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大学生科研项目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9 17:24:1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科研项目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学生科研项目

篇(1)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大学科研的飞速发展,在校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和学术科研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科技项目、 学术论文著作等科技所取得的成果数量快速增长,科技信息管理与统计的工作繁重随之而来、 管理效率低下的审核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所以,如何更为有效的管理及审计高校大学生的技术信息,及时掌握大学生的科研动态和准确的统计大学生科研的成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外学者对大学生的科研管理系统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发达国家的学生非常注重自身科研管理系统的开发。特别是一些著名学校,更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开发相应的科研管理系统,挑选和留住最佳人才,同时不断提高这些人才的科研效果。

1 编程环境

在后台数据库方面,虽然现阶段采用与兼用性很好 Microsoft Access暂时能够满足需要。但SQL Server 2005提供的非常傻瓜的缺省安装和使用模式,其上手难度并不比Access大。另外,SQL Server 2005可以兼顾小、中、大规模的应用,有着远远比Access强大的伸缩性。鉴于分院科研管理以后的发展需要,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5。

输出输入界面开发工具则采用。的像C一样的执行速度和开发使用的方便性使得它比其他编译—链接—测试的语言的性价比高得多。因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基于Microsoft Windows的应用程序都要访问数据库,因此使用开发的用于各种大小和复杂程度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前端应用程序的数目也越来越多。

2 功能需求

科研项目管理是高校对大学生科技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编制有效的管理部门如何高效有序地处理头绪繁杂的日常事务,相对分散的大学生科研人员如何方便快捷地获取、共享科研信息,一直是高校科技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人才为依托,充分挖掘信息资源,建立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平台,促进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势在必行。

本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开发实现了科研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保证系统的规范性、可实现性、安全性。该系统使高校的科研项目管理以科学、规范、有效地方式达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效果,提高了学校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通过对各学院科研现行业务流程的分析,得到新系统业务流程图如图1所示。

3 研究目标

高校的科技工作是全社会科技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国家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大量科研项目。大学生科研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随着高校科研项目数量和体量的增加,使科研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管理难度加大,传统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改进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更为科学完善的项目管理方法。实现科研项目的无纸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已成为各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于大学生科研成果的管理主要存在应用范围比较窄、水平比较差和效果不太理想等问题。因此,应该根据不同院校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开始设计开发大学生科研管理系统,以加强和深化大学生科研管理工作,为学校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设计开发本系统时,既要实施一套国际化管理理念,又要能够满足中国特殊的科研管理环境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效管理,使科研管理都能专注于资源的发展和规划,并能达到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的目的。

4 总结

在本课题完成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最终还是把问题解决了。虽然完成作业的时间比较长,但收获还是很大的,首先要有很好的知识功底,还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相信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能够更快的完成,学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2)

教育部计划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希望通过此计划转变高等学校的教育理念,革新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这种计划项目更加注重过程管理,坚持中期考核、经费变化的管理方式,通过中期验收项目的管理模式,给予科研成果有显著成效的团队更大的支持,同时也适当终止不合格项目的支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对影响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因素做出了合理化分析,并对新的政策下对项目管理的模式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一、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师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科技化的社会对大学生的质量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科研能力,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项目训练,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更加高效的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对科研工作的兴趣爱好。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

(一)基层组织的严格评审管理

学院单位关于团队申报的科研项目评选标准应该做到统一化、公平、公正、公开,它关系着大学生对科研工作的研究态度,并且对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观有重要影响。在教学单位教师评选的良好环境下,申报项目的团队会更加认真严谨的进行项目设计和论证。

公正合理的评选制度和认真的学术环境提高了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培养了学生言之有理的良好学术习惯,能够高效的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

(二)应对挫折的教育和心态

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时,充满兴趣和激情。但是,科研计划的进行过程中充满失败的风险 ,因此大学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科研创业的起点很低,同时受到政策支持能力、社会认同度、大学生经济能力、技术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对风险信息的预判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过程相当困难。在高校的科研工作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耐住寂寞、不求功利、受得了失败、能重新科研训练的思想。

(三)创建奖励机制

对学生的奖励。在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训练工作,学校应该适当在保送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方面对于参加项目并取得显著成果的团队给予相应的倾斜,以此激发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的热情。

对教师的奖励。教师对大学生的指导影响了学生对科研项目完成的质量,因此指导教师对项目付出的精力多少、是否与学生团队进行负责任的沟通都关系到项目的完成水平。因此学校在教学劳酬分配过程中对指导重点项目的教师给予相应的补贴。

奖励机制的创建能够对学生和教师对科研项目的研究激情起到积极作用,能够促进教师为指导学生团队付出更多的时间,并且能够得到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使得学生在实践能力提高的同时,增强专业素质和对科研工作的兴趣。

(四)大学生实践与科研的促进作用

理论文献、实物对专业的学生来说很熟悉,通过直接接触学术资料,结合实践内容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能力,真正做到实践与专业学习的促进与结合。

参与计划高校的大学科技园要积极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任务,为参与计划的学生提供技术、场地、政策、管理等支持。

(五)宣传科研申报的流程

培养大学生的科研项目意识一方面需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学院教学组织的公平评审,另一方面需学院管理人员关于申报的组织和获批项目的良好管理。学院副书记和教学院长领导下的辅导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组织安排工作需严谨、及时、有新意。教学秘书应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侧重宣传,使新生入校的时侯即对参与科研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有清新、全面的了解,然后介绍培养科研能力对大学生全方位能力培养和专业素养锻炼的价值。

(六)创设科研资金,营造科研氛围

学院为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学院设立研究小组,有的学院组织以科研工作为主题的项目大赛。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建立了院级和教研室级科研项目,用来支持和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工作、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

搭建项目学生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交流活动。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支持项目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学校还要定期组织项目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

三、结语

提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能高效的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学院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需采取严谨、公正的态度去进行过程管理、宣传、评审等,然后不断探究创新的思路来支撑和优化项目的实施,从而形成促进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多方面培养模式,最后达到增强大学生科研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篇(3)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2-0167-02

1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计划的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我国部分大学开始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简称SRTP),并逐年得以推广,进而在广大高等本科院校广泛开展起来,得到了广大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大学生参加SRTP,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大学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基本理论知识、一定数量的实践活动,却很少能够给大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的机会,科研素养难以得到提高,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作为一种新的大学教学活动模式,重在推动学生在研究中学,在做中学,在问题、同伴和教师引导下立足自学[1],得到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分析论证、制订方案、设计或实验、分析总结等方面的独立能力训练[2],有效提高他们的科研素养。其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和要求,也是衡量大学生活力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在参与 SRTP 项目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从项目的申请课题到结题,都需要大学生亲自动手来做,要以创新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项目所面临的问题,制订可行的研究方案或调查方案,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必然会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有利于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大学生SRTP项目是由一个团队共同申报和完成的。在申报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共同完成。没有团队团结协作精神,遇到的疑问和难题将无法克服和解决,也就无法完成项目的研究任务。

2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计划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虽然在高等院校广泛开展起来,但针对大学生而言,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计划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大学生对参加SRTP的认识不到位。高校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目的是为了给大学生创造和提供一个科研训练的机会,使大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由于大多数高校SRTP项目是人才培养计划之外的要求,不是大学生毕业的硬性要求,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对SRTP项目的不重视。加上课程多,负担重,使大部分学生的精力只能应付课程学习和考试,加上社会上对英语四、六级及其他技能资格证的重视等因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对参加SRTP的积极性不高。

(2)大学生专业领域及知识的局限。由于申报SRTP项目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大学生往往由于专业的局限不知道该如何申报项目,即便有了项目,又需要组建由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并制订可行的研究方案或调查方案,完成研究任务,这对申报者或项目负责人的要求较高,大部分学生有望而却步的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申报SRTP项目的积极性。

(3)大学生参加SRTP项目常常是被动参加。在许多高校中,大学生SRTP项目来源常常比较单一,一般都是高校教师在研的科研项目,项目参与人员也常常是由指导教师指定的,项目提出的研究目标、设计思路、实验过程等往往超出大学生的能力范围,大学生只能按照指导教师的研究思路去做,没有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对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计划的几点建议

(1)要有一个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态度。俗话说态度决定成败,没有一个良好的态度,科研训练计划必将不能很好的开展。所以大学生应当抱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以项目主人翁的感觉融入项目当中去。一个SRTP项目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由全体项目组成员共同参与并完成。在SRTP的施行过程中,大学生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超过自身能力的问题,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所遇到的困难,不能一味地找指导老师去寻求帮助,而应该通过主动出击,查找文献资料以及相关知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去解决问题。

(2)要有一个良好的团队意识。由于科研训练项目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多,需要项目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分工一起共同完成。通常在一个SRTP项目中,不同的成员指导老师会按照不同的内容分配不同的研究任务,根据他们所擅长的知识领域开展课题研究,这就需要每一位项目组成员都要有团队意识,要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3)要有主动沟通的意识。这里的沟通包括与指导老师及项目组成员沟通。与指导老师的沟通可以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表达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这会在项目的进行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与项目组成员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分歧,但最终大家都会以完成好课题为目标,这使同学们学会了从大局着眼,也学会了为人处世的方法[3],也有助于了解其他方向的知识和和谐团队的建设。当沟通做好了,项目的进展也必将提速。

(4)要有勤俭节约的精神。在开展SRTP项目的过程中,学校下拨的项目开展经费往往是不够的,对于经费的使用项目组每个成员应该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要将项目的经费实实在在的用到项目最需要的地方,不能乱用。对于研究过程中采购的材料和物资应该节约使用,而在科研训练过程中所要用到的设备与仪器,要在熟悉使用或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因为有些设备与仪器的使用复杂,如果不熟悉使用方法和操作规则,很容易损坏仪器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5)要正确看待SRTP项目所带来的利弊。大学生们参加SRTP项目,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学会并提高收集和检索资料的能力[4],从而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今后的毕业就业、工作或读研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但与那些未参加SRTP项目的大学生比较,需要花费大量的业余时间,使得课余生活显然没有那些同学丰富,再加之有些同学以短浅的眼光看待科研训练的意义,认为只是给指导老师打打下手做点小东西,根本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利益,在遭受其他同学的不理解后,可能对坚持参加科研训练产生动摇,导致参与的项目半途而废。这些都是不应该发生的。大学生要正确认识SRTP项目带来的利与弊,抓住主流,坚持将科研训练计划进行下去。

4结论

大学生SRTP项目涉及大学生、指导教师和高校三方主体,必须建立一套良好的管理机制,明确规范三方的权利和义务,才能使SRTP项目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作为三方的重要一方高校更是对大学生SRTP项目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是高校要完善科研训练计划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激励制度,鼓励教师和大学生积极参与SRTP项目,强化教师在科研训练计划中的指导作用;二是要以项目为中心,加强SRTP项目过程管理,建立大学生科研项目来源多元化机制,完善大学生科研素养培育体系;三是要增加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经费投入,加大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基地建设,保证大学生SRTP项目研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家茂,张胤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

[2]王菊,周宗瑶,等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4)

篇(4)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136—02

一、引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2006年教育部实施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启动了15000个科研项目,其目的是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科研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研能力。在信息技术爆炸式发展的网络时代,进行科学研究离不开文献检索知识的运用,因此,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集散中心,应该为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国内外先进的服务理念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把检索课的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融合起来,拓展检索课教学的空间,使检索课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

二、基于创新教育的检索课服务定位

1.实践教学是检索课拓展知识服务的新方向。图书馆的服务目前可以概括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基本服务,对所有读者用户都进行无差别的服务;另一个层次是个性化服务,也是图书馆的增值服务,两者实现的价值是有区别的。一些高校也曾开展过一些特殊的服务,例如VIP服务,但能够一直坚持做下去的学校不多,主要是受到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限制。有的学校也提出过应该为学校的规划和发展进行信息服务,但也只是个想法而已,能提供这些服务的院校也是寥寥无几。所以笔者认为要根据图书馆实际的人力资源情况,找对自己的服务位置。

探索网书馆新的发展模式,使现代图书馆理念和图书馆服务对接起来,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图书馆的服务价值,一直是图书馆界探讨和关注的课题。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认为:图书馆发展需要培养出导航专家和搜索引擎的带路人,这样才能开拓城市教室功能,推动知识管理,提供更为宽广的知识交流空间。专家的观点都阐述了图书馆发展的未来应该是看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衡量的标准是它在社会中占的地位、在某一个范围内扮演中心角色。经过两年的研究和实践,可以这样概括:利用学校教学体系的通识教育平台,让检索课走出课堂,紧密结合学生课题进行教学,是提升大学生信息能力和图书馆服务价值的重要途径。我校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理论课程平台组成,检索课被分为通识教育课的公共选修课。在对参加创新项目研究的学生调查中发现,仅有10%的学生选修了检索课,参加创新项目的学生大多数没有全面掌握文献检索的知识,这无疑会给他们的研究带来一定障碍,基于此,从课堂走出去,参与到大学生创新项目中,在实践中教学,成为检索课拓展知识服务的新方向。

2.馆院合作教学是适应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毫无疑问,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以专业课为主,扎实的专业基础是进行创新研究的源头,无论学习还是创新研究,都离不开专业导师的带领和指导,但是,缺乏信息发掘与甄别能力,将会使学生陷入庞大的信息网里无所适从,创新实验无法顺利开展。图书馆的文献检索课教师则可凭借熟练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提高他们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将检索课教学融入到专业课的教授、立项、考试等实践环节中,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设计授课计划、内容,帮助学生深入发掘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立项和研究,是检索课教学适应创新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实验项目每年要组织申请国家项目、省内项目和学校项目。以我校为例,各学院都有创新团队组织,并没有办公室、专家顾问组、信息部、项目部、资金预算部、管理部等。检索教研室直接参加了林学院的信息部,对学生参与的所有课题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制定全套的教学和服务方案,包括立项前培训、开题的查新、课题研究中的参考资料获取、课题研究中的技术方案跟踪、结题和前沿信息的获取。

三、服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检索课教学模式

1.开题前的普及性培训和引导。确定课题阶段一般是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在这个阶段检索课培训的内容是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的提升。例如选题的步骤和着眼点,创新人才具备的能力等。其中最难的部分就是引导学生确定研究题目,这一环节要紧密依靠专业老师。检索课教学主要传授一些文献查阅手段和分析方法,启发学生如何挖掘创新点,这个过程对学生和老师来说是最艰难的,但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最重要的阶段,决不可以代劳。教学的内容主要侧重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的检索,注意核心期刊和SCI、EI、ISTP收录文献的阅读,让学生广泛阅读与课题范围相关的文献,从而捕捉研究热点。要求学生对专业导师提出的课题进行广泛的检索,了解课题的全貌。涉及的检索技术包括数据库的选择、课题分析和检索词的确定。这个过程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以后的课题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实践证明,在老师的细心引导下,学生们完全能够自主确定既有创新性又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2.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个性指导。组织学生进行课题剖析,由学生自己阐述课题研究的核心,老师根据课题研究中的需要,分析该课题需要支持的文献类型,把文献类型进行划分,有针对性的组织检索课教学。每一个单元内容讲解后,学生自己检索所研究的课题。指导主要涉及研究方法、数据、公式、结构、参数等。这个指导过程主要涉及的内容是:科技成果数据库、研究生论文数据库,专利、标准、产品资料、技术档案、工艺、实验方法、参考工具书等。由于学生的研究课题不同,所以要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学生课题组一般是5人左右,把一个课题组的成员,或者有相关需求的集中一起,有针对性的培训。例如一些建筑和园林规划的内容,充分利用档案文献,对一些工艺和生产方法可以申请专利。一些实验数据查标准文献,这样的指导结合导师的要求,使学生的研究得以顺利的获取相关文献和数据。

3.以学生独立检索为主,老师指导为辅。在文献查找中,主要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让学生自己检索,老师指导为辅。这样不仅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检索技术,也提高了学生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一些文献获取比较困难的文献,例如图书馆没有收藏的文献,学生掌握的语种有困难的文献,图书馆给予帮助,并免费送到学生手中。同时给学生开创一个宽松的检索环境,免费利用图书馆的机器和资源,随时接受学生的请求。同时和学生的信息部建立联合工作的程序,根据课题进展的程度不定期进行反馈意见的沟通,制定下一步的教学内容。

4.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交流平台。学生课题的研究都是用课余时间进行的,为了便于交流,和学生共同建立了QQ群,有问题随时进行交流。同时建立了导师信箱,及时与导师进行沟通,了解导师指导课题的进程及要求。并利用这个平台最新学术信息,例如:图书馆的讲座、新书报道、新资源的利用、免费资源的索取等。通过这些途径拉近学生和老师距离、学生与图书馆的距离。在图书馆举办的数据库讲座中我们首次发现了本科生的身影,他们真切的感到学习知识离不开图书馆,离不开文献资源的利用,在研究中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广泛涉猎知识的愿望。由于图书馆为他们开创了宽松的环境,学生由衷的感受到了图书馆的亲和力、包容性和博爱。

5.利用数据库的个性化功能进行课题跟踪。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课题研究的新动态、新资料,对每个课题组进行了个人图书馆的设置,学生到外面实习或假期也可以看到自己收藏的资料。利用数据库提供的RSS、课题跟踪、课题设定、引文跟踪等功能,把学生自己课题的检索式、相关期刊、相关的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等进行了个性化的制定,通过邮箱就可以了解课题的最新动态。这些在本科生检索课教学内容中没有涉及到的新功能和新技术,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渴望。

四、结语

检索课走出课堂,在学生创新项目中进行实践,使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提升。正如学生总结的那样,检索技术使我们的研究更充实和更有信心,当我们利用文献资源解决具体问题时,一种成就感总在激励自己。以我校2009年林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为例,他们承担的课题有31个。其中国家级8个、校级8个、学院1个、院校共建的是14个。学生在结题时发表文章34篇。其中包括了国家A级刊和核心期刊,并有的学生准备申请专利,其中发表在国家A级刊的学生被一个研究所聘用。在林学院年度创新总结大会上,图书馆被评为最佳合作单位,检索课教师被评为最佳合作教师,学生和老师们热烈而经久的掌声,证明了图书馆的服务价值,也证明了文献检索课在通识教育中的位置。在国家统计大学生创新项目所开的课程中,我校其中就填写了文献检索课的名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我们进行通识教育的目的,这种技能教育,正是通识教育所需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篇(5)

1.引言

本设计由天津科技大学大学生实验室创新基金资助,旨在开发一款能够满足本科汽车专业汽车电子技术课程使用的单片机控制实验板。根据教学经验,通过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本设计重点在实验板上完成四个汽车电子控制实验,分别是汽车转向灯控制、直流电机的旋转控制、汽车车轮测速、车内温度检测。

2.实验板的设计思路

本设计根据教学需要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汽车转向灯的控制实验:用两个按键模拟左右转向灯的开关,用两个LED模拟对应的左右转向灯,通过按键操作实现转向灯控制。

(2)汽车直流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实验:直流电机的两个引脚与两个继电器相连,通过正转、反转、关闭按键来控制直流电机的正反转工作。

(3)汽车车轮转速检测实验:通过一对红外发射接收管作为转速传感器,当旋转物体在接收和发射管之间转动时,通过遮挡与否来测定转速,并显示在数码管中。

(4)车内温度传感器的实验:采用一个DS18B20温度传感器,模拟车内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3.实验板的硬件设计

3.1 单片机

本实验板单片机采用STC89系列,为了方便验证实验效果,采用在线程序下载的设计,通过通用的下载模块连接到单片机P3.0和P3.1脚,可直接将编写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单片机的晶振选用12M,电源电路由5V电源供电,通过一个开关S4控制整个实验板的启动和关闭。如图1所示为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3.2 按键与显示模块

本实验板使用三个按键以满足设计要求,三个按键可用于直流电动机的正反转与关闭控制,同时其中两个按键还可用于转向灯控制实验,分别接在单片机的P1.2-1.4口,具体定义可由编程完成。显示模块有两个,分别为两个LED和四个数码管来实现其功能,LED用以模拟转向灯,接在单片机P1.0和P1.1口;数码管显示车轮转速和温度检测的结果,其位选和段选通过两个74LS573连接到单片机的P0口。如图2为显示与按键模块。

3.3 继电器与红外模块

实验板通过两个继电器控制电机的正反旋转。工作时,由按键控制继电器的接通和断开,当一个开关按下后,其中一个继电器接通电源,另一个继电器接地,电机向一个方向旋转;当另一个开关按下后,则之前接电源的继电器接地,而之前接地的继电器接电源,电机向另一个方向旋转,当按下关闭按键时,两个继电器都闭合到接地,电机停止转动。电机的旋转接一个有间隙的圆盘,圆盘置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管之间,当圆盘中的间隙经过红外发射端时,红外传感器有信号接收,否则则无,依次来进行直流电机的测速。红外模块设计有四个引脚,分别为电源、接地和数据输出口DO,AO口不使用。下图3为继电器和红外模块。

x3.4 温度传感器模块

为了模拟汽车内的温度检测功能,本实验板采用DS18B20来模拟车内的温度传感器,通过对其进行单片机控制,以检测出外界的温度,并将温度数值显示在数码管当中。图4为温度传感器的接线图,其数据输出口与单片机的P1.5口相连。

4 总结

汽车单片机技术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课程,本实验板根据教学中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满足课程中的教学需要。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自我开发和设计的能力,为今后的课程设计和汽车电子设计等活动提供了支持。

篇(6)

但目前的项目管理现状却令人担忧。各高校普遍采用容易操作和量化的目标管理模式,存在问题较多,如“重视项目立项质量及数量、忽视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监督管理方法简单,有效信息难以及时而全面掌握”、“管理制度缺乏,管理程序不明确”、“职责不明确,分散管理严重”、“资源积累不足,重复立项明显”、“资源浪费严重、科技成果产出少”、“立项后项目实施终止随意,验收时达不到立项预期”等不良现象普遍存在,项目开展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较多项目达不到立项目标要求[U。与国外相比,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的目标不清晰、程序和保证措施缺乏、职责不明确是主要原因。

项目质量管理是一种为了确保项目能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使整个项目的所有功能活动按照原有的质量及目标要求实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推行项目质量管理,能够明确目标重点、制定保证措施、清晰管理职责。

1.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原则与任务明晰

1.1 项目质量管理原则

根据质量管理基本原则,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开展实际,拟定以下七个主要质量管理原则。

(1) 以价值为关注焦点。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关注焦点应为其创新的价值。设定潜在或实际的顾客需求,充分思考并做到创新项目可以满足当前乃至未来的需求,这样才能立足创新的制高点,创新才会更具价值和成果。

(2) 领导作用。领导者应建立统筹协调的组织,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方针、目标、宗旨,提供资源,重视创新质量环境建设,设定创新项目的目标,明确创新项目的前景,指明方向,使创新项目的价值能够共享,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帮助,授予创新团队足够的自主权,使相关人员能够充分参与,便于创新活动目标的实现。

(3) 全员参与原则。凡是涉及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组织、管理、服务、参与人员,一律都参与相应过程管理工作,明确权限和职责,利用全员的知识和经验,实现质量控制的全员参与,使全员能够以实现目标为己任。

(4) 过程方法。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进行过程管理,可以更高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界定和建立项目实施过程,识别并测量过程的输入和输出,进行过程的有效控制和保持,明确过程管理的职责、权限和义务,充分考虑过程步骤、活动、流程、控制措施、培训需求、信息、资源等,以达到预期的结果。

(5) 管理的系统方法。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制订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过程体系,理解各个过程间相互关系,将过程与组织目标相联系,通过测量和评价进行持续改进,减少相互交叉职能间的障碍,追求团队工作协同。

(6)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永恒的目标,通过管理评审、内/外部审核以及纠正/预防措施,持续地改进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持续地改进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并依此作为每一名参与者的目标。

(7) 以事实为决策依据。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的数据信息采集力度,确保数据和信息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可靠性和可获取性,依此作为质量管理决策和行动的依据。把决策和行动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之上,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降低消耗。

1.2 项目质量管理的任务

根据以上原则,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体系的构建;②项目质量管理目标的设定;③项目质量管理措施的制定;④项目质量管理职责的明晰;⑤项目质量管理过程持续改进方法和控制措施的确立;⑥在做好以上5个方面的基础上,最终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的流程。

2.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分析

2.1 过程体系与过程目标分析

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都对应一个管理过程W。根据项目管理理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过程由起始、计划、实施、控制和结束五个部分构成,各过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5]。各过程的质量管理目标设定如下:

(1) 起始过程:项目工作与活动的明晰,项目起始与否的决策,是否继续进行的决定;

(2) 计划过程:项目目标、计划、成本等工作方案的拟订和编制;

(3) 实施过程:各种资源、工作任务的组织和协调,团队工作的激励,保证项目实施;

(4) 控制过程:制定标准、实时动态监测项目情况,开展差异分析、问题查找、纠偏等工作,保证目标实现;

(5) 结束过程:制定项目完成条件,成果进行移交,结束项目活动。

2.2管理职责与角色定位探析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相关角色涉及学校、院系、教师、项目组和学生五类基本角色,相关职能总体定位如下。

(1)学校——机制建设和保障服务。学校主要统筹和协调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工作,保证大学生创新项目实施具有良好的机制和条件,提供服务,做好保障。包括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校各部门具体任务的落实;制定和完善项目实施工作机制;专项经费的管理工作;各种激励制度的制定,奖惩措施的落实,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理清思路,统筹落实,分层次建立保障体系,为项目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组织各类座谈会、交流会及专题辅导,积极营造氛围,并提供交流平台;加大创新基地建设,提供硬件保障等等。而这些职能又逐一分流到相关职能部门。

(2) 院系——制度执行和管理落实。院系主要负责管理子过程的规范,目标的制定和落实,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有效过程管理,保证制度落实到位;做好指导教师的遴选和管理工作;负责各类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交流工作;协调各种矛盾并负责解决具体问题等等。

(3) 教师——项目把关和项目指导。教师要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规律和技术重点,理清项目开展思路并给予及时指导,帮助解决项目技术难点,把控项目开展进度,掌握项目开展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

(4) 项目组——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项目组虽是临时组织,但确实是大学生科技活动开展的主体,因此将项目组作为独立角色非常有必要。项目组在教师指导下,由项目负责人进行具体管理,保证项目实施的进度、团队建设、任务分工和日常协调等工作。

(5) 学生——创新项目的主体。在兴趣驱动下,学生自主进行创新项目申报和实施,自主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包括学会选题、资料査找、团队组建与合作、科技论文书写、实验方案设计、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物制作等具体的内容和方法。力求达到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培养的目的,体现学生是创新的主体。

2.3 过程管理任务明晰

(1) 起始过程——章程确定和宣传工作。起始过程主要任务是确立科技活动的章程,做好宣传和氛围营造。重点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

(2) 计划过程——项目策划和立项工作。计划过程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进行项目策划和申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选题,自行组队,学校相关部门和院系要做好项目申报的组织和服务工作。重点是做好团队审核、辅助查阅资料、帮助拓展思路、选派指导教师、指导申请填写、组织立项答辩、做好初期评审等工作。

(3) 项目实施过程——重视制度落实,做好动态监控,保证目标实现。项目实施过程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和团结协作能力,鼓励学生团队的奇思妙想和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鼓励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协商讨论、独立承担、相互协调的作风和方法,保证项目高质高效自主运行[78]。重点是做好制度落实,通过多种措施的有效动态监控,保证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的有效消除,适时而有效调整目标和措施以适应创新环境的变化,从而保证目标实现。

设计好项目运行启动机制。鼓励学生自主开展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学生应该成为项目实施的主体。学生签订立项承诺书,按照要求自主进行方案规划与论证、实验方案设计与开展、数据采集与分析、实物制作与调试等工作,另外还要做好过程记录工作;指导教师发挥咨询与指导等辅助功能;学校提供各种保障服务和资料备案工作。

重视落实项目管理机制,做好跟踪管理与服务,实行项目动态监控和调整。定期检查和答疑制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做法,在工作实践中证明,执行“两周一检查,中期一答辩”制度效果较好,能够明晰科创项目实施思路,便于实时调整项目实施方案。有助提高科创项目的成功率。也需要调动学生自查自纠和互查互纠机制,倡导学生自主实施机制,完善项目交流机制,规范项目变更机制,理顺项目过程管理机制⑴(见图2)。

(4)结束过程——开展验收答辩和项目结题工作,积极推进成果化建设。验收答辩是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总体评估,学生提交项目建设相关材料并进行成果演示,学校组织专家评委对作品进行检查和验收,给出项目点评和继续完善意见。优秀项目继续深化,鼓励学生撰写论文、申报专利,为学生提供相关成果化指导和条件。最后,学生进行创新学分申请和认定工作。

2.4 管理过程持续改进分析

(1) PDCA循环质量持续改进原则。

任何一个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都要遵循PDCA循环的原则,对大学生创新项目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也必须如此。循环中,P、D、C、A是分别代表过程管理中计划(Plan)、执行(D)、检査(Check)和改进(Actio)四个阶段,循环一般有八个步骤(见图3)。

(2)基于PDCA循环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

PDCA循环每转动一周,水平就跃上一个台阶。每一次循环都能解决一些原方案存在的问题,质量水平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就有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循环往复上升,问题就不断解决,水平得以不断改进和提高。

PDCA循环每转动一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得以持续改进,原目标、措施和职责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使目标调整为更合理,措施调整为更有效,职责调整为更清晰,由此系统图得到了完善和改进,新系统图更具操作性和有效性。按照PDCA循环往复上升,系统图不断得到优化,优化模型如图4所示。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优化在PDCA循环的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任务,由此可以建立循环的流程,确立每个阶段的标准化内容(见图5)。

3.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流程的构建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体系、目标、措施、职责、持续改进方法均已确定的基础上,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整个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过程的具体流程,如图6所示。

4.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应用实证分析——以X大学为例

X大学自2012年开始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中应用项目质量管理理论,并按照上述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应用到该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大学生实验创新项目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三个类别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管理中。

而在2011年以前X大学对此三类大学生创新项目则是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目标管理模式。

两年情况比较发现,2012年按期总结题率达到了97.1%,2011年仅为78.3%,提高了20.8个百分点;2012年学生项目团队申报专利比率高达18.7%,而2011年仅为5.3%,提高了13.4个百分点;2012年(含录用)学生团队比率为17%,:2011年仅为4.8%,提高了12.2个百分点。

另外,2012年项目结题继续参加2013项目立项项目的学生比率(仅统计两年均在校的学生)达26%,大幅高于2011年12%学生继续参加立项情况。

连续两年参加了学生项目评审的评委则反馈,2012年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质量比以往情况都要好很多,绝大多数项目在验收答辩时达到了立项要求,没有达到立项要求的学生团队多数是因为现有知识储备或实际条件难以达到要求所致。

而项目指导教师和院系相关管理人员表示,2012年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比以往更加规范了,项目具体实施信息掌握和反馈比以往有较大改进。

从X大学2011年与2012年三类学生创新项目实施结果对比来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相比目标管理模式,采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方法更加有效,更能保证项目立项目标的实现,按期结题成功率更高;

(2) 推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项目实施质量,有利于推进项目成果化建设;

篇(7)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客观认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深刻分析当前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诸种因素,对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探究

1.1 某高校科技创新竞赛的现状

从整体上来看,某高校科技创新竞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首先,在管理方式和组织力度上,还存在一些不科学之处,需要着力改进;其次,在积极开展赛事宣传,营造浓厚的竞赛氛围方面,还需要大力改进;另外,理论教育与实践环节脱节、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特别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已经成为影响科技创新竞赛发展的“瓶颈”。

1.2 学生的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程度和动机

总体来说,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了解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总的发展趋势较好。

调查显示:61%的同学对科技创新竞赛项目表示了解,同时,86%的同学想在大学里参加各类各学科的科技创新竞赛,展现自己的实力。在问及,你为什么想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时,同学们纷纷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调查时,表示自己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主要原因; “获得评优评奖的”占82%,“获得保研资格的”占55%,“完成辅导员安排任务的”占40%,“获得相关的科技创新知识的”占78%,“提升个人综合实力的”占84%,“为以后的就业增加砝码,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的”占84%,“自己浓厚的兴趣的”占85%。以上调查表明,同学们对大学生科技竞赛的积极性比较好,参与的兴趣较高,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同学们的关注度还不够高,实际参与的效果不太理想,宣传激励还不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3 学校的组织管理和举办内容

1.3.1 学科竞赛的组织与管理

1)学校成立学科竞赛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校长任组长,由教务处、二级学院、团委、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统一领导和协调各类各级学科竞赛。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各类各级竞赛;审核工作量、确定获奖名单及奖励标准;审批竞赛结果及颁奖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实验实习管理科。

2)根据学科竞赛类型确认学科竞赛委员会,原则上由一至两个二级学院承担,具体负责学科竞赛实施的各项工作。

3)竞赛的规则、规模、时间、方式和评奖方式,由相应学科竞赛组委会确定,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报竞赛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4)竞赛开展时间:学校级学科竞赛,原则上每年3-4月和10-11月进行;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按组委会安排,组织开展。

5)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决赛,原则上学校应进行初(复)赛,以选拔出参加上级竞赛的人员(队),经过选拔的参赛人员(队),学校可以一定形式组织集训,以提高竞赛质量和水平。

1.3.2 竞赛承办单位

2 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影响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因素分析

对于影响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项目的因素,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影响自己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的现实因素很多。调查显示,75%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是阻碍自己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因素之一;78%的同学认为阻碍自己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因素之一是“缺乏良好的创意和想法”;而72%的同学认为学校“缺乏一个良好的竞争和激励机制”,阻碍自己参与了科技竞赛;另外,74%的同学认为“缺乏老师的指导”是阻碍自己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因素之一。

调查报告显示,79%的同学认为“信息不通畅,没有获得比赛的信息”导致自己没有参加科技创新竞赛;77%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对参加此类活动知识储备不够”是自己不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原因之一;此外,表示“对此类活动没有兴趣”是自己不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原因之一的同学也占67%;调查过程中,75%的同学认为自己平时学业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这些活动,因此就没有参加科技创新竞赛;80%的同学认为学校“没有提供足够的条件参加这些活动”,是没有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原因之一。

从这些影响因素中,我们可以看出:某高校的科技创新竞赛的制度、机制、条件保障等方面还不够健全,还需进一步进行有益的探索。

2.2 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整体效果和质量因素分析

2.2.1 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

必要的资金、场地和实验设备等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当前,对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人、才、物投入不足问题,主要表现为忽视科技竞赛活动的组织管理队伍和指导教师队伍业务培训和素质提高,学生科技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行政拨款的方式,学生科技活动阵地少,专门用于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设施设备数量极其有限,有的高校甚至是空白。这些物质保障条件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的层次与质量的同步提高,是影响大学生科技活动的重要物质因素。

2.2.2 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应与课程改革、学分设置、学生评价制度、物质精神奖励等因素相互之间的联动密切相关。但一方面,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起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联动关系,仅重视传统的物质精神奖励,而忽视了课程、学分以及学生评价制度的革新,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一方面,由于以、获奖、申请专利、转化效益等固定标准来衡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虽然形成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但是,这种激励太过于苛求、标准高,让大部分学生望而却步,不利于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参与面,形成不了科技创新的校园氛围。

2.2.3 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改进性建议

经过调查分析,影响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因素主要涉及管理、宣传以及激励三个方面,鉴于此,提出建议如下:

在管理方面,细化学科竞赛级别,学校应通过学科竞赛建设使科研训练课程群、科研训练项目与活动平台有机融合,充分考虑学校的特色与优势、学科与专业特点并逐步形成公共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三个层次和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个级别的学科竞赛,构建覆盖全校主要学科专业的学科竞赛平台;形成各年级、各专业、各层次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分层选拔的运作模式。

在宣传教育方面,要明确规定积极开展赛事宣传,营造浓厚的竞赛氛围,可以利用海报、校报、校电视台、教学管理系统、学校网站、学院下发通知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吸引有兴趣的同学踊跃参加,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跨院系组队参赛,并且加强对竞赛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跟踪报道,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来我校开展有关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形成科学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了解科技创新的意义和内涵。这对科技创新竞赛的开展有重大的铺垫作用。

此外,竞赛所在学院还应该设立竞赛委员会,负责竞赛宣传,组织报名,筛选参赛队员,开展赛前培训,组织竞赛及评审,上报竞赛成绩,完成竞赛总结等。校内竞赛还须完成竞赛规则、竞赛题目设计。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让学生了解大学生学科竞赛,可以让更多的想参加的学生及时了解到信息,避免因宣传不到位而影响到大家参与进来。

在激励方面,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校对参赛获奖学生的奖励根据学生参与的程度和获奖情况,对相关学生以及指导教师进行额外奖励,不仅能很好地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提高竞赛的效果和质量。

综上所述,首先,学校应积极重视各项科技创新竞赛,通过各种宣传途径下发通知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并积极的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条件和设施,并组织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辅导。

其次,设置相应的学分要求(比如创新学分),并落到实处,此外,可根据学科竞赛级别设置学分,参与奖学金以及各种综合素质奖励评比。

最后,在管理方面,加大组织力度,避免理论教育与实践环节脱节、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硬伤,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科竞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8)

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并逐渐在美、欧、中等国家发展起来。可以说,心理素质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主潮流之一。笔者对目前现有资料进行梳理发现,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二是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而本课题“将项目化教学引用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成果相对比较少。综述如下:

一、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

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朱营周(2001)提出,应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及方法等四个方面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龙晓东(2003)提出构建以课程教学为主渠道,以多种活动方式为载体、以实证性调查和分析为依托,教学、咨询、研究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体系。总体来看,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某一方面为对象进行的研究,深入、具体,操作指导性强,值得借鉴。

二、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

近十多年来,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1994-2012)中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题名,只检索到115篇文献,其中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文献只有不足7篇。通过分析已查阅的有关文献,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层面:

理论研究层面:潘柳燕等(2007)从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原则入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构建。杨民和杨立红(2006)认为,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学者们认为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目标和内容,这是学者们的共识,但在课程体系构成以及课程内容选择方面,学者们的观点不尽相同。

实践研究层面:段鑫星等(2004)总结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经验,实践1+5教学法,即“课堂教授+新概念作用+心理影片+心理调适+网上辅导+学年论文”;潘柳燕等(2007)认为,应围绕“一个中心、三个特性、四个延伸、五个结合”教学模式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课;韩丹(2007)探讨了团体咨询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从已查阅的国内有关文献看,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课程内容研究和课程实施模式探索与总结两个方面,这反映出学者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在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等重大问题上还未达成共识。

三、关于项目化教学引入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

将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新课题,目前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项目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运用两个方面。

(一)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研究

关于项目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的意义:倪海珍(2010)认为,将项目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引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朱佳雯(2012)认为,项目教学的价值理念和方法值得心理健康教育借鉴。

(二)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运用项目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研究

关于项目教学法的运用,有人认为应根据项目教学法的类型,分别探讨项目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还有的学者认为应针对大学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侧重点的不同,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活动。

综上所述,关于项目教学法引入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课题,目前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主要表现在:一、现有研究虽全面但不够深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项目化教学理念和方法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比较多,但是关于具体方略运用的探讨比较模糊和薄弱;二、研究成果虽丰富但不够新。文献检索表明,已有的有限的相关研究成果重复严重,有些文章内容相近甚至大体相同,同一成果往往被多人引用;三、现有成果理论阐述多,而实证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于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探索研究,较少有具体的实证研究。当然,尽管如此,这些研究成果还是为本文提供了研究资料和一定的理论借鉴,本课题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倪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探索[J].青春岁月,2012(1).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8-0146-02

1 引言

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自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以来,创新一词已成为各行各业广泛使用的概念。具体来说,创新能力是指人们产生新认识、新思想,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概念、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和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创建性、发展性和开拓性能力[2]。而高校作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基地,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创新性实验教学在各高校正在蓬勃兴起。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工科类学科变化日新月异,尤其是电子通信类专业,新技术层出不穷,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如何针对这些专业培养出创新性人才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将基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来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2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

笔者于2013年4月指导了五名自动化及通信专业的学生申报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创新》,项目已经历了项目前期准备、项目申报、项目实施,通过了中期检查。目前,系统大致框架已出,后期还需进行系统的组装调试以及验收。下面对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与体会进行探讨。

选题需与兴趣结合 选题可以通过学生自主选题、学生与指导教师联合选题、指导教师选题等几种方式进行。本项目采取学生与指导教师联合选题方式,选题阶段指导教师就与学生一起进行探讨,选中的几个学生都是本专业中专业成绩最突出、学习认真的比较优秀的学生。因为该项目是以单片机技术为基础的,大家处于大二,正在学习单片机课程,而且对于单片机技术有相当深厚的兴趣。无线智能家居系统是目前比较火的研究热点,而基于ZIGBEE技术的物联网技术因为其低成本、低复杂度、高安全的双向通信的特点,在短距离无线通信中获得大家的青睐。以无线通信技术来控制家居设备是大家比较愿意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最后选定了这个题目。

项目申报 在项目申报过程中,笔者并没有过多参与,仅对项目进行了简单介绍,要求学生自已查阅资料,对项目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再来填写项目申报书。因为学生没有科研的经历,一开始对于如何查阅资料并没有太多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各类学术期刊库里下载了大量学术论文。查阅了大量参考文献资料后,学生对于这个课题有了初步了解,了解了要做的内容以及项目将用到的基础设备。并且学生进行了构思(要实现哪些功能),设计了系统原理图,以及将要实现的功能模块。并有一个学生提出了创新性想法,即通过设计一个CO检测系统,并在检测到CO超标后通过自动控制启动排风扇来避免厨房漏气时产生的危险。在学生的努力下,最后项目申报顺利通过。

项目实施 接下来项目的实施过程并不是很顺利,因为学生单片机原理还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如何具体实施这个项目没有太多概念。为此专门邀请一位专家对大家进行讲座,并让学生自己去选择购买一些基本设备,如CC2530开发套件。在选择设备的过程中大家对这些设备有了基本的了解,以厂家提供的一些示例程序为指导,进行代码的设计与组网实验,目前已经基本调通,实现无线控制台灯等模块。

存在的问题 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团队合作精神较弱;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在后面鞭策等。下面将针对这些问题来谈谈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探讨

人的创新能力与三方面因素直接相关。 一是知识因素, 即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相关经验。没有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经验,就不可能在这一领域有所创新。知识与经验是创新能力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源。二是智力因素。三是非智力因素,或称创造力倾向,指的是人的性格特征[3]。一般来说,个性特征明显、善于提出问题、敢于冒险、富有挑战性、想象力丰富的人更具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知识因素是各门学科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工科类大部分学科变化日新月异,对创新性人才要求尤为迫切。

基于上述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下面对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探讨。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几点。

培养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纯粹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那么学生只为完成任务,不会有任何创新的想法。如果只是高深的理论研究,是不太适合于本科学生的,可以考虑与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项目。本项目从选题开始,就与学生共同探讨,选择的是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大家有强烈的学习意愿。

对于工科类特别是电子通信类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一些电子小制作开始。一般学校都会有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之类的专业实践课,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小电路并动手实现,这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从而也能增强学习兴趣。

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一定的平台 鼓励学生申报项目,参与各类科技制作大赛,开放专业实验室,成立各种兴趣小组等。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信息学院专门成立电子通信俱乐部,有兴趣的学生均可加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电子小制作,有很多表现好的学生被选出来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性的电子制作大赛并获得良好成绩。在大赛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基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据有关研究表明,人们从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知识只是人生所获得知识的5%~10%, 其余90%~95%的知识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获得[4]。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在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世界中不断获取新知识。

在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遇到问题习惯性求助教师,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项目开始之初,学生没有头绪,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指导教师可给予一定的帮助,从具体细节入手,如具体应实现哪些模块,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在具体学习与设计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压力与激励共同作用 人都是有惰性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除非自制能力特别强的学生,在有压力的学习中通常会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一度很懒散,教师催一下,就做一点儿。后来笔者对他们强调了项目如果不能如期完成将造成的严重后果,而如果能按时完成将对以后找工作的优势,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并要求他们每周对工作进行总结并汇报,从而给他们施加一定的压力,在压力面前,学生开始认真学习,每周都能看到进步。

光有压力也是不够的,还需实施一定的激励政策。在激励政策上,包括两方面: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首先,对于教师队伍,应对教师队伍给予一定的利益激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及相应回报;其次,对于学生,通过各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如可考虑将创新性实验项目与学分挂钩,各类科技制作获奖成绩也可计入到学分中,而不是仅仅以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团队意识指整体配合意识,包括团队的目标、团队的角色、团队的关系、团队的运作过程四个方面。团队是拥有不同技巧的人员的组合,他们致力于共同的工作目标,采用相互负责的处事方法,通过协作的决策,组成战术小组达到共同目的[5]。

本科生因为很少进行科研活动,对于团队合作理解不充分。本项目实施之初,进行明确的分工,主持人负责统筹工作,两位学生负责程序编写,一位学生负责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一位学生负责界面程序的编写。但是后面实施过程中,发现五位成员基本属于各做各的,很少沟通交流。通过指导教师多次开会与沟通,并专门借用一间实验室以方便大家进行项目实施,学生开始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会了相互之间沟通与协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 结语

创新能力是关系着整个国家民族进步的重要因素,大学教育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可以从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供必要的平台与条件、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压力与激励共同作用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乔海曙,李远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8(1):20-23.

[2]邓湘,唐宇.从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谈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27-28.

篇(10)

DOI:10.16660/ki.1674-098X.2016.22.153

摘 要:传统实践教学的

>> 以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以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科研项目为平台 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途径的探索 以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第二课堂科技活动探索与实践 以大学生科技活动为载体的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建设 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培养学术创新能力 以课外科研活动为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以科研项目为平台的工科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思路探讨 以科技模型为载体培养特殊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 依托科研项目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 以科研项目推动化学化工专业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 依托科研项目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引领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依托的创新人才的培养 依托科研项目改革研究生课程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以语文社团为载体培养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践探索 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以智能车竞赛为依托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4] 曹冠平,祝朋涛.石河子大学国防生喜获全国创业计划竞赛银奖[EB/OL].http:///cadets/2014-11/13/content_4550975.htm.

[15] 中国青年报.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中国青年报[EB/OL].http:///html/2016-02/03/content_204064.htm.

篇(11)

[2] 李韦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所引发的思考[J].黑河教育,2013.6:86-87

[3] 殷代印.工程教育背景下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J].教育教学论坛,2012.42:41-43

[4] 吕波,姜孔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新机制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9: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