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初中作文要求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9 17:24:0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作文要求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初中作文要求

篇(1)

数学作业设计,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设计题型多样、题量适当、针对性强的数学作业,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那么我们应如何设计我们的数学作业呢?结合多年在农村初中任教数学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1.作业设计要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思维性。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的需要,还要充分考虑学生求奇、求新、求趣的心理特征,善于挖掘语言教学中的“趣”,努力提高作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牵动农村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学习需要。当学习对作业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不会把作业当成一种负担,而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而且知识也掌握得迅速和牢固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原动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去完成作业。

(2)设计的作业练习,不能超出课标,但又是不落俗套,要新颖灵活,要具有启发性、思维性。可以设计一些“一看就懂,一做就错”的“上当”练习,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可设计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趣味题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有效途径。

2.作业设计要注重数学基础知识,注重目标性、代表性。

作业设计要关注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要有代表性。新授课的练习,是理解巩固新知识,是由懂到会再到思维建构的重要教学活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根据新授课内容,安排单项练习,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其次要抓住重点、难点、关键内容,安排集中练习,启发学生发现规律,掌握关键。同时要针对易错易混知识,有意铺设易错、混题,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使他们全面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

3.作业设计要注重层次性,注重全面性。

(1)层次性是指作业内容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基础不等、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和快慰,可以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这是人健康发展的起点。由于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先天禀赋和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都有“露一手”的机会。

(2)《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作业要顺应学生的认识规律,呈坡度、出层次,使学生从感知认识到熟练掌握,再创造性地运用,循序渐近,逐步加深。

4.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单一形式习题的反复练习,只是一种无差度的重复练习,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但是由于这样的练习是机械的、枯燥乏味的,不可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持久记忆,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们应该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的练习,从而引起并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使他们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加深理解知识和巩固知识。

5.作业要有自主性。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必应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在作业设计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编写作业题,使学生自主学习。

篇(2)

对于小学和初中的作文衔接的教学过程而言,教师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非常重要。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作文训练的要求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上的差异也很突出。如何能够引导学生适应这种转变,让学生慢慢能够融入到初中作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具备耐心,并且在教学方法与策略上要得到。只有让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的展开,帮助学生做好语言积累,学生才会更迅速的融入到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中。

1、做好作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首先,教师需要有效的进行两个阶段作文教学的衔接,要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并且引导学生慢慢适应初中阶段写作教学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进入中高年级后才会展开对于学生的作文训练,作文教学的目标也比较简单,作文教学的核心往往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进入初中阶段后,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作文训练的要求也更高。初中作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语言应用能力,也需要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表达一定的想法与见解,并且要能够在文章中有情感的流露。两个时期作文训练的要求有着非常明显的转变,作文教学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教师首先要让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明确作文训练的这些核心目标,让学生在认识上非常清楚。这样学生才能够一点点适应这些变化,并且慢慢随着教师的教学节奏有效的进行写作训练。

小学时期的作文训练要求比较简单,重点往往是让学生能够写出通顺流畅的句子,并且能够简单的描述相应的人物或者事件。在这样的目标的引导下,作文训练的难度不会太大。初中阶段作文训练的要求在一点点提升,初中的要求可以概括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表达力求有创意。写记叙、说明、议论与应用文。注重‘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可以看出初中阶段的写作要求更注重文体训练和结构要求,鼓励学生更自由、个性、创意的去表达。所以初中老师在习作指导上,要让学生针对内容、情感、文体、立意等层面,要更系统和详细地讲授写作知识和技巧。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作文写作要求上的这些转变,让学生明确初中阶段写作过程的整体目标。这样,学生对于写作中应当把握的方向会更加清晰,学生的写作过程也会更有针对性的展开。

2、了解学情,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指导

在进行小学和初中的作文教学衔接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教师要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学情,教学衔接时要具备耐心,要给予学生循序渐进的教学指导。教师可以首先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可以在学生刚进入初中后透过学生写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来了解学生的习作能力。这会让教师非常直观的认识到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写作基础,也会给教师指明后续教学应当有的方向。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一些优势以及弱势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对于学生有待加强的方面要制定教学方案加以完善。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快的适应初中作文教学的写作要求,才能够让学生更迅速的融入到初中阶段的写作过程中。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初中写作训练,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更灵活的教学策略。比如,对一些小学阶段写过的话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写,但是,写作要求要有所转变,也可以鼓励学生写作中有进一步创新。比如写秋季,小学生可以写,初中生也可以写,只是初中生的观察角度可以更多,文章可以写得更深,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词语都应当更多更丰富。在习作训练中,可以要求学生先模仿,后批判,再创新,这会让学生的写作技能一点点实现积累,文字表达能力也会越来越娴熟。在作文评讲中,教师要充分抓住反馈和修改的机会,给学生做出示范性修改指导,帮助他们在修改过程中了解更多的写作方法。只有让写作教学循序渐进的展开,学生才能慢慢适应新的写作要求,自身的写作能力也会一点点得到进步。

3、标准化作文评价

在作文教学的衔接中,教师有效的给予学生作文教学的评价,这也是实际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教师要抓住评价的过程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初中阶段写作的一些具体要求,并且有针对性的指出学生的一些问题,让学生慢慢进行完善。标准化作文教学评价也是对于学生的一些有效引导,教师可以清晰的将写作的一些具体要求体现在评价内容中,让学生找到写作过程应当有的方向。此外,教师的评价策略中也应当有更多鼓励与认可的成分,要让学生对写作过程怀有更多的热情。这样,学生才会更乐于进行积极钻研,自身的写作技能也能够一点点得到积累与提升。

作文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培养起来的,我们必须把小学至高中的作文教学作为一个整体,一切指向最终的教学目标。从小学到高中,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在一个系统的作文教学中,逐步的发展成长起来。所以在小升初的衔接过程中,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对于初中写作要求的适应,并且要对于衔接过程倾注更多教学热情,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学生的作文能力顺利的过渡和发展。教师还要充分发挥作文评改过程的教学指导效用,要用标准化的评改过程让学生明确写作方向,并且要多给予学生鼓励与认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热情,这些都会为小升初作文教学的有效展开提供很多实际帮助。

参考文献

[1]沈颖.谈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趣味引导[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10).

[2]杨锋.初一作文教学不可“急行军”[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10).

[3]孟岩.初一新生作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3(06).

篇(3)

1.1、核心理论

多维多参数系统观、动态平衡观与可持续发展观是生态作文教学的核心理论,重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差异,包容个性。只有将上述三种核心理论巧妙的运用到初中作文体系中,才能为初中作文体系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完善更新初中作文内容,呈现新的景象。

1.2、核心要素

生态作文教学中要以学生、平衡、发展为核心要素,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状况、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具体情况加以核心要素进行分析,以此来解决在教学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核心要素的含义旨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了解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在写作中的主观能动性。而初中作文课堂一般呈现动态平衡的特征,以平衡为核心要素的生态作文教学旨在要在动态平衡中寻求统一,保证作文的稳定性。以发展为核心要素要求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紧跟时代的步伐。

1.3、核心资源

在生态学视角下,会看到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下看到的作文资源,所以要抓住时机,不断挖掘新的作文资源,丰富作文素材,提高初中作文文学功底,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在生态学视角下,作文资源呈现多元性,多层次全方面的展现了各种作文资源,要对作文资源不断开发,深度挖掘蕴含在作文资源中的丰富内涵,并将所开发出的资源进行创造,生成新的资源。

2、生态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2.1、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作文教学迎合了新课改的需求,在新课改下,不仅要求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基本掌握,更要求学生将所学内容自成体系。在生态学的视角下,不仅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突出了老师的指导作用和地位。老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充分发挥老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老师对学生作文进行训练和指导,引导学生自成作文体系,顺应了新课改发展的要求。同时,生态作文教学也符合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改善初中作文体系。

2.2、是教学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化视角下的初中作文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感受生活的深刻含义,在生态化教学理念中顺应自然,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将生态化理念渗入到初中作文中,使学生真正能够融入到生活里,将生活中的点滴素材运用到作文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实现教师教学平衡结构向生态化平衡结构的转变,和谐师生关系,建立新型师生理念。

3、生态化作文教学的基本框架

3.1、教学导语

教学导语是实现生态作文教学的前提。生态化教学中导语的设置及其关键,只有通过设置导语,学生才会通过简短的文字介绍,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及核心进行了解,提升教学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导语的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分为单元素导语、多元素导语、评论式导语等形式。

老师在设置教学导语时,需要灵活运用生态作文教学的核心观念、核心要素及核心资源,通过运用上述内容拉近教学导语与课堂内容的距离。导语要对教学内容充分概括,充分反映教学主题,真正发挥导语的作用。也要对导语进行实时更新,使导语不断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时代的发展。最后,在设计导语时要以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新颖有创造力的导语,激发学生对生态化教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交流中去,形成良好的生态化教学氛围。

3.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实现生态化教学的基础。根据上述所形成的教学导语制定教学目标,以此来开展生态化作文教学活动,是生态化教学的总纲领。并在制定目标时注意作文与应试之间的关系。传统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与方式比较死板,学生积极性受到一定限制。而在生态化教学视角下,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形成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对初中作文的要求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表达情感与交流的能力,所以在生态化教学中,让学生不仅有应对应试教育的能力,又有情感表达的能力。

另一方面,生态化视角下的初中作文要注意作文与做人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素质。在初中写作过程中,学生经常面临无事可写等问题,主要由于老师在讲课时没有将作文与做人联系在一起,作文脱离了实际生活,制约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老师在教学时就需要格外注意要将写作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提升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

3.3、教学小组

篇(4)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现状 问题 对策

【前 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学要求规范了当代的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行为。教学要求的提高,使得当代教育工作者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重新审视。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笔者选择初中语文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对于学生思维的开拓具有促进作用,然而,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下面,我们就来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1.学生的作文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作文学习的热情不足。初中生的写作训练都是在教师的要求下完成的,学生很少发自内心地有写作的欲望。在教师的要求下,学生即使不愿意进行创作,也要完成一个作文。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写作目的不明确,找不到写作的动力,写完的作文明显具有较低的质量。学生缺少写作的积极性,已经成为限制当代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因素。

2.作文的质量明显不足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会对学生提出很多要求。包括在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时,学生都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写作。所以,一些初中生的作文质量明显不足,其语言表达不具有活力,更没有真实的感情,无法对思想进行很好地表达。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在进行写作时,许多学生会找不到写作的素材,也不会进行仔细思考,只顾着随意书写,凑够字数。一些学生的文章的结构性不足,布局也不尽合理。另外,初中学生对于标点不能很好地使用,使得词不达意。

3.教师的写作教学态度不足

教师的写作教学态度对于学生的写作态度具有直接的影响,一些教师在写作教学态度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许多教师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时,经常是三心二意,造成学生作文的评价不尽科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心理需要考虑不足,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进度合理,一学期只为学生安排二到三次写作训练,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对策分析

1.加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特色化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就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观察能力进行提高。教师引导初中学生对周边的生活现象进行观察,从自己身边的人、事、物写起,将自己接触到的事物描写得生动,才能使学生将真情实感融入到文章当中。另外,教师要对学生生活的体验能力进行提高,使学生对生活中的琐事有自己的看法,将日常生活中的趣事进行有效地整理。教师更加重视起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写作构思时加强互动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得到拓展。教师要做的是给学生正确的指导,使学生建立起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端正的写作态度

学生的写作态度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进行激发,是要讲究技巧的。比如在以“母爱”作为写作话题时,教师要利用有效的课堂互动,让学生对这一写作主题具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为了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个自己与母亲的故事,让学生的情感因素得到调动,让学生的头脑对母爱这一话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教师更要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写作的目的进行分析,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态度才能端正。

3.教师要正确评价学生的作文

教师对于学生作文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对于那些对写作没有太大兴趣的学生,教师不要对其进行一味地否定,要利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学生走入到写作学习活动中。为学生建立起写作的信心,用师生间有效的互动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结 语

综上所述,笔者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写作教学建议。希望当代初中语文教师正确对待语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提高的基础。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83-01

传统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无疑是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学生畏惧写作、写不好作文、无从下笔等现象司空见惯,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屡见不鲜。近些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传统低效、高耗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亟需淘汰,创新、有效的教学模式亟待构建,且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点,也从过去“以仿写促学生作文水平提升”到重视对学生个人感受和生活感悟方面写作方向的转变。为此,则要求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循序渐进,采取层层递进、逐层推进的方式实现学生写作水平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层递式教学正是此类的典型代表,其不仅能够让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变得更具有针对性,而且还能循序渐进促进学生写作基础能力得到提升。以下,作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经验,结合当前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特点及学生的实际需求,探讨层递式教学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应用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突破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难关”。

1 前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作文写作教学作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半壁江山”。语文作文不仅是学生语文基础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且还能为学生提供才华施展的空间。因此,一直以来,无论是语文学科课时设计和安排上,还是各类语文测试中,作文一直都是“重头戏”。然而,从当前我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上看,其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作文教学不仅存在着诸多难以突破的教学“瓶颈”问题,而且学生对作文学习和写作的“畏难”情绪严重,这些严重阻碍着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效率的提升。目前,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存在较强的功利思想,往往是通过要求学生背诵范文来积累材料和实现写法提升;二是作文教学缺乏具体讲解和指导,教学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等存在问题;三是未重视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造成学生写作过程中对教师、教材等依赖性强;四是学生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积累不足,造成写作过程中“无话可说”的局面。以上四个问题是存在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且严重阻碍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制约着学生的能力发展。因而,亟需转变作文教学思路,遵循逐层递进的原则,探索出富有成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以实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效率及学生写作能力“双提升”的目的。

2 层递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层递式教学”,顾名思义,其主要内涵是依照“逐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教学,以促使学生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基础在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正是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使得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作文写作基础、能力等,而针对不同基础、能力的学生实施统一化教学必将造成部分学生的不适应。为此,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层递式教学法,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写作水平,不同学生的不同写作基础,逐层递进,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每一个阶段的教学,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收获,教学都能取得较好的成效。

3 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般而言,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是分阶段、分目标推进。以下,作者就以自己教学的331班共59个学生为例,分六个阶段就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作具体的探讨。

第一阶段:该阶段是作文写作教学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学的重点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和重视生活以及自我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探索生活,并初步学会用文字将其记录下来,形成一定的反馈。具体操作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要求每一个学生每周上交2至3篇的周记,并对其中写的较好的作品加以表演,以鼓励学生继续创造,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和积极性;第二,保障学生每周都能得到一定的写作训练,如每周设置两节课的写作训练课,来培养学生形成写作的基本能力;第三,作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协同家长一道,共同督促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第二阶段:在学生具备写作的基础能力,能够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真情实感用文字表达出来之后,就需要步入第二阶段――重视习作的韵味。习作的韵味,就是对学生写作的个性和新颖性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的习作变得更具有可读性和内涵。

第三阶段:强化对技巧训练。娴熟的写作技法是佳作形成的必备基础,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写作技法的掌握上,往往存在较大的不足,且大多是以记叙为主。对此,这一阶段,教师就需要强化对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采取多重、多元化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在不断锻炼中实现技巧提升。

第四阶段:加强对学生文章立意和构思方面的训练,适当结合历年中考作文真题,让学生尝试自主构思和立意,从而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实战经验”。

第五阶段: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设置各种文体限制,让学生在既定的文体下写作,以提升写作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此阶段要求学生多阅读些课外书籍,拓展作文写作视野,从而掌握充足的写作材料,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4 结语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突破这一重难点教学,势必需要教师采取逐层递进的方式,结合层递式教学,从对学生真情实感的引导出发,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到最终实现学生写作整体能力的提升,以此来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成效。

篇(6)

1.语文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古代,人们写作文的时候都是从四书五经中随机挑选一句话或者是一段话,写出自己对这句话或者这段话的感想,在发散一下,写出自己的感悟等等,因此,我国古代的学子写作文的思维比较开阔,没有局限性,基本上属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状态,但是由于现代的语文教材编订的局限性,我国现在初中生的语文作文已经不再具备前人写作的优点了。

我国现在初中生的语文课本都是以单元形式编订的,每一本书分为好几个单元,每一个单元都有不同的主题,而每一个单元的主题都各不相同,甚至都没有任何的联系,以至于当初中生根据课后要求写作文时没有系统性,使得初中生没有办法将教师所教的内容整理、吸收、学会、运用,以至于初中生的写作水平停步不前。因此,想要提高初中生语文作文的水平,就要改变现在教材的编订方式,使其更加符合初中生的学习方式,使得初中生更加容易接受因为教材教授的知识,并且充分运用到语文作文的写作之中,从而提高初中生的语文作文写作水平。

2.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我国大部分初中都是使用的函授教材,所有的考试题目都是有标准答案的,语文作文的写作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师对初中生进行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的时候,为了初中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语文教师已经不再注重语文作文中想要表达的情感,而大多数都是使用写作模板教授初中生应该怎样写作文,因此,语文教师就找出几篇写得好的作文为模板,让初中生照着模板仿写,不要求多么具有真情实感,但求符合规矩,初中生在写作时,只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就能够得到高分,以至于一些真正具有真情实感而且立意新颖的作文反而所得的分数不高,久而久之,学生也不再在作文中投入过得的感情,所以,现在初中生的作文都是模式化的,没有新意。因此,教师在教初中生写作文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学生对作文立意的理解和在作文中投入的情感,而不是成绩,只有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才能够打动人心。

3.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学生为了将来能够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而不断地学习,以至于学生的全部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学习上,很少有课余时间,因此,初中生难免对生活积累少,缺乏对生活的感悟,思想认识不深刻,以至于初中生几乎与社会脱轨,而作文是生活的艺术,这门艺术中包含了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体验、感悟,是一门需要激情投入的艺术,但是,现在我们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内容浮浅、空洞,情感淡漠或虚假,所以这样的文章是不能够打动读者的,同时,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对学习语文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当前学生在学生语文作文是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

二、解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篇(7)

一、指导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

作文像是一座房子一样,而素材就是建造房子的砖和瓦,素材的积累对于初中生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对于素材积累的指导,只有当学生的心中有充足的“砖和瓦”了,学生才能将“房屋”顺利的建造起来。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经常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推荐一些优秀的读物给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对一些优秀的、精辟的部分给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体会到这些优秀文字中所要表达的意识和情感,使得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在不断的阅读中学生可以积累到丰富的素材,使得学生在作文中表述的语言更加的生动精彩了。其次,初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作文的素材的来源就是生活,对于生活的观察能力越强,则积累的素材也就越多,越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时要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多加观察和留意,并且鼓励学生用语言和纸笔将对于事物的观察和认识表述出来。

二、加强学生写作技巧的培养

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掌握议论文、记叙文以及散文的写作方式,在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对于学生写作技巧的培养。对于写作技巧的培养一般着重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于初中生基本结构写作能力的培养,即构建文章的基本要素,例如议论文论点要准确、论据要充足,结论要正确;记叙文的要素要完整,线索要鲜明;散文脉络要清晰,情感要真切。是初中学生充分把握每种文体的架构和要素,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于学生进行选材的训练。在进行语文作文的课堂教学的时候,对于文章选材的板块要向学生进行分析说明,并且重点阐述这些素材之间的关系和在作文中的作用,提高学生选择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从不用的角度选择材料的精华部分来构建结构完整文章的能力。另一个方面要在基本结构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提高学生对于文章润色的能力。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作文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是对于生活的一种文字表达,其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提高学生对于作文润色的认识。例如对于一些经典文章中用于润色的字、词、句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且加以应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学生的兴趣是学生自主的进行作文的学习的动力,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对于作文的教学模式仅限于枯燥的方式,例如摘抄、背诵、引用等等,这些方式很难使得初中生的兴趣,写作的水平自然也很难提高了。新课改要求在写作中给予学生自由的表达和话语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初中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鼓励学生设疑

疑问的产生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未知的问题产生的困惑,这是学生进行思考的一种表现,通过不断的产生疑问和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不断的超越现有的认知水平,活跃其思维,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进行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精心设疑,鼓励学生发问,采用多样性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例如,可以采用课堂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不断思考,不断提出疑问。新奇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多向性思维,因此,学生不但会创造出更加新颖的句子,并且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兴趣。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学生能够更加主动投入到作文学习中去。

(二)组织各类相关的活动

教师可以在学校或者班级范围内举办一些作文的评选活动,对于优秀的作品进行公开展示或者鼓励学生参加校外的一些杂志、报社举办的作文大赛等等。通过比赛的形式能够不断增加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并且当这些比赛中学生能够获得奖励,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得学生对于写作更加有信心和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相关的主体班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写作心得的探讨,也可以交换彼此的作品,寻找彼此的优缺点等,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写作的积极性。

(三)重视对于学生作文的评价

对于学生作文的评价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应当及时发展每个学生的进步,发现每篇作文的优点,以鼓励为主,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应当给予不同的评价和鼓励。当教师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着的问题的时候,应当先鼓励其具有优点的部分,然后委婉的指出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和不足。在评价口气上多采用商量的口吻,例如“这样进行修改是不是会更好?”等,尽量不要一味的抹杀学生。教师商量评价口吻的应用不仅仅会纠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进一步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新课改要求语文的教学必须呈现出一种人性化的教学,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通过作文和学生进一步的交流,通过对于作文的评价和学生进一步的沟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提高学习作文的能力。

四、结论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教师应当顺应新课改对于初中作文的要求,不断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来不断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成为作文写作的主体,不断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篇(8)

有人会说,现在都九年一贯制了,衔接问题自然“化险为夷”了。实际上,一直以来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仍然是“马路警察各管一段”,衔接问题依然存在。

尽管一些沿海地区在这方面都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西北地区尤其是嘉峪关市区,目前初小作文衔接问题依然貌合神离。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研究现状,分析其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以求得对此问题的有效解决。

二、初小作文不衔接的原因初探

1.初小作文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作文的教学现状是:一般情况下,教师是根据教材中的单元作文题目和要求去要求学生的。通常是写作文前讲解相关的作文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回去准备材料和打草稿,然后再在下一节的课堂上写完统一交上,老师批改,接着发下来,讲评,反复修改,直到记住。考试的作文题目一般是在近期所学的这几个单元的作文题中选择一个即可。学生平时作文一般是不会写了就先学范文(即仿写),等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进行一些自我实例的添加或置换(这是由年龄和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等所决定的),所以难度并不大;语文考试的成绩多数情况不会在作文上表现出来,甚至有时考试时作文成绩按照字迹好坏和篇幅长短来决定。初中作文虽说教学的状况大同小异,但毕竟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各方面都有所提高了,考试的时候不一定是所学这些单元的作文原题,考什么题目灵活机动,所以作文如果平时没练过的话,就会出现不会写或胡写的状况,刚入初中校门的小学生如果还按照在小学的惯例去做的话,自然会作文分数不如小学好,这就成为了一个普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初小作文衔接学段《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现在,我们对照《语文课程标准》,找出初小衔接相应学段作文的目标要求。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中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第四学段(七-九年级)中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看来,两个学段在主要内容上跨度就很大,要求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难怪初小语文不衔接,作文不衔接,《语文课程标准》本身要求就有很大的梯度。要解决这个难题需要更好地努力,以跟上《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3.其他原因

当然,还有诸如:各方面的衔接意识不强烈或没有,师生所用教材不衔接,教师的讲课方式、教学要求不衔接,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作文习惯不衔接,作文评价体系不衔接等原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初小作文不衔接,需要我们尽可能地从多方着眼,积极寻找解决对策。

三、初小作文不衔接的解决对策

篇(9)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目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写作内容与写作主题大多数都是教师做安排和制定的。而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时,大多都是根据教材或者教学要求布置的,而忽视了学生实际的发展需求和学习情况,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较为模糊不清。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常会出现主题不明确,重复写作、写作规划不足等情况,这不仅严重影响着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质量,对学生写作水平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

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写作是一项考查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作思维能力的教学版块,而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尚不成熟,文化基础也相对而言较为薄弱,这就导致大部分的初中生会在学习写作和写作的过程中出现困难。并且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普遍具有易自卑、心理敏感以及情绪波动较大等青春期综合心理特征,以至于学生会在写作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大大影响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写作兴趣,写作态度较为敷衍,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和成长。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命题作文是现今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最为主要的写作形式,正是在这种单一命题形式的影响下,绝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写作训练时,就会过分的关注与注重学生的写作成绩。甚至还有一部分教师会采用写作模板等形式开展写作教学,导致学生由于过于重视教师所教授的写作模板,而出现套路化、单一化的写作问题,写作内容也会与学生实际生活严重脱节,这不仅严重制约着学生写作思维的拓展,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以及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强化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究

制定明确写作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落实教学目标,满足教学要求的基本前提条件,同样也是教师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的重要教学依据。对于作文这一自由度较高、创新创造力较强的教学版块来说,制定一个明确教学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若想从根本上改善作文教学问题,确保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进度,就要认识到明确教学技术,制定完善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与时俱进的更新教学思想,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将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作文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设计出一个满足学生实时发展需求的教学计划,进而在强化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同时,提高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效果。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也是学生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若想有效的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充分意识到学生写作兴趣对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作为写作教学的前提条件,让学生敢于创作、乐于创作,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而学生写作兴趣的形成是受到学生主观因素以及环境外部因素两方面作用的。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要灵活多变的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作文教学形式进行合理化的创新和转变,从而以外因激发内因,创造良性循环,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积极性。

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布置“观察日记”的形式来取代传统的命题作文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自主的记录和观察生活中常见事物。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还能够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学生在观察与记录的过程中写作素材也会得到积累,从而有效的摆脱以往套路式的写作弊端。

读写结合,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写作是一项着重考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以及文化基础的学习方式,与其他语文知识教学一样,同样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的学习过程。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应急于求成,而是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培养和教学,针对初中生的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尽可能的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以阅读为基础,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更加丰富的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形式,从而有效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强化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结:

总而言之,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教学任务,在实际的教学改革工作中,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以往教学形式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改正和处理,积极的响应与贯彻现阶段的教学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形式进行合理化的创新,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国卫.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J].科教文汇,2020,(8):109-110. DOI:10.16871/j.cnki.kjwhb.2020.03.048.

[2]王春玲,马海山.浅论新课改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20,8(8):23-2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8.011.

篇(10)

作文能力,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的能力的综合体现。只有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适应升学和就业。尽管中学阶段对作文有了硬性规定,但并不能确保初中生的作文水平都达到这个层面上。作文教学的困境,日益凸显。

我国现阶段对作文的教学,还局限在教材上。整体来讲,作文教学重视阅读,忽视写作的弊病难消。作文教材的局限性制约着作文课堂的教学,整节课程的分配都由学生支配。学生因缺乏素材,导致在写作时“江郎才尽”,种种现象表明,对作文教学的课堂效率亟待提高。

实施课外阅读及拓展训练,是逆转作文教学质量低下的神奇力量。n外阅读的积淀,能拓展学生的写作视角,为他们增加素材。教育家苏姆霍林斯基曾说过:“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努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二、实施课外阅读及拓展训练的运用策略

1.重视课外阅读,奠定写作基础

语文作文写作的基础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巩固了学生的课堂知识。让作文教学更丰富有趣。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看书看报外,还要对优秀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做到“精读”和“泛读”的有机统一。通过课外阅读,初中生不断汲取着文化的营养。在课堂上,教师以发散思维,对学生进行训练,形成课外阅读的正确之风。这样学生在作文时,有据可查,有物可写,有情可抒。

2.渗透课外阅读,培养写作灵感

“灵感”,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也是作文写作的源泉,同时也是初中作文实效性的具体体现。初中生通过课外阅读,随时在脑海形成想法,有了想法就想同他人分享,这就是作文的雏形。课堂作文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教会了学生具体的写作要求和方法。在教学中,将课外阅读渗透进去,能给学生作文灵感注入新的血液,也成为现代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热门。

课外阅读是作文知识长期积淀的过程,也是灵感之花的养料。课外知识的积累,提高了学生作文的资本。王安石《伤仲永》中,“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环谒(yè)于邑(yì)人,不使学”也是王安石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叹息。

3.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提高写作质量

加强随笔训练。随笔自由地表达了学生的情感,突出了学生鲜明的性格,也是提高他们写作质量的关键。教师加强对学生随笔的训练能力,要求他们自由抒发心中的情怀,感受真实的写作世界。

加强对日、周记的写作训练。日记在记录初中生活的同时,也是他们成长纪念册中最重要的一页。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记日记。日记在表达初中生想法和情感的同时,也不断积累着课外知识。通过训练和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空间,为他们以更加凝练的笔触书写作文提供了参考。

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提高阅读水平,无外乎多读,熟能生巧。阅读一定要有目的性,不能盲目进行。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上,必须要提高自身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日常进行拓展训练时,养成二次阅读的习惯。第一遍泛读,第二遍精读,在量次阅读中,充分通晓文章布局,明白作者写作意图,自己如果写作此文应从什么地方着手。对文章的分析持有严谨的态度,在布局谋篇上,必能获益良多。

篇(11)

一直以来,初中语文教学主要是“命题式“教学,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是老师一直在讲,师生时间无互动;安排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无法有效征集学生兴趣意见,因此也就直接给学生一个题目。这样下来的结局就是学生的作文写得千奇百怪,甚至有的文不对题,作文教学现状还远不及此乐观,诸如此类的教学是无法实现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要求的,对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也是不利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多元化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需求,本文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策略探讨。

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语文是一门对传统语言教学的学科,很多人都觉得很简单,但正是因为如此导致了老师的“放任教学”,以及学生的“随意学习”,加之老师在学生面前是有决定的领导权的定位,使得这种现象愈演愈烈。

从老师的角度出发,有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语文作文的教学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自身的潜力决定的,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自己也没有成系统的计划。在实际教学中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不加以考虑,因此教学操作起来就是根据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现有的教学材料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放任。课堂教学中已自己讲完为准,写作练习中以命题为准,批阅作文以简单的分数为准,这就导致了学生的作文学习的心理上有了一种随意的态度。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小学语文听老师讲解的教学方式过渡过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是无法适应初中语文学习需要自己思考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情况下,老师还出现了放任教学的情况,学生得不到和老师的交流,就会让学生心理上有了一种和小学无异的感受,时间长了也就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甚至还会抵触,也就造成了现下学生随意学习的学习现状。

2.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

初中生学习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于学生本身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要想取得好的成果就需要有效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对于初中生学习而言就是一个学习的“晴雨表”。

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甚至会一直伴随一部分学生的学生时代。在长久的学习中,如果不把握好自身的学习心态,很容易滋生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这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也是相当不利的。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了半壁江山,作文学习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好坏,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这么一个性格可塑性极强的成长阶段,语文作文学习的好坏更是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重要意义。

学生作文水平的好坏是反映学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需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十分扎实,还要有丰富的知识素材储备,因此要想高效完成初中语文作文的学习,学生需要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样老师在教学中就不能单一进行某一方面的教学指导,而是多管齐下,这就对于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都有促进意义了,可见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实施可以推动学生学习的整体进步,对于初中生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策略探讨

面对初中语文作文“命题式”教学的现状愈演愈烈已不能满足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的现状,结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改革已势在必行,现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策略探讨如下:

3.1 学生主体地位的实施

初中生的性格可塑性强的性格特征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好坏是依托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个人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教学中保障学生学习兴趣的实施策略就需要进一步实施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具体到实践中就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爱好等个人情况,譬如老师要安排一次写作练习可以先统计一下学生对哪些方面感兴趣,然后结合自己讲的理论进行合理的安排,甚至不必规定学生必须是写同样的题材,学生发现自己的作业都不同于其他同学的时候对待写作的态度也会不一样,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热情、激发主观学习的能动性。

3.2 老师主导地位的明确

在学生主体地位有效实施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老师主导地位的明确,这样在写作教学中的大方向就是由老师决定的,能够有效保障教学质量。对于老师主导地位的明确可以进一步让老师明确自己的责任,避免以往的“命题式”教学的出现,这样老师在进行课前准备的时候也就有了侧重点,会更多考虑学生的具体需求;课堂教学中也会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课后回顾中也会进行课程教学的总结,一套完整的教学下来老师便会对学生的情况有较深入的了解,在制定下一次的教学计划时也会有更具体、更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方案,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3.3 写作素材的储备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不看大处,写作教学就是最直接最真实的写照,很多学生在进行写作时不是没有思想,而是不能有效地讲自己的思想生动地反映到文字上,这就是写作素材储备不够的表现。因此要想在写作教学中取得实质性的效率,就需要对学生写作素材贮备进行加强。具体到实践中可以在课堂上集体进行影像资料的放映,提起学生的兴趣,形象的画面结合生动的解说还能加强学生的记忆;同时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日记、随笔等的联系,方式可多样化,譬如不需要必须是自己的真实感想,还可以是自己看的文摘或是小说中觉得优美的文字等。

写作教学现状的不乐观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造成的,因此要进行改革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便能实现的,这个过程需要在老师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带动学生,二者有效结合,掀起写作教学的良好风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改革的目的。

参看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