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社会治理的方式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9 17:24:0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会治理的方式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社会治理的方式

篇(1)

关键词:政治社会学;防灾减灾;灾害评价;忧患意识

中图分类号:X43,X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6-0082-05

在政治社会学的当代视野里,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它既关乎社会发展,又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这项工作包括灾害区划、灾情预测、灾情教育、防灾预案制定、防灾工程建设、应急反应机制建设、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力量动员、救灾的组织实施和灾后重建等内容。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及其效果,使防灾的应急准备、实际救灾能力和灾后重建能力建设成为长期的、全面的思想、技术、组织准备和力量积蓄。本文的写作初衷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审视灾害和人控制灾害意识的现实关系及处在灾害环境中的人的未来命运。

一、灾害的“族群”与灾害认知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更高的起点和水平上全面推进,人口和社会财富进一步增长,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更加广泛,同时,各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几率趋于增大,并成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现实的制约因素。从增强公民对各种灾害的忧患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救护的多重视角考量,应强化对两大灾害系统的认识。

(一)深入了解和把握关涉自然灾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目前理论界对自然灾害的分类研究,是我们强化对自然灾害认识的一个重要维度。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属于此类。地震是地球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球大规模、迅速地释放能量的结果。地震预测的实质在于对地壳运动状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科学的把握,对震前种种异常信息的捕捉和综合分析也是地震预测的重要辅助手段。[1]关于火山爆发,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它爆发的时间和原因很难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和科学的预测。我国传统的治理滑坡的措施主要包括:排除地表和地下水,防止河水、水库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改善滑动带土质性质等。[2]有学者注意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山体突变灾害多发生在雨季这一现象,把山体突变灾害从理论上抽象成材料科学平面上的一条裂缝。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从理论上找到了山体骤变灾害产生的条件、滑动的准则,而且以该理论为依据为预测这种灾害的发生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气象灾害。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冰雹、雷电、龙卷风、干旱、酷热、低温、雪灾、霜冻等属于这类灾害。学者们普遍认为,多数气象灾害与人们面对自然显示出的傲慢和无节制地利用环境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智慧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人类如果能以爱心对待万物,与万物平等相处,世界将充满生机而又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生命智慧的形式不是“知识”而是“境界”,“境界”是心灵存在的方式,是存在与价值的统一,善待自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境界又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3]人类生存是动态的,是生命创造与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友好地、理性地对待自然是减少气象灾害的基本途径。

生物灾害。病虫害、森林火灾、沙尘暴、急性传染病等属于这类灾害。生物灾害实际上是由自然界的生物失衡引起的。在政治社会学的视野里,人在发现、发明、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过程中,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一方面,科学技术是防治生物灾害、维护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革命和创新又使人类活动和追求的起点越来越高。人的本质力量在人类积累新知识、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当然也就为防治生物灾害提供了更多的新手段和新方法。面对可能发生的生物灾害风险,社会政策更多需要考虑的是,以科技新手段预防和管理这些风险,强调多元、参与、平等、协商和互动。

天文灾害。天体撞击、太阳活动异常等属于这类灾害。对天文灾害的分析应有一个逻辑框架,这一框架必须以客观可见的天文灾害的定向变迁因素为基础,而不应过多涉及主观的、现时的愿望。换言之,天文灾害的客观性,不仅制约着对这种灾害的认识,也规定着人们治理这种灾害的能力,我们只能根据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天文事件来认识天文灾害。危机与行动主体对危机的快速反应是政治社会学中的重要主题,天体灾害的防控与现代高科技在这一领域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面对天体灾害所选择的手段是思维多样性、理论多样性和方法多样性的统一,这是应对天体灾害所应予以认真思考的问题。

其他自然灾害。雪崩、冰崩、海啸、鼠害等属于这一类。对其他自然灾害的强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自然灾害这种多“族群”实体并使之保持一个整体和互相关联的状态的视角:在一个统一的、正在进行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广大疆域内,将自然灾害实体看成一个整体,并时刻关注这个整体的另类,其社会效能显然要远远高于只关注其局部、大部抑或某些即使是危害极为严重的灾害个体。雪崩、冰崩与环境变暖有关,鼠灾与生物链的断裂有关,海啸与地球内部的运动有关。对这类灾害监控的关键是要组织人力、运用高科技手段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地区进行跟踪监控,注意搜集异常情形的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

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这类灾害一般都要经过潜伏期、爆发期、期、缓解期、消退期等五个阶段。防灾减灾的中心任务是,发现自然灾害在潜伏期的征兆,以最短的时间控制自然灾害爆发后的态势,缩短自然灾害对人们损害的持续期以及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中吸取教训等。还须注意,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作用于人类的结果。自然的突变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人类反过来又要对灾害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从政治社会学视野里考察防灾减灾工作,才能更有意识地、不断地强化这种反作用;逐步深入认识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地跟踪、研究、形成具有创新价值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消除自然灾害可能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二)关涉人为灾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深入了解和把握

生态环境灾害。烟雾与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气候异常、人口膨胀等属于此类。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超出了大自然的资源承受力和废弃物降解力,是导致生态环境灾害的最重要原因。人类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关系上协调不当,引起了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失衡,从而造成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环境污染等人为灾害。自然界是生命之源,应当把人与自然界看成是人的生命的整体,人与万物应是生命共同体,万物是“我”的朋友,不是与“我”对立的它者。所以在开发、规划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中,应从社会意识角度切入灾害和人的生活层面,重视对公民进行生态环境灾害宣传教育:要选择最有说服力的理论和事例,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态环境灾害进行现实体验,体会灾害给人们造成悲惨境遇的情景,逐步培养和强化人们人道主义的真诚思想、行为表达和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追求。

工程事故灾害。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气、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溃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均属此类。人类对灾害的研究促进了材料科学的发展。在19世纪,钢铁材料在机器和建筑中广泛使用,曾经引发灾害事件,最典型的是19世纪中叶在欧洲多次发生火车车轴断裂造成车毁人亡。对这类灾害的研究,使材料科学理论和材料开发有了重大发展: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和一个新的分支学科――金属疲劳(Fatigure)学应运而生。到目前,从对金属疲劳的研究又延伸到新的更为广阔的领域,扩展到了陶器、复合材料等方面。我们应该从中获得某种启示:既要从源头上查找工程事故灾害的原因,探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从设计、制造、加工、使用、监测等多方面堵塞漏洞,预防这类灾害的发生。

社会灾害。球迷骚乱、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车祸、海难、空难、毒气污染、社会暴力、动乱、金融风暴等属于此类。这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发展成为特大恶性事件,就可能加剧社会系统的紊乱。政治社会学观点认为,从全局上避免社会灾害的发生,肯定了社会人作为个体的特殊性、意义和价值,实际上就是肯定了多数人;同时,要按照法治的要求社会灾害识别,界定社会灾害的主体,防止制造灾害的行为,以法治理,消除危害。治理社会灾害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蕴涵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规范如何论证和阐发,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能力和风格,我们要不断地提高对社会灾害的理论阐发能力和实际控制能力。

灾害的多元并存格局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各种防灾减灾观念和方式的创新突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科学家关注的社会问题的范围极其广泛,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家自觉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整个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4]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和相对平衡性,就此提出了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既要让人们从整体上认识各种灾害,进而为灾害治理夯实现实的基础,又要在科技和社会认知领域架起融通的桥梁,在灾害的范畴内保持概念的多元性和层次化,为当下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以便更好地指导防灾减灾工作。

二、灾害的评价尺度

笔者认为,仅仅依据财产损失来确定灾害危害程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应该根据人员和财产损失程度、对本地区造成损害与GDP的比例关系,社会影响大小等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地说,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注意:

(一)根据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数把灾害分成五类

根据灾害造成的损失对其进行分类,是一种对灾害的基本分级方法。这种方法对灾情的判断最为客观具体,可以直观地看出灾害造成的损失的大小。1.巨灾。死亡10000人以上,经济损失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2.大灾:死亡1000-10000人,经济损失在1000万-1亿元人民币。3.中灾:死亡在100-1000人之间,经济损失在100-1000万元人民币。4.小灾:死亡人数在10-100人之间,经济损失在10-100万元人民币。5.微灾:死亡<10人,经济损失<10万元人民币。[5]

(二)根据我国东中西部的差异对灾害损失进行评价

虽然以损失和伤亡数为指标,可以给人具体而深刻的印象,但单纯以绝对数划分等级,也不尽合理。在我国东部地区,1000万元不算大损失,而对于国内生产总值仅亿元的中西部的县市则是重大损失。所以在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时,首先应测算出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绝对数,第二步就是要看灾害损失对GDP总量所占的比重。自然灾害对GDP造成的损失超过35%的,为特重度影响区;对该地区GDP造成的损失在25%-35%之间的,为重度影响区;在15-25%之间的,为中度影响区;在10%-15%之间的,为轻度影响区;小于10%的,为微度影响区。[6]这种灾害评价目的是要考虑灾害给本地区带来的财产相对损失,对政府科学估算灾害损失和在多大程度上组织全社会力量赈灾具有重要意义。

(三)根据灾害给国家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评价

有些突发事件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它们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不良影响,有损于我国的政治形象或者伤害了民族大家庭的感情,给人民造成心理创伤,或者引起社会和民众的恐慌等等。这种影响就是灾害的社会危害和政治危害。由此可知,对灾害的评估不能限制在定量分析比较狭小的视野和范围内,必须尽可能地将主体的眼界放宽广些。这样,当灾害来临时,政府才能根据灾情进行科学的把握,以便决定在多大程度、多大范围、多大强度上进行社会动员,组织救援力量。

三、灾害的演变规律与忧患意识培育

政治社会学视野里的防灾减灾工作反映了一种崭新的灾害观,是灾害治理的一种新的理念。它要求人们,既要对灾害进行整体的、科学的把握,又要特别关注不同灾害的特殊性和独特的潜伏及爆发形式;既要强化人们对灾害的整体把握和科学防范意识,又要提高人们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精神境界。

(一)骤变型灾害更要求人们强化忧患意识

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和某些工程事故灾害,如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气、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溃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会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人们造成危害,有的危害后果极为惨重。这种突发型灾害,乍看起来好像猝不及防,事实上事先防范与疏于防范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南美的智利,在宪法里明确中央政府在处理灾难性事件中的责任。自1977年起,智利的学生每年都会参加三次地震演习。2005年,由于一个关于海啸的谣言,大批居民在凌晨时分逃离家园。在没有任何天灾的情况下,逃离时的混乱造成1人死亡和17人受伤。这种惨痛的教训增强了智利从国家到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在这个国家里,所有建筑须符合非常严格的防灾标准,以保证能抵御地震和其他灾害的侵袭。如果你到了这个国家,就会有人告诉你,楼房承重墙在哪里,地震时应在楼房的什么地方避险。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只造成799人死亡。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则是一个在历史上未曾发生过巨大灾难的国家,对灾害的忧患意识就不那么强烈。2010年1月12日,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造成27万人死亡。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防灾减灾的忧患意识,是否针对骤变型灾害开展卓有成效的预防工作,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减灾效果。

骤变型灾害的发生通常缺少先兆,爆发是突然的,发生的过程历时较短,但破坏性很大,而且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重复爆发,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过程难以控制,但是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是可以充分利用长期训练积累的经验和聪明才智的。政治社会学强调,对灾害的关注和认知要具有特殊的政治情感和命运体认,这“有助于减少社会上的挫败感,从而提高政治稳定性”。[7]这种从全社会强化人们对骤变型灾害的警惕的内在精神感受和忧患意识应该成为我们全社会的共识,要进行典型经验和教训教育,采取近距离的观察体验以深化人们亲身体验的心理感受。

(二)发展型灾害是渐进积累的结果

自然灾害中的暴雨、台风、洪水和社会灾害中的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车祸、海难等属于此类。与骤变型灾害相比,发展型灾害在爆发之前有一定的先兆,往往是某种灾害渐进积累的结果。这种灾害发展比较迅速,但是比骤变型灾害要缓慢一些,因而其过程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每个人的主要生活内容都总是属于某一系统的,人们的共同活动的适当方式也就体现在社会生活体系中”。[8]面对发展型灾害,各主体承受感的强化是政治社会学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要使社会不同群体的思维和行动发生积极的变化,在全社会实现关注重心的下移,深化公民对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的认知,力争将发展型灾害控制在潜伏期和预备爆发期。

(三)持续型灾害表现为连续地对人类造成危害

旱灾、涝灾、传染病、生物病灾害等就是以持续性方式对人们造成危害的。灾害爆发后,持续的时间可几天、半年到几年。在中国千百年防灾减灾的历程中,由于受思想观念和技术条件的规约,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对持续型灾害的防治缺乏自觉的政治关怀和灾害意识。党坚持以人为本,才使防灾减灾工作真正成为为人民解除痛苦、维护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懂得,在现实生活中,国家的政治法律只是为公民预防各种灾害提供间架,具体内容需要由各级政府和公民进行创造性填充。预防持续型灾害必须以创新观念为牵引,处理好政治法律的规定性和措施的创新性之间的关系。形式的规约对于内容的创新提供了保证并发挥激励作用,防灾减灾内容的变革则是创造力的源泉。要进一步培养和强化人们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承担防灾减灾义务并使之内化为社会的主流价值标准;要积极地将防灾减灾的思想理论成果运用于实践中,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对持续型灾害进行防治。

(四)环境演变型灾害通过对环境造成危害危及人的生存

沙漠化、水土流失、冻土、海水入侵、地面下沉、海平面上涨、以及区域气候干旱化等环境灾害是以演变的方式对人类构成危害的。环境演变型灾害的发展是一种长期的自然过程,是自然环境演化再加上人类不当行为造成的结果。因其进程缓慢,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采取有效措施,更何况有些措施需要人类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不过,这类灾害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可预测、可预报性。如二氧化碳倍增可能引起全球气温升高1-3℃,这在理论上比较容易计算出来;它导致的区域干旱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后果,人类也可以比较准确地加以测算。

我们要发挥政治社会学的学科优势,强化人们对灾害的强烈的关注和应有的问题意识。政治社会学提出了一个长期被人们忽视却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要根据人与灾害的矛盾焦点,更为广泛地、内在地触及民心民意,从中清理出那些具有价值或值得吸取的教训,渐进地推进各种措施的落实,把现实和历史、理论和价值统一起来。应设立科学的灾情防御标准,以便在灾害发生后,政府能够确定在多大程度上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进行救灾;还应强化全民族的防灾教育,使防灾知识教育以及实地演习走进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生存培训的基本内容。这样,当灾害发生时,灾区的政府和社会组织才能从容应对,企业、学校、社区才会更为积极地配合,而个人则有可能快速调节心理状态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危急情势。

参考文献:

[1]焦双健等.城市防灾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8.

[2]全国重大自然灾害调研组.自然灾害与减灾[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306-307.

[3]蒙培元.追求生命的智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15.

[4]邹农俭.社会学的视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92-493.

[5]原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60-140.

篇(2)

在政治社会学的当代视野里,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它既关乎社会发展,又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这项工作包括灾害区划、灾情预测、灾情教育、防灾预案制定、防灾工程建设、应急反应机制建设、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力量动员、救灾的组织实施和灾后重建等内容。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及其效果,使防灾的应急准备、实际救灾能力和灾后重建能力建设成为长期的、全面的思想、技术、组织准备和力量积蓄。本文的写作初衷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审视灾害和人控制灾害意识的现实关系及处在灾害环境中的人的未来命运。

一、灾害的“族群”与灾害认知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更高的起点和水平上全面推进,人口和社会财富进一步增长,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更加广泛,同时,各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几率趋于增大,并成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现实的制约因素。从增强公民对各种灾害的忧患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救护的多重视角考量,应强化对两大灾害系统的认识。

(一)深入了解和把握关涉自然灾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目前理论界对自然灾害的分类研究,是我们强化对自然灾害认识的一个重要维度。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属于此类。地震是地球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球大规模、迅速地释放能量的结果。地震预测的实质在于对地壳运动状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科学的把握,对震前种种异常信息的捕捉和综合分析也是地震预测的重要辅助手段。[1]关于火山爆发,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它爆发的时间和原因很难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和科学的预测。我国传统的治理滑坡的措施主要包括:排除地表和地下水,防止河水、水库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改善滑动带土质性质等。[2]有学者注意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山体突变灾害多发生在雨季这一现象,把山体突变灾害从理论上抽象成材料科学平面上的一条裂缝。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从理论上找到了山体骤变灾害产生的条件、滑动的准则,而且以该理论为依据为预测这种灾害的发生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气象灾害。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冰雹、雷电、龙卷风、干旱、酷热、低温、雪灾、霜冻等属于这类灾害。学者们普遍认为,多数气象灾害与人们面对自然显示出的傲慢和无节制地利用环境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智慧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人类如果能以爱心对待万物,与万物平等相处,世界将充满生机而又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生命智慧的形式不是“知识”而是“境界”,“境界”是心灵存在的方式,是存在与价值的统一,善待自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境界又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3]人类生存是动态的,是生命创造与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友好地、理性地对待自然是减少气象灾害的基本途径。

生物灾害。病虫害、森林火灾、沙尘暴、急性传染病等属于这整理类灾害。生物灾害实际上是由自然界的生物失衡引起的。在政治社会学的视野里,人在发现、发明、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过程中,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一方面,科学技术是防治生物灾害、维护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革命和创新又使人类活动和追求的起点越来越高。人的本质力量在人类积累新知识、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当然也就为防治生物灾害提供了更多的新手段和新方法。面对可能发生的生物灾害风险,社会政策更多需要考虑的是,以科技新手段预防和管理这些风险,强调多元、参与、平等、协商和互动。

天文灾害。天体撞击、太阳活动异常等属于这类灾害。对天文灾害的分析应有一个逻辑框架,这一框架必须以客观可见的天文灾害的定向变迁因素为基础,而不应过多涉及主观的、现时的愿望。换言之,天文灾害的客观性,不仅制约着对这种灾害的认识,也规定着人们治理这种灾害的能力,我们只能根据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天文事件来认识天文灾害。危机与行动主体对危机的快速反应是政治社会学中的重要主题,天体灾害的防控与现代高科技在这一领域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面对天体灾害所选择的手段是思维多样性、理论多样性和方法多样性的统一,这是应对天体灾害所应予以认真思考的问题。

其他自然灾害。雪崩、冰崩、海啸、鼠害等属于这一类。对其他自然灾害的强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自然灾害这种多“族群”实体并使之保持一个整体和互相关联的状态的视角:在一个统一的、正在进行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广大疆域内,将自然灾害实体看成一个整体,并时刻关注这个整体的另类,其社会效能显然要远远高于只关注其局部、大部抑或某些即使是危害极为严重的灾害个体。雪崩、冰崩与环境变暖有关,鼠灾与生物链的断裂有关,海啸与地球内部的运动有关。对这类灾害监控的关键是要组织人力、运用高科技手段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地区进行跟踪监控,注意搜集异常情形的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

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这类灾害一般都要经过潜伏期、爆发期、期、缓解期、消退期等五个阶段。防灾减灾的中心任务是,发现自然灾害在潜伏期的征兆,以最短的时间控制自然灾害爆发后的态势,缩短自然灾害对人们损害的持续期以及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中吸取教训等。还须注意,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作用于人类的结果。自然的突变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人类反过来又要对灾害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从政治社会学视野里考察防灾减灾工作,才能更有意识地、不断地强化这种反作用;逐步深入认识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地跟踪、研究、形成具有创新价值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消除自然灾害可能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二)关涉人为灾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深入了解和把握

生态环境灾害。烟雾与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气候异常、人口膨胀等属于此类。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超出了大自然的资源承受力和废弃物降解力,是导致生态环境灾害的最重要原因。人类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关系上协调不当,引起了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失衡,从而造成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环境污染等人为灾害。自然界是生命之源,应当把人与自然界看成是人的生命的整体,人与万物应是生命共同体,万物是“我”的朋友,不是与“我”对立的它者。所以在开发、规划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中,应从社会意识角度切入灾害和人的生活层面,重视对公民进行生态环境灾害宣传教育:要选择最有说服力的理论和事例,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态环境灾害进行现实体验,体会灾害给人们造成悲惨境遇的情景,逐步培养和强化人们人道主义的真诚思想、行为表达和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追求。

工程事故灾害。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气、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溃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均属此类。人类对灾害的研究促进了材料科学的发展。在19世纪,钢铁材料在机器和建筑中广泛使用,曾经引发灾害事件,最典型的是19世纪中叶在欧洲多次发生火车车轴断裂造成车毁人亡。对这类灾害的研究,使材料科学理论和材料开发有了重大发展: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和一个新的分支学科——金属疲劳(Fatigure)学应运而生。到目前,从对金属疲劳的研究又延伸到新的更为广阔的领域,扩展到了陶器、复合材料等方面。我们应该从中获得某种启示:既要从源头上查找工程事故灾害的原因,探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从设计、制造、加工、使用、监测等多方面堵塞漏洞,预防这类灾害的发生。

社会灾害。球迷骚乱、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车祸、海难、空难、毒气污染、社会暴力、动乱、金融风暴等属于此类。这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发展成为特大恶性事件,就可能加剧社会系统的紊乱。政治社会学观点认为,从全局上避免社会灾害的发生,肯定了社会人作为个体的特殊性、意义和价值,实际上就是肯定了多数人;同时,要按照法治的要求社会灾害识别,界定社会灾害的主体,防止制造灾害的行为,以法治理,消除危害。治理社会灾害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蕴涵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规范如何论证和阐发,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能力和风格,我们要不断地提高对社会灾害的理论阐发能力和实际控制能力。

灾害的多元并存格局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各种防灾减灾观念和方式的创新突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科学家关注的社会问题的范围极其广泛,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家自觉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整个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4]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和相对平衡性,就此提出了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既要让人们从整体上认识各种灾害,进而为灾害治理夯实现实的基础,又要在科技和社会认知领域架起融通的桥梁,在灾害的范畴内保持概念的多元性和层次化,为当下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以便更好地指导防灾减灾工作。

二、灾害的评价尺度

笔者认为,仅仅依据财产损失来确定灾害危害程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应该根据人员和财产损失程度、对本地区造成损害与GDP的比例关系,社会影响大小等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地说,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注意:

(一)根据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数把灾害分成五类

根据灾害造成的损失对其进行分类,是一种对灾害的基本分级方法。这种方法对灾情的判断最为客观具体,可以直观地看出灾害造成的损失的大小。1.巨灾。死亡10000人以上,经济损失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2.大灾:死亡1000-10000人,经济损失在1000万-1亿元人民币。3.中灾:死亡在100-1000人之间,经济损失在100-1000万元人民币。4.小灾:死亡人数在10-100人之间,经济损失在10-100万元人民币。5.微灾:死亡<10人,经济损失<10万元人民币。[5]

(二)根据我国东中西部的差异对灾害损失进行评价

虽然以损失和伤亡数为指标,可以给人具体而深刻的印象,但单纯以绝对数划分等级,也不尽合理。在我国东部地区,1000万元不算大损失,而对于国内生产总值仅亿元的中西部的县市则是重大损失。所以在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时,首先应测算出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绝对数,第二步就是要看灾害损失对GDP总量所占的比重。自然灾害对GDP造成的损失超过35%的,为特重度影响区;对该地区GDP造成的损失在25%-35%之间的,为重度影响区;在15-25%之间的,为中度影响区;在10%-15%之间的,为轻度影响区;小于10%的,为微度影响区。[6]这种灾害评价目的是要考虑灾害给本地区带中国整理来的财产相对损失,对政府科学估算灾害损失和在多大程度上组织全社会力量赈灾具有重要意义。

(三)根据灾害给国家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评价

有些突发事件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它们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不良影响,有损于我国的政治形象或者伤害了民族大家庭的感情,给人民造成心理创伤,或者引起社会和民众的恐慌等等。这种影响就是灾害的社会危害和政治危害。由此可知,对灾害的评估不能限制在定量分析比较狭小的视野和范围内,必须尽可能地将主体的眼界放宽广些。这样,当灾害来临时,政府才能根据灾情进行科学的把握,以便决定在多大程度、多大范围、多大强度上进行社会动员,组织救援力量。

三、灾害的演变规律与忧患意识培育

政治社会学视野里的防灾减灾工作反映了一种崭新的灾害观,是灾害治理的一种新的理念。它要求人们,既要对灾害进行整体的、科学的把握,又要特别关注不同灾害的特殊性和独特的潜伏及爆发形式;既要强化人们对灾害的整体把握和科学防范意识,又要提高人们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精神境界。

(一)骤变型灾害更要求人们强化忧患意识

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和某些工程事故灾害,如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气、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溃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会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人们造成危害,有的危害后果极为惨重。这种突发型灾害,乍看起来好像猝不及防,事实上事先防范与疏于防范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南美的智利,在宪法里明确中央政府在处理灾难性事件中的责任。自1977年起,智利的学生每年都会参加三次地震演习。2005年,由于一个关于海啸的谣言,大批居民在凌晨时分逃离家园。在没有任何天灾的情况下,逃离时的混乱造成1人死亡和17人受伤。这种惨痛的教训增强了智利从国家到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在这个国家里,所有建筑须符合非常严格的防灾标准,以保证能抵御地震和其他灾害的侵袭。如果你到了这个国家,就会有人告诉你,楼房承重墙在哪里,地震时应在楼房的什么地方避险。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只造成799人死亡。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则是一个在历史上未曾发生过巨大灾难的国家,对灾害的忧患意识就不那么强烈。2010年1月12日,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造成27万人死亡。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防灾减灾的忧患意识,是否针对骤变型灾害开展卓有成效的预防工作,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减灾效果。

骤变型灾害的发生通常缺少先兆,爆发是突然的,发生的过程历时较短,但破坏性很大,而且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重复爆发,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过程难以控制,但是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是可以充分利用长期训练积累的经验和聪明才智的。政治社会学强调,对灾害的关注和认知要具有特殊的政治情感和命运体认,这“有助于减少社会上的挫败感,从而提高政治稳定性”。[7]这种从全社会强化人们对骤变型灾害的警惕的内在精神感受和忧患意识应该成为我们全社会的共识,要进行典型经验和教训教育,采取近距离的观察体验以深化人们亲身体验的心理感受。

(二)发展型灾害是渐进积累的结果

自然灾害中的暴雨、台风、洪水和社会灾害中的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车祸、海难等属于此类。与骤变型灾害相比,发展型灾害在爆发之前有一定的先兆,往往是某种灾害渐进积累的结果。这种灾害发展比较迅速,但是比骤变型灾害要缓慢一些,因而其过程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每个人的主要生活内容都总是属于某一系统的,人们的共同活动的适当方式也就体现在社会生活体系中”。[8]面对发展型灾害,各主体承受感的强化是政治社会学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要使社会不同群体的思维和行动发生积极的变化,在全社会实现关注重心的下移,深化公民对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的认知,力争将发展型灾害控制在潜伏期和预备爆发期。

(三)持续型灾害表现为连续地对人类造成危害

旱灾、涝灾、传染病、生物病灾害等就是以持续性方式对人们造成危害的。灾害爆发后,持续的时间可几天、半年到几年。在中国千百年防灾减灾的历程中,由于受思想观念和技术条件的规约,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对持续型灾害的防治缺乏自觉的政治关怀和灾害意识。党坚持以人为本,才使防灾减灾工作真正成为为人民解除痛苦、维护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懂得,在现实生活中,国家的政治法律只是为公民预防各种灾害提供间架,具体内容需要由各级政府和公民进行创造性填充。预防持续型灾害必须以创新观念为牵引,处理好政治法律的规定性和措施的创新性之间的关系。形式的规约对于内容的创新提供了保证并发挥激励作用,防灾减灾内容的变革则是创造力的源泉。要进一步培养和强化人们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承担防灾减灾义务并使之内化为社会的主流价值标准;要积极地将防灾减灾的思想理论成果运用于实践中,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对持续型灾害进行防治。

(四)环境演变型灾害通过对环境造成危害危及人的生存

沙漠化、水土流失、冻土、海水入侵、地面下沉、海平面上涨、以及区域气候干旱化等环境灾害是以演变的方式对人类构成危害的。环境演变型灾害的发展是一种长期的自然过程,是自然环境演化再加上人类不当行为造成的结果。因其进程缓慢,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采取有效措施,更何况有些措施需要人类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不过,这类灾害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可预测、可预报性。如二氧化碳倍增可能引起全球气温升高1-3℃,这在理论上比较容易计算出来;它导致的区域干旱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后果,人类也可以比较准确地加以测算。

我们要发挥政治社会学的学科整理优势,强化人们对灾害的强烈的关注和应有的问题意识。政治社会学提出了一个长期被人们忽视却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要根据人与灾害的矛盾焦点,更为广泛地、内在地触及民心民意,从中清理出那些具有价值或值得吸取的教训,渐进地推进各种措施的落实,把现实和历史、理论和价值统一起来。应设立科学的灾情防御标准,以便在灾害发生后,政府能够确定在多大程度上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进行救灾;还应强化全民族的防灾教育,使防灾知识教育以及实地演习走进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生存培训的基本内容。这样,当灾害发生时,灾区的政府和社会组织才能从容应对,企业、学校、社区才会更为积极地配合,而个人则有可能快速调节心理状态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危急情势。

参考文献:

[1]焦双健等.城市防灾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8.

[2]全国重大自然灾害调研组.自然灾害与减灾[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306-307.

[3]蒙培元.追求生命的智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15.

[4]邹农俭.社会学的视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92-493.

[5]原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60-140.

篇(3)

在政治社会学的当代视野里,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它既关乎社会发展,又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这项工作包括灾害区划、灾情预测、灾情教育、防灾预案制定、防灾工程建设、应急反应机制建设、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力量动员、救灾的组织实施和灾后重建等内容。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及其效果,使防灾的应急准备、实际救灾能力和灾后重建能力建设成为长期的、全面的思想、技术、组织准备和力量积蓄。本文的写作初衷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审视灾害和人控制灾害意识的现实关系及处在灾害环境中的人的未来命运。

一、灾害的“族群”与灾害认知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更高的起点和水平上全面推进,人口和社会财富进一步增长,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更加广泛,同时,各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几率趋于增大,并成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现实的制约因素。从增强公民对各种灾害的忧患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救护的多重视角考量,应强化对两大灾害系统的认识。

(一)深入了解和把握关涉自然灾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目前理论界对自然灾害的分类研究,是我们强化对自然灾害认识的一个重要维度。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属于此类。地震是地球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球大规模、迅速地释放能量的结果。地震预测的实质在于对地壳运动状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科学的把握,对震前种种异常信息的捕捉和综合分析也是地震预测的重要辅助手段。[1]关于火山爆发,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它爆发的时间和原因很难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和科学的预测。我国传统的治理滑坡的措施主要包括:排除地表和地下水,防止河水、水库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改善滑动带土质性质等。[2]有学者注意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山体突变灾害多发生在雨季这一现象,把山体突变灾害从理论上抽象成材料科学平面上的一条裂缝。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从理论上找到了山体骤变灾害产生的条件、滑动的准则,而且以该理论为依据为预测这种灾害的发生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篇(4)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但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有远处转移或临近重要脏器侵犯,失去手术时机。近年来放疗在中晚期食管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放疗过程中容易发生放射反应及损伤,增加病人痛苦,甚至中断治疗。我院在食管癌放疗过程中加强支持治疗的同时,做好病人放疗前后的护理工作,大大减轻了放疗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放疗耐受性。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9.10—2012.5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龄42-69岁,中位年龄55岁;均经病理证实为鳞癌;按国际TNM分期均为Ⅲ-Ⅳ期(Ⅳ期仅限双侧锁骨上非区域淋巴结转移);卡氏评分为>70分;无穿孔征象;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可进半流质饮食或软食。

1.2 结果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放射性食管炎等不良反应减轻,放疗并发症减少。提高了生活质量,增加了放疗耐受性。

2.护理

2.1 病情观察 病人入院时即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病人的病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放疗中,随时观察病人对放疗的反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2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悲观、恐惧、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反应,尤其在放疗过程中出现放射性食管炎等不良反应的时候,更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有研究报道[1],心理支持对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食管癌的治疗方案及放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效果及预后情况,及需要病人配合的事项,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说服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变消极状态为积极心理状态,从而使其心理平衡,提高免疫功能。另外,列举成功的典型病例,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皮肤护理

在放疗过程中,照射野皮肤会出现放疗反应,其程度与放射源种类、照射剂量、照射野的面积、部位等有关,如护理不当,可人为加重皮肤反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放疗中保护皮肤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掌握照射野皮肤保护的方法。(1)所穿内衣要宽松、柔软,最好是纯棉吸水性强的内衣,以减少对局部皮肤的摩擦潮湿等刺激。(2)照射局部保持清洁干燥,照射野标记要清晰可见,模糊不清时应由医生重新标记,切不可自己涂画。不要在照射野内粘贴胶布、涂抹碘酒等刺激性药物,不用肥皂等碱性物质清洗局部,可用温水软毛巾温和的清洗,不要曝晒,禁用冰袋和暖具,避免一切理化因素的刺激。.(3)外出时防止暴晒及风吹雨淋。(4)可在放疗前后应用射线防护剂保护皮肤,出现皮肤的不良反应时及时向医生汇报,遵医嘱使用药物。患者应注意保护放射区的皮肤,保证其完整性,以顺利完成放疗。

2.3饮食护理

食管癌患者大都存在吞咽困难,膳食应为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所能进食的食物。放疗中食管粘膜水肿,会增加穿孔和出血的机会,饮食应进食软、烂、细的少渣食物为主,多吃煮炖蒸等易消化的食物,禁烟酒,忌过冷过热过硬食物,并注意保持充足的营养。禁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倡导少量多餐,细嚼慢咽。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3000毫升以上,以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毒素排出。有资料表明照射前给予口服酸奶制品附着于食道粘膜可有效降低食道放射性损坏。

2.4食管反应的护理

放射性食管炎是食管癌患者放疗中最常发生副反应,多发生于放疗1-2周后,临床表现为进食时胸骨后疼痛,或伴有吞咽困难加重,严重时患者不敢进食和不能进食。此时应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顾虑。疼痛较重者进食前按照医嘱给予生理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24万u和地塞米松10mg,利多卡因0.4口服15-20ml,使药物粘于食管壁上,减轻疼痛和进食困难。餐后饮温开水50ml冲洗附着于食管壁的食物残渣。

2.5放疗后出院指导

(1)指导病人注意个人卫生,保护照射野皮肤,按原方法护理半年以上,局部避免外伤。(2)继续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保证充足的食营养,根据病情在半年至一年后可进普通饮食。(3)用药及复诊指导,告知患者各种药物的服用方法、可能的副作用,出院后1月复查。(4)适量锻炼,以增强机体抵抗力。(5)指导患者行锁骨上下区域、淋巴结的自我检查,及时发现转移复发的症状。(6)定期复查:住院患者出院后一个月复查,以后根据情况每3个月或6个月复查,有病情变化及时来诊。

3. 小结

我国目前正普遍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能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维护自身健康,从而保证食管癌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预防各种可引发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生活治疗[2,3]。总之,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通过全面的、细致的护理干预,明显减轻或减少了放疗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尤其是晚期食管癌姑息治疗的病人,容易对治疗丧失信心,通过我们对病人更加耐心、细致、全面的护理,从放疗前准备至出院后,注重每一个细节,同情和关心病人,使其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知识管理 知识社会 管理工具

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它把个人拥有的各种信息资源以科学方法进行有效的系统规划和组织,有计划地建立起个人专业知识体系,从而可以持续地学习、更新、提高个人专业知识和工作竞争力。

一、个人知识管理及其重要意义

    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念、方法论在个体中的应用。它需要收集、分类、存储、检索个人知识,是一种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方法。

    Dorsey认为,“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做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Frand和Hixon认为:“它是一种概念框架,指个人组织和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其成为我们知识基础的一部分。它还提供某种将散乱的信息片段转化为可以系统性应用的东西的(个人)战略,并以此扩展我们的个人知识。Skyixne认为: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制定一个(知识)获取战略;设定信息的优先级,确定哪些信息可以丢弃,哪些信息可以收取;确定如何和何时处理信息;为需要归档和保存的知识建立规范;创建个人的文件系统,可以兼顾(管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其他知识活动;为不同用途建立信息目录(书签)和索引;经常评估/评价所存储信息和目录的价值。

    综上所述,个人知识管理是用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帮助个人有效地管理信息,是把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且将成为个人知识库的信息进行整合的框架,它那些零散的、随机的信息转换成可系统利用的和可扩展的个人知识提供了一种策略。它注重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共享、利用和评价的过程。

    个人知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知识收集、整理、应用习惯

    随着所需管理知识资源内容的增多和类型的复杂,有计划地建立个人专业知识体系,系统地收集、加工、整理相关的专业知识资源,选取改变物质世界的知识,挖掘因做某事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技术、技巧和能力方面的知识,可以养成收集、分类、整理、加工和应用知识的良好习惯,使个人知识网络更加科学化、条理化。

    2.有利于提高个人工作绩效

    充分利用信息资料库,快速搜索专家、专业机构、服务机构和资讯网站等个人知识网络,“知道谁能做的知识”和“知道哪里有的知识”,让思维得到最大的连续性,有效地提取、组织、利用所需专业知识资源,可以提高实际工作技能,提高个人实际工作的绩效。

    3.有利于提升个人专业知识和竞争力

    通过建立个人专业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吸收和补充所需的专业知识资源,对个人知识经验进行总结,并对自己的重要知识行为、活动进行记录,有利于个人更好地认识、运用事物的规律、原理等知识,掌握“是什么的知识”和“为什么的知识”,帮助个人有效地运用个人拥有的经验知识实现可持续性地学习、更新,提高个人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提升自己个人价值和竞争力。

二、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

    在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会涉及个人知识的获取、组织、加工、交流、评估、创新等。

    以下几种个人知识管理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习者高效率地整合自己的知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1.检索信息的方法

    检索信息时,首先要确定个人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选择合适的信息检索技巧。在个人知识管理中,检索信息的技巧既包括技术要求很低的提问和倾听回答的技巧,也包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电子图书馆的数据库和其他相关数据库查找信息的技巧。为充分掌握检索信息的技巧,个人有必要掌握搜索的概念、布尔逻辑等搜索的技能。

    2.评佑信息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指个人可以判断信息的质量,而且指个人必须能判断这种信息与自己遇到问题的相关程度。评估主要从可信度、准确度、合理性及相关支持等方面来进行。可信度一般根据作者的可信度、质量保证依据、元信息等来判定。准确度可从时间界限、综合全面性、信息面向的对象及其使用目的、合理性等方面来确定。相关支持则是指信息文本的索引目录、参考文献等。

    3.组织信息的方法

    组织信息需要过滤无用和相关度不大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存储信息,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方便以后的查找和使用。有效组织信息的原则是:无论环境怎样,组织起来的信息应该便于有效的利用。这种方法会牵涉使用不同的工具把各种信息组织起来。在手工操作的环境中,可用文件夹、抽屉和其他方法来组织信息。在现代高科技环境中,可用电子文档、数据库和网页,或者用专门的知识管理软件来组织信息。

    4.分析信息的方法

    常用的分析信息的方法是建立和应用模型,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从而得出信息间的关系。电子表格、统计软件、数据挖掘软件等提供了分析信息的方法,但在建立各种分析软件模型的工作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5.表达信息的方法

    通过表达信息,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个人知识在交流、共享中得到升华。信息的表达,无论是通过PowerPoint、网站还是通过文本,大部分工作应该围绕如何让他人理解、记忆、能与自己互动等来进行。  

6.保证信息的安全

    保证信息的安全涉及开发与应用各种保证信息的秘密、质量和安全存储的方法和技巧。常用的密码管理、备份、档案管理都是保证信息安全常用的方法。

篇(6)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4.004

中图分类号:R7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4-0242-04

低视力指患者的双眼即使经过手术、药物等治疗和普通的屈光矫正后仍存在功能性损害,其矫正视力小于0.3 (6/18) 或视野半径小于10°,但尚有利用剩余视力做某项视觉活动的潜能者[1]。低视力分为两级:好眼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1而小于0.3者为低视力1级,好眼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小于0.1者为低视力2级[1]。我国1987年进行了全国性的低视力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低视力患病率为0.58%[1]。

视力的损失毫无疑问是一个负性应激源,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及采取的应对方式在应激-反应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研究表明,充足的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应对方式具有缓解挫折打击的作用,有利于心身健康[3-4]。本文调查低视力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并探讨了它们间的相关性,以为临床护士对低视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2007年2~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住院接受治疗的低视力患者。入选条件:患者双眼中好眼最佳矫正视力在0.30以下,等于或优于0.05;年满18岁,具有中文听说和理解能力,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有精神病史者。共110名低视力患者参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其中男性61例、女性41例;年龄19~83岁,平均(58±13)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64例,高中22例,大专及以上16例;职业:农民49例,工人18例,干部16例,其他19例;患者视力范围为0.05~0.2,其中低视力1级 59人,低视力2级43人。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脉络膜病35例,白内障合并视神经萎缩10例,角膜病11 例,眼外伤 13例,结膜病17例,青光眼16例。

在我院体检者和职工家属中,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配对选取对照组。入选条件:双眼视力在1.0及以上,年满18岁,无精神病史者,具有听说和理解能力,自愿参加本研究者。共110人参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9份。

1.2 工具

1.2.1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和视力、病因等眼科学资料。

1.2.2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5]

SCL-90能够反映精神病人和有躯体疾病病人的心理症状及严重程度,用于测量低视力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按0~4级评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6]

该量表共有10个条目,包括3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越高,表示社会支持越好。

1.2.4应付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CSQ)[7]

该量表包括62个条目6个应对因子: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其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属于成熟型的应对方式,退避、自责、幻想属于不成熟型的应对方式,合理化为混合型应对方式。每个条目以“是”(计1分)和“否”(计0分)作答。

1.3 资料收集

调查前首先取得医院的同意。培训3名眼科护士为调查员。给予所有被调查者相同的指导语。查阅病例记录后选取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征得患者的同意后进行视力检查。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在充足照明或自然光线下,遮盖一眼,分别测试患者双眼配镜后的视力。最初患者距视力表5m,当视力低于0.1时,嘱患者逐步走近视力表,按0.1×(d÷5)算出患者的视力(d为被检者看清该行的距离)。

视力检查后发放调查问卷,1小时后统一收回,并及时检查问卷填写是否完整。部分低视力患者视力差无法阅读,由调查者将问卷逐条读给被调查者听,让被调查者选择最适合他(她)的答案,由调查者记录。

1.4统计方法

对人口学资料以及SCL-90、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等采用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进行描述。用t检验比较低视力组和对照组SCL-90、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差异,用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对低视力组的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和各因子得分以及应对方式各因子得分进行相关分析。

2结果

2.1 两组各量表得分比较

低视力患者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将低视力患者SCL-90各因子平均分的高低排序,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抑郁、强迫、恐怖因子、人际关系和焦虑。躯体化因子得分最高的前三项分别是头痛、恶心或胃部不舒服以及一阵阵发冷或发热;低视力患者主观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低视力患者应对解决因子分低于对照组,而应对自责因子分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 低视力患者SCL-90与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低视力患者SCL-90总分及大多数因子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得分、成熟型应对呈负相关,而与不成熟型应对呈正相关(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视力患者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抑郁因子的平均分最高。说明低视力患者心理健康普遍较差,并且情绪反应以抑郁最严重,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8-11]。视力损害产生心理应激,同样对患者的躯体造成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低视力患者容易出现头痛、恶心及胃部不适以及发冷发热等症状。人类90%的外部信息是通过视觉输入的,视力受损将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严重的必然引起患者的心身反应[11]。因此,在一些可能影响视力的慢性眼疾病的早期,如白内障、屈光不正/弱视、沙眼、角膜病、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早期,护理人员就应该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干预[10-11]。此外,除了眼部疾病的护理外,眼科护士还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其他躯体症状,如头痛等,严重的要给予对症处理。

社会支持是个体面对应激时从外部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支持。本研究结果显示低视力患者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以及客观支持呈负相关,即社会、亲友对低视力患者的物质和精神支持、鼓励与帮助越多,低视力患者的心理越健康。然而本研究结果表明低视力患者感觉到的社会支持,即主观支持明显低于对照组。此结果与宋锦平等人[12]的研究结果一致。社会支持是通过人际交往实现的,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低视力患者的客观支持与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呈低到中度负相关。低视力患者具有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心理特点[10],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使他们不善于觉察和寻求已有的资源和帮助,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本研究结果提示护理人员在护理低视力患者时,应注重他们的主观社会支持的情况。一方面作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他们的抑郁、焦虑和人际敏感,使患者积极看待并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护理人员还要认识到他们也是患者社会支持的来源,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

应对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的保护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低视力患者的心理症状与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呈低度正相关,表明不成熟应对方式可能加重应激造成的心理紧张情绪,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自责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自我还要承受自责,使自尊和自信降低,减弱了控制环境的动机,干扰了其他可控制结果的学习,使无助和无望感泛化[13]。因此自责可能使患者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加剧了不良心理。

视力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提高,许多人可以通过学习而更好的使用他们的低视力,并能够在视物模糊或只能看见部分物体时而能识别出该物体或字迹。低视力患者尚保留一定的残余视功能,仍有潜力应用视力去做各项工作。如果低视力患者在确知自己将面临失明或低视力时,能够自觉应用一些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那么他就有可能够自觉进行心理调节,努力使自己适应新的生活方式,重返社会。但本研究结果显示,低视力患者比正常对照组更少地利用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更多地应用自责等不成熟应对方式,这与国外Lee & Brennan的研究[13]结果一致。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低视力患者时,应注意他们的应对方式,主动发现病人消极应对措施的采用情况,说明这些措施的不良后果,尽量指导病人减少或避免采用这些不成熟的应对方式。

视力损害作为负性应激原将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影响,如患者能获得充足的社会支持,应用有效的应对方式,就有可能化解应激,尽快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这无论对患者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思慧, 谢培英. 低视力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

[2]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Horowitz A, Reinhardt JP, Kennedy GJ. Major and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among older adults seeking vision rehabilitation services[J]. Am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5, 13(3):180-187.

[4]黄万琪,周威,程清洲.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相关水平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2):139-140.

[5]陈树林,李凌江. SCL-90信度效度检验和常模的再比较[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5):323-327.

[6]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增订版):127-131.

[7]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

[8]Hayman KJ, Kerse NM, La Grow SJ, et al. Depression in older people: visual impairment and subjective ratings of health[J]. Optom Vis Sci. 2007, 84(11): 1024-1030.

[9]陈峰,杨顺海,余容容,等.白内障患者生存质量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8,16(1):54-56.

[10]郑彩华, 方素珍, 何建梅.低视力病人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 2007,7:101-102.

[11]涂勤.低视力的相关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0):27-28.

篇(7)

中图分类号:R852.8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聚集地,是人民防空一直以来的重点,由于人防建设在我国有较长的历史,随着城市规模和建设的不断发展,相应人防设施如人防工程、警报器等数量不断增加,相关图纸、分布、工程状况等信息量更呈指数增加。为了达到快速反应,移动办公及现场即时处理等战时指挥自动化的要求,必须通过建设人防指挥地理信息系统来实现。本文以长沙市人防指挥地理信息系统为例,探讨了系统总的框架设计与实现技术。

系统启动界面

系统主界面

2 系统框架结构

本系统涵盖范围广、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安全保密性高是人防信息系统的特点。针对这个特点,并考虑到以后的升级扩展,系统分为三层:数据层、业务逻辑层、界面层。

长沙市人防指挥地理信息系统框架结构

2.1 数据层

人防数据包括地理信息基础数据、人防专题数据、多媒体数据。其中,地理信息基础数据由长沙市1:1万地形图数据编辑所得;人防专题数据包括人防指挥所、专业队、人防工程、人防地下物资库等人防设施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多媒体数据包括人防设施的文本、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2 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是间于数据层和界面层之间的表达人防管理业务逻辑组件层。按照功能不同,可分为数据访问组件、地理信息管理组件和人防业务逻辑组件等。其中数据访问组件为基础,主要负责数据层数据操作如增、删、改等;地理信息管理组件主要负责地理信息相关的操作如地图图层管理、地理信息查询、地理信息分析、地图打印等。人防业务逻辑组件主要跟人防办日常业务流程相关。其他组件包括一些辅助分析的函数库如计算几何库等。

2.3 界面层

界面层主要负责人机交互,现阶段主要采用windows窗体。由于独立于业务逻辑层,以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网络甚至是移动终端扩展。

3 系统功能

长沙市人防指挥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防设施资源信息为主要管理对象的应用型辅助分析决策指挥信息系统,它通过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必要的静态和动态信息,从而直观、清楚地了解城市当前人防设施和预案的基本情况。系统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能快速提供实时性强,真实、准确反映人防资源信息,并能实现快速查询、综合分析、决策支持等操作的综合运作体系,为城市防空袭指挥部战时组织全市人民开展防空袭斗争做好充分必要的准备。

系统功能主要有地图浏览、权限管理、数据录入及编辑、人防设施查询定位、分析统计、地图打印、GPS监控、电子沙盘等。其中分析统计包括最佳路径分析、条件路径分析、邻近对象分析、覆盖范围分析(动态计算警报器等人防设施的覆盖范围)和统计专题图的制作等。

长沙市人防指挥地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

3.1 地图浏览

地图浏览功能是任何电子地图或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它主要包括地图的放大、缩小、漫游、鹰眼、放大镜等。

3.2 权限管理

权限管理是为了确保系统的准确、安全运行,而给不同的操作员赋予不同的权限,它包括设置用户和设置用户权限两个部分,管理员可以根据工作要求动态控制每个人能浏览的数据及使用的功能。

用户权限设置对话框

数据录入包括资源录入、图形数据录入和台帐数据录入。其中资源录入包括符号库、线型库和填充库的录入。数据的编辑包括空间位置的编辑和属性的编辑。台账录入能对所添加对象添加或修改相关参数信息。

3.4 人防设施查询定位

地理信息项目中大部分的日常任务都与查询有关,有通过几何对象的属性条件来进行查询的SQL查询,还有涉及到通过几何对象的空间条件来进行查询分析的空间查询,以及更复杂的空间条件、属性条件跨图层联合查询。人防设施查询定位包括几何查询、SQL查询、模糊查询、缓冲查询等,其中,几何查询包括单点查询、矩形查询、圆形查询和多边形查询;SQL查询是指基于SQL条件语句的查询;模糊查询是指通过名称的模糊匹配来查询某个设施;缓冲查询是一种联合查询,它把查询的区域限定在某个地理目标的缓冲区内。

3.5 分析统计

空间分析功能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特色之一。系统提供了多种空间分析功能,包括最佳路径分析、条件路径分析、邻近对象分析和覆盖范围分析等。其中,最佳路径分析是指分析两点间的最短路径,如求某居民点到疏散地域的最短路径;条件路径分析是指在分析两点间的条件最短路径,条件包括道路的阻塞系数、通行情况等;邻近对象分析是指分析某个地理目标的邻近对象的分布情况;覆盖范围分析是指动态计算警报器等人防设施的覆盖范围。另外,关于统计,系统提供了数量统计和制作统计专题图的功能。

3.6 地图打印

地图打印包括地图布局和打印,即控制所输出地图按照常规地图进行整饰。

3.7 GPS监控

GPS与电子地图结合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应用之一。系统提供了对警报车、消防车、医疗救护车、工程抢修车等移动目标的动态监控功能。

3.8 电子沙盘

电子沙盘配套了1:1万电子地图、DEM、DOM数据,建立了二三维同步的虚拟三维系统,并在此系统中实现军事标绘、工程土方、道路设计、灾害评估等众多分析决策的工具辅助指挥决策。

二三维一体化军事标绘

4 结语

目前,系统已在长沙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投入使用,系统运行稳定,软件功能完整,各部门新数据正源源不断地录入,并通过系统功能多次完成重大工作部署,显著提高了人防设施管理和人防指挥的效率,全面实现了数字人防的建设目的,同时得到了省人防办领导和市人防办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 刘建忠,张晶,吴功和等. 城市人防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测绘学院学报. 2001:18(3),232-234

篇(8)

分类号 B844.2

1 问题的提出

心理危机在国外一般译为危机(crisis)。Caplan首次提出心理危机的明确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心理危机是“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时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他指出,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时,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处境超过了他的应对能力时。个体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的心理失调状态就是心理危机。Mitchel和Resnik认为危机是一种情感紊乱状态:也可以认为是情感上的重大生活事件,该事件可以作为人生变好或变坏的转折点。

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关注心理危机,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蔡哲等人认为,危机是个体运用寻常应对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所发生的一种反应。史占彪等人认为,危机是指人类个体或群体无法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加以处理的事件和遭遇。危机往往是突发的,出乎人们的预期。如果不能得到很快的控制和及时缓解。危机就会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以及社会的混乱。

Kanel认为不管哪种方式的定义,心理危机实质上都包括三个基本的部分,即(1)危机事件的发生:(2)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导致当事人的主观痛苦;(3)惯常的应付方式失败,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较突发事件发生前降低。Kanel的这一定义比较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心理危机的过程和实质,因而得到了许多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认同。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心理危机的本质是伴随着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

自我压弹力又被译作“心理弹性”、“压弹”、“复原力”、“抗逆力”等,其本质是个体在困难情景下的正常发展,具有良好压弹能力的个体不仅能忍受逆境或者应付逆境,而且还能够“弹回(bounceback)”所遭受的逆境,并且在持续的危险情境面前仍然能维持良好的功能水平。在逆境中表现出积极的发展状态。

若个体具有高自我压弹力(high setf-resilien-cy),则他们有充分的资源和能力,能灵活使用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策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随时的遭遇。相反,若个体危机脆弱性(self-brittleness)高,则表明缺乏适应灵活性,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不能对变化的环境要求及时作出反应,当面对环境改变和外在压力时,总是表现出心理和行为的混乱无序状态,很难从挫折经历中恢复过来,更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危机脆弱性是描述个体危机承受能力的一个概念。健康心理学在研究危机脆弱性时,通常从其反面一自我压弹力进行研究。为什么有人会在生活压力下崩溃,而有些人却能成功逃脱像重大疾病、失去亲人、自然灾害或战争这些创伤事件的影响,这就涉及到不同个体的危机承受能力(basic be-havioral science task force)。危机承受能力强的个体更容易保持心理平衡,危机承受能力弱的个体比较难保持心理平衡。

通过整合心理危机、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个体自我压弹力与危机脆弱性的高低与个体维持心理平衡的能力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认为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可以作为预测心理危机的关键性指标,心理危机的实质是个体在面对重大生活事件时所出现的低自我压弹力、高危机脆弱性。并伴有一系列不良生理心理反应的不平衡状态。

心理危机是应激源与个体易感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心理危机的个体易感因素有很多,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系统、应对方式等是引发个体产生心理危机的重要易感因素,因此,研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危机的关系对预防心理危机有重要意义。

关于应对方式与心理危机的关系,应激理论强调,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引发不等的应激反应水平,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缓解心身症状;应对不当会加重应激反应。Brian指出,积极有效、接近问题的应对和良好适应密切相关,而消极无效、回避问题的应对则可能导致抑郁、焦虑、不良适应等。Kimberly研究发现问题解决方式、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与悲伤、PTSD显著相关。Jane等研究发现不良应对方式在“自我中心”人格特质与心理危机之间起调节作用。国内学者刘取芝研究发现,应对方式中的处理问题、控制情绪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负相关,逃避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正相关,期望和寻求支持与危机脆弱性不相关。曾洁发现,大学生危机处理方式中处理问题、寻求支持、控制情绪、期望与危机脆弱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社会支持与心理危机关系方面,“缓冲作用学说”认为社会支持本身对健康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提高个体对日常生活中伤害性刺激的应对能力和顺应性,从而削减应激反应,直到缓冲生活事件的作用。Windle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中学生的抑郁和过失行为的关系有显著的缓冲作用。Car-ol等人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有助于缓解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国内学者刘取芝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总分及社会支持三个因子(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均与危机脆弱性成负相关。刘春梅、邹泓发现社会支持,特别是父母支持对青少年自尊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王雁飞发现社会支持与个体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缺乏与社会惰性、焦虑、担忧、压抑有着显著负相关。

社会支持对心理的维护作用已经得到很多研究的证实,但社会支持对心理的作用机制却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主要存在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和缓冲器模型之争,有的研究支持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有的研究支持社会支持的缓冲作用模型,有的研究证明社会支持既有主效应,又有缓冲效应,迄今研究者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

回顾国内对心理危机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对心理危机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临床研究,实证调查研究比较少,研究对象上主要选取大学生,基本上没有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而实际上,处于“风雷激荡”时期的中学生是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另外,社会支持对心理的作用机理仍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证调查了解中学生心理危机状况,通过探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关系来验证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和缓冲器模型。同时,本研究结果将对

预防和干预中学生心理危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随机选取广州市的五所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或高二学生各两个班,共795人进行施测,其中,男生404人,女生329人,被试年龄平均在13~17岁之间。回收有效问卷734份,有效问卷占总问卷的约92.3%。

2.2 工具

2.2.1 危机脆弱性问卷

采用心理学家G・帕里编制的“危机脆弱性”测验问卷,该问卷主要用来揭示个体是容易被危机事件伤害,还是具有较强的免疫力。问卷由15个项目组成,每一项目有“是”、“不确定”、“否”三个选项,其中第2,5,8,11,12,14,15项答“是”记0分,答“不确定”记1分,答“否”记两分;其余项记分相反。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在面临危机时更加脆弱。具体来说,低于5分表示个体在面临危机时很少有明显的表现,即几乎不受危机的影响;5~10分表明个体能成功地面对大多数危机:11~15分表明有时候个体在危机事件的冲击下无法保持平衡;15分以上则表明个体在面临危机时可能非常脆弱。本研究中a为0.638。

2.2.2 自我压弹力量表

采用由Jack Block编制的自我压弹量表,陔量表一共由14个自呈条目组成,每一条目分四级记分,“完全不符合”记1分,“不符合”记2分,“符合”记3分,“完全符合”记4分。本研究中a为0.825。

2.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包括10个题目,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评分,分数越高,表明个体社会支持越好。考虑中学生实际情况,对量表中的一些项目进行了修改,如将“同事”改为“同学”,将“工作单位”改为“学校”等。其重测信度为0.92。

2.2.4 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

采用黄希庭编制的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该问卷由30个题目,包含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幻想、忍耐等6个维度,采用5级评分制,分数越高表示越高采用某种应对方式,本研究a为0.857。

2.3 施测及数据处理

研究者在班主任的帮助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在规定的时间(45分钟)内收回问卷。收回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在个人电脑上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之间的相关

3.1.1 社会支持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的相关分析

表1数据表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均与自我压弹力成显著正相关,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负相关。其中主观支持与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的相关系数最高,其次是对支持的利用度。这表明,个体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越高,个体在困难情境中更容易保持心理平衡状态或更容易从心理不平衡中恢复过来。

3.1.2 应对方式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的相关分析

表1数据同样表明,应对方式中的问题解决、退避、发泄、求助、忍耐因子与自我压弹力成显著正相关:问题解决、求助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负相关;发泄、幻想和忍耐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正相关。

3.2 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维度对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的逐步回归分析

为了检验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的预测能力,分别以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总分以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各维度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见表2。

在危机脆弱性上有5个因子进入了同归方程,5个因子共解释危机脆弱性的联合解释率为20.8%,这5个因子包括问题解决(10.3%)、幻想(7%)、社会支持总分(1.6%)、发泄(1.2%)、忍耐(0.7%)。其中,问题解决、社会支持和退避对危机脆弱性存在负向预测作用。在自我压弹力上有3个因子进入同归方程,3个因子对解释自我压弹力的联合解释率为19%,3个因子包括问题解决(14.9%)、主观支持(2.5%)、退避(1.6%)。

3.3 社会支持在应对方式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中的作用分析

为考察社会支持在应对方式和心理危机间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分别以应对方式各个因子为自变量,以社会支持总分为调节变量,以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为冈变量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由于在相关分析时发现应对方式中的退避与危机脆弱性、幻想与自我压弹力不相关,因此,本研究采用4(自变量)×1(调节变量)×2(因变量)来检验社会支持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8个模型中,社会支持只在求助和自我压弹力这1组模型中有调节作用,而8组模型的社会支持的主效应均显著,这充分证明了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

4 讨论

4.1 社会支持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之间的关系

影响自我压弹力的保护性因素主要包括个体自身因素和个体外部因素,个体外部因素主要是指来自学校、家庭等的社会支持,这些都是中学生阶段非常重要的外部保护性因素。在本研究中,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各因子均与自我压弹力成显著正相关,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也证明了社会支持对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的保护性作用,该结果也与刘取芝、骆鹏程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在预防与干预中学生心理危机时可通过增加社会支持来帮助中学生提高自我压弹力,降低其危机脆弱性。

4.2 应对方式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之间的关系

以往研究表明,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与良好的社会适应密切相关,而消极无效、回避问题的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不良适应等密切相关,由表1可知,应对方式中的问题解决、求助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负相关,与发泄、幻想和忍耐成显著正相关;而自我压弹力与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忍耐成显著正相关。罗杰斯认为当个体预见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的时候,个体会运用各种防御机制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效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而所有应对方式,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在客观上减轻了个体急性应激反应,是维护心理平衡的重要措施,因此,所有应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应与自我压弹力成正相关,本文的结果也正好反映了这一情况,虽然幻想与自我压弹力的相关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但它仍然与自我压弹力成正相关。同样,该结果也表明,当发生心理危机时,暂时对危机情境采取退避、忍耐或是发泄是有助于预防个体产生心理危机的。

4.3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自我压弹力、危机脆

弱性的预测作用

当研究者以危机脆弱性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总分以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时发现。问题解决、幻想、社会支持总分、发泄、忍耐六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其中解释率最高的是“问题解决”,这表明“问题解决”与危机脆弱性的关系最密切,当个体采用更多的问题解决方式时,个体的危机脆弱性越低,危机承受能力越强。该结果与刘取芝、肖计划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同样以自我压弹力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总分以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时发现,问题解决、主观支持、退避进入回归方程,其中,解释率最高也是“问题解决”,另外,“退避”也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退避”与个体的自我压弹力关系也是很密切的,当个体面临危机情境时,暂时的回避危机情境是有助于维护心理平衡的。

4.4 社会支持在应对方式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间的作用

篇(9)

一、发挥公证的“预防、保障”功能,坚持把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放在首位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顺利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有这些,都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而且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实现的价值目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范畴”。根据这一经典论述,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系统论的思想,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方位领域的价值范畴,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秩序、和谐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各种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形成合力。而公证制度是预防性的司法证明制度,国家设立公证制度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具有普遍证明力的公证证明,并通过公证证明活动和公证法律服务,规范民事法律行为,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保障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保障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证实践证明,大量的社会矛盾和可能发生的纠纷可以通过公证得到有效的预防和化解,公证能够为社会和谐提供基础性的诉求解决平台。我们应充分发挥和利用公证的这一职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首先,我们要把为家庭服务作为公证工作的基本点和落脚点,在继承、遗嘱、收养、赠予、分家析产、婚姻财产约定、民事赔偿、房屋拆迁安置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事类公证业务中,充分发挥公证的基本职能,通过公证员的审查和确认,有效地剔除不合法、不真实因素,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制止违法行为,促进法律义务的正确履行。要大力拓展土地流转、旧城改造拆迁、保障民生等方面的公证业务,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充分发挥公证工作在预防纠纷、减少诉讼,解决社会矛盾方面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平安大庆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

同时,公证办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向当事人和社会宣传、表达法律制度内在价值的过程。我们要通过公证服务宣传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帮助和指导当事人依法办事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消除纠纷隐患,防患于未然。同时,通过证前证后服务把掌握的社情民意反馈给有关部门,提出法律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所有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发展。

二、发挥公证“服务、沟通、证明、监督”职能,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实现社会和谐,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公证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系,坚持把公证事业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认识,来把握。大庆市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然要求将民商事活动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法律手段,公证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拥有新的发展前景。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公证在强化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方面的巨大作用。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公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信用保障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处出具的合法有效的公证书,是交易当事人社会信誉的可靠载体,公证可以有效地防范交易风险,保障交易安全,降低交易成本。

其次,公证机构要通过办理各类经济合同、股票、招投标、拍卖、公司章程、法人资格、保全证据、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等经济事物公证,提供抵押登记、提存等专项法律服务,大力拓展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金融、企业改制等经济公证业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改革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公证工作在保障社会诚信,维护经济交易安全和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安全阀作用。要通过办理出生、亲属关系、婚姻、学历等公证事项,大力拓展涉外、港澳台公证业务,为大庆市扩大对外交流和开发、加快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公证工作在促进国际贸易、促进对外交流和民事交往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通过“加、减、乘、除”工作法,大力提升公证工作在社会综合治理方面的力度

“加”,就是与时俱进,加大在高新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通过视频,我最深的感受是,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很大,最突出的表现是在高新技术的应用上。我市的公证行业也一样,存在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问题。一是建议引进 “人脸识别系统”,可以有效预防假冒当事人,确保公证质量;二是引进“公证自助申办系统”;三是建议构建全市统一的公证业务、管理平台。

篇(10)

作者简介:杨和平,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院长。

基金项目: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大教改课题“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三方联动’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1124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杨和平。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9-0073-03

职业教育是指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的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主体。中高等职业教育由于人才培养的层次差异,两者之间基本没有多大联系,长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导致人才规格、专业设置、评价体系等诸方面长期处于脱节和重复现象。通过中高职衔接,整合优势资源,能够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院、校、地“三方联动”构建库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随着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已经在“十二五”规划中被明确提出,迫切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打破以往职业教育各自为政的局面,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以重庆库区为例,重庆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但要完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还要承担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的任务,库区职业教育承载着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和新任务,但当前库区职业教育整体水平不高、中高职脱节、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不相匹配,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重复建设、缺乏区域特色,职业教育单打独斗的模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十二五”时期,国家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职业教育提升服务产业、服务社会的能力,要求统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基于此,在三峡库区有限资源情况下,为突显地区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必要性,打破过去那种“政校企”三方各自为政服务区域发展的格局和模式,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就需要构建“以院带校、以校带地、以院带人、以人带人、以人带地”的“院校地”三方联动模式[1]。其中“院”代表高职院校;“校”代表中等职业学校;“地”涉及到地方政府、地方企业、行业等。这种探索模式,是对现代职教体系的一种积极诠释,通过中高职衔接、通过这种“三方联动”机制,必将更加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产、学、研”结合提升库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

三方联动模式,有效整合了库区职业教育资源,通过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更加明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对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能力起到了极大作用,加快了职业教育服务社会能力建设。

(一)实施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技能型人才

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新型工业化的重心是发展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素质劳动者,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培养依赖于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能够运用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二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所培养的人才层次,不同的人才层次很好地满足了行业、企业生产管理需要,因为不管是何种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是相同的,它们都是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培养的是区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多层次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活动中,都坚持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了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都正在逐步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

篇(11)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213-01

一、社会化及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一)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通常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1.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l-7)

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社会心理学基础理论,这一理论源于行为主义学派的强化学习理论――即学习,本质上说是受到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无强化、惩罚的影响,而改变了行为的发生概率。而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不仅加诸于个体本身的刺激物可以让其获得或失去某种行为,观察别的个体的社会化学习过程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2.社会比较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1954年提出的一种关于自我评价及亲和行为的理论。他认为个体都具有一种评价自己的驱动力,在缺乏客观的、非社会标准的情况下,便会以他人作为比较的来源与尺度,通过对比来评价自己的态度、能力和反应的适宜性。

对于社会心心理学来说,从心理机制来探讨社会化,通过社会角色引导、社会比较、社会学习和亚社会认同四个侧面,从而有力揭示社会化在个体身上发生的心理机制。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了解学生社会化过程发生的心理机制,对于了解和认识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而改善中学德育教育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学教育中学生存在的德育问题

(一)对自己学生角色认识和把握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身心全面发展的年龄,还不能进行合理准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取舍,对很多东西认识和把握都存在偏差,特别是有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学生角色把握不明确,不务正业,不能完成学校和老师规定的任务,荒废学业。

(二)青少年学生群体中的相互比较

中学生处于青少年学生群里中,随着自身的不断成长和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总会将自身与他人的状态进行比较以获得明确的自我评价。有的学生不能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认识,缺乏良好的自我肯定感或者过于肯定自己等问题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从观察学习中获得的经验

在当代,学生的很多行为和方式并不仅仅只是来自系统的学校课堂知识的教育,而且也来自他们自身对生活的观察,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经验,形成自己一定的价值观。

(四)学校这个亚社会在与大社会接口时出现的不一致

同辈的学生群体构成一个亚社会,如果亚社会的要求和现实大社会出现冲突,而青少年又处于自我价值系统的形成阶段,身心发育不平衡,通常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消除压力,所以这个阶段就更容易出现内心的重重矛盾和压力。

三、对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

(一)从学校来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大环境

所以从学校来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校文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环境。学校要从各个层面完善和改进,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完善学校的公共设施和设备,开展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条例等,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二)从教师来讲,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正确引导

1.从社会角色引导帮助中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在学校教育过程别是德育过程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就是教师,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给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形象,并且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他们的学生角色,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并且在以后的阶段和社会化过程中,面对各种社会角色,都要积极应对和承担。

2.注重发挥同辈集体的积极作用,帮助培养良好的自我肯定感。一般来说,只有得到社会群体的承认和接纳,个体才能形成稳定的自尊感,并由此获得自信和安全感。在班上多开展积极有益的交流活动,充分认识自己,同时鼓励大家要合理选择比自己优秀的人作为比较对象,从而激发大家的自我努力意识,并向更高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