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 小区景观设计的定义
小区景观设计是一门兼具综合性及实践性的新兴学科。以艺术的角度,设计者应充分考虑景观的立意、空间、构图及其色彩,使人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诸方面得到享受;以科学的角度,小区景观设计则必须考虑小区中诸多要素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是否合理、妥当。因此景观设计师在处理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时,要考虑到在建筑物的外部空间中构筑一种开放性小区:居民生活、活动的户外环境,而且更应该实现城市、建筑、人以及人的一切活动与生活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2 景观设计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处社区的环境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区景观在此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近年来,“生态住宅”、“生态景观”的概念逐渐被提出,人们对景观的要求不再是单调的绿化和罗列的景观小品,而是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可持续的景观系统,并能和小区本身的使用功能、生态环境融为一体,故在居住区景观规划时就需把生态和可持续性这条主线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现阶段景观设计中常见的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仅追求视觉功能
“城市美化运动”发源于100年前的美国,它给西方国家的城市留下了“伤疤”。而今,国内不少地方正在重蹈西方国家的覆辙: 为单纯满足视觉功能,景观设计盲目追求气派,且攀比之风盛行。主要表现在城市广场、居住小区等的景观设计上。
很多居住区的景观只是一个展览品,忽略了环境对居住者日常生活和休闲的意义,如把小区搞成如城市广场一般,用瓷砖、花岗岩铺地;少有儿童游乐设施、老人休闲和青年人的体育场所等。这些小区景观不能和身在其中的人们产生共鸣和交流,是没有生命力的。
2.2 作品缺少内涵
景观设计在我国已有近10年的历史,而今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大大小小的景观作品在城市中不断涌现。同时,小区景观在地产销售中也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现虽有不少设计较适合现代人游憩,也体现出一定的生态性,但仍缺少文化内涵和园林意境,能使人们感觉美或联想美的景观不多。如在我国的很多景观作品中都用到罗马柱,某地甚至把林立的罗马柱作为主景,如此生硬而缺乏灵魂的作品,显示出设计者对景观理解的浅薄。
真正的现代景观设计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尤其是规模较大的景观作品,一定要融合当地文化和历史以及运用园林文学。如借鉴诗文、引用传说、题名题联等等。在进行景观规划时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达到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作为中国人,更要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风俗民情,以更好地创造出中国人喜好的生活环境和景观空间。
2.3 照搬照抄,盲目模仿随着景观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景观设计也越趋雷同
模仿之风盛行,成功的创新之作一旦问世,便被毫无节制地复制、翻版,导致景观设计产生以下一些问题:
2.3.1 缺少独特性。每一处景观都有其不同的场所特征,场所的环境特性、功能要求、资金投入量以及景观设计师本人的创造力等因素决定了该景观与众不同的个性。景观设计师在设计前应深谙场所特征,并综合协调各种因素予以创新。
2.3.2 风格迷失。如在1座中国风格的花园内建造1个西洋风格的小卖部; 在仿造的中国古典园林内放1个日式石灯笼等,造成风格不统一。
2.3.3 形式混乱。照搬照抄往往表现在摹仿其它作品的局部或单个小品、雕塑等,而在多个局部的组合时,往往衔接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色彩、线条,趣味,动与静及时代感等方面的不统一。
2.3.4 缺少内涵。内涵往往具有地方性,如一个精美的小品在某地能反映当地的历史故事、民族风情或神话传说,但在别处却只能单纯地满足视觉功能。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何不把它用景观的方式展现在自己的土地上,而去照搬照抄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呢?
除要避免以上设计中常见的误区,还要把握以下要素,并结合景观场地的实际情况作针对性的处理。由此,设计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景观才可能具有生态、科学和可持续的特质。
3 营造生态、可持续发展景观
3.1 尽量保留自然原生的景观要素
相对于城市景观来说,居住的景观区域私密,在此,人们对回归自然、放飞心灵有更迫切的诉求。但很多项目都在“创造”景观,刻画痕迹很重。应尽量把自然的基本元素与小区的基本元素结合起来,在空间的塑造中保留那些原生态的自然人文景观,如原有的河道、百年老树、地形等,它们不仅是珍贵的景观元素,也承载着历史和文化,是今后新城内公共空间最重要的部分。但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这些自然、人文的基本元素和城市元素,应有其恰当的比例、尺度,不同的方位、定位,不同的功能与位置等,以利于创造一个合理、可识别性的生态景观空间。
3.2 吸收独特的地区文化,塑造一个协调、多样性的居住景观空间
详细考察并尊重项目所在地的建筑材料和色彩及区域特征,如当地的红砂石、青灰色民居小坡屋顶、白色竹编墙等。从当地的地方民居、古老旧城、老街中吸收、提取这些文化元素,作为将来的设计母题,再转换运用到新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上。像一些木材、石头、竹子以及它们的饰面装饰形式包含了当地许多传统的自然人文文化格局、技术,它们会给设计带来强烈的地方文化特征,从而为景观带来独特的地域性和归属性。
4 生态和可持续性在景观中的体现
真正的生态景观具有自己的生命力,能自我调节、自我修复; 环保而自成一体,又和周边大环境相辅相成。
4.1 植物群落的生态性
植物造景能自然过滤噪音、灰尘,能净化视觉卫生。小区景观中,植物是景观的灵魂,植物的造景功能和生态功能缺一不可。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应考虑以下几点:
4.1.1 搭配方式的自然性。比如:乔木和灌木与藤蔓植物、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草坪。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虫鸣在花丛,鸟跃在树梢”,创造出优美、富有生态诗境的居住景观空间。
4.1.2 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物种配置以本土和天然为主,让地带性植被,在人工绿化的同时让野生植物、野草、野灌木形成自然绿化。这种地带性植物多样性和异质性的设计,将带来动物景观的多样性,能诱惑更多的昆虫、鸟类和小动物来栖息。另外,要注重选用不同树形的植物,如水杉、龙柏、侧柏、香樟、银杏等,构成变化强烈的林冠线;以不同高度的植物构成变化适中的林冠线; 利用地形高差变化布置不同的植物,获得相应的林冠线变化。
4.1.3 植物配置层次分明、背景突出、注重色块和季相变化。植物配置应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
4.1.4 应用绿色环保植物。周边环境有较大污染的居住小区应多选择抗污染、减噪、滞尘能力强的植物。充分发挥其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粉尘、削减噪音等生态环保效应,从而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
4.2 水景的生态性
水是生命的象征,水景能使周围景观变得生动而有灵性。现在很多小区的水景不仅没有活起来,反而让整个小区失去了灵气。造成这种情况多半由于水质被污染而恶化,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有“桃花流水鳜鱼肥,夹岸桃花蘸水开”的优美水景。采用生物多样性、通过小环境的自然修复、模拟自然水体的自洁原理等是景观水体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向和关键,具备自我修复功能、不会因遭破坏或维护缺失而致恶化的水景,才是真正的生态水景。
4.3 景观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中国园林崇尚“自然”,计成在《园冶》中论及叠山时,提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将“自然”作为园林景象创作的原则和艺术标准。在选址规划时要充分了解用地,视觉范围内能否有提升小区景观品质的可借之景,有山、有水、有公园固然好,更多情况应巧以因借,合理组织。
4.3.1 利用自然风景。利用自然界创造的风景,了解它的地质构造、地形和水系的依赖关系及其形态表现,记录自然风景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详细调查拟利用开发的自然风景,以土地的自然属性来决定它的用途。
Abstract: the author from the topographical model, walks system, community square, plant configuration, basic afforest, waterscape aspect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residential area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existing in some weaknesses, and the modern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design methods are discussed, the problem of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village,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从单纯追求一套住宅,逐渐转向对居住区外部景观质量的更高要求,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办公家庭化的发展趋势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发展,人们需要一个在工作之余能充分得到体息和放松的居住休闲景观。这些对人类住区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21世纪的居住区,必将对居民的休闲景观更加重视。
1.地形起伏应追求自然
在小区内结合地势,创造地形,最易形成自然休闲的气氛。国内的居住小区,由于建筑的朝向要求及密度要求,围合出的景观空间大小雷同,形态相似,缺乏变化。地形的塑造,可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矩形起伏绵延,富于生气。随而营造出大大小小的人性空间,其间以散步小径婉转相接,平添意趣。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居住小区建筑的标高皆由建筑师在规划阶段设定。景观师纵是能工巧匠,如果不参与竖向设计的确定怎么能因地制宜?笔者认为居住小区的建筑标高,皆应由景观师按照整体地形塑造的原则谋篇设定。这样有利于把握整个小区的地势走向,水势流向,从而设计出跌荡转折的休闲景观。
2.步道设计适宜即可
近年来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有一股流行风。到处出现所谓“景观”大道、“世纪”大道。有的步行道长几公里宽几十米,不但尺度严重失控,缺乏细部的推敲,而且道路两旁充斥着不知所谓的雕塑、不会喷水的喷泉,不能遮荫的色带。这种只追求视觉效果的做法,既劳民伤财又缺乏实用性。可怕的是这一类市政设计的手法目前在居住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大行其道。现在还被很多开发商和设计师视作高档的标志。
小区的步道设计应以业主的舒适度为最重要指标,不可一味追求构图,过直过宽。在满通功能的前提下,应曲多于直,宜窄不宜宽。加宽一米,休闲效果可能差之千里,这些微妙之处是景观设计的关键。当然,步道设计也不可太窄,应做到有收有放,树影相荫,以创造休闲的气氛。
3.休闲广场结合绿荫
居住小区的广场称之为休闲场地更为适合,这一类场地的功能主要在于满足居住区的人车流集散、社会交往、老人活动、儿童玩耍、散步、健身等需求。规划设计应从功能出发,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和舒适的小空间。在居住区中尽量不搞市政设计中常出现的集中式大型市场,越是高档的居住区越不应该出现。别墅区中则绝对不要设,不仅尺度不合适,而且也难于适应居住区的休闲、交往等功能。
居住小区广场的形式,不宜一味追求场地本身形式的完整性,应考虑多用一些不规则的小巧灵活的构图方式。与周围的居住区环境有机地结合,共同创造休闲氛围。首先,居住区内的建筑与环境为一整体,由于公寓楼的外形一般简单而强烈,若景观场地一味强调木身的平面构图,则极易与其周边的建筑线向产生冲突。放弃鲜明的构图诉求,采用折线式的外延处理,有时候更有利于植物景观与硬质景观之间的相互穿插,更富于生气,更显得休闲。
其次,隐形广场的处理更易于将其他的环境因素(地形、水体、植栽等)有机地组织在广场空间内,使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望之无骨,用之怡然,设计无痕是也。
此外,居住小区内的广场设计,一定要避免城市广场设计中缺乏绿荫的通病。我们见到太多的广场,地面上的铺装样式各种变化应有尽有,各种铺装材料也百花齐放,可就是不见绿荫。每当站在曝晒的烈日下,走在光秃秃的广场上,没有人会觉得惬意。没有了树荫,就没有舒适;没有舒适,就没有人气。广场上的林荫用好了不但不会削弱构图的形式美,还会使其得到加强。例如有序排列的树阵,就可以使广场的线向更加明确,有益于烘托主题,增加层次,其简洁而不失于单调,亲切而不乏气势,实应在广场设计中多多应用。
4水景可用自然坡岸
居住小区中有水景可以使房子卖得更好,用户更喜欢。原因就在于水的引入,可以使居住区环境充满灵气。做好了,平添休闲气氛。问题在于水景该如何做?在居住区有限的空间内,水景与观赏者的空间关系应该如何考虑?水面越大越好吗?
水本身是不具形态的,水给人带来的感受完全由装水的载体形状所决定。居住区水景带给人的感受同样取决于设计师对于岸线的处理。有的小区内造了点水景,生怕别人不知道,生怕水的出现不够隆重,于是广场砖铺地大理石水池包围,喧宾夺主,就是用错了水的容器。居住区中的水景,应尽可能用缓坡与植物营造出自然的坡岸,即使是广场中央的喷泉水景也可以在其周边先设植床,再围以广场铺装。水面是造出来给大家看的,如何处理步道系统与水景的关系至关重要。步行道贴水而行,水的边界势必变成硬质的竖向坡岸。这类垂直坡岸在水面不够大时,往往显得突兀、生硬、做作。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两条原则以供设计师在居住区内做水景时参考:第一,步道不宜一味临水,步道与水面应是若即若离、时隐时现。这样人在小路上行走,不但能够体验到多层次的景观感受,而且也使自然坡岸的长度和沿岸植物群落的厚度得到了保证。第二,临水步道不宜贴水。在居住区环境中,除重点处理的亲水平台外,其余临水步道皆应与岸线保持一定距离(建议1.2m以上)。在这小小的间距内,用不阻挡观景视线的灌乔木装点自然式坡岸。这样既提供了亲岸赏水的方便,又推系了水景本身的质量。前文提到,水景是营造居住区休闲气氛的重要手段,甚至可以使房地产的价值得以提升。然而营造水景的造价及后期高昂的管理费用,往往使开发商们犹豫再三。
特别是在水资源奇缺的城市,要创造自然式水景的感受,更是难上加难。要给人带来亲水的环境感受并不一定需要用很多水,自然状态下的水景带给人的感受是综合的,是水体与其周边多种环境因素共同形成的。设计师如果能够把人们对自然状态下水环境的经验与感受考虑进去,结合在设计中,即可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在居住区设计中,哪怕没有很大的水面,只在着意水环境的营造,也可使人如沐山涧清风。
以上是对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一些建议,小区的绿化是为业主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并不只是用来观赏的,不少开发商对自己小区的绿化成绩引以为豪,却忽视了业主的真正需要。同样,设计师也要结合小区业主的居住舒适程度来进行设计。
[1] 李宁. 创造以人为本、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J]. 河北林业. 2010(01)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居住小区的要求已不再满足于基本的住房保障,而对其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营造一个舒适的多功能复合人性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的好坏。居住小区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其景观的构成元素不仅仅是一个视觉或触觉上的感观认识,它应该是一个栖息地的概念,应实现人生活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一、现代简约风格园林的空间划分
景观是由实体和空间两部分组成的,空间是风景园林设计的核心。所有景物都属于某个彼此紧密相连的空间体系,并以此把景观空间与实体区分开来。空间的特性来自该空间与其他空间的相互关系。在一个空间内部,继续以该空间的边界为参照的话,还存在着一些亚空间,又与其亚边界相联系。因此,风景园林设计不能轻易地破坏各种景观边界在空间中存在的形态。因此,设计时不仅要关注空间本身,更要关注该空间与周边空间之间的联系方式,即一个空间以何种方式转换到邻里空间,然后再以何种方式转换到下一个邻里空间。如此由近至远,从而形成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整体性景观。
在把握传统园林的精髓的基础上,由曲线和非对称线条构成,体现在绿植、铺装、水系、园林建筑的平面布置,更体现在园建小品立面、栏杆、窗棍等装饰上。线条有的柔美雅致,有的遒劲而富于节奏感,整个立体形式都与有条不紊的、有节奏的曲线融为一体。
二、潮流元素在造园中的应用
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一些造园手法,小品单体的构造形式等我们都可以模仿学习,加以提炼,让它们能符合我们整个园区的风格,这是最基本的层次。
2. 1绿化植物
在绿化方面,可在某一区域大量种植同一品种植物,强化该植物的效果,形成一个“区”或“园” ,通过这些富有特色的园林场景,成为该区的象征。如在规则对称的园路所围合的绿地种植玫瑰,中间的方形草地安置西式喷水雕塑,做成西式玫瑰园的感觉,营造浪漫、温馨的场景。如在小区人口斜坡大面积种植毛杜鹃,以后每年2~3月份花开的季节,整个山坡春意盎然,呈现山花烂漫的景色。此外,很多小区都有种植大树、名木的习惯,在适当位置种植大树、名木,既可为园区景观“画龙点睛” ,也可快速让业主提前享受成熟的园林环境。
所以设计师有必要在设计前对当地的风俗、习惯有所了解,熟悉本地的园林状况、人们对园林的要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 2道路
居住小区道路一般分为车行道和宅间人行道。其中宅间路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因此,在进行居住小区道路设计时,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赋予道路美的形式。如区内干路可能较为顺直,由较普通的耐压材料铺装;而宅间路则富于变化,由石板、卵石、烧结砖等自然和类自然材料铺装而成。
2. 3铺地广场
在设计中,通过广场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如某小区中的装饰混凝土广场中嵌人孩童脚一印,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和趣味性。用石英砂、鹅卵石、块石等营造类似溪水的形象,颇具写意韵味,是一种较新的铺装手法。
2. 4园林小品
园林小品在居住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小品主要包括雕塑小品、园艺小品、设施小品,其中园艺小品更趋多样化。一堵景墙、一座小亭、一片旱池、一处花架、一堆块石、一个花盆、一张充满现代韵味的座椅,都可成为现代园艺中绝妙的配景,其中有的是供观赏的装饰品,有的则是供休闲使用的“小区家具”。
2. 5色彩设计
现代风格的色彩设计受现代绘画流派思潮影响很大。通过强调原色之间的对比协调来追求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的艺术主题。色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活劳动中会显示出各种各样的效果。黑色、灰色能展现出现代风格的明快,最能表现现代简约风格的简单,但过多采取灰黑,则会令人产生颓废、忧郁、压抑的情绪,进而影响到在小区居住的心情。
园区的色彩应尽量考虑照顾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喜好特点,如小孩一般会喜欢些明快、鲜艳的色彩;青年人喜欢活泼、热烈的色彩;中老年人则热衷于沉稳、深厚的色调。色调方面,年轻人喜欢暖色;中年人爱中性色;而老年人则偏爱冷色等。如果能均衡考虑以上在园林中加人适宜的色彩,与周围建筑协调,将会使景观变得更“光鲜” 、“醒目” 、变得更有“生气” 。
三、材料与工艺的运用
(1)在选材上不应局限于石材、木材、面砖等天然材料,而是将选择范围扩大到金属、涂料、玻璃、塑料以及合成材料,并且夸张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甚至将管道、结构构件都暴露出来,力求表现出一种完全区别于传统风格的高度技术的空间气氛。
(2)在材料之间的关系交接上,现代设计需要通过特殊的处理手法以及精细的施工工艺来达到要求,避免铺装形式过于简单,缺乏拼花造型;边角收口的处理过于粗糙,省略了细部的处理,因此造成元素缺乏内涵,降低了耐观赏性。
(3)绿化材料方面,在运用乡土品种的基础上,多选用可观叶赏花的、有香味的,甚至会结果的新优品种。如多花红千层、黄花风铃木、澳大利亚黄花树、丹尼相思等。
四、现代简约设计存在的误区
(1)简约风格不等于减少。不是通过减少园林构筑物,园林小品来“净化”空间,达到简约的目的。因为正是这些东西构成小区内“景” 、“点” ,水系、铺装、园路、绿化是联系各“景点”的纽带,是对各景点效果的强化与融通。
(2)简约不等于简单。简约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经过创新得出的设计和思路的延展,不是简单的“堆砌”和平淡的“摆放” ,但而是凝结着设计师的独具匠心。简约就是一切从实用角度出发,废弃多余的附加装饰,点到为止。例如建一座亭子,却不能遮阳挡雨,观赏性有余,实用性却不足,也就谈不上简约了。
五、结束语
现代简约风格,不主张追求高档豪华,而着力表现区别于其他的东西。“拿来主义”是基础,更高层次的是在遵从基本造园法则的前提下,对各元素,具体在处理手法、形状线条、细部处理、材料运用等方面加以提炼,同时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创造出超出常规,使人意想不到,而又让人赞叹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亮点” 。
现代简约风格强调少即是多,舍弃不必要的装饰元素,追求时尚和现代的简洁造型、愉悦色彩。与传统风格相比,现代简约用最直白的装饰语言体现空间营造的氛围,进而赋予空间个性和宁静。当意识到景观艺术设计不仅属于设计师,还属于环境,更属于环境中的人群时,才能创造出景观“亮点” ,使景观设计的视觉质量提升到更高的层面,并具有自身的优势,从而让人们能真实体验到现代景观设计所带来的视觉愉悦和心理舒适。
参考文献:
[1]白德懋.城市空间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设计发展更高阶段的人性化设计,是人们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在以人为中心的问题上,人性化的考虑也是有层次的,因此,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应该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以综合协调景观设计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
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给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让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它会最大限度地迁就人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感情,使人感到舒适,而不是让使用者去适应它、理解它。同时也考虑到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活动的特点,所以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人性化设计更大程度地体现在设计细节上,如各种配套服务设施是否完善,尺度问题,材质的选择等。
小区景观设计对于心理层次上的满足感不像物理层次上的满足那样直观,它往往难以言语和察觉,甚至连许多使用者也无法说明为什么会对它情有独钟。
人们对景观的心理感知是一种理性思维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才能做出由视觉观察得到的对景观的评价,因而心理感知是人性化景观感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对景观的心理感知过程正是人与景观统一的过程。无论是夕阳、清泉、急雨、蝉鸣、竹影、花香,都会引起人的思绪变迁。在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要让人触景生情, 另一方面还要使"情"升为"意",这时"景"升为"境",即"境界",成为感情上的升华,以满足人们得到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
2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思路
小区的绿地系统和园林景观设计相对大城市绿化系统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从生态城镇建设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居住区的绿地景观设计与建设的优劣正成为改善居住区和城市自然环境好坏的关键所在,对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进行探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1 小区园林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前大部分小区是以景为本,只重视景观观赏作用的雕塑、喷水池、西式柱廊矗立在公共绿地中,挤占面积,使实际绿地面积显得很局促。与此同时,有些楼盘把火面积草坪定为欧式景观基调,绿地内鲜见林阴,即使夏日炎炎,人们也很难进入草坪内休憩。在经历了只
重景观,忽略园林绿化主体的以景为本的绿地规划设计思路之后,规划设计人员已注重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思路,开始向重视住户参与性的回归,人们进入绿地就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
小区绿地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注重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搭配,炎热的夏天能乘凉,寒冷的冬天能晒太阳;居民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让住户感到绿地亲切、实在。
2.2 园地制宜,善于捕捉美
在总体规划设计里,应考虑到各个季节的景观特征,季节的互补性,搞好人工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建设生态园,应以森林、乔木为主组成不同的生态森林区,建筑物之、开阔地可适当搞灌木、草坪.对园林来说只要有山、有水,就会有灵气。
2.3 重视水景设计,实现动静合一
对园林来说只要有山、有水,就会有灵气。水是生命之源,生活离不开水,自古以来的城镇都是依水而建.所以.小区绿地规划设计要特别重视水景设计。水景设计的要点要做到几点首先是水质,其次是水形成的是景色。切忌”一潭死水”,只会让住户掩鼻而过,叫苦连天。居住区的水流.即使在地面上不便沟通也应以地下暗管沟通,这样没有死水断头浜之虞,做到真正的“有源头的活水来”.
同时要对水的补充、排泄、净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真正做到生态园林。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创造水位高差,让水体自然循环流动,产生溢水、跌水、涓流、紊流等动态水景观,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提高含氧量。从叠水涌泉到春色满同至游泳池,从获水流瀑至秀水荫到水韵轻风,以龙形水系的动感渲染着建筑之神韵,水的灵性、建筑的韵律、草木的生机在动与静中相互融,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居住区的美好意境。
3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体现
3.1设计元素的运用
现代设计元素以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运用简单的几何形式,节约了大量的土地,提高了景观的承载能力。现代设计元素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是总结古典元素的设计元素并结合现代元素创造出来的。
3.2 绿化模式
据国家有关规定,新建住宅区的绿地占地居住区总地比率不低于30%,老城区改造的居住小区绿化面积不少于25%,绿地不得小于70%。
以绿色植物为主的小区绿化设计在树木选择上要尽量以乔木为绿化骨干,配置植物要突出层次,这样可以进行空间分割和联系,从而使空间更加具有自然的节奏感。小区的园林绿化不仅要求平面化,还要提倡立体模式,利用墙壁栽植攀缘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墙面的生硬线条,还能美化部分空间,提高小区的生态效益。在植物配置上选择一些既有景观又具保健功能的植物,如白玉兰、桂花、乐昌含笑、茶花、八仙花、银杏等,这些花群不仅有比较好的香味,而且也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乔、灌、藤、花、草合理配置,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树种的合理搭配能够更好的突出景观四季变化。
3.3 光照
在小区景观调查中,发现住房间距小使采光光照不够充分,这是大多数房产建设中的一大通病。人们居住在舒适的室内却感受不到阳光,出门到处都是高楼建筑,明媚的阳光和绿色植物不是很多。小区的向阳性也是我们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时所必须考虑的范畴之一。
3.4 园林小品装饰
园林雕塑小品在居住区内使用是很普遍的,合理的设置一些园林雕塑小品往往能起到点缀和组织空间、突出主题和深化意境的作用。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看到一些小区内滥用雕塑小品,没有主次关系,与环境不协调,没有观赏价值和意境美。居住小区内应放些有质感、质量、姿态的雕塑,提高人们的观赏情趣。
4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小区的总体规划还是缺少与小区园林景观的交流沟通,影响绿地三大功能的发挥。在小区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还应多为景观考虑,与景观沟通,让景观参与其中,以免在后期景观建设中留下遗憾。
4.2 过分注重景观视觉效果,导致硬质景观比例过大,挤压有限的绿地面积,不利于生态效益的发挥。水体面积也有过大的趋势,通常水体用硬质材料与自然隔开,没有形成良好的有机结合,且水资源消耗大。
4.3 文化氛围体现不够,特别是缺少对本国本土文化的挖掘。包括树种配置的地方特色、小品设计的地方化、和生活方式的地方风情,缺少对外来文化的消化创新,搬抄现象严重。
4.4 在景观材料的选用上盲目跟风,包括大树、热带景观树种和其他一些新材料,有许多中看不中用,或根本不能“入乡随俗”的舶来品,导致保养负担过重。
5 结语
高品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关注城市小区绿地绿化质量已成为当今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建设富有特色和个性的居住空间环境是可以的,只要我们的城市小区园林设计者在规划设计时不断创新,不困于已有的经验,不止于既得的成就,就一定能够创造出自然、亲切、优美、舒心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建军.现代城市居住小区园林规划之探讨[J].甘肃科技,2007,8.
人工环境
随着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同时也激化了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现代化的城市居民,离大自然越来越远,甚至苦心孤诣地将花草树木调教的背离了本原,人类本身也越来越趋于可笑的工业化,这是一种悲哀,更是—种恐怖,因此继承小区的特色景观,构筑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追寻将自然元素引入居住生活空间,进行人工环境内部的调整,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向自然回归。
人类从古代就开始对其生存环境作了许多的研究。西方罗马时代的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曾对空气中阳光、风向、水流等环境因素作了深入的分析,并着重阐述了建筑选址的要素。我国明代记成所着《园冶》一书也是一本环境学的重要典籍。他在造园、作景、选石和四季种植以及利用自然环境来选景等方面作了深刻的叙述。中国古代的“上林苑”“阿房宫”及至后期的“圆明园”“颐和园”等都创造了帝王建筑的经典,这是人类利用自然景观创造美好生活空间的真实写照。
“环境”的涵义范畴十分广泛,有生态意义上的、景观意义上的,也有政治、经济、文化意义上的。从建筑学领域研究环境,-般都是指城市景观环境。城市景观环境一般也是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诸如山川、河流、树木、建筑、小品等等,是城市比较固定的物质存在物,是人们的视觉可以感受到的,身心能够进行体验的室外空间。所以现在的设计师开始寻求与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水和绿色和谐的方法,不断地在追寻将自然元素引入居住生活空间,进行人工环境内部的调整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向自然回归。
人们每天的活动都离不开自己生活的空间——住宅小区。在其进行生活、休息、工作,在街道上行走、乘车,在广场上休息、娱乐,小品供人观赏、评价,树木草地调节气候、使人心情愉快等等。同时人们生活在小区内,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这些环境设施为他们的日常交流提供一个空间载体。城市景观环境设施正是为了满足这种交流而进行布置的。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对空间的利用和交往的效果。建筑、街道、广场等环境设施的设计,也将各种自然因素融入其中形成宜人的环境。这些足以表现人对自然的重视,使人生活的环境中时时透露出“面临小河;临倚群山”的自然造化之工。
1、山、水是自然中最重要的元素。
人类对山的感情始于几千年前,从猎人巡山,农人开山,到慧人择山而居,僧人临山筑庙,诗人游山玩水,山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在现代住宅的娱乐场所中,山中架亭,既能体验爬山的乐趣又能坐亭观景。
水又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既能够满足人的最基本生存需求,又能以自身特殊的形态给予美的精神享受。千姿百态的自然水环境诱使人类从被动的利用水资源发展到按主观意识用水体造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营造了各异的人工水景。但处理上从形到神都追求自然的韵味。环境水体设计中水的流体造型正是模拟水的这些自然形态以人工构造的方式限定出来的,来达到希望取得的自然效果。
2、植物也是自然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城市居民已经厌倦了城市的喧哗、拥挤,越来越多的人想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重新沐浴大自然的阳光、空气、鲜花。越来越多的人去农村寻找自然,寻找绿色,从而出现了乡村别墅。但在现代都市中,自然景观越来越少,到处都充斥着人工环境,人们体味不到大自然的阳光、空气、鸟语花香和宜人之景,希望在生活中能重新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我们可以这样设想,虽然住宅区中不允许更多的自然风光,但人们采用了象征,融入,引入等手段,利用点、线、面的空间布局形式,在有限的空间内引入自然景观,领略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清新愉悦的美感,感受大自然的芬芳,不一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吗?在室内外种花植树、盆景点缀、模拟自然、联想自然,创造“小中见大”“壶中天地”的自然景色,取得和自然协调的生理、心理的平衡。
假如不是真山,花木配置更严格,仍应“深求山林意味”,植物配置以模仿自然为主。土多石少的假山,乔灌木错落配置,品种多些,构成浓荫蔽目的自然山林,石多土少的假山,花木配置宜疏,使人观赏叠石和树姿的美。植物与其他组景不同,它是有生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色彩、形态不断变化发展。因此在实际栽植中,在树种的选择与配置上应以足够数量的—种或几种花木成片栽植形成“气候”,加强艺术感染效果,突出各景区的风景特征,造成景景不同、季季不同的小区景色。其中,果实也可以作为植物配置的主题,尤其是深秋,忍冬的红果象红色玛瑙挂满枝头,形成一幅幅丰收的画面。
一个小区,甚至一个城市,无论现代化程度多高,都不可能是空中楼阁,而必须依托大地,与自然结缘。人们是现实生活的主角,同时也是环境的主体,一切环境都是为人服务的,人们应该有能力、有义务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 章俊华.日本景观设计师户田方树[M].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居住区用地不断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再局限于房子的档次与质量,他们对户外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居住小区绿化是建立居住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利用植物的独有特色形成一个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生命力的生活空间,对城市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衡量居住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1 小区景观设计的意义
设计发展更高阶段的人性化设计,是人们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在以人为中心的问题上,人性化的考虑也是有层次的,因此,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应该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以综合协调景观设计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
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给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让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它会最大限度地迁就人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感情,使人感到舒适,而不是让使用者去适应它、理解它。同时也考虑到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活动的特点,所以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人性化设计更大程度地体现在设计细节上,如各种配套服务设施是否完善,尺度问题,材质的选择等。
小区景观设计对于心理层次上的满足感不像物理层次上的满足那样直观,它往往难以言语和察觉,甚至连许多使用者也无法说明为什么会对它情有独钟。
人们对景观的心理感知是一种理性思维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才能做出由视觉观察得到的对景观的评价,因而心理感知是人性化景观感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对景观的心理感知过程正是人与景观统一的过程。无论是夕阳、清泉、急雨、蝉鸣、竹影、花香,都会引起人的思绪变迁。在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要让人触景生情,另一方面还要使“情”升为“意”,这时“景”升为“境”,即“境界”,成为感情上的升华,以满足人们得到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
2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问题
2.1 忽略园林景观的功能性
首先,居住小区的公共空间的利用率较低,目前很多居住小区中景观的实用价值没有充分实现,很多设计虽然具有美丽的表现形式,但其实用价值经常被牺牲掉。尤其是居住小区中的广场,很多没有针对性,不能兼顾不同使用人群,并且只注重观赏效果,供人们休憩的室外家具比较少,致使人们不能充分利用公共空间的完善功能。无法停留、休憩以及交流。
其次,植物和水景设计片面注重观赏效果植物设计忽视其遮荫、防护等功能效应,仅仅为了存在而存在。许多活动场地、交通游览步道没有遮荫树,在炎热的夏天让人只能望日兴叹。对于南方的居住小区而言,南方是夏季较长,冬季较短,因此,南方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必须将绿地、绿树的构成元素、周围建筑的功能特点、当地的文化艺术因素等与居民的行为心理需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多层次、多功能、序列完整地布局,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系统。为居民创造幽静、优美的生活环境。使得绿化形成系统的重要手法就是“点、线、面”相结合,保持绿化空间的连续性,让居民随时随地生活、活动在绿化的舒适的环境之中。
再次,“人性化”的设计思想没有被很好采用。居住小区的建设最主要的并不在于选用时尚的设计风格,顶级的建材,最好的配套设备,而在于它能否给人们提供一个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能否给居民一个彻底放松,完全舒适的家,能否提供让住户感到舒畅的人性空间。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有的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为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小区在景观设计上较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园林景观设计要做到理解和尊重人的思想和行为需求。要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每一个细节都尊重体贴人的活动行为,体现人性关怀的服务理念。
2.2 景观的艺术观赏性和文化性不能很好体现
首先,不重视多方向观赏效果,多数园林景观与建筑外立面相谐调,注重其室外观赏效果。对于住户来讲,在室内欣赏室外的风景的感受也非常重要,但是在调研的很多小区内室内观赏效果非常不让人满意,主要是鸟瞰效果、色彩搭配、植物组合布局等方面。许多都是草草处理景观和道路、停车位的关系,导致混乱一片,视觉效果较差的景观,规划师和园林景观设计师需要合理布局绿地、合理解决好停车功能、活动集散功能,同时同林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合理解决景观观赏角度、观赏层次,使作出的景观设计才能达到园林上良好的俯视效果和立体效果。
其次,有些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滥用园林雕塑小品。园林雕塑小品的使用在居住小区园林景观中很普遍。在景观设计中,合理的设置一些雕塑小品,往往能起到点缀和组织空间,烘托主题、意境的作用。有一些居住小区内泛滥园林小品,或者设置过于密集,没有主次节奏;或者与环境格调不相融合,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割裂感。
3 居住环境景观设计的要点
3.1 居住小区绿地设计的内容设置上要健全,同时应充分考虑各级绿地的服务半径。除中心绿地,其他绿地应尽可能的均衡布置,点、线、面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还应注意方居民前往,并尽可能和公共活动场所和商业中心结合。
3.2 平面布局与立面设计
(1)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在划分上可分为规划式和均衡自由式。规划式既有明显的主轴线、对称或不对称,或者呈规则的几何图形;均衡式则布局灵活,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自由分区,但在总体上要给人一种均衡合理的感觉,自由活泼但又不失严谨。平面设计中要注重色彩的处理,绿地虽然要以“绿”为主,但也不能太单一,可利用有色植物如红叶小檗、金叶女贞等或成片草花使绿地有一定的色彩变化。
(2)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应以满足功能为基础,与平面布局有机结合。设计中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起伏(必要的可进行人为塑造)、乔灌木、建筑小品、花架立体绿化等来塑造立面效果。大片绿地则可用成片乔灌木、竹林等来塑造。同时立面设计也应考虑到动态透视效果,以取得稳步换景的良好效果。
3.3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绿地的绿化效果主要靠植物来实现,为创造出舒适优美的居住区环境,植物选择与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1)以绿为主,采用常绿绎与阔叶树、速生树与慢生树、乔木与灌木相结合,不同花期的草花与木本花卉相结合,使绿地一年四季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2)植物栽植要避免过于杂乱,要有重点、有特色,在统一中求变化,在丰富中求统一。
一、前言
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人性化规划,就无法保证景观规划的效果,影响居住小区的居住舒适性,所以,分析居住小区景观规划的人性化设计很有必要。
二、人性化设计
所谓人性化设计,就是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人作为行为主体与服务对象,把握景观环境对于人心理、生理、性情及群体感受所产生的效果差异,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景观设计学乃是处理人与自然互相关系的,涉及地形与地貌的改造、恢复、保护和管理的学科或者称之为艺术。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乃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综合体现,景观设计对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人性化改善尤为重要。然而,就整个社会环境而言,经济利益似乎成为当前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风向标,追求经济价值是开发商投资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就景观设计本身而言,浮华与抄袭之风盛行,甚至偏离其最为基本的存在价值。居住区人性化景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市居民生活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居住小区景观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
1.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设计应尊重地域环境,营造地域特色
现代小区人居环境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尽可能避免大开大挖,这是当今开发商和设计师的公识。尊重环境不仅指用地的地形、地貌、植被,水体,气候等自然环境,还应重视包括地域文化,遗址,历史名胜、民俗风情在内的人文环境。
2.小区园林绿化景观是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城市污染的增强,居民日益渴望回归自然,对绿色环境渴望之极,而小区园林化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它也是将来绿色人居环境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这里所说的“园林”是指宏观的,大尺度的,正向大地景观,郊野景观和生态景观等方向发展。任何小区的园林化设计,都要有一条明确的主景轴线或中心花园,并由此轴线或中心来组织整个小区的景观设计,贯穿整个小区的始终。
(1)“人车分流”以满足小区交通环境设计的要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消费观念也是在日趋超前,汽车消费和旅游消费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如何解决好小区机动车行驶与停放,已成为当今现代小区环境设计中的一个新课题。小区环境设计所要追求的是安全、宁静、清新、自然、充满人情昧和生活气息。其中安全是首位,因此笔者认为“人车分流”是解决交通环境问题最理想的办法之一。我们从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中可以看出,在水平上乘的方案中,几乎都采用“车在周边行,人在中间走”的分流方式,人们可不受机动车的干扰,真正留给居民一个安全宁静的“以人为本”的绿色共享空间。
(2)人居环境设计应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
小区人居环境设计应充分尊重当地的地域风俗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应把小区住宅作为一种家庭生存生活载体来整体设计考虑,营造极具当地地域特色的现代住宅小区。因此,在人居环境设计中应解决好以下问题:
①首先要提升环境设计的理念
小区的规划设计不但要考虑居室环境的优化,而且还有考虑户型,小区绿色生态环境和小区入口及周围城市大环境的对接、过渡和协调,否则这个人居环境就是不全面的人居环境,就是与城市这个大家庭格格不入的“异类”。一个世纪前美国著名建筑大师赖特就曾提出“有机建筑”理论,他非常重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结合,认为建筑必须体现人的自然性,著名的“流水别墅”正是介于对大自然的渴望而成立的不朽名作。
②要认真搞好规划设计
对室内外大、中、小地区环境应统一考虑,一开始就要有“全局在心、局部人手”的创新手法。大的人居环境规划应与周围的自然、地形、地貌、景观、交通、人文、历史、经济环境进行对接,使居住环境融入城市整体规划中去。小区内部的环境要力求构筑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氛围,实现城市大环境到人户小环境的自然、流畅、协调的过渡与对接。这就使得居者的室内外环境互相对接,彼此沟通,容为一体,又处处遵循正常生活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和行为规律,满足人们在工作之余能享有一处轻松、安逸、环境优美的舒适场所。总之,在规划设计中,要遵循以居住者的行为活动规律为主线,以日常生活项目的停留时间为节点,划分各功能空间。
四、居住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在地进行小区景观规划时,首先要确定景观设计的主题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其不同功能进行合理的景观设计,使小区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又有较强的实用性。
1、入口景观区。
入口广场是小区的门面,力求突出、醒目。构成居住小区入口景观的元素成分主要有植物、灯光、雕塑、铺装等,这些要求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一起构成具有特色的入口景观。因此在雕塑、小品等搭配上要与小区整体风格相一致,在植物选择也要根据小区的整体景观特色,使其不仅成为代表小区形象的标识,而且成为具有独立景观意义的艺术作品。
2、综合活动区
小区的中心主广场显然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文化娱乐的主要场所。其规划设计应在满足突出小区主题、绿色生态的前提下,从实用功能出发,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活动空间。小区广场的形式是人们视觉上的第一感受,人们可以采用灵活的
构图方式,通过弱化广场边缘的形式以避其生硬,从而与周围的小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绿化设计中尽量选择具有较大树冠的大乔木,以增添广场的绿荫,不仅能降低室外温度,而且让人心情舒适。并通过设计合理的休息坐椅等公共设施,以拉近广场与人们的距离,使其成为是邻里之间展开交流的平台。
3、宅间绿化区
宅间绿地是小区中设置最多的休闲绿地,因为他遍布于整个小区,对大多数居民而言,它是既有景观又有交往设施(花架、桌椅等),又便于居民就近享用的绿化空间,并且精致的设计能对小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强小区的吸引力。在设计上应以安静、舒适为主,营造各具特色的休闲空间,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在景观营造上给人创造一种优雅而闲适的环境,体现小区内外的环境差异,使人们在小区内就可以享受绿树环抱的大自然的感觉。植物品种的应用上,结合四季植物特点,通过合理搭配,使人们在视觉上淡化高楼的影响,并保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形成安静,详和的生态环境。
4、健身活动区
在小区内活动时间最长的就是老人和儿童,设计合理的运动场地及游乐设施能够极大的满足他们日常生活需求。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将其分为老人活动区和儿童活动区。在老人活动区内可以设计一些些卵石小路,在创造景观的同时发挥脚部按摩做用,多设计一些林荫广场,多增加一些健身设施,为喜欢锻炼的老人提供有利条件。多设计一些石桌石椅等休息设施方便老人使用。儿童活动区要多设置一些色彩丰富、安全有趣的游乐设施,增添孩子的游戏兴趣。并且要尽量形成封闭的空间,减少出入口数量,方便家长看管。在植物上要选择无毒无刺,花色鲜艳的乔木及灌木,符合孩子们天真浪漫的性格。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中,一定要重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从中有效的开展设计,明确规划设计的有效性,只有这样,居住小区景观规划才能够有效开展。
场所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环境的概念,也不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环境的概念。它是一种人们对环境的综合要求,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需求及精神寄托。丹麦城市设计专家杨.盖尔在《交注与空间》一书中将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分为三种类型,即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在这三种类型当中,必要性活动是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基础,即当空间中包含了居民的必要性活动如上下班、买菜、做家务等日常生活行为时,其他两种类型的活动如散步、晒太阳、攀谈、打招呼等也就自然被引发了。空间自然地被生活赋子了丰富的含义,空间的功能是多元的,人在其中的感受也是含蓄的。但当前我国居住小区现状是功能分区过于明确,居住空间的功能被划分为住宅、道路、绿化、服务设施,空间互不相交。人的居住生活对应的是一种含混的复杂的内在机理。简单划一的物质空间缺乏生活的情趣,容易造成精神上的空虚感和孤独感。这也是现代居住区中容易出现的城市病“邻里老死不相往来”。公共活动空间的场所景观设计正是要打破这种简单划一的物质空间,通过创造多元化、多层次、含混性的居住空间,来反映生活含混复杂的内在肌理。场所景观对于人的感受主要通过空间的不确定性,多义性及含蓄性来表现。现代居住小区场所精神的营造主要通过院落空间,廊道空间及交往空间来体现。
1、院落空间
内向的院落空间符合中国人对于传统空间的认同。它的内向性与宜人性符合大家对于场所景观营造的要求。现代意义上的院落空间与传统民居的院落空间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己经不是一个家庭内部的空间,而是属于一个集合体的公共空间。但是传统民居院落的公共特质仍是值得借鉴的。院落空间相对于城市和整个居住小区而言是内部空间。相对于组团内的住宅而是外部空间,是住宅与外部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院落空间对于组团内的居民来说,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领域感。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领域空间对集体活动内聚力的形成至关重要,而集体内聚力又是场所得以维护,邻里关系得以和谐的基础。院落空间功能具有含混多义性,它既是老人聊天下棋的场所,也是儿童嬉戏的地方。它也可以是人们集会、娱乐的场所,还可以是临时停车的地方。院落空间同样是重要的景观要素。人们透过窗外,最直接的景观就是院落景观。院落空间有比较明确的空间界定,但空间并不闭合,而是一种有效的围合,空间是建筑的延伸,或作为前景,或作为衬托、或作为视觉焦点,每一个这样的限定开放空间是一个完整的实体,它更是相邻的空间和构筑物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院落空间也是一个类型空间的概念,它可以是一个组团一个围合的院落空间也可以是一个由植物、水体、景观构筑物等围合而成的一个内向空间。
2、廊道空间
廊道被广泛地运用在现代住宅景观的设计中,如廊式住宅的外廊、外部环境的风雨廊、或底层的绿化步道、栋与栋之间的连廊等等。廊道空间是一种有效地能促进形成人们日常生活经历和交往乐趣的空间诱因。廊道空间的边界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透空的柱形成的边界使得廊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是流动的,相互渗透的廊道空间既是交往空间,又是交通空间。廊道空间能够有效地划分出不同的空间领域,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廊道空间的功能也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在此的活动可以是多样的,攀谈、晒太阳、家务、游戏等等,能够最生动地反映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含混复杂的形态。因此人们对空间的感受超越了纯物质的状态,而引发出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有意识、有情感的精神意识。廊道使建筑得到一个内外交接的过渡性区域,建筑的实体感被削弱,空间显示出整体的独立性和多义性,使空间具有流动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在心理层面道保持着传统与环境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形成超越物质的精神意象,使人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感。
3、交往活动景观空间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居住模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停留在居住小区环境内休闲娱乐。因此,设置各种小品、设施等造景要素,不仅在功能上要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而且要有相应的文化品味,打造为人们在家居生活之余提供趣味性强而又方便、安全的休闲空间。
诚然,现代居住小区环境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营造动人的视觉景观效果及精神享受,其目的还是为了居者的使用。所以,要注重交往空间的设计,创造亲地空间、亲水空间、亲子空间,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
结论
正确的景观设计介入模式及环境营造,能够完善居住小区乃致于城市的生态系统,提高居住小区环境的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于开发商而言,景观环境良好的居住小区有着更好的市场前景;于消费者而言,人们更愿意选择环境好的,能实现自身居住理想的住宅,营造好环境己经是居住小区开发的重点,也是市场销售不可缺少的卖点。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希望能找到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合宜的介入模式及环境营造模式,为实现城市居住小区环境建设中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统一及环境营造手法的提升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
[2]虎志强,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浅议,陕西林业科技,2009.4
Abstract: The emotional nee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psychological needs. Based on the study of emotional symbols, human has excellently applied the graphic language, cultural language and modelling language into the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so that the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not only conforms to the mass of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tries to meet their psychological needs, which can create a more kind and more comfortabl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Keywords: emotional symbols; landscape; cultural emotion
中图分类号: TU9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大,它所产生的副作用也随之而来,城市建设与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使城市人的人际关系越来越淡漠。而居住环境成为了他们闲暇时间最常接触的室外空间,所以景观设计对于塑造一个成功与富有亲和力的居住小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住宅区的景观设计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对环境的美化设计,更为了人们的情感设计。如何把居住小区的景观建造成一个不仅能让人身心愉悦,而且能让人找到归属感、产生依赖感的景观环境,引领人们情感的回归,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而这个问题,都体现在情感符号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之中。
二、情感符号
情感作为心理学名词是指人对周围和自身以及自己行为的态度,它是人对客观事物属性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主体对外界刺激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求的态度和体验。[1]在罗杰·弗莱的“Form”和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的现代美学思想中,情感符号的作用不容小视。人的审美感受不同于动物性的感官愉快,正在于其中包含有观念、想象的成分在内。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正是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于人们的认知过程具有影响作用,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适当的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积极的组织功能、促进功能、健康功能等。正是由于情感具有稳定性和内敛性,所以它通过情感符号——肢体语言、表情语言、或是文字语言等来传递信息。这种符号是人们社会交往中的一种心理表现形式。景观设计,是人们沟通的重要的场所,如果把对大众的情感符号的研究运用到设计当中去,那么对人们的身心都是有益无害。因为设计师在创造景观、小品等使用价值的同时,也赋予了审美设计以情感和生命的意味。
在现代生产生极度发达、批量生产这个时代,以生产满足人精神需求的产品已经是必然趋势。无论是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提出“美”是“有意味的形式”也好,还是现代公共空间的研究也好,景观设计都必须满足人自身需求的变化。无论是精神需求和还是物质需求,当人们的物质需求的追求由于物质过剩转变成精神需求,感性设计理论、情感符号理论必然会形成和发展并且壮大起来。景观设计师将情感符号运用到景观中,含有这种情感的景观向居民传递一系列的心理感觉,这种感受是一种体验美感和情感的过程,这种除了物质上的满足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在设计中建立起来的这种情感交流的渠道,是居住小区的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
三、景观设计中的情感符号
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可以分为心理层面和生理层面。基本的心理需求包括人们日常生活的私密性,舒适性和对城市和地域的归属感,而这都可以通过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色彩,质感等来进行完成。早在1986年美国学者美珊.朗格所著的《情感与形式》中就有详尽的阐述:“在每一件作品中,线条和色彩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一定的形式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激起了我们的审美情感。这些关系,这些线条与色彩的组合,这些美的运动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这是所有视觉艺术的共性所在”、“艺术,是对人类情感形式的创造”等。这些著名的学者的观点都可以引申阐述同一个问题:情感符号对艺术设计中的影响,而在这里,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一)景观设计中的图形情感符号
视觉语言是最直观的情感符号。从生理上讲,人们对外界的感受80%来自视觉。在景观设计中,同线条、色彩、色块等设定的角色来影响着我们的认知。而对于一名景观设计师而言,用图形的方式,将立体的景观设计变成从另一角度来观赏的合理的平面布局图是必须也是必要的。这种平面布局图,可以是具象的图案,也可以是几何图形的抽象的划分,而它的确定,都表现了景观空间设计中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是将其构成要素有机组合在一起的过程。[2]从设计角度分析,平面构成的介入正是为了体现空间的合理区分。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空间既是人们休闲活动的场所,又是人们相互交流情感的社交空间。这种双重的要求,势必要求在景观设计中要遵循景观园林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和法则,因为它不光要注意平面构图下产生的自然美,还要注重深层之美,对某个形态的模仿,或是对某个图案的再现等等,让人们在小区的景观环境中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满足。无论是什么年龄层次,还是职业归属等,都会产生共鸣,从中寻求视觉变化的愉悦。
这种图案、图形所造就的视觉情感符号,还应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对原来的地形、水体、绿化等自然生态条件加以利用,在视觉图形里进行多层次的整合。比如在滨水地区,应充分利用水的特色;在多山的地方,就应随坡气势,使内部设施、植物等重叠跌落;而对于无山无水的地区,可能要多依靠植物等进行创设美好的居住环境分明,使居住区的景观达到可观赏、可游玩、可利用的境地,体现人情感化的关怀。
以小区内的步行道景观为例,步行道承担内部步行交通和休闲活动功能,从设计上讲,它是由线组成,在构成图形、图案的过程,应该考虑到线的优越性和人们走路的习惯,它所代表的情感符号很简单——便利、规律、亲切等。所以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步行道本身的设计宜曲不宜直,形成的图案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比如集中、分散、发射,甚至有一些会用到传统符号,这些图形符号在道路与住宅的有规律的穿插、设计,可以形成良好的围合感和居住氛围,达到人们休息、休闲等目的。
(二)景观设计中的文化情感符号
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在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中体现尤为明显。居住区的景观环境的文化特色是通过空间和形态来表达出来的,并且通过符号的象征性来体现文化的内涵。在“一勺代水、一卷代山”的意蕴中,体现中国造园大师手法的高超,达到的景观园林设计最高的艺术境界。
在居住小区的景观艺术的设计中,文化情感的符号有时更甚于图形情感。因为,对于设计过程中的物质主体与精神主体,它们都会表现在艺术设计的成果上。这里说明,每个人都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而这种文化内涵的影响是长久的,也是潜移默化的。任何的景观设计不可能具有观赏功能而不考虑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否则它就仅仅是开发商用来赚钱的工具而已。通过对文化情感符号的运用,使物质主体的满足升华到美学的精神价值层面,在整合中体现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本土性和地域性。
虽然说文化情感作用重大,但是它还是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表现,比如一些色彩、图形、线条、材料等。而这里的各种元素的运用,不是仅仅满足视觉情感那么简单,这里面涉及的内容更加的内敛。如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思想意境及所产生的的环境文化意境,它提供了居住环境最理想的模式。 但是在现在的很多小区的景观设计中,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景观的创设求新、求异,目的是为了体现经济实力,而在这些景观的设计中,缺少了内涵、文化的东西,使之只重视形式创造,硬搬中国文化符号,如云纹、回纹等,缺少真正的人文气息。
在对文化情感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中,以水景为例。古时,一直都有“藏风聚气,得水为上”的说法,在对水的研究中,更能体现中国人的文化情感。对于居住区内的水景设计,不仅能起到赏心悦目,烘托环境的作用,还能使静水变为动水,使水具有灵魂,也能成为孩子们玩乐的场所。居住环境中的装饰水景通过音乐和灯光,对人的感官产生冲击,进一步展示水体的活力和动态美,满足人的亲水或风水要求。居住小区的水景设计如果缺乏文化含义和为人的设计,那它的设计只能说没有从人的本性出发,最终会被遗忘或是被人们的审美和情感的需求发展所淹没,设计的价值也就无从体验。
(三)景观设计的立体造型情感符号
对于立体造型情感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一些雕塑小品、盆栽造型上。在小区绿化中,合理地设置一些园林雕塑小品,似乎成了必不可少的要求,它能起到点缀和组织空间,美化环境、烘托意境的作用。
雕塑小品的选择要从主题、质感、材料、形式、摆放位置等方面推敲,而这些方面的选择上无一不体现着人们对情感的要求。对主题和题材的选择上,要具有积极向上或是历史意义或是纪念等题材。一些抽象的雕塑小品无论是从色彩上还是造型上也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不可能随心所欲。因为居民区的景观设计毕竟和城市可是其它地方的景观不一样,它是一个大众生活的空间,是一个小的生活聚集区。而人们每天看到的这样的一个作品正是为了把人们的亲和力、归属感等更好的激发出来并重新凝聚。对于质感和材料的选择上,更要要求舒适性和环保性。在园林雕塑小品的取意上更要下功夫,考虑到居住小区的雕塑小品,要尽量让它活起来,比如情景雕塑等。
对于其它的雕塑小品,比如一些植物造型等,不仅是植物的种植设计要从整体着眼,还要全面考虑植物在形、味、声等综合的效果,在充分考虑后期的修剪、培养等特点,植物造景要综合考虑时间、环境和生态条件的不同,使丰富的植物造型和色彩随着季节的变换而交替出现。
四、结语
综合来说,居住小区人们对景观的心理感知是一种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思维的过程。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花样不断的翻新,形式也多种多样,现代元素、欧式元素、古典元素等运用也都囊括其中。但不论它如何出新,它所要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缩影,小区人们生活的精神面貌。只有真正关注居民的情感需求,与我们的文化的底蕴联系到一起,才是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的精神所在,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反映房地产商财富和实力的“橱窗”,更是反映大众生活及生活状态的“镜子”。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使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视觉质量提升到更高的层面,并具有自身的优势,从而让居民能真实体验到现代景观设计所带来的视觉愉悦和心理舒适。
1.概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居住小区环境及设施设计的水平要求也逐渐提高,在一个设计良好的居住小区中,不仅各种硬件设施的设计日臻完美,对居民心理需求的设计要求也逐渐提上日程,一个小区能否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中对于安全、美观、交往等日常生活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住小区对居民心理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而在这个问题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居住区绿地景观的心理需求设计,只有满足了心理需求的绿地景观设计,才能在实现其美化环境的基本作用上,实现更多为居民服务的功能。
2.生理需求一自然环境的需要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好基本的生理需求的问题,这要依托一个满足其功能使用要求的物质环境作为基础。在居住小区中,作为人们生活核心的住宅,对其具有服务功能的各种设施都应维系在居住环境内部和邻近地区,这就提出了居住小区的实质环境一生活必需功能的要求,下来就是安全问题,调查表明,安全的住区依赖于良好的邻里关系,而邻里关系的产生则依赖于居住空间的领域划分,此外,超市、医务所、幼儿园、学校、停车场地、垃圾站等良好的市政基础设施的配置是居住生活中必备的硬件,是创造良好居住环境的物质基础。
现代城市居民最渴望得到的需求是钢筋混凝土沙漠中的绿洲。绿色不仅可以带来视觉上的放松,还可以拉近人们与大自然的距离,据调查,女性比男性,老人比年轻人更需要和喜欢接触绿色环境,人们对居住区绿地环境的满意度也因为小区内植被的种类和数量而变化,所以,从居住小区绿地环境使用者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出发,小区绿地设计应遵循以下人性化设计方法:
(1)创造出美学上富于变化的环境,使人们对自然有丰富的感觉。例如提供不同颜色、质地、形状的植物;使水体有静止和流动的变化;为满足喜好欢乐和安静的人的需求,将活动和吵闹的空间相隔离等。
(2)用解说性标牌标明植物的种类,使居住区更有特色,与禁止类的广告牌相对立,解说性的广告牌更能使绿地使用者接受,使小区具有更积极的形象,人们对社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可由居民对居住小区绿地信息更多的了解所形成。
(3)无需大量修剪的树木可以形成别具特色的景观焦点以及树下空间,大树巨大的体量和枝干界定和围合空间的能力更强,它具有比草地更强的营造自然氛围的能力。
(4)设计蜿蜒曲折的小区道路。环绕水景的小区道路是最令人愉快的设施,一个沿着景色不断变化、封闭空间和开放空间交替出现的道路系统,能给居民提供最好的小坐或休息放松的机会。
(5)在小区里保留让植物自然生长的地区,这种设计可以建立起人与之然之间的重要的精神联系。例如在小路两侧保留一条修剪过的草皮带,使人不会遗忘这里是一个保留野生状态的自然区域。
(6)设计良好的居住区小气候,例如场地的日照、阴影、避风等问题,这会对环境的使用产生重要影响。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场地遇到的高温和寒风等极端情况,也要将一般情况考虑在内,比如落叶树是夏天炎热、冬季寒冷的地区的最佳选择,在夏季有树荫庇荫,冬季则可以透过温暖的阳光。
(7)放置座椅时也要考虑各种适当的环境,例如面对赏心悦目的自然风景,背靠实物(如墙、植物或树木的座椅比那些在开放空间中的座椅给人以更强烈的安全感,和注意座椅周围环境的质感、气味和微气候,这些都是人们处于自然中的客观感觉。
3.生活方式和交往的需要
据调查显示。人们喜欢在景观品质较好,绿地面积较大,环境较开阔的居住小区中漫步,并与邻居交流问候,而居住在空间较为稠密,环境单调的居住小区内的人们,在下班后多数直奔家门。调查还显示,人们不喜欢在狭窄空间例如相邻较紧的两栋楼之间逗留,即使遇到熟人也不多说话,相反环境在较开敞的居住小区绿地空间中,人们会徜徉在此打发时间,但人们也同样不喜欢空无一人而又过于开阔的环境,这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一种暴露无遗的目标。所以,休息区应设置于社区会所、便利店、某一景观或运动场地的周边,因为人们需要既不空旷、也不狭小,既要视野开阔便于观察,又要有空间领域感和安全感,便与交往的适度空间。
从环境使用者对生活方式和交往的需要,居住小区绿地应有下列人性化设计特点:
(1)使活动场地适于聚集,以满足居民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结合成交流的人群。
(2)闲坐的区域应能观察他人活动,并处于较隐秘和安全的区域。
(3)应设置满足私人交往的半私密性空间,使居民有自我放松的空间,可以和家庭亲友们散步交谈。
(4)住区环境中各种人为活动空间会对近旁住户产生影响,应注意其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它既可以促进人们之间自由友好的交流,也要注意不要因为嘈杂的活动而影响他人的休息。
(5)座椅位置设置的恰当与否也会影响到社会交往的好坏,例如,凹形的布置方式鼓励人们彼此交往,而凸形的则相反。不同的功能空间要根据不同使用人群而设置,在此基础上促使不同人群的接触,例如闲坐区应在运动场所周边设置等。
4.精神文化需求特点
何为“人性化”,它不仅仅只是满足使用者生理上的需求,还要考虑慰藉人的心灵以及情感上的交流,现代人不仅需要舒适的生活环境,也需要有生活品味和归属意愿的家园。这是在物质基础上引发出的精神需求。这个层次的需求是要将物质元素升华为信息连贯的艺术整体,引发产生的一种符合一定文化内涵和特定精神的需求,具有这种内涵的居住环境往往具有独特的场所特征,设计师要提供较多令人产生愉悦感的高质量综合感官信息,创造优美、和谐、令人流连忘返的居住外部环境。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绪论
1.1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是对小区空间观赏的保护、利用与创造,为人们创造更加宜人的生活环境。
1.2小区景观的分类
小区的景观是由人为的建筑及建筑以外的空间环境相辅,两者合起来的。是人们工作和休闲用的空间环境,它要求舒适、安全而更具观赏性。景观可分为活动景观和实质景观两个方面。
1)活动景观
休闲活动:晨操、散步、饮茶、棋艺、影餐、交游、风筝、钓鱼等;节庆活动:各种节日庆典等;交通活动: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流;商业活动:百货、超市、购物中心、酒店、娱乐、自由市场等;观光活动:供人观赏、景点、风貌等。
2)实质景观
自然因素景观:地形与地势因素、水岸因素、山岳因素,风景因素等;人工因素景观:城市中的公共空间结构,建筑形态、建筑小品、小区街廊设施,水体、绿化等。
1.3小区景观的特征
①复合性,小区中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工景观,既有静态的硬件设施又有动态的软体活动。小区的景观表现为各要素的交织与并演,是由各个局部景观叠合而成。②历时性,小区是历史的积淀,每个小区都有其自身的产生、发展过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产生风貌,是随着发展而变化。③地方性,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在长期中形成特有的建筑形式与风格,加上当地居民的素质及所从事的各项活动构成了一个小区特有的景观。
2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2.1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1)坚持社会的原则。赋予环境景观新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2)坚持经济性原则。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环保、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3)坚持生态原则。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地域性原则。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3 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3.1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多元化。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重视个性化设计风格。如亲地空间可以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亲水空间,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硬软景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亲绿空间环境。
(2)以人为本。人是小区空间的主体,任何规划设计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对人的关怀,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创造出满足其各自需要的空间,同时考虑普遍性与针对性,如要对所有人群开放,同时也要考虑老年人和儿童户外的生活需求,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有机融合。 (3)生态可持续。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合理的绿化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植物在净化空气减埃吸收噪音,以保护居住区环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降低风速,而在炎夏静风时,由于温差而促进空气交换,造成微风。
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社会、经济、艺术、科技、政治等综合手段,来满足人在小区环境中的存在与发展需求。它使小区环境充分容纳人们的各种活动,更重要是处于该区域中的人感受到人类的高度气质,在美好而愉快的生活中鼓励人们的博爱和进取精神。
4 针对问题相应的对策
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总体环境布局;第二阶段是关于硬质景观规划设计;第三阶段是绿化等软质景观规划设计。
首先,视觉形态方面,住区景观视觉最重要的特点是从内往外看,要考虑从每家每户住宅看出去的视觉景观效果,同时考虑立足于景观小品之中看周围建筑的感受,要有一定的尺度、比例感,才能创造一个人们愿意逗留的场所,这个景观小品才是有价值的。
其次,行为活动方面应多配活动场所,多配各种类型的活动场地,如面向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儿童等等,面向散步的、跑步的、扎堆玩耍的、聚会聊天的等等,场地也不仅是局限于地面层,也可以立体架空,也可以是多层的,可以到屋顶上去,立体化、屋顶花园、垂直绿化都是值得考虑的。现在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在立体化方面还很不够,有很多潜力可以发掘。
再次,注重历史文脉,展现人文特色。对于具有历史、纪念和艺术价值的景物,要有意识地挖掘,利用和维护保存。同时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区域空间环境,以满足时展的需求。
5结束语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一个涵盖多方面的持久发展的领域,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学科的拓展和其他学科的介入而不断深化,使之更加科学化,更加人性化,让人们在其中能够缓解压力、拥有一个美好舒适的心情。
参考文献: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1]扬·盖尔.交往与空间.第四版. 何人可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