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口腔健康教育的原则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Abstract:Objective The importance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on improving elementary students' oral sanitary conditions,oral health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is discussed. Methods 300 cases of elementary students in our district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principle.Oral health knowledg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was given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y were supervised strictly to brush teeth and maintain oral hygiene seriously;intervening measures were not given to students in control group.The oral hygiene and oral health conditions of students in two groups in 3 months were compared.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ppeared for both the o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score comparison and oral cavity inspection health rate comparison before study for students of the two groups with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fter study,the score and health rate of stud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parativ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Key words:Oral health education;Elementary students;Oral health;Oral hygiene
提高民健康水平从儿童抓起,其中口腔健康问题是威胁儿童早期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儿童年龄较小、认识较差,缺乏良好的口腔卫生常识和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1-2]。据目前统计发现,15岁以前儿童的龋病及牙周病的发病率占有较高比率。因此,为了有效的控制龋病及牙周病的发病率,树立良好的口腔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3]。我区针对小学生口腔健康开展了大量的教育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将对我区进行研究的300例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现文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区两所小学300例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50例给予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并严格监督其认真刷牙维持口腔卫生,其中男87例,女63例,年龄6~11岁,平均年龄(8.3±1.3)岁;对照组150例未给予干预措施,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龄7~11岁,平均年龄(8.4±1.2)岁。两组小学生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小学生进行3个月的观察比较。
1.2.1口腔卫生维持 ①观察组: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进行定期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口腔卫生健康的重要性。本组均制定统一的口腔卫生标准,每日三餐后清水漱口,每日坚持早晚各刷牙一次应用口腔损害性小的牙膏,每次刷牙维持3 min;②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1.2.2口腔卫生教育 ①观察组行全面口腔卫生健康教育[4]:给予口腔卫生健康材料进行宣教,可采用口腔卫生相关的视频、动画、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的口腔卫生故事书和宣传画。并有专业指导教师根据提供的口腔健康材料对小学生进行定期专业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常见口腔疾病以及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并定期根据培训内容进行相关考核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措施。②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1.3观察指标 根据目前常用的基本口腔保健问卷(满分100分)对口腔健康知识、行为进行调查,统计对比两组口腔卫生知识,对两组口腔健康情况进行常规体检,比较两组口腔健康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5软件对两组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小学生经过三个月教育后口腔卫生知识以及口腔检查健康情况见表1。两组小学生学习前口腔保健问卷得分情况及口腔检查健康率均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后观察组口腔问卷得分、口腔检查健康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青少年口腔健康问题一直是家庭及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由于青少年口腔健康意识低,口腔卫生保护观念较差,而且青少年时期口腔疾病的发生率高,严重的影响了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为了有效的改善小学生青少年儿童口腔健康问题,提高青少年儿童口腔健康自我保护意识,树立良好的口腔卫生观念,近期我们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方式,包括动员全社会、家庭、学校广泛参与口腔卫生的自我保健活动,其中关于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在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在近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应用口腔健康知识问卷分析得知,青少年组的口腔卫生习惯差,口腔知识贫乏,口腔健康问题严重,是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提高青少年健康情况,有效改善减少青少年口腔疾病的发生率,是目前我们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6]。口腔健康教育在青少年口腔卫生改善中具有重要、积极的作用,可以使青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知识,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情况。在国外的相关调查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口腔健康教育能够在短期内降低菌斑数量和有效地控制牙龈炎。小学生作为口腔健康知识的主要培养对象,在小学生时期由于小学生接纳新事物能力较强,是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养成具有的重要时刻,是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的形成期。因此,在小学生时期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知识培训,良好的口腔护理观念养成,有效的口腔疾病预防措施的实施,对于小学生成年后的口腔健康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7-8]。通过在小学生时期根据区域、生活水平等特点,对小学生制定相应的口腔健康知识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口腔健康的意义,同时对于特殊存在口腔健康问题的学生给予专门的指导与培训,进行相应的针对性教育,使其可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最终使小学生口腔健康问题得到了最终的提高和改善。
在本文研究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进行口腔健康卫生教育之前,两组小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均较低,可见青少年缺少足够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其口腔健康检查中可以发现,其口腔卫生情况差,口腔健康存在严重问题。在经过3个月的积极教育改善情况下,观察组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口腔卫生知识及口腔健康情况均明显优于未接受教育的对照组学生。可见,良好的口腔健康教育对小学生改善口腔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在实际行动中帮助小学生改善口腔健康问题,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时期给予正确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口腔卫生正确认识比例,可以明显的改善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情况,降低口腔疾病发生率,对于改善青少年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薇,⒑椋严俊,等.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5,02:220-222.
[2]储月琴.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20:180-182.
[3]倪成励,周孟平,柴梅.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医学专科院校新生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的效果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03:13-15.
[4]金迎春,张丽,曹正国.口腔健康教育对社区特定人群口腔卫生状况改善的效果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09,06:790-792.
[5]何冰冰.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07,12:1594-1595.
健康教育路径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部分,是综合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其依据患者不同阶段的需求,通过指导护士分阶段,有目的及步奏的对患者进行护理,从而达到提升治疗效果的目的[1,2],本文采取健康教育路径对食管癌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由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后证实为食管癌。74例患者按照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40~66岁,平均年龄(52.8±3.4)岁,鳞癌29例,腺癌8例,病史1~11m。观察组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41~65岁,平均年龄(51.9±2.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路径护理,主要内容有①入院介绍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主动热情接待,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健康教育路径的相关内容,以取得患者更多的信任及配合,同时向患者讲解医院的环境,介绍主治医师;②饮食教育 放疗患者的食管比较脆弱,应避免机械及化学性刺激,进食速度不宜过快,食物须捣碎,细嚼慢咽,食物多以流质及半流质食物为主,多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食物,饮食宜清淡、温度适宜,餐后饮少许温开水。进食完毕后可散步或平坐30min后休息,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饮水量不少于2000ml,以利于毒素的有效排出。③口腔卫生教育 向患者说明口腔卫生清洁的重要性,同时指导患者用软毛刷刷牙,至少2次/d,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以防止感染的发生;④放射教育 向患者说明放射野皮肤保护的重要性,同时指导患者一些减少放射对野皮肤危害的防护办法,如穿着全身面柔软内衣,照射野皮肤采用温水及柔软毛巾沾洗,照射区禁止剃除毛发,外出时放射野皮肤禁止阳光照射;放射食管炎及心包炎护理 放射性食管黏膜炎是放化疗过程中主要的毒性反应,可通过指导患者定量进食,细嚼慢咽以防止食物反流及食物残,渣滞留的发生,放疗后积极对患者进行止痛、强心利尿、糖皮质激素及扩张冠状血管药物,吸氧处理;⑤心理教育 食管癌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身伤害,因而对其进行心理指导十分必要,护理人员通过自我经验及日常与患者接触过程中所发现的心理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以改善患者的心理负性情绪[3],提升治疗效果。
1.3观察方法 ①出入院时采用zung[4]的sas及sds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②评估两组患者的放疗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t检验,取显著性水平α=0.05进行双侧检验。
2结果
2.1zung的sas及sds情况 对照组入院时的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8.15±7.61分,54.73±8.89分与观察组入院时及出院时评分48.03±7.98分,54.19±9.08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出院时对照组sas及sds评分为46.31±6.11分,49.73±6.69分,出院时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为40.61±4.55分,43.82±5.46,P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的放射性皮炎、放射性气管炎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健康教育路径是指对某种疾病的特点制定好相应的护理方案,其核心思想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护理人员在日常沟通交流过程中了解患者的不同需求,并针对性的解决。如食管癌患者多数存在着焦虑、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等心里问题,通过对食管癌患者进行心理教育,使患者更好的以乐观向上态度面对治疗。而采用zung的广泛焦虑及抑郁量表结果则很好的解释了健康教育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而在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患者的放射性皮炎、气管炎、及食管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健康教育路径可很好的改善其不良反应情况。
参考文献:
[1]顾晓菊,周旋,周春霞,等.健康教育路径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4):2283-2285.
【关键词】口腔保健;知晓率;小学生,调查
【Abstract】 Objective?Understand the Yuan zhou qu GuYuan pupils ( 7-9 years old ) oral health and oral health care knowledge knows rate, To prevent the disease and oral health care knowledge know the rate of effective measures.Methods?On 3,000 school pupils (7-9 years old) for oral health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 Results?Pupils (7-9 years old) most oral health knowledge about 70%, part for knowledge about too low. Conclusion?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education mainly with oral health study of comprehensive control strategy, improve students, parents, and even the society as a whole knowledge about of oral health.
【Key words】 oral health ;know the rate;Pupils ;Investigation
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是国家实行的民生项目中衡量儿童口腔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健康教育对口腔保健的重要意义,意识到口腔预防保健重点人群是儿童。为此,我科于2011年3月至5月对固原市原州区3000名小学生进行了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按随机原则抽取了原州区三所小学,39个班级,检查人数3000人,平均年龄为7-9岁,男女生比例为1:1。
1.2 方法:设计口腔保健知识问卷调查表,以了解本区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情况。调查表根据“2010年度固原市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中要求的的口腔保健知识内容设计。调查内容包括:刷牙方法、刷牙次数、牙膏的使用、六龄牙的定义、窝沟封闭的意义、吃糖的危害、牙疼的处理办法等口腔知识等[1]。为了便于统计,采用选择题型,当面由受试者本人独立填写问卷,完成后立即收回,有效答卷100%。
2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有73.5%的学生选择横刷和竖刷结合,有7%的学生选择横刷法;有76.2%的学生选择每天应早晚刷牙各一次;有51.2%的学生知道应该选用含氟牙膏刷牙;知道 “六龄牙”是6岁萌出的恒牙者为22.8%;81.6%的学生不清楚什么是窝沟封闭,不知道窝沟封闭能预防龋病;有77.4%的学生认为刷牙能预防龋齿;有86.3%的学生知道吃糖能导致“虫牙”; 有67.3%学生认为牙疼时应该去医院找医生,21.2%的学生认为只要忍一忍就过去了。
3 讨论
3.1 口腔卫生方面:有73.5%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的刷牙方法;有76.2%的学生知道每天应早晚刷牙各一次;半数学生懂得选择含氟牙膏有益于牙齿健康。结果表明: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的日益重视,一些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已为小学生逐渐接受。这方面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较有了明显提高,但按照《2010年度固原市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中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需达到85%的要求仍有待加强。小学生正处于接受教育的阶段,可塑性强,从小接受正确的口腔卫生教育,能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且使口腔保健知识通过学生影响家庭,影响社会。
3.2 龋病的预防及处理方面:有86.3%学生知道糖是引起龋齿的原因,77.4%的学生认为刷牙能预防龋齿,61.3%的学生认为牙疼时应该去医院找医生,只有31.2%的学生认为只要忍一忍就过去了。这些结果表明,更多的小学生对龋齿的预防意识增强,也能正确的处理龋病的发生,但还是有相当多的一些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淡薄、口腔保健知识欠缺、依从性差,虽明知道自己的孩子患有龋病,却不肯引导其积极接受治疗,这主要与口腔健康教育力度不够,有些治疗方法也不易为学生和家长所接受有关,致使干预性治疗不能顺利实施。以上结果符合WHO口腔流行病学资料库和相关的多项调查结果,表明龋病在发达国家呈下降趋势,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呈上升趋势[1]。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材料统计,我国乳牙龋齿患病率高达60%-80%,恒牙龋齿患病率亦在40%左右,严重危害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身心健康,今后对这些方面的宣教教育仍不能松懈。还应当加强对细菌和牙齿结构缺陷与龋病关系的宣教,使更多学生对龋病病因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以利于降低龋病的发生率。对小学生们树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观念,在龋病还在萌芽状态时就积极处理,使龋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3.3 部分知识点的知晓率过低:多数学生对口腔基本常识缺乏全面的了解,81.6%的学生不清楚什么是窝沟封闭,不知道窝沟封闭能预防龋病,只有22.8%的学生知道“六龄齿”的定义。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从深度和广度加强对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应根据小学生对口腔健康的了解程度,制定系统的教学大纲,从基本知识开始做到全面细致,同时针对口腔保健的基本常识及预防措施进行针对性地宣教。并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手段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好奇心理。掌握基本的口腔健康知识,理解保健和定期检查的必要性,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龋齿的病因,以及如何刷牙。更应让学生从小了解什么是六龄齿,保护六龄齿有什么意义,从而更好地引导儿童进行口腔保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最终降低儿童牙病的发病率。
3.4 小学生牙病防治: 本文调查的对象均为(7-9岁)的小学生,正处于恒磨牙刚萌出阶段,恒牙龋中患龋率磨牙高于切牙,且好发于面的点隙裂沟,因此,仅仅依靠加强小学生口腔卫生等预防措施尚不足以从根本上遏制小学生牙病的高发态势[2]。目前我科已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防治项目,对7-9岁适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治疗,以进一步提高恒牙的保护率[3]。要对小学生进行口腔卫生指导,使之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做到有效刷牙。还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提高龋病的充填率。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加强以口腔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的研究,提高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使家长与小学生都能认识到龋病的危害性,达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扩大宣传效应,从而帮助改善固原地区儿童口腔卫生状况,减少消耗社会资源和个人负担等问题,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平化。
参考文献
[1] Burt B. Trends in caries prevalence in North American children. Int Dent J,1994,44:403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173-02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有一定传染性的疾病[1],多发生5岁以下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该病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2]。2008年,该病在本市有小范围内出现局部流行,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所以加强该病的健康教育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医院在2008年以来,一直重视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在对我院医务人员强化教育基础上,并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组织医院专家组成员走出院门把健康教育宣传到社区、幼儿园、小学校,将健康教育融入到防治手足口病工作中,有效遏制该病的进一步流行,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健康教育体会介绍如下。
1 教育目的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疱疹破溃液、粪便中排出病毒,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疱疹液中的病毒污染水源后可经水传播;另外唾液、疱疹液、粪便中的病毒污染手、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也可引起间接传播。人群特别是婴幼儿和儿童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但由于不同型号的病原感染后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可反复感染本病[3]。所以掌握手足口病预防措施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健康教育又是落实手足口病预防措施的关键。为此,我们教育医务人员将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治疗护理工作中,特别是根据人群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性格等,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和意识,主动采取预防和个人防护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使病人和家属主动参与到防治工作中,并掌握在患病期间卫生消毒措施及大小便、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等预防知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护理,防止交叉感染;从而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2 教育方式
根据人群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等,采取一般教育与重点教育、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语言、讲座、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折页、张贴画、宣传栏等方式,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
2.1 对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方式2009年至今,由于流行季节,到医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者数量大幅增加,医院领导非常重视,始终把预防放在首位,要求相关部门强化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院长在全体医务人员大会上,结合全国形势作了专题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教育动员;医务处、护理部、感染管理科根据医务人员包括工勤人员工作岗位和性质不同,编写教材,制成幻灯片,分时段、分批次开展手足口病专题讲座,因人施教分层次对全院职工开展规范化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分别对儿科门诊、儿科病房、口腔科门诊、感染性疾病科、手足口病门诊等工作人员、消毒员、保洁人员等分层次进行讲解,上卫生课,并亲临指导。及时编印下发各种防治手足口病宣传资料和信息,从互联网下载国家有关法规和工作指导原则,及时指导防治工作。通过全方位的培训和健康教育,普遍增强了全员对防治手足口病的认识,提高了防病治病知识水平和能力,为防止手足口病在医院内感染打下了坚实基础。
2.2 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方式几年来,我院一直设有感染性疾病科和手足口病门诊,接诊疑似手足口病病人。并且在医院门口、门诊大厅和门诊走廊开辟宣传栏、宣传展报等图片及文字解说。在门诊预检分诊处,工作人员发放印有手足口病的注意事项和消毒预防知识折页,尽量使宣传内容通俗易懂。导医护士引导有口腔溃疡或发热出疹患者到手足口病门诊就诊,诊室有墙贴,医护人员在给患者诊治过程中,通过语言讲解示范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使患者及家属对手足口病的防治有全面的认识。
2.3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方式在病人入院时首先做好入院宣教,感染性疾病科把健康教育计划内容打印成册,发给住院的手足口病患者及家属。并采用语言教育、文字教育、形象教育等健康教育方法,在病房大厅、走廊设有宣传栏、宣传展报和墙贴,通过图片和文字解说通俗易懂的教育内容。在给病人积极治疗的同时,医生护士深入到床边讲解示范,使健康教育指导贯穿于每日24小时的护理及生活方式中,每周召开一次公休座谈会;护理人员亲自示范,逐一教患者及家属卫生洗手方法,示范各种排泄物、分泌物消毒处理方法,这样手把手使家属掌握了一定的消毒知识,让患者及家属出院时能掌握或基本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在定期随访和患者复查时继续进行健康教育,补充和完善健康教育内容,让更多的医学知识真正渗透到日常的家庭生活中。
2.4 普通人群健康教育方式走出院门把健康教育宣传到学校和社区,手足口病极易在幼儿园和托儿所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病集聚现象。所以,讲究卫生特别是饮食卫生、消化道隔离、加强锻炼、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方法。为此,我们医院组织防控人员经常到社区、学校、幼儿园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发放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处方,加强晨间体检工作;发挥专家的特长,到电视台对普通大众进行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宣传教育,指导与帮助他们预防感染手足口病;提高公众防病意识,受到公众的好评。
3 教育内容
3.1针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内容①由专家组人员给我院医务人员讲解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流行特点、预防和治疗、医院感染控制、疫情监测、消毒隔离、职业防护、医疗废物管理、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知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医院感染管理、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的预防等。②加强预检分诊制度落实,对轻症病例以门诊治疗为主,但需指导患者及家长对病人进行护理和隔离,并对患者所用物品及排泄物每天进行消毒。对重症病例应收住入院,重点救治。③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教育门诊、科室、病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断粪-口传播途径,讲解指导环境、各种物品的消毒方法及防护用品的使用。④加强工勤人员的示范指导,工勤人员工作范围广,接触患者污染的机会多,我们将洗手知识、各类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置、锐器伤的预防和处理及个人防护等基本知识作为培训的基本内容,必要时进行一对一的带教。加强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勤打扫、勤日晒、保持洁具清洁、防止交叉感染的知识。
3.2 针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内容告知他们是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是被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并且非终身免疫,可多次感染[4]。所以我们循序渐进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本病的病因、传播特点、症状、治疗过程及预后、消毒隔离措施的必要性等。讲明执行入住隔离病房、执行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措施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告诉患者及家属不要随处吐痰,吐痰用专用器皿,并且要及时倾倒和消毒,房间内要定时开窗通风,餐具用具要洗刷干净后用开水煮沸消毒。给患儿勤换衣服,保持皮肤、口腔清洁,不共用玩具,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到社会中、促进邻里与社区间相互交流,对全社区预防和控制本病都很有益处[5]。
3.3 针对社区等公众人群的健康教育内容在托幼机构、中小学、社区等场所进健行康知识普及教育。开展饭前便后洗手、房间多通风、晾晒衣物等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倡导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会他们洗手、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掩遮口鼻、对孩子晨检、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调理的方法;建议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的机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4 教育效果
4.1 健康教育调动了公众防病主动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大家都能认识到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防治中的重要性,对疾病的预防越来越重视,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其防治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提高了公众的预防意识,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能主动参与到防病治病中来,起到了医务人员难以起到的作用,健康教育使公众、病人等人员预防疾病变成为自觉行为。
4.2 健康教育规范了医务人员相关行为医务人员在不断接受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的同时,还承担为患者及家属等人员做健康教育工作的责任,所以必须先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务人员在给病人进行诊治操作时均能执行标准预防和手卫生原则,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防护措施,积极救治患者, 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2008年以来,我院没有发生一例手足口病医院感染,从而有效遏制了该病的进一步流行。
4.3 健康教育密切了医患关系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医患关系。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有的患者及家属出现抵触情绪,如:有的患者对我们的消毒隔离工作不配合,有的认为得了传染病而害怕恐惧明显,有的认为是区区小病不值得一提。我们理解他们,在和他们接触时态度和谐、热情,循序渐进地做健康教育,工作热情、周到,以真情感动他们,所以也渐渐被一些患者及家属所理解,医患关系得到了加强,并能积极配合,参与一些预防工作。
5 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保健措施,是促使人们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6]。手足口病至今尚无特异性预防疫苗,但是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目的明确,内容针对性强,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确实起到了显著效果。
由于家庭和托幼机构是造成本病传播的主要场所;医院聚集的患者对各种感染具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并且还携带着各种细菌和病原体,通过相互接触或间接接触,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针对这一特点,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思想准备、行动积极、消毒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教育自己的家人及邻居积极参与到防病治病中来,这对加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做好疫情检测报告、控制院内交叉感染、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起了极大的作用。实践证明: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预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疫苗”。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05.
[2] 花志祥,林桦.手足口病129例[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4):461.
[3] 徐令兰.儿童需防手足口病[J].健康,2007,(5):28.
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246例,男712例,女534例,5岁以下1150例,5岁以上96例。临床诊断标准:根据2009版、2010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为依据,普通病例1035例,重型209例,危重型2例。
健康教育与整体基础护理:⑴健康教育指导:①患儿入院及门诊就诊后,立即召集家长培训,使其家长提高对该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方式、诊疗原则知晓率,同时要求家长掌握防治措施,居家隔离治疗注意要点和重症早期识别能力;②经培训后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要点;手足口病是怎样在人群中传播的;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家长是防治手足口病第一关;③出院、居家隔离治疗,大小便、分泌物及污染物处理措施给予指导意见和温馨提示告知书。⑵整体基础护理:①皮疹及口腔疱疹护理,体表皮疹用中药液清洗,保持干洁,避免破损和二重感染,口腔黏膜、咽峡部疱疹用金喉健喷雾剂雾吸保持洁净;②呼吸道护理,清除咽喉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③神经精神护理,对抽搐、惊厥、烦躁、神差、无力,肢体抖动者,予以吸氧,脱水降压,镇静止惊,保持安静,预防呼吸抑制窒息;④生命体征护理,按时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将病情控制在萌芽状态;⑤大小便及分泌物处理,保持大小便通畅,患儿大小便及分泌物及污染物使用0.2%次氯酸消毒处理,切断传染源及传播途径,避免交叉感染和再次污染。
结 果
龋齿也称虫牙、蛀牙,是儿童口腔常见病,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疼痛对儿童进食产生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对恒牙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儿童的发音及容貌,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漱口、刷牙是预防龋齿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同时也对口腔卫生的保持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掌握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现状,提高儿童口腔卫生保健水平,更好地开展口腔保健干预,笔者于2013年1月随机选取本社区某幼儿园3岁儿童62例,采用《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在本社区某幼儿园中,随机选取3岁儿童62例,男33例,女29例。
工具:根据李秋忠设计的儿童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对其条目进行筛选和修订,制成新的《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调查问卷》,修订后的问卷Cronbach's α为0.8068,重测信度0.87。内容包括:每天刷牙次数>2次,选择竖刷,持续时间>3min,选择保健牙刷,选择2~3个月更换1次牙刷,有无饭后漱口的习惯,父母有无参与孩子刷牙等7个条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或“否”。
资料收集方法:对62例儿童进行问卷测评,由健康教育小组人员一对一指导家长填写。发放问卷62份,有效问卷62份,回收率100%。
结果
62例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情况,见表1。
讨论
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与其口腔卫生知识的掌握密切相关。刷牙和漱口是口腔保健中最基本的行为,刷牙可以对牙菌斑进行有效的祛除,漱口能够对食物碎屑给予及时有效的清除。通过刷牙和漱口的方法,能够有效预防及减少龋齿的发生,进而预防牙周病。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很低,自理能力也较差,缺乏口腔卫生自我保健意识。本研究结果显示,有38.71%的儿童坚持每天清洁牙齿2次,37.09%儿童坚持每天清洁牙齿1次,有3.23%的儿童从未刷过牙。可见多数儿童未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而早晚刷牙对预防龋齿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刷牙方法和刷牙时间及其所使用的牙刷不符合要求,这也会直接影响幼儿口腔卫生保健的效果。本调查发现,62例儿童中刷牙正确率也不尽如人意,仅56.45%的儿童刷牙方法正确,19.35%的儿童刷牙时间达不到3min,使用保健牙刷和选择2~3个月更换1次牙刷这2项指标分别达到93.55%、66.13%。应该对儿童加强指导口腔卫生的相关保健知识,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儿童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
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与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相关。由于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相对薄弱,不能对儿童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从而导致儿童存在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本研究结果发现,82.26%的孩子清洁牙齿时缺少家长监督,家长自身也存在不良口腔卫生习惯,说明家长对口腔卫生保健不够关注。口腔卫生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是幼儿期,但是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无法自觉主动地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此时就有赖于家长的教育与监督,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可塑性,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正确的言行来影响孩子,让孩子在生活的点滴中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为了提高家长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社区应积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使他们意识到保护牙齿应从儿童做起,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
积极开展口腔保健教育,宣传其重要性。龋病是由牙菌斑引起的,预防龋病的有效措施是对牙菌斑进行有效的清除,其中自我口腔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林靖雯等发现,2岁儿童就可能发生龋齿,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龋病的预防中,4岁以前是其中重要的时期,3岁以前开始刷牙发挥了一定的预防作用。应加强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其口腔保健意识,培养儿童自觉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让儿童从小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220-02
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局限于鼻腔或咽喉部的急性炎症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它是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是由各种病毒引起,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本病起病急,有打喷嚏、流涕、发热、食欲减退、咽痛,亦可伴有头痛、腹痛、呕吐、纳差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支气管肺炎、中耳炎、病毒性心肌炎、肾炎等并发症[1]。为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此病的认识能力,促进疾病尽快康复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在门诊注射室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家长中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获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教育对象为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治疗的128例2—7岁患儿的家长。
1.2 健康教育方法。
1.2.1 在门诊大厅宣传橱窗里开辟了“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专栏,系统介绍了小儿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点,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病程,治疗方法等专业知识,帮助患儿家长对本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2.2 对上感期间可能要用到的专业操作(如测量体温、酒精擦浴、口腔护理、食醋熏蒸等)的具体步骤方法和相应的禁忌症、注意事项等综合在一起,打印后复印数份,分发给每位家长,以给他们切实可行的帮助。
1.2.3 门诊注射室护士采取一对一口头讲解并结合示范酒精擦浴等各种护理操作,同时根据家长所提问题针对性解答,并做详细指导。
1.3 健康教育内容。
1.3.1 对疾病认识和专业操作的健康教育。门诊注射室护士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向其家长反复强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特点、治疗原则、疾病病程等知识,不断提高家长对此病的认识,并结合宣传材料逐一讲解,现场示范,使家长既学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实际的操作技能[2]。
1.3.2 疾病过程中基础护理的宣讲教育。
1.3. 2.1 及早就医。一旦孩子有异常哭闹、拒绝吃饭时家长要仔细观察,积极寻找原因,这往往是疾病的先兆症状;如有发热、频繁打喷嚏、流涕等情况时,不要自己滥用抗菌素,应尽早就医,然后遵医嘱进行合理规范治疗。
1.3.2.2 执行呼吸道隔离。此病可通过空气传染,所以患儿应与健康人隔离;打喷嚏时尽量用手遮挡,避免病菌通过飞沫传播。
1.3.2.3 保持呼吸道通畅。鼻腔有分泌物时应及时用柔软纸巾轻轻试去后用温水洗净,纸巾要丢在有盖的垃圾桶里;鼻塞严重时应先清除鼻腔分泌物后用0.3%麻黄素滴鼻,每天2~3次,每次1~2滴[3]。
1.3.2.4 合理衣着。在患病期间,千万不要害怕孩子被冻着而添加过多衣服,衣服太多太厚会使小儿感觉闷热出汗,后背衣服汗湿易受凉而加重感冒,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康复。
1.3.2.5 适当的饮食护理。患儿无发热,一般情况尚好时可进普食;患儿有发热、纳差、腹痛、呕吐情况,应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并少量多餐,便于消化。
1.3.2.6 做好环境卫生管理。要经常保持室内外良好环境,采用湿式清扫;房间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病菌的含量,但要避免直接对着人吹风;可以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如食醋熏蒸法。
1.3.2.7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如果腋温超过39℃且持续不退时应对症治疗,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如果患儿出现气急、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反复呕吐、耳朵剧痛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去医院急诊。
1.3.3 高热的护理指导。
1.3.3.1 降温。每隔四小时给患儿测量体温一次,如果腋温超过39℃且持续不退时应采取降温措施,防止小儿惊厥的发生。一旦出现小儿惊厥,家长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让患儿的头偏向一侧,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一般发作数秒即自行缓解,不会留下后遗症;如果多次发生惊厥或惊厥停止后有嗜睡、精神萎靡等异常情况时要快速去医院处理。一般先进行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测量体温,如体温不降反升或下降不到0.5℃时,可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1.3.3.2 营养和水分的补充。高热时由于分解代谢增加,体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大量消耗,水分大量丧失,导致机体短时间营养不良和缺水,应给予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西红柿鸡蛋面条、肉末青菜粥等。忌辛辣刺激食物;鼓励患儿多喝水,帮助补充水分,增加毒素的排出。
1.3.3.3 皮肤的护理。高热患儿,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清洁皮肤,更换衣服,防止受凉。
1.3.3.4 口腔护理。发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维生素缺乏,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口腔异味、粘膜溃疡,应加强口腔清洁,用淡盐水、温开水经常漱口。
1.3.3.5 卧床休息。由于机体新陈代谢增快,消耗大,加上消化功能差吸收少,身体虚弱,要减少活动,尽量卧床休息。
1.3.4 疾病痊愈后的预防教育。
1.3.4.1 增强小儿抵抗力。家长要培养小孩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如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冬天多带小孩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小儿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1.3.4.2 定时体检。家长应定时带小孩到保健机构做体格检查,以便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小儿佝偻病、维生素A缺乏、贫血等营养不良性疾病。因为上述疾病会引起小儿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反复性的上呼吸道感染。
1.3.4.3 预防接种。对于少数体质特别差,经常患上感且不易康复的小儿,可在初冬季节到当地防疫机构接种流感疫苗,80%小儿可产生抗体,对减少小儿患病率和减轻患病程度具有一定效果,但抗体一般只持续三个月左右。
1.3.4.4 隔离消毒。在上感流行季节,少带小儿到人多的公共场所,以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防止疾病的交叉感染,如果非去不可的话,要戴口罩,遮住口鼻;上感流行季节,可进行室内消毒,如食醋熏蒸。
1.3.4.5 密切观察天气变化。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小儿增减衣服,衣服厚薄要适宜。衣服过少,小儿受凉后呼吸道免疫力下降,容易致病;衣服过多,容易出汗,更易使小孩受凉。
2 效果评价
本院经过上述几个方面的综合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109位家长基本上能够复述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知识、日常护理要点,有效率达85%;全部家长都掌握了食醋熏蒸、酒精擦浴、口腔护理等实际操作技能,有效率100%。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b)-098-02
腺样体是咽淋巴内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生后逐渐发育成熟,在儿童6~7岁时最显著,以后逐渐退化。长期反复的炎性刺激会导致小儿腺样体病理性肥大,可诱发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主要表现为呼吸不畅、睡眠打鼾、听力下降、鼻塞、流涕、严重者使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上切牙突出,致咬合不良、上唇上翘出现腺样体面容。我科2007年7月~2009年9月对139例腺样体肥大的患儿进行围术期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7年7月~2009年7月,我科收治的 139例患儿,其中,儿童单纯腺样体肥大102例,伴扁桃体肥大 37例,年龄3~11岁,其中,男87例,女52例。手术方式均在鼻内镜下进行,其中腺样体刮除术102例,同时行单侧扁桃体切除12例,双侧扁桃体切除9例。麻醉方式为全麻。
1.2 健康教育方法
1.2.1入院指导住院儿童在住院不同时期教育内容不同,入院的初期健康教育内容为热情接待患儿详细介绍病区环境、相关制度、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消除紧张和陌生心理。同时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及夜间睡眠情况,家长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为健康指导提供依据。
1.2.2术前健康教育做好术前各项常规检查指导,术前注意口腔清洁,搞好个人卫生。术前禁食水做好全麻术前准备,尽量减少食物感观刺激儿童因饥饿引起的不安。适当讲解术后可能出现不适症状如:头痛、鼻塞、吞咽疼痛。但不宜讲解太深入以免引起恐惧。示范抑制打喷嚏、咳嗽的3种方法(手指按压人中、舌尖顶上腭、深呼吸)。适当训练经口呼吸以免术后鼻腔填塞引起烦躁。指导如何处理术后伤口渗血问题。实施健康教育后,要随时检查教育效果评价,可以采取启发性提问方式,提问时问题要具体明确、语言通俗易懂,由浅至深,不超过儿童的理解限度和知识范围。回答正确及时表扬,激发其积极性。如回答错误,应委婉指出错误的地方,态度诚恳和蔼,以免挫伤其积极性和自尊心。
1.2.3 心理指导通过对患儿及家属的交流,了解患儿的思想顾虑,积极加以安慰疏导,帮助患儿解决实际问题。并使患儿了解手术的必要性,患儿对手术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术前采取患儿易懂、易接受的方法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减轻其矛盾及恐惧心理。
1.2.4 术中健康教育重视术前访视,巡回护士术前1 d到病区进行术前访视,最好以图片、示范等方式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方式、手术等。迅速建立信任互动关系。进入手术室后以亲切、热情的语言与其交谈,给予心理安慰。以熟练的技术取得患儿的信任,使之在面对手术室陌生环境、对手术的恐惧及与亲人暂时分离能够情绪稳定,接受麻醉完成手术。
1.2.5术后健康教育手术结束麻醉清醒后,患者多哭闹不安,尽量安抚其情绪,准备些儿童喜欢的玩具、书籍。亲属最好一起陪伴共同给予安慰与鼓励,正视术后的疼痛、饥饿等不适。同时做好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和病情观察,嘱其少讲话、轻咳嗽、轻轻将口中分泌物吐出,勿牵拉鼻腔填塞物,及时观察有无经口呼吸引起的口干、咽部不适,指导少量多次饮水后可缓解不适。
1.2.6 饮食指导术后禁食6 h后进冷流质饮食(如 牛奶、果汁、冰激凌等,但要避免其中带果仁和果粒)。次日改半流质(稀饭、面条、麦片等)禁吃过热、粗糙、坚硬、辛辣和酸性食物。观察有无吞咽疼痛而拒绝进食,饮食因在色、香、味上刺激食欲,讲解营养摄入的重要性、必要性。在健康教育中通过直观食物进行启发诱导,并利用其好奇的特点启发他们多想多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其掌握什么可以吃,为什么有些东西不能吃,并主动进食,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1.2.7 口腔卫生指导术后口中有陈旧性血迹容易引起切口感染,而术后疼痛及舌活动不适,使患儿不愿意进食、进水,应鼓励患儿早期食冷流质或冷开水。一方面可减轻咽痉挛引起的疼痛,另一方面可清洁口腔,使其感到舒适,减少口臭,促进食欲。进食后鼓励督促用无菌盐水漱口或复方硼砂漱口液稀释后漱口。儿童对接受教育具有很大的被动性,要求护士在实施教育中必须经常提醒、督促、检查和指导。
1.2.8 术后预防并发症针对术后出血的可能,讲解用力咳嗽及哭闹都可造成出血。口腔有分泌物轻轻抿出既可以观察分泌物性状,又可减少吞咽过多引起的胃部不适。对不合作患儿,护理观察密切注意有无频繁吞咽动作,提示伤口有出血的倾向。
1.2.9出院健康指导指导出院后进软食2周,勿食过硬,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白膜脱落时引起出血(有白膜脱落是正常现象)。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根据天气变化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咳嗽。注意口腔卫生,用漱口液或冷开水漱口。对于5岁以下和自制能力差的患儿,加强对家属的指导,可得到家属的协助。
2 结果
所有病例除年龄较小的患儿要通过家长的配合完成治疗和护理其余均能主动配合手术治疗、接受护理、掌握宣教知识。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在儿童腺样体围术期,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遵循量力性、直观性、启发性、督导性原则,结合儿童认知能力,承受限度,因时施教、因情施教。在住院的不同时期分段进行健康教育,重视落实使儿童接受教育的过程贯穿于日常治疗和护理中,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在各个时段加强对家属的宣教,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也是实施有效宣教的保证。在本组病例患儿均能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少红.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围术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9,(3):44.
[2]宋岩,季文樾.腺样体肥大患儿心理行为特征的对照研究[J].临床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3):122.
[3]徐国刚,吴立新.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致病因素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6):1512.
凡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叫小儿高热惊厥。多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初期,当体温骤然升高时出现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若长时间的,反复的惊厥发作,可导致明显的脑损伤而有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做好小儿惊厥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院儿科2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健康教育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2009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均符合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首次发病年龄6个月—3岁,其中6个月—1岁10例,1—3岁11例,3—6岁7例。
1.2 临床特点 ①6个月至3岁之间的小儿在高热时常发生惊厥;②惊厥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热开始12小时内;③惊厥多在体温骤升之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伴有意识丧失;④一般一次发热中惊厥一次者居多,神经系统检查和EEG均正常;⑤高热惊厥有阳性家族史;⑥约1/3高热惊厥小儿有复发,多在初次惊厥后2—3年内发生。
1.3 方法 对28例小儿高热惊厥进行降温,止惊,细心护理,对患儿家长进行疾病知识、护理知识、健康教育及疾病预防宣教。
1.4 结果 对28例小儿高热惊厥经过细心护理及健康教育,使患儿家长掌握小儿高热惊厥治疗原则,家庭护理,预防等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减少并发症,避免意外伤害。
2 护 理
2.1 一旦患儿出现惊厥,必须分秒必争地控制惊厥发作,应就地抢救,使患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停止或减轻抽搐是急救的关键,避免脑损伤。让患儿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选人中,合谷等穴位给予强刺激,同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止惊,缓慢静脉注射安定,鲁米那药物或使用安定栓剂,水合氯醛灌肠,尽量让药物保留1小时以上,以促进药物吸收。
2.2 呼吸道护理 惊厥时将有纱布的开口器或压舌板放于上下臼齿之间,以免舌咬伤,动作应轻柔敏捷,惊厥时口腔常常有大量的分泌物,应及时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窒息。同时并给予氧气的吸入,迅速改善缺氧状态。
2.3 高热护理 ①物理降温,采用冰帽,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耗氧量,利于脑细胞恢复,亦可用35℃—40℃温水或35%酒精擦浴,遇寒冷天气,应注意保暖,以防病情加重。②药物降温,我院常规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儿童型双氯芬酸钠栓剂退热。③降温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面色、四肢冷热及出汗情况,以防虚脱发生,降温后每小时测体温一次并及时记录。④高热患儿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和更换衣被,以防着凉。⑤发热时小儿易患口腔炎,用生理盐水每天口腔护理一次,保持口腔清洁。⑥卧床休息,降温后大量出汗,能量消耗多,应多补水,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2.4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是在救治中保证给药,供给液体及营养的途径,也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最好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行留置针穿刺,以保持静脉通道通畅。
2.5 病情观察 详细记录惊厥发作次数,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发作性质及发作后的精神状态,有无嗜睡、昏睡或昏迷,注意有无呕吐,腹泻及皮疹。并观察前囟是否膨隆,呼吸节律是否改变,以便及时通知医生。
2.6 健康教育及预防措施 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高热惊厥有关知识,适当预防性使用退热药物和物理降温,控制体温,减少复发。由于高热惊厥大部分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初期,住院时间短,但家长对高热惊厥相关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应按计划落实健康教育及预防措施宣教极为重要。如患儿在家中或途中出现抽搐,家长不要慌张,应立即用拇指掐患儿的“人中”穴,以另一拇指掐患儿“合谷”,同时将患儿偏向一侧,防止流物误吸,将指头用纱布或手帕包住置于患儿上下臼齿之间,以防舌咬伤。并及时送往医院就治。对于高热惊厥的预防,首先增强小儿的抵抗力,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及避免感染和发热,在家中备好体温计及退热药物布洛芬混悬液或儿童型双氯芬酸钠栓剂,若患儿出现发热,应及时测量体温,体温≥38.5℃,应立即使用退热药物,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3 讨 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特有的神经系统常见急症,大多数学者公认,高热惊厥与感染,高热、年龄、遗传因素有关,年龄因素是首要的,但感染,高热是惊厥的条件,改善其预后2。大多数预后良好,但2%—5%3的患儿可发展为癫痫。其发生率与复发次数有关,即复发次数越多,癫痫的发生率越高。高热惊厥起病急,常致窒息的发生缺氧,这为护理工作提出更艰巨的任务,在护理中熟练掌握止惊,退热急救措施,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健康教育,预防措施宣传教育,减少并发症,避免意外伤害,对预防惊厥的复发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Summary]PurposeDiscuss the influence in the education results of the education mode of clinical path on Children with Cleft Lip and Palate. Method 310 cases of cleft lip and palate were randomized to the general group with 150 cases and the path group with 160 cases. The gener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mon care and health education, which the pat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linical nursing path to implement. Then we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of health education, satisfaction with quality of car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etc. Result The path group has obvious advantages over the general group in the respect of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satisfaction with quality of car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the path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general group. ConclusionThe education mode of clinical path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children with cleft lip and palate in educational results, which can promote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
Keyword:Clinical Path Education Mode Cleft Lip and Palate Health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R78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1-0061-03
先天性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两者常相伴发生,造成功能障碍和外貌的缺陷,因鼻腔失去对尘土、冷空气过滤和加温作用,故患者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对这类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手术整复的方法,以达到恢复功能和形态接近正常的目的[1]。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认知心理、饮食、治疗、用药、并发症及康复等知识,以达到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临床护理路径是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特殊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护理模式,它由患者的每一个诊断的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能够指导护士主动的、有预见性的工作,同时也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中[2-4]。我科运用临床路径教育模式对唇腭裂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效果观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10年2月收治唇腭裂患者310例,男161例.女149例,其中年龄最大14岁,最小0.6岁,平均3.5岁,体重在6kg以上,均为择期手术,平均住院天数为7天。唇裂患儿1例术后出现伤口裂伤,5例术后出现伤口出血,腭裂患儿3例术后出现腭瘘。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将310例唇腭裂患儿随即分为常规组和路径组,常规组150人,路径组160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病情、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2 教育方法
临床护理路径是为满足患儿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的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唇腭裂患儿的标准健康教育计划科室统一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5],路径组护理人员依据护理路径流程对患儿从入院到出院进行连续、动态、规范的健康教育。即责任护士按照住院时间、术前、术后、康复进程完成当天健康教育内容,完成后在相应栏目打钩并签名,未完成的用红笔作标记,并在护理记录中记录未执行的原因和相应的处理。第2天查房时间询问病人对前天内容认知情况,不完全认知给予重复指导。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即在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给予健康指导,其余的则进行随机健康教育。
1.2.3 临床路径教育内容
入院第1天:(1)入院介绍包括环境、人员、制度、住院须知。(2)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患儿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要求与接受能力、社会心理因素等。(3)入院开始即停止母乳或奶瓶喂养,改用小汤勺喂食,以便适应术后生活。(4)注意患儿的保暖,衣着厚薄恰当,防止受凉感冒而影响手术。(5)当晚凌晨3时起患儿禁食、禁水。以准备第2天早上抽血和做检查。(6)患儿禁佩带任何金属饰品。
手术前1天:(1)各项检查指征均在正常范围,可安排手术,如有异常应推迟或取消手术,带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后再施行手术。(2)唇裂术前1天做局部皮肤准备,用清水清洗上下唇及鼻部,并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3)给患儿洗澡,保持全身皮肤清洁,洗澡后穿病员服,外面套开衫。(4)下午进行留置针穿刺,备第2天输液用,并做好药物过敏试验。(5)当晚凌晨4时起患儿禁食、禁水,以防止手术中的呕吐和误吸。(6)麻醉师下午对患儿进行手术前的防视。
手术当天:(1)洗脸、清洁上下唇及鼻部。(2)术前1小时左右护士进行静脉输液和肌肉注射术前针,护送患儿到手术室准备手术。(3)患儿家属需在手术室门口等候麻醉医生进行麻醉前谈话,手术中如有特殊情况医生会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4)术后患儿全身麻醉未醒,由手术室直接送监护室进行监护6小时,麻醉清醒后护送患儿回至病房。(5)患儿全麻清醒后可取头高卧位,以减轻局部水肿。如患儿有恶心、呕吐症状时立即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口内分泌物流出,防止窒息并及时呼叫医护人员。
术后指导:(1)清醒后4h给予少量白水,若无呕吐可开始喂乳或流质,喂食时小汤勺置于健侧,尽量不接触伤口,以免引起感染,每次喂食后应喂食水清洁口腔。术后10天可吮吸母乳或奶瓶。(2)可以使唇部伤口暴露,,护士每日清洁消毒伤口,切勿用力擦拭,严防患儿大声哭闹,用手抓弄唇部伤口,可用护臂夹板固定双臂制动或带手套。患儿每次哭闹后要用棉签拭去鼻腔和上唇污物,保持切口的清洁和干燥,如张力较大时,使用唇弓固定,观察皮肤对胶布有无过敏反映及皮肤压伤,一般术后10天去除。(3)给予适当静脉输液,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术后防感冒,防止流涕以免引起创口糜烂,甚至裂开。(4)定时测量生命体征。(5)创口愈合良好可在术后7d拆线,使患儿在睡眠状态下拆线,减轻躁动。防止患儿跌跤及碰撞唇部,否则虽然伤口愈合,但也有裂开的危险。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出院:(1)协助办理出院手续,与医生预约复诊的时间、地点、指征,术后3月复诊,半年随访。(2)出院后保持唇部及口腔的清洁。(3)按时使用出院带药。(4)如发现唇部或腭部的修复仍有缺损,适当时候施行二期整复术。(5)指导语音康复训练。
1.2.4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方法
组织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路径及相关知识进行培训[6],责任护士熟练掌握护理路径的运用技能,具备较好的专业水平和协调沟通能力等,路径组的教育临床路径由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共同完成,责任护士为主要实施者,并强调责任护士每日评估患者的健康知识的需求,根据患者接受能力,按路径进行教育,直到患儿家属理解并熟练掌握。护士长或质控护士定期检查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偏差,进行效果评价。
1.2.5 评价标准
①教育知识认知度方面:在出院前一天分别给两组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术前术后护理要点、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安全知识、疾病知识、用药知识、语音训练知识、复诊指导10项内容,每项10分)问卷调查测试,得分80分以上为好,60―80分为较好,60分以下为差。②护理质量满意度方面:对出院患者统一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得分90分以上为满意,80―90分为较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③并发症发生率评定: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统计并发症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两组患儿健康教育知识认知度比较和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采取Ridit分析,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²检验。
2 结果(见表1、2、3)
Ridit分析:95%可行区间为(2.069,2.388),不包括0.5,表示按α=0.05标准拒绝H0,故认为两组间效果有差别,路径组优于常规组。
χ²检验:χ²=35.070,P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行为规范化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为病人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服务模式[7],它的功能就是为了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而制定的健康路线图,护理人员即根据这个路线图对病人从入院到出院进行连续、系统、程序化的健康教育。责任护士需评价患者每天的护理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对预测差异进行干预,降低了工作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不必要的重复,克服了部分护理人员知识的缺陷,避免了由于遗忘或个人疏忽造成护理缺陷。本研究显示,运用路径模式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满足了个体化的护理需求,明显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3.2 提高了健康教育知识认知度
健康教育的评价重点是患者的“知、信、行”,是健康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8]。 护理人员按照临床路径表内容,根据病人的心理需求及疾病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地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反复多次讲解、示范,让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以及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使健康教育互动起来,使患者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心理和行为上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以及功能康复训练等。通过运用路径模式,护士为达到预期目标必须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促进了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从而增加了护士的责任感、成就感,以及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
3.3 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病人的满意度就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住院病人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是对护理工作最客观、最公正评价。路径教育模式保证了健康教育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使病人在住院期间享受到系统的全程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促进了护患间的沟通交流、增加了信任感,最大限地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深化了整体护理的内涵,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3.4 减少术后并发症
研究表明,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规范了诊疗护理手段,有效减轻手术后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病人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和达标率,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术后的康复训练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加快了病人的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 邓智典.我国唇腭裂治疗现状及展望[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2,12:97.
[2] 唐琨,黄茜.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3] 冯蕾,王艳梅,蔺波.临床护理路径国内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
[4] 雪丽霜.日本对CNΡ管理的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547 549.
[5] 李萍,赖红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骨科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J].中华护理杂志,2001,11(36):11.
[6] 黄雪珠.护理路径在子宫颈癌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学,2008,15:181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77-02
临床路径是目前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医疗模式,是一个既能降低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诊疗模式[1]。选取2011年5月到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心内科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护理方式,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下进行健康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5月到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心内科老年患者,男42例,女22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7.8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护理方式,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下进行健康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达标率。
2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2.1 病例选择依据以下原则: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处置差异小。病情复杂、变化大且治疗处置措施较多的病种不适宜在先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2.2 每位患者均接受胃粘膜活检标本检测、唾液抗HpIgG测定及粪便HP抗原和唾液抗HpIgG联合测定。Ⅰ组医用碳酸氢钠片对水漱口治疗组,14人;Ⅱ组蜂胶菩提喷剂治疗组,24人;Ⅲ组内蒙古蒙药的外用溃疡散治疗组,16人;Ⅳ组曲氨萘德治疗组,16人。藉以了解脑血管痉挛、脑血流状况。头颅CT检查可排除颅内血肿等病理状况,血管闭塞后6h出现早期变化,表现为受累动脉的密度增高。24h后梗死灶密度减低,多呈向外的三角形,边界不清,密度可不均。1周左右部分密度降低。
确立每日应执行的诊疗护理活动:透过流程分析(process flow analysis)与病历审查的方式,确立每日医疗照护得到执行。决定合理的最短住院日数:适当的住院天数是必须被定义的,再辅以历史资料参考文献决定合理的最短住院天数[2]。
2.3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火热之邪为患。龙胆泻肝汤具有清泻肝胆之火的功效,故药证合拍,自当取效。
2.4 进行小样本实验先做几个病例,特别要注意记录分析病种的变异情况[3]。
2.5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口腔溃疡的发生多与机体维生素缺乏、免疫力低下、劳累等诸多因素有关。用碳酸氢钠片、曲氨萘德。使用碳酸氢钠片,清洁口腔,减少了口腔白色珠菌的定植,当血液及唾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时可促进念珠菌生长,通过物理冲洗作用,可减少了口腔中糖份的含量。碳酸氢钠改变了口腔中的pH值,碱性环境可抑制念珠菌的生长繁殖。使用外用溃疡散(蒙药)简单,安全有效,但愈合周期长。个别患者反复发生口腔溃疡,多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可酌情使用免疫增强剂。平时应忌食辛辣刺激类食物,多饮水,避免大便干结[2]。预防存在于一个迅速血小板活化的白细胞表面受体糖蛋白位点-1(PS-GL-1)转移到白细胞表面后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聚集引起的TF上调细胞内的信号传递,白细胞酶和细胞微粒TF-PCA增强,并且在相同的时间,P-选择也被激活的单核细胞表面的Mac-1(CD11b/CD18的),活化clotting factor Xa因子(FXa)和/或纤维蛋白原结合到加速凝血反应。
2.6 患者参与制定病人的方案,让心内科老年病人了解在整个住院期间每天要做的事。让病人认知其医疗过程,增加与医疗人员间的合作程度。由于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对医疗系统认识不足及医患沟通不佳会导致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出现不遵医嘱行为,偏离路径。如何建立医患共识,是成功执行临床路径的关键[4]。
3 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7.5%(28/3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4 讨论
现在我国在临床实践中以临床护理路径为主,①每天或隔天1次腰椎穿刺,缓慢放出部分血性脑脊液(慎重)使CSF加快净化,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②级联反应的每一步产物逐级增多起放大作用,只需极少量的TF就能启动血液凝固机制。这些产物都极不稳定,不易扩散,所以凝血块仅在损伤处形成。若血管狭窄则可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于椎动脉狭窄还可施行减压术。③对大片脑梗死者,后期可试行颅内外动脉吻合术和架桥术。也可用大网膜颅内移植术。内科治疗:①血压监护:平均血压于140mmHg以下。②适度扩充血容量和应用血管扩张剂5%碳酸氢钠200ml或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每天1-2次。钙通道阻断剂,常用尼莫地平[5]。本组资料显示,通过对观察组3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7.5%(28/3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李碧玉.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化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现代医药卫生,2009(06)
[2] 庄丽萍,戴文英.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