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0 17:02:1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1)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高中阶段的一个基本要求。现阶段就这一领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分享,其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杜郎口的自主学习模式。结合现有的经验和自己的教学实际,就自主学习,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尝试。

也许我们早已习惯了旧有的教学模式,认为自主学习是在新形式下人们创新的产生,孰不知,从历史根源上讲,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历来为我们古人所采用和推崇,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不过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模式的现代化解读。

自主学习的兴起及迅速传播,有其深刻的必然性。首先,它源于知识的需要,进入高中后知识总量迅速增加而相应的知识难度也得以加深,在繁多的知识体系面前,一味的老师讲评的模式从时间上讲已不再现实,如果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整个高中三年的时间,根本不不足以完成现有的教学任务。知识量的加大,必然要求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在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后,学生必须主动的去完成相应作业,并且在此基础上自主完成相对应知识所产生的能力提升,故而知识量的加大对学生提出自主学习能力要求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不会自主学习的高中生会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只有适者,才能在高中阶段得以生存。其次,自主学习是成长到一个阶段的必然结果。初高中的不同之处,除了知识的架构和体系上的不同之处,学生心理生理的变化也是初高中学生的明显差异之一。在人们平时的意识中,会有这样的共识:初中生长得和小孩一样,而高中生即是他再小,给人感觉上,他很多地方也像是个成年人。作为即将经历18岁的高中生来说,很多事情都要有他们独立面对,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正是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独立处理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成功,将会为学生其它事情的独立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相信较于初中时学生由家长陪同,由教师督促下的学习习惯,高中生立刻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体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劣,将决定高中学习成绩的优劣。一个不懂得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没有主动性的高中生,在面对高中阶段所发生的问题的时候,更多时候往往是无助和被动的。再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肩上担负着家长的希望和祖国的重任。时代要求学生自立、自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在知识体系大爆炸的时代,年轻人是最富于学习能力的。如果高中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社会上的一切创新,一切进步将无从谈起。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要求,而作为高中生,作为一群生机勃勃的社会新鲜血液,他们所担负的社会赋予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是任何一个群体无法取代的。处于学习时代的学生,在学习中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他就会在走向社会之后具备了自主生存的能力,祖国的明天属于高中生,当然祖国的明天也就应该由他们去规划。在将来的天地中,我们的孩子都要独立面对自己的人生,世界是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我们的孩子习惯了我们替他做主时,他还有自主性吗?当我们的孩子习惯了一成不变的时候,他们还能适应变化吗?当我们的孩子需要独立面对的时候,他会勇敢的站出来吗?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中生,是使孩子适应社会需要的必由之路,而在这条路上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放开手脚,给他们一个发挥的舞台,历史使然,时代使然。在历史的车轮下我们何必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生,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命题,摆在我们面前。作为新时代的高中教师就要努力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使之尽快适应形势和时展的要求。

首先,应加强对学生预习环节的指导。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没有预习的课老师讲起来会十分生硬,预习环节应占到课堂教学的四分之一左右,可见预习对学习的重要性。在预习环节中,学生要试着自主把握重难点,自主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对所学的内容用于质疑,在预习阶段如果能以小组的形式将预习中出现的知识点加以汇总讨论,那会更加事半功倍。自主预习的过程如果深入的话,相对应的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减少很多阻力。只有在预习环节下足了功夫,才会产生疑难问题、才会产生学习的惹力。在预习的环节,学生对知识的阅读是第一步,很多人往往到了这一步便浅尝辄止,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已经预习了,让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这只不过是预习的第一个层次,在此之上的质疑才是表明预习效果深入的第二步,在质疑的基础之上,对自己的疑难点过滤性的解除是预习真正深入的必由之路。真正的自主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

其次,自主学习需要养成好的习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是决定成绩好坏的前提。只有有了主动性才可能获得学习成果。每一位进入高中的学生在入学之初都有学习的主动性,而学习的主动性会随时发生变化的。在面对挫折、困难的时候,在自己对前途感到迷茫的时候,在自己心情最差的时候,学生的自主性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的任务就是保证孩子学习主动性的持续,在不同的阶段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而这种习惯所带来的副产品:毅力、韧性、坚持、永不服输,也就成了孩子性格的一部分,从而塑造出了具有自主学习习惯的合格高中生。这些品格的塑造既是自主学习的一部分,也是养成完美人格的一部分。

再次,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加强引导,循序渐进。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自主学习的引导,要坚持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点及面统筹兼顾的原则。自主学习的指导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基础知识,进而能够从自学中发现疑难,提出质疑。在自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并循序渐进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框架。

一个青年的明天也是一个家庭的明天,一个家庭的明天也是一个祖国的明天。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群体,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也是为了祖国明天更加繁荣。认识到这一点,就努力吧,相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祖国的未来由这些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孩子去担当,定当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 D422.6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素质教育是适应于人的潜能、积极意识、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开发的教育。它要求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自主学习,充分挖掘自我潜能。因此,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教师要努力创设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及必要性

1、自主学习的含义

有的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自主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完全脱离教师,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并且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我国,自主学习问题被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确立为重要研究内容,相关教育部门极为重视“自主学习”的研究和应用。本文探讨的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定义为“学生能够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学习,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调节自己学习过程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能够自主学习。

2、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仅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对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高中阶段的学生仍然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而将学习抛在脑后,出现较多的逃课现象。即使有些学生能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但没有主动进行再学习的意识,更不会自己去扩大知识面。例如,对政治和历史课程的学习,一些学生只会阅读教材,而不主动去阅读其他与课程有关的书籍和资料,学习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走上了高速的信息化道路,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必须具备应变各种信息的能力。而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则能够有效应对这些变化,对学生一生都大有裨益。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加强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加强兴趣指导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学生力求接触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关键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是这一事物最易诱发大脑皮层的兴奋,且使兴奋持续,而这种兴奋则是大脑对该事物认识、理解、记忆的最佳状态。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在兴趣中学习,还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将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1.2 通过教师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现代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其中,教师讲课时如果能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既显得诙谐,风趣,又不乏逻辑性和科学性,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那么,对好奇敏感、求知欲强的高中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的。

1.3利用必要的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在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后,便获得成功的满足。在实际教学当中要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成功处给予适时鼓励,如巧妙地运用语言激励,对一般学生可用:“思路清晰”、“解法巧妙”、“见解独到”;对已获成功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用言语刺激:“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你还有更巧的方法吗?”这样会使学生兴趣高昂,切忌给学生以反复失败的刺激,这样才可使兴趣持久。

2、实施合作性探究教学策略,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策略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指出:“人的高级心理技能是在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离不开其他学生个体的帮助和支持,并且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借鉴学习他人经验,为有效自主学习活动开展积累了方法和经验。因此,高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利用学习活动的群体性特征,设置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情境,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高效合作探究、分析、解答新知、问题等活动,使学生既能够掌握解答问题的方法策略,又能够达到学习技能的有效锻炼和提升。

3、实施互动性评价教学策略,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思想素养

教育构建学认为,自我评价策略就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指导下,鼓励学生多动脑筋,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和解题策略,对自身学习活动全程或其他学习个体学习过程中的长处和短处进行评价的方法活动。评价教学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学生良好解题策略的掌握、正确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科学解题思想的形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适当教学环节,抓住学生解答问题案例或所取得的点滴进步进行评价、辨析,为学生客观、及时评价自己,提高解题效能、提升学习效率,提供方法指导,树立起更加科学、全面的数学思想品质。

4、充分利用一切学习资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教育市场大为开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特别是学校改善了教学条件,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如多媒体设备、电脑操作室等。教学所使用的资源不再局限于课本,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其他学习资源。例如,当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之后,可以从网络上查找新的习题,并进行练习。此外,要鼓励学生多去校内的图书馆,从那里查找学习的相关资料,并阅读与学习有关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大自己的视野,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自我学习的习惯。

5、及时进行自我评价

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够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对一个阶段的学习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评价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要鼓励学生多看到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提高对自己采用的学习策略的认识,并思考将来做得更好的方法。通过自我评价,能够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不再畏惧,并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高中数学教师要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善于营造学习氛围,创造实践锻炼学习时机,提供自我剖析平台,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460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把“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并进一步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个总体了解。要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看看他们是否能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寻找有效学习策略,对学习任务是否有探究解决的意识与能力,能否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结果及状态进行评价与反思,是否具有自我管理与监控的意识与能力等等。教师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一、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

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多数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特别是高一年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可能还习惯于被动地听、记、背和做大量重复性练习,不知道具体的英语学习目标,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会进行词句学习,对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训练缺乏正确认识,也不会做任何课外的拓展阅读和写作练习,更不用说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结果及学习状态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了。因此在目前的新课改过程中,教师应勇于面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压力,要积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指导学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着手让学生自主确定每周的学习目标,并且有时间保证。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学会遇到问题如何寻找解决的方法。教师要按照这个目标督促检查,帮助学生学会有计划地学习。刚开始学生可能会把这个要求当作任务来完成,照搬照抄,流于形式,制定的学习目标不能体现他们学习基础的个体差异,难以培养自主制定学习目标的能力和习惯。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自主学习目标。教师要就如何制定学习目标进行示范,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进行展示,供学生学习参考。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两点:一是适合自身学习状况,二是要保证能够落实到位。

2.指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

对同一层次学生的学习方法要鼓励他们交流,并且探讨分析,努力使这一方法效果最优,如果确实可行就推广应用。例如重点词语的学习与记诵,学生由于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训练,一开始会去查找资料,找些大而化之的方法,不会从自己的学习实际与经验中总结。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给予相关的知识指导,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然后要求学生每天都在自己的学习中总结方法,并要举出在当天学习中自己实际应用的例子,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3.指导学生对重难点自主探究学习

指导学生每天预测并总结重难点内容,对于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思考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尝试自主解决疑难问题。当学生自己经过探究尚不能解决问题时,就需要寻求其他手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合作学习,正确运用各种手段,解决自身问题。如学生在课前或课后完成学习任务时,肯定或多或少会遇到问题,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有些知识不用教师去讲解总结,就可以把机会留给学生,使他们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另外教师还要收集学生探究的成果,指导他们随时调整并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的目的就是找到最适合自己、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篇(4)

一、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

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半独立性的学习,它是为学生将来形成完全的自学能力作准备的。

自主性学习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习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目标是自己制定的;2、学习时间由自己进行计划和管理;3、学习策略由自己选择并有效地加以运用;4、学习过程是自我监控的;5、对学习结果能进行自我评价并据此作出自我强化;6、学生能够选择适宜的学习场所,充分利用有助于学习的各种措施;7、当学习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够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学生的学习如果具备以上特征,就可以认为其学习是充分自主的。但是,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同时也指出,在现实情况,完全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较为少见。因此,我认为在我们所讲的自主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从学的一方面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选择适宜的学习策略并自我调控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能对学习结果能进行自我评价并据此作出自我反馈、调控、强化;学习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够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从教的方面来看,虽然强调学生是主体性,但并不否认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起主导作用,即导趣(激发动机、引起兴趣)、导向(揭示目标、引导方向)、导疑(激起疑问、引发思维)、导法(指导方法、授以技能)、导馈(引导反馈、及时矫正)等,从而使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得以最优组合。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自学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一般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协作能力。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1)、给与学生学法指导

作为生物教师,要通过课堂这一途径,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思考的方法、查找资料的方法,要教会学生怎样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未曾见过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转化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生物教师应好好利用课堂的各个细节,通过备课等环节,将学法指导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通过长期的强化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将课堂学习延续到课外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当然,这些方法的掌握,要靠教师平时的经常训练和正确指导,学生掌握了生物知识学习的方法,就可直接通过对书本和各种图表的阅读和观察,自学能力得到了增强,主体作用也有了很好的体现。

2)、引导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归纳概括,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生物知识并不是孤立的,内部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各章节间,一节的几个知识点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分析、归纳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构建知识网络。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生物知识体系,有利于快速提取生物信息,这一能力是应用知识的前提。有的学生不会应用生物信息解题,是由于在接受生物信息时对生物信息加工不彻底造成的。为避免知识的僵化,改善接受式学习带来的弊端,有必要让学生在贮存知识时,将知识与该知识的“触发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化知识,即在大脑中贮存大量的产生式。所谓“触发条件”就是知识的使用条件、范围或使用情景。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将不断回顾和巩固“触发条件”,使之深化和熟化。要提高学生应用生物信息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在加工生物信息时,联想到该生物信息的可能用途,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一起贮存,从而提高学生提取生物信息的能力。这些也可以在知识应用中得到实现。与初次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相比,在应用中所建立起来的知识更有利于快速提取和应用,也就是再次构建了适合应用的具有个性特点的知识体系。

2、实施信息技术下高中生物的创新教学模式

1)、学案导学:

教师预先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学案,预先发给同学们,学案分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巩固,三位一体,和谐有序的学案设计,教师提供专题学习网站或网址供学生搜索拓展资料真正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2)、解疑激趣:

充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联系学案中的学生集中的问题,选择重点、难点进行师生讨论集中解疑,然后结合新课内容以形象生动且有利于学生内心体验的表现手法向学生展示具有更具广阔性和深入性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在认知结构上产生知与不知的矛盾,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

3)、自主探究:

学生可根据所作出的猜想,利用教师创设提供的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交互功能强的网络资源和必要实物、课本,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知识的特点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并在教师或同学的协同(师生、生生沟通,小组交流、汇报等)下,释义思辨,探索发现知识规律,分析问题结构,构思解题思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探究,是知识的发现者,教师则是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指导者。

4)、互动构建:

篇(5)

Henry Holec (1981)最早将“自主”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界,他认为,“学习者自主”是指“学习者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就是将自主学习看成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国内学者对于自主学习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束定芳将自主学习归纳为三个方面:态度(attitude)、能力(capacity)和环境(environment)。范捷平把外语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一种有意识地计划、监控、实行和测试反思的学习过程。

一、农村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的原因

笔者认为农村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

我国英语基础教育已经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普及,到高中阶段(尤其在农村)往往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师往往采用带读生词和课文、翻译讲解句型结构等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慢慢养成了依赖心理。而到了高中之后,教师的教法改变了,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就慌得六神无主了,不知该如何学习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师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到了高中教师突然放手让学生去进行所谓的“自主学习”,学生自然无所适从。虽然素质教育提出了很多年,但在部分农村地区,采用的教学方法依然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何谈起。

2. 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虽然我国英语基础教育已经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普及,但在农村地区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仅仅局限在课堂短短的45分钟,在其余时间学生很少会自主地学习英语,这样导致学生掌握的词汇匮乏,缺乏英语语感。在高中阶段,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缩短了英语的学习时间,加之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有抵触心理,对于英语的学习更是流于形式,导致了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

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分析以上原因,笔者总结了一些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有裨益的方法,这些方法在笔者日常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1. 增加语言激励,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增强学生的信心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对英语学习的信心、端正英语学习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正面的、积极的评价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并且会让这种优点放大以争取获得更多的正面的、积极的评价。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增强。此外,很多学生对于英语有畏难情绪,害怕上英语课,害怕在课堂上发言,有些学生英语基础差,对于英语学习抱着消极的心态,破罐子破摔。在这样心态的驱使下,英语学习能力是不能够提高的。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循循善诱,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通过自信心的提高和学习心态的端正来提高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

2. 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一味地听,至于听进去多少不得而知。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造成了英语教学的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发言,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新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在英语教学中,教对话一般用俩俩对话形式,复述课文分四人小组讨论形式,根据课文内容编写表演以小组形式。学生在活动讨论中,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师生之间多角度交流,课堂气氛宽松,学生容易进入学习状态,教学成效显著。通过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自我的反思能力。

3. 构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人类之间的感情是可以互相传染的,作为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更是如此,如果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不浓厚,即使有个别同学能够控制住自己,但长时间在这种学习氛围下,时间不长他们对于自己的要求就会放松。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课后教师可以经常深入到班级中去,与同学谈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开展各种英语课外自主学习活动,如诗歌散文朗诵、歌唱比赛、读书报告会等。在这些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发现。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具备独立思考的心态和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了如何去自主学习,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领路人的作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在和学生的沟通与合作中,教师也受到了启发,改进了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炜.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

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6(2).

篇(6)

高中化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让学生真正地爱化学,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必须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下文就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具体培养方式如下:

一、激发学生化学自主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深入摸索。换句话说就是学生在享受化学学习的过程,学生也就会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这就是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教师在化学教学的课堂里要充分利用自己手里的资源,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积极学习化学知识,让学生强烈地意识到化学学习的有用之处。同时,化学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相互竞争,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化学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建立科学的化学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建立科学的化学教学评价体系是必要的。传统的化学教学评价方式就是以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老师眼里认为考试成绩不好你就直接定位是后进生,在课堂里面批评学生,不去寻找原因所在,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建立评价体系就是从多方面衡量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结果,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堂中多给学生认可和肯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和鼓励,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对化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创设积极的化学自主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外部条件,营造积极的化学学习环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老师不要觉得自己高学生一等,应该把学生当自己的朋友一样对待,多听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了解学生的心声,要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这样教师才能和学生之间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愿意和老师进行交流,愿意听老师传授知识,创设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化学自主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评价体系和学习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切入,最终达到高中化学教学的

篇(7)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也不意味着教师丧失了课堂的导向地位,自主学习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学习者自主学习状态虽然不是稳定的,但具有相对独立性。“为了能开展自主学习,学习者必须创造类似家庭或教室的交互环境。”其根本特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改变原有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走出要我学的困境,自觉养成我要学的习惯。

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与他人互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只有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真正发挥“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才能使自主学习有效实现。教师主要做的是精心设计学习过程,从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的角度,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按照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渗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创设教学情景和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一、制约高中生自主学习的因素

(一)教师的因素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的滞后。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着重“传递”轻“引导”,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思想,教材本位的课程观、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和教师本位的师生观一直居于统治地位。严重阻滞了教学改革的步伐,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二是教师的课堂执行力不强。课堂教学中仍采用“满堂灌、注入式”等教学方法,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淡化教育目标“教会学生学习”的要求;关注“尖子生”的主体作用,没有把握好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违“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教师忽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机会也很少。三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考试成绩几乎是教师评价优劣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的个性、特长、思想品质、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基本不在教师教育和评价的范畴,只看重结果,忽视了过程。问题交流中,批评、指责和埋怨替代了肯定、鼓励和表扬,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种简单的评价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四是师生关系亟待改善。“师道尊严”、“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教育理念使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在课堂交流中,导致学生不敢不想回答问题或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教学互动性自主性不能正常发挥,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五是学生作业繁重。作业是为巩固所学知识进行的必要练习,教师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良好愿望”,不辞辛劳搜集各种资料、各种题型,要求学生除了完成课本作业,还要完成各种教辅资料作业,使得学生疲于应付,几乎没有自主支配的时间,自主学习无从谈起。

(二)学生的因素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课题组成员在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分析研究,认为制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自身因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认为学习就是老师讲授知识,学生完成作业,对老师过度依赖,自我意识薄弱。二是数学学科意识淡漠,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数学的方法机械,死记硬背、生硬模仿,缺乏独立思考、认真钻研的学习品质,自立能力不强,学习效果不好。三是对学习的知识和解决的问题很少有总结反思的提升,缺乏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缺乏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四是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自控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缺乏竞争意识。

(三)学校的因素

经过调查发现,新课程执行中,很多教师的教法并没有改变。究其原因,首先是学校对新课程理念实施力度不够,对教师执行课改缺乏应有的支持帮助,教师课改没有信心和动力。其次,教学班人数太多不便于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数学第二课堂开展也因资源不足受限。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引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环境,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的传播不是靠短时间的局部培训一蹴而就,而是靠长期的渗透发挥作用。学校要通过多种手段积极宣传新课程理念和自主学习方法,让教师和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新课程的文化氛围中。

教师应是新课程忠实的践行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者。首先,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其次,教师可大胆地信任学生,让学生担起自己学习的责任,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课堂执行力是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和高效学习的保障。教师通过课程学习、个体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进行课堂观察、同课异构、小组评议教研活动,与学科组成员进行合作交流,不断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从而探索和构建适合自身的高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这个过程是提升教师课堂执行力的过程,是教师亲历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最有力的依据。

(二)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自信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创设自学、讨论、探究、展示等情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阐述想法思路,投入到学生的交流中去。要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方法的交流,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流。这种平等、合作、互助的学习环境,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三)制定学习目标有向学习,培养学生自我意识、自控学习

学习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起着方向性作用。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能不断强化自主学习动机,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把是选择的权利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是自主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为主体的体现。教师指导和敦促学生以行动去实现近期的小目标,每一个短期目标的实现促成学生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育强烈的学习数学的动机,通过落实学习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反思,使学生能客观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建构和自我创造的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动学习

自主学习典型的特征是强烈的学习动机。“动机必须自我激发,才会增强其有效性和持续性”,“内在动机意味着自我指导”。[3]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有效归因,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激励,从而激发和维持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生主动学习。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以情趣导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数学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引发其产生进取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学习。

(五)组建互助小组,开辟第二课堂

组建互助小组,开展合作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增强数学交流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同时拓宽学习空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互助意识和竞争意识。

数学第二课堂重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强化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竞赛辅导等形式的数学学习,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进行探究,自觉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在研究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从而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六)强化学习方法有效学习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数学学习是知识的学习,更是方法的学习,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信心,而且能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学好数学,提高学习效率,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做好以下几点:

①坚持预习,认真听讲,及时复习,重视反思与小结;

②创建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③熟练掌握一些数学的记忆方法,如理解法、比较法、分类法、口诀法、联想法等;

④灵活掌握一些数学的解题方法,如还原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定义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反证法、分析与综合法、特殊与一般法、实验与观察法等;

⑤理解并努力应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与划归、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

⑥科学地规范数学解题的书写过程。

(七)发挥反馈与评价的作用成功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励学生学习自信心。对于学生任务的进展和完成情况,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反馈和评价,使学生既能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动力,又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反馈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愿望。反馈的评语要得当、中肯、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有教育性和激励性,尽可能发现亮点,使学生在鼓舞和激励下自主学习。

总之,新课程理念的形成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和学生不仅个人要付出努力,而且双方要精诚合作,努力不懈,持之以恒,最终实现有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向学生自我管理的自主学习的转变。

篇(8)

人的思维始于“问题”。而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和刺激性,促使学生产生兴趣,形成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念头。而探寻疑问又是学生的天性,在疑问的驱使下,学生会积极主动地产生学习的愿望,并渴望积极及时地解疑释疑。此时,教师如果顺从学生的意愿,配合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取得极为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学习《乡土情结》时,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有过想家的感觉吗?你在什么情况下有过这种感觉?你知道这种感觉叫什么吗?问题提出后,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稍加思考,便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二、和谐师生关系:学生主动大胆质疑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基石。研究证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听、说、问等能力,并促使他们乐于发表意见、建议和勇于大胆创新。

例如,笔者在讲授《南州六月荔枝丹》时,让学生自由讲述自己吃过的荔枝是什么样子,它的结构怎样,并让学生运用一些修辞形象地加以描绘。因为大多数学生都吃过,所以他们都积极踊跃地发言。课堂上笔者允许“实话实说”,允许“异想天开”,允许“挑战权威”,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让语文课堂真正变成“天高任鸟飞”的天堂,“海阔凭鱼跃”的大海。

三、改变教学方式:学生积极探究问题

在长期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如果教师长期使用一套完全不变的授课模式,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倦怠之感,学生不仅会厌烦这一学科,进而还会厌烦任课教师,导致课堂效率大大降低。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充分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例如,学习基础知识时,让学生分组查找资料,并且以漂亮卡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学生展示的欲望大为增强,展示的信心大大增加;学习成语时,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并且以小组为单位表演成语的内容,看哪组同学表演的形象和对成语的内涵把握得准确,笔者找准时机适时地加以表扬和奖励。另外,在批改作文时,让小组内成员每人批改一本别人的作品,然后选出较好的文章让大家分享,最后选出班内认为优秀的文章让大家共同分析,并集体讨论哪些是大家学习的优点,哪些是需要改进的不足。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成绩自然也就越来越好。

四、电脑辅助教学:学生乐于思考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时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在教学中,大大拓展了授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和兴趣。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学习《荷塘月色》时,笔者借助网上的动感画面直接表现荷塘的优美景色,这样既形象又直观。同时,穿插《荷塘月色》的音乐加以伴奏。这样,课堂借助电教手段,集形、 色、 光、 画于一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了学生的浓厚自主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了教学内容中来。

五、关注学生差异:学生主动个性发展

作为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存在不足和缺点,这样才能做学生信赖而喜欢的老师,才能激发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9)

1.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而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但要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

2.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是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在未来发展中,学生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巨大潜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时代轻车熟路地驾驭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

二、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高中生对英语及英语课不感兴趣,上课时无精打采,缺乏激情,很少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任务,很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计划和规定学习时间,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部分教师,尤其是一些工作时间较长的老教师,教育思想僵化,仍然在“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中徘徊,不敢解放思想、解放学生、解放自己,不敢把课堂放开、放活,不敢活跃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不怕反复领读一个单词,一句一句地讲解每篇文章,生怕丢掉一个知识点,不愿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

3.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评价方式削弱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教师的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而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致使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的习惯,从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教师的思想。这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甚至被迫学习,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不能得到锻炼,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1.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英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堂内外推荐与其兴趣相关的、难易适中的英文阅读材料等,从而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把较枯燥的被动学习变为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领略到获得新知、提高技能的成功感,从而也提高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篇(10)

Research on Cultivate Student' Outside Reading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WU Juan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AbstractThe outside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English teaching.After-class English reading autonomous learning is the student on own initiative,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after-class English reading, cultivate their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hus stimulates the English reading interest, help students better realize the self-development, the self-improvement, and for lifelong learning also has the significance.

Key wordsEnglish; outside reading; autonomous learning

0 引言

随着国家颁布和实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高中英语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课标对阅读目标和课外阅读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1)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2)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3)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5)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新课标还明确指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外学习,特别是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的意义正是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最终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并且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 理论依据

1.1 语言输入假设

Krashen(1985)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并提出最优语言出入应符合“i+1”这一个条件,根据Krashen的输入说,教的主要任务便是向学生提供充足的可理解性输入,其中包括大量学生已掌握的语言知识“i”,又包括新的知识“I”。阅读属于接受性技能,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

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并且是在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是从外到内的信息简单被动输入。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教师是建构中的促进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1.3 自主学习

Dickinson(1995)认为,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态度,又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他解释说,态度就是一种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决策的责任;能力就是对学习过程的决策和反思。而Littlewood(1996)认为自主学习主要是“学习者独立做出选择的愿望和能力。”所谓愿望是指学习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动机和信心;所谓能力是既具备为自己的学习做出选择的知识,又具备能够执行自己选择的技能。

2 高中生课外英语阅读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分析

笔者曾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高中学生的课外英语阅读自主学习能力做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在校学生共300人,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学生对课外自主阅读的意识、课外阅读计划的制定、阅读量、阅读材料的渠道、阅读习惯。经统计,派发给学生的300份调查问卷全部回收,回收率达到100%。从调查结果显示,情况如下:

2.1 课外自主阅读意识薄弱

非常喜欢进行课外阅读的仅占11.2%,喜欢的占30%,而不喜欢的占45.8%,还有13%根本不喜欢进行课外阅读。从数据上看,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意识薄弱,在对待自主学习的态度上处于消极被动。只会按部就班的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读物,对老师有强烈的依赖性,对待课外阅读格有“要我读”的被动观点。

2.2 缺乏制订合理的课外阅读计划

在制定课外阅读计划上,大多数学生(69.15%)从不制定阅读计划,约五分之一(21.22%)的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阅读计划,只有个别学生(9.63%)能坚持执行自己的阅读计划。可见大多数学生不能确立符合自己阅读的学习目标,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计划,并且在执行计划中缺乏坚持。

2.3 阅读量少,课外阅读材料单一

被调查对象中有63%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较少,学生课外阅读材料仅限于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训练,如与教材配套的《创新设计》、《优化设计》上的阅读训练。只有28%的学生会阅读一些中英文对照名著简易书籍、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72%的学生认为不知道哪些书对自己是适合的,不会主动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课外阅读材料。

2.4 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78.2%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以下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习惯逐字逐句的方式进行阅读,忽视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遇到生词就查字典,缺乏根据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的能力;会无意识地挠头、玩笔,甚至读出声的习惯;存在回读和重谈的现象,影响阅读速度;在阅读中遇到长句和难句就失去了阅读的信心和耐心,具有恐惧感。

3 培养课外英语阅读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

3.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乐自主阅读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知乐之者”这里的“乐”可理解为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高的学生乐于接受并力求认识和了解,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使学习效果取得事半功倍。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的积极主动的阅读态度,感受阅读的乐趣和意义,形成阅读的自主意识。其次从思想观念上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于一体,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愿望,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最后,学生的课外阅读从浅易有趣的读物,浅易的读物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内容并有所收获,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强化其阅读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不会视阅读为负担,而会主动快乐的进行阅读,变“苦读”为“乐读”。

3.2 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策略,它能帮助学生克服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懈怠和受外界视听之娱的干扰,使自己的精力有较的集中在阅读上,提高阅读效率,达到学习效果的事半功倍,正如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制定阅读计划时,教师要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定的计划要具有个性化,不能是盲目照抄或照搬别人的计划,必须是合乎自身阅读能力现状情况的量身订做。其次,阅读计划是分阶段的,在时间上落实到学生本天、本周、本月上的具体阅读目标。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设定的阅读计划进行反思与调整,建立起适合学生自己的阅读计划,避免阅读计划使用上的盲目性,随意性,使阅读计划不断完善。

3.3 选取适当的课外阅读材料

目前,市场上的阅读材料浩如烟海且鱼龙混杂。学生面对形形的阅读材料往往无所适从,教师应给予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材料选择上的指导:(1)根据自身的现有语言知识水平选择适合自己难易适度的阅读材料,随着词汇量增加和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再逐渐上升到阅读英文原版读物,由浅入深、循序渐进;(2)选材思想性强,内容健康、贴近生活、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感。这样的阅读材料有助于课内外知识的连接和扩课,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做到与时俱进;(3)题材选择应多样性和广泛性,且趣味性强,阅读材料题材多样性,如童话、人物传记、小说等内容可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材,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4)可从报纸、杂志、英文小说或其简写本、网格英语资源上多渠道的收集课外阅读材料。

3.4 营造课外阅读的环境氛围,开展阅读交流活动

在教室的墙壁挂上“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之类的名人名言。利用墙报、黑板报开辟“读书园地”,学生可通过感想、佳句等形式定期进行佳作介绍。教室里设置“班级图书角”,图书可以由学校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带,书籍丰富多彩,供学生自由选择,相互交流阅读,学生置身于这样一种环境氛围,潜移默化就会受到感染。

在班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活动。开展阅读研读会,和别人交流与分享在课外阅读中的心得体会,摘抄的名言佳句,讨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取长补短,提高阅读能力。开展短剧表演,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表达出来,通过亲身体验加深理解人物的形象和感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激发阅读的兴趣。开展演讲比赛、读书知识比赛,考察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记忆情况和理解程度,巩固课外阅读成果,通过比赛评比出个人及集体奖项,树立学习榜样,激励先进,鼓励后进,增强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4 结语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人们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这就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进行终身学习,与时俱进。课外阅读是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拓宽视眼的一个重要途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应限于课堂上的教学,还应引导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进行自主性阅读。课外英语阅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学的必然要求,并且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Dickinson,L. Autonomy and motiv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System 23,1995:165-174.

[2]Krashen,S.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London,1985:Longman.

篇(1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82

自学能力是由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等多种心理机能参与的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广义而言,指的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自觉地、独立地、正确地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高中生在已有的生活常识和生物知识的基础上,能自觉地、独立地、正确地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获得新的生物知识。同时,我觉得自学能力也是一种心智能力,而并非一种单纯的学习技能,学生可以把这种自学能力运用于各个学科甚至是平时的生活中,而不仅仅局限于生物课程学习中。所以说,高中生物教学中需要重视培养与发展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生物教学中自学能力培养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学校生物教学课程的改革。 一般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有一个明显的弊端,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存在太多的包办,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让学生由被动到主动,更多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变革教学过程的意义。而当学生养成了自学能力并能实行有效的自学时,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改革。

第二,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培养。在培养生物自学能力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发现,自己不仅是新知识的接受者,更是新知识的主动获取者。每每通过自学获得一项新知识,便是一份成功。不断地成功,既能引起学生新的学习动机和需要,也能提高对自己的潜在力量的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形成更高的学习志向。在不断地发展自学能力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辨水平也在提高,他们会抱着质疑和求异的眼光去审视书本,学习活动会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创造性成分,这也是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增强的表现。

第三,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手段的掌握。高科技突飞猛进的知识经济时代,向人类提出了一个“终身教育”的问题。每一个文明人都面临着一个“终身学习”的问题。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养成自学能力实际上便是“学会学习”。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的占绝大多数,所以,高中时培养自学能力尤其重要。并且,生物作为最贴近我们人类生活的一门课程,对它的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自主学习阶段比较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拓展知识面。

二、生物自学能力培养的途径

第一,确定生物学习的目标。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因为人的行动是在目标支配下进行的,只有事先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坚持到底,不至于半途而废。好的学习方法是为明确的学习目标服务的,不同的学习阶段会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当然,相应的会有不同的学习目标,但不论是什么层次的目标,都必须先有一个大的目标来掌舵,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这个大目标划分为一个个相互联系又主次分明,井然有序的小目标,由大化小,把理想变为现实可行,一步步的循序渐进。

第二,激发生物学习的热情。无论干什么事情都需要一定的热情,高中阶段的学生由很强的求知欲,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强的热情,当学生对生物充满热情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生物学习教程的开展也会变得简单易行,提高教学质量。自学热情能使学生的自学变成一种自觉地、能动的行为。虽然说高中阶段的学生有很浓的学习热情,但教师也应该认识到,自学热情虽然来自学生自身,却也不是生来就有的,它需要不断的培养和激发,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努力来引导他们,培养他们,激发他们这种自学热情。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实施。

首先,提高学生的自学认识。唤醒学生对生物课程自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意识,引导和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程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之所以在生物这门课程中强调重要性,是因为生物离我们的生活很近,简单易懂,同时又让我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到更多的奥秘,所以,在这门课程中实施自主学习可行性极高。

其次,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自觉性是为了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自学的需要,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则主要是让学生在个性意识上产生自学的行为倾向。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我们的备课过程中引进一些教材外的学生感兴趣的相关知识,用这些来激发学生自学生物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