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医最基本的原则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一般来说,拍打三焦经应该从下到上,也就是从手指向肩膀的方向。
2、按照中医的原则,顺经为补、逆经为泄。所以,只要从下往上拍打,就可以达到保健按摩的目的。
3、当亥时,三焦经络气血正是刚刚涨潮的时候,旺盛需要到早上的9点左右,所以上午按摩才是最佳时间。
4、一般来说,夜间都不宜按摩,不宜催动经血妄行。有的人按摩了很久,身体却越来越差,这就是最基本的东西被误导了,切记。
(来源:文章屋网 )
梅核气的病理基因,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气上递或横递,脾胃空降失常,津聚为痰,痰凝气机不畅,导致而成,痰气相搏,上递结石于咽喉,以致病人自觉咽中有梗阻感,有异物之造成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胁满闷,与饮食无碍,为梅核气之症,西医诊断为咽喉炎。《金匮要略》中有“咽中有炙肉之说”。
梅核气多是由外界情绪刺激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功能紊乱,发病多半在40至50岁之间,女高于男,女占90%,男占10%。40至50岁占75%,30至40岁占10%,50至55岁占15%。
例:解xx,男,42岁,干部,1986年4月13日初诊,主诉喉中发堵2个月余。其初和别人争吵一事引起,经西医多次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故寻中医求治,望其面色正常口唇发干,舌质淡,舌苔白微腻,闻其声音正常,左脉沉滑,右脉弦微沉滑。肝为将君之官,病由情志不畅引起,据此辩证,肝气郁结,脾胃不和,痰气相搏,凝结于咽喉。四诊合参,诊为梅核气证。
治疗原则:理气散结降逆化痰和胃。
痰瘀阻络证是脾胃虚不能正常运化水湿, 湿聚则为痰。还与阳气不足有关, 阳虚不能湿化水湿, 同样聚而为痰。痰随气走, 阻于经络刚生病变[1]。“证”是中医学一个特有概念, 能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 是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 “异病同治”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产生的。中医的一个“证”往往包括西医的多个病。现通过研究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不同的疾病, 均为痰瘀互阻证, 近期本院对痰瘀阻络证的不同疾病予以祛痰通络法治疗, 收到了理想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其中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各3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西医诊断标准, 男52例, 女38例, 年龄20~75岁, 平均年龄41.5岁, 病程1~4年。
1. 2 方法 将90例患者分为三组, 其中冠心病30例, 高脂血症30例, 高血压病30例。三组均采用清淡饮食, 及必要常规拜阿司匹林100 mg, 1次/d口服治疗, 均给予祛痰通络法, 方药为(党参15 g、白术15 g、茯苓15 g、炙草10 g、石菖蒲15 g、瓜蒌15 g、郁金15 g、干姜10 g、山楂15 g、泽泻15 g、砂仁15 g、半夏15 g、丹参15 g、菟丝子15 g、当归15 g、柴胡15 g)100 ml, 2次/d口服治疗, 上方以健脾祛痰、活血祛瘀为法, 治疗时间为28 d, 观察中医症状积分变化、血压变化、心绞痛程度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部位、放射程度、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片用量)、心电图(心电改变以NST和∑ST表示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 NST表示常规12导联中ST段压低的导联数, ∑ST表示常规12导联ST段压低的总和数)、血脂等化验结果, 进行科学评估分析, 得出结论, 该方法采用主观、客观相结合, 通过科学分析得出明确结论, 应具有可行性。
1. 3 疗效判断标准[2] 采取中医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症状分级与记分:严重, 4分;较重, 3分;中度, 2分;轻度, 1分;无症状, 0分。症状总疗效判定: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症状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 症状积分减少≥30%, 但未达到显效。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甚或加重, 症状积分减少不足3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治疗结果:冠心病组:显效16例, 有效10例, 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高脂血症组:显效16例, 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高血压病组:显效14例, 有效11例, 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三组之间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对痰瘀阻络证的不同疾病予以祛痰通络法治疗, 方法是可行的。
3 讨论
中医治病的法则, 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 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异病可以同治, 既不决定于病因, 也不决定于病证, 关键在于辨识不同疾病有无共同的病机[3]。病机相同, 才可采用相同的治法。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 是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 “异病同治”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产生的[4]。“异病同治”作为中医最基本的治疗原则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 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虽表现各不相同, 但都可按“异病同治”原则治疗, 并取得良好效果。“异病同治”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是如何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运用中医的理论, 提高治愈率, 减少复发率和副作用, 同时达到一方兼治多病的治疗目的。寻求一种安全易行、费用低廉的中医“异病同治”治疗方法, 以便于在临床中推广应用。通过该课题研究, 说明西医的多个疾病经常包括在中医的一个“证”中, 中医“对症下药”就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疾病, 而是针对某一特定的证候群来组方的。由于社会老龄老化趋势愈来愈严重, 一些常见病, 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亦愈来愈高;而且经常一人患多种疾病, 故中医的对症治疗经常起到兼治多病的作用, 将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多次住院率, 减少住院费用及由此带来的相关费用, 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精神负担。
参考文献
[1] 史建钢.异病同治临床研究.中国社区医师, 2011, 13(28):216-217.
[2] 马雅銮.祛痰化瘀解毒方药对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患者单核细胞亚群异常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 2011, 31(1):271-272.
1我国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内容
“治未病”思想的理论形成于《内经》(《黄帝内经》简称,下同),完善于《难经》。《内经》首次提出“治未病”概念,形成了未病先防,患病早治的思想,并且提出了内容丰富的养生防病的原则和方法。《难经》继承了《内经》的“治未病”理论,明确提出了防止疾病传变的思想和方法,使“治未病”理论更加具有临床实用价值。“治未病”理论的形成标志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标志着我国医学的发展己从被动治疗提高到主动预防的水平。我国“治未病”的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未病先防,俗语说“防患于未然”就是这个道理,《老子・七十一章》:“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就是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内经》中“治未病”一词出现了三次,其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主张在疾病发生之前就做好预防工作,一旦疾病发生人体就会受到很大的损害,到时候再进行治疗就来不及了。其次是既病防变,要求在疾病发生以后防止病邪深入传变甚至发生危变。“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素问・人正神明论》)在疾病发生初期积极治疗是上等医生主看重的;《金匮要略》也有“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观点,根据人体传变规律积极治疗,防止疾病传染到其他脏器;《难经》也充分肯定了这个观点:“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最后一个内容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防其复发,它主要是指在疾病治愈以后,要通过一些方法和措施,做好预后工作,防止疾病的再次发生,立足于扶助正气,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
养生观也是“治未病”理念的表现之一。养生观的关键在于调和阴阳,“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在四时调摄养生方面,《内经》提出“夫百病之生也,……大惊卒恐。”(《灵枢・口问》),“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素问?移精变气论》)。
2我国“治未病”的思想理念是以我国传统伦理思想文化为背景形成的
2.1儒家学说为“治未病”思想提供伦理支持《内经》曰:“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尚书・泰誓》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世界上最尊贵的就是人,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治疗和预防疾病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其作用对象就是人。
2.1.1儒家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原则,“仁”贯穿于我国古今医疗活动始终。“仁”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
2.1.2中和思想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和理论。儒家认为人们的道德修养若能达到致中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的境界了,这是符合中庸之道的道德修身境界的一种原则。《荀子・王制》:“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乾听之绳也。”《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素问・疟论》说:“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通过损有余和补不足,使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1]。
2.1.3孝道观对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影响。孝道观是中华文化与中华伦理的所特有的内容,在传统儒家思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亲子之间的伦理规范,也包括宗教、医学、政治等诸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2]。《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认为孝道最基本的就是保证自己的身体不能有丝毫的损伤,因为身体肌肤毛发都是父母给予的,保持机体的完好无缺是对父母最基本的孝顺;在此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自己的身体都是非常爱护的,通过各种方法尽量保证自己的身体免受病邪的侵袭,及时制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传变,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作用,使“治未病”思想有着肥厚的生存土壤。
2.1.4儒家其他思想对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影响。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他明确地告诉人们,应当根据不同生理时期的体质和心理特点,陶冶情操,养护体魄;青少年时,身心发育不成熟,不可恋色早婚;人到中年,精力充沛,仍须劳逸结合,修身养性,不可过度疲累;人老时,体质虚弱,更要淡泊名利,超脱俗念。孔子曾留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感叹。他欣赏清心寡欲,乐观开朗,刚毅坚强的性格,反对怨天尤人 [3] 。孟子则更注意养心葆神,提倡“寡欲”,“养浩然之气”。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儒家的经典著作《周易》中明确提出:“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这和中医“治未病”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参考文献
绪言
中医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它承载着几千年来人们同疾病作斗争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总结,是一套有着完整理论体系和独特疗效的医疗体系。自古以来,中医就是各个民族国家借鉴和学习的对象,日本的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以及越南的越医学都是在中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17世纪起,中医开始了西方之旅。上个世纪70年代的针灸热更是加速了西方世界对于中医的认可。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西方世界中医热的再次兴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加入到传播中医文化的队伍中来。
1标准化及其问题
中医有着独特的完全不同于西医的理论体系,它以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包含了许多文化及宗教因素,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由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和修改,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而且,中医基本理论知识的载体都是诘屈聱牙的古汉语和文言文,因而,中医翻译从来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尽管在众多组织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努力下,中医名词术语国际命名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但一个术语多种译名,译名错误或不准确,译名使用混乱,专家学者口诛笔伐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的,因而,要改变这种混乱局面就得对中医名词术语的国际命名进行标准化。标准化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一般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以不同刊物和标准的颁布为标志。至2007年两套国际标准的出台,这个过程算是暂时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7年十月颁布《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名词术语》(简称IST),该标准被称为中医名词术语国际命名标准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同年,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世中联)汇集55个国家的200多名专家联合定制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标准》(简称ISN)。这两套标准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纷争,毕竟它们都是由国际性权威组织颁布的。而同时,两套国际性标准的出台又产生了众多问题,两套标准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因而,大家不免产生疑问,到底哪套标准才是最规范最有说服力的呢?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到底应该遵从哪套标准呢?
2问题探讨和原因分析
IST收录了类3543个词条,翻译标准为反映传统医学实质、避免采用拼音、不造新词、与WHO标准一致。ISN收录了21类6526个词条,力求英译“信、达、雅”。且不论在词条收录和编排分类等方面的差异,作为两大国际性组织,为什么会在最基本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等方面产生分歧呢?
基于这样的问题,笔者尝试以抽样的方法来比较分析两套标准具体词条译名的差异。两个版本收录的词条数目庞大,因而比较所有词条显然不太可能,因此笔者随机抽取了两个版本共同收录的319个词条,结果发现两个版本给出的译名完全相同的有165个,不同的有142个,还有12个词条出现了译名部分重复的现象。
对比分析译名相同的术语发现:1. 基础理论类术语的译名基本一致。这类术语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支撑和基础,所以其译名在漫长的争论和不断的修正下最终得到统一。2. 另外,大部分中医特有概念术语和内涵抽象的术语因其特殊性也获得了关注从而促进了译名的统一。3. 四字格这种特色术语也因其组成方式的特别之处获得了相对统一的译名。分析译名不同的术语发现:1. 两套标准本身存在翻译原则和方法的差异。2. 部分术语理解方面存在分歧。3. 具体词汇、结构、动词处理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
3解决方法
既然这两套标准都是在国际性机构的组织协调下由众多专家学者反复讨论研究才完成的,而且所收录术语的英译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一致的,那为什么不能以此为基础,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而减少分歧以促进译名的规范统一呢?
笔者尝试给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1. 首先确定翻译原则和方法,这是标准化道路上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两大组织在这方面已经达成一些共识,分析总结译名相同的术语可以为进一步达成共识提供参考。可以参考采纳本领域不同时期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的观点,旨在消除分歧。2. 在统一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两大机构可以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解决具体的差异,如:消除术语理解上的差异,避免结构性差异、动词形态差异和四字格术语译名结构性和具体用词差异,修饰性词语的规定性统一,西医对应词的合理规范性使用,采取问卷及数据库的方式以约定俗成为原则来选取更普及更被认可的译名等。3. 除此之外,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采取措施来推动标准化进程,如协调两大机构的合作,组织专家学者沟通交流,规定出版物中术语译名的使用等。4. 另外,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提供参考性意见。
4结论
随着中医逐渐以一门独立医学而并非替代医学的身份立足于世界医学领域以及中医对外传播的迫切性要求,中医名词术语国际命名的标准化使用显得更加重要。笔者通过对比分析ISN 和IST中具体术语国际命名的差异从而帮助减少分歧,促进统一,最终推动中医的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现代医学认为,黄疸多可涉及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钩端螺旋体病、蚕豆病及消化道肿瘤等。
1 黄疸的中医认识
1.1 中医对黄疸病因的认识 中医认为,黄疸的形成离不开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以及病后体虚等因素。导致黄疸形成的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血瘀六种,其中以湿邪为主,黄疸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指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因湿性重浊、黏滞,而脾喜燥恶湿,因此湿邪阻滞中焦脾胃则会引起脾胃升降功能出现异常,进而影响肝胆的疏泄,以致胆汁疏泄不畅,瘀于体内,溢于肌肤体表而形成黄疸。湿邪滞于人体内,又可以根据人体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出寒湿和湿热两种情况,分别形成阴黄和阳黄。
此外,有不少医家亦强调瘀血对于黄疸形成的影响。清·唐容川在《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中曾指出:“瘀热以行。一个瘀字,便见黄皆发于血分,凡气分之热不得称瘀。”吴军、田谧等[1]认为只有当湿邪不但瘀阻气机,同时又伤及血分时,才能发生黄疸,肯定了黄疸与邪热伤血的关系,认为黄疸的发生无不涉及到血。
1.2 黄疸的病机 黄疸的病机关键是湿,由于湿邪困遏脾胃,壅塞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而形成黄疸。《景岳全书·黄疸》提到:“阳黄证多以脾湿不流,郁热所致。”“阴黄证,多由内伤不足,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清利。”《四圣心源》则指出:“其病起于湿土,而成于风木。”《临证指南医案·疸》也认为黄疸“病以湿得之,有阴有阳,在脏在腑”,“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共并”,“阴黄之作,湿从寒化,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注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阴主晦,治在脾”。而《诸病源候论·急黄侯》提出:“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
总而言之,关于黄疸的病机,大多有湿热内蕴、寒湿内阻、瘀血内伤、酒食所伤、正气不足等。
1.3 中医五脏与黄疸发病的关系 黄疸的发生于肝胆脾胃关系密切。《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就曾明确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可见,黄疸虽然主要病变部位在肝胆,但是与脾脏的关系尤为密切,脾胃湿热,脾胃受困往往常导致黄疸,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湿热疫毒从外而入是致病的主要因素,而侵犯的脏腑主要是中焦脾胃而非肝胆,认为黄疸的病位系中焦脾胃,与肝胆无明显关系。[2]但是,关于黄疸到底是归属于脾胃还是归属于肝胆,不同的中医学者对此也有较大的争议,还需更深入的对中医理论的探讨。[3]
此为,亦有中医学者认为黄疸与肾也有一定关系,认为肝肾疏泄开阖功能失调,则水液化生、运行、排泄易发生异常,停聚体内,形成黄疸。[4]而在《灵枢·经脉》中对肾经的主病也做了如下描述:“肾足少阴之脉……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可见从经络循行的角度来看,肾经的循行的部位经过肝区,且对黄疸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而关于心与黄疸形成的关系,有学者认为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方面,血液运行障碍导致血瘀是黄疸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5]
概而言之,黄疸的形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与多脏腑的失调相关,在辩证时因多加考虑,不能局限于肝胆,治疗时除了遵循“化湿邪,利小便”这一治疗大法外,也应适当结合健脾、运脾、活血祛瘀、调养心肝、调补肝肾等治法。
2 黄疸的治疗
“化湿邪,利小便”是黄疸最基本的治疗大法。《金匮要略》明确提出:“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可以看出,祛除体内的湿邪在治疗黄疸中的重要性。黄疸可以分为阳黄和阴黄,而其基本的证型主要有热重于湿证、湿重于热证、胆腑郁热证、疫毒炽盛证(急黄证)、寒湿阻遏证和脾虚湿滞证,分别以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大柴胡汤、千金犀角汤、茵陈术附汤、黄芪建中汤加减为各个证型的常用基本方。[6]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丁甘仁教授治黄疸十法分别为:解表利湿、清宣卫气、化湿清利、清利解酒、疏肝解郁、芳香化湿、温阳利湿、滋阴清利、化浊开窍、消瘀逐湿,对于慢性肝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7]著名老中医关幼波先生亦提出治疗黄疸“三法”,即:“治黄必治血,学行黄易却;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治黄要治痰,痰化黄易散。”可见,中医对黄疸的治疗,除了基本的利胆化湿退黄外,还经常结合活血化瘀、健脾利胆、清热解毒等方法。
2.1 活血祛瘀 顽固性的黄疸,往往多兼有瘀血,著名老中医关幼波就曾指出“湿热胶固之邪,瘀血入于血分,阻滞百脉,逼迫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形成黄疸。”,并提出“治黄先治血,血行黄易却”等治疗原则。在治疗时除了用利湿退黄的方法之外,还应该考虑结合活血化瘀来退黄。常用到田七、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药物。在治疗时适当活血化瘀,对于退黄非常有帮助。[8]
2.2 化痰 对于慢性的黄疸,患者脾胃失运的情况往往较重,脾胃失运,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往往以加重体内痰、湿等病理产物的积聚,造成痰饮内停,阻止气机运化等,不利于黄疸的治疗。因此,在治疗黄疸时还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的化痰燥湿,可以投以化痰散结药与化湿药和行气等药物同时运用。常用的化痰散结药物有法半夏、橘红、莱菔子、胆南星、苍术等。
2.3 赤芍的大剂量使用 赤芍具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的作用,归肝经,《本草经疏》中记载赤芍为:“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赤芍为凉血活血之品,善清血分湿热。《本草纲目》指出:“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在临床上,不少医家都提倡重用赤芍,如广东省中医院池晓玲教授常重用赤芍,治疗黄疸有很好的疗效。[9]而也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赤芍不仅对于黄疸的治疗有一定效果,对于其他的肝病也都有不错的疗效,因此在肝胆疾病中较为常用[10]。
3 结 语
中医对于黄疸的认识以及治疗历史悠久,有一定的特长和优势。在治疗黄疸时,需从多方面去考虑黄疸的成因,以便于在治疗时可以结合不同的治法,加强治疗效果。黄疸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对于黄疸的预防也更应注意,平时应注意饮食以及起居,忌过食心热甘肥的食物,忌酗酒成性,同时也应该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节制。此外,黄疸消退后也应当注意调治,以免湿邪不清,肝脾未复而导致黄疸复发,甚至可能由于迁延不愈而传变,发为徴积、鼓胀等。
参考文献
[1] 吴军,田谧.黄疸型肝炎的中医论治[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06,2035.
[2] 贵襄平.关于“黄疸”病位的思考[J].光明中医,2012,27(1):11-12.
[3] 桑希生,刘鲲鹏,张笑.黄疸理论从脾走向肝胆是中医理论的发展还是迷失[J].中医药学报,2009,37(2):78-79.
[4] 肖碧跃,吴润秋,曾序求.黄疸从肾论治探述[J].光明中医,2012,25(4):597-598.
[5] 肖碧跃,曾序求,吴润秋,赵国荣.黄疸从心论治探述[J].中医研究,2012,23(1):55-56.
[6] 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7] 石历闻.丁甘仁治疗黄疸十法及其对慢性肝病治疗的指导意义[J].江苏中医药,2011,43(10):70-71.
尿路感染是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居第二位,以女性患者居多,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老年女性发病率可达25%以上[1]。老年人尿路感染的发病率较年轻人高,主要原因为全身和局部防御功能低下和尿路梗阻。尿路梗阻是诱发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梗阻主要由于前列腺肿大,其次是尿路结石,肿瘤等。与老年人长期尿流不畅,渴觉减退而饮水减少,卧床时间较长有关[2]。
1 临床特点
1.1 症状不典型 老年尿路感染患者无典型的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首发症状呈多样化表现,其症状多分别以尿路刺激征;发热,腰痛,肾区叩击痛阳性;血尿,白细胞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因无典型临床表现,易被延误诊断,不能及时治疗,病程迁延而性化。
1.2 复杂性尿路感染 是指尿路伴有其他原发病的情况:尿路结石,囊性肾病,尿路梗阻,尿路结构异常,膀胱输尿管逆流及神经源性膀胱功能不全等,其他如:糖尿病、肾移植或其他免疫性疾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因老年人常常都患有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糖尿病、肿瘤等疾病,因此老年尿路感染多为复杂性尿路感染。
1.3 病情危急 老年人因抗病能力下降,故一旦发生尿路感染,多数都成为肾盂肾炎。且多并发菌血症、败血症、肾功能衰竭等危重疾病。
1.4 生理性渴感减退 饮水量减少以及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的改变均对其易感尿路感染有一定影响。
1.5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女性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的减退,阴道壁回缩,会牵拉尿道黏膜外翻,形成尿道肉阜,导致经常尿道反复逆行感染。
2 中医药治疗
2.1 病因病机 尿路感染症见尿频、尿急,属祖国医学“淋证”范畴。慢性尿路感染是指尿液赤色不甚,溺痛不重,淋漓不已,病程较长,因其反复发作,遇劳即发的特点,当属祖国医学“劳淋”范畴。肾为先天之本,是元阴元阳之所,肾虚是淋证发病的病理基础,亦是防治上的关键。肾虚下元不固,则小便淋漓不已,故老年人的尿路感染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正虚为本,以感邪为标,即“正虚邪实”[3]。
2.2 治疗要点 标本兼顾。急性期表现多以邪实为主,治疗不可苦寒,清利太过,以免伤肾气,邪热一旦解除,即以被肾之法,调补真元。慢性期则以肾虚表现为主,但多有余邪留恋,治疗时不可一味进补,以免碍邪,须佐以祛邪之品,标本兼顾。
2.3 辨证治疗 临床以症状为辨证依据,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指导,可分为急性阶段和非急性阶段二型来辨证论治。
2.3.1 急性发作阶段临床上以突然发作的寒战,全身酸楚不适,尿频、尿急、尿痛、腰痛、脓尿主首要临床表现,治疗上应该以通淋利湿,清热解毒为原则,治以精方八正散为主方进行加减(木通、车前草、蓄、矍麦、滑石、地丁、公英、虎杖)。如果合并下焦湿热,酌加牛膝、王不留行、茯苓等。合并心火下移者,见血尿,尿道刺痛者,酌加以大、小蓟,白茅根等。
2.3.2 非急性发作期老年人肾气虚,天癸竭,治疗上当以重视“本虚”的体质,慢性恢复期不可用寒冷攻伐之品。此期临床表现一般病程较长,反复难愈,腰酸无力,时轻时重,尿路刺激症不明显,但菌尿化验仍为阳性。此期应以补为主,祛邪为次,气血虚者,多选补中益气汤酌加补血之品。阴虚以左归丸为主方,阳虚当以右归丸为主方,老年多体虚久病,多阴虚内热之象并存,治疗老年人慢性尿路感染多酌加滋阴退虚热之品有助病情从根本上治愈,常常以胡黄连、骨皮、丹皮,三味药贯穿于老年人慢性尿路感染治疗的各个阶段,收效满意。
3 体会
慢性尿路感染是老年人多发病,易复发,祖国医学对本病有着独到的优势。杀灭病原菌,控制细菌黏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三个重要环节。中医治疗的原则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慢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病久多虚的特点,所以治疗上不能一味清剂,而宜补肾益元,清热利湿佐以益活血[4]。治疗原则当遵循以扶正祛邪,虚实兼顾为法,标本同治,这种扶正与祛邪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是提高慢性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加强辨证用药疗效标准的规范化,借助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探求中医“证”的物质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陈可冀.关于传统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问题.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1):1,2.
1.1中医病因及发病机制中医学认为,放射线属火毒之邪,最易伤津耗气,放射线直接照射口腔所致损伤乃火热毒邪燔灼肌肤,属“口糜”范畴,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气阴两虚,常见的证型有热毒炽盛、阴虚火旺、气阴两虚、脾虚湿热、气滞血瘀及气虚血瘀等[3]。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足是所有放射性口腔炎发病的根本原因,而以脾肺肾气虚及肺胃肝肾阴虚为主。“火”(热)贯穿放射性口腔炎始终,无论是实火(火毒或湿热)还是虚火(阴虚火旺),在每例患者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而且以虚火占主导地位,血瘀也是放射性口腔炎的重要发病机制。虚、火、瘀互为因果,常常同时存在,形成恶性循环且贯穿始终。
1.2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对于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照射引起的口腔黏膜细胞数的减少可能是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病理学基础,但这种细胞数的改变并不易被临床发现,临床常见的往往是急性渗出性炎症的组织学改变,这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照射的方式和剂量、自身抵抗力、口腔疾病及卫生状况、放疗导致的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消失、放疗导致的自身免疫力下降、化疗药物对增生活跃黏膜细胞的损伤和造血系统及免疫功能抑制、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口腔菌群失调等[4]。由此看来,急性放射性口腔炎可能是口腔正常黏膜在放射线的照射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医学人文精神把追求至善至美为最终目的,强调要把人性的价值和人的情感结合起来放在第一位,注重尊重患者的临床体验、依照医学整体观念、遵循仁术的信条,理解患者的客观感受,把追求人性化服务作为目标,加强情感因素的注入,在整个的医疗环节中,把病人的感受和生命的价值意义始终放在突出位置。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使得医院越来越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关怀素养成为衡量医务人员从业优良的标准。医术和医德也被称为“仁术”。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把人文知识作为医学教育的必要内容,他在着作中指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应具有哲学家的所有品质:博爱、谦逊、善良、理性的判断、必要的知识,以及崇尚科学。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则指出,“欲为大医,除医学知识外,还需涉猎五经三史、诸子庄老。纵观古今中外,医学所要求的具体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始终在实质上保持一致,而这种一致性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持续的更新和衍化。
二、倡导现代医学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现代医学人文关怀的核心思想是始终把人放在首位,把人的需求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医学与人的生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众多学科中医学所蕴含的人文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具体体现在对人的生命、健康、人格的尊重,就目前而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带来“社会转型期”,另一方面也使得现阶段成为了“矛盾爆发期”,在全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直接导致对现实利益的片面追求,严重背离救死扶伤的行医宗旨,出现了某些医院和医生见利轻义的行为,藐视职业道德,把医疗技术视为换取个人利益的手段。导致医疗纠纷事件逐年增加,甚至部分医患纠纷演化为暴力伤医等恶性事件,不仅严重丑化医护人员的社会形象也降低了群众的认同感,致使医患关系陷入不易调和的境地。
三、人文关怀在解决医患纠纷中的应用
人文关怀在当代医学界既是对患者本身的关怀也是对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心理需求的关注。纵观在整个医疗服务中医学人文关怀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患者躯体的关怀;二是对患者心理层面关怀;三是对患者生命的终极关怀。将医疗服务从“精致利己型”转向“人道追求型”。时常保持和患者的良性沟通,想患者之所想,除患者之所及,开展全程医疗,从而更好地把优质服务贯穿于整个治疗工作的全过程。
四、医学伦理的具体内容
医学伦理学是从属于医学道德的一门学科,也可以称为研究或从事医学实践的执业人员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是在医疗工作者调整医生与病人、医生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贯穿整个医德规范体系的一条主线,是衡量医务人员品行的基本道德标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尊重原则。尊重原则既体现在尊重患者的生命健康权也体现在尊重患者的自主选择权。但是在尊重病人自主性的前提下要向患者提供正确,易于理解的信息。
第二,自主原则。自主本意是指思想以及行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受他人外在的限制和威胁。第三,有利无伤原则。有利无伤原则是指医疗人员应该在维持自己现有的医疗水平的基础上,谨慎進行医疗实践。以确保护病人的利益、促进病人健康为目的,同时,尽量避免让患者承担任何不当的风险和身心伤害。
第三,公正原则。在医疗实践中,公正不仅指形式上的类似,更强调公正的内容,公平原则要求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平等的享受卫生资源,或享有相对公正的基本医疗权利。
五、遵循医学伦理学原则与医务人员的服务要求
1 在医疗实践中人文关怀体现了医学伦理价值所在, 要求医务工作者在患者的自主性选择方面给出必要的尊重, 同时也是西方人权思想在医疗领域的另一种体现。
2 保证患者知情同意权 、保守患者隐私等是对医务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但是这一原则的实施相当困难。例如,前些年被媒体炒的火热的北京朝阳医院产妇, 因其丈夫拒绝在剖宫产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结果母婴死亡的事件, 最具有代表性。 对于在治疗对象确实丧失或缺乏自主性的前提下 , 他人是否有责任和权利代为作出决定, 矛盾尖锐又复杂。
2中医治疗作为一种独特的疗法在临床中十分引人注目
总体上说中医治疗肿瘤最显著的特点是:①疗效确切。②无明显毒副作用。③适用于带瘤生存的全过程(早、中、晚期),而无其他疗法的局限性。
当前肿瘤的疗效评价体系归结起来有:①实体瘤疗效标准。②生存期延长标准。③生活质量改善标准。这些评价指标实际上是反映肿瘤治疗所追求的目标。
3中医肿瘤学在临床中发挥的作用
就当前治疗肿瘤的疗效而言,中医肿瘤治疗学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3.1辨证论治辨证论治为中医最基本的特色。强调从整体出发,平衡阴阳,调整脏腑经络机能,使气血旺盛、津液平和,因而提高抗病力及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3.2直接抗肿瘤作用中药中含有许多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可直接抑杀肿瘤、控制疾病的进展。
3.3免疫刺激作用大量中药含有多糖、糖甙、糖蛋白等免疫刺激因子,刺激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加强免疫监测和免疫杀伤,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防止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从而发挥间接抗肿瘤效应。
3.4对放疗、化疗的增效作用含抗肿瘤成分的中药与放、化疗配合,作用叠加,能使疗效明显提高,而副作用无增强。
3.5对放疗、化疗的减毒效应 某些中药,或通过辨证论治,可明显降低化疗的毒性,故可增加化疗药物的剂量强度,保证化疗的如期贯彻。亦可避免放疗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减少放射性纤维化的危险,避免生存质量下降。
3.6提高机体的耐受力有些中药可有效地增强机体的耐受能力,即提高对各种症状如疼痛、发热及各种并发症等的承受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生存质量。
3.7减缓应激反应疾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进而诱发重症、急症状态,有时(非衰竭状态下)是机体剧烈应激反应的结果,如失代偿则进入休克状态,甚至死亡。而休克是肿瘤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中医药能有效地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阻断休克的病理过程,从而帮助机体度过危险期。因而对避免或延缓休克、延长生存期有重大的意义。
一、中医药术语及翻译标准简介
中医药术语源自中医基本理论、生理、病理、各科临床治则、医史等领域,它们作为中医学理论及实践体系的基石,具有中华文化色彩浓厚、内涵深奥抽象、规范性差等特点。中医药术语一般分为基本理论术语和名称术语两大类。在中医药术语的翻译工作中,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等现象较为普遍,翻译难度往往较大。目前涉及中医药术语的英文翻译比较权威的国内外标准主要有:《中医药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4)、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2007)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2008)。这三部术语标准是我们从事中医药名词术语翻译、科研工作的基础,对中医英语教学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中医药术语翻译原则
关于中医药术语英译原则,不同的学术组织、个人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委员会的研究成果《中医药学名词》应用的中医术语英译原则有对应性、简洁性、同一性、回译性及约定俗成,并提出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译既要反映中医的本意,又要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这些原则成为其他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制定的重要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制订中医术语翻译标准时认为:要准确反映中医术语的原始概念,避免使用拼音,不创造新英文单词,与WHO标准针灸术语保持一致等,并着重考虑对医学意义进行翻译。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的英译原则在制订过程中,经多次会议探讨,认为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对应性、简洁性、同一性及约定俗成。在中医英语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原则,尤其要把握好对应性、简洁性及约定俗成原则。
三、中医药术语英译方法
中医药术语英译常见方法有直译、意译、音译及仿造法等。当代中医英语翻译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魏杰(Nigel Wiseman)和谢竹藩等。魏杰认为在译入语中创建词汇有四种最基本的方法:①使用现有的名词;②借词,即音译;③仿造;④根据原文定义创造新词。他倾向于以仿造为主要译法,他的模式是选定对应词程序的系统化原则。非专业名词宜以非专业对应词翻译,如:“鼻”nose,“心”heart;专业名词宜以仿造翻译为主,如“命门”life gate,“三焦”triple burner;仿造法未能产生合理对应词时则根据定义造新词,如:“证”pattern,“脘”stomach duct,“痹”impediment,尽量少用音译法。他反对应用西医名词进行翻译,只在可确保中医概念完整且不引入西医概念之处使用西医名词,如:“舌苔”tongue fur, “遗尿”enuresis,“疫”epidemic等。谢竹藩教授等人认为魏杰的这种译法不顾汉语中以词为意义单位的原则、不顾汉字多义性事实,把这种对汉语认识有严重错误的译法换成一般仿造翻译法。关于西医名词的选用,谢竹藩不同意以一般认知作为选用西医名词的原则,而应考虑词义的对应。对于他不反对向西方的普通群众传播中医,但作为一门医学,首先须考虑西方的医学界。
四、中医药术语翻译及教学
中医翻译教学的重点首先需要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的差异,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英语多用名词或名词结构,汉语多用动词。英语常用名词来表达汉语中用动词表达的概念(如,抽象的行为名词),而且动词的兼类情况非常明显,加之英语有词形变化,许多动词词尾加上后缀,如:“-ment”“-tion”“-ance”“-er”“-or”等,即可变成名词。相反,汉语却是动词的使用占优势,而且一个句子可以几个动词连用,这种特点造成了在进行中医翻译过程中,汉语中的动词也常译成英语中的名词或名词结构。所以,在英汉翻译教学中要首先要引导学生注意词性的转译,即将汉语的动词转译成英语中的名词。其次,通过阐述文化渊源以加深对中医理论及术语的理解,增强对术语翻译处理的意识。譬如在讲解中医“气”的概念时,可以比较生活中的“气”、古代哲学的“气”和中医之“气”的区别。再次,教师在教学中可辅以比喻、形象化等手段使教学生动起来,便于学生从生活实践的观察中加深对中医药术语的理解。最后要重视中医英文版教材的选用。国内编写的版本,往往存在英语翻译的问题,但是能更好地让人把握中医的原意,建议选用刘占文教授主编的Essentials of Chinese Medicine,左言富教授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英汉对照),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的英汉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这些译本各有优点及不足,可以互相对照参考。国外编写的参考书英译规范、观念新颖,可作为教师备课及学生自学的参考书。在此推荐三本:Choa. G. H. 编写的“Heal the sick” was their motto: The Protestant medical missionaries in China,Karyn.K. L. 编写的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philosophy 和Unschuld.P. U. 编写的 What is medicine : Western and Eastern approaches to healing。
关于译法,笔者认为应以意译为主,必要时配合使用音译法。鉴于中医药名词术语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理念,其中很多词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意译能够更好地促进外国读者的理解。有些中医药术语找不到能确切表述其内涵的英译词,可以采用音译法处理。如,有学者把“气”译为“energy”,但它无法解释中医“气”的全部内涵,因为中医之“气”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词,因此建议把“气”音译为“qi”。此外,中医术语中还有很多词跟“象” 有关,譬如:天象、气象、色象、面象、脉象、舌象。为了确保“象”之翻译不失原意,建议音译为“xiang”, 不建议使用“imagery”。只要阐释清楚其中的文化背景,西方人也能理解“xiang”的含义。有时既不能完全意译,也不能完全用音译,就可音译加注解。如:有人把“失笑散”翻译成“powder for lost smiles”,会让读者误以为“失笑散”是治疗表情肌麻痹或心情郁闷不畅的药物。建议译为“Shi Xiao San”,再加上注解“a powder for dissipating blood stasis to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有译者将“黄帝内经”直接音译成“Huang Di Neijing Su Wen”,这样外国人很难理解;也有译成“Yellow Emperor’s Inner Classics”,需注意的是此处译成“S色的帝王”有失偏颇,“黄帝”的“帝”也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帝王,因此建议译成“Huang Di’s Inner Classics”较为妥当。此外,还要避免简单的直译。譬如,中医学讲的“天气”往往不是指weather或climate,其内涵和外延更为深奥和广泛, 在《黄帝内经・ 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有“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笔者建议采用“heavenly qi”释义天气。中医学文献中的“伤寒”,广义指一切外感热病,狭义伤寒指外感寒邪即发的疾病,英文词“typhoid”是感受细菌所致,二者有区别,因此中医之“伤寒”我们建议译为“cold damage”比较合适。还有“肺痨”,现代一般认为是肺结核病,故而把它翻译成“tuberculosis”,其实从“痨”字本意来讲是指积劳损削之病,即消耗性疾病 (consumptive/wasting diseases)。这种消耗性疾病在其他脏腑也会出现,如《诸病源候论・虚劳候》所提肺劳、肝劳、心劳、脾劳、肾劳等“五劳”。所以建议把肺痨或肺劳翻译成“lung wasting”。
当然对于一些约定俗成名词之译法,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跟学生反复阐明其差别,避免误解。譬如,中医的五脏六腑之各个脏器名称,“心” heart,“肝”liver,“肾”kidney,“脾”spleen 等,与西医中的概念差异迥然,教师应跟学生强调是heart system、liver system、kidney system等,避免学生理解上的混淆。此外,很多中医典籍读起来朗朗上口,因为它们包含诗词的结构,音韵的平仄。翻译时,在体现典籍原意的同时,也应该尽量使音韵如诗歌般平仄优美,让读者感受到中医经典之美。 譬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纪纲,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文树德先生之译法值得学习借鉴:Yin and yang, they are the Way of heaven and earth,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myriad beings, father and mother to all changes and transformations, the basis and beginning of generating and killing, the palace of spirit brilliance.
中医翻译近百年的历史跨度、目标语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译者主体的差异,这些都会给不同的译本打上明显的时代烙印和文化标记。譬如早期译本,Ilza Veith套用了大量的西医术语,把经脉翻译成动脉或静脉arteries (veins),将天癸翻译成menstruation(月经)。如此翻译虽然提高了西方人的接受性,但极易造成读者的误解。随着中医药逐渐传入西方世界,外国人对于中医药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译者们主要侧重于传达中医学知识,多以释义为主。教学中我们推荐采用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史研究所专家文树德(Paul U. Unschuld)先生的译本,他侧重翻译与研究并重,而且重视原文的深刻内涵。
五、总结
中、西医学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中医的英语教学应在把握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强调中医的语言特色,根据授课对象的文化背景,多引用国内外相关文献,采用比喻、情景、图示等形象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学基本理论、掌握好中医药术语的真实内涵,在做好中医药翻译教学的同时促进中医的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1] 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Z].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