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师德育笔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初一年级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关键时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备课,在为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个别学生做有针对性的课后辅导。备课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它为顺利进行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保障;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是相对艰巨的工作,它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步骤。
一、充分备课
教师在进入课堂教学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丰富的备课准备工作。这一堂课上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备课的准备是否充足。学生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和学习的方法。那么,教师要充分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教学和备课。有一句话这样说:“备课就是备人”。不可否认,如果一个老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了解他们,没有正确按照学生的水平和阶段来有针对性的去备课的话,那么他在课堂教学上是没有目的的,在教学的过程是不成功的,教学的成果也是不见成效的和失败的。备课一定要仔细,不能因为只是一个非常细小的知识点而把它遗落下来,哪怕是标点符号。来学习的学生们渴望知识,老师们要时刻记住,自己有这一份责任去教好学生,为他们负责,也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教师应按规定制定短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在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备课要做到“八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案,备教法、学法,备教学器材,备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备习题。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用创新的思维和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同时,教师应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课文,做到全盘统筹,安排和实现好授课计划。
二、课堂教学
备课工作准备好之后,接着是课堂教学,教师要依照备课的方案及内容来上课。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方互动性过程。抽象的说,也是一种知识的输出与输入的过程。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角,是思维的主体,他们的活动应占课堂的绝大多数时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需要把教学与练习相结合起来。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并进一步深化知识的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练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实践和检验的平台,有针对性的练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堂课所教所学的知识。学生应该对此重视,配合老师,多做练习,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检验真理;那么,在教的阶段里,用练习来检验教学的效果和收获是再合适不过的。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对于学习初一英语的学生来说,他们遇到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在词汇、句型和语法上。他们需要掌握的词汇量少、句型和语法也都简单,他们需要做的是打好基础,对英语有初步的入门认识。同词汇一样,语法是学习英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的学生会问:老师,这个句型为什么会这么放?为什么以元音开头的单词要用不定冠词an来修饰?什么叫特殊疑问句?等等的问题。有一些问题是
可以解释的,而有些则解释不了,这些就涉及到英语中固定的搭配和语言的规范及语法。英语的语法教学是培养学生获得英语语言内部结构的一般规则的教学活动,是帮助学生准确地表达思想,更好的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的基础。由此可见语法非常的重要。
三、课后工作
自然地,课后工作主要就包括作业的批改及对遗漏的课堂知识的查阅补充,最后是在学生课程结束之时的相关考试工作。在临近考试之时,教师要按照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试卷的题型和题目数量,把它们输入电脑,做详细的排版并打印出来。排版是一项认真性的工作,排版不仅要校对试题是否有打字错误的地方,还要力求试题版面美观整齐。这要求教师要具备较好的文字处理能力。
那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更要认真,绝对不能以一个“阅”字就带过,一定要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的正确率来评分,根据教师个人的喜好可以用诸如:excellent、good、so-so等来点评。必要时,评上几句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话语。作业是学生自学、自我检查的重要依据。老师在批改的过程中,发现错误要及时的纠正并做好登记。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它们拿出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启发他们积极的思考,以便检验教学的效果并及时巩固,避免学生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以进一步促进教学的效益,即做到了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261-02
一、情境、环境与经验
CHILD[1]的《中国管理情境、比较观点与研究方法论》是较早对情境进行分类的文献,CHILD认为,管理情境包括物质体系、理念体系和制度产出三个方面。蓝海林[2]认为,情境不仅包括物质体系与理念体系自身,还包括它们之间的交互影响;情境不仅包括了通常称之为“环境”的客观因素,还包括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新因素。徐淑英[3]强调,情境不只是外部环境,它还存在于个体内部。例如个体理解周围世界的总体倾向、判断和决策的逻辑、思维过程和个人特点等。
本文认为,个体对于外部环境的认知及其相互作用实际上就是管理者的管理经验。THOMPSON和ROSCH[4]在《具身认知:认知科学的人类经验》一书中对经验做了非常详尽的阐述:我们的认知既体现既是一种生理结构也是一种活生生的经验结构,简言之,既作为外在的,也作为内在的;既作为生理学的,也作为现象学的,这种双重性不是对立的……相反,我们不断地在两者之间穿梭往复:它既包含活生生的、经验的结构,也包含认知机制的环境或语境。
二、管理的中国哲学、文化深层结构与管理的中国经验
贾良定等[5]认为儒家学说是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典型的如关系、五伦、人情等学说,并认为以上概念可作为中国管理与组织情境化研究的中介或调节变量。实际上,不只是儒家学说对管理经验有着深远影响,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中国哲学都对当代中国的管理有着深远影响,例如关于“易”、“阴阳”和“道”的思想。中国哲学构成了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基石,它通过文化直接影响管理者的世界观、方法论[6],形成管理的中国经验。
“文化深层结构说”最初由美籍华人学者孙隆基[7]提出,“深层结构”是指一个文化基本稳定的层次,它相对于“表层结构”而言:在表面层次上,文化经常会有变动,而且变动往往是常态,但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往往是相对稳定的。学术研究中将深层结构与一般环境区别开来,其理论框架的说服力可能更强,影响力可能更为持久,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基石则是中国哲学。
在文化深层结构的影响下,中国管理者可能在管理世界观与方法论这一根本层次上与西方管理者有着明显的差别,而管理研究的任务就是解释中国管理哲学如何影响管理经验的过程,即管理的中国经验背后的逻辑机制。根据WHETTEN[8]对于两种情境化的划分,上述研究属于“情境理论化”研究――即针对中国独特的“情境与经验”进行理论解释,它区别于仅仅对西方理论进行调整与修正的“理论情境化”。
三、独特性、普适性与全球价值――比较视角下“管理的中国理论”与“管理的中国经验”
当前华人学术界要求建立所谓“管理的中国理论”的呼声甚高。BARNEY等[9]认为,管理的中国理论专注于给出只适用于中国情境下的管理处方和社会处方,他们不大会介意其成果在中国情境以外是否具有通用性,而更关注能否以独特的中国套路来解释中国现象。在本文看来,这种将“独特性”与“普适性”完全割裂的观点十分有害:没有一种理论是完全独特的,企图建立完全独特的“管理的中国理论”是不可能的。任何理论都同时具有普适性与独特性,理论的价值就体现在“它是独特的――因而有价值;它是普适的――因而能被人们所理解”。
主流管理学一直强调管理学的“科学普适性”,因而排斥独特性,他们认为,西方主流管理理论能够解释一切管理现象,但BARNEY等所提出的“管理的中国理论”则将理论的普适性进行了完全逆转。在本文看来这两种方式都存在问题:只有通过“比较”的方法,既承认其独特性,又承认其普适性,才能更好地解释“管理的中国经验”,发展本土管理理论。
与管理学同处于同一门类下的很多社会科学,例如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都存在一个发展得较好的“比较教育学”、“比较法学”、“比较经济学”的分支领域。管理学虽有学者提出“比较管理学”的概念[10],但该领域极为边缘化,其中的问题就在于管理学术界没有认识到“普适性”与“独特性”往往同时存在,理论的价值正在它既“普适”又“独特”。
实际上,管理的中国经验也同时具有“独特”与“普适”二重性。对于“经验”,人类学中早就成为定论:“经验”中的“文化的普同性”与“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存在。但该命题在管理领域中却长期得不到理解,并不时引起争论。例如,对于“关系”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关系这一概念除了在中国,在其他各国也普遍存在,因此“关系”不是一个本土元素。在本文看来,由于独特性与普适性的辩证关系,“关系”是不是“中国独有”本身就是伪命题,正如争论某一个理论究竟是“管理的中国理论”还是“中国的管理理论”没有意义一样,真正重要的是对各国的“关系”进行认真的“比较研究”: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解释“管理的中国经验”的好理论,而不是简单地追求一个独特的理论。
四、比较管理哲学作为本土管理研究、比较管理研究与跨文化管理研究的共同基础
比较管理有三种经典范式,其中只有尼根希―艾斯塔芬范式将比较的层次深入到管理哲学的范畴。结合本文前述对情境、环境与经验等概念的分析,本文赞同将比较管理分析的层次推进到管理哲学的深度,即从“管理的中国哲学”视角来解释“管理的中国经验”。
与本文“基于中国管理哲学的情境理论化”类似,尼根希―艾斯塔芬范式将不同文化条件下组织行为的差异归结为管理哲学的差异,因此很自然的,不同文化下管理哲学的差异就成为本土管理理论建构中的重要问题。不仅如此,根据上文所述之“独特性”和“普适性”的辩证关系,差异固然重要,相同之处也非常重要。简言之,就是仍然要使用“比较”的方法厘清不同文化下管理哲学的异同,上述研究可以称之为“比较管理哲学”研究。
比较管理哲学能为本土管理理论提供一种普适逻辑,否则,“本土管理理论”就只能局限于“本土”。例如,“家长式领导”虽作为一种成功的本土理论,但至今还未摆脱学术界对其“威权与仁慈同时存在”的质疑,在本文看来其原因就在于“家长式领导”未就“威权与仁慈为何同时存在”做出一个比较管理哲学的解释,因此,虽然存在大量经验证据,家长式领导的这两个维度仍不能得到西方学术界的全面理解和赞同。
比较管理哲学当然也是比较管理研究的基础,如前所述,尼根希―艾斯塔芬范式将不同文化条件下组织行为的差异归结为管理哲学的差异。因此,为了解释差异的根源,找到差异背后的普适逻辑,自然要进行比较管理哲学的研究。比较管理哲学还是跨文化管理研究的基础,跨文化管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找到了不少区分中西方文化的维度,例如:集体主义/个体主义、长期导向/短期导向等,但上述维度的划分由于缺少比较管理哲学的支持,也受到不少质疑。总之,只有从比较管理哲学的视角找到中西方差异的根源,才能筑牢本土管理、比较管理或跨文化管理的基石。
参考文献:
[1] CHILD J. Context,Comparison,and Methodology in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J].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9,
(1):57-73.
[2] 蓝海林,宋铁波,曾萍.理论情境化:基于中国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探讨[J].管理学报,2012,(1):12-16.
[3] 徐淑英,贾良定.管理与组织的情境化研究[M]//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的实证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 VARELA F J,THOMPSON E,ROSCH E. The Embodied Mind: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Experience[M]. 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91.
[5] 郑雅琴,贾良定,尤树洋,等.中国管理与组织的情境化研究――基于10篇中国情境化研究论文的分析[J].管理学报,2013,(11).
[6] 吕力.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图式理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2,(3):33-34.
[7]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 WHETTEN D A. An Examination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Context and Theory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Organization[J].
2009年9月,你们踏入紫金学院的大门,那时的我正在家中休产假,未能迎接你们的到来,也是我的遗憾。你们中的大多数人,或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高考失利,而不得不选择紫大,巨大的落差可能让你们无法一时接受,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调整,但你们挺过来了就是好样的。虽然紫大是你们无奈之中的选择,但你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四年青春韶华却在这里度过,也成就了我们之间的一段师生缘分,我们应该珍惜。
说到这里时,我的思绪忽然回到了很多年以前,想起自己求学的那段时光。小时候家里很穷,因为我爸的身体有病,基本不能干什么农活,我妈一个女人做了在农村一个男劳动力所能干的所有活,村子里没有人不夸我妈能干的。我妈除了脾气大点,其他都没话说,这点我随她,哈哈。那时家里穷,供不起两个孩子上学,我爸倾向于让我弟上学,让我初中毕业就帮衬我妈,但我一直坚持要读书,这事就这么僵着,初中那年,有一天我弟自己突然不去上学了,说不想上,读不进去。因为他小升初时生了两次大病,把学习耽搁了,感觉跟不上,想放弃读书。这样就被我捡了便宜,我得以继续上学,但家里说考不上中专就不再读了(我们那时候流行读中专)。因为身体素质较好,初中开始我就参加各种运动会,初三时,被选为代表镇里参加市中学生运动会,当时班主任建议我不要参加,说会影响中考,但我还是固执地参加了,结果中考时果然没考好,自己没考好不能继续上学也怨不了谁。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里,我一直呆在家,受当时电视剧《外来妹》的影响,我也想出去打工,因为我不想一辈子呆在农村。我记得当时已经九月份了,很多学校也陆续开学了,我闲在家里。有一天,我们村里在另一所中学里教书的一位老师跑到我家里,找到我妈说,你家丫头挺聪明的,干嘛不继续读书啊?我妈说,家里太穷了,她自己中考也没考上,算了,还是让她回家帮忙干活吧。那位老师说,哎呀,一个女孩子你不让她读书,还指望她给你挣多少钱啊,没钱读,我可以去跟校长讲,减免学费,后来那位老师还两次去我家登门拜访,终于说服我妈,当然我爸还是不太情愿,我那时说,你们别指望我在农村种地, 就算不上学,我也想出去打工,不混出个样子出来,我是不会回来的。我都忘了我还说过这样的话,还是我妈后来聊天告诉我的,现在想想有点好笑,当时的自己哪来的勇气说这些豪言壮语啊!后来我爸拗不过我也就默许了。
就这样我在别人开学十几天后,又坐在了课堂里,这种失而复得的感觉让我特别珍惜这次机会,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认真,这一年也使我真正沉下心来学习。在这里我也遇到了几个对我很好并影响很大的老师,如我的英语老师李武斌,化学老师万曙,数学老师周杰,语文老师刘署等。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的辛苦有了结果,中考后我的分数不仅超过中专线,还达到了市一中的分数线。本来家里已经通过我大伯联系好要上的中专学校,分数出来后英语老师对我说,干嘛不上高中啊,中专没前途的,上高中考大学多好!说实话,那个时候的我还真没有上大学的概念,觉得这个离自己太远,压根没往这方面想。回到家我想着英语老师的话,做出了决定,就跟我妈去讲,我妈根本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在当时来说,中专就意味着跳出农门吧,而上高中,三年后谁也不知道是什么结局,所以她不太同意,我爸就更反对了。但在我的坚持和我大舅的说服下(我舅住在市里,如果我上高中就吃住在他家,不用生活费),我妈终于松口了。
1995年九月,我如愿到市一中报道开始我的高中生活。高中开学才一个月,我爸终于熬不住病痛的折磨去世了(肺结核晚期),这种病在那个时候称为富贵病,如果早期没有条件彻底治好,只会越来越严重,直到那一天到来。小时候的印象中有很多画面是我爸病发住院的情形,有好几次是病危的时候,那种让人崩溃的心情没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体会的。而死亡终究还是就这样来了,尽管我爸一再反对我继续上学,但我从没怪过他,我明白他只是心疼我妈,想让我妈轻松轻松。
高一那年,成绩不算拔尖,中上水平吧,对文科更拿手些吧。高一结束后,学校对我们进行了文理分科,尽管所有的老师都建议我读文科,但我还是固执地选择了理科,班主任怕我后悔,竟然在文理分科名单没写我的名字,开学后,每个人都按照所分班级正常报道,而我不知道自己该去哪儿,于是我闹到班主任那里,他说希望我认真考虑。我很坚定地告诉他,我选理科。于是,我重新被分到了五班。
高中就此略过吧,一直比较平淡,成绩中等,不甚理想。时间也过得很快,高考来临,但高考结果不好,只能上专科,权衡再三,没选择复读,而是接受现实。
大一学年,我是班上最刻苦认真的学生吧,因为知道自己上学的不容易。大一结束,学校有专升本的政策,在学校组织的专升本考试中,我排在第一个,但前提是额外缴费1万元。当时的一万元还不是一笔小数目,家里肯定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我妈给了我3千元,说家里就这么多,让我自己想办法。后来在几个好朋友的帮助下,凑够了这笔钱(四年的奖学金基本上都用来还这笔钱了),如愿进入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大学里有太多要感谢的人和事,但这个篇幅有点长啊,就此略去一万字……
2002年大学毕业后,在苏州园区找了一份不好不坏的工作。现在还记得刚工作那会自己的脆弱,常常一个人偷偷地哭,或因为工作上的不顺心,或因为独在异乡无法融入这座城市的孤独感。这么多年走过来了,应该说相对而言成熟多了,但其实自己骨子里的孩子气还是很浓的。
2003年,我决意辞职考研,放弃了本科的专业,而选择了南大的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结果出来后,最终与之失之交臂,被调剂到天津的河北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两年半的学习后,2007年毕业后来紫金学院任教。从04级毕业生算起,到你们09级,一共带过6届毕业生。
我常常在想,如果我初中毕业了就出去打工,如果我选择读中专,如果当时我选的文科,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如果我选择复读又会怎么样?如果我放弃专升本呢?如果我没选择辞职考研呢?如果我没有当老师呢……又会不会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呢?
也许吧,人生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际遇,有缘遇到形形的人,就如我遇到你们,你们遇到我。许多时候,回想人生经历的某些往事以及遇到的某些人,不管是自己喜爱的还是厌烦的,我都爱细细回想,有时候,命运真的很奇妙,令人难以捉摸。许多事情,你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所以就走出了人生的轨迹、生活的点滴。人生许多时候也是这般,如果早一步或晚一步,遇到的人或事就往往不同了,随之,命运也截然不同。可是人生没有如果,所以我遇到了你们。
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人身事故伤害、校园暴力事件等,应急避险技能教育已经得到国家、社会、学校的广泛关注。将应急避险技能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并不断强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面对突发事件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进行有效的自救和互救行为,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1 应急避险技能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1.1 概念
人的一生中会处于多种不同的环境,既包括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也包括地震、火灾、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环境,当然也有车祸、食物中毒等人为灾害环境。为了生存,人们要具备一定的应急避险技能,而体育教学成为传授、学习、培养这种能力的最佳选择。强化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技能教育,不仅能够系统的向学生传授正确有效的应急避险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考试要求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掌握基本的传授内容,在紧急的情况中使应急避险技能充分发挥作用。
应急避险技能是指人体在遇到紧急情况或环境突然发生恶劣变化时,能够根据自身已积累的应急避险相关知识和技能训练,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自救,使灾害对自身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事发突然并且能够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的事件,称之为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又可以被分为公众类突发事件和职业类突发事件:公众类突发事件是指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的突发事件;职业类突发事件是指从事某一类职业的人可能容易遇到的突发事件。强化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技能教育主要是针对公众类突发事件。根据以上情况,应急避险技能可以分为公共类应急避险技能和个体类应急避险技能:公共类应急避险技能是指应对公众类突发事件的技术和能力;个体类应急避险技能是指应对职业类突发事件的技术和能力。
1.2 构成要素
应急避险技能的构成要素包括:1)应急知识,即遇到突发事件时所具备的知识,既包括对突发事件的了解,也包括基本的应对措施和方法。例如,当地震发生时,要具备对地震特征及自身所处环境的了解,根据应急知识的积累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自救或是救助他人。2)身体素质,即身体的健康,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够应对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往往会使人体处于较为危险的环境状况,实施自救或互救行动会极大地消耗人体的能量,这就需要健康的身体作为基础。3)运动能力,即走、跑、跳等的能力。如前文所说,突发事件会极大地消耗人体的能量,同时需要不断的进行挖、爬、跑、负重前进等能力,所以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对于应对突发事件至关重要。4)应急技能,即面对突发事件时进行有效自救或互救的技术和能力。5)心理素质,简而言之就是面对突发事件时要尽量保持冷静,勇敢的战胜困难。
2 强化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技能教育的必要性
2.1 现实需要
现代社会,灾害频发,尤其是不可预防和抗拒的自然灾害,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2005年6月,黑龙江省宁安市发生洪灾,死亡106人,其中学生102人;2008年1月10日,我国发生特大冰雪灾害,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损失严重;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死亡人数八万七千五百余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2008年6月中旬以来,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部分地区遭受雨袭击,造成严重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因灾死亡164人,失踪68人,紧急转移安置187.3万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73.9亿元;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等等,这些例子还有很多。
面对频发的灾害,强化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技能教育迫在眉睫,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学生们都进行过有效的应急避险技能教育,掌握了相关灾害的必要知识以及基本的应对技能,那么在上述灾害发生时相信能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 现有的应急避险技能教育存在问题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有关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相关安全管理办法,但是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局限于形式,往往只是在所谓的“安全日”或者“纪念日”进行一些相关活动,难以使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不能够起到有效、长远的作用。
有些学校虽然制定了应急避险技能教育的学习内容和课程,但是大多局限于简单的课堂传授。如果想要真正的掌握应急避险的知识和技能,关键在于有效的训练。只有在模拟的实战状况中,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应急避险的知识和技能,实现教育目的。
3 强化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技能教育的可行性
体育教学与应急避险技能教育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二者都是通过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不仅能够增强体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日常生活,实现教学目的。所以,强化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技能教育具有强大的优势。
首先,体育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体育教学中会涉及到跑、跳、攀爬、游泳、负重训练等内容,而在应急避险技能教育中同样会涉及到这些内容。二者的区别就是进行这些活动的环境不同,前者是在体育场馆中,而后者是在突发事件发生的自然环境中。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训练能够帮助学生熟悉、了解、适应技能,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熟练的运用。其次,体育教学的形式更加灵活,可以将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训练相结合。例如,进行某项应急避险技能的教育时,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对某一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和应对措施有初步的了解,再将学生带出教室,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践训练,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在日后的突发环境中真正发挥作用。再次,体育教师的素质更适合进行应急避险技能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教师相比,体育教师能够更好的将理论传授和实践训练结合起来,因为体育教学就是遵循这样的教学步骤。而且对于实践训练,体育教师也具有更好的指导经验和能力,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面对学生实践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体育教学是伴随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必修课程,能够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合的应急避险技能教育,而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参考文献:
[1] 邓若锋. 从关注生命到生命体验——从汶川大地震来反思学校体育教学[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7):41-43.
[2] 王强,闵彬彬. 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
[3] 靳春菊. 学校体育应加强对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J]. 体育教学,2009(9).
[4] 但艳芳. 体育教育:生命教育的本源回归[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 (1):79-81.
作者简介:
2与信息技术融合后教师教育的转变
2.1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改变
与信息技术融合后的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不再是传统教师教育要求的那样只是培养知识和教学技能,而是要求培养具有计算机技能、信息资源、教学技术等都能灵活运用的创新型人才。诸如灵活使用计算机、搜索与甄别信息资源、教育技术与信息化间相融合、理论知识与技术等方面。
2.2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转变
教师教育信息化是顺应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发展而来的,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新的发展理念认为教师的培养不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过程;认为学习是不分场所和时间的,随时随地就可以学习,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发生在每个人身边。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发生了改变,这要包括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发展观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改变是必要的。
2.3教师角色定位的变化
信息化后的教师教育培养目标指导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产生了革新,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起到指导者或者设计者的角色。培训者需要依据教师或未来教师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关培训,此时的教师应该有这样的一个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个性需要为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下,教师知识传授者的角色特征越来越模糊,逐渐演化为帮助学生探索知识,辨别信息,获得学习方法的方法的引导者或参与者。
2.4教师信息素养的改善
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师教育所培养的教师信息素养也应该发生变化,较之前必须要有一定的提高,笔者普遍有这样的共识:在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的前提下才能培养出高信息素养的学生。因此,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势在必行的,这样才能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因课制宜,灵活运用教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于课堂中。总之,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应用已经为教师终身学习前所未有的供给了环境和助推力。教师专业发展环境虚拟化、资源开发网络化、学习方式协作化、组织管理现代化的意愿已经显现,需要教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促进其专业发展。
3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融合的方法策略
3.1准确诠释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融合的本质要求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核心目标为转变教育的观念、改革教育过程和提高教育效率,形成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形态的教育。教育信息化典型特征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融合信息资源内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整体上形成教育信息化。在此背景下,教师教育的要求转变为,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吸收教育信息化的先进思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善教师教育的内容和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创新型教师。
3.2合理对待硬件与软件间的链接
在教师培养过程中,要想达到从整体上达到信息化,优化以现代技术为核心的基础设施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保证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是实现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前提。但仅仅从设施完成现代化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实现教师教育信息化,主要是教师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教学过程实现信息化。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在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加强教师信息化的理论建设。在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总结概括得出结论,得出的结论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形成适合于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理论并指导教师培养工作。
3.3运用信息化教育丰富教师教育的培养课程
拥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关键取决于教师教育的培养课程的设计。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来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予以整合是创新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掌握信息技术。融合信息技术后的课程,其教学手段发生了变化,教学目标也有了质的改变。利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论,结合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能力、丰富的教学环境,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结合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最优化教育效果,从根本上变革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结合的综合性人才。
3.4运用信息化教育指导每个教师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发展让教育与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这为教育公平提供了一个有效桥梁。教师教育信息化是向所有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源、帮助和指导,从这一点说来,构建教师教育的信息化网络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于职教师的培训。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中小学教师众多、教师分布面广的国家,培养在职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在边远地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很难汇集一起开展教师的全员培训。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就可以游刃有余、轻松自如解决这个问题。如开发资源、开展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
3.5采用成本-效益理论评价教师教育的信息化
的成果与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一样,目前在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存在着过于追求技术设施装备先进性的问题。在保证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不变,目前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考虑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效益问题是很有必要的。然而普遍存在的错误观点认为教学设备越先进,教育的信息化程度越高。当前我国的财力有限,教师教育的经费不充足。因此,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建设需要科学规划、合理构建、量力而行、注重成本和效益的平衡。从国家全局来看,要减少重复建设、低层次建设和形式化建设,其中包括教学资源开发、网站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在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发扬合作、共享、互补的网络化时代精神,充分展现成本———效益的经济学规律,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教育信息化的道路。
近年来,英语学习、英语培训在神州大地非常火爆,而对“外教”英语教学的推崇也愈演愈烈。有些人认为,学习语言,最需要的是一种语言环境,外籍老师一定比中国老师教得好。当然,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各类学校英语培训机构聘请外籍教师理所应当,多年来外籍教师的聘用对提高我国外语教学水平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有些人盲目相信外教的英语教学,一味推崇外籍教师,也就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其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对外国长年以来的崇洋心理作祟。课堂上手舞足蹈、滔滔不绝的外籍教师不一定是好外教,金发碧眼洋面孔的不一定有中国的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高。不同学校、不同的教学特色对外籍教师的依赖程度也不一样。外籍教师的管理和合理使用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有些外教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有些刚刚踏出校门。所有这些不同,再加上缺乏科学的管理,也带来这样那样的不良的后果。因此,如何科学地利用外籍教师学习英语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外籍教师教授英语之利
1.1 语言、文化之利
外籍教师母语就是英语, 这是他们天生的优势。他们有地道的语言表达和流利的口语,能优于书本更灵活地使用生活英语,对在何种语境下使用何种词汇也可以清楚地解释。例如,词汇方面Student Union一词在美国指的是“大学生俱乐部”,而中国教师和学生都理解为“学生会”。在文化方面,mate一词更有志同道合之意, 外籍教师会建议学生避免使用classmate, roommate来表示同学和室友。 在这一点中国教师就有一定的差距。
1.2 师生关系之利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不难发现,外籍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就是贯彻执行民主原则的过程。由于西方文化中平等、自由、个人主义观念深入人心,外教在课堂上通常以一个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出现,营照出平等、民主、自由的教学气氛。1999 年,美国 Hampton出版社出版了美国加尼福尼亚大学教育系教授 Art Pearl 博士与人合著的著作《民主课堂 ― 从理论到实践》。在该书中,作者谈到了民主课堂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说明和协商,而不是强迫压制或自由放任;2.包容而非排除;3.学生平等参与对其生活有影响的决策活动;4.对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取得的成就给予一视同仁的鼓励。接着,作者介绍了民主课堂的特征:1.鼓励学生提问;2.尊重学生选择的权利等等。
外籍教师的上课气氛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外籍教师活泼开放单纯的个性也对课堂教学非常有利。同时外教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比较丰富,他们表情夸张、个性张扬。他们经常面带微笑,喜欢与学生进行目光接触。所有这些使外教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深受学生的喜爱。
1.3 教学方法上之利
外教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双边、多元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杜威极力反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杜威的这种思想进一步运用于大学教育就成为在西方影响广泛的“以学生为中心”。外教在课堂教学中往往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发现并解决问题。他们在课堂上通常扮演启发者、鼓励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如:外籍教师喜欢把每堂课的主题内容设计成若干个"情景剧本",频繁地让不同的学生上台合作表演;比方说一个女孩子哭了,男孩子要安慰她应该怎么说、怎么做等。再比如从下飞机到机场出口,入住旅馆,学校报到、注册等各种场合应该怎么说、怎么做。这样,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双元、多元互动的教学局面。在百度网上搜索一下“外教上课”,每个案例都会显示出学生对这种课堂反映是“ 学生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坐姿,学生还可以在课堂上学得轻松、学得快
乐。”
2 外籍教师教授英语之弊
在充分肯定外籍教师教学特点和风格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他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不了解中国的英语教学方法及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之弊
中国英语教学虽在向实用性英语方向进行改革,但是多年的教育定式和考核理念使教学和学习都在应试下兜圈圈。比如表现在:读写议类的课上,大多数外教擅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但是他们经常忽略了对语言点的讲授;不了解大学英语课程要求里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词汇,大多数学生在考试中得不到好的成绩。因此,时间上得越长,学生越喜欢中国老师。
中国文化深受孔子的传统文化信念的影响,中国人以间接的或模糊的方法对待各类问题,很少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讲台上富有表情地讲,学生们安静、认真地听讲,以表达对教师的尊敬。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呈保守状态,学生们往往羞于开口和难以有勇气与教师或在同学间自由地进行交流。没有学过中国文化的外籍教师认为中国的学生们是文明的、认真的,但不够诚实,其错误结论的导出在于不理解中国文化对现代中国学生的影响。
同时,西方教育注重个人学习能力的培养,外籍教师不会宣布“标准答案”,学生学习感觉没有方向;英语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强和性格外向的学生容易占据课堂,而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很容易被忽略,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便会失去学习兴趣。当然,外籍教师一般不会使用中国式的家庭作业和课后辅导,因此,对于学习自觉性较差和习惯用习题衡量学习水平的中国学生来讲,学习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2.2 不能很好使用中国的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之弊
中外英语教学大纲有较大的差异,国内英语教学大纲还没有完全与国际标准接轨,外籍教师对国内使用的教材,普遍认为内容有较大的滞后现象,采编的形式也多单一朴实,往往由他们自己选用和增补外来材料,故他们选编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随意性,缺少系统性、严密性、逻辑性。比如:外教不懂音标。音标只是英语国家制定出来针对非英语国家学习者的一套教学材料,对于大部分外教来说,音标是非常陌生的。所以外教对于学生青少年亟需解决的最基础的发音问题时没有多少帮助。
2.3 个人教学水平之弊
由于国内所能提供的工资待遇和中西文化饮食差异等问题, 我国英语教学的外籍教师水平是不高的。大多数没有专门的教师资格和教学经验,知识面狭窄, 流动性大。 这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效果。
3 应对策略
3.1 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要求
3.1.1规范管理,提高课程的系统性和计划性。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外教所在的院系应该在每学期开始之际就对他们提出相应的要求,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的选择,课时安排等。同时也应该让外教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和四、六级考试对教学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感觉外教的课堂不仅趣味性强,而且知识性强。
3.1.2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外教资源是一个关键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们不妨扬长避短,尽量发挥他们的语言优势,安排他们承担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说或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任务。
3.1.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果我们仅仅只让外教去讲授几门课程,那么他们的价值就没有很好地利用。我们可以要求外教向全校开授选修课,或根据他们的专长、专业定期为学生和中国老师做讲座。讲座的话题不限,可以讲授有关西方文化教育、风俗习惯或热点话题。我们还会发现,外教不管何时或在何地出现,便很容易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因此外教的另一个魅力来自于他们可以参与英语角、担任比赛的评委或在话剧中扮演角色。外教的出现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也就是说,外教对活跃校园的英语学习气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2 教学常规管理内容
3.2.1定期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外教应该和中国教师一起定期参加系里组织的教研活动。一方面,管理部门可以从外教那里得到他们对学生、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意见,同时把学生对外教的建议反馈给他们。另一方面,中国教师和外教一起可以互相促进和提高,并加强了中西方文化的沟通。
3.2.1加强对外教的教学评估工作。教学评估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对外教的教学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可以避免外教在教学过程中盲目性和片面性,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针对中国教师,一般都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估体系。因此在对外教进行评估时,我们也可参照执行。如采取专家听课、教师相互听课交流、学生评教等方法。
外籍教师的引进为中国课堂的英语教学提供了原汁原味的英语本土风情,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教学实践中,外籍英语教师与中国英语教师间增加了交流,形成了一个既有多元文化又有协作精神的团队。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为此,我们还要扬长避短,尽更大的努力去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利因素,使教学管理更臻完善,同时充分利用外籍教师的优势和特长,进一步开发外籍教师这块有效的教育资源,使外籍教师的英语教学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闫建华,刘建刚. 外籍教师在中国的英语教学透视[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2).
在国际社会中,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还是印度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活力,这些已经使两国获得相当程度的国际影响和地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和印度两国实行了很多方面的合作,比如在经济自由化以及市场改革等方面。通过这些合作,让经济速度得到了较快发展。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和印度两国开始了新的一轮合作发展。在古代世界历史上,中国和印度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给两国带来了更好的历史机遇。在国际上,中国和印度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国际舞台上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中印发展模式与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
(一)中印模式对世界格局的发展有示范作用
1、中国和印度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给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一些模式和经验。这些发展模式没有借鉴西方的固定化发展模式。逐渐成为了一些国家和地区争先模仿的发展形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同时,中国和印度也在彼此间不断学习,对新的发展类型提供了较好的经验。中国和印度因为自身庞大的规模和独特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方面取得了加好的发展,取得了相应的经验。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失误,得到了较为严重的教训。我国周边以及许多的发展中国家,都像中国一样进行着改革开放,建立经济开发区。而中国大连宣布要建成“中国的班加罗尔”。中国和印度彼此间都有着较强的相互模仿的作用。中国和印度在发展过程中展示出来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在特定地域里展现出来的。不能在欧美其他国家的经验中找到类似的案例。特别是对世界上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更是有着较好的示范性。
2、要想实现和平发展,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通过掠夺或者其他经济秩序手段获得。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模式有着自身独特的形式,主要是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超越了其他后起大国的时候,是通过自身的力量实行改革创新而达到的。其他国家在发展的时候大多是通过军事扩张或者掠夺资源等方式获得的。中国和印度想要发展自己的综合实力,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来支持。通过这种方式的发展能够让自己的发展更好地维持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在发展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将与人类共同进步共同联系在一起。
3、中印发展模式是互利共赢非零和的发展。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发展速度都是比较迅速的,所以在不少领域里形成了事实上的竞争关系。比如,在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方面,国际招商引资等方面。中国和印度两国需要这些因素,但是又受到一些国家或者集团的利用,导致两国形成了恶性竞争的趋势。最终结果会导致两国的恶性竞争,让世界正常的经济秩序受到破坏。通过一些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模式是互为增进的,双方有着较大的合作空间。从一些具体的事实中可以看出,中国和印度进行合作是比较重要的。
4、要进行有责任、有道义的发展,加强区域合作,最终促进经济全球化。当前,从中国和印度两国的人口、面积和经济增长等方面来看,这两个国家是亚洲较为重要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较为重要的国家之一。中国和印度的规模是比较大的,在发展过程中有着能够解决世界问题的新方案和新思路。当世界和地区发生危难之时,人们都希望中国和印度能够参与进来,实施必要的帮助。中国和印度在面对灾难和困难的时候,也进行了较多的帮助。全球化进程想要进一步推进,需要加强区域化合作。中国和印度在合作的时候,要在各自的区域力量内进行。从历史原因等方面来看,中国主要四对东盟的体制运作进行积极推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印度当前也在积极推动南亚区域合作,也发挥了相应的作用。
(二)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发展模式,同当前的世界格局是相互适应的
同时两国的发展模式能够增强两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自信。在发展过程中,要将“中国威胁”和“印度威胁”这样的论调得到最大程度的消除。构建和谐世界,努力举办一些与世界或者地区经济和平发展有关的论坛等,让世界热点地区的冲突得到减少。同时,能够让各方政治谈判或者协商较好地完成,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二、中印发展模式在未来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中国模式和印度模式,让两国的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同时也促使世界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也是两国人民在过去这么长时间以来,共同努力的结果。当前,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模式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和赞许。具有良好的国际声望和地位,但是必须要让中国和印度的发展长期保持下去。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中,要与当今世界格局进行相互适应。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把握住发展这一时代主旋律。不管是中国还是印度,要充分把握现在的发展机遇。同时要明白,在发展过程中也有相应的困难和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困难和问题。
(二)对矛盾和摩擦积极妥善回应。随着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由于中国和印度有着巨大的市场和生产能力,这样就和其他国家、地区的矛盾也逐步增加。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贸易摩擦方面。对于这样的矛盾摩擦,中印两国要提前做好准备,对当前的形势进行系统性分析。对已经产生的问题,要进行多层次的协商,进行最大程度的解决。
(三)继续加强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以及民间交往。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发展的时候,其他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和印度都是有着较长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人文积淀等方面有着共性。中国和印度当前的良好发展也同古老的文化传统有关,在当前世界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这些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就让以前的文明古国变为了现代新兴发展国家。西方一些媒体对我们产生了一些误导,主要是他们对中国和印度这些新兴国家的蓬勃发展有着不安和焦虑。
三、结束语
在上文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出,中国和印度是互利共赢非零和的发展,它们独特的发展模式给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一些模式和经验。这两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同当前的世界格局是相互适应的。作者还提出了要进行有责任、有道义的发展,加强区域合作,最终促进经济全球化。从中印发展模式来看,两国获得相当程度的国际影响和地位,而且中印模式对世界格局的发展有示范作用。文章在最后部分提出,两国在发展过程中要紧紧把握住发展时代的主旋律,对矛盾和摩擦积极妥善回应,继续加强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以及民间交往。
【参考文献】
[1]沈开艳,盛维.中国与印度:关于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分析和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09(01).
[2]张雷.中国与印度经济改革比较及启示[J].理论界,2011(05).
[3]张鹏辉.中印产业结构演变差异的原因初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1).
[4]华民.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相似的原理与不同的方法[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在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来自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OECD国家平均有46%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其中新加坡和瑞士的比例特别高,达到65%,德国略高于平均水平,达到[2]48%。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特点各异,总结起来主要以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和加拿大的CBE模式为代表。
(一)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强调“双元”,指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学校负责学生的理论文化知识学习,同时由企业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训,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为主,帮助学生最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培养不再是学校的责任,而是由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对学生实施三重负责制。这种模式下学生同时接受学校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职业培训,实践类的课程教学基本上都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担任;学生也具有双重身份,即学校的学生和企业的学徒。在这个机制中,学生需要通过两种不同的考试,即学校的理论考试和企业的技能考试;毕业时学生能获得两种不同的证书,即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行业协会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
(二)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
英国的教育体系通过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设计职业教育,企业实践和普通教育的等值互换,使得学生可以多元转换。英国最著名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三明治课程”,遵循理论—实践—理论的模式,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时会有一年的时间到合作企业进行实习,但是最后一年必须回到学校进行理论学习。这种模式加强了学校和产业界的联系,使得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为企业服务。这一模式里虽然也涉及到企业,但是企业并不正式参与到教学计划中,也不参与学生的管理,是一种松散的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模式。
(三)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
TAFE是澳大利亚技术和继续教育(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的简称,所以TAFE的目标不仅仅是对在校的大学生,而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终身教育为理念,为各行各业提供具有高文化、高技能和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TAFE模式具有全国统一的资格证书框架,包含义务教育以后的所有教育及培训资格认证,具有统一的标准,证书全国通用,有利于学员的就业。和一般的职业证书不同,TAFE的培训从实际出发,特别注重学员的知识应用,强调技能的获得。TAFE的课程均以行业需求而设立,以行业的能力标准来开发,有一个大致的培训包,然后再与特定行业标准和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进行组合和修正,使得统一的资格体系可以与特定行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四)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
美国的职业教育以社区学院为代表,两年制社区学[3]院的发展是20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伟大革新。社区学院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它既能提供具有副学士学位的课程,为继续深造奠定基础;又能提供以职业为导向的针对学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长期课程和针对有经验的在职人员的短期培训。社区学院具有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和体现终身教育的特点。
(五)加拿大的CBE模式
CBE(CompetentBasedEducation),即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CBE模式的核心在于由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家团队来提出核心职业能力,并进行核心能力的分解,以这些分解后的职业能力作为目标设计课程,使得课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需求,培养出真正可以为企业所用的职业人才。在CBE模式中,职业分析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职业分析表由行业中的专家对某行业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提出核心能力,并把核心能力分解为综合能力(一般8~12个),每个综合能力再分解为专项能力(6~30项),专项能力有详细的说明。学校根据这些分解出来的专项能力设计专业课程,制定教学大纲和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二、我国会计高职教育的不足
各个国家的职业教育各有优点,如德国的双元制,强调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践能够紧密结合;英国的工读交替式,课程实用,学习灵活;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由政府直接经营和管理,文凭公信力强;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有的放矢,很好地结合了地方经济;加拿大的CBE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与之相比较,我国当前高职院校的办学则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由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构成,许多学校都开设了会计类专业,但是不少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趋同。会计类的专业人才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学术型、专家型和技能型。一般而言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学术型人才,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一般涉及到专家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该重在培养技能型人才,并且要以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重点,与本科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形成错位竞争。而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弄清楚自己的定位,培养的人才在实践能力上没有侧重,造成毕业生没有竞争力。
(二)实践课程偏少
由于教学目标定位的不明确,所以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侧重,实践课程偏少。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普遍强调实践性,根据特定行业和职业的目标要求,设置了很多实践性的课程。一些学校实践类的课程甚至直接在企业里完成,真正实现了在做中学(learningbydoing)。而我国的会计职业教育虽然也设置了如手工实训、纳税申报一类的课程,但教学期间太短,且不是作为主要的课程,学生只能对实务略有了解,还不能做到掌握。而且模拟的都是一般制造业企业,并没有涉及其他一些主要行业,例如金融业、服务业。
(三)“双师型”教师缺乏
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院校的大部分教师都属于“双师型”人才,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有利于教师传授一线的工作经验,帮助学生获取最新的行业资讯。而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毕业以后就在高校工作,没有行业工作经验。虽然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也开始引入行业专家,但是因为学校的待遇与产业相比显著偏低,而且目前的职称体系也不利于企业专家在学校的后续发展,造成行业里真正经验丰富的专家不愿意加盟学校。此外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不完善,没有为教师提供去企业实践的机会。
(四)校企合作的专业性不强
不论是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式”还是澳大利亚的TAFE制度、加拿大的CEB制度,都能找到企业参与的痕迹,或直接到企业去实习上课,或者有相关行业的专家制定职业能力目标和进行相关的课程设计。而我国高职院校虽然也强调学生去企业实习,但是实习的专业性并不强。特别是会计类的专业,不是体力工种,不能和企业形成整班式的实习。如果真正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与专业有关的岗位实习,需要大量的合作企业,现在的高职院校大多不具备如此多的合作企业。除了合作企业数量的问题,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流程并不清晰,往往造成学生在企业里没有明确的指导老师,或者只是名义上的导师,没有在实质上对学生在企业中的工作进行指导。
三、国际经验在我国会计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一)进行分类培养,因材施教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还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另一种是想利用职业技能顺利就业的学生。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应该多样化,既能为一部分想继续求学深造的学生打下基础,也能够使另一些想通过学习获得过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学生轻松就业。对于前一类学生,在注意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还需要安排理论知识扎实的老师担任导师,帮助这些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继续深造。后一类学生即希望利用职业技能马上就业的学生是职业培养需要特别关注的,应该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
(二)引入职业能力目标,有的放矢
加拿大的CBE模式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学校的课程都是根据企业需求来制定的。特别是在CBE模式中,先由行业专家提出行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然后再由学校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学生毕业后的目标是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所以,高职院校的教育应考虑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学校输出的是学生,企业是学生的雇佣者,考虑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并且尽量地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职业学校的第一要务。可以考虑引入CBE模式下的职业分析表,请企业中的专家用职业分析表来分解技能型会计人才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并按照不同的行业略有区分。然后按照这些企业所期望的能力来设计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课程结构。
(三)推进案例式教学,融会贯通
在中国现阶段,不可能让会计专业的学生用整年的时间到企业去实习,但短期的实习接触到的实务有限,所以引入案例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案例式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相关的会计案例,把复杂枯燥的知识点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情境进行分析,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案例学习中提高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式教学法在会计专业教学别适用,因为会计专业知识比较抽象,有些知识点看似零散,但都是在一个会计主体里发生的,所以基本上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通过案例来进行体现。会计学科中的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等课程都是有内在关联的,只是在课堂上宣讲单一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如果能引入专门设计过的案例课,把几门课程间相关联的知识点理清,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将有很大的好处。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5-0161-04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成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的战略选择。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学作为教育事业的最高殿堂,是培育创新人才的高地,是新知识、新思想、新科技诞生的摇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
“通识教育”的概念源自于欧洲的自由教育。它的成形则在美国,是美国大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适应性的产物。每当美国高等教育出现危机,面临迅速变化时,通识教育总是被看作应付这些挑战、进行革新的催化剂。通识教育作为当今国际高等教育主流趋势,以它独特的理念内涵,适应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在其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通识教育的基本内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指不同领域知识的整合与汇通,也是一个内涵丰富、多维度、多阶段的历史范畴。通识教育理念最早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的“适合于自由人的知识”这一概念,由此逐渐衍生出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牛津大学著名教育思想家纽曼继承发展了“自由教育”思想,使得这个理念一直影响着欧美的大学教育。1829年,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把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他认为通识教育是“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general 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教育,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
当前国内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论述可谓见仁见智。目前理论界比较认可的是李曼丽博士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表述.她采用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的界定方法,对通识教育的内涵从性质、目的、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界定。从性质上说,它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从目的上说,它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从内容上说,它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具体来说,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人才观,它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以及人格不断健全和完善的教育。通识教育从培养“全人”的宗旨目标出发,既考虑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求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种领域.更要求学生在道德、人格、价值观等方面的塑造,培养目光远大、见识通融、精神博雅、情感优美的人。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更加重视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体现着教育所指向的价值目标。
二、美中高校通识教育实施对比
(一)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9世纪末以来.美国发起过多次通识教育课程运动,积极地以课程开发的形式来实践通识教育理念,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这些课程模式不仅对美国,而且对全世界的大学课程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受到国际高等教育界的高度关注。限于篇幅,本文仅以哈佛大学为例。
1.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发展历程。哈佛大学是世界上实施通识教育最成功的大学之一,它的通识教育理念和核心课程设计对于国内外诸多大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借鉴意义。从19世纪末,哈佛大学就开始了课程选修制,之后围绕通识教育经历了五次大的改革。对于通识教育的理念,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表述。
19世纪末.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推动全面实行选修制.引起了美国大学教育的一场革命。他认为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培养他们的自我责任感,使他们步人社会后将这种责任感转化成为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理念。1909年,为了完善自由选修制,劳伦斯.洛厄尔校长推行“集中与分配制”,使学生自由选课而又避免随意选课,引进了英国导师制,实施独立学习计划,其基本理念是要在尊重学生学习自由和指导控制之间搭起一座桥梁。1943年,科南特校长推动哈佛进行了第三次本科生课程体系的改革,成立了专门委员会研究通识教育问题.并于1945年发表了著名的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明确将“通识教育”定义为“首先将学生教育成民主社会中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那一种教育”,其任务是继承人类的知识财富。1978年,哈佛大学推出《核心课程计划》,提出要将学生培养成“有能力有理性的人”,建立起一套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涵盖七大领域。核心课程的建构,就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组织、运用和分析知识的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智能和思维方式的目的。2002年,哈佛大学启动第五次通识课程改革,并于2007年5月正式通过改革方案.2009年9月正式实施新方案。新方案将原来的七大类课程改为类,分别是:美学和诠释、文化和信仰、经验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质世界科学、世界各社会、美国和世界。
2.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新方案的特点与目标。从哈佛大学五次大的通识教育改革历程来看,其通识课程设计根据时展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纵观最新的通识教育新方案,有四大特点:一是更加强调全球意识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二是关注现实问题,淡化传统经典的“博雅”教育成分;三是以整体知识观为指导,强调科学教育.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加大通识课程的深度;四是强调多元价值观,形成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加强多元文化融合。
新方案中通识教育目标的表述更加明确了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对了解世界各国历史、文化的重视。新方案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由教育——一种在自由质疑精神下进行的.不需要顾虑教育论题是否恰当或者是否有职业用途的教育。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动摇陈见,是使“熟悉的”变成“不熟悉的”。揭示隐藏在表面之下与之后的东西,摒弃原来方向并帮助他们找到确定新方向的方法。通过教会学生质疑陈规,促进自我反思,训练学生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性的思考。而这些正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相对不足的。
(二)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我国通识教育理念发展历程。人们往往误解,以为通识教育理念是源自于西方的舶来品。实际上,通识教育原本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源远流长。《易经》就表述过“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中庸》中主张做学问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通识教育一向重视经典阅读,而经典阅读一直是自我国古代科举教育制度关注的焦点所在。
近代以来,对我国通识教育的传统也有明确表述: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有这样的论断——“其余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他认为,相对于具有专业钻研精神的西方人而言,国人更偏向于通识、通才和通人。民国初年,教育家先生提出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主张要“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习文科者不可不兼习理科,习理科者不可不兼习文科”。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主张“学问范围务广,不宜过狭”,他鲜明提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通重于专”的思想。当年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能够培养出众多在各个领域中第一流的人才同梅先生践行的通识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
2.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弱化与复兴。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学习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专业教育日兴,通识教育式微。课程体系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全面性、完整性,致使课程总量过多,课程门类划分过细、过专,这虽然在当时人才紧缺的时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社会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其导致的重专业轻基础、重做事轻做人、重科学轻人文等问题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开始反思我国高等教育走过的发展历程,力图转变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思想,呼唤大学教育向通识教育的本然回归,通识教育成为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理念。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拓宽专业口径,沟通文理学科,重视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与改革,这一过程可以说正是通识教育思想在我国逐渐复兴发展的过程。很多高校都在进行着通识教育改革。北京大学自2000年起开设通识教育课,分为5个基本领域: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与文化、语言学文学与艺术。清华大学2003年开始的通识课程涉及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哲学与人生、科技与社会、当代中国与世界、艺术与审美、法学、经济与管理和科学与技术等8大类。复旦大学2005年开始实施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括六大板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和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相比于美国通识教育的发展.我国的通识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识教育的实施还局限在部分综合性重点高校,在普通高校并没有得到广泛重视与实施。
3.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以通识教育为参照系来审视我国高等教育就会看到,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通识教育概念与目标不够明确。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学习和借鉴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经验时,在实践中只注重形式的模仿,缺乏对通识教育核心和灵魂的把握。香港大学甘阳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大学对通识教育的普遍误解在于,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仅仅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是在传统的“专业主义”前提下给学生加点“小甜点”,而不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2)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和内容不合理。必修课程过多,文化素质课所占比例偏小且缺乏系统性;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不大,层次少、深度不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新能力。(3)通识教育的师资贫乏,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我国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起完整的通识教育学科体系,担当通识教育的教师基本上都是该课程所属学科的专业教师;同时,部分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学大多以“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和学习,以考试分数确定学生的优劣.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令国人难以释怀的“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则道出我国大学为何创新力不足。钱老认为,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老是“冒”不出人才。复旦大学前校长王生洪教授认为: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我国大学教育面临着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第一。人文精神缺失。第二,创新动力不足。第三,素质结构失调。
2010年5月,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认为目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缺乏两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一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二是缺乏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英国牛津大学校长汉密尔顿指出,中国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缺乏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汉尼斯认为,中国大学课程设置以讲座式为主,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学生不敢提问、不敢质疑。可见,缺少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人才的瓶颈。
(一)通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大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对社会发展最主要的贡献是通过人才培养来实现的。通识教育在增长学生的知识、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社会适应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通识教育有利于构建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当代最富于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往往出现在各门学科的交叉点上。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经常是在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形成的。通识教育的内容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文理渗透,相互交叉,以基础性、理论性、综合性为特点,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通识教育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良好品格的形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智力三元理论提出者罗伯特·斯滕伯格教授指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一方面应具有坚强的意志、个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还要会“做人”。创新型人才不仅是一个“自然人”,还是一个“社会人”。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它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积极面对困难的精神,让他们能够将来安心沉浸于枯燥繁复的科研工作中.能够勇敢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和爱社会的高尚情操,从而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动力。
3.通识教育有利于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全面发展。在庆
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强调“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集中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教育思想的要义。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定位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追根溯源,就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也就是教育思想的精髓。通识教育的实施不仅使学生为某种职业做准备,还综合培养了其体力、智力、情感、伦理等各个方面,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人。
(二)建构以通识教育理论指导的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理论上大胆的创新,也需要实践上的锐意改革,它所涉及的因素众多,如教育教学观念的改革、创新型环境的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等。㈣
1.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做好培养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了正确的思想引导,行动才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前提。通识教育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通识教育的实施,通识教育的理论与认识就必须先行。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抱负等素质,都是在通识教育的坚实基础上方能得以造就的,通识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然要求。实践通识教育的理念,转变创新人才培养观念,提高大学通识教育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的地位。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实现从传统的知识质量观到涵盖知识、能力的全面素质质量观的转变。要把认识统一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上来。把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放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位置上。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举措.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更要培养学生成人,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的。
2.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创新型人才的最终培养要靠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来实现,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推进通识教育核心是课程改革。以哈佛大学为例,该校形成了由核心课程、专业课和选修课组成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力求克服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倾向,使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
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学科大类或学科群为背景,通过改革和修订教学计划,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归并、缩减和革新,实施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完成学科交叉和综合背景下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个性化培养.构建“重基础、宽口径、模块化”的教育模式,实施“平台+模块(1+2+N)”的新型课程结构体系,即由通识基础平台、大类(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以及专业方向模块三个不同层次构成.按一级学科门类搭建通识公共基础平台,按二级类学科搭建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各专业按社会需求设置若干全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强调通识一学科一专业教育三位一体。“平台”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宽口径、厚基础,“模块”体现专业不同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
教学方法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贯彻“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构建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思想和要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以建设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师为基础,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保障。“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共同经验证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决定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培养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是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采取一系列的优厚政策,引进优秀的国内外人才,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学缘结构,提高整体素质,积极培养和鼓励具有引领、前瞻的思想高度,有兼容科学与人文的深厚底蕴,融科学研究和教学为一体,集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于一身的教学名师参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赋予教学与训练方法以科学研究特色,创造性地从事教学工作;在探索和研究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探索精神。努力挖掘社会上的创新资源,通过建立产学研联合,鼓励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科研单位和重大工程实践一线。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了解和掌握最新科研动态、科研成果和学术前沿,推进教学与科研、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现教育和科技资源共享和优化组合,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贯通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吐故纳新的生命体。创新型人才的产生,需要和谐的、创新的校园文化。宽松、和谐、开放、自由的文化环境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各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大力宣扬追求真理、培养人才、繁荣科技、服务社会的大学精神,倡导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潜心研究、严谨治学、积极进取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形成积极健康争鸣和批评、理性质疑的学术氛围,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生洪.通识教育: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7-10-30.
[2]AS.Packard.The Subs~nce of Two Reports of the Facultyof Amhemt Conege to Board of Trustees.with the Doings ofthe Board thereon,North American Review,v01.28,1829:300.
[3]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王报换.通识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新人才观及其实践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5).
[5]陈骏.深化教学改革让杰出人才“冒”出来[N].中国教育报,2010-10-18.
[6]Harvard univerSity.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Education[EB/OL].哈佛大学网站,(2007)2010-07-05.
[7]陈坚林,顾世民.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1,(1).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它重在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质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应当是培养具有远大目标、开拓精神、有创造力、有高尚职业道德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高层次的人才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更注重的是学科的专业性教育,而在现代教育中,由马修·阿诺德多方倡导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影响广泛,自提出此观点以来受到了许多世界优秀大学的关注,并在人才培养中加以实施。比如耶鲁大学开展的自由教育,哈佛大学则是以打造通识核心课程闻名,我国的著名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则通过“通识教育文库”的建立试图把“全人类的文明经典”推荐给受教育者,这与芝加哥大学的“名著课程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总之,经过多年的认识与发展,通识教育的开设在当今世界的高等学府里已经成为共识,大家的共同目标即是通过受教者在通识教育的学习过程中扩展其广度与深度,拓展视野,使其在具有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兼具较为深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2 我国的通识教育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随着通识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所受的关注度的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学府也开始重视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我国高本文由收集整理
校自五十年代以来走过了三个阶段:1952-1978间按照苏联模式打造的专业化教育,这一阶段通识教育从学校的人才培养中消失;1978-1995间的从新审视阶段,反省我国的高等教学模式,重新认识通识教育的作用;1995至今,通识教育经历了探索到重视的过程,通过对当今世界教育潮流的研究,我国教育界针对当前我国教育中应试教育、文理分科、重理轻文、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割裂导致的现状,认识到大学生“重知识、轻文化、缺素养”等现象,充分认识到只有将通识教育重建并大力发展方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3 在我国实行通识教育的意义
19世纪的不少欧美学者认为现代大学的学科分类太过专业,知识结构走向单一化,于是提出并建立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不仅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要具有探索精神、善于思考,且对其他类型的学科有所涉猎,然后能将不同的知识杂糅融合,并为己用。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两者之间不可完全割裂,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其实是是对“教育”的两种理解。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更多的是人文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养成。通识教育不去进行专业的划分,而是将各种文明经典加以呈现,所以它提供的选择也呈多样化。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 “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之所以为大家,就是因为他们身上的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的闪耀,使之成为人类之光,照耀了我们前行的路,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而我国现行的教育机制,从中小学开始就是以应试的模式存在,进入大学后这种机制的惯性得以延续,是以有学者将我国的高等教育比喻成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相似模式、相似思维,少了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力和活力。而世界的发展呈现的多样性、国际化趋势需要我们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使其在人文教育的浸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和自己的专业教育完美融合,打造出既有专业素质又有文化内涵的多元化人才,才能适应当今世界对人才的要求。因此,通识教育 “孕育”出的是真正的“人”而非“产品”。
为防止教育的主体自我迷失或自我异化,使教育能够完成其使命,必须通过通识教育,以科学与人文,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沟通,培养具有宽广视野、人文及科学精神的人才,才能真正使教育目的得以体现。通识教育可以避免“职业化”和“工具化”倾向。就专业教育而言,通识教育强调专业宽厚的知识基础,使专业在精深的同时可以汲取更广阔的发展养分。通识教育的实施可以解决工具化倾向的问题,使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有机结合,有利于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播对学生人格的教育作用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4 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通识教育存在的合理性。而现今教育制度下形成的教育理念的惯性作用使得通识教育并没有迅速地得到教育者的重视。而这种不重视也体现在了受教育者表现的一系列问题:漠视、冷淡、缺乏热情、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等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愈发表明了在高等教育中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关键词:
技师学院;分层德育教育;意义
技师学院是非常受国家重视的职业教育学府,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技能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它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产物,技师学院对学生来讲是学习技术、道德等方面综合知识教育的地方,技术学院的老师们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喜好、不同特长进行分层教学,让学生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技师学院在进行分层德育教育时要重视将学生的健康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考虑进去,这样才能展现出德育教育的作用。
一技师学院德育课教学发展的现状
在现如今这个高技术人才短缺的社会,技师学院为社会培育了许多各个方面的技术人才,弥补了人才的不足,也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由于我国的人口不断增多、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人们的就业压力随着增大,我国各地区都出现了人们就业困难的现象,这给技师学院的在校生一定的心理负担,为未来的就业感到担忧。技师学院的学生与义务教育的学生相比文化课成绩、知识积累方面都比较低,学习基础薄弱,而且学生们的年纪都比较小,也没有对社会经验的积累,这会导致学生们对自己未来感到很迷茫不知道以后想干什么,同时也会失去对课堂学习的兴趣,让德育教育课不能顺利的开展,得不到理想的效果。除去学生自身的问题,老师们的教育水平不足也是导致德育教育课不能顺利开展的因素之一,大部分老师们的教育观念比较传统,在给学生上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基本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不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不能做到对学生负责,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还会埋没学生的潜在能力,这不仅会耽误学生未来的发展,还会影响技师学院的教学效率。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技师学院和老师都忽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技师学院没有专业的德育课的老师进行授课,而是安排其他科目的老师兼职授课,这不仅体现不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还让学生们对德育课知识有误导,所以学院应该聘请专业的德育教育老师来进行授课。还有的问题就是学院的德育教育方法和制度方面还存在缺陷。
二技师学院德育教育过程中实行分层学习的必要性
在当今的技师学院里的学生们对道德认识方面比较薄弱,学生间还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他们基本上都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够不能考入普通高中或者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不想上学的,在还未成年的情况下进入了社会,社会经验基本为零。总体来说,技师学院的学生情况各有不同,老师在对其进行教育教学时就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现在的老师教学思想比较陈旧古板,教育方法还很传统,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只重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讲解,忽视学生心理变化、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情况,这让学生间的差异加大,让有些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出现抵触的心理,不愿意接受德育教学,影响未来自己在社会的发展。此外,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已经深根固柢,在技师学院的学生不再受应试教育的束缚以后,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还停留在传统的评价方式,用学生的成绩高低来判定学生的好坏,这会让学生心理产生叛逆的想法,在德育课教学授课时对其有抵触的心理。
三技师学院实行分层教育的理论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在的学院开始建立起了学院制度,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开始重视了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学院为了符合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开始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分析,建立分层教学新型模式。分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分层走班模式
学院对学生进行的知识摸底考试,根据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层次,组成新的集体,这种模式不是打破原来的班集体,只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按各自的能力水平到不同的班级去学习。分层走班是一项大规模的分层模式,其主要的特点是老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满足学生知识面扩展的需求。
(二)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
能力目标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选择与其相应的学习层次,然后在通过学生后期努力的情况进行期末层次的调整,这种模式是参考了国外的教学原理,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对社会认识上,考虑到自身条件与阶段目标的差异,这利于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上,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应有的肯定,注重对学生新旧知识结合的检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检测。
(三)“个别化”学习的模式
“个别化”学习模式主要是通过对各类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方便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训练材料等素材,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分层学习,达到一个学习目标后就进行下一个知识的学习,由于电脑中的数据库储存着大量的教学信息,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相对应的教学进度,从而得到相应的能力提高。分层教学是为了减小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研究出来的解决办法,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重视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和爱好分析来因材施教,寻求更好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技师学院开展德育课,要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对于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要进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教学,让学生的特长充分发挥出来,激发学生潜力,更好的报效社会。
四技师学院实行分层德育教育的办法
分层德育教育是现代教学理念的重要教学规划,如何充分了解分层德育教育并对其进行实施,是现在技师学院的每个老师都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
(一)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了解
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让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技师学院这个数千学生聚集的教育场所,肯定会有学生个体差异的现象出现,学院老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老师们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差异在哪,找出问题的所在进行分析,制定出符合学生差异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让学生的长处得到发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的短处得到进步,激励学生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积极向上,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制定良好的分层学习评价目标
技师学校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分组,根据各个组的特点进行不同对待,制定良好的分层学习评价目标,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首先,老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变化、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将情况相似的同学分为一组,每个小组是一个小型的团队,这有利于老师进行分层教学,还有利于学生间默契度、团队意识增强,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其次,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积极的与学生们互动,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仅可以营造出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还可以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得到学习,让学生可以展现自己的特长,也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便于老师对学生进行观察,对学生作出合理的评价。
五结束语
针对技师学院进行分层德育教育是根据技术学院的实际状况决定的,老师要重视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院也要落实好分层德育教育工作,提高老师的教育水平,研究创新与时具进,跟上教育时代的脚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