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故事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8 16:51:3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故事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故事

篇(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287-01

在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似是而非。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地理?学好地理?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请求同行专家斧正。

一、在地理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地里不仅让我们知晓祖国地大物博,世界的广阔,更是要懂的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地理知识,明白学生学习地里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里的激情。这是教师在地里教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更是创建快乐、轻松学习环境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建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地理课堂教学欢声笑语,促进教师自身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的培养,使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保持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的原则。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如在讲我国的河流――“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学生围绕着问题的提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笔者在上课时,提出上述问题,有一男生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一次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观摩课中,笔者也同样听到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学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是,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任课教师的意料。但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学生有大胆设想的同时,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对师生有很大受益。

三、在新课地理要有“情境”引入,专注学习精力。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这样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笔者引入故事趣闻法说:主席在世时,有一天,在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时,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付东方人的脸。”主席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学生全副精力的集中在故事情节中,老师问:“这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突然联想到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培养实践能力。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课堂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位置,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是体现师生主导和主体地位的主战场。当前,课堂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这就要求我们尊重教育规律,以人为本,使课堂教学从内容到形式,更强调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体验,使学生用轻松活泼、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主动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多年以来,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学生地理学习水平处在低谷状态。就目前来说,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学科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充分地突出表现了地理课的“庐山真面目”,使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性越来越强:“还是升学学科‘语数外理化’重要”。对初中生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不是“主科”而是增加“负担”的“副科”的科目,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在新形势下,地理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认知智慧增值。正确理解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使我们的地理课堂真正成为符合课改理念的课堂。因此,进行新课程下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面对改革与挑战,地理课堂教学应如何应对呢?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可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非专业地理的兼课教师更拘泥于课本和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

二、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

三、在新课标下地理课要有“情境”引入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

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我引入故事趣闻法说:主席在世时,有一天,在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时,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付东方人的脸。主席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这故事说明了什么?等等,使学生联想到这是讲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篇(3)

多年以来,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初中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还是处于“小儿科”、“皮肤科”的地位。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学科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性越来越强:“还是升学学科‘语数外理化政’重要”。所以,对初中生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不是“主科”而是增加“负担”的“副科”,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因此,在新形势下,地理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地理教育教学提供理想的育人环境,坚定不移的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理念,把地理学科摆在应有的地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专业地理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而专业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诙谐与幽默的语言、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

三、在新课地理要有“情境”引入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我引入故事趣闻法说:主席在世时,有一天,在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副东方人的脸。主席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这使学生联想到这是讲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关键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懂得地理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4)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喜欢“地理课”呢?怎样才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至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师生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不能搞“一堂式”,要发扬“民主”。

二、情景引入法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画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老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填“图”来替代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我引入故事趣闻法说:主席在世时,有一天,在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时,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副东方人的脸。主席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这故事说明什么?等等,使学生联想到这是讲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三、互动教学法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景,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在讲我国的河流——“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学生围绕着问题的提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八年级上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有一男生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这样教学情景,也有学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是,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课任老师的意料。但老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的学生的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对师生有很大受益。

篇(5)

常言道:打铁要靠自身硬。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教师在他们心目中往往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学生通常会对优秀的教师产生心理崇拜,从而自然地愿意接受该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为此,要想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吸引力,地理教师首先要努力提升自我,不断修炼自我,以便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学科知识的同时,逐步练就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要有追求卓越的教学理想,每一节课,都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深入了解学生,努力寻求适合班级学生,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要追求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总之,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一笔巨大的教学财富,他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无形的推动与催化作用。因此,地理课堂要想提升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教师财富值的多与寡。

二、协调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形成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与保障,能够在无形中润化学生的心灵,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实践证明,教师不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定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感,学生也一定不可能对他所任教的学科产生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学、抵触情绪。很鲜活的一个例子,由于学生对地理学科不够重视,一名刚刚走出校门,从事地理教学的年轻教师对此大为光火,常常对学生动辄嘲讽、呵斥,甚至大发雷霆。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对地理这个学科丧失了最基本的学习兴趣,而且对这名教师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学生越是抵触教师就越愿意暴怒,教师越是暴怒学生就越是抵触,搞得教师和学生都是焦头烂额、苦不堪言。试想,这种师生关系如何能够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良好发展?相反,如果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使自己各个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被学生理解接受,从而形成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喜人局面。

三、加强知识整合,提高地理课堂吸引力

初中地理知识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同时与政史、语文、数学、理化等多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一些历史事件、优秀诗词句、谚语俗语等都包含着地理学科知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加强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地理课堂的吸引力。例如,在讲述“世界人种分布”这部分知识时,学生质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而美洲又怎么会有黑人的分布呢?这一点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历史知识进一步引导学生加以理解――由于欧洲的奴隶贩子从非洲劫掠黑人到美洲的“三角贸易”,才导致了美洲黑人的出现,因此,美洲黑人属于外来人种。再如,对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这部分知识的理解,牵涉初二物理中热力差异这部分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点到这一点,学生就不难理解这种现象和规律。当然,做好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也是对地理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四、丰富课堂活动,提升地理课堂吸引力

传统课堂通常采用“师问生答”单一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形式很难提升课堂吸引力。为此,新课程提倡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合理活化课堂教学,丰富教与学的过程。对于初中地理课教学,同样需要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广泛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提升课堂教学吸引力。如在学习“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这部分内容时,我把全班学生分为三组,即非洲组、欧洲组、亚洲组,让学生分别围绕本洲人种的体态特征、语言和宗教习惯进行交流。这样一来,学生对哪个地方是什么人种、说哪种语言就一清二楚了。再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我国的降水”这部分知识时,我采用这样一个故事引导学生们开展学习:一位外国朋友来我国旅游。七月中旬在北京一下飞机,就遇到了一场大雨,他便赶紧买了一把雨伞。一周后,他来到新疆,被新特的民俗风情所深深吸引,玩了整整一个月也没有遇到一滴雨,雨伞自然也没派到用场。后来,他离开新疆来到广州,又是一场大雨,可怜的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这么倒霉?”故事讲完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阅读我国降水量分布图,分析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致一下子就被激发,从而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篇(6)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实行素质教育,但是教学还是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地理的教学也不例外。目前,初中地理的主要教学方式还是课堂“填鸭式”教学,学生多处于死记硬背的状态。初中地理具有知识点多、知识点零散的特点,所以,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普遍感到厌烦。甚至出现学习了很长时间的学生依旧不能正确判读地球的经纬度、辨不清方向的状况。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浅谈几种新颖的地理教学方法。

1.使用新颖的情境教学法

使用新颖的情境教学法的目的是创造学生们熟悉、喜爱的情境,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13-15岁的初中生。

1.1引用歌曲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会学习到有关“季风”的知识,季风随着季节、地形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现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牢记季风知识,可以引入歌曲《黄土高坡》,我们根据这首歌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来提出问题:黄土高原属不属于季风区?东南风和西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黄土高原的高原地形对季风有什么影响?等,在歌曲中引发学生的思考。

1.2引用古诗文

古诗一般是古代文人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突发灵感而作,所以,古诗文与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形象地反映了地理的垂直地带性;的《送瘟神》“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就揭示了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地理现象;乐钧的《一翦梅》“日似金丸,月似金盘”,就反映了日、地、月三者间的距离差异。

1.3引用有趣的故事

引用有趣的故事,可以让枯燥的课堂变得妙趣横生,必定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还是以八年级上册“季风气候”为例,可以引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当时正值隆冬,赤壁战场盛行冬季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若用火攻反而烧了自家,为此,周瑜焦虑成疾,一筹莫展,正在危急关头,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诸葛亮通过观察天气、天象的变化,准确地预测当地冬至前后短时间内会偶然出现刮东南风的天气反常现象,结果助东吴火攻曹营成功,大获全胜。”如此讲述幽默风趣,学生乐听乐学,寓教于乐。

2.运用读图启发式教学法

地理中“图”很关键,有地图、温度示意图、雨量统计示意图等,它们都是学习地理必不可缺的一个工具,承载着地理的基本信息。比如,在最初的空间定位时,让学生们多看地图,把整个地图的基本轮廓记忆在脑海里,当老师提到“中东”或者其他某一个位置时,学生大概能回忆到它的基本地理位置,以及它四周的国家、地形,这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总结出经纬度的定义、规律等。

大量的图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图、三维立体图等的使用,更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立体感、空间想象力以及探索能力。

3.提高课堂参与度教学法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知识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广泛,且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断地增强。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课堂不再是唯一的获得知识的途径。因此,地理教师要转变“填鸭式”的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实现“主导者”向“引导者”角色的转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

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拿出一定的课时让学生“充当”地理老师,把学生分为小组,通过一定标准的评比,选出“地理老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增加了学生们之间的竞争合作;条件允许的话,老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亲身观察地理现象;进行学生地理新闻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

4.注重情感教育法

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教师经常过多地关注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与同学之间的情感目标。

目前的地理教学中,教师一般都只是根据课本,讲解知识点,让同学们强行记忆。地理是一门偏向于理科的学科,老师往往有些严谨,注重理性思维的培养,这样会造成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的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有的学生会因为不喜欢这个老师而讨厌这门学科,所以,地理教师一定要与同学们保持融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应努力让地理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

另外,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学业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

现代的学业评价应具有以下特点:框架性,即让学生必备大量的地理事实;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引导师生都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要改变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运用新颖的、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探索能力出发,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学习中得到快乐,让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最终走向“探索地理”的海阔天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磊.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学地理教具使用的几点浅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1).

篇(7)

地理教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于一体,是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地理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地理教学对初中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现阶段的国情

作为社会主义公民,学生有责任且有义务了解中国的地理情况。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对我国的自然情况等有一定的了解,了解到中国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让学生加深中国国情的了解,知道某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某些地区的人们还未解决温饱问题,从而让他们培养节约的好习惯,珍惜现在的各种资源,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准备充分的条件。

(二)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该学科和数学、语文等其他学科均有交叉的地方。学习地理,需要很强的理解能力,也需要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更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地理知识也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特点,学生通过地理课的学习,能够感受到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丽,从而培养了审美情趣,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结合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发现在教学方式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方式流于形式

地理教育虽然被视为一门基础学科,但在升学率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将地理学科作为“副科”的一种,不重视地理教学。在初中课堂上,由于地理教育长期受到冷落,老师课前不重视备课,授课时照本宣科,对着书本的知识生搬硬套,使用陈旧的教学资料,学生提不起兴趣,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二)学生参与性不够强

在传统授课方式的影响下,教师采用灌输式教育,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思维没有得到启发,没有从根本上消化所讲授的内容,长此以往,这种模式会使学生逐渐养成不好的习惯,过分地依赖老师,碰到问题不会自己寻找方法。同时,由于学生参与性不够,无法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授课效率自然得不到提高。

三、创新地理教学方式,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针对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创新地理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改善。

(一)教师应该积极和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地理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传统的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记录为主的模式。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具体针对每堂课内容的特点,应用多种教学技巧,比如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等。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鲜活有趣,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质疑所学的知识。只有学生得到亲身的参与,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才能更加深刻,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内容。比如,在讲授地区降水和降雨分布时,可以以梅雨为例,让学生联想与降雨相关的诗句或者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了学生的记忆效果。另外,积极的互动也加深了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积极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使课堂变得生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课堂教育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图片、声音和视频,可以将人的视觉和听觉进行积极调动。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针对所要讲授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借助于各种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对中国省市进行介绍时,可以通过该省具有特色景物或者特色进行讲授,配以相关的图片或者故事,例如,介绍湖北省时,可以湖北—武汉—黄鹤楼为主线,通过展示黄鹤楼的图片,让学生形成独特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记忆,从而消化所学的知识,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应该具有针对性。教师应该充分结合所要讲授的内容的特点,决定是否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而不是盲目地采用多媒体授课方法,从而达到最好的课堂效果。

(三)充分借助地图的优势,使课堂生动有趣

地图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标志。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多多考虑地图的作用,充分发挥地图的优势,让学生形成有效的记忆。例如,在讲授中国地形时,可以通过各个地区的山川河流形象的展示,强化学生的记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在无形中记住了所学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而且,通过地图教学,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初中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学生本人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于目前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只有教育工作者引起足够的重视,创新地理教学方式,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8)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12-01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们一味的追求学生的最后成绩,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学生们是在随着老师的意念在学习而不是真正的喜欢上这门功课,缺乏对地理的兴趣以及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因此,新课程的改革要求老师转变观念,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大胆创新,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效率。

1.高一地理教学出现困境的主要原因

首先,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不浓、态度不积极。学生升入高中以后,认为地理不重要,当地理教师反复强调其重要时,学生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反感情绪,态度消极,更谈不上兴趣了。所以,在教学时地理教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入手,培养学生地理审美情趣、爱国情操、人文地理情像、积极的学习态度等。其次,学生地理知识基础薄弱。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总体了解不够,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加强,特别是对地图知识的基础极为薄弱,连最基本的中国行政区划有多少个都知之甚少,半数以上的学生对地理知识范围了解较少,这对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非常不利,以至于高三毕业生也对地图知识掌握不到位。最后,学习能力不够自主。新课程理念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许多教师在高一地理教学中贯彻了这一理念,结果发现学生不太适应,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教师灌输式地给予,对于需要自己动脑筋获得问题答案的教学方式不够适应。这种现象说明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这些本应该在初中地理教学之中得到充分锻炼的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得到重视,相当比例的初中地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出发点还是围绕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只要学生将考点内容掌握透彻就行了,至于能力发展情况,则不是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正是由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观点,一些学生在学到地理知识的同时,学习能力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

2.突破教学困境的途径

对于学生在高一地理学习中出现的这些现象,一味地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立足教材与学生实际,潜心研究教学方法,才能够有效破解这些教学困境,提升地理教学成效。我在高一地理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努力,突破教学面临的困境。首先,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方面,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布鲁纳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的最初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一种内在动机,而不是诸如等级、奖赏、竞争之类的外来目标。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创设问题情境。新课程强调地理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和现象都与地理有关,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把这些问题作为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让学生爱学。在课上,经常以这样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或者说出学生熟悉的现象,从而引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同时,有同学说:“地理课尽学位置、地形、气候,多没趣,上课就想睡觉。”可见,想要改变地理教学困境,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其次,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地理学习效率。在地里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之非常重要的,它能促进学生掌握自己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再次,新课改下,多媒体教学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自然地理中很多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现象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劲,而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有利于突破时空限制、增大信息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可以借助动画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各维度昼夜长短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如演示褶皱、断层的形成过程。由于多媒体计算机能播放影像资料,所以在讲火山、泥石流时可以播放相应的影音资料,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结语

改革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教学方法、考试内容、能力研究与培养、学科渗透是主要的。素质教育体现的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而高考则体现知识的灵活,技巧的应用,两者相辅相承。素质教育也可通过考试体现出来,所以教学的主攻方向也应体现灵活,学生学习更要注重技巧的积累,知识的拓展,能力的渗透。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适应新的地理高考。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77-01

地理知识的学习对于日常生活的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关于生活中的地理实例有很多值得考究的地方,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对于地理知识教学的有效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1.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教学方式逐步向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指引,在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中,体会各种社会现象和生活问题,将地理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学校调换作息时间表时,在课堂上我可以问:这个学期我们上晚自习时天已经暗下来,那时才16点30分,而上个学期我们17点30分上晚自习为什么天还没有黑呢?"像这样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生活问题,学生的兴趣极高,他们大多数都会积极的去思考,进入学习的状态。使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

1.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的意识

现今,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的意识匮乏,可以说从来没想过怎样能为社会谋福利、做贡献。而地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完善了过去教学中的不足,弥补了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缺陷。在学生本土的生活环境中,其熟悉的生活事例才能够让他们体会到地理知识的有用之处和情感价值。这将会让学生重视生活、认识家乡、理解现实,在关注的过程中肯定会认真思考生活中产生的问题,主动学习,积极动脑。进而提高学生参对参与社会的认识,实现理论结合实际,用学到的知识去回报社会。

2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2.1生活化的处理教材,优选教学内容

目前,初中义务教育地理学科的教学还是人教版的模式,其最明显的弊端是简单且少量的实例内容不能与当代课堂的教学流程有效的配合。由于地理学科教学的广泛性,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死记,还要了解世界各地的人土风情、自然规律和地貌特征等,于是,对初中地理教学的要求也不能照本宣科。要使初中地理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使其产生兴趣,下面的方法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1)及时调整,在进行当地地理知识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整理当地的地理情况,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2)适当附加,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且教材中注重的内容,教师可以加强课堂上的识记效果。(3)合理忽略,教材中一些超出学生学习能力或偏离实际需要的内容,教师可进行合理删减。(4)整理讲解,对于抽象又比较重要的地理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整理后再讲解,这样便更具有条理性,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

例如,学生对于风土人情部分的讲解兴趣大大超过了知识本身,教师可以多准备一些风土人情小故事,将这些风土人情小故事合理结合都生活之中,比如哈密瓜为什么在新疆地区会更甜等小常识,将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根据南北方房屋建筑特点来讲解,为什么南方以尖顶为主,北方以平顶为主,讲解降雨量多少,从而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以上方法完善了地理课堂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有效的学习地理知识,对于认知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切实做到了快乐的学习。

2.2生活化的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和知识的关系就好像是红花和绿叶,红花虽好,但也需要绿叶的陪衬,这样才更显娇贵和艳丽,同样,知识只有融入到情境中,才能散发出其力量和光芒。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利用生活的情境体验来传授知识,将生活情境合理的设计到教学中去,以便学生可以快速的进入状态,从而对地理的学习产生兴趣,挖掘其内在的潜力。

例如,在学习《欧洲西部》这一课时,其中"一张火车通票"就激起了学生的求职欲望,学生自主学习性特别强,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这种学习热情持续了整整一节课,大大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生活化的构建知识,链接新旧知识

新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于学习目标虽有界定,而课程的预设与形成却是新课程中的重点。这将导致教师经常会处于"尴尬"的局面,对于学生全然不知地理知识的境况甚至会产生"愤怒"。然而,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们并没有把实际的生活经验与新课程融合在一起,也可说是还未形成交集,建立知识链接。因此,不如将愤怒和尴尬化作新的教学方式,把过急、过硬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在教学设计中有效结合当下的社会背景以及学生的生活实例,逐渐引导学生适应生活化的地理教学,那么组建新的知识链接将不再是件难事。

2.4生活化的编制习题,促进理解运用

美国教育家曾说过:"学生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是学校最大浪费。"而现今,我国地理教学的新课改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要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都有用的地理知识。但是,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实现了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考试的试题却还是老路子,这无非就是"换汤不换药"。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的结合热会时事热点,生活经验编制符合新课改教学的习题,题干要具有真实性、客观性,传达的地理信息要精确,与之相匹配。经过这样的学习与练习,不仅可以培育学生将知识付诸于实践的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采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学到的地理知识得到最大化使用。

参考文献:

篇(10)

在当前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初中地理的实际难度,只有抓住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保证初中地理教学取得实效。基于这一认识,做好课堂教学成为了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结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际,以及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贯彻落实生本教学理念,并积极构建高效生本课堂,才能保证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取得实效。从这一点来看,初中地理教学应制定具体措施积极构建高效生本课堂,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持,保证课堂教学能够取得实效。

一、精心设计导入,增强吸引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全神贯注的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就有了探索奥秘的勇气和毅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会充满热情,因此,应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兴趣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该有的放矢,抛砖引玉,讲好每一节课,增强课堂魅力。讲好每一节课要特别注意新课的导入。可采用歌词、谜语、动漫图画、创设情境、寓言故事等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通过观察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努力寻求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在高效的课堂气氛中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并且合理记住重难点。这对于教师来说,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使整个课堂实现了双赢。教师还可以应用简洁、风趣、恰当、幽默生动的导语,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其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形成教学。比如,我在讲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中的第二节《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时,先让学生观察一些省区的轮廓,然后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进入课堂情境中。形象记忆一些容易记住的省份,如黑龙江省像只天鹅、像只展翅飞翔的老鹰、山西省像平行四边形、陕西省像一把钥匙或者跪着的兵马俑、山东省像攥起右手伸开拇指的拳头、青海省像只兔子、海南省像个菠萝、湖南省和江西省像兄妹的头像、辽宁省像个大问号,等等。在本课小结时采用七字歌让学生记住省份。如: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还有港澳好河山。(“五江”指江苏、新疆、江西、黑龙江、浙江;“二宁”指宁夏和辽宁。)对于这些轮廓“四不像”的省区,记忆时不能“心急”,经常看看就可以记住。还可以找一张彩色的中国地图,贴在家里或者宿舍床的墙上,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网络化发展。所以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以现代化的手段来展现地理课程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直观地展现抽象的地理课程。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能够表现静态下的地理图片,还能够演示出复杂的地理动态画面,并且结合声音,生动地再现地理中事物的场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比如,在讲到地震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找到有关地震的画面以及地震后的景象,这样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不仅如此,还能够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的眼球。

三、开放式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有机结合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开放式课堂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但不利于基础知识的传授,也不利于基本技能的训练。怎样将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与新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有机结合呢?我在“地势西高东低”的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我先用讲授法给学生介绍了中国地势的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并布置学生巩固好识记的重点;最后布置学生思考讨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征,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为什么?学生在这节课前面一阶段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过程中,前面的快速识记、快速思考知识密度较大,已经有点疲惫,大脑正要进入抑制状态。这时突然接受了不同的刺激,再次找到了兴奋点,于是,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有说有利的,也有说不利的,师生一起进行了辨析,最后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主要为有利方面:1.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地,形成降水;2.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3.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在前面铺垫的基础上,通过讨论,让学生自主得出结论,水到渠成,完美收工。

四、分散学生识记或理解的难点

初中地理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和识记量大的知识高度集中,因此,很多学生感到地理这门课程非常难学,甚至出现不喜欢这门课的现象。所以,一个优秀的初中地理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分散教学中的难点,在某些地方降低教学难度,再在别的合适的地方弥补上来。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分布”涉及到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名称、位置、特征等方面,如果按照常规逻辑,将这么多内容集中讲述,一节课都讲不完,而且味同嚼蜡,学生不感兴趣。吸取了以往的教训,我在“地势西高东低”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时候,就提前插入了“地形复杂多样”中的部分内容,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分别对应到不同的地势阶梯上,在“地势西高东低”这个以理解为主的内容中,加入一部分识记的内容。学生很乐于接受,教学效果很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一节地理课,如果要达成学生在三维目标方面有更大的收获,其课堂是高效的,背后必定是地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反思、更新和实效运用。总之没有所谓最好的教师,而只有最适合特定课堂的老师;没有最好的课堂,只有最有效实现特定目标的课堂。地理教学改革是逐步积累的,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地理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地理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篇(11)

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对于师生犹如战场对于将士。向课堂45分钟要高效益,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学生心往神驰的境界。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那么如何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善于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往往与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古人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初中地理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巧引歌曲。在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东南风,西北风吗?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的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这些诗犹如“调味剂”一般使地理课堂增添了一番韵味。

(三)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我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一节时,讲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位地理学家。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就更高涨了。

其他还有诸如:发挥文理综合优势,引入历史典故、传说、名人轶事、时事政治、数理知识等;发挥图文结合优势,展示地形图、政区图、绘制各种示意图、趣味读图等;发挥学用结合优势,制作地球仪、制作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天气现象等。

在地理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课堂刚开始,教师如果运用精彩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则很快被吸引,注意力将集中于课堂,利于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洞察学生心理,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适时引入课堂,并作适当铺开,并予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空间,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有助于其兴趣的维持;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回顾总结,让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更持久。

二、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 “太阳高度”时,设计如下问题:①为什么“冬天冷,夏天热”?(猜想)②一天中什么时段最热?(验证)③冷热取决于什么因素?(结论)上述三个问题从生活现象入手,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学生经过猜想、验证过程,获得新知。

1、利用好课本中的图

图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充分运用地理图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地理图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地理地图、示意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其中地图的作用更重要,利用好地图,对学生理解、记忆课本中的文字有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利用好图尤为重要。学会用图。在讲完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设计一些问题。例如,在讲完“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后,我给学生设计了学生能接触到的问题:假如你要到北京去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要通过哪些铁路线?经过哪些城市?这样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目的,又训练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视多媒体的教学

多媒体是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于一体,声形色画并茂,既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进程,集中注意力,又能使课堂教学变的更为生动活泼,能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浅显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