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9 17:23:4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传统文化中的德育

篇(1)

我校忠诚地履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在总结取得各项教学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导入中国传统文化进入课堂,让孩子学习自律而非他律。下面就我校《弟子规》等推广实践与大家分享与探讨。

一、学校领导从认识上统一思想,重拾传统文化信心

新学年第一个教师会上,宣布了要把国学教育作为我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后几乎每次教师会上都重申《弟子规》学习的重要性。2013年下学期,校长鼓励国学专长老师开办了一个国学兴趣班,学生背诵行礼,不久刘校长又尝试性地让七年级五个班将《弟子规》带进课堂,一学期来完成了平均每班十二课时计划。五个班接受了《弟子规》的系统学习,达到了全班集体背诵,在礼仪孝亲尊师方面有明显的变化。现有很多人背诵了《弟子规》与《朱子家训》,我校从一个读经班到七年级五个班普及,再成立了由校长、书记、各班班主任组成的“国学学习领导小组”,各班班主任又在各自的班上成立国学小组,全校师生共同学习《弟子规》。我校弟子规的普及还得力于诸多爱心人士、公益组织的大力支持,把我校学生试点纳入国学学习认证,捐赠了一千本弟子规教本。

二、通过国学教育,学生的道德礼仪修养明显增强,校园文化更加丰富

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需要力行。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要常抓不懈。

现在的学生,几乎都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都围着自己转;要求于人甚多,要求于己甚少;无宽容心,不饶恕人;行为随意,任意妄为等。这些方面无疑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处。

在德育方面,我校引入了传统国学教育,尽最大可能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成健全的人格品质。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要讲信用等方面的内容。学习了《弟子规》及《新三字经》之后,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行为与入学前有了很大区别。

所以,国学教育可以熏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体会到做一个“孝父母、尊师长、爱朋友、知礼仪、懂孝道、有爱心”的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提升自己的基本道德修养。

三、通过国学教育能让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爱国情感与民族自信心

国学内容中不乏出现叙述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及描述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这对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爱国情感有很大帮助。

我们在开展国学教育时重新开启了体现古典精髓的《弟子规》《新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经典的启蒙教育;我们要通过对古典文化的结晶――经典书籍的研习,开展中华文化经典的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篇(2)

中华传统文化是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严谨的道德规范,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同志曾在《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提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道德建设标准。可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冲击下,我们的社会道德出现了滑坡现象,如是非颠倒、自私自利、价值观扭曲、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等,面对诸多不良社会现象,如果不能引导即将走上社会的青少年从根本上净化自己,就是德育教育的失职。职业院校的中职生刚初中毕业,正处于青少年思想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刚结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接受社会负面影响较少,所以,这个群体的主流还是好的。但由于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在人生价值、个性心理、日常行为习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为:缺乏信心,自卑感强;文化基础差,不爱学习;行为规范和自律能力差,法制观念淡薄等。因此,在现行的社会环境下,加强中职德育教育至关重要。长期教育实践证明,在德育教育的环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借助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及由此产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加以熏陶和引导,对于开启学生智慧、弘扬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笔者以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具体阐述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学院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接触中华传统文化,并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构建了三个课堂教学体系,将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成为进行文化理论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通过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弘扬兵团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古圣先贤的伟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将第二课堂成为学生课余时间开展的多种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举办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运动会,传唱感恩歌曲等自发性表演 ,使他们感受到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精神面貌随之有了较大改观。通过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学习,学生带着良好的精神面貌,进入“第三课堂”,即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中华传统与法制知识讲座、礼貌礼仪知识讲座、典型人物事迹报告、主题班会等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新的思想道德体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提高了学生道德修养,滋润了学生人格

人的一生都在与人打交道,能否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值得深入研究。美教育学家卡耐基说过:一个人要想成功,15%靠他的专业技能,85%靠他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与技巧。从中职生所处的阶段来看,他们正处于交际能力得到提升的关键阶段。 中职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弱,学习能力不强,在为人处事上存在很多不足,而他们又处于易躁动的青春期,跟同学朋友之间产生了矛盾也不善于处理,极易与他人发生各种摩擦,导致与同学、朋友、父母、教师间的关系紧张,而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指引学生注意为人处世问题,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以学习《弟子规》这个传统文化的经典集成就可以教会中职生很多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就是教我们要孝敬父母,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友爱兄弟姐妹,与人交往要平等仁和,有闲暇时间时学习其他优秀文化知识,若这些人际关系能处理得好,那么个人身心就能得到健康发展,人际关系也能实现良性互动,身心愉快自然就有一个良好的外在氛围,为实现个人身心和事业的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三、知行结合,实践学习,激越学生人格成长

学校开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创建和谐校园”工程,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更采用知行相结合的实践学习:1.通过每日晨读,解析中华传统文化特点和精髓,反映文化理念,从而延伸到学生做人、做事的原则,启迪学生学会与人融洽相处,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2.每周一记,总结本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和所获,作为个人成长日志,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和情感,培养学生对道德情感的自我评价能力。3.每日一行“善”,中华传统文化倡导我们要力行,我们要求学生们每天做一件好事,可以为他人、为班级、为学校或为社会,好事从小事、从平常事开始做起。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强调道德实践。4.开展多种渠道、多形式地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交流,“每周一讲”活动,由学生和班主任共同参与每周开展一次,向大家交流自己从思想到行为上的转变,并倡导大家持之以恒力行。5.每月一选,将本月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进行大汇总,把班级中本月表现最佳的同学评为 “文化使者”,通过讲演的形式全院汇报,并通过网络平台、橱窗宣传对“文化使者”事迹进行宣传,树立好学生身边的榜样,让学校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思想脉搏,从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文化内容的熏染。这就扩大了德育教育工作的影响, 使德育功能在最大范围内得到实现。

四、提升了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学院通过开展一系列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也锻造了一支素质过硬,功底扎实的优秀教师队伍。俗语说,“德育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人先正己,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先修其德,先立其行,然后才能育人。”也就说明了德育工作者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渊博的理论知识,高超的能力有效而独特的工作手段吸引和影响学生,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涵养自己的气质和品德,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培养严谨的治学风格和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做学生信赖和学习的行为楷模,亲其师信其言效其行,从而才能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

五、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将教育理念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习惯中,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借助于富有特色的系列活动,能够使中职生的道德水平大大提高。学得好,就业好,才能发展好,人人成才也就有了前提。因此,我们要把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德育功能,从思想上启发学生,从精神上鼓舞学生,从行动上引导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为培养数以千万计高素质劳动者而服务,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开辟新型社会环境下德育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李萍.润物细无声--中职德育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点滴体会[J].职业技术,2011(8).

[2]李春来.浅谈传统文化在当代中职德育教育中的意义[J].科技文汇,2011 (7).

作者简介:

篇(3)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8-0109-04

作者简介:李华伟(1977-),男,山东聊城人,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生管理理论。

从语义学上看,“生态德育”是20世纪末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意义上的市场化和生活意义上的现代化对教育方式构成冲击后所出现的全新概念;从词源学上看,“生态德育”概念的产生一则源于“生态学”和“德育学”单一学科研究的现实困境和无奈,二则肇始于学科交叉研究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在国内,最早提出“生态德育”这一概念的是刘惊铎和王磊。两位学者在1998年第5期《教育评论》上共同发表了《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的论文,指出,“生态德育”是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潜在利益和长远利益,而更好地享用自然和享受生活的教育。由于生态德育在价值链上强调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怀有一种深深的敬畏意识和保护意识,并且在目的论上强调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作用,故而该理念提出之后,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并很快传播开来。随后不久,吴鼎福在《教育生态学》中对“生态德育”概念进行了重新解释,指出“生态德育”既是一种新的德育观,又是整合传统德育之后的一种崭新教育范式。“它试图把长久以来无法解释,甚至无法确认的人类与自身、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一系列棘手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处理。其目的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培养一种具有更高品性的新人。”很明显,吴鼎福的定义充其量是对生态德育概念的深度诠释,而不是系统定义。随后朱小曼等学者均对“生态德育”概念进行了独具特色的界定。

纵观学术界对“生态德育”概念的界定,我们发现,尽管学者们看到了源于生物学上的生态概念可以被移植到德育领域,但对于这两个概念的链合问题以及有机契合现象却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致使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大多限于概念的游戏和文字的堆积。本研究认为,生态学和德育学的交叉研究从本质上看源于两个学科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相继出现在媒体上的20多篇研究生态德育思想的论文以及5部相关领域的著作,还有不下10余种有关“生态德育”的定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突出进展,但由于基础概念界定的模糊使得这些研究大多比较肤浅,相关的问题没有被继续推向深入。事实上,生态德育是研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以及人自身的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道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时下教育主体之间(主体间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实践锻炼体系)、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而提出来的。生态德育学研究的主题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内生态链合现象,强调的主旨是教育活动的关联性、教育参与者的相互关怀性、教育方式的有机性、教育效果的时代性。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道德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解决德育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界定了基本概念之后,本课题对有关生态德育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提出:要想使生态德育学的学科发展继续推向深入,必须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德育思想的研究。这一研究不仅可以推动德育变迁路径的多样化,而且可以深化学术界对生态德育史领域的后续探索,其意义重大。

一、天人观所体现的自然导向的生态德育思想

从哲学上来看,“天人”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是西方近代一直追问的世界“客观实在性”悖论的中国式表达。如果说,中西方自古至今都在探索世界的本质存在问题,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思想则具有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内涵。中国古代讲究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指出“究天人之际”,方能“纳古今之事”。除却以“天道附会人事”的迷信因素不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生态思想是极为丰富的。如果说“天人合一”思想是在教诲人们要“大道归于自然”方能保全身体和精神健康的话,那么春秋郑国子产所哀叹的“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的论调就多少带有了教育悲观主义的痕迹。依此而论,天人观所体现的正是“以自然为师”的生态教育思想,这种思想用在道德领域就是“以教化为核心”的德育理念。

根据上文的假设,“生态德育”是一种关联性活动,这种活动的参与者必须借助于继承性的理念才能完成相互教育的目的。在文化传承的显性领域中,儒家的生态德育思想最具典型性。在儒家看来,“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和宇宙万物都是自然孕育化生的结果,“天、地、君、亲、师”,“仁者”之所以无敌,实乃“泛爱众”伦理学说的必然结果。生态教育理念实际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层次:一是人类以各种行为影响着自然界的存在状态。但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充其量只是改变了自然界的暂时存在方式,并没有把大自然彻底征服。“征服”哲学只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怯懦的主观心理反应,不具备实然的哲学意义;二是大自然的逻辑在客观上指引着人类所有行为的价值取向。“会用则存,节用则生”,人类节约的理念与其说是为生计所迫而必然形成的民族传统美德,倒不如说是自然之道在指引人类生活类行为的必然结果。《正蒙・至当》有云:“大人者,有容物,无去物,有爱物,无殉物,天之道然。天以直养万物,代天而理物者,曲成而不害其直,斯尽道矣。”此话是说,人类在利用大自然的时候,要遵循自然界的生长发育原理,对万物要加以保护性的、节约性的、合理性的利用,不能竭泽而渔,毁坏子孙的基业。

在儒道法各家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思想中,除去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思想的糟粕成分,诸多“以天合人”的思想(炼丹术)不仅具有科学萌芽的价值,而且也多少解决了人类对自然的迷茫和恐慌问题(天文学)。应该说,中国古代以自然导向的天人观为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材料。只要合理使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思想就一定能为新时期德育建设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二、义利观所体现的人品识别和利益分配的生态德育思想

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攘攘熙熙,皆为利来,人是无往而不利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们不断为了利益而东奔西走,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理解为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政治学家把这种现象理解为基于权力关系的利益争夺,社会学家把这种现象理解为社会变迁的机会成本。那么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这种现象应如何解释呢?事实上,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只是人的类本质在生存意义上的必然体现,也就是竞争造成了上述现象的必然显现。但长期以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逻辑使先发和后发市场经济国家产生了诸多灾难性的变异后果,细究起来与“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达尔文法则不无关系。

既然狼奔豕突的物欲世界不能约束人的理性,那么什么样的规矩能够使人变得有所收敛呢?法学家们指出,“乱世用重刑”,当今之世,只有完善的法治才是矫治中国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可当金融危机一波一波地冲击着人们的心志和理性的时候,“法治万能主义”的神话被一次又一次打破了。在被“紧箍咒”式的法理哲学束缚了较长时间之后,人们开始回归到了德性软力量的研究。于是“以德治国”的理念便顺理成章地打入了受众的视野。但传统的德育理念过分注重各种硬性的制度和规范,又使得受教育者的思想承受度和受教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基于当前道德教育领域教育投入虚置、教育资源浪费、教育过程庸俗、教育主题单一、教育主体失态、教育效用弱化等突出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生态德育”的全新理念,指出生态德育是综合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它强调的是一个社会德性的循环和共生,它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治、军事等诸领域规约到一个相互利用、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的内生态系统中,让这些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遵循生物自组织的自我调节机制而自发的进行链合和融合,最后使任何一个受教育者都在生态理念的教诲下,得以德性自生和价值重生。

在所有生态德育的理念中,对“义利观”的认识当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处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人们可以暂时摆脱尘世的烦恼和声色犬马的滋扰,但却无法摆脱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市场规则的束缚。如何认识“义”和“利”的辩证关系呢?在这方面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哲学观更具现实意义。正如中国传统文化所认为的“须就近有道之士,早谢却无情人家。贫莫愁来富莫夸,那见贫长富久家”。此言是说,在纷纷扰扰的物欲世界里,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质量来识别人品呢?那就是要以传统的儒家义利观为基本的识别标准。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急功近利的小人,对于那些只顾蝇头小利而出卖朋友的人要尽量避而远之。这一标准不仅是商家生意上必须遵循的最为简洁明了的基础法则,而且也是学术界必须牢记的一条最为灵验的识人逻辑。除此之外,单靠一个人的言语是很难识别其内在本质的好坏的。如果靠上述标准还不能看破人品的优劣,不妨再使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行为逻辑。这一规则强调的是人的品质的外在表现,一般来讲心胸狭窄的人、心地不纯的人、心怀鬼胎的人、心眼偏执的人、心地不诚实的人都会外在于不大方、不爽快、不痛快、不洒脱等必然的行为或动作。

除了人品识别要遵循一定的生态德育理念以外,在现实的社会中,还必须本着相互帮助、共存共荣的逻辑进行一切行为和活动。在这方面,墨家的“交相利,兼相爱”的思想对我们不无裨益。墨家的义利哲学强调的是互利共赢和互利互惠,这实际上已经蕴含着现代宏观经济学所指出的利益公平分配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一直遵循着“初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的资源配置逻辑,而忽视了人在两次分配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这也就使得人与资源的生态融合被强制性割裂。事实上,无论是初次分配还是二次分配,甚或是三次分配、四次分配都要讲求分配的公平问题,“利益均沾”只是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非常规手法,但利益分配公平却关系到政治的合法性认同和社会的长久稳定,其意义不可小视。所以,墨家一直以来都把“兼相爱”放到“交相利”的前提阶段,原因就在于只有以“爱”(良善即道德指引)的理念作为指引,才能使利益得以公平实现;否则交易主体的生态联结将会迅速断裂,交易无法实现,利润无法产生,自然市场的逻辑就形同虚设了。联系当今德育领域的突出问题,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于利益分配的生态德育思想不失为一种极好的借鉴。应该说,义利之辩之所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因就在于“义”和“利”的权衡关系着人的德行好坏问题,关系着人与人之间道德的和谐和互助问题,关系着分配领域的公正性导向问题。这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高度注意的一个问题。

三、和同观所体现的知人善任的生态德育思想

与上面判断人品好坏的“义利”规则相适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同观”则是与识别人品紧密相连的一个“知人善任”的宏观标准问题。在这一领域,孔子的哲学可以给我们指引。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就是说,君子虽然表面上和你有意见分歧,但背后他不会和你有根本的路线分歧;小人虽然表面上同意你的看法,但背地里他会违背你的意志去做影响大局的事。“和同”只是一个意见上的分歧问题,按照现代民主制的运作逻辑,意见分歧是现代社会的正常现象,没有必要引起太多的关注,因为毕竟人是千差万别的。但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由于缺失现代民主制度的投票机制和平等意识,使得君主识别人的品性变得十分困难。不能正确甄别自己的属僚,就不会把合适的人才提拔到适合的岗位上来。所以历朝历代的君王将相们都会把孔子的“和同论”搬出来加以变通使用,并以此来选择合适的接班人。除却孔子和同思想的糟粕成分,我们发现在现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古老时代孔子的“君子小人论”就不会在人才任用问题上犯大的错误,而如果仅仅依靠考试分数或外在的东西,就有可能把各种腐败分子遴选到重要的岗位上来,其危害是可想而知的。

和同观不仅为政府人才的选拔提供了一种参考,而且也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借鉴。比如在任用学生干部问题上,如果单纯依靠对学生表面语言和行为的考量,往往不能选拔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且还会给学生管理工作造成诸多障碍。相反,通过某些问题的讨论甚或争论,密切观察学生的潜意识行为和语言表现,就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深层次的心理偏好和价值导向,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现和任用合适的学生干部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应该说,对于今天的学生思想教育来说,重视学生的表面要求一定要与挖掘学生的内在诉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受教育者的真实动机和想法。

四、荣辱观所体现的知耻奋进的生态德育思想

从心理哲学的角度讲,“荣”和“辱”都是人作为类本质的心源性条件反射。当人们遇到高兴的事情自然就会感到光荣;当人们遇到沮丧的事情,自然就会感到耻辱。这种条件反射实际上是人的本能性直觉。也就是说,荣辱感是人的精神性因素在内生态角度的相互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富含荣辱思想。儒家认为,“知荣能够自强,知耻方能奋进也”。孟子则从荣辱感的人性角度探索这种心理反应的意义。孟子认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人不可以,之耻,矣”,把知耻作为善恶的标志。作为我国生态教育学的代表之作,《管子》的生态德育思想也是极为丰富的。《管子》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灭亡”。也就是说,学礼仪、知廉耻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国家不能让他的民众知荣辱,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因为人们在良心深处失却了根本的依靠和精神寄托,所剩下的就只有行尸走肉了。针对春秋时期战乱丛生的实际情况,《管子》还谆谆教导人们:“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即要想结束春秋时期战乱纷飞的局面,各诸侯国的君主们应该以和为贵、互相谅解、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发展互惠贸易,不要兵戈相见、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要体恤百姓的苦楚。只有安民惠民,才能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国家稳定了,才能发展生产,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才能逐步提高;老百姓的仓库里装满了粮食、百姓衣食无忧的时候,社会才能形成追求礼仪、尚荣驱辱的大好民生局面。由此看来,《管子》所提倡的荣辱观是一种追求社会内生态和谐共生的生态德育观。在这一点上,《管子》生态德育思想的政治价值取向与孔子的“仁者爱人,行之有耻”的政治目标不谋而合。总之,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荣辱思想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借鉴。

事实上,“荣”和“辱”是一对孪生姐妹,只有经得起“耻辱”,才能“反思而激流猛进”;只有低调处理好“荣耀”,才能以荣为契机奋发图强。那种不经历知耻阶段而纯粹享受荣誉的思想是极其庸俗的和错误的。正如《礼记・中庸》所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为了获得荣誉必须首先在“隐”和“微”处下功夫,既不要在暗地里做不道德的事,也不要在细小事情上违背道德,要敢于“慎独”,即在“程门立雪”的境界中享受“隐忍”的壮美。要学习越王勾践的知耻精神,在艰难的环境里积蓄力量,以寻找机会东山再起。“荣”和“辱”的客观生态关系,使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把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有时为了获得荣誉还应该给自己人为寻找一些压力,让自己在“知耻”的境界中为新的光荣积累动力;有时因为各种原因暂时获得了一定的荣誉也不要沾沾自喜,应该回味成绩的来之不易,要继续坚持以“耻”为动力的思想,为了新的荣耀而卧薪尝胆。这就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德育”理念。坚持生态德育的链合思想,就能做活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启蒙,使受教育者不至于走向生态链的极端,而遗憾终生。

五、身令观所体现的为人处世的生态德育思想

“身令观”反映的是身教与言教的辩证关系问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身教示范,指出道德教育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以身垂范。这一方法强调教育者要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示范性地影响、教导受教育者,从而给受教育者以启迪作用。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教育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受教育者才会以此效仿,并以身垂范。相反,如果教育者要求受教育者做到的规范自己都没有做到,那么受教育者就会反其道而行之。对于掌权者来说,只有以身作则带头搞好道德修养,才能使百姓的思想和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才能安民治国。“身令观”反映的是身教与言教的内生态关系,这一思想对于新时期搞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身令观”所体现的身教和言教的关系反映到为人处世的微观领域,就是要做到“己”和“人”之间的辩证统一。正如孔子所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只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很好地理解个体之间极为复杂的社会关系,才能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遵循利己利他的生态法则;否则就很容易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把自己的示范作用转化到负面的方向中去。至于如何做到社会个体之间的生态和睦,孔子强调要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孔子指出:“克己复礼,天归仁焉。为仁由己,而有人乎哉!”即只有克制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充分体谅他人的想法和社会需要,才能成为知书达理的人;修心养性的关键是自己,自己德行的养成要靠自己的艰苦修炼,不能靠别人的督促和劝说。这种注重自身修养锻炼的哲学,实际上已经预设了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宽恕善解的类生态规则。当然,注重自身的修养,并不是说自己独处的时候可以为所欲为,而是说心里要时刻想着别人的需要和看法。对政治家来说,就是时时关心民众、事事想着民众,急民众所急,想民众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己”说恰恰是“身令观”所延伸出来的为人处世的基本生态哲学。这种突出人己关系、强调以身作则的教育学说对于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参考价值。

六、上下观所体现的因材施教的生态德育思想

除去“上下观”所映射的等级观念不说,中国古代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的因材施教思想时至今日仍不乏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因材施教的理念肇始于人生存环境的变化,正如墨子所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则变。”也就是说,人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亲缘关系、所受教育、思想品德都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只有随着环境的变化来认识人、来教育人,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正确实施个性化的道德教育。事实上,孔子在《论语》中所提出的“上下观”旨在说明:从循序渐进、教不躐等、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来看,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而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在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孔子强调“中人论”并不是说人是预先可以划分成三六九等的,除却孔子“中人论”中的历史制约成分,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上下观”所体现的正是因材施教的生态德育理念,这种生态关系是内生态思想在德育领域的突出反映。

值得一提的是,老子也曾经研究过人的悟性差异对人接受学问深浅的影响,并适时提出了道家的“上下观”。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曰不笑不足以为道。”从表面上看,老子是在向他的弟子解释什么是“道”,但细心纠察我们发现,老子在这里主要是强调人的差异性以及这种智力差异对人接受教育方式的影响。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老子分明是在教诲世人:如果没有悟性,即使通过巨大的外力作用,逼着做、哄着做、催着做,效果也不会太好;而只有因势利导,采取与受教育者密切沟通的生态教育原理,才能打通受教者和教育者之间的交流鸿沟,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正所谓“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虽然老子的“上下观”具有预先设定好等级成分的嫌疑,但老子所指出的根据人的自身智慧素质和身体素质进行分类教育的生态德育学原则,时至今日仍不乏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惊铎.生态德育是一种崭新的德育观[J].新华文摘,1999,(1).

篇(4)

一、当代中职教育学校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使得中职学校在实际教学中把重点更多地放在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上,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淡化了对文化课的教学,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教学。例如,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老师过分注重对阅读或写作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功能是熏陶、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事实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缺乏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因此,老师应把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主动性上。科学的教学体系不仅要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功能,使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当代中职学生道德品质的现状

当上课铃响时,满校园的学生还在悠闲地踱着步;课堂上,嬉笑声、喧哗声难以入耳,面对老师提问一无所知;课下玩电脑打游戏,作业不做,该交时东拼西凑;有些学生打架斗殴甚至打骂老师。这些现象经常发生在中职学校的校园里。学生挑战道德规范,不守纪律。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缺乏道德情感的教育,无论是家长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忽视了对他们道德的教育,以至于他们缺少自律意识和自觉观念。

总的来说,第一,中职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没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他们当初选择中职就是为了学习技能或者是应家长的要求甚至是随大流,他们来到中职后,抱着“一技在手吃穿不愁”的想法,没有更大的追求,也不清楚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规划。第二,中职生抗挫折能力弱。很多同学面对一些困难和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不能及时、很好的调整,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有些同学甚至觉得自己没有高学历会被瞧不起,具有很强的自卑意识。因此,中职的教育教学必须把对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提上日程,发挥语文教学的教化作用,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的道德自觉,提高他们的行为规范意识。

三、传统文化在当代中职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学生管理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既要加强对学生“社会化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道德观有其独到的见解,在提高中职学生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育之于学生,德之根本。因此,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传统文化在德育方面的精髓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作为中职生,践行爱国主义就是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具有班级荣誉感,积极参加活动,为班级争光;积极参加志愿活动,为那些需要的人献上自己的爱心。第二,仁爱原则。主张“和为贵”,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倡导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对于中职生而言,在人与人交往中要想得到别人的信赖首先要学会谦敬礼让,懂得真诚地对待他人。第三,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正确的价值观要求我们学会做一个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社会、自然关系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第四,理想。理想是我们不断取得进步的动力,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因此,加强文化传统教育,能够全面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中职学校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第一,传统文化为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是一个鲜活的载体,具有源泉和指引作用。比如,传统文化包括许多经典之作、研读这些经典之作,学生能够感受优秀文化的魅力,体会并领悟亲情孝心、爱岗敬业、爱国与责任等这些优良品质,然后对照自己,反省自己,从而一步步提高自己,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兴趣。

第二,有利于增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由于中职学校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上,中职教师对文化基础教学重视不足,而且采取的教学方式就是“填鸭式”“满堂灌”,对理论知识长篇大论,缺乏新意,这导致中职生学习语文缺乏兴趣,自主积极性也不高。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的讲解,如谈谈对红楼文化、经典小说等的个人理解,这种形式的教学契合学生心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可以开展一些以传统文化为支撑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寓教于乐,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主动性。

四、结语

总之,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源泉和指引作用,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篇(5)

首先,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精心筛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应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兴趣需要,在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筛选出传统美德、文学经典、民族工艺、传统体育、古典音乐、民风民俗、民族科技等领域的内容,并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挖掘出适合现代小学生的德育资源。这些内容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怎样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呢?

一是环境熏陶。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痕,要想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德育功效,可以从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的校园文化入手,营造浓郁氛围,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

充分利用廊道、文化墙,涵盖传统艺术、传统美德、传统节日、历史名人、科技发明、地方文化、名胜古迹、教育智慧等方面的内容,犹如向学生讲述一个个感人的传统美德故事。漫步校园,让学生如同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处处都能感受到伟大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

二是课程补充。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这片自留地,开发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将蕴含中华文化的各种元素优化整合,编入校本教材。“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指诸子百家那些以书籍文字为载体的篇章典籍,同时还包括那些凝练中华文化、反映民族精神的各种文化载体和形式,如“谷建芬的唐诗歌曲”“京剧选唱” “中华武术与中华精神”“简化太极拳”等。将经典诵读、经典数学、民族工艺、传统体育、古典音乐等为主要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形成教材体系。

三是课堂落实。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上,要尽力挖掘与整合资源,将育人理念渗透到常规课堂。利用校本课、班队会组织学习,让学生阅读有关传统美德的故事、民谣、典故、诗文辞赋了解中华传统美德,通过书法、绘画、演讲、创作、每日播报、编曲、剪纸、十字绣、春联、腰鼓、过传统节日传诵中华美德,让学生经历“我的爱心我传递”“我的行为我负责”“我的榜样我学习”等活动弘扬中华美德。

四是活动体验。活动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把传统美德、荣辱观念通过各种载体,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使各项活动凸显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除夕等传统节日,让学生参与节日活动,并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验、感悟节日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

篇(6)

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的根基就在于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名族历经千年而不腐不白的根本,是支撑着中华民族的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爱国主义表现为一种行为的规范和道德的准则,体现着中华人民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我国经济和文化受到西方国家及其文化的寝室,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已经日渐弱化,爱国行为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当代大学生的国家意识、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观念已经变得非常淡薄。相反,当代大学生在拜金主义思想、利己主义思想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变得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这些现象影响着大学生爱国主义观念的确立。

中国历代的爱国主义仁人志士一直以爱国主义为己任,坚持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爱国主义思想使得中华民族在面对强敌外辱的时候能够勇于进取、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坚持下去,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推动中华民族独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在这样的历史形势下显得愈发重要。当代的大学生作为中国人受到了深刻的传统文化熏陶,灵魂深处有着深深的爱国主义传统,在恰当的引导下他们能够接过党和国家赋予其的重要历史使命和责任,能够将他们的赤诚之心奉献给国家的发展和祖国的人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当代大学生应该坚持自身的高尚情操、以义统利,意识到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紧密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提升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度,将自己一切的知识和能力都风险给国家,成为有理想、有志气、有尊严的青年。

(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大多已经成年,他们已经在道德观念、心理素质和思想行为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认知模式,但是受到社会阅历的限制,他们的思想总体上海很不成熟,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德育教育一方面要面对大学生自身心理和性格上的缺陷,改变自身缺乏创新意识、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艰苦奋斗的意志的缺陷;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到大学生思想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可能性,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改革的攻坚时期和新旧体制的交换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思想道德体系尚没有完善起来,社会上暗涌着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和现象,这使得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变得功利化和金钱花,这导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重视人利益、物质利益的倾向,这些情况必须引起广大德育工作者的重视,笔者认为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已经迫在眉睫、箭在弦上。

想人格,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进步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来培养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古人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高尚的道德品格,这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高尚文化,我们可以提取良好的道德思想和教育方法,在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中加以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德育教育的开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便于大学生形成朴实、传统的思想品格,让大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国家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够保持正确的思想观念。举例来说,自省慎独这个思想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它所倡导的自强、自爱、自重的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是很有寓意的。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时代进步和发展的 过程中把握传统文化倡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早就理想的人格,为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三)丰富高校德育资源,提高德育效果

中国大学的德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呆板的、强迫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笔者在对大学德育教育进行调查中发现的,大多数高校通过德育教育进行单方面的政治教育,而并不关注大学生个人品行的培养,造成了德育教育极其片面的局面。片面的德育教育不仅仅对德育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歪曲,而且导致了当代大学生重视说教而轻视实践、重视外律而轻视自修的现象,这严重违背了大学的办学宗旨和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德育教育的社会价值在大学教育中根本无从体现。

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德育教育是一个过程,它囊括了道德认识的掌握、内化和道德行为实践的全过程。所以道德素养的形成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反复和提升的过程,需要道德塑造者不断进行认识的内化和知识的外延。受教育者在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受到主观能动性密切影响,这和我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修身养性的思想是一致的。修身养性的思想是对大学生的主体思想的一种重要认识,突出了大学生的道德自居性,这为我们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明了道路。

另外,大学德语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和传授知识的方法,培养大学生自我修养才是提升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自我品行培养的过程中才能自觉地遵守道德约束和规范,这样德育教育才能实现其终极目标。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倡导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思想,这也给大学德育教育工作者一个启示,那就是教师要挖掘每个学生的个性,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帮助每个学生成为一个思想独立、人格完善的人,这也是我国德育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我国传统文化倡导以诱导的方式来激励学生的道德理想,让学生能够摆脱枯燥的课堂教学,形成好学、善学和乐学的习惯,形成道德自立的习惯。

我国传统文化蕴藏着诸多瑰宝,是值得德育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充实和引进的。大学德育教育要注重运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并在自我超越中实现更好的自我,最终完成自我教育。如果高校德育教育能够正视并认真研究传统文化,那么势必会有实现不教而教的一天。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对策

(一)社会环境的营造

中国政府应该通过文化和教育等相关部门来强调文化普及和保护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建设上的主导地位。举例来说,政府可以在公民道德体系建设之中纳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制定相关的目标并进行相关的机制体制建设,在战略地位上给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优先权,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并在资源上给予大力的支持,让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章可依、有据可循,让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政府应该努力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和喜爱,在当地政府举办有益于传统文化传宝的教育活动,比如说传统文化宣传月和相关的知识讲座。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和丑陋现象,要采取雷霆措施对其进行严惩和整治,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让大学生意识到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腐败问题、信用问题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必须禁止的,也是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念所不容的。政府要积极鼓励民间文化保护组织的盛行,重视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中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具有深远悠久和种类繁多的历史,这导致很多文化遗产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和中分的保护,最终沦落到自生自灭的境地。民间保护组织受到资金和人力的限制,在职能上难以承担传统文化保护者和传承者的重任。政府有责任将资源进行整合,调动社会力量来保护传统文化,运用民间组织来参与到传统文化保护的大业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让人们自发的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政府可以通过典型示范的方式来鼓励传统文化传播,比如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十大孝星等等。

(二)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

学校的灵魂和生命所在就在于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教学和实践之中摸索和积累的丰富的精神财富,历史悠久的高校必然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文飞。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甚至超过其在大学内所学知识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要回说话这样的话,这形象的说明了校园文化环境在学生的思想和学识上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有句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也说明了我们要在校园之中营造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具有深厚的影响,大学德育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处于文化氛围的影响之中。

首先,大学可以在学校各处布置传统文化中一些著名的名言警句,让学生在宣传栏和走廊墙壁上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一些历史名人和民族英雄有深刻的认识,将传统文化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在校园内部形成一股精致的气息,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学习和受教,让学生在无形之中逐渐爱上传统文化,按照传统文化要求和约束自己。高校应该挖掘一些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建设,并将之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去,邀请一些在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很深造诣的学者来举办专题和讲座,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有基础性了解,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高校可以挖掘校园社团的力量,成立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组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活动组织,让校园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具备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刻的意义,最关键的是可以自己亲身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更有利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化和升华。

(三)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

目前很多高校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自然科学成果的研究上,但是却对人文学科的发展关注甚少。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忽视以及在制度保障上的匮乏导致了高校的人文学科教师工作积极性得到大大削弱。高校应该完善自身的组织领导机构并进行完善的规章制度建设,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制度性的保障,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第一,大学应该成立和健全领导责任制,在校园内部成立传统文化教育的领导小组,吸引学生来负责校领导的主管工作,并由各个部门和院系的领导负责各自的领导责任;第二,高校应该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建立传统文化教学目标,并在教师的日常教学管理和学生的综合测评中融入传统文化学习和教学的考核,使得教师的职称评比和学生的评奖评优和教学成果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保证传统文化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三,高校不可一味地追求专业设置的完美和硬件设施的建设,而是要成立专门的传统文化教育基金,并保证专项基金的专款专用,鼓励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和普及,并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和其他科学成果的研究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将人文教师的地位提升到和自然科学教师同等的地位上,激发人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调整课程设置,以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德育内容

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一直处于重理轻文,没有意识到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在本质上的关联性,并且在人文学科的教学中严重缺乏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高校德育教育也集中在政治教育之上,而忽视对人格和道德的培养。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在传统的学科设置和专业设置上进行调整来实现对德育教育的改良,将原来的相互独立、互不关联的学科设置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融合的学科发展趋势。尤其需要在人文学科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各个学科的大学生都能够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能够在传统和现代之中实现统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其次,教师应该主动剔除传统文化的糟粕思想,比如说迷信思想和等级观念。因此在德育教育内容上,应该在对大学生进行以“两课”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适时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融入其中,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化功能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提高“两课”的教育效果。

(五)大学生要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对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中,但是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急于求成的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难以持之以恒,也难以正视传统文化为自身带来的长远利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东西方各种思想进入到中国之中,大学生受到多元化文化的冲击,这使得部分大学生摒弃了原有的传统文化,而在西方文化中寻找精神出路。看着周围的大学生,笔者觉得大学生的娱乐、饮食、服装和传统节日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也都偏爱西方舶来品。大学生自身需要对传统文化有正确的了解,中国文化包含的修身养性和个人修养的方式和方法是博大精深的,我们的文化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积攒的智慧和结晶。大学生应该认真品味这其中的魅力和独特的价值,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荫,崔林.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资源教育[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

篇(7)

中华传统文化是现今世界上惟一持续发展而未遭中断的文化,既有悠久的历史,又焕发着青春的活力。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传统文化更强调如何修德和做人,是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如何将传统文化和德育更好融合,将其发扬光大,是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两方面去阐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代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为当代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提供的丰富德育教育资源,概括起来主要有:

1.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追求,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的价值信仰,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品格。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品质。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家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强调国家、民族的利益,强调一种为整体而尽忠献身的精神。以至后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及“先义后利”,“舍生取义”等主张都是整体利益原则的体现,强调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

2.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自强不息的思想,从宗周时期就已经萌芽滋生,其理论表述的代表当推《易传》。《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这种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每有体现。如孔子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朝闻道,夕死可矣”。司马迁的“昔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正是凭借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虽历尽百代沧桑,度尽无数劫难,今天仍然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以德为本的儒家理念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异常注重“德”的地位和作用,甚至将“德”提升到了本体的高度。如孔子曾说:“主忠信,徒义,崇德也。”(《颜渊》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篇)。”从孔子的论述中,我们看到,一方面,德指个体自我的品质、品德;另一方面,是个体对个体和群体的美德,这就从自我发展的狭窄面扩展到了整个人群和社会,即个人的德和国家的德是一致的。以德为本思想对于坚持德育首位、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积极探求以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将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在各学科尤其是在人文学科中,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有效实现各科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使“为学生发展而教”真正落到实处。例如,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唐诗宋词名言警句等;历史学科中蕴藏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政治学科中处处体现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这样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师在讲授学科知识时结合传统文化,会增加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其现实性,激发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动性。也能真正让学生做到“文道统一”。

2.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以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和吸引力强形成了对人们具有深刻影响的舆论环境。就学校而言,通过通俗易懂、具体生动的电影、电视、文献读物等,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例如,可以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和《易中天品三国》等栏目;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一定数量的反映历史题材的经典影视剧,如《汉武大帝》、《开国大典》等。可以有计划组织相关老师引导学生阅读“四书五经”、中国古典名著等,事实证明,学生观看有关反映传统文化或重大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阅读传统文化读物,不仅能够拓宽知识面,增加自身的文化内涵,而且能够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

同时,建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建设有特色、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德育网站。可以通过文字、图象、声音和动画于一体,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抽象的理论与形象的感官刺激相结合,变枯燥为乐趣,使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素质。

3.将传统文化寓于丰富的校园活动中

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不仅是靠知识的传播和认识就能获得,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和习惯逐步养成的。因此,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中,我们可以利用传统节庆日、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纪念日等举办主题鲜明、形式活泼、重在体验的活动。如孔子诞辰日举行尊师敬贤主题活动、端午节开展爱国主义传统主题教育活动、重阳节开展敬老主题活动等。

学校还可以进行丰富完整的校园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寓于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中,如可开展如诵读经典名著等、礼仪践行、乐音怡情等活动。学生既喜闻乐见又能广泛参与,既耳濡目染又潜移默化,通过深深体味浓郁的文化气息,最终使文化活动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在每个人的身上得到内化和升华。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构建学生的品德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培养学生的才能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铸造学生的行为美。

篇(8)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文明与进步、和谐与稳定起了巨大作用。很多经典著作,比如孔子的儒家学说、老子的《道德经》、孙子的兵法、司马迁的史学著作等,都是在中华文明发展演化过程中凝练而成的精华,反映着中华民族的理想与信念、性格与心理、观念与认知等精神追求,仍然是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传统文化首推个人品德的塑造

传统文化重视个人品德的塑造,典型代表便是儒家主张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兴”的教化理念,充分体现了以德为先的精神,与德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做人品德的最高境界,也是对个人品德塑造的最高要求。其意思就是要将个人的品德修养用于治理国家,为国家的发展作贡献。传统文化还强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强调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建立在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基础之上的,这与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个人利益的统一关系是一致的,要求人们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关心国家民族利益,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为国分忧。《易经》中讲到“厚德载物”,孔子的中庸之道讲究慎独自省、至诚尽性、忠恕宽容。在道德品行方面,传统文化不但让人们知道该去做什么,还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可以说,个人品德教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在学校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应该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

二、传统文化中强调自强不息的信念

《论语》中曾子曾讲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就是作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忍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易经》中更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的高度概括。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标志。这种民族精神延续到现代,它不仅指生生不息,更是一种进取精神、拼搏精神、勇于开拓精神。如同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这些诗句无不体现着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的浩然正气,无为艰难,志存高远,谱写着一段段自强不息的历史篇章。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中学生就应该拥有这样自强不息的信念和为了理想坚定不移,勇于追求的雄心和气概。

三、传统文化中推崇换位思考的理念

古训《增广贤文》中有“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将心比心”以及《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关于仁爱思想的集中表现。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长的疼爱下一部分学生养成了我行我素,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住宿环境的改变,加之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各有不同,一部分人不能及时转变思想,做事常不考虑他人感受,对老师和同学缺乏理解和仁爱之心,易产生矛盾。传统文化推崇换位思考的理念,正如“论语”中讲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即是遇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中学生拥有了换位思考的理念和同理心,在未来人生道路上会获得更多人的支持,成功的概率会更高。

四、传统文化中倡导诚信待人的品质

“诚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很多古人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倡导诚信待人的重要性,如《礼记・中庸》中讲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即一个人如果有了诚笃的品德和态度,就是遵守人道法则,终成天道。“诚”在这里被认为是人生最高境界。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曾说“诚者,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知其可”;“八荣八耻”别提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些无不体现着诚信对于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讲诚信是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是人们进行日常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如一个人诚实守信,与人诚信交往,那么大部分人就愿意与之交往,反之则人们会远离他。中学生应该不断修正自己,与人诚信交往,与老师、同学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收获更多的友谊。

五、传统文化中弘扬坚持不懈的人生态度

“坚持”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荀子《劝学篇》中提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宋朝大臣张咏有言“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些都体现着古人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多为独生子的当代大学生普遍娇惯,遇到困难容易放弃,抗压力和挫折能力较差,“算了吧”“放弃吧”“下次吧”这些充满负能量的口头禅常常伴随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这就迫切需要加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大学阶段,应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坚持自己的正确理想和追求,遇到困难勇于面对,不轻言弃。正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坚持不懈,终会有成果。事实上,往往成功的人也是坚持到最后的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读书而不去实践终究无法参透其内涵,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学校应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取更多书本外的知识,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体会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加强修养、完善人格,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远大的理想抱负。

篇(9)

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无论何时都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培养中学生优秀的道德素质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指导着中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对于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诚实、守信、孝亲、礼义廉耻这些传统的道德文化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永不过时的优良文化。中学德育教育中应该注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新一代具有正确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中学生。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学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对中学德育教育具有指导作用

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千百年,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学时期是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德育教育中注重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更对中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在传统的经典故事“孔融让梨”、“凿壁偷光”“闻鸡起舞”……中学生懂得了何为礼让、勤奋;在百善孝为先中学会了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勤俭、忠诚、诚信、仁爱、谦虚、礼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内涵,指导着中学德育教育,引领着中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二)能够培养中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的实例比比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无数先辈和前人用他们的行动教育中学生何为爱国、何为忠诚,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培养中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让中学生充分了解到爱国的内涵,树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志向,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能够培养中学生高尚的素质

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素质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学生思想价值观还不成熟,中学德育教育是培养中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高尚素质的重要课程,将中华传统文化应用到德育教育中,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有效的培养具有高尚素质的中学生。在德育课上充分向学生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利用经典的传统故事启发学生,能够不断培养中学生的高尚素质和修养,避免中学生误入歧途,形成错误的思想价值观。

二、对学校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中学德育教育的建议

(一)提高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认识

我国中学德育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结合,但是并不深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没有深入研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也没有进一步探索,仅仅停留在表面。中国传统优秀的文化对于中学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性,深入探索其内涵,将其与当前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充分结合,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法和模式提升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和效果,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将二者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结合起来,运用传统文化更好的引导中学生的思想和观念,从而促进中学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积极开展中学德育实践活动

传统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教育方式上,重理论轻实践导致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时代的变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逐步走入中学教育的课堂。中学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在思想观念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更要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理念。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在于中学德育教育结合的过程中,利用实践活动能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深入,在实践活动中深刻的理解并践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正确思想,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方能成就大的格局。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活动,例如:九九重阳节举办敬老爱老活动,学校老师可以带领中学生走进敬老院帮助爷爷奶奶做一些利索能力的事情,与他们一起聊聊天;举办大型传统文化诵读活动,选择《诗经》、《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的传统书籍,在诵读中陶冶情操,品味传统文化内涵,耳濡目染逐渐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培养良好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情操。

(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传统教育中一直对于中学生的课程设置都是重视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学德育课程是近年来才逐渐受到重视的,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政府对于中学德育教育的支持和保障还不全面,导致中学德育教育工作发展缓慢,加之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中学德育教育发展缓慢。因此,学校与社会要不断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德育教育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教育部门可以积极弘扬传统道德文化,学校也要将中学德育教育工作重视起来,社会各界创造良好的氛围,共同学习传统文化,不仅仅能够提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思想品德,对于全民德育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三、结语

传统文化传承千年,历史悠久内涵丰厚,中学时期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学德育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建议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将其与中学德育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能够不断提升中学生的思想品质,建立健全的人格,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德育教育的发展。

作者:明信 单位: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着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德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德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德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德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德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德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 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

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德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德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德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

篇(11)

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还被教师忽略遗忘,因此他们具有和其他同龄人不一样的特点。

(1)自尊心强,容易冲动。中职生年龄大多在15岁到18岁之间。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普遍比较任性,而且正处于青春期,因此,自尊心极强,喜欢表现自己,遇事容易冲动,偏激,走极端。

(2)自卑心理严重,容易出现逆反行为。中职生学习成绩大都不好,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们的嘲笑,常常有低人一等的心理,自卑心理严重。感情比较脆弱敏感,容易出现逆反行为。

(3)自我认知存在偏差,盲目讲英雄主义、哥们儿义气。中职生还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喜欢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盲目讲英雄主义,哥们义气。

(4)纪律差,思想活跃。中职生不喜欢循规蹈矩,经常违反纪律,但他们思想活跃,喜欢新鲜事物,和社会接触比较多,社交能力强,但也很容易受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染上不良习惯。

2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目标构建

(1)培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古至今,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国家,孟子“以天下为己任”,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等,都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入挖掘这一资源,可以让中职生以这些前人为榜样,也能自觉地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和人民。

(2)培育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互助关爱情怀。孔子主张以“仁”治天下,孟子提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学者都主张仁爱,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相互宽容,相互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对方的选择,善待对方,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这一资源,对于培养中职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培育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修身向善理念。我国古人非常重视对自身道德的培养,即: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被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上。修身立志就是要“正其心,修其身,明其志,厚其德,以至至善”。《周易•乾卦》中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主张“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总结这些古代先哲对修身的认识,就是要心方正,立下远大志向,有美德,要自强不息,不能醉心于富贵,贫贱时也不能改变志向,武力也不能使自己屈服,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尊自立、积极进取、坚守气节的精神,以此来教育中职生,让他们也继承古代先哲优秀的品质和气节。

3中职德育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1)使中职学生重视并相信中国传统文化。要学习传统文化,从中吸取古圣先贤的思想和智慧,必须建立在相信和重视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深刻理解古代文化的义趣,并把古代先贤的教诲落实在实际行动中去。从到,中国传统文化曾经饱受摧残,甚至出现了文化断层,人们长期认为传统文化属于封建主义,怀疑古代圣贤,认为古人不懂科学,古人不如今人。再加上改革开放后,中国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又出现了崇拜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这种不健康的心态将成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障碍。因此首先让中职生相信传统文化并重视对它的学习。要让中职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先哲的智慧,而且这种文化已经深入到我们民族的学血洗中去,是中华门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的身份标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能继承先贤的智慧和美德,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使社会更加和谐。

(2)认真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德育内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其中包含有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需要我们认真去挖掘,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行为方式,以及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吸收。比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仁者爱人”、“和为贵”的处世哲学,“义以上为”、“先义后利”“与人为善”的做人原则;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亲爱兄妹的家庭伦理观念都可以成为中职学生德育学习的内容。另外,古代先哲对宇宙,对生命的认识,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都有深刻的认识,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些内容,才能真正地热爱大自然,热爱周围的每一个人,才能真正地去做一个有爱心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每一个人都能这样去做,社会才会安定和谐,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

(3)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有时候实践活动对于中职生的品德教育远远优于课堂教学。比如成语接龙比赛,谜语大会,汉字听写大赛等,比赛内容以中职教材为主,比赛形式可以以学生个人为主,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这种形式很受学生欢迎,一有空就翻字典,背字词,一方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另外还可以在一些重大节日,开展朗诵、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多种主题教育活动,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渗入其中。另外,还可以组织中职学生到敬老院开展活动,帮助老人清理卫生,陪老人散步聊天,给老人表演节目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尊敬老人,并推及到自己的父母亲朋,让中职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以及自己对他人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同学之间如果出现矛盾,教师也可以借助化解矛盾的时机对学生进行为人处世的教育,总之,社会实践是丰富的大课堂,教师可以随时使用,把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到德育教育中。

(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感染力。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手机、电脑,网络的普及大大扩展了信息传送的渠道,我们甚至可以说学生从网络、从电视上获得的知识要远比课堂获得的知识多得多,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资源,引导中职生从这些渠道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目前电视上有很多讲传统文化的讲坛,比如《百家讲坛》《中国记忆》《子午书简》《杏林讲坛》等等,还有网络上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网页、论坛、扣扣群等,这些都是学习和接受古德圣贤教育的平台,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资源,使传统文化的教学能够在一个高层次和高水平的基础上发展。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有选择性地学习。其次,对于这些林林总总的教学资源,要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选择,要去其糟粕,留其精华,选择那些和中职生生活联系紧密的,中职生比较感兴趣的,发人深思,启迪学生智慧的网络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因为,中职生文化基础薄弱,不喜欢学习,但思想活跃,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不集中,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节约时间,增加课堂密度,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