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0 17:01:5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德育的导向性原则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

篇(1)

行动导向教学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德国职业教育领域。近十几年来,该理念在国内职教领域教学改革中得到普遍传播,众多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在德语教学领域,该理念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一些教师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遭遇一些实际问题。但关于该理念在德语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却仅有零星论述。因此,对行动导向的德语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理清教学实践中应遵循的规律,对于该理念的推广运用有其实际意义。

一、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理论发展

早在19世纪初,瑞士启蒙教育家裴斯泰洛奇就提出了将脑、心和手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指的是在儿童教育中将智力、道德和活动统一起来,这可以说是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最初的思想萌芽。之后在欧洲,一批改革教育学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行了多种行动式教学思想,比如,高迪希的“工作学校”,弗雷内教育学以及蒙台梭利的“自由活动”等。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杜威提出“做中学”的观点,他和克伯屈创立的项目教学法目前仍是行动导向教学的重要方法。这些探索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发挥了重要影响。九十年代,行动导向教学成为德国职教领域的主导教学理念。

该理念主要建立在两方面的理论基础上。其一是源自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和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其二是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的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受其影响形成的建构主义学习论强调学习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社会协作完成真实性的学习任务,从而实现意义建构。这可谓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理论依据。

二、行动导向外语教学的内涵

关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概念描述目前并不完全统一,大多是从职业教育角度出发。而针对普通学校教学的代表性定义是德国教学法专家迈尔提出的。根据他的定义,“行动导向型教学是一种整体性学生主动式教学,由师生共同协定的行动产品引导组织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实现均衡。”制造行动产品是其中重点。具体到外语教学,德国的英语教学法专家巴赫和提姆认为可从两个角度解读。就目标角度而言是指学生发展出适合课堂以及校外现实社会的语言行动能力,在教学法角度而言是指在真实性的情境下,学生以任务为主导,通过互动并基于内容实现口头和书面的交际目标。

行动导向的外语教学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协作学习或分组学习,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项目教学、角色扮演、任务教学、辩论和各种游戏等。

三、行动导向德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原则

对于在行动导向理念指导下开展教学实践,教育专家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需遵循的教育学标准。具体到德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可总结出以下四条原则:

1.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应注重整体性原则

这是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中一个重要概念。所谓整体性学习,指的是学生的头脑和身体同时投入学习活动,达到协调统一。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认知智力因素之外,它还“强调躯体和情感情绪因素,是使学习者调动全部感官、思维和肢体的教学方式”。整体性学习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以语法课上学习表达上、下、左、右等方位介词时的“视觉听写”游戏为例,学生两两结对,各自向对方描述手中图片所绘的房间摆设,并根据听到的信息画出相同的图像。在完成行动产品,也就是通过信息交换还原图画的过程中,学生既用到了听觉、视觉,也进行了智力思考,还需开口表达和动手绘画,此外又因为双方的信息差激起好奇的情感,增强了交际行动的动力。这种全面投入的学习显然比传统的语法练习更有助于掌握和应用语法规则。

2.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应以学生的主观兴趣作为出发点

深受杜威影响并创办帕克学校的库克指出:“兴趣就是令人全神贯注于教育的根本法则。”“兴趣是最有效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的因素,学生开展有价值活动的最佳起点就是兴趣。教师永恒不变的任务就是使得旧的兴趣发展成更高水平的新兴趣。”因此,在行动导向的德语教学中,为取得最佳学习效果,需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而学习者可在一定主题下自由选材分组实施的项目学习,就是非常适应该项要求的教学方法。以视听说课上“介绍自己最喜爱的德语电影”的项目教学为例,与时下流行的美剧相比,德语电影一向因其沉闷晦涩之名而为大部分德语专业的学生所排斥,这样会错过利用其提高听力水平,了解德国社会文化的机会。因此在准备阶段,应由教师列出适合的电影名单并说明类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分组,当然选择也可以超出名单范围,但不能由教师硬性指定。这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因为受兴趣驱使而充满学习积极性,力求在成果展示阶段做出最有说服力的演示,也就是说行动过程中的兴趣因素对最终的行动产品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也因为对这些优秀电影作品的了解而发掘出对德语电影新的兴趣,甚至在项目完成之后,还会进一步去了解相关的导演、主演和影片,并和教师做后续的交流探讨。这正如迈尔所言,“行动导向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通过处理新主题的过程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3.在行动导向教学中注意学生自主性原则

当代教学论普遍认为,学生不仅是被动接受知识传授的客体,更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行动导向的德语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活动的计划、实施、展示和评估阶段,都应尽量让学生掌握主动。教师不再是学习行为的控制者,而是引导者和辅助者。比如,在通过讲授和练习学习了语法规则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分组研究德语与英语的语法规则区别。首先在选题阶段,即可通过课堂讨论与学生共同协定比较的具体对象,然后由学生分组自行搜集材料并分析、归纳和整理,任务分配和研究进程也是由学生自己掌握,最后以小组报告的方式进行展示,之后可以让其他小组的学生一起补充或提问。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的是协调和顾问的作用。通过这种独立自主的学习,既深化了学生对德语语法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的养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组织、合作能力和自我承担责任。

4.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应注意开放性原则

所谓开放性,可以从四个层面上理解,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以学生已掌握的教材知识和直接经验为后盾,教学材料不应是单一和封闭的,而应具有多样化特色。比如,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可以以分组报告的形式,结合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各方面进行探究性学习,而不是局限于课本。其次是时间安排的开放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在行动导向的教学中,学习时间不再完全固定,可以允许学生根据个体差异自由安排。比如,上述的分组报告,可让学生自己决定在一个学期中展示的先后顺序。能力强的学生提前完成学习任务,能力弱的学生可以推迟完成。此外还有教学场所的开放性。教学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根据学习目标的需要走出校门。比如,口译课是一门对真实性有很高要求的课程,在处理旅游口译主题时,可组织学生前往上海的著名景点外滩或者城隍庙,由学生按照分组准备的内容进行景点参观的现场口译,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利于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发展口译能力。最后是教学参与人员的开放性,可以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或者校友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四、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德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反思

用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德语教学活动,在具体操作中会遇到一些问题,综合下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所谓以行动为导向,并非只以行动学习为主

正如巴赫和提姆所言,“在实施语言教学时,语言的行动能力

是以掌握语言形式的各项技能为前提的。”“这两大要素,即获得行动能力和语言形式的各项技能,从一开始就是处于同等地位的。”因此,在德语教学中,虽然要强调行动的重要性,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熟练也不可忽视。以处理寻租主题时学生模拟房东和房客的角色扮演游戏为例,每个学生分别根据各自分配到的卡片上的房东或房客信息,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依次询问排除,最终找到匹配的租赁对象。要实现这样的行动目标,当然需要事先传授表达愿望和要求的语言手段,包括虚拟式等语法形式以及一些套语作为前提。但仅仅这样还不够,如果教师不在活动的开始步骤中通过师生对话等手段,再次激活和强调这些套语和语法知识,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很可能会无视相应的语用手段,大量采用最直接和简陋的语句甚至身体语言来进行询问和提出要求。这样虽然能完成任务,却不能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在真实语境下的行动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2.行动导向教学活动对教师的知识贮备和更新提出了前所

未有的挑战

传统的讲授型教学以课本为依据,只要针对教材做好充分备课即可,而在行动导向理念指导下的教学,由于其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性,对教师角色的转变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作为协调者或辅助者,随时准备应对学生的各类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对相关行业领域的了解,而且不断更新。以介绍德国日常生活的分组报告为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自身兴趣,选择和设计学习内容,这些内容并非教师事前规划,因此要求教师本人对德国社会文化相关的知识有相当的积累。而且国情概况等知识是随着时展不断变化的,学生也会通过网络媒体等接触使用最新信息,如果教师对此没有相应了解,就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也影响学生对教师教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江苏大学出版社, 2007:89.

[2]Hilbert Meyer, Unterrichtsmethoden I:Theorieband. Cornelsen Verlag,1987:214.

[3]Gerhard Bach & Johannes-Peter Timm: Englischunterricht. Grundlagen und Methoden einer handlungsorientierten Unterrichtspraxis. UTB Verlag,2013:12-13.

[4]Frederike Klippel:berlegungen zum ganzheitlichen Fremds-prachenunterricht. In: Fremdsprachenunterricht.Heft,2000(4):242.

篇(2)

现代大德育的基础性问题,是德育的社会化,是德育社会化的内在趋势和必然走向。这集中表现在:一方面,德育概念的涵量更为丰富和广阔。另一方面,德育运动更加走向本真和深邃。

人类社会的德育现象,是伴随教育现象而共同发生的,它已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类文明特别是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普及发展,规定了德育不可遏制的社会化趋势,决定了现代德育概念更具丰富和广阔的涵量。就内容而言,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意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包括社会伦理、经济伦理、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等等),民主法制教育,情感情操教育,意志品质教育,审美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就形式而论,倡导大、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化、序列化、规范化,学校的各个学科专业教学与研究都要发挥德育功能和价值观教育作用,学校要教书育人、管理盲人和服务育人,加强加深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功能,尤其是在社会环境、社区建设中的德育功能,要高度重视并充分运用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德育作用,等等,都是德育不断获得更为丰富和广阔涵量的基本体现。

随着德育涵量的不断发展和逐步走向社会化,德育必然更加走向本真和深邃,这主要表现为四个“回归”。其一,德育的权利和义务由国家主体逐步向社会主体回归。从本质上讲,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德育的社会化,德育亦将成为民众的自我教育、自我德性修养的基本形式,从而实现由国家主体向社会主体的回归。这当然需要一个过程,但这种德育本真化的走势正在逐步变为现实。比如,学校办学自的加强、社区建设的兴起与功能强化等,都突出表现了这一点。其二,德育的本质存在由“精英”目标取向为主,逐步向民族的大众的“生活世界”回归。党的十五大报告曾讲了这样一段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因为它将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存在方式,它意味着文化建设将由“精英”目标取向为主逐步向民族的大众的“生活世界”回归。随着德育社会化的推进,德育的本质存在方式也是如此。其三,德育的目的任务由工具理性主导逐步向建设人本身回归。德育要为政治服务,要为国家服务,要为社会服务,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德育的本质规定之一。问题在于,德育的本真目的任务是建设人本身。德育的社会化、本真化,要求以建设人本身为出发点,这势必推进“主导”者的逐步回归,但这与德育的工具理性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因为以建设人本身为主导,将从更为根本、更为长远的层面上发挥出德育的社会意义和功能,将把德育为国家民族服务的工具理性置放于更为坚实的基础上。其四,德育的运作方式由单向运动为主逐步向双向、多向乃至“无穷向”回归。因为德育社会化本身无论内容、形式,还是载体运作过程,都具有更大的普适性、普遍性和社会性。特别是在当今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德性修养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仅有过去那种一对一的德育单向运作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当今时展的需求。

总之,德育的社会化、本真化和深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走势。这种“走势”显然已经超出传统德育学研究的范围。毫无疑问,德育“领域的发展”,确需德育哲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探索和确证。

二、德育哲学的边界、对象和任务

德育哲学思想的实际存在是渊远流长的,但德育哲学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提出,却首见于1996年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指南;而作为一个门新兴学科建构,目前仍然处于探索、研究和创作的过程中。

从哲学的视野看,任何事物包括理论学科要获得相对独立的生存权,其基本条件是具有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规定性。因此,探索德育哲学的学科建设,首要的问题是给定它的边界。

第一,学科界定。一般说来,学科界定总是与研究对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又必须准确把握其特定视角、特殊层面和内涵应然性的特殊价值指向。黑格尔说,“一个定义和它的必然证明只存在于它的发展里。这就是说,定义只是从发展过程里产生出来的结果”④据此,德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所蕴涵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一般方法论问题。具体地说,一方面,作为理论形态,德育观是关于德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德育哲学研究首先要立足于这一层面上,但却不是局限于德育观本身,而是探索研究德育观的前提性问题,即追问反思德育(包括其理论和行为实践)运动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一般方法论依据、条件及其应然性形式。另一方面,哲学有两个主要视角:一是真理性认知,即追索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二是价值性把握,即求索事物运动发展的评价性确证。哲学思维的这种方法论原则,运用于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研究,德育哲学的对象便获得了真理观与价值观及其相统一的意义。所以总结起来说,笔者以为,德育哲学是否可以这样界定:德育哲学是关于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的哲学前提性问题的理论学说。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德育理论与哲学思维的有机契合,开展对于德育观及其实践运动的哲学研究,揭示人的德性修养的前提性根据和条件,揭示德育观形成、运演、发展的历史正当性和价值合理性,揭示德育运动规律的前提性根据和条件及其实现形式,等等。

第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主要是与德育学、哲学、教育哲学的关系。在笔者看来,“德育”概念在通常语义上有三种指向:一是德育实践活动;二是德育学科;三是德性培育状态的直接现实。但无论在何种意义上,作为理论它原本是教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之所以能够从中剥离出来而成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研究领域,实际是标示了它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价值。“哲学”通常有三重意义:一是所谓“元哲学”,即哲学的基本原理;二是部门哲学(包括各种应用哲学);三是指某个领域、某类事物的最高理念或信条。德育哲学作为德育学与哲学的结合体,本质上是以哲学思维解读和创新德育理论与实践,开发其哲学价值和效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德育哲学虽然与德育学、哲学等双重“母体”的联系是极为密切的,但三者之间的“边界”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它毕竟要有个学科归类的话,毋宁说它是教育哲学的一个层次,即相对独立出来的一个特殊领域。当然,两者的边界也是非常清楚的。第三,设定德育哲学的边界,还应从辩证思维中得到深入一步的说明。从这方面看,德育哲学主要不是去建立新的具体的德育范式,而是着重考察已有范式的依据、条件性、特性、表达方式以及范式更迭转换的可能性空间;它不是要描述德育过程本身,而是要规范人们在德育活动中的选择、定位和行为理性;它不是要作出德育学层面的结论和成果,而是要探讨、评价德育学结论和成果中超出德育学层次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它主要不是去揭示德育运行的特殊规律,而是要探求反思人们揭示规律的思路、能力和方式;它主要不是去规范和给出德育研究的具体方法,而是要评价这些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能性,等等。总之,德育哲学植根于德育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又超越于这些问题而探索其前提性的哲学底蕴,这实际也就是德育哲学学科的基本特点。

三、德育哲学的价值现实

德育哲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其发生的根源,说到底,在于当今时代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亟需哲学的介入和哲学方法论的统摄。反过来说,即:对于德育理论与实践从哲学视角作出多方位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对于德育的前提条件、基本理念、结构体系、实践范式以及重要的德育现象做出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意义的深层次确证,这就是德育哲学的价值现实。从实践操作的意义上看,德育哲学的价值实现,是整个德育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那么,德育哲学具有哪些价值呢?

第一,解读性价值。从泛意上讲,任何精神文化现象都是一种社会性解读。解读与解释意义相近,它们都是直接面对思想和实践的现实的,但解读更接近于操作实践层面。就德育哲学的解读性价值而论,其独特之处主要在于,一是注入了理想性追求。德育哲学的解读性价值主要不在于对德育现象的映像式、模本式的解释和说明,而是以一定的世界观、历史观为基础,以一定理想性追求为参照,反思、解悟和权衡其得失成败,从而发掘和拓展出新的“历史可能性”。二是注入了穷根究底式的思维原则。哲学的根本特点是不断追索事物、现象的深层次本质,以期不断获得极度而适度的认识成果,因为被解读的“文本”本身就是多层次的。哲学思维表明:“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⑤所以德育哲学的解读性价值,并不满足于德育理论的一般解说,更不是停留在德育现象的表层理解,而是不断追问德育现象背后的“更深刻的本质”。

第二,批判性价值。哲学思维的又一显著特征是它的批判性。在哲学视野中,“批判”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它的核心思想是否定现状和追求未来,其真谛是“扬弃”和创新。“批判”具有物质实践和精神文化两种基本形态。德育哲学的批判性价值主要是精神文化方面的,它价值归宿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是德育的一种前提性批判。所谓“前提”,从逻辑上讲,是指推理过程的确定依据。逻辑结论若要正确,首要条件是逻辑前提必须正确。从行为实践上看,“前提”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决条件。德育前提性批判的重要价值,就是以时代和社会条件的变动为背景材料,以哲学思维和德育本真走势为凭籍,不断重新审视德育既成既有的出发点、根据、真理性标准、价值性尺度,不断重新鉴别、选择、取舍和筛定其前提性认知和价值取向,以推动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当然,这种前提性批判又是辩证性质的。因为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批判就是一种否定。但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事物内部生发的新质要素克服了旧的质的规定性;同时,恰恰又是由于新事物吸收、联合了旧事物的合理成分,才能真正克服旧事物,实现发展。所以辩证性质的批判,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科恩“主张以认同、继承传统为特征的‘收敛式思维’与以批判、超越传统为特征的‘发散式思维’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这一影响深远的见解对于我们全面理解教育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启示。”⑥因此,德育哲学的批判性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前提性批判,而且还在于它是一种辩证性质的批判,由此便孕育了德育的前提性创新。德育的前提性创新,必然带来德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变革,促进人的德性修养的更新。这便真正实现了德育的前提性批判的价值。

第三,导向性价值。德育哲学的导向性价值是指向未来的。它的特点是前瞻性、超前性和预示性,这与价值本身的内涵是直接同一的。价值概念回答的问题主要不是“现在怎样”,而是“应当如何”。德育乃至整个教育在绝对的意义上都是为或远或近的将来“准备着”,亦即面对未来“应当如何”。这样,“导向性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导向即导引方向,实质是事物发展中内部诸要素的历史性趋势性的必然联系。德育的导向性价值主要有三个层面的指向:一是德育实践活动,其导向价值的观照和实现在于作用于人的认知和心理层面。二是德育学科理论的教学活动,其导向价值的体现和作用在于德育对象的理性和理论层面。三是德育哲学层面,它的直接对象主要是德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其导向价值在于通过德育的前提性问题研究,革新德育理论,创新德育活动,导引德育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改革就有一系列前提性问题亟待研究。比如,既要坚持德育的一元化导向,又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样化社会生活,发展人的个性品质,两者统一的现实倾向性、历史合理性及未来走势的人性根据、实现条件、理想模式是怎样的,它对德育体系革新具有何种价值?又如,德育的功能作用与人的精神世界自主自组织之间应当建构怎样的合理性尺度?因为有个性需要就意味着有选择,而有选择就意味着至少对部分德育预期效应的否定,所以如何培养和造就人的德育需求理性自觉,便成为德育创新的立足点和前提性问题了,等等。总之,德育哲学的导向性价值,生发于较深层次,关乎于德育宏观走向,意义深远而重大。

第四,方法论价值。抽象地讲,上述解读性价值、批判性价值、导向性价值都具有方法论意义。因为方法的实质是理论自身实现过程的“反哺”形式,换言之,拿了理论去运用、去解决实际问题,理论就转化为方法了。所以理论与方法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就更为接近实践的方面看,方法论应当是理论在认识上的深化层次。德育哲学的方法论不同于德育的具体方法论,而是一种宏大而深邃的方法论,具有重要价值。扼要地讲,其一,它对德育一般方法论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其二,它是德育工作者实际工作的最切近的理论基础。其三,它为人们的德性修养提供深刻的哲理性视野。其四,它是德育理论创新的重要指导原则,等等。

注: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

②转引自《科学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

③《分析的时代——二十世纪的哲学家》,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3页。

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255-03

中小学生德育基地是中小学生校外德育实践场所,是学校德育的补充和延伸。德育基地是一个新建立的教育机构,负责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教育效果如何呢?现在也没有一个完善、合理的评价体系,各地的德育基地也各自为政,这样会导致德育实践效果出现盲目性、也缺乏针对性,教育效果就会缺失实效性。根据本人在中小学德育基地对法纪教育活动效果评价体系进行探究,能解决德育基地针对不同年龄段法纪教育活动效果评价难的问题,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现实意义。

一、德育基地法纪教育活动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构建德育基地法纪教育活动效果评价体系的基础就要有科学性,要客观的规律办事,绝不能主观臆断;指导需要有科学理论为依据,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必须考虑“两规律,一防止”——评价要符合德育规律、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防止片面性和粗略性,要在严谨的科学实验基础和精密调查基础上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建立起层次分明、要求明确,要把全局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应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评价信息,科学化建立指标、权系数。

2.教育性原则。德育基地法纪教育活动效果评价是一种价值观判断过程,是给受教育的中小学生在活动中的一种客观的评价,其具有教育意义,这种教育意义往往不同于传统上的教育活动的意义,其教育效果,取决于德育教师评价的意图,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选择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方式来改善法纪教育效果,效果评价要体现德育目标。一般法纪教育活动效果评价体系构建时要做到“三个适应”——要与我国现代社会的法制环境相适应;要与中华传统道德相适应;要与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适应,要弘扬法律正能量,体现法律的正义。只有尊重和坚持以教育性为原则,从教育角度出发,才能科学合理地建立法纪教育活动效果评价体系,从而落实有实效德育措施,增强整个德育基地法纪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

3.方向性原则。在构建法纪教育活动评价体系中要把握好方向,要做到“三个一致,一个协调”——要与党的教育方针相一致、要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目标相一致、要与社会主义的法律法规相一致,要与社会法治环境相协调。同时,法纪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应该具有方向性、导向作用,通过各级指标的导向性,指明法纪教育活动评价体系中的德育指标,使德育方向性更加明显、清晰,从而提高德育教育实效。

4.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为了避免在评价过程中出现局限性与片面性,在构建法纪教育效果评价体系时要做到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这样会更客观、更科学、更严谨对法纪教育活动效果评价,既可以对对象进行定性描述与分析,又能对评价的结论可靠、精确、客观分析研究。尽可能有定性指标,又有量的规定,在量化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做到评价科学合理,切合实际,提高德育效果。

5.基础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构建评价体系中,要把基础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是为了提高德育效果,优化德育实施方案,是德育实施的一种手段、一种教育方法,这都是考验德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只有德育教师在从分了解学生的特性后,通过基础评价与结果评价,更客观反应出法纪教育效果,更好地让学生身心自由发展。当评价的结果出现了相对性与可变性难以表达问题时,可采用较为模糊的表述,例如“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言语来表达。

二、对德育基地不同年级法纪教育活动效果评价体系指标的构建

这是整个评价体系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必须运用恰当理论与方法,科学、客观、合理、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德育基地不同年级法纪教育活动效果评价体系评价包含二层次:第一是德育基地初中一年级法纪教育活动效果评价指标;第二是德育基地高中一年级法纪教育活动效果评价指标。这是德育活动工作的前提和起点,是对已经实施的德育活动过程的成败和经验教训做出评价,也是对德育活动效果的检验。也是解决德育基地针对不同年龄段法纪教育活动效果评价难的问题,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详细法纪教育活动效果评价体系构建指标见下表1和表2。

表1 德育基地初中一年级法纪教育活动效果评价指标

表2 德育基地高中一年级法纪教育活动效果评价指标

我们构建德育基地不同年级法纪教育活动效果多维评价体系的尝试,解决德育基地针对不同年龄段法纪教育活动效果评价难的问题,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教育合力,让学生更了解法律法纪,做到知法懂法的好学生,减少甚至杜绝未成年犯罪的发生。同时也让教师的工作更富有挑战性,主动接受多维评价,虚心改进,积极反思,不断创新,将评价的结果转化为终身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篇(4)

[作者简介]邱琪,福建建材工业学校讲师,福建福州350004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8―0184―03

一、反思目前中职校德育的课程设置

目前,中职校德育课程是参照2001年2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设置,其中有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哲学基础知识(以下简称“哲学”)、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以下简称“经济政治”)、法律基础知识(以下简称“法律”)等4门必修课课程,分别安排在六个学期内完成。

现有德育课程设置较以往有很大的突破,但笔者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体验,发现其不足之处随社会的发展已经出现:(1)近年来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现有课程理论性仍然偏强,学生有畏难情绪。(2)现有课程针对性不够强,没有很好研究学生当前的思想动向,没有很好考虑体制改革对教学的影响,过分追求系统性而缺乏针对性。如目前大部分中职校采用“2+1”学制,而现有德育教学仍采用三年理论教学模式。(3)教学内容过多过杂,层次不分明,部分内容交叉重叠,缺乏渗透与融合,按教学计划每课时都要讲很多内容,很难讲得透讲得活,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收效有限。因此,笔者认为应对德育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以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德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因此,学校在进行德育课程优化整合时,必须以德育目标为核心,不得背离这一原则。

2.就业导向性原则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人将直接走向工作岗位,面对社会的选择。要使学生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学生赢得岗位的就业竞争力更为突出地体现在综合职业能力方面,其中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德育教学应以德育目标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为依据,以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为总的指导思想。

3.整体性原则

现有的德育课程,在建构上大多囿于各课程内容自身的体系,各课程或各年级学习内容既缺乏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又难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规律。德育各课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德育教学的整体,因此教学内容应按照学生生活范围扩展的逻辑和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将所有德育课程纳入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中。

4.生活化原则

在现有的德育课程中,理论编写多于现实问题的反映,与现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偏少,且未充分地凸现人文精神,而对于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的中职校学生来说,教学内容显得过于抽象。而中职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社会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形态,努力使学生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根据这一原则,德育教学应更多地利用学生所面临的生活环境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的生活作准备,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现有的德育课程未将“心理健康”作为必修课程是一大遗憾,中职校学生面临着友谊与爱情、性格与情绪、就业和创业、竞争和抉择、理想和荣誉等生活的主题,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从容地面对这些主题。

5.层次性原则

大多数中职校学生年龄在16―20岁之间,他们在进校直至毕业时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都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应确立分阶段德育教学计划,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心理状况等,分年级、分阶段进行有计划、有目标、有程序的循序渐进的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目的性更加明确,层次性更加分明,大大提高可操作性。

6.实效性原则

德育工作历来被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但是,德育实效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德育工作者。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广大德育工作者所关心和探讨的问题。所谓实效,既指效果,又指效益,还指效率。同样,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既包括学校德育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上的效果,又包括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上的效益,还包括投入与产出相比较所形成的效率。因此德育教学要紧密地联系实际,符合社会现实,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达到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德育课程优化整合的思路

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笔者认为,中职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可以确立德育模块、专题教学的思路。把过去以学科为特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四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割,相应组成“法律基础知识”、“心理健康”、“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时事政策、“职业生涯规划”等系列模块,根据德育目标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德育的总目标。

1.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对德育课程进行整合

根据层次性原则,德育教学应克服学科教学的缺陷,使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科教学中,一门课程往往集中讲授,而在每个学期中,学生都会遇到学习、生活等人生成长的疑惑,进行模块、专题教学,可以灵活、机动地穿行思想教育模块,使德育课的教学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如《法律》课程,每学期学生都会面临不同的法律问题,把《法律》拆成系列专题,就可以提高法律课的教学效果,如对新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熟悉、遵守校纪校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安排“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青少年的犯罪问题”等专题教学内容,而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而言,可安排“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民法”、“企业与企业法律制度”、“市场管理法”等专题。再如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层次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年级新生面对新同学和新老师,应重点教育学生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处理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一学期之后则对学生重点进行青春期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教育,消除学生在两性心理、生理方面的神秘感和偏见,如开展“青少年的性格与情绪”“青少年的学习障碍及克服”“爱情与友谊”

“如何消除胆怯与自卑”、“挫折教育”等专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2.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整合

根据就业导向性原则,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联系专业、联系职业、联系就业、联系创业。现实中,许多职校的学生是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业学校的,他们感到前途无望,因而也就丧失了学习动力,也削弱了行为约束力。在大力推进“就业导向、服务于人”的教育理念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考察当前的职校德育,不乏存在观念封闭、内容陈旧、方式机械、导向不明等弊端,而要改变这一现象,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整合是一条有效的德育途径和载体。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往往是在最后一学期单独进行,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形成是长期的、渐进的和有系统的,仅仅在毕业前用较短的时间进行所谓的就业创业突击教育,显然效果不很理想。因此,要根据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目标与方法,让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专业的基础上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顺利就业。如新生处在职业生涯的“认识与体验”阶段,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验职业世界、认识自我与环境,初步设计自我的职业生涯,此阶段可安排如“认识工作与职业”、“职业理想与目标”、“职业生涯设计”等专题教学内容;在最后一学期学生处在“抉择与发展”阶段,重点在于全面提升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实践能力,掌握相应行业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与职业纪律等,此阶段可安排如“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规范”、“就业准备与求职技巧”等专题教学内容。

3.将《经济政治基础知识》与时事政策进行整合

德育课程是一门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德育教学必须紧密地联系现实,即国际、国内和生活周边以及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目前高中德育教学较重视时事教育,而许多中职校却不尽人意。当前学生对抽象理论(特别是经济政治、哲学理论)感到乏味的原因之一是以为“学了没用”,有些学生甚至还有抵触的情绪,而时事政治材料新鲜真实,加之报章传播具有权威性、说服力,克服了德育教材信息的滞后性,拉近了学生与“政治”这一严肃话题的心理距离和感知距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观念内化。如果教师有针对性地不断从时事中发掘补充新鲜的时事材料提供给学生,则可使学生以这些感性材料为基础,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从而有助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评价各种社会现象与思潮,使其觉得政治理论有用武之地,以达到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可以结合“经济政治”中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交政策、民族与宗教政策等内容,进行“时事政策”的专题教学。

篇(5)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为有效发挥德育课这个主渠道作用,我们必须推进德育课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德育课教学实效性。德育课教学改革是多方面的,其中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对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创新做以下探析与思考。

一、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现状分析

1.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片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现有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主要是以书面考试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德育课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评价学生德育课的学习效果。书面考试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生学习结果评价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结果通过卷面成绩反映出来。这对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文化水平将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德育课教学除了知识目标外,还有能力和品格目标。这种评价方式只能评价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情况,无法检验学生的能力形成和思想道德教育成效。学生有可能单纯为考试而学习,只求卷面成绩,考前背笔记,而考后全忘记。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情况、作业情况、课堂主动参与情况等)、行为表现、道德情感的培养及道德实践情况无法在卷面上体现出来。所以这种单一的卷面考试评价方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结果。

2.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轻品格形成的评价,弱化了德育课的教育功能。德育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这就是德育课与其他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区别所在。然而现有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中,多是简单地套用其他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卷面考试方式来检测学生对该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只能了解学生对德育课程知识的掌握与否,但它不能评判出学生是否把掌握的理论知识升华为情感观念,是否转化为良好的品格。这种只重知识的考核,轻视品格形成的评价,在学生的学习导向上,只会重视卷面成绩,不会在乎自己的行为表现和思想改造,弱化了德育课应有的教育功能。

3.只注重结果的考核,轻视教学过程的考查,容易让学生在品格形成过程中所养成的不好习惯得以继续发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德育课要着眼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那么德育课的考核评价不应只在于结果,也应在于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个阶段都要掌握和了解学生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动态、行为特征。目前中职校德育课所采用的考核评价方式是终结性考试,其结果只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测定,并非对其思想道德素质等更深内容的评定,考试分数和学生的实际表现相差甚远。这种传统的考核模式不仅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反而还会给学生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即为通过考试而学习,不是为内在素质的提高而学习;为拿分数而学习,不是为形成良好的品格而学习。至于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不良习惯,也将无法得到纠正。

二、创新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现有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存在上述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对其创新。创新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应把握以下三个基本点:一是要有利于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品格形成状况;二是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平时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加强自身修养;三是要有利于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升华为道德情感,并转化为道德实践行为。为此创新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应坚持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坚持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所构建的德育课考核评价体系必须科学合理,它能全面、客观、公正、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即我们所构建的考核评价体系既有用于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卷面考试,也有用于考评学生能力和品格形成情况的材料分析、心理测验等方式;既有结果性考核,又有过程性考核。只有采用多角度、多方位的考核评价方式,才有利于纠正单一考评产生的主观性、片面性,使考评结论更为公正、合理,才能推动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2.导向性原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具有导向。教师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考,学生就怎么学。我们现在所要构建的考核评价体系尽管不仅仅只是卷面考试这种形式,但也要很好地运用这种导向功能。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理论知识,遵守行为规范,提高品格修养上来。

3.知行统一原则。德育课教学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自觉提高道德修养,将正确的理论内化为心灵道德品质,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因此我们要构建的德育课考核评价体系要加大平时学习过程考核和道德实践考查的比重,建立理论知识考查、平时考评、道德实践考评三位一体的考核模式。理论知识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观点的正确理解和认识程度;平时学习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出勤、课堂表现等情况;道德实践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这种对学生“知”和“行”的评价,能促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三、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创新的思路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对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创新提出以下思路。

1.扩充考核内容。长期以来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的内容仅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考试,用卷面的成绩来评价学生对该门知识的学习效果。通过考试,考查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从而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这是必要的。但由于德育课更重要的目标是塑造学生优良的品格。而知识的掌握不等于优良品格的形成。良好的品格形成过程是学生主动、愉快地接受知识,再把知识升华为情感、观念、行为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学生学习德育课的考核不应只是理论知识的考核,还要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表现、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进行考核。

鉴于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理论功底差的状况,我们对学生的知识考核要降低要求。考试内容要以学生为本,主要检测基础知识掌握水平,适当检测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并尽量实行开卷考试,减轻学生死记硬背的负担。

平时学习过程表现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上课主动参与情况、笔记情况、作业情况等。这些内容的考核能督促学生平时端正学习态度、遵守课堂纪律,从而能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和行为。

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的考核可通过学生写学习心得、参加公益活动情况进行考评,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并把这种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2.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我们在对学生德育课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时,不仅要有期末考试这样的结果性考核,也要安排平时各种形式的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评价由课堂提问、单元检测、阶段考试等形式组成,考核内容从知识考试扩展到出勤、表现等考核。通过过程考核这种外在压力,把理论知识内化为道德素质,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结果性考核包括开卷、闭卷、口试、小论文等形式的考核,通过不同题型和不同方式的综合测评,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各有千秋,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整体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全面综合的评价。

3.实行开卷与闭卷、笔试与口试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对一些要求熟记的理论知识,可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采取闭卷考试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对一些要求学生应用理论观点进行分析,从而考查学生是否把理论观点升华为道德情感的问题可采取开卷的形式。开卷形式有卷面分析题考试、写心得体会、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开卷考试更有利于学生能力和品格的培养。笔试有卷面考试、写心得体会、写小论文等形式。笔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功底。口试有提问、答辩等形式。口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提高口头表达和应变能力,有利于知识升华为道德情感。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既学知识,又能自觉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4.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多主体评价方法。传统的德育课考核评价方法是由教师考评学生,这种评价方法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不可忽视。因此,我们要求考评的主体也应扩展,把学生本人和同学都作为评价主体。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表现、德育实践活动这些内容的考核,主要由学生进行考评。因为学生之间朝夕相处,各个同学的表现情况比较了解,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的同学。学生对自己也有一定的认知,有能力反省自己并做出客观评价。在考核评价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情况,适时调整各主体评价的权重。

总之,在考核评价中,既要体现教师在教学和考评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能够自觉参加道德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篇(6)

档案对学生心理素质的真实情况进行评估,还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并要将这些评估资料做好存档,为构建学生心理思想模型以及便于德育工作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将心理技术融入到学校德育教育中,可使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心理测评技术包含了心理素质测评技术、社会心理调查评估技术、行为评估技术以及品德评估技术等。使用科学的心理技术方法,对学生的心理情况、思想活动等信息进行搜集,从而保证对学生心理情况做出正确评估。然而,在对心理素质评估进行操作时,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原则:首先,要将动态测评原则和静态测评原则进行有机结合。动态测评就是对学生素质形成的过程以及前后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和评估。而静态测评就是使用统一的方法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或者空间内,对学生已经成型的素质状态进一步分析和评定,其优势在于能够准确地分析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只有将这两者进行结合使用,才能更加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既可以了解目前学生真实的素质状态,还能了解学生以往的基础和预估未来潜力发展趋势。其次,普通测评和特殊测评之间的有机结合。想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更好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普通测评,例如智力测评、性格测评等,还要对学生进行特殊测评,例如临床心理测评、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等。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性。最后,将心理评估和德育工作进行有效融合。实际上,心理评估是一种测评方式而不是目的,所以应该将其与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率,以学生心理测评状态为前提,再建立学生心理情况档案。

二、认真执行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咨询技术引导到其中

首先,现阶段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深化,教育模式也从原来的传统教育逐渐向现代化教育方式上转变,应试教育逐步过渡到素质教育,以往的知识教育也开始向行为教育上变革。这些教育的改革和深化,都为现代学校的德育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给其提供了非常广泛的前景。其次,虽然大部分学校为德育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德育工作实际的开展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德育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不仅是社会环境的切实变化,根本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对德育工作的影响,致使德育变成了辅助指标,智育变成了中心指标。因此,只有不断地完善和调整教育模式和手段,建立正确的素质教育理念,才能进一步确保德育工作有效开展。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格品质,还是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体系和技术方式。其最根本目标就是优化学生人格结构,对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有效防治。最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完善优化,不仅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础,同样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第一,心理素质优化能够有效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提升自身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保证其思想道德的建设和完善,提升其人格健康水平。第二,对于防治心理发育障碍,预防心理疾病问题等都有一定帮助。第三,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第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造力。

三、有效的心理咨询能够为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打造良好的环境

将心理咨询逐渐转变成具有活力的德育工作方式,是现阶段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之间有着很深的联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建立,而健康的心理又能够促进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有效的心理咨询不仅能够为德育工作创建良好的环境,还能使学校德育工作达到最佳状态。心理咨询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多向性、导向性以及系统性。

篇(7)

社会、家长、学生不能将学校单纯地当做一个教育载体,应该将学校作为实现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主体,而受教育者就是主体服务的对象。学校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开展德育工作,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学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导。个体必须以主体为本,服从和服务于主体,才能更好地促进主体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个体的自身发展。

二、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核心

1.明确育人目标,努力营造德育工作新气象

目前,国内很多中职院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德育师资力量,中职院校重视学生德育工作,不仅是加强学校德育硬件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同时要加大力度,完善和强化软件建设,要建立与完善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加强队伍的组织与培养,充分展现出高等教育教育者的“榜样示范性”;德育工作要齐抓共管,使德育工作贯穿于整个管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

2.明确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和基本原则

目标是德育管理工作任务顺利开展和实现目标的灵魂,直接指导和制约着整个德育过程。中职院校德育目标是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年龄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作用,提高德育管理的水平,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提高德育的效益。原则是确保行动按照计划和目标顺利实施和实现的思想保证,德育管理工作的原则是根据德育管理的目标和任务,遵循德育管理的规律而制定的对德育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德育管理活动的准则和依据。其基本原则有:①导向性原则;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③动态管理原则;④灵活性原则;⑤开放性原则。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提高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提高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实效性是实现德育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与时俱进的内在需要,也是时展的外在要求,更是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自身要求。①引导学生从哲学角度上认识本质,激励个体主动学习;②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和目标的实现;③提升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自身水平,加强沟通与交流;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建立中职院校德育管理新体制,切实做到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建议与策略

1.不断加快中职院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步伐

深化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改革,是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我国已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对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市场的竞争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更好、更具体、更新的要求。所以必须结合中职院校办学特色,以学校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不断加快中职院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步伐,促进中职院校德育管理体制的转变,在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使德育工作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服务。

2.适应学生特点,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不断转变观念,以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发展前景为基础,努力在大学生的文明教育、良好习惯、适应能力、道德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等培养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良好个性。不断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主学习的观念。并通过各类培训班、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净化学生心灵,养成独立勤奋的性格、较强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

3.以就业市场为向导,促进学生德育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培养大学生不仅需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德育教育。中职院校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4.基于校园网络平台,优化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软环境

用先进的网络文化建立校园网络平台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只要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充分发扬网络的优势,克服其弊端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网络平台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和面貌,使中职院校德育教育有可能利用这个空间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加强网络环境的建设,有利于学生个性意识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总结

树立“以校为本”的德育理念,抓住德育的灵魂,不断地深化改革,加强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发挥中职院校育人职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德育工作的作用,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向导促进德育。中职院校是对受教育者实施道德素质教育教育、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基地,要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就要利用好中职院校的全部资源,以育人为本,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时刻坚持以生为本,加强中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时刻渗透着崇德、励志、求真、向美的元素,促进和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8)

一、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目标取向

中小学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校当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中小学德育品牌的创建与培育、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将“发展为本”的核心主题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进去,并自觉而主动地落实到促进德育发展、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三大发展目标上来。

(一)德育工作目标取向

众所周知,在诸育中,德育为先。然而,在以升学为导向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常常本末倒置,德育经常被当作服务生或保姆,人们只关注它为智育的辅助功能。

事实上,德育与智育的“正本”关系不是先后之别、轻重之分和主次之争的关系,而是融合互动、整体发展、相得益彰的关系。这是人的素质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综合性本质特征决定的。但是,实际工作中却一直是重智轻德、分数至上、升学为本,德育长期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德育经常处于无位、无力、无效、无为、无奈的“五无”状态,德育人怀抱的常常是不自信、不自豪、不自强的“三不”心态。因此,无论是重德厚德,还是尚德立德,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落实“德育首位”,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德育品牌培育,尚德以正教、正本以清源,真正发挥德育的价值导向功能,树立德育在学校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厘清、端正德育与智育的融合和互动发展关系,增强德育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学校发展目标取向

学校是教育的一种载体,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形式。但相对校长、教师、学生“流水的兵”式的成长性动态变化发展而言,学校是更为稳定的“铁打的I盘”。正因为如此,学校更需要内涵与品质发展,以求优质发展及与时俱进;更需要特色与创新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性与普及性是基本的、共同的要求,然而偌大一个国家,41万多所中小学校,地情、校情各异,共同性显然不能模式化,更不可能千人一面。规范化发展与个性化发展,创新发展与特色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是实事求是的发展之道,才有利于发掘学校的优势资源,激发各自的动力与潜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笔者应邀为全国各地近300所中小学校的德育创新做设计,规划学校的特色发展,创建特色品牌发展模式,寻找特色兴校之路。我的体会是,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可以使质量高原期名校更上层楼、使曾经辉煌的学校再造辉煌、使徘徊不前的学校突破瓶颈、使排位居后的弱校绝处逢生。学校德育品牌建设是学校改进和发展的生长点。

(三)学生发展目标取向

立德树人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学校德育的核心任务。对德育而言,创特色树品牌不是根本目的,立德树人才是根本目的。因此,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不能眼中只有特色品牌。相反,立足点、出发点、落脚点、归宿点都应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特色品牌只是载体而已。因此,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一定不能忘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一定要坚守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根本目的。无论是从德育特色品牌主题及核心理念的提炼与设计、目标愿景的提出与预期、内容体现的组织与规划,还是过程步骤的实施与调控,以及结果效果的实现与达成,都应该围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发展,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生成以及知、情、意、行等各品德要素协同发展的目的而展开。

二、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价值引领原则

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引领,德育的核心功能是价值导向,正知以正念,正念以正能,正能以正行,正行以正品。学校德育品牌培育同样要体现德育的根本目的和核心功能。不同的是,德育的目的和功能更多体现在引导中小学生的品德发展上,而德育品牌的目的与功能更主要体现在对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因此,在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过程中,其价值引领基本原则具体体现为文化构建与精神引领、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三个方面。

(一)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

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过程是价值引领与文化构建相整合的过程,是德育特色创新与学校文化营造相融合的过程。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是价值引领的第一原则,是价值引领在德育品牌培育上的主要形式,基本内容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核心是理念体系的整体营造。学校德育品牌的培育,主要是学校德育特色文化体系的整体营造,可以开展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建设,也可以进行显性文化、隐性文化和潜在文化体系营造,还可以实施理念文化、视觉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识别系统构建。针对学校教育和师生互动交流的特点,学校德育特色文化体系构建应着力于校园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班级文化、家校文化等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围绕特色品牌创建的核心理念,进行诗意校园、校本课程、友好课堂、和谐班级、共育家校五大特色主题文化的整体营造,合力形成、共同促进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

第二,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关键在于学校精神的树立。一所学校“学校精神”的树立,从内涵上说,是确立一个愿景以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形成一种理念以凝聚共同价值追求,建立一种信念以唤醒立德树人情怀,设立一个支点以激发学校教育团队智慧,经历一个过程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实践经验证明,学校精神的树立是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杠杆点。学校精神可以通过办学理念、教育愿景、育人理念,尤其是校训体现出来。如,承德小学校训是“承天之德正己之行”,推行“正行教育”;康有为纪念小学校训是“立社会志做有为人”,推行“有为教育”;顺德一中校训是“以学为本学以致远”,推行“学本教育”。

第三,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与品牌发展一般有三种相互关联的控制方式:由标准控制的外推式发展、由愿景控制的内生式发展和由联系控制的共生式发展。外推式发展偏重于规划引领,内生式发展注重内动生成,共生式发展侧重互动促进。

学校德育品牌创建三种发展方式不可偏废。然而,就德育品牌的生命力及其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来说,更应强化内生式发展,激发内动力,真正发挥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作用,助力学校内生发展的价值和作用。

(二)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

学校德育品牌建设不是一种凭空的设想,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为了特色而创特色的德育活动。学校德育品牌培育是一种校本发展研究、规划与行动,同时也是一种改进性、发展性的校本创新行为,着眼点是创特色品牌促学校内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着力点是挖特色资源炼核心主题营造学校文化。校本化、个性化与创新性、发展性是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重要特征。因此,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要坚持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两大原则。

校本传承是在诊断、整理、挖掘学校德育特色资源基础上的文化延伸,目的是营造和形成学校的特色德育文化。学校德育特色资源包括校名、校训、德育传统等。校本传承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对校本特色资源的准确诊断,包括问题诊断、优势诊断和发展诊断,通过精确诊断把握优势特色资源的本质内涵而形成特色文化核心主题。以校名文化资源为例,我们根据金沙小学的校名中“金沙”闪亮的特质,Y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学校书香的特点,创建形成“自华教育”学校特色文化;依据里水中心小学校名的“里水内生,生生不息”原理构建“内生德育”模式;依据顺德李兆基中学的“顺李”成章之意蕴,构建学校遵循规律办学和助人“成章-成人-成才”的富有独特校本意义的“成章教育”体系。

创新发展是在对校本特色资源传承基础上的积极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向是创建正念、正向的学校德育品牌。创新发展是一种正面导向原则,树立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传递德育的正能量。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可以进行平凡化精彩、不利转有利、消极变积极的正向性转化。例如,可以将学校的体育传统特色创新发展为德育特色品牌:可以将跆拳道特色发展为“乐道教育”(源自“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古语),将咏春拳特色打造为“自强教育”(源自黄飞鸿系列影片中的《男儿当自强》歌曲),将足球特色开展为“可能教育”(源自“足球是圆的,一切皆有可能”的观点),等等。

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传承发展。坚持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原则,是提供促进学校德育品牌建立、形成和健康发展动力机制的有效保障。传承是对校本特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创新是对校本特色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的目的是发展。因此,学校要在传承校本德育特色文化基础上,用创新发展的意识、思路来指导德育品牌培育主题理念的提炼和顶层规划的设计,进而整体而有序地构建形成学校德育品牌发展的模式体系。

(三)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

篇(9)

1.德育教育的含义

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是随着新课改的一种教学目标要求,其强调学生的全方面的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社会就业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展现。

2.德育教育的原则

2.1方向性原则:国家教育部通过《中学德育纲要》明确指出了我国新时期中学德育的方向性培养目标,同时也为现阶段我国中学教育目标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在具体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严格的以纲要内容为基础方向,通过教学环境的优化以及教学措施的优化,进而实现教育成果的优化以及新时代教学目标。

2.2实效性原则:在中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避免在养成教育措施实施过程中形式大于内容,而不能真正有效的在校园内推广德育教育;一切执行的措施都必须以充分的结果为目标导向,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全力保障德育教育措施的实效性。

2.3阶段性原则:中学生处于对于知识的好奇阶段,其接收知识速度较快,但同时其理解吸收的能力一般;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应当加强对于阶段性的把握,不仅是学校对于年级阶段性任务以及内容的规划,同时也有老师对于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不同阶段规划,这样才能有秩序的稳步实现学生整体德育水平的提升。

二、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1.健全德育教育评价体系

健全德育教育评价需要针对教师应用和教育成果两个方面进行设计:

首先,要对教师事实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一方面督促教师更深入进行实践落实,另一方面也帮助教师发现自身问题,及时进行解决。结合调查中发现的教师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能力差的问题,发现德育渗透中内容选择不佳、方法应用不善、时机掌握不利等要点性问题,除了追求表面效果,还要追求真正的实效,是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不再停留在表面文章。在此基础上,学校要对语文教师德育渗透工作质量进行标准化的考评,考评办法可以采用学生匿名评价、教师间互为评价或者领导评价等方法,无论选用那种方法都要充分注意评价的公平性和真实性。在评价指标上,要衡量教师相应德育渗透工作的质量水平,可以分为三到四个层次,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职称、岗位晋升的参考,一方面带动教师进行德育实践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保证对教师德育工作的意识约束。

其次,要对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学生接受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目标在于评估德育教育工作质量,发现学生学习问题或者教师教育问题,这一评价工作可以由教师直接承担,例如在教学工作中针对德育渗透的表现方式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判断学生学习成果。对于学生而言,这种评价方式能够直接对比学习前后的自身变化,更容易发现自身的问题,在教师的讲解和评价过程中,也能够实现更好的教育接受,一方面让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更具目标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导师的指导更具针对性。

2.强化教师教育观念转变

首先,完善中学语文教师的德育理论素养,学校应开展更为广泛、持续的德育思想、能力培训工作,让教师全面认识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优势,拓宽教师的思想观念,扭转领导干部和教师的德育思想与观念。

其次,学校应主动与区域内/外优秀德育示范学校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举办德育思想教育为目标的语文教学活动、公开学习活动等,让本校领导和教师充分学习其他学校的经验、方法,以进行内部提升。

最后,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建立起长效的培养机制,保证语文教师对德育教育产生充分、深刻的认识,能够真正彻底的领会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价值和意义。

3.优化教师德育渗透教学能力培养

篇(10)

德育课是中职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坚持德育课改的正确方向,对于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体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教育部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对中职学校德育课进行了三次重大改革,目前基本摆脱原来照搬普通高中“政治课”的模式,变成具有中职特色,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新德育课。

一、新一轮课改的亮点

08年以来的第三轮课改方案,将“经济政治基础知识”调整为“经济政治与社会”,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反映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增强了时代感;增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这门必修课,体现了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加强了实效性;遵循职校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要求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并通过开展技能竞赛、节庆仪式、文化艺术等活动,把德育课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增强吸引力,加强针对性,体现理论与实际统一的原则;要求要有不少于64学时的选修课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构建了以职业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基础,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德育课程体系框架,增强了科学性,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目前中职德育课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对德育课缺乏兴趣。

有些学生对德育课存在偏见,觉得德育是“假、大、空”的东西,学了没有作用,提不起兴趣,不听课做自己的事或者干脆旷课;有的学生由于原来文化基础较差,对教师所授内容似懂非懂,或者假作认真听课状,课程讲授完了,留下的东西并不深刻,达不到德育的目的与要求。甚至少数学生对正面引导、理性教学存有浮躁心理和逆反心理。

2. 教师自身素质较薄弱。

古语有言“身教胜于言传” “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职校德育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本领,而且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关心、热爱学生,理解、尊重学生。然而现实的德育教师队伍状况远远达不到要求,不少德育教师是“半路出家”,学术功底、教学经验较欠缺,面对德育新课程,其教学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总体上仍显不足,无法认真贯彻新的《大纲》精神,一直采取“填鸭式” “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学活动的双向性,教学模式僵化单一等。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研究薄弱,德育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指导,跟不上课改的步伐。比如外出参观培训机会少、见识少;偶有培训也是走过场,收效甚微;教辅资料相对缺乏,课外辅助资料主要靠自己收集,教学方法也多靠教师个人摸索。这些问题使得中职德育教师的素质难以迅速提高。

德育课在许多中职学校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往后靠”,学校师生和家长对德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学生是中考的失利者,带着无奈的心情选择了职校,对完成学业比较消极,往往是重视专业学习、忽视文化学习和品德教育。

4. 不良社会环境对德育课程的反向作用。

当前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深刻变动,人们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发达的通讯、网络技术带来的大量信息冲击着人们的大脑。各种社会思潮投射到校园,使职校德育教学增添了难度。对于思维还不够成熟的学生来说,他们会用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来与教师讲授的课本知识进行比对,质疑课本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 考核方式落后。

德育课程在检测和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和水平方面,仍坚持传统的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分数高等同于道德水平高。诚然,考试分数可以反映学生的考试能力,但并不完全代表学生的实际思想道德水平。评价机制不合理,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就难以发挥德育考评的引导作用。

三、关于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1. 注重情感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逐渐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态度和误解。教师关心、爱护、尊重、理解学生,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2. 重视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德育课改能否成功,教师的支持是第一位的,当然,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配合也非常重要。要使教师能全力开展德育课改,学校的重视要落到实处。比如多给德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加强德育课教师群体与个体的协调联动,教师间分享课改成功与收获,探讨面临的问题,交流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校要加强德育课改与其他专业课改的互动,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形成职业人才培养的配套模式。

3. 提炼德育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篇(11)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德育新模式,是建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索建立有高职特色的德育新模式、提高高职德育实效性的有益尝试。

一、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德育观念

(一)树立高职德育的特色观

以就业为导向,应该注重理想教育、价值观教育择业观教育,尤其要把职业观放在首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使学生在预演、模仿企业人、职业人、社会人的过程中,为实现充分就业作好非智力方面的思想准备。要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德育特色,还要以就业为导向选择、设计德育内容,以就业为导向拓展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德育评价,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就业导向特色的高职德育模式。

(二)树立高职德育的人本观

传统的高职教育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单纯地理解或定位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或削弱德育,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有害的。以就业为导向,造就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高职德育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基础,把德育融人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从高职人才培养的角度说,如果德育缺失,培养出的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低下,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自制力和意志薄弱,敬业爱岗意识不强,就难以被企业接纳而实现就业,即使是暂时就业,也终究会被企业排斥。

(三)树立高职德育的实践观

高职德育的实践观是由德育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首先,从道德运行过程来看,要使道德教育取得实效,必须顺利实现两个转化,即把教师所传授的品德规范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念,还要将学生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若要顺利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外化,必须促进学生的道德体验。实践是道德体验的场所及主体性生成的基础,同时是道德体验深化、发展的动力。其次,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职业性、社会性,它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的比例达到1:l。实践教学中的实验、课程实习、模拟实训、毕业设计、企业见习、实训和顶岗实习等,既是形成职业技能的主要教学过程,也是进行德育实践、形成道德品质与行为的德育过程。由此可见,正是由于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才能充分保证学生的实践体验,并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积极地自我发展。

(四)树立高职德育的开放观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这就要求高职德育也应是一种开放的德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纵向来看,高职德育培养的目标不只是好学生,更应该是好员工、好公民,应以开放的眼光向前看。“德育要求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进步、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因而德育内容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对于高职教育而言,不同的专业其德育内容也有不同的要求。从横向上看,高职德育绝对不能“闭门造车”,学生从家庭到学校、到工厂(实习基地)、到社会都有广阔的活动天地,这就决定了其德育素质的形成,除校内影响外,还直接受家庭、工厂、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德育素质的好坏,也会反过来不同程度地影响家庭、工厂、社会的德育状况与德育建设。

二、以就业为导向选择德育内容

(一)把基础文明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基础工程

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是高职德育的基本任务。具有爱国心、民族责任感,具备现代文明意识,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现代人才最起码的人格品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我们应树立市场经济的基本意识与规则,强化学生的公平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规则意识,使学生牢记在任何职业岗位上,都要始终如一地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规则去做人做事。

(二)把择业观念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特色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首先就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择业观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能力上的综合反映,良好的择业观念必须是:顺应时代要求;价值取向与社会利益一致;具有宽泛性和可调试性。加强毕业生择业观的教育,要让学生明确:职业分类是由社会分工所致,无论什么职业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别。无论是何种类型企业,无论是沿海企业还是内地企业,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肌体不可分割的细胞;无论何种就业形式,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高职德育应当把基础理论教育、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与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结合起来,使之具备更加实际、富有弹性和具有鲜明时代性的择业意识,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需要。

(三)把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核心内容

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竞争优势之所在。首先,要加强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规守时、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基本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掌握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学会正确处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其次,要依据不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分专业进行特殊职业道德训练,提高职业道德培养的针对性。第三,高职德育应当把培育学生不怕牺牲、敢为人先的精神,热爱科学、献身事业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敢于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作为必修内容。

(四)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重要补充

高职生既带着高考失败的阴影,又面临就业竞争的巨大压力,因此必须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磨难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就业能力。高职德育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能面对现实,相信他人、相信组织和社会,遇到困难不退却,不怨天尤人,始终保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以就业为导向拓展德育途径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两课”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道德培养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两课”教学不能遵循旧的模式,必须彻底摒弃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突出引导和启发,突出案例教学,在内容上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择业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其次,要充分发挥其他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学中蕴涵了丰富的职业道德的教育资源,真正做到管教管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利用实践教学网络,强化高职德育实践

高职教育中课程的实验、课程实习、校内实训、毕业设计及企业见习、企业实习等,既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实践的过程与实践的基地。传统德育往往只注重德育理论知识的教育、案例的讲授,只是在观念上培养与提高了学生的“德性”与涵养,却忽视了道德实践,没能形成“德行”。高职院校应把丰富的实践教育资源纳入德育课程教学体系,统一规划、设计、实施和考核,让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形成道德行为。如在学校或企业的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的职业要求,对学生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严格的考核制,进行严格的规范训练,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三)以企业的要求营造育人环境

首先,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具有很强的职业性,根据联合办学或订单式办学企业的文化来改造校园文化,在办学理念上凸显以就业为导向,在产品定位上满足企业的要求,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引进企业管理的相关理念。其次,第二课堂的开展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这一主题,多开展企业与学校互动的活动,如请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来校讲座,到企业进行见习参观,举办企业招聘现场会,成立就业指导协会等。

四、以就业为导向丰富德育评价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空间可以拓展到企业,企业员工和指导学生实习的师傅也成为学生德育评价的主体,从而形成了由学校教师(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管理者等)、企业实习指导师傅、员工、同学、家长及学生本人参与的多元评价主体。

(二)评价内容综合化

德育评价应从认识、实践、心理3个层面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综合考查,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要考核他们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考核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又要考核他们的实践表现;既要关心学生的知识、能力,又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既要根据在校期间表现,又要看实习期间的表现,特别是高职德育的评价更要看学生在实践中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突出其实践性。

(三)评价形式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