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0 17:02:2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实体经济发展方向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

篇(1)

(二)发挥地方社会成员主体作用,构建多方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篇(2)

 

一、创建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背景

(一)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

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心核心课,其中专心核心课多是操作性、实务性较强的技能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课程实践来认识、体验与提升。但目前专心核心课的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甚至在某些院校存在着实践课程开设率低、随意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及模式的现象,尚未真正摆脱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讲授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实践教学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所需的双师型师资一般要求相对优良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资报酬、良好的实践教学设备,这就成了各职业院校聘请双师型教师的阻力。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多属于“学院派”(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一线的具体工作经验,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导致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模式单一、体系不完整;教学方法欠缺、教学手段墨守陈规,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3、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没能“无缝对接”

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环境的变化使得专业的相关知识也随之改变,专业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也随之产生一些更新与外延,实践技能更是产生较大的变化。职业教育要求以行业执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由于专业教师多数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各门课程实践培养标准、内容及教学计划的制订没有很好地协调、递进与衔接,造成职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这样,就很难将各门课程理论教学所支撑的职业技能汇总在一起形成的综合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提升高职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和就业核心力的目的。

4、没能充分建设专业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高职院校资金投入有限,校内的试验环境基本以机房和模拟环境为主,无法实现真实操作,因此,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多数校外实践基地基本停留在参观、实习的层次上,无法真正的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去,更谈不上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次合作。

(二)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突破点

工学结合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工学结合的一方高职院校的积极性较高,而工学结合的另一方,企业的积极性较低,高职院校处于“一厢情愿”的“单相思”状态。这是因为企业是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是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的。尤其是以私营为主的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因此,高职院校要与企业结合,要遵循“先服务、后合作”的原则,放下架子,了解企业对人才和管理的需求,通过多方面为企业提供主动、周到、无偿的服务,让企业首先获得利益,见到成效,才有与企业合作的基础条件。所以,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中,探索出“双服务”模式。在为企业服务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走“双培养”模式之路,实现“把需要工作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岗位综合能力的合格职业人”的培养目标,使学生“零距离”上岗,尽快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达到校企双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内容

(一)双服务模式

双服务模式的内容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指导,发挥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地方企业提供双服务。一方面为地方企业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满足地方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管理的咨询、策划、培训等多项服务,解决企业技术、管理的难题,满足企业发展对技术、管理方面的需求,使企业首先受益,密切校企关系,逐步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1、为地方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运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专业培养质量体系、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为地方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服务企业以及其它企业定向培养各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满足地方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管理服务,引导地方企业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在为地方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成立专家服务团,首先引导地方企业的技术、管理健康发展。其次帮助地方企业解决技术、管理方面的难题,进行咨询、策划。再次,为地方企业进行全员职业培训,提高全员素质。采取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等方式,为地方企业无偿免费服务。

(二)双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

1、高职院校专业培养

高职院校通过专业定向培养地方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专业培养课程标准、专业培养教学体系与专业培养课堂体系和专业培养质量体系。

2、学生自我培养

通过学生自我培养,使学生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与目标,根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确定自我培养的目标与方法,处于明确学习状态,主动配合学院专业培养实现培养目标,成为一个合格的创新型、技能型职业人。学生自我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包括:通过自我分析,制定自我培养方案;运用闻、见、训、战立体化自我培养模式;日常的成功心理激励训练。

三、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

(一)高职院校要在工学结合中起先导作用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要在高职教育激励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发挥先导作用,放下“架子”,主动地、积极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与地方企业“联姻”,才能使专业具有地方特色、专业特色,才能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这样企业才会满意,学生才会满意,家长才会满意,社会才会满意,高职院校才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重视,高职院校发展才能有生命力。

(二)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

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中的先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地方企业提供双服务,通过双服务打通校企合作之道。但是,要巩固和发展校企关系、工学结合,还要坚持创新的原则,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急企业所急,排企业之难,不断创新双服务的理念,创新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才能不断提高双服务的绩效,巩固和发展校企合作。因此,高职院校要确立服务创新理念,不断提高专家服务团的能力,创新双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三)及时跟踪市场、社会、企业的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落实与修订“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提供的近年就业信息看,企业的岗位对学历要求大部分集中于大专及以下学历。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形成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的态势。企业最需要那些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再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何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准确定位等问题,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培养质量则必须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有效服务问题。高职专业就业目标可以锁定各类地方企业。地方企业各类岗位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流程有一定规律可循,工作内容却千差万别,有极大的创新空间。高职院校在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践研究探讨时,应当顺应这一职业特征,注重对学生社会能力、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3)

一、创建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背景

(一)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

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心核心课,其中专心核心课多是操作性、实务性较强的技能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课程实践来认识、体验与提升。但目前专心核心课的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甚至在某些院校存在着实践课程开设率低、随意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及模式的现象,尚未真正摆脱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讲授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实践教学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所需的双师型师资一般要求相对优良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资报酬、良好的实践教学设备,这就成了各职业院校聘请双师型教师的阻力。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多属于“学院派”(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一线的具体工作经验,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导致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模式单一、体系不完整;教学方法欠缺、教学手段墨守陈规,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3、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没能“无缝对接”

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环境的变化使得专业的相关知识也随之改变,专业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也随之产生一些更新与外延,实践技能更是产生较大的变化。职业教育要求以行业执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由于专业教师多数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各门课程实践培养标准、内容及教学计划的制订没有很好地协调、递进与衔接,造成职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这样,就很难将各门课程理论教学所支撑的职业技能汇总在一起形成的综合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提升高职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和就业核心力的目的。

4、没能充分建设专业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高职院校资金投入有限,校内的试验环境基本以机房和模拟环境为主,无法实现真实操作,因此,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多数校外实践基地基本停留在参观、实习的层次上,无法真正的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去,更谈不上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次合作。

(二)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突破点

工学结合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工学结合的一方高职院校的积极性较高,而工学结合的另一方,企业的积极性较低,高职院校处于“一厢情愿”的“单相思”状态。这是因为企业是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是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的。尤其是以私营为主的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因此,高职院校要与企业结合,要遵循“先服务、后合作”的原则,放下架子,了解企业对人才和管理的需求,通过多方面为企业提供主动、周到、无偿的服务,让企业首先获得利益,见到成效,才有与企业合作的基础条件。所以,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中,探索出“双服务”模式。在为企业服务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走“双培养”模式之路,实现“把需要工作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岗位综合能力的合格职业人”的培养目标,使学生“零距离”上岗,尽快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达到校企双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内容

(一)双服务模式

双服务模式的内容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指导,发挥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地方企业提供双服务。一方面为地方企业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满足地方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管理的咨询、策划、培训等多项服务,解决企业技术、管理的难题,满足企业发展对技术、管理方面的需求,使企业首先受益,密切校企关系,逐步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1、为地方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运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专业培养质量体系、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为地方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服务企业以及其它企业定向培养各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满足地方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管理服务,引导地方企业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在为地方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成立专家服务团,首先引导地方企业的技术、管理健康发展。其次帮助地方企业解决技术、管理方面的难题,进行咨询、策划。再次,为地方企业进行全员职业培训,提高全员素质。采取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等方式,为地方企业无偿免费服务。

(二)双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

1、高职院校专业培养

高职院校通过专业定向培养地方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专业培养课程标准、专业培养教学体系与专业培养课堂体系和专业培养质量体系。

2、学生自我培养

通过学生自我培养,使学生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与目标,根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确定自我培养的目标与方法,处于明确学习状态,主动配合学院专业培养实现培养目标,成为一个合格的创新型、技能型职业人。学生自我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包括:通过自我分析,制定自我培养方案;运用闻、见、训、战立体化自我培养模式;日常的成功心理激励训练。

三、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

(一)高职院校要在工学结合中起先导作用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要在高职教育激励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发挥先导作用,放下“架子”,主动地、积极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与地方企业“联姻”,才能使专业具有地方特色、专业特色,才能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这样企业才会满意,学生才会满意,家长才会满意,社会才会满意,高职院校才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重视,高职院校发展才能有生命力。

(二)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

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中的先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地方企业提供双服务,通过双服务打通校企合作之道。但是,要巩固和发展校企关系、工学结合,还要坚持创新的原则,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急企业所急,排企业之难,不断创新双服务的理念,创新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才能不断提高双服务的绩效,巩固和发展校企合作。因此,高职院校要确立服务创新理念,不断提高专家服务团的能力,创新双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三)及时跟踪市场、社会、企业的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落实与修订“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提供的近年就业信息看,企业的岗位对学历要求大部分集中于大专及以下学历。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形成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的态势。企业最需要那些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再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何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准确定位等问题,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培养质量则必须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有效服务问题。高职专业就业目标可以锁定各类地方企业。地方企业各类岗位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流程有一定规律可循,工作内容却千差万别,有极大的创新空间。高职院校在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践研究探讨时,应当顺应这一职业特征,注重对学生社会能力、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254-02

应用型地方高校承担着培养高质量、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验课程作为应用型技能基础课程,它的建设必须围绕适合本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目前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中普遍存在的相关问题,探索以“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应用型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方法和策略,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增强学生对于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1]。

一、以“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的内涵

所谓“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是指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根据院校所在地的社会需求为基础,使之不断地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它的建设必须以服务地方,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宗旨,不能离开本地社会经济发展进行自我的发展。也就是说,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要根据学校所在地经济发展大方向和人才的需求不断地调整课程的相关组成,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要相互促进,在和谐统一中得到发展[2]。

二、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教学资源日益吃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日渐突出,实验教学环节受到影响导致现行实验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一直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实验仅仅是为了验证理论,教师在教学中仍以注入式实验教学为主,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师课前做好实验的一切准备工作,然后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要点,实验室备齐了全部材料、药品和仪器,本科生完全按教材按部就班地操作,毫无探索、创新可言,学生对实验结果不去分析,不去总结,从根本上忽视了实验的实际意义,使本科生养成了不善思索、“照方抓药”的不良实验习惯,日积月累使得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实验研究能力没能得到培养[3]。

2.部分教师对学科现有发展现状和生产实践技能缺乏深入分析,对社会经济需求了解不够,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很少能在教学实验中得到及时的反映,实验教学内容缺乏综合、交叉和与专业前沿结合的新兴实验项目,不能充分利用现代仪器、技术和方法。本科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较缺乏,阻碍了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达到注重实践和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

3.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增多,但实验室场地、设备、人员难以大幅度增加,这严重妨碍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失去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的优势。单门课程的实验学时分散,培养学生能力、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性和设计探索性实验过少,不利于本科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引入新的实验技能,难以进行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实验存在知识点分散、欠缺系统性。这种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如果比例过大,显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验课的开设是依附于各门理论课。各专业课程都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造成实验室重复建设,不利于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资源共享;各课程之间一般联系松散,内容重叠而又有遗漏,学生实验素质和能力训练零星而不系统,实验内容单调而不丰富,近年来,由于教学改革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在修订教学计划,削减总学时的同时,实验时数和实验项目也在减少。这种相对分散而未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是极其不利的。

三、解决主要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如何建立“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呢?首先,地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学校的一切课程设置都必须体现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特别是为了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适应本地的人才需求,学校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规划同样都不能脱离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必然既适应经济发展,又要突出人才的应用性特征[4]。

1.突出生物科学专业特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真正厘清生物科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本专业特色,建立生物科学专业特色的实验课程体系,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力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现代教学理念,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愿为教育事业服务、体魄健全、心理素质良好,能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及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需求为依据,优化课程体系,重视专业基础和实践教学,强调个性教育。提升学生的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实现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无缝链接。

2.建立系统的实验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结构体系的效能,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对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宗旨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课程建设,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来达到使本科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学到“有用、能用、实用”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但具有动脑能力还具备动手能力[4]。

3.统筹课程中的实验内容,优化实验内容的质与量。实验内容是实施实验课程体系最直接的载体。由于目前各实验课程之间交流不充分,联系不紧密,会存在实验内容重复与遗漏的现象,并缺少明显的指向性与针对性。对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改革必须优化实验内容的质与量,并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为价值取向[5]。

4.围绕“个性化”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实验内容。首先,坚持“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使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生物科学教育特色,增强学生的兴趣和适应就业的需求。

其次,在“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实验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按由易到难、从校内走向校外的步骤组织实践教学,构建由实验课程、专业见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组成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将有关实验内容分散到各阶段的教学中,逐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作为一种教学实践,其中教学的评价与考核是实验课的重要环节,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监控与评价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应用型特色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科学严谨及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有效引导高校生物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优秀的中学生物学教师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参考价值[6]。

总之,如何围绕生物科学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与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构建科学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强化本科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技能学以致用,有助于毕业进入社会后的就业,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驱动学生内心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具有实践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是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深入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7(2):3-5.

[2]罗鸣,吴定敏.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J].Overseas English,2015,(01):37-38.

[3]金冶.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动因与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413(31):31-32.

篇(5)

关键词:

金融体系;实体经济;关系;互相作用

金融体系对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金融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资金流动的趋势与方向,其中还包含了社会经济具体运行规律。实体经济则能够体现出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也能够体现出金融体系的运行状态。通过对两者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调控和管理措施,不仅能够使两者保持协调的发展状态,还能够有效规避两者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以免发生阻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面笔者就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一、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基本概念

1.金融体系的概念。对金融体系的概念进行阐述应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首先,宏观角度。金融是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模式,该模式在不同国家都是不相同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不同国家在发展速度和水平上所存在的差异[1]。有些国家内部的金融体系是由该国家金融市场具体发展情况决定的,而有的国家则是通过宏观调控所决定的。其次,整体角度。基于该角度能够将金融体系视为一个国家的体系,体现出该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也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大体框架,一些交易平台、市场资产等共同组成了该国家的金融体系,如果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就需要充分了解市场环境中所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为,综合考虑全局情况。

2.实体经济的概念。在实体经济的概念当中包括了物质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内容,从宏观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其涉及的范围较广、领域较多,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从经济特点方面来讲,经济实体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相应的生产资料,在改善人们生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实体经济还能够保障人类经济的发展,促使人类能够保持正常的生产与消费,人们通过实体经济能够达到人们所需要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层面的消费。

二、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两者之间的作用

金融体系要想能够得到发展,需要以实体经济为其发展的基础,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能够获得在市场竞争当中的优势,提高竞争力,企业会将很多金融资本投进了虚拟领域中,这种投资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金融危机的产生,从而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发展。在实体经济下,人们所进行的相关活动都拥有固定地点,所进行交易的商品也都是实体物品,不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还便于控制,所以对推动金融体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比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所谓虚拟经济主要是指股权、债券等产品。这些产品不能够切实被人所看见,且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因此此类产品在交易过程中将会存在很大的风险,但是如果交易成功所得到的回报相对实体经济也更高。此外,金融体系还能够对实体经济产生促进的作用。

三、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

1.实体经济对金融体系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实体经济所产生的促进作用是较为明显的,例如在东北,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因为没有采取有效的政策用以扶持东北工业,使其虽然身处改革浪潮,但是却逐渐走向衰落,最终导致东北工业的发展十分落后,金融体系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4]。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经济越落后的地区,该地区的金融业发展速度也越缓慢,无法为该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而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对东北工业的振兴,并制定很多相应的规划、策略与目标,使东北工业得到了一些复苏,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北地区人们的就业问题。由于对东北工业的支持,东北金融业也随之出现了较大的提升。基于国家的角度来讲,实体经济是能够充分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但从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其还有待提高。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应发挥其自身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领域的支持力度,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制度和物质等方面的保障。基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讲,企业切勿在虚拟领域当中投入过多资本,应树立正确投资理念,避免企业由于投资理念发生错误而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金融体系能够使实体经济更加繁荣。目前,我国在发展实体经济方面上还需要大量的资本,而金融业是含有资本最多、资本规模最大的行业,应当给予实体经济一定的支持。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资本,那么可以向金融机构进行借贷,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度过难关,还能够为金融机构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从而达到双赢的目标。所以,金融机构应当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和了解,找到存在市场当中资金均衡指标,并确定资金的具体价格,从而优化配置相应的资金,最大程度发挥资金本身的价值。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资本市场也是较为落后的,存在很多问题。而且,我国资本市场一直以来开放程度都较低,很多工具都不无法进行有效连接。尤其是在对中小型企业资金支持方面,更是不够到位,出现了脱节的现象。一般情况,大企业在信誉与效益方面相对中小企业都更高,金融机构也更愿意把金融资本投入到这些大企业当中。这种情况的出现非常不利于小企业的发展。因此,急需解决上述问题。

四、协调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

在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应探索出以下两种途径:首先,调动实体经济要素,推动金融体系发展。通过上文对两者的分析,两者所能够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两者和谐共同发展,这便需要借助政府部门的力量,通过利用科学的手段充分发挥实体经济作用,使其保持积极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实体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拥有正确的发展方向,才有利于金融体系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发生了重大转变,人们在金融上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基于这种背景,为金融体系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次,尽快完成金融体系的改革。为了能够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作用,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应当尽快完成对其的改革。我国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改革措施,明确其改革的方向,将不利于金融体系发展的各项因素剔除出去,由此才能够最大程度使两者和谐发展,充分发挥两者本身的作用,使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上升到新的发展阶段。

五、结语

综上所述,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都能够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近些年开始提高对该方面研究的重视程度。针对当下实体经济的具体情况,应当发挥我国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只有我国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够使两者的发展变得和谐与稳定。只有使两者保持这种发展状态,才能充分发挥两者作用,避免金融风险的出现,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露琪.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5,10(34):79.

[2]王睿琪.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01):12+119.

[3]詹小琴.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J].商,2016,01(03):170.

[4]杜伟.关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6,04(08):49.

篇(6)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说明虚拟经济在我国已经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并且在将来一段时期内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正确地界定虚拟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趋势,探索虚拟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我国经济在加入WTO后尽快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非常有现实意义。

一、虚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分析

虚拟经济是一个现实,是总体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个现象。马克思关于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初级阶段的论述非常精辟。货币的功能主要是价值尺度、流通和支付手段;但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支付环节和实物环节发生了分离,货币经历了信用化、资本化的进程。从实质上讲,其属性利功能己发生了变化,它具有与实物或实体经济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的两重性。实体经济突然成了货币信用的天然载体。

两者一旦分离,货币在经济生活中就逐步超越实体经济的限制形成了全新的状态和运作体系。虚拟经济的发展便突飞猛进。经济发展到规模化和产业化以后,资本积累和生产集中成了生产力的内在需求,资本市场便以资金集中的体系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货币转换为股票、债券等各种有价证券。它是货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信用化,使以资金利资本流动为代表的金融业对与实体经济超越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航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化金融市场形成提供了发展的基本条件。二战以后,世界货币体系几经变动,使得金融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日趋扩大。

该体系的发展源于实体经济,但己大大地超出了后者,并且,体系的运作规律也部分地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限制,反过来又在很大程度上操纵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何认识这种背离,使之更好地为我所用,也许是我们对虚拟经济最本质和最具实践意义的理解。

二、虚拟经济发展的阶段

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会后提出了虚拟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人们手中的闲置货币变成了可以产生利息的资本。第二个阶段则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由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将人们手中闲置的货币借入,再转贷出去生息,人们还可用闲置货币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生息,这是人们手中的存款凭证有价证券也就是虚拟资本。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以跨国进行交易。

以上的阶段论客观地描述了虚拟经济发展的过程,对人们把握虚拟经济的运行趋势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三、何为我国所提倡和追求的虚拟经济

当前,在西方“虚拟经济”一词往往是指电子商务等“网上经济”活动。

国内一些学者也赞同这一概念,以有形、无形来确定和划分实物和虚拟两种经济形态。电子商务的兴起作为一种新的重大的经济现象,其本质也是经济活动信用化的表现。

十六大以来,我国学界关于虚拟经济的争论很多,大多集中在虚拟经济的界定上。关于虚拟经济代表性的论述围绕着信用制度展开,认为虚拟经济的内涵是信用制度膨胀下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偏离的那一部分形态,不能将建立在信用化制度下的全部金融活动视为虚拟经济。有学者认为:虚拟经济是指信用膨胀形成的金融资产和金融市场中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联系的金融交易活动。上述界定本身并没有经济学理论上的含义,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经济现象的描述,这种观点比较接近主流观点。国内还有一种观点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划分,把非物质生产活动统统视为虚拟经济。这一划分引出了关于价值和财富创造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问题。

篇(7)

顺应调整、升级要求,确保支持实体经济方向的正确性

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就要准确把握实体经济发展方向,注意实体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方向,并以此确定支持对象,确保支持方向的正确性。

首先,要准确把握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列为重点支持对象。支持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产业链的延伸、先进工艺的采用。需要商业银行有效整合投资、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社会金融资源,融合股权与债权,推进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切入直接融资金融服务链,构建新型银企合作关系,为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其次,要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对于符合绿色经济、节能减排降耗、环境保护的产业要大力支持,比如,有机绿色农业项目、清洁生产型工业项目等。重点支持列入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的企业项目、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循环经济技术项目、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以及市场效益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节能减排企业。在实体经济发展进程中有保有压,部分落后行业等需要尽快淘汰,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产能高度过剩且没有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行业,要尽快退出。

第三,要支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符合改善民生的产业。商贸流通行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一些与百姓生活密切的商圈、综合市场、供应链、产业链应大力支持。能够带动农牧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应该大力支持。积极推进消费金融,高度重视并加快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新服务渠道的运用,促进向消费型经济转型。

第四,竭力支持符合科学发展的企业和产业。政府盲目追求GDP而进行的一些经济活动比如造城运动需要慎重对待,对于政府经济主体盲目多元化经营、脱离主业的经营行为需要慎重对待,对于经济主体的投机行为不予支持,对于一些不符合发展方向的低水平重复项目应坚决退出。

第五,要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将有限的信贷资源从大型企业、国企向民营、中小及小微企业倾斜,从经济发达地区向其他地区均衡,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稳定就业,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第六,根据实体经济转型的方向设计金融服务模式,努力融入价值链,实体经济提供高附加值、低成本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转型方向保持一致,共融共生,共同发展。

实现科学定价,确保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的利益分配关系的公平性

去年以来针对商业银行暴利行业的讨论甚嚣尘上,这与商业银行产品、服务的定价是密不可分的。实际上确实有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定价过高,大有竭泽而渔之嫌。根据目前的市场结构与态势,多数地区资金紧缺,特别是小微企业。考虑到国家对于银行机构准入的限制,这种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商业银行定价偏高,客户也能够接受。实际上应该从更加长远的角度看,如果银行的利益过多,则实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影响,而且也不利于银行业的整体声誉和形象。因此,商业银行要通过完善贷款利率和金融服务的定价机制,通过更加精细的风险定价技术,结合企业成长周期、行业特点、区域集群情况、信用状况、盈利水平等准确为产品和服务定价,努力处理好与实体经济的利益分配关系。即使是在谈判地位优越的情况下,也应该合理定价,避免损害实体经济的长远发展。鼓励商业银行通过精细化的管理降低自身运行成本,鼓励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通过成本管理、风险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提高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风险定价重要参数),保持商业银行产品、服务价格的较低水平。

完善风险管理,确保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在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能以增加金融风险、扩大金融风险为代价,所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管理风险能力,确保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首先,应着力注意研究转型期经济运行特点及相应的授信风险特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该深入研究实体经济运行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行业风险,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具体特点,把握规律,提升专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稳健性。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区域性风险。注重研究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的特点。各商业银行在实践中已经总结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风险管理办法。应在此基础上继续挖掘,深入研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提升专业化能力,有效控制转型期产业升级的行业风险、宏观调控的政策风险、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其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该不断创新风险管控的理论、模式、技术等,从风险识别、计量与监测、风险处置等环节推进精细化管理,努力降低风险水平,实现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加强银行业自身的创新与转型,确保支持实体经济效果的可靠性

从商业银行的现状看,经营理念、市场定位、经营水平还不能够适应支持实体经济的需要。加上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和创新,这就需要商业银行自身加快创新和转型步伐,确保支持实体经济效果的可靠性。

首先,要进行融资方式和信贷产品方面的创新。要对实体经济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挖掘,在此基础上围绕实体经济的需求,设计商业银行产品或融资方案,使产品或融资方案的结构和要素与支持对象的业态特征、现金流结构、信用资源、资产负债表高度契合。

其次,紧密关注实体经济性形势的变化,关注新的业态的出现,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关注新的需求出现,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和授信模式的创新。

第三,通过与同业的合作,为实体经济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与基金、租赁公司、投资银行、保险企业等合作推出跨行业的综合金融服务,积极地拓展像债券承销、资产交易、委托、股权融资、私人银行、基金托管等金融资产服务业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篇(8)

《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中,阐述了1998~2006年美国房价的波动,住房按揭贷款增长150%,比国民收入、GDP高出很多,房价的上涨超过基本面是非常糟糕的泡沫状态。相比而言,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快速上涨的房价,与过去的美国房地产很是相近。为了避免我国房地产经济出现恶性循环的情况,给国民经济、国家金融带来严重危害,科学、合理的预测房地产经济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调整房地产,可以促进房地产经济良好发展[1]。所以,科学、合理的预测与思考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1影响房地产经济的因素分析

房地产是一个涉及方面较广的行业,其不仅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在双重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我国房地产经济要想实现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是比较困难的。

1.1外部因素的影响

在全球经济环境频频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房地产经济波动越加剧烈。其中本国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加之一些政策变动,都会造成房地产经济波动。

1.2内部因素影响

房地产经济内部因素影响包括房地产市场供需之间矛盾、房价变动、房地产投资的波动等。(1)房地产市场供给与需求存在矛盾。房地产市场供需是最直接的调整模式,同时也是造成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原因之一。从目前我国房地长市场供需情况来看,房地产投入增长较快,而广大消费者住房需求迟缓,这极有可能造成房地产行业下行,房地产经济减少。(2)房价波动。房价波动是影响房地产市场中出现盲目房产投资的主要因素。从我国过去十年房地产价格疯狂上涨情况来看,诸多投资者为了在房地产行业谋取高收益、高回报,积极参与到房地产开发中,房地产市场将受此影响而不断扩大金融发展上升空间。但不断攀高的房价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国家实施宏观调控,降低房价,而大量投入开发的建筑将难以得到高回报,这必然会导致房地产经济下降。(3)房地产投资波动。投资变动是房地产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房地产投资加大,必然会刺激房地产行业扩张,反之房地产行业就会萧条。由此可以看出,房地产经济的变化周期与投资变化周期是一致的。在目前房地产行业存在较大风险的情况下,诸多房地产投资者以观望态度来对待,如此房地产投资周期缩短,容易造成房地经济变动[2]。

2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基于内外部因素影响下,目前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

2.1宏观调控给房地产经济带来的影响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来看,房地产投资热已经在全国蔓延,如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转移到房地产开发上,这必然会导致房地产过度开发,而其他行业发展迟缓,打破我国经济发展平衡的态势。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我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宏观调控,控制消费者持房数量、土地开发等。通过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房地产投资热有所减缓,房地产投资周期缩短,相应的房地产经济受到很大影响。另外,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必然会导致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这其中就包括银行信贷为房地产开发提供的资金,如此国内银行信贷规模将会快速增长,加剧银行信贷风险。为了降低银行信贷风险,避免金融危机发生,我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宏观调控,缓解了银行信贷风险,但却给房地产经济带来很大影响[3]。

2.2与房地产经济发展相融合的金融基础系统不完善

目前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形式较好,且形成一套基本具有一定规模的建设制度,但依旧存在金融基础系统不完善的情况,给房地产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金融基础系统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房地产信贷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信贷都是以开发贷款为主,而消费者信贷不佳,导致银行需要面临较大的信贷风险,这可能造成金融市场缺失。其二,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的扩大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扩大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可以刺激消费者购买房屋建筑。但目前住房公积缴纳比例受环境因素制约无法上调,相应的消费者在没有较高住房公积金支持下,会慎重考虑是否购房[4]。

3房地产经济发展方向的预测与思考

3.1房地产经济未来发展方向预测

综合分析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国内大环境,对我国房地产经济未来发展进行预测,确定发展趋势将表现为:(1)国家政策的出台,合理调控房地产经济。考虑到房地产价格上涨速度过快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居民的购买热情,对房地产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是不利的。我国政府和职能部门将结合本国国情,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有效调控房地产经济,使房地产价格处于理性区间,避免房地产经济处于恶劣发展状态,危及国民经济、国家金融。所以,我国政府有望出台政策来合理调控房地产经济,使其良好发展。(2)房价将逐渐趋于平稳。在我国过去的十年间,房价的持续攀升,的确促进了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但是却给广大国民带来了严重的生活负担。高房价让广大人民群众对购房望而却步。在未来的几年中,我国房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会有所下调,最终达到居民能够接受的程度,并逐步趋于稳定,使房地产行业平稳发展。(3)房地产市场发展将逐渐成熟。从我国房价开始攀升到今天,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发展状态,整个房地产业还未成熟,因此房地产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频频波动。而随着我国经济的有利刺激与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将逐渐成熟,相应的房地产经济也会平稳的发展[5]。

3.2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制定长期的发展计划,合理发展房地产产业。在当前我国房地产产业发展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结合我国房地产发展现状及发展需要,制定健全的房地产经济长期发展计划,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有序的、有计划的进行房地产精细化发展。如此可以逐步改变我国房地产产业发展现状,使房地产产业趋于成熟,房地产经济持续发展。所以,制定长期的房地产经济发展计划,有目的、有序的落实房地产业务,可以逐步实现房地产经济持续发展。加强房地产产业管理,保障房屋建筑质量。实现我国房地产经济持续发展,需要有广大消费者的支持。而获得广大消费者支持的关键就是为其提供安全、坚固、耐用、舒适的房屋建筑。因此,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注意完善、健全房地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并要求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对房屋建筑建设质量进行严格监督检查,确保房屋建筑质量达标,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住房[6]。

4结束语

对当前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宏观调控给房地产经济带来很大影响、与房地产经济发展相融合的金融基础系统不完善同样给房地产经济带来很大影响。基于此,对我国房地产经济未来发展进行预测与思考,国家出台政策有效调控房地产经济,加之房价逐渐平稳、房地产市场逐渐成熟,会使房地产经济良好发展。而要想真正实现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还需要通过制定长期的发展计划、加强房地产产业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才能逐步实现。所以,积极调整我国房地产行业,可以使房地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高洪祥 单位:浙江中安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曹志明.浅析房地产经济发展方向[J].中国房地产业,2012,(2):29.

[2]武增元.房地产经济发展方向分析浅谈[J].现代商业,2013,(35):105.

[3]韦芳.基于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经济发展与管理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9):16-17.

篇(9)

世界各国金融体系各不相同,用统一的模式对其进行概括是比较困难的。发达国家金融体系最大的区别在于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所起的重要作用。从一般意义上来说,金融体系代表着一个经济体之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是市场参与者、交易方式和流动工具共同组成的综合体。而实体经济则是人们在物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囊括了工业、农业、商业、文化产业、建筑业、信息行业、体育行业等各式各样的行业,实体经济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一、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各自发展过程概述

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发展始终是动态协调的,实体经济发展在前,金融体系构筑和协调在后。在实体经济发展初期的交易需求使得金融体系有了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个时期金融体系是作为实体经济汇兑和支付的中介而存在的,并没有其他的作用,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没有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实体经济不断壮大和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实体经济发展开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金融体系依靠实体经济的发展获得原始资本,逐步将自身发展成为可靠的信用中介,并最终起到对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原始资本的优化配置作用,这个时候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持续性的推动作用。金融体系在实体经济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变更之后获得了发展的平台和机会,也实现了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从间接联系到直接联系的转变,二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现代实体经济在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科学技术方面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金融体系的功能也在日益创新和改变,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和控制的关系并日益走向独立和分离。加之实体经济在边际产出逐渐递减出现萎缩和困境的石刻,金融体系发展还要依靠信用作为支撑,二者之间分离的速度越来越快。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分离―融合―分离的全过程。

二、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相互作用机制

首先,实体经济是金融体系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金融体系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实体经济是金融体系获得物质基础和稳定收益的保障,没有实体经济作为后盾,金融体系的发展就会出现资本泛滥的情况,大量资本走向投机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将完全被抹杀,商品市场的秩序将完全被打乱,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金融体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其次,金融体系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金融体系使得实体经济发展得到了可靠、稳定的支付中介,让实体经济能够获得可靠的原始资本积累,使得实体经济得到了扩大生产的机会和保证,并让实体经济发展得到稳步增长和降低风险的可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是多元的、多样的,比如说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信用体系构建、信息披露制度的执行都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协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关系的措施分析

第一,发挥实体经济的基础作用,促进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实体经济应该发挥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将交易需求的促进作为引导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在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过程中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将二者之间分离的问题进行彻底解决。实体经济内部诸多因素可以影响金融体系的发展,比如说实体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话就会提升原始资本积累的速度,原始资本流入懂啊金融体系之中可以进一步促进金融体系的规模扩大;实体经济发展趋向市场化和产生金融需求的过程是金融服务和金融体系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助力。实体经济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内部改革,从而发挥其对金融体系具有促进作用的元素,实现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发展目标的融合。

第二,要推进金融体系的自由化改革。金融体系健康和自由化发展能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在资金供求的角度上来讲可以让实体经济提升融资效率:首先金融体系能够扩大储蓄的规模、提升储蓄的利率;其次,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能够直接促进直接融资的发展,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最后可以有效避免政府对金融市场的行政干预,让资本实现优化配置。总的来说,金融体系的完善发展让实体经济的服务效率能够更上一层楼,推进金融体系自由化构建是充分发挥金融优势、促进实体经济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强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

第三,保障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改革。金融体系按照渠道划分为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两部分,其中间接金融起到的就是金融中介的作用,直接金融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市场。间接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可以从债权债务的层面来思考,直接金融发展的好坏则直接影响了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所以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在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联系作用。比如说当我们披露了实体经济业务之中的经济信息和相应的财务信息之后,实体经济发展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就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实现习题经济的规范化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也可以利用相关信息完善运行机制、及时做出反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信用体制的建设,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资本市场的发展能够让实体经济从多种渠道和多个层次来获得筹资,让实体经济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现代经济体系之中风险遍布、危机难测,有些事情和规律人们难以预知和了解。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只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主观经济行为的概括,但是这种概括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在参与经济活动、提升经济利益并且在资本市场中寻找恰当的投资机会的时候应该注重风险的规避和冬天的把握,将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把握得更加透彻。总而言之,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二者难以分离,只有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使得经济发展在良性的轨道上前进。

参考文献:

篇(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保留了大量战前陈旧的设施、设备。日本和西德则不然,战争摧毁了过半工厂设施,新设施的建设成为主要课题,因而当英国在过去的传统中束手束脚时,日本和西德则手持白纸,开始绘图。开端不同,后来的经济表现也不同。日本在1947年实行“倾斜生产方式”,为后来以重化学工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奠定了基础。

现在的状况其实同当时很相似。大地震摧毁了大量的生产设施,造成巨额损失。但是完全可以借此转变经济结构,转祸为福。当然,日本不是计划经济,政府不可能画好蓝图再强力执行。引导复兴方向的是市场价格,尤其是一些关键性的价格因素,如电力价格、利率、汇率等。这些因素的变动将深刻影响并塑造日本今后的产业结构。

在此过程中,政府可以做的就是尽量引导要素向积极方向转移,尤其是向公共金融资金方向转移,这对当前产业的复兴方向及今后的产业结构影响很大。但问题在于往哪个方向复兴。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

大地震后,面对东日本电力缺乏的困境,如果在该地区推行电力税,就有望实现资源自动转移。东西日本电力使用成本不同,耗电型产业会自动迁往低成本地区。届时,政府若能利用公共金融加以推动就更好了。

东日本大地震没有直接对西日本服务产业带来影响,不可能指望它们自发东移。因此,需要税收、补助政策等诱惑手段加以推进。而引导民间服务产业,难度估计会很大。所以,这次迁移应当以公共实体或半公共实体为主。鉴于护理服务业可吸收大量劳动力,可以考虑将其引入东日本,届时还可通过提高补助推进护理设施在东北地区的建设。而且,地址不一定要在城市内部,土地资源丰富的农村也在考虑范围内。

海外生产也是如此,经济发展方向要求生产设备向海外(尤其是亚洲)迁移。其实在大地震之前就已经存在海外迁移的趋势了,地震加快了这一速度。

受限的不仅是电力,供给面还存在一大制约就是投资。今后两年的投资额较灾前会增长一成左右,投资增加将引发挤出效应,很有可能带来利率的上升,然后汇率变动,日元升值。这样一来,日本出口产业的收益率就会降低。从这点来看,投资最好也放在海外进行。

制造业向海外转移的趋势在2010年就已有所显现,这是顺应经济发展要求的结果。由于日本人整体偏内向,再加上外语不太好,所以还是有留守国内的倾向。日本制造业在海外市场的比例同欧美相比有很大差距。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国内经济形势剧变,之前留守国内的倾向或许也会因此完全改变。这种产业结构上的变化带来的不仅是生产率提高,还将有利于单位GDP耗电量下降。

大地震过后,日本步入投资加速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产业结构转换的历史契机。产业结构转换要求提高电价,要求放下对日元走高的固有偏见。这一发展方向是一定的,唯有顺应潮流、掌握先机的企业才能制胜。

但制造业转移海外,不是说就和日本没关系了。生产据点向海外转移是利用海外的劳动力和工厂为日本提品。早在20世纪90年代,家电类企业就已实现了这种生产方式的转换。现在我们买的很多日本产品都由韩国或中国等国外企业生产(OEM)。

篇(11)

一、虚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分析

虚拟经济是一个现实,是总体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个现象。马克思关于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初级阶段的论述非常精辟。货币的功能主要是价值尺度、流通和支付手段;但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支付环节和实物环节发生了分离,货币经历了信用化、资本化的进程。从实质上讲,其属性利功能己发生了变化,它具有与实物或实体经济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的两重性。实体经济突然成了货币信用的天然载体。

两者一旦分离,货币在经济生活中就逐步超越实体经济的限制形成了全新的状态和运作体系。虚拟经济的发展便突飞猛进。经济发展到规模化和产业化以后,资本积累和生产集中成了生产力的内在需求,资本市场便以资金集中的体系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货币转换为股票、债券等各种有价证券。它是货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信用化,使以资金利资本流动为代表的金融业对与实体经济超越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航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化金融市场形成提供了发展的基本条件。二战以后,世界货币体系几经变动,使得金融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日趋扩大。

该体系的发展源于实体经济,但己大大地超出了后者,并且,体系的运作规律也部分地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限制,反过来又在很大程度上操纵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何认识这种背离,使之更好地为我所用,也许是我们对虚拟经济最本质和最具实践意义的理解。

二、虚拟经济发展的阶段

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会后提出了虚拟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人们手中的闲置货币变成了可以产生利息的资本。第二个阶段则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由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将人们手中闲置的货币借入,再转贷出去生息,人们还可用闲置货币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生息,这是人们手中的存款凭证有价证券也就是虚拟资本。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以跨国进行交易。

以上的阶段论客观地描述了虚拟经济发展的过程,对人们把握虚拟经济的运行趋势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三、何为我国所提倡和追求的虚拟经济

当前,在西方“虚拟经济”一词往往是指电子商务等“网上经济”活动。

国内一些学者也赞同这一概念,以有形、无形来确定和划分实物和虚拟两种经济形态。电子商务的兴起作为一种新的重大的经济现象,其本质也是经济活动信用化的表现。

十六大以来,我国学界关于虚拟经济的争论很多,大多集中在虚拟经济的界定上。关于虚拟经济代表性的论述围绕着信用制度展开,认为虚拟经济的内涵是信用制度膨胀下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偏离的那一部分形态,不能将建立在信用化制度下的全部金融活动视为虚拟经济。有学者认为:虚拟经济是指信用膨胀形成的金融资产和金融市场中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联系的金融交易活动。上述界定本身并没有经济学理论上的含义,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经济现象的描述,这种观点比较接近主流观点。国内还有一种观点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划分,把非物质生产活动统统视为虚拟经济。这一划分引出了关于价值和财富创造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