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9 17:23:4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

篇(1)

波普艺术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国际性流行文化流派,同时也是将大众文化与传统艺术直接联系起来的艺术活动。起源于英国伦敦,盛行于美国,影响波及全世界。它的出现打破了生活和艺术的界限,将绘画从现代主义狭窄的圈子里解放出来,其欲意表现的大众文化,消解了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区别,将艺术还原于现实生活,让艺术接近人民大众,因此,再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中。波普艺术是一个征兆,由此,迈开了后现代艺术奔放的步伐。

一 ,波普艺术的产生

波普艺术也叫“普普”艺术。就词义而言,波普是大众的意思,同时也具有流行的含义,所以有人也将波普艺术翻译成流行艺术。波普是一词源于“pop”,即棒棒糖的简化口语。而波普艺术是 Popular art的简写,即流行文化。因此在波普艺术中的“POP”译为流行的,通俗的。

波普艺术的名称首先是由英国艺术评论家L.阿洛威于1954年酌定的,是对大众宣传媒介所创造出来的大众艺术的简称。英国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用图片拼贴手法完成的《今天的生活为什么如此不同,如此富有魅力》标志着波普艺术的诞生。

波普艺术所欲表现和歌颂的是大众文化,因此,要了解波普艺术就必须探讨何谓“大众文化”。所谓“大众文化”,是工业革命以及其后一系列科技革命的产物,是把流行、民主和机器结合为一体的一种文化,即商品电视画、广告宣传画、流行款式等大众宣传媒介。那么,波普艺术何以要鲜明地表现“大众文化”并一致努力要把“大众文化”从娱乐消遣、商品意识的圈子中挖掘出来,从而引入到美学领域中来加以研究讨论并热情歌颂呢?

二,波普艺术对大众文化的歌颂

在20世纪五十年代,西方艺术还是以现代主义占主要地位,战后的艺术仍然沉静在严肃、规范的现代主义语汇中,艺术剩下的仅仅是对形式语言无穷尽的纯粹性上,形式主义达到了极致,而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实际上也是欧洲现代派绘画在美国的延续,其形式越来越单调、语言泛滥、内容贫乏,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而波普艺术正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叛逆。年轻的艺术家开始脱离抽象表现主义的道路,标新立异,关注大众,着重表现对现实的认识和情感的表达。

从意识形态和社会环境分析,波普艺术反抗权威文化和架上艺术,即体现出对传统学院派的逆反,同时具也大胆地否定现代主义艺术。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成为波普艺术的精神核心之一。波普艺术家往往具有随心所欲的创作态度,正符合当时人们要求解放艺术,展示自我的心理。这都使波普艺术成为60年代西方风行一时的反文化浪潮的有机组成部分。“60年代波普艺术的发展,是在越南战争和西方广泛的反战示威运动,美国黑人为中心的民权运动的背景下形成的,具有反对美国政府和整个资本主义体制的上层建筑的动机,因此,波普艺术从一定程度上看是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在视觉艺术上的体现,有特殊的反传统文化色彩。”①

二战后,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得以迅速复兴和发展,许多享乐方式进入日常生活、新的意识形态的出现,到处充斥着高尔夫球场、汽车影院、咖啡店和现代化的设施,成为典型的后工业化社会,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开始觉醒,提出“我们成天生活在这个充满汽车、可乐瓶子、广告、电视等大众文化的先进国家中,为什么不去表现它们呢?”②的反思。适逢50年代中期,英国的波普艺术家运用了许多来自美国的影视剧、大众崇拜的偶像、漫画、标志牌等大众文化形象进行创作。这大大地激发了美国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加以美国特有的文化背景,美国艺术家更加大胆和活跃地搞起以大众文化为主要语汇的波普艺术作品。

著名的波普艺术作品《到底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在这幅不大的拼贴画中,汉密尔顿表现了现代人被大众文化所围绕的生活场景:一个健美先生拿着一个写有“POP”字样的棒棒糖,正在向人们展示着他那发达的肌肉。房间内是大量的现代文化产品,如:出现美女镜头的电视、台式录音机、连环图书上的一个放大的封面、福特徽章和真空吸尘器广告等;在画面一角的红色沙发上放着报纸,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正在放映着的电影《爵士歌手》里艾尔・乔尔森特写的镜头。作者采取拼贴手法将现代大众文化的娱乐产品集于室内,表现了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其作品借用大众文化的公共图像,以具像写实的艺术手法,来反判现代艺术的纯粹性,正如艺术史家H・H阿纳森所说,波普艺术不是格罗兹那样的表现主义者,也不是本世纪30年代的社会现实主义者,对城市文明的丑恶和不平发起进攻。

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大潮的充斥,物质文化日益丰富的中国人也开始玩味大众文化。受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劳申伯的影响,1985年波普艺术也在中国发展起来。谷文达、吴山专等较早接触波普的艺术家开始采用“模仿”波普的方式进行创作。席卷中国画坛的波普画风形成于90年代以后,这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消费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与大众文化相符合的审美需求。当这个席卷全球的流行文化传人中国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波普艺术。中国的波普艺术家更强调对各种具有历史与政治含义符号的借用,从而揶揄历史与政治的神话。虽然波普艺术的大时代在当代中国以不复存在,但波普式的创作思维方式与对待文化的态度和自我的表现力却遗留给了许多艺术家,在擅长技术的东方绘画将这种概念化的复制创作发展成另一风格的波普艺术。

由此可见,波普艺术是艺术家对大众文化抱着兼收并蓄的态度,是对大众文化的一种赞美和思考,其声称所从事的大众文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和印第安人的艺术类似,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发展,是一种没有折扣地道的美国艺术,它使美国艺术家摆脱欧洲文化殖民的梦想得以实现,是美国本土文化意识和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的胜利,是对大众文化的一种全面赞美。可以这样说20世纪70年代前,大众文化跟着艺术走,那么70年代后,艺术就跟着大众文化走。由此在由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换中,波普艺术所赞美的大众文化,开启了后现代主义前进的脚步。(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5

[2] 陈建军:编著《沃霍尔论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12

[3] [德]提尔曼・欧斯特沃德:《波普艺术》[M],纽约:塔森出版社,1999.2

[4] 约翰・多克著 吴松江 张天飞译:《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9

[5] 苏伟光:后现代文化倾向下的西方绘画[J],中国美术家网,2008.10.28

[6] 王受之:当地艺术对话―第一次:新波普运动 价值中国 2009.2.25

篇(2)

为了进一步维护知识产权,保护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大约在三百多年以前,西方国家就建立了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这对于传承优秀的国家和民族文化,弘扬各国的人文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促进国家的和谐发展。作为现代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版权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版权制度已经发展成为当前我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版权制度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完善,内容也更加详尽。

版权,隶属于财产权的范畴。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经济属性,具有交易的经济价值,可以给版权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带来经济效益。近年来,国内外的版权贸易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版权产业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下面,笔者将对我国的版权贸易和版权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新形势下版权产业化的发展策略。

一、版权贸易与版权产业概述

1.版权及版权产业的含义概述

所谓版权,就是指作者或者其他著作者对自己所著的文学、自然及社会科学、工程技术、艺术等作品所享有的各种权利。因此,版权产业属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上面所说的,版权也是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之一。保护版权,实质上就是维护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美国率先提出了“版权产业”的概念,并发表了题为《美国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的文章。自此,每隔两年左右,美国相关部门将会针对其国内版权产业状况相关的报告。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版权意识的不断加强,近年来,国内外的版权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世界知识产权的相关组织对版权产业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其指出,版权产业就是围绕版权而形成的一系列的经济活动,版权是主要的经营对象,在整个经营活动中发挥着十分显著的作用。版权产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体系,其下设多个子行业,既包括核心的版权产业,如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也包括部分版权产业,即为核心版权产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便利的产业,如电视机、电脑行业等,同时还包括与核心版权产业相互依存的产业,例如建筑行业、家具行业等。除此之外,版权产业还包括一些非专用的支持性的产业,如各种零售、批发行业等。

2.版权贸易的定义及发展演变

一般来说,版权贸易是围绕版权许可或者版权转让而进行的一种贸易活动。在这种贸易活动中,各种文化、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作品是主要的商品标的,涉及到著作权人、作品使用者及传播者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从本质上说,版权贸易是一种知识产权的贸易活动,以无形的版权产品进行交换,以货币的形式来表示其价值。

作为一种重要的贸易活动,科学合理的版权贸易活动既有利于保护合法版权及其所有人的权益,又可以活跃市场,促进我国版权产业的繁荣发展。就目前而言,国外的版权贸易活动将会对版权人的经济权利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来说,这些经济权利包括图书版权的交易、翻译作品权的转让、影视著作权的转让、共同出版权的转让以及著作中形象使用权的转让等。由此可见,版权贸易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版权的转让及版权许可。而我国的涉外版权贸易活动中主要采用许可使用合同以及转让合同的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版权贸易除了几种传统的形式以外,全方位的合作出版形式的使用频率也愈来愈高。目前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合同形式:版权许可使用合同、版权转让合同以及合作出版合同。

新形势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国内外的交流愈来愈频繁,交流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文化、艺术产品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知识经济贸易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版权贸易,已经成为促进知识经济时展和完善的重要力量之一。

二、国内外版权产业与版权贸易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版权产业和版权贸易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其经济生产总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并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力产业之一。下面,笔者将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当前国内外版权产业及版权贸易发展的现状进行简明的阐述。

1.国内发展情况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版权贸易及版权产业发展并不成熟,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阻碍性的因素。尽管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版权的维护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科学、文化以及艺术的发展,但却没有深入认识版权贸易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版权产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从出版方面来看,出版物的数量、种类都不断增多,图书发行产业规模已经达到1000亿元以上,各种影像出版物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和关注。从软件开发的角度来看,我国的软件产业总产值在版权产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攀升。根据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目标可推断,2015年我国软件行业的总产值将会突破5000亿元。软件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的产业之一。除此之外,我国的电影事业等发展迅速,为国内的版权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就目前来说,版权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国民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版权贸易及版权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2.国外发展情况――以美国为例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国外发达国家的版权产业及版权贸易发展水平较高。下面,笔者将以美国为例,简述国外版权产业及版权贸易的发展状况。

根据美国版权产业的数据研究资料不难发现,在2011年左右,作为美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的版权产业中的核心版权产业的发展就占国内GDP总值的6%左右,而核心版权行业的从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3.5%。可以说,美国的版权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态势良好。从版权贸易方面看,美国近年来对外版权贸易一直维持顺差的态势,该态势在未来还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加深。

事实上,对外版权贸易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交流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是国内外交流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我们不得不注意这样一个现象,部分西方势力借助对外版权贸易活动,向我国人民传播一些较为腐朽的思想及价值观,从实质上说是一种文化入侵行为,不利于我国的健康发展和良好社会秩序的维护。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必须慎重对待此种现象,采取积极的措施,遏制此种现象的发生。相信未来,版权产业及版权贸易一定能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我国版权产业与版权贸易的环境分析

任何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良好的发展环境,版权产业及版权贸易的发展也是如此。我国版权产业和版权贸易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主要是因为法律环境、政策环境以及人们的意识不断提高。

1.环境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知识产权意识的不断加强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版权产业及版权贸易发展势头良好。同时,为了为我国的版权贸易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法律部门已经完善了包括著作权、对外贸易法以及合同法等在内的基本法律制度,并提供了处理各种问题的思路及措施。从2001年起,我国就颁布了版权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2001年12月21日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1年12月25日颁布的《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2002年8月2日颁布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2003年12月2日颁布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2004年12月28日颁布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2006年5月18日颁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08年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2009年颁布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等行政法规。除此之外,国家相关部门还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包括《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音像制品进口管理办法》、《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及《著作权质权登记办法》等。这些法律规范的制定和执行,确实为我国版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为合法版权的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国家法律部门也在不断创新,修订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

2.新形势下我国版权产业和版权贸易发展的新变化

近年来,我国版权贸易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同时版权贸易的范围及合作方式、途径等朝着多样化的趋势发展。尽管我国的版权贸易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说,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我国的版权产业及贸易发展还不成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版权的贸易逆差较为明显,尤其是在图书版权方面。2010年,我国从美国引进的图书版权大约有5300项,而输出的版权仅有1200项左右,逆差比例十分明显,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我国版权贸易的输出地较为片面。大部分对外版权贸易都针对亚洲国家及地区,而对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版权输出量相对较少。第三,版权贸易的专业人才缺乏。很多工作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出版知识及对外贸易知识,并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严重影响了版权产业的顺利发展。第四,我国的版权贸易中并没有做好版权的保护工作,导致各种盗版行为随处可见,给正版商品的生产和经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由此可以看出,新形势下,我国版权贸易及版权产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同样也面临着较多的挑战。我国版权产业及贸易从业者必须正视这些挑战,而后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合力促进版权产业及贸易的不断发展与提升。

四、新形势下版权产业化的发展策略

版权的产业化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配合。下面,笔者将从四个方面,对新形势下版权产业化的发展策略进行简单的探讨。

1.加大政府对版权贸易的支持力度

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引导者,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对版权贸易的支持力度。首先,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版权行业的发展“有法可依”。其次,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金融手段,给予出版社一定的优惠政策。通过减免税收、建立专项基金等,为我国版权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再次,对于那些违反版权相关法律的行为,相关部门必须做出合理的处罚。

2.充分认识版权贸易的意义,挖掘原创精品

要促进我国版权产业和版权贸易的向前发展,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对版权贸易及产业的认识,明确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极力为版权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版权贸易的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加强原创精品的研发工作,从我国本土的优秀文化资源出发,进一步挖掘我国优良文化资源的发展潜力,保护我国的民族生态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提高我国版权产业的生命力。

3.培养专业的版权贸易人才和版权人才

当今社会,行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企业都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挑战。而从实质上说,这种行业间的竞争就是企业之间人才资源的竞争。只有拥有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培养出版贸易人才和版权贸易人才,提升他们的版权意识及版权贸易的理念,并能利用先进的技术及手段,促进我国版权贸易的发展。

4.增强版权保护意识,打击盗版现象

盗版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版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国家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合法版权及版权所有人的基本权益。同时,要加大对市面上盗版产品的审查及打击力度。一旦发现盗版行为,必须视情节的严重程度,给予一定的处罚。

五、总结

版权贸易的发展深化了我国与其它国家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丰富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提高文化的价值。同时,作为版权贸易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版权产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版权贸易和版权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未来,我国相关部门必须完善版权贸易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加快版权贸易的发展与改革,充分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的版权产业及版权贸易一定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永清,黄嘉涛.我国图书版权贸易运行现状及应对策略[J].商业时代,2010(11)

[2]董小麟,吴珊.美国电影产业贸易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电影贸易的启示[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04)

[3]韩卫东.充分认识版权贸易的产业价值大力提高国际版权合作水平――上海译文出版社开展国际版权合作的实践和思考[J].出版广角,2011(09)

篇(3)

1.引言

由荷兰设计师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设计的巨型黄鸭于2013年5月来到维多利亚港口后,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影响。大黄鸭放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中,从其引起的社会效应和公众参与度来看,我们可以将其视之为公共艺术作品。由于尺寸巨大,加上惹人的外表,我们可以称之带有“趣味性的公共艺术作品”。

从大黄鸭引起的社会风潮来看,其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从艺术接受的角度来说,大黄鸭的艺术接受是非常成功的。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大黄鸭的艺术接受有着重要的意义,受众的参与会赋予艺术品以新的意义,而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审美期待和审美视野,而不能完全地从个人私人经验出发,应该考虑到受众的接受水平和接受能力。

大黄鸭是由小的玩偶鸭子,按照一定比例放大的黄色巨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件“现成品艺术”,从其社会属性来看,它置放于社会公共空间,与观众产生互动,我们可以将其视作公共艺术作品。

2.中国社会需要趣味性的公共艺术作品

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作品或者包含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或者脱离受众的审美水平和理解能力,或者仅有宏大叙事却忽略了趣味性。像公共雕塑作品《深圳人的一天》,这件作品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在现代社会压力下人们紧张的生活节奏,但是,这件作品的潜意识里面是在告诉公众应该向雕塑里面的人一样,以雕塑为榜样,每天如此快节奏地生活和工作。这种教化式的公共艺术作品,虽然有着正能量,但确夹杂着沉重。在如此繁忙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使得自己身心放松的环境,而不是每天提醒你要努力工作的警钟。中国的公共艺术作品,或者具有意识形态,或者是充当教化者的身份,或者是单纯美化环境的作品,而很少出现像大黄鸭这样的作品,没有任何的意识形态在里面,给人以轻松、愉悦的审美感受和体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趣味性给人带来生理和感官愉悦,还能给人精神愉悦和无穷回味。而大黄鸭的作者首先就讲自己的作品定位为公众的作品,所以他的作品作为公共艺术作品在创作时就考虑到了它的艺术受众,没有任何的艺术使命在里面。里面包含的是作品的游戏性或者童年的趣味。这只大黄鸭的原型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儿童洗澡时的玩偶――小鸭子,所以当我们看到这只大黄鸭的时候,就能立刻联想到自己的童年,联想到那只属于自己的小鸭子。而作品最成功的的地方在于它作为公共艺术作品的趣味性。

3、大黄鸭艺术接受分析

3.1唤起受众介入,大黄鸭作为艺术品价值生效。

艺术作品一旦创作出来,就获得了一种相对独立的地位。艺术家所塑造的大黄鸭的艺术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这一形象不仅用来表达艺术家个人的创作意图,更能够引起接受者的共鸣,唤起欣赏着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带给接受者独特的审美体验。每个人都会联想到自己的童年,虽然都有童年,但每个人的童年又是不一样的。大黄鸭的欣赏主体的每一次观看、欣赏行为都是对大黄鸭这件艺术品的一次审美创造行为。

3.2艺术接受受众接受心理过程描述

3.2.1对大黄鸭的艺术感知

艺术接受者首先对艺术作品的最直观外在的层面――物质媒介层面的信息。大黄鸭,这一现成品放大的艺术,首先以它巨大的空间体积感强烈吸引欣赏者的视觉,从视觉出发,艺术欣赏行为开始。这一层面,是艺术欣赏心理的第一个层次,即感觉。这是欣赏者对于艺术作品的“第一印象”,就是这第一印象,级大地构成了接受者的审美期待,每个欣赏者根据自己平时的体验、经历、艺术欣赏习惯等等来对一件新的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

3.2.2由大黄鸭引发的想象和联想

当获得关于大黄鸭的任何有关的物质媒介层面的信息之后,欣赏着会不由地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再创造。而作为普通的艺术欣赏者来说,很容易就会产生联想。联想是由作品中的直接形象引起的,基本离不开作品中形象太远的一种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睹物生情”、“触景生情”就是联想的一种表现方式①。大黄鸭这件充气装置作品,原本形象就是根据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小鸭子放大制作的,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形象,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和想象。小鸭子这一形象,基本上都是关于童年、关于玩偶、关于幸福等元素的融合,通过将这一现成品放大,这是对每个接受者幸福回忆的放大。霍夫曼本人所要传达的价值就是“童年的记忆放大了,整个世界就变小了”。

3.3当下艺术接受浅尝辄止,更多地停留于表层

作为普通的观众(大众消费时代,艺术接受的主体已然是普通大众),对于大黄鸭的心理接受基本上也就停留在从感觉、知觉到联想、想象等感性的阶段。而至于艺术接受过程中的更高层次的心理活动,也许有极少的有丰富的艺术体验和审美感知的欣赏者会有,或许极少。

3.4大黄鸭艺术接受的群体交流效应

大黄鸭之所以能够如此受欢迎、认可,有着这么多的粉丝,本文认为,这跟大黄鸭所形成的群体交流效应分不开。艺术接受是一个社会性的活动,所有的接受主体都是社会中的人,他们会相互交流。大黄鸭的群体交流效应,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更多地得以于网络传媒的力量。这些得益于网络媒体力量的群体交流的效应,大大地促进了大黄鸭的艺术传播和艺术接受,也正是这种群体交流,产生庞大的阐释群体,不断地赋予大黄鸭以新的意义,使得这件作品更具有张力和活力。

4.展望和启示

首先,大黄鸭的成功,在于其没有任何的“艺术使命”在作品中,没有企图反传统、反体制,也没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没有批判,没有社会指向性。其次,艺术形象的选取是非常成功的,作者没有选取观众都不熟悉的艺术形象,也没有采取陌生的形象,而是采取大家都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并且在创作中带有一定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能够保证公众与艺术品之间的互动。最后,网络传媒力量对大黄鸭事件的推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大黄鸭的走红,逐渐形成的以大黄鸭为中心的群体交流效应,对大黄鸭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次观众的介入、讨论都赋予大黄鸭以新的意义,使得大黄鸭能够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所以,艺术家尤其是公共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更应该考虑受众的因素,而不是纯碎的个人经验的表达,更应该选取观众所熟悉的艺术形象。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大众文化的流行,当下社会更多地充满着消费性、娱乐性和商业性,公共艺术家不应该迎合这种消费和商业文化,但是,公共艺术家可以稍微增进作品的游戏性,从而给大众营造良好的艺术环境,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迎合大众的需求,要进行适当引导,防止娱乐至死!(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日]中川作一著,徐萍,贾晓梅,赵秀侠,译,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116.

[2] 杨晓.当代公共艺术审美方式与意义的嬗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06).

[3] 潘朝臣.从审美走向消费:艺术接受的当代嬗变[D]2008:26.

[4] 彭昆彭.“趣味性”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研究[D].2012:16.

篇(4)

关键词:汉服设计;环境分析;电商

第一章 绪论 1.1 创业的背景

汉服最近几年势头正盛,无论是平常街道、还是旅游景区,衣着汉服者随处可见。汉服并不是单单指汉代的服饰,而是指贯穿中国历史和服饰文化的古代传统服饰,其种类多样、典雅复古,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特色,又迎合了现代90 后、00 后青年的审美与需求,再加上近年来电商和网络平台的发展与扩大,以及古装影视剧频繁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因此间接为汉服做宣传,助推了汉服在短时间内流行起来,并且持续多年热度不减。由于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处于便利和快捷的需要,也更倾向于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商品。但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图实不符、质量堪忧、电商刷单等信誉问题,所以如果能够将线上线下相结合,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消费者的担忧,并由此增加销量(线上由消费者提出要求、设计师定制图纸;线下批量生产销售基础款服饰)。因此汉服在DIY与电商的助推下会有很大的市场。

1.2 创业的目的及意义 1.2.1 创业的目的

近年“国学热”的复兴,使得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汉服重磅回归,再次以结合流行文化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并且受到大众的喜爱和追捧。因此汉服在这场广泛传播传统文化中显得尤为重要,而DIY和电商与汉服的结合则会给汉服带来更大的反馈。“苏十云”便想到了将时下最新的三样利器结合在一起,让其展现出更大的魅力。

1.2.2 创业的意义

汉服是有记忆的,记载着华夏民族的历史,也联系着中华文化的现在与将来,在弘扬传承传统文化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汉服的回归既推广了中华传统的美学精神,也增强了中华传统的文化自信。而DIY更是一种新兴的营销手段,它为汉服的推广探索了一条新的方式,扩大了汉服的影响力,解放手艺让更多的现代人接触汉服,让创意无限,让华夏文化绽放异彩。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中每个用户都是创造者和传播者,大部分用户都善于展示自己的成果,因此DIY与汉服结合再通过电商进行销售,不仅会产生传播式营销效果,还会有更多的灵感与现代元素加入到汉服中,让汉服也不拘泥于已有的形式。

1.3 古装行业发展现状 1.3.1 消费者需求

现代社会观念开放,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不再局限于舒适,更要求服装类型丰富多样。由于消费者对于服装原创、定制化的需求增加,而且新零售行业的新兴和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使得古风服饰的淘宝店铺增多。面向16-35 岁之间的青年作为主要销售对象,更应该注重的是私人定制、原创的产品特点,彰显出古装服饰的与众不同,显示出对艺术的品味和感悟,满足消费者对于古色古香、“仙”的心理追求,彰显自身的艺术魅力。

1.3.2 行业竞争

当下市场中的古装行业参差不齐,有平价高质量的、也有高价次质量的,更有“烂大街”的廉价布料。且淘宝这种电商行业更容易出现恶意竞争,有诸多盗网图、蹭热度、高仿等不良商家,使消费者在众多网店中挑花眼、难以做出正确的抉择和判断。

1.3.3 行业分析

古风服饰要以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为基础,融入现代流行元素,推出“汉服改良版”等原创产品,提高行业竞争力。“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逐渐成为主流,私人订制、组合套装等促销手段也有利于打造自己的古装品牌,形成品牌效应。

第二章 市场及行业分析 2.1 宏观经济环境 2.1.1 政策法律

依据《电子商务法》规则,运营网店须要到相关部门登记,也就是线下办理营业执照;关于在多个电子商务平台从事经济活动的,要向有关单位报备从事经营活动的多个网络经营平台;以个体工商户或法人主体等身份开设店铺的,需要上传营业执照;要遵守电商平台的具体规则,遵守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商标法》、《广告法》等。

2.1.2 经济环境

目前,网购已经在零售行业市场日益占据主导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做电商这个零售渠道,在网购市场低成本、高回报的利益驱使下,更多企业和个人加入,吸引了更多资本进入电商市场。在网店盛行的大数据环境下,由于网店经营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想要取得“睡后收入”的群体扩大,然而不是所有的网店都能获利并且长久地经营下去。网店高度透明化的特点,催生了同一行业不同店铺的激烈竞争,消费者会在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等方面进行对比,且因为销售同一产品的网店数量多,小规模网店较少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因此利润率低、很难经营下去。

2.1.3 技术环境

由于高科技大数据和智能数据处理的技术发展,为网购和电商行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近年来,我国发达的物流网络也在不断完善,快递行业兴起,也为消费者网购提供了便利;流量的碎片化、需求的多样化、快递的便利化,为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下,各种直播带货、自媒体和营销号的好物推荐更是为电商的宣传打下了坚实基础,科技的发展与销售模式的改变息息相关。

2.1.4 社会环境

由于科技的发展使得网购更加便捷、时代的进步促使大众观念的转变,消费者的年龄段逐渐年轻化,由于网购行业的发达和便利化,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在服装领域,普通服饰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更多人希望服装能够多样化、个性化、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因此产生了“汉服圈”“lo娘圈”等小众人群。但如今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使更多人了解到汉服的魅力,在一些发达城市,年轻人穿着汉服走在街头不再被路人以异样的眼光看待,汉服由小众走向了大众。

2.2 电商古装行业发展概况 2.2.1 电商古装行业产业链

(1 )上游产业:设计和手工工艺,我国江浙沪一带的纺织业源远流长,具有精湛的手工手艺,通过汉服的销售规模扩大,也可以带动服装制造业的发展。

(2 )下游产业:物流快递行业,古装服饰的网络销售可以促进物流网络的完善。

(3 )其他相关产业:文创产品,与汉服配套的有许多文化创意产品,如配饰、团扇、化妆品等,汉服的销售可以促使文创产品的相关产业链发展。

2.2.2 古装项目现状及未来前景预测

在汉服成为大热门、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受众群体扩大,消费者对于创意个性化和私人定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古装项目对于文创的产业链牵动作用日益增大,未来的汉服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第三章 创业企业简介 3.1 项目介绍

“苏十云”围绕汉服私人订制的理念,针对时下热门的古装行业进行创新,加入DIY元素,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开展经营销售活动。

3.1.1 项目基本观点

在“汉服热”“古风审美”等潮流兴起的当下,汉服年轻爱好者正不断扩大形成一定规模,并显露出高增长之势。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汉服市场销售规模达到45.2 亿元,同比增长318.5%,开始进入井喷期。某种意义上,汉服已不再是一个小群体内的狂欢,而是以更具产品竞争力、商业价值的形态为更多人所看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于服装的选择,不再是仅基于功能、市场营销,更多是“我喜欢”“我心动”。①因此本次会研究使用一种新的方式宣传销售汉服,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将DIY与汉服相结合的新模式,并且使用线上的方式进行推广是否会增加群众对汉服的热爱程度。

3.1.2 项目重点难点

这次的研究主要争对添加DIY功能的汉服被广大的群众所认可的程度,这不仅是本次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DIY的汉服制式,是改良汉服,我们可称其为汉元素服装。DIY汉元素服装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服文化的大众普及,但其对于制作和销售传统汉服的商家和愿意了解如何复原汉服制式的群体有一定的误导性。比如,制作还可以穿上带有自己设计的汉服传统汉服的商家出现服装造型错误、面料运用不合理、衣片分割错误等问题,而这样的汉服又会误导消费者,给汉服文化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②因此这也就需要商家需要对汉元素的服装进行严格的分类和合理搭配,让顾客不仅可以感受到汉服的文化。在DIY的过程中不能将原有的一些特色改得面目全非,在汉服仍具有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让汉服除了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存在之外,还可以成为人们日常服饰的一部分。

3.2 公司定位与战略 3.2.1 企业发展愿景

“苏十云”希望在电商古装行业中拼出一条“血路”,将线上销售汉服带到线下,做大做强,成为第一个将网店开到实体店的古装服饰企业,并且添加“私人订制DIY”元素,实现汉服行业的改革创新,改变目前汉服图实不符、质量堪忧、电商刷单等行业问题,将古装服饰做精做细,满足大众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汉服文化的需要。

3.2.2 项目定位

定位:“汉代服饰+DIY”结合,私人订制原创古装店

3.2.3 项目创新之处

此次调研的创新之处首先是对汉服本身的生产手段的创新比如增添DIY功能,让消费者可以买到自己合适的汉服。根据调查问卷可得绝大多数人更喜欢自由设计图案,全程跟进的DIY设计方式,因此可以增添自由设计环节以使消费者可以对汉服产生更多的兴趣。

另外一个创新之处就是宣传手段的创新,热门综艺里,《奔跑吧》全员都身着汉服大玩了一把梦回大宋;连近年能与阿里巴巴、京东叫板的电商黑马拼多多都联合敦煌研究院推出“多多汉服×敦煌壁画”联名系列新品,让敦煌壁画中不可触及的仙女化为生动的现实。③因此本次调研可以知晓群众购买或者入坑汉服圈的原因有哪些,比如古装剧,主播cosplay或者其他原因。

由于汉服的成本不低,产业链可以使用预售+尾款的方式进行销售,既提高了消费者的期待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收集准确的市场数据,合理生产,合理定价,合理销售。

3.3 主要产品和服务

主要产品与服务:销售服装,提供服装样式供消费者自己选择、订制

3.4 项目推进计划 3.4.1 初期(1-3 年)

开店初期(1-3 年内),“苏十云”只经营网店,在网店中提供原创服饰供消费者选择、订制,主打在淘宝网站上发展,并提供客服联络设计师技术,消费者可以向设计师咨询有关购买意见。初期主要是进行宣传,提高知名度,在诸多汉服网店中形成一股清流,进而在淘宝网店中站稳脚跟,持续经营下去。

3.4.2 中期(3-5 年)

开店中期(3 —5 年内),“苏十云”的业务逐渐由线上扩展到线下,在线下经营实体店,首选城市为南京,采用线上带动线下的模式,将销售范围扩展到线下。消费者可以进店挑选订制具有独特性的汉服服饰,并且可以自由搭配,也可以通过在线上网店挑选再到线下购买。中期是过渡和转折的时期,将销售线由线上转移到线下,创新经营模式。

3.4.3 长期(5-10 年)

开店后期(第5 年之后),“苏十云”会开启连锁模式,允许投资者加入企业经营“苏十云”分店,吸引更多资本,总公司在南京,在其他城市开分店,扩大经营规模,打造独立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后期可以考虑向国际化发展,与国际T台合作,扩大“苏十云”企业的影响力,推动汉服古装行业走出国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