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7-0073-02
煤矿安全问题是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永恒的主题,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煤炭企业生产的最基本的要求。随着我国对煤炭需求不断增长,一方面要保证产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煤矿的安全生产面临巨大的压力,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社会的稳定、和谐。本文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煤矿企业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简略地谈几点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经验和思考。
1 煤矿安全现状
自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等煤矿安全管理方针,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许多措施,煤矿安全事故明显下降。但最近一段时间来,河南发生了几起事故,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损失,给社会带了比较严重的影响。目前煤矿安全形势的特点:煤矿生产稳定、但煤矿安全形势不稳定,事故的总数量下降,但单起事故性质严重,瓦斯事故、违章违纪事故居多。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全面落实责任,提高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同时,煤炭安监部门也应加强监督,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快速稳步的进行。
2 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煤矿企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安全生产问题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经济损失比较大,事故伤亡人数比较多等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好转,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①客观因素。我国煤矿生产大部分是在地下作业,环境比较恶劣,矿井中的水害、地热、瓦斯、煤矿和冲击地压等灾害严重威胁到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的人身安全,并且随着开采深部的不断增加,开采条件越来越恶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难度增大。这些煤矿特有的不利安全因素,制约煤矿安全生产,是控制事故发生的主要障碍。
②安全思想意识淡薄。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指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但在具体工作中,问题仍很突出,措施的落实也仅停留在口头中、会议上和文件中,没有真正的落实在第一线上,安全思想意识淡薄。个别企业领导、职工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只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不管这个事故发生的概率多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的。这告诉我们,有事故征兆事,应当采用一系列的措施,把不利于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
③安全投入不足。许多煤矿企业安全投入不到位,企业职工众多,煤矿机械设备老化或者出现严重的磨损,矿井安全生产系统不够完善等问题,安全的保障能力较差,安全隐患多,特别是乡镇、个人煤矿设备比较简陋,技术比较落后,严重煤矿安全生产。同时煤矿企业的安全科技水平不能大幅提高,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重视,由此而造成的人为的违章违规作业现象比较多。
④安全监督力度不够。煤矿安全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安全执行力度不够,留有安全隐患。一是一些技术措施、安全标准没有及时的修订和调整,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缺乏有效的指导,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二是安全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煤矿安全考核不严,惩罚不及时兑现。三是煤矿安全监察部门体制多次变化,安全监察职能交叉等问题还没有特到有好的解决,监察效率较低。四是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力量不够,监察人员素质不高,执法能力不强。
3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保障煤矿快速稳步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形势下,如何处理煤矿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遏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从煤矿安全责任体制来看,煤矿企业是做好安全生产的内因,国家、各级政府监察部门是做好安全生产的外因,煤矿安全生产主要取决于内因,但受外因的影响。对于煤炭企业来说,要做好安全生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在众多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因素中,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矿井没有人的参与,安全生产也就无从谈起,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人上,通过处理好人的问题,使人、机和环境稳步运转,而安全文化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中,保证安全和健康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通过对人的意识、行为和观念等安全氛围的影响,从而到达有效控制人的不利于安全的因素,如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安全理念是“从零开始,向零奋斗”。
②加强煤矿职工培训工作,提供全员素质。煤矿职工的专业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同时每个职工的素质各不相同,而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较多。因此要加强煤矿职工培训工作,提供全员素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企业一方面要加强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建设,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矿井实际条件,进行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等培训学习,培训形式可以多元化。另一方面煤矿也要加大投入培训的力度,提供职工的待遇,可以建立一些培训的考核机制,促进培训效果的不断提高。要突出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突出班组长的业务培训,使班组长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管理技能,有效的搞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突出职工安全技能培训,提高职工自保、互保技能;突出职工现场安全培训,增强职工防范事故和应急处理能力;安全培训教育要讲求实效,坚决杜绝代考、代答等弄虚作假现象
③增加煤矿安全生产投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设备水平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因此,应该依靠科学技术,完善设备的跟新换代,如逐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和监测设施中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装备等,保障矿井抗灾能力,提高矿井安全生产能力。完善“一通三防”系统,全面落实风险抵押政策和安全费用的支出,积极推行度商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责任制,减轻煤矿企业的赔偿,提高社会的保障能力。
④完善安全监察体系,加大安全执法力度。选取一批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铁面无私的安监员,对煤矿进行定期监察、临时监察、专项监察,并协同当地监察部门和矿上监察员做好日常监察;严格落实安全措施制度,对于发生伤亡事故的矿井、不安要求整改安全隐患的矿井、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矿井、不具备有安全生产资质的矿井一定要加大处理力度;应该不断改变监察的形式,打破固定的监察模式,加强对边远采区、边缘地带的监察,把安全隐患解决于萌芽之中;严格的包干责任制度,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安全监察力度;深刻吸取煤炭安全事故的教训,进一步深化煤矿安安全生产工作。
⑤夯实安全基础。其一,要坚持“零”目标理念。这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矿井要自我加压、关口前移,努力实现“人身安全事故为零、机电设备运转事故为零、工程质量事故为零、顶板事故为零、瓦斯超限为零、自然发火为零”。其二,要严格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要坚持“责任有我,我必负责”的理念,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要加强检查、严格考核、加大奖惩,始终保持安全高压态势,保证各级责任和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其三,要全面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质量标准化是安全工作的基础,必须抓紧抓好。要按照整体推进方案,全面提升质量标准化水平。其四,要加强重大自然灾害防治。加强科研攻关,掌握灾害发生规律,建立完善可靠的综合防治体系。要重点做好支护改革、煤层注水、沿空留巷等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其五,要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事故避险和救援演练,保证职工能够熟练运用各种避险设施。
⑥加强安检队伍的建设,为安全管理提供坚实保障。强化安检队伍建设,安检科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各项规程措施,不断提高安检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对现场发现的不利于生产的重大隐患要坚决停下来进行整改。要落实安检人员的责任,对当班发生的事故要进行责任追究。加大对安检人员的考核力度,安检科要制定详细的考核制度进行考核。
4 结 语
永新矿业通过以上安全管理新模式,形成了具有永新矿业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但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安全氛围,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和安全意识,加大安全设备的投入,完善安全监察体系,加大执法力
作为矿山安全生产的管理者,要结合自身实际,坚决贯彻执行矿党委和矿行政的决定,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和办法;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发展环境。
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生产活动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过程,作为生产活动主体的各类人员,由于受各类环境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类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这就要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现场的班组长、跟班队长,多督促、多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认真落实好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类检查人员,要深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办公室听汇报。同时,加大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考核力度,一级管一级,下级对上级负责,层层落实好岗位职责,使现场控制在有序、平稳的状态中。现阶段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1.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实县的党的十一次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員工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安全生产的投入、教育培训、现场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要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要重视做好人的工作,在提高人的安全文化、技术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上狠下功夫。
2.狠抓安全培训,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当前从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溃乏,在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失误较多,不能够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科学的安排部署,而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三违”现象严重,为此做好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使取得资格和实际管理水平形成统一,真正提高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对煤矿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特别是要针对各自煤矿的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规程逐条逐款培训到位,真正使工人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况,又真正能够做到遵章守纪,不违规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从而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3.加强建立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
为了更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增设了群监员实现了对安全监察员的双重管理。提高了安全监察队伍的执法水平。矿还配备了专职专业安全监察员:机电安全监察员负责全矿井机电方面的安全监察,在井下为流动作业,哪里有工作重点就盯靠在哪里。还有采掘跟班安全监察员。他们的现场监督从参加班前会开始,掌握当班的工作安排及重点。在现场,安全监察员负责对采掘头面的带班区长的交接班,隐患排查,班评估等。班评估包括当班的全过程,项目较多,包含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风安全监察员负责全矿井的通风问题监察,同时加强对瓦检员的监督监察,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处理。
1.1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人员是煤矿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责任人,具体负责各班组的工作。因此安全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保证煤矿安全顺利地进行生产。a)煤矿单位要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要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维护好和协调好员工的利益;要协调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做好配合工作;b)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应用,给煤矿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更严的标准,就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因此,煤矿生产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有效掌握生产操作流程和业务技能,熟悉和了解生产设备和工具的性能,能够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做出及时有效的合理处理;与此同时,能够对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具有一定的分析和预判能力,把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做到胸有成竹,而不是临时抱佛脚;c)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煤炭生产工作,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严抓细管,不能违规指挥,也要保证工作人员不违章操作;要随时随地了解职工的工作状态和心态,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在进行工资分配时,做到客观公正,勇于承担责任。
1.2加强现场安全管理a)加强煤矿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才能保证整个煤矿生产顺利进行。因此,在加强煤矿的现场管理上,要把安全管理措施和责任贯彻落实到整个生产过程中,同时要进行必要的安全跟踪、监督和检查,使安全生产的每个环节和角落都能得到落实。(a)管理人员在生产中要勤观察,在每天挖掘正式开始前,安全管理人员对作业现场进行规范详细的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或不稳定因素进行消除;(b)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中,要多思考,对整个现场采用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用科学合理的制度约束每个职工的行为,提高员工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保证每个生产班组职工能够遵章作业;(c)管理人员在生产现场要勤交代和嘱咐,在现场告诫职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做到不安全不生产,时刻保持警钟长鸣。同时安全管理人员要给广大职工讲述违章作业和安全事故,要大家引以为戒;(d)管理人员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要勤走动和查看,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保证及时得到解决处理;b)管理人员在现场作业中,都要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增强广大工作人员的生产和自我保护意识,把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降至最低,坚决避免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假安全”现象[3-5]。另外,具体的每个班组管理是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因此,要明确责任,始终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加强检查设备和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和故障。最后,管理人员要严把每一道工序安全关,要完全按标准和规范操作;c)在现场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在每个班组建立安全监督岗点,明确划分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区,制定严格的考核要求,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要定期继续考核和通报,要立足岗位抓好全体生产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与此同时,要加强监督力度,坚决杜绝在现场出现安全管理的盲区和薄弱环节,要利用自查和互查的安全检查方式,不断加强安全监督管理。
2加强全体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
在通常情况下,煤矿单位都是通过培训来提高工人各方面的素质,但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强调思想、技术和身体素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心理素质的培训。大量的实践证明,在高强度和危险的工作环境中,心理素质对工作人员的影响不容忽视。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有效振奋生产人员的精神,增强他们的信心,最大限度地处理好出现的险情,从而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广大煤矿工人的安全心理和态度的形成,是一个自觉学习的过程。因此,煤矿单位领导要对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安全心理培训,建立相应的安全心理模型,形成良好的安全心理定势,实现采用良好的心理指导达到煤矿安全生产。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要循序渐进逐步展开,不能一蹴而就,在培训内容上,从简到难,培训方式由易到难,要针对广大的工作者,按照既定计划、步骤、程序展开。通过适当的培训,最终目的就是让员工能够自觉控制,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违章违规行为,保障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1前言
近几年,由于受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国际经济新形势的影响,我国的煤炭产业发展并不容乐观,我国的煤炭规模企业年利率逐渐下降,尽管在我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煤炭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观,但是煤炭企业的发展状况仍然是举步维艰,越是在这样严峻的新形势下,煤炭企业越应该稳固人心,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确保矿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以前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虽然国家和煤炭企业也采取了不少相应的安全生产措施,但是还是会有瓦斯爆炸等惨烈的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进一步加强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提高生产安全管理质量,尽量避免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煤炭企业必须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理念,在实践中总结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和安全生产管理策略,以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
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2.1煤炭生产安全管理的意识薄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的转型速度也在逐渐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越来越重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是却忽视了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尤其是我们生产危险系数比较高的煤炭企业,有的企业领导被物欲横流和拜金主义的社会现象所困惑,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意识大大减弱,以至于煤炭企业的其他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比较薄弱,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2煤炭安全生产技术及环境条件不达标
我国的煤炭矿区大多数分布在地质构造复杂、地理环境较差,并且自然灾害较多的地区,本来自然的安全隐患已经比较大,再加上在安全生产技术上比起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更加大了安全隐患的系数。另外,煤矿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的老化以及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的落后也会给煤矿生产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2.3煤炭安全生产的监督力度不到位
首先,我国的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和安全管理体制还不能与国际接轨,安全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再加上煤炭企业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从而导致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的力度不够大,甚至缺乏安全生产监督的意识。其次是我国的多数矿区分布在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地区,煤矿产业成为当地政府和公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煤炭产业受到地方的保护过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安全监督工作的开展。再次是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漏洞,等到安全事故发生以后在进行事故原因的排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于安全事故的预防来说已经是为时已晚。
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分析
3.1煤炭安全生产的绿色管理理念的提出
煤矿生产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无不隐藏着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只要我们做好足够的安全生产预防工作,就能够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绿色象征着环保、安全、健康以及富有勃勃生机的生命力,为了能够增强人们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意识,把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更深地根植在人们的心中,提出了绿色管理理念。在煤矿生产的采掘、运输、通防、排水、调度等各个工作环节中的相关的设备设施都要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实现绿色管理理念的推广。
3.2煤炭安全生产的绿色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煤炭企业管理者要想及时预警煤矿生产的井下作业安全状况,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井下安全状况评价考核体系,相关研究成果表明,绿色管理评价考核体系应包含以下内容:矿工的专业操作状况、事故隐患的预警状况、环境安全隐患分析状况、绿色安全管理状况等。
4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研究
4.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期给煤炭矿工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传播煤炭企业多年以来在实践中总结的安全隐患预警经验和专业的煤炭企业安全预警知识。发现煤矿生产安全隐患及时预警并排除,煤炭企业所有员工要严格按照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作业规程进行操作,坚决杜绝自作主张,随意作业。
4.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带头履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对于违法违纪操作的人员要进行严惩。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要对生产设备设施和生产工具等及时进行检测检修,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第一时间排除。企业领导要定期针对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和相关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会议研讨,不断完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体制。带头履行企业规定的各项安全行为。
4.3强化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加强自我完善约束制度,细化管理责任,明确安全管理内容,使每个人都承担起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共同营造绿色安全管理环境。
4.4健全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在遵循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加强煤矿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重点保障安全检测和安全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
5结语
综上所述,煤炭企业作为我国规模庞大的基础性能源产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国的煤炭能源需求企业提供了巨大的能源支持,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煤炭企业的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再加上煤炭生产的特殊性,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如何更好地做好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煤炭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尽快改变煤炭企业发展现状是我们煤炭企业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先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及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2016(03):08.
[2]杜立科.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2016(03):01.
[中图分类号] TD82-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419-1
1全国小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近几年,全国煤矿安全形势并不理想,虽然在国家重拳高压治理下,特重大事故有所下降,但较大事故仍时有发生。特别是小型煤矿,安全形势更是令人担忧,主要原因是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条件差,人员素质低,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等等。现阶段在国家的强力整顿下,小型煤矿生产条件有所改善,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生产秩序有所改善,事故率有所下降,但小型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还存在诸多问题。
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安全是保证现代化煤矿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点,同时也是相关企业不断增强经济效益的核心保证,故还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现状的细致分析,结合当前的工作形势和工作开展的基本状况,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的政策,提出改进的措施方案,不断的实现煤矿企业的稳步增强。一些煤矿业主为追求高额利润,无视国家法律法规、铤而走险、抗拒执法、无证或证照不全违法组织生产、超层越界开采等。由于煤矿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线有经验的工人流失严重,大专以上院校的毕业生又不愿到企业工作,企业人才严重缺乏。一些煤矿不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和通风系统图,采区和采掘工作面无设计,不编制采掘作业计划和作业规程,有的煤矿不按设计施工作业;石门揭煤、巷道贯通、过断层和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等不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3小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3.1立足于安全生产管理思想,体现其向导功能
企业发展与生存的灵魂是安全生产思想,安全跟效益与生产紧密相连,所有企业生产的前提条件以及生产效益的保障都是安全,为此,煤矿安全生产的推进务必立足于管理思想。管理包括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即所有进行煤矿生产的职工与工作者,都务必增强安全观念,在确保心态安全的基础上,实现行为上的安全。以管理人员作为视角,倘若被管理人员误认为安全思想是一种硬性的指标,那么就会出现应付上级检查的情况,逃避监管,开采过于盲目性,未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这属于一种错误的安全思想。以广大的员工作为视角,应当在所有员工的内心深处渗透安全思想,以标语、报刊、电视、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等手段,在所有员工的内心渗透安全思想,进而推动人的行为规范。
3.2安全管理要改掉不良习惯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职工们有各自不同的行为习惯,有些非常好,有些却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管理者在面对这个问题时要区别对待,做到赏罚分明。有些习惯是非常容易造成事故的,比如,在井下工作过程中泛起瞌睡,在井下工人互相打闹,态度随意,工人在工作中毛手毛脚,这些都是要不得的,这些非常容易导致矿难的发生。
因为如果一个坏习惯,可能导致发生事故,影响到井下所有职工的安全。管理者在遇到这些不良习惯时,一定要严厉处罚,完善安全制度。
3.3统一思想,落实责任
同样的矿井中,为什么有的区队能安全生产,有的区队却屡次发生事故?同样是矿工,为什么有的下了一辈子井都平安无事,而有的却经常出问题?思想认识高低和工作责任是否落实是根本原因。思想重视了,工作到位了,实现安全生产是完全可能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通过责任制的落实,可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抓好安全管理以及一线员工遵章作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各级责任人必须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目标负责任,要形成由下至上逐级负责的综合体系。正常工作中,员工按责任制履职,出现事故、违章等异常,按责任制进行追究考核。
3.4分清主次,突出关键
煤矿的安全涉及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小型煤矿的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各类因素,分清问题的主次。哪些因素必须立即解决,哪些因素必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如顶板管理、瓦斯治理、防排水等工作必须严肃对待,严格按安全措施施工。
3.5创新管理,奖罚分明
任何管理都离不开具体制度,有了制度就必须执行,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在健全管理制度的前提下,企业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监督和绩效考核制度,强化监督意识,确保相关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效果的跟踪、验证和考核,提高执行力。监督重点应放在一线干部职工身上,确保规程和制度落实到位。如果发现隐患,就必须要求管理部门采取措施,尽快排除,并运用经济处罚手段,使责任人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做到执行制度必严,违反制度必究。那些安全工作做得好,事故率较少的基层单位,应用经济和精神荣誉相结合的办法予以表彰奖励。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管理的主动权,降低事故率,使企业从事故的偶然变成安全的必然。
3.6加大投入,人机并重
小型煤炭企业普遍机械化水平不高,有些甚至还延用比较原始的采煤工艺。先进的装备就好比“硬件”;广大煤矿干部职工就好比“软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的采煤装备成为成熟的工艺装备可供我们选择,先进的“硬件”装备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到革命性的作用,小型煤矿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加大资金投入,迅速实现“硬件”的升级换代。然而,同样的装备,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会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提升“软件”的水平需要靠教育培训实现。一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知识等的培训,这是作为煤矿职工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注意方式。你讲我听是传统方式,时间长了,授课老师和职工难免感到疲倦,如果采用有奖问答、家庭参与等职工乐于接受的形式,让职工有新鲜感,职工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道理。三是突出重点人员教育。对重点人员、特别岗位的特殊“软件”要依法采取强制教育、规范管理的手段,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四是要做到常抓不懈。安全教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建立长效机制,结合企业阶段性工作重点,针对性、循环式地开展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
4结束语
从本质上加以分析在煤矿企业的建设过程之中安全管理是一个相当关键的环节,所以应当以切实的思想进行改进,以正确的观念和严格的措施手段,真正意义上实现工作的进步,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和相关事业的增强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崔彦红.现代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20:56.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巨幅增加,使得煤炭的生产能力越来越大,有一部分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安全工作,超能力违规开采。由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领域存在诸多的管理问题,使得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国家财产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制约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抹黑了我国的国际形象[1]。一次又一次的惨痛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告诫我们,加强煤矿的安全监督管理,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不能马虎大意[2,3]。煤矿企业在“国家监督,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监管格局下[4],如何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将煤矿事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大国,同时也是煤矿事故多发国。我国煤炭资源赋存的地质开采条件相对复杂,自然条件复杂多变,瓦斯灾害严重,地下水防治难度大,采、掘、机、运、通各大系统新技术与新设备开发相对落后、中小煤矿多,这是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然而,深挖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深层次原因,煤矿企业重生产轻视安全工作,安全管理滞后;管理机制不健全,安全监督相对较弱才是我国煤矿事故多发的关键原因。我国煤矿安全监督机制不健全和监督管理不力,使得在检查中的一些小隐患不收到重视,导致了一些不被重视的小隐患积少成多,不及时解决,变成了大隐患,导致事故频发。因此,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2.1加强安全生产意识
为确保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平稳状况,为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必须要强化煤矿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要不断提高煤矿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这就需要煤矿的企业管理者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
2.2加强安全培训教育
由于目前在煤矿进行作业的人员有很多都是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意识淡薄的农民,为提高矿工安全意识,要加强煤矿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经常组织职工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文件、安全知识等,大力宣传学习安全理念,深化对安全工作的理性认识,突出抓好特殊工种、重点人物的培训教育工作,突出加强对一线职工的职业培训和思想教育,消除安全生产中的不良心理和不安全行为。同时要开展安全警示教育,通过宣讲典型事故案例,使职工知道安全事故的危害和严重性。
2.3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作为高危行业,煤矿生产管理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和措施。制度是生产的基本准则,要全面推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使企业领导在安全方面增加责任心。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健全和考核落实,可以安全使每一个管理者明确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使安全生产责任制具体化,责、权、利要明确,增强其安全管理的责任心。另外,安全生产制度不只是建立的问题,还要防止安全责任制和各种安全措施挂在墙上成为摆设,必须做好其执行和落实工作。
2.4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点还应重视现场的监督检查,做好现场状态的安全监督管理。煤矿企业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煤矿企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形象,因此必须抓好煤矿的现场监管工作。抓好现场监管工作,必须规范矿工的操作行为,要将作业现场的监管工作常态化,不能只是阶段化的监督管理,应该不定时间、不定地点的进行现场检查和监督。查找出现场的安全隐患,同时要针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进行消除整改,并进行安全教育。
2.5提高安全生产检查的水平与质量
全面提高煤矿的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与质量,根据煤矿自身特点,确定生产过程中薄弱环节以及重点部位,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检查,解决形式主义的现象,充分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可以及时的解决,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中。坚持做到检查、建立档案、整顿改革、监督考察四个方面,环环相扣,增加治理隐患的力度。同时,要有步骤地实施重点监管、专项监管、定期监管,把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发展到每一个角落。
3结语
安全是一种无形资产,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形象。煤矿企业一旦发生特大安全事故,不但抢险排险困难重重,而且可能因此造成毁灭性的灾害。煤矿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煤矿和谐稳定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因此,煤矿企业的管理者无论在意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的位置,建设和谐煤矿,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
作者:王静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 矿业工程系
参考文献:
[1]杨彩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策略探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19(03):87-89.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17-1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各煤矿企业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 心理 ,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特别是各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从安全生产环节过程人手、注重生产日常细节管理,努力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1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我国大部分煤矿生产都是地下作业,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多变,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和顶板灾害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加大导致开采条件更趋复杂,重大动力灾害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
2做好预防煤矿安全生产
(1)做好"安全理念"的思想预防。生产过程中,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诸多事故的祸首。只有在思想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把预防工作搞好,才能把事故后处理变为处理后无事故,避免企业因预防工作没做到位而造成事故,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
(2)做好"安全文化"的行为预防。预防就是防患于未然。在事故发生前或刚有事故征兆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在行动上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造成事故隐患。避免有对工作不尽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一些小的隐患、缺陷心存侥幸心理,往往会把一些小事搞大、大事搞砸。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做好"安全管理"的技术预防。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做好预防工作,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煤矿生产 地质 环境 复杂,包容面广。对技术环节薄弱的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对安全法规、制度执行不力的,要敢于加大管理力度;设备有缺陷的要舍得投入资金进行革新改造。从设备质量、人员技术力量上做到预防。
3安全生产工作靠大家
在现实工作中,一提到安全工作,一些人总不以为然,认为那是领导和安全员的事,与自己无关,或是关系不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形成这种认识误区的根源在于没有搞清楚,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存在这种认识的职工主观上产生麻痹,思想上警惕性放松,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对安全心不在焉,能应付则应付、能走"捷径"则走"捷径",这就为事故发生埋下了祸根。
抓安全工作仅仅依靠领导和安全员是远远不够的,领导和安全员其职责主要是监督、检查,了解生产现场,班组安全状况,发现安全隐患,获取安全信息,消除安全隐患,促进安全生产。但是生产单位,员工多、生产面广、危险源点多,不可能派专人一直"关照"每位员工,更何况8小时以外呢?因此说,抓好安全工作更应该靠大家,靠我们每一个员工自己。
只有依靠自己,安全学习的积极性、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才会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才会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才能及时发现自己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能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和防范。其实依靠自己抓安全说到底就是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实现这一转变就能使广大员工自觉地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 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讲标准、讲规程、查隐患、反违章,时时事事保安全"的思想,从而真正做到工作上"三不伤害"。"三不伤害"的精神实质,主要体现了一个"我"字,企业就是由许许多多的"我"组成,假如我们每一个职工都能做到:"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那么企业安全生产的大好局面就会形成。
4安全生产需要严格的制度
没有规范不成圆。现在有些人不照章办事,自已管不好自已,必须用制度来约束他们的行为。"祸起于细微,疾患于所忽",要做到防微杜渐,不出任何事故,必须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实现安全预控,就只有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要求人,用规程指导人,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让各级执行者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做到以法治企。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推行超前控制,做到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树立"违章就是事故"的观念。为此,必须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抓一级,重点抓好落实,实现安全预控。
2影响煤矿安全管理的因素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改造大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三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关系,其中劳动者是最主要的因素,能够发挥最积极的作用,是改造大自然、推动社会进步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劳动对象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利用生产工具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劳动对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能够为劳动者在改造大自然、推动社会进步活动过程中提供保障,推动劳动者在改造大自然、推动社会进步活动过程中的进程。在煤矿生产中,影响安全管理的环节及因素有许多。从煤矿安全管理过程来看,煤矿安全管理环节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煤矿生产前所做出的一系列作业计划、部署和安排;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作业步骤及对出现事故的处理;煤矿生产任务结束后的工作总结等。从涉及的因素来看,主要包括人、物和环境:对“人”来讲,就是指职工本身及其意识和行为;对“物”来讲,主要有工程、设备、材料等硬件方面和技术、工艺、流程等软件方面;对“环境”来讲,主要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部分:硬件环境是指由装备、技术等构成的生产、作业环境,软件环境是指由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文化宣传等构成的思想文化氛围。综观煤炭安全管理全过程,在“人、物、环境”三大因素中,“人”是最积极的因素,是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煤矿技艺革新的积极推动者,煤矿生产作业过程的实施者,应急处突事故的帮手;“物”是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客体,是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工具,是被利用、被组织、被实施者;“环境”是人和物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的第三位因素,是两者进行有机协调的承载物。我们只要处理好这三大因素,煤矿的安全生产就有保障,煤矿的安全管理就能出效益。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三大因素的关系,事关煤矿安全生产秩序的稳定,事关煤矿安全生产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3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3.1坚持以人为本的煤矿安全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的煤矿安全管理思想是现代管理理念的主要载体。所谓以人为本的煤矿安全管理思想,就是在遍及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都要坚持以人为中心,坚持以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中心,把提高职工的素质、劳动技能、职工之间协同作业的能力,以及满足职工自身和工作需求,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放在首位。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度讲,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事物的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职工是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主力军,是内部因素,要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效益,就应立足于职工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秩序的稳定和煤矿安全生产效益目标的最大化。
3.2以人为本的内涵
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应从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两方面入手,达到煤矿安全管理效益提升的目的。
(1)强化对职工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和安全思想文化的宣传教育。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利用宣传工具和一系列科学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加强职工对安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职工深层次理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个人、安全与家庭之间辩证关系的意义,从而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稳定和效益最大化。
(2)强化职工安全操作技能,提升职工应急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加强对职工进行《煤矿安全操作规程》《开采工艺》等专业技能培训和相关资格的考核认定,坚持职工持证上岗,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作业,严禁违规操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确保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3.3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
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有效的奖惩激励制度,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效益最大化的保证。职工在自我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提升的前提下,不仅应具备岗位职责的坚守水平和能力,同时还应配备相应的监督制约及奖惩机制,使职工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并一以贯之地照章作业,实现安全与效益同行。
(1)加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的考核和落实。针对不同工种和岗位,建立不同的岗位责任制,使每个职工都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同时发挥职工的互纠作用,挖掘安全隐患死角,对发现的每一处隐患或违规操作,都要进行相应的奖惩,形成风险共担,传递正能量的安全管理考核机制。
(2)建立对职工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机制。通过一定的物质奖励,使职工的物质利益需求得到满足,通过建立精神激励机制,利用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亲情感化、标兵和模范奖励等方式,使职工在精神层面上实现共鸣。
1、 浅谈中小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关系人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这就反映出煤矿是个高风险的特殊行业,安全工作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因此,在煤矿安全管理当中,要严之又严,细之又细。
1.1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
2006年在国民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需求旺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安全生产状况继续趋稳趋好。全年发生各类事故627158起,同比下降12.6%;死亡112822人,减少14267人,下降11.2%。亿元GDP生产事故死亡率为0.558,下降20.3%;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事故死亡率为3.33、下降13.5%。重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明显减少。3~9人重大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9.6%和7.6%;10人以上事故分别下降30.1%和49%,其中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分别下降58.8%和78%,没有发生百人以上事故。煤矿事故2945起,同比下降10.9%;死亡4746人,同比减少1192人,下降20.1%。百万吨死亡率2.041,同比下降27.4%。
但是,形势依然严峻。一是事故总量仍然偏大,相对指标仍然比较落后。二是多发频发的现状没有得到扭转。三是小煤矿数量多,技术装备一般比较落后,并且存在私挖乱采、越层越界等现象,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1.2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意义
全面开展管理,构建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其意义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它是保障我国一次能源供应,推动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构成中,煤炭历来占主导地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煤炭供需形式的日益严峻,煤炭工业的矛盾和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在安全、资源和环保等方面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为满足未来国民经济对发展能源的需求,保障一次能源的稳定生产和充分供应,必须未雨绸缪,早作准备;必须树立和落实煤炭工业的科学发展观,着眼于长远发展,认真解决好各类现实问题,推动煤炭工业逐步走上一条安全状况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2).它是进一步调整优化煤炭工业的结构,提高煤炭行业整体素质的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一方面,可以迫使一部分不具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退出市场,将小煤矿从目前的2万多处减少到1万处左右,推动结构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可以促使煤炭企业提高安全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煤炭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
3).它是推动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安全生产摊子大、任务重。因此,安全工作要做到万无一失,任务重、难度大。近年来,煤矿事故在全国工矿企业事故所占的比例一直保持在50%左右。煤矿安全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全国安全工作的大局。煤矿工作搞好了 ,全国的工作就取得了主动。
1.3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涉及到“人——物——环境”的复杂系统。为了实现安全生产,除了加强对安全专项技术的研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外,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是解决这一系统问题的有效方法。
通过近几年煤矿安全管理实践的全面总结和系统思考,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要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必须做好“三控”——“人控”、“物控”、“环控”,不断不完善机制,创新管理。
1.3.1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人控”管理长效机制
“人控”的关键在于对人的管理,相对“物”而言,“人”是变化最大,最容易反复的因素。为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企”的基本方略,构建以人为本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安全管理机制,持续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在“人控”方面,重点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不断增强安全管理的聚合力。安全管理是整个企业、全体职工的事情,煤矿各个部门、全体职工都要参与,必须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保证机制。只有各个方面都重视、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集聚合力,取得最佳效果。
2).必须不断增强管理责任的落实力。机制运行靠从严,从严关键在落实。只有严抓各级管理干部安全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才能形成责任明晰、风险共担。严细管理的责任保障机制。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与考核是保证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关键。
3).必须不断增强薄弱环节的监控力。问题往往在薄弱区出现,事故总是在薄弱点突破。因此,善于发现薄弱点、盯住薄弱点、消除薄弱点、实现有效监控、持续增强监控能力,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路径。
4).必须不断增强绩效考核的拉动力。通过不断加大安全考核力度,实现功效挂钩,以持久稳定的正负激励政策,促进安全管理的持续稳定发展。
5.必须不断增强风险共担的激励力煤矿生产具有风险性,因此,必须根据各个层面人员所担风险大小,实现层级追究、连带处罚和风险抵押等奖励措施,以此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6).必须不断增强技术管理的保障力。作为煤矿,必须坚持科技兴安,持续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科技兴安和技术保安。
7).必须不断增强安全教育的学习力。学习是实现安全管理持续提升的不竭动力。一是从问题中找教训,在实践中抓学习;二是加强横向交流,实现经验共享;三是重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三违”人员的转化。
8).必须不断增强自主管理的自控力。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坚持从严管理,加强制约,而且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的主观能动性,推行自主管理,增强自我加压的动力。
1.3.2改善基础条件,构建“物控”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建立“物控”长效机制,可以大大增强安全保障和防护能力。重点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不断增强安全投入的保障力。没有安全生产的必要投入,就难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2).必须不断增强质量管理的稳固力。安全生产,质量为本。质量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安全基础的稳固和安全状态的优劣。
3).必须不断增强设备设施的支持力。矿井安全设备设施的装备是安全生产的保障和支持,完善的安全设备设施使非人身事故大幅降低,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
1.3.3重视文化引领,构建“环控”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人改变环境,环境影响人。为矿井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构建环控”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应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必须不断增强安全文化的引导力。安全文化在安全管理“环控”中起着重要作用,坚持用先进安全文化理念引导人。
2).必须不断增强思想意识环境的改造力。在改善矿井“硬环境“的同时,职工思想意识的“软环境”同样不可忽视,因此,必须从思想上对矿工进行教育,增强思想意识的改造力。
3).必须不断增强管理环境的规范力。安全管理的模式营造了企业特有的管理环境,更是影响人的关键因素。
1.4 结语
安全生产工作往往被认为是安全员一个人的职责, 而许多职工不知道在安全体系方面对他们的要求与期望。只有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各环节工作的建设, 在管理范围内建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长效机制, 培养职工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 使每一名职工对安全生产都有责任, 使职工都要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去, 安全生产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也才能最终实现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0-0108-03
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大量的矿山、矿井对于我国能源短缺的局面产生了明显的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这繁荣的背后,就是血淋淋的安全事故。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大幅度降低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和事故危害性,但是与美、英等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差距依然很大,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形势严峻。因此,建立一套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煤矿安全管理的特殊性
1.1 后果严重性
1.1.1 伤亡事故多,而且重特大死亡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自2011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1日,我国煤矿总共发生了各类事故75起(其中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共58起),死亡人数达452人。在这些事故之中,死亡人数以3~9人的重大事故占主要部分。
1.1.2 巨额经济损失。一旦发生事故,不仅需要巨额的医疗费、抢救费、抚恤费,还有大量的工程设备、设施的维修费用以及由于停工而造成的间接损失,这些费用加起来是非常巨大的。例如,2010年10月16日,河南平禹煤电公司四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当班入井276人,升井239人,37人被困井下。该煤矿在2008年就由于发生了瓦斯事故,造成了20余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00余万元人民币。
1.1.3 极恶劣的社会影响。大量煤矿事故的发生,不仅会严重影响煤炭企业的社会形象,还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其参与国际资源开发市场的竞争会制造出极大的障碍。
1.2 管理复杂性
由于煤矿管理的复杂性,其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更是困难,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下:
1.2.1 事故的诱因较多。事故的诱因种类非常多,其中以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居多,死亡人数以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和瓦斯爆炸为主。
2012年全国煤矿各类安全事故的调查统计情况见表1,其中各类事故的死亡人数如图1所示。
表1 2011.1.1~2011.12.1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调查统计
事故类型 突出 透水 瓦斯
爆炸 顶
板 运输 中毒 其他
发生次数 20 15 17 11 5 3 4
死亡人数 153 68 120 38 45 9 19
由表1可知,煤与瓦斯突出(20起,占全年发生事故次数的26%)与瓦斯爆炸(17起,占全年发生事故次数的23%)依然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隐患。近年来矿井透水事故(15起,占全年发生事故次数的20%)也逐年呈升高趋势。此三类事故大约占总事故次数的70%左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随着矿井深度的逐年加深,煤矿地质条件也越来越复杂;(2)瓦斯含量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抽采工作越来越难实施;(3)虽然煤矿生产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对于地下探测、预报等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4)各地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投入不一。
图1 各类事故的死亡人数
由图1可知,2011年煤矿事故有统计的死亡人数高达452人,虽然比往年有所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形势依然严峻。其中因煤与瓦斯突出造成的死亡人数就达153人,占总人数的33.85%。瓦斯爆炸造成的死亡有120人,占总人数的26.55%。透水事故遇难人数为68人,占总人数的15.04%。显然,在煤矿各类事故的死亡人数中,突出和瓦斯爆炸所占比例最大,约为60.40%。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和透水等造成事故伤亡人数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1)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2)预测技术落后;(3)煤矿管理不到位;(4)事故发生突然,人们来不及应对,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1.2.2 不可预知的特殊性。一些不可预见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增大了煤矿安全管理的难度。
1.2.3 人员素质低。井下工人大部分文化程度低,主要以挣钱为目的,安全意识淡薄。
1.3 地质关联性
以2011年全国煤矿突出事故为例,经过统计发现,突出的往往发生在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煤层埋较深,开采困难的地域,如贵州、湖南和云南等地。相反,煤层赋存较好的地域,如内蒙、东北和陕西等地出现突出的次数较少。
2 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
通过调查可知,即使是一些现代化程度较高、五证一照齐全的正规矿井,仍不时发生煤矿安全事故,如2011年8月20日,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永安煤矿井下2321采煤工作面补切煤眼掘进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3人死亡。这些事故的发生已经对我国的能源开采行业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通过对大量事故的发生原因以及严重后果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得出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在安全监管环境、安全认识以及生产技术及生产条件方面存在问题,具体如下:
2.1 在安全监管环境环节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与不足
由于我国煤矿的管理体制较为落后,长期以来一直遵循“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群众监督”的模式,各个部门虽然一直都在遵循安全生产管理的思想,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却仍存在这个那个的问题。常见的问题有下列三种:
(1)由于煤矿所在地域,大多位于穷困地区,煤矿作为当地的财政收入,受到了多方面的保护,给安全监管活动制造了很多的障碍。(2)安全监管活动一直存在滞后性,绝大多数都是在矿难事故发生后,才会有相关的安全监察部门赶赴现场进行检查,总结事故经验教训,虽然处理了相关的责任人,但是对于事故的预防没有任何的帮助。(3)在生产管理与执法单位之间没有明确划分,虽然现阶段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但是由于生产管理人员与监管执法人员的重叠等复杂的关系,严重影响了检查的效果与形象。
2.2 缺乏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发展的滞后,现阶段人们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一些煤矿甚至在资金紧张的条件下,扣除或者减少安全措施资金以及维护费用的使用,这就导致了煤矿危险系数的急剧上升,另外一些矿井虽然在过去的工作中坚持了质量标准化考核,但却不及时更新相应的生产设备和监测设备。此外,井下工人整体素质较低,主要以挣钱为目的,安全意识淡薄。这些都造成在实际生产中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性。
2.3 缺乏对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条件的重视
与以露天煤矿为主的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的绝大多数煤矿都处在自然灾害较多、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地区,这就造成了事故频发。此外,我国煤矿企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普遍低下,在生产技术、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工具装备等方面普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3 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根据对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建立一套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进行管理,能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法。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3.1 安全规则体系
安全规则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和地方政府、煤矿企业内部制定的安全生产方面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内容。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煤炭工业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法律制度仍然存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扩大立法审查的范围,梳理与煤矿相关的法律之间的关系以避免不同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2)立法应紧密联系煤矿安全的实际,摆脱理想化。对从事生产和安全监察工作的人员的职责要明确具体,对安全事故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界定也要有细致明确的规定,使执法时有所依据。(3)加大执法力度,对官煤勾结、权钱交易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要进行严厉打击。
3.2 监察监督体系
目前,我国的煤矿安全监察体系已经建立,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六点加强监察监督体系建设的建议:(1)建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的垂直管理体系,即包括中央、省、地市及县在内的多级垂直机构来专管煤矿安全检查工作。(2)加强监察队伍建设,提高监察人员的待遇,维护监察人员的合法权益,建立一支作风优良、技术精湛的安全监察人员队伍。(3)加大力度在安全监察人员安全隐患识别、安全监督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的培训工作,通过加强案例剖析和规章制度培训来提高安全监察人员的执法意识和执法能力。(4)要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监察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各级安全监察机构和监察人员都要以法律为准绳,做到有法必依,依法行使监察权力。(5)对安全监察人员有功必奖、有过必罚。(6)建立公开透明的监察运行制度,通过网络、报纸以及电视等媒体及时披露煤矿安全信息和对煤矿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结果,以期望对社会和个人产生警示作用。
3.3 教育培训体系
从根本上提高生产者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观念是当前安全生产管理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应结合人本原理,从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两方面入手,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3.4 赏罚体系
煤矿企业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的惩罚和奖励制度,以达到更加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的效果。实际中,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行为和个人,无论其是否酿成了安全事故,都要对其进行严厉处罚,使其不敢再犯;对认真贯彻实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和个人,应有明文规定的奖励或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等,从而使更多的人乐于遵章守纪。
3.5 安全信息体系
煤矿安全信息体系是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现代煤矿安全信息体系的建设,我们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煤矿企业的管理者要提高对安全信息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把安全信息作为安全监察工作或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信息机构足够的支持。(2)健全安全信息机构,完善安全信息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全信息员队伍。(3)除了要充分发挥井下工作人员在安全信息搜集中的及时性、直接性的特点,还要扩大对安全信息搜集的范围,如对国外先进安全管理技术的搜集等,这对煤矿企业及时了解国内外安全信息的情况,吸取其他煤矿安全事故的教训,借鉴先进煤矿企业的生产管理经验,从而实现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具有积极意义。(4)应加强煤矿安全信息的网络建设,扩大煤矿安全信息网络的覆盖面,从而实现安全信息的快速共享。
3.6 安全文化体系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预防事故、抵御灾害,创造安全文明的工作环境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安全价值观、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和防护器物等。现代煤矿安全文化的建设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物质安全文化建设。要确保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的可靠性。此外,还应要求工人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程从事生产活动。(2)安全文化制度的建设。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法规、标准,并使其真正落实到安全生产的第一线。(3)心态的安全文化建设。心态安全文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4)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的建设。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树立安全道德,具体而言,需要从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和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两个方面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史宗保.煤矿事故调查技术与案例分析[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2] 许亚平.发达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J].煤炭技术,2013,32(5):1-3.
[3] 郑伟.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4] 吴同性.基于文化塑造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研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具体分为A、B两类。 A类包括: 煤矿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 B类包括: 各类煤矿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调度等安全生产区等负责人;
2、煤矿主要负责人,是指对煤矿生产经营和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人员。具体指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公司所属煤矿和其他独立生产经营煤矿的经理、矿长等;
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在煤矿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具体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以及未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煤矿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