京,“汉”指汉口。“军舰商船江上浮”是指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游历商教内地布”是指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军费大家请记住”是指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200万两白银。“英法撤退离大沽”这句实际上不是《》的内容,是指《》签订后,英法联军陆续从大沽口撤退。
&《》记忆口诀
我国长期执行的是应试教育模式,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这种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和不足,已经暴露在人们的面前。于高中历史教学中来看,过去大都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十分被动,学生苦苦挣扎,却依然难以记住海量的历史知识,犹如一叶小舟,孤寂的漂泊在历史知识海洋当中,却无处靠岸。高中历史内容之抽象深刻、信息量之巨大,使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承载的。而其综合性与系统性之不足,也对高中历史教学非常之不利。由此可见,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依然迫在眉睫,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历史教学质的飞跃。
一、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现状
(一)表演式教学模式
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表演式教学主要是教师按照教学内容,在课堂中通过表演的形式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基于表演式教学模式,教师会反复的在课前进行准备和彩排,以提升课堂中的教学效果。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会根据教案的设计,按照固定的套路进行表演,并且也会根据课前设定的问题进行提问,基本上难以发生临场发挥的情况[1]。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应对上级听课检查,因此在很多高中历史公开课当中,教师都愿意采用这种方法。不过,教师如果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将会使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受到很大的影响,也无法对更好地探究和思辨历史事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角、学生作为配角,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教学互动,因而教学效果也十分有限。
(二)论证式教学模式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论证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根据教材结论为基础,利用分析法、归纳法等,对历史结论的正确性进行分析论证。在论证式教学模式当中,大多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操作性较强,学生也能够取得更快的强化记忆效果,因此为了应对考试,很多高中历史教师都应用了这种教学模式[2],但缺乏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的思索。例如在讲解《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课时,教师通常都是按照传统的史学观点和历史事实,主要从早期殖民扩张对亚非拉带来的灾难的革命史观和对世界市场的拓展的全球史观进行分析,而忽视了早期殖民扩张的原始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代到来的现代史观,以及给殖民地带来了先进思想和生活方式等社会史观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于历史问题往往只能根据标准答案作答,而不能有自己对历史独特的多角度的理解。因此,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进行学习,正确答案、答题模式都较为一致,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压制,因而对于既定的历史结论,难以产生质疑精神,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灌输式教学模式
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灌输式教学模式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课堂的中心往往在教师[3]。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对于高考大纲、教学重难点等十分注重,但是对于历史知识的完整性等较为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并且会随着教师教学思路来固定展开课堂思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也会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中外历史对比等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大多是基于教师课前制定的教学框架当中,学生没有充足的自由发挥空间,依据也是教师在备课当中准备的所谓标准答案。同时,为了应对高考,教师通常选择历年的高考真题,或是一些自编模拟题来对学生进行考核,从而让学生学会最好的解题方法。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当中,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与教育十分忽视,教师的关注点往往都在考试当中。因此即便学生能够在考试当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其自身的历史思维与素质能力还是会存在很大的不足。
二、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情境化教学模式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十分良好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师在教学中对博物馆、课本当中包含的情境内容进行加以运用,通过触摸真实历史实物、或是生动的语言描述,对具有历史特点的生动画面进行良好的创设,让学生能够有效的进入到教师设定的历史情境当中[4]。在江苏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当中,包含有很多真实的历史事件,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往往也代表着不同的历史观念。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基于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学生营造一个具体的历史情境,从而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的发展和延伸进行体会。此外,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户外开展实践教学,到一些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博物馆等地开展教学,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对历史进行感悟,从而得到历史知识、历史思维等方面的良好提升。
(二)多样化教学模式
在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当中,多样化教学模式拥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可以对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应用,例如自由论坛法、参观日记法、研讨游戏法等[5]。在应用这些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要基于真实的历史背景,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更加灵活的开展活动,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大的乐趣。多样化教学模式除了能让学生更为良好的掌握历史知识以外,还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
在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模式当中,让学生能够回归的主置,在师生之间更觉有效的进行沟通,从而更加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历史事件。对于历史教师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不过对于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却是十分有利的。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的认知情况、学习现状等,对大量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6]。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与同学进行讨论,以帮助新的历史认知和历史问题的发现。如讲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时,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突破教材,认识可以从多元化角度来认识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可以从各国的代议制的特征折射出各国的国情不同,还可以从西方的“制约和平衡”原则里构建对当今中国反腐倡廉体制的借鉴等。在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当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因而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四)开放式教学模式
在开放式教学的应用之下,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的引导,应当能够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让学生能够对历史中的某些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高中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一阶段的学生创造力、想象力较为丰富,对于个性的形成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十分关键。因此,在历史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心理、思想等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教学当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对于教材内容应当进行灵活的选择,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7]。现在高中教材的编写其实就体现这种开放式思维,高中历史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选修分为重大改革、中外人物、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的奥秘四个专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在教学当中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对于某个方面的历史具有较高的兴趣,教师都应当积极的进行引导,并且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开放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能够更加深刻、详细的学习和了解历史知识,同时也能够对自身的问题研究能力进行提升。高中历史教学作为高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发展与提升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而在过去的教学当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也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此,需要对高中历史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取得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柳付全 单位:江苏昆山震川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燕.论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2,28:39-40.
[2]邓涛.浅析高中历史教学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53+49.
[3]许明华.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135-136.
[4]高明海.论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创新分析[J].才智,2014,11:182.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0-0075-02
[作者简介] 袁红飞(1975―),男,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海门市三厂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心理学理论中,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作用”,是学习的本质特征,一个会学习的人必然拥有一定的迁移能力。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从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三方面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学会学习,创设课堂教学最佳情境,从而全面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一、善用知识迁移,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迁移根据内容不同的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横向迁移和垂直迁移。伍新春教授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而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运用横向迁移这一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世界史和中国史的联系,找出共同之处,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国际背景,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历史的本质。笔者讲授选修教材“东西方先哲”单元时就注意指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横向迁移,将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某些内容进行类比,寻找相似之处。如他们同为教育家,都关注社会道德建设,都拥有强烈的政治抱负等。又如爆发的原因,学生往往抱着“落后就要挨打”的认识,但这样的认识较为片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横向迁移,让学生思考战争前的中英两国在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和外交方面有什么不同。通过中外历史知识的迁移,教师把学生引领到战前的英国,从而了解的背景:工业革命提高了英国的社会生产力,这驱使英国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的销售市场,最终挑起了。可见通过知识的迁移,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的历史背景,从而清楚地知道战争真正的原因,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把世界史中的英国工业革命和中国史中的联系起来,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及其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
纵向迁移是指具体事例的理解有助于相关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分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每个单元都是一个专题,而每一个专题都由诸多的历史事件组成,如“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包括英国资产阶级的确立、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美国1787年宪法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帮助学生分析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思考英德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以及法美同为共和制国家,为什么权力中心不同。学生通过对以上四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学习,最终形成对“西方的资本主义代议制”这一概念的认识。
总之,教师注重历史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迁移,既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构建完整、科学的体系,又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善用技能迁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技能迁移是一种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技能的学习和应用产生影响的过程或现象。”历史学习的技能迁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侧重于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知道一些历史史实,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何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会用脑思考,用眼观察,用嘴表达,对已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推理,掌握历史学习的技能与方法,以便在将来能自己解决历史课堂和历史考试中碰到的问题,做到学会学习。
如要真正认识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教师要求学生完整阅读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首先分析秦统一六国的意义;其次分析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等,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实际影响;最后从功和过两个方面评价秦始皇。教师要培养学生从众多的史料中捕捉有效信息,进而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技能。如此,学生就知道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把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要全面获取历史材料,论从史出,要全面客观地评价人物。
另外,很多历史现象也需要教师根据一些基本的历史原理,指导学生利用迁移去归纳、推理,形成新的认识。例如学习无产阶级革命的概念时,笔者就指导学生通读《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学生从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领导阶级、对象、结果、影响等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两次革命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明白革命性质的判断不是看其领导阶级是谁,而是看其革命的措施维护了谁的利益。最后,学生从苏维埃巩固政权的措施中能判断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而二月革命则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进而明确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
三、创设情境,善用情感迁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迁移指在两种有联系的事物之间有可能发生情感或评价的迁移。笔者经常听到有些年轻教师抱怨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45分钟对于师生来说都是煎熬。
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怎样才能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创设课堂教学的最佳情境?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有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让学生对你感兴趣。你可以风趣幽默,也可以沉着善诱;你可以激情四溢,也可以亲切和蔼。但是不管哪种风格,教师都要注重情感的投入。有情感的课堂才是有生机的课堂,以情动人,以智启人。其次,教师应结合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实现情感态度的迁移,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的感人之处,将其精心演绎出来,打动学生,激起共鸣。例如笔者在讲戊戌和戊戌六君子事件时,就让学生进行表演,使情景再现,学生纷纷主动出演各种历史人物,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还有很多学生设身处地,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考虑问题。如出演谭嗣同的学生表示改革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出去躲一阵子,以图东山再起;而表演的同学把反面人物演得万分可憎,学生由此可以在活动中对历史人物形成鲜明的认识。整个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情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围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纷纷展开讨论,课堂唤起了学生对历史的亲近感。
因此,历史教学也是一种情感教育,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教材中鲜活生动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情绪,释放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创设历史课堂教学的最佳情景,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总之,历史教师应该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效运用迁移理论来组织历史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内,更快、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学会学习,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一)中国古代政治法律思想中的人道主义精神1.民本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崛起。为满足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当时的思想家纷纷提出“民本”思想。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日益发展,后世的理论家对“民本”思想不断进行丰富与完善。但传统“民本”思想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2.平等思想。《诗经》曰:“天生蒸民”,意指天下的百姓都是上天所生,人人生而平等。平等思想既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受到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与压迫之后的觉悟与抗争,同时也是“思想家在思维层面上对于完美无缺的社会的一种理论建构”。纵观中国历史,许多思想家都曾主张平等,但中国古代的平等思想事实上只是一种“平等理念”,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不过对统治者的政策制定仍然产生了重要影响。3.仁政思想。仁政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孟子提出“仁政”,逐步将“仁”的思想融入到国家治理中。宋代“二程”的“仁为王道之本”思想与朱熹的“为政以德”思想,乃至于明末清初的反专制思想,都是对“仁政”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无论后世如何演变,仁政思想都反映出人民对于美好政治的向往。
(二)近代西方人权思想纵观历史,基督教神学理论中的创世平等观与古希腊斯多噶学派的自然法思想可以说是西方人权思想的滥觞,但近代意义上的西方人权理论则发端于文艺复兴运动,当时的思想家强调崇尚个性,要求打破神学思想对人性的桎梏。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而提出具有近代意义的人权概念,主张人身自由和其它民利。而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开始倡导理性,高声主张人权。这主要表现在“天赋人权”理论,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还对“天赋人权”理论进行丰富和发展,提出“三权分立”、“在民”,将人权融入国家治理体系。随后,西方人权思想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中得到体现,最有代表性的便是美国的《独立宣言》及法国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这些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辉的主张为近代人权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沈家本人权思想具有“会通中西”的特征,这种特征与沈家本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同时也打上了19世纪后期西学东渐的时代烙印。沈家本于封建思想依旧根深蒂固之晚清,做到“不拘泥于古法,不鄙薄西方,去古法之意,采西法精华”,着实难能可贵。
二、沈家本人权法理思想的主要体现
综观沈家本人权思想,在继承西方人权思想精华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保障公民生命权、健康权1.禁止刑讯逼供。刑讯逼供在传统司法审判中普遍存在,笞刑和杖刑便是典型。沈家本与伍廷芳在向清廷上呈的《议覆江督等会奏恤刑狱折》中明确提出,只有应被判处死刑和证据确凿却不肯供认的罪犯,司法机关才能适用刑讯;对于首次讯问以及所涉罪行应在流徒以下量刑的犯人,皆不得刑讯逼供。至于笞刑和杖刑,可效法外国适用罚金。这对于司法审判的人道化起到了一定作用。2.改重为轻。重刑主义思想使死刑在古代的司法裁判中被大量适用。明清时期,凌迟、袅首、戮尸等刑罚在法律中大量存在,沈家本认为如此严刑峻法不仅中国的老百姓觉得严苛残暴,就连外国人也认为其有违人伦。于是他提出取消凌迟、枭首等残酷手段,仅保留斩、绞二项死刑执行方式,后又强调若无特殊情况,应只适用绞刑一种。3.改虚拟死罪为流徒。《大清刑律》中关于死刑的条目不下八百四十条,沈家本对此嗤之以鼻。例如戏杀、擅杀、误杀这三种犯罪情节,沈家本认为无论从犯罪动机还是情节的角度看,这三项犯罪均不应判处死刑。在《虚拟死罪改为流徒折》中,他建议将戏杀、擅杀、误杀三项条目改为流刑、徒刑,减少犯人被处以死刑的可能,促进了刑法的人道化。4.改变行刑场所。清朝执行死刑,自省到县大多在城外空旷之地,京城则在菜市口,有“刑人于市,与众弃之”之意。沈家本认为在公开场合执行死刑容易滋长暴虐的风气。因此,他主张改变行刑场所,采用秘密执行的方式,使百姓无法目睹死刑执行时的血腥场面,培养仁爱之心。5.改良监狱。沈家本、伍廷芳在《议覆江督等会奏恤刑狱折》中提出,监狱的生活环境应做到整洁、宜人,犯人应得到充足的食品和冬夏调理的各项费用。若犯人遭到侮辱、虐待,必须对责任人严加惩处。清廷对此予以批准并于1906年设立典狱司专管全国监狱,由此统一了全国狱政。6.反对比附援引。中国古代的司法官员在审案时往往比附援引,随意性较大,对人权造成严重的侵害。对此,沈家本从三权分立、人权、法治统一三个方面深刻剖析了比附援引的危害,并在《大清新刑律》中明确了罪刑法定原则。
(二)维护人民平等自由
1.支持男女适用刑罚平等。沈家本在《书劳提学新刑律草案说帖后》中陈述:“《明律》殴妻非折伤勿论,折伤以上减凡人二等,死者绞,故杀亦绞。殴夫满杖,折伤以上加凡斗三等,笃疾绞决,死者斩,故杀者凌迟处死。夫则改轻,妻则改重,遂大相径庭矣。”虽然沈家本在礼教派人士的压力下无法高声疾呼男女平等,但他能够将“西人男女平权之说”以“齐”、“敌体”等措辞间接表达出来,已是极为可贵。2.消除旗人特权。清朝是由满洲贵族建立的,“旗人”与广大“民人”之间长期存在不平等。为此沈家本指出:对旗人犯军、流、徒罪免予发遣,分别枷号是在清初特定条件下所实行的。若长期维持其特权,将使旗人恣意妄为,导致“法不一而民志疑”。随后,沈家本在修律时删除旗人享有的“减等”、“换刑”等特权。3.剔除“同姓不婚”旧律。中国自西周时起禁止同姓成婚,其后历代的司法实践,以“同姓结婚”而涉讼的案件极少发生,即使因其他原因而被发现,司法官吏也通常不予以追究。针对“同姓不婚”存在着法律与实践相脱节的状况,沈家本在《议覆同姓为婚未可弛禁折》和《删除同姓为婚律议》中提出,民间并不认为同姓结婚有不妥之处,“同姓不婚”在社会生活中没有得到执行,故应剔除。4.废除奴婢制度。沈家本通过研究西方的法律制度,认识到欧美各国均无人口买卖的事例,中国也应当废除此陋习。综合大量资料,他编撰出《禁革买卖人口变通旧例议》,提出“契买之例一律删除”、“酌定买卖罪名”等10条建议,以废除绵延数千年的奴婢之制,禁绝人口买卖。
三、对沈家本人权法理思想的历史评价
从形式层面看,财政法就是调整财政关系之法。按传统的部门法划分标准,这种界定方式因为凸现了财政法独特的调整对象,所以可以使财政法与其他部门法相区分。由于这种定义方式颇具中性色彩,既不涉及到意识形态之争,也不涉及到法律的价值追求,因此它可以适应各个历史阶段不同国家的所有情况。无论是奴隶社会时期,还是封建社会时期;无论是资本主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时期,财政法的形式共性都可以从其调整财政关系这一点找到。也正是基于这个共性,财政法学才可能将自己的研究视角延伸到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政治经济背景的国家,从而形成财政法制史或比较财政法等研究分支。
然而,概念的广泛适用性必定是以高度抽象作为前提的。当事物的共性被作为唯一的追求对象时,其诸多的特性就不得不被舍弃。对于身处特定历史阶段特定国家的个人或团体来说,抽象的共性固然重要,但各种与自身发展密切关系的特殊性同样不可忽视。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事物的特殊性在决定其发展方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自从国家产生、法律创制以来,人类共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四种不同的历史类型,不同历史时期财政法的职能定位和价值追求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财政法都是建立在君主专制的基础上,君王或皇帝是国家权力的源泉和中心,财政权力只是君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理论上财政权力并非来自于人民,相反,它们是压制人民权利的武器。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法仅仅是利用法律形式推行财政政策的一个工具而已,缺乏独立的与民众利益声气相求的价值取向。财政法的主要功能在于保障财政收入的征收和管理,而财政支出方面则仅仅停留在技术性层面,满足于统治阶级内部从上到下的管理和监督。
封建社会末期,新兴资产阶级与君权的矛盾集中体现在财政问题上。封建君主的横征暴敛激起了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的强烈不满,市民革命由此爆发。如英国的历次革命均因国王滥施税负而起,最终为人民通过议会争得“课税同意权”;美国的革命则发端于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人民抗缴茶叶税,最终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新国家。资产阶级国家建立之后,至少在形式上开始确认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制度的设计和建设。基于这个前提,财政法的宗旨和原则都较以前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财政被定义为一种服务于大众的公共物品,它源自于人民的公共需要,因此必须受到人民的制约;其次,财政权力不再是一种单纯用于统治的工具和手段,它来源于人民的授权,同时也在此范围内受人民的监督;再次,财政的民主基础备受重视,人民通过议会行使对财政的决定和控制权成为财政法的基本原则;最后,财政法的功能开始转向保障财政的民主统制,财政权力的失范成为关注的重点,人民的基本权利开始凸现。因此,这一历史时期的财政法明显不同于君主专制时期的财政法,尽管它们都符合在调整对象方面的共性。
社会主义革命在部分国家胜利后,尽管消灭了私有制,在最根本的程度上为人民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传统和认识方面的原因,公有制的实施并没有为人民如何授权、如何规范和监督的权利提供太多的机会。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被定性为人民的利益当然代表。由于缺乏民主和法治,权力在造福于人民的同时,也曾因为不受限制和监督而酿成大错。财政法虽然理论上代表着人民的意志,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旧会变成保障国家行使权力的工具。具体的表现是,大量的财政法规由政府执法部门制定,财政的民主统制被视为毫无必要的妄谈;财政法的核心主要不在于规范财政权力,而更多地在于推行国家政策;人民不仅难以实现对财政的决定和控制,在具体的财政执法中也难以得到程序的保障。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背离使得财政法未能走出权力的阴影,其先进性自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所以,就财政法而言,揭示出其调整财政关系的形式共性当然必要,因为这有助于界定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同时通过对调整对象的解构,可以构建财政法的活动范围与内部体系,但是,对于二十一世纪的财政法学来说,仅仅满足于此是十分不够的,因为它无法揭示出财政法更深层次的内涵,对我国目前的财政法治建设也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故此,财政法的概念还有待于从时代特性方面进行深入挖掘。
从实质的层面出发,我们认为,现代财政法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以增进全民福利和社会发展为目标、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具体内涵包括:
(1)民主是财政法的制度基础。财政法的民主性体现为,财政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可以通过选举组成代议制机构,也可以直接通过全民公决行使财政权力,决定和监督重大财政事项。财政法与的关系表现为,财政法涉及到公权力的分配,因此必须在宪法的框架下运行。宪法所规定的国家结构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等都是财政法有效施行的前提。由于财政法与宪法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各国宪法大都花费较多的篇幅规定基本财政事项。就此而言,财政法其实就是宪法在财政领域的具体化。
(2)财政法的目标在于增进全民福利,促进社会发展。尽管广义的财政法包括税法、费用征收法等可能导致公民向国家让渡财产的领域,但从整体上看,财政法应该是以维护和保障基本人权,促进人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为基本宗旨的。无论是财政收入法还是财政管理或运营法,其除了保证行政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防范行政权力侵犯人民基本权利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通过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增进全民福利,促进经济发展。即便是财政收入法,其合法性依据除了相关法律规定外,还在于通过调整资源分配、收入差距、景气周期以及保证合理财政支出等职能消除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不公平现象,并最大可能地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因此,财政法的目标不仅在于体现宪法基本权利的质的规定性,同时也在于从量上扩大权利的覆盖范围及实现程度。
(3)财政法以财政关系为调整对象。财政关系其实只是一种学理上的拟制,它指的是财政行为未经法律调整以前所引发的经济关系。通过对财政关系的分析,可以划定财政法的内部体系框架,理清财政法与其他相关部门法的关系,从而确定财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二、财政法的调整对象
通常情况下,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既可以表述为一种财政行为,也可以表述为一种财政制度,还可以表述为一种财政关系。财政行为着眼于财政主体的动态过程,财政制度着眼于财政运转的外在环境,财政关系则着眼于财政现象的内在联系。动态过程受制于外在环境,但也是外在环境的创造力量,而内在联系则是对动态过程和外在环境更高层次的概括,其内容更为丰富和兼容,因此,在表述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时以财政关系为最优。
在历史上,由于人们对财政职能的理解不同,财政关系的范围也随着变化。自然经济条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是替君王筹集行政管理、国防安全与扩张以及皇室开支的经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财政也仅限于筹集收入满足国家日常经费开支的需要,很少通过再分配的形式调节社会收入不公平,也不需要干预资源配置。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后,因为市场失灵所带来的种种恶果集中爆发。为了应对危机,财政的职能开始不断扩展。首先,财政应当在市场和国家之间有效配置资源,然后保证财政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如界定财政活动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财政投融资的规模、结构,并通过税收、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等。其次,财政开始通过自身活动进行社会范围内的收入再分配,以缓和两极分化现象,实现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如个人所得税累进征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实施社会保障等。最后,为解决市场自发运行中所产生的经济周期问题,“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开始实施,如在经济过热中提高财政收入水平、压缩财政支出,而在经济萧条时则通过减税等方式培育消费和投资能力,同时加大财政支出以增加社会需求,以此刺激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是进行以国家为主体的、对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一切社会资源的分配。由于生产和生活都通过财政进行控制,不会出现收入分配不公或生产周期波动,因此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也就将收入分配和经济调节完全包容在内。另外,由于财政活动无所不包的禀性,财政与企业财务、财政与金融都呈现难舍难分的关系。如,国家从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中不仅可以取走企业扩大再生产所需的积累,而且还包括折旧基金等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物质资料,企业职工的工资标准和工资款的拨付也都是通过财政直接进行的。这样,企业财务的独立性就会完全丧失,从而依附于国家财政。又如,银行不能自主从事贷款业务,却必须按照财政的意图为相关项目提供建设资金,银行存款成为财政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银行也被称为“第二财政”。
跟计划经济时期相比,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对财政职能的探索已经出现了显着的进步。第一,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都被视为独立经营的商业主体,其财务关系与财政关系完全分开,财政只是在投资和利润分配时才与企业发生联系。第二,财政与金融的关系也已经理顺,财政可以通过经济杠杆引导银行发放贷款,但是不能进行强迫。财政关系的范围至少将商业性货币资金关系排除在外。第三,在向市场经济推进的过程中,由于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财政的收入分配调节职能开始显现,开征个人所得税、实施社会保障等都是其中之例。第四,受市场失灵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也开始出现周期性波动。为保持经济的稳定性,财政开始主动寻找反周期的对策。如为了消除经济疲软,我国近几年一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核心内容就在于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从形式层面看,财政法就是调整财政关系之法。按传统的部门法划分标准,这种界定方式因为凸现了财政法独特的调整对象,所以可以使财政法与其他部门法相区分。由于这种定义方式颇具中性色彩,既不涉及到意识形态之争,也不涉及到法律的价值追求,因此它可以适应各个历史阶段不同国家的所有情况。无论是奴隶社会时期,还是封建社会时期;无论是资本主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时期,财政法的形式共性都可以从其调整财政关系这一点找到。也正是基于这个共性,财政法学才可能将自己的研究视角延伸到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政治经济背景的国家,从而形成财政法制史或比较财政法等研究分支。
然而,概念的广泛适用性必定是以高度抽象作为前提的。当事物的共性被作为唯一的追求对象时,其诸多的特性就不得不被舍弃。对于身处特定历史阶段特定国家的个人或团体来说,抽象的共性固然重要,但各种与自身发展密切关系的特殊性同样不可忽视。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事物的特殊性在决定其发展方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自从国家产生、法律创制以来,人类共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四种不同的历史类型,不同历史时期财政法的职能定位和价值追求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财政法都是建立在君主专制的基础上,君王或皇帝是国家权力的源泉和中心,财政权力只是君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理论上财政权力并非来自于人民,相反,它们是压制人民权利的武器。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法仅仅是利用法律形式推行财政政策的一个工具而已,缺乏独立的与民众利益声气相求的价值取向。财政法的主要功能在于保障财政收入的征收和管理,而财政支出方面则仅仅停留在技术性层面,满足于统治阶级内部从上到下的管理和监督。
封建社会末期,新兴资产阶级与君权的矛盾集中体现在财政问题上。封建君主的横征暴敛激起了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的强烈不满,市民革命由此爆发。如英国的历次革命均因国王滥施税负而起,最终为人民通过议会争得“课税同意权”;美国的革命则发端于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人民抗缴茶叶税,最终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新国家。资产阶级国家建立之后,至少在形式上开始确认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制度的设计和建设。基于这个前提,财政法的宗旨和原则都较以前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财政被定义为一种服务于大众的公共物品,它源自于人民的公共需要,因此必须受到人民的制约;其次,财政权力不再是一种单纯用于统治的工具和手段,它来源于人民的授权,同时也在此范围内受人民的监督;再次,财政的民主基础备受重视,人民通过议会行使对财政的决定和控制权成为财政法的基本原则;最后,财政法的功能开始转向保障财政的民主统制,财政权力的失范成为关注的重点,人民的基本权利开始凸现。因此,这一历史时期的财政法明显不同于君主专制时期的财政法,尽管它们都符合在调整对象方面的共性。
社会主义革命在部分国家胜利后,尽管消灭了私有制,在最根本的程度上为人民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传统和认识方面的原因,公有制的实施并没有为人民如何授权、如何规范和监督的权利提供太多的机会。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被定性为人民的利益当然代表。由于缺乏民主和法治,权力在造福于人民的同时,也曾因为不受限制和监督而酿成大错。财政法虽然理论上代表着人民的意志,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旧会变成保障国家行使权力的工具。具体的表现是,大量的财政法规由政府执法部门制定,财政的民主统制被视为毫无必要的妄谈;财政法的核心主要不在于规范财政权力,而更多地在于推行国家政策;人民不仅难以实现对财政的决定和控制,在具体的财政执法中也难以得到程序的保障。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背离使得财政法未能走出权力的阴影,其先进性自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所以,就财政法而言,揭示出其调整财政关系的形式共性当然必要,因为这有助于界定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同时通过对调整对象的解构,可以构建财政法的活动范围与内部体系,但是,对于二十一世纪的财政法学来说,仅仅满足于此是十分不够的,因为它无法揭示出财政法更深层次的内涵,对我国目前的财政法治建设也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故此,财政法的概念还有待于从时代特性方面进行深入挖掘。
从实质的层面出发,我们认为,现代财政法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以增进全民福利和社会发展为目标、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具体内涵包括:
(1)民主是财政法的制度基础。财政法的民主性体现为,财政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可以通过选举组成代议制机构,也可以直接通过全民公决行使财政权力,决定和监督重大财政事项。财政法与的关系表现为,财政法涉及到公权力的分配,因此必须在宪法的框架下运行。宪法所规定的国家结构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等都是财政法有效施行的前提。由于财政法与宪法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各国宪法大都花费较多的篇幅规定基本财政事项。就此而言,财政法其实就是宪法在财政领域的具体化。
(2)财政法的目标在于增进全民福利,促进社会发展。尽管广义的财政法包括税法、费用征收法等可能导致公民向国家让渡财产的领域,但从整体上看,财政法应该是以维护和保障基本人权,促进人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为基本宗旨的。无论是财政收入法还是财政管理或运营法,其除了保证行政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防范行政权力侵犯人民基本权利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通过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增进全民福利,促进经济发展。即便是财政收入法,其合法性依据除了相关法律规定外,还在于通过调整资源分配、收入差距、景气周期以及保证合理财政支出等职能消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并最大可能地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因此,财政法的目标不仅在于体现宪法基本权利的质的规定性,同时也在于从量上扩大权利的覆盖范围及实现程度。
(3)财政法以财政关系为调整对象。财政关系其实只是一种学理上的拟制,它指的是财政行为未经法律调整以前所引发的经济关系。通过对财政关系的分析,可以划定财政法的内部体系框架,理清财政法与其他相关部门法的关系,从而确定财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二、财政法的调整对象
通常情况下,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既可以表述为一种财政行为,也可以表述为一种财政制度,还可以表述为一种财政关系。财政行为着眼于财政主体的动态过程,财政制度着眼于财政运转的外在环境,财政关系则着眼于财政现象的内在联系。动态过程受制于外在环境,但也是外在环境的创造力量,而内在联系则是对动态过程和外在环境更高层次的概括,其内容更为丰富和兼容,因此,在表述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时以财政关系为最优。
在历史上,由于人们对财政职能的理解不同,财政关系的范围也随着变化。自然经济条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是替君王筹集行政管理、国防安全与扩张以及皇室开支的经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财政也仅限于筹集收入满足国家日常经费开支的需要,很少通过再分配的形式调节社会收入不公平,也不需要干预资源配置。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后,因为市场失灵所带来的种种恶果集中爆发。为了应对危机,财政的职能开始不断扩展。首先,财政应当在市场和国家之间有效配置资源,然后保证财政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如界定财政活动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财政投融资的规模、结构,并通过税收、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等。其次,财政开始通过自身活动进行社会范围内的收入再分配,以缓和两极分化现象,实现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如个人所得税累进征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实施社会保障等。最后,为解决市场自发运行中所产生的经济周期问题,“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开始实施,如在经济过热中提高财政收入水平、压缩财政支出,而在经济萧条时则通过减税等方式培育消费和投资能力,同时加大财政支出以增加社会需求,以此刺激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是进行以国家为主体的、对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一切社会资源的分配。由于生产和生活都通过财政进行控制,不会出现收入分配不公或生产周期波动,因此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也就将收入分配和经济调节完全包容在内。另外,由于财政活动无所不包的禀性,财政与企业财务、财政与金融都呈现难舍难分的关系。如,国家从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中不仅可以取走企业扩大再生产所需的积累,而且还包括折旧基金等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物质资料,企业职工的工资标准和工资款的拨付也都是通过财政直接进行的。这样,企业财务的独立性就会完全丧失,从而依附于国家财政。又如,银行不能自主从事贷款业务,却必须按照财政的意图为相关项目提供建设资金,银行存款成为财政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银行也被称为“第二财政”。
跟计划经济时期相比,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对财政职能的探索已经出现了显著的进步。第一,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都被视为独立经营的商业主体,其财务关系与财政关系完全分开,财政只是在投资和利润分配时才与企业发生联系。第二,财政与金融的关系也已经理顺,财政可以通过经济杠杆引导银行发放贷款,但是不能进行强迫。财政关系的范围至少将商业性货币资金关系排除在外。第三,在向市场经济推进的过程中,由于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财政的收入分配调节职能开始显现,开征个人所得税、实施社会保障等都是其中之例。第四,受市场失灵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也开始出现周期性波动。为保持经济的稳定性,财政开始主动寻找反周期的对策。如为了消除经济疲软,我国近几年一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核心内容就在于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从形式层面看,财政法就是调整财政关系之法。按传统的部门法划分标准,这种界定方式因为凸现了财政法独特的调整对象,所以可以使财政法与其他部门法相区分。
由于这种定义方式颇具中性色彩,既不涉及到意识形态之争,也不涉及到法律的价值追求,因此它可以适应各个历史阶段不同国家的所有情况。无论是奴隶社会时期,还是封建社会时期;无论是资本主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时期,财政法的形式共性都可以从其调整财政关系这一点找到。也正是基于这个共性,财政法学才可能将自己的研究视角延伸到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政治经济背景的国家,从而形成财政法制史或比较财政法等研究分支。
然而,概念的广泛适用性必定是以高度抽象作为前提的。当事物的共性被作为唯一的追求对象时,其诸多的特性就不得不被舍弃。对于身处特定历史阶段特定国家的个人或团体来说,抽象的共性固然重要,但各种与自身发展密切关系的特殊性同样不可忽视。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事物的特殊性在决定其发展方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自从国家产生、法律创制以来,人类共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四种不同的历史类型,不同历史时期财政法的职能定位和价值追求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财政法都是建立在君主专制的基础上,君王或皇帝是国家权力的源泉和中心,财政权力只是君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理论上财政权力并非来自于人民,相反,它们是压制人民权利的武器。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法仅仅是利用法律形式推行财政政策的一个工具而已,缺乏独立的与民众利益声气相求的价值取向。财政法的主要功能在于保障财政收入的征收和管理,而财政支出方面则仅仅停留在技术性层面,满足于统治阶级内部从上到下的管理和监督。
封建社会末期,新兴资产阶级与君权的矛盾集中体现在财政问题上。封建君主的横征暴敛激起了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的强烈不满,市民革命由此爆发。如英国的历次革命均因国王滥施税负而起,最终为人民通过议会争得“课税同意权”;美国的革命则发端于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人民抗缴茶叶税,最终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新国家。资产阶级国家建立之后,至少在形式上开始确认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制度的设计和建设。基于这个前提,财政法的宗旨和原则都较以前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财政被定义为一种服务于大众的公共物品,它源自于人民的公共需要,因此必须受到人民的制约;其次,财政权力不再是一种单纯用于统治的工具和手段,它来源于人民的授权,同时也在此范围内受人民的监督;再次,财政的民主基础备受重视,人民通过议会行使对财政的决定和控制权成为财政法的基本原则;最后,财政法的功能开始转向保障财政的民主统制,财政权力的失范成为关注的重点,人民的基本权利开始凸现。因此,这一历史时期的财政法明显不同于君主专制时期的财政法,尽管它们都符合在调整对象方面的共性。
社会主义革命在部分国家胜利后,尽管消灭了私有制,在最根本的程度上为人民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传统和认识方面的原因,公有制的实施并没有为人民如何授权、如何规范和监督的权利提供太多的机会。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被定性为人民的利益当然代表。由于缺乏民主和法治,权力在造福于人民的同时,也曾因为不受限制和监督而酿成大错。财政法虽然理论上代表着人民的意志,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旧会变成保障国家行使权力的工具。具体的表现是,大量的财政法规由政府执法部门制定,财政的民主统制被视为毫无必要的妄谈;财政法的核心主要不在于规范财政权力,而更多地在于推行国家政策;人民不仅难以实现对财政的决定和控制,在具体的财政执法中也难以得到程序的保障。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背离使得财政法未能走出权力的阴影,其先进性自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所以,就财政法而言,揭示出其调整财政关系的形式共性当然必要,因为这有助于界定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同时通过对调整对象的解构,可以构建财政法的活动范围与内部体系,但是,对于二十一世纪的财政法学来说,仅仅满足于此是十分不够的,因为它无法揭示出财政法更深层次的内涵,对我国目前的财政法治建设也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故此,财政法的概念还有待于从时代特性方面进行深入挖掘。
从实质的层面出发,我们认为,现代财政法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以增进全民福利和社会发展为目标、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具体内涵包括:
(1)民主是财政法的制度基础。财政法的民主性体现为,财政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可以通过选举组成代议制机构,也可以直接通过全民公决行使财政权力,决定和监督重大财政事项。财政法与的关系表现为,财政法涉及到公权力的分配,因此必须在宪法的框架下运行。宪法所规定的国家结构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等都是财政法有效施行的前提。由于财政法与宪法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各国宪法大都花费较多的篇幅规定基本财政事项。就此而言,财政法其实就是宪法在财政领域的具体化。
(2)财政法的目标在于增进全民福利,促进社会发展。尽管广义的财政法包括税法、费用征收法等可能导致公民向国家让渡财产的领域,但从整体上看,财政法应该是以维护和保障基本人权,促进人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为基本宗旨的。无论是财政收入法还是财政管理或运营法,其除了保证行政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防范行政权力侵犯人民基本权利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通过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增进全民福利,促进经济发展。即便是财政收入法,其合法性依据除了相关法律规定外,还在于通过调整资源分配、收入差距、景气周期以及保证合理财政支出等职能消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并最大可能地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因此,财政法的目标不仅在于体现宪法基本权利的质的规定性,同时也在于从量上扩大权利的覆盖范围及实现程度。
(3)财政法以财政关系为调整对象。财政关系其实只是一种学理上的拟制,它指的是财政行为未经法律调整以前所引发的经济关系。通过对财政关系的分析,可以划定财政法的内部体系框架,理清财政法与其他相关部门法的关系,从而确定财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二、财政法的调整对象
通常情况下,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既可以表述为一种财政行为,也可以表述为一种财政制度,还可以表述为一种财政关系。财政行为着眼于财政主体的动态过程,财政制度着眼于财政运转的外在环境,财政关系则着眼于财政现象的内在联系。动态过程受制于外在环境,但也是外在环境的创造力量,而内在联系则是对动态过程和外在环境更高层次的概括,其内容更为丰富和兼容,因此,在表述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时以财政关系为最优。
在历史上,由于人们对财政职能的理解不同,财政关系的范围也随着变化。自然经济条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是替君王筹集行政管理、国防安全与扩张以及皇室开支的经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财政也仅限于筹集收入满足国家日常经费开支的需要,很少通过再分配的形式调节社会收入不公平,也不需要干预资源配置。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后,因为市场失灵所带来的种种恶果集中爆发。为了应对危机,财政的职能开始不断扩展。首先,财政应当在市场和国家之间有效配置资源,然后保证财政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如界定财政活动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财政投融资的规模、结构,并通过税收、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等。其次,财政开始通过自身活动进行社会范围内的收入再分配,以缓和两极分化现象,实现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如个人所得税累进征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实施社会保障等。最后,为解决市场自发运行中所产生的经济周期问题,“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开始实施,如在经济过热中提高财政收入水平、压缩财政支出,而在经济萧条时则通过减税等方式培育消费和投资能力,同时加大财政支出以增加社会需求,以此刺激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是进行以国家为主体的、对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一切社会资源的分配。由于生产和生活都通过财政进行控制,不会出现收入分配不公或生产周期波动,因此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也就将收入分配和经济调节完全包容在内。另外,由于财政活动无所不包的禀性,财政与企业财务、财政与金融都呈现难舍难分的关系。如,国家从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中不仅可以取走企业扩大再生产所需的积累,而且还包括折旧基金等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物质资料,企业职工的工资标准和工资款的拨付也都是通过财政直接进行的。这样,企业财务的独立性就会完全丧失,从而依附于国家财政。又如,银行不能自主从事贷款业务,却必须按照财政的意图为相关项目提供建设资金,银行存款成为财政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银行也被称为“第二财政”。
跟计划经济时期相比,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对财政职能的探索已经出现了显著的进步。第一,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都被视为独立经营的商业主体,其财务关系与财政关系完全分开,财政只是在投资和利润分配时才与企业发生联系。第二,财政与金融的关系也已经理顺,财政可以通过经济杠杆引导银行发放贷款,但是不能进行强迫。财政关系的范围至少将商业性货币资金关系排除在外。第三,在向市场经济推进的过程中,由于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财政的收入分配调节职能开始显现,开征个人所得税、实施社会保障等都是其中之例。第四,受市场失灵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也开始出现周期性波动。为保持经济的稳定性,财政开始主动寻找反周期的对策。如为了消除经济疲软,我国近几年一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核心内容就在于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的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素质教育、高效教育等字眼也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识。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新课改理念了吗?我们的教学是高效的吗?恐怕会有很多教师都会摇头。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或多或少地还存在着穿“新衣”演“旧戏”的现象,自觉不自觉地把新课程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笼子”里,只留下新课改理念的空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或无效。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更有必要探究一下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下面笔者就结合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乐学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被动接受知识,全无兴趣可言。新课标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有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提高。针对高中历史课程特点,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挖教材中的趣味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情境导入
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其集中精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善于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就巧设一个扣人心弦的“开场白”,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情境教学法就是一个很有效的导入方法。教师可以用丰富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历史上的动人故事以及刀光剑影的壮观场面,尽情地展现历史本身的魅力,紧紧吸引学生,使其急切地知道后面要发生什么,以及与此相关的都有哪些内容。教师还可以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一个场面宏大、内容丰富,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让学生走进历史、亲历“历史”,这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积极思维并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采用新奇的教学方式
喜欢新奇是人的共同心理,更是青少年的主要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每次的授课方式都是介绍背景、讲解内容、总结影响等,学生一定会感到没有新意,即使是新事件、新内容也很难让学生产生新奇感。如果教师能够改变这种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变换一下呈现方式,即使是平常的事件、学生熟悉的内容,也能够让他们眼前一亮,产生新奇感,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复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一课的时候,就采用“角色扮演”法。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基本的史实,提醒他们应该注意的关键点。然后让学生分为4组分别代表英、美、法、德四个国家,经过几分钟的准备,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同学扮演本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来介绍自己的权力、职能和本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学生个个激动万分,发言积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复习并巩固了基本知识。另外,笔者还经常让学生利用课前两分钟时间进行演讲活动,让学生提前搜集好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上台讲讲和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或者历史故事。这样,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以史为鉴,让学生积极地关注社会现实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满腔热血,激情澎湃,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国家大事很感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当地引导学生注意将历史知识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揭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能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进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