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新生儿肺炎护理措施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Pneumonia of New Born, PNB)是指分娩时或出生后新生儿经呼吸道吸入羊水、胎粪、乳汁异物等异物造成肺部炎症的一种疾病。是一种新生儿早期常见多发病,有临床报道,PNB死亡率可高达11-13%[2]。因此,加强对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将近年我院儿科收治的58例PNB患儿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旨在提高PNB患儿的护理质量,降低其死亡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7月至2011年2月因PNB入院治疗的患儿58例,均符合PNB诊断标准。其中,男35例,女23例;发病时间为出生后0.6h-4d。其中,羊水吸入48例(82.8%),其中39例羊水浑浊,乳汁吸入6例(12.5%),胎粪吸入4例(8.3%)。58例患儿的发症包括:14例(24.1%)合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5例(8.6%)合并高胆红素血症, 3例(12.1%)合并新生儿硬肿症,1例(1.7%)合并呼吸衰竭。
1.2临床症状
58例患儿均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急促、伴唇周紫绀及呕吐,重者鼻翼扇动伴有精神不振、反应能力差。16例合并发热症状,38.0℃-39.5℃;仅8例肺部听诊均可闻及细小的水泡音;测量经皮血氧饱和度均<90%。
2护理方法
2.1临床观察
(1)体征观察:详实记录患儿24 h的出入水量、体重、腹胀、呕吐及惊厥变化等,注意观察患儿意识、体温有无升高或降低、心率与血压、24h尿量、皮肤黄疸出现与消退的时间等情况。(2) 并发症观察:注意密切观察PNB并发症情况。如发现患儿频繁呕吐胆汁,应考虑是否存在消化系统畸形;如呕吐物为大量泡沫样物,应考虑患儿存在食管闭锁,及时、细心、准确观察患儿病情,并及时报告主管医生。
2.2加强基础护理
患儿病房每日需定时消毒,一般2次/d。接触患儿前、后护士均应洗手,且患上呼吸道感染者应避免接触患儿,以避免患儿感染。加强患儿脐部、臀部、皮肤及口腔的护理,以避免细菌自破损的皮肤处侵入加重病情,不时给患儿抚触。
2.3加强对症护理
(1)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 PNB患儿呼吸道均会发生一定阻塞症,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而新生儿的咳嗽反射较弱,排痰能力较差。因此,对于分泌物较粘稠者及吸入胎粪的患儿,可用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 (2)吸氧:清理患儿呼吸道后,给予吸氧,改善缺氧状态。如可依病情应用CPAP 氧疗器吸氧或头罩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SO2),确保SO2>90%,对烦躁患儿应用镇静药。(3)加强患儿保暖: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尤其是低体重儿和早产儿,收外界环境影响大。因此,对于体温降低的PNB患儿需置于暖箱内,保持适宜温度及湿度,避免体温波动,保证患儿体温正常。对于未置入保温箱内的患儿,保持室内温度20-25℃,湿度适宜,注意衣物保暖。(4) 洗胃:呕吐主要是由于患儿缺氧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吞咽动作加强,大量羊水甚至胎粪被咽入胃内,刺激胃粘膜而引发呕吐,早期洗胃可防止呕吐。但操作时应选择粗细合适的胃管,动作轻柔,缓慢抽出胃液,避免误入气管及损伤粘膜,而且要仔细观察并记录好洗出液的性质、量及颜色等[3]。(5)喂养指导:推迟喂奶,避免再度呕吐造成窒息。喂养方式少量多次。首选母乳喂养,对吸吮力差的患儿、拒乳患儿,可应用静脉高营养或胃管鼻饲加法,以保证能量供应。
2 结果
58例患儿经过综合治疗与积极护理,其中57例(98.3%)情况好转,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3-13d,平均7.3±2.9d。患儿哭声响亮,吸允有力,缺氧症状显著改善,听诊双肺呼吸音清、闻及音,发热患儿体温降至正常。1例(1.7%)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3讨论
PNB是新生儿常见疾病, 病情发展快,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甚至造成患儿死亡。本组调查的58例PNB患儿,均行对症治疗与精心护理,包括详细的临床观察、加强患儿的基础护理、注意患儿的保暖、纠正患儿的缺氧状态、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洗胃等措施,其中,57例(98.3%)状况逐渐好转出院,且并发症均获得良好护理及治疗,仅1例因合并多器官衰竭而死亡,其余均痊愈。总之,积极护理措施对于PNB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郁莲,陈满儿,周秀吟,等. 新生儿胎粪吸人性肺炎32例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2):1298-1299.
[摘要] 目的 全面分析急救和护理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上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6月间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新生儿20例。通过有效管理新生儿呼吸道,加强新生儿肺出血的抢救措施。同时在入院后,对新生儿做好护理工作,给予一定的雾化、吸痰、吸氧、营养和环境等支持,并要及时为患儿家属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结果 在治疗20例重症肺炎的新生儿时有效应用急救和护理等方法措施,使20例新生患儿都得到良好的痊愈。结论 急救和护理对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有着积极促进作用,采用良好的急救措施,加强住院后的护理水平,对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起到重要影响。
[
关键词 ] 新生儿;重症肺炎;急救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040-02
新生儿时期极易患上呼吸道疾病。新生儿在感染呼吸道疾病后,病情发展迅速,父母没有及时发现病情,或没有及时将患儿送与医院治疗,则在很大程度上会转变为重症肺炎。新生儿还没有成熟的呼吸器官和功能,在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时,会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极易发生死亡事故[1]。新生儿患上肺炎主要是由于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在吸入性肺炎中,主要包括羊水吸入性肺炎和乳汁吸入性肺炎等。感染性肺炎主要包括出生前感染和出生后感染。
全文通过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6月共收治的20例重症肺炎新生儿的急救和护理治疗,对重症肺炎新生儿应用有效的急救措施,采取良好的入院后护理方法,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下文全面分析急救与护理在新生儿重症肺炎应用。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6月共收治的20例重症肺炎新生患儿。其中男性患儿12例,女性患儿8例;足月儿18例,早产儿2例。新生患儿体重均≥2400g,有3例新生儿≤7 d,17例新生儿8~28 d。检查选取20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新生儿病情都符合医院制定新生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20例新生儿中,有18例新生儿咳嗽,20例新生儿气促,6例新生患儿体温不升,5例新生儿发热,3例新生患儿合并心衰,10例新生儿合并呼衰,1例新生儿低血糖,1例新生儿休克,1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1例新生儿呼衰合并心衰。其中新生儿痊愈19例,死亡1例。
2 急救处理
①确保新生儿呼吸道能够保持通畅。急救人员要立刻将新生儿置于辐射台上,摆正。查看新生儿体温情况,体温不升的新生儿要将其进行保暖。密切关注新生儿呼吸情况,及时清理新生儿呼吸道的分泌物以及呕吐物,保证新生儿能够通畅呼吸。若是经过以上急救处理措施后,新生儿呼吸道依然没有通畅,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气管插管[4]。
②吸氧。急救人员在清理新生儿呼吸道的同时,要进行吸氧。
③建立静脉通道。急救人员要立即将新生儿建立静脉通道,对于休克的新生儿,需要建立2条静脉通道。部分新生儿建立静脉通道时,若是静脉难以刺穿,需要立即建立骨髓通道。
④新生儿入院时,要立即进行心电、呼吸的监测,同时要监测血氧饱和度及其血压。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新生儿置于暖箱时,体温不升新生儿的暖箱温度要调整为中性温度,湿度保持在55%~65%,密切观察患儿,防止不当,造成呼吸道堵塞而加重缺氧。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嘱,科学使用抗生素。
3.2 吸氧
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小于88%,氧分压小于60mmHg时,要立即给予氧气。流量为5L/min。部分新生儿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时,护理人员要严格遵照医嘱,对氧浓度进行合理调整。当新生儿病情稳定时,要立即停止给氧,并要将呼吸机立即撤离,防止新生儿氧中毒,或患上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等症状[3]。
3.3 雾化和吸痰
采用压缩雾化吸入,每天3次,每次15 min。雾化后,若是出现明显痰鸣要立即进行吸痰,吸痰的压力小于200mmHg。吸痰时,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SPO2不得低于86%,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
3.4 预防医院感染
保证病房清洁,每次2次空气消毒。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消毒。护理人员在患上急性感染时,禁止接触患儿。暖箱每天消毒1次,使用中的暖箱不得超过7 d。我院收治的新生患儿未发生感染[2]。
3.5 营养护理
喂奶前,要根据患儿的体重和病情,将摄入量的热卡和奶量进行计算和控制。喂奶时,抬高患儿上半身,防止发生误吸。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当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时,要立即停止喂养。呛咳严重者,可采用鼻饲。
3.6 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
首先体温检测,患儿体温过高,会伴随惊厥,损害神经系统;体温过低,会导致寒冷损伤、肺出血。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儿体温变化,每4 h测量一次体温,体温异常患儿半小时测量一次,直至正常。其次密切监测患儿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监测。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和节律,查看患儿呼吸有无窘迫、暂停情况,呼吸道有无分泌物等。监测患儿心血管系统,关注患儿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每2 h监测一次。监测患儿消化系统,关注患儿有无腹胀、呕吐情况,做好腹围测量工作。患儿鼻饲之前,查看胃内有无储留。
3.7 护理
每2 h给患儿翻身1次,防止出现压疮。及时改变,可以使患儿肺部分泌物从小气道到大气道引流,避免出现肺不张。
3.8 口腔护理
重症肺炎新生儿由于长期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极易发生鹅口疮。新生儿入院后要随时注意口腔卫生,每天两次生理盐水口腔护理。患儿若是出现鹅口疮后,护理人员要使用1.4%的苏打水进行口腔护理。
3.9 血糖监测
重症肺炎由于缺氧以及感染等,会造成血糖下降。患儿在过快和应激输液时,会导致血糖升高。新生儿血糖需要保持在5mmol/L,满足神经系统代谢需要。护理人员可以采用微量血糖仪,每天4次监测新生儿血糖情况,低于2.2mmol/L时,要加快输液速度,改善过低血糖。高于7.2mmol/L时,及时告知医生,并合理使用胰岛素降低血糖。
3.10 心理护理
在做好新生儿护理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家长心理护理工作。新生儿病情发展变化快且严重,家长需要承担着较重心理负担,要有着充足的思想准备。为了能够顺利开展新生儿抢救工作,不会受到家长刺激和阻碍,需要让家长离开抢救现场。患儿病情控制后,家长要积极配合新生儿护理工作,使患儿尽早恢复健康。
3.11用药护理
根据患儿体重计算滴速,密切观察,防止发生药物渗漏等情况。
4 出院指导
我院收治的20例重症肺炎的新生儿,出院痊愈19例。患儿出院后要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每4周随诊1次,不适随诊。出院后要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预防感染。严禁与感染者接触,并要尽量减少亲属的探望。采取合理方式喂养,加强营养摄入,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
参考文献]
[1] 杨琼,蒋恒亮.22例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急救与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38(35):156-158.
[2] 韩红琳.25例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37(1):113-115.
[3] 陈崇斌.新生儿重症肺炎58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2,39(28):119-121.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观察;护理
引言: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由于新生儿各方面发育均不健全,因此,一旦感染该病,极易出现窒息、呼吸功能不全和循环衰竭等,危险性极大,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新生儿肺炎按其感染方式不同分为二种,一种是感染性肺炎,另一种是吸入性肺炎。由于是新生儿发病,在治疗过程中,对护理的要求更高,病情及患儿各种体征的变化均要通过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才能掌握,因此,恰当的护理和细致观察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通过对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46例新生儿肺炎的病例护理观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新生儿肺炎的观察及护理要点进行探讨,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46例新生儿肺炎的病例,男31例,女15例;最小1天,最大25天;其中早产儿13例;本组病例中感染性肺炎41例,吸入性肺炎5例。
1.2 病情观察方法:我院对新生儿肺炎的患儿要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首先进行生命体征及状态的观察,由于新生儿各方面发育都不成熟,因此不仅要根据体温、脉搏、呼吸心率等进行症状判断,还需对新生儿意识状态,哭声微弱、眼睛等进行观察,有时体温未升高,但患儿表现意识状态差、呼吸心率减慢、哭声微弱或不哭以及刺激时无反应等,均显示病情严重;其次对患儿呼吸频率的观察,重点是呼吸频率、呼吸深浅、双肺有无呼吸音改变等,另观察患儿面部、唇、指、趾有无青紫,若出现呼吸异常如张口呼吸、点头样呼吸、吸气、呼吸暂停等,即表示病情严重,应立即抢救。第三,观察新生儿哺乳情况和呼吸道分泌物性状,多数患儿因肺炎会拒奶、呛奶、吐奶,一旦观察到患儿呈喷射状吐奶显示疑似颅内压增高,应即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对呼吸道分泌物的观察主要检查是否有呕吐物、羊水、血液、或胎粪的吸入以及分泌物的颜色、量、黏稠度等;第四,注意观察患儿情况,注意并发症的发生,新生儿肺炎常见并发症是呼吸衰竭、败血症、心力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衰竭[3]。
1.3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1.3.1 一般护理:室内最好保持适宜的温度22~24℃,湿度控制在65%以下,保持病室安静,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根据患儿病情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进行体温检测,对于体温不升的患儿,应放置暖箱内,高热患儿,可先采取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保持患儿体温在36.5~37.5℃;对感染性肺炎患儿分感染种类分室,传染性较强的尽可能隔离;本组46例患儿均每日定时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拭口腔2次以上,患儿便后用温水洗净,脐带未脱落的患儿要注意观察脐部有无渗出情况等,以预防口腔、脐部及皮肤炎症;对患儿的检查、治疗等尽可能集中进行,以防止因患儿哭闹挣扎而加重心脏负担;呼吸困难及缺氧的患儿在给氧时注意浓度和流量[4]。
1.3.2 保证呼吸通畅:由于新生儿发育不健全,呼吸中枢尚未发育成熟,不能自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痰液等可导致呼吸道阻塞而引起窒息、呼吸暂停,从而加重肺部感染。因此,出现痰液应及时吸出,以保持患儿保证呼吸通畅。
1.3.3 合理喂养,预防和控制感染:在对患儿进行喂养时应采取多次少量的喂养方式,以保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对不能进食的患儿可鼻饲喂养,每次鼻饲后冲洗鼻饲管,保持管内清洁;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护理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及交叉感染极易造成患儿死亡,因此,在护理时必须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消毒和隔离措施。
1.3.4 用药方面的护理:保持输液速度稳定,做好心电监护及观察用药后患儿的反映;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情况,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的症状。
2 结果
通过仔细观察及精心护理,本组46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治愈率100%。
3 结束语
新生儿肺炎发病急,死亡率高,由于新生儿身体各方面发育均不健全,因此,所有症状均需通过护理观察才能发现并及时处理,密切的观察和有效恰当的护理是提高新生儿肺炎救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培英.新生儿肺炎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6,8(13):87.
[2] 薛春香. 新生儿肺炎炎32例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3):1013-1014
定义阐述:新生儿肺炎分为感染性肺炎和吸入肺炎,是由于各种病毒细菌由呼吸道侵入肺部而产生炎症。其临床表现为:新生儿出生后不哭,复苏后呼吸急促、、反应差、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体征为:吸气三凹征,肺部听诊可有呼吸音粗糙、减低或闻及罗音、合并心衰时心率增快,心音低钝、肝脏肿大在生后24-48小时出现。感染途径:母亲或护理新生儿及家人患呼吸道感染时和新生儿密切接触,由于新生儿呼吸道的生理特点功能不完善,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肺炎;继发性与其他疾病如新生儿败血症通过血液传播而致肺炎;应用人工呼吸机。
1临床资料
气管内插管、供氧用导管、氧罩与雾化吸入器等,若消毒不严密极易引发医源性感染性肺炎。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入院的新生儿156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58例,期中双胎3例,早产儿13例,平均孕周在35至38周,体质量2.2-4.3kg。
2护理措施
2.1温度控制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成熟,尤其是早产儿,自身调节差,皮下脂肪较少,肌肉活动少,因此体温低。另外,角质层又很薄,汗腺发育不成熟,造成散热困难。在护理时,对新生儿保暖及体温控制,对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很大的直接关系。一般新生儿室温控制在20-22℃,相对湿度在55-65%,以防空气过于干燥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防止交叉感染。温度湿度计随时检测。对于需要放入暖箱的新生儿要24h测量体温及暖箱的温度。促使患儿保持正常的体温,维持正常生理代谢。
2.2呼吸监测新生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全,反射能力差,排痰功能弱,痰液不易咳出,容易阻塞呼吸道,易发生缺氧,甚至呼吸暂停。针对这个特点,护理时,要勤翻身,能预防肺内分泌物的堆积和改善受压部位肺扩张;拍击背部,由上而下,由外周向肺门拍击。必要时进行吸痰,及时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炎加重。适当吸氧,氧浓度要控制在40%以下,氧浓度不能过高,时间不宜过长,因高氧或低氧对患儿造成很大的危害。高氧可使红细胞破坏,而导致生理性黄疸加重,低氧可导致心动过速,颅内出血等,因此要严密观察氧浓度和氧流量。
2.3光线与噪音光线过强可刺激新生儿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导致其视网膜病变,另强光可使早产儿活动增强,睡眠减少,干扰睡眠改变生理规律。所以新生儿室应设置柔和的光线,灯光要柔和,白天阳光强烈时应使用窗帘。也要求医护人员要做到四轻“说话轻、关门轻、走路轻、操作轻”。我院使用地灯,尽量减少随员陪护,避免噪音,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保证患儿稳定的睡眠和休息、身体发育的需要。
2.4喂养及抚触新生儿的喂养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吸允力差,体质弱,因此科学喂养,是保证减少新生肺炎并发症重要手段之一。专家提倡出生后早期母乳喂养好,一般为出生的半小时左右。因为母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氨基酸及免疫因子,能为新生儿提供最好的营养保证,增强免疫力。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在身体护理的基础上还要重视精神护理,要与新生儿进行精神交流。抚触护理,能满足患儿被爱的需要,增加患儿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可增加患儿睡眠深度,平复患儿烦躁情绪,有利于肺炎的恢复。
2.5预防并发症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各种感染,我们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物品定期消毒,杜绝交叉感染。新生儿的皮肤柔嫩,局部预防功能差,易因皮肤轻微损伤而造成细菌感染,甚至发生危及生命的败血症,所以新生儿的皮肤护理很重要。除此外,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发育较好,故易出现溢奶现象,要防止呛咳,以免加重肺炎的症状。护士加强巡视病房次数,避免在静点时发生渗漏,给患儿造成痛苦。发生液体渗漏时,要及时处理,尽量不要用酒精纱布覆盖,防止酒精中毒或过敏。我院患儿采用患处敷“一贴凉”效果极佳。
2.6注意事项
2.6.1对居室的要求①室温应保持在20℃左右为宜,湿度50-60%,室内干燥,可以安放加湿器。②空气要新鲜,居室要安静,光线不要太强,有利于患儿休息。③衣被要轻柔舒适。④尿布要及时更换,避免产生尿布疹。
2.6.2注意营养及水分供应,应尽量母乳喂养,若人工喂养可根据其消化功能及病情决定奶量及浓度,或者给与脱脂奶。对危重病儿不能进食者,给静脉补充热量和水分。
2.6.3要定时测量体温,如有高热,应及时处理。
2.6.4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通气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氧。痰多稀薄者,可以反复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及炎症的吸收。
3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儿科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其中男35例,女28例;早产儿26例,足月儿37例;年龄3-26d,平均年龄13.6±2.7d。观察组63例,其中男33例,女30例;早产儿22例,足月儿41例;年龄9-24d,平均年龄14.4±2.4d。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经X线胸片检查,X线胸片可见不同程度的两侧肺纹理增粗,弥漫性、深浅不一的模糊影,或者两肺广泛点状或大小不一的浸润影,均符合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标准【3】。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1.2.2.1 严密观察患儿病情
患儿入院后严密观察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有无咳嗽、咯痰及痰的颜色、量、气味、喘息,口唇有无发绀,吸气时胸廓有无三凹征,对于气促、发绀的患儿应及早给氧,改善低氧血症,对于缺氧明显的患儿给予头罩吸氧,吸氧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氧导管是否通畅,患儿缺氧状态是否改善;对于痰液粘稠的患儿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稀薄利于排出,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1.2.2.2 对症护理
①药物护理,针对不同病原给予不同的抗生素治疗,金葡菌肺炎及大肠杆菌感染的肺炎可用耐酶青霉素,对于有呼吸道症状的患儿,可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地米配成雾化液,或用万托林与生理盐水按应定的比例配成的液体,用空气压缩本泵给患儿进行治疗。②脐部护理,观察脐部是否脱落、有无脓液,对于未脱落的患儿,用0.9%碘酊消毒,对于已脱落伴有感染渗出的患儿,用双氧水彻底清洗渗出液、脓液后涂0.75%碘酊消毒,保持患儿脐部的干燥。
1.2.2.3 健康指导
首先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室温22℃--24℃,相对湿度55%―65%,避免对流风,以母乳喂养为佳,少量多餐,注意保暖,避免着凉,衣着以小儿的手足温暖而不出汗为宜,对于汗多的新生儿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喂养时孔大小要适宜,喂好后将新生儿竖直抱起,轻拍其背部,促进胃排空减少吐奶的发生。
1.3 观察项目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患儿家属满意度。
1.4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姚凤一,陈凡【4】等评定标准,采用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 63 47(74.6) 13(20.6) 3(4.8) 60(95.2)
对照组 63 28(44.4) 20(31.7) 15(23.8) 48(76.2)
X? 3.122 3.141 3.154 3.218
P值 P
2.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8.4%,对照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4.6%,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例) 基本满意(例) 不满意(例) 总满意度(%)
观察组 63 49(77.8) 13(20.6) 1(1.6) 62(98.4)
对照组 63 27(42.9) 20(31.7) 16(25.4) 47(74.6)
X? 3.241 3.273 3.259 3.285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19—01
当呼吸机广泛应用于临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出现日益增多。该病症属于一种获得性肺炎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的生命安全,对新生儿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症的预防,已成为目前护理工作的重心所在[1]。同时,也给新生儿的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因此,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是 NICU 护理人员共同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10.1 ~ 2013.1,在市医院NICU 住院治疗的机械通气新生儿的120例,男79例,女41例。患儿日龄 1 ~ 28 d,平均体重( 3.93± 1.41)kg。均为足月产胎儿。患儿家长均自愿参加本研究且签定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干预方法
实验组新生儿的给予 NICU 常规护理,对照组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护理 干预措施如下:
1.2.1 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做好 NICU 的打扫工作,保持空气洁净和适宜温湿度。每日进行定期打扫灭菌,尽量减少新生儿的家长的和病人交流,禁止患呼吸道疾病人员的和病人交流。
1.2.2做好预防工作
抬高新生儿的头部 30度~45度,取半卧位来减少胃液反流、口咽部细菌定植和误吸。加强新生儿的口腔和鼻腔的打扫,坚持监测口腔的酸碱度,根据酸碱度选用口腔护理液,以减少口腔细菌的定植,酸碱度中性时用生理盐水;酸碱度>7时选用 2% ~3%硼酸液体;酸碱度
1.2.3 选取合适标本
正确的样本采集时间和方法对机械通气新生儿的血培养和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直接影响到血培养和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下一步护理工作的落实。
1.3 观察指标
住院天数、反复进行机械通气的平均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基护合格率。由护理人员按照基护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测评、新生儿的家长护理满意的程度。由患者家属填写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来评价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6.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 χ2检验。检验水准α =0.05。
2 结果
2.1 不同组新生儿的住院天数、反复进行机械通气的平均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新生儿的的住院天数、反复进行机械通气的平均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的基护合格率和新生儿的家长的护理满意率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认识,规范了护理操作行为。( 2)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加强了护理人员与新生儿的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家长对机械通气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常见风险提高了认识,减少了与机械通气新生儿的接触,减少病原菌的交叉传播。可见,优质护理服务显著降低机械通气新生儿的的住院天数、反复进行机械通气的平均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的基护合格率,改善新生儿的家长护理满意的程度[4]。
医院怎样才可以保证使用优质护理手段可以防止因机械通气造成的新生儿的肺部感染? 本人以为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者,医院必须强化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同时必须采用薪酬的激励制度,鼓励护理人员创新工作、积极工作,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推动医院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为优质护理起到促进作用;再者护理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我的责任意识,严格执行护理流程和规章制度,不断规范自我的临床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避免细菌入侵,加强临床对新生儿的身体状况的监护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保证护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但是仅仅是这样的临床护理措施,在临床上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肺部感染。
参考文献:
[1] 薛唤爱,何广荣. 新生儿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防范[J].天津护理,2012,20( 1) :20-21.
【中图分类号】R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68-01
新生儿肺炎(neonatal pneumonia)是新生儿常见病,可于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患病,分别称为产前、产时感染性肺炎及产后感染性肺炎。本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00万新生儿死于肺炎[1]。我院2009年8月~2012年3月以来收治肺炎新生儿64例,本文就64例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作出相关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09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64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28 例;足月42例,早产儿22例。
2 护理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反复吸净口、鼻、咽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使气道分泌物松动及排出;痰液黏稠者可进行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促进分泌物排出;对痰液过多且无力排出者应给予吸痰。
2.2 改善呼吸功能:①室内空气要新鲜,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经常翻身,减少肺部淤血。有低氧血症时进行氧疗,应根据病情和血氧情况采取不同的给氧方法,如鼻导管、面罩及头罩等,使PaO维持在7.9~10.6kpa(60~80mrnHg);重症合并有呼吸衰竭者,给予正压通气治疗。②胸部理疗,以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
2.3 保证充足的能量和水分应少量多次细心喂养,避免喂得过饱、吐奶而窒息;重症患儿予以鼻饲或从静脉补充能量及液体;必要时输给血浆、白蛋白、脂肪乳等。
2.4 保持体温: 正常患儿的体温可能会升高或下降,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正确方法以维持体温正常。
2.5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①若在短期内出现呼吸明显增快、心率加快、烦躁不安、肝脏迅速增大时,提示并发了心力衰竭,应遵医嘱给予吸氧、强心、利尿、镇静等处理。②若患儿突然呼吸急促伴明显青紫时,考虑发生了气胸或脓气胸,应立即做好胸腔引流的准备及引流后的护理[2]。
2.6 健康教育:向家长讲述本病的相关知识,如病因、主要表现、预后、治疗措施及护理要点。
3 结果
通过实施综合护理,64例患儿中治愈63例,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死亡1例,总治愈率98.4%。
4 讨论
4.1 新生儿肺炎感染的成因:出生后感染性肺炎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不明显,口吐泡沫。重症者出现青紫、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钟或更快,有时伴有点头呼吸、双吸气及呼吸暂停。早产儿患肺炎时,呼吸道症状常不明显,由于呼吸浅而快,肺部啰音不易听到。此时可望诊观察胸廓运动。(1)出生前感。①吸入污染的羊水由于羊膜早破或羊膜炎,阴道内细菌上行污染羊水。正常胎儿在宫内有浅表呼吸,吸入污染之羊水导致肺炎。常见菌为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等。常见的病毒是肠道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3]。②血行播散妊娠后期孕母受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肠道病毒或弓形虫感染后,病原体可通过胎盘造成胎儿全身感染,肺炎是全身感染的一部分。(2)分娩过程中感染。分娩过程中胎儿吸人产道内被病原体污染的分泌物,或因断脐不洁发生血行感染。致病菌以杆菌居多。此外B溶血性链球菌和官内感染常见的各种病毒、弓形虫、沙眼衣原体等。(3)出生后感染。医源性感染包括人工呼吸器、气管插管、雾化吸人等医用器械消毒不严可继发感染;新生儿患脐炎、皮肤感染、败血症等通过血行传播而致肺炎;母亲或医护人员有呼吸道感染,新生儿接触后发病。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开始仅表现反应低下、哭声弱或不哭、吸吮力差、呛奶、体温不升或发热,病情加重后可有呼吸急促、口吐白沫、面色发灰、鼻扇,青紫、呼吸浅快、点头样呼吸或呼吸暂停等,哭闹或深吸气时可闻及细湿锣音。本病因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诊断较困难,需结合母亲的感染及生产史、病儿症状体征、X线检查作出诊断[4]。治疗原则是采取综合措施,加强营养,抗感染,对症及支持疗法。月龄小、体重低,预后不好。
4.2 护理评估:①健康史了解母亲产前有否感染,有无羊膜早破,羊水是否浑浊;询问有无宫内窘迫或产时窒息史,有否吸入羊水、胎粪或乳汁史,生后新生儿有无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史,是否患败血症。②身体状况检查患儿反应情况,注意有无体温不升、青紫、拒奶、吐奶、口吐白沫、有无气促等呼吸节律改变,听诊双肺呼吸音有否改变;分析周围血象及X线胸片检查结果。
本组观察显示,本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综上所述,对新生儿肺炎实施综合护理显著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值得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月利,任晓燕. 小儿喘憋性肺炎合并心衰 60 例护理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2007,15(5):142-146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雾化吸入 护理干预
Clin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neonatal pneumonia
Yuan Min
Chengdu city Qingbaijia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61030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experienceof neonatal pneumonia.Methods:80 cases of neonatal pneumon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3 June to 2014 January,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and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of anti infection,cough and phlegm and general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in addition to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7.5%,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ose two groups(P
Key words Neonatal pneumonia;Inhalation;Nursing intervention
新生儿肺炎(neonatal pneumonia)是新生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数患儿是由于免疫力低下、呼吸器官不成熟、体重低等原因导致的,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掌握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对提高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资料与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1月收治新生儿肺炎患儿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胎龄34.0~43.1周,体重1.9~3.0kg,其中足月儿55例,早产儿2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之间在胎龄、性别、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翻身、引流及胸部叩击震动排痰等肺部物理疗法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护理技巧:①翻身及引流:翻身次数根据患儿肺部分泌物量确定,若肺部分泌物较多,可给予2~4小时翻身1次;根据分泌物的部位确定引流,如果分泌物集中在左侧,以右侧卧位为主进行排痰,若在右侧则采取左侧卧位。②雾化吸入:如果痰液较黏稠不容易咳出时,可给予患儿超声雾化吸入,每8~12小时进行1次,每次20分钟左右。可在雾化液中适量加入一些化痰药物稀释痰液,例如氨溴索和α-糜蛋白酶等,有利于痰液咳出。③胸部叩击震动排痰:即采用适宜同时轻叩患儿胸背部,选用叩击器、软的面罩或者护理人员的手指、手掌,在腋下、前胸、肩胛间和肩胛下左右8个部位叩击,叩击频率100~120次/分,轻叩肺部1~2分钟,每个部位约6~7次,总过程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29例,治愈率72.5%,好转9例,好转率22.5%,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21例,治愈率52.5%,好转10例,好转率25.0%,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新生儿的肺脏娇嫩,功能发育不完善,气管及支气管腔比成人狭窄,气管部黏膜分布着非常丰富的血管,但黏膜屏障功能却不健全[3],因此,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引起局部的分泌物增多。再加上新生儿咳嗽反射较弱,尤其是早产儿,不能及时地排出分泌物,导致气道阻塞,严重的气道阻塞可以造成患儿呼吸困难、窒息,甚至还会诱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通过翻身和引流、雾化稀释可以促进痰液稀释排出。由于患儿咳嗽反射较弱或不会咳嗽,痰液虽然可进入大支气管,但是仍然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患儿胸背部叩击,在吸痰时,注意吸痰的深度、压力、力度。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29例,治愈率72.5%,好转9例,好转率22.5%,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21例,治愈率52.5%,好转10例,好转率25.0%,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b)-163-01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是产前、产时、产后吸入羊水、胎粪、乳汁所致,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宫内窘迫、过期产、窒息、异常分娩等相关,常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按病因分羊水吸入、胎粪吸入和乳汁分泌物吸入三类。其中胎粪吸入性肺炎病情最重,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本院2007年9月~2009年9月收治90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现将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90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者中,男42例,女48例;均在出生时至1周内发病,其中3 d内发病者72例;入院时日龄最小30 min,最大6 d;异常分娩产儿36例,出生时有窒息者40例。
1.2 临床诊断
全部病历均符合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诊断标准,羊水吸入性肺炎58例,胎粪吸入性肺炎16例,乳汁吸入性肺炎16例。
1.3 合并症及预后
90例患者中有合并症者22例,呼吸衰竭2例,心力衰竭1例,轻、中度缺血缺氧性脑病4例,硬肿症4例,咽下综合征5例,先天性食道闭锁1例,高胆红素血症5例。本组患儿经治疗护理后,治愈72例,好转出院12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80%。
2 病情观察
2.1 一般观察
患儿意识、反应、体温、心率、血压、尿量及皮肤黄疸、硬肿的进展情况,呕吐物的量、性质,有无惊厥及腹胀情况,详细记录24 h出入水量、热量及体重增减情况。
2.2 呼吸观察
监测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的改变,四肢末梢、口周发绀程度,有无点头呼吸、样呼吸、鼻翼扇动及三凹征,注意呼吸困难有无进行性加重,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作血气分析[2]。
2.3并发症观察
注意意识、反应、肌张力的改变,及时发现颅内出血、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频繁呕吐胆汁者考虑消化道畸形,口吐大量泡沫样分泌物应考虑食道闭锁,呕吐咖啡样物提示咽下综合征或消化道出血[3]。及时准确观察病情变化,正确诊治。
3 护理
3.1 保暖
因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易受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波动,置远红外辐射台或暖箱,给予适宜温度、湿度,可减少氧的消耗,有助于改善缺氧。注意衣物遮盖,不可全身。保持室温20~24℃ ,湿度50%~60%。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选择型号合适的吸痰管,动作轻柔,以避免损伤呼吸道粘膜。呼吸道分泌物粘稠者和胎粪吸入患儿,每天雾化吸入3~4次,方法:生理盐水注射液2 ml,盐酸氨溴索15 mg压缩雾化吸入,在患儿安静、进食后1 h进行,雾化后叩背吸痰,勤更换,勤叩背,促进分泌物的排出。
3.3 改善机体缺氧
面罩、头罩吸氧,呼吸衰竭时可使用辅助通气治疗。根据血氧饱和度或血气分析,及时调节氧流量及相关参数。使用呼吸机时做好气道管理,防止相关并发症。
3.4 洗胃并保留胃管
呕吐明显或胎粪羊水者给予洗胃,选择6#的硅胶胃管鼻饲,用20 ml注射器抽净胃内的羊水及胎粪,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观察洗出物的量及性质,保留胃管。吸吮无力和呼吸急促患儿可行鼻饲喂养,少量多次,每次鼻饲前检查胃管,观察胃管位置,观察有无胃潴留发生,并注意加强口腔护理[4]。
3.5 镇静
烦躁患儿可给予镇静药,观察疗效。
3.6 建立静脉通道
采用静脉留置针、注射泵给药,既方便又避免因输液过快造成心力衰竭,还可减轻对患儿的刺激,保证各种药物定时应用,达到最佳疗效。给药过程中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药物外渗,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留置针使用时间3~4 d,需及时更换,避免静脉炎的发生[5]。
4 小结
通过对本组90例患儿的观察与护理,体会到病情观察很重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提供可靠信息,对症处理,避免贻误时机。加强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通气,提高血氧饱和度,减轻各器官、组织缺氧状态及损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
[2]周广云,杨坤.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4):468.
[3]顾旭芳,邵华芳.新生儿窒息与多发脏器损伤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4):508.
[4]劳美琼.高危新生儿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6,16(11):643.
重视并做好新生儿期的护理工作,对预防新生儿疾病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疾病预防问题展开相应的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2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10例,女性90例。200例新生儿在生命体征方面全部正常,没有残疾。
1.2方法 借助随机分组这种方式将它们分成两组,即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的预防护理方法,观察组则施以强化后的预防护理措施,详情如下。
1.2.1加强新生儿窒息的预防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产前详细了解孕妇的情况,全面评估胎儿娩出后有无窒息危险,充分做好抢救准备。在新生儿娩出后,立即吸净口、咽、鼻分泌物,拍打足底和摩擦婴儿背部建立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建立或心率
1.2.2加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预防 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预防中,主要加强两个方面护理:①在分娩环节,对胎心进行全程监护,以便及时发现宫内窘迫,选择最适宜的方式加快分娩进程;②密切观察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生命体征,尤其是神经系统症状,一旦发现意识改变及肌张力变化等异常症状,应考虑新生儿是否患上该病,及时确诊及治疗。
1.2.3加强新生儿肺炎的预防 护理上我们注意及时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谢绝探视。接触新生儿前用消毒液洗手,更换无菌衣服,新生儿母亲患呼吸道感染时,要戴口罩,哺乳之前对进行有效的清洁[2]。
1.2.4加强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 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屏障功能差,细菌一旦侵入易致全身感染发展为败血症,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及生命安全。护理上注意及时处理局部病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扩散,保证营养供给,对新生儿开展全方位的、全天候的细致护理[3],对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严格消毒,防止医源性感染。
1.2.5加强新生儿破伤风的预防 接产包经过严格高压灭菌,接生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脐带断面用20%高锰酸钾液消毒。对于脐带残端处理不理想的新生儿,于1d内再次处理[4]。先用3%的双氧水先行冲洗,再涂以75%酒精消毒,同时向新生儿肌内注射一定剂量的破伤风抗毒素(通常为1500U~3000U[5]),脐带未脱落前注意脐部有无渗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大小便污染。
1.2.6加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预防 加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预防:①在新生儿出生早期,对其胆红素水平予以密切监测,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②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不可常规使用维生素K3、磺胺类、苯甲酸钠咖啡因及水杨酸类药物;③蓝光治疗。蓝光能够促进胆红素的有效分解,临床上通常借助特定波长的光谱以降低新生儿血中胆红素含量,从而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④促进结合和排泄。琼脂能够稳定胆红素于水溶液中,避免其被细菌转化,同时具有轻泄作用,阻止胆红素的肝肠循环。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的一系列数据展开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观察组:①新生儿窒息2例,占比2%;②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占比1%;③肺炎2例,占比2%;④细菌性败血症0例;⑤破伤风0例;⑥新生儿胆红素脑病1例,占比1%;⑦死亡0例。
对照组:①新生儿窒息6例,占比6%;②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4例,占比4%;③肺炎6例,占比6%;④细菌性败血症3例,占比3%;⑤破伤风0例;⑥新生儿胆红素脑病4例,占比4%;⑦死亡0例。
在总发病率方面,观察组为6%,对照组为23%,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新生儿期属于人类发育的基础阶段,该阶段,新生儿的各项生理机能全部在进行相应的调整,未能适应母体外环境。新生儿期疾病的病因,可能来自产前、产时、产后[6]。由分析结果可知,重视并加强对新生儿的疾病预防护理工作,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使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雪.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06):210-211.
[2]陈琳华.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35):68.
[3]吴晓莲,王芳梅.妊娠妇女产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对新生儿溶血性疾病预防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17):2625-2626.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6-005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eserve the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n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 in neonatal iatensive care unit.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98 neonates received intubation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1∶1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And each group had 49 neonates. Preventive factor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included levating patient’s head and chest to 30 degrees to the horizontal level, closed endotracheal suction systems, washing hands, intensiving frequency of oral-pharyngeal nursing with thorough suction, changing ventiahor tube after three day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of VAP,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ventilator time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neonates in treatment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VAP (10.20% vs 28.57%) and shorter ventilator time [(60.36±9.23) h vs (67.52±8.55h)]. There was difference on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Key words] Prevention;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Newborn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已为临床医师治疗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较为普遍的方法,因气管插管开放气道,同时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低下、气道较短,外界病原菌容易侵入患儿下呼吸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主要疾病[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害较大,可增加呼吸机治疗患儿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延长患儿的吸氧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增加患儿视网膜病变、肺损伤及神经系统后遗症风险,影响患儿预后,给患儿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压力,故本院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开展研究,以降低患儿产生的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9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时间>48 h。排除标准:中途放弃治疗的患儿。按1:1配对设计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胎龄(35.3±3.7)周,出生体重(2561.7±616.8)g,对照组胎龄(34.8±4.3)周,出生体重(2461.7±645.6)g,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标准
按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2]。
1.3 方法
观察组患儿采取头高位30度、密闭式吸痰、严格手卫生(医护人员每次必须先洗手,然后卫生手消毒)、口腔护理2次/d,使用3 d更换呼吸机管道综合治疗措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照组采用平卧位、开放式吸痰、注意手卫生(单纯卫生手消毒)、口腔护理1次/d,使用7 d更换呼吸机管道。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0.20%,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P
2.2 两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60.36±9.23)h明显短于对照组(67.52±8.5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36,P
3 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患儿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48 h或者已停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拔除气管插管48 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3],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是目前新生儿危重症急救的主要治疗措施,而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较低,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开放气道,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患儿的年龄、出生体重、原发疾病、规范洗手、呼吸机治疗时间、损伤性操作等,呼吸机辅助治疗大于3 d均可能有细菌定植[5]。目前我科已采取一系列医疗及护理措施,减少患儿住院期间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机率,在国外以及在重症监护病房采取集束化治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6-8]。
首先,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需鼻饲喂养,长期平卧位可引起奶液返流,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采用头高位30°可减少返流,同时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吸痰对新生儿的气道黏膜亦属于损伤性操作,传统的开放式吸痰在吸痰过程中可因环境污染、复苏囊消毒不严格、洗手不规范等引起细菌侵入呼吸道,导致细菌定植感染,有研究显示开放式吸痰患儿下呼吸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菌含量较高[9],密闭式吸痰可避免气道开放,减少外界各种因素引起的污染,同时密闭式吸痰不需反复更换吸痰管,可减少耗材及治疗时间,不需断开呼吸机,可保持患儿稳定的气道压力及分钟通气量,有效改善氧合[10,11]。总之,密闭式吸痰操作简单、效率高、减少外界污染机会,更易于临床应用。
感染最基本的预防措施为规范洗手[12],监护室医护人员应严格进行手卫生,操作前、操作后、接触患儿前、接触患儿后等均应严格洗手,必要时佩戴一次性手套接触患儿,对感染特殊病原微生物的患儿进行治疗时需穿隔离衣及戴手套。每日实行口腔护理可预防细菌定植,对于危重新生儿,口腔内正常定植的细菌在24 h后可转变为严重的致病菌,使用过抗生素的患儿病菌可变异为多重耐药菌,故需加强口腔护理[13]。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对预防细菌定植有一定的作用,包括去除呼吸道的冷凝水及湿化器的更换,本研究认为使用3 d更换呼吸机管道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但对呼吸机管道的具体更换时间仍存在争议,有认为7 d更换1次[14],也有认为1周更换2次[15]。
研究表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受较多因素的影响:新生患儿本身基础状况(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皮肤薄嫩、免疫力低、抗感染屏障功能差、易受医疗操作等损伤,病原菌易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呼吸机的综合管理、医务人员的规范操作及手卫生的执行等综合因素的影响[16]。近年来国内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均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此措施必须贯穿持续执行于临床工作每个环节中,医护人员不间断地进行业务培训及学习,全科医护人员团结合作共同完成干预措施。本研究认为采用头高位30°、密闭式吸痰、严格手卫生、口腔护理,使用3 d更换呼吸机管道等综合治疗措施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住院时间,与国内相关研究一致[17]。
[参考文献]
[1] 陈历耋,傅万海,游楚明,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医院感染临床分析[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8(2):80-84.
[2] 谭薇,郭桂芳,土乐强,等. 早发性与晚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5):524-526.
[3] 叶俊,修清玉. 机械通气相关肺炎发病机理及预防研究进展[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1):2950-2952.
[4] 蔡小狄,曹云.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 国际儿科学杂志,2009,36(1):11-13.
[5] 杨军,赵宏,封志纯. 机械通气早产儿下呼吸道定植细菌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5):390-393.
[6] Cnmden E,Boyce C,Woodman H,et al. An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the ventilator care bundle[J]. Nurs Crit Care,2005,10(5):242-246.
[7] Cooke FJ,Holmes AH. The missing care bundle:Antibiotic prescribing in hospitals[J]. Int Antimicmb Agents,2007,30(1):25-29.
[8] Winters B,Dorman T. Patient,safetyand quality initiatives in the intmsire care unit[J]. Curt Opin Anaesthesiol,2006, 19(2):140-145.
[9] 陈倩云,杨燕,陈小乐,等. 密闭式吸痰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临床研究[J]. 河北医学,2010,16(5):545-547.
[10] 马杏云,侯改英,张玉英,等. 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及耐药现状的临床观察[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7):1447-1448.
[11] 晏玲. 应用密闭式吸痰管注入固尔苏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 9(24):3048-3049.
[12] 刘汉,倪海滨,刘颖.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治疗的临床意义[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18(2):190-192.
[13] Murila F,Frances JV,Bland A,et al. Interpreting positive cultures of endotracheal aspirates: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reatment decisions inventilated neonates[J]. J Pediatr Child Health,2012,47(10):728-733.
[14] Garland JS. Strategies to prevent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neonates[J]. Clin Erinatol,2010,37(3):629-643.
[15] 沈爱仙,贾献荣. 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4, 52(25):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