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人生哲学的核心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8 16:51:3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人生哲学的核心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人生哲学的核心

篇(1)

1.学习压力过大

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着沉重的课业负担,许多学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沉重的思想包袱,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郁郁寡欢,严重者甚至出现失眠、神经衰弱等状况,从而导致精力下降、学习状态不佳,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2.人际关系问题

渴望交流与他人的认同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与人交流的要求更为强烈,因此,人际关系也成为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小学生相比,人际关系问题对中学生的影响更为严重,中学生与教师、同学乃至家长的关系一旦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其心理负担,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一些困扰。

3.青春期问题

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青春期问题是他们在这个阶段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往往会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对早恋产生朦胧的憧憬,同时会渐渐萌生出强烈的叛逆心理。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妥善地加以引导,很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甚至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所以,班主任和家长必须加强对学生青春期问题的重视,进行正确的引导,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4.心理素质较差

当今社会,很多青少年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俨然一个小公主、小皇帝,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期如此,孩子难免养成骄纵和任性的性格,宛如温室中成长起来的花朵,受不得一点风吹日晒,心理素质较差,一遇到挫折就难以承受。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受到一点委屈就觉得痛苦万分,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轻则影响学习,重则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了解学生的需要,用爱心感染学生

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把病治好,了解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能很好地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工作。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对症下药,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同时,班主任应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学生,用爱和行动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切实地感受班主任对他们的爱,从而在心灵上与班主任相互靠近。特别是对于缺失爱的学生,班主任更应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用诚挚的爱心去温暖他们,融化他们心里的坚冰,让他们从班主任和同学身上找回那些缺失的爱。

三、给学生以人格上的尊重

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班主任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自尊,给学生以人格的理解和尊重,从而使他们体会到被尊重的喜悦,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产生自信、自尊、自爱的心理。长此以往,在充满平等和尊重的氛围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会进一步觉醒,个性特征会进一步凸显,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发挥出更大的潜能,心灵和人格也会得到滋养和锻炼。同时,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还体现为不分性别、相貌、成绩好坏,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任何因素而对学生加以歧视,让他们在友爱、融洽、和谐的班集体中健康成长,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旅程。

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青少年学生在成长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惑,很多问题都是他们无法独立解决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班主任的耐心引导和帮助。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应有意识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以便及时了解他们心理上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从而妥善地加以解决,确保学生在正确的轨道上成长和发展。与学生交谈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沟通方式,班主任在谈话中应试着加入一些具有引导性的提问,以便了解学生的困惑所在,并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同时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2)

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主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在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尤为重要。如今,大学生的主力是90后一代,这代学生聪明、活跃、创造力强,但也易冲动、盲目、爱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用传统灌输的方式,应该在尊重大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出的背景

(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大多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简单、单一的方式进行着,常见的活动是开讲座、看电影、喊口号。这些曾经非常有实效的活动,在新一代大学生身上却看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引起部分学生的反感。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于升旗仪式这类活动无故缺席或者态度散漫。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取得良好效果的体现。

(二)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

时下大学生普遍是“90后”,他们身上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有他们独立的风格。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详细了解“90后”大学生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热情开朗又沉默孤独。在熟人或者朋友面前,这些大学生是热情的,是开朗的,是可以很好交流沟通的;可是在陌生人面前,他们又是沉默的,不愿意交流。此外,虽然他们的出行、玩耍都是一大群人一起,可是他们又是孤独的,不愿意分享心里的真实感受。

2.独立坚强又依赖脆弱。“90后”大学生不喜欢父母、教师、朋友过多地干涉或参与自己的事情,遇事喜欢自己拿主意,这些都体现他们独立的一面。当遇到挫折或者心情难过时,他们会一个人悄悄地哭泣,不会在人前展示他们的软弱,从这点来看他们是坚强的。然而,大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是整个家庭的中心,大多数没有独立生活的经历,而且他们的成长也都很顺利,所以他们无形中养成了依赖的性格,并且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较脆弱。

3.喜欢新鲜事物,对新事物充满探知欲。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信息爆炸、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因而他们也具有对新事物强烈的探知欲。他们思维活跃,创造性强,追求新鲜刺激,接受新事物的程度高,从近年来过山车、蹦极等年轻人喜欢的活动发展迅速就可见一斑。然而,对于传统单一的活动,他们就兴味索然了。

4.责任感不强,做事随性而为。“90后”大学生轻率、冒进,做事喜欢随性而为,责任感不强,他们很少能够坚持完成一件事情。

5.自我意识强烈,以自我为中心。当代大学生更大程度上关注自己的心理感受,关心所做的事情能不能让自己开心快乐,自己能不能从中获益。当代大学生凡事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和顾及他人的感受。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着力点

研究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目的在于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来对他们进行引导。如果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就不能很好地学习文化知识,更谈不上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因此,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可以看到,单一、沉闷、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无法得到相应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改进教育方式,才能最终达到教育目的。加大人文关怀的力度,增强心理疏导的有效性,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更是关键点。

(一)加大人文关怀的力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

首先,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受教育程度差异也很大,有些学生甚至存在深深的自卑心理,如果缺乏一定的关怀,甚至会演变成对社会的仇视。因此,学校、教师等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变压力为动力,努力地为未来拼搏。

篇(3)

一、体会“离别”的伤感

1.感悟“离别”后的寂寞

《追逐繁星的孩子》中的所有角色都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离别”经历。女主角渡赖明日菜从小就是去了父亲,而母亲是医院的护士,工作非常繁忙,常常早出晚归,很少能照顾到明日菜。正因为如此,明日菜表现得非常独立能干,她往往一个人干完所有的家务活,还仔细学习,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明日菜的优秀受到了同学们的嫉妒,而她也因为要及时回家做家务,所以每天都要很早回家,很少加入到同学们一起玩耍的队伍,故遭受着同学们的排斥。单亲家庭以及不合群使得明日菜的生活显得非常寂寞,她就和小猫交起朋友,还将山上的洞穴变成自己的秘密基地,常常独自一人来基地生活。从明日菜的生活方式可以感受到她在失去父亲后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所以当明日菜进入雅戈泰后,她才感慨说:“原来我只是太寂寞了!”这句话道出了明日菜来到雅戈泰的真实原因,影片中的其他角色一开始就已经明确了自己去雅戈泰的目的,比如森崎老师一心一意为了使亡妻复活而冒死来雅戈泰,唯有明日菜不知原因的就迷迷糊糊地进入了地下世界,直到影片最后,她才知道她来雅戈泰的原因并不是想复活瞬,而是因为自己失去父亲后太寂寞了,而瞬却给她一种久违的亲情感,这种亲情感随着瞬的离世而消失,为了重觅这份温馨的感觉,她才不惜一切来到雅戈泰。当明日菜与森崎老师一同来雅戈泰后,她又从老师那里感受到了来自父亲的爱,体会到了小猫给她带来的友情,由心感悟到了犹如恋人般的爱,而正是这些情感使她打消了寂寞感,让她毫不犹豫地来到与人世间隔绝的雅戈泰地下世界。

明日菜的老师森崎在十年前经历过一场生死离别的痛苦――他的妻子因病而逝。在之后十年的生活中,森崎老师始终没有接受其他女性,他一直对自己的妻子念念不忘,始终在暗地里研究雅戈泰世界,希望有朝一日能进入雅戈泰中的生死门,将自己的亡妻复活。森崎老师已经是一位中年男子了,却依旧饱受着亡妻之痛,并且一直一人居住,自然尤为寂寞。

瞬与心是一对亲兄弟,他们从小就父母双亡,由他人收养长大。孤苦伶仃的寂寞已经使瞬感到绝望,他便不顾自己的生死来到人世间找希望见到的人与物。当瞬见到明日菜时,一见倾心,仿佛重温了亲情的美好,确定了明日菜就是他想见的人,于是他没有遗憾的选择了死亡。心接受村里长者的使命,要从明日菜身上夺回歌薇丝。在与明日菜相遇后,心也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情感,于是他违背了村里前辈们的使命,一路上都保护着明日菜。心从小父母双亡,有刚刚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哥哥瞬,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毫无亲人的孤儿,却从明日菜身上体会到了爱的感觉,即使他因为帮助明日菜而受到雅戈泰世界的排斥,成为一位流浪儿,也不惜一切代价守护住这一份难得的情感。

2.“离别”后的思念

在《秒速5厘米》中,远野贵树与原明里在小学时就已经互相喜欢上对方。但是,在上初中时,贵树依旧在东京都,而明里却转学到了遥远的木县。在两人离别的前夜,明里与贵树通电话时情不自禁地痛哭流泣,而贵树虽然在与明里的通话中表现得非常镇定自若,却在通话结束后,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悲伤之中,并后悔自己没有向她说一些安慰的话。两人虽然离别后相距甚远,却仍然思念着对方,贵树与明里仍然坚持用书信与电话保持着联系,互相诉说并倾听彼此间的心声,这一份思念拉近了身处异地的两人心灵。

之后,贵树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又不得不转校到偏远的鹿儿岛,他与明里之间的距离又将被无情地拉远了。在贵树离别的前夜,他不畏路途的遥远,手绘了数个星期的乘车路线,精心准备了想对明里说的心里话并为她写了一封饱含深情的信,决定踏上艰辛的旅途,只为再见明里一面。虽然贵树乘坐的列车迟到了四小时,但明里依旧在车站旁一心守候着他的到来。在当天晚上,两人没有传达出千言万语的爱意,仅仅是亲吻了一下,就将两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显露无遗。最后,两人紧密地抱在一起入睡了,而他们之间的心在此刻也如同给他们的拥抱那样贴近。

上了高中后,身处异地的两人都各自交大了自己的新朋友,联系也由最初的逐渐减少到最后失去了音讯。虽然贵树已经和明里离别,却始终对明里怀有思念之情。由此贵树一直在独自一人写着手机短信,却又不写短信的收件人地址,想要将这份思念传递给明里却又担心打扰她新的幸福生活。怀着对明里思念的贵树再也没有接纳身边的其他女性,他忽视了暗恋他的高中同学澄田花苗,拒绝了同事水野理纱的爱情,因为他心里的思念还是给已经离别的明里。

二、“重逢”注定要再次“离别”

1.死者不可复生

《追逐繁星的孩子》中的森崎老师最大的人生心愿就是让已经死去的妻子理纱复活,为了达成这一愿望,他没有再接纳其他女性,十年来一直是独自一人孤独地生活,潜心研究雅戈泰世界的一切以及令死者复活的方法。终于有一天,他如愿以偿地来到了雅戈泰的生死门并请求神明复活自己的妻子。神明虽然答应了森崎的条件,却将理纱的灵魂注入到明日菜的肉体上,而明日菜则成为了理纱。不仅如此,森崎还遭到了神明的袭击,瞎了一只眼睛,为实现复活他妻子的夙愿,他受到了神明的惩罚,不但牺牲了自己还连累了明日菜。一路保护明日菜的心气愤地说道:“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他阻止了这一切,解除了神明的力量,理纱的灵魂又要从明日菜的肉体中消失。当理纱将要变回明日菜前,她说:“寻找幸福吧!”

十年的精心策划只迎来了短短几分钟的重逢,而重逢后又面临着更加痛苦地离别。在两人重逢的短暂时间里,森崎一直在对妻子表达着自己的思念与永不变质的爱,而妻子却让他寻找幸福,这就是妻子对他的祝福。正如心所说的那样,活人比死人更重要,与其内心一直位已经离别永眠的死者担忧,倒不如将目光放在身边的人,将爱给与身边的人,发现并珍惜身边爱自己的人,寻找新的幸福生活,踏上人生未来的旅途。

2.失去的感情无需挽回

《秒速5厘米》中的男主角远野贵树在上高中后就没有再和明里联系,但心里却一直牵挂着她,以至于他忽视了暗恋他已久的高中同学花苗以及交往长达三年的公司同事水野理纱。不仅如此,贵树还想公司辞职,自从他与明里失去联系后就再也没有尝试开始新的生活,仿佛一直活在明里的阴影中,难以自拔。有一天,贵树与明里不期而遇,两人却擦身而过,当两人想要回头看对方时,一列火车挡住了两人的视线。于是,贵树等到了火车开车,却发现明里已经离开了,而他也微笑着,如释重负地踏上了自己的路途。这次相遇使贵树彻底明白了明里的想法,知道了她已经开始属于自己的新生活,这段有缘无分的感情也已经无法挽回,即使重逢,光阴却不能倒流,儿时的那段美好日子亦不能重现,与其两人尴尬的重逢,倒不如各自将儿时美好的情感回忆深埋心中,留住那份难得的纯真记忆,随后踏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继续寻找未来的幸福生活,与其惦记着那份已经不可能的感情,倒不如好好珍惜身边的人,不要漠视身边爱自己的人。

篇(4)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欲解“人生问题”而事哲学研究

王国维的人生一开始便充满悲剧色彩。就时代而言,国家可能随时倾覆;就个人而言,幼年丧母、自小多病、科场屡败,人生处处不如意。1901年秋,年届25岁而尚无所成的王国维在罗振玉的资助下出国留学,寻求新的人生。然而到日本仅数月,因脚病发作而被迫归国。对此他曾感叹说:“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①。自日本回国之后,王国维彻底结束了学生生涯。与此同时,长期困扰他的“人生问题”急剧膨胀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他将精力投向哲学,试图在哲学的智慧中求得答案。

需要说明的是,王国维决定专事哲学研究之前,就曾对西洋哲学有着特别的兴趣,而这发生于他求学东文学社期间(罗振玉创办)。王国维的日文教师藤田丰八曾对来华留学的狩野直喜谈及王氏此间的学习情况,藤田氏对王氏的评价是,他“对西洋哲学深感兴趣,其前途大可属望。当时青年有志于新学的,大都对政治学经济学有兴趣,而想尝试研究西洋哲学者却极罕见。”②此间王国维开始广泛涉猎西方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哲学。其《三十自序》所谓“余之研究哲学,始于辛壬之间”说的就是此间的读书情况。1901年罗振玉创办《教育世界》杂志于上海并聘请王国维担任主编,《教育世界》开设有“哲学丛书”栏目,专门刊发时人翻译的外国哲学著作,其中就有王国维翻译的著作,如《哲学概论》《哲学小词典》就分别收录于“哲学丛书初集”和“教育丛书”二集之中。王国维对1902年及其后的读书生活,尤其是哲学方面的读书情况有如下描述:“所购哲学之书亦至,于是暂辍心理学而读巴尔善之《哲学概论》,文特尔彭之《哲学史》,……既卒《哲学概论》、《哲学史》,次年(即1903年,笔者注)始读汗德之《纯理批评》。至《先天分析论》几全不可解,更辍不读,而读叔本华之《意志及表象之世界》一书。”③王国维大量研读哲学书目是从1902年开始的,不过此间他一如既往地广泛涉猎西方社会学、心理学知识。稍后由心理学而转向哲学史,然后再由哲学史转向对具体哲学家的研读。在专人专著的研读过程中,王国维较早用力的是康德的论著,但因康著艰深晦涩难以读懂而转向了叔本华。事实上确如王国维所言,在康德最经典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论著中,除《判断力批判》相对容易外,其余两大“批判”均晦涩难懂。笔者认为,王国维放弃康著而转向叔本华的原因固然有他所说的前者“几全不可解”原因,但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叔著是面向红尘世界的思考,而其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人生的悲剧性问题。与此相应,“人生问题”是王国维长期以来所欲求解而不得其解的问题,因此自1903年接触叔氏《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始,王国维与叔本华的“神交”便真正开始了。

神往叔本华

篇(5)

0. 引言

林语堂(1895-1976)是中国现代的著名学者、重要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与哲学家。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做出了不少贡献。在西方,林语堂不仅仅是学者作家,更多得是被称为哲学家。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位于畅销书之首位。他向西方传播了孔孟老庄思想,向西方读者展现了真实的中国哲学与形象。美国林语堂研究专家Timothy C. Huson在林语堂国际学术研讨会评价林语堂时认为他提倡日常生活哲学,睡觉哲学,饮食哲学,在这些日常哲学中,含有深沉的哲理,他通过讽刺和幽默,来表达他的哲学观点。其作品没有故意迎合美国人的口味,他是一位很有独立人格的哲学家。

1. 林语堂是哲学家?

林语堂一生贡献卓著。作为作家,著述颇丰。作为语言学家,他研究了古代方言、探究闽粤方言之来源等,编撰《林语堂当代英汉词典》。作为发明家,倾尽家财发明出来明快打字机。作为翻译家,不仅向西方介绍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还向西方译介了中华哲学的精髓——儒家与道家思想。因为他的幽默与闲适的生活哲学,他是一位哲学家。

1.1 为何林语堂是哲学家?

哲学是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所讨论的自然与生命的本质。哲学家就是对哲学的深入研究思考的人。纵观其著作,从译著《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Confucius)、《老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Laotse)到英文小说《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传记《坡传》(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po)以及散文集中,体现出综合儒家与道家思想之所长,体现各种生活哲学。但是这种哲学与传统的儒道思想不同,融合儒道,使两者互补,是儒道的发展与升华。林语堂在文化传播过程当中,一直努力构建自己的文化哲学。这个哲学就是“半半哲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林语堂是一位哲学家。

1.2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半半哲学”起源于儒家中庸传统,并以道家的眼光反观儒家思想。一开始,林语堂极力反对“中庸”,在后来受到克罗齐的美学思想的影响,重新审视了儒家“中庸”思想,至后来极力推崇。林语堂认为中国人是“一半道家主义,一半儒家主义”。分别抽取了儒家和道家中合理的部分,摈弃了其中的糟粕。但是“半半哲学”并不是指一半道家精华,一半儒家精华,林语堂从小出生在基督教家庭,所受西洋教育很多。同时还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各方面的精华凝聚在一起形成其独特的“人文主义精神”。所以“半半哲学”是集众家所长,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哲学。“半半哲学”既是林语堂文化观的体现,也是其人生哲学的高度浓缩。

1.3 林语堂“半半哲学”翻译观

林语堂对自己文化哲学的构建在各类作品中都有不同体现。林语堂在谈论儒家与道家的区别时,认为儒家的人生观是积极功利的,其本质是“都市哲学”;道家的人生观是消极的,对世界抱着否定嘲弄的态度,其本质是“田野的闲适哲学”。在他看来,这两种哲学思想是两种极端,在这两个极端中间还有许多中间可取的部分。最佳的人生态度应该是不过分功利,有保持最崇高的理想,不完全逃避社会,同时有着充分的节制力。其人生哲学指导他的创作与翻译活动中所使用的策略都有一定的影响。

林语堂认为真正的艺术是不可翻译的;译者与作者地位平等,译者也是艺术工作者(熊宣东2006)。他说:一百分的忠实,只是一种梦想。翻译者能达七八成或八九成之忠实,已为人事上可能之极端。凡文字有声音之美,有意义之美,有传神之美,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或得其神而忘其体,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体及声音之美完全同时译出。这是其“半半哲学”观的一方面的体现。而在其对于翻译中重视程度,在他看来,忠实可以分为四等,就是直译,死译,意译与胡译。死译是直译的极端,是译派中的国际档,反过来,胡译就是意译的极端表现,也是过激党。由此不难看出林语堂在“半半哲学”影响之下在忠实的标准上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

2. 哲学翻译与哲学体现

2.1 哲学翻译

如同诗人译诗,哲学翻译也需要由哲学家来完成。正是这两部不朽的传统哲学引导着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林语堂作为哲学家才能传达出最真实的传统儒道思想。林语堂的“半半哲学”中有儒家的思想精髓,也有道家的思想核心,还有其他西方思想精华。他相信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而编译了《孔子的智慧》一书。因为他十分推崇道家的思想,编译了《老子的智慧》一书。

林语堂编译《孔子的智慧》中把翻译与编辑创作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为了传播儒家思想,在序言导读中对现代社会其所具有的价值。不同于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也区别与对儒家思想的盲目褒扬,中正地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评价。书中深入揭示了儒家智慧的全貌。在翻译文本中,林语堂针对相同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翻译采取了灵活变通。如“礼”译

为“the principle of social order”,但是在设计个人行为规范时则翻译为“moral discipline”,在涉及个人行为原则时翻译为propriety以传达哲学思想内涵(冯智强2008)。

在《老子的智慧》中,林语堂提出“最好的翻译是愚蠢的翻译”。《道德经》在林译本出现之前就有9个版本的译文,自然优劣皆有。林语堂也从其中的一些版本中收益较多。林语堂使用“愚译”翻译《道德经》虽略显笨拙,但是却超出其他版本译文,展示了本真的中国传统哲学以及语言形式特点。例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Out of Tao, one is born;

out of One, Two;

out of Two, Three;

out of Three; the Created Universe.

虽然这种翻译会让西方读者一时难以接受,但是这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哲学。“Tao”不同于“way”,“way”不能完全表达出其中的哲学含义。没有使用西方哲学概念解释中国传统哲学,可以纠正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偏见。愚译在哲学概念的翻译中应该是最佳的翻译方法了。

2.2 “半半哲学”在小说创作中的体现

林语堂创作的小说有很多,如《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红牡丹》等。在小说中体现出来的哲学思想是一种儒道互补、中西结合式的哲学思想。

小说《京华烟云》中道家思想。《京华烟云》主要体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林语堂本人在《关于》中说道“全书以道家精神贯之,故以庄周哲学为笼络”。小说中第一卷的标题就凸显出小说将会描述到的道家思想,为“ 道家女儿”。林语堂通过对姚姓一家的人生遭遇以及人物性格的描写生动刻画了道家人生哲学思想。如姚父在丧子丧妻之后没有大悲,选择了云游四海,坦然面对。木兰作为“道家的女儿”完全集成了道家思想,她天真烂漫、胸怀开阔、与世无争、随遇而安。林语堂本人极为推崇,曾言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其实就是将自己所推崇的哲学完全表现在木兰的人物性格上面。

小说《京华烟云》中儒家思想。 小说中诸多风俗习惯就是儒家思想的体现,木兰出嫁的描写中,那些中国式的风俗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敬茶、会亲戚、进合欢酒等。这些是儒家风俗习惯的体现。再有曾姓夫妇作为小说中的儒家思想代表,在日常生活中规范与伦理,爱幼孝老。这是林语堂先生所认同的中国传统美德。但是针对看西方电影,曾文璞由开始认为是伤风败俗的态度转换为表面厌恶信中暗喜。这种刻画是对儒家思想中封闭一面的冲击。

曾文璞的尊儒与暗喜电影的对比显示出林语堂对儒家思想取精去糟。道家人物代表姚思安、木兰、孔立夫等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关注与忧患;不满现实渴望变革的心态与他们以“仁”和“义”凝聚人心、以“礼”维持关系凸显了儒道思想的融合。

2.3 哲学观在散文中的体现

林语堂著有多本散文集,其中作为译创的典范《吾国吾民》。在书中林语堂对于传统的社会政治生活作了评说,对传统的儒释道作了宏观评价,还对国民的特性作了独到的分析。在《吾国与吾民》第四章“人生的理想”中阐述了中国的人文主义、宗教、中庸之道、道教与佛教。在其他章节中列举了中国人“最糟糕最昭著”、“最恶劣”的两个特点:消极避世与超脱老狡。暴露了中国人缺乏组织能力。“超脱老狡”是一种麻木不仁与自私心理的表现。另一方面,对中国人的“知足常乐”表示了赞许。中国人能够随遇而安,在生活的辛酸或困苦中寻找快乐。

2.4 “半半哲学”在人物传记中的体现

林语堂所著传记有《坡传》(1947)、《武则天传》(Lady Wu1957)、《由异教徒到基督徒》(1959)、《八十自述》(1947)等。钱钟书曾言“为别人作传记也是自我表现的一种……”,《坡传》中苏轼的人生哲学其实就是林语堂人生哲学的真实写照。坡熔铸儒、释、道思想精神于一身,这正与林语堂的“半半哲学”不谋而合。林语堂在谈及著《坡传》的原因说知识个人比较喜欢坡。正式因为苏轼的人生哲学与林语堂所推崇的生活哲学一致才会产生共鸣,进而成为作传的动机。

以《坡转》为例,林语堂以真实史料为依托,展现了坡人生各阶段的处世哲学。《坡传》描绘了坡 60 多年的生活历程,重点着墨的是坡遭贬谪、流放时期。因其身处逆境,最能体现他“忧患来临,一笑置之”的豁达。第一章总论就以“独行其事”概括了坡超脱不羁的道家风度。林语堂描写坡祖父苏序高大英俊、慷慨大方、不慕钱财、衣食无忧、优哉游哉;最喜欢携酒在青草地上饮酒高歌,以遣时光。这正是道家思想所推崇的返归自然性情之美。坡身处狱中却鼾声如雷体现了坡准其自然、不惧生死与畅达脱俗。坡多入仕途体现了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不得不提的是,林语堂笔下的快乐自由的坡形象,与历史上亦有沉重、压抑、坎坷的一面的历史人物并非完全符合,这是因为林语堂独特的中西文化观,使他笔下的坡形象既融合了佛、道、儒的混合人生观,同时又兼具西方对“人”的重视,从而使坡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总结

林语堂作为文学家、语言学家的光环太过耀眼,但是作为哲学家的贡献更是不可小觑。林语堂独特的人文主义哲学观影响了其一生。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翻译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偏见,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哲学。英文创作中的哲学人生观让西方人认识了真实可敬的中国人。散文传记生动刻画出中国儒道生活方式。他“行为尊孔孟,思想随老庄”,作为哲学家,他的贡献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林语堂. 张振玉译. 坡传[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2]林语堂. 圣哲的智慧 [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冯智强. 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 [M].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8

[4]张强. 浅析苏轼人生观念中儒释思想的互补性 [J]. 三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8

[5]万平近. 评林语堂著《坡》传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94年第二期

[6]王慧. 论林语堂的传记文学创作 [D].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4

[7]孙晓玲. 论传统道家思想对林语堂的影响 [D].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8]高桂英. 林语堂《京华烟云》中儒家思想及其矛盾性 [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篇(6)

他似乎从来都不是一个学院中专门研究一个学科的学者,而是一个穿行于政商两界,深入到华人社会多方面的重要角色,也是媒体和公众所需要的焦点人物。他的学问其实是入世的,是经世致用的,是切近于他所处的历史情势和生活状态的。他其实是一个人生哲学的传播者,在一个剧烈变化的华人社会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南怀瑾传奇的一生其实是自有其神秘性和复杂性的。他始终活跃在全球华人社会的政治经济等领域,人脉关系遍及两岸的政商诸界。

早年在台湾,南怀瑾就有许多政商界的崇拜者,也在台湾当时的生活中扮演过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角色。而到了1980年代之后,又在两岸的关系之中多所着力,并做了许多有影响的事情。晚年在苏州的太湖学堂,也有许多各地的崇拜者以和南怀瑾先生见面晤谈为很高的荣誉,这些崇拜者当中不乏众多的高层人士。其实南先生的名声很大程度是由这些政商界的高层人士的崇敬带来的。

他在金温铁路的建设中的贡献,既是回馈他的乡邦故里,也是具有高度远见的行为。我父亲的故乡是温州,那里的许多人对于南先生有一种真切的情感,其原因就在于其对金温铁路的贡献。在今天高铁改变中国的空间感觉的时代,那铁路似乎已经不足道,但曾经的贡献却是异常巨大的。

他的卓识在于他对于世界大势有自己的独特的了悟,其实他对于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后的融入世界,并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快速崛起的进程,是敏锐地看到了,并有深切的感悟的,因此他1980年代之后始终在内地发展,也赢得了许多人的信任和崇拜。这既有他的生活哲学的传播,也有他的现世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本文由收集整理

打通儒释道的意义

但他最重要的贡献,却是始终以儒释道三家的阐释者的形象,赋予中国传统的价值一种现世生活的意义。

他的用力之处,其实不在于理论体系的建构,也不在于哲学研究的突破,南先生从来都不是学院中的学者,也没有在某个专门的学科中独树一帜,他不是一个以现代的学术训练进行专业的传统文化研究的正统派学者,所以他和学术界一直疏而不亲,几乎没有什么专家学者会探讨他的学说,也受到过学界的一些人的抨击,他的传统文化的阐释也被许多学界中人批评为硬伤多多、学识不够。

他并不在正统的学界圈子之内,似乎也并未试图和正统的学界一争短长,而在于纵横整个传统文化领域,对佛学、儒学、道家等均有自己的体会,且他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对传统文化进行了阐述。同时他具有强大的个人魅力,在社会中拥有许多信仰者,可以说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很大贡献,对于佛儒道学说的整合,使得这些学说能够通过他的串讲和传播而让许多人豁然开朗,获得关于人生的感悟。

他的讲学活动或著作都是对于传统的经典的发挥,这些发挥的着眼点不在于经典本身的考证或研究,而是从自己的心得出发,对于传统当下意义的发挥。南怀瑾先生的认识不在经典的学术化,而在于它的现世化,也就是着眼于经典在华人社会转型中的意义。

他点明:“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同时他生动地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这些说法的基本含义,在于他的工作其实是试图用传统的中国价值,为华人社会的剧烈变化寻求一种精神的皈依。

儒释道的“打通”是他的事业的核心,这种打

转贴于

通的意义在于为今天的华人社会提供一种人生哲学。一种既出世又入世,既超越又世俗的价值观。

对传统独特的诠释

如果说星云大师等人促进了佛教的“人间化”,可以说,南怀瑾则试图将整个中国的传统思想的核心都“人间化”。用儒学解决我们现实的人际关系的问题,用佛家解决我们的精神超越的问题,用道家解决我们修身养性自我修养的问题。这些构想其实是南先生最为生动和吸引人的地方。他的讲学和著作的现实性也正在于此。他的传统的诠释其实是为了当下的人生问题的解释。这些解释又和其他类似的诠释者有所不同,因为南先生所影响的往往都是社会的高层的政商人士,所以他的支持者固然有普通人,但最重要的还是政商界的人士。

他的形象仙风道骨,气质不凡,让人一见而产生崇敬,因此政商界饱受现实压力的人,都从他那里寻找精神的慰藉。普通人也由于这种神秘性而对他产生敬仰。他的书并不像许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那么生动,其实还是显得文字稍有艰深之处,思路也并不非常浅显,正因为如此,他的书反而让许多不在学界内的人感到高妙。而他在太湖学堂的教育的实践,也是试图传播传统的精神的一种努力。

其实对于20世纪后半叶的华人社会来说,先是台湾的发展,这种发展是进入西方的生产和消费的系统的。其中的生活变化巨大,对于华人的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非常深入,在台湾如何借助传统完成转型,寻求传统中国价值和现代生活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台湾社会需要转化传统来解决现代化所遇到的精神困扰和问题。南怀瑾先生在台湾就扮演了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

篇(7)

“生涯”一词很早就有,如《庄子・养生主》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南朝沈炯《独酌谣》“生涯本漫漫,神理暂超超”等,这些文献中的“生涯”主要指生命、人生、生活等。现在,“生涯”则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又称职业生涯。或者说“生涯”就是植入职业元素的人生,生涯发展则是指人通过职业活动获得的成长和进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丰富,人生价值的实现。

中国自古就关注人生问题,人生哲学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思想精髓。不同的思想流派,如道家、儒家、释家等,有着不同的思想方法,并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人生价值、人与外界的关系、人的生存、人的发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关于人的生涯发展的问题。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思想体系长期指导着人的成长和发展,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古代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因此我们要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它们运用到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指导当中,以建立符合我国文化背景、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涯发展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

一、《周易》是生涯发展哲学思想的源头

《周易》被认为是生涯发展哲学思想的源头。《周易》哲学的中心是人生论,它把对宇宙本体及其属性的形上体察作为人类安身立命的最高依据,在宇宙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中确立人类的精神家园,关于生涯发展思想最精辟的概括是人天关系中的天人合一。

《周易》认为处世有三大法宝:第一是“守正”,就是天地万物各有其位,人也不例外,不能无视个体的社会属性,每个人都应在世界上找准自己的位置;第二是“中孚”,就是对他人的诚信要发自内心;第三是“和”,就是与他人的关系要保持和谐、顺畅。《周易》还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要把自己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要豁达地面对人生,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力求达到目的。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居易使命,与时偕行”等思想至今仍是人们的座右铭。

《周易》以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规律,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法则,并以此规范人们的行为,指导人们的成长和进步,可谓生涯发展的圣典。

二、儒家人生思想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儒家继承、发展和完善了《周易》的人生哲学思想,在关于生涯发展思想方面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儒家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有两个方面。

1.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正名就是建立一种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也就是“仁”。仁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独善其身,其次是在个人修身完成具备道德力量以利大众时,开始群体生活的人际关系,达到自己的完善,成为兼济天下的圣人,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顺应天命

同其他先哲一样,孔子也感叹人生苦短,因此他认为在人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要顺时应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在《论语・为政篇》中他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对人生过程深刻的阐释,是最早关于人生发展阶段的理论。孔子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后人,人在二十岁以前应该好学,学思结合,学以致用,从而为实现个体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作好准备;三十岁追求内在的独立,建立心灵内在的自信;四十岁不再为是非公平所困扰,淡定从容;五十岁不怨天,不尤人;六十岁能悲天悯人,真正地理解和包容别人的所思所为;七十岁建立内心的价值体系,将人生的种种压力转化,潇洒自如地应对世间所有的事情,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儒家还非常注重对人生志趣的追求和探讨,对人生立志问题的认识极其深刻,《论语》中对“志”有多处论述,专谈立志问题的至少有十一章,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篇》)。孔子还强调人要有高尚的情操,要严格要求自己,对高贵应“不为苟得”,对生死应“无求生以害仁”。他提倡顽强的奋斗精神,不计较生活的好坏和环境的优劣,要努力奋斗、绝不灰心,坚韧地“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篇》。另外,“志于道”(《论语・述而篇》)、“博学而笃志”(《论语・子张篇》)等论述,也都是积极人生观的体现。

孟子更主张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孟子相信即使暂时遇到挫折和困难,也不过是一些必经的考验,人要想成功,就必须经风雨、见世面。他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所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人只有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在面对困境时,孟子主张“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三、主张自我发展的道家的生涯发展思想备受推崇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其所著的《道德经》虽寥寥数千言,却深刻精辟,其中的人生法则对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道家提出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体性原则是从自我中找到人生的真谛。老子认为,一个人生存于天和地之间的独立性问题才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根源,人生面对的最大挑战不在于社会的混乱、失序,甚至也不在于人际关系的疏离,而在于人与自己的疏离。也就是说,外在世界的一切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虽会引诱人堕落,但导致堕落的真正原因还是自己定力不够,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不能止息它对外界的欲望。所以,人要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即“天人合一”,最重要的就是开启心灵,也就是首先使自己和谐,进而使人与自然和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认为,人不仅要知人、胜人,而且要自知、自胜。也就是说,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靠自己发挥,如果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自己,不能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也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成就;人若能自胜,就能以全部的精力使生命丰富和充实。自胜要求自我修炼,使自己具备理智地控制情感的能力以及主观对客观的应变能力。自胜的人能时时清醒地掌握自己,在生活中既恬静又积极主动;能理智地认识环境,使自己的行为不至于受到不应有的诱惑和干扰。自己对眼前的物质享受必须有所知足,若终日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则会欲壑难填。人只有在“知足”的前提下,才能成为强者,才能知难而进、锲而不舍。

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无所为,而是效法“道”的顺应自然,不刻意做作,以平常心来对待所有的事情。“道”的本质是无,“道”的作为是无为,而无为的成果和功能却是有为。因此,无为绝不等于无所事事,而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调整心态,抑制,拒绝诱惑,使自己不受尘世利欲的熏染,从而进入人生的最高境界。以“道”为基础的人生哲学要求人们善化心灵,约束心性,实现无为到无所不为的飞跃,这对现代人排除各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从而完善自我有借鉴作用。

四、正确对待释家出世和入世的人生观

释家是佛教的别称。释家人生思想的核心是教育人们通过在生活实践中的修学准确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而从容于世界,最终使“真我”实现完全彻底的自在圆融无碍。在人生态度方面,释家非常重视修行,重视“出世”和“入世”。释家“出世”的一面是要人们远离社会现实,而“入世”则是要人们服务社会,二者的结合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释家提倡的“自利利他,普度众生,要求净化自己,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主要回答了“如何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在人生价值方面,释家的主要思想体现是人生是否有价值、如何看待人生价值、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等。释家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苦是人的命运,安于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是每个人的义务,也是人的价值所在。在对待“苦”的问题上,释家提倡于己要消灭欲望,要“慈悲为怀”“悲天悯人”,因此人生的意义在于修行。

在人生目的和人生理想方面,释家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超凡入圣”“普度众生”。释家从“人生是痛苦的”这一价值判断出发,主张个人出家修行,以便成佛,进入涅境界。“涅”是释家思想中最高的理想,到了这个阶段也就真正断除了欲望,超越了生死。虽然释家人生理想中的有些具体内容不可取,但这种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和方法在生涯发展中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五、中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对今人的启示

中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是东方文明的伟大成果,是先人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这些思想的核心都是人生价值观,终极关怀则是人的成长和发展。虽然他们所提倡的人生价值的具体内容并不都是可取的,但关于奋发图强、树立远大理想、重视道德与人格修养、建功立业、奉献社会、轻物质追求而重精神境界的思想,却是符合社会发展主流的,并且值得永远继承和发扬,在今天物质生活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尤其具有特殊意义。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体系,我国很早就已出现和形成,现在我们要认真进行挖掘、整理、充实和完善,将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生涯发展思想运用到具体的职业实践当中,以指导我们的工作,促进人的职业发展。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们的职业指导过分依赖西方的理论和技术,性格测试、心理测评、职业测评等手段被盲目运用,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将西方国家人的价值体系嫁接到我国,片面提倡自我发展,这就很容易导致自我膨胀,使职业发展教育脱离中国的文化背景,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背离。因此,我们要积极发掘我国古代生涯发展的智慧资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这样才能构建更加完善的职业生涯发展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从而保证职业发展教育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实践告诉我们,人的生涯问题很多是思想上和认识上的,不一定非要用西方的理论和测量方法去解决不可,我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及方法完全能够使问题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罗移山.《周易》的人生价值论与当代国民人格塑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2]林之满.周易全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7.

篇(8)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41-02

道家之为“道”,原因就在于其崇尚“道”,道家的一切理论都离不开“道”。“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其整个哲学思想的体系都是围绕“道”展开的。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法于自然”的道生成万事万物,而万事万物“惟道是从”。他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第四十章),揭示了事物运行的普遍规律,结合这一规律在人伦日用中阐释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为人之感悟、反思提供了丰富的人生哲学内涵。

一、老子的“道”――化生万物,道法自然

要认识老子的人生哲学,我们不得不从他的“道”说起,可以说其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道”而展开的。道,本义是大路,坦途。《说文解字》曰:“道,所行道也,一达谓之道。”后来引申为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老子以前,以天地为万事万物的终极界限,而从老子之后,他认为,天地之上存在着一种更为本质的存在,即其所谓之“道”。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就道与物的关系而言,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该,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不仅是事物存在的本原,同时也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所以,老子认为道不能用语言来表达。“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道作为超越界的存在,非现象界实有,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因此,他提出道法自然的观点。道成就万事万物,其施气精粗不一,无所选择,无所去留,一视同仁,并非有意为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不是说道之外还有一个需要道去依赖和参照的对象,而是形容一种状态――“自然而然”,即道化生万物,并不是有意或是要达成什么目的,而完全是自然而然,自然无为的。“自然无为”是指“无人为”,就是没有人类社会的刻意造作和虚假不真,而完全是顺应自然的状态。

老子的道,源于他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对超越界的独到领悟,道不仅是形上超越的本体,也是形下万事万物运行的根据。其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对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掌握以及建立在这一规律之上的处世真谛和人生哲学。

二、“反者道之动”――福祸相依,流转不息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在老子看来,这一现象带有普遍的自然性,是“道”运行的必然法则,即“反者道之动”。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以其对立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第二章)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等等都是从对立统一的范畴来说明的。在老子看来,事物对立面的变化发展,是一个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积弱成强的渐变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基于这样的认识,他认为应该“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由道所化生的事物也在不停的运动中,而且物极必反,是以一种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所谓“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道德经》第三十章)。由于事物发展至一定程度必然向对立面转化,所以,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福中潜伏着祸,祸中伴随着福。正因如此,“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有时减损反而最终能够有所增益,增加反而会导致减损,老子还指出:“天之道其犹张公与?高者抑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正因为“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所以他主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说委屈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伸直,低洼反而能盈满,破旧反而能新成,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迷惑,通过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能够避免盛极必衰,避免衰退败亡。由“反者道之动”,老子进而提出“弱者道之用”,在人伦日用中倡导“贵柔守弱”。

三、“弱者道之用”――贵柔守弱,处下不争

根据“反者道之动”的法则,老子认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梁者不得其死”(《道德经》第三十章)和“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刚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所以应当甘居柔弱,柔弱反而能够使事物得以长久。老子通过对世间万物的洞察,提出了一种与儒家思维不一样的方法来解决世间矛盾,为世人开辟了一条截然不同的思想路线,其所倡导的“贵柔守弱”这一做人的基本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普遍影响,成为中国国民性的一种表现,是中华传统美德。

1.贵柔守弱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可见,刚强走向衰老和死亡,而柔弱则是生命力的象征,人应该守柔处弱,不可逞强好胜。“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为天下,常德不离,复归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就是说真正懂得刚强的人,才明白守于柔弱的道理,甘愿作为天下的溪涧,这样永远不会背离“德”,而回归到婴儿的状态。真正懂得纯洁的人,才明白守于污浊的道理,甘愿作为天下的山谷,这样就能不断充实“德”,而回归到事物素朴的本质。这样做的前提是“知雄”、“知白”,就是对事物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后做出恰当的选择,即“守雌”、“守辱”,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方方面面,顺应事物的发展,因势利导而不强制,做最合适的选择。

2.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正因为水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水看起来很柔弱,但是却可以战胜坚强无比的东西。“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第七十八章)水无所不利,但永远谦卑处在下位,老子认为崇高的圣人具有水一样的品质,居卑处下,利万物不与民争利。所谓“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百川皆归于海,因为大海是世界上最低的地方,能够容纳一切细流,这是物理自然的道理,所以人的修养要像海洋一样,能包容一切。这样不相争,才可以消除对立情绪,达到和谐境界,才能做到“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道德经》第六十六章)需要强调的是,老子的谦下不是达到居上目的的手段,而正是因为谦下,不以居上为最终目的,才能居上。同样,也正因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不敢为天下先

要求我们不要“争先”,因为“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经》第七章),人们只有“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第三十四章),没有自高、自大、自满、自足,所以能成就伟大,而且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伟大。故“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第二章)万物遵循规律,生生不已,不着丝毫痕迹,虽然生长不已而并不据为己有,作了也不自恃有功于人,或自恃有功于天地。正因为天地万物如此这般,反而使人们更尊敬,更体任自然的伟大,所以圣人效法自然法则,用来处理人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为上智。

老子告诉我们能够甘于柔弱就会回报刚强,甘于卑微就能回报荣耀,不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这充分体现了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深刻哲理和绝妙运用。

有人认为,老子过于强调“不争”、“处下”、“守柔”、“不敢为天下先”等思想,给人以软弱、缺乏积极性和敢为天下先的英雄豪气,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悲观主义哲学,应该予以强烈批判。笔者觉得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没有能够把握老子哲学的精髓。老子“弱者道之用”的人生哲学以“道”为核心,根据对天地万物运行规律,即“反者道之动”的认识,用深刻的思维高度概括了人生处世真谛,是一种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关爱生命,遵循生命规律的人生进取路线。

四、结语

老子的思维方式是对常规思维的一种超越,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其价值不可磨灭。朱子说读圣贤书,“非但欲理会文字,须要识得圣贤气象”(《四书集注・论语集注・公冶长篇注》),读书要领会圣贤之意,结合切身体会,不断涵养自身气质。尤其是在当代社会,功利主义盛行,人心浮躁,很多人都“静”不下来,人们在沉重的社会压力下逐渐迷失自己,此时领略老子的思想智慧,体会“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人生哲学,找寻精神家园,可以重新拾起心中那向往已久的宁静与安详。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注[M].王弼,注.楼宇烈,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书局,2004.

[3]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9.

[4]钱穆.庄老通辨[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5]郑良树.老子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篇(9)

企业哲学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立身哲学,即企业家如何做人做事的哲学思想;第二类是经营哲学,企业家在经营活动中的哲学思想,其中包括差别哲学、资源哲学、共赢哲学、生存哲学、危机哲学等;第三类是用人哲学,即企业家如何用人的哲学思想。

企业哲学是企业家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转化器:一是企业哲学应该是一个群体的思维,而不是某一个企业家的思维,它可能包括了企业几任企业家文化的高度凝炼;二是企业哲学不只是停留在企业家阶层,也包括了企业核心团队的智慧。要深刻理解这些,就必须认真分析企业哲学与企业文化、企业家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企业哲学与企业文化之间,企业哲学是一种存在,而企业文化是一种现象;企业文化是基于企业哲学辨证思考之后确立的基本假设,并由此产生的价值观,以及价值观所指导下的行为模式(这其中包含了行为实施影响下的物化环境);企业文化是企业哲学的外在表达,企业哲学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根本。通常,企业会在企业文化的企业理念系统部分,详细地阐述其关于企业哲学的三大命题:那就是“为什么存在”、“成为什么”、“如何存在”。

第一层,即核心层是“企业为什么存在”。问题是解决企业存在的价值,即“我是谁,who”的问题,就是企业的使命(mission)、企业生存的价值或者说意义。它是跟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家的精神密切相关的。这个结论跟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相吻合的。当一个企业刚刚成立时,要更多地考虑企业的生存问题,就是如何去赚钱,即需求层次中最底层的生存需要;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生存价值也就慢慢提升,到了最高一层,自我价值的实现,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企业的哲学境界了。杜拉克认为,创办企业第一问题就是“本企业是个什么样企业?”这个问题貌似简单,但回答起来就不那么简单。

第二层,是“企业的发展目标”,就是“成为什么,what”,即愿景的问题。一个公司的愿景(vision)是全体人员为之奋斗的目标,它必须是前瞻性的、挑战性的,而又必须是宏伟的,就是说它具有艰苦性又具备可操作性,也是激励人心的,有“气吞河山”的功效。

第三层,是“企业如何生存”,即“怎样,how”,即经营理念(motto)的问题,这一层次涉及的内容最为广泛,它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地域、关注点的不同而不同,大致上可包括对市场、对客户、对员工、对产品、对管理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篇(10)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1.01.023

《海上钢琴师》(又译《声光伴我飞》)是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的“时空三部曲”之一[另两部为《天堂电影院》(又译《星光伴我心》)和《玛莲娜》(又译《真爱伴我行》)]。影片讲述了一个被抛弃在“维吉尼亚号”头等舱钢琴上的弃婴1900(人名)在蒸汽船上成长为一名以海为家的天才钢琴师,并最终殉船于海底的故事。影片由始至终不断呈现着湛蓝深邃的大海、布景精致的船舱(别致浪漫的影像世界),不断回旋着1900鲜活、自由、神乎其神的音符魅力(余音绕梁的声音世界)。然而透过影片表层生动的视听元素,我更体味到了托纳托雷导演于影片唯美的声像世界之后所要阐发的深层哲理内核――耐人玩味而丰富深刻的主题世界。

以人为片名的影片,主题世界通常潜藏于编导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人物命运的展现之中,《海上钢琴师》即如此。在1900身上,呈现了一种二律背反,1900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同时也是悲剧的一生。作为一名钢琴师,他的音乐鲜活、灵动,击败了来自大洋彼岸的爵士乐王谢利,赢得了“琴声与海浪同舞”的赞誉,扬名千里之外,成为众人仰慕的天才艺术家;而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的人生从柠檬箱里的弃婴开始,从未涉足过陆地,从未离开过生活和成长的“维吉尼亚号”,闭塞的生活空间,给生命带来巨大缺失!编导对于主人公命运作这样一种二重性的开掘,不禁让人反思:人的一生是否真的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记录着成功,一面刻写着悲剧?而此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在片中更深层地贯穿于编导对于1900精神内核与命运历程的演绎之中――1900毕生追求的一种精神自由与有限&无限的音乐/人生哲学。

精神自由

作为钢琴师的1900,是一个艺术家,一个音乐创作主体。他对于音乐的敏感,源自失去世上唯一亲人的时刻听到的美妙声音,那声音使他难以忘怀;终于有一天,隔着半透明的大玻璃门,1900找到了声音的源头,他的目光停在了华丽的钢琴上,一动不动;深夜,他独自坐在大钢琴前弹奏,静谧的夜间流淌出舒缓的音乐,旅客和船长为之深深打动,船长同意了将他留在船上。――于此,1900才真正开始了其钢琴师生涯。

1900的音乐即兴、随意,乐队难以与其合奏;其音乐灵感源自敏锐的双眼之于生活的深刻洞察,周遭每一个人不经意间的举手投足、神情衣着都能化为其灵感源泉:衣着华贵的中年妇人目光阴冷,有风流绅士相伴左右,1900揣测其有谋杀亲夫、与情夫私奔的卑劣行径,随之而起的便是一段意境变幻莫测,极能表现复杂内心世界的音乐;目光呆滞、神情忧郁的男士陷于对往事的无限回忆之中,1900为其创作了一串无限惆怅、颇富记忆感觉的音符;对于一个正流着眼泪在舞池中陪舞的年轻女子,1900视其为看破红尘的,音乐也在倏忽间转换成了颇富吉普赛风格的放荡的探戈舞曲……

1900在自己营造的独特音乐世界中寻求并享受着一种精神自由,在音乐的王国里没有刻意与拘束,没有无所适从与格格不入,一切都那么自然、自在、自由,且富于创造性和穿透力。而这,亦是1900钢琴音乐的最大特色与音符魅力的精髓所在。作为钢琴师存在着的1900,寻求精神自由是其钢琴事业制胜的关键,因为“艺术语言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主体精神自由的实现”,在1900身上,我看到了这样一种实现,看到了体现此精神自由的二重超越:

1900排除了陆上利禄功名的干扰,超越了一切利益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音乐的创作之中――他实现了对主体自身的超越;

1900的音乐世界永远鲜活、灵动,能在不经意间杂揉十种风格,他冲破了钢琴88个键的客观实体限制,摆脱了钢琴客体的纯物理性――他实现了对客体对象的超越。

在对于主体与客体的双重超越中,1900实现了其在音乐王国中所追寻的精神自由,相应地,其钢琴事业如日中天,臻于巅峰;而遗憾的是,1900是一个过于纯粹的人,他对于生活,对待现实人生,亦秉承了其在艺术世界中所追求的那样一种纯粹自由,这对于同时还作为一个普通人存在着的1900,对于一个普通的社会性存在,就不能不说是悲剧了。

“我生于船,长于船,这艘船每次只载客两千,既载人,也载梦想,但范围超不过船头和船尾之间。在有限的钢琴上,我自得其乐。我过惯了那样的日子。而陆地呢?对我来说,陆地是艘太大的船,是条太长的航线……是我无从弹奏的乐章。”年复一年,1900习惯了在局促狭窄的蒸汽船舱内享受心灵的自足与平静,习惯了于周而复始的诗意旅程中体味精神的稳适与自由。就像莎士比亚说的:“即使将我置身核桃壳中,我也拥有一个世界。”1900即是在核桃壳般的船体空间内为己开辟了一道宁静、自由的心灵港湾,固守着理想中的精神世界。

显然,1900对于人生的这种精神追求与人的社会性存在方式是相悖的。人首先作为自然存在,需要受到自然条件的种种限制;其次作为社会存在,又要受到社会关系的种种制约。来自自然(生与死)、社会(命与时)、自我(情与欲)的种种束缚决定了人类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享有精神自由这样一种绝对的、彻底的自由,人类需要在精神自由与社会制约间寻求一种平衡。

1900曾坦言“陆上的人喜欢寻根究底,虚度了许多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迟来,夏天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你们不停地到处走,去追求一个遥不可及的四季如夏的地方。对此,我并不羡慕。”这可以说是其对于理想世界(精神自由)的委婉坚守,也可以说是其对于现实世界(社会制约)的含蓄逃避。这样一种坚守与逃避注定了1900所追求的自由的片面性与纯粹性,也暗示了1900在这样一种缺乏现实基础的自由追求中将不可避免地滑向悲剧的深渊。于此,我想到丹尼在1900年幼时对其说过的一句话“维吉尼亚号以外的事都是没好处的。”个中缘由,是否乃一种宿命?

成亦萧何,败亦萧何!精神自由铸就了1900人生的辉煌,亦酿造了其悲剧的一生!

有限&无限的音乐/人生哲学

异曲同工,1900关于有限&无限的音乐/人生哲学为其又一枚镌刻着成功与悲剧二重性命运的闪光硬币。1900曾说:“琴键有始有终,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音乐才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我能应付。”“在有限的钢琴上,我自得其乐。”言谈之中,道出了一则精辟的艺术哲理:真正的艺术作品缘何具有恒久的魅力?--超越有限,显现无限内涵。咫尺千里!就像梵・高的《农鞋》,它不是对有限客体的复写,而是涵纳了与农鞋相关的无限情景,农人在寒风中艰辛的步履,农人在死神面前无助地颤栗……

伽达默尔说:“艺术一般来说并在某种普遍意义上给存在带来某种形象性的扩充。”不知道这种“扩充”,是否可以理解为对于艺术作品无限意蕴的开掘。1900对待音乐,即秉承了这样一种以有限显现无限的艺术真理。(当然,他对此未必具有自觉的意识,而于此则更能体现1900超人的音乐天赋。)当有人问及“听说你能把十种不同的风格融为一体?”1900只是淡然地答道“我没有数过,我只知道弹钢琴。”正所谓“无目的地合目的”,在1900的潜意识中,他接受并贯彻着这样一种原则,缘此,其指下的音乐才会流畅若淌不尽的清泉,永远鲜活灵动,饱含生命的韵律。

而1900之于生活,有限&无限的人生哲学却如精神自由一般,将其导向了悲剧。1900对待人生,所持的是一种以有限抵制无限的态度,“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尽头在哪里,可以让我看到尽头吗?……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看到的,是因为我看不见的东西。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事实是这样,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无限大的键盘怎能奏出好音乐?……街道就有几千条,上了岸以后,何去何从?……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我无法舍弃这艘船,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1900恪守一种稳适中的精神自由,他害怕在无限与未知中迷失自我。这样一种人生观让他在走下旋梯的刹那,最终未能迈出那关键的一步,海洋与陆地,彼时仿若此岸与彼岸,其间横亘着难以逾越并且可能永远无法消弥的裂隙;而也正是这样一种人生观,让1900在破旧的船舱中坚守到了自己与“维吉尼亚号”生命的最后时刻,完成了对理想人生哲学的坚守,亦结束了悲剧的一生。

有限&无限的音乐哲学铸就了1900人生的辉煌,有限&无限的人生哲学酿造了1900悲剧的一生!“维吉尼亚号以外的事都是没好处的。”个中缘由,是否乃一种宿命?

能指&所指

在影片中,浩瀚无际的海洋作为富于浪漫气息的叙事背景存在着;麦士、谢利、无名女孩、旅客等则作为1900的参照或对照逐一走进其生命。1900无父无母、无名无姓,这样一种横空出世、超然物外的独特性使其成为不可替代的“这一个”,于此,也才使其能较为合理地成为编导视点的替代,对所处时空中的各类人、各种价值观投以客观、审慎的目光。鉴于这样一种认识,我将1900、麦士、谢利、无名女孩甚至海洋都视为一种能指符号,人物形象与海洋意象在完成影片表层对于美妙故事的叙述的同时,更深层地,还成功营构并传达了编导寓于片中的深刻所指。

海洋,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它广袤深邃、浪漫神奇,按现有科学的阐释:生命本源于海洋,它孕育了生命、自由和希望,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塑造了坚定的信念与坚韧的品格;而与此同时,它亦无情地埋葬了其无数的追随者。海洋中并存着死亡的威慑与生命的呼唤。――这是否在暗示1900生于海洋、死于海洋之卓而不凡的回环人生?

随着轮船的起航,海面上划过道道水痕,空镜头的有意提示,让我在目睹澄净的海水纵横千里、去而不返的时刻不禁反思:一切都在变动,静止永不存在,海洋意象是否又在昭示编导向源头进发、追寻和探索人生哲理的无住与精进?又或者,编导渴望在自然状态下营构一方纯净的理想之境,外化内心一种醇美的向往。

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大海被女性化了;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爱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是宙斯与大洋神女之一狄俄涅的女儿(据说她在浪花里出生),“男性――人”与“女性――大海”的模式古已有之(大海为什么是大海,因为她托起了太阳;太阳为什么是太阳,因为他照亮了大海!)。不知道这是不是可以为我将海的意象与爱情联姻提供些许理论依据。1900在“维吉尼亚号”上邂逅了心爱的女孩,那是他此生唯一的一次情爱体验,刻骨铭心!1900至“维吉尼亚号”爆炸的前一刻还想着她、恋着她,手指在下意识地为其弹奏音乐。1900对于“维吉尼亚号”、对于海洋的这份执著与眷恋是否又是这份“绵绵无绝期”的爱的彰显?

博大的海洋意象太富多义性。海洋绵延而辽远(纵),能给人一种朦胧的希冀;海洋浩瀚而宽广(横),又正契合编导开辟人物心理空间的意图。而我以为,此部影片中最核心、最动人的地方就是片末1900于破旧的船舱中对麦士的那场真情告白,那是1900隐秘心理的彻底敞开,是编导对于1900内心世界的一次最直接却是最深刻的开掘。对于一部以开掘人物内心世界为主旨的影片,海洋意象的运用,是否又因此而多了一层含义?

麦士、谢利、女孩分别以朋友、敌友、女友(权且称之为女友)的身份走进1900的生命,虽然三人之于1900的影响有着深浅轻重的不同,但是作为能指符号(1900的下船动因――三人都代表着陆地文明,代表着陆地人的生存状态),他们可视为一种同一。三人化为三种不同质的因子渗入1900的思维,1900平静的心湖漾起了波澜,在下船与不下船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张力。麦士作为知己,完全从1900的前程出发,“在陆上,你会称心如意,会大红大紫……发大财,住豪宅,娶老婆……梯下,无限前途等着你!”1900踌躇过、反思过,然而最终不为所动。谢利作为傲慢不羁的挑战者,不远千里从大洋彼岸前来要1900难堪,他的“爵士乐王”的美誉和由此而来的一切名与利透过登船前的宏大场面,1900都已看在了眼里,这或许给1900带来了些许感慨,然而结论一致,1900依然不为所动。真正拨动1900下船心弦的是那位清纯女孩,爱情的力量、生理的渴求一时淹没了一切,1900深爱着她,终于向麦士坦言自己决心下船。然而就在他驻足凝视高楼林立的无尽城市之时,一切都被轻易了。那充满深刻悲剧因素的精神自由与人生哲学绊住了1900前进的脚步,他停住了,沉默、转身,往回走……彼时,海洋与陆地之间,1900与麦士、谢利、女孩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相反相成的能指同构关系――皆标识着自然与文明的冲突与顾此失彼……

篇(11)

黑色在中国古代色彩观念中,承袭最原始的色彩感知,即黑色是原始黑暗无生命世界的颜色,与白色构成产生有彩色感知的基础。由尚黑到中国水墨绘画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色彩语言系统。中国艺术精神的雅文化如文人绘画,以墨为材料的黑(玄色)被视为母色,其中包含滋生着变化多端的五彩。这种用色超越了感官的本能和习惯,用心灵去辨认和把握色彩的无穷变换,去领会和体验色彩的丰富内涵。对这种独特的色彩语言个性的形成,我们有必要进行探究,这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感悟中国水墨画的宇宙观、人生观和哲学内涵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老庄及禅宗世界观的同一性在中国思想领域产生的巨大影响

纽曼曾经指出,《易经》和老子代表的中国智慧。是母系意识偏爱黑暗和隐秘之物的一种表现形式。老子的道以“柔”、“弱”与“无为”、“不争”、“为下”、“处下”为特征。庄子之道也是从一切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自然规律或法则,其特征也是“不争”、“柔”、“弱”、“处下”、“无为”、“任自然”等。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庄子亦云:“五色乱目,使目不明”。在老、庄看来,五色、五音、五味等令人心跳的人间享受,其实都是对人的和诱惑,应该拒绝物质和精神的诱惑,满足于清淡简朴的生活,因此他们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人生哲学,认为只有在心中保持冲淡虚静的境界,才能永远知足常乐。这一世界观正与佛教的出世观念。与佛教所设想的境地是一模一样的,因此比较适合尘世间士大夫的口味,体现超凡脱俗的高雅,这也与印度佛学的禅宗思想是相同的。

中国的禅宗是在印度禅学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它融合了中国式的那种“直观外推”与“内向反思”往复推衍的思维方式.并且还融会了印度佛教其他方面的种种理论,并与中国的老庄思想及魏晋玄学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既具有精致的世界观理论,又具有与世界观相契合的解脱方式和认识方法的宗教派别。禅宗讲究万物同一,梵我同一,心物同一,一切皆空。禅宗的影响在中唐以后已经超过了老、庄、玄学及道教,并且把老、庄思想的一部分精华包容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去了。

经过唐、五代与士大夫的互相渗透,到宋代,禅僧已经完全士大夫化了。他们一起历游名山大川,结友唱和,填词写诗,鼓琴作画。宋代许多士大夫与禅僧的交往十分密切,如苏轼、程颐、黄庭坚等。而他们在绘画领域所做出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宋代绘画,精致含蓄,富有寂静、安宁的空灵韵味,长于悠远含蓄的意境表现,正是宋人那种细腻内向,注重内心体验的心理性格的外化。而禅宗那种一切本空的世界观、自然适意的人生观和追求清净解脱的生活情趣,正好成了这种心理性格的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佛教与老、庄思想、魏晋玄学的结合开始,到中国式的佛教――禅宗正式建立,宗教与哲学合力更新,建立了一个新的、适合士大夫口味的宗教,同时也日益在士大夫心目中确立了以自然、适意、清净、淡泊为特征的人生哲学与生活情趣。这种以自我精神上的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观对中国士大夫乃至于中华民族心理性格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二、老庄、禅宗尚黑的色彩观对中国水墨画色彩运用的影响

道家尚黑色,认为一切颜色从玄黑中生长出来并以黑为显在条件。道家以“清淡”为宗,崇尚玄黑,反对五颜六色的绚烂之美。老、庄精神浸入中国绘画领域,尤其是山水画受道家思想和玄学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以墨代五色,也正是这种道家思想影响的结果之一。所以,摒去五色,代之以墨,正和道家的美学观相通,墨色就是玄色,“玄”乃是道家学说的归源之地,玄即黑,也即天,墨色就是天色。是颜色中的王色、自然色、母色,它是可以统治其他颜色、产生其他色感的。《山水松石格》――书中提出“高墨犹绿,下墨犹W”,还提出“破墨”,即水墨渲淡,与今天我们所说的浓淡相破的破墨不同,而是浓墨中掺加清水,因加水量的多寡分破成不同层次,然后用不同浓淡的墨去渲染出山石的阴阳向背、高下凹凸,在理论上已经奠定了以水墨代五彩而成为水墨山水画的基础。唐代的张彦远在解释水墨画的意蕴时说:“夫阴阳陶蒸,万物错布。玄化无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彩;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摔。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墨色如兼五色”,亦只有处于天色、玄色地位的墨色才“可具”、“可兼”。这些都清楚的表明了水墨的方式是舍去现象而直抵本体。唐代伟大诗人兼画家王维为中国画“破墨”表现的创始人,作为画家的王维的诗更注重色彩的表现,如:“兰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等,都显现诗人对大自然色彩的关注和表现。因此,宋代文学家坡评王维的《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破墨”画法的传人张臊于墨色表现中深得画理,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规律。在唐代以墨色表现的画家中,王洽的“泼墨”画最为彰显性情的疏野。他在作画过程中,“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倏若造化,图出云雾,染成风雨,宛若成神巧,俯视不见其墨污之迹”。

唐代以后的文人画选择墨色作为色彩表现的主流,以鲜明的个性实现局限在黑白之间的表现性色彩自觉。中国早期具有隐士思想的画家(如宗炳)继承和发扬老、庄的哲学思想,在绘画中也摒弃绚丽灿烂的“五色”,代之而起的是“朴素”的水墨山水画。因而,千余年来以墨代五色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优秀传统。

宋代山水画家郭熙的“三远”对后世画家的启发也是很大的。他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其人物之在三远,高远者明t,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淡。明t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淡者不大。此三远也。”

“三远”的境界不仅与庄子的精神相同,即“无”、“虚”、“淡”的境地。而且还是山水画用墨的技巧,“深远”用墨较重,“平远”用墨较浅。平远给人以“冲融”、“冲淡”的感觉,使人精神上以超脱,这正符合山林之士的精神境界,也是山水画更成熟的境界。

三、水墨绘画色彩表现的主要特征――冲淡、空灵、虚静、玄逸

由于道家思想与禅宗的相通,使禅宗在士大夫那里留下的是追求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与自然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人生哲学、生活情趣与审美往往是相连的,禅宗与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趋向于一种清、幽、静、雅、寒;自然适意、不加修饰、浑然天成、平静幽远的闲适之情,乃是士大夫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无论在唐诗、宋词中,还是在宋、元、明、清的绘画中,我们都可以领略到暮色如烟、缥缥缈缈的自然的静谧和面对空寂的宇宙而抒发的内心淡淡的情思。这种情思是士大夫与宇宙、自然之间感情的融合和心灵的对话,这种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情感与物象的交融,自然地从胸中倾泻,写成诗、画成画,在这些诗和画中凝聚了一刹那间心灵的全部感情和眼、耳、身的全部感觉。这种包含了自然、恬淡的感情与静谧、空灵的物象的艺术境界,我们称作有“禅气”、有“禅思”。因此,“诗不入禅,意必肤浅”。诗贵有禅思,画贵有禅趣,常常用诗比禅,用画比禅。与这种幽深清远、宁静的环境和恬静的心理相适应的色彩是恬淡的黑、白等色彩。他们承袭了道家的色彩审美观,厌弃五彩缤纷的鲜艳颜色和引起人或感官追求的绚丽的色彩,而选择了墨色,也即玄色。

文人士大夫向禅宗靠拢,禅宗的思维方式深入士大夫的艺术创作,使中国的文学创作越来越强调“意境”――即作品的形象所蕴藏的情感与哲理,越来越追求创作构思中的“凝神观照”与“沉思冥想”。唐宋以后,诗越写越凝练:画越来越偏向于简约,画的空白越来越多。笔意越来越草率粗放。简练含蓄、不露声色的山水诗与笔意疏放、意境萧瑟的水墨山水画占据了中国士大夫诗画的主要部分,成为文人诗画的代表。