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环保治理的社会效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研究综述
国外专门针对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研究不多,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相关研究多包含在环境绩效审计、政府公共工程项目绩效审计之中。根据环境绩效评估标准ISO14031,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可以分为组织内部的环境绩效指标和组织周边的环境状态指标;组织内部的环境绩效评估指标又可再细分为管理绩效指标及操作绩效指标。国内学者对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研究较多,房巧玲等(2010)将环境保护支出分为环保部门财政支出和环保项目财政支出两大类,围绕合规性、环保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率三个方面提出的环保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既包括较为概括的通用指标,又涵盖了较为细化的具体指标;胡晋湘(2011)指出在面对特定的评价对象时,评价指标应该既有反映专项资金共性方面的通用指标,又有针对具体评价对象的专项指标,且评价指标应当涵盖项目立项、运作、完成的全过程。何芹(2009)认为单独使用经济指标或环境指标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并建议采用生态效率的概念来衡量真实的绩效。张芳丽(2007)认为环保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此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设计了相对系统的、涉及资金使用过程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程亮等(2013)运用逻辑框架法从投入、产出、效果和影响四个方面构建了包括评估内容、评估指标、评估信息来源、评估方法在内的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评估模型。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国内学者在分析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中,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多围绕3E进行展开,但其主要是针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投入及使用过程,而对治理后环境效果的评价关注不足,所构建的指标也多围绕环保资金进行;第二,项目绩效通常单纯的反映环境领域内的结果,如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指数等,并将治理后环境状况指标与项目期初设定的目标进行比较来进行衡量,而后者在设定时可以通过设置一个较低的目标来较容易的达到,目标设定的主观性会影响环境绩效审计的结果;第三,由于环境经济学中的边际治理成本递增效应,即当污染物排放量减少时,削减单位排放量的治理成本是递增的,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在不同的环境质量状况下,投入数额相同的资源进行环境治理取得的环境效果是不同的,因此仅通过衡量环保资金投入与环境状况指标的改善已经不能完全反应环境治理的绩效。
三、环保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拓展
鉴于原有评价指标的不足,本文拟借用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引入环境改善价值指标作为环境绩效审计的辅指标,来对环境绩效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进行衡量。政府环境治理项目属于非盈利性质的投资项目,不能直接使用传统的投资收益率等方法衡量其绩效,比较广泛的用于政府投资决策的方法是成本效益分析,而该方法在环境治理项目绩效审计中也应得到推广和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价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计算出量化的成本和效益,以求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这里所说的环境改善价值,指的是对环境治理项目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及环境绩效按照一定的方法统一折算为经济数值,作为环境项目的总产出,并以此来衡量项目绩效的方法。对社会价值及环境价值的量化,是使用该方法的最重要步骤,尽管方法并没有完全成熟,可以参考环境价值核算及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方法,如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边际机会成本法等。本文在此只介绍环境费用分析法在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中的应用。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是一种评估项目或政策带来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方法,已被大多数政府部门和国际机构采用,它通过多种方法对环境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进行定量评估,并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根据环境所提供的价值类型的不同,该方法可以分为三类。(1)直接市场评价法,利用市场价格(或影子价格)的变化来评估环境质量的变化,其根据是环境质量的变化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从而引起可观察和可测量的价格和产出水平的变化。常用的方法包括市场价值法、剂量-反应法、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等。(2)间接市场评价法,通过考察人们对与环境紧密联系的市场中所支付的价格或取得的利益的变化来推断人们对环境的偏好,从而估算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价值,如内涵资产定价法、防护支出法与重置成本法等。(3)陈述偏好法,当缺乏真实的直接和间接市场数据时,可以通过直接向有关人群询问的方式来进行环境变化估值。如投标博弈法、比较博弈法、无费用选择法等。需要注意的是,各种价值评估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在实践中应结合特定的项目审慎选择,合理运用。总的来说,直接市场法的可信程度最高,间接市场法次之;当前两种方法都无法使用时,采用陈述偏好法。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在使用时,通常是根据环境功能将环境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分成若干的种类,针对某一环境功能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在评估环境治理的改善价值评价时,通过比较环境治理前后各项环境功能的变化情况,将损失的减少作为环境质量的提高,依此来衡量环保资金使用的绩效。比如说,在城市大气污染质量项目后,使用剂量-反应法或人力资本法评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通过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测量大气污染对其他生物的危害,通过防护支出法剂量社会对空气污染采取的预防成本等,比较质量前后相关项目的变化,可大致计算出环境改善的社会经济价值。再比较该价值与环境治理资源投入量的关系,比较投入与产出的数额,计算单位投入可取的环境效益等,将为环境项目的绩效评价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将环境改善价值指标纳入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除更有效的衡量环境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之外,还具有以下积极意义。第一,将环境绩效审计置于社会整体视角下,有利于更好的投资决策。对于单个环境治理项目,其绩效评价不在仅仅局限于森林覆盖率、空气污染指数等单纯的环境状况指标,同时关注由于环境质量的改善所带来的健康状况提升、环境产值增加等社会及环境绩效,扩大了环境审计的关注幅度,从而更有效的从社会整体出发去关注审计问题,突出了审计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更高的社会责任也要求环境保护部门及其他部门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环境治理当中。环境改善价值指标衡量出环境项目的价值产出,将引导环保部门从产出的角度去审视环境项目,有利于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第二,有利于衡量不同项目的投入产出关系,优化资源配置。长期以来,我国环保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2%,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环保投入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上,环境质量才会得到改善。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项目的选择主要依靠定性分析,主观性较强,在环保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分析不同环境治理项目的投入产出关系,优先选择具有较高环境产出效率的项目,可以最大化的利用有限的环保资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环境状况。
中图分类号:TM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292-01
钢铁生产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相对重要的构成,但是,钢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要求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要能够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通过预防污染、治理污染等有效措施来提升企业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造福百姓[1]。
一、钢铁企业环境治理意义分析
(一)满足我国环境现状改进的需求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让各种环境灾难越来越普遍,包括垃圾、水、大气等污染,特别是包括钢铁企业在内的重工业进程中排放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废渣以及工业制水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会导致环境污染力度逐渐加大。从2013年开始,各地雾霾天数开始增加,特别是华东和华北地区污染程度更是让人触目惊心[2]。钢铁生产期间排放的污染物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粉m、烟尘是导致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所以,做好钢铁生产企业环境治理工作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环境现状。
(二)满足国家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需求
钢铁生产企业作为重污染行业的主要治理对象,政府有关部门对于其环境治理问题也加以重视,期望进一步提升解决该行业环境污染问题的力度,除了颁布相关计划之外,新的《环境保护法》也在2015年开始实施,国家开始通过相关措施来对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指标进行监管,保证污染排放力度得到控制。通过对钢铁企业进行考核来进一步淘汰各种落后的产能[3]。
(三)达到钢铁企业生产绿色钢铁的要求
随着钢铁产量的逐渐增加,产能过剩现象越来越明显,钢铁企业冶炼工艺难以达到先进的水平,这就一些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成为制约整个行业环境治理的因素。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要能够遵循各种环境法规要求,并且做到持续改进,进一步贯彻并落实预防污染的要求,通过对资源高效利用的坚持来推广环保技术,深入推动公司环境绩效管理工作,做好环保设施管理、控制重点环境因素,从根本上推动环保体系的质量运行。
二、钢铁企业环境治理措施分析
(一)贯彻并学习法律法规
新的《环境保护法》作为我国现阶段法律法规体系中较为严格的行政法,其中很多规定都会对企业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会对企业生产造成制约[4]。首先,钢铁企业为了能够让生产行为中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达到环保法规要求,就会主动积极地降低产量;其次,因为新的方案对于污染企业的罚款所遵照的是“上不封顶”的模式,这就从根本上表示政府有关部门对于污染惩罚力度开始加大,但是,很多钢铁生产企业为了能够规避这些罚款预计会主动增加罚款力度,但是,钢铁行业经营形式难以全面好转,个别环保成本较高的企业可能会因为压力退出市场,这有利于化解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从而缓解市场供应的压力。而且各种法律法规对于钢铁企业环境治理能够提供相应的指导,也是对钢铁企业发展的一种约束。
(三)通过成立环保小组来落实领导责任
钢铁生产企业成立环保工作小组,并且定期召开环保工作会议,对公司阶段性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研究,通过传达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指令来监督检查部门对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还要针对同类型企业单位环境保护管理的先进方法和经验加以推广,结合公司所规定的各种职责要求,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管理条例来分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四)提升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
为了进一步实现“资源友好型、环境节约型”的发展要求,钢铁企业每年可以对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加以编制,并且需要将这些计划都列入到相应的环保指标,要求达到政府有关部门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要求。二级单位则需要围绕总公司所下达的目标细化来分解减排指标要求,从技术、设备、管理等不同方面进行治理,结合实际需求来对环保工作内容进行制定,保证环保责任和环保意识都得到提升。职能部门还需要对环境质量进行定期测量,通过对环保指标的跟踪来对二级单位加以考核,整个公司通过纵向、横向来顺利完成年度工作指标。
(五)积极推动清洁生产
钢铁生产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能够实施全新的生产模式,清洁生产作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点,钢铁生产企业要能够积极构建系统规模的生产工作体系,并且在生产工序不同环节上都配置系统的环保设施,积极推进各种环保工艺;还需要和省市监控中心进行联网,保证重点部位能够实现在线监测。焦炉配备的布袋除尘器,并且焦炉煤气是吸纳全部脱硫之后再进行使用[5]。只有不断转变全新的发展方式,并对产品结构加以调整,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够避免废气、废水、环境噪声、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从根本上控制和降低不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实施低碳技术、循环经济、推动节能减排的要求,从而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美化厂区,从而保证资源得到利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结语:
通过对先进科学生产工艺的使用,钢铁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就要能够在物料损失降低、储存原料封闭等方面选择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通过对先进环保设施、工艺流程的使用来高效使用各种废弃物料,帮助钢铁企业产生更多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庆芝,何枫,雷家X. 循环经济下我国钢铁企业技术效率与技术创新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06):1-8+128.
[2] 刘涛. 以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为契机 促进中国钢铁工业绿色转型[J]. 环境保护,2014,(21):34-38.
中图分类号:Q6-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某生物科技环保型公司利用专利技术,将餐饮垃圾(泔水)通过加工、提炼,处理生产出具有很大市场需求的生物柴油、甘油、乙醇、蛋白饲料和有机肥料等,市场前景广阔,政府、企业、社会共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便体现了生物科技良好的循环利用。
1业务流程图
2 生产管理
(1)综合考虑政府、餐饮单位和养猪户利益,通过以下途径收集泔水,保障生产原料的供应:
①与主管部门城废处签订项目合作意向书(附录),承建城市泔水处理项目;
②建立泔水交易市场,高于平均价收购泔水,为城市待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
③建立“鼎诚―花卉基地”“鼎诚―蔬菜基地”“鼎诚―养殖户”“鼎诚―餐饮单位”战略合作同盟,互利互惠,共谋发展。
(2)生产工艺
图1:生产工艺流程图
3我国泔水处理状况
据统计,其中90%泔水被养猪户收走用来养猪。在养猪之前,他们将上层泔水油滤出,卖给不法商贩。不法商贩将回收的泔水油和正常食用油调配后出售,谋取暴利,严重破坏了餐饮业卫生环境,危害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
国家法律明令禁止用泔水喂猪,园林局和环保局在处理泔水问题上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如果不让养猪户喂猪,那泔水怎么办?目前政府采取给养猪户发放泔水清运证的形式规范泔水的处理,实质是无奈之下默许养猪户用泔水养猪。
4我国能源状况
我国化石能源资源在世界已探明储量中,石油仅占2.7%,天然气0.9%,煤炭15%,呈“缺油、少气、多煤”的状况,但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却分别高达4.2%、1.5%和33.5%。高速发展的经济导致石油大幅进口,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高达40%,严重威胁着我国的能源安全。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越来越大,中国原油消费量以年均5.77%的速度增加,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速仅为1.67%,供需缺口逐年拉大。2003年我国消费柴油8300万吨,消费汽油4016万吨。作为仅次于美购得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我国石油需求年增长5.77%,而国内石油生产年均增长仅为1.67%,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分析,到2015年,我国原油供给进口依存度将由现在的30%递增到50%以上。
5目前泔水混乱现象的危害
(1)政策缺失。目前国家对废油脂污染治理没有具体的行政处罚法规。上海、广州等城市均有废油脂污染治理的地方性法规,对违反规定处置废油脂或将废油脂作为畜禽饲料的最高处罚3万元,而我市目前没有地方性法规,只能引导,难以采取强制处理处罚措施。
(2)部分餐饮企业认识上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餐饮企业不配合,不支持示范工作,认识不到废油脂的危害,有些业主还拒绝接受环保部门的文件,拒绝参加废油脂污染治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K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2010年开始,南海区对锅炉的使用进行了整治,淘汰一批燃煤、燃重油的锅炉。推动了锅炉气化率的提升。燃煤锅炉但它作为一种机械设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却又是必不可少的。要提高城市大气质量,唯一方法是用燃气锅炉代替燃煤,燃油锅炉,下面对燃气锅炉的发展及经济性进行分析。
1.锅炉的选型原则
在城区规划,锅炉改造,环境治理等工作中对锅炉台理选型是降低污染,节约能源,合理开支的重要环节。选用锅炉主要应考虑以下原则。
1.1用户实际对热能的需求量
用户使用锅炉不外乎用蒸汽或热水去制冷、采暖、消毒、洗涤或工艺上加热其他物质,这首先要知道需用多少热水(蒸汽)才能满足需要。一般情况下对工艺需用的蒸汽量,设计单位在设计时通过工艺的计算有一个明确的量的要求。对热能的需求量确定之后,选用锅炉时,可按其标准的蒸发量选取。进行选择同时要考虑所选锅炉的适应性,因为燃气燃烧器由于气源不同,其热值、压力均不相同。
1.2政府环保部门对锅炉排放要求
为有效地保护环境,要防止治理污染同时存在制造污染。锅炉烟气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因此我国环境保护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5月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91),该标准对原始含尘浓度,锅炉烟尘允许排放浓度及SOX,NOX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分别根据一、二、三类地区对环境保护的不同要求做了详细明确的说明和规定。
燃油锅炉虽然在烟尘排放大大低于燃煤锅炉,但燃油锅炉SOX和NOX排放量却远远高于燃气锅炉。人们在比较燃煤和燃油锅炉时往往忽略了燃油锅炉的SOX和NOX,等到酸雨成灾再考虑脱硫时已晚矣。
所以客观地说,燃气锅炉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能源利用角度来说都是较为理想的,这主要是由于气体燃料比固体、液体燃料更易充分燃烧,燃烧热效率更高。
1.3锅炉的设置费用
用户在设置锅炉房时必须考虑锅炉房锅炉设置的经济性,从而使所选用的锅炉既满足上述要求又节省投资费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锅炉设备费用(机组):为满足锅炉正常运行的配套辅机费用;
为放置上述设备的土地征用费;
锅炉房土建投资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
燃煤、油、气3种锅炉在热负荷相同的情况下,燃煤锅炉体积庞大,外加分散式的鼓、引风机、出渣机、除尘器等,还要有储煤厂、堆渣厂,占地面积着实惊人。相对而言燃气锅炉本身体积小,又无需引风机、出渣机、除尘器等辅机设施,连煤场、油罐都没有了,只有1个机具间和主机房,在设置上较为简单,占地最经济。但燃油、燃气锅炉到底在经济上与燃煤锅炉相比要相差多少?企业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新建和改建锅炉将如何解决,其社会效益又如何?现就以某锅炉厂4 h锅炉中燃煤、燃油和燃气锅炉为例,主要从而锅炉单位燃料成本分析比较。
锅炉参数
每吨蒸汽需要燃料使用量L
燃料低热值和市场价
通过上面公式可以算出:
L天然气=77.2 Nm3
L柴油=79.0L
L煤=0.22t
从而得出每吨蒸汽花费的燃料费N:
N天然气=386元
N柴油=434元
N煤=177元
从计算结果可以得出单纯燃料成本燃煤最低,天然气次之,柴油最高。但是在南海区使用燃煤锅炉需要增加脱硫除尘、排废水等环保费,根据资料显示该部分成本每吨约为150元左右。随着西气东输二期工程广东段建设基本完工,通气后,南海区的工业天然气的价格预计尚有一定的下行空间,天然气的价格优势将进一步体现,从综合成本来来分析,用的煤的综合成本与天然气的综合成本相近,柴油的成本最高。
2.结论
(1)从我国传统的经济角度和能源结构来看,燃煤锅炉由于一次性投资费用较低颇受人们青睐,特别是在煤资源丰富,环保要求不高的区域人们更喜欢选择它。但是在一些煤资源贫乏的珠三角地区,煤价并不很低,故油、气与煤相比有一定竞争能力。人们喜欢煤炉的另一个原因是操作简单。但燃煤锅炉的污染:废渣、废气、废水”三废”俱全,治理亦较困难(特别是脱硫,目前燃煤锅炉的脱硫技术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投资费用高,操作过程繁,占地面积大),从社会效益看燃煤锅炉应限制使用。
2加强城市环境管理的措施
2.1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首先,就是从学生入手,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已成为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环保教育要从孩子抓起,从课堂抓起。其次,充分利用媒体,加强环保宣传。要充分利用媒体的便捷传播途径和广泛影响力,在电视、广播、网络等的广告中增加环保公益广告,大力宣传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最后,举行各式各样的的环保教育活动,可以对社会的环保氛围具有积极的影响,使得环保教育深入人心,促成人人关注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局面。
2.2培养良好公共道德良好的社会道德是环保教育、实施的基础。所以要积极的推动社会公共道德教育。一切要从公众的利益出发,关心城市的建设发展,热爱城市中动物植物。要崇尚“绿色世界”,积极投身城市环境保护活动。要积极参加城市“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要模范遵守市民道德规范,要“与人为善,与邻位善”,要积极搞好城市的卫生,从小处入手,维护市容市貌,要严格遵守《环保法》,同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2.3推动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如何能保护好环境,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靠政府,二靠科学。资源和能源的浪费是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但是也与控制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等科学技术落后具有非常大的关系。因此建设一支由环境保护专家、学者、城市环境管理工作者组成的学术队伍,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有重点地开展城市环境管理科学研究工作。
2.4加强环境执法力度首先是治理为主的环境政策,针对业己存在的环境污染进行单项治理;其次是“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环境政策;最后是迫求环境舒适性,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协调统一的环境政策。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执行《环保法》及有关规章制度,完善监督机制。要积极的发展居民在环境保护这方面的作用,鼓励他们对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的违法现象的监督,鼓励他们与此行为作坚决斗争。
2.5加大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环境保护的投资规模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距离目标仍然有着一定得距离,因此必须本着“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逐步提高环境污染防治投入占本地区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建立相应的融资政策和考核检查制度。
2.6对于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的探讨环境质量的有效的控制离不开环境监测工作,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污染,并做出预警。因此,需要建立环境监测机构,建立和健全环境监测体系,从而形成统一的环境监测网络,对管辖区域内的水质、大气和土地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监测,确保实现环境的保护。
[DOI]10.13939/ki.zgsc.2015.02.091
1 环境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整个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都是建立在会计目标的基础之上。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环境会计总目标是改善社会资源环境,提高社会总体效益。具体目标是通过对环境成本会计、社会环境会计和环境财务会计的进一步系统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关会计活动中的环境信息,评价生态资源的质量和污染状态,把因环境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威胁人类生存的危害性的信息,通过环境会计报告传递给会计报表及财务报告的广大使用者和阅读者,使人们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社会发展环境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问题,重视生态环境,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中,遵循物质循环规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同时也激发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超前强化的环保理念,为治理环境污染献计献策。
2 环境会计假设
环境会计假设是在《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假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环境和会计之间的关系所作出的合乎情理的判断。环境会计假设在目前会计理论学术界有诸多观点和提法,本文比较倾向于会计主体、可持续发展和多重计量三项会计假设观点。
环境会计主体的假设。环境会计主体的假设界定了独立核算企业的空间和范围必须是在自然资源不枯竭、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的经营活动的主体。也就是说,要求企业核算和监督的不仅是企业自身的经济活动以及区分企业与其他经营联营单位和投资人投资的经济活动,还要核算和监督企业在环保环境下,生产的环境产品所带给企业损益以及企业所承担的环境责任。
环境会计可持续发展假设。环境会计可持续发展假设要求企业是在经营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协调统一基础上的持续经营,而并不是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时,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忽视社会效益和威胁人类生存的空间。
环境会计多重计量假设。环境资源和企业生产活动经营息息相关,但是环境资源的效用性、稀缺性、可替代性和非货币交易性决定了环境会计计量假设是多重计量。主要是在核算和监督企业生产经济活动中许多耗用的经济资源、环境资源无法用货币确认和计量,因而,要求企业运用管理学科、自然学科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确认。环境资源的效用价值是导入并运用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结合资源项目投资的决策动态评价指标(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净现值率法等)进行确定和计量;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可以利用经济数学中的边际成本、边际利润的理论,运用运筹学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利润最大和成本最低的目标函数以及一组影响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来确定并计量环境资源的价值;环境资源可替代性和非货币交易性决定了环境资源价值可以采用高斯消元法――矩阵进行确定和计量。如,有限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石油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态资源等。
3 环境会计核算原则
由于环境会计所披露会计信息内容的特殊性,因而环境会计在遵循《会计企业准则》中所规定的会计一般原则外,还应明确自己特有的原则,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独特性原则。所谓环境会计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其基本功能上,就是它不仅核算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它还要记录环境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和企业生产活动对环境影响而付出的代价中所追加的成本。并要求在企业财务报告中,采用附注形式如实披露企业环境状况问题,使投资者更明确的选择投资对象。②社会性原则。环境会计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在企业持续经营的过程中,注重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减少环境风险,努力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本。③计量多样性原则。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和阅读者要求环境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要涵盖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方面的情况,环境会计在进行核算中,仅采用货币计量单位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无法全面揭示企业相关方面的信息,尤其是现代管理要求的环境信息。所以环境会计的计量多样性原则,允许在会计核算时,根据实际要求,在计价方法和计量单位方面采用多种方法,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④政策性原则。环境会计在进行核算和监督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环保政策和法规,以及相关会计制度和规定,处理好会计活动与环境的关系。⑤披露性原则。环境会计所公布的会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全面揭示企业活动对环境污染程度和治理保护资金营运信息。
4 环境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
环境会计要素要围绕和满足环境会计报告所披露的环境信息的需要来设立。联合国国际会计专家工作组对微观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三方面的要求:一是企业为减少和防止或者治理污染以及恢复环境而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二是因污染环境而支付的费用;三是因污染而发生的社会成本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付出的代价。由此本文认为构成环境会计的会计要素应为环境资产、环境成本费用、环境负债和环境收益。
环境会计计量以货币为主多种计量,可采用指标评价法、线性代数法、线性规划法以及建立模型法等为环境会计计量方法,甚至可以采用文字进行说明。
5 环境会计的核算
环境会计要素是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环境会计研究对象。针对环境会计要素所确定的经济业务内容,环境会计核算从两方面入手进行操作,一是开设会计科目、设置账户,二是账务处理。在传统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环境会计在环境资产类账户中增设“退耗资产”、“自然资产”、“资源摊销”等会计科目;在环境成本费用类账户中增设“环境治理费用”、“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损害费用”、“环境保护费用”、“环境补偿费用”、“环境发展费用”、“社会责任成本”、“环境破坏罚款支出”等会计科目。
环境会计经济业务处理方法是:①当企业依法取得自然资产时,借记“自然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②当企业因环保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借记“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治理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③当分期摊销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治理费用时,借记“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治理费用”科目;贷记“待摊费用”。④当费用发生计入当期损益时,借记“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治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⑤企业为治理环境向银行借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环保借款”科目。⑥当企业应付将来发展与未来环境损害有关并可以合理计量的费用时,借记“环境损害费用”科目;贷记“应付环境损害费用”科目。⑦按规定企业应缴纳社会环保资金,承担社会环保责任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付环保专项基金”科目。⑧当企业收到上级部门设立的智力环境奖励资金和处置“三废”取得的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环境收益”科目。
6 环境会计报告及披露
环境会计报告的编制,在传统会计报告的基础上,先增添有关环境会计要素的资料,然后在会计报表的附表中用文字或者数字进行说明,为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和阅读者提供和披露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的信息、企业采取的环保措施中,企业现金流出量与现金流入量匹配的情况的信息以及企业治理环境的远期目标方面的环境信息,以满足社会各方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与会计的关系更加密切,建立和完善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构建一个合理的环境会计模式,是当今和未来会计学科领域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龚凌,李锋民.论环境管理会计[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1).
1 雷波生态环境的概况
雷波县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金沙江下游北岸,大凉山东侧小凉山区,北与屏山、马边县接壤,西以美姑、昭觉县毗邻,西南与金阳县相连,南与云南省永善县隔江相望。由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大量采伐森林,滥挖乱砍、毁林开荒等,致使干旱、水涝、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植树造林十分困难。建国以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人口剧增,人为活动频繁,使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不仅使当地生存环境日渐恶劣,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威胁日益增大。雨灾、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频繁的自然灾害更是经常性的造成交通和通讯中断。不仅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危险到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多年来林业科技工作者,都把这个课题列为重点攻关项目,先后开展了各种课题研究和造林试验,取得了多项成果。
2 雷波生态环境治理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2.1 主要做法及成就:
(1)以“天保”、“退耕” “产业”工程为契机,实现“绿山、富民、兴林业、重环保”的战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
(2)借助“天保”、“退耕” “产业”三大工程的强劲东风,加强对林业生态脆弱地的治理。目前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2667公顷、封山育林14000公顷、森林抚育3600公顷、人工点播4000公顷、退耕还林工程12473公顷,其中实施退耕还林5606公顷、配套人工植苗4667公顷、封山育林5333公顷、产业人工造林4000公顷;
(3)水保工程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见缝插针,认真搞好水土保持规划,狠抓综合治理,找到了山区水保治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2.2 主要存在的问题:
雷波属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薄弱,本县财政收入入不敷出。连“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因此,生态环境治理缺乏足够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态环境建设。
3 雷波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及出路
3.1 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分类指导、搞好二期天保工程、第二伦退耕还林工程和产业项目
各级干部要有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大局意识,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与退耕还林还草、水保治理、天保工程、调整产业结构、扶贫越温等结合起来,做好科学规划。对县域内的生态环境搞好调查,摸清家底。对生态恶化的重灾区要进行重点治理,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其次,对广大农牧民群众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缓解抵触情绪,依法治林,开辟新的生产门路。
3.2 防治并举,治用结合,讲求实效,实行综合治理
要根据生态恶化造成的危害程度及自然地理状况,切实保护好现有植被。对重灾区域要采取有效手段切实治理,对于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采用防治与利相结合的办法,做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结合的原则,以生物措施为主,搞好二期天保工程、第二伦退耕还林(草)工程和产业项目,进一步提高植被覆盖率。
3.3 广开引资渠道,发挥政策优势,大力发展林草植被工程
要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基础上,按照谁造林(草)、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将权、责、利明确,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退耕还林(草)工程真正成为农民的自觉行为。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投入生态工程建设,将现有的荒山搞好集中成片造林。
3.4 立足县情、继续将骨干苗圃搞好,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3.5 走“科技兴林、治水兴县”之路
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特别要推广应用耐寒旱树(草)种及良好壮苗繁殖技术、集水保育技术、干热河谷及多寒地区造林种草技术,提高科技对林业的贡献率。
4 搞好雷波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6-0109-03
1 引言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2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目前在我国669个城市中,约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100多个。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在我国水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污水处理率却很低,80%左右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使现有的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如果能对污水加以处理,并重新利用,那么既可以有效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又能够使“废水”复活,增加水供给,缓解水短缺,可以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污水处理的意义重大,加快我国污水处理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我国的城市污水等污染物的治理,特别是在许多中小城市中,长期以来都由政府立项、投资和组织实施,对环保设施的运营施行的也是一种行政管理模式。这种体制导致了环保投入不足、投资效益不高、环境设施运营效率低下、污染治理滞后于经济发展等问题的出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加快城市污水治理市场化进程,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用市场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以期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 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污水量日益增多,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加大污水处理力度,满足人民对舒适性环境的需求。但由于我国还处在新旧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2.1 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作为市政管理范围的污水处理问题一直被认为是公益性的福利事业,该由政府承担,这样就自然形成了单一的政府投资体制,社会资金很难参与进来。由于各级政府财力有限,使得对污水处理的投资严重不足,造成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滞后于城市的发展。
2.2 亏损经营,微观效益低下
经测算,污水处理厂要达到保本微利,费用为1元/t左右,而目前全国已开征污水处理费的城市收费标准普遍偏低,远不足以弥补污水处理的成本,致使城市污水处理厂长期处于亏损经营,成为政府的财政负担。
2.3 对环保运营公司缺少相应优惠政策
由于缺少税收、银行信贷、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环保运营公司无法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进行污染物的综合利用,不利于污水处理企业的专业化和市场化运作。
2.4 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
以特许经营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及其法律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政府对环保投资往往只注重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注重经济效益,这种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机制不利于激发民资参与环保的热情。
由此可见,现行的单一政府投资和运营管理模式已严重制约了污水处理的投资及运营良性机制的形成。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尽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污水处理市场化模式,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政府管理规范化、经营管理企业化、产品价格市场化的新机制。
3 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分析
3.1 必要性
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前国际社会所积极倡导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要求以保护环境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实现污水处理产业化与市场化运作应是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推行城市污水处理治理市场化,既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有利于环境管理体制的创新。
(1)污水治理市场化符合环保法律制度的要求。《环保法》规定,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2)污水处理市场化有利于实现三种效益的统一,也有利于探索新型环境管理体制。实现污水处理市场化,使环保成为竞争性、盈利性的产业,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同时,通过环境管理方式的改革,有利于政事分开,使政府从具体的污染治理活动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做好环保的监督管理工作。
(3)污水处理市场化有利于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4)污水处理市场化有利于增强公众参与环保的意识。污水治理市场化有利于调动公众参与环保投资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
3.2 可行性
(1)市场前景广阔。未来一段时期,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十一•五规划”和《关于加强城市供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的目标,仅污水处理一项就有约30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份额。
(2)政策导向。国家有关政策是污水治理市场化的保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这为外资、民资等进入污水处理行业消除了政策障碍。
(3)国外污水处理市场化的经验借鉴。发达国家在治理城市污水方面采取的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投资主体多元化、按治污成本或污染符合收费以及政府委托管理运营模式等经验是可以借鉴的。
4 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模式探讨
4.1 城市污水处理一般模式
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模式是一种在政府有关部门监督下,有专业公司提供社会化有偿服务的管理模式。对于城市污水处理的建设和运营目前我们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模式[2]。
(1)托管模式。这种模式是由政府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委托给专业化的运营公司运营,实行社会化的有偿服务。该模式的优点是:对政府来说,虽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收回投资,但能引入竞争机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对运营公司来说,前期投资非常少,从政府取得的污水处理服务费相对稳定,风险较小。
(2)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模式。这种模式是由政府、企业或政府与企业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组建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投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由公司经营,实行社会化有偿服务,所得利润按投资比例或股份进行分配。
(3)BOT模式。即建设(Build)-运营(Operate)-移交(Transfer),这是一种建设权与经营权相结合的方式。政府通过出让建设项目一定期限的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项目的融资与建设,而项目的投资者在规定的经营期限结束后,将该项目的产权和经营权无偿地移交给政府。BOT模式的优点在于:其一,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政府只付出“特许经营权”,就能建起污水处理厂;其二,有利于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民间资本来投资,推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7]。
大连傅家庄污水处理厂由大连东达环境工程集团以BOT特许经营模式,通过竞标来投资并运营,开创了私营企业与国家在互利互惠基础上分配项目资源、风险和利益的融资方式。可见,在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朝着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背景下,BOT模式可能是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项目融资的一个发展方向,私营机构参与基础设施的开发和运营,不但能解决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能利用其经验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向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4]。
(4)TOT模式。即移交――运营――移交。在这种模式下,投资者需一次性支付一定金额资金给政府,以获得已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收益权,政府则可将获得的资金用于建设新的污水处理厂。这种模式对投资者来说,由于受让的是已建成且正常运营的项目,不需承担建设期的巨大风险,因此愿意采用它。
4.2 中小城市污水处理模式
然而,以上几种普遍方式在很多中小城市、城镇并不适用。由于中小城市、城镇自身的发展特点,特别是在较偏僻的、不发达的地区,更应该因地制宜,加快污水处理市场化的建设。根据中小城市、城镇自身的发展特点,在这样的地区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捆绑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将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与自来水项目捆绑在一起建设。对投资者来说,由于自来水项目具有投资回报高、风险小的特点,比污水处理项目有更高的投资价值,将污水处理项目与自来水项目捆绑在一起,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特别是目前我国自来水的处理成本远低于污水的处理成本,而自来水的水价远高于污水处理收费,这样的项目有利于吸收民间投资者的资金,提高当地就业率、增加税收,很适合在中小城市实施。
(2)排污权转让模式。排污权转让模式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前提,同时也是实施总量控制最有效的手段。1996年国务院批准实施“总量控制计划”,这代表了以后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形成“规模效益”,节省用地、投资和运行费用,提高处理效率。因此,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寻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排污权转让政策必将有很大的发展。采用这种模式,要求该地区在环境容量允许的前提下,运营较好的企业由于采用先进技术,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很低,这样企业就可以把剩余的排污权限有偿出让给运营较差的企业,使运营较差、排污率较低的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并通过资本积累发展成为运营较好的企业。通过这种良性循环,带动该地区污水处理市场化的整体发展。
5 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的建议与措施
在一些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城市基础设施较好的发达中小城市,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的建设和运营,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1)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实现环保投资主体多元化。具体包括[5]:①政策引资。“谁投资、谁收益”,制定污水处理和污水资源化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民资投入污水治理。②改革筹资。通过推进排污费制度改革,环境资源补偿费税制度的建立,筹措环保资金。③企业投资。“谁污染谁付费”,加大污染治理主体企业的投资。④政府增资。环保投入纳入各级政府预算,增加政府投资。⑤产业融资。促进环保治理企业化、产业化,以环保产业运营环保资金,实现上市融资、保值增值等。⑥基金会集资。建立环保基金会,通过募捐、发行彩票等方式汇集社会各方资金用于环保。
(2)建立科学、合理的排污收费标准。由于目前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具有极强的福利性及公益性,一方面违背了“污染者付费原则”,另一方面也使污水处理厂陷入“亏损――补贴――再亏损”的恶性循环中。因此应尽快实行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全面推动污水处理产业的市场化。如改革单一浓度超标收费,推行浓度和总量控制相结合的收费政策;将现有单因子收费,改为多因子叠加收费等。
(3)完善水价政策。自来水价格太低,一方面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污水的资源化。因此应该实行按质论价,提高自来水的价格,使对水质要求较低的用户自觉地将使用自来水改为使用中水。
(4)完善行政、经济和法律方面的法规与政策。特别是以特许经营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及其法律保障体系[6],以确保城市污水治理投资者取得合理的投资回报。实现优惠的税收和信贷政策。
(5)进一步转变政府角色,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城市水污染处理设施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政府的职责包括行业水质、价格监管和招、投标制度等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监督,保证不采取歧视性政策,做到公私平等。市场化程度越高,政府的作用就越重要。
(6)推进环保设施运营的专业化与标准化,发展环保服务市场。运用先进技术,降低污染治理成本,提高污水处理率,提高环保设施运营企业的经济效益。
6 结语
面对我国许多中小城市水资源日益短缺和水污染严重的状况,实行污水的处理市场化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传统的“由政府投资、建设、运营管理,负担运营费用”的模式已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小城市的污水处理业发展,今后只有走市场化模式的道路,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刑秀凤,曹洪军.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探讨[J].经济师,2005(2):54~56.
[2] 段永红,李 曦,杨名远.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问题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5):11~14.
[3] 杨菊兰,杜秀芹,缪应祺.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03,16(1):19~36.
[4] 梁爱玉.对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营的建议[J].中国给水排水,2004(2):100.
1.概述
瓦斯是在古代成煤时期伴随着成煤一起产生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若瓦斯浓度在5%-16%之间,如遇明火,即可燃烧发生“瓦斯爆炸”。我国是煤矿瓦斯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国家,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约占1/4,产量大约占1/3,煤矿瓦斯发生事故率排在“五大灾害”之首。
目前,大多数高瓦斯矿井经过抽放直接排在地面,其导致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1倍,瓦斯随意排放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浪费。按照国家对瓦斯治理要求,“十二五”期间煤矿瓦斯抽采量将达220亿立方米,煤矿瓦斯利用率将大于60%,瓦斯抽采量、利用量、环境效益实现三者均大幅度提高。煤矿瓦斯发电,可有效减少煤矿瓦斯事故、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并有利于增加洁净能源供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多重目标。
2.瓦斯抽采技术
瓦斯抽放是指采用专用设备把煤层、岩层和采空区中的可燃气抽出或排出,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一个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一个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出量大于3m3/min,必须建立瓦斯抽放系统。
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瓦斯抽放原理是利用瓦斯泵抽放瓦斯,在负压下抽放较高浓度瓦斯并通过巷道独立的管网抽放到地面。安全可靠瓦斯抽放系统设计首先要做好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绝对(相对)瓦斯涌出量、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瓦斯可抽量、煤层透气性系数等可靠数据采集工作;确定钻孔或者巷道布置与抽放工艺参数的抽放方法;选好抽放泵、管路系统、监测及安全装置等抽放设备。
瓦斯抽放方式按来源可分为本层抽放、邻近层抽放及采空区抽放三种。按抽放和采掘的时间关系可分为采前预抽放、采中抽放、采后抽三种。详见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示意图1。
3.瓦斯发电技术
瓦斯发电是按照煤矿瓦斯特点,以相对成熟内燃机技术为基础,对柴油发电机组进行技术改造而成的,原料由燃油改为燃烧瓦斯,通过发电机驱动发电机发电,达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目的。其工艺流程如图2:
4.经济效益分析
一、高校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高校作为社会发展的特殊部分,在发展建设中有着与城镇相类似却又有着本质差别的发展过程。高校在建设中往往因土地资源和环境的限制,只能在功能区设置上因势而行,在环境建设上不能做到同步,从而影响了高校整体功能,使学校发展与环境整合难以协调。失去成为一流大学的自然环境基础。从世界各国环境保护工作经验和教训来看,伴随高校发展的过程,大部分高校将会出现一系列环境保护问题。很多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和解决,从而影响了学校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良好形象声誉。因此,及时发现高校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其对策,对妥善解决高校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保障高校建设走上环境优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1.校园规划重主体建设,轻环境优化和谐。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建设已完成校园主体建设,形成自己的格局和特色,但在生态学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上,却存在着许多学校完美的缺憾。出现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健全,环境质量差,整体不和谐,绿色不优美等难以解决的状况。归其因,是学校整体规划出现了问题,导致主辅难分,主次难调,和谐不佳。
2.环境保护观念差,难以憾动学校建设主旨思想。环境保护工作是高投入、低产出,投入大、见效慢的一项长期工作任务。这对单位领导者在有限资源进行目标工作时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多数领导者只重眼前效益,无关今后长远发展,形成了多数领导者任内政绩观思想,从而制约了环境保护工作在高校的作用和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在学生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中,相对滞后,使学生只注重学业,很少关心身边的环境保护。当然,一些学校也在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学生注重了环境卫生的保护,但学校在基础环境建设上不能配套完善,对促进学生培养环境保护意识难以起到强化作用。
3.环境治理缺乏主动,主体和局部难于和谐统一。从多个高校环境治理数据显示,一部分高校把水、气、声、渣这几项作为了高校环境保护的重点,积极治理,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整体环境建设、管理和宣传教育上,却投入甚微。环境保护效果不能起可持续发展作用。一部分学校却恰恰相反,加大了整体学校的环境投入,校园环境优美,但烟气、污水治理却敷衍了事,成为校园深处“一点黑”。这种学校环境保护顾此失彼的作法,势必给学校长远发展造成影响。
三、高校环境保护的措施
1.加强开展高校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编制高校环境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学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二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针对学校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确定高校整体结构和发展规模。三是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校园环境保护一体化。四是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高校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要满足高校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
2.利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运用经济手段加强管理,这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手段之一。当前,利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的主要原则有:一是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严格执行排污收费制度。高校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据高校对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排污费的上缴工作。二是根据环保法律法规,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用经济杠杆激励加强污染治理,达到高校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的目的。
3.提高高校师生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造成学校环境保护工作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的环境意识不强,观念淡薄。一方面学校领导只管学校发展壮大,追求的是经济和社会效益,不管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另一方面,师生的环保意识不强,缺少环境保护意识。所以要加强环保教育,尤其要通过一定方式的教育,努力提高高校全体人员的环保意识。
4.加大环保投入,发展环保产业。环境保护投资和环保产业是表征一个地区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指标,环保投资总量、资金来源、资金使用方向、使用效率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数量、发展规模对一个地区的环境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很多高校,环保投资不足,环保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就高校而言,环保投资微乎其微,环保产业更是大大落后于其他产业的发展,目前高校发展环保产业还存在诸多困难,如资金不足、引导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等。但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大力发展与环保产业相关的科技成果转化,使高校环境保护得到必要的资金支持。
5.健全机构,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为确保环保工作实现统一监督管理,必须建设一支高效率、高素质、高水平的环保队伍,全面提升监管能力。主要包括:一是人员与培训。要按照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配备环境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实现持证上岗。二是重点污染源远程监控能力。高校自身存在的较大污染源可通过远程视频、远程在线监测系统、远程传输等先进技术装备实现对重点污染源的实时远程监控。三是改善环境管理的基础设施和条件。要在环境信息支撑、环境宣教支撑、环境科技支撑等方面改善基础设施和条件,特别是要在环境信息能力建设方面有所突破,要建立一套适合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环境信息管理机制,形成统一协调的环境信息基础支撑体系。
四、结束语
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环境保护工作对高校发展的可持续性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如何切实加强高校的环境保护,进行可持续性发展,是高校长远发展必需面对的课题。
参考文献:
丹江铝业自1997年公司与德国vaw公司签订了引进114.5千安电解(三万吨)系列设备的合作项目,开始了具有全新意义的环境保护工作。本次技术改造,公司起点定位于上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投资4.7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400万元,引进德国、瑞士、美国等先进环保设施和技术,全面采用了新设备、新技术。特别是浓相输送技术的引进,为公司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扫清了技术障碍。经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验收监测,工程电解烟气氟化物净化效率达97%,粉尘净化效率达99.9%,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低于国标中规定的排放标准。该系统不但可以净化电解废气,还能有效地回收烟气中的氟化铝,彻底解决了治理烟气的难题。
在2000年新建三期续建(二万吨)电解工程中,环保投资达到1003.14万元,确保了车间天窗和工作岗位含氟浓度、原创:含尘浓度小于国家标准,并顺利通过了环保部门的竣工验收。
在2003年实施的四期技术改造五万吨电解工程,采用了国内具有先进水平的200ka预焙槽技术,并安装了当今电解铝行业最先进的、最成熟的干法净化系统。工程环保投资达到1640万元,其中废气治理费用1076万元;废水治理费用313万元;噪音治理费用35万元;固体废弃物治理费用100万元;绿化生态投资40万元;其他76万元。废水污染因子达到国标一级排放标准,废气污染因子达到国标二级排放标准。在加大污染物排放治理的同时,我公司还加强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目前,废水的重复利用率已达到100%。
按照国家产业、环保政策的要求,我公司在承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分流安置压力的情况下,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全线关停了2.3万吨自焙槽生产线。
至此,我公司基本实现了电解污染的环境治理。三期技改、三期续建工程和四期技改工程的成功以及自焙槽的关停,不仅给公司创造了经济效益,还给社会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长期以来,我公司始终把环保工作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完善环保运行规章制度,总结环保设施运行经验,加强对环保设施运行中的机算机控制能力和推进废物资源化再利用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为了使环保设备、设施能稳定运行,排放污染达标,且降低运行成本,使环保处理工艺更趋合理。公司对烟气净化工艺采用计算机在线控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通过采用最合理的操作方式提高净化效率。并对净化处理单元的标志牌、操作规程、岗位责任等全部制度化、明示化。确保了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低于国家标准;
二、投资50万元完善各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油水分离池,将收集到的废液进行统一处理,从而保证了不外排废油;
三、新建塑料颗粒生产厂。将原材料包装袋收集起来,集中送往塑料颗粒生产厂,使废物得到综合利用;
四、对锅炉烟气排放指标的控制,通过燃用精洗煤、低硫煤手段,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硫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