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业产业化市场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之后,农村生产经营体制的又一创新,是解决农村深层次矛盾的有效途径。总结和思考我国近几年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对于实现农业经济的飞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市场经济体制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农业及其经营体制。尽管在农村改革中建立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符合我国国情和农业的特点,且具有很大的弹性,既适应古老的牛耕,也适应现代的机耕,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应当长期坚持。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家庭经营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弱点也日益显露出来。这些弱点主要是:
1.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形式,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
2.由此而很难打破家庭经营形式的“小而全”生产格局,每户所能提供的农产品极其有限;
3.农户受文化水平、科技知识的制约,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更无力与国际农产品竞争;
4.农户居住分散,受交通条件、产品包装、保鲜等限制,即使有批量产品也难以进入国内、国际大市场。简言之,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打破县界、省界、国有大市场的矛盾靠家庭经营是无能为力的。
因此,在坚持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长期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经营,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的合作,建立“农工商”“贸工农”综合体,实行农商、农工、农业生产一体化,走农业产业化路子,就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经营体制的必然选择。
要把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保证农民在农业经营中的主体地位,而这个主体地位又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为此,建立其他经营形式时,绝不能否定家庭经营。
市场经济要求社会化大生产、大规模经营,而家庭经营规模小,只有通过农业产业化,通过分工协作,才能形成规模经济和批量产品,比较顺利地进入市场。市场经济与农业经营体制是什么关系呢?农业产业化又怎样适应市场经济,把农户、农产品推向市场呢?
首先,农业产业化与市场经济的联系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在这里,市场对商品生产及其价值的实现起着决定性作用。说它起决定作用,一是有了市场,有了消费者,还需要作为生产者的企业或农户,生产出消费者或市场所需的产品,方可进入市场;二是商品进入市场后能否卖出去,是否为消费者喜爱,并实际上被消费者全部购买(即实现了商品价值)。只有这两个条件同时达到,生产者才可以说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真正做到了以市场为导向。如果有市场(亦可理解为有消费者),但没有商品可上市;或有商品进入市场,但无人愿意来购买(亦可理解为没有消费者)。这两种情况有其二,都不能说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商品生产。
商品流通理论认为:生产决定流通,从市场经济分析,流通问题实质上是市场问题,而市场问题,必须抓好两头:一头是生产、一头是消费。只抓生产不抓消费(也可理解为市场),同只抓消费,不抓生产一样都是不可取的。因为有了消费而没有生产(产品),同有了生产而没有消费一样,市场只是一个空洞名词,而不是现实的市场。因此,用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谁决定谁的辩证关系看待市场问题,既要抓消费,又要抓生产,二者不可偏废。
进入市场的单位和个人都是不同利益的平等的经营主体。组成农业产业化的无论是加工企业、流通部门,还是农户,在实行产业化经营中都是独立、自主、具有平等权利和经济实体。产业化不论采用什么形式、什么样名称、都有没有改变参加者的主体资格,因为市场交换的实质,不是物品位置的变换,而是物品所有权的转让。这正是我们一方面要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保持农户的独立地位,一方面要通过农业产业化弥补家庭经营之不足,使农户能和企业一样平等地走向市场。市场经济是没有姓“社”、姓“资”之分的,凡有市场的地方,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公私都可以进入市场从事交易活动。我们说,家庭经营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指单家独户地进入市场困难,并不是说农户不能独立自主地完成买或卖的市场交易行为。同时意在告诫农民,只有农业产业化才能为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市场)之间架设一座畅通无阻桥梁,步入市场经济的快车道。
第三,市场经济对农业的基本要求是商品化或发展商品农业。商品农业与自给农业不同,前者是为交换而生产,为卖而产;后者为了满足自己需要而生产,自给有余的那部分产品才进入市场交换范围。农业商品化与农业产业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商品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是农业产业化的条件,而农业产业化又促进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商品率越高的产业(产品)对产业化的要求强烈,反过来成为产业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国外农业产业化最先起步、成熟最好的一般是奶类产业、蔬菜、水果产业一体化,这同此类产业的商品化是有关的。
在我国农产品短缺时代,农业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产量,生产是农业的中心环节。但是当前主要农产品供给已满足或超过市场需求,农业由过去的受资源单方面约束转变为现在的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这表明市场流通也将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农产品营销,将在更大范围内维持生态农业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系统功能的提高。
1.2生态环境保护的约束力
长期以来,由于特定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在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急功近利的做法,这些行为虽然取得了短期的粮食增产和暂时的经济效益,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生态和环境代价,严重损害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因此,生态农业的转型应注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协调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的关系。
1.3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力
加入WTO,是我国农业所面临的最大的外部环境变化因素。面对WTO的冲击,唯有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的竞争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才能在保住国内市场的前提下,进军国外市场。为此,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战略将成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4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
自1978年以来的四次大规模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1998年开始实施的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使我国从过去的单纯追求粮食产量逐步转变成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和追求产出效益为主。这一调整战略的实践不仅为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提供经验支持,而且还能容易的取得政策支持。
2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构建
2.1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内涵
纵观20多年来我国生态农业试点的发展历程,我国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而建立的农业体系。它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优化农业结构,它有利于生物种间互利作用的发挥和外部投入效率的提高;二是经济、高效的农业实用技术体系,即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及各种促进土壤肥力提高的生物学措施,提高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我国生态农业给试点地区带来了可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我国目前的生态农业只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生产体系,系统结构单一,缺乏与市场的有机联合,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体系内部虽然能维持高功能和高效益,但是由于受到整个农业与农村发展体系中分散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市场和自然资源双重约束的矛盾的冲击,生态农业的功能正在逐渐减弱。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来的,其基本思路就是在现有的生态农业基础上,改变以往仅仅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思维定式,通过与农业产业化的有机联合,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的系统结构,走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据此,将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内涵界定为: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生态化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品为中心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多层面链式复合农业产业体系。它是集农业生产过程、工业化过程、市场化过程、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4],这一体系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效协调统一。
2.2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基本框架
从内涵分析可知,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实质就是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两个系统的有机联合,这种联合不是系统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更大范围内整合优化两个系统的基本要素,构建形成更高一级系统,即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新的模式系统要素包括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主导产品、经营组织方式、农业产业链(产-加-销)等6项要素,这些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基本结构框架。该结构的系统功能则表现为:在区域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基础上,以主导产品为中心,进行农业的生态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最终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
2.3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分析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向现代产业转变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创业、起步、发展和完善4个阶段。在实践中,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以及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从而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5]。第一阶段是种植业结构调整阶段,在传统粮作的基础上引入蔬菜等经济作物,以奠定进一步发展的经济基础,并打破以往不合理的生产结构。在这一阶段,系统的基本要素特点和以前相比并未发生很大变化,在经营方式上仍以农户为单位,主导产品还不明显。第二阶段是农业结构调整阶段,此时系统多元化程度开始增加,利用方式由种植业向养殖业扩展,开始培养支柱产业。第三阶段是产业结构调整阶段,产业结构逐步向规模化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方向发展,农产品加工开始起步。此时,系统完成了利用方式向养殖和加工业的转化,产业链变得协调。第四阶段是完善阶段,即通过优化各种循环环节,调整和完善系统结构,初步建成一个以工业和运输业为主导的良性循环系统[6]。可以看出,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实现要素之间结构关系的优化组合是系统结构发育良好的关键。
3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实施途径
以上分析表明,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所处的阶段不同,模式实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设计和选择适合不同区域的实施途径。
3.1要素优化组合的综合发展型实施途径
1)适宜范围
主要适宜于我国经济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资源相对紧缺的地区,如城市近郊区。首先,较好的经济条件能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其次,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接受城市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辐射,且城乡沟通及产销联络迅捷,农产品市场容量大,将为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广阔的空间。第三,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郊地区将不可避免的出现资源破坏、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这将是模式实施中应该重点注意的问题。
2)实施方案
该类型区条件符合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的高级阶段(发展、完善阶段)基本特征,由此可确定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实施的基本思路为:完善农业生产结构,构建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模式基本要素的优化组合全面实现生态农业的产业化转型。
第一,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组合。借助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依据生态学原理,以多样性构造持续的稳定性,优化组合农业生产中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的多种结构,如农林牧复合结构,农、林、牧各业的内部结构,农产品品种结构,农户、专业户和生产基地(示范园、养殖场等)的经营主体结构等,实现农业生产的时空配合与多种经营的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围绕农业生产环节,以市场为导向有计划的延伸农产品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以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完善模式系统结构。
第三,多维动态综合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应充分把握市场动向,随着时间的变化合理调整要素组合结构,开拓新的生产领域,实施多维动态综合发展战略。
3)典型案例
瀛海镇位于北京近郊,区位优越,农业相对发达,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在模式实施初期,该区经过早期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从种植业发展到养殖业,培育了蔬菜、奶牛、肉鸭等主导产品,农业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产品卖难和初级农产品价格低廉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限制了农业系统的良性循环。针对以上情况,该镇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下,采取了综合发展型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实施途径,具体措施为:
①从1998年起,重点扶持了“瀛海蔬菜产销合作社”的建设,以公司带农户的形式扩大蔬菜生产规模。同时,建立了大型的奶牛养殖场和肉鸭饲养基地,以基地带农户的形式发展畜禽养殖业。
②综合发展种植业与养殖业,优化种养结构。具体是减少小麦、玉米的种植面积,扩大牧草的供应规模。同时,建立饲料加工厂和有机复合肥加工厂,其中饲料厂直接为养殖场提供饲料,降低成本;肥料加工厂把禽畜粪便加工后向蔬菜等种植业提供优质肥料,既增加了经济收益,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③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扩展销售市场。具体是扶持了东二村蔬菜加工、销售联合体的建设,进行净菜、礼品菜生产及酱菜、豆制品等的加工;扩建改造“华宇乳品厂”,并以“北京金大都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兴建禽类屠宰厂,畅通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及销售渠道。
经过5年的发展,瀛海镇蔬菜种植、畜禽养殖两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产、加、销产业链基本形成,集中体现了种植业的时空配合、农业的种养结合、产业的规模化经营的特点,有效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缓解了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最终形成了产业互保,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3.2市场导向为主的经济型实施途径
1)适宜范围
主要适宜于我国经济条件、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如城市远郊区。首先,经济条件一般,农业资金供给不足,限制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综合发展。其次,在城市的支农工作、城市市场利用、市场供求信息和技术信息等方面,城市远郊区得到城市辐射的强度要低于城市近郊区。第三,经济建设与农业争地矛盾不突出。总之,经济要素是这一类型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实施的主要限制。
2)实施方案
该类型区条件符合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的起步阶段基本特征,模式实施的基本思路为:以市场为导向,挖掘当地资源潜力,开发具有经济前景的自然资源,增强经济实力,进而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一,进行农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确定区域短期与长期农产品市场需求、市场容量;与此同时,开展自然资源经济评价,确定农业主导产品,主导产品不宜多,以便于集中投入。第二,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进行农业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加大资本、劳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有计划的扩大主导产品生产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第三,通过原始资本积累,合理扩大投资,开发新的主导产品,横向发展,或延伸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等纵向环节,逐步走向综合发展型道路。
3)典型案例
槐桥乡位于河北省曲周县中部,其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发展更具备有经济型实施途径的特点。该乡经过20世纪70~80年代的盐碱治理,彻底改变了盐渍化土地景观,土地资源丰富,但淡水资源缺乏。由于该乡经济建设起步较迟,缺乏农业发展启动资金,难以象瀛海镇一样走综合发展型产业化道路,而更适合采取市场导向为主的经济型实施途径。具体做法是,利用地多的优势,依托河北赛博板业集团公司,选择需水量少的经济林木为主导产品。于1999年,签订公司与农户的购销合同,建立速生商品林基地3000hm2。其中超短周期的杨树,轮伐期为2~3年,在2002年的第一次轮伐中增收约1350万元。依靠这笔资金,该乡规划以商品林为基础,将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在片林中发展立体种养,在网林中间作经济作物,并组织产销集团,优化产业链。
3.3资源约束为主的保护型实施途径
1)适宜范围
主要适宜于我国经济落后、环境脆弱、交通相对闭塞的偏远农村地区,或者因特殊的地理区位条件而形成的落后地区。受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制约,偏远农村一般难以在市场机制下获取外部支持的发展,其经济远远落后于城市近郊区和远郊区,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往往又具备一定的资源特色。因此,进行环境治理,合理利用特色资源成为此类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实施的首要任务。
2)实施方案
该类型区的条件符合生态农业产业化创业阶段的基本特征,模式实施的基本思路为: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特色资源,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一,综合诊断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明确农业发展的自然制约因素,有针对性的实施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工程,开展各类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当然,由于该类型区的社会经济条件较为落后,往往需要政府的先期扶持与引导。当前广泛开展的生态退耕、土地整理等相关工程项目就为此类地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第二,在不掠夺资源的前提下,利用特色资源,开发绿色农产品,以品质开拓市场。具体来说应把农家畜产品、果品、蔬菜、茶叶、花卉、园林园艺、竹木产品以及各地山珍、土特产品和特色观光作为发展绿色农产品的主攻方向,突出绿色农产品的自然性和民族性。第三,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与生态环境,扩大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规范生产、加工、储运、保鲜、营销、贸易全程的绿色监控与管理,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典型案例
如何建立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内部合理利益机制呢?有必要先认识一下农业产业化组织建设过程的一般规律。农业产业化体系的组织建设就是围绕一个或几个农副产品项目的生产经营而组织各方主体参与的过程。因此,农业产业化从形式上看是不同经济主体的合作。它不仅是不同生产经济活动的组合,也是各经济利益主体的组织结构的重新组合。
制度经济学认为,任何经济结构的发育都是由各利益集团谋求利益的活动促成的。在经济结构发育的可能性中,永远都存在潜在的经济利益。如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交易额的增加、新技术在生产上的成功运用,都会使某些成本的增率递减,或者在成本方面作等量的投资可以引起收入有更大程度的增长。这就要求变革现存的经济组织方式去获取潜在的利益。于是,主体利益集团中一些人看到了这些潜在的利益,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些人(或是个人、集团,也可是政府部门)组成行动集团,根据最大利润原则进行几种创新方案的比较选择,并充分估计到预期成本后开始制度创新。这就是农业产业化形成原因的最好注解。
农业产业化按组织结合的特点分有三种表现形式:一为松散式,二为过渡式,三为紧密式。松散式表现为,农户和龙头的结合没有任何经济约束,某一相互联系的经济活动,是通过纯粹的、偶然的市场活动进行的。这种关系既不稳定也互相不负责任,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交易的对象随时可能变化。过渡型表现为各经济主体通过某种经济约束或协议进行交易活动,这些约束常常是合同或契约,期限可长可短。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协约由各方协商,经营和管理职能仍保持在各个相互独立的经济主体之内,但龙头企业起制导作用。紧密式的产业化除具有上述过渡式的特点外,参与的各方不仅有经济约束,更重要的是各方经营管理的独立性已经丧失,作为共同的出资方,组成新的企业主体,各自的经营管理权部分或全部丧失,生产计划、组织管理、经营策略、利益分配等为总公司或集团决定,各方进行统一的活动。在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时,很多经济联系都只是简单的甚至是无任何约束力的协议。但随着农业产业化的逐步发展,这些经济关系都必须按照规范方式进行规定,以理顺经济责任和权利。同理,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也必将促使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由松散式向过渡式、紧密式发展。
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有着必然要求。在产业化中,各利益群体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很难自动地取得相互间的利益平衡。在利益总和既定的前提下,各利益群体将依据其所处的地位对利益进行分割,而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农民的竞争力总是最弱的。这就决定了各种以减少农民以外的利益群体拥有的利益来增加农民利益的办法,肯定会遇到种种阻力。因此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建立和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平衡工具或者手段往往是以利益在各环节上的分配是否合理为依据的。
利益机制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利益如何创造,二是利益如何合理分配。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是依据;后者对前者有促进作用,是利益机制的关键。创造利益的最直接主体,分为农户和加工、运销企业两级,他们都为整个体系的利益形成做出了贡献,都有必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水平,创造更多的利润。在农业产业化初期,在产业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龙头企业对广大缺技术、少资本的农户的培训、扶持尤为重要。龙头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和规模的不断壮大是整个产业发展乃至生存的关键。但影响体系利益规模的还有其他外部的因素,如市场环境、产业风险、经济区位等。在利益分配过程中,由于农户处于出卖原料的地位,作为价格的接受者,一般难以得到正常的利润,常常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加工和运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金投入多,周转快,利润较大,资金利润率常高于农业生产。为扶持农户生产,与之签定经济合作协议是分配利益时常常采用的方法。在这里,通过协调渠道或中介组织进行相应的监督,对于协议的公平合理是必要的。关于其他相关的经济技术服务部门如畜牧部门,其参与利益分配的方式常常是与产业化的结合方式有关。在松散式或过渡式的产业化形式中,服务费用往往是直接向农户收取,农户把它计入生产成本并转入农产品收购价中;或者是龙头企业与之签定协议,按协议收取费用。而在紧密式的产业化中,服务部门的服务支出作为一种投资入伙,按协议或按股份分取所得利益。
另一方面,在利益的分配上,除了要求公平合理外,还要求从产业整体出发,使得一定规模的利益刺激能够产生规模效益,使整个系统创造的效益最大化。这其中应该还包括为提高经济效率而相互寻找代表更高生产力的主体,并在自愿基础上进行的结合活动,这就是效率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常在发展之初,龙头企业资金报酬率是最高的,而农户与各服务环节的资金报酬率相对要小,这是由工业化生产和农业生产的一般生产率水平差异决定的。所以在此阶段,利益分配偏向于加工厂,而当加工厂达到一定发展水平时,其边际报酬率会下降。为稳定生产基地和服务体系,利益分配就应向农户和各服务组织倾斜。这是一体化建设中利益分配总是难以平衡的根本原因。
二
任何成熟的农业产业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许多共同性,即:以市场为导向,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按照市场需求,与农户签定产销合同,建立生产基地,提供配套服务;农民按合同生产、交售,企业按合同收购、加工,把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利润在各个环节合理分配,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经济共同体或农工贸一体化。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以下几项是关键性的工作:
1.明确各主体的职能和义务,划分各方权、责、利在农业产业系统中的关系。从性质上划分,所谓主体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政府部门。组织发动一个项目,特别是在当地商品经济尚不发达,龙头企业十分缺乏,国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单位经济力量薄弱的时候,政府的领导和协调就显得十分重要。这种作用表现在:①组织有关部门就某一项目进行市场分析和可行性论证,资金、信贷、人员的安排和计划;②对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和管理,在龙头企业建设与管理、基地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给予财税支持;③作为产业化体系各方利益的监督者和协调者,对一体化内部各组织间的经济协议和利益分配提出建议,对经济纠纷进行公正的裁决;④对职能部门进行相应改革,为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需要指出的是,用政府行政命令组织服务组织会使产业内部交易费用过高,这已被相当多的实践所证实。所以,政府部门的角色、作用必须慎重处理。当农业产业化充分发展,或者跨越行政区域时,政府部门的这些行政性作用将逐步被觉悟的、有经济能力的各“经济人”之间的理性协作所取代。
企事业单位。作为投资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其经营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单位本身,而且影响到从事这一行业的广大农户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加工厂在努力提高经营水平、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原料供应者——农户的生产也进行相应扶持,以取得农户的长期信任,获得稳定的货源。
如何建立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内部合理利益机制呢?有必要先认识一下农业产业化组织建设过程的一般规律。农业产业化体系的组织建设就是围绕一个或几个农副产品项目的生产经营而组织各方主体参与的过程。因此,农业产业化从形式上看是不同经济主体的合作。它不仅是不同生产经济活动的组合,也是各经济利益主体的组织结构的重新组合。
制度经济学认为,任何经济结构的发育都是由各利益集团谋求利益的活动促成的。在经济结构发育的可能性中,永远都存在潜在的经济利益。如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交易额的增加、新技术在生产上的成功运用,都会使某些成本的增率递减,或者在成本方面作等量的投资可以引起收入有更大程度的增长。这就要求变革现存的经济组织方式去获取潜在的利益。于是,主体利益集团中一些人看到了这些潜在的利益,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些人(或是个人、集团,也可是政府部门)组成行动集团,根据最大利润原则进行几种创新方案的比较选择,并充分估计到预期成本后开始制度创新。这就是农业产业化形成原因的最好注解。
农业产业化按组织结合的特点分有三种表现形式:一为松散式,二为过渡式,三为紧密式。松散式表现为,农户和龙头的结合没有任何经济约束,某一相互联系的经济活动,是通过纯粹的、偶然的市场活动进行的。这种关系既不稳定也互相不负责任,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交易的对象随时可能变化。过渡型表现为各经济主体通过某种经济约束或协议进行交易活动,这些约束常常是合同或契约,期限可长可短。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协约由各方协商,经营和管理职能仍保持在各个相互独立的经济主体之内,但龙头企业起制导作用。紧密式的产业化除具有上述过渡式的特点外,参与的各方不仅有经济约束,更重要的是各方经营管理的独立性已经丧失,作为共同的出资方,组成新的企业主体,各自的经营管理权部分或全部丧失,生产计划、组织管理、经营策略、利益分配等为总公司或集团决定,各方进行统一的活动。在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时,很多经济联系都只是简单的甚至是无任何约束力的协议。但随着农业产业化的逐步发展,这些经济关系都必须按照规范方式进行规定,以理顺经济责任和权利。同理,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也必将促使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由松散式向过渡式、紧密式发展。
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有着必然要求。在产业化中,各利益群体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很难自动地取得相互间的利益平衡。在利益总和既定的前提下,各利益群体将依据其所处的地位对利益进行分割,而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农民的竞争力总是最弱的。这就决定了各种以减少农民以外的利益群体拥有的利益来增加农民利益的办法,肯定会遇到种种阻力。因此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建立和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平衡工具或者手段往往是以利益在各环节上的分配是否合理为依据的。
利益机制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利益如何创造,二是利益如何合理分配。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是依据;后者对前者有促进作用,是利益机制的关键。创造利益的最直接主体,分为农户和加工、运销企业两级,他们都为整个体系的利益形成做出了贡献,都有必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水平,创造更多的利润。在农业产业化初期,在产业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龙头企业对广大缺技术、少资本的农户的培训、扶持尤为重要。龙头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和规模的不断壮大是整个产业发展乃至生存的关键。但影响体系利益规模的还有其他外部的因素,如市场环境、产业风险、经济区位等。在利益分配过程中,由于农户处于出卖原料的地位,作为价格的接受者,一般难以得到正常的利润,常常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加工和运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金投入多,周转快,利润较大,资金利润率常高于农业生产。为扶持农户生产,与之签定经济合作协议是分配利益时常常采用的方法。在这里,通过协调渠道或中介组织进行相应的监督,对于协议的公平合理是必要的。关于其他相关的经济技术服务部门如畜牧部门,其参与利益分配的方式常常是与产业化的结合方式有关。在松散式或过渡式的产业化形式中,服务费用往往是直接向农户收取,农户把它计入生产成本并转入农产品收购价中;或者是龙头企业与之签定协议,按协议收取费用。而在紧密式的产业化中,服务部门的服务支出作为一种投资入伙,按协议或按股份分取所得利益。
另一方面,在利益的分配上,除了要求公平合理外,还要求从产业整体出发,使得一定规模的利益刺激能够产生规模效益,使整个系统创造的效益最大化。这其中应该还包括为提高经济效率而相互寻找代表更高生产力的主体,并在自愿基础上进行的结合活动,这就是效率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常在发展之初,龙头企业资金报酬率是最高的,而农户与各服务环节的资金报酬率相对要小,这是由工业化生产和农业生产的一般生产率水平差异决定的。所以在此阶段,利益分配偏向于加工厂,而当加工厂达到一定发展水平时,其边际报酬率会下降。为稳定生产基地和服务体系,利益分配就应向农户和各服务组织倾斜。这是一体化建设中利益分配总是难以平衡的根本原因.
二
任何成熟的农业产业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许多共同性,即:以市场为导向,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按照市场需求,与农户签定产销合同,建立生产基地,提供配套服务;农民按合同生产、交售,企业按合同收购、加工,把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利润在各个环节合理分配,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经济共同体或农工贸一体化。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以下几项是关键性的工作:
1.明确各主体的职能和义务,划分各方权、责、利在农业产业系统中的关系。从性质上划分,所谓主体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政府部门。组织发动一个项目,特别是在当地商品经济尚不发达,龙头企业十分缺乏,国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单位经济力量薄弱的时候,政府的领导和协调就显得十分重要。这种作用表现在:①组织有关部门就某一项目进行市场分析和可
行性论证,资金、信贷、人员的安排和计划;②对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和管理,在龙头企业建设与管理、基地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给予财税支持;③作为产业化体系各方利益的监督者和协调者,对一体化内部各组织间的经济协议和利益分配提出建议,对经济纠纷进行公正的裁决;④对职能部门进行相应改革,为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需要指出的是,用政府行政命令组织服务组织会使产业内部交易费用过高,这已被相当多的实践所证实。所以,政府部门的角色、作用必须慎重处理。当农业产业化充分发展,或者跨越行政区域时,政府部门的这些行政性作用将逐步被觉悟的、有经济能力的各“经济人”之间的理性协作所取代。
企事业单位。作为投资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其经营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单位本身,而且影响到从事这一行业的广大农户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加工厂在努力提高经营水平、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原料供应者——农户的生产也进行相应扶持,以取得农户的长期信任,获得稳定的货源。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大农业是高度产业化的社会化生产,农业企业化的经营对资本的需求量大,融资形式多样化,新的农业技术研制和推广也要借助金融的力量。同时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季节性、周期性闲置资金,农村社会的各种游资也需要金融机构吸纳形成资本,推动农业经济不断成长和农村经济增长。金融介入农业及农村经济不仅起到融通资金的媒介作用,还发挥了经济调节的职能。
2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村信贷资金质量低下与支农资金需求面扩大的矛盾
农村金融组织高比重产生不良贷款严重地制约着支农资金量的扩大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速度。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实体的发展壮大,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呈增加的趋势。目前,我市扩大了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推广优质畜产品和特种养殖,确立和规划了主导产业,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同时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提出了增加技术含量、扩大经营规模的目标,这一切,都需要农村金融组织注入大量的资金。但由于信贷资金质量低,使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制约着农村金融组织支农信贷投入的加入。
2.2支持农业产业化与寻求安全信贷的矛盾
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从过去农产品短缺年代的单纯追求数量,转移到调整和优化结构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上来,把农产品变为最终商品推向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而我国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在某些方面还比较薄弱,产业化条件还不够充分,结构调整需要巨大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信息投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有相当多的农民仍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不知该种什么和养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盲目上马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有可能导致效益不佳,资金风险大。
2.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金融服务滞后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民的经济效益观念逐步增强,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客观上也产生了对农村信用社服务全方位的需求。如“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方式拓宽了龙头企业的业务领域,其对结算、票据贴现、资金融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只要求农村信用社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再生产环节提供全过程信贷、结算等服务,甚至还对农村信贷人员政策、法律咨询、市场经济信息、实用农业科技指导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3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信用社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基层央行要加大窗口指导力度,疏通货币政策传播渠道,引导信用社不断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存量和结构。在保证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扩大和增强基层信用社信贷支持力度,加大信贷营销力度,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在坚持信贷原则前提下,不惜贷、不惧贷,主动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增强信用社风险防范意识,努力盘活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资产比例。
3.2改进金融服务,提高服务水平。要发挥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在结算、汇兑及财务管理、咨询评估、理财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搞好市场分析,了解金融政策,提高经营决策水平。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涉外业务,减轻企业负担。要积极推进城市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制定政策措施,支持地方信用社扩大规模,增强资金实力。要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吸引民间资金;要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鼓励和培育优秀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大农业是高度产业化的社会化生产,农业企业化的经营对资本的需求量大,融资形式多样化,新的农业技术研制和推广也要借助金融的力量。同时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季节性、周期性闲置资金,农村社会的各种游资也需要金融机构吸纳形成资本,推动农业经济不断成长和农村经济增长。金融介入农业及农村经济不仅起到融通资金的媒介作用,还发挥了经济调节的职能。
2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村信贷资金质量低下与支农资金需求面扩大的矛盾
农村金融组织高比重产生不良贷款严重地制约着支农资金量的扩大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速度。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实体的发展壮大,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呈增加的趋势。目前,我市扩大了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推广优质畜产品和特种养殖,确立和规划了主导产业,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同时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提出了增加技术含量、扩大经营规模的目标,这一切,都需要农村金融组织注入大量的资金。但由于信贷资金质量低,使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制约着农村金融组织支农信贷投入的加入。
2.2支持农业产业化与寻求安全信贷的矛盾
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从过去农产品短缺年代的单纯追求数量,转移到调整和优化结构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上来,把农产品变为最终商品推向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而我国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在某些方面还比较薄弱,产业化条件还不够充分,结构调整需要巨大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信息投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有相当多的农民仍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不知该种什么和养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盲目上马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有可能导致效益不佳,资金风险大。
2.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金融服务滞后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民的经济效益观念逐步增强,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客观上也产生了对农村信用社服务全方位的需求。如“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方式拓宽了龙头企业的业务领域,其对结算、票据贴现、资金融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只要求农村信用社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再生产环节提供全过程信贷、结算等服务,甚至还对农村信贷人员政策、法律咨询、市场经济信息、实用农业科技指导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3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信用社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基层央行要加大窗口指导力度,疏通货币政策传播渠道,引导信用社不断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存量和结构。在保证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扩大和增强基层信用社信贷支持力度,加大信贷营销力度,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在坚持信贷原则前提下,不惜贷、不惧贷,主动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增强信用社风险防范意识,努力盘活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资产比例。
3.2改进金融服务,提高服务水平。要发挥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在结算、汇兑及财务管理、咨询评估、理财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搞好市场分析,了解金融政策,提高经营决策水平。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涉外业务,减轻企业负担。要积极推进城市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制定政策措施,支持地方信用社扩大规模,增强资金实力。要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吸引民间资金;要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鼓励和培育优秀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1.1农业基础薄弱
农业基础薄弱,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差,阻碍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差、农业机械化程度低、抗灾能力低。若遇到天灾,就会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影响农民收益。工业化建设的发展导致农村耕地逐渐减少,以及水资源的短缺,都严重影响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1.2 农业技术推广范围小及农业结构不够合理
农业的发展不能离开也不可能离开农业技术而存在,现今的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的完美结合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现代农业起步晚,在农业技术上和农业机械化发展上都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落后一些,发达国家现在的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但在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范围还有局限,推广的方式也不够先进,亟需提高,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使用上,我国还没有完全跟上国际的脚步,由于地理的原因,很多先进的技术设备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在农业结构方面,我国的农业结构不合理,很多地区的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在农业种植这方面,没有创新思维,只是在强调种植的量,没有注意种植的质量,更加没有结合当地的环境因素,科学种植不但要讲究数量,更要讲究质量。另外很多地区的种植模式很单一,难以做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种植某种农产品的时候,没有进行市场分析,造成这种农产品大量积压或者某种农产品大量缺乏的现象出现,所以必要的市场分析是十分关键的。信息时代必须紧跟时代脚步,才能把握第一市场信息。因此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农业结构不合理是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1.3 我国现阶段的所呈现的土地资源较少,而且单位产量较低
因为我国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但是近年来人们大量的屯田,造成了土地面积不断减少,沙漠化现象逐年加重,城市不断侵占地方土地,而且在一些地方不断进行厂房建设,对场地造成了缩减。这些类似的措施对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造成了影响,也别是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滞后。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较多,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的国土面积较为丰富,但受到人口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村,经常存在人多地少的现象。农村人口与土地资源数量之间的矛盾极为深远。加之从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要求与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来讲,通到农业劳动力水平的人较少,使得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农村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这样的发展趋势会使得农业资源问题大幅度下降,农业发展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程度降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会不断增多。这样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会降低农业生产的效率与经营规模,对于农民收入的提高不利,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2.1 提高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基本路径之一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生产的效益低下,农民很难从农业生产和销售中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农业生产必须向专业化、科学化、优质化和集中化方向发展,要大力鼓励有能力的个人投资农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优质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建立农产品技术检测体系,生产出既符合我国市场需要又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对农业生产要实行区域化布局,大力发展优势化作物的生产能力,从而使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转变,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由此可见,农业产业化可以使得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农业产业化可以将农副产品的价值提升了最大程度并且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2.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会直接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会给农业生产造成成本大,效益低的情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资金的问题,更是规划的问题。政府要站在全面发展的角度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生产设施。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保证外面的资金和技术向农村地区转移。
2.3 积极宣传先进思想,转变农民旧思想
在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大量的土地资源,但是人口数量也较多。这就导致了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对不多,特别是近年来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日益加大,而且少数农民没有意识到这种破坏实际上就是到与自然不能共同发展。这就提醒当地政府需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以及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一定要让老百姓知道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实现真真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为未来的时间内,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基础。
2.4 加强农村的城市化力度
第三条 入库项目应符合全市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以及上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投入的有关政策和项目申报指南等要求,充分发挥我市优势,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带、产业区和市场竞争主体;带动我市农业产业的发展,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章 项目库的分类
第四条 按照上级财政对支农项目资金的划分,项目库建设类型分为:
1.农业产业化类
2.农业科技推广示范类
3.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类
4.扶贫类
5.其它类
第三章 项目入库原则
第五条 效益优先原则。围绕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扶持一批体现我市区域特色、市场前景好、有规模、上档次的示范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项目。
第六条 产业化建设原则。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规划,优先发展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并对我市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一定支撑作用的产业和项目,实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发展,促进产加销、贸工农之间的有机衔接。
第七条 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原则。要突出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优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第八条 依靠科技进步原则。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高新技术,实施科教兴农,努力提高财政支农项目的科技含量。
第九条 不重复支持原则。同一个项目年度内已获得市以上财政支持环节农业项目的单项目不重复申报,其他项目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给予申报。
第四章 项目入库条件
第十条 入库项目要立足当地资源,围绕培育主导产业,发挥整体效益。大力扶持“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农业”,使农民在农产品产销各个环节的多次增值中获得更多利益。
第十一条 入库项目必须翔实可靠、数据确凿。建立市级评审委员会,对项目入库材料进行严格的评审,并探索建立项目申报单位答辩的评审新模式。
第十二条 积极落实项目自筹资金,涉及农民筹资投劳问题项目,应按“一事一议”制度,充分遵循大多数农民意愿。
第十三条 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项目可优先申报:
1.省级头企业、在工商登记的农民合作组织;
2.已经取得“绿色证书”、“有机证书”、“省级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国际国内质量认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项目;
3.在国际国内具有较高市场认知度、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4.具有突出综合资源优势并对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有一定支撑作用的项目;
5.对财政收入贡献大及带动农民致富能力强的项目。
第五章 项目入库材料要求
第十四条 财政支农项目前期工作所需资料文本存项目主管部门,以项目申请表的形式进入市级的项目库。项目申请表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申请理由;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资源条件、开发条件;建设范围、开发规模、主要措施;产品市场分析;建设单位资产负债情况;投资估算及配套资金来源;效益预测、还款能力及还款措施的落实等。
第十五条 入库项目资料需用A4纸统一打印装订成册,上报市财政局及有关农口主管部门,同时附报电子文本。
第六章 项目库管理
第十六条 项目库建立的基本程序:总体规划,申请入库,提交申报书或建议书,专家评审,入库上报。
第十七条 项目入库的具体程序如下:
1.各乡镇及市级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布置项目承担单位编制项目申报书或建议书,经实地察看和评审筛选后入项目库。
2.推荐入市级项目库。各乡镇和市级相关部门要按照本地的产业优势及实际发展需要,从本单位项目中选择符合主导产业要求且具有本地特色的重点项目向市级项目库推荐;原则上每类项目上报1个,最多不超过2个。跨乡镇的及市本级项目,由市级有关主管部门向市级项目库推荐。申报数量或规模省、市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是“铁订单”,即签约规范履约率高的订单,其品种为烤烟和甜菜。由于我国烟草实行专卖制度,烟叶种植收购统一由烟草商业企业县级公司下属的烟叶基层依据国家下达的烟叶种植收购计划,与烟农签定合同。2006年宁安全市优质烟叶种植100%实现基地化订单生产,种植面积4万亩。烟叶基层站按合同约定面积发放烟苗,烟叶生产的大宗物资,公司可以出资垫付,免费为烟农化验土壤,实施科学配肥,并提供烟叶生产的技术服务、技术培训,为规范化烤烟生产提供了可靠保证,合同履约率接近100%。
二是相对较为稳定的农业订单,其品种为玉米和水稻。黑龙江省镜泊湖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的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也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玉米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年加工玉米15万吨。公司牵头成立了宁安市渤海玉米产业协会,近2000农户为会员。公司通过协会为农户提供包括玉米品种的选定和示范推广、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生产资金的垫付等多种服务。除在春播前与农民签订玉米购销合同外(价格为收购当期市场价,玉米协会成员优先收购),在秋收时为解决企业收购资金紧缺的困难,又与农户签订玉米赊销合同,平均每市斤让利三分钱,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农民增加近千万元收入,农民称之为“玉米银行”。
宁安市渤海供销社水稻专业协会会员3860户,订单面积5万多亩,占宁安市水稻种植面积的35%以上,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协会代表会员与龙头企业签订水稻购销面积合同,成为农民与龙头企业之间的桥梁。在协会指导下,每年就可为农民节约交易成本200万元,每亩增收近300-500元。
三是较为松散的订单形式,其品种为洋葱、西瓜等经济作物。宁安市富龙洋葱有限公司,对广大种植户实行种子、育苗、技术培训、田间管理、农资供应、收购、加工、贮存、销售一条龙全方位服务扶持,使洋葱生产走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轨道。公司与种植户签订合同,公司统一育苗并为资金短缺的农户垫苗或为其贷款提供担保。但经过两年运作发现,订单的履约率并不高,出现农民当价高时将洋葱卖给商贩,价低时才将洋葱卖给公司。因此,目前,公司基本不与农户签订合同,只是为其种植洋葱提供种子、技术服务等。
二、宁安市订单农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我国实行烟草专卖制度,烟草收购主体是各级烟草专卖部门所属的烟草公司,对烟草种植面积和数量实行“双控”,对烤烟收购合同实行统一管理,签了“铁订单”烟草公司就收购,未签订单的烤烟公司不予收购。这虽然保证了农民有稳定的订单和收入,但也限制了农民自由选择买主的可能。同时。为促进烤烟和甜菜的发展,市农委专门设置了烤烟甜菜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农民与烟草公司和糖厂种植收购合同的签订,保证了烤烟和甜菜种植收购合同的顺利履行。为保证农民种烟的数量和质量,烟草公司对新建烤房的农户给予5000元补贴,并给予生产技术费指导和机器设备使用。这些补贴性措施密切了烟农与烟草公司的关系,促进了订单的履行。
黑龙江省镜泊湖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加工能力强,产品市场销路好,与农民签订玉米购销订单,价格实惠,玉米水分要求降低,并采取赊销合同,既缓解了企业收购资金的压力,也为农民闲散资金找到了投资渠道,达到了双赢的结果。宁安市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响水大米闻名全国。宁安市渤海水稻专业协会通过为会员提供技术服务,代表会员与龙头企业签订水稻种植面积合同,成为农民与龙头企业之间的桥梁。在牡丹江响水米业有限公司的强大吸收下,水稻订单的履约率也很高。
宁安市洋葱、西瓜等经济作物,因销售对象缺少市场细化,且不稳定,经销单位又不是生产加工企业,因此,在订单履行过程中,受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体制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等影响非常大,受利益驱动,订单履约率较低。
从上述正反两方面例证可以看出,对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产品,要提高订单的履约率,使农业订单发挥促进和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就必须完善体制、机制,促进订单农业的发展。
三、促进订单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订单农业发展的障碍集中表现为高违约率。违约行为表面上是农户与企业的短期行为,而内在的根源则是利益风险机制不健全。订单农业的高违约率不仅与转型期农业风险的特点有关,更是由农业产业化经营本身的组织制度、契约关系、要素规模、技术水平以及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等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只有从更深层次分析农业产业化中的契约关系,才有可能真正解释并进而消除订单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1.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应做好市场分析,选准市场方向,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农产品市场化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诸多风险。而作为规模化的加工企业,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单枪匹马的农户要强得多。同时,由于企业产品是农产品的下游产品,下游产品的销路直接影响到农产品市场转化的程度。因此。订单农业的发展,首先需要扩大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而这需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
2.有效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增加农产品生产的规模效益,以增强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
目前,我国的大豆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很重要的原因是大豆的分散种植,造成生产成本和收购成本的增加。分散的家庭生产给中国农产品竞争力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一个大豆品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对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实行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成为必然。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方式为农户自行转包、种养大户承包、集体反租转包、参股或股份合作及农村集体收回土地另行转包等。尤其是利用土地参股或股份合作制形式,农民可以分享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利润,使农民的农产品生产成为农业加工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使原来的农民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单纯收购的对立关系变为有共同利益的“共生、共享、共赢”的关系。
3.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增强农产品生产、加工方抵御风险的能力
农产品生产中,由于家庭生产的自主分散决策,产品信息的不畅等诸多因素,造成生产的波动性非常大,农产品价格调控的滞后作用,导致农产品生产大、小年的存在,这就为订单的履行产生了障碍。因此,在农业
产业化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充分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增加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拓展交易平台。一方面减少因价格波动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引导农产品的按需生产。另外,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风险基金的方式,提高农产品生产者和加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从而提高农业订单的履约率。
4.建立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利益为纽带,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把单个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使生产成为有计划的按订单生产,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进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节约市场交易费用,而且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农民的劳动、技术、资金以及产加销各环节有机联结在一起,通过提供各种专业服务,增强农业生产分工的细密程度,有助于更好地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把分散的农民与龙头企业对接,使双方在产业化经营中真正成为利益共同体。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可以直接创办和经营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创办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给企业,延长产业链,获得农产品的增值利润,进一步分享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扩大农民的增收空间,从而使农民的利益与加工企业的利益融为一体,这样,使作为农业订单的双方受自身利益驱动违约的概率大大降低。
在不能通过合作制建立农民与加工企业的利益一致关系情况下,非合作制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合同收购、附加保护价。企业与农民之间签订合同,农民按合同规定的数量、质量要求向企业交售原料,企业按合同规定的数量、质量要求收购农民的原料,当市场价低于合同规定的保护价时则按保护价收购。二是一次买断、二次决算。企业按市场价一次买断原料并兑付货款,但保留农民再次分配的权力,如果企业盈利则按一定比例向农民加付货款。三是内部定价、利润返还。企业的收购价与市场价不直接挂钩,可能低于也可能高于市场价,农民交售原料时先得到货款,然后由企业返还一定的利润。
5.为农产品的流通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市场推广等服务
表面上看,订单农业的高违约率是订单农业运行过程中诸多风险而引起的,然而诸多风险的产生又是与信息不对称相联系。销售风险或购买风险是由于不能准确预测市场的需求量或需求品种而产生的风险,这种不确定性源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因此,订单农业的发展需要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准确信息。除国家要给予支持外,还需一些专业的社会中介组织包括农村经纪人提供信息服务。
农业生产表现为先期的一次性投入较大,而资金的回收周期较长且依赖于农产品的一次性销售收入。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又是经济基础很弱的农民,因此,农产品的流通和农业订单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保险事业,提高农民的融资和抗风险能力。
我国初级农产品的供给已处于供大于求状态,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已成为必然趋势。除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外,加强农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引导农民和涉农企业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手段提高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不啻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宁安为例:这里除与黑龙江省其他地方一样具有众多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外,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其完全具备使用地理标志及集体商标、绿色食品等证明商标的条件,以及凭借优良的品质争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优势,此种优势必须依靠协会或龙头企业才能发挥。
方便面行业的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低,品牌竞争自然很激烈。白象集团作为我国一家主要生产方便面的民营企业,竞争是其必要面对的问题。进入该市场的品牌多,即使在同一品牌下还有不同的品种,培养高的品牌忠诚度并不容易,加上差异化程度不高,要想在某方面脱颖而出实属难上加难。从白象最初的建立到现在,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应审时度势,制定新的营销策略来适应市场发展。
一、市场分析
准确的市场分析是成功营销策略的首要任务,下面主要是宏观和微观环境两个角度进行的:
1.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包含了人口、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法律、社会文化5个方面的内容。
(1)人口环境。有份数据公报中曾提到,截止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30628万人,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126583万人相比,增加了4045万人,增长3.2%。中国已经具备了构成大市场的第一基本因素。事实证明对于白象集团而言,这正是其所瞄准的市场机会。
(2)经济环境。从经济环境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增涨,人均收入增加,意味着消费者的购买力提高。虽然现全球都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但按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所给出的“恩格尔定律”来看,对食品行业的影响不会太大。据康师傅去年的财务数据,其方便面、饮品及糕饼的营业额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40.10%、26.65%及36.72%。这也恰恰被证明!营销专家李志起对CBN记者表示:“经济衰退对快速消费品行业没有很大影响。”所以从经济大环境来看,是有利白象发展的。
(3)科学技术环境。从 1992 年康师傅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中国人对方便面的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到近两年面体创新的新宠――五谷道场的出现。可以清晰地捕捉到业内两种主要创新方式:一是以大企业为主的对油炸方便面调味料的价值提升。二是非油炸面的成功上市。主要体现为对面体的结构性创新。科技将使已经成长壮大的中国方便面行业,获得更健康的长久发展。
(4)政治法律环境。解决三农问题成了当务之急。根据农业部的统计数据分析,河南是全国的粮食大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总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河南的粮食加工企业发展迅速,白象集团作为一个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产值30多亿元,是目前国内方便面最大的民族企业。为河南和全国的粮食深加工转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并直接带动的面粉厂、造纸厂、纸箱厂、精装纸公司、机械制造厂、调味料公司、运输公司等相关企业数千家,拉长了产业链,在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5)社会文化环境。面食是中华民族优秀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炸酱面、拉面、烩面等面食类食品一直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居民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饮食生活也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快捷、简单、美味和廉价的方便面迅速适应了时展的要求。
2.微观环境
微观环境主要是从企业自身、消费者、竞争者、行业四个方面来分析。
(1)企业自身分析。就白象而言,始终坚持“食泽民众、业润社会”的经营理念,专心食品,专注品质,以人为本,以食为天,创新领先,塑造健康的行业典范,不断刷新面食主张,引领新食界。白象的发展促进了全国粮食深加工转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并直接带动了面粉厂、造纸厂、纸箱厂、精装纸公司、机械制造厂、调味料公司和运输公司等近千家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白象集团为促进国家的“三农”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消费者分析。很多消费者离不开方便面,那他们追求的核心产品是什么呢?两“便”和健康。一“便”是方便。例如,网吧中有很大一部分喜欢游戏或者学习电脑软件,这部分人对着电脑就不愿意离开,很多时候会选择方便面这种快餐式的食品;有些单身人士,不喜欢单独去吃饭,会选择方便面。二“便”就是便宜。随着人们对营养膳食愈加重视,消费者对方便面的需要已不仅限于两“便”的简单概念。伴随食品产业近期此起彼伏的“健康“呼声,人们对方便面的健康营养也更加重视起来,究竟怎样才能在保证方便的前提下,使方便面更加符合人们追求营养的需求,已经成为方便面企业和消费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3)竞争者分析。方便面市场的集中度是非常高的,仅康师傅和统一两个品牌就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60%。康师傅在市场份额(在全国占有34%以上的市场份额)和忠诚度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很难有快速消费品的忠诚度能达到康师傅的76%这么高。统一是惟一一个有实力能与康师傅抗衡的品牌,但它的品牌忠诚度与康师傅的差距还是比较大。二者的产品线非常相似,不仅在方便面市场上,在茶饮料等其他市场上他们也是强劲的竞争对手。
华龙日清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19日,是河北华龙面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日本日清食品株式会社“强强联合”组建成立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同时更要正确认识现在的竞争――双赢。从而使自己占有有利之势。
(4)行业分析。2001年~2003年方便面年度产量
从此表格来看,整个方便面行业就成增长的趋势。
通过以上的市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白象是有发展空间的。从宏观环境来看,虽然面对一定的威胁,但机会是非常多的;从微观环境来看,白象更是拥有很多自身的发展优势。
二、营销策略
结合以上的市场分析,当务之急就是制定新的营销策略来适应市场的发展。我们在这里主要是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来制定营销组合策略。
1.产品策略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过去的吃饱,很多人在吃方便面时会加入鸡蛋、火腿肠等食品,这说明方便面没营养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曾有企业对消费者在营养与价格的选择上做过一个测试,即消费者是否会购买高价位的营养型方便面,发现人们对方便面的营养价值越来越重视,有超过三成的消费者表示肯定会或会购买营养型的方便面。技术要进步,工艺要改进,产品要出新,这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规律,也是时代的要求。
(1)新营养。基于目前我国居民的慢性病增长较快,年轻人患高血压、高血脂的数量明显增多,均衡营养成为现代都市人面临的重要问题等现实情况。企业可以生产象粗粮,野菜,鱼,中药(亮桑面),儿童面(含儿童所需的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等等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追求健康的需求。
(2)新面饼。大部分的方便面都是方形的,也有圆形,形状上很单一。作为白象而言,是不是结合白象的企业文化,作成象形的呢。还有就是方便面的面饼颜色,可以作成绿色(加入绿色蔬菜汁)菊黄色(加入胡萝卜汁)。从视觉上给消费者以冲击。
(3)新档次。白象一直定位中低价位的方便面,生产高档次的方便面,使其成为馈赠亲朋的佳品,这也算是对于产品档次的一次重新定位。
2.价格策略
在一份《关于消费者购买方便面的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中显示:在消费者购买方便面时考虑的因素中,有56.4%的人都考虑产品品牌,已超过价格成为继口味后的第二大因素,其次为价格、广告与包装。在对品牌的消费中,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有较高的产品忠诚度,有36.3%的消费者主要吃一个品牌的方便面,吃两个品牌的消费者也占到34.6%,两者的合计已占到被访者的70%以上,而吃5个及以上品牌方便面的消费者不到3%。由此发现,在方便面品牌集中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就各方便面企业而言扩大品牌的知名度,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比一味地打价格战可能要更理性。这也就成了白象新的机遇。
3.渠道策略
流通渠道竞争的白热化,促使各厂家除了正常的流通渠道外,纷纷整合通路,根据桶面、碗面等适合特通的特性,另辟蹊径,开拓一些诸如车站、旅馆、网吧、餐饮、团购等等特殊渠道,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和网络规模。比如一些公司在发放一些福利品时,是不是可以考虑发放方便面。现在很多的城市都有社区BBS,是不是可以考虑把这个也作为白象以后的一种销售渠道呢。从而寻求新的潜在顾客。结合方便面这种生活便利品的特性,企业应实行宽销售渠道。同时加强对分分销渠道的监督与激励,在和谐的关系之下,创造双赢。
4.促销策略
(1)广告。发展阶段不同,广告选择的媒体也有变化。白象最初定位中低档时,做了很多墙体广告,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现在的定位是在保持原有市场基础上,进军高档方便面市场,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这时电视媒体就成了不错的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2)公关活动。公关活动是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在与各种公众保持良好关系的同时,获得企业更好的长足发展。其活动也要突出“新”引起新闻界的关注,做到花小钱办大事。例如:目前我国儿童身体素质下降,成为国家很关注的问题。可以组织“观注儿童健康”活动。譬如,暑期夏令营,麦穗游等等。争取到儿童,家长,甚至社会对白象的好评。也培养孩子们从小爱白象,吃白象的习惯(如肯德基,麦当劳;三星集团的三星智力快车也赢得了孩子们的认可)。
(3)营业推广。营业推广是一种适宜于短期推销的促销方法,是企业为鼓励购买、销售商品和劳务而采取的除广告、公关和人员推销之外的所有企业营销活动的总称。作为白象还可以继续采取此种促销方式,因为它作为短期促销方式,效果是很明显的.
(4)“绿色”包装。在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绿色营销,绿色产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社会市场营销的旗帜下,方便面企业也可更好的进行响应。如可溶性的包装(想法来源:小时候吃的高粱糖有层可溶性的包装),方便面中的三个调料包,是不是可以改成可溶性包装,一来可方便消费者食用,开水一冲即可;而来可减少白色污染。应和环保要求,也可以把外层的塑料包装改成纸袋包装。这还有待于企业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研究。
成功的营销策略,能够使白象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白象的路才能越走越远,才能在竞争中站有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等:市场营销导论[M].华夏出版社,2003
[2]王月秀:市场营销原理[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据自治区统计局局长梅廷彦介绍,2012年,宁夏全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7%。同时从经济发展转变方式来看,宁夏种植结构继续调整优化,突出特色种植,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去年全区粮食平均亩产为301.9公斤,比上年增加21.4公斤,提高7.5%,因单产提高全区增产粮食约26.6万吨。
2.47亿元
本刊讯湖北省政府决定,2012-2013年,在洪湖、仙桃等16个血吸虫病重疫区县市以机代牛,控制血吸虫传播,限时淘汰耕牛10万头。
2012年,湖北省农机局在16个血防重疫区县市安排购机补贴专项资金2.47亿元,对淘汰耕牛的农户实行购置农机补贴,补贴额度占机具价格50%。2012年,淘汰耕牛农户购置小型耕作机具达12373台。同时,省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0708万元,农户每处置一头牛享受财政补助1200元。
据了解,截至2012年底,全省已累计建成无耕牛乡镇77个,农民种田全部实现机械化。
1亿亩
本刊讯2012年,全国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2458万亩,增幅近30%。农业部从2002年起,以旱作地区为重点在全国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10年期间应用面积增加了100倍,2012年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面积超过1亿亩,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012年,我国保护性耕作实现了阶段性跨越,成效显著。推广面积快速增长,应用范围持续扩大。实现了由北方旱作区为主向南方地区、由玉米、小麦为主向水稻、油菜、马铃薯等多种作物的拓展。据了解,保护性耕作是在地表有作物秸秆或根茬覆盖情况下,采用免耕或少耕方式机械化播种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可显著减少耕地表土流失及农田扬尘,增加土壤蓄水量,提高地力,实现稳产增产。
7个
本刊讯截至目前,辽宁省国家级典型农产品出口安全示范区达到了7个,数量位列全国第三,产品出口总量达9035.6万美元,与2010年示范区建设之初相比增长80%。在出口示范区的引领下,辽宁省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着提升。
目前辽宁全省示范区内出口产品总体合格率高达99.99%,瓦房店苹果获得出口加拿大资格,沈阳法库树莓顺利在德国通关,打开高端出口市场。在出口示范区的带动下,农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沈北新区出口禽肉产品示范区、岫岩出口食用菌示范区、瓦房店出口苹果示范区内相关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30%以上。
2000万元
本刊讯 日前,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于信息技术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并配套拨发了近2000万元人民币的项目启动资金。
该项目由中国农科院信息所主持研发,是针对我国基层农技推广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现状和实际需求,利用3G、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传输和处理上的移动、实时、定位和视频交互等优势,开发的具有农技咨询、市场行情、农技培训、动态调度等功能的信息化平台。
6.28亿美元
本刊讯2012年福建宁德市共出口水产品11.8万吨,价值6.2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3%和65.3%。自2009年出口1.28亿美元之后,连续3年出口货值增长率均超过60%,实现跨越发展。
据悉,经过3年发展,宁德市水产品出口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水产企业已发展至8家,并出现2家出口超亿美元企业,而近期又有3家出口企业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荣誉,2家企业正在筹备国内或国外上市事宜。与此同时,不少新企业纷纷兴建厂房涉足出口水产品加工领域。
目前宁德的水产企业已打破了原来单一输往韩国的局限性,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并取得一定成效。原来单一做出口或者偏向做出口的企业慢慢开始涉足内销市场或者加大内销市场比例,内外销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被大多数企业所接受。
13%
本刊讯
记者从1月16日召开的安徽省农业工作会议上获悉,该省将继续推进农民快速增收,今年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粮食产量继续稳定增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确保农产品加工值达6500亿元。
安徽省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继续建设2000万亩小麦、1500万亩水稻、600万亩玉米核心示范区和705个万亩粮油棉高产创建示范片,力争在去年粮食单产331公斤的基础上,今年单产提升2%,保持粮食稳定增产。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打造粮油、畜牧、蔬菜、竹木等4个千亿元产业。
3倍
本刊讯
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前11个月,我国包括小麦、玉米、大米在内的粮食进口数量同比增长了近3倍。针对中国激增的粮食进口将引发国际粮食危机的说法,中国商务部回应称,粮食进口规模仍在合理范围之内。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认为,粮食进口较快的原因是,国内外市场价差增大,企业进口意愿增强。
也有市场分析认为,进口粮食可以转化为储备和库存,在应对国际粮食减产和粮价上涨方面,发挥缓冲作用。沈丹阳表示,2012年中国粮食进口增加是客观事实,但是因为进口增加就说中国粮食,或者说中国粮食将不再安全,都是缺乏依据的。
3000万元
本刊讯
继2012年农业部安排新疆3000万元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后,今年新疆自治区再获3000万元补助资金。
2012年,新疆获国家3000万元专项资金,在10个试点县(市)建成各类奖补设施764座,新增果蔬保鲜储藏能力3.38万吨、日烘干能力240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能力得到提升。据了解,自治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主要围绕“减损增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品质提升”目标,以红枣、葡萄等主要品种和储藏、保鲜、干燥等主要初加工环节为重点,选择技术成熟、推广条件完备、预期效果显著的产地初加工设施进行普及推广,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率,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17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